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0244A - 用于操纵可活动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操纵可活动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0244A
CN101680244A CN200880020072A CN200880020072A CN101680244A CN 101680244 A CN101680244 A CN 101680244A CN 200880020072 A CN200880020072 A CN 200880020072A CN 200880020072 A CN200880020072 A CN 200880020072A CN 101680244 A CN101680244 A CN 101680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unit
holding member
command end
aforementioned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0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0244B (zh
Inventor
迪尔克·米勒
拉尔夫·伦内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680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0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2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05B77/06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by means of inertial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机动车的可活动部件(12)、尤其是车门或者后舱门或者类似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10),其具有托架(11),可以固定在可活动部件(12)的内侧面上;支承单元(20),可以围绕设置在托架(11)上的第一轴(13)偏转;以及把手部件(40),其具有第一把手端部(41)和第二把手端部(42),其中第一、第二把手端部(41,42)设置在支承单元(20)上。根据本发明提出,支承单元(20)设有与第一轴(13)保持间距的保持部件(24),第一把手端部(41)设置在该保持部件上,其中第一把手端部(41)至少局部包围住保持部件(24)。

Description

用于操纵可活动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机动车的可活动部件、尤其是车门或者后舱门或者类似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其具有:托架,可以固定在可活动部件的内侧面上;支承单元,可以围绕设置在托架上的第一轴偏转;把手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其中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设置在支承单元上。
背景技术
在DE 10217488B4中描述了一种装置,其具有一个以机动车车门的内侧面起、可以固定在车门外部蒙皮的区域中的托架。托架具有用于支承座的支承销,该支承销位于支承单元中。此外,设有一个把手,利用其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与该可围绕轴偏转的支承单元耦合联接。支承单元在此设计成一种在把手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摇臂。通过一种复位运动,其包括二个运动阶段,使把手装配在摇臂上。首先在插入阶段里使把手垂直于摇臂的纵向方向运动。接着使把手在一个推移运动阶段中平行于摇臂的纵向方向运动。把手的第一端部在此由一个向下突出的轴颈构成,该轴颈啮合到摇臂的设计成轴颈孔的对置连接件中。所述的运动阶段在装配时缺点是较费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所述类似装置,在该装置中避免了所列的缺点,尤其是提供一种装置,其中把手部件的装配复杂度可以较小。
为了实现该目的而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装置。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了优选的改进设计方案。
为此根据本发明提出,支承单元设计有一个与第一轴保持间隔的保持部件,第一把手端部设置在该保持部件上,其中第一把手端部至少局部围住保持部件。
与所述的技术背景相反,支承单元的结构已经简化。同时装配复杂度被降低,这是因为只有第一把手端部必须向着保持部件导向,而没有在技术背景中必要的复杂的运动阶段,其中,第一把手端部在其横截面的区域中这样地包围住保持部件,即确保把手部件在可活动部件上可靠的定位。
在将把手部件装配在支承单元上时,第一把手端部更有利地可以在保持部件上偏转。因此使把手部件的装配过程更容易。在将第一把手端部设置在保持部件上之后,尤其是抵靠在保持部件上之后,那么通过围绕保持部件的偏转运动就可以人工地实现把手部件的最终位置。接着可以例如将第二把手端部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固定在支承单元上。
特别有利的是,在装配把手部件时,第一把手端部在保持部件上导向,并且接着通过把手部件围绕保持部件的偏转运动使第二把手端部向着支承单元运动,第二把手端部可以固定在该支承单元上。保持部件更有利地平行于第一轴,支承单元可围绕该轴偏转。支承单元在此设计成一种型式的“摇臂”,其在车门内侧面作为把手的“陪同者”而运动。为了减小装配费用,托架与支承单元可以预先加工成一个结构单元并固定在可活动部件内侧面上。支承单元更有利地无间隙地设置在托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中,保持部件与支承单元构成一体的构件。在此,该构件是一种金属压铸件,尤其是用铝制的。当然可以可选地也可以使用塑料材料。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种特别的设计方案中,保持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定位装置,因此可以实现对第一把手端部的改进的水平支承。因此可以附带地排除把手部件的不希望的翻倒活动性。定位装置的作用在于,使第一把手端部、尤其是把手部件在其每一个可能的位置上都可靠地保持在水平位置上。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操纵把手部件时不希望的磨擦。当使用者操作把手部件时,根据本发明使把手部件连同支承单元一起围绕第一轴偏转,其中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不可运动地固定设置在支承单元上,并与支承单元一起围绕第一轴偏转。此外,定位装置还用于使第一把手端部能够固定在保持部件上的正确位置上。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形式中,定位装置可以通过一个设计在保持部件上的槽来形成。第一把手端部在此通过槽来容纳,其中把手端部抵靠在槽壁面上并因此确保了第一把手端部的可靠的水平支承。
特别有利的是,在把手端部和保持部件之间产生间隙配合。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种特别的实施形式中,在第一把手端部和保持部件之间是一种零配合。因为在操纵把手部件时支承单元与把手部件同时围绕第一轴承运动,因此在第一把手端部和保持部件之间以及第二把手端部和支承单元之间没有磨擦。第一把手端部在保持部件上,在x,y和z方向上优选存在一种无间隙的夹紧。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上可以避免不希望的磨擦位置。
第一轴更有利地由一个销钉构成,支承单元可偏转地设置在该销钉上。支承单元的一端优选在第一轴上形成一个封闭的轴承。在此,销钉可以穿过支承单元的轴承孔延伸,其中可以设计成圆柱形的销钉的自由端固定在托架上。
一种改进本发明的措施提出,第一把手端部一侧敞开地设计成长孔,其中第一把手端部至少局部地包围住保持部件。将第一把手端部设置在保持部件上的装配复杂度因此被大大地降低。此外,例如在喷射注塑重要构件时,如把手部件、支承单元等等时或者在温度有波动时可能出现的偏差可以通过所述的在第一把手端部上的长孔来有效地得到补偿。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施形式中,在最后一个装配步骤中,将把手部件从外面通过可活动部件上的孔通向支承单元,其中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在支承单元上实现了可靠的固定。这种装配优选在规定温度时进行。随后,在也可能出现高的温度波动的正常条件下例如把手部件出现膨胀。因为第一以及第二把手端部分别固定地设置在支承单元上,因此由于温度的波动可能在这些位置上不会产生位置的变化,因此确保了装置的可靠作用原理,尤其是在人工操纵时把手部件的可靠运动。
此外,还可以提出,第一把手端部的一侧敞开区域对准第一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把手端部的长孔保持在支承单元的保持部件上,其中更有利地在第一把手端部范围里不需要有用于把手部件的附加固定装置。
在另外一种可选方案中,第一把手端部的一侧敞开的区域对准机动车的内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合理的是,将把手部件在第一把手端部的区域中附加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固定在保持部件上。在装配过程中,例如可以通过附带的锁定部件将第一把手端部固定在保持部件上。
特别有利的是,在支承单元上和/或在把手部件上设有一个通向闭锁件的引出件。当在闭锁件中存在解锁位置时,在操纵把手部件时,通过该引出件来操纵、尤其是打开机动车的活动部件的闭锁件。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关闭气缸也可以与附加的引出件相连,该引出件在操纵关闭气缸时可以作用于闭锁件上,并使其锁闭或解锁。引出件例如可以通过一个软套管钢丝索来实现。
可选地,可以设置一个可旋转地安置在第二旋转轴上的耦合部件,通向闭锁件装置的引出件作用在该耦合部件上,而且该耦合部件与支承单元作用连接。在操纵把手部件时,同时使支承单元围绕第一轴偏转,其中支承单元使耦合部件运动,由此使引出件通过耦合部件而一起运动。支承单元连同把手部件优选地可以从第一位置偏转到第二位置,反过来也可以从第二位置偏转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在此是静止位置。在把手部件的第二位置上操纵该闭锁件,用来打开可活动部件,其中把手部件预先围绕第一旋转轴从可活动部件中运动了一个确定的角度范围。支承单元优选在其第一位置上接触第一止挡部件。第二位置上,支承单元接触第二止挡部件。止挡部件例如可以集成在固定的托架上。
在一种特别的设计方案中,设有一个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与耦合部件和支承单元作用连接,其中在支承单元的第二位置上,弹簧部件施加一个这样的复位力,从而使支承单元可以自动地运动到其第一位置上。耦合部件可以优选地设计有一个容纳部,引出件固定在该容纳部中。引出件的一端可以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固定在该容纳部上。
为了在侧面冲撞时不会产生一种对闭锁件装置的操纵以及使运动部件、尤其是车门打开,至少有一个平衡重集成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一个特别紧凑的结构由此实现,即平衡重量集成在耦合部件。
此外还可以提出,通过控制电子装置来监控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出于安全技术方面的原因,在除了检测支承单元的位置之外还检测把手部件或者耦合部件的位置时可能有利的。这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尤其是磁场传感器来实现,这些传感器用来检测设置在耦合部件上、支承单元上或者把手部件上的永久磁铁的磁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由接下来的描述中得出,在该描述中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特征,单独或者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都对本发明来说是至关重要。图中示出:
图1是用于操纵机动车门闭锁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第一位置上的简化图;
图2是在第二位置中的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图3是根据图1中剖面线III-III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图2中剖面线IV-IV的简化剖视图;
图5是在第一旋转轴区域中的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形式的放大图;
图6是在第一把手端部部位中的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可选实施形式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4中示出了用于操纵机动车12的闭锁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装置10具有固定的托架11,其固定在可活动车门12的内侧面上。在托架11在左侧区域中设有第一轴13,在该轴上可偏转地设有支承单元20。支承单元20设计成一种类型的摇臂。如图3和4所示,把手部件40具有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41,42,其中第二把手端部42固定在支承单元20的自由端23上。
支承单元20设计具有一个与第一轴13有间距的保持部件24,在这部件上设置了第一把手端部41,其中第一把手端部41至少局部地包围住保持部件24。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形式中,第一把手端部41一侧敞开地设计成长孔,其中第一把手端部41用其长孔至少局部地包围住第一轴13。第一轴13具有一个销钉13a,其设置在托架11的左侧区域上。支承单元20围绕销钉13a可偏转地设置,其中销钉13a穿过支承单元20的未示出的孔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把手端部41和保持部件24之间产生间隙配合。如果使用者操纵把手部件40,如图2和4中所示那样,那么通过第二把手端部42使支承单元20围绕第一轴13偏转。因为支承单元20和把手部件40平行运动,在二个所述的部件20,40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此在二个部件20,40之间就不会发生磨擦。
特别有利的是,在把手部件40装配在支承单元20上时,第一把手端部41可以在保持部件24上偏转。在此,在把手部件40的装配过程中,第一把手端部41在保持部件24上导向,并接着通过把手部件40围绕保持部件24的偏转运动使第二把手端部42向着支承单元20运动,接着将第二把手端部42固定在该支承单元上。在此,例如可以是指一种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和/或材料配合的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把手端部42通过螺钉连接25与支承单元20连接,后者并没有明确地示出。
如图1至图4所示,保持部件24平行于第一轴13。在此,保持部件24与支承单元20构成一体构件。设计成在支承单元20结构之内的一种样式的连接撑杆的保持部件24与支承单元20构成一体构件。除此之外保持部件24用作为支承单元20中的加强部。在图3和4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第一把手端部41的一侧敞开的区域对准第一轴13。这意味着,第一把手端部41的长孔面对着第一轴13。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可选方案中,第一把手端部41的一侧敞开的区域可以对准机动车的内室,该区域在图6中以示意图示出。在这种根据照图6所示的实施形式中,还设置有螺钉连接25,其将第一把手端部41固定在保持部件24上。与之相反,根据照图1至图4所示,不需要附加的固定装置来将第一把手端部41固定在保持部件24上。
此外,在图1至4中示出了一个通向闭锁件的引出件14。在本实施例中,引出件14设置在耦合部件30上,该耦合部件可旋转地设置在另一个旋转轴15上,其中,耦合部件30与支承单元20作用连接。在另一种未示出的可选实施方案中,通向闭锁件的引出件14设置在支承单元20上或者把手部件40上或者甚至固定托架11上。如由图2可见,支承单元20具有一个端面21,该端面面向把手部件40。此外,该可以围绕第二旋转轴15偏转的耦合部件30设计具有接触区域31,在支承单元20运动时端面21作用于该接触区域上。
如图3和4所示,支承单元20连同把手部件40可以从第一位置(见图3)偏转至第二位置(见图4),反过来也可以从第二位置偏转至第一位置。第一位置在此是静止位置。当在闭锁件中存在解锁位置时,因此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操纵引出件14可以开启未明确示出的机动车的闭锁件。因而使车门12打开。引出件14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软套管钢丝索,其一直延伸至闭锁件。引出件14固定在容纳部33上,该容纳部材料一体地与耦合部件30构成一个共同的构件,此构件可以围绕第二旋转轴15运动。滚道状的容纳部33设有一个槽33a,在这槽里有引出件14,尤其是软套管钢丝索进行导向和固定住。当操纵把手部件40时,支承单元20围绕第一旋转轴13偏转。同时端面21压在耦合部件30的接触区域31上,因此耦合部件30围绕第二旋转轴15旋转。当支承单元20运动时,耦合部件30的接触区域31在端面21上滚动。在根据图1和3所示的支承单元20的第一位置上,抵靠在支承单元20的端面21上的接触区域31相对于第二旋转轴15具有一个规定的间距。当耦合部件30围绕第二旋转轴15旋转时,容纳部33同样也以相同的转向一起运动,其中软套管钢丝索14在容纳部33上卷绕一定的量。因此在引出件14里产生一个拉力,该拉力直接作用于闭锁件上。
如由图3和4可见,托架11连同可偏转的支承单元20固定在门的内侧面12上。把手部件40只是后续地设置在摇臂20上以及第一轴13上,确切地说从门的外侧面12起。如在图1至图4中可以良好见到的那样,托架11具有第一和第二止挡部件16a,16b。支承单元20以其右侧区域在其第一位置上抵靠在第一止挡部件16a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弹簧部件32,其与耦合部件30和支承单元20作用连接。弹簧部件32在支承单元20的第二位置上作用一个这样的复位力,从而使支承单元20自动地运动到根据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耦合部件30具有一个轴颈35,在该轴颈上套插有弹簧部件32(见图2)。
此外,耦合部件30设计具有二个平衡重34,它们在支承单元20从第一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围绕第二旋转轴15一起运动。这些平衡重34用于在某些侧面碰撞时不通过所出现的离心力将支承单元20压到其不希望的第二位置上,在该第二位置上有可能出现车门12的不希望的开启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平衡重34克服所作用的离心力,从而排除了支承单元20围绕第一旋转轴13在第二位置方向上的运动。
在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其中保持部件24具有至少一个定位装置22,因而可以实现第一把手端部41的一种水平支承。定位装置22由设计在保持部件24上的槽24a构成。槽24a在此可靠地承接住第一把手端部41。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其余配置基本上相当于根据照图1至图4的实施例。当通过操纵者来操纵把手部件40时,支承单元20围绕旋转轴13偏转,其中槽24a将第一把手端部41保持在其水平位置上。
此外,托架11设计据有一个透孔36,在该透孔里将一个关闭气缸(未示出)装入在托架11里并固定住在那里。关闭气缸也可以具有一个引出件,其在操纵关闭气缸时作用于闭锁件装置上并使之闭锁或解锁。
参考标号
10    装置
11    托架
12    车门
13    第一旋转轴
13a   销钉
14    引出件,软套管钢丝索
16    第二旋转轴
16a   第一止挡部件
16b   第二止挡部件
20    支承单元
21    端面
22    定位装置
23    自由端
24    保持部件
24a   槽
25    螺钉连接
30    耦合部件
31    接触区域
32    弹簧部件
33    容纳部
33a   槽
34    平衡重
35    轴颈
36    透孔
40    把手部件
41    第一把手端部
42    第二把手端部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操纵机动车的可活动部件(12)的、尤其是门或者后舱门或者类似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10),其具有:托架(11),所述托架可固定在所述可活动部件(12)的内侧面上;支承单元(20),所述支承单元可以围绕设置在所述托架(11)上的第一轴(13)偏转;把手部件(40),所述把手部件具有第一(41)和第二把手端部(42),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41,42)设置在所述支承单元(20)上,其特征在于,支承单元(20)设计成具有与所述第一轴(13)保持间距的保持部件(24),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上,其中,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至少局部包围住所述保持部件(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把手部件(40)装配在所述支承单元(20)上时,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可以在所述保持部件(24)上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所述把手部件(40)时,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在所述保持部件(24)上导向,并且接着通过所述把手部件(40)围绕所述保持部件(24)的偏转运动,使所述第二把手端部(42)向着所述支承单元(20)运动,所述第二把手端部(42)可以固定在所述支承单元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24)平行于所述第一轴(1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24)与所述支承单元(20)构成一体的构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24)具有至少一个定位装置(22),由此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的水平支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2)由设计在所述保持部件(24)上的槽(24a)构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和所述保持部件(24)之间产生间隙配合。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13)由销钉(13a)构成,在所述销钉上可偏转地设置有所述支承单元(20)。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一侧敞开地设计成长孔,其中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至少局部地包围住所述保持部件(2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的一侧敞开的部位对准所述第一轴(1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的一侧敞开的部位对准所述机动车的内室。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端部(41)附带地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固定在所述保持部件(24)上。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通向所述闭锁件的引出件(14)设置在所述支承单元(20)和/或所述把手部件(40)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可转动的安置在第二旋转轴(15)上的耦合部件(30),通向闭锁件的引出件(14)作用在所述耦合部件上,并且所述耦合部件(30)与所述支承单元(20)作用连接。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20)连同所述把手部件(40)可以从第一位置偏转到第二位置并且反过来也可以从第二位置偏转到第一位置,其中所述支承单元(20)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接触第一止挡部件(16a),和/或所述支承单元(20)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接触第二止挡部件(16b)。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端部(42)固定在所述支承单元(20)的远离所述第一旋转轴(13)的侧面上。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承单元(20)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耦合部件(30)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15)运动。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20)设计具有一个端面(21),所述端面面向所述把手部件(40),而且所述耦合部件(30)具有接触区域(31),在所述支承单元(20)运动时,所述端面(21)作用在所述接触区域上。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弹簧部件(32),所述弹簧部件与所述耦合部件(30)和所述支承单元(20)作用连接,其中在所述支承单元(20)的第二位置上,所述弹簧部件(32)作用一个这样的复位力,以使所述支承单元(20)可以自动地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上。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件(30)设计具有容纳部(33),所述引出件(14)保持在所述容纳部中。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件(30)具有至少一个平衡重(34)。
CN2008800200725A 2007-06-13 2008-05-30 用于操纵可活动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2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27848.0 2007-06-13
DE102007027848A DE102007027848A1 (de) 2007-06-13 2007-06-13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eines beweglichen Teils
PCT/EP2008/056704 WO2008151950A1 (de) 2007-06-13 2008-05-30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eines beweglichen tei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0244A true CN101680244A (zh) 2010-03-24
CN101680244B CN101680244B (zh) 2013-01-02

Family

ID=3984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00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244B (zh) 2007-06-13 2008-05-30 用于操纵可活动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64191B2 (zh)
EP (1) EP2167767B1 (zh)
CN (1) CN101680244B (zh)
AT (1) ATE495332T1 (zh)
DE (2) DE102007027848A1 (zh)
WO (1) WO20081519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7845A1 (de) * 2007-06-13 2008-12-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eines beweglichen Teils
US8333415B2 (en) * 2009-05-04 2012-12-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ertia balanced vehicle outside door handle
DE102011000224A1 (de) 2010-10-18 2012-04-1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wesentlichen Bauelementes
ITMI20112367A1 (it) * 2011-12-22 2013-06-23 Valeo Spa Dispositivo di sicurezza per una maniglia di portiera di veicolo.
EP2927403A1 (en) * 2014-04-04 2015-10-07 Ford Otomotiv Sanayi Anonim Sirketi Door lock arrangement for an automobile
US9145712B1 (en) * 2014-12-17 2015-09-29 I-Tek Metal Mfg. Co., Ltd. Lock cylinder for a door lo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59415A (en) * 1962-10-29 1964-12-01 Gen Motors Corp Outside door handle assembly
US4475754A (en) * 1982-05-10 1984-10-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ull out door handle assembly
US4482179A (en) * 1982-12-15 1984-11-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oor handle assembly
DE3628376A1 (de) * 1986-08-21 1988-02-25 Daimler Benz Ag Tuergriffanordnung fuer tueren von kraftwagen
DE4002963C1 (en) * 1990-02-01 1991-07-1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Vehicle door handle grip - has handle movement controlled by individual swivel levers used to hinge it
JP3054030B2 (ja) * 1994-05-13 2000-06-19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とアウターハンドル装置
DE19533191B4 (de) * 1995-09-08 2006-01-05 Kiekert Ag Verfahren zum Neueinrichten einer Zentralverriegelung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r Fernbetätigungseinrichtung
DE19610200A1 (de) * 1996-03-15 1997-09-18 Valeo Deutschland Gmbh & Co Türaußengriff
JP3379333B2 (ja) * 1996-05-13 2003-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ハンドル
JP3234537B2 (ja) * 1997-05-19 2001-12-04 セントラル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スライドドアの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
DE19813316A1 (de) * 1998-03-26 1999-10-07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Türschloß mit klappbeweglichem Griff,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schloß
DE19845395C2 (de) * 1998-10-02 2001-05-10 Daimler Chrysler Ag Griffanordn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JP4345128B2 (ja) * 1999-03-30 2009-10-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操作システム及び該車両ドアロック操作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車両ドア
DE19922222C2 (de) * 1999-05-14 2001-03-22 Valeo Gmbh & Co Schliessyst Kg Türgriff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US6234041B1 (en) * 1999-08-23 2001-05-22 Adac Plastics, Inc. Combined cushion and seal for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9947977C1 (de) * 1999-10-05 2001-05-03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Schließsystems und/oder eines in einer Tür, einer Klappe od. dgl. eingebauten Schlosses, insbesondere bei einem Fahrzeug
DE10037913C2 (de) * 2000-08-03 2002-06-20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Türbeschlag zur Außenbetätigung einer Tür, insbesondere einer Fahrzeugtür
US6363577B1 (en) * 2000-08-25 2002-04-02 Adac Plastics, Inc. Motor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maximized bearing interface
US6447030B1 (en) * 2000-08-25 2002-09-10 Adac Plastics, Inc.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detented closed position
JP3569675B2 (ja) * 2000-12-14 2004-09-22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自動車用ハンドル装置
US6964439B2 (en) * 2001-01-11 2005-11-1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DE50208849D1 (de) * 2001-03-01 2007-01-11 Daimler Chrysler Ag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s Verschlusses von Türen, Klappen od. dgl.,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DE10144151C1 (de) 2001-09-07 2003-07-17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Tür, einer Klappe oder dgl.,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türen
DE10217488B4 (de) * 2002-04-19 2005-06-2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von Türen, Klappen od.dgl.,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ITMI20022250A1 (it) * 2002-10-23 2004-04-24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Maniglia per portiere, sportelli o simili, in particolare
DE10303349B4 (de) * 2003-01-29 2005-04-07 Daimlerchrysler Ag Türaußengriffeinrichtung
US6880870B2 (en) * 2003-08-20 2005-04-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Outside vehicle door handle
KR100501240B1 (ko) * 2003-09-16 2005-07-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도어아웃사이드핸들의 핸들이탈방지구조
ITRM20040337A1 (it) * 2004-07-07 2004-10-07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Maniglia di portiera, in particolare di autoveicolo, con sistema di sicurezza inerziale.
US7070216B2 (en) * 2004-09-09 2006-07-04 Siegel-Robert, Inc.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02006023635A1 (de) * 2006-05-18 2007-11-2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anordnung
JP4835324B2 (ja) * 2006-08-25 2011-12-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07027845A1 (de) * 2007-06-13 2008-12-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eines beweglichen Tei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0244B (zh) 2013-01-02
DE502008002319D1 (de) 2011-02-24
ATE495332T1 (de) 2011-01-15
US8864191B2 (en) 2014-10-21
DE102007027848A1 (de) 2008-12-18
EP2167767B1 (de) 2011-01-12
WO2008151950A1 (de) 2008-12-18
EP2167767A1 (de) 2010-03-31
US20100171327A1 (en) 201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0244B (zh) 用于操纵可活动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
CN101680245A (zh) 用于操纵可活动部件的闭锁件的装置
KR101401725B1 (ko) 전자기계 마찰 쇽 업소버
US8881563B2 (en) Electric steering wheel lock device and motor damping structure
EP1895080B1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CN101287886B (zh) 汽车的车门把手
CN107250476A (zh) 用于车辆中的应用的具有使用改善运动学的推按致动的按钮装置
US8100439B2 (en) Device for fixing a door or flap
JP2007506009A (ja) スライドドアー用ガイド機構
CN104010874B (zh) 用于座椅导轨的锁定器件的释放装置
US20110042907A1 (en) Active geometry control suspension
KR102507727B1 (ko) 차량용 작동 드라이브
JP5676819B2 (ja) ロック装置
US6089120A (en) Vehicle operating pedal unit
CN103442937A (zh)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
EP3066279B1 (en) Appliance latch striker
KR100404753B1 (ko) 승물용 테이블
US20070176375A1 (en) Active anti-roll device
CN203684849U (zh) 儿童保护机构
JP4554830B2 (ja) 自動車用ピボットレスヒンジ
US20070080509A1 (en) Control lever structure of active geometry control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JP2020531367A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を車両のハンドルに固定するためのばね要素、およびこのようなばね要素を備えるハンドルアセンブリ
CN103339333B (zh) 机动车的手柄
KR20180006106A (ko) 래치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링크형 도어락장치
US20230365081A1 (en) Vehicle steering whe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