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8621B - 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感应加热烹调程序、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感应加热烹调程序、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8621B
CN101438621B CN200780016692.7A CN200780016692A CN101438621B CN 101438621 B CN101438621 B CN 101438621B CN 200780016692 A CN200780016692 A CN 200780016692A CN 101438621 B CN101438621 B CN 101438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vibrational waveform
vessel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66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8621A (zh
Inventor
长光左千男
野田真树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38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8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正确地检测出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状态,更为有效地防止烹调的失败。感应加热部(13)感应加热烹调容器(11),振动检测部(14)通过顶板(12)检测烹调容器(11)的振动,振动波形抽取部(15)从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指定倍数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判断部(16)基于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被加热物的状态。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感应加热烹调程序、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及感应加热烹调程序,而且还涉及检测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2-243282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已为公知。图31是表示传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1所示,传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装载烹调容器111的顶板(topplate)112设置有用于检测由感热加热线圈113的加热所产生的气泡的生成、脱离及消失等振动的振动检测部114。而且,烹调容器111的振动由振动放大部115通过顶板112而被检测出。如果检测出有沸腾引起的气泡的产生,则由沸腾判断部116进行沸腾检测,由加热控制部117抑制感应加热线圈113的输出,从而防止溢出。
而且,传统的基于热敏电阻(thermistor)等的检测顶板112温度的方法,是用于改善由于顶板112的热传导性的低下等而带来的应答性劣化的方法。图32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的图。如图32所示,被加热物的水温通过20kHz等的高频感应加热而上升。伴随于此,从烹调容器111的底表面产生部分沸腾,10kHz以下的较低频率的振动急剧地增加。然后,一旦接近沸点,就会变成较大的气泡而振动会稍微变小,在沸腾后,振动成为恒定的大小。传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沸腾判断部116是基于该变化来进行沸腾检测的。
而且,在烹调容器111被氟化加工的情况下,由于气泡的产生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来自烹调容器111的振动的时间变化也会有所不同。图33是表示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77643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的图。如图33所示,在气泡产生的初期,虽然是10kHz以下的低频的比较容易传播的振动,但是,由于气泡附着在烹调容器111的底部成长,检测由于脱离或消失所引起的振动 较为困难。之后,在气泡充分变大而脱离时,被加热物整体温度也在上升,气泡在途中不会消失,而是到达被加热物的上面而向大气中释放。沸腾判断部116,根据此时的输出变化来进行沸腾检测判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沸腾判断时刻T2,相对于图32所示的沸点911所对应的沸腾时刻T1有延迟。这种现象依存于烹调容器111的种类,有时也会有时间上的逆转(即反过来T1迟于T2)。而且,在被加热物不仅仅是水,还在中途投放食品材料等固态物的情况下,存在在气泡产生时能够检测因温度降低所引起的气泡产生的降低,但是在气泡产生之前不能判断食品材料投放这样的问题。
特别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也可适应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的方法。然而,最近,为使感应加热的热效率提高,以烹调容器111的底面为中心设置4至5mm以上厚度的铝合板的商品有所增加,象增大后的气泡的脱离或在被加热物表面的破裂这样的振动音实际上检测相当困难,从而存在不能通过沸腾检测来防止溢出这样的问题。即,获得图33所示的输出电压的情况较少。
而且,如果用感应加热烹调器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会存在烹调容器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振动共振而产生共振音的情况。在传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难以检测该共振音的产生,抑制共振音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以正确地检测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状态、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烹调失败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以及感应加热烹调程序。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以正确地检测共振音、能够较为有效地抑制共振音产生的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以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部、用于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用于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抽取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的判断部。
本发明所提供的感应加热烹调方法包括: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步骤、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的振动检测步骤、从在上述振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振 动波形中抽取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抽取步骤,以及基于在上述振动波形抽取步骤中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的判断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感应加热烹调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各部而发挥作用,包括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部、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抽取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的判断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或方法,由感应加热部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由振动检测部检测烹调容器的振动。其次,由振动波形抽取部从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由判断部基于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被加热物的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振音检测装置,包括振源、检测通过上述振源而被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上述振源的振动共振来检测上述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振音检测方法,包括使振源振动的振动控制步骤、检测通过上述振源而被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的振动检测步骤,以及基于在上述振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上述振源的振动共振来检测上述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振音检测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各部而发挥作用,包括使振源振动的振动控制部、检测通过上述振源而被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上述振源的振动共振来检测上述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或方法,由振动检测部检测通过振源而被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由共振音检测部基于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振源的振动共振来检测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
根据本发明,由于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被抽取,通过比较被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和规定值,被加热物的状态得以判断,所以,可以正确地检测出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状态。而且,例如,通过检测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来调节加热的热量,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溢出等烹调的失败。
而且,根据本发明,通过观测被振源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波形,可以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感应加热部的磁场波形和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图。
图3是表示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FFT结果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其它的振幅抽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加热通常的烹调容器时的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变形例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被氟化加工的厚底的烹调容器所对应的波形变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不锈钢制的厚底的烹调容器所对应的波形变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不锈钢制的薄底的烹调容器所对应的波形变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让第一及第二感应加热部动作时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加热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时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可听区域的振动波形及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将装有沸腾水的烹调容器装载在其它的感应加热部使其再沸腾时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在沸腾时使用的感应加热部上装载其它的烹调容器进行加热时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一个 例子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6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频率变更处理的图。
图27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8是用于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输出变更处理的图。
图29是表示第七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0是用于说明第七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传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33是表示专利文献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顶板12;感应加热部13;振动检测部14;振动波形抽取部15;判断部16及加热控制部17。顶板12是非磁性体,装载收纳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11。感应加热部13设置在顶板12的下方,感应加热烹调容器11。振动检测部14设置在顶板12的下面,检测基于通过电磁感应而作用于烹调容器11的推斥力的振动。振动波形抽取部15从振动检测部14的输出信号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判断部16通过将振动波形的输出和规定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被加热物的状态。加热控制部17根据判断部16的判断结果,控制感应加热部1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但如果考虑感应加热输出不是正弦波时的振动误差,则最好为1.95至2.05倍,而如果考虑 数字处理的误差,为1.99至2.01倍则更好。
振动检测部14与顶板12的下面接触,是设有压电陶瓷传感器(Piezoelectric CeramicSensor)的部件,通过顶板12检测包含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11的振动。另外,被加热物,例如为水等液体。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振动检测部14,例如采用了压电陶瓷传感器,但也可以采用拾振动线圈(Pickup Coil)等其它的振动传感器,而且,也可以使用超声波传感器等原本是用于检测空气振动的元件,并不局限定于指定的传感器。并且,关于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顶板12下面的任意位置,而且也没有必要局限于下面。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方便,一般情况下,作为商品选择不突出到顶板12的上面的设计尤为重要。
另外,从顶板12的下方可以感应到的只是温度、光及振动,根据情况也可以在顶板12的上方与上面相接触而设置,并且还能够检测空气振动。但是,因为感应加热频率在20kHz以上,检测的频带不是在传统的可听区域的20kHz以下,而是需要在超声波区域内。例如,在感应加热频率为30kHz的情况下,需要以相当于其大约两倍的频率的60kHz为中心方可进行检测。
图1表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剖面图,而如果通过未图示的电源开关开始加热,加热控制部17则向由线圈构成的感应加热部13提供指定的电力。一旦感应加热部13被供电则电磁感应的磁场予以形成,越过顶板12,在烹调容器11的下部产生涡流电流,烹调容器11被加热。其结果,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通过热传导被加热烹调。
此时,由于在烹调容器11的下方产生的涡流电流的磁场内的推斥力,烹调容器11被施加向上方的作用力。其周期为感应加热周期的两倍。图2是表示感应加热部的磁场波形和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在以一定周期施加感应加热部13的磁场波形21的情况下,由于在其一个周期的正负两次的感应磁场产生的涡流电流的方向相反,而磁场也相反,作为结果,推斥力在磁场波形的一个周期内有两次推斥力作用到烹调容器11上。因此,在烹调容器11上,推斥力(浮力)以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周期发生作用。图2中的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22,从磁场波形21滞后某一定时间ΔT,以磁场波形21的两倍的周期而被观测到。在此,ΔT是因烹调容器11的位置和振动检测部14的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可以根据在顶板12内作为固体振动而传播的超声波振动的速度(约1500m/s)进行预测。
其次,对图1所示的振动波形抽取部15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FFT结果的示意图。因为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可以实时地计算频率成分的大小(频谱(Spectrum)),所以,用频谱分析仪等进行观测较为容易,在家电设备上进 行装载也较为容易。在图3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振幅。由于振动检测部14是一种电容器,所以,作为感应噪音的感应加热部13的波形31也被抽取。此外,常常也包含加热控制部17等电子电路的高频噪音或高次谐波。但是,作为最大的振幅而被检测出的是烹调容器11的振动,可以检测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32。
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部13的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频率是按照商品的设计或运转条件决定的已知的值。为此,振动波形抽取部15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只分离出相当于已知的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的振动波形,可以抽取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
其次,对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的振动波形抽取部15的其它的抽取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其它的振幅抽取方法的示意图。振动波形抽取部15以从感应加热部13振动的高次谐波作为标准信号41,直接从振动检测部14的振动波形42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图4的pi1及pi2相当于每个输出电压的峰值位置及谷值位置。振动波形抽取部15,计算出峰值位置pi1的输出电压(峰值)和谷值位置pi2的输出电压(谷值)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其幅度Di。该幅度Di是与相当于上述的图3的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相当的值。在此,感应加热频率为20kHz以上的情况比较多,但因为此次若假设为30kHz则从60kHz的超声波波形抽取频率成分,所以,虽然电路稍微变得有些复杂,但是可以实现。另外,在该图4所示的方法中,如果具备后述的多个感应加热部13,则具有可以识别判断多个烹调容器11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的优点。
判断部16包括烹调容器指定部161、波形变化存储部162、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沸腾判断部164及规定值存储部165。烹调容器指定部161只选择将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所抽取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波形变化存储部162时序地存储由烹调容器指定部161选择出的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按烹调容器的种类存储与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相关的波形变化图案。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是按烹调容器的种类存储波形变化图案,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按被加热物的种类或被加热物的量存储波形变化图案,并且,还可以将波形变化图案与烹调容器的种类、被加热物的种类及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而且,烹调容器指定部161将从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读出的波形变化图案和存储在波形变化存储部162中的波形变化图案进行比较,指定装载在顶板12上的烹调容器的种类。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烹调容器指定部161指定烹调容器的种类,但是,本发明并不特 别限定于此,也可以指定被加热物的种类或被加热物的量,并且,还可以指定烹调容器的种类、被加热物的种类及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
规定值存储部165按烹调容器的种类存储作为沸腾判断的判断标准的规定值。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规定值存储部165按烹调容器的种类存储规定值,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按被加热物的种类或被加热物的量存储规定值,并且,还可以将规定值与烹调容器的种类、被加热物的种类及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起来进行存储。沸腾判断部164将波形变化存储部162所存储的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和从规定值存储部165读出的规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是否为沸腾状态。
另外,图4所示的振动波形中,其它频率的振动波形没有被合成,只表示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此时,图3所示的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和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相等。然而,实际上,在振动检测部14,除了检测出电磁感应本身的振动波形或其它的噪音波形,还检测出被合成有低频的振动波形(可听区域的沸腾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为此,实际的波形为在比图4所示的波形更大的周期的波形上合成有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波形。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相同,振动波形抽取部15计算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抽取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振幅。在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及规定值存储部165中,存储考虑了其它的频率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及规定值。烹调容器指定部161通过比较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的振幅和存储在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中的波形变化图案来指定烹调容器的种类。而且,沸腾判断部164通过比较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的振幅和存储在规定值存储部165中的规定值来判断被加热物的沸腾。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感应加热部13相当于感应加热部的一个例子,振动检测部14相当于振动检测部的一个例子,振动波形抽取部15相当于振动波形抽取部的一个例子,判断部16相当于判断部的一个例子,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相当于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的一个例子,烹调容器指定部161相当于波形变化图案指定部的一个例子,加热控制部17相当于加热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其次,对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振动检测部14向振动波形抽取部15输入振动波形(步骤S1)。其次,振动波形抽取部15通过实施对输入的振动波形使用了FFT的带通(Bandpass)处理,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步骤S2)。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记载的是用图3说明的FFT的振幅抽取,而用图4说明的抽取方法 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其次,烹调容器指定部161只选择将振动波形抽取部15的输出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步骤S3)。其次,烹调容器指定部161将所选择的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时序地存储在波形变化存储部162中(步骤S4)。其次,烹调容器指定部161读出与预先存储在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中的每种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相关的波形变化图案数据(步骤S5)。
其次,烹调容器指定部161将从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读出的波形变化图案和存储在波形变化存储部162中的波形变化图案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一致(步骤S6)。在此,如果判断出从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读出的波形变化图案和存储在波形变化存储部162中的波形变化图案不一致(在步骤S6为否),则返回到步骤S5的处理,烹调容器指定部161从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读出与其它的种类相对应的波形变化图案。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从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读出的波形变化图案和存储在波形变化存储部162中的波形变化图案一致(在步骤S6为是),烹调容器指定部161指定烹调容器的种类(步骤S7)。即,烹调容器指定部161指定现在装载在顶板12上的烹调容器的种类为与从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读出的波形变化图案相对应的烹调容器的种类。
其次,沸腾判断部164从规定值存储部165读出由烹调容器指定部161指定的烹调容器的种类所对应的规定值(步骤S8)。其次,沸腾判断部164判断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是否为沸腾状态(步骤S9)。即,沸腾判断部164判断波形变化存储部162所存储的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是否达到从规定值存储部165读出的规定值。此时,如果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达到规定值,沸腾判断部164则判断为是沸腾状态。如果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没有达到规定值,沸腾判断部164则判断为不是沸腾状态。
但是,有时,即使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还没有达到规定值,只要波形变化图案一致,沸腾判断部164也可以单从波形变化图案而判断为是沸腾状态。例如,波形变化图案在图6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降低了的输出电压朝着沸腾状态逐渐地增加,最终在与沸腾时相同的时刻,波形变化饱和为一恒定值。由于将趋向该恒定值的饱和作为一个波形变化图案来进行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实用的沸腾状态的判断。
即,在判断出波形变化图案一致之后(在步骤S6为是),在对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是否为沸腾状态进行判断的步骤S9中,有时沸腾判断部164不以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是否达到从规定值存储部165读出的规定值作为判断条件来进行沸腾判断。此时,是否使用从规定值存储部165读出的规定值在波形变化图案的判断时决定(步骤S6)。
在此,如果判断为不是沸腾状态(在步骤S9为否),则返回到步骤S1的处理,步骤S1到步骤S9的处理被反复执行,直到判断为是沸腾状态为止。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是沸腾状态(在步骤S9为是),加热控制部17根据沸腾判断来控制感应加热部13的电力(步骤S10)。
在此,对图5的步骤S3的处理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烹调容器指定部161,按指定取样时间取样来自振动波形抽取部15的输出,并只选择最大值,而该最大值主要起因于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的气泡的产生。如上所述,烹调容器11的振动虽然取决于感应加热时的磁场内的推斥力,但其振动还受到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的状况的影响。
例如,在使水沸腾的情况下,在烹调容器11的底部出现因加热而产生的气泡,其结果,被加热物整体的声波阻抗发生变化。具体而言,由于振动波形为超声波区域,从烹调容器11的固体内壁向被加热物的液体传播的超声波振动,通常情况下在上面的水面上反射,或者在烹调容器11的侧面重复反射而衰减。即,作为超声波的传播特性,从固体向液体或气体传播比较容易,但是,一旦在液体中传播的超声波,向固体或空气层的传播的效率会非常低,实质上被界面反射。在界面的反射率由所接触的物质内的音速比决定。然而,如果产生气泡,来自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超声波振动会通过在其附近产生的气泡群而瞬间反射。因此,烹调容器11的超声波振动通过由被加热物的反射,经由烹调容器11自身传送到顶板12。其结果,设置在顶板12的振动检测部14根据气泡的产生量检测出增幅的振动振幅。
利用该原理可以判断沸腾状态。另外,不仅限于水,牛奶或油也完全相同。并且,例如在烹调中,即使在烹调容器11内投放了食品材料,由于因固体的食品材料也使超声波反射而使振动振幅增加,或者相反,因增加食品材料自身的重量而使烹调容器11自身的振幅减少等,依赖于食品材料的烹调容器11内的位置,观测振动波形的变化。因此,也可以检测到食品材料的投放。根据以上,按指定取样时间取样来自振动波形抽取部15的输出并只选择最大值的理由如下所述。即,因气泡等的存在而引起的振幅的变化,主要是从顶板12向烹调容器11的方向的振动易于发生变化,只不过是振动的平均值振动的变化较少。为此,对检测振动的变化,监测输出的最大值的方法较为有效。
其次,用图6对图5的步骤S4到步骤S9的处理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加热通常的烹调容器时的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的图。
振动波形受气泡的产生状态的影响很大的情况如上所述。首先,用图6对加热通常的烹调容器11的情况进行说明。关于装入通常的烹调容器中的被加热物的沸腾,在加热的初期从烹调容器11的底部的表面产生较小的气泡(部分沸腾)。其结果,振动波形从初期阶 段迅速地增加。之后,该气泡逐渐地脱离底面,在温度还较低的上方消失,并且到达水面时在水面破裂。由于气泡从底面的脱离,振动波形下降。
另一方面,可听区域的10kHz附近以下的低频的振动波形,从气泡的破裂开始的时刻迅速地增加。然后,随着温度上升成为较大的气泡,10kHz附近以下的振动稍微下降,变为恒定。
针对于此,在第一实施例中,随着气泡的产生量的增加超声波振动再次继续增加,如果完全沸腾而气泡的产生达到最大,振动波形的输出也就成为恒定。即,由于在气泡产生成为最大时基本上达到沸点,振动波形输出也增加,最终成为恒定,因此可以不延迟进行沸腾判断。
另外,对加热通常的烹调容器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在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的情况下,传统的可听区域的10kHz附近以下的低频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有很大的不同,检测存在困难。即,输出部分沸腾后气泡也几乎不从烹调容器11的底部脱离,而在底面成长。为此,10kHz附近以下的低频的输出非常小。然后,在即将完全地沸腾之前,在底面较大成长的气泡脱离,在到达水面而破裂时,可以确认输出略有增加。这样,由于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的情况和通常的烹调容器的情况,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有很大不同,因此沸腾判断标准不同,检测就变得极为困难。
然而,在第一实施例中,即使是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的情况,其振动波形的时间变化也与图6相同,可以进行沸腾判断。只是在氟化加工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部分沸腾的气泡难以从底面脱离,因而振动波形的输出降低略有延迟,降低的程度有变小的趋势。然而,输出波形的整体的时间变化没有较大的差别,沸腾判断成为可能。
如上所述,在图5的步骤S6的处理中,烹调容器指定部161通过用模式匹配(PatternMatching)识别出图6所示的时序的波形形状,来判断烹调容器11的种类。而且,在每个沸腾判断中都同样地可以根据沸点附近的波形的变化来实施判断。
另外,图6所示的时序的波形形状,依赖于被加热物的种类或食品材料的有无,感应加热部13的加热强度等有各种变化,而并不局限于该形状。而且,时序的波形,随烹调容器的种类和烹调方法有所不同。为此,可以有效地利用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中存储的烹调容器的每一种类的波形变化图案,学习存储内容并进行存储。这样,根据烹调容器的种类和烹调方法等,通过学习及存储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的存储内容,可以将感应加热烹调器作为自动烹调辅助(Assists)装置加以利用。
并且,在图4的说明时已进行了叙述,在具有多个烹调容器11及感应加热部13时,计 算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并且,将被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即,在用多个感应加热部13同时加热多个烹调容器11的情况下,即使各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相同,有时开始加热的时机也会各不相同。为此,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各感应加热频率的周期偏离,各自的振动波形也偏离地被检测。因此,即使在用多个感应加热部13同时加热多个烹调容器11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计算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可以正确地检测出每个烹调容器11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而且,作为其它的方法,也可以是多个感应加热部13,以各不相同的感应加热频率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振动波形抽取部15通过对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判断部16将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这样,通过将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全部设定成各不相同,可以容易地实现通过用图3所示的FFT的方法区别来自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振动波形进行抽取,从而能够识别每个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即,通过多个感应加热部13,多个烹调容器11以各不相同的感应加热频率被感应加热。并且,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通过对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接下来,由判断部16将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因此,在用感应加热频率各不相同的多个感应加热部13同时加热多个烹调容器11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对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多个感应加热部13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所以,可以正确地检测出每个烹调容器11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并且,作为其它的方法,也可以对应多个烹调容器11的每一个分别设置振动检测部14。即,可以利用从烹调容器11向设置位置不同的多个振动检测部14的传播的振动波形的时间 延迟,消除指定的振动检测部14的来自其它的烹调容器11的振动波形,只抽取指定的烹调容器11的波形。
最后,对图5的步骤S10的处理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如果在气泡的产生达到最大时仍然将提供给感应加热部13的电维持恒定,则会导致溢出。虽然是取决于烹调容器11内的量,但是,如果在烹调容器11内加入其容量的80%以上水,会由于沸腾而产生的较大的气泡在水面的破裂,导致沸腾的水常常溅到烹调容器11之外。例如,在烹调容器11中加入牛奶或煮面条的情况下,产生的气泡不破裂而积聚在水面,其气泡群在烹调容器11内持续增加,不久就会导致溢出。
因此,气泡的产生,即,沸腾被检测出之后,加热控制部17使供给感应加热部13的电量减少。此时,如果使电力极度地降低,或者切断电源,沸腾就会停止,在用户知道这种情况时,有可能会让曾经沸腾的被加热物再次沸腾。因此,需要一边测量振动振幅一边控制电力以便将该振动振幅维持在临近沸点值的附近。其结果,不仅仅可以防止溢出,还可以通过沸腾的持续或保温而谋求最适当的烹调支援。
其次,对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包括变更部18。变更部18根据被加热物的状态以及加热控制部17的控制状态的至少其中之一,变更规定值存储部165存储的规定值及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的至少其中之一。
图8是表示被氟化加工的厚底的烹调容器所对应的波形变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不锈钢制的厚底的烹调容器所对应的波形变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不锈钢制的薄底的烹调容器所对应的波形变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另外,在图8至10中,波形变化图案51、61、71是使1000CC的水沸腾时的波形变化图案,波形变化图案52、62、72是使1500CC的水沸腾时的波形变化图案,波形变化图案53、63、73是使2000CC的水沸腾时的波形变化图案,波形变化图案54、64、74是使2500CC的水沸腾时的波形变化图案。另外,图8至10的箭头表示沸点。
如图8至10所示,具有随着烹调容器内的水量的增加,初期的输出值提高,波形整体地向时间轴方向延伸,沸腾时的增长率变小的趋势。而且,还有在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的情况下,中期的输出值比不锈钢制的烹调容器的情况更高的趋势。并且,还有即使是同样的不锈钢制的烹调容器,在烹调容器的底部的形状(厚度)不同的情况下,沸腾时的输出值不同且波形变化图案也不同的趋势。
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还存在一种如果在加热中的烹调容器内投放食品材料,输出值则增长的趋势。而且,还有一种如果进行低程度的加热控制,输出值变小,波形变化图案向时间轴方向延伸的趋势。
用于沸腾判断的规定值也同样,在被氟化加工的厚底的烹调容器时为-20dB,在不锈钢制的厚底的烹调容器时为·23dB,在不锈钢制的薄底的烹调容器时为-26dB。这样,按照烹调容器的种类或形状,规定值也有所不同。
这样,对应于由判断部16判断出的被加热物的状态以及由加热控制部17控制的感应加热部13的控制状态的至少其中之一,来变更规定值及波形变化图案数据库163所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的至少其中之一。因此,可以根据被加热物的状态或感应加热部13的控制状态各不相同的加热图案,最适地检测被加热物的状态和烹调容器的种类。其结果,可以根据沸腾的有无、食品材料投放的有无、烹调容器的种类以及烹调方法各不相同的加热图案,最适合地分别检测出沸腾状态,从而可以实现防止烹调的失败或提供最合适的建议。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不仅可以防止溢出,而且涉及到沸腾的持续或保温、食品材料投放的有无,还可以根据烹调容器的种类或烹调方法各不相同的加热图案,实现防止烹调的失败或提供最合适的建议。
其次,对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1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顶板12、第一感应加热部13a、第二感应加热部13b、振动检测部14、振动波形抽取部15、判断部16、加热控制部17、第一温度检测部19a以及第二温度检测部19b。
第一感应加热部13a感应加热第一烹调容器11a,第二感应加热部13b感应加热第二烹调容器11b。另外,第一感应加热部13a的感应加热频率与第二感应加热部13b的感应加热频率相同。第一温度检测部19a,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检测第一烹调容器11a的底面的温度。第二温度检测部19b,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检测第二烹调容器11b的底面的温度。另外,第一温度检测部19a以及第二烹调容器11b,为了油炸食品烹调等的油温调整,一直被设置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
加热控制部17基于由多个温度检测部19a、19b检测出的各烹调容器11a、11b的温度,使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中的其中之一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判断部16包含沸腾判断部164。沸腾判断部164通过检测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变 化,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具体而言,加热控制部17优先使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中的由多个温度检测部19a、19b检测出的温度较高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例如,在由第一温度检测部19a检测出的第一烹调容器11a的温度高于由第二温度检测部19b检测出的第二烹调容器11b的温度的情况下,加热控制部17使第一感应加热部13a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让温度较高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优先使温度的上升率较高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
图12是表示让第一及第二感应加热部13a、13b动作时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2的时间A表示使没有沸腾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的时间。时间B表示使沸腾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后,瞬间返回到原来的感应加热输出的时间。时间C表示将使沸腾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的状态维持2.5秒后,返回到原来的感应加热输出的时间。
如图12所示,在时间A,几乎看不到波形变化,在时间B也只有稍微的波形变化。而在时间C则可以确认波形变化。这样,通过将使沸腾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的状态维持2.5秒后,返回到原来的感应加热输出,可以可靠地判断沸腾状态。
另外,还可以根据使没有沸腾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如果振动波形没有变化则消除的方法,来指定沸腾的感应加热部。此时,加热控制部17优先使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中的由多个温度检测部19a、19b检测出的温度较低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如果振动波形没有变化,则沸腾判断部164判断是其它的感应加热部加热的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处于沸腾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是使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中的其中之一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中的其中之一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频率降低。
这样,由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11a、11b,由多个温度检测部19a、19b分别检测多个烹调容器11a、11b的温度。并且,通过加热控制部17,基于由多个温度检测部19a、19b检测出的各烹调容器11a、11b的温度,而使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中的其中之一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接下来,由判断部16,通过检测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因此,即使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的感应加热频率相同, 也可以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13a、13b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其次,对第三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13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顶板12、感应加热部13、振动检测部14、振动波形抽取部15、判断部16以及加热控制部17。
振动检测部14,通过顶板12检测烹调容器11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并检测烹调容器11的可听区域的振动。
振动波形抽取部15包含可听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1以及超声波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2。超声波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2从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第一振动波形。可听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1抽取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听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1抽取例如在10至20kHz范围内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
判断部16,基于由超声波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2抽取出的超声波区域的第一振动波形来判断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并基于由可听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1抽取出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来补偿沸腾状态的判断。
具体而言,判断部16还包括判断补偿部166。在由沸腾判断部164判断出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处于沸腾状态时,判断补偿部166判断由可听区域振动波形抽取部151抽取出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的输出是否增加。在此,如果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的输出增加,判断补偿部166则判断沸腾判断部164的判断结果正确,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处于沸腾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的输出没有增加,判断补偿部166则判断沸腾判断部164的判断结果错误,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不处于沸腾状态。
加热控制部17,在由沸腾判断部164及判断补偿部166都判断为是沸腾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感应加热部13的电力。
图14是表示加热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时的超声波范围的振动波形、可听区域的振动波形及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4中,振动波形81表示超声波区域的46kHz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的时间变化,振动波形82表示可听区域的10至20kHz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的时间变化。
图14的时间Ya表示由沸腾判断部164判断为是沸腾状态的时刻。如图14的虚线的圆83所示,即使是被氟化加工的烹调容器也会存在沸腾时输出增加的情况。因此,可以基于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进行沸腾判断,基于可听区域的振动波形补偿判断结果。
这样,由振动检测部14,通过顶板12检测烹调容器11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并检测烹调容器11的可听区域的振动。并且,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从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第一振动波形,并抽取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接下来,由判断部16,基于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第一振动波形来判断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并基于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第二振动波形的变化来补偿沸腾状态的判断。因此,因为基于可听区域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可以补偿基于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的沸腾状态的判断,所以,可以使沸腾状态的判断的精度提高。
其次,对第四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15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顶板12、感应加热部13、振动检测部14、振动波形抽取部15、判断部16、加热控制部17、温度检测部19以及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
温度检测部19,例如由热敏电阻构成,检测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量。
沸腾判断部164,在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大于规定值、或时间变化量小于0的情况下,判断为被加热物没有沸腾。
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具有在加热初期其输出增加,在加热中期其输出暂且减少,而在沸腾时其输出再次增加的趋势。为此,在加热初期,可能会因输出超过用于沸腾判断的规定值而误判断为是沸腾状态。该问题,在将装有沸腾水的烹调容器装载到其它的感应加热部和将其它的烹调容器装载到沸腾所使用的感应加热部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量而解消。以下,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图16是用于说明将装有沸腾水的烹调容器装载在其它的感应加热部使其再沸腾时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6表示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可听区域的振动波形、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以及烹调容器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的一个例子。
在图16中,振动波形91表示超声波区域的46kHz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的时间变化。图16的时间Ya表示由沸腾判断部164判断为是沸腾状态的时刻。
图16的白圆点表示烹调容器11内的水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白三角点表示使没有沸腾的 水沸腾时的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白四角点表示使没有沸腾的水沸腾时的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黑三角点表示使其再沸腾时的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黑四角点表示使其再沸腾时的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
如图16所示,通常在使没有沸腾的水沸腾的情况下,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与烹调容器11内的水的温度的时间变化基本上相同。另一方面,在将装有沸腾水的烹调容器装载在其它的感应加热部上而使其再沸腾的情况下,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依然停留在100℃,而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则由于烹调容器11的热传导而会在短时间内上升。
因此,沸腾判断部164,在判断出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处于沸腾状态时,判断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是否大于规定值。在此,如果判断为时间变化量大于规定值,沸腾判断部164则判断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没有沸腾。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时间变化量在规定值以下,沸腾判断部164则判断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沸腾。
另外,时间变化量随着烹调容器的种类而变化。为此,沸腾判断部164也可以根据烹调容器的种类预先存储判断时间变化量时使用的规定值,读出由烹调容器指定部161指定的烹调容器所对应的规定值,与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进行比较。而且,时间变化量也随着被加热物的量而变化。为此,沸腾判断部164也可以根据被加热物的量预先存储判断时间变化量时使用的规定值,读出加热物的量所对应的规定值,与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进行比较。
图17是用于说明在沸腾所使用的感应加热部上装载其它的烹调容器进行加热时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7表示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可听区域的振动波形、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以及烹调容器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的一个例子。
在图17中,振动波形101表示超声波区域的46kHz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的时间变化。图17的时间Ya表示由沸腾判断部164判断为是沸腾状态的时刻。
图17的白圆点表示烹调容器11内的水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白三角点表示在沸腾之后立即使同一烹调容器再沸腾时的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白四角点表示在沸腾之后立即使同一烹调容器再沸腾时的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黑三角点表示在沸腾之后立即使其它的烹调容器沸腾时的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黑四角点表示在沸腾之后立即使其它的烹调容器沸腾时的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 时间变化。
如图17所示,在沸腾之后立即使同一烹调容器再沸腾的情况下,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依然停留在100℃。另一方面,在沸腾之后立即使其它的烹调容器沸腾的情况下,烹调容器11的底面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随着烹调容器内的水的温度的时间变化而推移,而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温度的时间变化则由于烹调容器11的热传导而暂时减少。
因此,沸腾判断部164,在判断出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处于沸腾状态时,判断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是否小于0。在此,如果判断为时间变化量小于0,沸腾判断部164则判断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没有沸腾。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时间变化量为0以上,沸腾判断部164则判断烹调容器11内的被加热物沸腾。
这样,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烹调容器11的温度,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由温度检测部19检测出的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量。并且,由沸腾判断部164判断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是否大于规定值以及时间变化量是否小于0。在此,沸腾判断部164,如果判断出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大于规定值,或者判断出时间变化量小于0,则判断被加热物没有沸腾。
在加热初期,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暂时上升,有时会误检测为沸腾状态。然而,通过对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20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是否大于规定值以及时间变化量是否小于0进行判断,可以防止加热初期的沸腾状态的误检测。
其次,对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8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顶板12、感应加热部13、振动检测部14、振动波形抽取部15、共振音检测部23以及加热控制部17。
振动波形抽取部15通过对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感应加热频率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
共振音检测部23,利用将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通过与感应加热部13的振动共振来检测烹调容器11产生的共振音(干涉音)。
加热控制部17包含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在由共振音检测部23检测出共振音产生的情况下,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
另外,在第五实施例中,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当于共振音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感应加 热部13相当于振源的一个例子,烹调容器11相当于振动体的一个例子,振动检测部14相当于振动检测部的一个例子,共振音检测部23相当于共振音检测部的一个例子,振动波形抽取部15相当于振动波形抽取部的一个例子,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的一个例子。
其次,对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9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振动检测部14向振动波形抽取部15输入振动波形(步骤S21)。其次,振动波形抽取部15通过实施对被输入的振动波形使用了FFT的带通处理,抽取出感应加热频率的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步骤S22)。
其次,共振音检测部23只抽取出将振动波形抽取部15的输出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步骤S23)。其次,共振音检测部23基于所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判断是否产生共振音(步骤S24)。在此,如果判断出没有产生共振音(在步骤S24为否),则返回到步骤S21的处理,反复执行步骤S21到步骤S24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共振音产生(在步骤S24为是),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步骤S25)。
在此,对图19的步骤S24的共振音检测处理进行说明。图20至25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20、图22、图23以及图25表示检测到比较大的共振音时的振动波形,图21表示检测不到共振音时的振动波形,图24表示检测到比较小的共振音时的振动波形。而且,在图20至25中,波形121是表示对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结果的振动波形,波形122是表示感应加热频率的附近的振幅的最大值的时间变化的波形。
如图20至25的波形121所示,在产生共振音时,每隔将作为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46kHz进行17等分而得到的约2.7kHz,即可观测到振动波形。为此,在感应加热频率的附近的23±2kHz的范围内,21.6kHz以及24.3kHz的振动波形被检测到,通过观测感应加热频率的附近的振幅的最大值,可以容易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即,如图20至25的波形122所示,在检测出比较大的共振音的情况下,感应加热频率的附近的振幅的最大值也变大,在检测出比较小的共振音的情况下,感应加热频率的附近的振幅的最大值也变小,在检测不到共振音的情况下,也检测不到感应加热频率的附近的振幅的最大值。共振音检测部23判断被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振幅的最大值是否大于预先规定的规定值,如果判断出振幅的最大值大于规定值,则判断为共振音产生,如果振幅的最大值在规定值以下,则判断为没有产生共振音。
接下来,对图19的步骤S25的感应加热频率变更处理进行说明。图26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频率变更处理的示意图。图26左侧的图表示感应加热频率和共振音之间的关系,图26右侧的图表示时间和感应加热频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使感应加热频率降低可以抑制共振音。然而,通过使感应加热频率降低,可能会出现加热能力也降低。因此,在第五实施例中,让感应加热频率周期地变化。
如图26左侧的图所示,可以通过使现在的感应加热频率23kHz降低至21kHz或使其增加到25kHz来抑制共振音。因此,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使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周期地增减。即,如图26右侧的图所示,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通过使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周期地变为21kHz和25kHz,一边抑制加热能力的降低,一边抑制共振音。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让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周期地变更,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只使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降低,还可以只使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增加也可以。
这样,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通过感应加热部13而被振动的烹调容器11的振动,由共振音检测部23,基于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感应加热部13的振动共振来检测烹调容器11产生的共振音。因此,可以通过观测通过感应加热部13而被振动的烹调容器11的振动波形而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而且,通过对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感应加热频率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被抽取。并且,利用将由振动波形抽取部15抽取出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通过与感应加热部13的振动共振来检测烹调容器11产生的共振音。即,共振时,在被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的感应加热频率附近出现振荡波形。因此,可以通过观测将感应加热频率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而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而且,在检测出共振音产生的情况下,因为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通过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而被变更,所以,可以抑制共振音。
其次,对第六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五实施例中,是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而在第六实施例中,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图27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第六实施例中,对与第五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加热控制部17包含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在由共振音检测部23检测出共振音产生的情况下,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另外,在第六实 施例中,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相当于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的一个例子。
其次,对第六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与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基本上相同,只是图19的步骤S25的加热控制处理有所不同。
在图19的步骤S25中,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图28是用于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输出变更处理的示意图。图28左侧的图表示感应加热输出和共振音之间的关系,图26(应为图28)右侧的图表示时间和感应加热输出之间的关系。
通过使感应加热输出降低,可以抑制共振音。然而,通过使感应加热输出降低,可能会出现加热能力也降低。因此,在第六实施例中,让感应加热输出周期地变化。
如图28左侧的图所示,通过使现在的感应加热输出1.5kW降低至1.2kW或使其增加到1.8kW,可以抑制共振音。因此,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使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周期地增减。即,如图28右侧的图所示,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通过将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周期地切换为1.2kW和1.8kW,一边抑制加热能力的降低,一边抑制共振音。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周期地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只使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还可以只使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增加。
这样,在检测出共振音产生的情况下,因为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通过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而被降低,所以,可以抑制共振音。
其次,对第七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五实施例、第六实施例中,是利用将感应加热频率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来检测共振音,而在第七实施例中,基于在被进行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的多个振动波形来检测共振音。图29是表示第七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第七实施例中,对与第五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共振音检测部23对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多个振荡波形的情况下,通过与感应加热部13的振动共振来检测烹调容器11产生的共振音。
接下来,对第七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0是用于说明第七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步骤S31的处理因与图19的第五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步骤S21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在步骤S32,共振音检测部23实施对所输入的振动波形使用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带通处理。其次,在步骤S33,共振音检测部23判断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是否出现多个振荡波形。在此,如果判断出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没有出现多个振荡波形(在步骤S33为否),返回到步骤S31的处理,反复执行步骤S31到步骤S33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了多个振荡波形(在步骤S33为是),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步骤S34)。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的感应加热频率变更处理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另外,在第七实施例中,是由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171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频率,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由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变更感应加热部13的感应加热输出。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172的感应加热输出变更处理与第六实施例相同。
这样,由共振音检测部23对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多个振荡波形的情况下,通过与感应加热部13的振动共振来检测烹调容器11产生的共振音。即,共振时,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多个振荡波形。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的多个振动波形而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另外,在第五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只检测共振音,但是,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此,除共振音的检测之外,还可以进行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沸腾判断处理。如图20至25所示,在共振时,没有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46kHz)的波形变化。为此,在共振时,可以从由振动检测部14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从而能够进行沸腾检测处理。
另外,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部、用于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用于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抽取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的判断部。
本发明所提供的感应加热烹调方法包括: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步骤、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的振动检测步骤、从在上述振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振 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抽取步骤,以及基于在上述振动波形抽取步骤中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的判断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感应加热烹调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各部而发挥作用,包括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部、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抽取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的判断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或方法,由感应加热部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由振动检测部检测烹调容器的振动。其次,由振动波形抽取部从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由判断部基于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被加热物的状态。
如果烹调容器被感应加热,则在感应加热频率的一个周期内对烹调容器施加两次推斥力。为此,烹调容器的振动频率为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因此,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由于基于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被加热物的状态,所以,可以正确地检测出烹调容器内的被加热物的状态。而且,例如,通过检测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来调节加热的热量,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溢出等烹调的失败。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通过对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为宜。
根据该结构,因为通过对所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所以,可以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容易地抽取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从而能够容易地检测出烹调容器的振动。另外,作为振动波形抽取部,也可以不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而是通过滤波电路来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模拟电子电路,与近年来的数字处理相比成本提高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不是很理想。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还以计算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为宜。
根据该结构,因为计算所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 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所以,不需要指定频率的带通滤波等复杂的处理,通过直接进行波形处理能够以低成本实现感应加热烹调器。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判断部利用将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为宜。
根据该结构,利用将被抽取出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来判断被加热物的状态。即,因沸腾时的气泡等存在而引起的振幅的变化,主要是从顶板向烹调容器的方向的振动易于发生变化,只是振动的平均值的振动的变化较少。为此,为了检测振动的变化,监测振幅的最大值较为有效,通过选择将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可以较为明显地检测出气泡的振动波形。而且,通过比较该最大值和规定值来判断被加热物的状态,例如,检测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来调节加热的热量,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溢出等烹调的失败。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还包括将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与上述烹调容器的种类、上述被加热物的种类以及上述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起来预先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上述判断部包含比较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和上述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中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指定上述烹调容器的种类、上述被加热物的种类及上述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波形变化图案指定部为宜。
根据该结构,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与烹调容器的种类、被加热物的种类以及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起来被预先存储在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由波形变化图案指定部比较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和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中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指定烹调容器的种类、被加热物的种类及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因此,可以高精度地检测适应烹调容器的种类,被加热物的种类以及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振动的变化,从而能够根据烹调容器的种类,被加热物的种类以及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判断出被加热物的状态。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判断部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为宜。根据该结构,因为基于被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所以,通过检测沸腾状态来调节加热的热量可以防止溢出。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判断部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在上述被加热物中是否追加了其它的被加热物为宜。根据该结构,因为基 于被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在被加热物中是否追加了其它的被加热物,所以,例如,通过在追加了其它的被加热物时调节感应加热的热量等,可以进行适应烹调的顺序的适时的加热控制或烹调建议。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感应加热部包含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多个感应加热部,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计算上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上述判断部将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上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为宜。
根据该结构,计算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并且,将被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在用多个感应加热部同时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情况下,即使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频率相同,有时开始加热的时机也会各不相同。为此,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频率的周期偏离,各自的振动波形也偏离地被检测。因此,即使在用多个感应加热部同时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计算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可以正确地检测出每个烹调容器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还包括对应于由上述判断部判断出的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控制上述感应加热部的加热控制部为宜。根据该结构,因为由加热控制部,根据由判断部判断出的被加热物的状态来控制感应加热部,所以,可以防止烹调的失败,谋求最适当的烹调支援。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还包括对应于由上述判断部判断出的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控制上述感应加热部的加热控制部;对应于由上述判断部判断出的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以及由上述加热控制部控制的上述感应加热部的控制状态的至少其中之一,变更上述规定值以及上述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中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变更部为宜。
根据该结构,对应于由判断部判断出的被加热物的状态以及由加热控制部控制的感应 加热部的控制状态的至少其中之一来变更规定值以及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中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的至少其中之一。因此,根据每个被加热物的状态或感应加热部的控制状态各不相同的加热图案,可以最适地检测出被加热物的状态或烹调容器的种类。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判断部只基于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来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为宜。根据该结构,只基于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判断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即,在波形变化图案中观察到与沸腾时相同的波形的变化时,可以判断为被加热物处于沸腾状态。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感应加热部包含以各不相同的感应加热频率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多个感应加热部,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通过对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上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上述判断部将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上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为宜。
根据该结构,由多个感应加热部以各不相同的感应加热频率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并且,由振动波形抽取部通过对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接下来,由判断部将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因此,由于在用感应加热频率各不相同的多个感应加热部同时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情况下,通过对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所以,可以正确地检测出每个烹调容器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还包括温度检测部和加热控制部,其中上述感应加热部包含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多个感应加热部,上述温度检测部分别检测上述多个烹调容器的温度,上述加热控制部基于由上述多个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烹调容器的温度使上述多个感应加热部中的其中之一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上述判断部通过检测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区别并判断上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上述被加热物的状态为宜。
根据该结构,由多个感应加热部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由多个温度检测部分别检测多个烹调容器的温度。并且,由加热控制部,基于由多个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烹调容器 的温度使多个感应加热部中的其中之一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接下来,由判断部检测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因此,即使是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频率相同,也可以区别并判断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被加热物的状态。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并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可听区域的振动,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第一振动波形,并抽取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上述判断部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第一振动波形来判断上述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基于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第二振动波形的变化来补偿上述沸腾状态的判断为宜。
根据该结构,由振动检测部检测烹调容器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并检测烹调容器的可听区域的振动。并且,振动波形抽取部从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第一振动波形,并抽取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接下来,由判断部,基于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第一振动波形来判断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基于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第二振动波形的变化来补偿沸腾状态的判断。因此,由于基于可听区域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可以补偿基于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的沸腾状态的判断,所以,可以使沸腾状态的判断的精度提高。
而且,在上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还包括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和计算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量的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上述判断部,在由上述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时间变化量大于规定值、或上述时间变化量小于0的情况下,判断为述被加热物没有沸腾为宜。
根据该结构,由温度检测部检测烹调容器的温度,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计算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量。并且,由判断部,在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大于规定值或时间变化量小于0的情况下,判断为被加热物没有沸腾。
在加热初期,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大约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暂时上升,有时会误检测为沸腾状态。然而,通过对由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计算出的时间变化量是否大于规定值或时间变化量是否小于0进行判断,可以防止加热初期的沸腾状态的误检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振音检测装置,包括振源、检测通过上述振源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上述振源的振动 共振来检测上述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振音检测方法,包括使振源振动的振动控制步骤、检测通过上述振源而被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的振动检测步骤,以及基于在上述振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上述振源的振动共振来检测上述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振音检测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各部而发挥作用,包括使振源振动的振动控制部、检测通过上述振源而被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的振动检测部,以及基于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上述振源的振动共振来检测上述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或方法,由振动检测部检测通过振源而被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由共振音检测部基于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振源的振动共振而检测出振动体产生的共振音。因此,通过观测被振源振动的振动体的振动波形,可以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而且,在上述的共振音检测装置中,以上述振源包含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部,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上述烹调容器的振动为宜。
根据该结构,由共振音检测部基于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通过与感应加热部的振动共振而检测出烹调容器产生的共振音。因此,通过观测被感应加热部振动的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可以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而且,在上述的共振音检测装置中,以上述共振音检测部对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多个振动波形的情况下,通过与上述感应加热部的振动共振来检测上述烹调容器产生的共振音为宜。
根据该结构,由共振音检测部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多个振荡波形的情况下,通过与感应加热部的振动共振而检测出烹调容器产生的共振音。共振时,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多个振荡波形。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中出现的多个振荡波形而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而且,在上述的共振音检测装置中,以还包括通过对由上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来抽取感应加热频率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的振动波形抽取部,上述共振音检测部利用将由上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通过与上述感应加热部的振动共振来检测上述烹调容器产生的共振音为宜。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由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感应加热频率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并且,利用将由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通过与感应加热部的振动共振而检测出烹调容器产生的共振音。共振时,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振动波形的感应加热频率附近出现振荡波形。因此,可以通过观测将感应加热频率附近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而可靠地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
而且,在上述的共振音检测装置中,以还包括在由上述共振音检测部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时,变更上述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频率的感应加热频率变更部为宜。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时,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频率被变更,所以,可以抑制共振音。
而且,在上述的共振音检测装置中,以还包括在由上述共振音检测部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时,降低上述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的感应加热输出变更部为宜。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检测出共振音的产生时,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频率被降低,所以,可以抑制共振音。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以及感应加热烹调程序,作为可以实现防止烹调的失败、提供最合适的建议的自动烹调辅助设备等具有应用价值。
而且,本发明的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可以正确地检测出共振音,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振音的产生,作为检测共振音的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等具有应用价值。

Claims (16)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加热部,用于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
振动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振动;
振动波形抽取部,用于从由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
判断部,基于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通过对由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计算由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利用将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幅按指定取样时间进行取样的最大值,判断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还包括:
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将所述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与所述烹调容器的种类、所述被加热物的种类以及所述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应起来预先存储;和
波形变化图案指定部,用于将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与所述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进行比较,指定所述烹调容器的种类、所述被加热物的种类及所述被加热物的量的至少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基于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所述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基于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判断在所述被加热物中是否追加了其它的被加热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部,包含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多个感应加热部,
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计算所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峰值与谷值之差的绝对值,将所计算出的绝对值作为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来抽取,
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所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控制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部判断出的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控制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部判断出的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部;
变更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部判断出的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以及由所述加热控制部控制的所述感应加热部的控制状态的至少其中之一,变更所述规定值以及所述波形变化图案存储部存储的波形变化图案的至少其中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只基于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所述烹调容器的振动波形的波形变化图案,判断所述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部,包含以各不相同的感应加热频率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多个感应加热部,
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通过对由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振动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抽取所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个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幅,
所述判断部,将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每个振幅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区别并判断所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温度检测部和加热控制部,其中,
所述感应加热部包含感应加热多个烹调容器的多个感应加热部,
所述多个温度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多个烹调容器的温度,
所述加热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多个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烹调容器的温度,使所述多个感应加热部中的其中之一的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输出降低,
所述判断部,通过检测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区别并判断所述多个感应加热部的每一个的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并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可听区域的振动,
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从由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超声波区域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第一振动波形,并抽取由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出的可听区域的第二振动波形,
所述判断部,基于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第一振动波形,判断所述被加热物的沸腾状态,基于由所述振动波形抽取部抽取出的第二振动波形的变化,补偿所述沸腾状态的判断。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
计算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时间变化量的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其中,
所述判断部,在由所述温度时间变化量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时间变化量大于规定值、或所述时间变化量小于0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被加热物没有沸腾。
16.一种感应加热烹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加热装有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感应加热步骤;
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振动的振动检测步骤;
从在所述振动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振动波形中抽取相当于感应加热频率的两倍的频率成分的振动波形的振动波形抽取步骤;
基于在所述振动波形抽取步骤中抽取出的振动波形来判断所述被加热物的状态的判断步骤。
CN200780016692.7A 2006-05-11 2007-05-01 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感应加热烹调程序、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Active CN101438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2914/2006 2006-05-11
JP2006132914 2006-05-11
JP2006314206 2006-11-21
JP314206/2006 2006-11-21
PCT/JP2007/059325 WO2007132674A1 (ja) 2006-05-11 2007-05-01 誘導加熱調理器、誘導加熱調理方法、誘導加熱調理プログラム、共振音検知装置、共振音検知方法及び共振音検知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8621A CN101438621A (zh) 2009-05-20
CN101438621B true CN101438621B (zh) 2011-09-21

Family

ID=38693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6692.7A Active CN101438621B (zh) 2006-05-11 2007-05-01 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感应加热烹调程序、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91399B2 (zh)
EP (1) EP2020826B1 (zh)
JP (1) JP5043833B2 (zh)
CN (1) CN101438621B (zh)
WO (1) WO20071326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5465B2 (ja) * 2009-05-26 2013-07-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誘導加熱方法
JP5419573B2 (ja) * 2009-07-22 2014-02-19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缶詰加熱装置
KR101287834B1 (ko) * 2009-12-21 2013-07-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자기공명을 이용한 에너지 공급 장치, 조리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166830A1 (en) * 2010-01-07 2011-07-07 Lehmann Harry V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boiling of a liquid
RU2444864C2 (ru) * 2010-03-11 2012-03-10 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наук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ификации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наук (ГНУ ВИЭСХ Россельхозакадеми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ей (варианты)
JP5828084B2 (ja) * 2010-06-25 2015-1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605084B2 (ja) * 2010-08-26 2014-10-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P3206461B1 (en) * 2010-11-16 2018-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uction-heating cook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process thereof
ES2626252T3 (es) * 2010-11-22 2017-07-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istema de cocción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y proceso para controlar un sistema de cocción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US8598497B2 (en) 2010-11-30 2013-12-03 Bose Corporation Cooking temperature and power control
DE102011083397A1 (de) * 2011-09-26 2013-03-28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m Zubereiten von Lebensmitteln mittels einer Induktionsheizeinrichtung und Induktionsheizeinrichtung
DE102011083386A1 (de) * 2011-09-26 2013-03-28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m Beheizen eines Kochgefäßes mittels einer Induktionsheizeinrichtung und Induktionsheizeinrichtung
DE102011083383A1 (de) 2011-09-26 2013-03-28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m Beheizen einer in einem Kochgefäß enthaltenen Flüssigkeit und Induktionsheizeinrichtung
US9066373B2 (en) * 2012-02-08 2015-06-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trol method for an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US10344985B2 (en) * 2013-03-16 2019-07-09 Lawrence E Anderson Oven time and temperature device and method of computing oven cookng time
US20190331342A1 (en) * 2013-03-16 2019-10-31 Lawrence Anders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king
US20160119981A1 (en) * 2013-05-30 2016-04-28 Corebon Ab Heater apparatus and controllable heating process
DE102013108646A1 (de) * 2013-08-09 2015-02-12 Miele & Cie. Kg Koch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ocheinrichtung
US9470423B2 (en) 2013-12-02 2016-10-18 Bose Corporation Cooktop power control system
WO2015095885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Peterson Theresa Vertical tortilla cooking device
DK2908601T3 (da) * 2014-02-17 2017-02-13 Przed Produkcyjno Uslugowo- Handlowe Geco Spólka Z O O Automatisk køkkenudstyr og metoden til automatisk styring af kogeprocessen
JP6076938B2 (ja) * 2014-04-08 2017-02-08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装置
US9289090B2 (en) * 2014-07-22 2016-03-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ktop appliances with intelligent response to cooktop audio
EP2999301B1 (en) 2014-09-18 2019-03-06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Induction hob with boiling detection and induction energy control, method for heating food with an induction hob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DE102015105452A1 (de) * 2015-04-10 2016-10-13 Miele & Cie. K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Kochfeldes sowie ein Kochfeld
CN105167628A (zh) * 2015-08-31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磁烹饪设备的内胆加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6292780A (zh) * 2016-10-20 2017-01-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装置
KR102642315B1 (ko) * 2017-02-20 2024-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313820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沸腾识别装置、方法、加热液体的设备及系统
CN110558849B (zh) * 2018-06-06 2022-04-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防溢装置、防溢控制方法及系统、烹饪器具
CN110801145B (zh) * 2018-08-06 2021-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烹饪装置
DE102019000959A1 (de) * 2019-02-09 2020-08-13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eines Siedezustandes einer Flüssigkeit
EP3714747B1 (de) 2019-03-29 2024-02-21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Küchenmaschine mit siedepunkterkennung
JP7232112B2 (ja) * 2019-04-03 2023-03-02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調理管理の方法、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機器
EP3785581A4 (en) * 2019-07-15 2021-06-23 LG Electronics In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COOKING APPARATUS
KR20210088315A (ko) * 2020-01-06 2021-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공지능 조리 기기
EP3871574A1 (de) * 2020-02-28 2021-09-01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Küche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üchenmaschine
EP3883341A1 (en) * 2020-03-20 2021-09-22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Cooking appliance with at least one carrying plat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vibration sensor
FR3108821B1 (fr) 2020-03-30 2022-03-25 Groupe Brandt Plaque de cuisson comprenant un programme de cuisson ameliore, systeme de cuisson, procede de cuisson et programme correspondant
CN111728466B (zh) * 2020-06-11 2022-04-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电器的控制方法、烹饪电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30097474A (ko) * 2021-12-24 2023-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방식의 쿡탑
CN114323085B (zh) * 2022-03-11 2022-05-20 武汉熠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液位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CN114705286B (zh) * 2022-04-02 2024-05-10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震音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和可读存储介质
DE102022129549A1 (de) * 2022-11-09 2024-05-16 Termacook Gmbh Sensorgesteuertes Kochfel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6372U (zh) * 1990-03-24 1991-05-08 万慧保 节能工频电磁锅
CN1109984A (zh) * 1993-12-10 1995-10-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体液体状态判别装置及应用它的加热烹调器
JP2002352947A (ja) * 2001-05-28 2002-12-06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443023A (zh) * 2002-03-01 2003-09-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设备
JP2004311187A (ja) * 2003-04-07 2004-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3282A (ja) 1986-04-16 1987-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H04220991A (ja) 1990-12-20 1992-08-11 Sharp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H11329698A (ja) 1998-05-19 1999-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の共振防止装置
US6289735B1 (en) * 1998-09-29 2001-09-18 Reliance Electric Technologies, Llc Machine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bration analysis
US6118104A (en) 1999-03-19 2000-09-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il state detection based on acoustic signal features
JP2002359063A (ja) 2001-06-01 2002-1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649802B2 (ja) 2001-08-31 2011-03-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03077643A (ja) 2001-08-31 2003-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4649803B2 (ja) 2001-08-31 2011-03-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3963223B2 (ja) 2002-12-27 2007-08-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6372U (zh) * 1990-03-24 1991-05-08 万慧保 节能工频电磁锅
CN1109984A (zh) * 1993-12-10 1995-10-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体液体状态判别装置及应用它的加热烹调器
JP2002352947A (ja) * 2001-05-28 2002-12-06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443023A (zh) * 2002-03-01 2003-09-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设备
JP2004311187A (ja) * 2003-04-07 2004-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4220991A 1992.08.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7132674A1 (ja) 2009-09-24
US8791399B2 (en) 2014-07-29
JP5043833B2 (ja) 2012-10-10
US20090173731A1 (en) 2009-07-09
CN101438621A (zh) 2009-05-20
WO2007132674A1 (ja) 2007-11-22
EP2020826A4 (en) 2011-12-07
EP2020826A1 (en) 2009-02-04
EP2020826B1 (en)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8621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方法、感应加热烹调程序、共振音检测装置、共振音检测方法及共振音检测程序
CN102763051A (zh) 用于控制烹饪过程的方法
CN100452931C (zh) 感应加热装置
CN106688307A (zh) 具有沸腾检测与感应能量控制的感应灶具、使用感应灶具加热食物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40057213A1 (en) Boil and boil-dry detection systems for cooking appliances using vibration sensors
EP3836752B1 (en) Cookware placement by heating control loop in an induction cooking system
CN107990995A (zh) 一种测量评估电磁锅锅体温度的方法
CN104170524A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0548079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5042550B (zh) 底置式蒸汽发生装置及底置式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686612A (zh) 烹饪器具和判断烹饪器具内食物类型的方法
JP4599232B2 (ja) 加熱調理器
US20140057214A1 (en) Boil and boil-dry detection methods for cooking appliances using vibration sensors
CN210018894U (zh) 烹饪器具
CN110313825A (zh) 液体溢出检测方法及装置、锅具、电磁加热组件
CN109798550A (zh) 灶具火力控制方法、装置及灶具
CN109757972B (zh) 能够识别煮饭煮粥的电饭煲及煮饭煮粥识别方法
JP4649803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3077643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1912896B (zh) 确定内锅的材质的方法、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05129239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1247681B (zh) 感应加热装置
CN211424484U (zh) 电磁炉和锅具
JP498709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98305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