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6743A -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基于氯乙烯的聚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基于氯乙烯的聚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6743A
CN101466743A CNA2007800218404A CN200780021840A CN101466743A CN 101466743 A CN101466743 A CN 101466743A CN A2007800218404 A CNA2007800218404 A CN A2007800218404A CN 200780021840 A CN200780021840 A CN 200780021840A CN 101466743 A CN101466743 A CN 101466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nyl chloride
base polymer
polymer according
preparing vinyl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18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6743B (zh
Inventor
安晟镕
金景铉
金泳锡
赵钟勋
张昌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66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6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4/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14/02Mono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14/04Monomers containing two carbon atoms
    • C08F14/06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01Multistage polymeris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change in reactor conditions without deactivating the intermediate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08F2/18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4/00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114/02Mono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114/04Monomers containing two carbon atoms
    • C08F114/06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4/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214/02Mono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214/04Monomers containing two carbon atoms
    • C08F214/06Vinyl chlor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在悬浮聚合过程中分步加入氯乙烯单体,从而制备具有优异加工性能和高堆积密度的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

Description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基于氯乙烯的聚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优异加工性能的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且更明确地,涉及一种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在保护胶体辅助剂和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悬浮聚合氯乙烯单体,且其特征在于: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70%时,分别加入氯乙烯单体至少两次。
背景技术
由于氯乙烯聚合物优异的机械强度、耐气候性和耐化学性,它已被广泛用于包括生产管道和结构材料的不同工业领域。然而,它的模压性能不是非常好而需要被改善。
通常,氯乙烯聚合物的模压性能取决于使用的氯乙烯聚合物颗粒的特性。因此,为了提高产率、堆积密度和内孔隙度,需要连同改善胶凝化特性、增塑剂吸收性和粉末流动性一起控制氯乙烯聚合物颗粒的直径和粒子分布。
尤其是,必需增加氯乙烯聚合物的堆积密度以改善挤压成型的产率,且必须促进胶凝熔融速率以改善挤压成型的加工性能。但是,当由挤压成型产生的挤出物增加时,熔化转矩(fusion torque)增加。但是,为了氯乙烯聚合物的凝胶化,需要低的熔化转矩。为了提高聚合产率,也必需缩短加工时间;特别是,优选缩短聚合时间或增加每单位聚合剂的产率。
常规悬浮聚合制备的氯乙烯聚合物不是具有高堆积密度就是具有快速胶凝熔融速率,这样不足以挤压成型。也就是说,通过悬浮聚合物制备的氯乙烯聚合物显示出高聚合产率但低堆积密度,或者显示出低聚合产率但高堆积密度,说明:由于它的更低的聚合产率、聚合物颗粒内部更小的孔隙或增加的自由聚合物颗粒,即使制备出具有高堆积密度的氯乙烯聚合物,聚合物的效应也是受怀疑的。
作为改善氯乙烯聚合物的模塑加工性能的备选方案,已提出:将0.01~0.2重量份的具有65mol%水合程度且平均聚合度为500~4000的一种或多种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加入到100重量份的氯乙烯单体中作为聚合反应的分散稳定剂。接着悬浮聚合,然后当聚乙烯单体的转化率达到3~40%时,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回流冷凝器中冷却,在此过程中,将具有至少97mol%水合物且平均聚合度至少为1500的聚乙烯醇补充加入。然而,即使通过该方法可以增加氯乙烯聚合物的堆积密度,但是该提出的方法合成的聚乙烯聚合物具有由于加入具有90mol%水合程度的分散稳定剂而使熔融性能降低的问题。
有两种方法用于改善树脂的熔融性能;一种是组合使用具有不同半衰期的两种不同的引发剂,而另一种是通过改变PVC聚合温度调节聚合度分布来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具体地,聚合在两个步骤中进行;在步骤1中,在设定温度下进行聚合直到转化率达到50重量%,以及在步骤2中,在高于初步聚合温度5~15℃的温度下进行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制得具有改善的加工性能和高堆积密度的氯乙烯,但是由于初步聚合到次级聚合之间的更长时间的温度变化,因而产率下降。所述聚合温度变化可以导致副作用,例如,如氯乙烯单体的反应物和添加剂之间的副反应(sub-reaction)导致的过度着色。因此,为了补偿由副反应引起的副作用,不得不加入例如热稳定剂的其它添加剂,这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需要制备具有高堆积密度的氯乙烯聚合物且同时改善聚合产率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具有优异加工性能且同时具有高堆积密度和聚合产率的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悬浮聚合氯乙烯单体,并且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70%时,分别加入所述氯乙烯单体至少两次。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优选包括下述步骤: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40%时,加入氯乙烯单体;以及当聚合转化率达到60~70%时,另外补充氯乙烯单体。
下文将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具有优异加工性能的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与常规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特征包括: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70%时,至少两次分别加入氯乙烯单体,从而能制备出具有高堆积密度和优异加工性能的氯乙烯。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保护胶体辅助剂和聚合引发剂存在下,通过悬浮聚合氯乙烯单体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当聚合转化率为30~70%时,分别加入氯乙烯单体至少两次;更优选地,当聚合转化率为30~40%时加入一次,以及当聚合转化率为60~70%时再一次加入。
如果在聚合转化率达到30%之前加入氯乙烯单体,将不能提高每批的产率。另一方面,如果在聚合转化率超过70%时加入氯乙烯单体,则微粒的水平将增加,这将阻止堆积密度的增加,早期着色性能将变差,且聚合时间将变长,导致聚合产率下降。如果当聚合转化率为40~60%时加入聚乙烯单体,则所述堆积密度将不能足够的增加。
此处,当聚合转化率为30~40%和60~70%时分别加入氯乙烯的意思是:当聚合转化率为30~40%时,第一次加入的开始和完成,以及当聚合转化率为60~70%时,第二次加入的开始和完成。氯乙烯单体的加入必须以此方式完成,否则将不能保证制备出具有高堆积密度和产率的氯乙烯聚合物。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40%时,非常剧烈的发生结合/再分散。因此,如果在该期间另外补充氯乙烯单体,则加入的氯乙烯单体将稳定地转化成氯乙烯聚合物,由此提高每批的产率。当聚合转化率达到60~70%时,其意味着内部多孔形成已满意地完成,可以调节聚合物颗粒的内部形态;因此,由于基于单体扩散,聚合物颗粒的内部被填充,从而在该期间另外补充氯乙烯单体将导致氯乙烯共聚物具有高堆积密度。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当聚合转化率为30~40%时,应该加入的氯乙烯单体的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优选为10~30重量份,且更优选15~25重量份。
当聚合转化率为60~70%时,应该加入的氯乙烯单体的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为10~30重量份,且更优选15~25重量份。
如果氯乙烯单体的量少于10重量份,则聚合产率将不能足够提高。另一方面,如果氯乙烯单体的含量超过30重量份,由于单体超过了反应器的有效容积,聚合稳定性将存在危险。
本发明中使用的保护胶体辅助剂没有限制,可以使用该领域中可以接受的任何保护胶体辅助剂,但是其优选选自乙烯醇树脂、纤维素和不饱和有机酸聚合物中。
此处所述乙烯醇树脂优选具有30~90重量%的水合程度且室温下4%溶液粘度为10~60cps。
此处所述纤维素优选具有3~20重量%的羟丙基且室温下2%溶液粘度为10~20,000cps。
此处所述不饱和有机酸聚合物为选自丙烯酸聚合物、甲基丙烯酸聚合物、衣康酸聚合物、富马酸聚合物、马来酸聚合物、琥珀酸聚合物和明胶中的单一化合物或至少两种化合物的组合物,但不总限于此,且可以使用该领域中可以接受的任何不饱和有机酸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保护胶体辅助剂的优选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为0.03~5重量份,且更优选0.05~2.5重量份。
如果保护胶体辅助剂的含量低于0.03重量份,将形成引起白眼问题的粗颗粒。另一方面,如果含量超过5重量份,微粒的数量将增加,这将导致早期着色的问题。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引发剂为选自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酯、偶氮化合物和硫酸盐中的单一化合物或至少两种化合物的组合。
所述二酰基过氧化物为选自由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戊基、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和过氧化二月桂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但是不总限制于此,且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可接受的任何其它聚合引发剂。
所述过氧化二碳酸酯为选自由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和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但不总限于此,且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可接受的任何其它聚合引发剂。
所述过氧化酯可为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或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但是不限于此,且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可接受的任何其它聚合引发剂。
所述偶氮化合物可为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但不总限于此,且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可接受的任何其它聚合引发剂。
所述硫酸盐可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但不总限于此,且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可接受的任何其它聚合引发剂。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聚合引发剂的优选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为0.02~0.2重量份,且更优选0.04~0.12重量份。
如果引发剂的含量低于0.02重量份,则反应时间将延长且因此产率将降低。相反,如果引发剂的含量超过0.2重量份,则在聚合物过程中引发剂将不能被全部耗尽而被保留在最终树脂产品中,由此降低了产品的热稳定性和包括颜色显现的产品的质量。
在本发明中,在聚合之前、之后或期间,例如聚合调节剂、链转移剂、pH调节剂、交联剂、抗静电剂、起鳞抑制剂(scale inhibitor)和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剂可以单独或连续加入到聚合体系中。
本发明的抗氧化剂为选自基于酚的抗氧化剂、基于胺的抗氧化剂、基于硫的抗氧化剂和基于磷酸酯的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但不总限于此,且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可接受的任何其它抗氧化剂。
所述基于酚的抗氧化剂可为选自三乙二醇-二-[3-(3-叔丁基-甲基-4-羟苯基)丙酸酯]、氢醌、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羟基苯甲醚、正十八烷基-3-(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酯、2,5-二-叔丁基氢醌、4,4-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叔丁基邻苯二酚、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生育酚、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n dihydro guaretic acid)、2,4,6-三-叔丁基苯酚、环己基苯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异亚丙基双酚、4,4′-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酚)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酚)丙酸酯]甲烷、三(3,5-二-叔丁基-4-羟苯基)异氰酸酯、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三[β-(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和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所述基于胺的抗氧化剂可为N,N-二苯基-对苯二胺或4,4-二(二甲基苯甲基)二苯胺。
所述基于硫的抗氧化剂可为选自十二烷硫醇、1,3-二苯基-2-硫醇、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酰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所述基于磷酸酯的抗氧化剂为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癸酯、亚磷酸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三硫代亚磷酸三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本发明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可以另外包括加入共聚单体的步骤。此处所述氯乙烯聚合物不但是氯乙烯单体单独组成的树脂,而且是通过使用作为主要成分的氯乙烯单体和其它适合与氯乙烯单体共聚的乙烯单体制备的共聚物(在全部共聚物组合物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至少为50重量%)。
适合共聚的单体可为选自烯烃化合物、乙烯基酯、不饱和腈、乙烯基烷基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但不总限于此。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氯乙烯单体总量,共聚单体的优选含量最高至100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合温度取决于聚合引发剂的类型、聚合方法、存在或缺少聚合调节剂以及目标聚合度。通常,聚合温度决定氯乙烯聚合物的聚合度,而氯乙烯聚合物的聚合度是影响加工条件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聚合温度必须谨慎确定。
根据本发明,氯乙烯聚合物的聚合温度优选为30~80℃,且更优选为47~67℃。
在本发明中,在聚合之前、之后或期间,例如聚合调节剂、链转移剂、pH调节剂、交联剂、抗静电剂、起鳞抑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剂可以单独或连续加入到聚合体系中。
搅拌装置(例如搅拌器和折流板)的形状没有限制,且可以使用用于氯乙烯单体常规悬浮聚合的任何普通的搅拌装置。例如,桨式(a paddle type)、斜叶桨式(a pitched paddle type)、灯笼轧花式(a bloomers gin type)、送粉器式(powder feeder type)、汽轮式(a turbine type)和螺旋桨式(a propellertype)均可以用作搅拌叶片,或几种搅拌叶片可一起使用。所述折流板可以是板型、圆筒型、D型、环型和指型。
本发明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通过制备出具有优异加工性和高聚合产率的氯乙烯聚合物而区别于常规方法。因此,与常规方法相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最终氯乙烯聚合物具有显著改善的熔融时间和挤出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践的和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示于下述所示的实施例中。
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到本公开,在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之内可以做出修改和改进。
[实施例1]
向装配有回流冷凝器的1m3反应器中加入390kg去离子水、130g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20g过氧化二月桂基以及200g具有80%水合且室温下4%溶液粘度为30cps的聚乙烯醇,使其真空。向混合物中加入300g氯乙烯单体且将初级反应温度升高到57℃,在此温度完成全部聚合。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和60%时,加入60kg氯乙烯单体。当反应器的压力达到6.0kg/cm2时,加入60g三乙二醇-二-[3-(3-叔丁基-甲基-4-羟苯基)丙酸酯]作为抗氧化剂。收集未反应的单体,且将聚合物浆体从反应器回收。用流化床干燥器干燥得到的浆体并得到氯乙烯聚合物。
[实施例2]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和65%时,将60kg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3]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和70%时,将60kg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4]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5%和60%时,将60kg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5]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5%和65%时,将60kg的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6]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5%和70%时,将60kg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7]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40%和60%时,将60kg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8]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40%和65%时,将60kg的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9]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40%和70%时,将60kg的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实施例1~9中的试验条件、测定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加工性质示于表1中。
如下进行性质评价。
聚合产率
测定每批和每单位时间PVE聚合物的产量。
堆积密度
通过JIS K-6721测定堆积密度。
聚合度
通过ASTM D1243-79测定聚合度。
平均颗粒直径
通过ASTM D1705测定平均颗粒直径。
着色特性
向100重量份的得到的聚合物中加入1重量份的基于Sn的稳定剂、0.5重量份的基于Pb的稳定剂、1.5重量份的稳定剂和45重量份的增塑剂,接着在150℃混合5分钟,并轧制成片。将得到的片切割并折叠,接着加压成型得到压片。用肉眼观察该片并通过下述标准评价。
◎:将比较实施例1作为标准,该水平表示与比较实施例1相似或相等的着色,且在实际使用中没有问题。
○:将比较实施例1作为标准,该水平表示较低的着色,但在实际使用中没有问题。
×:将比较实施例1作为标准,该水平表示差的着色,且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问题。
热稳定性
将制备的测定初步着色特性的卷材切割成250mm×20mm切片,将其置于190℃控制烘箱中。该片开始以3mm/min,并测定直到颜色变为黑色所耗费的时间。该时间设定为评价热稳定性的标准。
熔融时间
向100重量份的氯乙烯聚合物中加入3重量份的碱性乳酸铅和1重量份的硬脂酸盐。将60g混合物置于Brabender制造的混合器中,将室的温度设定在185℃,且辊子设定在60rpm。测定达到最大转矩的时间。
熔化转矩
通过熔化过程中的最高的转矩测定熔化转矩。
表1
Figure A200780021840D00161
实施例1~9的聚合物中,每单位时间的聚合物产量、堆积密度、聚合度、平均颗粒直径、热稳定性、着色特性、熔融时间、熔化转矩和挤出量都相似。
改变加入的氯乙烯单体的量和时间进行试验,描述于下述的比较实施例中。
[比较实施例1]
除了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5%和65%时,将15kg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比较实施例2]
除了仅当聚合转化率达到75%时,将60kg的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比较实施例3]
除了仅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5%时,将60kg的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比较实施例4]
除了仅当聚合转化率达到65%时,将60kg的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
[比较实施例5]
除了仅当聚合转化率达到45%时,将60kg的氯乙烯单体补充加入到反应器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的方式进行聚合。
[比较实施例6]
除了在开始加入全部氯乙烯单体,聚合温度升高到57℃且维持到聚合终止,并且当反应器的压力达到6.0kg/cm2时加入抗氧化剂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聚合。测定制备的聚合物的物理性质。
比较实施例1~6的准确试验条件、聚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加工性质示于表2中。
表2
Figure A200780021840D00181
与比较实施例中的那些相比,实施例中制备的聚合物显示出更高的堆积密度和显著增加的挤出量。在比较实施例1中,氯乙烯单体的量太少以致没有效果。在比较实施例2中,加入氯乙烯单体的时间太晚以致没有增加堆积密度和改善早期着色特性,并且晚加入也延长了反应时间,这样降低了聚合产率。在比较实施例3中,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5%时,补充加入氯乙烯单体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聚合产率增加但是堆积密度没有增加太多。在比较实施例4中,当聚合转化率达到65%时,补充加入氯乙烯单体一次。结果,堆积密度增加但是产率没有增加。在比较实施例5中,当聚合转化率达到45%时,补充加入氯乙烯单体一次。结果,堆积密度和聚合产率均没有增加。
工业实用性
如上文所说明的,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加工性能和高堆积密度的氯乙烯聚合物。
通过测定熔融时间和挤出量,测试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氯乙烯聚合物的加工性能。结果,氯乙烯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和每单位时间的挤出量显著改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上面的描述中披露的概念和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容易地用于修改或设计进行本发明相同目的的其它实施方式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理解:这些等效的实施方式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在保护胶体辅助剂和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悬浮聚合氯乙烯单体,且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70%时,补充加入所述氯乙烯单体至少两次。
2、一种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在保护胶体辅助剂和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悬浮聚合氯乙烯单体,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40%时,补充加入氯乙烯单体;以及当聚合转化率达到60~70%时,补充加入氯乙烯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当聚合转化率达到30~40%时,加入的氯乙烯单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为10~3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当聚合转化率达到60~70%时,加入的氯乙烯单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为10~3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胶体辅助剂是选自乙烯醇树脂、纤维素和不饱和有机酸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乙烯醇树脂具有30~90重量%的水合程度且室温下4%溶液粘度为10~60cp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具有3~20重量%的羟丙基且室温下2%溶液粘度为10~20,000cps。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有机酸聚合物是选自丙烯酸聚合物、甲基丙烯酸聚合物、衣康酸聚合物、富马酸聚合物、马来酸聚合物、琥珀酸聚合物和明胶中的单一化合物或至少两种化合物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总单体,所述保护胶体辅助剂的含量为0.03~5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总单体,所述保护胶体辅助剂的含量为0.05~2.5重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引发剂为选自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酯、偶氮化合物和硫酸盐中的单一化合物或至少两种化合物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二酰基过氧化物是选自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戊基、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和过氧化二月桂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氧化二碳酸酯为选自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和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氧化酯为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或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偶氮化合物为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硫酸盐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所述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02~0.2重量份。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总量,所述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04~0.12重量份。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另外加入选自基于酚的抗氧化剂、基于胺的抗氧化剂、基于硫的抗氧化剂和基于磷酸酯的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酚的抗氧化剂为选自三乙二醇-二-[3-(3-叔丁基-甲基-4-羟苯基)丙酸酯]、氢醌、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羟基苯甲醚、正十八烷基-3-(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酯、2,5-二-叔丁基氢醌、4,4-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叔丁基邻苯二酚、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生育酚、去甲二氢愈创木酸、2,4,6-三-叔丁基苯酚、环己基苯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异亚丙基双酚、4,4′-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酚)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酚)丙酸酯]甲烷、三(3,5-二-叔丁基-4-羟苯基)异氰酸酯、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三[β-(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和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胺的抗氧化剂为N,N-二苯基-对苯二胺或4,4-二(二甲基苯甲基)二苯胺。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硫的抗氧化剂为选自十二烷硫醇、1,3-二苯基-2-硫醇、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酰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磷酸酯的抗氧化剂为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癸酯、亚磷酸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三硫代亚磷酸三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另外加入共聚单体,且其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氯乙烯单体总量为最高至100重量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共聚单体为选自烯烃化合物、乙烯基酯、不饱和腈、乙烯基烷基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2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制备所述氯乙烯聚合物的聚合温度为30~80℃。
27、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制备所述氯乙烯聚合物的聚合温度为47~67℃。
CN2007800218404A 2006-06-12 2007-02-09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基于氯乙烯的聚合物的方法 Active CN101466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52586 2006-06-12
KR10-2006-0052586 2006-06-12
KR1020060052586A KR100899985B1 (ko) 2006-06-12 2006-06-12 현탁 중합에 의한 염화 비닐계 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PCT/KR2007/000726 WO2007145416A1 (en) 2006-06-12 2007-02-09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vinyl chloride-based polymer 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6743A true CN101466743A (zh) 2009-06-24
CN101466743B CN101466743B (zh) 2011-01-26

Family

ID=3883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18404A Active CN101466743B (zh) 2006-06-12 2007-02-09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基于氯乙烯的聚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15596B2 (zh)
KR (1) KR100899985B1 (zh)
CN (1) CN101466743B (zh)
RU (1) RU2404999C2 (zh)
TR (1) TR200809452T1 (zh)
WO (1) WO200714541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0979A (zh) * 2016-09-26 2018-07-17 株式会社Lg化学 氯乙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氯乙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组合物
CN108290978A (zh) * 2016-09-26 2018-07-17 株式会社Lg化学 氯乙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氯乙烯基聚合物和氯乙烯基聚合物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7787B1 (en) * 2009-11-04 2016-01-13 LG Chem, Ltd. Vinyl chloride-based polymer
KR20140012068A (ko) * 2011-02-21 2014-01-29 덴끼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현탁중합용 분산제, 염화비닐계 수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06063B1 (ko) * 2011-09-02 2015-03-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생산성이 향상된 염화비닐계 수지의 제조방법
KR101529764B1 (ko) * 2012-10-08 2015-06-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염화비닐 수지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수득된 무광택 내열 염화비닐 수지
KR101657347B1 (ko) 2014-06-25 2016-09-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염화비닐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KR101969074B1 (ko) 2016-05-03 2019-04-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염화비닐계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염화비닐계 중합체
KR102251268B1 (ko) * 2018-04-30 2021-05-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염화비닐 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45659A (en) 1941-02-15 1944-04-04 Carbide & Carbon Chem Corp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vinyl chloride
US2538051A (en) 1949-11-23 1951-01-16 Dow Chemcial Company Aqueous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ethyl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as granulating agent
US4269954A (en) * 1978-10-02 1981-05-26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homo- or copolymers of vinyl or vinylidene halides having reduced polymer buildup in the reactor
DE3041231A1 (de) * 1980-11-03 1982-06-09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Polyvinylchlorid-formmasse
US4477638A (en) * 1981-07-06 1984-10-16 Ciba-Geigy Corporation Hindered phenolic esters of oligomeric glycols as chain terminators for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ization
US4515927A (en) * 1983-03-11 1985-05-07 Gaylord Norman G Process to copolymerize vinyl chloride and chlorotrifluoroethylene
JPS59168008A (ja) * 1983-03-15 1984-09-21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塩化ビニルの重合法
JP3284722B2 (ja) * 1993-12-21 2002-05-2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塩化ビニ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317830B2 (ja) 1995-11-22 2002-08-2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塩化ビニ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1045813A (ja) 1996-07-31 1998-02-17 Tosoh Corp 塩化ビニ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法
JP3595430B2 (ja) * 1997-03-21 2004-12-02 新第一塩ビ株式会社 塩化ビニ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KR100398741B1 (ko) * 1998-11-20 2003-1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염화비닐계수지의제조방법
JP2002020407A (ja) * 2000-07-05 2002-01-23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塩化ビニル系ペース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TW200424217A (en) 2003-05-01 2004-11-16 Akzo Nobel Nv Increased polymerization reactor output by using a specific initiating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0979A (zh) * 2016-09-26 2018-07-17 株式会社Lg化学 氯乙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氯乙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组合物
CN108290978A (zh) * 2016-09-26 2018-07-17 株式会社Lg化学 氯乙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氯乙烯基聚合物和氯乙烯基聚合物组合物
CN108290979B (zh) * 2016-09-26 2020-06-16 株式会社Lg化学 氯乙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氯乙烯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组合物
US10696760B2 (en) 2016-09-26 2020-06-30 Lg Chem, Ltd. Method of preparing vinyl chloride-based polymer, vinyl chloride-based polymer, and vinyl chloride-based polymer composition
CN108290978B (zh) * 2016-09-26 2021-03-09 株式会社Lg化学 氯乙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氯乙烯基聚合物和氯乙烯基聚合物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R200809452T1 (tr) 2009-05-21
RU2008152795A (ru) 2010-07-20
KR20070118441A (ko) 2007-12-17
WO2007145416A1 (en) 2007-12-21
CN101466743B (zh) 2011-01-26
KR100899985B1 (ko) 2009-05-28
RU2404999C2 (ru) 2010-11-27
US20100190946A1 (en) 2010-07-29
US9315596B2 (en) 2016-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6743B (zh)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基于氯乙烯的聚合物的方法
CN101506249B (zh) 制备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的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
US3862066A (en) Method for making rigid vinyl chloride polymer compounds
KR100398741B1 (ko) 염화비닐계수지의제조방법
EP0367198B1 (en) Lubricant for thermoplastic resin an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id lubricant
CN101195669B (zh) 一种偏氟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KR101047667B1 (ko) 부피비중이 높은 염화비닐-비닐아세테이트 공중합체의제조방법
US4797458A (en) Colloidal stable vinyl halide polymerizations with mercaptan chain transfer agents
KR100640381B1 (ko) 염화비닐 수지 조성물
US3468840A (en) Vinyl chloride-ethylene copolymers and mold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id copolymers
AU606859B2 (en) Low molecular weight copolymers of vinyl halide/vinyl acetate produced by aqueous polymerization
US4436861A (en) Polyvinyl chloride containing alkyl acrylate and alkyl methacrylate sequentially polymerized thereon
EP0177956B1 (en) Low molecular weight vinyl halide/vinyl ester copolymers by aqueous polymerization
JP6964196B2 (ja) 塩化ビニル重合体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US5112522A (en) Mercaptan chain transfer agent compositions useful in aqueous polymerizations
JPWO2003006548A1 (ja)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共重合体粒子組成物
NO139922B (no) Vinylkloridplast med forbedret bearbeidbarhet, og tofase-akrylpolymer med myk kjerne for fremstilling av vinylkloridplasten
CN114426646B (zh) 加工性能优良的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JP2011246512A (ja) 塩化ビニル系重合体
CN101418060B (zh) 具有优异抗冲性能的as树脂
KR101982573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열가소성 수지 성형품
JPH06226877A (ja) エチレン−塩化ビニル系樹脂製パイプ
CN107207668B (zh) 氯乙烯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所述氯乙烯基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WO2008023870A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vinyl chloride polymer having superior processability
NO159247B (no) Flotasjonsprosess for separering av blandinger av basismetallminera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