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5252B - 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5252B
CN101405252B CN200780007016.3A CN200780007016A CN101405252B CN 101405252 B CN101405252 B CN 101405252B CN 200780007016 A CN200780007016 A CN 200780007016A CN 101405252 B CN101405252 B CN 101405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unsubstituted
replacement
fullerene derivate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70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5252A (zh
Inventor
中村荣一
松尾豊
中江隆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filed Critical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Publication of CN10140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5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5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52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 C07C67/333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67/343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67/34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addition to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7/00Metalloc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7/00Metallocenes
    • C07F17/02Metallocenes of metals of Groups 8, 9 or 10 of the Periodic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4/00Fullerenes, e.g. C60 buckminsterfullerene or C7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77/00Nanotechnology
    • Y10S977/70Nanostructure
    • Y10S977/734Fullerenes, i.e. graphene-based structures, such as nanohorns, nanococoons, nanoscrolls or fullerene-like structures, e.g. WS2 or MoS2 chalcogenide nanotubes, planar C3N4,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77/00Nanotechnology
    • Y10S977/70Nanostructure
    • Y10S977/734Fullerenes, i.e. graphene-based structures, such as nanohorns, nanococoons, nanoscrolls or fullerene-like structures, e.g. WS2 or MoS2 chalcogenide nanotubes, planar C3N4, etc.
    • Y10S977/735Carbon buckyball
    • Y10S977/737Carbon buckyball having a modified surface
    • Y10S977/74Modified with atoms or molecules bonded to the surfac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富勒烯、有机金属试剂(A)以及铜化合物(B)进行反应,所述有机金属试剂(A)包括B、Al、Zn、Sn、Pb、Te、Ti、Mn、Zr或Sm。

Description

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勒烯衍生物。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有机金属试剂与铜化合物的所述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碳原子配置成球状或橄榄球状而形成的碳团簇(以下,又称“富勒烯”)的合成法确立以来,有关富勒烯的研究开展得非常活跃。其结果,已合成了多种富勒烯衍生物。
作为这种富勒烯衍生物的具体例子,已有在富勒烯骨架上结合5个有机基团的富勒烯衍生物(以下,简称为“五加成聚合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例如,JP特开平10—167994号公报、JP特开平11—255509号公报、J.Am.Chem.Soc.,118,12850(1996),Org.Lett.,2,1919(2000),Chem.Lett.,1098(2000)]。
作为五加成聚合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已知通过使由苯基格利雅试剂与CuBr·S(CH3)2制备的有机铜试剂和富勒烯C60加以反应,从而能够定量地得到构成苯基格利雅试剂的苯基以包围富勒烯C60的一个五元环周围得方式选择性地加成的苯基化富勒烯衍生物(C60Ph5H)[例如,JP特开平10—167994号公报]。
但是,由于具有羧基或酯基等取代基的化合物对格利雅试剂具有活性,因此,难以制备具有这些取代基的格利雅试剂。为此,无法采用由具有羧基或酯基等取代基的格利雅试剂简便合成具有羧基或酯基等取代基的富勒烯衍生物的方法。
其结果,为了合成具有这些取代基的富勒烯衍生物,例如,不得不采用使大量过剩的溴代丙二酸酯衍生物与富勒烯进行多段反应,以制造五加成聚合物的方法[Angew.Chem.Int.Ed.Engl.,33,2339(1994)、Angew.Chem.Int.Ed.Engl.,34.1607(1995)等]或包括使C60I6对苯进行亲电子取代的工序的多段合成法[J.Chem.Soc.,Chem.Commun.1464(1994)]等需要功夫与时间的方法来合成富勒烯衍生物。而且,在采用这些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时,位置选择地得到五加成聚合富勒烯衍生物是极为困难,还存着富勒烯衍生物的收率也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有一种例如能够简便地合成具有酯基或羧基等取代基的富勒烯衍生物的方法。另外,希望有一种例如能够简便地得到取代基位置选择性地被加成的五加成聚合富勒烯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者等发现,在富勒烯衍生物制造中,通过对富勒烯添加有机金属试剂(A)与铜化合物(B)并使之加以反应,能够得到新型的富勒烯衍生物及简便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并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如下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及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等。
.一种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富勒烯与有机金属试剂(A)以及铜化合物(B)加以反应,其中,所述有机金属试剂(A)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以及B、Al、Zn、Sn、Pb、Te、Ti、Mn、Zr或者Sm。
.一种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富勒烯与有机金属试剂(A)以及铜化合物(B)加以反应,其中,所述有机金属试剂(A)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以及Al、Zn、Sn或者Pb。
.一种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C60富勒烯与有机金属试剂(A)以及1价或2价的铜化合物(B)加以反应,所述有机金属试剂(A)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以及Zn,其中,在被取代的情况下,所述取代基为由酯基、酰胺基、氰基以及卤原子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取代基。
.按照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富勒烯衍生物为用下式(1)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
Cn(R4)m(R5)p    (1)
[式中,n为60以上的偶数;m为3~10的整数;p为1或2;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硫基(—SY1,式中Y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SY2,式中Y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磺酰基(—SO2Y3,式中Y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磺酰基(—SO2Y4,式中Y4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R5为氢原子、C1~C20烃基]。
.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富勒烯衍生物为用下式(2)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C60(R4)5R5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031
[式中,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硫基(—SY1,式中Y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SY2,式中Y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磺酰基(—SO2Y3,式中Y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磺酰基(—SO2Y4,式中Y4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R5为氢原子或C1~C20烃基]。
.如上述[4]或[5]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R4具有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代基及烷氧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取代基。
.如上述[4]或[5]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R4具有由酯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及芳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取代基。
.如上述[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R5为氢原子、C1~C20烷基。
.如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富勒烯衍生物为用下式(3)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
[式中,R5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
.如上述[9]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R5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
.如上述[9]或[10]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R6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
.如上述[1]~[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有机金属试剂(A)含有的有机基为甲基、乙基、异丙基、丁基或苯基。
.如上述[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铜化合物(B)为CuBr·S(CH3)2
一种富勒烯衍生物,其是以下式(3)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051
[式中,R5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
.如上述[14]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其中,R5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
.如上述[14]或[15]所示的富勒烯衍生物,其中,R6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
.一种富勒烯衍生物,其是以下式(4)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052
[式中,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M为金属原子,L为M的配位基,n为L的个数]。
.如上述[17]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其中,R6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
.如上述[17]或[18]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其中,M为过渡金属。
.如上述[17]或[18]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其中,M为8~10族的过渡金属。
.如上述[17]或[18]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其中,M为Fe、Ru或Os,n为0~5的整数,L为卤原子、烷氧基、烷基、链炔基或环戊二烯基。
当采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涉及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时,可以简便地得到例如作为取代基具有酯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等官能团的富勒烯衍生物。当采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涉及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时,可以简便地得到例如取代基以位置选择性地被加成的五加成聚合富勒烯衍生物。另外,当采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涉及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时,例如,可以高收率地得到富勒烯衍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1.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是以上式(1)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例如可采用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在这里,所谓富勒烯是碳原子以球状或橄榄球状配置而形成的碳团簇的总称(参照现代化学,2000年6月号46页,Chemical Reviews,98,2527(1998)),例如,可以举出富勒烯C60(所谓的Buckminsterfullerene)、富勒烯C70、富勒烯C76、富勒烯C78、富勒烯C82、富勒烯C84、富勒烯C90、富勒烯C94、富勒烯C96等。
式(1)中,n为60以上的偶数,其依赖于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原料中使用的富勒烯的种类。具体地说,n为60、70、76、78、82、84、90、94、96等的偶数。
式(1)中,m为3~10的整数,优选为5~10的整数。当m为3~5时,p优选为1;当m为6,8或10时,p优选为2;当m为7或9时,p优选为1。
另外,式(1)中,R4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硫基(—SY1,式中Y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SY2,式中Y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磺酰基(—SO2Y3,式中Y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磺酰基(—SO2Y4,式中Y4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R4既可相同也可相异。
另外,式(1)中,R5表示氢原子或C1~C20烷基。
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富勒烯衍生物中,富勒烯骨架上加成的基团(R4,R5),可对富勒烯骨架位置选择性地进行加成。例如,当用富勒烯C60作为原料时,R4以包围富勒烯C60的一个五元环的方式加成在富勒烯骨架上,R5以与上述五元环的一个碳结合的方式加成在富勒烯骨架上。
在本说明书中,“C1~C20烃基”的烃基,既可以是饱和或不饱和的非环式,也可以是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式。当C1~C20烃基为非环式时,既可以是线状,也可以是支状。“C1~C20烃基”包括C1~C20烷基、C2~C20链烯基、C2~C20炔基、C4~C20烷基二烯基、C6~C18芳基、C7~C20烷基芳基、C7~C20芳烷基、C4~C20环烷基、C4~C20环链烯基、(C3~C10环烷基)C1~C10烷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1~C20烷基”优选为C1~C10烷基、更优选为C1~C6烷基。作为烷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十二烷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2~C20链烯基”优选为C2~C10链烯基、更优选为C2~C6链烯基。作为链烯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2—甲基烯丙基、2—丁烯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2~C20炔基”优选为C2~C10炔基、更优选为C2~C6炔基。作为炔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4~C20烷基二烯基”优选为C4~C10烷基二烯基、更优选为C4~C6烷基二烯基。作为烷基二烯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1,3—丁二烯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6~C18芳基”优选为C6~C10芳基。作为芳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可以举出苯基、1—萘基、2—萘基、茚基、联苯基、蒽基、菲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7~C20烷基芳基”优选为C7~C12烷基芳基。作为烷基芳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邻枯烯基、间枯烯基、对枯烯基、2,4,6-三甲苯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7~C20芳烷基”优选为C7~C12芳烷基。作为芳烷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苄基、苯乙基、二苯基甲基、三苯基甲基、1—萘基甲基、2—萘基甲基、2,2—二苯基乙基、3—苯基丙基、4—苯基丁基、5—苯基戊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4~C20环烷基”优选为C4~C10环烷基。作为环烷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4~C20环链烯基”优选为C4~C10环链烯基。作为环链烯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环丙烯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1~C20烷氧基”优选为C1~C10烷氧基、更优选为C1~C6烷氧基。作为烷氧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6~C20芳氧基”优选为C6~C10芳氧基。作为芳氧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苯氧基、萘氧基、联苯氧基等。
在本说明书的“烷硫基(—SY1,式中Y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及“烷基磺酰基(—SO2Y3,式中Y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中,Y1及Y3优选为C1~C10烷基、更优选为C1~C6烷基。作为烷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十二烷基等。
在本说明书的“芳硫基(—SY2,式中Y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及“芳基磺酰基(—SO2Y4,式中Y4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中,Y2及Y4优选为C6~C10芳基。作为芳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苯基、1—萘基、2—萘基、茚基、联苯基、蒽基、菲基等。
“C1~C20烃基”、“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氨基”、“甲硅烷基”、“烷硫基”、“芳硫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中也可以导入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烷氧基等。此时,取代基在可以导入取代基的位置上导入一个以上至可取代的最大数,优选导入1个~4个。当取代基数在2个以上时,各取代基既可相同也可相异。另外,作为取代基,也可含有F,Cl,Br,I等卤原子。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氨基、二甲基氨基、甲基氨基、甲基苯基氨基、苯基氨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三苯氧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氧基甲硅烷基、二甲基苯氧基甲硅烷基、甲基甲氧基苯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芳基”的例子,可以举出苯基、联苯基、联三苯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杂环基”的例子,可以举出噻嗯基、吡咯基、吡啶基、联吡啶基、噁唑基、噁二唑基(オキサジアゾリル基)、噻唑基、噻二唑基(チアジアゾリル基)、联三噻嗯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缩合多环芳基”的例子,可以举出芴基、萘基、荧烃噻吩甲基、蒽基、菲基、芘基、四噻吩甲基、五噻吩甲基、三邻亚苯基(トリクエニレニル基)、苝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缩合多环杂环基”的例子,可以举出咔唑基、吖啶基、菲绕啉基等。
另外,作为这些“芳基”、“杂环基”、“缩合多环芳基”及“缩合多环杂环基”可具有的取代基的例子,并不作限定,但可以举出C1~C10烃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苯基、萘基、茚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苄基等)、C1~C10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C6~C10芳氧基(例如,苯氧基、萘氧基、联苯氧基等)、氨基、羟基、卤原子(例如,氟、氯、溴、碘)或甲硅烷基等。此时,在可以取代的位置上导入一个以上的取代基,优选导入1个~4个取代基。当取代基数为2个以上时,各取代基既可相同也可相异。
在用式(1)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中,当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时,能够以高收率合成用上式(3)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上式(4)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用式(4)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例如,可以采用向式(3)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中添加[CpFe(CO)2]2等金属配位化合物后进行加热等公知的方法合成。
2.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富勒烯、有机金属试剂(A)以及铜化合物(B)加以反应,从而合成富勒烯衍生物。
2.1富勒烯
对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富勒烯未作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富勒烯C60(所谓的“Buckminsterfullerene”)、富勒烯C70、富勒烯C76、富勒烯C78、富勒烯C82、富勒烯C84、富勒烯C90、富勒烯C94、富勒烯C96等。在这些富勒烯中,从容易得到的方面考虑,本制造工序中优选采用C60及C70
2.2有机金属试剂(A)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有机金属试剂(A),只要是含有可以具有卤原子的有机基与作为金属原子的B、Al、Zn、Sn、Pb、Te、Ti、Mn、Zr或Sm的化合物即可,未作特别的限定。作为有机基,例如,可以举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硫基(—SY1,式中Y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SY2,式中Y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磺酰基(—SO2Y3,式中Y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磺酰基(—SO2Y4,式中Y4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8芳基)。在这些有机基中,优选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等。
另外,上述有机基可以具有含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烷氧基等官能团的取代基。从有机金属试剂(A)的合成的容易性方面考虑,优选含有由酯基(例如,乙酯基、甲酯基等)、酰胺基、氰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官能团。此时,当有机基中含有的官能团为2个以上时,各官能团既可相同也可相异。
对有时在有机基中含有的卤原子未作特别限定,可以举出F、Cl、Br、I。这些卤原子中,优选含F、Br或I。
有机金属试剂(A)中含有的金属原子为B、Al、Zn、Sn、Pb、Te、Ti、Mn、Zr或Sm,尤其优选Al、Zn、Sn或Pb,最优选Zn。
另外,有机金属试剂(A)也可具有多个有机基。
作为有机金属试剂,例如,可以举出具有R1—M—R2(式中,R1与R2互相独立地表示有机基,M表示金属原子)、R1—M—X(式中,R1为有机基、M为金属原子、X为卤原子)等结构的化合物。
这些有机金属试剂(A),通常可以采用市售的试剂,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进行Zn等金属粉末的活性化处理后,添加所希望的有机卤化物等,并于室温下进行搅拌(例如,约2小时)等方法来加以配制。
2.3铜化合物(B)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铜化合物(B),只要是含有机基与铜原子的化合物即可而未作特别限定,但优选从1价或2价的铜化合物加以配制。其中,从容易精制、且能够提高纯度的观点看,优选作为铜化合物采用CuBr·S(CH3)2
另外,为了提高铜化合物(B)的稳定化或溶解度,根据需要,可适当采用N,N—二甲基咪唑啉酮(DMI)或N—丁基吡咯烷酮(NBT)等添加剂。
2.4混合比等
通常,相对于作为原料的富勒烯,有机金属试剂(A)可以使用5~50当量、优选使用10~30当量。
对铜化合物(B)的用量未作特别限定,但有机金属试剂(A)与铜化合物(B)的混合比(摩尔比)优选为8:1~1:2、更优选为2:1~1:2、最优选为1:1左右。
2.5反应条件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富勒烯、有机金属试剂(A)及铜化合物(B)的反应,通常在甲苯、四氢呋喃、二氯苯或这些的混合溶剂等的惰性溶剂中进行。
该反应优选在常压下、—70℃~70℃的温度范围下进行,更优选在—50℃~50℃的温度范围下进行。
另外,反应时间依赖于所用溶剂或温度等,一般情况下,通常进行几分钟~5小时、优选进行10分钟~4小时左右。
本发明中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反应的停止,可通过将氯化铵水溶液等添加至反应体系中来进行。
2.6富勒烯衍生物的分离
对从本发明的合成反应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富勒烯衍生物的方法,未作特别限定,例如,可根据使反应液直接通过硅胶柱,除去无机物等副产物而进行分离。根据需要,可对分离出来的物质,采用HPLC或通常的柱色谱法等进行进一步精制,以提高富勒烯衍生物的纯度。
2.7富勒烯骨架上加成的取代基的变换
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合成反应,可以变换富勒烯骨架上加成的取代基。
2.7.1加成羧基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当由上述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合成反应得到的富勒烯衍生物上加成的取代基为酯基时,通过对该富勒烯衍生物添加NaH或NaOH等碱进行处理,可将酯基转变成羧基。
借此,可以得到加成了羧基的富勒烯衍生物。
2.8进一步添加卤代烷基而得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使富勒烯、有机金属试剂及铜化合物加以反应后,通过进一步添加卤代烷基R3X3(5)而进行反应,可使R3加成至富勒烯衍生物上。
在表示所添加的卤代烷基的上式(5)中,R3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X3表示卤原子。
卤代烷基只要是满足式(5)即可而未作特别限定,但最优选碘甲烷。
通过该反应加成的烷基,可位置选择性地加成在富勒烯骨架上。例如,当将富勒烯C60作为原料时,烷基可以与构成富勒烯C60的五元环的碳相结合,所述富勒烯C60的五元环是被所加成的5个基团包围的富勒烯C60的五元环。
3.通过本发明的合成反应得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用途
采用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合成反应得到的具有含官能团的取代基的富勒烯衍生物,与以往的富勒烯衍生物相比,呈现不同的电特性及溶剂溶解性。因此,根据取代基的种类,可以用作电池添加剂等电子材料、或用作生理活性物质。
另外,特别是具有酯基或羧酸基、链炔基、氰基等极性官能团的富勒烯衍生物中,可在极性官能团上进一步进行反应,且可进一步导入取代基。如此得到的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可通过σ键与聚合物进行结合等,因此作为原料也是有用的。
另外,例如,采用JP特开平10—167994号公报、JP特开平11—25550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方法,可容易地制造具有含官能团的取代基的富勒烯衍生物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由于对这种富勒烯衍生物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可以赋予来自富勒烯骨架的电的、光化学的、磁性性质等之外,还可以赋予金属原子固有性质,因此作为电子材料用元件是有用的。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又不限于这些。
实施例1:C60(CH2COOC2H5)5H的制造
如下述反应式1所示,在氮气环境中,使2.0g富勒烯C60溶解在90mL邻二氯苯中,添加作为有机金属试剂(A)的15当量的乙氧基羰基甲基锌溴化物试剂BrZnCH2CO2Et的THF溶液(浓度约为0.7M)、作为铜化合物(B)的15当量的溴化铜(I)二甲基硫配位化合物CuBr·S(CH3)2、及15当量的N,N—二甲基咪唑啉酮(4.75g),并于25℃下进行反应,2.5小时后,添加2.0mL的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停止反应。向反应生成物添加10mL经过脱气的甲苯进行稀释,通过以甲苯为展开溶剂的硅胶短路(シヨ—トパス)而除去作为副产物的锌盐等。蒸出溶剂,添加100mL甲醇进行再沉淀,过滤所得到的固体后,用甲醇洗涤,得到2.94g的五加成聚合物C60(CH2COOC2H5)5H(分离收率为92%)。
反应式1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141
下面,示出通过NMR对所得的生成物进行的分析数据。
1H NMR(CDCl3)δ5.16(s,1H,CpH),4.28(q,J=7.16Hz,2H),4.25(q,J=7.16Hz,4H),4.22(q,J=7.16Hz,4H),3.71(s,2H),3.69(d,J=14.3Hz,1H),3.61(d,J=14.6Hz,1H),3.54(d,J=14.6Hz,1H),3.50(d,J=14.3Hz,1H),1.29(t,J=7.16Hz,3H),1.28(t,J=7.16Hz,6H),1.24(t,J=7.16Hz,6H).
13C NMR(CDCl3)δ171.32,170.49,169.91,155.17(2C),153.34(2C),152.15(2C),150.57(2C),148.59(2C),148.55(2C),148.24(2C),148.04(2C),148.00(1C),147.87(2C),147.63(2C),147.04(2C),146.92(2C),146.85(1C),146.52(2C),145.48(2C),145.13(2C),145.03(2C),144.56(2C),144.13(2C),144.01(2C),143.86(2C),143.85(2C),143.78(2C),143.69(2C),143.69(2C),143.57(2C),142.75(2C),61.23(1C,CH2CH3),61.18(2C,CH2CH3),61.14(2C,CH2CH3),57.56(1C),53.79(2C),52.39(1C),51.55(2C),44.58(3C,CCO2),44.09(2C,CO2),14.26(2C CH3CH3),14.22(3C,CH2CH3).
而且,如下述反应式2所示,将由反应式1得到的具有酯基的富勒烯衍生物(C60(CH2COOC2H5)5H)溶解在氰基苯(フエニルシアン)溶剂中,添加[CpFe(CO)2]后,于180℃下反应24小时,从而得到具有官能团的バツキ—フェロセン(bucky ferrocene)衍生物单晶。
反应式2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151
对该衍生物单晶进行X射线结晶结构解析,其结果为如下所示: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152
通过该X射线结晶结构解析,可以确认亚甲基酯基及铁配位化合物的导入。
实施例2:C60(C6H4COOC2H5—4)5H的制造
如下述反应式3所示,在氮气环境中,将200mg的C60溶解在10mL的邻二氯苯中,并在0℃下添加作为有机金属试剂(A)的15当量的4-乙氧基羰基苯基锌碘化物试剂4—IZnPhCO2Et的THF溶液(浓度约为0.5M)、及作为铜化合物(B)的15当量的溴化铜(I)二甲基硫配位化合物CuBr·S(CH3)2后,升温至25℃进行反应,3小时后,添加0.5mL的饱和氯化铵水溶液而停止反应。向反应生成物添加5mL经过脱气的甲苯进行稀释,并通过以乙酸乙酯作为展开溶剂的硅胶短路而除去作为副产物的锌盐等。蒸出溶剂,添加50mL甲醇进行再沉淀,将所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后,用甲醇洗涤,得到395mg的5加成聚合物C60(C6H4COOC2H5—4)5H(分离收率为97%)。
反应式3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161
通过NMR、IR及APCI—MS对所得生成物进行的分析数据如下所示。
1H NMR(CDCl3):δ1.40(m,15H,5CH3),4.40(m,10H,5CH2),5.34(s,1H,C60H),7.42(d,J=8.00Hz,2H,ArH),7.64(d,J=8.00Hz,4H,ArH),7.83(d,J=8.00Hz,2H,ArH),7.84(d,J=8.00Hz,4H,ArH),7.88(d,J=8.00Hz,4H,ArH),8.03(d,J=8.00Hz,4H,ArH).
13C NMR(CDCl3):δ14.07(1C,CH3),14.28(2C,2CH3),14.32(2C,2CH3),58.55(2C,2C60(Cα)),58.72(1C,C60(Cα)),60.74(2C,2C60(Cα)),61.17(3C,3CH2),61.26(2C,2CH2),62.72(1C,C60(CH)),127.39,127.64,127.66,129.67,129.97,130.15,130.21,130.35,130.44,143.21,143.23,143.89,143.94,143.97,144.10,144.17,144.25,144.38,144.93,145.23,145.31,145.33,146.72,146.92,147.00,147.63,147.98,148.13,148.27,148.56,148.64,148.68,149.60,150.64,151.50,152.57,155.27,165.84(1C,CO2Et),165.93(2C,2CO2Et),165.95(2C,2CO2Et).
IR(powder,cm-1):2977(m,vC-H),1694(m,vC=O),1607(s),1409(s),1258(vC-O),1181(s).
APCI-MS(-):m/z1466(M-).APCI-HRMS(-):calcd.for C105H45O10(M--H)1465.3013,found 1465.2966.
实施例3:C60(CH2CO2—1—己基)5H的制造
在氮气环境中,向锌粉末(196mg,3.0mmol)添加1.0mL的THF与9.0μL的1,2—二溴乙烷,并加热回流,添加两滴三甲基氯硅烷而进行锌的活化处理后,添加15当量的溴乙酸(1-己基)(335mg,1.5mmo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从而配制有机锌试剂。
然后,如下述反应式4所示,在氮气环境中,向15当量的上述有机锌试剂中添加15当量的溴化铜(I)二甲基硫配位化合物CuBr·SMe2(308mg,1.5mmol)、15当量的N,N—二甲基咪唑啉酮(0.16mL,1.5mmol)、1.0mL的THF及C60的1,2—二氯苯溶液(C60 72.0mg,1,2—二氯苯5mL),并在40℃下进行反应。1小时后,添加0.1mL的饱和氯化铵水溶液而停止反应,向反应生成物添加10mL经过脱气的甲苯进行稀释,通过用甲苯、接着用乙酸乙酯作为展开溶剂的硅胶短路除去作为副产物的锌盐等。蒸出溶剂,添加100mL甲醇而进行再沉淀,对所得固体进行过滤后,用甲醇洗涤,得到C60(CH2CO2—1—己基)5H(分离收率为91%)。
反应式4
Figure G2007800070163D00171
通过NMR对多得生成物进行的分析数据为如下所示。
1H NMR(CDCl3,500MHz)δ5.16,4.20(t,J=6.6Hz,2H),4.17(t,J=6.5Hz,2H),4.14(t,J=6.7Hz,2H),3.711(s,2H),3.707(d,J=14.6Hz,2H),3.61(d,J=14.6Hz,2H),3.54(d,J=14.6Hz,2H),3.51(d,J=14.6Hz,2H),1.67-1.55(m,10H),1.35-1.20(m,30H),0.90-0.84(t overlapped,15H);13C{1H}NMR(CDCl3,125Hz)δ171.31(1C,CO),170.51(2C,CO),169.91(2C,CO),155.20(2C),153.36(2C),152.19(2C),150.54(2C),148.62(2C),148.55(2C),148.51(2C),148.21(2C),148.01(2C),147.97(1C),147.83(2C),147.60(2C),147.01(2C),146.90(2C),146.82(1C),146.53(2C),145.45(2C),145.13(2C),145.00(2C),144.56(2C),144.11(2C),143.98(2C),143.82(2+2C),143.74(2C),143.66(2C),143.64(2C),142.72(2C),65.37(1+2C,COCH2CH2-),65.31(2C,COCH2CH2-),57.61(1C),53.78(2C),52.37(1C),51.56(2C),44.69(1+2C,C60CH2CO),44.10(2C,C60CH2CO),31.39(1+2C,CH2),31.37(2C,CH2),28.54(2C,CH2),28.50(1+2C,CH2),25.56(2C,CH2),25.54(1+2C,CH2),22.52(1+2C,CH2),22.50(2C,CH2),13.99(1+2C,-CH3),13.98(2C,-CH3).
实施例4:C60(CH2CO2CH2C6H5)5H的制造
除用溴乙酸苄酯(344mg)代替溴乙酸(1-己基)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配制有机锌试剂。
然后,如下述反应式5所示,除采用该有机锌试剂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操作得到C60(CH2CO2CH2C6H5)5H(分离收率为89%)。
反应式5
通过NMR及APCI—MS对所得生成物进行的分析数据为如下所示。
1H NMR(CDCl3,500MHz)δ7.32-7.23(m,25H),5.19-5.09(overlapped d,CH 2C6H5,8H),5.13(s,overlapped,CpH and CH 2C6H5,2+1H),3.69(d,J=14.3Hz,2H),3.68(s,2H),3.59(d,J=14.3Hz,2H),3.56(d,J=14.3Hz,2H),3.50(d,J=14.3Hz,2H);13C{1H}NMR(CDCl3,125Hz)δ171.08(1C,CO),170.29(2C,CO),169.67(2C,CO),155.02(2C),153.35(2C),152.00(2C),150.38(2C),148.60(2C),148.53(2C),148.46(2C),148.16(2C),147.97(2C),147.93(1C),147.79(2C),147.56(2C),146.96(2C),146.84(2C),146.77(1C),146.32(2C),145.25(2C),144.95(2C),144.87(2C),144.38(2C),144.10(2C),143.81(2C),143.79(2C),143.74(2C),143.66(2C),143.64(2C),143.55(2C),142.73(2C),137.83(C6H5,1C),135.38(C6H5,2C),135.28(C6H5,2C),128.56(C6H5,2C),128.55(C6H5,4C),128.53(C6H5,4C),128.52(C6H5,4C),128.47(C6H5,1+2+2C),128.39(C6H5,2C),128.37(C6H5,4C),66.92(CH2C6H5,2C),66.91(CH2C6H5,1C),66.87(CH2C6H5,2C),57.66(1C),53.68(2C),52.30(1C),51.48(2C),47.24(1C),44.44(2C),43.92(2C).
MS(APCI-):m/z1465(M-H)-;HRMS(APCI-)m/z calcd for C105H45O10(M-H),1465.3013;found 1465.3030.
实施例5:C60(CH2CO2CH2CF3)5H的制造
除用溴乙酸2,2,2—三氟乙酯(331mg)代替溴乙酸(1-已基)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配制有机锌试剂。
然后,如下述反应式6所示,除了采用该有机锌试剂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操作,从而得到C60(CH2CO2CH2CF3)5H(分离收率为59%)。
反应式6
通过NMR及APCI—MS对所得生成物进行的分析数据为如下所示。
1H NMR(CDCl3,500MHz)δ5.12(s,1H),4.65-4.52(m,10H,CH 2CF3),3.90(s,2H),3.89(d,J=15.5Hz,2H),3.74(d,J=14.6Hz,2H),3.73(d,J=15.5Hz,2H),3.66(d,J=14.6Hz,2H);13C{1H}NMR(CDCl3,125Hz)δ169.95(1C,CO),169.11(2C,CO),168.29(2C,CO),154.83(2C),153.49(2C),151.75(2C),149.77(2C),148.84(2C),148.77(2C),148.66(2C),148.38(2C),148.15(2C+1C),147.99(2C),147.76(2C),147.06(2C),146.98(2C),146.88(1C),145.87(2C),145.00(2C),144.77(2C),144.65(2C),144.38(2C),144.00(2C),143.93(2C),143.87(2),143.82(2C),143.80(2C),143.51(2C),143.34(2C),143.00(2C),122.72(q,1JCF=277.3Hz,1C+2C),122.69(q,1JCF=277.3Hz,2C),60.80(q,2JCF=37.0Hz,2C),60.77(q,2JCF=36.9,1C),60.75(q,2JCF=36.8Hz,2C),57.84(1C),53.22(2C),51.94(1C),51.05(2C),46.33(1C),43.75(2C),43.10(2C);19F NMR(CDCl3,500MHz)δ-73.59(s,15F).
MS(APCI-):m/z1425(M-H)-;HRMS(APCI-)m/z calcd for C80H20F15O10(M-H),1425.0817;found 1425.082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中得到的富勒烯衍生物,例如,可在电子材料、生理活性物质、金属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基等中应用。另外,本发明中得到的富勒烯衍生物,经过进一步的转换反应,可用作合成各种富勒烯衍生物的中间体。

Claims (11)

1.一种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富勒烯与有机金属试剂(A)以及铜化合物(B)加以反应而制造富勒烯衍生物,
所述有机金属试剂(A)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7~C20芳烷基,以及B、Al、Zn、Sn、Pb、Te、Ti、Mn、Zr或者Sm,
所述取代基为选自于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以及烷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富勒烯衍生物为用下式(1)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
Cn(R4m(R5P     (1)
式(1)中,n为60以上的偶数;m为3~10的整数;p为1或2;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7~C20芳烷基,在此,所述取代基为选自于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以及烷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R5为氢原子、或者C1~C20烃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金属试剂(A)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7~C20芳烷基,以及Al、Zn、Sn或者Pb,
所述取代基为选自于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以及烷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富勒烯为C60富勒烯,
所述有机金属试剂(A)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以及Zn,其中,在被取代的情况下,所述取代基为由酯基、酰胺基以及卤原子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取代基。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富勒烯衍生物为用下式(2)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C60(R45R5
Figure FDA0000398925920000021
    (2)
式(2)中,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7~C20芳烷基,在此,所述取代基为选自于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以及烷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R5为氢原子、或者C1~C20烷基。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R4具有由酯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以及芳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取代基。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R5为氢原子、或者C1~C20烷基。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富勒烯衍生物为用下式(3)表示的富勒烯衍生物:
Figure FDA0000398925920000022
     (3)
式(3)中,R5为氢原子、C1~C20烷基、C2~C20链烯基、C2~C20炔基、或者C7~C20芳烷基,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7~C20芳烷基,在此,所述取代基为选自于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以及烷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R5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
所述取代基为选自于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以及烷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R6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链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炔基,所述取代基为选自于由酯基、羧基、酰胺基、链炔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芳基、氨基、膦酰基、硫基、羰基、硝基、磺基、亚氨基、卤基以及烷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有机金属试剂(A)含有的有机基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丁基。
11.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富勒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中,铜化合物(B)为CuBr·S(CH32
CN200780007016.3A 2006-03-24 2007-03-15 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5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81836 2006-03-24
JP081836/2006 2006-03-24
PCT/JP2007/055933 WO2007111226A1 (ja) 2006-03-24 2007-03-15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5252A CN101405252A (zh) 2009-04-08
CN101405252B true CN101405252B (zh) 2014-01-08

Family

ID=3854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70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5252B (zh) 2006-03-24 2007-03-15 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90913B2 (zh)
EP (1) EP2006276B1 (zh)
JP (1) JP4942220B2 (zh)
CN (1) CN101405252B (zh)
WO (1) WO20071112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9410B2 (ja) * 2007-03-09 2012-01-11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175502A4 (en) * 2007-07-09 2011-08-10 Mitsubishi Chem Corp PHOTOELECTRIC TRANSFORMER AND SOLAR CELL WITH IT
JP5350739B2 (ja) * 2007-10-29 2013-11-27 フロンティアカーボン株式会社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ラーレン誘導体
US9085463B2 (en) 2011-01-17 2015-07-21 Marelle, Llc Water-soluble functionalized fullerenes
CN108047179B (zh) * 2018-01-19 2021-05-11 合肥学院 富勒烯二氢呋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6053B (zh) * 2022-05-18 2023-03-2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CN117379323B (zh) * 2023-12-12 2024-02-23 中科华启(北京)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纳米粒子负载球状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9028B2 (ja) 1996-12-09 2007-05-2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炭素クラスター誘導体
JP3480298B2 (ja) * 1998-03-09 2003-12-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60誘導体
JP4109458B2 (ja) * 2002-01-24 2008-07-02 栄一 中村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及び金属錯体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a Polyfunctionalized Fullerene by Regioselective Five-Fold Addition of a Functionalized Organocopper Reagent to C60;Yu-Wu Zhong et al;《ORGANIC LETTERS》;20060311;第8卷(第7期);第1463-1466页 *
JP特开2002-241389A 2002.08.28
JP特开2004-331848A 2004.11.25
Yu-Wu Zhong et al.Convergent Synthesis of a Polyfunctionalized Fullerene by Regioselective Five-Fold Addition of a Functionalized Organocopper Reagent to C60.《ORGANIC LETTERS》.2006,第8卷(第7期),第1463-1466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06276A4 (en) 2010-03-10
EP2006276B1 (en) 2018-11-28
JPWO2007111226A1 (ja) 2009-08-13
EP2006276A9 (en) 2009-07-22
CN101405252A (zh) 2009-04-08
US20090118527A1 (en) 2009-05-07
EP2006276A2 (en) 2008-12-24
US7790913B2 (en) 2010-09-07
WO2007111226A1 (ja) 2007-10-04
JP4942220B2 (ja)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5252B (zh) 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US7202374B2 (en) Fullere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CN107935812B (zh) 钌催化烷基芳酮与二苯乙炔反应制备多芳取代萘衍生物的方法
JP4636889B2 (ja)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及びフラーレン金属錯体、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8231114A (ja)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55508A (ja) C70誘導体
Wong et al. Carbon-rich organometallic materials derived from 4-ethynylphenylferrocene
WO2013121664A1 (ja) アセンジカルコゲノフェン誘導体用中間体及びその合成方法
JP5019517B2 (ja) 二核金属錯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83494B2 (ja) フルオ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4699233B2 (ja)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11682B2 (ja)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1243328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ilylmetallocene compounds, and compounds obtained by this process
JP4401001B2 (ja) アリール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53046B2 (ja) 有機ビスマス化合物を用いる有機化合物の製造法
Taher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cyclopentadienyl ruthen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ferrocenylselenolates
JP4255597B2 (ja) 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ノ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5265640B2 (ja)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及びフラーレン金属錯体、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7312045B (zh) 一种取代环戊二烯基茂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2004155674A (ja) ヒドロ(アルキル)フラーレン金属錯体の製造方法、ヒドロ(アルキル)フラー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ペンタアルキルフラーレン金属錯体の製造方法
JP2773362B2 (ja) キノキサリン―パラジウム錯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40014020A (ko) 터피리딘―루텐늄 착물의 합성방법
JP2000026339A (ja) 縮合多置換多環化合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77963A (zh) 一种可见光促进的脱氢偶联反应制备硫代膦化合物的方法
JP5142221B2 (ja) フラー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