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9033B - 汽车用密封条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密封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9033B
CN101519033B CN2008101613144A CN200810161314A CN101519033B CN 101519033 B CN101519033 B CN 101519033B CN 2008101613144 A CN2008101613144 A CN 2008101613144A CN 200810161314 A CN200810161314 A CN 200810161314A CN 101519033 B CN101519033 B CN 101519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p
weather strip
car
holding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13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9033A (zh
Inventor
有竹祐则
岩佐则正
土岐智
酒井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9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9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9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9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汽车用密封条,其可以轻量化,确保相对于凸缘部的夹持力,容易且廉价地制造。汽车用密封条(10)具有剖面大致U字形的卡固部(20)和密封部(40)。该汽车用密封条的特征在于,卡固部(20)具有嵌入部件(26)和包覆嵌入部件的包覆材料,包覆材料具有在卡固部的内表面上保持凸缘部(9)的保持唇(24、25),作为包覆材料,使用橡胶海绵材料,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具有比重为0.6~0.8、且25%的拉伸应力大于或等开500KPa的物理特性,在上述橡胶海绵材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EPDM橡胶,混合12重量份~2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树脂。

Description

汽车用密封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密封条,其安装在汽车车体的车体开口部周缘上,对车体开口部周缘和开口部开闭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卡固(trim)部和密封部的汽车用密封条,该卡固部安装在形成于车体开口部周缘或开口部开闭部件上的凸缘部上,该密封部与开口部开闭部件或车体开口部周缘抵接而进行密封。
以门洞装饰密封条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该门洞装饰密封条安装在车体开口部周缘的凸缘部上,在汽车车门关闭时与车门抵接,对车门与车体之间进行密封。
背景技术
如图4所示,安装于汽车车体的车体开口部周缘6上的门洞装饰密封条110,利用挤压成型而形成,由卡固部120、盖唇130和中空密封部140构成。
卡固部120形成为剖面大致U字形,夹持形成于车体开口部周缘6上的凸缘部9,从而将门洞装饰密封条110安装在车体开口部的整个周长上。卡固部120,在其内部埋设嵌入部件126,在上述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表面上,形成保持凸缘部9的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利用保持唇124、125保持在车体1的凸缘部9上。
中空密封部140在卡固部120的车外侧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在车门2关闭时,与车门2的外周抵接,从而密封车门2和车体开口部周缘6之间。中空密封部140利用橡胶海绵材料形成,以与车门2的形状配合而柔软地抵接,可靠地进行密封。通常,该海绵材料考虑柔软性、耐候性、拉伸、刚性而使用比重为0.4~0.6,25%拉伸应力为140KPa~190KPa的EPDM海绵橡胶。在这里,如果比重小于0.4,则无法获得规定的刚性(25%拉伸应力),难以在车门关闭时得到密封压力,同时在沿着车体开口部周缘6的角部弯曲而进行安装时,可能会产生多余的变形,相反,如果比重大于0.6,则刚性变高,存在车门关闭力增加的问题。
盖唇130从卡固部120的车内侧的外表面向车内方向延伸设置,与设置于车内的装饰物等抵接,覆盖门洞装饰密封条110与装饰物或车体之间的间隙。此外,在盖唇130的表面,为了装饰而设置密实材料的热塑性弹性材料制的表皮层133。
在这种门洞装饰密封条110中,卡固部120为了可靠地保持凸缘部9,在其内部埋设嵌入部件126,包含上述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在内,作为用于包覆上述嵌入部件126的材料,使用EPDM橡胶的密实材料。该EPDM橡胶的密实材料的比重为1.2~1.3左右,25%拉伸应力为大于或等于800KPa的较大值,具有充分的刚性。因此,由EPDM橡胶的密实材料构成的卡固部120,可以由其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夹持凸缘部9,稳定地保持该安装位置。
但是,近年来为了保护地球环境,要求汽车轻量化,为了使汽车轻量化,需要门洞装饰密封条110等也轻量化,因此,使密实材料微发泡而实现轻量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但是,使密实材料微发泡后的物质,其比重为0.8~1.05左右,与通常的海绵材料的比重为0.4~0.6左右相比,轻量化不充分。这是由于,如果将作为包覆材料的材料的发泡率从密实材料(比重为1.2~1.3)上升至通常的海绵材料(比重为0.4~0.6左右),则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的刚性会过低(25%拉伸应力为140KPa~190KPa),在将卡固部120安装在车门开口部周缘的上边部的凸缘部9上时,由于由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产生的夹持力下降,所以脱落负载降低,卡固部120容易从凸缘9上脱落,并且在将门洞装饰密封条110沿着车门开口部周缘的角部弯曲而进行安装时,有可能卡固部120倾斜,中空密封部140从规定的位置偏移,从而无法确保密封性,因此限于微发泡。
另外,为了确保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的刚性,只要将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的壁厚增大即可,但卡固部120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部比较狭窄,其壁厚的增大存在极限。在利用通常的海绵材料形成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的情况下,为了获得与密实材料或微发泡材料相等的刚性,必须将其壁厚(约为1.0~1.5mm)增大2倍或以上,并不实用。
此外,在使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的壁厚与现有厚度相同,向微发泡材料中放入更多的发泡剂而将比重调整为0.6~0.8的情况下,25%拉伸应力为200KPa~350KPa,成为小于或等于比重为0.8~1.05左右的现有微发泡材料的一半的值,无法发挥作为卡固部120的功能。
专利文献1:实开昭57-153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93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264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2-3165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由于形成卡固部120的密实材料的比重为大致1.2,微发泡材料的比重为大致0.8~1.05,因此要求进一步发泡而使比重变小(约0.5~0.8左右)。
但是,如上所述,如果使微发泡材料进一步发泡而使比重变小,则对于轻量化的要求来说优选,但刚性会降低,无法发挥作为安装部的卡固部120的功能。
因此期望得到下述的汽车用密封条,其使密封条进一步轻量化,同时不使车外侧保持唇124和车内侧保持唇125的外形形状较大地变动而确保刚性,从而难以从凸缘部9上脱落,另外,可以维持卡固部的安装位置,可以容易且廉价地制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汽车用密封条,其安装于汽车车体的车体开口部周缘上,对车体开口部周缘与开口部开闭部件之间进行密封,
该汽车用密封条具有:剖面大致U字形的卡固部,其安装于上述车体开口部周缘或开口部开闭部件的凸缘部上而保持密封条;以及密封部,其在该卡固部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与上述开口部开闭部件或开口部周缘抵接而进行密封,
上述卡固部具有嵌入部件和包覆该嵌入部件的包覆材料,在上述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表面形成保持上述凸缘部的保持唇,
上述包覆材料使用橡胶海绵材料,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具有比重为0.6~0.8,且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的物理特性,在上述橡胶海绵材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EPDM橡胶,混合12重量份~2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树脂,
上述密封部由橡胶海绵材料形成,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未混合烯烃类热塑性合成树脂的EPDM橡胶,具有比重为0.4~0.6,且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汽车用密封条具有:剖面大致U字形的卡固部,其安装于车体开口部周缘或开口部开闭部件的凸缘部上,保持密封条;以及密封部,其从卡固部的外表面突出而一体地形成,与开口部开闭部件或车体开口部周缘抵接而进行密封。因此,如果卡固部被安装在车体开口部周缘或开口部开闭部件的凸缘部上,则可以使密封部可靠地与开口部开闭部件或车体开口部周缘抵接,从而密封车体开口部周缘和开口部开闭部件之间。
卡固部在内部具有嵌入部件,具有包覆该嵌入部件的包覆材料。另外,卡固部的包覆材料在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表面上形成保持凸缘部的保持唇。因此,利用嵌入部件维持卡固部的外形,同时夹持车体等的凸缘部的力变大,可以可靠地安装密封条。另外,由于嵌入部件被包覆材料包覆,因此使外观性提高,同时可以防止嵌入部件腐蚀。
包覆材料使用橡胶海绵材料,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具有比重为0.6~0.8,并且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减少密封条的卡固部的重量,同时可以使形成于卡固部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表面上的保持唇具有足够的刚性,使卡固部的脱落负载增大,从而可以使卡固部可靠地夹持凸缘部。
橡胶海绵材料是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通过混合乙烯-辛烯树脂和/或使EPDM橡胶的交联密度增大,可以提高刚性。因此,即使不使保持唇的外形形状较大地变化,也可以在维持该形状的同时,在夹持凸缘部时具有足够的刚性。
此外,可以通过调整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比例而调整弹性和刚性。因此,上述保持唇具有适当的柔软性(弹性),即使上述凸缘部的壁厚改变,也可以利用保持唇的弯曲而维持保持力,另外,可以与凸缘部的凹凸或弯曲对应而可靠地夹持凸缘部。
密封部由橡胶海绵材料形成,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未混合烯烃类热塑性合成树脂的EPDM橡胶,具有比重为0.4~0.6,并且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减少密封部的重量,可以使密封条的整体轻量化。
另外,由于由具有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的海绵材料形成,因此柔软性优异,在密封部与对象部件抵接时,可以与对象部件的形状对应进行变形,从而可靠地进行密封,同时可以抑制车门闭合力增加。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密封条,其卡固部具有一体成型的盖唇,其从卡固部的外表面向车内侧延伸设置,该盖唇由橡胶海绵材料形成,该橡胶海绵材料是上述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由于具有与卡固部一体成型的盖唇,其成型材料与卡固部的包覆材料相同,由作为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的橡胶海绵材料形成,因此盖唇可以覆盖密封条和车体的内饰部件或装饰物等之间,可以提高外观性。
另外,由于盖唇由上述橡胶海绵材料形成,因此可以减轻盖唇部分的重量,有助于汽车的轻量化。
并且,橡胶海绵材料与包覆材料相同,是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通过混合合成树脂和/或增大EPDM橡胶的交联密度,可以提高刚性,并且可以调整混合比例而调整弹性和刚性。因此,盖唇形成唇的形态时可以维持其形状,同时在与装饰物等对象部件抵接时可以具有足够的抵接力。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密封条,其上述密封部为中空形状。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由于密封部为中空形状,因此,在车门关闭时,密封部容易与开口部开闭部件、即车门或车体开口部周缘抵接而变形,可以与车门或车体开口部周缘的凹凸或曲面相对而可靠地抵接。另外,在车门关闭时,与唇形状相比,不会产生异常的变形,即使车体或车门的尺寸存在偏差,也可以可靠地进行密封。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一种汽车用密封条,其上述密封部和上述盖唇的外表面被密实材料包覆。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密封部和盖唇的外表面被密实材料包覆,因此表面光滑,可以提高外观性。由于密封部的内侧的部分由橡胶海绵材料形成,该橡胶海绵材料具有比重为0.4~0.6,并且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减少密封部的重量,可以使密封条整体轻量化。但是,由于内侧的部分为海绵材料,因此在其外表面上会产生发泡导致的凹凸。为了使该凹凸不明显,并且提高表面的耐磨性,由橡胶的密实材料包覆。盖唇也同样地由于内侧的部分是海绵材料,因此在其外表面会产生发泡导致的凹凸。为了使该凹凸不明显,并且为了提高表面的耐磨性,由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实材料覆盖。
发明的效果
由于包覆材料在卡固部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表面,形成保持凸缘部的保持唇,因此可以由保持唇可靠地保持凸缘部,可以与凸缘部的凹凸或弯曲对应而可靠地夹持凸缘部。
由于作为包覆材料使用橡胶海绵材料,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具有比重为0.6~0.8,并且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减少密封条的卡固部的重量,同时可以使保持唇具有足够的刚性,可以使卡固部可靠地夹持凸缘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洞装饰密封条的剖面形状。
图2是在打开车门的状态下从后方观察汽车的斜视图。
图3是制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洞装饰密封条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门洞装饰密封条的剖面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门洞装饰密封条为例,基于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除了门洞装饰密封条10以外,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作为剖面大致U字形的安装部的卡固部的车顶密封条、车门密封条、后门密封条、行李箱密封条等。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剖面图。图2是从后方观察打开车门2的状态的汽车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利用挤压成型制造本发明的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工序的示意图。表1是表示包覆材料的材料配比和物理特性值的表。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门洞装饰密封条10,相对于凸缘部9在整个周长上以环状安装,该凸缘9形成于在利用作为开口部开闭部件的车门2而开闭的车体的开口部的车体开口部周缘6上。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剖面图,门洞装饰密封条10由作为安装部的卡固部20、盖唇30和中空密封部40构成。此外,如后所述,在盖唇30的上表面设置表皮层33。
卡固部20由车外侧侧壁21、车内侧侧壁22和底壁23形成剖面大致U字形,在内部埋设嵌入部件26。另外,设置从底壁23的外表面延伸至车室内侧的盖唇30。如图1所示,在卡固部20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表面,设置多个车外侧保持唇24和1个车内侧保持唇25。
在卡固部20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侧部分,插入车体开口部周缘6的凸缘部9,利用车外侧保持唇24和车内侧保持唇25夹持,从而门洞装饰密封条10安装在上述凸缘部9上。由此,卡固部20起到作为安装部的作用。
车外侧保持唇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较短的3条唇,在卡固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车外侧保持唇24与凸缘部9的侧面抵接,相对于凸缘9平行地保持车外侧侧壁21。因此,形成于卡固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外表面的中空密封部40,可以可靠地与对象部件即车门2抵接,确保车门2与车体开口部周缘6之间的密封性。
车内侧保持唇25作为比车外侧保持唇24长的1条唇而形成。由于是长唇,因此即使凸缘部9的壁厚变化,也可以使车内侧保持唇25容易保持适当的刚性而弯曲,可靠地保持凸缘部9。另外,在凸缘部9插入时,其插入力低,反之,在卡固部20要从凸缘部9上脱落时,可以利用其可挠性而与凸缘部9产生干涉,防止卡固部20脱落。
卡固部20的包覆材料使用橡胶海绵材料,该橡胶海绵材料以硫磺交联的EPDM橡胶为主要成分,混合了烯烃类热塑性树脂,该硫磺交联的EPDM橡胶具有比重为0.6~0.8,并且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的物理特性。
此外,所谓25%拉伸应力,由JISK6254定义,用于测定硫化橡胶在低变形中的静态弹性率。
在上述橡胶海绵材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EPDM橡胶,混合12重量份~20重量份的烯烃类热塑性树脂。在烯烃类热塑性树脂的混合量小于12重量份的情况下,难以使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为了在混合烯烃类热塑性树脂的基础上,使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必须使用将EPDM橡胶中的二烯(双键部分)的配比量远多于通常的配比量的特殊EPDM橡胶,提高交联密度而进行对应,其结果,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制造成本增加,不实用。
相反,如果混合超过20重量份的烯烃类热塑性树脂,则25%拉伸应力容易地大于或等于500KPa,但卡固部20及车外侧保持唇24、车内侧保持唇25的可挠性变差,在使门洞装饰密封条10弯曲而安装至车体开口部周缘的角部时等,卡固部20难以追随该弯曲,另外,在车体的凸缘部9插入时,凸缘部9的插入负载增加,并且存在下述问题,因其恢复为挤压成型状态即直线状的力,而在车体开口部周缘的角部处从凸缘部9脱落。
作为上述烯烃类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乙烯-辛烯树脂等与EPDM橡胶可良好混合的材料。在表1所示的实施例1、2中,使用乙烯-辛烯树脂。
表1
Figure GSB0000045821960009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的橡胶海绵材料,是相对于100重量份EPDM分别混合12重量份和20重量份的烯烃类热塑性合成树脂即乙烯-辛烯树脂后的材料,与未混合树脂的对比例3、4相比,刚性(25%拉伸应力)增大。另外,与混合树脂的微发泡材料的对比例1相比,对比例1比重较大,不满足轻量化。因此,对比例2是在对比例1的材料中增加发泡剂而将比重调整为0.7,但如果单纯提高发泡比例而进行轻量化,则刚性(25%拉伸应力)会大幅降低。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中,增加EPDM中的二烯量,可以增大橡胶的交联密度而使刚性提高。
作为表1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包覆材料的橡胶海绵材料,具有比重在0.6~0.8以内(比重为0.7),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580KPa、530KPa)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使车外侧保持唇24和车内侧保持唇25具有充分的刚性和可挠性。并且,卡固部20可以可靠地夹持凸缘部9,同时,在卡固部20要从凸缘部9上脱落时,使脱落负载变大而难以脱落。
另外,使包覆材料由上述橡胶海绵材料形成,可以使车外侧保持唇24和车内侧保持唇25的壁厚为通常的壁厚即1.0mm~1.5mm左右。因此,在将凸缘部9插入卡固部20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侧部分中的情况下,负载不会增加。
并且,在卡固部20的包覆材料的内部埋设嵌入部件26。因此,即使使卡固部20由上述海绵材料形成,也可以保持卡固部20的剖面大致U字形的形状,其结果,可以充分地确保相对于凸缘9的保持力。
另外,由于卡固部20的包覆材料由橡胶海绵材料形成,因此可以使重量减轻,可以对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轻量化作出贡献。
如上所述,在卡固部20的底壁23的外表面上,从图1中的下表面开始,圆弧状的盖唇30向车内方向一体地延伸设置。盖唇30形成为比后述的中空密封部40更靠近车内侧。盖唇30的前端部分即盖唇前端部32,与安装于车内的装饰物50抵接,覆盖装饰物50和门洞装饰密封条10之间的间隙,使外观性提高。在没有装饰物50的部分等时,与车内其他的内饰部件、车顶内衬粘贴材料等抵接而覆盖间隙。
盖唇30由盖唇主体31和覆盖该盖唇主体31的表皮层33形成。盖唇主体31由与形成卡固部20的包覆部件的橡胶海绵材料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成型。因此,可以使盖唇30的重量减轻,可以对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轻量化作出贡献。另外,由于使盖唇30的刚性和柔软性增加,因此可以容易地与装饰物50无间隙地抵接。
此外,从轻量化这一点考虑,使用应用于密封部40的通常比重为0.4~0.6的EPDM橡胶海绵材料有利,但由于盖唇30形成为唇形状,因此低比重且低刚性的材料有可能无法维持该形状,同时由于在与装饰物等对象部件抵接时,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抵接力,因此使用上述表1的实施例1所示的中比重、高刚性的海绵材料。
但是,即使是中比重,也由于在卡固部20和盖唇主体31中使用海绵材料,因此与现有的微发泡材料相比,可以大幅降低这些部件的重量,可以大幅降低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重量。
在卡固部20的底部23的外表面和盖唇30的上表面(图1中的下表面)紧固表皮层33。盖唇30的上表面可以从车室内侧看到,由于卡固部20和盖唇30是比重为0.6~0.8的海绵材料,因此表面具有凹凸。但是,只要使表皮层33由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实材料构成,则表面变得光滑,可以使外观性提高。
在这里,表皮层33的材料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实材料,如后所述是可以在硫化、发泡工序之后粘贴薄片状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实材料,而在是难以之后进行粘贴的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橡胶的密实材料的一次挤压成型而形成表皮层33。
另外,该表皮层33需要在设计上与汽车的内部装饰的色彩及色泽对应而使其表面图案变化,可以使用具有与内部装饰协调的表面图案的表皮层33。
表皮层33完全覆盖盖唇主体31的盖唇前端部32,直至盖唇主体31的内表面侧。
如果该表皮层33由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实材料构成,则可以使表面不产生气泡等凹凸,使其与装饰物等表面的褶皱图案协调,外观性良好,另外,可以可靠地复制褶皱图案。
并且,由于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因此即使在使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其他部分由海绵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海绵材料的硫化及发泡结束后,使热塑性弹性体的表皮层33压合。
此外,在利用通常的比重为0.4~0.6,小于或等于200KPa的海绵材料形成盖唇主体31的情况下,在海绵材料的硫化和发泡结束后,难以利用挤压辊使热塑性弹性体的表皮层33压合(海绵材料的刚性低,无法进行辊压合),但在本发明中,由于海绵材料的刚性高,因此可以利用挤压辊使表皮层33压合。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在盖唇主体31由含有EPDM和烯烃类热塑性树脂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在此情况下,由于表皮层33容易与盖唇主体31熔融,盖唇主体31和表皮层33的融合性变强,所以优选。
该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优选橡胶成分和树脂成分的重量比为70∶30~80∶20。作为橡胶成分,优选EPDM橡胶和石油成分,作为树脂成分,优选聚丙烯树脂或聚烃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中空密封部40在卡固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的外表面上一体地向车外方向形成。中空密封部40由中空密封部内壁41和中空密封部表皮层42构成。中空密封部内壁41由从卡固部20的车外侧侧壁21延伸设置的中空密封部根部43一体地形成。
中空密封部40的中空密封部内壁41,除了中空密封部根部43外,都由下述的橡胶海绵材料形成,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未混合烯烃类热塑性树脂的EPDM橡胶,具有比重为0.4~0.6,并且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
因此,可以减少中空密封部40的重量,可以使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整体轻量化。
另外,由于由上述海绵材料形成,因此中空密封部40柔软性优异,在中空密封部40与对象部件即车门2抵接时,可以与车门2的门框等凹凸或曲面的形状对应而变形,从而可靠地进行密封,同时可以减轻车门2的关闭力。
此外,中空密封部根部43不由下述橡胶海绵材料形成,是为了在将上述中空密封部40沿车体开口部周缘6的角部弯曲而安装时,防止如由于刚性不足而产生中空密封部破裂这样的异常变形,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未混合烯烃类热塑性树脂的EPDM橡胶,具有比重为0.4~0.6,并且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
优选中空密封部表皮层42由EPDM密实橡胶材料构成。这是由于中空密封部40具有小曲率的弯曲部,难以进行后续工序中的贴合,如果没有小曲率的弯曲部等,则可以与表皮层33相同地,由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实材料构成。
在此情况下,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在中空密封部内壁41由EPDM海绵橡胶形成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使中空密封部内壁41和中空密封部表皮层42的融合变强。
下面,说明该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制造方法。图3是表示门洞装饰密封条10的制造生产线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门洞装饰密封条10,首先,利用挤压成型机61成型卡固部20、盖唇主体31及中空密封部40。
将嵌入部件26向挤压成型机61供给,将卡固部20的包覆材料、盖唇主体31用的橡胶海绵材料、和中空密封部40用的橡胶海绵材料与嵌入部件26一起挤压成型,卡固部20的包覆材料和盖唇主体31用的橡胶海绵材料使用EPDM橡胶和烯烃类热塑性合成树脂的混合材料,具有比重为0.6~0.8,并且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的物理特性,中空密封部40用的橡胶海绵材料使用未混合烯烃类热塑性合成树脂的EPDM橡胶,具有比重为0.4~0.6,并且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
另外,在中空密封部表皮层42使用橡胶的密实材料的情况下,将上述各海绵材料同时挤压而成型。然后,将这些一体挤压物移送至高频加热炉62、热风加热炉63等,加热而使其硫化、发泡。
然后,将硫化、发泡后的卡固部20等一体挤出物运送至挤压模具中,该挤压模具安装将盖唇30的表皮层进行挤压成型的挤压成型机64的喷嘴。在这里,在上述硫化、发泡后的一体挤压物的盖唇主体31的上表面上,具有与车内的内部装饰对应的色彩的表皮层33以薄片状挤压出。
在表皮层33被挤压至盖唇主体31的上表面后,如图3所示,运送至挤压辊65而利用挤压辊65将表皮层33压入盖唇主体31。此时,也可以在表皮层33的表面上形成图案。
进而,利用弯曲辊66使表皮层33的侧部的端部包绕至盖唇前端部32的内表面,将盖唇主体31和表皮层33压合。
紧固了表皮层33的门洞装饰密封条10,被运送至冷却槽(未图示),利用水或冷风进行冷却。
从冷却槽(未图示)取出的硫化、发泡后的一体挤压物,由取出机(未图示)取出,其卡固部20被弯曲为剖面大致U字形,在以规定的尺寸截断后,根据情况将末端部接合而成为门洞装饰密封条10。此外,有时也根据门洞装饰密封条10而安装双面胶带或夹具等而形成产品。

Claims (3)

1.一种汽车用密封条,其安装于汽车车体的车体开口部周缘上,对车体开口部周缘与开口部开闭部件之间进行密封,
其特征在于,
该汽车用密封条具有:剖面大致U字形的卡固部,其安装于上述车体开口部周缘或开口部开闭部件的凸缘部上而保持密封条;以及密封部,其在该卡固部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与上述开口部开闭部件或开口部周缘抵接而进行密封,
上述卡固部具有嵌入部件和包覆该嵌入部件的包覆材料,在上述剖面大致U字形的内表面形成保持上述凸缘部的保持唇,
上述包覆材料使用橡胶海绵材料,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EPDM橡胶和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具有比重为0.6~0.7,且25%拉伸应力大于或等于500KPa的物理特性,在上述橡胶海绵材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EPDM橡胶,混合12重量份~20重量份的乙烯-辛烯树脂,
上述密封部由橡胶海绵材料形成,该橡胶海绵材料使用未混合烯烃类热塑性合成树脂的EPDM橡胶,具有比重为0.4~0.6,且25%拉伸应力小于或等于200KPa的物理特性,
上述密封部为中空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固部具有一体成型的盖唇,其从卡固部的外表面向车内侧延伸设置,该盖唇由橡胶海绵材料形成,该橡胶海绵材料是上述EPDM橡胶和上述乙烯-辛烯树脂的混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和上述盖唇的外表面被密实材料包覆。
CN2008101613144A 2007-09-20 2008-09-19 汽车用密封条 Active CN101519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3653 2007-09-20
JP2007243653 2007-09-20
JP2007-243653 2007-09-20
JP2008-234937 2008-09-12
JP2008234937 2008-09-12
JP2008234937A JP5152664B2 (ja) 2007-09-20 2008-09-12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9033A CN101519033A (zh) 2009-09-02
CN101519033B true CN101519033B (zh) 2013-06-19

Family

ID=4066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13144A Active CN101519033B (zh) 2007-09-20 2008-09-19 汽车用密封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52664B2 (zh)
CN (1) CN101519033B (zh)
DE (1) DE60200800141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7869B2 (ja) * 2009-09-25 2013-11-2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2012025314A (ja) * 2010-07-27 2012-02-09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グラスラン
CN102128263B (zh) * 2011-03-17 2013-03-20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全封闭包胶海绵橡胶密封条的连续挤出硫化成型方法
JP5696633B2 (ja) * 2011-09-27 2015-04-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2964700B (zh) * 2012-11-26 2015-03-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门框密封条用包覆橡胶配方
JP2014196054A (ja) * 2013-03-29 2014-10-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6242639B2 (ja) * 2013-09-19 2017-12-06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6212425B2 (ja) * 2014-03-28 2017-10-11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6470827B1 (ja) * 2017-11-30 2019-02-13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ル材
CN108036055A (zh) * 2018-02-11 2018-05-15 河北崔氏橡塑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tpv发泡包覆式密封条
JP7086356B2 (ja) * 2019-01-25 2022-06-20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トリム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6686B1 (en) * 1999-03-16 2004-08-18 Toyoda Gosei Co., Ltd. Weather strip
CN1810531A (zh) * 2005-01-27 2006-08-0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机动车用密封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4745U (zh) * 1981-01-12 1982-07-16
JPS60206723A (ja) * 1984-03-30 1985-10-18 Toyoda Gosei Co Ltd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ツプ
JPS60213536A (ja) * 1984-04-04 1985-10-25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ツプ
JP3480265B2 (ja) * 1996-11-20 2003-12-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発泡ゴム配合物
JP3362301B2 (ja) * 1997-06-06 2003-01-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発泡ゴム組成物及び発泡ゴム成形品
JPH11217455A (ja) * 1998-02-04 1999-08-10 Jsr Corp スポンジ用ゴム組成物
JP2001310967A (ja) * 2000-02-21 2001-11-06 Sumitomo Chem Co Ltd 発泡ゴ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13546B2 (ja) * 2000-03-06 2005-11-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トリム
JP2004108048A (ja) * 2002-09-19 2004-04-08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建物用二次止水材の取付構造
JP4228711B2 (ja) * 2003-02-10 2009-02-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6686B1 (en) * 1999-03-16 2004-08-18 Toyoda Gosei Co., Ltd. Weather strip
EP1447253A1 (en) * 1999-03-16 2004-08-18 Toyoda Gosei Co., Ltd. Weather strip
CN1810531A (zh) * 2005-01-27 2006-08-0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机动车用密封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德安等.帕萨特B5密封条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上海汽车》.2005,(第2期),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90967A (ja) 2009-04-30
DE602008001415D1 (de) 2010-07-15
CN101519033A (zh) 2009-09-02
JP5152664B2 (ja)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9033B (zh) 汽车用密封条
CN101190651B (zh) 门洞装饰密封条
US8205391B2 (en) Automobile weather strip
CN1272194C (zh) 车窗密封组件
CN100460199C (zh) 挤出制品
US8765041B2 (en) Weather strip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009973A (zh) 密封条
US7740307B2 (en) Motor vehicle component and methods for its manufacture
CN100384655C (zh) 汽车用密封条
EP2495120B1 (en) Opening seal for automobiles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EP2673153B1 (en) Encapsulated vehicle window assembly with interlocking seal and method of bonding same in vehicle body opening
US10870338B2 (en) Sealing member and attachment structure thereof
EA037616B1 (ru) Разделительный блок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узел разделительного блока с безрамным окном и другим смежным окном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блока и узла
EP0836962A1 (en) Trimming, Sealing or finishing strips
US20080216411A1 (en) Weatherstri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0592989C (zh) 玻璃滑槽
US20080261015A1 (en) Long molded article
CN104292694A (zh) 一种轿车pvc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79988A (ko) 초임계 압출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자동차용 실링 제품의 단면구조
EP2039553B1 (en) Automobile weather strip
JP2008100448A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20785424U (zh) 一种密封胶条结构和车辆
JPH11180157A (ja) 自動車用ドアガラスラン
JP2008105666A (ja) 加飾材及び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ITTO20130747A1 (it) Guarnizione di tenuta, particolarmente per autoveicoli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fabbricazi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