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8725A - 电梯的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8725A
CN101428725A CNA2008101748353A CN200810174835A CN101428725A CN 101428725 A CN101428725 A CN 101428725A CN A2008101748353 A CNA2008101748353 A CN A2008101748353A CN 200810174835 A CN200810174835 A CN 200810174835A CN 101428725 A CN101428725 A CN 101428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mentioned
driven
elevator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48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8725B (zh
Inventor
中村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28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8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8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8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即使在联动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关门状态而从动门不会误开。电梯的门装置(10)具有:在电梯的乘降口侧设置的主动门(11)、与主动门(11)并列设置的从动门(12)、使主动门(11)与从动门(12)联动的联动装置(30)。还设有固定钩(19),其位于主动门(11)与从动门(12)之间,并且固定于电梯的乘降口侧,在从动门(12)上安装有从动侧钩(22)。在主动门(11)上设有能够向上述从动门(12)方向摆动的闩锁机构(20),该闩锁机构(20)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与固定钩(19)和从动侧钩(22)卡合,而将从动门(12)固定于关门状态。

Description

电梯的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门装置,其具有在电梯乘降口侧设置的主动门、与该主动门并列设置的从动门、使主动门与从动门联动的联动装置,特别涉及当联动装置故障时也不会使从动门误开并可保持关门状态的电梯的门装置。
背景技术
图8表示从井道侧看现有的两开式门装置的图。该门装置具有通过未图示的轿厢侧的卡合装置驱动进行开闭动作的主动门11,以及与该主动门11联动地进行开闭动作的从动门12。上述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分别在上端部具有门吊架13A、13B。并且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通过该各自的设置在门吊架13A、13B上的吊架滚轮14在设置于门顶箱15的吊架导轨16上转动,从而沿着吊架导轨16移动。
另外,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经由联动装置30联动,该联动装置30具有在门顶箱15的两端设置的2个绳轮17,以及架设于绳轮17的钢丝绳18。即,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的各门吊架13A、13B分别在钢丝绳18的上侧和下侧固定,因此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联动地动作。
另外,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在关门时,在主动门11的门吊架13A上设置的锁门用的闩锁机构20,与门顶箱15上设置的固定钩19卡合,所以在将主动门锁定的同时,经由上述联动装置30将从动门12固定而不打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76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门装置中,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通过联动装置30开闭,并且当主动门11关闭时,经由联动装置30使从动门12也不打开。但是,在联动装置30由于钢丝绳18断裂而失效的情况下,将导致从动门12的固定被解除。因此我们认为从动门12会误开。此时,对于在乘降口待梯的乘客非常危险,可能导致坠入井道。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即使在用于使主动门和从动门联动的联动装置发生故障而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关门状态而从动门不会误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具有:在电梯的乘降口侧设置的主动门、与上述主动门并列设置的从动门、使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联动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钩,位于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之间,并且被固定于上述电梯的乘降口侧;从动侧钩,被安装在上述从动门上;以及闩锁机构,设置在上述主动门上,向上述从动门方向摆动自如,上述闩锁机构,当上述主动门和从动门关闭时,与上述固定钩和上述从动侧钩卡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闩锁机构具有:与上述固定钩卡合的第1闩锁部;以及第2闩锁部,该第2闩锁部当上述第1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卡合时与上述从动侧钩卡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钩和上述从动侧钩分别具有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端侧向上方延伸的爪部,上述从动侧钩的上述爪部,当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关闭时配置在与上述固定钩的上述爪部重叠的位置上,上述闩锁机构具有一个与上述固定钩的上述爪部和上述从动侧钩的上述爪部同时卡合的闩锁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闩锁机构向上述从动门侧摆动时,在上述第1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卡合之前,上述第2闩锁部与上述从动侧钩卡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从动门在上部具有门吊架,上述从动侧钩安装在上述从动门的上述门吊架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主动门和从动门关闭时,上述第2闩锁部与上述从动侧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大于上述第1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关闭时,上述闩锁部与上述从动侧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大于上述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具有:在电梯的乘降口侧设置的主动门、与上述主动门并列设置的从动门、使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联动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钩,位于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之间,并且被固定于上述电梯的乘降口侧;闩锁机构,设置在上述主动门上,向上述从动门方向摆动自如,并且当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关闭时与上述固定钩卡合;以及关门机构,一端安装在上述主动门上并且另一端安装在上述从动门上,上述关门机构将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弹性地联结。
根据本发明,闩锁机构当上述主动门和从动门关闭时,与上述固定钩和从动侧钩均卡合,因此在联动装置发生故障而失效的情况下,闩锁机构也能够将从动门锁定。由此,从动门不会误开,能够将主动门和从动门保持为关门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关门机构将主动门和从动门弹性地联结。因此,在联动装置发生故障而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关门机构将主动门和从动门保持为关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的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的门装置整体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的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闩锁部与固定钩之间以及闩锁部与从动侧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的门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7是概略表示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电梯门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图7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这里,图1是从井道方向看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从井道方向看电梯的门装置整体的主视图。图7是概略表示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首先参照图7对电梯装置进行概略说明。
如图7所示,电梯装置具有井道50以及在井道50内升降移动的轿厢51。该轿厢51具有一对轿厢门52。在其中一侧轿厢门52上设有卡合装置40。另外,在乘降口侧设有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门装置10。
接着,参照图2对电梯的门装置进行整体说明。
如图2所示,电梯的门装置10具有:在电梯的乘降口侧设置的主动门11、与主动们并列设置的从动门12、在电梯的乘降口侧固定的门顶箱15、在门顶箱15上安装而使主动门11与从动门12联动的联动装置30。
其中,联动装置30具有在门顶箱15的两端分别设置的绳轮17,以及在各绳轮17之间架设的钢丝绳18。并且钢丝绳18的上侧部分安装有上侧托架31上,经由该上侧托架31,钢丝绳18与主动门联结。另外,钢丝绳18的下侧部分安装有下侧托架32,经由该下侧托架32,钢丝绳18与从动门12联结。即,上侧托架31和下侧托架32经由钢丝绳18而彼此反向移动。这样,构成为通过联动装置30使主动门11与从动门12彼此反向地开闭。
另外,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分别在上部具有门吊架13A、13B。并且在各门吊架13A、13B上设有多个吊架滚轮14。上述各吊架滚轮14通过在固定于门顶箱15的吊架导轨16上转动,从而使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左右动作。
如上所述,在轿厢51上设置卡合装置40。该卡合装置40具有:在轿厢51的一扇轿厢门52上固定的固定片42、经由连杆机构43与固定片42联结的可动片41、在可动片41上端部设置的导向滚轮44。并且在轿厢51上固定有使导向滚轮44转动的导轨45。
接着,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门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主动门11的门吊架13A和从动门12的门吊架13B之间设有固定钩19。该固定钩19具有水平部19a和从该水平部19a的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爪部19b,并且在电梯的乘降口侧的门顶箱15上固定。另外,在从动门12的门吊架13B上设有从动侧钩22。
另外,在主动门11的门吊架13A上设置了具有一对滚轮33A、33B的闩锁机构20。该闩锁机构20向从动门12的方向摆动自如,并且通过上述的卡合装置40与轿厢51侧的门驱动装置联结。另外,闩锁机构20具有与固定钩19卡合的第1闩锁部27,以及当第1闩锁部27与固定钩19卡合时与从动侧钩22卡合的第2闩锁部21。即,闩锁机构20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同时与固定钩19和从动侧钩22卡合。
另外,在闩锁机构20的第2闩锁部21的下方,设有用于检测主动门11是否到达关门位置的关门检测装置34。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开门时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轿厢51到达规定的乘降口。此时,闩锁机构20的一对的滚轮33A、33B分别进入卡合装置40的固定片42与可动片41之间(图2)。
接着,轿厢51的轿厢门52开始在开门方向上移动。此时,卡合装置40也与轿厢门52一起向开门方向(图2的右方向)移动。此时,卡合装置40的导向滚轮44在固定于轿厢51一侧的导轨45上转动,可动片41被导轨45沿着开门方向引导。
此时,固定片42与可动片41的间隔变小,闩锁机构20的滚轮33A、33B被固定片42和可动片41夹持。这样,闩锁机构20向上方弹起而摆动于开门方向。从而解除闩锁机构20的第1闩锁部27与固定钩19的卡合,并且解除第2闩锁部21与从动侧钩22的卡合。
此时,通过卡合装置40向闩锁机构20提供驱动力,从而使主动门11向开门方向移动。并且同时经由联动装置30使从动门12也向开门方向移动。
接着,对关门时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在轿厢51停止于规定的乘降口的状态下,轿厢51的轿厢门52开始向关门方向移动。此时,受到卡合装置40的固定片42牵引,可动片41被导轨45沿着关门方向引导。由此,固定片42与可动片41的间隔增大,闩锁机构20的滚轮33A、33B成为从固定片42和可动片41之间解放的状态。
接着,通过轿厢门52使主动门11向关门方向移动。然后,闩锁机构20由于自重而向从动门12一侧摆动,闩锁机构20的第1闩锁部27与固定钩19卡合,并且第2闩锁部21与从动侧钩22卡合。
另外,如上所述,当闩锁机构20在关门位置向从动门12一侧摆动时,优选在第1闩锁部27与固定钩19卡合之前,第2闩锁部21略先与从动侧钩22卡合。通过这种结构,在主动门11的关门检查范围,闩锁机构20始终与从动门12卡合,能够将从动门12可靠地固定。
但是,如上所述,在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位于关门位置期间,也认为例如发生联动装置30的钢丝绳18断裂等情况,联动装置30发生故障。此时,闩锁机构20的第1闩锁部27与固定钩19卡合,而第2闩锁部21与从动侧钩22卡合。由此,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都不会错误地向开方向移动,能够将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可靠地保持为关门状态。
另外,在图1中,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优选第2闩锁部21与从动侧钩22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b2略大于第1闩锁部27与固定钩19的爪部19b之间形成的间隙(ガタ)的宽度b1(b2>b1)。由此,当闩锁机构20在关门位置向从动门12一侧摆动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闩锁机构20的第2闩锁部21与从动侧钩22发生冲撞。并且根据这种结构,在正常情况下(联动装置30无故障时),第2闩锁部21与从动侧钩22不接触,因此第2闩锁部21和从动侧钩22不会发生磨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闩锁机构20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与固定钩19和从动侧钩22卡合,因此即使在联动装置30发生故障而失效时,也能够通过闩锁机构22与从动侧钩22卡合而可靠地锁定从动门12。由此,能够防止从动门12误开而导致在乘降口待梯的乘客坠入井道50内的事故。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这里,图3是从井道方向看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视图。图4(a)、图4(b)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a)、图5(b)是表示闩锁部与固定钩之间以及闩锁部与从动侧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图。图3至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闩锁机构和从动侧钩的结构,而其它构成或作用效果则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图3至图5中,对于和图1、图2、图7所示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在从动门12的门吊架13B上安装有从动侧钩35,该从动侧钩35具有水平部35a和从该水平部35a的端侧向上方延伸的爪部35b。即,如图4(a)所示,从动侧钩35相对于固定钩19配置于轿厢51一侧,并且能够与从动门12联动地移动。另外如图4(a)所示,从动侧钩35的爪部35(b)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配置于从井道50一侧看为与固定钩19的爪部19b重叠的位置。
另外,闩锁机构20具有一个与固定钩19的爪部19b和从动侧钩35的爪部35b同时卡合的闩锁部27A。即,闩锁机构20的闩锁部27A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同时与固定钩19和从动侧钩35卡合。
另外,如图5(a)、图5(b)所示,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优选闩锁部27A与从动侧钩35的爪部35b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b4(图5(b))略大于闩锁部27A与固定钩19的爪部19b之间形成的间隙(ガタ)的宽度b3(图5(a))(b4>b3)。由此,当闩锁机构20向从动门12一侧摆动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闩锁机构20的闩锁部27A与从动侧钩35发生冲撞。并且根据这种结构,在正常情况下(联动装置30无故障时),由于闩锁部27A与从动侧钩35不接触,因此闩锁部27A和从动侧钩35不产生磨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闩锁机构20当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关闭时,与固定钩19和从动侧钩35同时卡合。由此,即使在联动装置30发生故障而失效的情况下,闩锁机构20也能够可靠地锁定从动门12。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这里,图6是从井道方向看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视图。图6所示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设置关门机构的方面,而其它构成或作用效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图6中,对于和图1、图2、图7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电梯的门装置10具有关门机构36,该关门机构36的一端设置在主动门11的门吊架13A上,并且另一端设置在从动门12的门吊架13B上。该关门机构36构成为将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弹性地联结。
即,关门机构36具有:在从动门12的门吊架13B上安装的闭门器37、与闭门器37联结的钢丝绳38、与钢丝绳38的端部联结并且将该钢丝绳38固定在主动门11的门吊架13A上的固定部39。其中,闭门器37内部具有与钢丝绳38联结的弹簧,构成为通过该弹簧卷绕钢丝绳38。
如上所述,关门机构36始终对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朝关门方向施加弹力。因此,在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处于关门状态而闩锁机构20与固定钩19卡合的情况下,从动门12不会发生误开。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关门机构36将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弹性地联结,因此即使在联动装置30发生故障而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关门机构36将主动门11和从动门12保持于关门状态。

Claims (8)

1.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具有:在电梯的乘降口侧设置的主动门、与上述主动门并列设置的从动门、使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联动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钩,位于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之间,并且固定于上述电梯的乘降口侧;
从动侧钩,被安装在上述从动门上;以及
闩锁机构,设置在上述主动门上,向上述从动门方向摆动自如,
上述闩锁机构,当上述主动门和从动门关闭时,与上述固定钩和上述从动侧钩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闩锁机构具有:与上述固定钩卡合的第1闩锁部,以及第2闩锁部,该第2闩锁部当上述第1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卡合时与上述从动侧钩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钩和上述从动侧钩分别具有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端侧向上方延伸的爪部,
上述从动侧钩的上述爪部,当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关闭时配置在与上述固定钩的上述爪部重叠的位置上,
上述闩锁机构具有一个与上述固定钩的上述爪部和上述从动侧钩的上述爪部同时卡合的闩锁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闩锁机构向上述从动门侧摆动时,在上述第1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卡合之前,上述第2闩锁部与上述从动侧钩卡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从动门在上部具有门吊架,上述从动侧钩安装在上述从动门的上述门吊架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主动门和从动门关闭时,上述第2闩锁部与上述从动侧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大于上述第1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关闭时,上述闩锁部与上述从动侧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大于上述闩锁部与上述固定钩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
8.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具有:在电梯的乘降口侧设置的主动门、与上述主动门并列设置的从动门、使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联动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钩,位于上述主动门与上述从动门之间,并且被固定于上述电梯的乘降口侧;
闩锁机构,设置在上述主动门上,向上述从动门方向摆动自如,并且当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关闭时与上述固定钩卡合;以及
关门机构,一端安装在上述主动门上并且另一端安装在上述从动门上,
上述关门机构将上述主动门和上述从动门弹性地联结。
CN2008101748353A 2007-11-09 2008-11-07 电梯的门装置 Active CN1014287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2100A JP2009113976A (ja) 2007-11-09 2007-11-09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JP292100/2007 2007-1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8725A true CN101428725A (zh) 2009-05-13
CN101428725B CN101428725B (zh) 2011-06-08

Family

ID=4064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48353A Active CN101428725B (zh) 2007-11-09 2008-11-07 电梯的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13976A (zh)
CN (1) CN10142872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5510A (zh) * 2008-06-16 2011-04-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锁定装置
CN102040144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装置
CN102275802A (zh) * 2010-06-14 2011-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门的开闭装置和电梯门的开闭方法
CN101575923B (zh) * 2009-06-12 2012-05-23 富士工业(青岛)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电梯门锁装置
CN102674122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卡合装置
CN102689833A (zh) * 2012-05-30 2012-09-26 慈溪市宏峰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锁
CN102951529A (zh) * 2011-08-17 2013-03-0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91197B1 (ko) 2010-02-23 2010-11-01 지상열 엘리베이터 도어 개폐장치
CN102190234B (zh) * 2010-03-19 2013-10-30 蔡少文 带锁的零距离电梯开关门装置
JP5908236B2 (ja) * 2011-08-31 2016-04-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ES2558355T3 (es) * 2012-08-10 2016-02-03 Wittur Holding Gmbh Acoplador de puerta con descarga del elemento de bloqueo de puerta de caja
IT201700052995A1 (it) * 2017-05-16 2018-11-16 Wittur Holding Gmbh Assieme di bloccaggio, sistema di ascensore
CN112638813B (zh) * 2018-09-06 2022-07-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JP6795265B1 (ja) * 2019-08-07 2020-12-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係合装置の隙間測定方法および隙間測定具
KR102294066B1 (ko) * 2020-01-28 2021-08-26 (주)에이엔티 엘리베이터 도어 시뮬레이션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774U (ja) * 1983-06-27 1985-0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乗場のドア装置
JPH08165080A (ja) * 1994-12-09 1996-06-25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3118957A (ja) * 2001-10-10 2003-04-23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
JP2003341961A (ja) * 2002-05-15 2003-12-03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の扉装置
CN2568609Y (zh) * 2002-07-29 2003-08-27 张广兴 防坠落防剪切电梯安全门锁
CN100503412C (zh) * 2003-12-18 2009-06-24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5510A (zh) * 2008-06-16 2011-04-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锁定装置
CN102015510B (zh) * 2008-06-16 2014-01-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锁定装置
CN101575923B (zh) * 2009-06-12 2012-05-23 富士工业(青岛)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电梯门锁装置
CN102040144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装置
CN102275802A (zh) * 2010-06-14 2011-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门的开闭装置和电梯门的开闭方法
CN102674122A (zh) * 2011-03-16 2012-09-1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卡合装置
CN102674122B (zh) * 2011-03-16 2014-11-0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卡合装置
CN102951529A (zh) * 2011-08-17 2013-03-0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N102951529B (zh) * 2011-08-17 2015-04-0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N102689833A (zh) * 2012-05-30 2012-09-26 慈溪市宏峰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8725B (zh) 2011-06-08
JP2009113976A (ja) 200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8725B (zh) 电梯的门装置
US9656835B2 (en) Elevator car door locking apparatus
CN100593505C (zh) 电梯的轿厢门联锁装置
CN107074502B (zh)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EP3331802B1 (en) Car door interlock with sill lock
WO2006109833A1 (ja) ドア装置
CN207226777U (zh) 电梯的带轿厢门锁定机构的卡合装置
KR101665338B1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 안전 록킹장치
CN101117870A (zh) 电梯轿门锁
JP561619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6744134A (zh) 一种非制停式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方式、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10026556A (ko) 엘리베이터 랜딩도어의 인터록 장치
JP5571130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4386564B (zh) 带锁紧机构的安全电梯门刀装置
JPWO201813889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2642758A (zh) 简易型电梯轿门锁
JP5600778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2014084178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場扉の施錠装置
JP2009012963A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2016210563A (ja)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走行防止装置
CN113544076B (zh)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JP688152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装置
CN203064976U (zh) 电梯层门装置挂板、电梯门机挂板
CN203064973U (zh) 电梯层门联锁装置
CN111960215A (zh) 一种电梯安全补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