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9731A - 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无刷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无刷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99731A CN101599731A CNA2009101322393A CN200910132239A CN101599731A CN 101599731 A CN101599731 A CN 101599731A CN A2009101322393 A CNA2009101322393 A CN A2009101322393A CN 200910132239 A CN200910132239 A CN 200910132239A CN 101599731 A CN101599731 A CN 101599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ularly
- energising
- advance angle
- control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3/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 method other than vector control
- H02P23/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otor parameters, e.g. rotor time constant, flux, speed, current or 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对无刷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所述控制通过根据转子的旋转位置及转速来决定三相定子线圈的通电定时而进行。控制装置包括标准定时生成单元、超前角定时生成单元及控制转换单元。标准定时生成单元生成标准通电定时。超前角定时生成单元生成比标准通电定时超前预定量的超前角通电定时,以及比超前角通电定时延迟某延迟量而得到的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所述控制转换单元在根据标准通电定时进行的第一旋转控制和根据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进行的第二旋转控制之间转换电动机的旋转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使旋转驱动稳定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无刷电动机,尤其是使处于紧接启动之后的低速旋转状态下的旋转驱动期间的旋转驱动稳定。
背景技术
在无刷电动机中,用旋转传感器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并且根据测得的旋转位置来设定定子线圈的通电定时,从而对电动机产生的旋转进行控制。第2002-315381号日本专利公开以及第3420317号日本专利描述了这种无刷电动机的例子。
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期间,当驱动电流随着该电动机转速的加快而增加时,通电定时因受电枢反应的影响而延迟。因此,为了抵消该延迟,会采用所谓的角超前控制。该角超前控制将旋转传感器预先设在超前角一侧来使得通电定时超前,或者以比标准通电定时超前的超前角通电定时来控制电动机,如第2002-315381号日本专利公开所示的。
在像这样的超前角控制中,当电动机的转速为低速时,通电定时过于超前。所以,使得超前角通电定时向标准通电定时延迟。此时,利用延迟计数器设定与转速相应的计数值,并且根据该延迟计数器的计数值而延迟通电定时。
然而,在紧接启动之后的电动机速度极低的期间,最好以标准的通电定时进行通电。由此,随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而增大的计数值在该低速期间变得极大。然而,延迟计数器的计数值是有限的。由此,在紧接启动之后电动机速度极低的期间,计数值溢出。为此,通电定时的延迟无法正确进行,并且通电定时仍然与所需的定时有所偏差。在紧接启动之后的极低速期间,这降低了电动机的效率,并且增大噪音和振动。
第3420317号日本专利中,并未进行使用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角超前控制,而是根据旋转传感器所输出之检测信号的脉冲边沿计算出当前状态下最优的通电定时来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由此,在紧接启动之后电动机速度极低的期间不会产生上述问题。然而,必须在全部的转速区域内进行复杂的运算。这导致控制器需要进行复杂运算的CPU,并且增加了控制器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简单控制使得旋转稳定化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无刷电动机,尤其是使在紧接启动之后的低速状态下旋转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无刷电动机进行旋转控制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通过根据旋转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及转速并且根据所述测得的转子旋转位置及转速来决定三相定子线圈的通电定时而进行。所述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包括标准定时生成单元,其生成由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决定的标准通电定时。超前角定时生成单元,其生成由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决定的、比所述标准通电定时超前预定量的超前角通电定时,生成根据所述转子的转速而变化的延迟量,并且生成比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延迟所述延迟量的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控制转换单元,其在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预定值时所执行的第一旋转控制和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时所执行的第二旋转控制之间转换所述电动机的旋转控制。在所述第一旋转控制中,根据所述标准通电定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旋转控制中,根据所述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
结合附图,参考下文之以实例的方式阐述本发明主旨的描述,可明白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与优点。
附图说明
参考下文之现时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可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与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和控制装置的示意方框图;
图2是示出标准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的波形图;
图3是图2的标准通电定时的真值表;
图4是示出生成图2的标准通电定时的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的波形图;
图6是图5的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真值表;
图7是示出生成图5的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生成标准通电定时和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
图9A是说明较佳实施方式中旋转速度控制的图表;
图9B是说明现有技术中旋转速度控制的图表;
图10A是说明较佳实施方式中旋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0B是说明另一个例子中旋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18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真值表;
图12是说明生成标准通电定时和18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另一个例子的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无刷电动机10,其用作车用空调器的送风用电动机。无刷电动机10利用U相、V相、W相的三相驱动供电而旋转驱动。控制装置11为这三相设定通电定时,并且为各相生成驱动电力,来对无刷电动机10进行旋转控制。控制装置11一体形成在无刷电动机10中。
控制装置11包括三相逆变器电路12,以将直流电源E所供给的直流电生成为相互差120°相位的三相驱动电力。三相逆变器电路12包括使用六个开关元件FET1u、FET2u、FET1v、FET2v、FET1w、FET2w的桥接电路。在高电位侧电源线L1和接地线GND之间,U相FET1u和FET2u串联在一起、V相FET1v和FET2v串联在一起、W相FET1w和FET2w串联在一起。来自直流电源E的直流电通过由扼流圈13a与滤波电容13b及13c组成的电源稳定电路13进行稳定,并且供给至高电位侧电源线L1和接地线GND。生成续流电流的二极管D1~D6分别反接至各FET1u、2u、1v、2v、1w、2w。
无刷电动机10包括六极可旋转转子10a,所述转子具有间隔60°设置的不同磁极。定子10b包括形成为Y连接(星形连接)的U相、V相、W相定子线圈10u、10v、10w。U相FET1u与2u之间的输出端子连接至U相线圈10u的一个端子;V相FET1v与2v之间的输出端子连接至V相线圈10v的一个端子;W相FET1w与2w之间的输出端子连接至W相线圈10w的一个端子。通过在预定定时对逆变器电路12的各FET1u、2u、1v、2v、1w、2w进行开关控制而生成的各相驱动电力被供给至各相的线圈10u、10v、10w。
图2及图5示出了开关控制的定时。在U相FET1u与2u中,FET2u具有120°电角度的接通期间,之后是60°电角度的断开期间。然后,FET1u重复120°电角度的接通期间,以及之后的60°电角度的断开期间。V相FET1v、2v及W相FET1w、2w的通断期间也这样设定。另外,在这些相位之间设有120°的相位差,以使U相FET1u接通期间的结束和V相FET1v接通期间的开始相匹配、V相FET1v接通期间的结束和W相FET1w接通期间的开始相匹配。这将具有120°相位差的各相驱动电力(图2中未予图示)供给至电动机10各相的线圈10u、10v、10w。
随着转子10a的旋转,从作为旋转传感器(后述)的霍尔元件Hu、Hv、Hw得到具有120°相位差的脉冲检测信号。在图2所示的标准通电定时中,基于U相霍尔元件Hu的转至高电平的上升沿,FET2u接通;基于霍尔元件Hu的转至低电平的下降沿,FET1u接通。基于V相霍尔元件Hv的转至高电平的上升沿,FET2w接通;基于霍尔元件Hv转至低电平的下降沿,FET1w接通。基于W相霍尔元件Hw的转至高电平的上升沿,FET2v接通;基于霍尔元件Hw的转至低电平的下降沿,FET1v接通。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相对于标准通电定时前进了120°。
FET1u、2u、1v、2v、1w及2w中,对设在接地线GND侧的下部FET2u、2v及2w进行PWM控制,以使FET2u、2v及2w在接通期间以更高频率进行接通和断开(图2中由竖条纹表示PWM控制期间)。以这种方式控制无刷电动机10(转子10a)的旋转速度。通过控制电路15进行FET1u、2u、1v、2v、1w及2w的开关控制。
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15包括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控制单元(控制转换单元)17、F/V转换器18及PWM生成单元19,这些单元基于等待电路14的操作电力进行工作。等待电路14基于设在电动机10外的空调器ECU的启动命令信号来生成操作电力,并且将操作电力供给至各电路。
在无刷电动机10中,间隔40°(电角度是120°间隔)设置三个霍尔元件Hu、Hv、Hw,以检测六极转子10a的各相的旋转位置(磁极位置)。霍尔元件Hu、Hv、Hw配置于与0°超前角相对应的位置。随着转子10a的旋转而从各霍尔元件Hu、Hv、Hw输出的检测信号,呈互相有120°相位差的脉冲状(参见图2),并且输出到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控制单元17及F/V转换器18。
基于从霍尔元件Hu、Hv、Hw输入的检测信号,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按照转子10a的旋转位置来设定各相线圈10u、10v、10w的当前通电定时,即设定FET1u、2u、1v、2v、1w、2w的驱动定时。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叙述。控制单元17根据来自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来操作循环计数器,并且根据由所述周期计数器获得的转子10a的转速来决定当前通电定时的超前角量,从而对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进行控制。控制单元17基于由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产生的所述通电定时,将最终驱动控制信号直接输出给FET1u、1v、1w,并且通过AND电路(与电路)20将最终驱动控制信号输出到FET2u、2v、2w。
F/V转换器18将与转子10a的转速相对应的、来自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的频率转换成电压,并且将该经转换的电压输出到PWM生成单元19。PWM生成单元19从该经转换的电压识别转子10a的转速,并且将PWM控制信号输出到AND电路20,以使该PWM控制信号加入控制单元17的驱动控制信号。该PWM生成单元19根据来自空调器ECU的启动指令信号逐步地增大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执行转速逐步加快的软启动。PWM生成单元19在该软启动之后,对该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进行控制,以使动子10a的转速变得恒定为由速度命令值设定单元(未示)的速度指令值所设定的速度。这改变了下部FET2u、2v、2w接通期间内的实际接通时间,以调节供给电动机10的驱动电力并且控制电动机10的转速。
控制电路15包括保护电路21。保护电路21强制停止控制单元17向FET1u、2u、1v、2v、1w、2w输出驱动控制信号,以停止FET1u、2u、1v、2v、1w、2w的工作及电动机10的旋转。这保护了电动机10和控制装置11。
现详述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的结构以及由控制单元17执行的控制。如图8所示,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包括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输出转换单元32和延迟电路33。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由逻辑门电路组成。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形成为能够根据霍尔元件Hu、Hv、Hw输出的检测信号生成超前角量在0°~120°之间变化的通电定时。在无刷电动机10中,因无刷电动机结构造成的电枢反应等影响,将必要超前角量的最大值例如设定为80°。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生成一通电定时,所述通电定时通过来自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延迟计数操作进行延迟调节。
图4示出了逻辑门电路31x的结构,其根据来自霍尔元件Hu、Hv、Hw输出的检测信号生成如图2所示的标准通电定时,图3则示出了该标准通电定时的真值表。
逻辑门电路31x包括六个AND电路41~46。霍尔元件Hu的检测信号通过反相电路47输入AND电路41的一个输入端子,霍尔元件Hw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1的另一个输入端。更具体的,霍尔元件Hu的反相检测信号和霍尔元件Hw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1中,并且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u。
霍尔元件Hu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2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来自霍尔元件Hw的检测信号通过反相电路49输入AND电路42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更具体的,霍尔元件Hu的检测信号和霍尔元件Hw的反相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2中,并且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u。
霍尔元件Hv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3的一个输入端子,而霍尔元件Hw的检测信号通过反相电路49输入AND电路43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更具体的,霍尔元件Hv的检测信号和霍尔元件Hw的反相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3中,并且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v。
霍尔元件Hv的检测信号通过反相电路48输入AND电路44的一个输入端子,而霍尔元件Hw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4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更具体的,霍尔元件Hv的反相检测信号和霍尔元件Hw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4中,并且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v。
霍尔元件Hu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5的一个输入端子,而霍尔元件Hv的检测信号通过反相电路48输入AND电路45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更具体的,霍尔元件Hu的检测信号和霍尔元件Hv的反相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5中,并且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w。
霍尔元件Hu的检测信号通过反相电路47输入AND电路46的一个输入端子,而霍尔元件Hv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6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更具体的,霍尔元件Hu的反相检测信号和霍尔元件Hv的检测信号输入AND电路46,并且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w。这样,如上所述可形成根据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生成标准通电定时的逻辑门电路31x。
图7示出了逻辑门电路31y的结构,其根据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生成如图5所示的120°超前角通电定时,图6示出了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真值表。
由图7可知,逻辑门电路31y与前述逻辑门电路31x结构相同。然而,AND电路41的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v、AND电路42的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v、AND电路43的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w。另外,AND电路44的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w、AND电路45的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u、AND电路46的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u。这样,使用相同结构的逻辑门电路31x和31y,只要改变AND电路41~44的输出信号,就能够生成标准通电定时和120°超前角通电定时。
因此,本较佳实施方式中,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采用逻辑门电路31x(31y)作为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并且形成为从构成该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的AND电路41~46输出的输出信号通过输出转换单元32进行转换。输出转换单元32具有12个AND电路51a、51b~56a、56b,以及6个OR电路(或电路)61~66。
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的AND电路41的输出信号输入输出转换单元32的AND电路51a的一个输入端子,由控制单元17输出的转换信号输入AND电路51a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1a的输出信号输入OR电路61的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45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1b的一个输入端子,由控制单元17所输出之转换信号的反相信号输入AND电路51b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1b的输出信号通过延迟电路33输入到OR电路61的另一个输入端子。OR电路61将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u。
AND电路42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2a的一个输入端子,控制单元17输出的转换信号输入AND电路52a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2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OR电路62的一个输入端子。另外,AND电路46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2b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所输出之转换信号的反相信号输入AND电路52b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2b的输出信号通过延迟电路33输入到OR电路62的另一个输入端子。OR电路62将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u。
AND电路43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3a的一个输入端子,控制单元17输出的转换信号输入AND电路53a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3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OR电路63的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41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3b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所输出之转换信号的反相信号输入AND电路53b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3b的输出信号通过延迟电路33输入到OR电路63的另一个输入端子。OR电路63将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v。
AND电路44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4a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输出的转换信号输入AND电路54a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4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OR电路64的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42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4b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所输出之转换信号的反相信号输入AND电路54b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4b的输出信号通过延迟电路33输入到OR电路64的另一个输入端子。OR电路64将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v。
AND电路45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5a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输出的转换信号输入AND电路55a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5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OR电路65的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43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5b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所输出之转换信号的反相信号输AND电路55b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5b的输出信号通过延迟电路33输入到OR电路65的另一个输入端子。OR电路65将输出信号输出到FET1w。
AND电路46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6a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输出的转换信号输入AND电路56a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6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OR电路66的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44的输出信号输入AND电路56b的一个输入端子,而控制单元17所输出之转换信号的反相信号输AND电路56b的另一个输入端子。AND电路56b的输出信号通过延迟电路33输入到OR电路66的另一个输入端子。OR电路66将输出信号输出到FET2w。
将转换信号输出至具有上述结构的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的控制单元17,在使用标准通电定时的时候将该转换信号转换至高电平,而在使用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时候,则将该转换信号转换至低电平。
当控制单元17的转换信号为高电平时,在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中,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的AND电路41~46的输出信号通过AND电路51a~56a输出到后级。为此,根据从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生成的基本定时,生成具有标准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参见图2),然后将这些控制信号输出到FET1u、2u、1v、2v、1w、2w的门。
当控制单元17的转换信号为低电平时,在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中,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的AND电路41~46的输出信号通过AND电路51b~56b输出到后级。为此,根据从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生成的基本定时,生成具有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参见图5)。这些具有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经过延迟电路33的延迟计数操作而产生0°~120°的超前角调整,并且输出到FET1u、2u、1v、2v、1w、2w的门。
参考图10A的流程图,现描述由本较佳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15进行的旋转控制。
首先,步骤S1中,根据空调器ECU的启动指令信号,无刷电动机10启动,并且无刷电动机10的旋转驱动开始。启动期间,控制单元17的转换信号为高电平。在图8所示的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中,根据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生成标准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并且这些驱动控制信号输出到逆变器电路12的FET1u、2u、1v、2v、1w、2w。FET1u、2u、1v、2v、1w、2w根据标准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开或关,并且驱动电力供给至无刷电动机10。
在步骤S2中,通过由PWM生成单元19在启动期间进行的软启动控制,标准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由小逐渐地增大。这逐步增大了供给至无刷电动机10的驱动电力,并且使转子10a的转速逐渐加快。
在步骤S3中,根据由控制单元17中的周期计数器所获得的转子10a的转速来判定转子10a的转速是否达到预定转速(例如,800[rpm]),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而工作。更具体的,在当前标准通电定时转换到120°超前角通电定之时,判定转子10a的转速是否慢得足以使延迟电路33的延迟计数器处于其溢出的溢出区间。当转子10a的转速小于预定转速时,则重复步骤S2、S3,直到其该转速变成大于或等于该预定转速。当转子10a的转速大于或等于该预定转速时,则判定可进行以120°超前角通电定时进行旋转控制而不会导致延迟计数器溢出的正常操作。由此,处理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为了准备在步骤S6中转换至120°超前角通电定时,从控制单元17内的周期计数器生成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延迟量,所述延迟量反映转子10a的当前转速。紧接着从标准通电定时转换之后,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延迟量设为120°,即,超前角量调节为0°。然后,随着转速加快,该延迟量减小,并且该超前角量调节为逐渐增大。
在步骤S5中,为了准备在步骤S6中转换至120°超前角通电定时,在步骤S4中生成的该延迟量设定(反映)为延迟电路33的延迟计数器的计数值。
在步骤S6中,输入到图8所示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的转换信号从高电平转换至低电平。根据该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驱动控制信号,逆变器电路12的FET1u、2u、1v、2v、1w、2w进行开关,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对应转子10a当前的转速进行超前调整。
在步骤S7中,控制单元17获取包括转速及驱动电流在内的电动机信息。
在步骤S8中,控制单元17从所获取的电动机信息来判定当前超前角是否为必要的超前角,即判定该超前角量与当前旋转状态是否一致。当判定该超前角量与该当前旋转状态一致时,则判定在步骤S9中无需改变该超前角量而进入步骤S11。当判定该超前角量与该当前旋转状态不一致时,则在步骤S10中改变该延迟量。
在步骤S11中,步骤S9或S10中的该延迟量被反映在延迟计数器上,并且调节为与当前旋转状态一致的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超前角量。通过重复步骤S7~S11,步骤S9及S10中的该延迟量可被调节为与当前旋转状态一致的超前角通电定时。
在按照上述步骤S1~S11进行旋转控制的本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9A所示,在紧接着启动之后的极低速期间,以标准通电定时(零超前角)执行旋转控制。然后,在转速加快至该超前角通电定时的延迟计数器并不溢出的转速之后,该旋转控制则转换成以该超前角通电定时的旋转控制。如图9B所示,现有技术中,总是以超前角通电定时进行旋转控制。由此,在紧接着启动之后的极低速期间,延迟计数器溢出,并且该超前角通电定时无法进行准确的延迟。由于无法以最优定时来执行通电,使得电动机效率降低,并且噪音和振动增大。然而,本较佳实施方式防止了这一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本较佳实施方式中,即使从紧接着启动之后的极低速期间也能够稳定无刷电动机10的旋转驱动。
现描述本较佳实施方式的优点。
(1)在本较佳实施方式中,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根据转子10a的旋转位置(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生成标准通电定时和120°超前角通电定时。此外,控制单元17生成与转子10a的转速一致的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延迟量。当转子10a的转速小于预定转速时,控制单元17以标准通电定时执行旋转控制。当转子10a的转速大于或等于该预定转速时,控制单元17以超前角通电定时执行旋转控制,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在反映该延迟量之后获得。更具体的,在紧接着启动之后的极低速期间,由于是根据与转子10a的转速相一致的延迟量来操作延迟计数器以调节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超前角量,因此角超前控制是不合适的。由此,在转子10a的转速小于该预定转速的低转速状态下,则选择根据转子10a的旋转位置容易生成的标准通电定时并且以该标准通电定时执行旋转控制。这样的简单控制防止了电动机效率下降以及噪音和振动增大。此外,即使从紧接着启动之后的极低速期间,也能够使无刷电动机10的旋转驱动稳定。
(2)在本较佳实施方式中,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包括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和输出转换单元32。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生成由转子10a的旋转位置所决定的基本定时。通过控制转换单元对输出转换单元32进行控制,以从基本定时可选择地生成标准通电定时及超前角通电定时。更具体的,在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中,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生成共用的基本定时,并且基于该共用的基本定时可选择地生成标准及超前角通电定时。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与输出转换单元32形成具有简单结构的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
(3)在本较佳实施方式中,在间隔为60°的超前角通电定时中,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生成120°超前角通电定时,这一角度大于无刷电动机10的必要超前角量80°并且是最小角。三相定子线圈10u、10v、10w的通电执行为各相间隔120°,并且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输出为各相间隔120°。因而,从这些检测信号可容易地生成超前角量为120°的超前角通电定时。另外,因为采用其超前角量比无刷电动机10的必要超前角量80°大并且为最小角的超前角通电定时,可以防止在进行超前角调节时所生成的延迟量变大。为此,反映延迟量的延迟计数器可小型化。这使得控制电路15的电路规模减小。另外,当延迟量增大时,通电定时的误差将增大。然而,由于使得延迟量为最小,就能够以较高精度执行超前角控制。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可以以许多其它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具体的,本发明可以以如下的形式实现。
在较佳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步骤S6中没有具体说明标准通电定时向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转换,但可以暂时停止电动机10(线圈10u、10v、10w)的通电以执行该转换。
更具体的,如图10B所示,在进行向超前角通电定时转换的步骤S6之前,可插入步骤S12以暂时地使无刷电动机10停止。然后,在步骤S6之后,插入步骤S13以再次启动无刷电动机10。当标准通电定时在无刷电动机10的工作期间转换到超前角通电定时,这两个通电定时会变得混在一起并且造成旋转控制期间的错误工作。为此,通过使得无刷电动机10暂时停止以执行该转换,错误操作可得以防止。
在较佳实施方式中,用作标准定时生成单元及超前角定时生成单元的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形成为生成标准通电定时和120°超前角通电定时。然而,该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超前角量可改变为大于必要超前角量(因电动机的结构而不同)的任何值。在此情况下,使用60°间隔(60°、180°、240°、300°)的超前角通电定时是理想的。
例如,如图12所示,可形成生成标准通电定时和18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A。图11是180°超前角通电定时真值表。
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A包括EX-NOR电路71~73。各EX-NOR电路71~73包括分别从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图4的逻辑门电路31x)中的霍尔元件Hu、Hv、Hw接收检测信号的一个端子,以及分别接收转换信号的另一个端子。当该转换信号为低电平时,来自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直接输入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并且该标准通电定时的输出信号从用作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的输出电路的AND电路41~46输出。当该转换信号变为高电平时,来自霍尔元件Hu、Hv、Hw的检测信号的反相信号输入在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并且18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输出信号从用作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的输出电路的AND电路41~46输出。然后通过该标准通电定时和180°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输出信号来执行FET1u、2u、1v、2v、1w、2w的开/关控制。
具有这种结构的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A可用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必要超前角量为80°的无刷电动机10。驱动定时生成单元16A形成为使用较少门数。这使得控制电路15的电路规模得以缩小。
通过使用基本定时生成单元31,并且采用由AND电路、0R电路、EX-NOR电路等逻辑门电路组合成的电路作为超前角通电定时的输入/输出电路,可容易地形成生成超前角量为120°和180°之外的诸如60°、240°及300°的超前角通电定时的逻辑门电路。
在较佳实施方式中,三个霍尔元件Hu、Hv、Hw用作旋转传感器。然而,传感器的数量不限于三个,例如也可使用一个或两个。另外,旋转传感器也可以使用磁传感器或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来代替霍尔元件。
在较佳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1用于作为车辆空调器之送风用电动机的无刷电动机10。然而,控制装置11可用于其它用途的无刷电动机。
在此的例子及实施例应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在此给出的细节,而是可在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及等同物之内进行修改。
Claims (6)
1、一种对无刷电动机进行旋转控制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通过根据旋转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及转速并且根据所述测得的转子旋转位置及转速来决定三相定子线圈的通电定时来进行,所述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包括:
标准定时生成单元,其生成由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决定的标准通电定时;
超前角定时生成单元,其生成由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决定的、比所述标准通电定时超前预定量的超前角通电定时,生成根据所述转子的转速而变化的延迟量,并且生成比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延迟所述延迟量的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和
控制转换单元,其在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预定值时所执行的第一旋转控制和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时所执行的第二旋转控制之间转换所述电动机的旋转控制,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控制中,根据所述标准通电定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旋转控制中,根据所述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其中当从所述第一旋转控制向所述第二旋转控制转换时,所述控制转换单元暂时停止所述电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标准定时生成单元和所述超前角定时生成单元包括:
基本定时生成单元,其生成由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所决定的基本定时;和
输出转换单元,其受所述控制转换单元的控制以从所述基本定时可选择地生成所述标准通电定时及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超前角定时生成单元形成为在间隔60°的多个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中,生成比所述电动机的必要超前角量大并且作为最小角的超前角通电定时。
5、一种无刷电动机,包括:
与所述电动机一体形成的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6、一种对无刷电动机进行旋转控制的无刷电动机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通过根据旋转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及转速并且根据所述测得的转子旋转位置及转速来决定三相定子线圈的通电定时来进行,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由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决定的标准通电定时;和
生成超前角通电定时,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由所述转子的旋转位置所决定,并且比所述标准通电定时超前预定的量;
生成与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相关的延迟量,所述延迟量根据所述转子的转速而变化;
生成比所述超前角通电定时延迟所述延迟量的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预定值时,根据所述标准通电定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并且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时,根据所述最终超前角通电定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13892 | 2008-04-24 | ||
JP2008113892 | 2008-04-24 | ||
JP2008113892A JP5410690B2 (ja) | 2008-04-24 | 2008-04-24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9731A true CN101599731A (zh) | 2009-12-09 |
CN101599731B CN101599731B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1214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22393A Active CN101599731B (zh) | 2008-04-24 | 2009-04-24 | 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无刷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40090B2 (zh) |
JP (1) | JP5410690B2 (zh) |
CN (1) | CN10159973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65763A (zh) * | 2016-06-29 | 2018-01-09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马达、马达功率控制方法及具有该马达的风扇 |
CN108076677A (zh) * | 2015-10-30 | 2018-05-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送风机以及空气调节机 |
CN110168913A (zh) * | 2017-01-20 | 2019-08-23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机驱动装置 |
CN117477996A (zh) * | 2023-12-26 | 2024-01-30 | 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 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TWI839127B (zh) * | 2023-02-22 | 2024-04-11 | 大陸商東莞市懋勝電子實業有限公司 | 一種節能三相無刷直流電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53434B1 (ko) | 2005-04-29 | 2006-12-01 | 영 춘 정 | 2상 무정류자 모터 |
US8299661B2 (en) * | 2007-05-11 | 2012-10-30 | Sntech Inc. | Rotor of brushless motor |
US8033007B2 (en) * | 2007-05-11 | 2011-10-11 | Sntech, Inc. | Method of making rotor of brushless motor |
KR100946719B1 (ko) | 2007-11-28 | 2010-03-12 | 영 춘 정 | 멀티프로그램이 가능한 가변속 무정류자 모터의 정풍량제어장치 |
US7795827B2 (en) | 2008-03-03 | 2010-09-14 | Young-Chun Jeung |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otors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or pump |
EP2110921B1 (en) | 2008-04-14 | 2013-06-19 | Stanley Black & Decker, Inc. |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cordless tool |
US20090284201A1 (en) * | 2008-05-15 | 2009-11-19 | Young-Chun Jeung | Motor with magnetic sensors |
US20100039055A1 (en) * | 2008-08-14 | 2010-02-18 | Young-Chun Jeung | Temperature control of motor |
US8138710B2 (en) * | 2008-08-14 | 2012-03-20 | Sntech Inc. | Power drive of electric motor |
US8232755B2 (en) * | 2009-04-02 | 2012-07-31 | Young-Chun Jeung | Motor with circuits for protecting motor from input power outages or surges |
JP2011199968A (ja) | 2010-03-18 | 2011-10-06 | Asmo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制御方法 |
EP2433757B1 (en) | 2010-09-28 | 2014-12-31 | Black & Decker Inc. | Power too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otor inside a power tool |
TWI463785B (zh) * | 2011-09-21 | 2014-12-01 | Amtek Semiconductor Co Ltd | 馬達驅動裝置 |
JP6022319B2 (ja) | 2012-11-19 | 2016-11-09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 |
JP6058449B2 (ja) * | 2013-03-29 | 2017-01-11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装置 |
CN105308849B (zh) | 2013-09-30 | 2018-01-16 |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 无刷电机的相位控制电路、无刷电机及无刷电机的相位控制方法 |
US9479090B2 (en) * | 2013-12-20 | 2016-10-25 |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
JP6170455B2 (ja) * | 2014-03-20 | 2017-07-26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AU2015264428B2 (en) | 2014-05-18 | 2019-02-14 | Black & Decker Inc. | Power tool system |
US9893384B2 (en) | 2014-05-18 | 2018-02-13 | Black & Decker Inc. | Transport system for convertible battery pack |
US10243491B2 (en) | 2014-12-18 | 2019-03-26 | Black & Decker Inc. | Control scheme to increase power output of a power tool using conduction band and advance angle |
JP6281559B2 (ja) * | 2015-06-05 | 2018-02-2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 |
WO2016194281A1 (ja) * | 2015-06-05 | 2016-12-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 |
EP3370924B1 (en) | 2015-11-02 | 2021-05-05 | Black & Decker Inc. | Reducing noise and lowering harmonics in power tools using conduction band control schemes |
EP3560062A4 (en) | 2016-12-23 | 2020-06-24 | Black & Decker Inc. | CORDLESS ELECTRIC TOOL SYSTEM |
DE102019100850A1 (de) * | 2019-01-14 | 2020-07-16 | Steinel Gmbh | Heißluftgebläs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selben |
EP3806273A1 (en) | 2019-10-11 | 2021-04-14 | Black & Decker Inc. | Power tool receiving different capacity batttery packs |
JP2022156002A (ja) * | 2021-03-31 | 2022-10-14 | 株式会社空 | 電動機 |
JP7276934B2 (ja) * | 2021-03-31 | 2023-05-18 | 株式会社空 | 電動機 |
FR3124662B1 (fr) * | 2021-06-23 | 2024-09-20 | Inteva Products Llc | Circuit d’ondulation comportant un capteur à effet hall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84384A (ja) * | 1993-12-24 | 1995-07-21 |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進角制御方法 |
JP2002315381A (ja) * | 2001-04-11 | 2002-10-25 | Denso Corp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制御方法 |
CN1518206A (zh) * | 2003-01-14 | 2004-08-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716754A (zh) * | 2004-07-01 | 2006-01-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
CN101051806A (zh) * | 2007-05-17 | 2007-10-10 | 同济大学 | 车用空调压缩机新型电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1095279A (zh) * | 2003-12-09 | 2007-12-26 |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98983A (ja) * | 1988-05-27 | 1989-12-01 | Canon Inc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
DE4132881A1 (de) * | 1991-10-03 | 1993-07-29 | Papst Motoren Gmbh & Co Kg | Ansteuerschaltung fuer buerstenlose gleichstrommotoren |
JPH0742574U (ja) * | 1993-12-28 | 1995-08-04 |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機の駆動装置 |
GB2301904B (en) * | 1995-06-05 | 1999-12-08 | Kollmorgen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
JP3275648B2 (ja) * | 1995-08-18 | 2002-04-15 |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電動機出力制御方法 |
JP4185590B2 (ja) * | 1998-08-20 | 2008-11-26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4002717B2 (ja) * | 2000-08-29 | 2007-11-07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2003235201A (ja) * | 2001-12-03 | 2003-08-22 | Mitsuba Corp | 電動モータ |
JP2004129379A (ja) * | 2002-10-02 | 2004-04-22 | Toyota Motor Corp | 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モータの駆動制御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US7893638B2 (en) * | 2006-11-30 | 2011-02-22 | Denso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rotary machine |
JP5250979B2 (ja) * | 2007-02-07 | 2013-07-3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制御装置 |
TWI354440B (en) * | 2007-05-22 | 2011-12-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rushless ele |
-
2008
- 2008-04-24 JP JP2008113892A patent/JP5410690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4-24 CN CN2009101322393A patent/CN101599731B/zh active Active
- 2009-04-24 US US12/429,705 patent/US804009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84384A (ja) * | 1993-12-24 | 1995-07-21 |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進角制御方法 |
JP2002315381A (ja) * | 2001-04-11 | 2002-10-25 | Denso Corp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制御方法 |
CN1518206A (zh) * | 2003-01-14 | 2004-08-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1095279A (zh) * | 2003-12-09 | 2007-12-26 |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
CN1716754A (zh) * | 2004-07-01 | 2006-01-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
CN101051806A (zh) * | 2007-05-17 | 2007-10-10 | 同济大学 | 车用空调压缩机新型电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6677A (zh) * | 2015-10-30 | 2018-05-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送风机以及空气调节机 |
CN107565763A (zh) * | 2016-06-29 | 2018-01-09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马达、马达功率控制方法及具有该马达的风扇 |
CN110168913A (zh) * | 2017-01-20 | 2019-08-23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机驱动装置 |
CN110168913B (zh) * | 2017-01-20 | 2022-11-11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机驱动装置 |
TWI839127B (zh) * | 2023-02-22 | 2024-04-11 | 大陸商東莞市懋勝電子實業有限公司 | 一種節能三相無刷直流電機 |
CN117477996A (zh) * | 2023-12-26 | 2024-01-30 | 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 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7477996B (zh) * | 2023-12-26 | 2024-04-30 | 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 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267549A1 (en) | 2009-10-29 |
US8040090B2 (en) | 2011-10-18 |
JP2009268225A (ja) | 2009-11-12 |
CN101599731B (zh) | 2012-10-03 |
JP5410690B2 (ja) | 2014-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99731B (zh) | 无刷电动机控制装置及无刷电动机 | |
US822802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ybrid motor | |
US783911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ynchronous motor | |
Su et al. | Low-cost sensorless control of brushless DC motors with improved speed range | |
EP078003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torque ripple in a dc brushless motor using phase current overlap | |
CN201383787Y (zh) |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 |
CN101183844B (zh) | 电机驱动装置和方法 | |
EP2485390A2 (en) | Driving apparatus of sensorless brushless motor | |
EP2479883A2 (en) | Driving apparatus of sensorless brushless motor | |
CN110492797A (zh) | 马达驱动电路 | |
Mukherjee et al. | Development of microcontroller based speed control scheme of BLDC motor using proteus VSM software | |
CN110247588B (zh) | 一种霍尔电机的单脉冲控制方法及系统 | |
US8890447B2 (en) | Startup control circuit of drive circuit | |
Hasen et al. |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a three phase BLDC motor controller | |
CN109361336B (zh) |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方法 | |
Awaar et al. | Comparative Study And Experimentation of Speed Control Methods of BLDC Motor using DRV8312 | |
TWI755131B (zh) | 即時無感測器馬達控制驅動系統 | |
US20100237811A1 (en) | Six-Phase Firing Circuit For Brushless DC Controls | |
JPS6188785A (ja) | 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タ | |
Kumar et al. | DIGITAL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FOR MULTI QUADRANT OPERATION OF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MOTOR DRIVE USING FPGA | |
JPH0775369A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位相角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
JP3893366B2 (ja) | モータ駆動方法及びモータ駆動装置 | |
JPH10174482A (ja) | 直流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駆動回路 | |
Jeong | Position-sensing by ZCP Filter for 3-Phase Sinusoidal BLDC Motor Controller | |
CN116827208A (zh) | 马达控制装置以及马达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1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Denso Co., Ltd. Address before: Mei Tian Kosai Shizuoka Prefecture in 390 times Patentee before: ASMO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