CN101711293A - 高可靠性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 - Google Patents
高可靠性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11293A CN101711293A CN200880017689A CN200880017689A CN101711293A CN 101711293 A CN101711293 A CN 101711293A CN 200880017689 A CN200880017689 A CN 200880017689A CN 200880017689 A CN200880017689 A CN 200880017689A CN 101711293 A CN101711293 A CN 1017112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itwear
- retainer
- knitting machine
- thin sheet
- sheet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4—Needle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包括针床(2),所述针床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槽(3),每个槽容纳针(5)。设置针织品保持器(8),每个针织品保持器具有由至少两个彼此连接的并排薄片元件(6a、6b)构成的本体。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的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设置在针床(2)的同一槽(3)中或两个相邻槽(3)中。构成针织品保持器(8)的所述薄片元件(6a、6b)中的至少一个薄片元件具有保持部分(26a、26b),该保持部分形成用于针织品的止动台肩(7)。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可根据命令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针织品保持器(8)不与所形成的针织品相干涉,在第二位置,在面向针织品形成平面(4)的区域中,针织品保持器(8)以保持部分(26a、26b)插入两个相邻针(5)之间,从而保持位于两个相邻针(5)之间的针织品部分,在针(5)从针床(2)的抽出运动过程中阻止针织品与针(5)一起转移,从而将先前形成的针织环释放到其针杆(5b)上和/或拾取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分配的纱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可靠性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带有舌针的针织机通常装备有沉降片,沉降片在形成针织品时与针协作。
更具体地说,沉降片实现如下功能:限定一针织品形成平面,设置在两个相邻针之间的针织品部分搁置在该针织品形成平面上,同时这些针在针织机喂纱或落纱处拾取纱线之后缩回针床中,从而形成新的针织环并下降先前形成的针织环;以及张紧针杆上的针织环,同时所述针以其末端和其针杆的一部分从针织机的针床缩回,从而拾取在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分配的纱线并形成新的针织环。沉降片与针织品的配合可张紧针杆上的针织环,在该步骤中还防止针织环在针的抽出运动中跟随该针,确保打开舌针并使针织环通过舌针下方。针杆上的针织环由沉降片来张紧,通常可借助于牵引已经形成的针织物,这种牵引则通常借助小直径圆型针织机中的气动牵引装置和借助其它针织机中的机械装置来实现。
通常,沉降片位于合适地设置的槽中,槽在针床的端部直接形成在针床中或固定至针床的支承元件中,针从该端部突出以拾取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的纱线。通常借助于合适地设置的凸轮来致动沉降片,凸轮面向针床中容纳沉降片的区域,并且由于针床相对于这些凸轮的运动而限定可被沉降片的从针床中突出的踵部配合的路径。
在许多类型的细针距针织机中,针之间的空间非常小,而没有沉降片。
在这些针织机中,由于空间占据要求所引起的沉降片缺失会引起问题和缺点。在被针织的纱线突然断裂时,沉降片的缺失实际上阻止自动恢复形成针织品,并迫使手动干预以在由于纱线断裂已经失去针织品的针的针杆上释放新的针织环。
而且,由于在这些针织机中,当所述针以其末端从针床中抽出以拾取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的纱线时,针杆上的针织环张紧作用排它性地由针织物牵引装置来实施,还由于配合针织品的针的较大数量,这种张紧不足以确保针织环在所述针从针床抽出时通过针舌下方,引起针织品差错。
为了限制这些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这些针织机被致动成在各种情况下、在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移动每两个相邻针中的仅仅一个针以进行针织,从而未用来形成针织品的针在进行针织的相邻针所形成的针织环上实施保持作用。然而,这种改进具有不能完全利用针织机的生产潜力的缺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了提供具有针织品保持器的针织机,针织品保持器在对应针的侧面处设置在针床的槽中,并且设有突出超过针织品形成平面的部分。这些针织品保持器可被致动以在两个相邻针之间配合环连接部分,从而作为沉降片的替代结构来保持该环连接部分。
然而,这种改进只能适用于粗针距针织机,这是因为在细针距针织机中,由于空间占据原因,针织品保持器将不得不变得很薄,从而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变形,这将损害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其确保在正确形成针织品的操作中的高度可靠性,而无需对活动针施加限制,因此可完全利用针织机的生产潜力。
在该目的的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一目标是提供一种针织机,即使该针织机具有非常细的针距,仍可确保操作中的高度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针织机,即使在针上突然失去纱线的情况下,该针织机仍能自动恢复针织。
这一目的以及这些和其它目标将在下文中变得显而易见,它们通过一种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来实现,该针织机包括针床,所述针床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并排的槽,所述槽在其纵向端部中位于所述针床的限定针织品形成平面的一侧上的一个端部处是开口的,每个槽容纳针,所述针可被致动成沿着相应槽往复运动,所述往复运动包括抽出运动和缩回运动,所述抽出运动用于使所述针以其末端和其针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相应槽的所述纵向端部而从所述针床抽出,以将先前形成的针织环释放到其针杆上和/或拾取所述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分配的纱线,而所述缩回运动用于使所述针以其末端缩回入所述相应槽,从而形成新的针织环,降低先前形成的针织环,以形成针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还包括针织品保持器,每个所述针织品保持器具有由至少两个彼此连接的并排薄片元件构成的本体,每个针织品保持器的所述至少两个薄片元件设置在所述多个槽中的同一槽中或两个相邻槽中,构成针织品保持器的所述薄片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薄片元件具有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形成用于针织品的止动台肩,每个针织品保持器可根据命令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针织品保持器不与所形成的针织品相干涉,在所述第二位置,在面向所述针织品形成平面的区域中,所述针织品保持器以所述保持部分插入两个相邻针之间,从而保持位于两个相邻针之间的针织品部分,在所述针的所述抽出运动过程中阻止针织品与所述针一起转移,所述针织机设有用于致动所述针织品保持器的致动装置,从而以与所述相邻针的致动相协调的方式将所述针织品保持器从所述第一位置转移到所述第二位置以及相反运动。
附图说明
从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两个较佳的但非排它性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借助于附图中的非限制性例子来示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至5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针织机的图,更具体地说: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立体图,省略了一些元件以使其更加清楚,该图以分解图示出了针、由两个薄片元件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以及对应的致动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立体图,以与图1相似的方式省略了一些元件以使其更加清楚,针织品保持器处于第一位置;
图3是沿着平行于针床的容纳针的槽的侧面的中心平面所取的、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针织品保持器处于第一位置;
图4是沿着图3的线IV-IV所取的、示意放大剖视图,省略了用于致动针织品保持器的装置;
图5是类似于图3而取得的、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剖视图,针织品保持器处于第二位置;
图6至10是在第二实施例中的针织机的图,更具体地说: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立体图,省略了一些元件以使其更加清楚,该图以分解图示出了针、由两个薄片元件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以及对应的致动装置;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立体图,以与图6相似的方式省略了一些元件以使其更加清楚,针织品保持器处于第一位置;
图8是沿着平行于针床的容纳针的槽的侧面的中心平面所取的、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针织品保持器处于第一位置;
图9是沿着图8的线IX-IX所取的、示意放大剖视图,省略了针织品保持器致动装置;
图10是类似于图8而取得的、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一部分的剖视图,针织品保持器处于第二位置;
图11是以类似于图3的方式所取的、由两个薄片元件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的剖视图;
图12是由两个薄片元件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的侧视图。
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涉及单针床圆型针织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也可采用双针床针织机和直线针织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在两个实施例中总的用附图标记1、1a来标示,且为了简化仅仅示出局部,该针织机包括针床2,在针床的一面上有多个并排的槽3,这些槽在其纵向端部中位于针床2的形成针织品形成平面4的一侧上的一个端部处开口,该针织品形成平面即在针织环形成过程中环连接部分搁置于其上的平面,这将在下文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针5设置在槽3中的每个槽中,且可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沿着相应的槽3被致动成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包括抽出运动和缩回运动,借助于该抽出运动,针5以其末端5a和其针杆5b的一部分从形成在针织品形成平面4中的槽3的纵向端部抽出,以将先前形成的针织环释放到其针杆5b和/或配合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分配的纱线,借助于该缩回运动,针5以其末端5a缩回槽3,由此形成新的针织环并降低先前形成的针织环以形成针织品。
根据本发明,针织机包括针织品保持器8,该针织品保持器8具有由至少两个彼此连接的并排薄片元件6a、6b来构成的本体。构成同一针织品保持器8的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可通过如图所示一体设置、或通过焊接、或借助铆钉或销来彼此连接,从而较佳地彼此刚性联接。
构成同一针织品保持器8的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可设置在针床2的同一槽3中,如同关于第一实施例的图1至5所示,或者可设置成一个薄片元件位于一个槽3中而另一薄片元件位于相邻槽3中,如同关于第二实施例的图6至10所示。
构成同一针织品保持器8的薄片元件6a、6b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保持部分26a、26b,保持部分26a、26b形成用于针织品的止动台肩7,保持器8可根据命令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保持器8不与正在形成的针织品相干涉,在第二位置,保持器8在面向针织品形成平面4的区域用保持部分26a、26b插入两个相邻针5之间,从而借助止动台肩7来保持位于两个相邻针5之间的针织品部分,以在针5的抽出运动过程中阻止针5对针织品的牵引。针织机设有用于致动针织品保持器8的致动装置,从而以与相邻针5的致动相协调的方式将针织品保持器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以及相反运动。
针5在各个槽3内滑动,槽3可由薄片来侧向限定,薄片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插入限定于针床2的本体中的狭缝中,或者如图所示,槽3可由翅片16来侧向限定,翅片16与针床2的本体一体形成。
为了简化和更加清楚,图1、2、6和7示出了仅仅三个翅片16,然而薄片或翅片16也可围绕针床2的整个表面分布,从而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限定槽3。
较佳的是,每个槽3容纳针织品保持器8的至少一个薄片元件6a或6b,更佳的是,每个槽3容纳两个薄片元件6a、6b,这两个薄片元件6a、6b如图1至5所示属于同一针织品保持器8,或者如图6至10所示属于两个相邻的针织品保持器8。
更具体地说,各个薄片元件6a、6b位于与其所设置于的槽3的侧壁平行的平面上,即,基本垂直于针床2的其中限定槽3的表面。假如针床2由圆筒构成,即假如针织机是圆型针织机,则各个薄片元件6a、6b设置在圆筒的径向平面上,即设置在通过圆筒轴线2a的平面上。
保持部分26a、26b由构成针织品保持器8的薄片元件6a、6b中的至少一个的纵向端部来限定,这种保持部分26a、26b突出超过针织品形成平面4并朝向针床2,且使保持部分的侧面指向针织品形成平面4,从而形成止动台肩7。
较佳的是,每个薄片元件6a、6b具有其自身的保持部分26a、26b,保持部分26a、26b形成止动台肩7。
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较佳地由两个薄片元件6a、6b来构成。
在图1至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由设置在同一槽3中的两个薄片元件6a、6b来构成,这两个薄片元件6a、6b相对于容纳在该槽3中的针5位于侧向且位于相互相对的侧面上,由所述薄片元件6a、6b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8设置成横跨该针5。
在图6至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由设置在两个相邻槽3中的两个薄片元件6a、6b构成,由这些薄片元件6a、6b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8横跨针床2的设在这两个相邻槽3之间的部分。
在两个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向限定两个相邻槽3的翅片16在针织品保持器8的薄片元件6a、6b处具有厚度减小的区域16a,区域16a能增大针织品保持器8的薄片元件6a、6b的厚度。
可供选择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大针织品保持器8对于变形的抵抗力,甚至有可能相互连接两个或更多相邻的针织品保持器8。这种连接可用与构成各个针织品保持器8的薄片元件6a、6b之间连接相似的方式实施。
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可在基本上垂直于针床2的其中限定有槽3的表面的平面上相对于针床2摆动,从而从上述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以及相反运动。
更具体地说,构成针织品保持器8的每个薄片元件6a、6b在其指向针床2的侧面上具有中间部分9,中间部分9较佳地成形为类似圆扇形,并搁置在容纳其的槽3的底部上。该中间部分9限定薄片元件6a、6b相对于针床2摆动的轴线10。摆动轴线10定向成基本垂直于对应的薄片元件6a、6b的设置平面,该对应的薄片元件6a、6b可与其所连接的至少一个薄片元件6a、6b一起围绕该摆动轴线10相对于针床2摆动,从而将对应的针织品保持器8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或相反运动。
考虑到构成同一针织品保持器8的薄片元件6a、6b的相互邻近性,构成针织品保持器8的薄片元件6a、6b的两摆动轴线实际上是重合的,并且构成对应的针织品保持器8的单个摆动轴线。
在两个所示的实施例中,因为有两个薄片元件6a、6b且每个所述薄片元件设有对应的保持部分26a、26b,所以在两个相邻针5之间有两个保持部分26a、26b。针织品保持器8的该较佳实施例可有利地用在双针床针织机中,这是因为当对应的针织品保持器8处于上述第二位置时,在两个相邻针5之间突出超过针织品形成平面4的两个薄片元件6a、6b的纵向端部在其间限定一通道,该通道用于属于针织机的另一针床的针。
由于针织品保持器8由至少两个彼此连接的薄片元件6a、6b来构成且各个薄片元件搁置在针床2的槽3的底部上,因此对于针织品保持器8来说,可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对于变形的高抵抗力。这种抵抗力可通过将两个或更多针织品保持器8彼此连接而进一步增大。
应该注意,针织品保持器8的特定实施例以及两个或更多针织品保持器8的彼此连接可实现这些元件对于变形的更高抵抗力,这在细针距针织机的情况下是尤其有用的,在细针距针织机中,单个薄片元件或针织品保持器8的厚度确实较小从而这些元件容易变形。
用于致动针织品保持器8以使其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或相反运动的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凸轮11,该致动凸轮面向针床2的其中设置有槽3的表面。针床2可沿着基本垂直于槽3的纵向延伸范围的致动方向相对于致动凸轮11而被致动,致动凸轮11具有型面12a、12b,这些型面构造成在位于相对于摆动轴线10的相反两侧上的两个区域13a、13b交替地作用在由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形成的针织品保持器8上,从而使针织品保持器8以及因此构成其的薄片元件6a、6b围绕摆动轴线10相对于针床2沿一个方向或沿相反方向摆动,以使它们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或相反运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单个致动凸轮11设有双型面12a、12b,但也可以是两个单独的致动凸轮,每个致动凸轮设有对应的型面12a、12b,型面12a、12b分别作用在由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8的区域13a上或区域13b上。
型面12a、12b构造成与针床2相对于致动凸轮11的致动方向相协调,逐渐移向针床2或移离针床2。更具体地说,在型面12b的一部分逐渐移离针床2时,型面12a的一部分逐渐接近针床2,而在型面12b的一部分逐渐接近针床2时,型面12a的一部分逐渐移离针床2,从而型面12a致使由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8围绕摆动轴线10摆动以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而同时型面12b允许这种摆动,并且型面12b致使由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8围绕摆动轴线10摆动以从第二位置转移到第一位置,而同时型面12a允许这种摆动。
尽管为了实现最佳的针织品保持,较佳地使针床2的所有槽3都被两个具有对应保持部分26a、26b的薄片元件6a、6b占据,即,使两个保持部分26a、26b位于两个相邻针5之间,但是也可根据要求和针织机的针距,为构成针织品保持器8的两薄片元件中的仅仅一个薄片元件设置保持部分26a、26b,并且/或者使仅仅一些槽3存在薄片元件6a、6b和因此的针织品保持器8,即,每两个槽3设置一个针织品保持器8,或每三个或更多的槽3设置一个针织品保持器8。
较佳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由如图所示的单针筒圆型针织机构成,且针床2由具有垂直轴线2a的圆筒或针筒构成,圆筒的槽3形成在其侧面上且定向成平行于其轴线2a。在这种情况下,针床2可被致动成围绕其自身轴线2a相对于致动凸轮11转动。
较佳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针距基本上在每英寸32针和60针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关于针织品保持器8的操作如下。
在针织品的生产过程中,针5以其末端5a和以其针杆5b的一部分从相应槽3中周期性地抽出,以将先前形成的针织环释放到针舌5c下方的其针杆5b上和/或拾取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分配的纱线,然后缩回相应槽3以形成新的针织环,同时与所形成的针织环互连的针织品部分搁置在针织品形成平面4上。在针5缩回槽3中的缩回运动过程中,在针床2的诸槽3之间的区域设置的针织品保持器8由于致动凸轮11的型面12b作用在区域13b上而保持在第一位置,从而不与所形成的针织品相干涉,如图2、3、7和8所示。
在针5缩回针床2的相应槽3中之后,就在针5的抽出运动开始之前或在针5的抽出运动开始时,由于致动凸轮11的型面12a作用在区域13a上,针织品保持器8转移至第二位置,从而使止动台肩7面向针织品形成平面4。在该位置,针织品保持器8形成类似于梳子的形式,该梳子保持由针5承载的针织环,防止针织环在针5的抽出运动中跟随针5。这样,当针5以其针舌5c(因此是确保其打开的)移动超过被针织品保持8保持的针织环时,针织环被保持成靠近针织品形成平面4,如图5和10所示。
由于这个事实,即使在针织品的牵引减小或不足的情况下,也可正确形成针织品,并且在馈送给针的纱线断裂的情况下,也可无需手动干预就能恢复针织。
应该注意,针织品保持器8在围绕对应摆动轴线10摆动时由翅片16和针5自身来引导。
实际上,已经发现,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完全实现了预期目的,因为尽管没有设置沉降片,但是由于存在针织品保持器,即使在细针距的情况下也可没有问题地采用该针织品保持器,所以确保正确形成针织品而无需因此对活动的针施加限制,因此允许完全利用其生产潜力。
因此设想的针织机可有多种修改和变型,所有这些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所有的细节还可用其它技术上的等同元素来替换。
实际上,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尺寸可以根据要求和技术状态而为任意的。
本申请要求意大利专利申请第MI2007A001098号的优先权,在此以参见的方式引入其内容。
在权利要求书中所指出的技术特征后面跟有附图标记时,包括这些附图标记仅是为了增加这些权利要求书的可理解性,且因此这些附图标记对由这些附图标记以实例方式确定的各构件的解释没有任何限制作用。
Claims (19)
1.一种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包括针床(2),所述针床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并排的槽(3),所述槽在其纵向端部中位于所述针床(2)的限定针织品形成平面(4)的一侧上的一个端部处开口,每个槽(3)容纳针(5),所述针可被致动成沿着相应槽往复运动,所述往复运动包括抽出运动和缩回运动,所述抽出运动用于使所述针(5)以其末端(5a)和其针杆(5b)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相应槽(3)的所述纵向端部从所述针床(2)抽出,以将先前形成的针织环释放到其针杆(5b)上和/或拾取所述针织机的喂纱或落纱处分配的纱线,而所述缩回运动用于使所述针(5)以其末端(5a)缩回入所述相应槽(3),从而形成新的针织环,降低先前形成的针织环,以形成针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还包括针织品保持器(8),每个所述针织品保持器(8)具有由至少两个彼此连接的并排薄片元件(6a、6b)构成的本体,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的所述至少两个薄片元件(6a、6b)设置在所述多个槽中的同一槽(3)中或两个相邻槽(3)中,构成针织品保持器(8)的所述薄片元件(6a、6b)中的至少一个薄片元件具有保持部分(26a、26b),所述保持部分(26a、26b)形成用于针织品的止动台肩(7),每个针织品保持器(8)可根据命令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针织品保持器(8)不与所形成的针织品相干涉,在所述第二位置,在面向所述针织品形成平面(4)的区域中,所述针织品保持器(8)以所述保持部分(26a、26b)插入两个相邻针(5)之间,从而保持位于两个相邻针(5)之间的针织品部分,在所述针(5)的所述抽出运动过程中阻止针织品与所述针(5)一起转移,所述针织机设有用于致动所述针织品保持器(6)的致动装置(11),从而以与所述相邻针(5)的致动相协调的方式将所述针织品保持器从所述第一位置转移到所述第二位置以及相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品保持器的所述两个薄片元件彼此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元件中的每个薄片元件位于与其中设置有所述槽的侧壁平行的平面上。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中的每个槽容纳针织品保持器的至少一个薄片元件。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分由构成针织品保持器的所述薄片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薄片元件的纵向端部来形成,所述保持部分突出超过所述针织品形成平面并朝向所述针床突出,且使所述保持部分的侧面指向所述针织品形成平面,从而形成所述止动台肩。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元件中的每个薄片元件具有其自身的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形成所述用于针织品的止动台肩。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针织品保持器由设置在同一槽中的两个薄片元件构成,所述两个薄片元件相对于容纳在所述槽内的所述针位于侧向并位于彼此相对的侧面上,所述针织品保持器设置成横跨设置在所述槽内的所述针。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针织品保持器由设置在两个相邻槽中的两个薄片元件构成,所述两个薄片元件相对于容纳在所述两个相邻槽内的所述针位于侧向,所述针织品保持器设置成横跨所述针床的设置在两个相邻槽之间的部分。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的设置在两个相邻槽之间的部分在所述针织品保持器的所述薄片元件处具有减小的厚度。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针织品保持器至少连接至其所最靠近的相邻针织品保持器,从而形成由至少两个针织品保持器构成的单件。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针织品保持器可在基本垂直于所述针床的其中形成所述槽的表面的平面上摆动,从而从所述第一位置转移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及相反运动。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针织品保持器的所述薄片元件中的每个薄片元件具有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搁置抵靠在容纳其的所述槽的底部上;所述中间部分限定所述薄片元件相对于所述针床摆动的轴线,所述摆动轴线定向成基本垂直于对应薄片元件的设置平面;所述薄片元件能与其所连接至的所述至少一个薄片元件一起围绕对应摆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针床摆动,从而将所述针织品保持器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或相反运动。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成形为类似圆扇形。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用于致动所述针织品保持器以使其从所述第一位置转移到所述第二位置和相反运动的所述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凸轮,所述致动凸轮面向所述针床的其中形成所述槽的表面;所述针床可沿着基本垂直于所述槽的纵向延伸范围的致动方向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凸轮被致动,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凸轮具有型面,所述型面适于在位于相对于构成所述针织品保持器的所述薄片元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相反两侧上的两个区域中,交替地作用在由至少两个薄片元件构成的针织品保持器上,从而使所述薄片元件围绕对应摆动轴线相对于所述针床沿一个方向或沿其相反方向摆动,以使所述针织品保持器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或相反运动。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是双针床针织机。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属于同一针织品保持器或两个相邻针织品保持器的两个薄片元件的、突出超过所述针织品形成平面并设置在两个相邻针之间的所述保持部分,在对应针织品保持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其间形成用于设置在所述针织机的另一针床中的针的通道。
1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具有基本上每英寸32至60针的针距。
1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是圆型针织机,所述针床由圆筒构成,所述槽形成在所述圆筒的侧面上且纵向地定向成平行于所述圆筒的轴线。
19.一种针织品保持器,用于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ITMI2007A001098 | 2007-05-30 | ||
IT001098A ITMI20071098A1 (it) | 2007-05-30 | 2007-05-30 | Macchina per maglieria con aghi a linguetta e senza platine di abbattitura, ad elevata affidabilita' di funzionamento. |
PCT/EP2008/053691 WO2008145433A1 (en) | 2007-05-30 | 2008-03-27 | Highly reliable sinkerless knitting machine with latch needl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11293A true CN101711293A (zh) | 2010-05-19 |
CN101711293B CN101711293B (zh) | 2012-03-28 |
Family
ID=3937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176891A Active CN101711293B (zh) | 2007-05-30 | 2008-03-27 | 高可靠性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80100B2 (zh) |
EP (1) | EP2148949B1 (zh) |
KR (1) | KR101452919B1 (zh) |
CN (1) | CN101711293B (zh) |
AT (1) | ATE528424T1 (zh) |
BR (1) | BRPI0811162B1 (zh) |
IT (1) | ITMI20071098A1 (zh) |
TW (1) | TWI465619B (zh) |
WO (1) | WO2008145433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0500A (zh) * | 2010-10-26 | 2013-06-26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尤其是具有高织针号的针织机 |
CN104911798A (zh) * | 2015-06-23 | 2015-09-16 | 厦门立圣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圆编针织机沉降片结构及圆编针织机 |
CN104862872B (zh) * | 2014-02-24 | 2017-08-25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针织圆纬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22417B1 (ko) * | 2010-02-25 | 2017-04-03 | 라이프스캔 스코트랜드 리미티드 | 고혈당 및 저혈당 경향 통지를 갖는 분석물 검사 방법 및 시스템 |
DE102010054540A1 (de) * | 2010-12-15 | 2012-06-21 | Ulrich Hofmann | Vereinfachte Single-Rundstrickmaschine |
ITMI20111696A1 (it) * | 2011-09-21 | 2013-03-22 | Santoni & C Spa | Macchina per maglieria, particolarmente ad elevata finezza, con camme di azionamento degli aghi perfezionate. |
US8484998B1 (en) * | 2012-09-10 | 2013-07-16 |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a fine gauge |
ITFI20120209A1 (it) * | 2012-10-15 | 2014-04-16 | Renato Pilotelli | "macchina monocilindro da maglieria" |
EP3064625A1 (de) | 2015-03-03 | 2016-09-07 | EPI Europa Patent Invest AG | Single-rundstrickmaschine mit zugänglichem funktionseinblick und selbsttätiger maschensicherung |
DE102015103639B4 (de) * | 2015-03-12 | 2020-04-23 | Terrot Gmbh | Nadelzylinder und Rundstrickmaschine |
EP3124663B1 (en) | 2015-07-30 | 2019-10-16 | Groz-Beckert KG | Loop-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
US11313058B2 (en) * | 2019-02-27 | 2022-04-26 |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 Flat knitting machine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gap between two knock-over bi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785125B1 (de) * | 1968-08-13 | 1971-10-14 | Harry Apprich |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Maschenware |
DE1965385A1 (de) * | 1969-12-30 | 1971-07-15 | Harry Apprich |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schenware |
DE3320043A1 (de) * | 1983-06-03 | 1984-12-06 | Terrot Strickmaschinen GmbH, 7000 Stuttgart | Maschenbildende maschine |
DE3330530C1 (de) * | 1983-08-24 | 1985-03-28 | Memminger Gmbh, 7290 Freudenstadt | Strick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m Nadeltraeger |
DE3433290C2 (de) * | 1984-09-11 | 1986-09-18 |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7470 Albstadt | Strickmaschine |
DE3532856C1 (de) * | 1985-09-14 | 1986-12-18 |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7470 Albstadt | Rundstrickmaschine mit Nadeln und Einschliessplatinen |
DE3540685C1 (de) * | 1985-11-16 | 1986-10-09 |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7470 Albstadt | Strickmaschine |
IT1237987B (it) | 1989-10-03 | 1993-06-19 | Mecmor Spa | Macchina per maglieria con platine di trattenimento della maglia. |
IT1269782B (it) | 1994-05-16 | 1997-04-15 | Mecmor Spa |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con platine di trattenimento della maglia |
DE19820042C2 (de) | 1998-05-05 | 2003-12-24 | Terrot Strickmaschinen Gmbh | Rundstrickmaschine |
DE10015730B4 (de) * | 2000-03-29 | 2012-09-13 |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 Platine für eine insbesondere nach der Relativtechnik arbeitende Strickmaschine und mit einer derartigen Platine ausgerüstete Strickmaschine |
CN2503085Y (zh) * | 2001-11-27 | 2002-07-31 | 上海市针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 圆形经编机 |
IT1358379B1 (it) | 2004-12-28 | 2009-04-01 | Franco Sciacca | Metodo e apparecchiatura per produrre articoli di calzetteria e maglieria tubolare e tessuti a maglia con macchine mono fornitura |
KR101395171B1 (ko) | 2006-07-07 | 2014-05-16 | 산토니 에쎄.뻬.아. | 싱커 없이 래치 니들을 구비한 편물기 |
-
2007
- 2007-05-30 IT IT001098A patent/ITMI20071098A1/it unknown
-
2008
- 2008-03-27 US US12/600,312 patent/US7980100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3-27 AT AT08718303T patent/ATE528424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3-27 CN CN2008800176891A patent/CN101711293B/zh active Active
- 2008-03-27 EP EP08718303A patent/EP2148949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3-27 KR KR1020097024882A patent/KR10145291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3-27 BR BRPI0811162-6B1A patent/BRPI0811162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3-27 WO PCT/EP2008/053691 patent/WO200814543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4-15 TW TW097113663A patent/TWI46561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0500A (zh) * | 2010-10-26 | 2013-06-26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尤其是具有高织针号的针织机 |
CN103180500B (zh) * | 2010-10-26 | 2016-05-18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尤其是具有高织针号的针织机 |
CN104862872B (zh) * | 2014-02-24 | 2017-08-25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针织圆纬机 |
CN104911798A (zh) * | 2015-06-23 | 2015-09-16 | 厦门立圣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圆编针织机沉降片结构及圆编针织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12064A (en) | 2009-03-16 |
CN101711293B (zh) | 2012-03-28 |
KR20100019466A (ko) | 2010-02-18 |
TWI465619B (zh) | 2014-12-21 |
US7980100B2 (en) | 2011-07-19 |
BRPI0811162A2 (pt) | 2013-11-26 |
EP2148949B1 (en) | 2011-10-12 |
WO2008145433A1 (en) | 2008-12-04 |
US20100175428A1 (en) | 2010-07-15 |
ITMI20071098A1 (it) | 2008-11-30 |
EP2148949A1 (en) | 2010-02-03 |
BRPI0811162B1 (pt) | 2014-12-23 |
KR101452919B1 (ko) | 2014-10-21 |
ATE528424T1 (de) | 2011-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11293B (zh) | 高可靠性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 | |
EP2372002B1 (en) | Knitting machine with latch needles and without sinkers | |
TWI583840B (zh) | 針織機,特別是具有一高隔距者 | |
ES2914101T3 (es) | Procedimiento de preparación de un artículo tubular, tal como un calcetín o similares, para la recogida automatizada al final de su formación en una máquina circular de doble cilindro con al menos una alimentación o evacuación y máquina circular de doble cilindro para la realización del mismo | |
CN100503922C (zh) | 横编机的长毛绒编织方法 | |
US2997865A (en) | Philip | |
KR20190028666A (ko) | 양말 등을 위한 원형 편직 기계로부터 편직 관형 제조물을 픽업하고 또한 제조물에 대한 추가적인 작업물을 수행하도록 되어 있는 유닛에 제조물을 전달하기 위한 픽업 장치 | |
CN1329577C (zh) |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 |
CN101469483B (zh) | 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 | |
JPS62125053A (ja) | 横編機 | |
CN103510268B (zh) | 成圈三角以及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 | |
CN101213332B (zh) | 用于袜类针织机或类似的机器的把线圈从其传送给相邻的针的针 | |
KR20060133017A (ko) | 횡편기의 가동 싱커 장치 및 싱커 | |
EP1279758B1 (en) |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 |
EP0683257A1 (en) |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knitting retention sinkers | |
US20040216496A1 (en) |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especial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spacer fabrics | |
CS202552B2 (en) | Knitting frame | |
CN101484622A (zh) | 带有舌针而没有沉降片的针织机 | |
CN211057361U (zh) | 一种双针筒织机成圈机构 | |
JPS5860045A (ja) | 片面模様ニツトウエア製品を製作する方法ならびに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円形編機 | |
CN101165252B (zh) | 具有送纱切换装置的圆织机 | |
JPS5929704B2 (ja) | 手編機に於ける端針作動装置 | |
CN216615025U (zh) | 一种能够生产长毛绒面料的移圈机 | |
JPH03167350A (ja) | 編機 | |
CN220579521U (zh) | 一种护纱型沉降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