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3068A - 电声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电声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3068A
CN101583068A CNA2009101393651A CN200910139365A CN101583068A CN 101583068 A CN101583068 A CN 101583068A CN A2009101393651 A CNA2009101393651 A CN A2009101393651A CN 200910139365 A CN200910139365 A CN 200910139365A CN 101583068 A CN101583068 A CN 101583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framework
coil loudspeaker
loudspeaker voic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393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3068B (zh
Inventor
汤浅英夫
本永秀典
藤田胜也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83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3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3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3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6Arranging circuit leads; Relieving strain on circuit l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声变换器,能够适当地对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的该音圈的引线进行牵引处理,防止声学性能降低。所述电声变换器在远离振动板(14)的位置从音圈(15)引出该音圈(15)的引线(17、18),并且在框架(1)上设置在引线(17、18)上形成松弛部(31、32)的空中成型用的开口(7A、7B),使用从开口(7A、7B)插入的成型导杆(33)在空中弯曲(空中成型)引线(17、18)以形成松弛部(31、32),通过进行这样的牵引处理,将所述引线(17、18)引导至规定位置。

Description

电声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便携式电话等中使用的小型和薄型的扬声器、接收器(receiver)等电声变换器。
背景技术
这种电声变换器具有磁路、振动系统和框架,并在磁隙(magnetic gap)中配置音圈(voice coil)而构成,其中,所述磁路具有磁轭(yoke)、磁体(magnet)以及极靴(pole piece),所述振动系统具有振动板和所述音圈,所述框架用于保持上述磁路和振动系统。在此,振动板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上,并配置在磁路之上,卷绕导线而成的音圈的一端粘接固定在振动板上,该音圈配置在磁隙中。
对于这样构成的电声变换器,包括如下的现有技术,即,为了一边实现小口径化一边提高声学性能(acoustic performance),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该音圈的引线,在引线不接触振动板的情况下将该引线引出至外部(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该现有技术在以下方面也是有效的。即,若在靠近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该音圈的引线,则在将音圈和振动板粘接固定在一起时,由于卷绕起始线即一侧的引线位于音圈的内周侧,因此需要使该卷绕起始线跨过音圈的与振动板相向的粘接面,延伸到该音圈的外周部侧。由此,在粘接面的周边存在一根线直径大小的浮起,不能平行地使音圈粘接面和振动板粘接面接合。因此,音圈和振动板的粘接不稳定,并且可靠性也降低。而且,音圈的轴线相对于振动方向倾斜,在强烈要求小型和薄形化且磁隙也被限制的电声变换器中,音圈容易与其内外侧的磁轭、磁体及极靴接触(参照专利文献2的第[0002]~[0003]段)。上述现有技术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JP特许第30981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7-16626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音圈的引线的支撑物,若仅在不拉紧的程度下牵引该引线将其引导到规定位置,则对振动系统的影响大,导致声学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声变换器,能够适当地对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的该音圈的引线进行牵引处理,以防止声学性能降低。
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电声变换器具有磁路、振动系统和框架,在磁隙中配置音圈而成,其中,所述磁路具有磁轭、磁体以及极靴,所述振动系统具有振动板和所述音圈,所述框架保持所述磁路和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音圈的引线在远离所述振动板的位置从该音圈引出,并且,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在从所述音圈引出的所述引线上形成松弛部的空中成型用的开口。
由此,能够使用从设置在框架上的开口插入的成型导杆(forming jig),在空中弯曲(空中成型)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的该音圈的引线形成松弛部,通过进行这样的牵引处理,将所述音圈的引线引导至规定位置。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该音圈的引线,并且在框架上设置有在从所述音圈引出的所述引线上形成松弛部的空中成型用的开口,因此能够适当地对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的该音圈的引线进行牵引处理。因此,即使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引出该音圈的引线,对振动系统的影响也小,并且能够防止声学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端子部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将盖板(baffle)、振动板以及振动板环透明化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将盖板、振动板以及振动板环透明化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外部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将盖板、振动板以及振动板环透明化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框架1如下形成,即,对一张薄板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拉深加工),形成为设置有四边形底板2和从其外周边缘垂直立起的侧壁3的浅的带底四方筒状,并且,对底板2实施切缝加工及弯折加工,切起该底板2的外侧部的4个位置,在侧壁3的内侧形成小一圈的四边形的带底的框状的磁轭部4,以使磁轭与框架1形成为一体。
磁轭部4由前后左右4个磁轭侧壁5A、5B、5C、5D和四边形的磁轭底板6构成,其中,所述前后左右4个磁轭侧壁5A、5B、5C、5D以规定的间隔与侧壁3的内侧相向,所述磁轭底板6由底板2的位于上述各磁轭侧壁5A、5B、5C、5D内侧的中央部形成。
在磁轭部4的四角具有各磁轭侧壁5A、5B、5C、5D相互间的间隙4A、4B、4C、4D,磁轭部4的内侧经上述各间隙4A、4B、4C、4D与处于该磁轭部4的周围并形成在相同的高度位置上的框架1内的外侧部连通。
在框架1上设置有在底板2的四个角落部配置的圆形的第一开口7A、7B、7C、7D和配置在磁轭底板6的四个角落部的近似L形的第二开口8A、8B、8C、8D,并且在底板2的外侧部的4个位置上设置有前后左右的第三开口9A、9B、9C、9D,所述前后左右的第三开口9A、9B、9C、9D是通过从底板2切起各磁轭侧壁5A、5B、5C、5D而形成的开口。
图2是使用图1所示的框架组装而成的方形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3是同一扬声器的端子部纵向剖视图,图4是同一扬声器的将盖板、振动板及振动板环透明化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关于图2~图4所示的扬声器10,在磁轭底板6上粘接固定四棱柱状的永久磁铁即磁体11,并且在该磁体11上粘接固定由四边形金属板形成的极靴12,由磁轭部4、磁体11以及极靴12构成磁路13。
另一方面,将四边形的振动板14和四方筒状的音圈15粘接固定在一起,使它们呈同心圆状,由振动板14和音圈15构成振动系统16,其中,所述四边形的振动板14由树脂或金属薄膜形成,所述四方筒状的音圈15通过卷绕表面被绝缘层覆盖的导线而形成。
在此,在将振动板14和音圈15粘接固定在一起时,为了将音圈15的卷绕起始线即一侧的引线17以及卷绕终止线即另一侧的引线18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该音圈15引出,而将音圈15的与引线引出侧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粘接固定在振动板14上。
由此,因为能够平行地使振动板粘接面和音圈粘接面接合,所以振动板14和音圈15的粘接稳定,并且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另外,在框架1上安装一对外部连接端子19,所述一对外部连接端子19分别用于连接从音圈15引出的引线17、18,此时,将前后左右的4个第三开口9A、9B、9C、9D用作一对外部连接端子19的引出口和扬声器10的背面音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后左右的4个第三开口9A、9B、9C、9D中的左右的第三开口9C、9D用作背面音孔,将前后的第三开口9A、9B用作一对外部连接端子19的引出口,其中,所述左右的第三开口9C、9D是通过从底板2切起短边侧的左右磁轭侧壁5C、5D而形成的,所述前后的第三开口9A、9B是通过从底板2切起长边侧的前后磁轭侧壁5A、5B而形成的。
各外部连接端子19是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切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通过嵌入成型法一体地设置在树脂制的绝缘体20上。
绝缘体20将安装部21、延伸部22和嵌合部23形成为一体,其中,所述安装部21重叠固定在底板2的角落部上,该底板2的角落部位于与一体地设置在绝缘体20上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引出口即前侧第三开口9A或者后侧第三开口9B的横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所述延伸部22从该安装部21延伸到位于横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的前侧第三开口9A或者后侧第三开口9B之上;所述嵌合部23从该延伸部22的下表面突出,嵌合在位于延伸部22下侧的前侧第三开口9A或者后侧第三开口9B中。
外部连接端子19将固定部24、悬臂梁状的弹簧片26和焊接垫部27形成为一体,其中,所述固定部24埋入在延伸部22的树脂内;所述悬臂梁状的弹簧片26从固定部24向斜下方延伸,经位于延伸部22下侧的前侧第三开口9A或者后侧第三开口9B从框架1的底面倾斜状地向外部突出,在该突出端部形成有下表面凸、上表面凹的接触部25;所述焊接垫部27埋设在延伸部22的树脂内,与固定部24导通连接,而且所述焊接垫部27的一个表面与延伸部22的上表面在大致一个平面内,并从延伸部22的上表面露出。
关于一个外部连接端子19,将安装部21固定在底板2的前右侧角落部之上,使弹簧片26经前侧第三开口9A从框架1的底面向外部突出,并且将焊接垫部27露出配置在框架1内的前侧磁轭侧壁5A的外侧底部;关于另一个外部连接端子19,将安装部21固定在底板2的后右侧角落部之上,使弹簧片26经后侧第三开口9B从框架1的底面向外部突出,并且将焊接垫部27露出配置在框架1内的后侧磁轭侧壁5B的外侧底部。
如下述那样将各外部连接端子19固定在框架1上,即,预先在安装部21上形成上下表面贯通的贯通孔28,并且通过翻边(burring)加工在位于重叠安装部21的底板2的角落部的第一开口7C、7D的周围形成圆筒状的立起部29,在将安装部21重叠底板2的角落部时,使立起部29从安装部21的下表面侧经贯通孔28贯通到上表面侧,对突出至安装部21的上表面的立起部29的端部进行压溃加工。
然后,通过焊接将从音圈15引出的两根引线17、18中的一侧的引线17连接在一侧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焊接垫部27上,并且通过焊接将另一侧的引线18连接在另一侧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焊接垫部27上,将振动板1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1的侧壁3上,在位于振动板14下侧的磁隙30中插入配置音圈15,通过框架1保持磁路13和振动系统16。
在此,如图2~图4所示,从音圈15引出的两根引线17、18在框架1内被牵引而形成松弛部31、32,并被引导至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焊接垫部27上,而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焊接垫部27上。
在进行该牵引处理时,像上述那样在远离振动板14的位置即音圈15的与振动板粘接侧端部(上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下端部)从该音圈15引出音圈15的两根引线17、18,并且在音圈15左侧的前后角部从该音圈15引出音圈15的两根引线17、18,所述音圈15左侧的前后角部是与具有两个第一开口7A、7B的底板2左侧的前后角落部靠近的两个位置,其中,所述两个第一开口7A、7B是没有用于将各外部连接端子19固定在框架1上的剩余的开口。
另外,将具有圆形剖面的销状的成型导杆33从框架1的底侧插入到位于底板2左侧的前后角落部的两个第一开口7A、7B中,并使其立设在框架1内左侧的前后角落部上。
然后,框架1内的外侧部位于磁轭部4的周围并形成在相同高度位置上,因此将从音圈15下端部中的左侧的前角部引出的一侧的引线17,从前侧磁轭侧壁5A和左侧磁轭侧壁5C相互间的间隙4A引出至框架1内的左侧前角落部,并将所述一侧的引线17挂在立设于框架1内的左侧前角落部的一侧的成型导杆33上,在此状态下,向在框架1内的前侧磁轭侧壁5A的外侧底部露出配置的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焊接垫部27的方向拉动所述一侧的引线17,在框架1内的左侧前角落部形成近似U字形的松弛部31,并将所述一侧的引线17引导至该焊接垫部27。
另外,框架1内的外侧部位于磁轭部4周围并形成在相同高度位置上,因此将从音圈15下端部中的左侧的后角部引出的另一侧的引线18,从后侧磁轭侧壁5B和左侧磁轭侧壁5C相互间的间隙4B引出至框架1内的左侧后角落部,并将所述另一侧的引线18挂在立设于框架1内的左侧后角落部的另一侧的成型导杆33上,在此状态下,向在框架1内的后侧磁轭侧壁5B的外侧底部露出配置的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焊接垫部27的方向拉动所述另一侧的引线18,在框架1内的左侧后角落部形成近似U字形的松弛部32,并将所述另一侧的引线18引导至该焊接垫部27。
进行这样的牵引处理后,通过焊接分别将音圈15的各引线17、18连接在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19的焊接垫部27上,接着,将振动板14的背面粘接固定在音圈15的与引线引出侧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使它们呈同心状,并且将振动板1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1的侧壁3上。
这样构成的扬声器10被用于例如便携式电话中,若从外部电路通过一对外部连接端子19向音圈15输入电声信号,则通过在磁路13上所产生的磁场和因向音圈15通电而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音圈15上下振动,随之振动板14上下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根据以上结构,能够在远离振动板14的位置从音圈15引出该音圈15的引线17、18,并且在框架1上设置有在从所述音圈15引出的所述引线17、18上形成松弛部31、32的空中成型用的开口7A、7B,因此能够适当地对在远离振动板14的位置从音圈15引出的该音圈15的引线17、18进行牵引处理。由此,即使在远离振动板14的位置从音圈15引出该音圈15的引线17、18,对振动系统16的影响也小,能够防止声学性能降低。
另外,由于在远离振动板14的位置从音圈15引出该音圈15的引线17、18,所以能够平行地将振动板粘接面和音圈粘接面接合在一起,由此振动板14和音圈15粘接稳定,并且可靠性也得到提高,而且音圈15的轴线与振动方向(图2、图3中的纸面左右方向)平行,在小型和薄形化要求高且磁隙30也被限制的扬声器中,音圈15不易接触其内外侧的磁轭侧壁5A、5B、5C、5D和磁体11及极靴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在振动板1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四边形的振动板环34,经过振动板环34将振动板1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1的侧壁3上。另外,设置用于覆盖框架1的上部开口的四边形的盖板35。该盖板35是对金属板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与振动板14相向的正面音孔36,并且从外周边部垂下形成有四方筒状的外缘部37,将该外缘部37与侧壁3的外侧嵌合,从而与框架1结合。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图7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5所示的框架41如下形成,即,对一张薄板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拉深加工),形成为设置有圆形底板42和从其外周边垂直立起的侧壁43的浅的带底圆筒状,并且,对底板42实施切缝加工及弯折加工,切起该底板42的外侧部3个位置,在侧壁43的内侧形成小一圈的圆形的带底框状的磁轭部44,以使磁轭与框架形成为一体。
磁轭部44由3个磁轭侧壁45A、45B、45C和圆形的磁轭底板46构成,其中,所述3个磁轭侧壁45A、45B、45C弯曲为圆弧状,以规定的间隔与侧壁43的内侧相向,所述圆形的磁轭底板46由底板42的位于上述的各磁轭侧壁45A、45B、45C内侧的中央部形成。
磁轭部44的外侧部具有各磁轭侧壁45A、45B、45C相互间的间隙44A、44B、44C,且间隙44A、44B、44C大致相等,磁轭部44的内侧经上述各间隙44A、44B、44C与位于该磁轭部44的周围并形成在相同高度位置上的框架41内的外侧部连通。
在框架41上设置有在底板42的各磁轭侧壁45A、45B、45C相互间配置的圆形的第一开口47A、47B、47C和大致等间隔地在磁轭底板46外侧部配置的4个圆形的第二开口48A、48B、48C、48D,并且在底板42的外侧部3个位置上设置有第三开口49A、49B、49C,所述第三开口49A、49B、49C是通过从底板42切起各磁轭侧壁45A、45B、45C而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的。
图6是使用图5所示的框架组装而成的圆形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7是同一扬声器的将盖板和振动板及振动板环透明化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关于图6、图7所示的扬声器50,在磁轭底板46上粘接固定圆柱状的永久磁铁即磁体51,并且在该磁体51上粘接固定由圆形金属板形成的极靴52,由磁轭部44、磁体51以及极靴52构成磁路53。
另一方面,将圆形的振动板54和圆筒状的音圈55粘接固定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为同心状,由振动板54和音圈55构成振动系统56,其中,所述圆形的振动板54由树脂或金属薄膜形成,所述圆筒状的音圈55通过卷绕表面被绝缘层覆盖的导线而形成。
在此,在将振动板54和音圈55粘接固定在一起时,为了在远离振动板54的位置从音圈55引出该音圈55的卷绕起始线即一侧的引线57以及卷绕终止线即另一侧的引线58,而将音圈55的与引线引出侧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粘接固定在振动板54上。
由此,因为能够平行地使振动板粘接面和音圈粘接面接合,所以振动板54和音圈55粘接稳定,并且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另外,在框架41上安装一对外部连接端子59,所述一对外部连接端子59分别用于连接从音圈55引出的引线57、58,在此,将3个第三开口49A、49B、49C分别用作一对外部连接端子59的引出口和扬声器50的背面音孔。
各外部连接端子59是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切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通过嵌入成型一体地设置在树脂制的单一的绝缘体60上。
绝缘体60将安装部61和圆弧状的延伸部62形成为一体,其中,所述安装部61在底板42的两个磁轭侧壁45A、45B相互间的间隙44A被重叠固定;所述圆弧状延伸部62从安装部61的两侧延伸至两个第三开口49A、49B各自大致一半的位置上,所述两个第三开口49A、49B通过从底板42切起夹持该安装部61的两个磁轭侧壁45A、45B而设置在底板42上。
外部连接端子59将固定部64、悬臂梁状的弹簧片66和焊接垫部67形成为一体,其中,所述固定部64埋入在延伸部62的树脂内;所述悬臂梁状的弹簧片66从固定部64一边沿着下侧的第三开口49A、49B一边向斜下方延伸,经下侧的第三开口49A、49B从框架41的底面倾斜状地向外部突出,在其突出端部形成有下表面凸、上表面凹的接触部65;所述焊接垫部67埋设在延伸部62的树脂内,与固定部64导通连接,而且所述焊接垫部67的一个表面露出到延伸部62的上表面。
关于一个外部连接端子59,使弹簧片66从一个延伸部62的前端侧经下侧的第三开口49A从框架41的底面突出至外部,并且将焊接垫部67露出配置在框架41内的磁轭侧壁45A的外侧底部;关于另一个外部连接端子59,使弹簧片66从另一个延伸部62的前端侧经下侧的第三开口49B从框架41的底面突出至外部,并且将焊接垫部67露出配置在框架41内的磁轭侧壁45B的外侧底部。
如下述那样将各外部连接端子59固定在框架41上,即,预先在安装部61上形成上下表面贯通的贯通孔(省略图示),并且通过翻边加工在位于安装部61下侧的一个第一开口47A的周围形成圆筒状的立起部69,在使安装部61重叠在底板42的两个磁轭侧壁45A、45B相互间的间隙44A时,使立起部69从安装部61的下表面侧经贯通孔贯通到上表面侧,对突出至安装部61的上表面的立起部69的端部进行压溃加工。
然后,通过焊接将从音圈55引出的两根引线57、58中的一侧的引线57连接在一侧的外部连接端子59的焊接垫部67上,并且通过焊接将另一侧的引线58连接在另一侧的外部连接端子59的焊接垫部67上,将振动板5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41的侧壁43上,在位于振动板54下侧的磁隙70中插入配置音圈55,通过框架41保持磁路53和振动系统56。
在此,如图7所示,从音圈55引出的两根引线57、58在框架41内被进行牵引处理而形成松弛部71、72,并被引导至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59的焊接垫部67上,而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59的焊接垫部67上。
在进行该牵引处理时,像上述那样在远离振动板54的位置即音圈55的与振动板粘接侧端部(上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下端部)从该音圈55引出音圈55的两根引线57、58,并且在如下两个位置从该音圈55引出音圈55的两根引线57、58,即,该两个位置具有没有用于将各外部连接端子59固定在框架41上的剩余的两个第一开口47C、47B,并且对应于一个磁轭侧壁45C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磁轭侧壁45A、45B相互间的间隙44C、44B。
另外,将具有圆形剖面的销状的成型导杆(省略图示)插入到两个第一开口47C、47B中,在框架41内的外侧部立设在间隙44C、44B中,其中,所述两个第一开口47C、47B是剩余的开口,没有用于将各外部连接端子59固定在框架41上,所述间隙44C、44B是一个磁轭侧壁45C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磁轭侧壁45A、45B相互间的间隙。
然后,框架41内的外侧部位于磁轭部44的周围并形成在相同高度位置上,因此将音圈55下端部中的从与间隙44C对应的一个位置引出的一侧的引线57从间隙44C引出至框架41内的外侧部,并将所述一侧的引线57挂在立设于间隙44C中的一侧的成型导杆上,在此状态下,向在框架41内的磁轭侧壁45A的外侧底部露出配置的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59的焊接垫部67的方向拉动所述一侧的引线57,在框架41内的外侧部形成近似U字形的松弛部71,并将所述一侧的引线57沿磁轭侧壁45A引导至该焊接垫部67。
另外,框架41内的外侧部位于磁轭部44的周围并形成在相同高度位置上,因此将音圈55下端部的从与间隙44B对应的一个位置引出的另一侧的引线58从间隙44B引出至框架41内的外侧部,并将所述另一侧的引线58挂在立设于间隙44B中的一侧的成型导杆上,在此状态下,向在框架41内的磁轭侧壁45A的外侧底部露出配置的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59的焊接垫部67的方向拉动所述另一侧的引线58,在框架41内外侧部形成近似U字形的松弛部71,并将所述另一侧的引线58沿磁轭侧壁45A引导至该焊接垫部67。
进行这样的牵引处理后,通过焊接分别将音圈55的各引线57、58连接在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59的焊接垫部67上,接着,将振动板54的背面粘接固定在音圈55的与引线引出侧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使它们呈同心状,并且将振动板5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41的侧壁43上。
这样构成的扬声器50被用于例如便携式电话中,若从外部电路通过一对外部连接端子59向音圈55输入电声信号,则通过在磁路53上所产生的磁场和因向音圈55通电而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音圈55上下振动,随之振动板54上下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根据以上结构,能够在远离振动板54的位置从音圈55引出该音圈55的引线57、58,并且在框架41上设置有在由所述音圈55引出的所述引线57、58上形成松弛部71、72的空中成型用的开口47C、47B,因此能够适当地对在远离振动板54的位置从音圈55引出的该音圈55的引线57、58进行牵引处理。由此,即使在远离振动板54的位置从音圈55引出该音圈55的引线57、58,对振动系统56的影响也小,能够防止声学性能降低。
另外,由于在远离振动板54的位置从音圈55引出该音圈55的引线57、58,所以能够平行地将振动板粘接面和音圈粘接面接合在一起,由此振动板54和音圈55粘接稳定,同时可靠性也得到提高,而且音圈55的轴线与振动方向(图6的纸面上下方向)平行,在小型和薄形化要求高且磁隙70也被限制的扬声器中,音圈55不易接触其内外侧的磁轭侧壁45A、45B、45C和磁体51及极靴5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板5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圆形的振动板环74,经过振动板环74将振动板54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41的侧壁43上。另外,设置用于覆盖框架41的上部开口的圆形的盖板75。该盖板75是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与振动板54相向的正面音孔76,并且从外周边部垂下形成有圆筒状的外缘部77,将该外缘部77与侧壁43的外侧嵌合,从而与框架41结合。
以上,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得知,本发明既能够对应于四边和三角形的方形电声设备中,也能够对应于圆形电声设备、其他椭圆形的电声设备。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8、图9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外部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8所示的外部连接端子81是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切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包括固定部82、阶梯部83、悬臂梁状的弹簧片86、一对压入片87和一对挟持片89并形成为一体,其中,所述固定部82用于点焊音圈55的引线57、58;所述阶梯部83形成在该固定部82的一端侧;所述悬臂梁状的弹簧片86从该阶梯部83经折回部84倾斜地向固定部82的下侧延伸,在其前端部形成有下表面凸、上表面凹的接触部85;所述一对压入片87从固定部82的两侧弯曲,与固定部82形成90度的弯曲角,一个向上突出,另一个向下突出;所述一对挟持片89从固定部82的与阶梯部83相反的另一端侧弯曲立起,与所述另一端侧形成90度的弯曲角,被中央狭缝88分割为左右两个。
图9是安装有图8所示的外部连接端子的方形扬声器(电声变换器的一个例子)的将盖板和振动板及振动板环透明化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所示的扬声器90具有树脂制的浅的带底的四方筒状的框架91,在该框架91底部的左右两个侧部(长边方向两个端部)设置端子插入孔92,并且在各端子插入孔92之间设置磁轭插入孔93。另外,在框架91的侧壁上设置有切口部94A、94B,所述切口部94A、94B使框架91内的左右两侧部在短边方向一侧(后侧)向外部开放。
并且,在框架91的中央部压入金属制的上表面和两个侧面开放的方形磁轭95,将磁轭95的底部配置在框架91的磁轭插入孔93中,并且将磁轭95的侧壁部配置在框架91长边侧的两个侧壁的内侧,磁轭95的内侧直接与框架91的左右两个侧部连通。在该磁轭95的底部上粘接固定四棱柱状的永久磁铁即磁体96,并且在该磁体96上粘接固定由四边形的金属板形成的极靴97,由磁轭95、磁体96以及极靴97构成磁路98。
另一方面,将四边形的振动板(省略图示)和四方筒状的音圈99粘接固定在一起,使它们形成同心状,由振动板和音圈99构成振动系统(仅图示了音圈99),其中,所述四边形的振动板由树脂或金属薄膜形成,所述四方筒状的音圈99通过卷绕表面被绝缘层覆盖的导线而形成。
在此,在将振动板和音圈99粘接固定在一起时,为了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99引出该音圈99的卷绕起始线即一侧的引线100以及卷绕终止线即另一侧的引线101,而将音圈99的与引线引出侧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粘接固定在振动板上。
由此,因为能够平行地使振动板粘接面和音圈粘接面接合,所以振动板和音圈99粘接稳定,并且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另外,在框架91安装一对外部连接端子81,所述一对外部连接端子81分别连接从音圈99引出的引线100、101,在框架91的左右两个侧部分别压入外部连接端子81的压入片87,外部连接端子81的固定部82大致呈一个平面地露出配置在框架91的各磁轭插入孔93中,使外部连接端子81的挟持片89立设在框架91内的左右两个侧部上,并且使弹簧片86从框架91的左右两个侧部的底面突出至外部。
然后,通过点焊将从音圈99引出的两根引线100、101中的一侧的引线100连接在一侧的外部连接端子81的固定部82上,并且通过点焊将另一侧的引线101连接在另一侧的外部连接端子81的固定部82上,将振动板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91的侧壁上,在位于振动板下侧的磁隙102中插入配置音圈99,通过框架91保持磁路98和振动系统。
在此,如图9所示,从音圈99引出的两根引线100、101在框架91内的左右两个侧部被进行牵引处理而形成松弛部103、104,并被引导至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81的固定部82上,而且通过点焊连接在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81的固定部82上。
在进行该牵引处理时,像上述那样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即在音圈99的与振动板粘接侧端部(上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下端部)从该音圈99引出音圈99的两根引线100、101,并且在音圈99后侧的左右角部从该音圈99引出音圈99的两根引线100、101,所述音圈99后侧的左右角部是接近位于框架91后侧的左右两端的切口部94A、94B的两个位置。
并且,磁轭95的内侧直接与框架91内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连通,因此将从音圈99下端部的后侧的左角部引出的一侧的引线100,从位于框架91后侧左端的切口部94A引出至框架91的外部,如图8所示,形成大致V字形的松弛部103,所述大致V字形的松弛部103是引线100被销状的中央部变细的成型导杆105的前端部向前侧压弯而形成的,并形成在框架91内的左侧部,所述销状的中央部变细的成型导杆105从位于框架91后侧左端的切口部94A插入至框架91内的左侧部,此后,通过点焊将该松弛部103前头的引线100连接到在框架91内的左侧底部露出的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81的固定部82上,然后,将前头的引线100夹入挟持片89的中央狭缝88中,在此状态下,从该挟持片89对前头多余的引线100进行切断处理。
另外,磁轭95的内侧直接与框架91内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连通,因此将从音圈99下端部的后侧的右角部引出的另一侧的引线101引出到框架91内的右侧部,如图8所示,形成大致V字形的松弛部104,所述大致V字形的松弛部104是引线101被销状的中央部变细的成型导杆105的前端部向前侧压弯而形成的,并形成在框架91内的右侧部,所述销状的中央部变细的成型导杆105从位于框架91后侧右端的切口部94A插入至框架91内的右侧部,此后,通过点焊将松弛部104前头的引线101连接到在框架91内的右侧底部露出配置的作为连接对象的外部连接端子81的固定部82上,然后,将前头的引线101夹入挟持片89的中央狭缝88中,在此状态下,从该挟持片89对前头多余的引线101进行切断处理。
在进行该牵引处理后,将振动板的背面粘接固定在音圈99的与引线引出侧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上,使它们呈同心状,并且将振动板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91的侧壁上。
这样构成的扬声器90被用于例如便携电话中,若从外部电路通过一对外部连接端子81向音圈99输入电声信号,则通过在磁路98中所产生的磁场和因向音圈99通电而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音圈99上下振动,随之振动板上下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根据以上结构,能够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99引出该音圈99的引线100、101,并且在框架91上设置有在从所述音圈99引出的所述引线100、101上形成松弛部103、104的空中成型用的开口即切口部94A、94B,因此能够适当地对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99引出的该音圈99的引线100、101进行牵引处理。由此,即使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99引出该音圈99的引线100、101,对振动系统的影响也小,能够防止声学性能下降。
另外,由于在远离振动板的位置从音圈99引出该音圈99的引线100、101,所以能够平行地将振动板粘接面和音圈粘接面接合在一起,由此振动板和音圈99粘接稳定,同时可靠性也得到提高,而且音圈99的轴线与振动方向平行,在小型和薄形化要求高且磁隙102也被限制的扬声器中,音圈99不易接触其内外侧的磁轭95和磁体96及极靴9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板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四边形的振动板环,经过振动板环将振动板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91的侧壁上。另外,设置用于覆盖框架91的上部开口的四边形的盖板。该盖板是对金属板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与振动板相向的正面音孔,并且从外周边部垂下形成有四方筒状的外缘部,将该外缘部与侧壁的外侧嵌合,从而与框架91结合。
以上,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得知,本发明能够用于在从音圈引出的引线上通过拉伸弯曲形成松弛部的空中成型和通过推压弯曲形成松弛部的空中成型。

Claims (1)

1.一种电声变换器,具有磁路、振动系统和框架,并在磁隙中配置音圈而构成,其中,所述磁路具有磁轭、磁体以及极靴,所述振动系统具有振动板和所述音圈,所述框架保持所述磁路和所述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音圈的引线在远离所述振动板的位置从该音圈引出,并且,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在从所述音圈引出的所述引线上形成松弛部的空中成型用的开口。
CN200910139365.1A 2008-05-13 2009-05-13 电声变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3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5472 2008-05-13
JP2008125472A JP4997173B2 (ja) 2008-05-13 2008-05-13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8-125472 2008-05-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3068A true CN101583068A (zh) 2009-11-18
CN101583068B CN101583068B (zh) 2014-05-07

Family

ID=40886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36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3068B (zh) 2008-05-13 2009-05-13 电声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155374B2 (zh)
EP (1) EP2120482B1 (zh)
JP (1) JP4997173B2 (zh)
KR (1) KR101051539B1 (zh)
CN (1) CN101583068B (zh)
AT (1) ATE505910T1 (zh)
DE (1) DE602009001041D1 (zh)
TW (1) TWI40096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4476A (zh) * 2015-02-09 2015-07-01 张琦 一种触屏广告板用超薄扬声器
CN106658311A (zh) * 2017-01-20 2017-05-10 深圳市吉瑞德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喇叭及电子设备
CN103763667B (zh) * 2013-12-31 2017-10-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声器件
CN109561373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扬声器端子
CN109889949A (zh) * 2019-04-12 2019-06-14 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悬挂支撑的薄型扬声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6743A1 (ja) * 2007-07-31 2009-02-05 Pioneer Corporation スピーカ装置
JP5049883B2 (ja) * 2008-06-02 2012-10-1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2010041548A (ja) * 2008-08-07 2010-02-18 Panasonic Corp スピーカ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治具、および、この治具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スピーカ
JP5326412B2 (ja) * 2008-08-07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スピーカ
WO2011052194A1 (ja) * 2009-10-29 2011-05-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ならびに携帯電話
KR101109101B1 (ko) * 2010-01-08 2012-01-31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사각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02065357B (zh) * 2010-05-25 2014-06-04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扬声器件
US8391538B2 (en) * 2010-12-20 2013-03-0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arphone
JP2012134718A (ja) 2010-12-21 2012-07-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ピーカ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CN202183861U (zh) * 2011-04-04 2012-04-04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
TWM453317U (zh) * 2012-12-13 2013-05-1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揚聲器
JP6368918B2 (ja) * 2013-03-27 2018-08-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362134B2 (ja) * 2014-07-31 2018-07-25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JP6222185B2 (ja) * 2015-08-11 2017-11-01 Tdk株式会社 圧電発音体
US9794666B1 (en) 2016-06-14 2017-10-17 Bose Corporation Miniature voice coil having helical lead-out for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10631098B2 (en) * 2016-07-13 2020-04-21 Mrspeakers, Llc Planar magnetic loudspeaker airflow system
US10425756B2 (en) 2017-03-29 2019-09-24 Bos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including a miniature voice coil
US10375495B2 (en) 2017-03-29 2019-08-06 Bos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including a miniature voice coil
JP7117669B2 (ja) * 2017-10-12 2022-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および、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
JP7016666B2 (ja) * 2017-10-20 2022-02-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11388519B2 (en) * 2018-04-03 2022-07-12 Honor Device Co., Ltd. Speaker, terminal, and speaker control method
RU2746715C1 (ru) * 2020-08-14 2021-04-19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Синеморе" Плоский низкочастотный громкоговоритель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9A (zh) * 1993-10-25 1996-03-06 星精密株式会社 电声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602648A (zh) * 2002-11-28 2005-03-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
JP2007235427A (ja) * 2006-02-28 2007-09-13 Star Micronics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WO2008018007A2 (en) * 2006-08-08 2008-02-14 Nxp B.V. Combination device of speaker and camera optica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00427B1 (de) * 1979-01-08 1979-08-02 Licentia Gmbh Dynamischer Wandler mit einer Schwingspule in einem mit einer magnetischen Fluessigkeit gefuellten Luftspalt
JPS61167300A (ja) * 1985-01-19 1986-07-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小型スピ−カの製造方法
JP3098127B2 (ja) * 1992-12-04 2000-10-16 テーダブリュ電気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JP4100539B2 (ja) * 2001-05-23 2008-06-11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3874183B2 (ja) * 2002-05-21 2007-01-31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用振動板
JP3875150B2 (ja) * 2002-06-13 2007-01-31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96670A (ja) * 2002-09-04 2004-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JP3869782B2 (ja) * 2002-10-01 2007-0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JP4383953B2 (ja) * 2004-04-28 2009-1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7043230A (ja) 2005-07-29 2007-02-1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JP4594858B2 (ja) 2005-12-14 2010-12-08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US20080063234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JP2009010806A (ja) * 2007-06-29 2009-01-1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9296160A (ja) * 2008-06-03 2009-12-17 Hosiden Corp スピーカ
JP2010041548A (ja) 2008-08-07 2010-02-18 Panasonic Corp スピーカの製造に用いられる治具、および、この治具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スピー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9A (zh) * 1993-10-25 1996-03-06 星精密株式会社 电声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602648A (zh) * 2002-11-28 2005-03-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
JP2007235427A (ja) * 2006-02-28 2007-09-13 Star Micronics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WO2008018007A2 (en) * 2006-08-08 2008-02-14 Nxp B.V. Combination device of speaker and camera optical system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667B (zh) * 2013-12-31 2017-10-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声器件
CN104754476A (zh) * 2015-02-09 2015-07-01 张琦 一种触屏广告板用超薄扬声器
CN106658311A (zh) * 2017-01-20 2017-05-10 深圳市吉瑞德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喇叭及电子设备
CN109561373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扬声器端子
CN109561373B (zh) * 2017-09-26 2021-09-03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扬声器篮架和扬声器篮架中的端子装置
CN109889949A (zh) * 2019-04-12 2019-06-14 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悬挂支撑的薄型扬声器
CN109889949B (zh) * 2019-04-12 2024-01-05 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悬挂支撑的薄型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00966B (zh) 2013-07-01
JP4997173B2 (ja) 2012-08-08
KR101051539B1 (ko) 2011-07-22
KR20090118853A (ko) 2009-11-18
EP2120482A1 (en) 2009-11-18
TW200950572A (en) 2009-12-01
ATE505910T1 (de) 2011-04-15
US20090285439A1 (en) 2009-11-19
JP2009278213A (ja) 2009-11-26
CN101583068B (zh) 2014-05-07
US8155374B2 (en) 2012-04-10
DE602009001041D1 (de) 2011-05-26
EP2120482B1 (en)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3068B (zh) 电声变换器
US9055359B2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ing device
EP1575333B1 (en) Loudspeaker
KR100545159B1 (ko) 라우드스피커
JP2002152882A (ja) マイクロ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によるマイクロスピーカ
CN209526876U (zh) 一种扬声器
US7106879B2 (en) Loudspeaker
EP2120483A2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ing device
CN209526859U (zh) 一种扬声器
CN214177561U (zh) 发声装置
CN212628402U (zh) 扬声器箱
JP4820445B2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
CN110191402B (zh) 发声器件
CN108886666B (zh) 具有改良框架结构的电声换能器
JP3296720B2 (ja) スピーカ
EP2701402B1 (en) Suspension for high power micro speaker, and high power micro speaker having the same
JPH04640Y2 (zh)
JP2002186091A (ja) マイクロスピーカ
JP3791645B2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
WO2022110368A1 (zh) 发声器件
JP2002199489A (ja) スピーカ
JP2008193643A (ja) スピーカ
JP2008042366A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
JPH0574096U (ja) スピー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