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6053B -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6053B
CN114956053B CN202210542986.XA CN202210542986A CN114956053B CN 114956053 B CN114956053 B CN 114956053B CN 202210542986 A CN202210542986 A CN 202210542986A CN 114956053 B CN114956053 B CN 114956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olymer
side part
dimensional
do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29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6053A (zh
Inventor
郑健
侯凌翔
崔雪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5429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6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6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6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6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6053B/zh
Priority to EP23173758.6A priority patent/EP427945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2Fullerenes
    • C01B32/156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2Fuller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2Fullerenes
    • C01B32/154Pr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20Two-dimensional 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s With Sulfur, Phosphorus Or Metals In The Main Chai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该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具有单斜晶系晶体结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具有大尺寸、高结晶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聚合C60,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掺杂的二维聚合C60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材料因其单层中的量子限制效应产生的独特的电子和光学性质而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具有独特的π-电子系统的二维碳材料是主要研究对象之一。通过改变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二维碳材料能够展现出丰富的物理性质,在晶体管器件、储能材料和超导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关于二维材料的报道仅限于由单原子结构单元交织而成的周期性网络结构,而使用高级的结构单元(如团簇)构建二维结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些由纳米团簇结构单元构建的二维结构有望具有优越的拓扑结构和独特的性能。富勒烯(C60)是一种典型的碳簇,在极高的压力下,C60之间的聚合通过形成簇间共价键来产生C60的层状结构,这种聚合物C60层在平面上呈现出碳团簇重复排列的规则拓扑结构,具有有趣的电子学和磁性。然而,由于高压聚合C60块体材料在常温常压下为亚稳态,通过常规的机械剥离方法未能成功制备二维聚合C60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具有单斜晶系晶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金属为镁;和/或,
所述晶体结构的晶胞包括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包括一个中心C60和六个边部C60,所述六个边部C60环绕所述中心C60并以六边形形状排布;和/或,
所述晶体结构的晶胞参数为:
Figure BDA0003650280410000022
Figure BDA0003650280410000023
α=90°,β=105.465(6)°,γ=90°。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与C60反应制得所述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其中,所述C60与所述金属的摩尔比为1:13~1:2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C60与所述金属的反应温度为580~600℃;和/或,
所述C60与所述金属的反应在圆柱形反应容器中进行,所述圆柱形反应容器的直径为19~21mm;和/或,
所述金属为镁。
第三方面,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二维聚合C6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以及
通过季铵盐置换所述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中的金属离子;
其中,所述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为上述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或者上述的方法制得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季铵盐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50280410000021
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2~8个碳原子的烷基,X-为水杨酸根离子、氟离子或溴离子;
进一步地,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2~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含7~8个碳原子的烷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季铵盐包括四丁基水杨酸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与季铵盐溶液混合后,静置5~7天。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季铵盐溶液的溶剂为非质子溶剂。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季铵盐溶液的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四方面,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二维聚合C60,由上述的方法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具有大尺寸、高结晶性的特点。
2、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实现二维聚合C60的大批量制备。
3、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具有大尺寸、高结晶性的特点。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单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C60层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拉曼光谱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原子力显微镜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实物照片;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转移特性曲线;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输出曲线;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1制备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2制备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3-2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3-3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3-4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3-6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的实物照片;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3-7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的实物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其中,附图构成本发明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具有单斜晶体结构。
于一实施方式中,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中的金属为镁。
于一实施方式中,金属掺杂的聚合C60的晶体结构的晶胞包括六边形结构,如图3所示,六边形结构包括一个中心C60和六个边部C60,六个边部C60环绕中心C60并以六边形形状排布。进一步地,中心C60分别通过一个C-C单键与四个边部C60相连,通过两个C-C单键与两个边部C60相连。
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六个边部C60包括第一边部C60、第二边部C60、第三边部C60、第四边部C60、第五边部C60和第六边部C60,图3中左上角为第一边部C60,其右侧为第二边部C60,围绕中心C60依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三边部C60、第四边部C60、第五边部C60和第六边部C60,即,第一边部C60与第二边部C60和第六边部C60相邻,中心C60与第三边部C60和第六边部C60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中心C60分别与第一边部C60、第二边部C60、第四边部C60、第五边部C60通过一个C-C单键相连,中心C60与第一边部C60之间的C-C单键和中心C60与第四边部C60之间的C-C单键位于同一直线上,中心C60与第二边部C60之间的C-C单键和中心C60与第五边部C60之间的C-C单键位于同一直线上,中心C60与第一边部C60之间的C-C单键与中心C60与第二边部C60之间的C-C单键之间的夹角约为60°。
进一步地,中心C60分别与第三边部C60、第六边部C60通过两个C-C单键相连(可由2+2环加成反应形成),两个C-C单键所连的四个碳原子形成四元环结构,两个C-C单键与上述单键之间的夹角约为60°。
于一实施方式中,金属掺杂的聚合C60晶体的晶胞参数为:
Figure BDA0003650280410000061
α=90°,β=105.465(6)°,γ=90°。
于一实施方式中,金属掺杂的聚合C60晶体具有准六方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图1所示的准六方结构。
于一实施方式中,金属掺杂的聚合C60的厚度为大于等于10微米,进一步为10~1000微米,更进一步为50~900微米,例如60微米、70微米、80微米、90微米、100微米、200微米、300微米、400微米、500微米、600微米、700微米、800微米。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与C60反应制得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其中,C60与金属的摩尔比为1:13~1:21,例如1:13、1:13.5、1:14、1:14.5、1:15、1:15.5、1:16、1:17、1:18、1:19、1:20。
于一实施方式中,与C60反应的金属可以是镁,制得镁掺杂的聚合C60
于一实施方式中,镁和C60反应所使用的反应容器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例如石英管;进一步地,圆柱形反应容器的直径可以为19~21mm,例如20mm,长度可以为350~450mm,进一步可以为380~420mm,例如390mm、395mm、400mm、405mm、410mm。
于一实施方式中,镁和C60的反应温度可以为580~600℃,例如585℃、590℃、595℃;反应时间可以为20~24小时,例如21小时、22小时、23小时。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二维聚合C6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上述制得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状);以及
S2:通过季铵盐置换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中的金属离子。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季铵盐与块体状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进行配位,可将掺杂于聚合C60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并将块体材料剥离成二维材料,得到剥离的薄层二维聚合C60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金属对C60进行掺杂使C60单体进行聚合(掺杂聚合),得到块体状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然后采用季铵盐与聚合C60进行配位,将掺杂于聚合C60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并将块体材料剥离成二维材料,得到剥离的薄层二维聚合C60
于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季铵盐与金属掺杂的聚合C60的质量比为5:1~20:1,例如6:1、8:1、10:1、12:1、15:1、16:1、18:1。
于一实施方式中,季铵盐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50280410000071
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2~8个碳原子的烷基,X-为水杨酸根离子、氟离子或溴离子。
于一实施方式中,R1、R2、R3、R4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可以为3、4、5、6、7。
于一实施方式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2~8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
于一实施方式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2~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含7~8个碳原子的烷基;进一步地,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2~4个碳原子或者含7~8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
于一实施方式中,R1、R2、R3、R4为相同的基团,例如均为正丁基。
于一实施方式中,季铵盐可以是四丁基水杨酸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于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2包括:将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与季铵盐溶液混合后,在20~30℃(例如22℃、24℃、25℃、26℃、28℃)温度下静置5~7天(例如6天)。
于一实施方式中,季铵盐溶液的溶剂可以是非质子溶剂,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腈。由于所制得的剥离二维聚合C60。能够相对稳定地存在于非质子溶剂中,由此季铵盐溶液的溶剂优选为非质子溶剂,进一步优选为N-甲基吡咯烷酮。
于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2包括:将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与季铵盐溶液混合后,在20~30℃下静置5~7天;之后将体系进行摇晃,除去沉淀;将所得分散液洗涤后离心,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包含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
于一实施方式中,二维聚合C60为单层结构,其厚度为单分子层,约1.22nm。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二维聚合C60,由上述的方法制得。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具有较大的二维尺寸,例如最大尺寸可达30~60微米,较大的二维尺寸使得二维聚合C60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用于场效应晶体管。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能够稳定地存在于分散液体系中。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利用金属掺杂使C60聚合,得到的聚合C60块体材料在常温常压下能够稳定存在;进一步地,通过季铵盐溶液剥离聚合C60块体,对聚合物结构破坏小,可以保持良好的二维聚合框架结构。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化学性质稳定(或结构稳定),在常压下不会发生分解。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季铵盐的阴离子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二维聚合C60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维聚合C60具有大尺寸、厚度薄、高结晶性、结构稳定等优点,在电子学、催化、能量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所使用的石英管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400mm。
实施例1
S1:在氩气手套箱中将500mg C60和275mg镁粉(摩尔比为1:16.5)加入石英管中,将石英管真空密封;将石英管自手套箱中取出,放入双温区高温反应炉中加热24h,样品在600℃区域反应,在500℃区域生长晶体;将加热后的石英管取出,在氩气手套箱中将样品从石英管中取出,得到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测得该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晶胞参数为:
Figure BDA0003650280410000091
α=90°,β=105.465(6)°,γ=90°。
S2:将0.2g的四丁基水杨酸铵溶解于2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中得到澄清的溶液,取20mg上述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将溶液体系静置7天后剧烈摇晃,除去体系中的沉淀,将所得分散液用2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洗涤后离心,除去上清液后得到尺寸大于30μm、厚度为单层的聚合C60的分散液。将所得分散液在室温下放置7天后,其实物照片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图片中没有明显沉淀,表明分散液体系能够稳定存在。
实施例2
S1:在氩气手套箱中将500mg C60和225mg镁粉(摩尔比为1:13.5)加入石英管中,将石英管真空密封;将石英管自手套箱中取出,放入双温区高温反应炉中加热20h,样品在580℃区域反应,在500℃区域生长晶体;将加热后的石英管取出,在氩气手套箱中将样品从石英管中取出,得到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
S2:将0.3g的四丁基氟化铵溶解于2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中得到澄清的溶液,取25mg上述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将溶液体系静置5天后剧烈摇晃,除去体系中的沉淀,将分散液用2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洗涤后离心,除去上清液后得到尺寸大于15μm、厚度为单层的聚合C60的分散液。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和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1中所采用的C60和镁粉的摩尔比为1:18。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和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1中所采用的C60和镁粉的摩尔比为1:21。
对比例1
本例采用与实施例2的步骤S1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区别仅在于:所采用的C60和镁粉的摩尔比为1:10。反应完成后,在石英管的生长区域无晶体产生。
对比例2
本例采用与实施例2的步骤S1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区别仅在于:所采用的C60和镁粉的摩尔比为1:25。反应完成后,在石英管的生长区域无晶体产生。
实施例3
S1:在氩气手套箱中将500mg C60和250mg镁粉(摩尔比为1:15)加入石英管中,将石英管真空密封;将石英管自手套箱中取出,放入双温区高温反应炉中加热24h,样品在600℃区域反应,在520℃区域生长晶体;将加热后的石英管取出,在氩气手套箱中将样品从石英管中取出,得到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
S2:将0.2g的四丁基氟化铵溶解于2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中得到澄清的溶液,取20mg上述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将溶液体系静置5天后剧烈摇晃,除去体系中的沉淀,将分散液用20mL的N-甲基吡咯烷酮洗涤后离心,除去上清液后得到尺寸大于5μm,厚度为单层的聚合C60的分散液。
实施例3-1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所使用的季铵盐为四丁基氯化铵。
实施例3-2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所使用的季铵盐为四丁基水杨酸铵。
实施例3-3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所使用的季铵盐为四丁基醋酸铵。
实施例3-4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所使用的季铵盐四丁基氟化铵的用量为0.25g。
实施例3-5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季铵盐溶液的溶剂为乙醇。其中,溶剂分散效果较差,样品全部沉淀,无法得到分散液。
实施例3-6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季铵盐溶液的溶剂为乙腈。
实施例3-7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原料、步骤制备二维聚合C60的分散液,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季铵盐溶液的溶剂为DMF。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的制备方法中,C60与镁粉的摩尔比为1:13~1:21,对比例1、2分别采用1:10、1:25的质量比进行制备,结果无晶体生成,表明原料C60与镁粉的摩尔比会影响聚合C60块体的制备。
将实施例、对比例制得的镁掺杂的聚合C60块体、二维聚合C60进行相关测试,具体结果参见图1至20。其中,图1为实施例1的步骤S1制得的聚合C60块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块体的结晶性高,二维尺寸在200μm以上;图2、3为实施例1的步骤S1制得的聚合C60块体的单晶结构、层间结构示意图,图2、3为通过单晶XRD衍射仪得到;图4为实施例1的步骤S1制得的聚合C60块体的拉曼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聚合C60中典型的[2+2]环加成键的峰和C60本身的Ag(2)振动模式的峰;图5为实施例1制得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光学显微镜图,可以看到晶体的二维尺寸在30μm以上,如二维聚合C60薄片的尺寸大于10微米,则在制备成半导体器件时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光刻技术,利于其应用;图6为实施例1制得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原子力显微镜图,可以看出二维聚合C60的厚度为1.22nm,表明其为单层结构;图8为实施例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转移特性曲线,图9为实施例1制备的单层二维聚合C60的输出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其迁移率为5cm2V-1s-1,开关比为20,具有晶体管器件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具有单斜晶系晶体结构,其晶体晶胞结构为六边形结构,所述金属为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其中,所述六边形结构包括一个中心C60和六个边部C60,所述六个边部C60环绕所述中心C60并以六边形形状排布,并分别与中心C60成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其中,所述中心C60分别通过一个C-C单键与四个边部C60相连,通过两个C-C单键与两个边部C6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其中,所述六个边部C60包括第一边部C60、第二边部C60、第三边部C60、第四边部C60、第五边部C60和第六边部C60,所述中心C60分别与所述第一边部C60、所述第二边部C60、所述第四边部C60、所述第五边部C60通过一个C-C单键相连;所述中心C60分别与所述第三边部C60、所述第六边部C60通过两个C-C单键相连,所述两个C-C单键所连的四个碳原子形成四元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其中,所述晶体结构的晶胞参数为:
Figure FDA0004066122190000011
α=90°,β=105.465(6)°,γ=90°。
6.一种二维聚合C60,其中C60簇笼分子为基本构筑单元,相邻C60簇笼分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规则有序的六边形网络结构,其中无金属离子掺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聚合C60,其中,所述二维聚合C60晶体结构的晶胞包括六边形结构,所述六边形结构包括一个中心C60和六个边部C60,所述六个边部C60环绕所述中心C60并以六边形形状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维聚合C60,其中,所述六个边部C60包括第一边部C60、第二边部C60、第三边部C60、第四边部C60、第五边部C60和第六边部C60,所述中心C60分别与所述第一边部C60、所述第二边部C60、所述第四边部C60、所述第五边部C60通过一个C-C单键相连;所述中心C60分别与所述第三边部C60、所述第六边部C60通过两个C-C单键相连,所述两个C-C单键所连的四个碳原子形成四元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聚合C60,其为薄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维聚合C60,其厚度为单分子层。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聚合C60,其化学性质稳定,在常压下不会发生分解。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与C60反应制得所述金属掺杂的聚合C60;其中,所述C60与所述金属的摩尔比为1:13~1:21,所述金属为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60与所述金属的反应温度为580~600℃;和/或,
所述C60与所述金属的反应在圆柱形反应容器中进行,所述圆柱形反应容器的直径为19~21mm;和/或,
所述金属为镁。
14.一种二维聚合C6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镁掺杂的聚合C60;以及
通过季铵盐置换所述镁掺杂的聚合C60中的镁离子;
其中,所述镁掺杂的聚合C60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或者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金属掺杂的聚合C6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季铵盐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FDA0004066122190000031
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1~8个碳原子的烷基,X-为水杨酸根离子、氟离子或溴离子或其它与镁离子有配位能力的阴离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含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含7~8个碳原子的烷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季铵盐包括四丁基水杨酸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与季铵盐溶液混合后,静置5~7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季铵盐溶液的溶剂为非质子溶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季铵盐溶液的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20.一种二维聚合C60,由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
21.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维聚合C60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二维聚合C60在超导材料、场效应晶体管、电子领域、催化领域或能量存储领域中的应用。
CN202210542986.XA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956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2986.XA CN114956053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EP23173758.6A EP4279450A1 (en) 2022-05-18 2023-05-16 Metal intercalated polymeric fullerene, two-dimensional polymeric fullere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2986.XA CN114956053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6053A CN114956053A (zh) 2022-08-30
CN114956053B true CN114956053B (zh) 2023-03-21

Family

ID=8298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2986.XA Active CN114956053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605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9028B2 (ja) * 1996-12-09 2007-05-2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炭素クラスター誘導体
CN1267342C (zh) * 2004-09-28 2006-08-02 安徽师范大学 聚合c60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8153835B2 (en) * 2006-03-07 2012-04-10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Fullerene derivatives
US7790913B2 (en) * 2006-03-24 2010-09-07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Fullerene derivative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JP5633873B2 (ja) * 2010-03-05 2014-12-03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フラーレン二量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684202B (zh) * 2019-09-30 2021-11-02 汕头大学 二维层状咪唑铜c60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6053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ajam et al. Synthesis and nano-engineering of MXene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applications: 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Liu et al. Few‐layer silicene nanosheets with superior lithium‐storage properties
Huang et al. Hybrid superlattices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and organics
Ma et al. Two-dimensional oxide and hydroxide nanosheets: controllable high-quality exfoliation, molecular assembly, and exploration of functionality
Matsuoka et al. Expansion of the graphdiyne family: a triphenylene-cored analogue
US10683208B2 (en) MXene nano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Zhuang et al. Two‐dimensional soft nanomaterials: a fascinating world of materials
Zha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wave initiated synthesis of nanocarbon materials
Wan et al. Low-temperature aluminum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electrical properties,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Zhao et al.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aligned amorphous carbon nanotube/BaFe12O19 nanorod composite
CN108946801B (zh) 一种层状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Meng et al. 2d crystal–based fibers: Status and challenges
Hussain et al. MXene-based heterostructures: Current trend and development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Imani et al. Facile route for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ating with polyaniline: tubular morphology nanocomposites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s
Mahdi et al. Fabrication and tailored structural and di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rTiO3/NiO) nanostructure doped (PEO/PVA) polymeric blend for electronics fields
CN112960660A (zh) 一种黑磷纳米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29153B (zh) 一种插层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二维纳米复合材料
Ham et al. Strategies for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two-dimensional organic-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s
Nguyen et al. Analysis on growth mechanism of TiO2 nanorod structures on FTO glass in hydrothermal process
Lei et al. Gas-phase “prehistory” and molecular precursors in monolayer metal dichalcogenides synthesis: The case of MoS2
Shan et al. Electrochemical preparation of hydroxylated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for solid–state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using deep eutectic solvent and water mixture as electrolytes
CN114956053B (zh) 一种金属掺杂的聚合c60、二维聚合c60及制备方法
CN112266485B (zh) 一种普适性的二维稀土MOFs材料及其无溶剂化学剥离方法和应用
Ma et al. Crystallographic fusion behavior and interface evolution of mono-layer BaTiO 3 nanocube arrangement
Gan et al. Highly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ilicon nanowires from molten salt electrolysis cell with a ceramic diaphrag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g Jian

Inventor after: Hou Lingxiang

Inventor after: Cui Xuepi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Jian

Inventor before: Hou Lingxiang

Inventor before: Cui Xuep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