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6278B -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6278B
CN101446278B CN200810180182XA CN200810180182A CN101446278B CN 101446278 B CN101446278 B CN 101446278B CN 200810180182X A CN200810180182X A CN 200810180182XA CN 200810180182 A CN200810180182 A CN 200810180182A CN 101446278 B CN101446278 B CN 1014462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mpressor
valve
oil
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01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6278A (zh
Inventor
井上宜典
仲井间裕之
高岛阳一
新名和也
阪上敦郎
坂本昌哉
梅村聪
肥田直树
桥本友次
近藤久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46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6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6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62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9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0873Component parts, e.g. sealing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thereof
    • F04B27/0878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09Distribution members
    • F04B27/1018Cylindrical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45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81Casings,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6Filtration; Moisture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4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60Fluid transfer
    • F05B2260/63Preventing clogging or obstruction of flow paths by dirt, dust, or foreign p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17/00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中,安装构件连接到过滤器。容纳孔形成在压缩机的壳体中用于在其中容纳安装构件。第一装配部分形成在过滤器的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上。第二装配部分形成在安装构件的外周面上,用于沿容纳孔的径向以重叠距离与第一装配部分呈装配关系。当安装构件通过所述装配关系容纳在容纳孔中时,过滤器置于壳体的流体通道中。具有尺寸的间隙形成在保持部分的外周面与容纳孔的内周面之间。该尺寸的最小值小于上述重叠距离。

Description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所述过滤器用于在压缩机内除去从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分离出的油中所含的异物。
背景技术
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55-29040公开了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用于除去从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分离出的油中所含的异物的过滤器。所公开的压缩机具有其中设有排放室的缸盖、集油室和储油箱。油分离器位于排放室和集油室之间。储油箱的位置低于集油室并且通过连通孔与其连通。储油箱还通过具有第一孔、第二孔及第三孔的回油通道与压缩机的曲轴箱连通。在第一孔中插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用作节流构件。所述毛细管在其邻近储油箱的一端处设有柱形丝网过滤器。
在此压缩机中,油分离器将从排放室排放的制冷气体中所含的油从制冷气体中分离出来。所分离的油被收集到集油室中,并然后流过连通孔以储存在储油箱中。储存在储油箱中的油通过毛细管流入回油通道。因为随后流过毛细管的油中所含的异物被丝网过滤器除去,所以毛细管和回油通道不会被异物阻塞。
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76544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可变排量压缩机中安装具有过滤器的控制阀的结构,以及一种用于在控制阀内组装过滤器的装置。所公开的过滤器包括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在其接合处具有钩和钩保持件。所述钩能够从所述钩保持件拆卸。所述压缩机中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所述控制阀,并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被形成为与控制阀的外形互补。此内壁在安装过滤器的位置处具有倾斜表面。此倾斜表面向着安装孔的内部渐缩。当控制阀被插到安装孔中时,过滤器的框架构件被渐缩的表面径向向内推压。因此,过滤器的框架构件的钩与钩保持件接合,并且框架构件贴紧地配合在渐缩的孔中,使得过滤器在预定的位置处容纳在孔中,用于覆盖控制阀的高压端口。
但是,前一公开No.55-29040并未提供关于用于连接毛细管和丝网过滤器的结构的详细说明。从此公开的图中判断,可以认为在毛细管被插入到第一孔之后该毛细管仅覆盖有丝网过滤器。因此,由于压缩机的振动可能使丝网过滤器从毛细管脱离。
根据后一公开No.2002-276544,不会有设置在安装孔中的过滤器从控制阀脱离的可能。但是,要通过使用安装孔的内壁的渐缩的表面将此过滤器保持到控制阀。因此,过滤器和安装孔的内壁需要高的尺寸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其在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到安装构件的简单结构中防止过滤器从安装构件脱离。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其降低了对过滤器和用于容纳要安装的物体的容纳孔的内壁之间的高的尺寸相关精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安装构件、容纳孔、第一装配部分、第二装配部分、流体通道和间隙。安装构件连接到过滤器。容纳孔形成在壳体中用于在其中容纳安装构件。过滤器具有滤网及用于保持滤网的保持部分。第一装配部分形成在保持部分的内周面上,第二装配部分形成在安装构件的外周面上,用于以沿容纳孔的径向的重叠距离通过不平表面与第一安装部分形成装配关系。流体通道形成在壳体内。当安装构件通过具有装配关系的第一装配部分和第二装配部分容纳在容纳孔中时,过滤器设置在流体通道中。具有尺寸的间隙形成在保持部分的外周面与容纳孔的内周面之间。所述间隙的尺寸的最小值小于所述重叠距离。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并以示例的方式揭示本发明的原理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显然。
附图说明
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具体地提出了本发明的被认为有新颖性的特征。通过参考优选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以及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压缩机的滤油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示出用于安装图2的滤油器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沿图3的线A-A截取的滤油器及其相关部件的截面图;
图5A是示出用于将滤油器和节流构件安装压缩机中的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当从油的流动方向观察时,滤油器和节流构件被从形成在压缩机中的油通道的下游侧插入压缩机中;
图5B是示出用于将滤油器和节流构件安装压缩机中的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当从油的流动方向观察时,滤油器和节流构件被从形成在压缩机中的油通道的上游侧插入压缩机中;
图6是示出图3的滤油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安装压缩机的过滤器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图8是沿图7的线B-B剖取的滤油器及其相关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示出用于安装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过滤器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图11是示出用于安装图10的过滤器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视图,但是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安装压缩机的过滤器的结构;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于安装压缩机的过滤器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图16是沿图15的线C-C剖取的过滤器及其相关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及其盖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8是类似于图15的视图,但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在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中安装滤油器的结构。后面将所述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称作压缩机。应当注意,如图1中所示的压缩机1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对应于压缩机10的前和后。如图1中所示,压缩机10包括缸体11、连接到缸体11的前端的前壳体12、和连接到缸体11的后端的后壳体13。前壳体12、缸体11和后壳体13配合以形成用作压缩机10外壳的壳体。缸体11和前壳体12限定了曲轴箱14。
旋转轴15延伸穿过曲轴箱14,并且被前壳体12和缸体11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旋转轴15的前端延伸出前壳体12并且连接到用于接收来自例如汽车发动机或马达等驱动源(未图示)的扭矩的机构(未图示)。凸耳盘16在曲轴箱14中的一个位置处固定在旋转轴15上。另外,旋转斜盘17在曲轴箱14中的一个位置处设置在旋转轴15上并且与凸耳盘16接合。
旋转斜盘17在其中心处具有孔18,旋转轴15延伸穿过所述孔18。一对导向销19从旋转斜盘17的表面上面对凸耳盘16伸出,并且分别被一对穿过凸耳盘16形成的导向孔20以可滑动方式保持,使得旋转斜盘17能够随着旋转轴15转动。由于导向销19能够在导向孔20中滑动的结构,旋转斜盘17还能够沿旋转轴15的轴向滑动。另外,旋转斜盘17被旋转轴15倾斜地支撑。推力轴承21设置在前壳体12的前内壁上,因而允许凸耳盘16避开前壳体12。
贯穿缸体11具有多个绕旋转轴15设置的缸膛22,并且活塞23可滑动地容纳在每个缸膛22中。每个活塞23中容纳有一对滑瓦24。每个活塞23的前端通过其相应的成对滑瓦24与旋转斜盘17的外周接合。当旋转斜盘17随旋转轴15转动时,每个活塞23通过其成对滑瓦24在其缸膛22中前后移动。
储油箱形成构件34连接在缸体11的上周面上以形成储油箱35,用于在其中储存由油分离器(未图示)从制冷气体分离出的油L。在排放压力下油L以雾的形式含在制冷气体中。油分离器置于制冷剂通道(未图示)中,制冷剂通道连接压缩机10的排放室27以及外部制冷回路(未图示)。
阀板组件25置于缸体11和后壳体13之间。阀板组件25和后壳体13之间限定了位于后壳体13径向内部的吸入室26以及位于后壳体13径向外部以便围绕吸入室26的排放室27。贯穿缸体11和后壳体13具有连通通道28,其提供了曲轴箱14和排放室27之间的流体连通。连通通道28延伸穿过电磁操作的排量控制阀29。贯穿缸体11具有泄放通道30,其提供了曲轴箱14和吸入室26之间的流体连通。
后壳体13中具有吸入口31,其连接到压缩机10的外部制冷回路。吸入口31和吸入室26通过形成在后壳体13中的吸入通道32彼此连通。吸入节流阀33置于吸入通道32中,用于控制吸入通道32的打开。油通道36延伸穿过缸体11、阀板组件25以及后壳体13,用于连接吸入通道32和储油箱35。油通道36允许储油箱35中的油L可以流到吸入通道32中。油L用作本发明中的流体,而油通道36用作流体通道。
如图2中所示,贯穿缸体11具有安装孔11A,其形成油通道36的一部分。安装孔11A容纳节流构件37。此节流构件37用作本发明的安装构件,并且安装孔11A用作容纳孔。节流构件37由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基本上呈筒形的形状。如图3中所示,节流构件37具有外周面37B、连接部分37C以及节流孔37A,其中,外周面37B接触压靠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连接部分37C形成在节流构件37的邻近储油箱35的一端,并且节流孔37A在节流构件37的轴向中心处轴向地穿过节流构件37形成。节流构件37的中心轴线被标示为“m”。滤油器38连接到节流构件37的连接部分37C。从图3中明显看出,连接部分37C的直径小于节流构件37在其外周面37B处的直径。通过油通道36从储油箱35向着吸入通道32流的油L的流量被节流,并且因此被节流孔37A减少,这有助于防止储油箱35中缺油。
滤油器38用作本发明的过滤器。滤油器38包括基本上呈筒形的滤网38A以及基本上呈管状的用于保持滤网38A的保持构件38B。保持构件38B用作本发明的保持部分。保持构件38B连接到节流构件37的连接部分37C。保持构件38B由弹性金属制成。滤油器38用于在存储在储油箱35中的油L流到油通道36中之前分离含于油L中的例如灰尘等异物。
如图3中所示,节流构件37在连接部分37C的外周面处形成有凹部37D。更具体地说,形成凹部37D使得连接部分37C的外周面的部分在整个周向上向着节流构件37的中心轴线m退缩。凸部38C形成在滤油器38的保持构件38B的内周面上。更具体地说,形成凸部38C使得保持构件38B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在整个周向上向着节流构件37的中心轴线m凸出。凸部38C用作本发明的第一装配部分,凹部37D用作本发明的第二装配部分。通过将凸部38C装配在凹部37D内,如图3中所示,保持构件38B连接到节流构件37的连接部分37C。在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在安装孔11A外部彼此连接之后,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以推压接触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的方式被插到安装孔11A中以使安装孔11A与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压配合。当节流构件37如此压配在安装孔11A中时,保持构件38B的外周面38D定位成具有间隙地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面对。
当用“g”来标示此间隙的尺寸、用“h”来标示凸部38C沿安装孔11A的径向装配到凹部37D中的重叠距离以及用“s”来标示节流孔37A的直径时,g小于h和s,即g<h并且g<s。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间隙的尺寸g沿轴向m在保持构件38B的长度上是一致的。如图4中所示,间隙的尺寸g和重叠距离h在整个周向上是一致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间隙的尺寸g用作间隙的尺寸的最小值。因为装配关系g<h,所以保持构件免于从连接部分37C脱离。因为关系g<s,所以节流孔37A免于被进到滤油器38中的异物阻塞。
下面将参照图5A和5B描述在压缩机10中安装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的方法。在将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在安装孔11A外部连接或组装到彼此之后,将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插到安装孔11A中。图5A示出一个过程,即组装在一起的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被从油通道36的下游侧插入到油通道36中的过程,如箭头所示。应当注意,当沿流过油通道36的油的方向观察时,分别地,油通道36的邻近储油箱35的一侧是油通道36的上游侧,而邻近吸入通道32的相对侧是油通道36的下游侧。节流构件37被插到安装孔11A中,并且滤网38A的与保持构件38B相对的一端朝前,如图5A中所示。通过沿箭头方向向前推动节流构件37,节流构件37被压配在安装孔11A中,并且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推压接触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如图2和3中所示。在将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安装到压缩机10中时,由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的刮蹭可能会产生异物。但是,如此产生的这种异物不会进入到滤油器38中,因为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被提前组装在一起。
图5B示出另一过程,即,组装在一起的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从油通道36的上游侧被插入到油通道36中,如箭头所示。节流构件37被从储油箱35插入到安装孔11A中,并且滤网38A与保持构件38B相对的端部向前。通过沿箭头方向向后推动节流构件37,节流构件37被压配在安装孔11A中,并且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推压接触。如图5A中的情况,在推动过程中产生的任何异物都不会进入到滤油器38中。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的运转。在压缩机10的运转中,当每个活塞23随着旋转轴15的旋转运动往复移动时,吸入室26中的制冷气体通过其吸入口和阀板组件25的吸入阀(均未图示)被引入到其相应的缸膛22内用于在缸膛22中压缩,并且压缩的制冷气体通过其排放口和阀板组件25的排放阀(均未图示)在高压下被排放到排放室27中。排放室27中的高压制冷气体的大部分都被输送到压缩机10的外部制冷回路(未图示)。
通过控制从排放室27通过连通通道28流到曲轴箱14中的制冷气体的量与通过泄放通道30从曲轴箱14流到吸入室26中的制冷气体的量之间的关系,排量控制阀29能被操作以确定曲轴箱14中的压力Pc。当曲轴箱14中的压力Pc被改变时,曲轴箱14和缸膛22之间隔着活塞23的压力差变化从而改变旋转斜盘17的倾角。因此,活塞23的行程长度改变,并且压缩机10的排量相应变化。吸气节流阀33根据排量控制阀29的操作而操作以节流吸入制冷气体的流量。
在压缩机10的运转过程中从排放室27排放出的制冷气体含有雾化油。这些油通过压缩机10的油分离器(未图示)从处于排放压力的制冷气体中分离。所分离出的油被输送到储油箱35中并且存储于其中,如图1和2中所示。因为储油箱35中的压力高于吸入室26中的压力,所以储油箱35中的油L通过油通道36被引入到其中压力比储油箱35中的压力低的吸入通道32中。
具有节流孔37A的节流构件37被设置在油通道36的入口处,并且连接到节流构件37的滤油器38被设置在节流构件37的上游处。因此,存储在储油箱35中的油L中所含的例如灰尘等异物被滤油器38的滤网38A从中分离出,然后油L进入节流孔37A中。油L的流动被节流孔37A所抑制,从而防止了由于油L的流动过度所引起的储油箱35中缺油。
如果保持构件38B径向地向外膨胀,例如由于温度升高等因素,因为关系g<h并且g<s,则保持构件38B的外周面38D和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间隙的尺寸g变小。当保持构件38B完全膨胀时,保持构件38B的外周面38D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进行接触,如图6中所示,使得间隙的尺寸g变成零,或者g=0。同时,尺寸为k(≈g)的径向间隙形成在凹部37D和凸部38C之间。由于尺寸关系g<h,所以尺寸k将不会超过尺寸h,从而凹部37D和凸部38C之间的装配关系保持有效。
油L中所含的、并且通过间隙进入到油滤器38中的异物不会阻塞节流孔37A,因为这种异物的尺寸小于尺寸g,并且也小于节流孔37A的直径s。因此,当存储在储油箱35中的油L经过滤油器38和节流孔37A时,异物被滤油器38从油L中除去,并且油L的流动受到节流孔37A的抑制。被引入到吸入通道32中的油L被供应到吸入室26和曲轴箱14中以润滑压缩机10的各个滑动部件。
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具有如下的有利效果。
(1)凹部37D形成在节流构件37的连接部分37C的外周面上,并且凸部38C形成在滤油器38的保持构件38B的内周面上。通过将凸部38C装配在凹部37D中,滤油器38被保持到节流构件37。在连接到连接部分37C的保持构件38B的外周面38D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具有一致尺寸g的间隙,其中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被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推压接触。此尺寸g被设定成小于重叠距离h,凸部38C以此重叠距离h装配到凹部37D中(即g<h)。如果保持构件38B径向向外膨胀,例如由于温度升高等因素,则凹部37D和凸部38C之间的装配关系保持有效,从而防止滤油器38从节流构件37脱离。
(2)含于油L中并且通过该间隙进入到滤油器38中的任何异物都不会阻塞节流孔37A,因为这种异物的尺寸小于尺寸g,并且也小于节流孔37A的尺寸s。
(3)在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通过将保持构件38B的凸部38C装配到节流构件37的凹部37D中而连接在一起之后,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被插入并压配在安装孔11A中,并且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推压接触。因此,简化了用于将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安装在压缩机10中的步骤。
(4)在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通过将保持构件38B的凸部38C装配到节流构件37的凹部37D中而连接在一起之后,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被插入并压配到安装孔11A中,并且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推压接触。当连接在一起的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被安装在压缩机10中时,可能会由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的刮蹭产生异物。在节流构件37的插入期间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的刮蹭所产生的任何异物都不会进入到滤油器38中,因为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提前彼此连接。连接在一起的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可以从油通道36的下游侧插入到油通道36中。替代地,连接在一起的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可以从油通道36的上游侧插入。
(5)用于将节流构件37连接到滤油器38的连接部分37C上的凹部37D与保持构件38B上的凸部38D的构造简化了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38的结构。
(6)在保持构件38B的外周面38D和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尺寸为g的间隙的设置方便了组装并且有助于防止保持构件38B和滤网38A由于保持构件38B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接触而变形。
下面将参照图7和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将滤油器安装在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中的结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改变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38B的外廓。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其它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为了简化说明,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将标示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其说明。
如图7中所示,用作本发明的过滤器的滤油器50具有滤网51和用于保持滤网51的保持构件52。保持构件52用作本发明的保持部分。凸部52A形成在保持构件52的内周面上并且装配在节流构件37的连接部分37C的凹部37D中。凸部52A用作本发明的第一装配部分。保持构件52形成在外周面上并且在其邻近滤油器50的端部处具有一对径向向外延伸的突起52B。突起52B的外周面52C和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通过形成在其间并且具有尺寸g的间隙彼此隔开。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间隙的尺寸g用作间隙尺寸的最小值。
如图8中所示,突起52B间隔180度置于保持构件52的周向上。对于保持构件52的外周面和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间隙,突起52B的外周面52C和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间隙的尺寸g是最小的。保持构件52的除了突起52B的外周面52C之外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间隙尺寸i大于尺寸g。此尺寸g被设定成小于重叠距离h,凸部52A以重叠距离h装配到凹部37D中(g<h)。尺寸g小于节流孔37A的直径s,并且尺寸i大于节流阀37A的直径s。
因此,如果保持构件52径向向外膨胀,例如由于温度升高等因素,则间隙的尺寸g减小(未图示)。当保持构件52安全膨胀时,突起52B的外周面52C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进行接触,并且因此尺寸g变成零,或者g=0。同时,尺寸基本上与尺寸g相同的径向间隙形成在凹部37D和凸部52A之间。因为关系g<h,所以径向间隙的此尺寸并不超过重叠距离h。即,凹部37D和凸部52A之间的装配关系保持有效,因此用以防止滤油器50从节流构件37脱离。
当将连接在一起的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50安装在安装孔11A中时,插入节流构件37,例如从储油箱35插入到安装孔11A中,直到节流构件37被压配在安装孔11A中,并且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推压接触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如图7中所示。在安装节流构件37时,可以用工具在突起52B处向后推节流构件37。在将凸部52A装配到凹部37D中时,通过用任何适当的工具保持突起52B可以易于将保持构件52和连接部分37C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高效地执行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50向安装孔11A的安装。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了其说明。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1)和(3)-(6)相同的效果。另外,还具有如下的有利效果。
(7)当将凸部52A装配到凹部37D中时,通过用任何适当的工具保持突起52B,可以容易地将保持构件52和连接部分37C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够高效地执行节流构件37和滤油器50向安装孔11A的安装。
下面将参照图9至1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中的结构。第三实施方式将以过滤器被安装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量控制阀29的情况进行描述。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壳体13被改变,并且除去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储油箱35。因此,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与图9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60的不同在于前壳体无需储油箱35,并且后壳体61从第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物改变。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60的其它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为了便于说明,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将以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9,压缩机60的后壳体用附图标记61标示。阀板组件25和后壳体61之间限定了位于后壳体61径向内部的吸入室62以及位于径向外部以便围绕吸入室62的排放室63。吸入室62和排放室63连接到压缩机60的外部制冷回路64。外部制冷回路64包括从制冷气体吸热的冷凝器65、膨胀阀66及将环境热传递到制冷气体的蒸发器67。膨胀阀66能够被操作以感应蒸发器67的出口处制冷气体的温度并且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制冷气体的流动。排放到排放室63中的高压制冷气体被输送到外部制冷回路64。低压制冷气体通过外部制冷回路64被引入到吸入室62中。外部制冷回路64的从蒸发器67的下游直到压缩机60的吸入室62的区域用作本发明的吸入压力区域。吸入压力区域中的制冷气体处于吸入压力下或者接近于吸入压力。
连通通道28形成在缸体11中,连通通道68形成在后壳体61中。曲轴箱14和排放室63通过连通通道28和68连通。连通通道28和68设置有供应通道,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流过所述供应通道。连通通道28和68用作允许制冷气体流过的制冷剂通道,也用作本发明的流体通道。后壳体61中具有阀容纳孔69,其上端封闭并且适于容纳排量控制阀71,其用作本发明的安装构件。阀容纳孔69通过从后壳体61的外周面径向地镗孔形成。阀容纳孔69与连通通道68连通,并且装配在阀容纳孔69中的排量控制阀71置于连通通道68中间。阀容纳孔69形成为与排量控制阀71的外形互补并且设计成在其中容纳排量控制阀71。参照图10,阀容纳孔69具有内周面61A。内周面61A形成有多个台阶部分,使得阀容纳孔69的直径从开口的底部向着阀容纳部分69的封闭的内上端逐渐变小。
排量控制阀71是外部控制的,并且其主要部件包括电磁螺线管72和控制阀体78。电磁螺线管72包括线圈73、定子芯74、可移动芯75和弹簧76。电磁螺线管72被应用到线圈73的电流励磁。定子芯74延伸穿过线圈73。可移动芯75位于定子芯74下方并且能够向着或远离定子芯74往复移动预定的距离。弹簧76设置在定子芯74和可移动芯75之间,用于推动可移动芯75从定子芯74离开。定子芯74通过电磁螺线管75的励磁吸引可移动芯75。当电磁螺线管72被去电后,可移动芯75通过弹簧76的推力从定子芯74移动离开。
如图9中所示,排量控制阀71连接到控制器C,控制器C控制要供应给电磁螺线管72的电流量(即工作循环控制)。空调开关SW连接到控制器C。通过将开关SW打开,控制器C运行以供应电流到电磁螺线管72。当开关SW关闭时,控制器C停止供应电流到电磁螺线管72。室温设定装置TS和室温检测器TD连接到控制器C。通过将开关SW打开,控制器C运行以基于由室温设定装置TS设定的目标室温与由室温检测器TD检测的实际室温之间的差来控制供应到电磁螺线管72的电流量。
控制阀体78包括管状阀壳79。如图11中所示,盖80装配在阀壳79的上端中,并且电磁螺线管72连接到阀壳79的下端。阀壳79内部的空间被形成为阀壳79的一部分的隔板81分成压力感应室82和阀室83。压力感应室82位于阀壳79的上部中,阀室83位于阀壳79的下部中。贯穿阀壳79邻近压力感应室82形成有与制冷剂通道呈面对的关系的上端口84,并且压力感应室82通过上端口84、连通通道68及连通通道28与曲轴箱14连通。阀室83通过通道70以及形成在阀壳79中的中间口85与吸入室62连通。
参照图11,阀壳79内在邻近阀室83的位置处形成有插孔87。阀孔88贯穿隔板81形成,阀孔88的直径小于插孔87的直径。阀壳79在插孔87和阀孔88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通过连通通道68以及形成在阀壳79中的下端口86与排放室63连通。
杆89固定到可移动芯75,并且从可移动芯75向上延伸。杆89的上端位于阀室83中。阀组件90连接到杆89的上端。阀组件90包括连接到杆89的上端的主阀构件91及连接到主阀构件91的上端的辅阀构件92。主阀构件91以可滑动方式插入在插孔87中以便于保持插孔87关闭。主阀构件91在其上端处具有锥形阀部91A。阀部91A通过杆89的向上的移动能够与形成在隔板81下端上的阀座81A接触。当阀部9A不与阀座81A接触时,阀孔88打开到阀孔88和插孔87之间的空间,使得压力感应室82与下端口86连通。另一方面,当阀部91A与阀座81A接触时,阀孔88被阀部91A关闭以切断压力感应室82和下端口86之间的连通。因而,当压力感应室82与下端口86连通时,排放室63中的制冷气体通过连通通道68、排量控制阀71内的空间以及连通通道28而被引入到曲轴箱14中。主阀构件91在其轴向中心处具有沿杆89的轴向延伸的内通道91B。杆89的上端插在内通道91B的下端中。
辅阀构件92包括装配在主阀构件91的内通道91B的上端中的管状部93,以及外径大于管状部93的凸缘部94。辅阀构件92在其轴向中心处具有与内通道91B相连通的内通道95。允许辅阀构件92的内通道95与压力感应室82连通。杆89在其上端处具有下端封闭的孔96,其与内通道95连通。杆89在其上端处贯穿有连通通道97,孔96和阀室83通过连通通道97彼此连通。因此,连通通道97、孔96、内通道91B和内通道95配合以形成通道,阀室83和压力感应室82通过此通道彼此连通。凸缘部94在其上端处形成有阀体98,阀体98能够与设置在压力感应室82中的压力感应机构99接触。阀体98用于调节内通道95和压力感应室82之间的开口。
压力感应机构99包括波纹管100、连接到波纹管100的板状可移动感力构件101以及向着辅阀构件92推动压力感应构件101的弹簧102。波纹管100的上端固定到盖80,并且波纹管100的下端固定到可移动压力感应构件101。弹簧102位于波纹管100中并位于盖80和压力感应构件101之间。波纹管100中具有波纹管室103,波纹管室103处于真空下。止动件104设置在盖80的下端上,止动件105设置在压力感应构件101的上端上。可移动止动件105的上端能够与止动件104的下端接触。当止动件104与止动件105接触时,波纹管100收缩到其最小长度。上述排量控制阀71基于吸入压力区中制冷气体的压力及由外部信号控制的电磁力通过操作阀组件90控制流过供应通道的制冷气体的流动。阀组件90用作本发明的阀体。
与排放室63连通的下端口86设置有用于从制冷气体中除去例如灰尘等异物的过滤器106。过滤器106基本上呈管状并且在阀壳79的外周面处覆盖下端口86,如图11中所示。过滤器106具有面对下端口86的滤网107以及用于保持滤网107的保持构件108。保持构件108用作本发明的保持部。保持构件108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器106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阀壳79的接合部(未图示)。过滤器106用于从由排放室63引入排量控制阀71内的空间的制冷气体中除去例如灰尘等异物。此过滤器106防止了排量控制阀71由于制冷气体中有异物而不能正确地运行。
与曲轴箱14连通的上端口84设置有过滤器110,用于从由曲轴箱14返回排量控制阀71内的空间的制冷气体中除去例如灰尘等异物。过滤器110呈上端封闭的管状的形式,并且连接到排量控制阀71的上端。过滤器110包括用于覆盖上端口84的滤网111以及用于保持滤网111的保持构件112。保持构件112用作本发明的保持部。保持构件112由弹性树脂制成。保持构件112包括圆筒形侧部113和用于覆盖侧部113的上端的圆形顶部114。侧部113的下端是打开的,并且该端将被称作侧部113的开口端113A。开口115在对应于上端口84的位置处穿过侧部113形成,并且前述的滤网111置于开口115中。在侧部113的内周面上形成凸部116,并且凸部116在开口115和开口端113A之间的位置形成于侧部113的整个周向上从而径向地向内伸出。另一方面,在阀壳79的外周面中形成凹部79A,并且凹部79A在低于并邻近上端口84的位置形成于阀壳79的整个周向上从而径向地向内凹入。如图11中所示,当沿过滤器110的纵向截面观察时,凸部116和凹部79A具有互补的弓形。这些弓形凸部116和凹部79A方便了过滤器110和阀壳79的可拆卸连接。
过滤器110的凸部116装配在阀壳79的凹部79A中。凸部116和凹部79A分别用作本发明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通过将凸部116装配在凹部79A中,过滤器110被阀壳79保持。如图11中所示,凸部116以重叠距离H装配在凹部79A中。通过将凸部116从凹部79A径向向阀容纳孔69外移离重叠距离H,过滤器110变得能够从阀壳79拆卸。在将过滤器110安装到阀壳79上时,过滤器110从阀壳79的小直径侧被安装到阀壳79上,并且被向着阀壳79的相对的大直径侧推动。在凸部116达到凹部79A之前,保持构件112的开口端113A被径向地向外张大重叠距离H。在阀壳79上继续推动过滤器110,直到凸部116达到凹部79A,凸部116被装配在凹部79A中从而将过滤器110连接到阀壳79。
当排量控制阀71容纳在阀容纳孔69内的位置中时,尺寸为G的间隙形成在过滤器110的侧部113的外周面与阀容纳孔69的内周面61A之间。本实施方式的间隙的尺寸G在过滤器110的侧部113的轴向长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G小于重叠距离H,或者G<H。因此,当排量控制阀71容纳在阀容纳孔69中时,防止了过滤器110从阀壳79中脱离。
O形圈117、118、119、120设置在排量控制阀71的外周面中,并且O形圈117-120中的每个用作密封构件。O形圈117位于上端口84和下端口86之间以在排量控制阀71的外周面和阀容纳孔69的内周面61A之间形成密封。因而,上端口84和下端口86之间的制冷气体的流动被切断。O形圈118位于下端口86和中端口85之间以在排量控制阀71的外周面和阀容纳孔69的内周面61A之间产生密封。因此,下端口86和中端口85之间的制冷气体的流动被切断。O形圈119和120防止阀容纳孔69中的制冷气体从中漏出。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60的运转。当压缩机60在其最大排量处运转时,电流被供应到线圈73以励磁排量控制阀71的电磁螺线管72。向线圈73施加电流引起可移动芯75向着定子芯74移动,使得杆89沿使阀孔88关闭的方向移动。当阀孔88被阀部91A关闭时,排放室63中的制冷气体保持在那里而不会流到曲轴箱14中。当压缩机60在不是最大排量的排量处运转时,杆89定位成打开阀孔88。通过如此打开阀孔88,排放室63中的制冷气体通过连通通道68、下端口86、阀孔88、压力感应室82以及上端口84流到曲轴箱14中。当制冷气体流过下端口86时,下端口86处的滤网107过滤制冷气体,因此将例如灰尘等异物分离出。因此,例如灰尘等异物不会进入到阀壳79中。
当压缩机60的运转长时间停止时,液态制冷剂可能存储在曲轴箱14中。在压缩机60长时间关闭之后再起动压缩机60的运转时,曲轴箱14中的液态制冷剂可以通过连通通道28、68以及上端口84流到压力感应室82中。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灰尘等异物被防止进入阀壳79,因为这种异物被过滤器110从液态制冷剂中分离出来。因而,制冷气体或液态制冷剂中所含的异物被过滤器110除去。
如果保持构件112径向地向外膨胀,例如由于温度升高等因素,则过滤器110的侧部113的外周面和阀容纳孔69的内周面61A之间的间隙的尺寸G变小,因为关系G<H。当保持构件112完全膨胀时,保持构件112的外周面与阀容纳孔69的内周面61A进行接触,并且间隙的尺寸G变为零,或者G=0。同时,尺寸基本上与尺寸G相同的径向间隙形成于凹部79A和凸部116之间。因为尺寸关系G<H,所以上述径向间隙的尺寸将不会超过重叠距离H。即,防止过滤器110从阀壳79脱离。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的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8)凹部79A形成在阀壳79的外周面上,凸部116形成在过滤器110的侧部113的内周面上。当凸部116装配到凹部79A中时,过滤器110连接到阀壳79。具有一致尺寸G的间隙形成在保持构件112的外周面和阀容纳孔69的内周面61A之间。此尺寸G被设定成小于重叠距离H(即G<H),凸部116以重叠距离H装配在凹部79A中。当过滤器110的保持构件112径向向外膨胀时,例如由于热膨胀等因素,则凹部79A和凸部116之间的装配关系保持有效,从而防止过滤器110从阀壳79中脱离。
(9)在过滤器110和阀壳79通过将凸部116装配到凹部79A中而连接在一起之后,过滤器110和排量控制阀71被一起插到阀容纳孔69中以固定到后壳体61。因而,将过滤器110和排量控制阀71安装在后壳体61中的步骤得到大大简化。
下面将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的结构。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改进了第三实施方式的过滤器110和阀壳79的形状。第四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其它结构都基本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为了便于说明,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将被标示为第三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排量控制阀71具有过滤器130。过滤器130包括覆盖上端口84的滤网131及用于保持滤网131的保持构件132。保持构件132用作本发明的保持部。此保持构件132包括相对两端都打开的管状侧部。第四实施方式的滤网131具有基本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对应滤网111相同的结构。保持构件132穿过其侧部形成有开口135并且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两个凸部136和137。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口135和凸部136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口115和凸部116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附加的凸部137类似于凸部136,但是附加的凸部137位于保持构件132的上端和开口135之间。两个凹部79A形成在阀壳79的外周面上以便于对应凸部136、137。
凸部136装配在阀壳79的下凹部79A中,凸部137装配在阀壳79的上凹部79A中。每个凸部136、137用作本发明的第一装配部分,每个上和下凹部79A用作本发明的第二装配部分。通过将凸部136、137装配在相应的凹部79A中,过滤器130被阀壳79保持。如图12中所示,凸部136、137分别以重叠距离H装配在凹部79A中。当凸部136、137径向地从凹部79A向阀容纳孔69外移动重叠距离H时,过滤器130变成能够从阀壳79拆卸。
当排量控制阀71容纳在阀容纳孔69中时,尺寸为G的间隙形成于过滤器130的保持构件132的外周面与阀容纳孔69的内周面61A之间。本实施方式的间隙的尺寸G在过滤器130的保持构件132的轴向长度上是一致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G小于重叠距离H,或G<H。因此,当排量控制阀71容纳在阀容纳孔69中时,过滤器130被防止从阀壳79脱离。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的结构具有基本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的(8)和(9)相同的效果。另外,还获得了如下优点。
(10)过滤器130形成有两个凸部136、137,并且阀壳79形成有与凸部136、137对应的两个凹部79A。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130比第三实施方式的过滤器110更难以从阀壳79脱离。
(11)过滤器130的保持构件132为相对两端打开的管的形式。与保持构件具有圆形顶部的情况相比,用于保持构件的材料变少,并且相应地还减少了过滤器130的重量。
下面将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将过滤器安装在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中的结构。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改进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后壳体61及排量控制阀71。因此,为了便于说明,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将被标示为第三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40的后壳141中具有吸入室、排放室(均未图示)及阀容纳孔142,阀容纳孔142的上端封闭以将排量控制阀150容纳在其中。此排量控制阀150用作本发明的安装构件。阀容纳孔142通过从后壳体141的下侧径向镗孔形成。阀容纳孔142形成为与排量控制阀150的外形互补,并且设计成在其中容纳排量控制阀150。阀容纳孔142具有内周面141A。内周面141A形成有多个台阶状部分,使得阀容纳孔142的直径从阀容纳孔142的开口的底端逐渐向内变小。
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外部控制排量控制阀71,本实施方式的排量控制阀150是内部控制的,因此,根据吸入室中的压力变化通过改变供应通道的打开来控制压缩机140的排量。控制阀150包括阀壳151、球形阀体163、压力感应机构166和杆170。阀壳151基本上呈管状,并且在其中具有多个室。球形阀体163能够被操作以打开和关闭形成在控制阀150中的通道。压力感应机构166根据吸入室中的压力变化来操作。杆170被压力感应机构166移动。
阀壳151中具有压力感应室152、连通室153和阀室154。压力感应室152的位置与阀壳151的下端邻近,阀室154与阀壳151的上端邻近,并且连通室153形成在压力感应室152和阀室154之间。具有沿轴向的轴孔155A的分离构件155被插在阀壳151中以分离压力感应室152和连通室153。阀壳151具有隔板151A以分离连通室153和阀室154。隔板151A贯穿有轴向阀孔156。阀壳151贯穿有上端口159、中端口158和下端口157。分别地,上端口159与阀室154连通,中端口158与连通室153连通,下端口157与压力感应室152连通。如图13中所示,分别地,上端口159通过通道162与排放室连通,中间口158通过通道161与曲轴箱14连通,下端口通过通道160与吸入室连通。通道161和162提供了供应通道,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通过该供应通道流动。连通通道161和162用作制冷剂通道,其允许制冷气体流过并且还用作本发明的流体通道。
上端口159、阀室154、阀孔156、连通室153和中端口158配合以在阀壳151中形成一部分供应通道,通道161和162通过该供应通道彼此连通。阀体163和螺旋弹簧164置于阀室154中。阀体163的直径大于阀孔156,因此阀室154和连通室153之间的流体连通能够被阀体163切断,然后关闭阀孔156。阀体163被螺旋弹簧164沿着关闭阀孔156的方向推动。
压力感应机构166置于压力感应室152中。压力感应机构166具有波纹管167和可移动构件168,它们将压力感应室152分成可变压力室152A和恒压室152B。阀壳151在其下端被端壁构件169封闭。波纹管167的下端固定到端壁构件169,波纹管167的上端固定到可移动构件168。波纹管167内的恒压室152B被密封的封闭并且保持恒压。波纹管167外部的可变压力室152A定位成围绕恒压室152B,并且可变压力室152A中的压力根据吸入室中的压力改变而变化。因此,当可变压力室152A中的压力低于恒压室152B的压力时,波纹管167膨胀。另一方面,当可变压力室152A中的压力大于恒压室152B的压力时,波纹管167收缩。因而,恒压室152B和可变压力室152A之间的压力差引起波纹管167的膨胀或收缩。
压力感应机构166的可移动构件168固定到杆170的下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杆170的直径稍小于轴孔155A的直径,并且,杆170的轴向长度使得当波纹管167完全膨胀时阀体163可以克服螺旋弹簧164的推力从阀孔156移离。杆170在其中间部分处沿着杆170的轴向具有凹部170A。当波纹管167完全收缩时,凹部170A实现了压力感应室152和连通室153之间的流体连通。中端口158、连通室153、凹部170A、压力感应室152和下端口157配合以形成泄放通道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在起动压缩机140时将存储在曲轴箱14中的液态制冷剂输送到吸入室中。
与曲轴箱14连通的中端口158设置有用于从制冷气体中除去例如灰尘等异物的过滤器184。与排气室连通的上端口159设置有过滤器180。过滤器184基本上呈管状,并且从阀壳151的外周面覆盖中端口158。过滤器184具有基本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并且该过滤器184包括面对中端口158的滤网及用于保持滤网的保持构件。过滤器184用于从由曲轴箱14返回控制阀150内的空间的制冷气体中除去例如灰尘等异物,从而防止控制阀150由于这种异物而不能正常运转。
过滤器180用于与排放室相连通的上端口159,该过滤器180用于从由排放室引入控制阀150内的空间的制冷气体中除去异物。过滤器180为上端封闭的管状,并且安装到控制阀150的上端。过滤器180包括用于覆盖上端口159的滤网181和用于保持滤网181的保持构件182。过滤器180具有基本上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过滤器110相同的结构。凸部183形成在保持构件182的内周面上,并且在邻近过滤器180的下端的位置于整个周向上向着阀容纳孔142的中心轴线凸出。凹部151B形成在阀壳151的外周面上,并且在对应凸部183的位置于整个周向上向着阀容纳孔142的中心轴心凹入。
过滤器180的凸部183装配在阀壳151的凹部151B中。凸部183用作本发明的第一装配部分,凹部151B用作本发明的第二装配部分。通过将凸部183装配在凹部151B中,过滤器180被阀壳151保持。如图13中所示,凸部183以重叠距离H被装配在凹部151B中。当凸部183径向地从凹部151B向阀容纳孔142外移动重叠距离H时,过滤器180变得能够从阀壳151拆卸。
当控制阀150容纳在阀容纳孔142内的位置中时,在过滤器180的保持构件182的外周面与阀容纳孔142的内周面141A之间形成有尺寸为G的间隙。本实施方式的间隙的尺寸G在过滤器180的保持构件182的轴向长度上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G小于重叠距离H,或者G<H。因此,当排量控制阀150容纳在阀容纳孔142内的位置中时,防止了过滤器180从阀壳151中脱离。
O形圈185、186、187设置在控制阀150的外周面上,并且每个O形圈185-187用作密封构件。O形圈185位于中端口158和下端口159之间以在控制阀150的外周面和阀容纳孔142的内周面141A之间形成密封,从而防止中端口158和下端口159之间制冷气体的流动。O形圈186位于上端口157和中端口158之间以在控制阀150的外周面和阀容纳孔142的内周面141A之间产生密封,从而防止上端口157和中端口158之间制冷气体的流动。O形圈187防止阀容纳孔142中的制冷气体从阀容纳孔142中漏出。
控制阀150能够被操作以控制压缩机140的排量。当冷却负荷降低并且吸入压力降低时,阀体163打开阀孔156以将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供应到曲轴箱14中,从而增加曲轴箱14中的压力,因此减小了压缩机140的排量。另一方面,当冷却负荷增加并且吸入压力增加时,阀体163关闭阀孔156以停止将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供应到曲轴箱14中,从而降低曲轴箱14中的压力,并且相应地,压缩机140的排量增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控制阀150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控制阀71其本上相同的效果。
下面将参照图14至1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中的结构。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改变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壳体13并且除去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吸入节流阀33。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00的后壳体201中具有用于将油分离器215容纳于其中的油分离室211。在油分离室211中设置了过滤器222。因此,为了便于说明,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将被标示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其说明。
参照图14,阀板组件25和后壳体201限定了位于后壳体201径向内部的吸入室202以及位于后壳体201径向外部以便围绕吸入室202的排放室203。吸入室202和排放室203连接到压缩机200的外部制冷回路204。外部制冷回路204包括从制冷气体吸热的冷凝器205、膨胀阀206以及将环境热量传递给制冷气体的蒸发器207。膨胀阀206能够操作以感测蒸发器207的出口处制冷气体的温度并且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制冷气体的流动。排放到排放室203中的高压制冷气体被输送到外部制冷回路204。低压制冷气体通过外部制冷回路204被引入到吸入室202中。外部制冷回路204中的从蒸发器207下游直到压缩机200的吸入室202的区域用作本发明的吸入压力区。吸入压力区中的制冷气处于吸入压力下或者近似吸入压力的压力。
后壳体201中具有连接排放室203和曲轴箱14的一部分供应通道。后壳体201设置有用于控制流过供应通道的制冷气体的流量的排量控制阀208。控制阀208在外部进行控制并且设置在供应通道的中间处。后壳体201中具有连接排放室203和控制阀208的第一通道209以及连接控制阀208和形成在缸体11中的连通通道28的第二通道210。因而,供应通道包括第一通道209、第二通道210及连通通道28。通过控制阀208控制流过供应通道的制冷气体的流量,曲轴箱14中的压力被改变,并且旋转斜盘17的倾角也相应的变化。形成在缸体11中的泄放通道30提供了曲轴箱14和吸入室202之间的流体连通,用于释放曲轴箱14中的压力。
后壳体201中具有连接排放室203和外部制冷回路204的排放通道。排放通道包括油分离室211、引入通道212和输送通道213。油分离室211呈柱形并且经由引入通道212与排放室203连通。引入通道212在油分离室211的轴向的中间位置处开口于油分离室211。油分离室211经由输送通道213与外部制冷回路204连通。此输送通道213在邻近油分离室211的后端的位置处开口于油分离室211。本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室211用作本发明的容纳孔。平行于旋转轴15的轴线延伸的油分离室211通过从排放室203向后在后壳体201上镗孔形成。参照图15,后壳体201具有形成油分离室211的主要部分的内壁表面201A及曲率半径大于内壁表面201A的曲率半径的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并且内壁表面201B位于油分离室211的前部。如图14和15中所示,油通道214形成在后壳体201以及缸体11中用于连接油分离室211和储油箱35。油通道214在邻近油分离室211前端的位置处开口于油分离室211。储油箱35通过缸体11和连接到缸体11的上周面上的储油箱形成构件34提供。
油分离器215在油分离室211的轴向中间位置处被固定地插入油分离室211中。盖构件217在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处插入油分离室211中,用作本发明的安装构件。被插入油分离室211的油分离器215和盖构件217之间具有油分离空间211A,其与引入通道212和油通道214连通。如图15中所示,引入通道212穿过后壳体201形成,引入通道212相对于油分离室211的轴线的角度使得引入通道212的邻近排放室203的上游端位于该引入通道212的邻近油分离室211的下游端的前部。参照图16,在后壳体201中形成引入通道212,引入通道212相对于油分离室211的轴向的倾斜使得通过引入通道212引入的制冷气体以与油分离室211的内壁表面201A相切地流到油分离空间211A中。因此,油分离空间211A中的制冷气体将会绕油分离器215沿着内周面201A涡旋流动。重新参照图15,油分离室211在油分离器215的后方具有阀空间211B,阀空间211B设有止回阀216用于防止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倒流。止回阀216在阀空间211B中连接到油分离器215的后端处并且阀空间211B与输送通道213连通。输送通道213相对于垂直于旋转轴15的轴线的平面倾斜,使得输送通道213的邻近外部制冷回路204的下游端位于输送通道213的邻近油分离室211的上游端的前部。
油分离器215具有固定到内壁表面201A的基部215A,该基部215A具有向前延伸的轴向突伸部215B,并且贯穿基部215A形成轴向孔215C。油分离器215用于分离在油分离空间211A中的处于排放压力下的制冷气体中所含的油雾。止回阀216包括阀壳216A、阀体216B及推动构件216C。阀壳216A连接到油分离器215的后端处。阀体216B设置成在阀壳216A中能够往复移动。推动构件216C向前推动阀体216B。油分离空间211A中的制冷气体的压力向后作用在阀体216B上。阀体216B根据油分离空间211A中的制冷气体的压力变化克服推动构件216C的推动力向后移动。贯穿阀壳216A的外周具有阀孔216D,当阀体216B向后移动时制冷气体流过阀孔216D。阀孔216D的允许制冷气体从中经过的面积随着阀体216B的移动变化。
盖构件217在前端封闭了油分离室211,并且在油通道214的入口处设有过滤器222用于覆盖油通道214。盖构件217固定地装配在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中,并且,盖构件217具有与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接触的外周面218。环形突起219形成在盖构件217的后表面上,以便于向后凸出。突起219具有外周表面220,其曲率半径小于盖构件217的外周面218的曲率半径,使得在外周面220和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之间存在间隙。凹部221形成在突起219的外周面220上,用于将滤器222连接到盖构件217。凹部221形成在环形突起219的整个周向上,从而从突起219的外周面220向着油分离室211的中心轴线凹入。当沿盖构件217的径向截面观察时,凹部221呈弓形。
过滤器222具有覆盖油通道214的入口的滤网223及用于保持滤网223的保持构件224。保持构件224用作本发明的保持部分。保持构件224由弹性树脂制成。如图15和17中所示,保持构件224具有以预定距离隔开的前、后环形端部224A,以及多个连接环形端部224A的连接部分224B。环形端部224A和连接部分224B配合以在任何两个相邻的连接部分224B之间限定多个开口,并且这些开口都覆盖有滤网223。当盖构件217插在油分离室211中的位置中时,滤网223被定位成便于覆盖油通道214的入口,在此后的部分中将对其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凸部225形成在前环形端部224A的内周面上,并且邻近盖构件217在前环形端部224A的整个周向上形成以便向着保持构件224的中心轴线伸出。当沿保持构件224的径向截面观察时,保持构件224的凸部225呈弓形并且装配在盖构件217的凹部221中。凸部225和凹部221分别用作本发明的第一安装部分和第二安装部分。从图15的放大图中看很明显,凸部225和凹部221的弓形彼此互补。凸部225和凹部221的这种互补部分的构造方便了过滤器222与盖构件217的连接和拆卸,下面将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25装配在凹部221中以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构件217。如图15中所示,凸部225以重叠距离H装配在凹部221中。当凸部225径向地从凹部221向油分离室211外移动重叠距离H时,过滤器222变得能够从盖构件217拆卸。当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构件217时,过滤器222从盖构件217后面被装配到盖构件217上。在凸部225达到凹部221之前,保持构件224的前环形端部224A向外径向张大重叠距离H。进一步将过滤器222移动到盖构件217的突起219上,直到凸部225达到凹部221,凸部215装配在凹部221中,因此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构件217。
当将盖构件217插在油分离室211的位置中时,如图15和16中所示,在保持构件224的外周面和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之间具有尺寸为G的间隙。本实施方式的间隙的尺寸G在保持构件224的轴向长度上是一致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G小于重叠距离H,或G<H。因此,当将盖构件217插在油分离室211的位置中时,防止了过滤器222从盖构件217中脱离。
下面将描述压缩机200的运转。在压缩机200的运转期间,排放室203中的制冷气体穿过引入通道212流到油分离空间211A中。引入通道212贯穿后壳体201形成,引入通道212相对于油分离室211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使得引入通道212的邻近排放室203的上游端位于该引入通道212的邻近油分离室211的下游端的前方。另外,引入通道212形成在后壳体201中,引入通道212相对于油分离室211的轴线方向的倾斜使得通过引入通道212引入的制冷气体以与油分离室211的内壁表面201A相切地流到油分离空间211A中。因此,使得引入到油分离空间211A中的制冷气体绕油分离器215涡旋流动,如图15中所示。然后,制冷气体沿着油分离室211的内壁表面201A向前流动,并且同时在内壁表面201A和油分离器215的突伸部215B的外周表面之间的空间内涡旋流动。当油分离空间211A中的制冷气体向前流动时,制冷气体中所含的呈雾状的油被制冷气体的涡流的离心力从制冷气体中分离出来。
在移过突伸部215B的前端之后,油分离室211中的制冷气体在绕油分离空间211A的轴线涡旋流动的同时向前流动,并且制冷气体的一部分与盖构件217相碰。因为过滤器222存在于盖构件217和油分离室211中的油分离器215之间,所以涡旋流动的制冷气体与过滤器222碰撞,使得保持在制冷气体中的油进一步被分离。被分离了油的制冷气体通过油分离器215的轴向孔215C流向止回阀216。当制冷气体处于预定压力下或更高的压力时,止回阀216的阀体216B克服推动构件216C的推动力向后移动,因此打开阀孔216D。结果,制冷气体通过输送通道213被输送到外部制冷回路204。
因为由油分离器215和过滤器222分离的油被离心分离,所以较多的油存在于靠近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的盖构件217的后端面上的区域中。所分离的油通过制动气体的涡流作用沿着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移动。储油箱35通过回油通道(未图示)与吸入室202连通,吸入室202是压缩机200的吸入压力区的一部分。与其中制冷气体处于排放压力下的油分离空间211A相比,储油箱35处于吸入压力区中的压力和排放压力区中的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由于油分离空间211A和储油箱35之间的压力差,油分离空间211A中分离出的油通过滤网223和油通道214流到储油箱35中。任何尺寸比滤网223的网孔尺寸大的异物都被滤网223从油中除去。
如果保持构件224径向向外膨胀,例如由于温度升高等因素,则间隙的尺寸G减小,因为关系G<H。当保持构件224完全膨胀时,保持构件224的外周面与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进行接触,并且间隙的尺寸G变成零,或者G=0。同时,尺寸基本上与尺寸G相同的径向间隙形成在凹部221和凸部225之间。因为尺寸关系G<H,所以此间隙的尺寸将不超过重叠距离H。即,防止过滤器222从盖构件217上脱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按如下方式将油分离器215和过滤器222安装到后壳体201。在止回阀216被连接到油分离器215之后,连接的油分离器215和止回阀216被固定地插在油分离室211中的位置中。然后,在过滤器222连接到盖构件217的状态下,所连接的盖构件217和过滤器222也固定地插在油分离室211中的位置中。在将盖构件217插到油分离室211中时,盖构件217位于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中,那么使得过滤器222覆盖油通道214。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具有如下有利效果。
(12)凹部221形成在盖构件217的突起219的外周面上,同时凸部225形成在过滤器222的保持构件224的内周面上。通过将凸部225装配在凹部221中,盖构件217和过滤器222被连接在一起。具有一致的尺寸G的间隙形成在保持构件224的外周面和形成油分离室211的一部分的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之间。此尺寸G小于重叠距离H,凸部225以重叠距离H装配在凹部221中(即G<H)。因此,如果保持构件224径向向外膨胀,例如由于热膨胀等因素,那么凹部221和凸部225之间的装配关系保持有效,从而防止过滤器222从盖构件217脱离。
(13)在过滤器222和盖构件217通过将凸部225装配到凹部221中而被连接在一起之后,盖构件217插在油分离室211中的位置中,从而被固定到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因而,盖构件217和油分离器215分离地固定到油分离室211中。在用新的过滤器替换过滤器222或者清洁过滤器222时,仅需从后壳体201中除去盖构件217,而不需要从后壳体201除去油分离器215。
下面将参照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第七实施方式与第六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油分离器215和盖构件217被一体地形成。因此,为了便于说明,相似或相同的部件或元件将标示为第一和第六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其说明。
参照图18,油分离器231固定地插入到后壳体201的油分离室211中。油分离器231包括基部231A、轴向突伸部231B及盖部233,所有这些都一体地形成,并且穿过它们还形成有轴向孔231C。盖部233用作安装构件。突伸部231B具有穿过其外周的连通孔231D,油分离空间211A通过该连通孔231D与油分离器231的轴向孔231C连通。从引入通道212引入到油分离室211的油分离空间211A中的制冷气体通过连通孔231D、轴向孔231C和阀空间211B被输送到输送通道213中。
当油分离器231固定在油分离室211中时,盖部233封闭油分离室211的前端。盖部233具有过滤器222,其覆盖油通道214的入口。油分离器231固定地插在油分离室211中,使得盖部分233的外周面234与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接触。在盖部233的外周附近的位置处形成有向后延伸的环形突起235。突起235具有外周面236,其曲率半径小于外周面234的曲率半径,从而在外周面236和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之间存在间隙。凹部237形成在突起235的外周面236上,用于将过滤器222连接到油分离器231。凹部237形成在突起235的整周上并且向着油分离室211的中心轴线凹入。凹部237用作本发明的第二装配部。当沿盖部233的径向截面观察时,凹部237呈弓形。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222具有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过滤器222具有滤网223以及用于保持滤网233的保持构件224。在油分离器231与盖部233一体地形成的本实施方式中,当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部233时,油分离器231的基部231A需要被插入到保持构件224中。因此,保持构件224的内径大于基部231A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25装配在凹部237中以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部233。如图18中所示,凸部225以重叠距离H装配在凹部237中。当凸部225从凹部237径向地向油分离室211外移动离开重叠距离H时,过滤器222变成能够从盖部233拆卸。在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部233时,通过使基部231A穿过保持构件224插入而使过滤器222装配到盖部233上。在过滤器222的凸部225达到盖部233的凹部237之前,保持构件224的前部环形端部224A被径向向外张大重叠距离H。当过滤器222被进一步装配到盖部233上使得凸部225达到凹部237时,凸部225装配在凹部237中从而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部23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222被连接到油分离器231的盖部233之后,止回阀216然后连接到油分离器231的基部231A。然后,具有过滤器222并且连接了止回阀216的油分离器231被固定地插在油分离室211中。同时,盖部233被插到油分离室211中,使得过滤器222覆盖油通道214的入口。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具有如下有利效果。
(14)如果保持构件224径向向外膨胀,例如由于热膨胀等因素,则凹部237和凸部225之间的装配关系保持有效,从而防止过滤器222从盖部233脱离。在凸部225被装配在凹部237中从而将过滤器222连接到盖部233之后,止回阀216连接到油分离器231,使得在被插入到油分离室211之前油分离器231设置有过滤器222和止回阀216。因此,通过将油分离器231插到油分离室211中,油分离器231的盖部233能够被固定到扩大的内壁表面201B。因而,油分离器231和盖部233能够同时被插到油分离室211中。因此,当与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那样的油分离器215和盖构件217被分离设置的情况相比时,减少了将油分离器231和盖部233安装到后壳体的麻烦。
根据本发明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七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像以下示例那样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实施。
虽然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凹部形成在连接部分的外周面上,并且凸部形成在保持构件的内周面上,但是也可以设置成使得凸部形成在连接部分的外周面上,而凹部形成在保持构件的内周面上。不必在整个圆周上都设置凸部和凹部。可以等距地设置多个凸部和多个凸部。
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两个突起52B,但是也可以提供三个或更多52B。替代地,可以沿整个圆周设置单个突起。当突起设置在整个圆周上时,尺寸为g的间隙将形成在整个圆周上。因为此尺寸g小于节流孔的直径s,节流孔将不会被通过该间隙进入到滤油器中的异物阻塞。
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仅突起的外周面和安装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的尺寸g小于节流孔37A的直径s,但是保持构件52的除了突起52B的外周面52C之外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间隙也可以形成有小于节流孔37A的直径s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防止了节流孔被通过上述保持构件52的除了突起52B的外周面52C之外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1A的内周面11B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滤油器中的任何异物所阻塞。
虽然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节流构件37由树脂制成,并且保持构件38B由金属制成,但是也可以节流构件37由金属制成而保持构件38B由树脂制成。替代地,节流构件和保持构件两者均可由金属或树脂制成。
虽然在第三至第七实施方式中过滤器的圆形凸部形成在整周上以便于径向向内伸出,但是此凸部可以呈半球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提供多个凸部以及它们相应的多个凹部,所述凹部具有在其中装配相应凸部的互补的半球形。凸部和凹部并不必需具有如它们的截面中所示的弓形。它们可以呈V形或U形。凸部和凹部可以呈任意形状,只要凸部和凹部通过不平整表面具有装配关系即可。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三至第七实施方式中,过滤器被安装到容纳孔而与其同轴。具体地说,过滤器和容纳孔之间的间隙尺寸在过滤器的保持部分的整周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尺寸公差,过滤器可能安装到容纳孔而不与其同轴。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和容纳孔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在过滤器的保持部分的整周上可以不是一致的。具体地说,间隙的尺寸可以具有最小值和最大值。只要最小值设定成比过滤器安装到容纳孔的重叠距离还小,不论最大值如何,过滤器和安装构件之间的装配关系都保持有效。
虽然在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排量控制阀的阀壳内在邻近其上端位置处具有用于允许处于排放压力的制冷气体从中经过的空间,但是本发明并不排除将本发明应用于以下的排量控制阀:邻近其阀壳的顶部形成有空间,并且处于不同于排放压力的压力下的制冷气体流过该空间。
在第六和第七实施方式中,油分离室211通过从排放室203向后对后壳体201镗孔形成,并且后壳体201的后端壁封闭。但是,油分离室可以通过从后壳体的外周壁径向向内对后壳体镗孔形成,并且油分离室的内部封闭。在这种情况下,盖构件或盖部置于油分离室的内部中,油分离器设置在与油分离室的外部相邻的位置处。油分离室在油分离器的相对两侧具有油分离空间和的止回阀空间。形成引入通道和油通道以与油分离空间连通,并且形成输送通道以与阀空间连通。
虽然在第六和第七实施方式中止回阀连接到油分离器,但是止回阀可以不必连接到油分离器。在这种情况下,止回阀应该在从排放室延伸到外部制冷回路的排放通道中优选地位于油分离器的下游。
因此,这些示例和实施方式应看作为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给出的具体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将过滤器(38,50,106,110,130,180,184,222)安装在压缩机(10,60,140,200)内的结构,其中所述过滤器(38,50,106,110,130,180,184,222)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压缩机(10,60,140,200)的壳体(11,12,13,61,141,201)中的流体通道(28,36,68,161,162,214)中,
其特征在于,
安装构件(37,71,150,217,233)连接到所述过滤器(38,50,106,110,130,180,184,222),
其中,形成在所述壳体(11,12,13,61,141,201)中的容纳孔(11A,69,142,211)用于在其中容纳所述安装构件(37,71,150,217,233),
其中,所述过滤器(38,50,106,110,130,180,184,222)具有滤网(38A,51,107,111,131,181,223)及用于保持所述滤网(38A,51,107,111,131,181,223)的保持部分(38B,52,108,112,132,182,224),
其中,第一装配部分(38C,52A,116,136,137,183,225)形成在所述保持部分(38B,52,108,112,132,182,224)的内周面上,
其中,第二装配部分(37D,79A,151B,221,237)形成在所述安装构件(37,71,150,217,233)的外周面上,用于以沿所述容纳孔(11A,69,142,211)的径向的重叠距离(h,H)通过不平表面与所述第一装配部分(38C,52A,116,136,137,183,225)形成装配关系,
其中,当所述安装构件(37,71,150,217,233)通过具有所述装配关系的所述第一装配部分(38C,52A,116,136,137,183,225)和第二装配部分(37D,79A,151B,221,237)容纳在所述容纳孔(11A,69,142,211)中时,所述过滤器(38,50,106,110,130,180,184,222)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28,36,68,161,162,214)中,以及
其中,具有尺寸(g,G,i)的间隙形成在所述保持部分(38B,52,108,112,132,182,224)的外周面(38D,52C)与所述容纳孔(11A,69,142,211)的内周面(11B,201A,201B)之间,其中所述间隙的尺寸(g,G,i)的最小值小于所述重叠距离(h,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1,12,13)中形成有储油箱(35),用于在其中储存从处于排放压力的制冷气体中分离出的油(L),
其中,所述流体通道是油通道(36),所述储油箱(35)中的油(L)通过所述油通道(36)流到压力比所述储油箱(35)中的压力小的区域(32)中,
其中,所述容纳孔(11A)形成在所述油通道(36)的一部分中,
其中,所述安装构件是节流构件(37),穿过所述节流构件(37)形成有节流孔(37A),
其中,所述节流构件(37)插在所述油通道(36)中,
其中,所述过滤器是滤油器(38,50),其位于所述节流构件(37)的上游的油(L)中,
其中,所述节流构件(37)具有外周面(37B)和连接部分(37C),其中,所述节流构件(37)的外周面(37B)与所述油通道(36)的内周面接触,其中,所述节流构件(37)的所述连接部分(37C)形成在所述节流构件(37)的邻近所述储油箱(35)的端部并且连接到所述滤油器(38),
其中,所述第二装配部分(37D)形成在所述连接部分(37C)的外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部分(38C,52A)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37D)具有沿着所述油通道(36)的径向有重叠距离(h,H)的装配关系,以及
其中,所述保持部分(38B,52)的外周面(38D,52C)和所述油通道(36)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所述尺寸(g,G,i)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38,50)安装在压缩机(10)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尺寸(g,G,i)在所述保持部分(38B,52)的整个周向上小于所述节流孔(37A)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中的一个是凹部(37D,79A,151B,221,237),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中的另一个是凸部(38C,52A,116,136,137,183,225),所述凸部(38C,52A,116,136,137,183,225)装配在所述凹部(37D,79A,151B,221,237)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是可变排量式旋转斜盘压缩机(60,140),
其中,所述安装构件是所述压缩机(60,140)的排量控制阀(71,150),
其中,所述流体通道是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通道(28,68,161,162),
其中,所述排量控制阀(71,150)包括阀壳(79,151),所述阀壳(79,151)具有一端,所述阀壳(79,151)从所述一端插入到所述容纳孔(69,142)中,
其中,所述阀壳(79,151)具有面对所述制冷剂通道(28,68,161,162)的端口(84,85,86,157,158,159),
其中,所述第二装配部分(79A,151B)在邻近所述阀壳(79,151)的所述一端的位置处形成于所述阀壳(79,151)的外周面上,
其中,所述过滤器(106,110,130,180,184)通过所述第一装配部分(116,136,137,183)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79A,151B)之间的装配而在邻近所述阀壳(79,151)的所述一端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阀壳,以及
其中,所述过滤器(106,110,130,180,184)的滤网(107,111,131,181)覆盖所述阀壳(79,151)的所述端口(84,86,15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106,110,130,180,184)安装在压缩机(60,140)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通道是供应通道(28,68,161,162),所述供应通道(28,68,161,162)连通所述压缩机(60,140)的排放室(63)和曲轴箱(14),
其中,处于排放压力的制冷气体流过所述供应通道(28,68,161,162),
其中,所述排量控制阀(71,150)是外部控制阀(71)或者内部控制阀(150),
其中,当所述排量控制阀(71,150)是外部控制阀(71)时,所述端口(84,85,86)形成在邻近所述阀壳(79,151)的所述一端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端口(84,86)与所述供应通道(28,68)连通,其中所述外部控制阀(71)基于吸入压力区中的压力和由外部信号控制的电磁力而通过操作所述外部控制阀(71)的阀体(90)来控制流过所述供应通道(28,68)的制冷气体的流动,以及
其中,当所述排量控制阀(71,150)是内部控制阀(150)时,所述端口(158,159)与所述排放室(63)连通,其中所述内部控制阀(150)基于吸入压力区中的压力而通过操作所述内部控制阀(150)的阀体(163)来控制流过所述供应通道(161,162)的制冷气体的流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106,110,130,180,184)安装在压缩机(60,140)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分(108,112,132,182)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部分(116,136,137,18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装配部分(136,137)位于距所述阀壳(79)的所述一端不同的距离处,其中所述第二装配部分(79A,151B)的数量是两个,其中所述两个第二装配部分(79A)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装配部分(136,137)具有装配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是用于在其中容纳油分离器(215,231)的油分离室(211),所述油分离器(215,231)用于将处于排气压力的制冷气体中所含的油(L)从所述制冷气体中分离出来,其中所述流体通道是在所述油分离室(211)中分离出的油(L)流过的油通道(214),所述滤网(223)覆盖所述油通道(21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222)安装在压缩机(200)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构件(217)和所述油分离器(215)分开地插在所述油分离室(211)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将过滤器(222)安装在压缩机(200)中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构件(233)连接到所述油分离器(231)。
CN200810180182XA 2007-11-29 2008-11-28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6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8283 2007-11-29
JP2007308283 2007-11-29
JP2007308283 2007-11-29
JP2008237309 2008-09-17
JP2008-237309 2008-09-17
JP2008237309 2008-09-17
JP2008289559A JP2010096167A (ja) 2007-11-29 2008-11-12 圧縮機におけるフィルタの取付構造
JP2008289559 2008-11-12
JP2008-289559 2008-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6278A CN101446278A (zh) 2009-06-03
CN101446278B true CN101446278B (zh) 2011-04-20

Family

ID=4038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01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6278B (zh) 2007-11-29 2008-11-28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41012B2 (zh)
EP (1) EP2065598A2 (zh)
JP (1) JP2010096167A (zh)
KR (1) KR101014589B1 (zh)
CN (1) CN1014462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274B (zh) * 2004-08-24 2013-05-29 卢克汽车-液压系统两合公司 压缩机
JP5413834B2 (ja) * 2009-11-27 2014-02-1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往復動圧縮機
CN102146914B (zh) * 2011-05-03 2013-09-11 蒋洪涛 旋转式磁振动防堵塞过滤器
JP5692177B2 (ja) * 2012-07-19 2015-04-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JP5888223B2 (ja) * 2012-12-19 2016-03-1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US11015850B2 (en) * 2014-10-23 2021-05-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il separator
KR20170008602A (ko) * 2015-07-14 2017-01-2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양두 사판식 압축기
CN105332897B (zh) * 2015-11-19 2017-06-20 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
KR102418813B1 (ko) * 2018-03-21 2022-07-11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압축기
KR102529866B1 (ko) * 2022-07-12 2023-05-08 나은선 사판식 유압펌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17A (zh) * 1996-02-01 1997-11-1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变量式压缩机
JP2002276544A (ja) * 2001-03-19 2002-09-2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制御弁の組付構造及び組付装置
JP2005120972A (ja) * 2003-10-20 2005-05-12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往復式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JP2007162621A (ja) * 2005-12-15 2007-06-28 Sanden Corp 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3997A (en) 1978-08-22 1981-08-18 Sankyo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Refrigerant compressors
JPS5529040A (en) 1978-08-22 1980-03-01 Sanden Corp Lubricating device for cooling compressor
JPS5731935Y2 (zh) * 1980-12-08 1982-07-14
JPS61212688A (ja) 1985-03-18 1986-09-20 Hitachi Ltd 横形ロ−タリ圧縮機
EP0536989B1 (en) * 1991-10-07 1995-05-03 Sanden Corporation Slant plate type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capacity control mechanism
US5630939A (en) * 1995-09-15 1997-05-20 Imtec Corporation Filter assembly device for use in surgical aspirated suction
KR19990009299U (ko) * 1997-08-20 1999-03-15 윤종용 압축기의 윤활 구조
JP2002285966A (ja) 2001-03-28 2002-10-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制御弁フィルタ
JP4013754B2 (ja) * 2002-12-18 2007-11-2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100254B2 (ja) * 2003-05-23 2008-06-1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容量制御機構
JP2005016373A (ja) 2003-06-25 2005-01-20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JP2005171859A (ja) 2003-12-10 2005-06-30 Sanden Corp 圧縮機
JP4149947B2 (ja) 2004-03-18 2008-09-17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圧縮機
EP1799323B1 (en) * 2004-08-05 2012-01-25 Parker Hannifin Limited Filter assembly
JP2007009770A (ja) 2005-06-29 2007-01-18 Keihin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17A (zh) * 1996-02-01 1997-11-1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变量式压缩机
JP2002276544A (ja) * 2001-03-19 2002-09-2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制御弁の組付構造及び組付装置
JP2005120972A (ja) * 2003-10-20 2005-05-12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往復式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JP2007162621A (ja) * 2005-12-15 2007-06-28 Sanden Corp 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6278A (zh) 2009-06-03
US20090142202A1 (en) 2009-06-04
KR101014589B1 (ko) 2011-02-16
EP2065598A2 (en) 2009-06-03
US8241012B2 (en) 2012-08-14
KR20090056902A (ko) 2009-06-03
JP2010096167A (ja) 201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6278B (zh) 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中的结构
US6158503A (en)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er having a fluid tank with interchangeable cartridge
US10527041B2 (en) Compressor having oil recovery means
US9670914B2 (en) Check valve for compressor
JP2007162561A (ja) 冷媒圧縮機
KR101856001B1 (ko) 증기 주입 시스템을 가진 로터리 압축기
US10668421B2 (en) Housing, fluid outlet seal part, housing cover, connection part of a device for separating at least one fluid from gas, an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 fluid
JP2006112778A (ja) 空調システム用の内部熱交換器を備えるアキュムレータ
US8991296B2 (en) Compressor
CN101307753B (zh) 固定容量型活塞式压缩机内的吸入结构
CN101517239B (zh) 内置有油分离器的压缩机
CN111238097A (zh)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JP200419608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180080447A1 (en) Electric compressor
CN103162513A (zh) 排水阀装置及其空气分离器
JP2003130499A (ja) 膨張弁
CN109964038A (zh) 用于商用车的螺杆式压缩机系统
CN102667153B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16123765A (zh) 气液分离器
EP1930591A2 (en) Compressor having a mechanism for separating and recovering lubrication oil
CN212006320U (zh)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JP6369066B2 (ja) 圧縮機
CN112585356B (zh) 压缩机模块以及电动制冷压缩机
CN109186053B (zh) 热回收装置及空调器
JP6727298B2 (ja) 制御質量流れを分離するための装置を備えたガス状態の流体の圧縮装置、及び制御質量流れを分離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