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0531A - 机动车用密封条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用密封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0531A
CN1810531A CNA2006100029170A CN200610002917A CN1810531A CN 1810531 A CN1810531 A CN 1810531A CN A2006100029170 A CNA2006100029170 A CN A2006100029170A CN 200610002917 A CN200610002917 A CN 200610002917A CN 1810531 A CN1810531 A CN 1810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base part
parts
flange
ope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2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崎政博
有竹祐则
古泽秀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0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0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开口部分的封闭件之间提供密封。该密封条包括:基底部分,设置在车身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上的凸缘适于插入该基底部分中;密封部分,其与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接触,并且在开口部分和封闭件之间进行密封。基底部分用其底壁保持密封料件,该密封料件与基底部分分开形成,并且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将凸缘的凸出端插入密封料件中。

Description

机动车用密封条
本申请涉及日本专利申请No.2005-019074和No.2005-019079,并要求其优先权,上述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引用方式在此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条,用于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该开口部分的封闭件如车门、行李箱盖、滑顶之间提供密封。
背景技术
图1是机动车的透视图。机动车的门洞周围形成车身的门洞部分10,由车门12将其封闭。参照用于密封门洞部分10和车门12的密封条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密封条可以应用于车身的其他开口部分与其他封闭件如后门、行李箱盖、滑顶等之间的密封。
图2是门洞部分10和车门12之间常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如图所示,车门密封条14安装于沿门框外周边设置的保持件16,玻璃滑槽18安装于沿门框内周边设置的导槽20,而门洞装饰密封条22则安装于从门洞部分10凸出的凸缘24。通过用焊接等方法使车身的外车身板26和内车身板28的端缘结合而形成凸缘24。
玻璃滑槽18包括外侧壁30、底壁32、以及内侧壁34,并具有大致U形横截面。当升起车门玻璃36时,车门玻璃36的端部进入玻璃滑槽18,并且由外密封唇38和内密封唇40将车门玻璃36密封,该外密封唇38和内密封唇40分别从外侧壁30和内侧壁34的开口端凸出。
安装于车门12外周边的车门密封条14,包括基底部分42、整体形成在基底部分42上的中空状密封部分44、以及密封唇46。通过使基底部分42适配于沿门框外周边设置的保持件16中,使基底部分42紧固于门框。当关闭车门12时,密封唇46与门洞部分10的外端接触,而中空状密封部分44则在密封唇46接触位置内侧与门洞部分10的凸出部分接触,以在门洞部分10与车门12之间提供双重密封。
在车门密封条14的中空状密封部分44接触位置的内侧,安装于凸缘24的门洞装饰密封条22提供门洞部分10和车门12之间的密封。车门装饰密封条22包括中空状密封部分50和具有U形截面的装饰部分48。装饰部分48安装于凸缘24,而中空状密封部分50则与门框凸出部分52接触,以在门洞部分10和车门12之间提供密封。如金属嵌件等的芯材54埋设于装饰部分48中,而且在装饰部分48中设置唇部,用于保持凸缘24。
如上所述,通过用焊接方法等,使车身的外车身板26和内车身板28的端缘结合而形成凸缘24。在门洞部分10的整个长度内,外车身板26和内车身板28内部限定了一个空间,使得噪声如从路面反射的噪声通过外车身板26和内车身板28内部的空间传导到凸缘24。在用点焊方法形成凸缘24的情况下,在凸缘24表面中形成凹进部分。以及,在适于形成凸缘24的车身板26和28端缘的金属片处理中,也可能沿凸缘24的端缘产生凹进部分。结果,在凸缘24中产生间隙,并且上述的噪声就从这些间隙泄漏并传导到车厢中。
在现有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将具有高粘度的非干性密封物(nondrying sealer)封入门洞装饰密封条22装饰部分48的内部,用于避免上述噪声、雨水、灰尘等通过装饰部分48内部侵入车厢中(例如,参见经过审查的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报No.Sho50-42291)。
这种密封物具有高粘度,并且处于液态,因此其处理比较麻烦,而且,在将此密封物封入装饰部分48中之后,当将门洞装饰密封条22重新装配于凸缘24的时候,该密封物可能会粘附于凸缘24以及装饰部分48外表面,从而使门洞装饰密封条22的重装比较困难。
在现有技术的另一个实例中,出于和上述实例相同的目的,将由海绵状橡胶等构成的密封件封入装饰部分48的内部(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Sho54-165422公报)。在这种情况下,将海绵状橡胶密封件封入装饰部分48的底部并且使其与装饰部分48适配,此工作有些棘手,而且,密封件还可能从封入位置移开,从而,不能用密封件充分覆盖凸缘24的凸出端。
在现有技术再一个实例中,如图3所示,由比重小到约0.1-0.5的海绵材料构成的密封件56,被挤出到门洞装饰密封条22A装饰部分58的内部,并与之形成整体,以在密封件56中插入凸缘24的凸出端,用于增强防水性能(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Hei9-315152公报)。采用这种布置,密封件56由发泡材料构成,而装饰部分58则由非发泡材料构成,因此,难于控制整体挤出处理和后继的硫化处理,从而使生产效率降低。
在现有技术再一个实例中,如图4所示,将比重大约0.1-0.3的高发泡海绵材料60挤压到中空状密封部分62的内部,并与之形成整体,用于增强隔音性能(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206166公报)。采用这种布置,与前述实例相似,也难以控制整体挤出处理和后继的硫化处理,使生产效率降低。
在现有技术再一个实例中,如图5所示,采用双面胶带64使门洞装饰密封条22C与凸缘24可靠地固定(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127841公报)。使双面胶带64与装饰部分70内侧壁68的内表面结合,并且,将内侧壁68压靠在凸缘24的外表面上。
当用双面胶带64使门洞装饰密封条22C与凸缘24结合时,在揭去保护膜之后,通过将与内侧壁68相连接的盖唇72的根部放置在凸缘24的凸出端,并且绕盖唇72的根部,朝向凸缘24翻转内侧壁68,使双面胶带64压靠在凸缘24上。但是,在凸缘24上定位双面胶带64比较困难,从而,降低了使门洞装饰密封条22C与凸缘24预定位置结合工作的效率。
在现有技术的再一个实例中,如图6所示,使双面胶带74与门洞装饰密封条22D装饰部分80的外侧壁78的内表面结合,并且将双面胶带74压靠在凸缘24的外表面上(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0-16193公报)。采用这种布置,在凸缘24插入装饰部分80内部期间,当凸缘24的凸出端与双面胶带74接触时,可能使双面胶带74从装饰部分80上剥离,或者,凸缘24也可能无法插入到装饰部分80底部。
在现有技术的再一个实例中,如图7所示,将具有高粘度的非干性密封物82封入门洞装饰密封条22E的装饰部分84的内部,与图3的实例相似,以免风噪、雨水、灰尘、轮胎噪声等通过装饰部分84内部进入车厢中(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实用新型申请No.Sho54-31622公报)。
这种密封物82具有高粘度,并且处于液态,从而使其处理比较麻烦,而且,在将此密封物82置于装饰部分84中之后,当重新装配门洞装饰密封条22E时,密封物82可能会粘附于凸缘24以及装饰部分48外表面,从而使门洞装饰密封条22E的重装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可靠地固定于沿车身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在其整个长度延伸的凸缘,并且能避免噪声、雨水等侵入车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开口部分的封闭件之间提供密封,密封条包括:基底部分,设置在车身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的凸缘适于插入该基底部分;以及密封部分,其与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接触,并且在开口部分和封闭件之间进行密封。基底部分具有至少外侧壁和底壁。用底壁保持密封料件,该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密封条分开形成,以及,将凸缘的凸出端插入到密封料件中。
采用这种布置,密封条包括:基底部分,设置在开口部分或封闭件中的凸缘适于插入;以及密封部分,其与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接触,并且对开口部分和封闭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因此,当基底部分安装于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时,密封部分与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接触,并且在封闭件的封闭状态下,在封闭件和开口部分之间提供密封。
以及,因为用底壁保持封闭料件,而该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密封条分开形成,所以,密封料件能避免噪声通过凸缘侵入车厢,并且,因为密封料件具有较高柔软性,所以能减小在凸缘上安装密封条所需要的力,以使密封条在机动车上的安装更加容易。另外,也使密封料件容易形成,并且可稳定地放置于基底部分内,使得凸缘的凸出端能可靠地插入密封料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开口部分的封闭件之间提供密封,该密封条包括:基底部分,设置在车身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上的凸缘适于插入基底部分中;以及,密封部分,其与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接触,并且在开口部分和封闭件之间进行密封。基底部分具有大致U形截面或者大致J形截面,并且包括外侧壁、内侧壁和底壁。以及,将密封料件放入基底部分内部的底部,该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密封条分开形成,并且,使密封料件与底壁粘结。
采用这种布置,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相类似,密封条在封闭件的封闭状态下,在封闭件和开口部分之间提供密封。
因为基底部分具有大致U形或者大致J形截面,并且包括外侧壁、内侧壁和底壁,所以,插入基底部分中的凸缘由外侧壁、内侧壁和底壁保持,因此,无论凸缘厚度如何变化,都使密封条能容易安装在凸缘上。
另外,因为将密封料件放入基底部分内部的底部,并且使其与底壁粘结,而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密封条分开形成,所以,密封料件能避免噪声通过凸缘侵入车厢,而且因为密封料件具有较高柔软性,就能减小在凸缘上安装密封条所需要的力,从而使密封条在机动车上的安装更加容易。并且,因为密封料件与基底部分分开形成,再与底壁结合,所以使密封料件容易形成,并且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基底部分内,使得凸缘的凸出端能可靠地插入密封料件中。
优选的是,密封料件由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构成,并且将其用热塑性烯烃树脂构成的胶膜与基底部分的内部熔接。采用这种布置,密封料件和胶膜都由烯烃材料构成,因而能使其熔接在一起。而且,因为胶膜具有膜状结构,所以通过胶膜,可以与基底部分形成同步地使密封料件与基底部分连续粘结。另外,当基底部分安装于凸缘时,使凸缘的凸出端插入到密封料件中,从而在凸缘和基底部分之间可靠地提供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开口部分的封闭件之间提供密封,该密封条包括:基底部分,设置在车身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上的凸缘适于插入该基底部分;以及密封部分,其与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接触,并且在开口部分和封闭件之间进行密封。基底部分包括至少外侧壁和底壁,并且至少具有大致L形截面。将双面胶带粘结于外侧壁的内表面,因而用双面胶带使外侧壁与凸缘的外侧面粘结。以及,将密封料件与底壁粘结,该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密封条分开形成,用于将凸缘的凸出端插入该密封料件中。
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和第二个方面相类似,采用这种布置,在封闭件封闭的状态下,密封条在封闭件和开口部分之间提供密封。
因为基底部分至少具有大致L形截面,并且至少包括外侧壁和底壁,凸缘的凸出端在密封料保持唇的顶端可以滑动,密封料保持唇从底壁向外侧壁倾斜延伸,以使凸缘的凸出端插入到基底部分内部。结果,凸缘的凸出端就能由外侧壁、底壁和密封料保持唇盖住。
以及,因为将双面胶带粘结于外侧壁的内表面,从而由双面胶带使得外侧壁与凸缘的外侧面结合,所以,通过双面胶带,无论凸缘的厚度如何变化,通过将外侧壁压靠凸缘的侧面,就能使密封条容易安装在凸缘上。
因为将凸缘的凸出端插入到密封料件中,而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密封条分开形成,所以,密封料件能避免噪声通过凸缘侵入车厢,并且可避免雨水、灰尘等侵入密封条和凸缘之间的空间。因为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所以,就能容易将凸缘的凸出端插入到密封料件中,从而减少在凸缘上安装密封条所需要的力。
另外,在将凸缘的凸出端插入密封料件中之后,翻转外侧壁,使其与凸缘的侧面结合,使得凸缘的凸出端的插入以及外侧壁与凸缘的粘结两者都能可靠地完成。
优选的是,密封料件具有这样的高度,使得将凸缘插入基底部分内部时,凸缘在密封料保持唇的顶端滑动,并使其插入密封料件中。采用这种布置,通过使凸缘的凸出端在密封料保持唇的顶端上滑动,将凸缘引导进入基底部分的内部,并且插入密封料件中。当在凸缘上安装密封条时,以这种方式就可以预先确定相对凸缘的安装位置。
在将凸缘的凸出端引导进入基底部分之后,通过将密封条的外侧壁压靠于凸缘的侧面,就使凸缘的凸出端插入海绵状密封料件中,由密封料件遮盖。此外,通过向凸缘的侧面翻转基底部分的外侧壁,能使双面胶带与凸缘紧密接触。以及,通过将双面胶带强力压靠凸缘的侧面,使外侧壁与凸缘稳固地粘结。
优选的是,基底部分进一步包括密封料保持凸起,其沿底壁伸出外侧壁的内表面,用以与密封料保持唇和底壁一起保持密封料件。
采用这种布置,通过用密封料保持凸起和密封料保持唇来挤压密封料件,就能保持密封料件,从而使密封料件的安装更加容易。在密封料保持凸起由硬树脂构成的情况下,当安装于车辆拐角区域时,密封料保持凸起就起到密封条基底部分弯折中心的作用,从而可避免密封条的反常变形。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封闭件是车门,而密封条是门洞装饰密封条。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条能可靠地阻止噪声通过凸缘中的间隙侵入车厢中。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芯材埋设于基底部分中,以使芯材在基底部分中可分开成多个芯材段,或者在基底部分中可伸缩。在本实施方式中,芯材增强了密封条对凸缘的保持力,并且使基底部分柔性地弯曲,以与车身开口部分的结构或者封闭件的外周边例如其弯曲的结构相符合。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基底部分由实心材料或者轻微发泡的材料构成,而密封部分则由海绵材料构成,并且形成为中空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实心材料或者轻微发泡材料构成的基底部分能可靠地保持凸缘,而海绵材料构成的中空状密封部分则能与封闭件的外周边或者车身的开口部分柔性地接触,以增强密封性能。
优选的是,密封部分由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的海绵材料构成,而基底部分则由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的实心材料或者轻微发泡材料构成。采用这种布置,使用相同类型的材料,通过挤出,能同时形成密封部分和基底部分,从而能获得具有良好耐候性的密封条。另外,因为这些材料都是烯烃材料,所以能无需将其彼此分离而回收重复使用。结果,就能获得容易回收的密封条。
参照附图,结合下文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点和特征将更为清楚,所有这些均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身的透视图,其表示根据本发明作为密封条一个实例的门洞装饰密封条的安装状态;
图2是车身的门洞部分与车门之间的常规密封结构,其包括常规密封条的一个实例;
图3是安装于门洞部分的常规密封条另一个实例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4是安装于门洞部分的常规密封条的再一个实例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5是安装于门洞部分的常规密封条的再一个实例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6是安装于门洞部分的常规密封条的再一个实例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7是安装于门洞部分的常规密封条的再一个实例的局部切开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密封条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密封条一种实施方式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其为沿图8中A-A线所取;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密封条另一种实施方式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其为沿图8中A-A线所取;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密封条再一种实施方式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其为沿图8中A-A线所取;以及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密封条再一种实施方式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其为沿图8中A-A线所取。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1、8、9至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门洞装饰密封条。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其他密封条,这些密封条分别安装于车身的开口部分或者安装于用于封闭该开口部分的封闭件,诸如车门密封条、行李箱盖密封条、后门密封条等。
如图1所示,在机动车的门洞周围形成车身的门洞部分10,由车门12将其封闭,并且,将门洞装饰密封条88沿着门洞部分10安装。如图9所示,门洞装饰密封条88安装于凸缘24,该凸缘24是通过将内车身板28和组成门洞部分10的外车身板26的端部焊接起来而形成。
门洞装饰密封条88通过挤出形成为线状结构,并且将其沿着门洞部分10安装成环形结构。安装之后,将门洞装饰密封条88的端部相互连接。如图8所示,用通过模塑成型的连接部分90,可以使门洞装饰密封条88的端部彼此连接。可替换地,在安装于门洞部分10之前,可以将门洞装饰密封条88的端部彼此粘结而成为环形结构。
如图9所示,门洞装饰密封条88具有:基底部分(装饰部分)92,用以安装于凸缘24;以及中空状密封部分94,用以与车门12门框的凸出部分52接触,并且在车门12和门洞部分10之间提供密封。
装饰部分92包括外侧壁96、内侧壁98和底壁100,并且具有U形截面。为了增强装饰部分92对凸缘24的保持力,将芯材102埋设于装饰部分92中。
芯材102由金属片、金属线或者硬质合成树脂构成。在金属片或者硬质合成树脂的情况下,在装饰部分92的纵向上将多个条形芯材段彼此平行布置,并且将其彼此连接成阶梯形结构或者鱼骨形结构。可替换地,在装饰部分92的纵向上布置多个条形芯材段,并将其彼此连接成Z字形结构。为了增强装饰部分92的柔软性,在埋入之后,每隔一个或者更多条形芯材段连接部分,可对芯材102进行切割。Z字形芯材102在其纵向表现出弹性和柔性。如果在金属线的情况下,将其作为线盘型件(wire carrier type member)使用,通过将金属线弯曲成Z字形结构并且在其纵向以细丝使之保持而制备该线盘型件。
在外侧壁96中设置多个短的外保持唇104,而在内侧壁98中则设置一个长的内保持唇106。保持唇104和106朝向装饰部分92的底壁100倾斜延伸。当凸缘24插入到装饰部分92内部时,保持唇104和106与凸缘24的表面接触,以将门洞装饰密封条88安装于凸缘24。适于组成凸缘24的车身板的数目是根据在门洞部分10中的位置而变化的,这就使得凸缘24的厚度在不同位置有所改变。无论凸缘24在厚度上如何变化,内保持唇106都随着凸缘24厚度的变化而柔性地弯曲,以可靠地保持凸缘24。
盖唇108从底壁100向内伸出,以盖住装饰110的外端,从而在该处附近达到良好的外观性能。
中空状密封部分94整体形成在外侧壁96上。当关闭车门12时,中空状密封部分94与车门12的凸出部分52接触,以在车门12和门洞部分10之间提供密封。可以设置唇状密封部分来代替中空状密封部分94。中空状密封部分94由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的海绵材料构成,而装饰部分92则由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的实心材料或者轻微发泡材料构成。采用这种布置,由此得到的门洞装饰密封条表现出良好的耐候性。另外,由此得到的门洞装饰密封条完全由烯烃材料构成,因而使其可以一起粉碎并再生,以重复使用。
将密封料件112放入装饰部分92内部。密封料件112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体构成,并且通过挤出与门洞装饰密封条88分开形成。优选的是,由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构成密封料件112。
通过用挤出机整体挤出芯材102、用于装饰部分92的实心橡胶和用于中空状密封部分94海绵橡胶,来形成这样布置的门洞装饰密封条88,使得侧壁分开,以扩大装饰部分92的开口。
使用合成橡胶如EPDM橡胶等和热塑性弹性体如聚烯烃弹性体等作为门洞装饰密封条88的形成材料。海绵材料是通过使上述EPDM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发泡而制备的。
在合成橡胶的情况下,在挤出之后,在硫化室中用热气和高频波对其加热,以进行硫化和发泡。在热塑性弹性体或者软质合成树脂的情况下,在挤出期间或者挤出之后加热,以用于发泡,并使其冷却以进行固化。
接着,将密封料件112从装饰部分92扩大的开口放置到其底部,并且将嵌入在装饰部分92中的芯材102切割成芯材段。然后,在将装饰部分92进行弯曲以具有大致U形截面,以用外侧壁96、底壁100和内侧壁98保持密封料件112之后,将由此得到的密封条88切割成预定的长度,并安装于凸缘24。
因为密封料件112由比重不超过0.2的材料构成并因此而表现出较高柔软性,凸缘24的凸出端能容易插入到密封料件112中,从而,就使凸缘24插入到密封料件112中所需的力减小,以使门洞装饰密封条88与凸缘24的安装更加容易。
这样布置的密封料件112可避免噪声通过间隙泄漏,该间隙在车身板点焊处理和弯折处理期间,形成在适于构成凸缘24的相邻车身板之间,并且,可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门洞装饰密封条88和凸缘24之间的间隙。
图10图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门洞装饰密封条88A具有与图9的门洞装饰密封条88基本相同的结构,并且因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而且,在图10中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9中的基本相同的那些零部件。
如图10所示,带形胶片114,其由热塑性烯烃弹性体或者热塑性烯烃树脂如低密度聚乙烯构成,与门洞装饰密封条88A装饰部分92的底壁100的内表面粘结。可以使用胶片114,将封入装饰部分92中的条形密封料件112熔接。
与门洞装饰密封条88相类似,形成门洞装饰密封条88A。在门洞装饰密封条88A的装饰部分92挤出或者硫化之后,将带形胶片114从装饰部分92扩大的开口连续地置于装饰部分92中,并且将带形胶片114放置在处于加热状态的装饰部分92的底壁100的内表面上。以装饰部分92的热量使这样放置的胶片114熔化,并且使胶片114与装饰部分92粘结。通过使分开形成的密封料件112压靠在胶片114上,使密封料件112与熔化的胶片114紧密结合并粘结在一起。
密封料件112由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构成。因此,密封料件112和胶片114两者都是烯烃材料,从而能容易地牢固熔接到一起。以及,因为胶片114具有膜状结构,所以,随着装饰部分92的形成,通过胶片114,就能将密封料件112与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构成的装饰部分92连续地粘结。
使用胶粘剂取代胶片114,也能将密封料件112粘结。
可替换地,在将密封料件112熔接到装饰部分92之前,就可以将胶片114与密封料件112粘结。
图11图示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具有:用以安装于凸缘24的基底部分(装饰部分)116;以及与装饰部分116整体形成的中空状密封部分118,用以与车门12门框的凸出部分52接触,并且在车门12和门洞部分10之间提供密封。装饰部分116包括至少外侧壁120和底壁122,并且至少具有L形截面。装饰部分116可以进一步包括密封料保持唇124,以具有J形截面。双面胶带128与外侧壁120的内表面结合。为了增强装饰部分116对凸缘24的保持力,在装饰部分116中嵌入L形芯材126,芯材126具有与图9中芯材102相似的布置。
中空状密封部分118整体形成在外侧壁120上。中空状密封部分118具有大致椭圆形截面,并且由海绵材料如海绵状橡胶、海绵状热塑性烯烃弹性体等构成。当关闭车门12时,中空状密封部分118与车门12的凸出部分52接触,以在车门12和门洞部分10之间提供密封。也可以设置唇形密封部分以取代中空状密封部分118。
密封料保持唇124从底壁122的内侧缘倾斜向上伸出,以具有唇状截面。密封料保持唇124具有这样的高度,以与外侧壁120一起保持放入装饰部分116内部的密封料件130。通过施加具有低滑阻的硅膜、聚氨酯膜等,可以在密封料保持唇124的外表面上设置滑动层125。
通过与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分开挤出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并且将挤出的材料以高膨胀比发泡到比重不超过0.2,形成密封料件130。
在合成橡胶的情况下,在挤出之后,在硫化室中以热气和高频波对其加热,以使其硫化并发泡。在热塑性弹性体或者软质合成树脂的情况下,在挤出期间或者挤出之后对其加热以发泡,并冷却以固化。
这样布置的门洞装饰密封条88B,是通过用挤出机整体挤出芯材126、用于装饰部分116的实心橡胶和用于中空状密封部分118的海绵橡胶形成的。
此外,将密封料件130封入装饰部分116的底部,并且将埋设在装饰部分116中的芯材126切割成芯材段。此外,装饰部分116经弯折后具有大致J形截面,以用外侧壁120、底壁122和密封料保持唇124保持密封料件130之后,将由此得到的密封条88B切割成预定长度,并安装于凸缘24。
使用合成橡胶如EPDM橡胶等和热塑性弹性体如聚烯烃弹性体等作为门洞装饰密封条88B的形成材料。通过使上述EPDM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来制备海绵材料。
然后,将这样生产的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切割成预定尺寸。通过使双面胶带128粘结到凸缘24外表面,将这样制备的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安装于凸缘24。
要将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安装于凸缘24时,使门洞装饰密封条88B从凸缘24的外侧靠近凸缘24,并且在横向上相对凸缘24按压门洞装饰密封条88B。结果,凸缘24的凸出端与设置在密封料保持唇124上的滑动层125接触,并在其上滑动。从而,使凸缘24的凸出端插入到已经置于装饰部分116中的密封料件130中。接着,将装饰部分116的外侧壁120压靠在凸缘24的外侧面上,以使双面胶带128与凸缘24紧密接触。结果,通过双面胶带128,使外侧壁120与凸缘24的外侧面牢固地粘结。
密封料件130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体构成。优选的是使用EPD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因为装饰部分116优选由EDPM橡胶或者热塑性烯烃弹性体构成,所以,通过用相似的材料构成密封料件130和装饰部分116,则能将其彼此牢固地粘结。通过用比重不超过0.2的材料构成密封料件130,密封料件130表现出较高柔软性,因此,当将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安装于凸缘24时,凸缘24的凸出端能容易插入密封料件130中,从而使将凸缘24插入密封料件130所需要的力减小,以使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在凸缘24上的安装更加容易。
密封料件130适配于装饰部分116的内部,并且由密封料保持唇124、底壁122和外侧壁120保持。
这样布置的密封料件130可避免噪声通过间隙泄漏,该间隙是在车身板点焊处理和弯折处理期间,形成在适于构成凸缘24的相邻车身板之间,以及,这样的布置可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和凸缘24之间的间隙。
可替换地,使用胶片或者胶粘剂,也可以将密封料件130与装饰部分116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装饰部分116无需具有上述的密封料保持唇。
图12图示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门洞装饰密封条88C具有与图11中门洞装饰密封条88B基本相同的结构,并因此而省略其重复的说明,而且,在图12中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11中的基本相同的那些零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饰部分116中不嵌入芯材,并且在外侧壁120中进一步设置密封料保持凸起132,以使其从沿着底壁122的位置向内凸出。
放入装饰部分116中的密封料件130,由底壁122和密封料保持唇124以及密封料保持凸起132保持。采用这种布置,可以将密封料件130挤于密封料保持唇124和密封料保持凸起132之间,从而,更容易将密封料件130放入装饰部分116中。密封料保持凸起132与装饰部分116整体形成,以及,与外侧壁120的材料相比,可以由硬质材料构成。当沿着门洞部分10的拐角安装门洞装饰密封条88C时,这种硬质材料构成的密封料保持凸起132可以起到装饰部分116弯折中心的作用,从而可避免门洞装饰密封条88C的反常变形。
热塑性烯烃弹性体构成的胶片134与装饰部分116底壁122的内表面粘结。放入装饰部分116中的密封料件130可以使用胶片134进行熔接。
通过用挤出机整体挤出用于装饰部分116的实心橡胶、用于密封料保持凸起132的硬质材料和用于中空状密封部分118的海绵橡胶,形成这样布置的门洞装饰密封条88C,以具有J形截面。
在挤出处理之后或者在硫化处理之后,将带形胶片134连续地放入装饰部分116的内部。用装饰部分116的热量使胶片134熔化,并使其与装饰部分116粘结。此外,将预先准备的条形密封料件130在胶片134上压粘结。
密封料件130和胶片134两者都是烯烃材料,因此,能容易将它们牢固地熔接在一起。以及,因为胶片134具有膜形结构,能随着装饰部分116的形成,使胶片134同步地与底壁122连续粘结。
结果,使密封料件130与装饰部分116的内部粘结。
因为将凸缘24的凸出端插入到密封料件130中,所以,在凸缘24和门洞装饰密封条88C之间就能提供可靠的密封。
将由此得到的门洞装饰密封条88C切割成预定尺寸,并且安装于设置在车身门洞部分10中的凸缘24上。
与门洞装饰密封条88B类似,在要将门洞装饰密封条88C安装于凸缘24的时候,使门洞装饰密封条88C靠近凸缘24,并且在横向相对凸缘24按压门洞装饰密封条88C。
因为密封料件130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所以密封料件130表现出较高柔软性,因此,当门洞装饰密封条88C安装于凸缘24时,能容易地将凸缘24的凸出端插入到密封料件130中,从而能减小将凸缘24插入到密封料件130中所需的力。
这样布置的密封料件130可避免噪声通过间隙泄漏,该间隙在车身板点焊处理和弯折处理期间,形成在适于构成凸缘24的相邻车身板之间,并且,此布置可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门洞装饰密封条88C和凸缘24之间的间隙。
可替换地,通过将凸缘24插入到装饰部分116中,或者在装饰部分116的侧壁稍稍分开的情况下,使装饰部分116与凸缘24暂时固定,然后用滚轧成形方法(roll forming method)将暂时固定的装饰部分116与凸缘24固定。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密封条,与密封条分开制备密封料件,密封料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将该密封料件放入并保持在基底部分中,因而,能避免噪声等通过沿车身开口部分或者封闭件延伸的凸缘进入车厢,并且能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密封条和凸缘之间的空间。另外,能减小将密封条安装于凸缘所需要的力,使密封条的安装更加容易,并且能将密封料件稳固地保持在基底部分中。
尽管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加以描述,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而是涵盖多种变化及等同置换,这些变化及等同置换都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所述开口部分的封闭件之间提供密封,所述密封条包括:
基底部分,设置在所述车身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一上的凸缘适于插入所述基底部分,所述基底部分包括至少外侧壁和底壁;
密封部分,其与所述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所述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一接触,并且在所述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间进行密封;以及
密封料件,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密封条分开形成,以及,用所述底壁保持所述密封料件,从而,将所述凸缘的凸出端插入所述密封料件中。
2.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所述开口部分的封闭件之间提供密封,所述密封条包括:
基底部分,设置在所述车身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一上的凸缘适于插入所述基底部分,所述基底部分具有大致U形截面和大致J形截面之一,并且包括外侧壁、内侧壁和底壁;
密封部分,其与所述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所述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一接触,并且在所述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间进行密封;以及
密封料件,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密封条分开形成,将所述密封料件放入所述基底部分内的底部,并且使其与所述底壁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用密封条,其中,所述密封料件由EPDM橡胶和热塑性烯烃弹性体之一构成,并且以热熔接的方式,用热塑性烯烃树脂形成的胶膜,使所述密封料件与所述基底部分的内部粘结,使得当所述基底部分安装于所述凸缘时,使所述凸缘的凸出端插入所述密封料件中。
4.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能在车身的开口部分与用于封闭所述开口部分的封闭件之间提供密封,所述密封条包括:
基底部分,设置在所述车身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一上的凸缘适于插入所述基底部分,所述基底部分包括至少外侧壁和底壁,并且至少具有大致L形截面,将双面胶带粘结于所述外侧壁的内表面,用所述双面胶带使所述外侧壁与所述凸缘的外侧面粘结;
密封部分,其与所述基底部分整体形成,用以与所述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一接触,并且在所述开口部分和所述封闭件之间进行密封;以及
密封料件,其由比重不超过0.2的高发泡海绵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密封条分开形成,以及,将所述密封料件粘结于所述底壁,从而,将所述凸缘的凸出端插入所述密封料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条,进一步包括密封料保持唇,其从所述底壁向所述外侧壁倾斜延伸,以具有大致J形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其中,所述密封料保持唇具有这样的高度,使得当所述凸缘插入所述基底部分的内部时,所述凸缘在所述密封料保持唇的凸出端上滑动,并插入所述密封料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其中,所述基底部分进一步包括密封料保持凸起,其从靠近所述底壁的所述外侧壁内表面伸出,用以与所述密封料保持唇和所述底壁一起保持所述密封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中,所述封闭件是车门,而所述密封条是门洞装饰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中,芯材埋设于所述基底部分中,使所述芯材在所述基底部分中可分为多个芯材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中,芯材埋设于所述基底部分中,使所述芯材在所述基底部分中可伸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中,所述基底部分由实心材料和轻微发泡材料之一构成,而所述密封部分则由海绵材料构成,并且形成为具有中空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中,所述密封部分由EPDM橡胶和热塑性烯烃弹性体之一的海绵材料构成,以及,所述基底部分由EPDM橡胶和热塑性烯烃弹性体之一的实心材料和轻微发泡材料中的一种构成。
CNA2006100029170A 2005-01-27 2006-01-27 机动车用密封条 Pending CN18105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19074A JP2006205846A (ja) 2005-01-27 2005-01-27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5019074 2005-01-27
JP2005019079 2005-0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0531A true CN1810531A (zh) 2006-08-02

Family

ID=3684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029170A Pending CN1810531A (zh) 2005-01-27 2006-01-27 机动车用密封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205846A (zh)
CN (1) CN18105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5391B2 (en) 2007-09-20 2012-06-26 Toyoda Gosei Co., Ltd. Automobile weather strip
CN101519033B (zh) * 2007-09-20 2013-06-19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汽车用密封条
CN109017244A (zh) * 2017-06-09 2018-12-1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机动车用密封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90686A (ja) * 2007-05-28 2008-12-04 Hayashi Engineering Inc 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26997B2 (ja) * 2008-02-14 2012-05-09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5391B2 (en) 2007-09-20 2012-06-26 Toyoda Gosei Co., Ltd. Automobile weather strip
CN101519033B (zh) * 2007-09-20 2013-06-19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汽车用密封条
CN109017244A (zh) * 2017-06-09 2018-12-1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机动车用密封条
CN109017244B (zh) * 2017-06-09 2022-01-1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机动车用密封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05846A (ja) 200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6213B2 (en) Glass run for motor vehicle
CN1883974A (zh) 玻璃滑槽
CN1939764A (zh) 机动车用玻璃滑槽
CN1743197A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密封条
JP2006281823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US20070024084A1 (en) Weather strip
CN104512231A (zh) 机动车玻璃滑槽
CN1840845A (zh) 机动车用玻璃滑槽
CN101564982B (zh) 汽车用车门密封条
CN1810531A (zh) 机动车用密封条
US20070199247A1 (en) Weather strip for motor vehicle
CN1796171A (zh) 汽车用密封条
CN1672968A (zh) 汽车用玻璃导槽
JP2006182251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8230258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6182090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886565A (zh) 幕墙
JP3864335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4458484B2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2008132958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9227241A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6205847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6123693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4487200B2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52978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