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8906A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8906A
CN101498906A CNA2009100025544A CN200910002554A CN101498906A CN 101498906 A CN101498906 A CN 101498906A CN A2009100025544 A CNA2009100025544 A CN A2009100025544A CN 200910002554 A CN200910002554 A CN 200910002554A CN 101498906 A CN101498906 A CN 101498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zone
correcting pattern
imag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25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8906B (zh
Inventor
栉田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8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8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03G15/5058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5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5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chnical problem
    • G03G2215/0158Colour registration
    • G03G2215/0161Generation of registration ma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构造成执行成像,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保持体,该保持体构造成相对于成像单元相对移动并保持由成像单元形成在其上的图像;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成像单元以在保持体上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当对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时该区域对应于在记录介质上限定的成像区域;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在保持体上形成的校正图案的位置;和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构造成基于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校正成像单元的成像位置。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校正图案只形成在必要的区域中,所以能减少用于成像位置的移位的测量的时间。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已广泛使用的成像装置构造成使得不同颜色的多个成像单元沿用于输送纸张的皮带的纵向方向布置,并且分别与成像单元对应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皮带上输送的纸张上。如果在成像单元的成像位置之间出现移位,则纸张上的图像质量劣化。
日本专利特开2002-91115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的例子,该成像装置采用用于对成像位置的移位进行校正的技术(所谓的对准)。造成成像位置这样的移位的因素之一是皮带厚度的不均匀。因为由于皮带厚度的不均匀(即皮带移动速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移位以等于皮带整个长度的循环周期出现。
因此,在通常的对准方案中,沿皮带的整个长度形成由多个具有不同颜色的标记形成的校正图案,测量不同颜色的标记之间的移位,并且为各颜色获得移位的平均值。通过基于测量的结果校正各颜色的成像位置,能防止图像质量的劣化并从而能保持打印质量。
发明内容
但是,通常,皮带的整个长度大于纸张的长度。例如,皮带的整个长度是A4规格纸张的长度的三倍。因此,如果紧接在打印操作之前执行对准,则需要等待时间,其用于沿皮带的整个长度的校正图案的形成、校正图案的测量和校正图案的清洁。
本发明的方面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能减少包括成像位置的移位的测量的处理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构造成执行成像,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保持体,该保持体构造成相对于成像单元相对移动并保持由成像单元形成在该保持体上的图像;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成像单元以在保持体上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当对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时该区域对应于在记录介质上限定的成像区域;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在保持体上形成的校正图案的位置;和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构造成基于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校正成像单元的成像位置。
根据上述构造,校正图案只形成在与记录介质的成像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对校正图案进行测量,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校正成像位置。应指出的是,如果校正图案形成在不用于成像的区域上并且然后测量校正图案,则相应地增加用于校正图案的形成、测量和清洁的时间,从而延迟下一次成像的开始定时。相比之下,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校正图案只形成在必要的区域中,所以能减少用于成像位置的移位的测量的时间。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保持体构造成保持由成像单元在上面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成像装置还包括构造成接收成像命令的命令接收单元。在该情况下,控制器构造成使得通过命令接收单元响应于成像命令的接收,控制器控制成像单元以执行成像并基于成像命令中的数据确定用于成像的区域。
由于基于在成像命令中包含的信息(例如记录介质的规格或图像的尺寸的指示)确定用于形成校正图案的区域,所以能够根据成像的条件适当地限定该区域。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控制器构造成使得为了对多张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控制器只使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
由于只有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用于成像,所以能确保成像的适当精确度。因此,能确保足够的图像质量程度。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控制器构造成使得为了对多张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控制器将只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对多张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所需的预计时间与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和附加区域执行成像所需的预计时间相比较,并且以与预计时间中较短的一个预计时间相对应的方式执行成像,其中该附加区域限定在保持体上以在该附加区域中附加地形成校正图案并且要为该附加区域测量校正图案。
如果要打印的页数相对较少,则只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用于成像的时间趋向于变得较短。另一方面,如果要打印的页数相对较多,则利用通过重新执行校正图案的测量获得的增加的区域用于成像的时间趋向于变得较短。在这方面,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执行具有较短预计时间的成像,所以能够将用户的等待时间可靠地抑制到低的水平。
在至少一方面中,成像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构造成存储关于校正图案在其中被形成的区域和由测量单元获得的测量结果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控制器构造成使得为了在保持体上形成校正图案,控制器参考存储单元中的信息,以从保持体的未使用区域中选择要用于校正图案的形成的区域。
根据该构造,从保持体上的未使用区域中选择下一次形成校正图案的区域。通过在各选定的区域上重复测量校正图案,在抑制用于一个测量的时间的同时能够逐渐增加已完成测量的区域。
在至少一方面中,成像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构造成存储关于校正图案被形成在其中的区域和由测量单元获得的测量结果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控制器构造成:参考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如果判断出通过只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能够执行成像,则在不重新执行校正图案的形成和校正图案的测量的情况下执行成像;和如果判断出通过只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不能执行成像,则在从保持体上的未使用区域中选择要形成校正图案的区域、在选定的区域上形成校正图案和测量校正图案之后执行成像。
根据该构造,如果通过只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能够执行成像,则在不执行校正图案的形成和测量的情况下执行成像。另一方面,如果利用已完成测量的区域不能执行成像,则在未使用区域上进行校正图案的形成、测量校正图案和执行成像之后执行成像。因此,能够防止用于移位测量的不必要的处理被浪费执行。因此,能够抑制用户的等待时间。
在至少一方面中,如果经受成像的记录介质的数目大于或等于预定数目,则所述控制器操作,以增加要用于校正图案的形成的区域的尺寸。
根据该构造,能够增加用于成像的区域。因此,能够有效地执行成像,并因此变得能够减少包括测量和成像的总的等待时间。
在至少一方面中,成像单元构造成利用多种颜色的色料形成图像。在该情况下,如果要执行彩色成像,则控制器通过只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执行成像,而如果要执行单色成像,则控制器利用校正图案已被测量的区域和保持体上未用于校正图案的形成的另一区域来执行成像。
根据该构造,能够只利用已完成测量的区域通过执行具有移位校正的高程度必要的彩色打印确保合适的图像质量程度。另一方面,如果进行具有移位校正的低程度必要的单色打印,则利用已完成测量的区域和未用于图案区域的形成的另一区域执行成像。因此,能够减少用于成像的时间。
在至少一方面中,控制器构造成使得如果对多种记录介质进行成像,则控制器执行确定形成校正图案的区域,并且当经受成像的记录介质的页数达到预定数目时测量校正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成像装置上实施用于执行成像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成像装置的保持体上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使得当对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时该区域对应于在记录介质上限定的成像区域;测量在保持体上形成的校正图案的位置;和基于测量步骤的测量结果校正成像的成像位置。
根据上述构造,校正图案只形成在与记录介质的成像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对校正图案进行测量,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校正成像位置。应指出的是,如果校正图案形成在不用于成像的区域上并且然后测量校正图案,则相应地增加用于校正图案的形成、测量和清洁的时间,从而延迟下一次成像的开始定时。相反,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校正图案只形成在必要的区域中,所以能减少用于成像位置的移位的测量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由成像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该计算机可读介质配置处理器以执行下述步骤:在成像装置的保持体上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使得当对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时,该区域对应于在记录介质上限定的成像区域;测量在保持体上形成的校正图案的位置;和基于测量步骤的测量结果校正成像的成像位置。
根据上述构造,校正图案只形成在与记录介质的成像区域对应的区域中,对校正图案进行测量,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校正成像位置。应指出的是,如果校正图案形成在不用于成像的区域上并且然后测量校正图案,则相应地增加用于校正图案的形成、测量和清洁的时间,从而延迟下一次成像的开始定时。相反,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校正图案只形成在必要的区域中,所以能减少用于成像位置的移位的测量的时间。
应指出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元件之间的各种连接。应指出的是,这些连接总体上并且除非详细说明之外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并且该说明书不用于在这方面限制。本发明的方面可在计算机软件中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可存储的程序,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局限于RAM、ROM、闪速存储器、EEPROM、CD介质、DVD介质、暂存存储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永久存储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出根据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总体构造的侧向剖视图。
图2是示意出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示意出由打印机执行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限定在皮带上的区间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5示意出用于成像位置的移位的校正的校正图案。
图6示意出图3所示的校正和打印处理中的各种处理的定时。
图7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的特征。
图8是用于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中的各种处理的定时进行说明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的特征。
图10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的特征。
图11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的特征。
图12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意出根据实施例的打印机1(成像装置)的总体构造的侧向剖视图。图1上右侧对应于打印机1的前侧。
打印机1具有本体外壳2。其上布置有纸张3的供纸盘4位于外壳2的底部。在供纸盘3上,能够沿纵向或横向放置各种类型的纸张。例如,能够将纵向定向的A3纸、纵向定向的B4纸、纵向或横向定向的A4纸、或纵向或横向定向的B5纸放置在供纸盘4上。在供纸盘4的上侧上设置有供纸辊5。通过供纸辊5的旋转,将在纸堆的顶部上的纸张3朝向对准辊6传送。在校正该纸张3的歪斜之后,对准辊6将这纸张3朝向成像单元10中的皮带单元11传送。
成像单元10包括皮带单元11、扫描器单元19、处理单元20和定影单元31。
皮带单元11设置成使得环形皮带13钩住一对皮带支撑辊12。皮带13具有的宽度大于纸张3的最大尺寸的宽度(例如A3规格的纸的宽度),并且具有的长度大于纸张3的最大尺寸的长度(例如A3规格的纸的长度)。通过使位于后侧的皮带支撑辊12旋转,皮带13沿逆时针方向循环,从而在皮带13的上表面上将纸张3朝向后侧传送。在皮带13内侧,转印辊14设置在处理单元20的感光鼓28的相应位置,以将皮带13夹在各转印辊14与各感光鼓28之间。
检测在皮带13上形成的图案的一对图案传感器15设置成面对皮带13的底表面。图案传感器15照射皮带13的表面,通过受光单元(例如光敏晶体管)(未示出)接收从皮带13的表面反射的光,并输出具有的电压电平与接收的光的量对应的信号。在皮带单元11下设置有对附着到皮带13的表面的诸如调色剂或纸尘的杂质进行收集的清洁单元17。清洁单元17设置有持续地接触皮带13的底表面的清洁辊17A。清洁辊17A布置成面对在皮带单元11中设置的支承辊18。也就是说,皮带13夹在清洁辊17A与支承辊18之间。
在使清洁辊17A沿相对于皮带13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旋转方向旋转时通过向清洁辊17A与支承辊18之间的空间施加预定偏压,将皮带13上的调色剂电吸引到清洁辊17A的侧面上。
扫描器单元19具有分别发射多种颜色的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单元(未示出)。扫描器单元19用多种颜色的激光束分别照射感光鼓28的外周表面。
处理单元20包括框架21和附连至相应的盒安装架的四个显影盒22(22Y、22M、22C和22K)。四个显影盒22Y、22M、22C和22K分别对应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四种颜色。在框架21的下部中,各显影盒22设置有感光鼓28和电晕充电器29,该感光鼓28具有用具有正静电特性的光敏层覆盖的外周表面。因为所有的显影盒22Y、22M、22C和22K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在图1中为简化起见只为显影盒22C指定附图标记,并省略用于其它显影盒的附图标记。
各显影盒22具有箱形外壳。在外壳内的上部中设置有容纳对应颜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室23。在调色剂室23下设置有供应辊24、显影辊25、层厚限制片26和搅拌器27。从调色剂室23输出的调色剂被供应到显影辊25,并且在供应辊24与显影辊25之间变成带正电的。供应到显影辊25的调色剂随着显影辊25的旋转进入层厚限制片26与显影辊25之间的空间。然后,调色剂通过摩擦进一步充分带电,并且在显影辊25上保持成具有均匀厚度的薄层。
在成像处理期间,使感光鼓28旋转,并且使感光鼓28的外周表面带正电。然后,带正电的部分由来自扫描器单元19的激光束以高速扫描,从而与要形成在纸张3上的图像对应的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8的外周表面上。
接下来,当显影辊25上带正电的调色剂随显影辊25的旋转接触感光鼓28时,显影辊25上的调色剂被供应到在感光鼓28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潜像。然后,使潜像显像化。也就是说,由附着到感光鼓28的外周表面的暴露部分的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保持在感光鼓28的外周表面上。
当由皮带13传送的纸张3在感光鼓28与转印辊14之间行进时,保持在各感光鼓28的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到转印辊14的负转印电压转印到纸张3。
定影单元31包括具有热源的加热辊31A和朝向加热辊31A按压纸张3的加压辊31B。定影单元31用于通过热定影转印在纸张3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热定影有图像的纸张3被传送到上侧,并排出到在本体外壳2的上部中设置的输出盘32。
图2是示意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2中所示,打印机1包括CPU40、ROM41、RAM42、NVRAM(非易失性存储器)43和网络接口44。此外,打印机1包括上述成像单元10、图案传感器15、显示单元45、操作单元46、主电机47、和皮带原点传感器48。这些部件彼此连接。
ROM41存储用于执行打印机1的各种功能的各种程序(例如校正和打印控制处理)。CPU40从ROM41加载程序,并且在将处理结果存储在RAM42或NVRAM43中的同时根据程序控制部件。网络接口44通过通信网络使打印机1与外部计算机(例如计算机50)连接。采用该构造,打印机1能够与外部计算机通信。
显示单元45包括液晶显示器和灯。在显示单元45上,能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诸如打印机1的设定屏幕或操作状态。操作单元46包括由用户操作的多个按钮。在使对准辊6、皮带支承辊12、转印辊14、显影辊25、感光鼓28和加热辊31A相对于彼此同步的同时,主电机47用于使它们旋转。皮带原点传感器48检测在皮带13的表面上的原点处标记的原点标记。
此后,参考图3说明在打印机1的CPU40的控制下执行的校正和打印处理。图3是示意出校正和打印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在皮带13上限定的区间的说明性示意图。图5示意出用于成像位置的移位的校正的校正图案P。
首先,CPU40判断是否满足开始移位校正(校正处理)的条件(步骤S101)。例如如果传感器检测到前盖2A的打开和关闭或者如果从紧接校正处理执行之前已流逝预定时间,则CPU40判断出满足开始移位校正的条件。
如图4中所示,沿旋转移动方向(即皮带13的移动方向)将皮带13的外周表面均匀地划分成多个区间。作为例子,在图4中将皮带划分成八个区间。也就是说,划分的区间(E1-E8)具有相同的尺寸。如稍后描述的,执行校正处理,使得利用作为最小单元的各区间E为校正测量移位。NVRAM43包括存储关于用于测量的区间E的信息和获得的测量值的区域。
如果满足开始校正处理的条件,则CPU40使NVRAM43中的为完成测量的所有区间E获得的测量值无效(步骤S102)。然后,CPU40输出移位校正的请求(步骤S103)。例如,在步骤S103中,CPU40将NVRAM43中的校正请求标志设定为开。
在步骤S103中CPU40输出校正请求或者CPU40判断出不满足开始校正处理的条件之后(S101:否),CPU40判断是否收到打印请求(步骤S104)。打印请求通过网络40例如由计算机50传输,并经由网络接口44由打印机1接收。打印请求包括诸如纸张规格和拷贝数目的指示的信息。如果未接收到打印请求(S104:否),控制返回到步骤S101以等待直到接收到打印请求为止。
如果已经接收到打印请求(S104:是),CPU40判断打印请求是否包括校正请求(步骤S105)。如果在打印请求中包含校正请求(S105:是),则CPU40判断待打印页是不是打印请求中的第一页(步骤S106)。如果要打印的是第一页(S106:是),则CPU40获取打印操作期间传送纸张3所需的皮带13的最小区间长度(步骤S107)。例如,关于指示的纸张规格是A4并且传送横向的A4规格的纸张的情形,如果纸张3的较短侧大于两个区间E的长度并小于三个区间E的长度,则最小区间长度确定为三个区间。
然后,CPU40参考存储在NVRAM43中的信息,以便从未执行移位测量的区间E中选择作为下一次测量的目标的区间E(步骤S108)。在该情况下,如果发现具有的连续长度大于或等于皮带13的最小区间长度的未测量区间E(即未执行移位测量的区间E),则CPU40从未测量区间E中选择在长度上对应最小区间长度的连续连接的区间E,作为测量目标。更具体地,如果未测量区间是区间E1-E5并且最小区间长度是三个区间,则CPU40选择区间E1-E3作为测量的目标。
CPU40基于由皮带原点传感器48检测到的原点的检测定时识别皮带13的位置。在步骤S108中,如果能够将多组的区间E选择为测量的目标的候选,则选择在相对于最上游转印位置的上游侧并且最靠近最上游转印位置的区间E。换言之,相对于皮带13的当前位置,选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校正图案P的形成的区间E。因此,能够减少校正处理所需的处理时间。
接下来,CPU40进行选择作为测量目标的区间E的移位测量(步骤S109)。首先,CPU40控制成像单元10,以在皮带13上的测量目标区间E中形成如图5中的例子所示的校正图案P。如图5中所示,校正图案P构造成使得在皮带13的两侧上多个标记单元沿皮带13的移动方向布置,所述多个标记单元中的每个标记单元具有分别涂上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四个标记(60Y、60M、60C、60K)。校正图案P用于测量沿辅助扫描方向(即沿皮带13的移动方向)的移位。各标记60以一定的间隔沿辅助扫描方向布置,并且各标记60形成为沿皮带13的宽度方向细长。
当校正图案P处于面对图案传感器15时,CPU40通过将图案传感器15的输出电平与预定阈值比较来测量各标记60的位置。对于多个标记单元的每个标记单元,CPU60获得三种颜色的标记(60Y、60M、60C)中的每种标记相对于黑色标记60K的移位。然后,CPU40为三种颜色的标记中的每种标记获得测量位移的作为测量值的平均值。在该情况下,如果为另一区间E获得的测量值存储在NVRAM43中,则CPU40获得在NVRAM43中存储的测量值的平均值和当前测量值。接下来,CPU40存储作为校正值的值,以便消除NVRAM43中各颜色的移位的测量值。也就是说,用于使各颜色的图像的成像位置与黑色图像的成像位置成直线的校正值存储为校正值(步骤S110)。
接下来,CPU40判断是否为皮带13上的所有区间E1—E8完成测量(步骤S111)。如果已为所有区间E1—E8完成测量(步骤S111:是),则CPU40删除校正请求(步骤S112)。应指出的是在标记60在通过图案传感器15的位置后到达面对清洁辊17A的位置时,从皮带13去除皮带13上的各标记60。
如果在步骤S112中CPU40删除了校正请求,则CPU40判断出没有完成对所有区间E1—E8的测量(S111:否),CPU40没有发出校正请求(S105:否),或者CPU40判断待打印页不是第一页(S106:否),控制进入CPU40调节供纸定时的步骤S113。在该情况下,CPU40控制诸如供应辊5和对准辊6的各种辊,以便纸张3由已完成测量的区间E传送。
接下来,CPU40基于在步骤S110中获得的校正值校正为扫描器单元19提供的数据,以便在调节在感光鼓28上的各种颜色的成像位置的同时通过上述成像处理对一页执行打印操作(步骤S114)。然后,CPU40判断是否对在打印请求中包含的所有页完成了打印操作(步骤S115)。如果没有打印所有页(S115:否),则控制返回到步骤S101以打印下一页。如果已打印所有页(S115:是),则在步骤S116中CPU40删除打印请求,之后控制返回到步骤S101。
图6示意出图3中所示的校正和打印处理中的各种处理的定时。如图6中所示,当CPU40在输出校正请求之后接收到打印请求1时,CPU40例如将区间E6—E8选择为测量目标,并基于测量值获得校正值。然后,CPU40传送限定为测量目标的区间E6—E8上的纸张3,然后基于获得的校正值执行与打印请求1对应的打印操作(例如对两页的打印操作)。
在对移位的测量期间,从区间E6处于紧接皮带13上的第一转印位置前的位置的状态开始用于形成校正图案P的皮带驱动和成像处理。在区间E6—E8上形成校正图案P之后,由图案传感器15进行测量,并且当区间E8通过图案传感器15的位置时完成测量。此刻,区间E6至E8位于第一转印位置前。随后,开始纸张3的传送和成像处理。也就是说,将纸张放置在区间E6上,并且当区间E6到达第一转印位置时将图像打印在纸张3上。在上述例子中,能够在皮带13旋转一圈的时间中完成测量并开始将图像打印在纸张3上。
相反,如果象在传统技术的情况下在皮带的整个外周表面上形成校正图案并且对皮带的整个外周表面进行测量,则测量至少需要等于皮带旋转一圈的时间与使皮带从第一转印位置的位置移动到图案传感器的位置的时间之和。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形成校正图案P并进行测量的区域限于传送纸张的区域。因此,能够减少用于移位测量的时间。
在图6中,在根据打印请求1执行打印操作之后,CPU40等待,直到接收到下一打印请求2为止。当接收到打印请求2时,CPU40选择与前一校正处理中选择的区间不同的区间(例如区间E3—E5),并对重新选择的区间进行测量。然后,CPU40根据先前的测量结果和当前的测量结果计算校正值,并根据该校正值执行与打印请求2对应的打印操作。在打印操作中,纸张3由所有的测量区间E3至E8传送。因此,当要对具有相同纸张规格的多个拷贝进行打印操作时,能够在皮带13的一圈期间传送至少两张纸。因此,能够在比先前打印处理的处理时间短的时间中对较大张数执行打印操作。
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只在与要用于在纸张3上成像的区域对应的区间E中形成校正图案P,并且能够基于校正图案P的测量结果校正成像位置。如上所述,根据在包括不用于成像的区间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的传统技术,校正图案的形成、测量和清洁需要相对长的时间,从而延迟下一成像的开始。相反,根据该实施例,只在必需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P,因此能够减少用于移位测量的时间。还能够通过在已测量区间E上传送纸张3确保足够的校正精确度,并确保足够的图像质量程度。
此外,基于在获得的打印请求1中包含的诸如纸张规格的指示的信息,打印机1限定要用于成像的区间E。因此,打印机1能够根据成像的数据类型限定要用于成像的区间E。
如果在多张纸3上的成像期间使用未测量校正图案P的区域,则可能降低对于校正的精确度。相反,根据该实施例,只有测量校正图案P的区域用于成像。因此,能确保足够的图像质量程度。
打印机1从未形成校正图案P的区间E中限定下一个形成校正图案P的区间E。因此通过对皮带13上的各区间的移位的重复测量,能够减少用于测量的各执行的时间,并逐渐增加已完成测量的区域。因此,如果在成像期间只由已完成测量的区域传送多张纸3,则能够逐渐地提高处理速度。
第二实施例
此后,将参考图7和8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构造与如图1和2中所示的相同,所以指定给这些附图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在下文中,说明集中于第二实施例的特征。更具体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通过用如图7中所示的步骤替代图3中由虚线指示的框包围的步骤实现。
如图7中所示,如果CPU40判断出下一次待打印页不是在打印请求中包含的第一页(S106:否),则CPU40判断下一次要打印的页是不是从页2起出现的预定页(步骤S:201)。如果预定页未到达(S201:否),控制进入图3中的步骤S113,以将图像打印在下一页上。如果预定页到达(S201:是),控制进入图3中的步骤S107,然后在测量移位之后在下一页上形成图像。
图8是用于对校正和打印处理中的各种处理的定时进行说明的说明性示意图。在图8的例子中,将第三页和第七页设定为预定页。图8中所示的操作对应于CPU40输出校正请求之后接收到对7页或多于7页的打印请求的情形。当CPU40接收到打印请求时,CPU40执行对区间E6—E8的第一移位测量,此后在输送区间E6—E8上的纸张3的同时执行对第一和第二页的打印操作。然后,CPU40执行对其它区间E1—E3的第二测量,此后在传送测量区间E1—E3和E6—E8上的纸张3的同时执行对第二至第六页的打印操作。在对剩余区间E4和E5完成第三测量之后,CPU40在利用所有区间E1—E8输送纸张3的同时执行对从第七页开始的页的打印操作。
根据第二实施例,如果要打印的页数大于预定页数,则增加执行校正图案P的形成和测量的区间E的数目。因此,增加能用于成像的区域,并因此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中有效地执行成像。因此,能够减少用于测量和成像处理的总的等待时间。
上述校正和打印处理在打印请求没有关于总页数的信息并且打印操作在接收伴随打印请求的整个打印数据完成之前开始的情形(即打印机1在接收到整个打印数据之前不能识别总页数的情形)下尤其有用。
第三实施例
此后,将参考图9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由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构造与如图1和2所示的相同,所以指定给这些附图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第三实施例的说明。在下文中,说明集中于第三实施例的特征。更具体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通过用如图9所示的步骤替代图3中由虚线指示的框包围的步骤实现。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在打印请求包含总页数或者打印操作在接收到所有打印数据之后开始的情形(即打印机1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能识别总页数的情形)下尤其有用。
如图9中所示,当发现用于校正移位的校正请求时(S105:是),CPU40判断打印请求中的总页数是否超过预定数目(例如总页数≥2)(步骤S301)。如果总页数未超过预定数目(S301:否),则控制进入步骤S106。然后,如果待打印页是第一页,则对如上选择的区间E执行移位测量。如果总页数超过预定数目(S301:是),则对未进行测量的所有区间E进行移位测量。
然后,由为皮带13上的所有区间E1—E8获得的测量值的平均值计算校正值(步骤S303)。然后,CPU40删除用于校正移位的校正请求(步骤S304)。然后,控制进入图3中的步骤S113。随后,CPU40基于如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计算的校正值在通过校正供应给扫描器单元19的数据调节在感光鼓28上的各种颜色的成像位置的同时对各页打印。由于纸张3由所有区间E1—E8传送,所以与纸张只由那些区间E的一部分传送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大量页数的打印时间。
根据第三实施例,在要打印的总页数大于预定页数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用于校正图案P的形成的区间E的数目和测量能够有效地并且在相对短的时间中执行成像。因此,能够减少包括用于测量和成像处理的时间的总的等待时间。
第四实施例
此后,将参考图10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由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构造与如图1和2所示的相同,所以指定给这些附图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第四实施例的说明。在下文中,说明集中于第四实施例的特征。更具体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通过用如图10所示的步骤替代图3中由虚线指示的框包围的步骤实现。
如图10中所示,如果待打印页是打印请求的第一页(S106:是),则CPU40基于在打印请求中包含的纸张规格的指示获得传送纸张3所需的区间长度(步骤S401)。然后,CPU40参考NVRAM43,以判断是否能在已测量区间内传送下一次要打印的纸张3(步骤S402)。如果未发现已测量区间E或者不能在已测量区间内传送下一次要打印的纸张3(S402:否),则控制进入图3中的步骤S107。在该情况下,CPU40为选择为测量目标的区间E测量移位,并执行打印操作。
在上述校正和打印处理中,打印机1可在步骤S402中判断出如果对B5规格的纸进行区间E的所需长度的测量和打印操作则不能在已测量区间E中传送纸张3,将纸张3从B5规格的纸改变成A4规格的纸,然后对A4规格的纸进行区间E的所需长度的测量和打印操作。
如果能在已测量区间E内能传送下一次要打印的纸张3(S402:是),则CPU40计算只利用测量区间E对所有页执行打印操作所需的预计时间(即只通过已测量区间E传送这些纸张的时间),并将计算出的预计时间分配给变量A。然后,CPU40将重新测量移位所需的预计时间分配给变量B(即用于执行从S107开始的步骤的时间)。此外,CPU40将利用包括已测量区间E和重新测量的区间E的增加的区间E对所有页执行打印操作所需的预计时间分配给变量C(步骤S403)。
接下来,CPU40将A的值与(B+C)的值比较。如果(B+C)大于A(S404:是),则控制进入CPU40只利用已测量区间E执行打印操作的步骤S113。另一方面,如果(B+C)不大于A(S404:否),则控制进入CPU40重新测量移位的步骤S107,并利用增加的区间E(包括已测量区间E和重新测量的区间E)执行打印操作。
根据第二实施例,如果能够只利用已测量区间进行成像(S402:是),则打印机1在不进行校正图案P的形成和测量的情况下进行成像。如果只利用已测量区间E不能进行成像(S402:否),则打印机1在未形成校正图案P的区间E上重新形成校正图案P,之后进行成像。采用该构造,能够防止在打印机1上执行不必要的移位测量。因此,能减少用于成像的等待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要打印的页数相对少,则满足条件“A<B+C”(S404:是),并且在不进行校正图案P的形成和测量的情况下执行只利用已测量区间E的成像。但是,可执行校正和打印处理,使得如果判断出只利用已测量区间E能够进行成像(S402:是),则控制直接进入步骤S113,以在没有处理步骤S403和S404的情况下进行成像。
要理解的是,如果要打印的页数相对少,则只利用已测量区间E进行成像的处理时间趋向于变得比利用增加的区间E进行成像的时间短。另一方面,如果要打印的页数相对多,则利用增加的区间E进行成像的处理时间趋向于变得比只利用已测量区间E进行成像的时间短。根据第四实施例,选择性地进行已预计处理时间相对短的成像。因此,根据第四实施例,能够减少用于进行成像的等待时间。
第五实施例
此后,参考图11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由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构造与如图1和2所示的相同,所以分配给这些附图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第五实施例的说明。在下文中,说明集中于第五实施例的特征。图11中所示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的特征是步骤S501添加到图3中所示的校正和打印处理。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在单打印请求包括用单种调色剂进行打印操作的单色页和用多种调色剂进行打印操作的多色页的情形下尤其有用。
如图11中所示,如果在步骤S112中CPU40删除校正请求,如果CPU40判断出未对所有的区间E1-E8完成测量(S111:否),如果未发出校正请求(S105:否),或者如果待打印页不是第一页(S106:否),则控制进入步骤S501。在步骤S501中,CPU40判断下一次要打印的页是不是利用单种调色剂进行打印操作的单色页。更具体地,CPU40通过参考打印请求中颜色(彩色/单色)的指示作出S501的判断、或者参考打印数据的主体数据以判断页是不是单色页。
如果待打印页不是单色页(S501:否),控制进入CPU40对在已测量区间E上传送纸张3的供应定时进行调节的步骤S113。然后,在步骤S114中进行打印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待打印页是单色页(S501:是),则控制进入步骤S114,以在不执行供应定时的调节的情况下执行打印操作。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CPU40不判断是否已测量传送纸张3的区域。因此,能够在短时间中开始纸张3的传送。因此,能够减少整个处理时间。
如上所述,根据第五实施例,如果要进行具有需要移位校正的高可能性的彩色打印,则通过只利用皮带13上已测量区间E进行成像来确保图像质量。如果要进行对移位校正具有低程度的需要的单色打印,则附加地利用除已测量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成像。因此,能减少用于成像的处理时间。
第六实施例
此后,参考图12描述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由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构造与如图1和2所示的相同,所以分配给这些附图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第六实施例的说明。在下文中,说明集中于第六实施例的特征。更具体地,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校正和打印处理通过用如图12所示的步骤替代图3中由虚线指示的框包围的步骤实现。
如图12中所示,如果CPU40判断出下一次要打印的页不是第一页(S106:否),则CPU40基于页的纸张规格获得打印操作期间传送该张页所需的区间长度(步骤S601)。然后,CPU40判断是否能够在已测量区间E内传送该张页(步骤S602)。如果不能在已测量区间E内传送该张页(S602:否),则控制进入步骤S107,以在对新的区间E的移位测量之后进行打印操作。如果能够在已测量区间E内传送该张页(S602:是),控制进入步骤S113,其中该页利用已测量区间E经受打印操作。
根据第六实施例,即使单打印请求包含多种纸张规格,也能够利用已测量区间传送纸张。因此,能够确保校正的高精度。
尽管已参考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相当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可以有其它的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1基于用皮带传送纸张的直接转印方案形成为成像装置。但是,上述实施例也能够基于通过中间转印体进行成像的中间转印方案(例如,中间转印皮带或中间转印鼓)在成像装置上实现。如果在这样的中间转印型打印机上进行移位测量,则能够通过只在限定为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形成要转印到记录介质的图像的区域上形成校正图案来减少用于测量的处理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基于已测量区间的测量值和重新测量区间的测量值的平均值限定校正值,并利用相同的校正值对要在已测量区间上传送的所有多张页进行成像。但是,取决于用于打印操作的区域的位置可使用不同的校正值。
例如,如果在区间E1-E3上传送第一页的纸张并且在区间E4-E6上传送第二页的纸张,则第一页可通过利用只从区间E1-E3的测量结果获得的校正值经受打印操作,并且第二页可通过利用只从区间E4-E6的测量结果获得的校正值经受打印操作。通过存储对于各区间的测量结果,打印机1可对相同的页执行打印操作,使得通过利用从区间E1的测量结果获得的校正值校正页与E1对应的部分,和通过从区间E2的测量结果获得的校正值校正页的与区间E2对应的另一部分。因此,能提高校正的准确度。
如果当图案长度超过在图案传感器的位置与第一转印位置之间的距离时基于整个图案的测量结果进行校正,则图案的前缘在测量结束时超过第一转印位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需要在使皮带旋转之后开始打印操作,直到图案的开始边缘到达第一转印位置为止。相反,通过对划分的区间中的每个区间进行测量和利用为相应划分的区间获得的不同校正值进行打印操作,变得能够在完成整个图案的测量之前(即在图案的后缘通过图案传感器的位置之前)从图案的开始边缘开始打印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作为测量目标的区域限定为具有与纸张规格对应的尺寸。但是,可根据打印数据通过检查要打印的图像的尺寸限定作为测量的目标的区域。通过该构造,与整张纸限定为测量目标的情形相比较变得能够减少测量目标。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分别对皮带上划分的区间执行多次测量实现对皮带13的所有区间的测量。但是,不需要响应于一个校正请求对整个图像保持体(即皮带)执行测量。也就是说,打印机1可构造成使得响应于一个校正请求,打印机可只对皮带的一部分进行测量,直到发出新的校正请求为止。在该情况下,与对整个图像保持体(即皮带)执行测量的情形相比较,能够抑制调色剂或消耗性部件的消耗。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从外部计算机传输的打印请求或打印数据进行打印操作。但是,可对通过文件读取单元(即扫描器单元)读取文件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打印操作,或者可对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USB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操作。
上述实施例可应用于设置有多个供纸盘的成像装置,在该多个供纸盘上能放置具有不同纸张规格的多种记录介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像装置构造成使得在皮带上形成沿辅助方向测量移位的图案,并执行对于辅助校正的校正。但是,用于移位校正的图案和移位校正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情形。例如,皮带上可形成用于沿主扫描方向测量移位的图案并且可执行沿主扫描方向的移位校正。可选的是,皮带上可形成由楔形符号形成的图案,能使成像装置能够测量沿主扫描方向和辅助扫描方向的移位,并且可进行关于主扫描方向和辅助扫描方向的校正。
在上述实施例中,清洁单元的清洁辊持续地接触皮带。但是,打印机可构造成使得清洁构件(即清洁辊)在移位测量和成像期间移动离开皮带,以便能够提高对皮带的驱动准确度。
假定成像装置构造成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皮带、图案传感器和清洁构件(其能接触和移动离开皮带)的布置并且对整个皮带执行移位测量,则测量至少需要的时间等于皮带旋转一圈的时间、皮带从第一转印位置旋转到图案传感器的位置的时间、和皮带旋转一圈以清洁皮带的时间的和,总计等于皮带2.5转的时间。
相反,根据实施例,如果对在大约三个区间上形成的图案执行测量,则测量至少需要的时间等于图案形成的开始与测量结束之间的时间与使皮带旋转超过一圈并进行清洁的时间之和,总计大约为皮带两转的时间。因此,即使使用清洁构件(其能接触和移动离开皮带),也能够减少用于移位测量的时间。

Claims (10)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构造成执行成像,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保持体,所述保持体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成像单元相对移动,并构造成保持由所述成像单元形成在所述保持体上的图像;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成像单元以在所述保持体上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所述区域对应于在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限定的成像区域;
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在所述保持体上形成的所述校正图案的位置;和
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构造成基于所述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校正所述成像单元的成像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保持体构造成保持由所述成像单元形成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还包括命令接收单元,所述命令接收单元构造成接收成像命令;
其中所述控制器构造成使得:响应于通过所述命令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成像命令,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成像单元以执行成像,并且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成像命令中的数据确定用于成像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器构造成使得:为了对多种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所述控制器只使用已测量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器构造成使得:为了对多种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所述控制器将通过只利用已测量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对所述多种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所需的预计时间与利用已测量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及附加区域执行成像所需的预计时间相比较,并以与所述预计时间中较短的一个预计时间对应的方式执行成像,所述附加区域被限定在所述保持体上,以在所述附加区域中附加地形成所述校正图案,并且要对所述附加区域测量所述校正图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构造成存储与形成有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及由所述测量单元获得的测量结果有关的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构造成使得:为了在所述保持体上形成所述校正图案,所述控制器参考所述存储单元中的信息,以从所述保持体的未使用区域中选择要用于形成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构造成存储与形成有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及由所述测量单元获得的测量结果有关的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构造成:
参考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信息;
如果判断出通过只利用已测量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能够执行成像,则在不重新执行所述校正图案的形成和所述校正图案的测量的情况下执行成像;和
如果判断出通过只利用已测量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不能执行成像,则在从所述保持体上的未使用区域中选择要形成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在所选择的区域上形成所述校正图案和测量所述校正图案之后执行成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如果经受成像的记录介质的数目大于或等于预定数目,则所述控制器操作以增加要用于所述校正图案的形成的区域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
所述成像单元构造成利用多种颜色的色料形成所述图像;并且
如果要执行彩色成像,则所述控制器通过只利用已测量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执行成像,而如果要执行单色成像,则所述控制器利用已测量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和所述保持体上的未用于所述校正图案的形成的另一区域执行成像。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器构造成使得:如果对多种记录介质进行成像,则所述控制器执行确定形成所述校正图案的区域,并且当经受成像的记录介质的页数达到预定数目时,所述控制器测量所述校正图案。
11.一种在成像装置上实施的用于执行成像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成像装置的保持体上的区域中形成校正图案,使得所述区域对应于在对记录介质执行成像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限定的成像区域;
测量在所述保持体上形成的所述校正图案的位置;和
基于所述测量步骤的测量结果校正成像的成像位置。
CN2009100025544A 2008-01-30 2009-01-16 成像装置 Active CN101498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9571 2008-01-30
JP2008019571A JP4591517B2 (ja) 2008-01-30 2008-01-30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19571 2008-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8906A true CN101498906A (zh) 2009-08-05
CN101498906B CN101498906B (zh) 2012-12-05

Family

ID=4079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25544A Active CN101498906B (zh) 2008-01-30 2009-01-16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11435B2 (zh)
EP (1) EP2093620B1 (zh)
JP (1) JP4591517B2 (zh)
CN (1) CN1014989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944A (zh) * 2011-03-23 2012-09-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4365B2 (ja) * 2009-12-28 2012-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488450B2 (ja) * 2010-12-24 2014-05-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7891A (ja) * 2011-09-09 2013-03-28 Fuji Xerox Co Ltd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マーク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4762B2 (ja) * 2013-08-19 2016-09-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1679B2 (ja) * 1996-09-20 2004-08-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8719A (ja) * 1997-07-17 1999-02-12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72147A (ja) * 1998-12-02 2000-06-23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633429B2 (ja) * 2000-03-24 2005-03-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626101B2 (en) * 2000-09-13 2003-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091115A (ja) 2000-09-13 2002-03-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281235B2 (ja) * 2000-09-27 2009-06-1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23052A (ja) * 2000-10-12 2002-04-2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563524B1 (en) * 2001-12-12 2003-05-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er-defined locally optimized color plane registration
JP2003295542A (ja) * 2002-01-31 2003-10-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743516B2 (ja) * 2003-05-15 2006-0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2284A (ja) 2004-01-19 2005-07-28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534538B2 (ja) * 2004-03-18 2010-09-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後処理装置、校正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292798B2 (en) * 2004-04-12 2007-11-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device that sets image-forming conditions
JP2006235391A (ja) * 2005-02-25 2006-09-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41128A (ja) * 2005-08-01 2007-02-15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822264B2 (ja) * 2006-03-02 2011-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26699A (ja) * 2006-07-24 2008-02-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944A (zh) * 2011-03-23 2012-09-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94944B (zh) * 2011-03-23 2014-10-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11435B2 (en) 2012-11-13
EP2093620A1 (en) 2009-08-26
US20090190947A1 (en) 2009-07-30
JP4591517B2 (ja) 2010-12-01
JP2009180919A (ja) 2009-08-13
EP2093620B1 (en) 2012-02-22
CN101498906B (zh)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587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on measured physical quantity
US781794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rrection method of color-misregistration in an image
CN101403874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方法
US8693930B2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image correction method
CN101498906B (zh) 成像装置
JP49789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6391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enables reducing time required for adjustment operation
CN101122770B (zh) 图像处理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和图像处理方法
US2012018932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729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045665B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for
JP5987642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校正方法
JP38813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842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色ずれ補正方法
JP20111540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1384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74971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304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0731A (ja) 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578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20110069547A (ko) 칼라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40125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86410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と印刷モードの切り替え方法
JP20102666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75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