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9655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9655B
CN101639655B CN2009101650082A CN200910165008A CN101639655B CN 101639655 B CN101639655 B CN 101639655B CN 2009101650082 A CN2009101650082 A CN 2009101650082A CN 200910165008 A CN200910165008 A CN 200910165008A CN 101639655 B CN101639655 B CN 101639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developer
imaging device
toner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0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9655A (zh
Inventor
吉田延喜
居波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handling means after the supply and before the regulating, e.g. means for preventing developer block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包括处理盒的成像设备。在处理盒为新盒的情况下,当调色剂(显影剂)在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整个纵向区域中被充分地馈送到显影剂承载部件上之后,执行初始化操作,以用于将调色剂沉积到图像承载部件和清洁刮刀之间的接触部分上。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处理盒能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设备上。
背景技术
该成像设备可包括电子照相型或静电记录型机器,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和LED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器以及具有这些机器功能的多功能机器。
处理盒是这样制备的:把用于承载静电潜像的可旋转的图像承载部件和对图像承载部件进行作用的成像处理装置一体地支承在盒中,该盒能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中。成像处理装置的例子包括:用于对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用于在图像承载部件的充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写信息装置,用于使用显影剂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以及用于从图像承载部件上移除显影剂的清洁装置。处理盒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和至少一个上述处理装置,它们在盒内被一体支承。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片材,例如纸张、OHP片材、标签或织物。设备主组件是成像设备中除处理盒之外的一部分。
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法的传统成像设备中,通常使用处理盒系统。
根据该处理盒系统,可以在不依靠服务人员的情况下,通过用户自己来执行设备的维护,从而操作性高。
顺便提及的是,作为用于移除在处理盒中图像承载部件(在下文中称为感光鼓)表面上残余调色剂(显影剂)的清洁装置,在许多情况下已使用了刮刀清洁系统。在刮刀清洁系统中,作为清洁部件,使用了由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胶)形成的清洁刮刀。该清洁刮刀设在相对于感光鼓旋转方向而言的转印部分的下游侧,且相对于感光鼓旋转方向而言反向地设置,以使清洁刮刀的锐边缘压靠在感光鼓表面上,以便刮除残余的调色剂。
根据刮刀清洁系统,可以获得高的清洁性能。然而,当清洁刮刀和感光鼓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时,刮刀边缘和感光鼓之间产生相当大的摩擦。特别地,在新处理盒将要开始被用户使用时,还没有可以起润滑作用的物质,例如残余调色剂。因此,在刮刀边缘和感光鼓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易于出现清洁刮刀卷边(turning-up)、抖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Hei 06-118856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所述,在多种情况下,在清洁刮刀与感光鼓表面的接触区域中施加微粒润滑剂,作为用于减小清洁刮刀和感光鼓之间摩擦阻力的润滑作用剂。作为微粒润滑剂,例如可以使用调色剂颗粒、二氧化硅颗粒、含氟的碳颗粒等等。通过施加微粒润滑剂,可以在处理盒使用的初始阶段抑制清洁刮刀和感光鼓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解决在成像设备的操作期间出现的例如清洁刮刀的噪音、卷边和破损等麻烦(问题)。
此外,如JP-A 2004-341235中所述,当处理盒被判断成是新盒时,通过施加预定的充电偏压和预定的显影偏压把调色剂沉积到感光鼓上。结果,调色剂滞留在清洁刮刀与感光鼓接触的接触部分,从而被用作润滑作用剂。
此外,在JP-A 2001-305770中所公开的方法中,提出了利用表层来改善感光鼓表面的润滑。根据该方法,可以通过使感光鼓表面具有高润滑性来解决清洁刮刀的噪音、卷边和破损等问题。
顺便提及的是,在JP-A Hei 06-118856中所公开的方法中,需要将微粒润滑剂分散在溶剂中并且之后将生成的分散剂施加到清洁刮刀上的步骤,从而必须使用溶剂。
在这方面而言,在JP-A 2001-305770中描述的装置不需要将微粒润滑剂施加到清洁刮刀上。然而,在如JP-A 2001-305770中所描述的用于改进润滑性的感光鼓表层中,可以获得高润滑性,但在施加充电偏压的情况下,由于放电侵袭而导致表层磨损,并且由于放电产物而使表层的摩擦阻力增加。因此,需要在高润滑性层被磨损掉之前向清洁刮刀供应调色剂的步骤。
在JP-A 2004-341235中所描述的方法中,例如,在处理盒长期保持其纵向呈竖直定向的状态的情况中,处理盒中的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局限于显影剂承载部件的一个纵向侧。当这样的处理盒安装在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中时,就在显影剂承载部件的驱动刚开始后,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整个纵向区域不存在调色剂。在这一状态下,调色剂不均匀地涂布在显影剂承载部件上,从而即便当显影剂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沉积在感光鼓上时,调色剂也不能均匀地供应到清洁刮刀的整个纵向区域上。因此,清洁刮刀可能发生卷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传统问题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即便当使用新处理盒时,也不会引起清洁刮刀卷边,不管清洁装置的状态如何。。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中对初始旋转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感光鼓的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成像设备的操作过程图。
图5是在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中通过初始化操作供应显影剂的状态下的感光鼓的示意性发展图。
图6(a)和6(b)分别是示出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和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的顺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当调色剂相对于纵向在显影套筒和电极杆之间逐渐充满时静电容变化的图。
图9是当显影套筒和电极杆之间的调色剂量为50%时显影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
图2是示出该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A的示意图。成像设备1是采用电子照相法的处理盒型激光束打印机。也就是说,成像设备1经由LAN连接到主机2,例如个人计算机或图像读取器,并且根据从主机2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控制装置:CPU)3的电图像信号而在片材类记录材料(记录介质)P上执行成像操作。控制电路部分3发出并接收控制电路部分3和主机2或操作部分4之间的各个电信息,并且按照预定的控制程序或预定的参考表来对成像设备1进行成像操作的集中控制。
在随后的描述中,处理盒(盒)5的横向是指盒5从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组件1A装卸的方向。盒5的纵向是指垂直于盒5从设备主组件1A装卸方向的方向。此外,关于盒5,前表面(侧)是指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A而言与插入前导端侧的表面(图2中的左手表面(侧))相反的表面(侧)(图2中的右手表面(侧))。后表面(侧)是指当从前表面(侧)观察时与前状态(侧)相反的表面(侧)。左表面和右表面(侧)是指当从盒5的前表面(侧)观察时盒5的左右表面。此外,上表面(侧)是指在盒5被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A上的状态下位于上部的表面(侧),且下表面(侧)是指位于盒5下部的表面(侧)。此外,关于成像设备1,前表面(侧)是指设有可开启的门(可开启的盖)10的表面(侧)。左表面和右表面(侧)是指当从成像设备1的前表面(侧)观察时成像设备1的左右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的盒5是这样一种盒,它一体地支承可旋转的图像承载部件6以及充电装置7、显影装置8和清洁装置9,其中,图像承载部件6具有包含润滑材料的表层,充电装置7、显影装置8和清洁装置9则是在图像承载部件6上作用的电子照相处理装置;并且,盒5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上。在该实施例中,图像承载部件6是可旋转的鼓型电子照相感光部件(在下文中称为感光鼓)。充电装置7对感光鼓6的(周)表面均匀充电,直至预定的极性和预定的电势,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接触充电辊用作充电装置7。显影装置8使用显影剂(可见的粉末,在下文中称作调色剂)t将形成在感光鼓6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可视化)成调色剂图像。清洁装置9从感光鼓表面移除转印残余的调色剂。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使用了清洁刮刀(C刮刀)91的刮刀清洁装置作为清洁装置(部件)。参考标号51表示盒5的外壳(盒框架)。上述的感光鼓6、充电装置7、显影装置8和清洁装置9以预定的位置关系被装配到盒5的外壳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如双点划线所示围绕铰链部分11打开设备主组件1A的可打开的门10以便在很大程度上露出设备主组件1A的内部,而对盒5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当门10被开启时,可以看到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安装部分12。当从门10被开启的开启侧观察安装部分12时,在安装部分12的左壁部分和右壁部分,可以看到向下的导轨和向后的导轨(未示出)。在盒5的后部向前的情况下,通过用手紧握盒5的前部并且将盒5的左部和右部与左右导轨相接合,将盒5沿着导轨插入到安装部分12中。当盒5被充分插入时,盒5被定位部件13挡住,并被保持在预定的安装位置,使得位于盒5上表面的曝光开口5a面向作为信息写入装置(曝光装置)的激光扫描仪单元14的折叠式反射镜19。此外,感光鼓6向下露出的下表面面向并接触转印辊(转印装置)15。之后,设备主组件1A的门10被关闭。
设备主组件1A上设置了门开关16(安全开关或紧急停止开关)。当门10关闭时,门开关16通过推杆17的推动而被保持在“接通”状态,以闭合成像设备1的电源电路(未示出)。当门10开启时,推杆17移离门开关16,从而门开关16保持在“断开”状态以断开电源电路。也就是说,当成像设备1的门10开启时,门开关16是断开的,当门10关闭时,门开关16是接通的。
盒5以预定的方式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并且之后门10被关闭,从而盒5被设置成与设备主组件1A侧机械连接且电连接的状态。也就是说,盒侧的从动部件(鼓、显影辊、调色剂搅拌部件等等)被设置成可由设备主组件1A侧的驱动机构(未示出)驱动的状态。此外,盒5侧的各个传感器(未示出)被设置成与设备主组件1A侧的控制电路部分3电连接的状态。此外,可从设备主组件1A侧的偏压施加电源部分(未示出)向设备主组件1A侧的充电辊、显影辊等等施加预定偏压。
盒5从设备主组件1A卸下的过程是上述安装过程的颠倒。也就是说,在图2中,当门10被开启并且之后盒5被向上且向右拉出时,盒5通过上述的左右导轨被引导,以从安装部分12拉出到设备主组件1A之外。
顺便提及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当盒5从设备主组件1A卸下时,鼓遮挡板52移至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鼓遮挡板覆盖了感光鼓6的下表面,因此保护了鼓的下表面。在安装运动期间,与把盒5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A上的安装运动相关联,鼓遮挡板52移至开启位置。此外,在盒5从设备主组件1A的卸下(抽出)运动期间,鼓遮挡板与卸下运动相关联地移至关闭位置。此外,当盒5从设备主组件1A卸下时,曝光部分遮挡板53移至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曝光开口5a关闭。在把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A的安装运动过程中,与安装运动相关联,曝光部分遮挡板53移至打开位置。此外,在盒5从设备主组件1A卸下运动期间,曝光部分开口与卸下操作相关联地被移至关闭位置。
成像设备1处于待用状态,在该待用状态下,成像设备1能够在操作部分4的主(电源)开关18接通、盒5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且门开关16通过门10的关闭而接通的条件下执行成像操作。
在该待用状态下,当用于打印的电图像信息从主机2被输入到控制电路部分3中时,控制电路部分3在图像处理部分(未示出)处理已输入的图像信息,以基于图像信息启动信号(打印启动信号)执行成像处理。
也就是说,驱动马达(未示出)被致动,从而以预定的速度(处理速度)在箭头所指的顺时针方向上驱动感光鼓6旋转。该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的处理速度是150mm/s。
被驱动旋转的感光鼓6的表面通过充电辊7被均匀充电至预定极性和预定电势。充电辊7通过在金属芯的表面上形成导电的弹性部件而制备,并且在金属芯的两端部被可旋转地保持,从而布置成平行于感光鼓6。此外,充电辊7布置成以预定的压力(推动力)与感光鼓6的表面接触,并且通过感光鼓6的旋转而旋转。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充电偏压施加电源(未示出)经由滑动触头(未示出)向充电辊7施加形式为叠加的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的充电偏压。具体而言,施加1600V的交流电压(峰间电压)和-600V的直流电压。结果,感光鼓6的表面被均匀充电至大约为-600V的电势。施加到充电辊7的充电偏压也可仅仅是直流电压。此外,充电装置7也可以是非接触充电型的电晕充电器。
通过激光扫描仪单元14对感光鼓6的充电表面进行激光扫描曝光,使得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6的表面上形成。激光扫描仪单元14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多面反射镜、校正透镜(f-θ透镜)等,并且把根据从主机2向控制电路部分3输入的用于图像信息的时间序列的电数字像素信号而调制过的激光L输出。激光L通过折叠式反射镜19被反射,以从曝光开口5a进入盒5,从而对感光鼓6的表面扫描曝光。受到激光L照射的鼓表面部分(被曝光部分)的电势衰减,从而根据被曝光部分和未经受激光L照射的鼓表面部分(未曝光部分)之间的电势差,在感光鼓6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扫描曝光图案的静电潜像。
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8被显影成为调色剂图像。作为显影方法,可使用跳跃显影法、双组分显影法等。在打印机的情况下,图像曝光和反向显影通常被结合使用。
在该实施例中,静电潜像通过用于对要沉积调色剂的图像部分曝光的图像曝光过程而形成,然后,通过使用作为显影装置8的跳跃显影型显影装置,使用可充负电的单组分调色剂(负电调色剂)对该静电潜像反向显影。该显影装置8将在随后专门描述。
控制电路部分3以预定的控制定时驱动(片材)馈送辊20旋转。结果,堆积并容纳在片材盒21中的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材料P的一张被分离并被馈送。被这样馈送的记录材料P通过包括输送辊对22的片材路径23到达对齐辊对24,对齐辊对24以预定的控制定时经受旋转的开/关控制。对齐辊对24把记录材料P的前导端暂时停止在旋转停止表面,从而校正记录材料P的歪斜运动。之后,通过以预定的控制定时启动旋转,对齐辊对24将记录材料P导入到转印压隙,该转印压隙是感光鼓6和转印辊15之间的接触部分。也就是说,通过对齐辊对24,记录材料P与感光鼓6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地被送到转印压隙。在记录材料P通过转印压隙的压隙输送期间,把预定电势的转印偏压以及与调色剂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该实施例中是正极性)从转印偏压电源(未示出)施加到转印辊15。结果,感光鼓6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相继地静电转印到预定的记录材料的表面上。
从转印压隙出来的记录材料从感光鼓6的表面被分离,并且经过片材路径25被导入到定影装置26中。在定影压隙中的压隙输送期间,被导入到定影装置26中的记录材料P被加热并且被加压,该定影压隙是定影辊26a和加压辊26b之间的压接触部分,从而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材料表面作为定影图像。之后,记录材料P被传递到排出辊对27,并且经过(片材)排出开口28排出到位于设备外部的(片材)排出盘29上。
通过清洁装置9的清洁刮刀91对记录材料分离之后的感光鼓6的表面进行残余沉积物的移除操作,以清除例如转印残余调色剂等,从而反复进行成像。通过清洁刮刀91从鼓表面移除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等被收集到残余调色剂容器92中。
为了获得高的清洁性能,清洁刮刀91相对于鼓旋转方向而言反向设置,以在预定区域内接触感光鼓6从而形成压隙,在该压隙中,清洁刮刀91清洁感光鼓6的表面,从而通过刮削来移除沉积物,例如转印残余调色剂。清洁刮刀91由支承金属板和橡胶刮刀组成。
在清洁刮刀91的鼓接触区域中,没有施加用于降低摩擦阻力的涂层之类。也就是说,对于盒5而言,在新的状态下,在清洁刮刀91和感光鼓6之间所施加的具有润滑作用的颗粒(粉末)未被应用到清洁刮刀91的鼓接触区域中。
此处,对于盒5而言,新盒或新的状态是指从工厂出货一直到用户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组件1A从而开始使用该盒进行成像之前处于未使用状态的盒。
<感光鼓6>
图3是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6的层结构的示意图。感光鼓6包括导电载体61和形成在载体61上的电子照相感光层(电荷生成层)62。此外,在感光层62上形成了表层(电荷输送层)63。
通过施加涂层液并干燥而形成表层63,该涂层液主要包括溶解在溶剂里的电荷输送材料、粘合剂树脂材料以及润滑材料。作为电荷输送材料,可以使用各种化合物,例如三芳胺化合物、腙化合物、茋化合物、吡唑啉化合物、噁唑化合物、三芳基甲烷化合物、三唑化合物等。
作为粘合剂树脂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聚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咔唑树脂、苯氧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醋酸乙烯树脂、聚砜树脂、聚烯丙基树脂、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以及聚对乙烯苯树脂。
此外,作为润滑材料,使用了梳型聚合物。该润滑材料可从Toagosei有限公司购买,商品名称为Symac US-270、US-380、US-450等。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了Symac US-270。
在该实施例中,新盒中的感光鼓6具有0.40的动摩擦系数μ。在用于随后描述的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之后测量的动摩擦系数改变为0.6至1.0。这是因为:在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期间当施加偏压时,由于放电侵袭和放电产物引起的表层磨损而使动摩擦系数增大。
在这种状态下,当在感光鼓6和清洁刮刀91之间的接触部分缺乏润滑剂的情况下执行感光鼓6的驱动时,清洁刮刀91倾向于发生卷边。特别地,当感光鼓6表面的动摩擦系数等于或大于0.5时,清洁刮刀91发生卷边。顺便提及地是,由于在感光鼓6上存在调色剂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测量感光鼓6自己的动摩擦系数,因此在感光鼓6表面上的调色剂被移除后,对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后的动摩擦系数进行测量。
在普通温度/普通湿度(25℃/50%RH)的环境下,使用表面性能测试仪(SHINTO Scientific Co.,Ltd制造的“HEIDON-14”)来执行对动摩擦系数(μ)的测量。具体而言,在向清洁刮刀91施加一定载荷的状态下将清洁刮刀91设置成与感光鼓6相接触。之后,当感光鼓6以50rpm被驱动旋转时,测量感光鼓6和清洁刮刀91之间施加的摩擦力,测量方式是用连接到清洁刮刀91侧的应变仪测量应变量,随后换算成拉伸载荷。
动摩擦系数可以当清洁刮刀在操作状态下时从[作用到感光鼓6上的力(g)]/[作用到刮刀上的载荷(g)]而获得。所使用的刮刀是聚氨酯橡胶(橡胶硬度=67度)刮刀,并且在相对于宽度方向成27度角的载荷为100gf的条件下执行测量。
<显影装置8>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装置8使用可充负电的单组分磁性调色剂作为显影剂(调色剂)t。显影装置8包括容纳调色剂t的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容器)81、用作承载并馈送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的非磁性显影套筒82,以及作为显影剂层厚度调节部件用于执行对显影套筒82上承载的调色剂进行层厚度调节的显影刮刀83。在显影套筒82的内部空间中,插入了作为磁场生成部件的磁辊84,并且该磁辊84设置为不旋转的。此外,显影装置8包括调色剂搅拌部件(显影剂搅拌部件)85,用于疏松容纳在调色剂容器81中的调色剂t,以使调色剂t被输送且馈送到显影套筒82。显影套筒82在位于调色剂容器81的鼓相对部分的开口处可旋转地布置。
显影套筒82由铝管或不锈钢管形成,并且通过调色剂容器81被可旋转地支承。作为显影套筒82,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了直径为16.0mm的铝制中空圆筒形管。此外,通过驱动机构(未示出)驱动显影套筒82以300rpm的旋转速度在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在显影套筒82的两个纵向(轴向)端部的每一个上,布置了间隔辊(未示出)。显影套筒82被配置成通过将这些间隔辊的外周面抵靠在感光鼓6上来确保显影套筒82的表面与感光鼓的表面之间的预定间隙。显影套筒82的表面涂布有溶剂,在该溶剂中,碳黑、电荷控制剂和用于将显影套筒表面变粗糙的微粒散布在酚醛树脂材料中,从而当显影套筒82承载预定量的调色剂时为调色剂提供适当的电荷。此外,通过涂布涂布液,显影套筒82具有表面粗糙度。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了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2μm的显影套筒82。
磁辊84形成为圆柱形,并且相对于其周向设置有多个交替的N极和S极。不同于可旋转的显影套筒82,磁辊84不可旋转地固定布置在显影套筒82的内部。
显影刮刀83由支承部件和弹性刮刀组成,从而该弹性刮刀克服弹力向内弯曲成与显影套筒82接触。弹性刮刀是例如由板状的聚氨酯橡胶形成的。弹性刮刀在底端部被固定到支承金属板,并且通过弹性刮刀的(自由)端部而显影套筒82的表面以预定压力压接触而使弹性刮刀弹性变形。弹性刮刀调节通过上述磁辊84的磁力而吸引到显影套筒82表面的调色剂t的层厚度。
通过驱动机构(未示出)驱动搅拌部件85以30rpm的旋转速度旋转。搅拌部件85通过在由调色剂容器81可旋转地支承的安装轴上设置50μm厚的聚亚苯基硫化搅拌板(膜)而制备。此外,通过与驱动显影套筒82相同的驱动系统来驱动搅拌部件85。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套筒82、搅拌部件85和感光鼓6被相同的驱动装置驱动。
调色剂t通过磁辊84的磁力被磁性吸引和承载到调色剂容器81侧的显影套筒82的表面,并且通过显影套筒82的旋转被馈送到显影区域内,在显影区域中,显影套筒82与感光鼓6相对。在通过显影刮刀83对调色剂层厚度调节期间,由于调色剂馈送而在调色剂颗粒之间摩擦起电,并且由于显影套筒82和弹性刮刀之间的摩擦而摩擦起电,该调色剂被提供了适当的电荷。之后,通过显影套筒82的进一步旋转,调色剂被馈送到显影区域中,该显影区域是显影套筒82和感光鼓6之间的相对部分。从交流显影偏压施加电源和直流显影偏压施加电源经由滑动触头(未示出)向显影套筒82施加形式为叠加的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的预定显影偏压。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区域中,显影套筒82上的调色剂跳跃到感光鼓6上,静电沉积在静电潜像上,从而该静电潜像被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成像设备的操作次序>
图4是成像设备的操作流程图。
1)休止状态
当成像设备的电源断开时,即,当通过打开门10而使主(电源)开关18断开或门开关16断开时,电源电路断开(电源关),并且成像设备因此保持在休止(停止)状态。
2)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初始旋转)
此操作是当成像设备的电源接通时所执行的启动操作(致动操作)。也就是当成像设备的电源接通时对所需处理装置进行预热的操作,这些操作包括通过致动驱动马达(主马达)(未示出)而对感光鼓6驱动、对搅拌部件85驱动以及对充电辊7施加充电偏压。
成像设备电源接通的时刻是在门开关16处于ON状态(门10关闭)下处于OFF状态的主开关被接通的时刻,或者是在主开关18处于ON的状态下处于OFF状态(门10打开)的门开关16被接通的时刻。在任一种情况下,电源电路被闭合(电源ON),从而使成像设备保持在可操作的状态。
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是使成像设备进行稳定成像的准备操作。例如,进行控制,以便检测盒5的状态,并且基于被检测状态来对合适的充电偏压、显影偏压和转印偏压进行设定。也可进行过程控制,以便为了使感光鼓6的表面电势均匀化而施加一定的充电偏压或进行曝光。也就是说,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是用于转到能进行打印的待用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各种准备操作或调节操作,并且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是当处于OFF状态下的主开关18被接通时和当处于OFF状态下的门开关16被接通时进行的。
3)待用
在用于打印的预定准备操作完成之后,驱动马达的驱动被停止,从而成像设备保持在待用状态,直到输入了成像启动信号S。
4)在前旋转操作
基于输入的成像启动信号S,驱动马达被再次驱动,从而执行伴随着感光鼓6的驱动旋转而进行的用于成像的预定的在前操作。
更具体地,在前操作按此顺序执行,a:接收成像启动信号S;b:图像数据通过格式化而解压缩(其中,解压缩时间取决于图像数据量和格式化程序的处理速度);以及c:在前旋转操作的启动。
顺便提及的是,在上述次序2)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期间输入成像启动信号S的情况下,在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完成之后执行次序4)的在前旋转操作,而没有待用状态的次序3。
5)成像操作
当在前旋转操作完成之后,随后执行在预定的一张片材上的成像操作(单张打印),或者执行在预定数目的多张片材上的成像操作(连续的成像作业:多张打印),从而输出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片材间隔”是指一记录材料的尾端与下一记录材料的前导端之间的间隔部分。
6)在后旋转操作
即便在预定的一张片材或预定数目的多张片材上完成了成像操作之后,驱动马达仍被连续驱动预定的时间,以便执行伴随感光鼓6的驱动旋转而进行的显影剂成像完成操作。
7)待用
当完成了在后旋转操作时,驱动马达的驱动被停止,并且成像设备保持在待用状态,直到输入了下一成像启动信号S。当输入了下一成像启动信号S时,操作次序转到如上4)的在前旋转操作。
<盒5的更换>
随着盒5用于成像的使用,容纳在显影装置8的调色剂容器81中的调色剂(显影剂)t被消耗。之后,当显影剂消耗到购买了该盒的用户已不能够获得满意图像质量的程度时,则需要以新盒来更换旧盒。
因此,例如,设置了用于检测剩余显影剂量的装置(未示出),并且通过控制电路部分3把检测的剩余量的值与预定的临界值相比较,以便提前通知或警告盒使用寿命的结束。对于检测的剩余(显影剂)量的值低于临界值的盒来说,对盒使用寿命结束的提前通知或警告被显示在操作部分4的显示部分(未示出)上。
用新盒5来替换旧盒5是这样进行的:如上所述,打开门10后将旧盒从盒安装部分12卸下,并且之后将新盒5安装到盒安装部分12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门10被打开,从而即便当主开关18接通时,门开关16也是断开的以断开电源电路。结果,成像设备保持在休止状态,以确保电安全性。再次关闭门10,从而门开关16被接通以闭合成像设备的电源电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3执行上述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2),并且之后将次序切换至上述的待用3)。在成像作业被中断的情况下,通过执行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2)、以及之后在未经待用3)的情况下执行在前旋转操作4)、并且之后将次序切换至成像操作5),来进行剩余片材上的成像。也就是说,执行中断的成像次序的复原操作。
此外,不仅在用新盒5替换旧盒5的情况下,而且在对成像设备的堵塞清除、维护及检查的情况下,以及在类似情况下,门10被打开,并且之后执行盒5的拆卸。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打开门10使门开关16断开以断开电源电路,从而使成像设备保持在休止状态以确保电安全性。此外,在对成像设备的堵塞清除、维护及检查或类似操作完成之后,盒5被再次安装。之后,关闭门10,从而门开关16被接通以闭合电源电路。
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部分3执行上述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2),并且之后将次序切换至上述待用3)。在成像作业被中断的情况下,执行中断的成像次序的复原操作。
概括地说,控制电路部分3具有控制模式,在该控制模式中,当成像设备的电源被接通时,执行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包括感光鼓6的驱动、显影套筒82的驱动、搅拌部件85的驱动以及对充电辊7施加充电偏压。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包括当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5是新盒时所执行的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以及当盒5不是新盒时所执行的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包括下述的初始化操作(初始化处理)。也就是说,初始化操作是这样的操作,即,在显影套筒82和搅拌部件85旋转了至少一整周之后通过显影装置8把调色剂t沉积在感光鼓6的表面上,并且之后把调色剂t沉积在清洁刮刀91和感光鼓6之间的压隙中(即,在它们的接触部分及该接触部分的附近)。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不包括如同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中的初始化操作。也就是说,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是普通的初始旋转操作。
图1是上述控制模式的流程图。
步骤S1:通过接通成像设备的电源(电源开关18-ON,或者门开关16-ON)来闭合电源电路。
步骤S2:控制电路部分3基于来自检测盒有无的检测装置31(图2)的信号来判断盒5是否被安装。在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出安装了盒5的情况下,程序转到步骤S3。在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出未安装盒5的情况下(包括盒5未被正确安装的情况),程序转到步骤S17,并且该控制电路部分3使操作部分4在显示部分(未示出)上产生警告显示(错误信息)以警告盒未被安装或未被正确安装,同时保持驱动马达在OFF状态。
步骤S3:当盒5被安装时,控制电路部分3使新盒检测装置检测该盒5是否是新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设置在盒5上的永久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介质,下文称作存储器)32(如图2所示)来判断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5是否是新盒。
在盒5的后表面侧(在相对于成像主组件1A而言的盒5的插入端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存储器32和用于控制对存储器32信息读取和写入的盒侧发送部分33。存储器32和发送部分33被一体地支承在基板上并且被设置到盒5上。此外,在盒5以预定方式被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状态下,盒侧发送部分33以预定方式与设备主组件侧发送部分34对置且接触。
结果,设备主组件1A侧的控制电路部分3和盒5侧上的存储器32经由发送部分34和33而设置成可电通讯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电路部分3能够读取存储器32的存储内容,也能够在存储器32中写入信息。上述的存储器32和发送部分33及34组成了新盒检测装置。作为存储器32,可使用普通半导体的电子存储器,而无特别的限制。
在该实施例中,盒侧发送部分33和设备主组件侧发送部分彼此接触,以执行控制电路部分3和存储器32之间的读取/写入数据通讯。然而,数据通讯也可以经由电磁辐射而在非接触的状态下执行。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控制电路部分3而形成了作为用以相对于存储器32而言执行信息读取和写入的装置的电路。
取决于个体盒5特征而定的盒特征值以及处理条件所要求的参数等在工厂出货期间被存储到存储器中。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参数(存储信息,检测信息)之一,存储了关于盒5是否是新盒(新盒的历史信息)的判断信息。之后,基于这一信息,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5是否是新盒。
步骤S4:在步骤S3中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盒5是新盒的情况下,该控制电路部分3启动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在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盒5不是新盒的情况下,程序转到步骤S13,在步骤S13中,控制电路部分3启动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
步骤S5至S8: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包括初始化操作,在该初始化操作中,在显影套筒82和搅拌部件85旋转至少一整周之后,调色剂t沉积在感光鼓6的表面上,并且之后沉积在清洁刮刀91和感光鼓6之间的压隙中
也就是说,控制电路部分3开启驱动马达(S5)。结果,感光鼓6的驱动、显影套筒82的驱动以及搅拌部件85的驱动被启动。之后,在显影套筒82和搅拌部件85旋转了至少一整周之后(S6),在未对充电辊7施加充电偏压的状态下,控制电路部分3执行向显影套筒82施加预定时间的显影偏压(S7)。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偏压包括峰间电压为1600V的交流电压和-600V的直流电压。鼓电势大约为0V,从而承载在显影套筒82上的负极性调色剂跳跃到感光鼓6,从而在显影套筒82的整个有效(纵向)区域中沉积到感光鼓的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是67ms(毫秒),并且在感光鼓6上形成相对于鼓旋转方向(图5)而言宽度约10mm的调色剂图像(黑带)ta。顺便提及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显影偏压,使用了用交流电压偏压的直流电压形式的电压,但也可仅仅使用直流电压。
在感光鼓6上形成了黑带ta后,就在黑带ta通过感光鼓6的旋转而要到达感光鼓6和转印辊15之间的接触压隙(转印部分)之前,控制电路部分3向转印辊15施加预定时间的反向转印偏压(S8)。反向转印偏压是与调色剂电荷极性相同极性的排斥偏压(清除偏压)。在该实施例中,-1000V的反向转印偏压从反向转印偏压施加电源(未示出)施加。这是因为:在黑带ta经过转印部分期间,通过将黑带ta从感光鼓6转印到转印辊15上,防止转印辊15被调色剂污染。在黑带ta通过转印部分后,终止反向转印偏压的施加。
之后,通过感光鼓6的进一步旋转,已通过转印部分的黑带ta到达清洁刮刀91和感光鼓6之间的接触压隙。黑带ta的调色剂通过滞留在清洁刮刀91和感光鼓6之间的接触压隙中而起润滑剂的作用。结果,就能解决例如在处理盒5初始使用阶段的刮刀噪音、卷边以及破损等问题。上述步骤S6至S8构成了初始化操作。
步骤S9至S12:控制电路部分3对充电辊7施加预定时间的充电偏压(S9)。在该实施例中,充电偏压包括峰间电压为1600V的交流电压和-600V的直流电压,并且施加的时间与鼓旋转两整周相对应。结果,鼓表面电势保持在大约-600V,以减小由反向转印偏压施加等引起的电势不均匀,从而当程序转到成像操作时进行适当的成像。
此外,当初始化操作完成时,控制电路部分3擦除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新盒历史信息(S10:在存储器32中写入,用于擦除新盒的历史)。之后,当完成了对所需的其他处理装置的警告之后,结束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S11),并且停止驱动马达的驱动(S12),从而成像设备保持在待用状态。在成像作业被中断的情况下,控制电路部分3执行中断的成像次序的复原操作。
步骤S13至S16:在控制电路部分3于步骤S3中判断出盒5是新盒的情况下,该控制电路部分3启动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是普通的初始旋转操作,其不包含在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中的初始化操作(S6至S8)。也就是说,控制电路部分3启动驱动马达(S14)。结果,启动感光鼓6的驱动、显影套筒82的驱动和搅拌部件85的驱动。此外,向充电辊7施加预定时间的充电偏压(S15)。当完成了对所需的其他处理装置的警告时,控制电路部分3结束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S16),并且停止驱动马达的驱动(S12),因此将成像设备保持在待用状态。在成像作业被中断的情况下,控制电路部分3执行被中断的成像次序的复原操作。
图6(a)和6(b)分别是上述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和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的顺序图。在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中,该第二准备操作是普通的初始旋转操作,显影套筒82被驱动数秒至数十秒,以检查初始操作。在盒5是新盒的情况下所执行的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中,使显影套筒/搅拌部件旋转,并且在显影套筒/搅拌部件旋转至少一整周之后,执行用于将调色剂从显影套筒82馈送到感光鼓6的初始化操作(步骤S6至S8)。在初始化操作之后,可按需执行在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中的充电偏压施加,如图6(a)中所示。这是因为:由于充电偏压施加带来的例如放电之类的侵袭使感光鼓表面的高润滑性层磨损,从而润滑性不能保持。
接下来,将描述在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中的初始化操作之前显影套筒/搅拌部件的转数与清洁刮刀的卷边之间的关系。
在表1中,示出了在初始化操作之前对刮刀的抖动和卷边与显影套筒/搅拌部件的转数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其中,“A”表示没有发生抖动和卷边,“B”表示发生抖动,“C”表示发生卷边。
表1
  N.O.R.*1Of D.S.*2 0 2.5 5 7.5 10. 12.5
  N.O.R.Of S.M.*3 0 0.25 0.5 0.75 1 1.25
  评价   C   C   B   B   A   A
*1:“N.O.R.”表示转数(周数)
*2:“D.S.”表示显影套筒
*3:“S.M.”表示搅拌部件
此研究以如下方式进行。在盒5中,300g调色剂t被充电,并且为了将调色剂t局限在盒5的一侧(在调色剂容器81中的一个纵向端侧),在非驱动侧(所述的一个纵向端侧)处于下部的状态下产生3小时的随机振动。之后,盒5被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A中,并且之后进行成像,从而评价清洁刮刀的状态。
这是因为:当驱动是从调色剂局限于调色剂容器81的一个纵向端侧的状态下开始时,在调色剂被馈送到整个显影套筒为止前需要最长的时间。
如表1所示,在初始化操作之前搅拌部件85的转数为0.75周或更少的情况下,清洁刮刀91发生抖动或卷边。
这是因为:在搅拌部件85的转数是0.75周或更少的情况下,在调色剂未被馈送到显影套筒82的驱动侧端部的状态下执行初始化操作。这表明在搅拌部件85旋转了一整周或更多周之后必须执行初始化操作。
此处,局限在调色剂容器81一侧的调色剂通过搅拌部件85被搅拌且馈送。搅拌部件85每转一整周,调色剂容器81中的调色剂就被馈送到显影套筒的周围,同时在显影套筒的纵向上延伸。当转数超过一定值时,调色剂被馈送到显影套筒82的整个纵向区域。当在此状态下执行初始化操作时,清洁刮刀不发生抖动或卷边。
顺便提及的是,调色剂馈送到显影套筒82是通过搅拌部件85执行的,从而存在根本不执行将调色剂馈送到显影套筒82的可能性,这取决于在初始化操作前搅拌部件转数小于一整周的状态下进行的驱动之前的搅拌位置。因此,要求搅拌部件85旋转至少一整周(一整周或更多)。
此外,同样在显影套筒85的转数小于一整周的情况下,与搅拌部件85的转数小于一整周的情况相似,在一些情况下调色剂不能均匀地涂布到显影套筒82上。因此,也要求显影套筒82旋转至少一整周。
概括地说,控制电路部分3具有这样的控制模式,即,当成像设备的电源被接通时,执行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或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包括感光鼓6的驱动、显影套筒82的驱动、搅拌部件85的驱动以及对充电辊7施加充电偏压。当新盒检测装置32、33和34检测到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5为新盒时,执行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当盒5被检测为非新盒时,执行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包括初始化操作,即,在显影套筒82和搅拌部件85旋转至少一整周之后,通过显影装置8把调色剂沉积在感光鼓6的表面上,并且之后调色剂沉积在清洁刮刀91和感光鼓6之间的压隙中。结果,就可在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整个)纵向宽度上可靠地馈送显影剂,从而可以防止新处理盒的卷边或类似状况。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不包括这种初始化操作。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可以防止所花时间比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所必需的时间更长。
[实施例2]
接下来,将描述实施例2。图7是该实施例中成像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图。该成像设备1具有与用于描述实施例1的图2所示的成像设备相似的结构,并且与实施例1中的成像设备相比的不同点仅在于增加了用于检测电极之间调色剂量的调色剂馈送检测装置(显影剂馈送检测装置)。因此,在图7所示的这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与实施例1中的成像设备具有同样构造和功能的部件或装置由同样的参考数字或标记来代表,以援引实施例1中的描述,因此省略了这部分描述。
下面将描述增加在该实施例中的调色剂馈送检测装置。调色剂馈送检测装置检测容纳在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t是否被馈送到显影套筒82的整个纵向区域中。该实施例中的调色剂馈送检测装置是由电极杆86和调色剂量检测电路87组成,其中,显影套筒82作为电极之一,而电极杆86作为与显影套筒82相对的电极。通过检测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的静电容,就可测量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的调色剂量。
下面将描述(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调色剂量和(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静电容之间的关系。图8是显示当调色剂t逐渐充满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时静电容变化的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存在的调色剂t量对显影套筒宽度的比率,而纵坐标表示此时的静电容。图9是调色剂量为50%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没有调色剂t的状态视为0%,并且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完全充满调色剂t的状态视为100%。静电容随着显影套筒82每单位纵向长度上调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图9所示,在调色剂t局限于调色剂容器81中一半的一侧中的状态下,调色剂仅仅存在于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的纵向上一半的区域中,从而此时的静电容为图8中的C50。当显影套筒82和搅拌部件85开始被驱动时,调色剂t开始在显影套筒82的纵向上延伸。因此,静电容增加了,并且之后当调色剂t完全充满显影套筒82和电极杆86之间时,静电容为图8中的C100。因此,采用略低于C100的Cth作为临界值,并且将静电容值超过该临界值的时间点用作启动初始化操作的触发器,从而调色剂可以被可靠地供应到感光鼓6的整个纵向区域中。
概括地说,控制电路部分3具有这样的控制模式,即,当成像设备的电源被接通时,执行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或执行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包括感光鼓6的驱动、显影套筒82的驱动、搅拌部件85的驱动及对充电辊7施加充电偏压。当新盒检测装置32、33和34检测到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5为新盒时,执行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当检测到盒5为非新盒时,执行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上述程序与实施例1中的情况相类似。
在该实施例中,在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中,在感光鼓6的驱动、显影套筒82的驱动以及搅拌部件的驱动启动之后,容纳在调色剂容器81中的调色剂t在显影套筒82的整个纵向区域上的馈送通过显影剂馈送检测装置86和87检测。此外,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包括初始化操作,即,在执行检测之后,通过显影装置8把调色剂t沉积在感光鼓6的表面上,并且之后调色剂t沉积在清洁刮刀91和感光鼓6之间的压隙中。通过这一控制,在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整个)纵向宽度上可靠馈送显影剂的状态下执行初始化操作,从而可以防止新处理盒使用期间的卷边或类似情况。用于打印的第二准备操作不包括该初始化操作。
(其他实施例)
(1)在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5是否是新盒的新盒检测装置(识别装置)并不限于是使用了存储器32的装置。例如,新盒识别部件也可以是设置在盒5上的保险丝。控制电路部分3通过作为新盒检测装置的通电电路来检测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A中的盒5上的保险丝是否烧断。当该通电电路检测到保险丝未被烧断时(当可以通电时),则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盒5是新盒。之后,保险丝被烧断(也就是说,处在非通电状态下,以擦去新盒的历史信息),从而在上述初始化操作之后该新盒识别部件不会将盒识别为新盒。
(2)在各个实施例中,对盒5有无的检测通过使用存储器32来执行,从而可采用省略了装置31的构造。也就是说,在控制电路部分3能与盒5侧的存储器32相通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出盒5被安装。在控制电路部分3不能与存储器32相通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部分3判断出盒5未被安装(或者盒5未被正确安装)。
(3)在各个实施例中,调色剂馈送检测装置86和87不限于那些利用了上述金属电极86和82之间静电容的检测装置,并且可用布置在显影套筒82的两个纵向端上用于通过发射的激光来检测调色剂量的装置所替代。
(4)在各个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被配置成直接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6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但也可以是中间转印型成像设备,其中,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6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并且此后从中间转印部件再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
(5)在各个实施例中,盒5仅仅需要制成为一体地支承至少感光鼓6、显影装置8和清洁刮刀91,并且能可拆卸地安装在所关联的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组件1A中。
(6)成像设备也可采用静电记录成像方法。在这一情况下,图像承载部件起到了静电记录介电部件的作用。作为信息写入装置,采用放电装置,例如放电针阵列或电子枪,用于选择性使静电记录介电部件的均匀带电表面放电,从而在介电部件的表面上写入并形成静电潜像。
(7)成像设备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那些用于单色打印的成像设备,而是也可以是串列式(级联式)彩色成像设备,其配置成使得四个具有上述构造的盒被布置,并且包括分别容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的相应显影装置。同样在这样的成像设备中,通过实施如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可以获得相似的功能效果。
尽管已参考此处所公开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意在涵盖属于改进目的或随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改或变化。

Claims (8)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并且该处理盒包括用于承载静电潜像的可旋转的图像承载部件,该处理盒还包括清洁刮刀,该清洁刮刀与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方向成反向设置,以在预定区域中接触图像承载部件,从而形成压隙,用于从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上移除显影剂,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充电装置,用于对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充电;
显影装置,用于使用显影剂对在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被充电之后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承载部件,该显影剂承载部件用于承载显影剂并且通过被驱动旋转而将显影剂施加到图像承载部件上,并且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搅拌部件,该搅拌部件用于搅拌容纳在显影剂容器内的显影剂并且通过被驱动旋转而将显影剂馈送到显影剂承载部件;
新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处理盒是否是新盒;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进行控制,以便当所述成像设备的电源接通时在所述新盒检测装置检测出处理盒是新盒的情况下,执行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包括初始化操作,使得在所述搅拌部件旋转至少一整周后所述显影装置将显影剂沉积到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上并且之后显影剂沉积到压隙中;
其中,在对所述充电装置施加充电偏压之前执行初始化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显影剂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显影剂承载部件纵向的显影剂存在状态;并且
其中,用于执行初始化操作的定时是根据从所述显影剂检测装置得到的信息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实施控制,使得当所述新盒检测装置检测出处理盒不是新盒时,执行不包括初始化操作的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图像承载部件具有包含润滑材料的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用于打印的准备操作包括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并且,在用于打印的第一准备操作执行之后,在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的动摩擦系数是0.5或更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搅拌部件被配置成通过旋转将显影剂馈送到显影剂承载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处理盒处于新的状态时,清洁刮刀和图像承载部件之间施加润滑作用的粉末不再被施加到预定区域中,在该预定区域中,清洁刮刀接触图像承载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处理盒设有用于存储关于处理盒是否是新盒的信息的存储介质。
CN2009101650082A 2008-07-31 2009-07-28 成像设备 Active CN1016396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8572A JP5264355B2 (ja) 2008-07-31 2008-07-31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98572 2008-07-31
JP2008198572 200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655A CN101639655A (zh) 2010-02-03
CN101639655B true CN101639655B (zh) 2012-12-12

Family

ID=4160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0082A Active CN101639655B (zh) 2008-07-31 2009-07-28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46104B2 (zh)
JP (1) JP5264355B2 (zh)
CN (1) CN1016396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390A (zh) * 2010-03-18 2011-09-21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JP5901672B2 (ja) * 2014-03-07 2016-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5477A (ja) * 2014-11-17 2016-05-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525200B2 (ja) * 2015-05-19 2019-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10657181B2 (en) * 2016-10-19 2020-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Query suggestions using ontology partitions
US10466617B2 (en) * 2017-12-19 2019-11-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apacitive toner level sensor
JP7305374B2 (ja) * 2018-03-12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05361B2 (ja) * 2019-04-17 2023-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量検出装置、トナー量検出方法、トナー量検出プログラム
US20220373942A1 (en) * 2021-05-20 2022-11-24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5130B2 (ja) 1992-01-10 2000-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6118856A (ja) * 1992-09-30 1994-04-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92775A (ja) 1993-04-28 1995-04-07 Canon Inc 帯電部材、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E69428922T2 (de) 1993-07-30 2002-04-11 Canon K.K., Tokio/Tokyo Aufladungsteil, Aufladungsvorrichtung und aus einem Bilderzeugungsgerät herausnehmbare Prozesskassette
JPH08286491A (ja) * 1995-04-12 1996-11-01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973211A (ja) 1995-09-05 1997-03-18 Canon Inc 帯電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1666A (ja) * 1995-10-04 1997-04-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1266B2 (ja) * 1996-09-10 2005-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128462A (en) 1998-04-02 2000-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memb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blade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detachably attachable o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175703B1 (en) 1998-10-23 2001-0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6169869B1 (en) 1999-01-28 2001-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3768712B2 (ja) 1999-02-09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攪拌手段、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317574B1 (en) 1999-02-25 2001-1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215785A (ja) * 2000-02-01 2001-08-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の画像形成装置に着脱可能な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305770A (ja) * 2000-04-26 2001-11-02 Minolta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3043793A (ja) * 2001-07-27 2003-02-14 Canon Inc 現像剤容器
JP2004109480A (ja) * 2002-09-18 2004-04-08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4341235A (ja) 2003-05-15 2004-12-0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070274A (ja) * 2003-08-22 2005-03-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トナー
JP2005148569A (ja) * 2003-11-18 2005-06-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221843A (ja) * 2004-02-06 2005-08-18 Canon Inc 消耗品回収システム
JP4016957B2 (ja) * 2004-03-05 2007-1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84259A (ja) * 2004-03-05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50196A (ja) * 2004-03-05 2005-09-1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259097A (ja) * 2005-03-16 2006-09-2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34147A (ja) * 2005-07-29 2007-02-0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04363A (ja) * 2006-05-12 2007-11-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着脱さ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096827A (ja) 2006-10-13 2008-04-24 Canon Inc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46104B2 (en) 2013-01-01
US20100028025A1 (en) 2010-02-04
JP5264355B2 (ja) 2013-08-14
JP2010038972A (ja) 2010-02-18
CN101639655A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9655B (zh) 成像设备
KR101030902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A2298511C (en)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78915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503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53173A (ja)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34613A (zh) 显影装置及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1863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92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09340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の寿命検出方法及び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259539A (ja) トナー残量表示方法
JPH081608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544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937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84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686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20062012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0640A (ja) 現像装置
JP2001034050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42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267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05166B2 (ja) トナー搬送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31806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03682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263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