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2830B - 便携式切割工具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切割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2830B
CN101642830B CN2009101615604A CN200910161560A CN101642830B CN 101642830 B CN101642830 B CN 101642830B CN 2009101615604 A CN2009101615604 A CN 2009101615604A CN 200910161560 A CN200910161560 A CN 200910161560A CN 101642830 B CN101642830 B CN 101642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shaft portion
cutting tool
cutting blad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15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2830A (zh
Inventor
仓贺野慎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42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2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2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2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9/00Portable power-driven circular saws for manual operation
    • B27B9/0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cutting depth or the amount of til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工具(1),其包括:壳体(2),其可旋转地支撑切割刀片(3);底座部分(6),其与壳体(2)连接并且具有开口(68),切割刀片(3)可通过该开口伸出来;以及伸出量改变机构(5)。伸出量改变机构(5)具有从底座部分(6)延伸出来的连杆部分(52),和设置在壳体(2)上的固定部分(53,54);当朝着与切割刀片(3)的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个方向运动时,所述固定部分(53,54)变为相对于连杆部分(52)固定的固定状态;当朝着与切割刀片(3)的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个方向运动时,所述固定部分(53,54)变为可相对于连杆部分(52)运动的运动状态,从而当固定部分(53,54)相对于连杆部分(52)运动时,改变切割刀片(3)从开口(68)的第二面(67)伸出的伸出量。

Description

便携式切割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工具,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调节切割刀片的切割深度的机构。
背景技术
下面两种结构涉及常规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切割深度调节。一种结构具有设置在保护切割刀片的保护盖一侧的切割深度调节连杆,利用螺钉等从保护盖的侧表面沿着切割刀片的旋转轴的轴向推压调节连杆,并将调节连杆固定在任意位置上。如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出版物No.2007-223133(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另一种结构具有设置在保护盖后面的切割深度调节连杆,利用基于凸轮的固定工具从保护盖的后面将调节连杆固定在任意位置。
在使用螺钉等从侧表面固定调节连杆时,沿着切割刀片的旋转轴的轴向推压调节连杆。在这种情况下,调节连杆在切割刀片的旋转轴的轴向上会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切割刀片相对于切割工具的平行度。另外,尽管专利文件1所述的结构几乎不会引起切割刀片的平行度下降,但是因为固定工具从保护盖的后端伸出来,所以整个切割工具的尺寸可能变得很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的便携式切割工具,这种便携式切割工具能够调节切割刀片的切割深度,同时保持切割刀片的平行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包括:壳体,其可旋转地支撑由电动机驱动以切割加工件的切割刀片;以及底座部分,其具有与壳体连接的第一面和作为底座部分的第一面的另一面并紧靠加工件的第二面,并且底座部分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穿过第一面和第二面,切割刀片可通过所述开口从第二面伸出来,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切割工具还包括:
伸出量改变机构,所述伸出量改变机构具有从底座部分和壳体中之一延伸出来的连杆部分,和设置在底座部分和壳体中的另一个上的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与切割刀片的侧表面相对地设置;当朝着与切割刀片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个方向运动时,所述固定部分变为相对于连杆部分固定的固定状态;当朝着与切割刀片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个方向运动时,所述固定部分变为可相对于连杆部分运动的运动状态,从而当固定部分相对于连杆部分运动时,改变切割刀片从第二面伸出的伸出量。
固定部分包括:
手柄部分,所述手柄部分被支撑为可围绕与切割刀片的旋转轴平行的轴线旋转;
抵靠部分,所述抵靠部分通过手柄部分的预定旋转操作向一个方向运动以抵靠在连杆部分上;以及
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设置成引导固定部分以使固定部分可沿着连杆部分相对运动,并且将连杆部分保持在引导部分与抵靠部分之间,并且在抵靠部分抵靠在连杆部分上时,所述引导部分与抵靠部分配合以将固定部分设置在相对于连杆部分固定的固定状态。
连杆部分具有细长孔,所述细长孔形成在连杆部分中并且沿着连杆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
引导部分可运动地布置在细长孔中,并且
抵靠部分和引导部分在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保持连杆部分。
连杆部分是细长的部件并且其长度方向是延伸方向,并且
抵靠部分和引导部分在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保持连杆部分。
抵靠部分具有围绕与旋转轴平行的轴线旋转的凸轮。
抵靠部分具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布置在凸轮与连杆部分之间,并且所述凸轮通过弹性部件抵靠在连杆部分上。
凸轮具有位于凸轮凸部上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区域,并且所述凸轮的弹性区域抵靠在连杆部分上。
凸轮被保持在与连杆部分抵靠的抵靠状态,并且
当壳体相对于底座部分运动以增加切割刀片从第二面伸出的伸出量时,凸轮在使凸轮凸部抵靠在连杆部分上的方向上旋转。
电动机布置成朝向切割刀片的一个侧表面,并且
固定部分在与切割刀片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布置在电动机与切割刀片之间。
壳体还包括锯盖,所述锯盖基本上覆盖切割刀片的外周的伸到第一面上方的部分的一半,并且
在锯盖的一个端部附近设置有枢转支撑部分,所述枢转支撑部分将壳体与底座部分连接,使壳体可围绕与旋转轴平行的轴线转动。
在伸出量改变机构与底座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支撑部分,所述第一倾斜支撑部分以伸出量改变机构可围绕与旋转轴垂直并且与底座部分平行的轴线枢转的方式支撑伸出量改变机构,并且
在枢转支撑部分与底座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支撑部分,所述第二倾斜支撑部分与第一倾斜支撑部分同轴地以使枢转支撑部分可枢转的方式支撑枢转支撑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可以制作得紧凑,同时在调节切割刀片的切割深度时保持切割刀片的平行度。
附图说明
在阅读了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之后,将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后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在调节切割深度之后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修改形式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侧面剖视图;
图6A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图5所示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固定机构在允许凸轮相对于连杆运动时的状态;
图6B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图5所示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固定机构在禁止凸轮相对于连杆运动时的状态;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修改形式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图7所示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固定机构;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修改形式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修改形式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圆锯1主要包括:设置有锯盖4的壳体2、圆锯刀片3、伸出量改变机构5和底座部分6。
壳体2主要包括:内部容纳有电动机21A的电动机容纳部分21;以及与电动机容纳部分21一体的把手22。在锯盖4中设置有由电动机21A驱动的驱动系统(未示出)。驱动系统驱动圆锯刀片3旋转。
如图2所示,把手22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21A的驱动的开关22A,和用于将开关22A保持在ON(接通)状态的止动件(未示出)。
如图1所示,锯盖4连接在壳体2的与电动机容纳部分21相反的一侧,把手22位于锯盖4与电动机容纳部分21之间。如图2所示,锯盖4包括:与壳体2一体并构成壳体2的一部分的锯盖主体部分41;设置在锯盖主体部分41上的安全盖42。锯盖4覆盖圆锯刀片3。
如图2所示,由金属制成的锯盖主体部分41基本上覆盖圆锯刀片3的一半。在锯盖主体部分41的周向的一个端部(图2的右侧端部)上设置有将要与枢转支撑部分62(将在下面描述)连接的连接部分41A。如图1所示,伸出量改变机构5设置在锯盖主体部分41上的位于圆锯刀片3与电动机21A之间并且朝向圆锯刀片3一侧的位置。
安全盖42设置在锯盖主体部分41的周向的另一端部(图2的左侧端部)上,以便可以在锯盖主体部分41的周向上围绕作为中心轴线的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沿着锯盖主体部分41的外周转动。在锯盖主体部分41与安全盖42之间设置有弹簧(未示出)。该弹簧沿着锯盖主体部分41的周向将安全盖42从锯盖主体部分41的所述一个端部推向所述另一端部。如图2所示,当不进行切割工作时,安全盖42从锯盖主体部分41的所述另一端部朝向所述一个端部沿逆时针方向覆盖圆锯刀片3的没有被锯盖主体部分41覆盖的部分。在锯盖主体部分41的所述一个端部与安全盖42之间形成有使圆锯刀片3露出的部分。圆锯刀片3的该露出部分用于切割作为加工件的木材,并且如图2的箭头所示,圆锯1向前运动,以便沿着从锯盖主体部分41的所述另一端部到所述一个端部的方向切割加工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从锯盖主体部分41的所述另一端部到所述一个端部的方向定义为切割方向,并且将锯盖主体部分41的所述一个端部所在的一侧定义为沿切割方向的前侧,同时将所述另一端部所在的一侧定义为沿切割方向的后侧。
如图1所示,底座部分6主要包括:底座部件61、枢转支撑部分62、第一倾斜板63、第二倾斜板64和用作调节导向装置的连杆连接部分65(见图2)。底座部分6在图2的顶面66(第一面)上可枢转地并且可倾斜地支撑壳体2、圆锯刀片3和锯盖4。底座部分6在图2的底面67(第二面)上紧靠加工件。底座部件61是底座部分6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由基本上矩形的金属板制成。底座部件61的长度方向与切割方向一致。在底座部件61中形成与底座部件61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细长开口68(在图1中部分示出),开口68从顶面66穿透到底面67。开口68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使圆锯刀片3和安全盖42从中通过。
如图1所示,第二倾斜板64和枢转支撑部分62设置在底座部件61上,位于开口68的沿切割方向的前侧位置。如图1所示,第二倾斜板64竖直直立地设置在底座部件61上,与底座部件61的基本上垂直于切割方向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倾斜板64具有沿切割方向延伸的第二倾斜轴线部分64A(第二倾斜支撑部分)。在第二倾斜板64中形成有围绕第二倾斜轴线部分64A呈弧形的细长孔(未示出)。
如图1所示,第二倾斜轴线部分64A支撑枢转支撑部分62,从而使枢转支撑部分62在垂直于切割方向的方向上(即,围绕与切割方向平行的轴线)可倾斜并且可枢转。枢转支撑部分62具有在切割方向上朝后侧延伸的一对臂部。该对臂部设置有其轴向与切割方向垂直的枢转轴线部分62A。枢转轴线部分62A枢转地支撑在切割方向上位于锯盖主体部分41前侧的连接部分41A。
在枢转支撑部分62上设置有螺纹件62B,该螺纹件将要拧入形成在枢转支撑部分62中的螺孔(未示出)中并且穿过第二倾斜板64的细长孔(未示出)。通过紧固螺纹件62B可以将枢转支撑部分62相对于第二倾斜板64的倾斜角固定在任意角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倾斜板63直立地设置在位于底座部件61中的开口68在切割方向上的后侧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连杆连接部分65固定在第一倾斜板63上。第一倾斜板63的形状与第二倾斜板64的形状对称,并且开口68位于第一倾斜板63与第二倾斜板64之间。第一倾斜轴线部分63A(第一倾斜支撑部分)设置在第二倾斜轴线部分64A的延长线上,并且可枢转地支撑连杆连接部分65。在第一倾斜板63中形成围绕第一倾斜轴线部分63A呈弧形的细长孔63a。
在连杆连接部分65上设置有螺纹件65B,该螺纹件将要拧入形成在连杆连接部分65中的螺孔(未示出)中并且穿过第一倾斜板63的细长孔63a。通过紧固螺纹件65B可以将连杆连接部分65相对于第一倾斜板63的倾斜角固定在任意角度。
如图4所示,伸出量改变机构5主要包括:手柄51、连杆52、凸轮部分53和引导部分54。如上文所述,伸出量改变机构5设置在锯盖主体部分41的位于圆锯刀片3与电动机21A之间并朝向圆锯刀片3一侧的位置。因此,伸出量改变机构5不会向锯盖4的后方过度伸出。这抑制了圆锯1的前后长度的增加。当包括圆锯刀片3的锯盖4倾斜时,伸出量改变机构5不会朝着圆锯刀片3的与电动机21A相反的一侧突出。因此,不会妨碍锯盖4的倾斜。因而可以允许锯盖4以所需角度顺畅倾斜。
凸轮53A(下面将要描述)与手柄51一体形成。手柄51位于锯盖4的外侧,凸轮53A位于锯盖4的内侧。手柄51被支撑在锯盖主体部分41上,以便可以围绕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平行的轴线转动。
连杆52布置在锯盖4中,并朝向圆锯刀片3的一个侧面。连杆52连接在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平行的销52A上。连杆52从连杆连接部分65延伸出来,并沿着圆锯刀片3的外周呈弧形形状。因此,连杆52构造成与连杆连接部分65一起相对于底座部分6倾斜并且可以围绕销52A枢转。如图4所示,连杆52具有细长孔52a,该细长孔52a形成在连杆52中、在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的轴向上穿透连杆52并且在连杆5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凸轮部分53包括凸轮53A和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53B,并且与引导部分54一起构成了固定部分。如图4所示,凸轮53A是已知的大致上呈蛋形的凸轮,并且设置在弧形连杆52的内周侧。凸轮53A随着手柄51的上下枢转运动而枢转,使得作为蛋形的突出部分的凸轮凸部推压连杆52。因此,凸轮53A与引导部分54配合以保持连杆52,从而将连杆52固定在凸轮部分53上。当连杆52固定在凸轮部分53上时,与配备有凸轮部分53的锯盖主体部分41一体的壳体2被固定在底座部分6上,其中支撑连杆52的连杆连接部分65与底座部分65连接。
板簧53B布置在凸轮53A与连杆52之间,以便将凸轮53A的凸轮凸部所产生的推压力传递至连杆52。作为弹性部件,板簧53B缓冲凸轮53A的凸轮凸部对连杆52的推压力,使得可以用适当的力来推压连杆52。此外,凸轮53A通过板簧53B与连杆52接触,从而防止了凸轮53A的枢转运动被连杆52所限制。即使凸轮53A、连杆52等存在制造误差,也可以在预定的枢转范围内对与凸轮53A一体的手柄51进行操作。
当凸轮53A围绕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平行的轴线枢转时,凸轮凸部在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运动。因此,在凸轮53A推压连杆52以将壳体2固定在底座部分6上时,在底座部分6与壳体2之间产生仅作用在前后方向(或者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的应力,而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或者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平行的方向)上几乎不产生应力。因为圆锯刀片3与保持在壳体2上的电动机21A连接并且在底座部分6与壳体2之间不会产生作用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的轴向上的应力,所以在圆锯刀片3上不会产生作用于圆锯刀片3的旋转轴31的轴向上的应力。这抑制了在底座部分6的长度方向上圆锯刀片3的旋转表面与底座部分6的平行度降低。
引导部分54位于锯盖主体部分41的外侧并且插入到形成于连杆52中的细长孔52a中。把引导部分54插入细长孔52a中可以允许相对于与锯盖主体部分41一体的壳体2来操纵连杆52。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允许相对于凸轮部分53精确地操纵连杆52。连杆52的一部分布置在引导部分54与凸轮53A之间。因此,当凸轮53A的凸轮凸部推压连杆52时,引导部分54与凸轮53A配合来保持并固定连杆52。
当调节具有上述结构的圆锯1的圆锯刀片3相对于底座部分6的伸出量(切割深度)时,通过向上推手柄51(使手柄51在图4的纸面上顺时针转动)来将凸轮53A的凸轮凸部与板簧53B分离。然后,以枢转轴线部分62A为轴线,相对于底座部分6向上抬起与圆锯刀片3一体的锯盖4。此时,因为引导部分54插入在连杆52的细长孔52a中,所以引导部分54始终沿着凸轮部分53引导连杆52。
在设定了圆锯刀片3的伸出量时,向下推手柄51以使凸轮53A旋转,使得凸轮凸部紧靠板簧53B(如图4所示)。结果,连杆52被引导部分54和凸轮部分53保持并且锯盖4被固定在底座部分6上,因而可以限定圆锯刀片3从底座部分6伸出的伸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切割工具不限于前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形式的修改和改进。作为第一修改形式,如图5所示,例如,可以在凸轮部分153的凸轮153A的凸轮凸部上设置弹性变形部分153B。具体地说,如图6A所示,切割凸轮153A的凸轮凸部部分以形成间隙153a。然后,弹性变形部分153B在与凸轮153A的径向交叉的方向上弹性运动。在固定连杆52时,向下推手柄51以使弹性变形部分153B紧靠连杆52(如图6B所示)。这使间隙153a变窄,使得凸轮部分153弹性地推压连杆52,从而将连杆52顺利地固定在凸轮部分153上。
作为第二修改形式,如图7所示,凸轮部分253可以布置成紧靠连杆52的弧形外周侧。此时,如图8所示,凸轮凸部253B布置在构成凸轮部分253的凸轮253A上,从而定位在底座部分6一侧。利用这种结构,当向下推手柄51时,凸轮凸部253B紧靠连杆52。因此,凸轮凸部253B与引导部分54配合,以将连杆52固定在凸轮部分253上。当使用者在连杆52被凸轮部分253固定的状态下向把手22施加下压力时,凸轮部分253趋于沿着接近底座部分6的方向相对于连杆52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凸轮253A与连杆52之间的摩擦力在凸轮部分253上产生逆时针的力(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然而,因为凸轮凸部253B定位在凸轮部分253的底座部分6一侧(图7),所以凸轮凸部253B作用在连杆52上的压力增加,从而抑制了凸轮部分253的逆时针枢转运动。因此,被抑制的凸轮部分253的枢转运动抑制了凸轮部分253接近底座部分6的运动,从而防止了圆锯刀片3的伸出量的变化。
作为第三修改形式,如图9所示,可以由没有细长孔的弧形细长部件形成连杆252。在这种情况下,连杆252布置在凸轮部分253与引导部分54之间。因此,和第二修改形式一样,凸轮部分253与引导部分54的配合可以允许将连杆252固定在凸轮部分253上。这种由没有细长孔的弧形细长部件形成的连杆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第一修改形式和第二修改形式。
作为第四修改形式,如图10所示,凸轮部分353可以仅包括凸轮353A。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实施例和变化形式。上述这些实施例是用来举例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是由这些实施例限定。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等同物的含义内以及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修改形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要求2008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98803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方式将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98803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Claims (11)

1.一种便携式切割工具,包括:壳体(2),其可旋转地支撑由电动机(21A)驱动以切割加工件的切割刀片(3);以及底座部分(6),其具有与所述壳体(2)连接的第一面(66)和作为所述底座部分(6)的所述第一面(66)的另一面并紧靠所述加工件的第二面(67),并且具有开口(68),所述开口(68)穿过所述第一面(66)和所述第二面(67),所述切割刀片(3)可通过所述开口(68)从所述第二面(67)伸出来,
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切割工具还包括:
伸出量改变机构(5),其具有从所述底座部分(6)和所述壳体(2)之一延伸出来的连杆部分(52)和设置在所述底座部分(6)和壳体(2)中的另一个上的固定部分(53,54);所述固定部分(53,54)布置为与所述切割刀片(3)的侧表面相对;当朝着与所述切割刀片(3)的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个方向运动时,所述固定部分(53,54)变为相对于所述连杆部分(52)固定的固定状态;当朝着与所述切割刀片(3)的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个方向运动时,所述固定部分(53,54)变为可相对于所述连杆部分(52)运动的运动状态,从而当所述固定部分(53,54)相对于所述连杆部分(52)运动时,改变所述切割刀片(3)从所述第二面(67)伸出的伸出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固定部分(53,54)包括:
手柄部分(51),所述手柄部分被支撑为可围绕与所述切割刀片(3)的旋转轴(31)平行的轴线旋转;
抵靠部分(53A),所述抵靠部分通过所述手柄部分(51)的预定旋转操作向一个方向运动以抵靠在所述连杆部分(52)上;以及
引导部分(54),所述引导部分设置成引导所述固定部分(53,54)以使所述固定部分(53,54)可沿着所述连杆部分(52)相对运动,并且将所述连杆部分(52)保持在所述引导部分(54)与所述抵靠部分(53B,153B,253B)之间,并且在所述抵靠部分(53B,153B,253B)抵靠在所述连杆部分(52)上时,所述引导部分与所述抵靠部分(53B,153B,253B)配合以将所述固定部分(53,54)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连杆部分(52)固定的固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连杆部分(52)具有细长孔(52a),所述细长孔形成在所述连杆部分中并且沿着所述连杆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引导部分(54)可运动地布置在所述细长孔(52a)中,并且
所述抵靠部分(53B,153B,253B,353)和所述引导部分(54)在与所述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保持所述连杆部分(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连杆部分(52)是细长的部件并且其长度方向是所述延伸方向,并且
所述抵靠部分(253B)和所述引导部分(54)在与所述旋转轴(31)垂直的方向上保持所述连杆部分(5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抵靠部分(53B,153B,253B,353)具有围绕与所述旋转轴(31)平行的轴线旋转的凸轮(53A,153A,253A,353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抵靠部分(53B,153B)具有弹性部件(53B,153B),所述弹性部件布置在所述凸轮(53A,153A)与所述连杆部分(52)之间,并且
所述凸轮通过所述弹性部件抵靠在所述连杆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凸轮(153A)具有位于凸轮凸部上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区域(153B),并且所述弹性区域抵靠在所述连杆部分(52)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凸轮(253A)被保持在与所述连杆部分(52)抵靠的抵靠状态,并且
当所述壳体(2)相对于所述底座部分(6)运动以增加所述切割刀片(3)从所述第二面(67)伸出的伸出量时,所述凸轮(253A)向使所述凸轮凸部(253B)抵靠在所述连杆部分(52)上的方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电动机(21A)布置成朝向所述切割刀片(3)的一个侧表面,并且
所述固定部分(53,54)在与所述切割刀片(3)的旋转轴(31)平行的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电动机(21A)与所述切割刀片(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所述壳体(2)还包括锯盖(41),所述锯盖基本上覆盖所述切割刀片(3)的外周的伸到所述第一面(66)上方的部分的一半,并且
在所述锯盖(41)的一个端部附近设置有枢转支撑部分(62),所述枢转支撑部分将所述壳体(2)与所述底座部分(6)连接,使得所述壳体(2)可围绕与所述旋转轴(31)平行的轴线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中,
在所述伸出量改变机构(5)与所述底座部分(6)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支撑部分(63A),所述第一倾斜支撑部分以所述伸出量改变机构可围绕与所述旋转轴(31)垂直并且与所述底座部分(6)平行的轴线枢转的方式支撑所述伸出量改变机构(5),并且
在所述枢转支撑部分(62)与所述底座部分(6)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支撑部分(64A),所述第二倾斜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一倾斜支撑部分同轴地以使所述枢转支撑部分可枢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枢转支撑部分(62)。
CN2009101615604A 2008-07-31 2009-07-31 便携式切割工具 Active CN101642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8803 2008-07-31
JP2008198803 2008-07-31
JP2008198803A JP5120781B2 (ja) 2008-07-31 2008-07-31 携帯用切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2830A CN101642830A (zh) 2010-02-10
CN101642830B true CN101642830B (zh) 2012-04-04

Family

ID=41225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15604A Active CN101642830B (zh) 2008-07-31 2009-07-31 便携式切割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86358B2 (zh)
EP (1) EP2149438B1 (zh)
JP (1) JP5120781B2 (zh)
CN (1) CN101642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6643B2 (ja) * 2009-03-05 2014-01-2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CN102114555B (zh) * 2010-01-04 2014-05-28 泉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JP5720312B2 (ja) * 2011-03-04 2015-05-2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作業機
JP5741120B2 (ja) * 2011-03-28 2015-07-0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JP2012213829A (ja) * 2011-03-31 2012-11-08 Hitachi Koki Co Ltd 携帯用切断機
JP5774383B2 (ja) * 2011-06-16 2015-09-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切断機用カバー装置及び切断機用カバー装置を装着した切断機
US9694508B2 (en) * 2011-09-30 2017-07-04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Base lever with release stop and lock stop
US9156182B2 (en) * 2011-09-30 2015-10-13 Robert Bosch Gmbh Spring biased base with offset pivot point
CN102601449A (zh) * 2011-12-31 2012-07-2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适用于电动工具的深度定位机构
JP6010474B2 (ja) * 2013-02-04 2016-10-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手持ち式切断機
DE102013112136B3 (de) * 2013-11-05 2015-01-15 Areva Gmbh Vorrichtung zur Reparatur eines Schadens an dem Boden eines mit Wasser gefüllten Behälters
JP6308391B2 (ja) * 2014-06-30 2018-04-1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切断機
DE102015015640B4 (de) * 2014-12-18 2020-07-23 Makita Corporation Bearbeitungsvorrichtung
US10759080B2 (en) * 2017-01-22 2020-09-01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 tool
US10875109B1 (en) 2018-04-30 2020-12-29 Kreg Enterprises, Inc. Adaptive cutting system
CN114080289A (zh) * 2019-07-12 2022-02-22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动力工具
KR102269445B1 (ko) * 2020-12-16 2021-06-24 강성탁 양방향 절단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54510A (en) * 1929-11-06 1932-04-19 Walt Products Corp De Portable power driven saw
US2761474A (en) * 1955-05-17 1956-09-04 American Floor Surfacing Mach Adjustable support for portable power saws
US3662796A (en) * 1970-11-06 1972-05-16 Nello Batistelli Sawdust deflector for portable saw
US4221051A (en) * 1979-05-30 1980-09-09 The Singer Company Circular saw with improved base plate adjustment
GB2059338B (en) * 1979-09-19 1983-08-17 Albery W Saw
JPH0427601Y2 (zh) * 1987-12-05 1992-07-02
JPH088081Y2 (ja) * 1990-06-29 1996-03-0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気丸のこの切込み量調整機構
US5010651A (en) * 1990-07-10 1991-04-30 Skil Corporation Portable circular saw
US5235752A (en) * 1992-12-23 1993-08-17 Black & Decker Inc. Riving knife drive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circular saw
US5758425A (en) * 1997-05-20 1998-06-02 S-B Power Tool Company Depth-of-cut mechanism for circular saw
JP2000309001A (ja) * 1999-04-28 2000-11-07 Ryobi Ltd 丸 鋸
JP3535048B2 (ja) * 1999-08-16 2004-06-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マルノコの傾斜切り機構
DE10052610A1 (de) 2000-10-24 2002-05-02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r Schnitttiefe eines handgeführten Elektrowerkzeugs, Schutzhaube für ein handgeführtes Elektrowerkzeug sowie handgeführtes Elektrowerkzeug
JP2002283301A (ja) * 2001-03-26 2002-10-03 Makita Corp 際切りマルノコ
JP2002361601A (ja) * 2001-06-13 2002-12-18 Ryobi Ltd 回転工具
JP2003071803A (ja) * 2001-08-31 2003-03-12 Ryobi Ltd 丸 鋸
CA2568529A1 (en) 2004-05-28 2005-12-15 Scientific Molding Corporation Ltd. Hand-held circular saw, in particular plunge-cut saw
JP4796285B2 (ja) 2004-06-18 2011-10-1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工具
JP4832008B2 (ja) 2005-06-14 2011-12-07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切断機
JP4780524B2 (ja) 2006-02-22 2011-09-2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JP4941755B2 (ja) * 2007-09-07 2012-05-3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86358B2 (en) 2012-10-16
CN101642830A (zh) 2010-02-10
EP2149438A3 (en) 2011-08-31
US20100024224A1 (en) 2010-02-04
JP2010036269A (ja) 2010-02-18
EP2149438B1 (en) 2014-09-03
JP5120781B2 (ja) 2013-01-16
EP2149438A2 (en)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2830B (zh) 便携式切割工具
CN101024289B (zh) 可调整切割深度的便携式切割装置
CN1151030C (zh) 切割器装置及带该切割器装置的打印机
CN2936514Y (zh) 切割倾角可调的圆锯
CN1264693C (zh) 打印机
CN1173410A (zh) 带有高度或角度调节机构的锯片和电动机装载装置
JP2007223133A5 (zh)
US20220111551A1 (en) Chain saw and method for tensioning a saw chain of a chain saw
CN103111349A (zh) 枝桠切片粉碎机
CN1530240A (zh) 剪刀式记录纸切断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打印机
JP4891105B2 (ja) 携帯丸鋸
JP2007175957A (ja) 電動切削工具
CN202129708U (zh) 切割机
CN1931489A (zh) 切断机
CN1511100A (zh) 捆扎机
CN101518910A (zh) 波状散热片切断方法和波状散热片切断装置
CN209420537U (zh) 电动采胶处理机用耗皮度调节装置及其电动采胶处理机
JP2005040872A (ja) 節削り機
JP4529865B2 (ja) 帯のこ盤
JPH0318158Y2 (zh)
CN216593271U (zh) 铣刀焊接机上的检测装置
CN112796042B (zh) 一种缝纫机
CN209234522U (zh) 可更换刀头式电动采胶处理机
JP2779944B2 (ja) 丸鋸盤における振れ止装置
CN219987681U (zh) 一种电推剪刀距独立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Koki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