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954B - 盖体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体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954B
CN101674954B CN2008800148571A CN200880014857A CN101674954B CN 101674954 B CN101674954 B CN 101674954B CN 2008800148571 A CN2008800148571 A CN 2008800148571A CN 200880014857 A CN200880014857 A CN 200880014857A CN 101674954 B CN101674954 B CN 101674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mentioned
closing
uncapping
p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48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4954A (zh
Inventor
湖上充
相马寿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7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4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9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9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 B60N2/793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for use as stor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60N3/1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storable or fold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26Mechanism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e.g. pedal-operat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2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console boxes, e.g. between passenger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7Mid-cons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盖体开闭装置,盖体(70)除了取得闭盖位置和开盖位置之外,还能取得闭盖中途位置,在开盖位置将盖体整体自装饰面板的外观设计面装入内侧,实现平面化,在闭盖中途位置通过使盖体(70)自装饰面板突出并露出,从而用该突出露出部进行盖体(70)的关闭操作。

Description

盖体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体开闭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盖体装置,尤其涉及埋入设置在汽车的中央控制台中的杯座或小件存放部等的盖体(盖)的手动式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埋入设置在汽车的中央控制台中的杯座或小件存放部等的盖体的构造如下:用一体设置于盖体的左右两侧的臂,绕水平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上部开口的箱状的容器主体的左右两侧壁上,以在容器主体的上方位置的水平姿势关闭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通过从该关闭位置转动变位大致90度成为垂直姿势,从而从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离开来打开上部开口(例如,专利文献1、2)。
上述转动开闭式盖体要求在垂直姿势的开盖状态下不成为障碍,而且,从外观设计的观点考虑,要求其整体自中央控制台的外观设计面向内侧装入,盖体不会自外观设计面向上方突出的平面化。
对此,有构成为利用连杆机构将盖体的整体装入容器内(座主体内)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实开平7-378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78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15791号公报。
就利用连杆机构将盖体的整体装入容器内的结构而言,虽然在开盖状态下,盖体不会自外观设计面向上方突出,外观设计性优良,打开后的盖体不会成为障碍,但是难以用指尖直接抓住开盖状态的盖体来操作盖体。因此,必须另外设置操作盖体开闭的机构,构造变得复杂。
就转动型结构而言,现有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开盖的盖体不会自外观设计面向上方突出,但是若装入盖体从而不会自外观设计面向上方突出,则变得无法直接用指尖抓住盖体,自开盖状态难以进行闭盖操作。因此,在现有的盖体开闭装置中,难以实现外观设计性和操作性的并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埋入设置在中央控制台中的带盖的杯座等的盖体开闭装置做成外观设计性和操作性的双方优良的结构,而且做成美观且富有趣旨的结构。
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是通过绕一个中心轴线的旋转取得闭盖位置和开盖位置的转动型盖体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上述盖体向开盖方向加力的开盖弹簧部件;抵抗上述开盖弹簧部件的弹力将上述盖体可解除地卡定在闭盖位置上的第一闭锁装置;绕与上述盖体的旋转轴线平行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安装的弹出动作部件;对上述弹出动作部件向与上述盖体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加力的弹出动作弹簧部件;以及,抵抗上述弹出动作弹簧部件的弹力将上述弹出动作部件可解除地卡定在规定的起始位置上的第二闭锁装置,上述弹出动作部件与位于上述开盖位置的上述盖体配合并通过上述第二闭锁装置的卡定解除,且利用上述弹出动作弹簧部件的弹力向与上述盖体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使上述盖体移动至闭盖中途位置为止。
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闭锁装置和上述第二闭锁装置分别由推压锁定、推压打开动作的交替式闭锁机构构成,通过按压上述盖体从而进行推压操作。
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在左右两侧一体地具有臂部,用上述臂部绕水平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上部开口的箱状的容器主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在以在上述容器主体的上方位置的水平姿势关闭上述容器主体的上述上部开口的闭盖位置、与自该闭盖位置转动变位大致90度而成为在上述容器的后侧位置的垂直姿势的开盖位置之间可转动,上述容器主体的后壁侧的上面倾斜以免与上述盖体的开闭移动干涉,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面除了该部分成为大致水平面,在上述盖体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上面补充挡板,上述上面补充挡板构成为,在上述盖体位于上述开盖位置时成为大致水平姿势并呈现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大致水平的上面连续的水平上面。
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在左右两侧一体地具有臂部,用上述臂部绕水平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具有底部、左右两侧壁和前壁的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上述左右两侧壁上,在以在上述容器主体的上方位置的水平姿势关闭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的闭盖位置、与自该闭盖位置转动变位大致90度而成为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后侧位置的垂直姿势的开盖位置之间可转动,在开盖位置补充上述容器主体的后壁。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由于盖体除了取得闭盖位置和开盖位置之外,还能取得闭盖中途位置,因此,在开盖位置将盖体整体自装饰面板的外观设计面装入内侧,实现平面化,并且在闭盖中途位置盖体自上述装饰面板突出并露出,从而能够用该突出露出部进行盖体的关闭操作。由此,能够做成美观且外观设计性和操作性双方优良的结构。
而且,盖体的自闭盖位置向开盖位置的打开动作仅用第一闭锁装置的闭锁解除并利用开盖弹簧部件的弹力自动进行,盖体的自开盖位置向闭盖中途位置的移动仅用第二闭锁装置的闭锁解除并利用弹出动作弹簧部件的弹力自动进行,使用者仅将盖体自闭盖中途位置向闭盖位置移动即可,使用性能良好,安全性优良,而且富有趣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例如图1所示,作为埋设在汽车的中央控制台100中的带盖的杯座的盖体(盖)10的开闭装置使用。
图2~图9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在这些图中,符号20表示杯座的容器主体。容器主体20是具有上部开口21的箱状的结构,埋入安装在中央控制台100内。
在容器主体20的上方配置有构成中央控制台100的上面的装饰面板101。在装饰面板101上形成有位于容器主体20的上部开口21的上侧并匹配配置位于闭盖位置的盖体10的矩形的贯通开口102。盖体10是比装饰面板101的贯通开口102稍小的矩形的板状,伴随着容器主体20的上部开口21的开闭对装饰面板101的贯通开口102进行开闭。
盖体10是转动型结构,在左右两侧一体具有臂部11。盖体10用形成于臂部11上的孔12旋转自如地与突出形成于容器主体20的左右两侧壁22上的销轴23嵌合,绕作为销轴23的中心轴线的水平轴线可旋转地安装。盖体10成为在图2、图5所示的以在容器主体20的上方位置的水平姿势与装饰面板101的贯通开口102匹配并关闭容器主体20的上部开口21的闭盖位置、和图3、图7所示的自上述闭盖位置绕销轴23的中心轴线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变位大致90度而成为在容器主体20的后侧位置(在图中为左侧)上的垂直姿势的开盖位置之间可转动。
容器主体20的上面24中的后壁侧(在图中为左侧)的上面(倾斜上面)24A形成为倾斜的圆弧,以免与盖体10的上述开闭移动干涉。容器主体20的上面24中的倾斜上面24A以外的上面成为水平上面24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20的容纳部25的形状构成为成对的圆筒孔形状(参照图3、图6),以便不会颠倒地容纳两支饮料罐、塑料瓶等。
在销轴23部分安装有利用扭簧的开盖弹簧24。开盖弹簧24与容器主体20和盖体10配合,对盖体10向逆时针方向、即开盖方向加力。
在容器主体20和盖体10上安装有第一闭锁装置41。第一闭锁装置41抵抗开盖弹簧24的弹力将盖体10可解除地卡定在闭盖位置。
第一闭锁装置41是进行推压锁定、推压打开动作的众所周知的夹紧卡爪方式的交替式闭锁机构,包括安装在容器主体20的侧壁22上的闭锁主体41A和设在盖体10的臂部11上的闭锁卡爪41B。第一闭锁装置41每当闭锁卡爪41B通过盖体10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推压闭锁主体41A时,进行推压操作,交替反复进行卡定和卡定解除。
在盖体10上并在垂直姿势(开盖位置)成为上边缘的部分的背面侧形成有用于用指尖按压(压入)该姿势状态的盖体10的厚壁的按压部13。
利用该按压部13在盖体10的背面上通过枢轴14可转动地安装上面补充挡板15。上面补充挡板15利用省略图示的扭簧向顺时针方向加力,在盖体10位于图3、图7所示的开盖位置时,在倾斜上面24A的上方位置成为大致水平姿势,并呈现出与容器主体20的水平上面24B连续的水平上面。
也就是,上面补充挡板15在盖体10位于开盖位置时,位于倾斜上面24A的上方位置,补充该部分的水平上面。而且,上面补充挡板15的前端边缘15A形成为在大致水平姿势补充容纳部25的倾斜上面24A侧的成对圆筒孔形状的圆弧形状。
上面补充挡板15在盖体10的闭盖方向的移动过程中,与形成于容器主体20的上面部分上的突出凸轮部16抵接,从而自上述大致水平姿势翻转,如图2、图5所示,被容纳成与盖体10的背面重叠。
在框体20上绕与盖体10的旋转轴线平行的中心轴线(水平轴线)可转动地安装有框形状的弹出动作部件30。也就是,在容器主体20的左右两侧壁22上与销轴23平行地突出形成另一组的销轴26,在该销轴26上旋转自如地嵌合有形成于弹出动作部件30的左右两脚部3 1的前端上的孔32。这里,弹出动作部件30向与盖体10的开闭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
在销轴23部分安装有利用扭簧的弹出动作弹簧33。弹出动作弹簧33与容器主体20和弹出动作部件30配合,对弹出动作部件30向与盖体10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加力。
在容器主体20和弹出动作部件30上安装有第二闭锁装置42。第二闭锁装置42抵抗弹出动作弹簧33的弹力将弹出动作部件30可解除地卡定在图2、图5、图7所示的规定的起始(ホ一ム)位置上。
第二闭锁装置42是进行推压锁定、推压打开动作的众所周知的夹紧卡爪方式的交替式闭锁机构,包括安装在容器主体20的后壁27上的闭锁主体42A和设在弹出动作部件30的架桥(ブラツチ)部34上的闭锁卡爪42B。第二闭锁装置42每当闭锁卡爪42B通过弹出动作部件30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而按压闭锁主体42A时,进行按压操作,交替反复进行卡定和卡定解除。
弹出动作部件30如图7所示,在起始位置与形成在位于开盖位置的盖体10的背面上的配合突起17配合,并通过第二闭锁装置42的卡定解除,如图9所示,利用弹出动作弹簧33的弹力,向与盖体10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盖体10移动至闭盖中途位置。
该弹出动作部件30的利用弹出动作弹簧33的弹力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通过与凸轮开口18配合的固定在弹出动作部件30上的配合销35与凸轮开口18的拐角部18A配合而停止,该凸轮开口18开口形成于盖体10的臂部11上。由此,决定盖体10的闭盖中途位置。
凸轮开口18具有回动凸轮形状部18B,该回动凸轮形状部18B在盖体10的自闭盖中途位置向闭盖位置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盖体10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在与配合销35配合的基础上,使弹出动作部件30抵抗弹出动作弹簧33的弹力而返回到起始位置。
其次,对实施方式1的盖体10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
盖体10如图2、图4所示,在以大致水平姿势与装饰面板101的贯通开口102匹配的平面状态下关闭该贯通开口,同时位于闭塞容器主体21的上部开口21的闭盖位置。
若用指尖轻轻按压位于闭盖位置的盖体10的部分10A,则盖体10抵抗开盖弹簧24的弹力稍微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第一闭锁装置41进行的盖体10的卡定被解除。而且,若从盖体10离开指尖,则盖体10利用开盖弹簧24的弹力绕销轴23的中心轴线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该转动利用开盖弹簧24的弹力,并如图3、图7所示,自闭盖位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变位大致90度,并进行至在容器主体20的后侧位置(在图中为左侧)盖体10以垂直姿势位于开盖位置。在该状态下,盖体10的配合突起17抵接在位于起始位置的弹出动作部件30上。
盖体10在该开盖位置,将整体自装饰面板101容纳于下方。而且,上面补充挡板15在倾斜上面24A的上方位置上成为大致水平姿势,并呈现出与容器主体20的水平上面24B连续的水平上面。
由此,在开盖位置上,盖体10不会自装饰面板101向上方突出,因此对于容纳部25的饮料罐等的存取性良好,以平面状态提高外观设计性。
而且,由于大致水平姿势的上面补充挡板15形成与容器主体20的水平上面24B连续的水平上面,所以变得美观,还提高容纳部25中的饮料罐的保持性。而且,还可以利用上面补充挡板15转换成罐直径允许的结构。
在将盖体10自开盖位置向闭盖位置返回时,首先,用指尖将盖体10的按压部13向下方稍微压入。于是,其运动传递给弹出动作部件30,弹出动作部件30稍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由第二闭锁装置42进行的弹出动作部件30的卡定被解除。
由此,如图9所示,弹出动作部件30绕销轴26的中心轴线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与此相伴地,盖体10绕销轴26的中心轴线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该转动通过配合销35与凸轮开口18的拐角部18A配合来进行,并位于盖体10的部分10A侧自装饰面板101向上方弹出的闭盖中途位置。
通过该弹出动作,盖体10的部分10A侧自装饰面板101向上方突出并露出,从而能够用该突出露出部进行盖体10的关闭操作。该关闭操作是用指尖按压位于闭盖中途位置的盖体10的部分10A侧,使盖体10抵抗开盖弹簧33的弹力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盖体10返回到原来的闭盖位置。
由此,如图2、图5所示,第一闭锁装置41将盖体10卡定在闭盖位置。在该盖体10的自闭盖中途位置向闭盖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弹出动作部件30利用凸轮形状部18B与配合销35的配合并抵抗弹出动作弹簧33的弹力返回到起始位置,弹出动作部件30由第二闭锁装置42卡定在起始位置。
由此,盖体10的开闭装置成为美观且外观设计性和操作性双方良好的结构。
另外,盖体10的自闭盖位置向开盖位置的打开动作仅用第一闭锁装置41的闭锁解除并利用开盖弹簧24的弹力自动进行,盖体10的自开盖位置向闭盖中途位置的移动仅用第二闭锁装置42的闭锁解除并利用弹出动作弹簧33的弹力自动进行,使用者仅将盖体10从闭盖中途位置向闭盖位置动作即可,因而使用性能良好,而且富有趣旨。
而且,将盖体10返回到闭盖位置是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进行,因此与仅通过按钮操作并利用弹力进行闭盖的场合比较,在闭盖时能减少夹紧手指的危险,提高安全性。
盖体10的开闭动作使用旋转式缓冲器等对盖体10的转动速度施加限制,从而能够以低速度缓慢地且具有稳重感地进行。
图10~图20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
具有盒装配体50、固定在盒装配体50上的容器主体60、盖体70和左右一对的弹出臂80。
在盒装配体50上安装有作为装饰面板的上板51。在上板51上形成匹配有位于闭盖位置的盖体70的矩形的贯通开口52。
容器主体60是具有底部61、左右两侧壁62和前壁63,且上部和后部开口的大致箱形状。
盖体70是转动型的结构,在左右两侧一体具有臂部71。盖体70用形成于臂部71上的孔72与突出形成于容器主体60的左右两侧壁62上的销轴64旋转自如地嵌合,绕作为销轴64的中心轴线的水平轴线可旋转地安装。
盖体70成为在图10、图12、图15、图16所示的以在容器主体60的上方位置的水平姿势与上板51的贯通开口52匹配且关闭容器主体60的上部开口65的闭盖位置、和图11、图17、图18所示的自上述闭盖位置绕销轴64的中心轴线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变位大致90度而成为在容器主体60的后侧位置(在图中为左侧)的垂直姿势的开盖位置之间可以转动。
盖体70在利用垂直姿势的开盖位置上补充容器主体60的后壁。由此,容器主体60与盖体70协作构成成对的圆筒孔形状的容纳部66,以便不会颠倒地容纳两支饮料罐、塑料瓶等。
在销轴64部分安装有利用扭簧的开盖弹簧67。开盖弹簧67与容器主体60和盖体70配合,对盖体70向逆时针方向、即开盖方向加力。
在容器主体60和盖体70上安装有第一闭锁装置91。第一闭锁装置91抵抗开盖弹簧67的弹力将盖体70可解除地卡定在闭盖位置。
第一闭锁装置91是进行推压锁定、推压打开动作的众所周知的心形凸轮方式的交替式闭锁机构,包括形成于容器主体60的侧壁62上的心形凸轮部91A和设在盖体70的臂部71上的销架91B。第一闭锁装置91每当销架91B通过盖体70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与心形凸轮部91A配合时,进行推压操作,交替反复进行卡定和卡定解除。
在盒装配体50的左右两侧部上绕与盖体70的旋转轴线平行的中心轴线(水平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弹出臂80。也就是,在与容器主体60一体的盒装配体50的左右两侧部上与销轴64平行地形成轴孔53,在该轴孔53中旋转自如地嵌合有形成于弹出臂80的销轴81。这里,弹出臂80向与盖体70的开闭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
在销轴81部分上安装有利用扭簧的弹出动作弹簧82。弹出动作弹簧82与容器主体20和弹出臂80配合,向与盖体10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加力。
在盒装配体50和弹出臂80上安装有第二闭锁装置92。第二闭锁装置92抵抗弹出动作弹簧82的弹力将弹出臂80可解除地卡定在图15~图18所示的规定的起始位置上。
第二闭锁装置92是进行推压锁定、推压打开动作的众所周知的心形凸轮方式的交替式闭锁机构,包括形成于弹出臂80上的心形凸轮部92A和利用枢轴93可摆动地安装在盒装配体50上的销臂92B。第二闭锁装置92每当心形凸轮部92A与销臂92B通过弹出臂80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而配合时,进行推压操作,交替反复进行卡定和卡定解除。
弹出臂80在起始位置上利用销83与位于开盖位置的盖体70的肋部73配合,通过第二闭锁装置92的卡定解除,并利用弹出动作弹簧82的弹力,向与盖体70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盖体70移动至闭盖中途位置。
利用该弹出动作弹簧82的弹力的弹出臂80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进行至弹出臂80的肋部84抵接在设于盖体70的臂部71上的销74上为止。由此,决定盖体70的闭盖中途位置。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盖体70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
盖体70如图10、图15、图16所示,在以大致水平姿势与上板51的贯通开口52匹配的平面状态下,关闭该贯通开口,同时位于闭塞容器主体63的上部开口65的闭盖位置。
若用指尖轻轻按压位于闭盖位置的盖体70的部分70A,则盖体70抵抗开盖弹簧67的弹力稍微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第一闭锁装置91进行的盖体70的卡定被解除。而且,若将指尖从盖体70离开,则盖体70利用开盖弹簧67的弹力绕销轴64的中心轴线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该转动利用开盖弹簧67的弹力,如图11、图17、图18所示,自闭盖位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变位大致90度,并进行至在容器主体60的后侧位置(在图中为左侧)盖体70以垂直姿势位于开盖位置为止。在该状态下,盖体70将整体容纳在上板51的下方,构成容纳部66的后壁。而且,盖体70的肋部73抵接在位于起始位置的弹出臂80的销83上。
由此,在开盖位置盖体70不会自上板51向上方突出,因此对于容纳部66的饮料罐等的存取性良好,以平面状态提高外观设计性。
在将盖体70自开盖位置向闭盖位置返回时,首先,用指尖将盖体70的部分70B向下方稍微压入。于是,其运动传递给弹出臂80,弹出臂80稍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由第二闭锁装置92进行的弹出臂80的卡定被解除。
由此,如图19、图20所示,弹出臂80绕销轴81的中心轴线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与此相伴,盖体70绕销轴64的中心轴线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该转动进行至弹出臂80的肋部84抵接在盖体70的销74上为止,并位于盖体70的部分70A侧自上板51向上方弹出的闭盖中途位置。
通过该弹出动作,盖体70的部分70A侧自上板51向上方突出露出,从而能够用该突出露出部进行盖体70的关闭操作。该关闭操作是用指尖按压位于闭盖中途位置的盖体70的部分70A侧,使盖体70抵抗开盖弹簧67的弹力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盖体10返回原来的闭盖位置。
由此,如图10、图15、图16所示,第一闭锁装置91将盖体70卡定在闭盖位置。在该盖体70的自闭盖中途位置向闭盖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弹出臂80通过销74与肋部84的配合并抵抗弹出动作弹簧82的弹力返回起始位置,弹出臂80由第二闭锁装置92卡定在起始位置。
由此,盖体70的开闭装置成为美观且外观设计性和操作性双方良好的结构。
另外,盖体70的自闭盖位置向开盖位置的打开动作仅用第一闭锁装置81的闭锁解除并利用开盖弹簧67的弹力自动进行,盖体70的自开盖位置向闭盖中途位置的移动仅用第二闭锁装置92的闭锁解除并利用弹出动作弹簧82的弹力自动进行,使用者仅将盖体70自闭盖中途位置向闭盖位置移动即可,使用性能良好,而且富有趣旨。
而且,将盖体70返回到闭盖位置是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来进行的,因此与仅通过按钮操作并利用弹力进行闭盖的场合相比,在闭盖时能减少夹紧手指的危险,提高安全性。
另外,通过在形成于容器60上的扇形齿轮68或形成于弹出臂80上的扇形齿轮85上啮合旋转式缓冲器的小齿轮(省略图示),从而对盖体70的转动速度施加限制,盖体70的转动能够以低速度缓慢地且具有稳重感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应用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闭盖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闭盖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闭盖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开盖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开盖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弹出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弹出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闭盖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开盖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盖体和容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闭盖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闭盖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开盖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开盖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弹出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弹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中:
10-盖体,11-臂部,12-孔,13-按压部,14-枢轴,15-上面补充挡板,16-突出凸轮部,17-配合突部,18-凸轮开口,20-容器主体,21-上部开口,22-侧壁,23-销轴,24-开盖弹簧,25-容纳部,26-销轴,27-后壁,30-弹出动作部件,31-脚部,32-孔,33-弹出动作弹簧,34-架桥部,41-第一闭锁装置,42-第二闭锁装置,50-盒装配体,51-上板,52-贯通开口,53-轴孔,60-容器主体,61-底部,62-侧壁,63-前壁,64-销轴,65-上部开口,66-容纳部,67-开盖弹簧,68-扇形齿轮,70-盖体,71-臂部,72-孔,73-肋部,74-销,80-弹出臂,81-销轴,82-弹出动作弹簧,83-销,84-肋部,85-扇形齿轮,91-第一闭锁装置,92-第二闭锁装置,100-中央控制台,101-装饰面板,102-贯通开口。

Claims (4)

1.一种盖体开闭装置,是通过绕一个旋转轴线的旋转取得闭盖位置和开盖位置的转动型盖体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上述盖体向开盖方向加力的开盖弹簧部件;
抵抗上述开盖弹簧部件的弹力将上述盖体可解除地卡定在闭盖位置上的第一闭锁装置;
绕与上述盖体的旋转轴线平行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安装的弹出动作部件;
对上述弹出动作部件向与上述盖体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加力的弹出动作弹簧部件;以及,
抵抗上述弹出动作弹簧部件的弹力将上述弹出动作部件可解除地卡定在规定的起始位置上的第二闭锁装置,
上述弹出动作部件与位于上述开盖位置的上述盖体配合并通过上述第二闭锁装置的卡定解除,且利用上述弹出动作弹簧部件的弹力向与上述盖体的闭盖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使上述盖体移动至闭盖中途位置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闭锁装置和上述第二闭锁装置分别由推压锁定、推压打开动作的交替式闭锁机构构成,通过按压上述盖体从而进行推压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在左右两侧一体地具有臂部,用上述臂部绕上述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上部开口的箱状的容器主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在以在上述容器主体的上方位置的水平姿势关闭上述容器主体的上述上部开口的闭盖位置、与自该闭盖位置转动变位大致90度而成为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后侧位置的垂直姿势的开盖位置之间可转动,
上述容器主体的后壁侧的部分上面倾斜以免与上述盖体的开闭移动干涉,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面除了该部分成为大致水平面,
在上述盖体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上面补充挡板,上述上面补充挡板构成为,在上述盖体位于上述开盖位置时成为大致水平姿势并呈现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大致水平的上面连续的水平上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在左右两侧一体地具有臂部,用上述臂部绕上述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具有底部、左右两侧壁和前壁的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上述左右两侧壁上,在以在上述容器主体的上方位置的水平姿势关闭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的闭盖位置、与自该闭盖位置转动变位大致90度而成为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后侧位置的垂直姿势的开盖位置之间可转动,在开盖位置补充上述容器主体的后壁。
CN2008800148571A 2007-04-05 2008-04-04 盖体开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49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9017/2007 2007-04-05
JP2007099017A JP5108357B2 (ja) 2007-04-05 2007-04-05 蓋体開閉装置
PCT/JP2008/000872 WO2008126396A1 (ja) 2007-04-05 2008-04-04 蓋体開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954A CN101674954A (zh) 2010-03-17
CN101674954B true CN101674954B (zh) 2011-11-23

Family

ID=39863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485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4954B (zh) 2007-04-05 2008-04-04 盖体开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02063A1 (zh)
JP (1) JP5108357B2 (zh)
KR (1) KR20080091044A (zh)
CN (1) CN101674954B (zh)
TW (1) TW200918374A (zh)
WO (1) WO20081263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3781B2 (ja) * 2011-04-21 2015-05-07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装置
TWI453348B (zh) * 2011-12-20 2014-09-21 Kinpo Elect Inc 阻尼器及使用此阻尼器的事務機
JP6076269B2 (ja) * 2012-02-06 2017-02-08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装置
JP5785133B2 (ja) * 2012-06-04 2015-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安全装置及び安全装置を使用したリッド付きケース
JP5940434B2 (ja) * 2012-10-26 2016-06-29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蓋構造
CN205053637U (zh) * 2015-03-26 2016-03-02 深圳市一么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杯座
CN105882486B (zh) * 2016-04-08 2018-10-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盖板
CN105822565B (zh) * 2016-05-19 2018-01-16 台州市协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开关盒以及水泵
KR102322364B1 (ko) * 2017-02-20 2021-11-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센터콘솔 암레스트
CN108859982B (zh) * 2018-09-04 2023-11-14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侧部收纳装置
CN109204172B (zh) * 2018-09-18 2023-12-22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式支架
CN111086385A (zh) * 2018-10-23 2020-05-0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翻盖组件及其翻盖的致动结构
JP7131302B2 (ja) * 2018-10-31 2022-09-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内照明装置
CN110329160B (zh) * 2019-08-09 2023-05-05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储物箱
CN110696725B (zh) * 2019-10-15 2021-06-04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盖板关闭时的回升装置
CN113844370A (zh) * 2021-11-01 2021-12-28 沃柏模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储物装置
CN114013356B (zh) * 2021-12-06 2023-06-27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车载容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4936U (zh) * 1990-03-30 1991-12-18
JP2592748Y2 (ja) * 1990-07-20 1999-03-24 株式会社ニフコ 蓋の開閉装置
JP2002067809A (ja) * 2000-08-28 2002-03-08 Mazda Motor Corp 容器保持装置
JP2003030108A (ja) * 2001-07-18 2003-01-31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953770B2 (ja) * 2001-10-11 2007-08-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開閉部材の制動機構、これを備えた容器ホルダー及び自動車用扉
JP2003161073A (ja) * 2001-11-27 2003-06-06 Toyoda Gosei Co Ltd 蓋体の開閉機構
JP4519565B2 (ja) * 2004-08-05 2010-08-04 株式会社ニフコ 小物入れ
JP4064384B2 (ja) * 2004-08-23 2008-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容器保持構造
JP4020424B2 (ja) * 2005-04-11 2007-12-12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収納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3-124936U 1991.12.18
JP特开2002-178818A 2002.06.26
JP特开2002-67809A 2002.03.08
JP特开2003-118467A 2003.04.23
JP特开2003-161073A 2003.06.06
JP特开2006-290163A 2006.10.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26396A1 (ja) 2008-10-23
KR20080091044A (ko) 2008-10-09
JP2008254582A (ja) 2008-10-23
JP5108357B2 (ja) 2012-12-26
US20100102063A1 (en) 2010-04-29
TW200918374A (en) 2009-05-01
CN101674954A (zh) 201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954B (zh) 盖体开闭装置
KR101223374B1 (ko) 컵 홀더
US8100453B2 (en) Lid device opened at both sides and center console box
JP3052152B2 (ja) 自動車の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用等の両開き開閉装置
US7140511B2 (en) Dispenser with stowable cover
CN101437432B (zh) 具有用于饮料桶接纳件的打开/关闭机构的饮料形成装置
US7481343B2 (en) Container hold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WO2011132754A1 (ja) カップホルダ
US20100148531A1 (en) Automotive glove box hinge mechanism
WO2015131765A1 (zh) 储物盒组件和具有该储物盒组件的冰箱
US20140224802A1 (en) Hinged closure lid
CN202959248U (zh) 一种全自动化妆盒
CN20669094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杯托
JP6576840B2 (ja) カップホルダ
JPH02109754A (ja) 車両用小物入れボックス
JPH07237482A (ja) カップホルダー付収納装置
JP3409457B2 (ja) カップホルダ装置
KR20150058912A (ko) 차량용 컵홀더
JP3850529B2 (ja) ポップ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EP2404783A1 (en) Roof module with storage assembly
KR102261428B1 (ko) 차량용 컵홀더
JP6976661B2 (ja) 注出キャップ及び注出容器
KR101126903B1 (ko) 차량 내 수납 공간
JPS5925335Y2 (ja) 魔法瓶等の蓋の開閉装置
JPH0722160Y2 (ja) 便座、便蓋等の水平軸に取り付けられた開閉部材の取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