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3163A - 成圈工具装置和成圈工具 - Google Patents
成圈工具装置和成圈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3163A CN101403163A CNA200710188721XA CN200710188721A CN101403163A CN 101403163 A CN101403163 A CN 101403163A CN A200710188721X A CNA200710188721X A CN A200710188721XA CN 200710188721 A CN200710188721 A CN 200710188721A CN 101403163 A CN101403163 A CN 1014031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ing elements
- circle forming
- knitting needle
- knitting
- cir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20—Needle bar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0—Needle bed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成圈工具装置(1),其具有工具架(3)和多个成圈工具(2),所述工具架具有多个平行的沟槽(10),其中每个成圈工具都有固定区域(12)和工作端部(15、16),所述固定区域设置在沟槽(10)之一中。人们希望可以产生更高的细度。为此规定,在相邻成圈工具(2)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填充元件(18),该填充元件设置在固定区域(12)和工作端部(15、16)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工具架和多个成圈工具(Wirkwerkzeug)的成圈工具装置(Wirkwerkzeuganordnung),所述工具架具有多个平行的沟槽,其中每个成圈工具都有工作端部和设置在沟槽之一中的固定区域。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固定区域、工作端部和两个侧面的成圈工具。
背景技术
下面借助织针、特别是滑动针作为成圈工具的例子,来描述本发明。但对于在针织机上参与形成线圈过程的其它成圈工具,也能以相应的方式来应用本发明。
织针插入到梳栉的沟槽中,其中在沟槽之间设置有接片,其用来在相邻的织针之间产生预定的间隔,并从侧面支撑着织针。
织针通过盖板或其它固定件多重地固定在梳栉上。
在形成线圈时,也就是说在针织机进行工作时,会在织针上产生一定的负载,特别是侧面的纱线应力。织针还必须足够稳定,来经受住这些应力,而不会导致超过规定程度的变形。
针织品越精细,则织针必须间隔得越稠密。每英寸(25.4mm)上的织针数量也被称为“细度”。传统技术可达到最高E36的细度,即每英寸36个织针,以使织针和工具架,也就是梳栉能构造得如此稳定,能经受住在构成线圈时出现的力。
但如果要提高细度,则织针的数量也要提高,则沟槽之间的接片宽度或厚度就必须大大减小,致使这些接片不再能确保有足够的侧面支撑力。如果在织针上作用有侧面的变形力,在不利的情况下,这些接片就很脆弱并折断。其它的缺点还有,在织针对齐时可能会损坏这些接片,因为在对齐时通常都要在接片上施加侧面压力。在更换损坏的织针时还存在着这样的危险,即损坏脆弱的沟槽接片。
如果简单地减少织针的厚度,则导致的缺点是,织针会失去它的侧面稳定性。侧面起作用的纱线应力可能会把织针在其工作区域上从侧面从它的位置上拉出来。在此会产生与导针相撞的危险。此外还可预见的是,在织针的变形不受控制时,会使针织品的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针织品实现尽可能高的细度。
通过前面所述类型的成圈工具装置中,此目的这样得以解决,即在相邻成圈工具之间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填充元件,该填充元件设置在固定区域和工作端部之间。
相邻的成圈工具可以通过所述填充元件彼此支撑。通过这项措施,可大大减小织针的厚度(或其它成圈工具的厚度),而不会对织针的负载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工作区域在填充元件上伸出来的端部仍发生变形。但因为可变形的长度通过填充元件被大大缩短,所以这种变形还是可以接受的。与导纱针相撞或纺织品质量下降的风险也是可以承受的。此外,更薄但被支撑着的织针还有这样的优点:使织针厚度与脱圈沉降片的通道宽度之间达到有利的比例。因此可给织针的侧面到沉降片的侧面之间留下足够大的自由空间。因而减低了在针织过程中的相撞危险,即使存在着一定的热膨胀。另外的优点在于,更薄的织针的重量也更少,这对于梳栉的负载及其控制组件都起积极的作用。填充元件带来的额外重量也可以相应忽略。另一优点是,不必对纺织针进行高耗费的相互对齐或者使这种对齐更加简单,因为织针的支撑和强制定位都在设置在工作区域附近、也就是说在针尖附近的区域内进行。在织针更薄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更窄的沟槽,其结果是,沟槽之间的接片就会相应更厚,并因此更稳固,因此它可更好地接受织针的侧面负载。
优选的是,填充元件填住了相邻织针之间的空隙,并留有一定的间隙。即设置有很小的缝隙,其数量级为百分之几毫米。此缝隙用来平衡织针上可能的热膨胀。此外,这还可以使织针更容易地从梳栉或其它的工具架上拆下和装上。
填充元件优选设置在成圈工具的侧面,并让前缘面空起来。因此前缘面可自由接触,这例如对于滑动针是有利的,因为在此可以作用在滑动件上。
填充元件优选固定在成圈工具上。因此在将成圈工具安装到工具架上时填充元件可以自动地一起定位。填充元件自动地位于相对成圈工具正确的位置上。
成圈工具优选在彼此背离的侧面上具有两个填充元件。每个填充元件都实际上桥接了两个成圈工具之间的一半间隔。因此,所有固定在梳栉或其它工具架上的成圈工具都可以构成得一样。这有利于安装。
优选通过成圈工具的加厚部来构成填充元件。这种加厚部可在制造成圈工具时一起模制成。填充元件也可以与成圈工具构成为一体。因此它是所谓不会失去的。
可替代的是,填充元件可夹持、粘接、喷射、钎焊或焊接在成圈工具上。填充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可由与成圈工具不同的材料构成。此填充元件例如可由塑料构成,这种塑料的特定质量比成圈工具的材料更小。相对更简单的可能性是,可以使用与两个成圈工具之间的空隙大小一致的薄膜,并粘接到成圈工具的侧面上去。还可以使用塑料注塑方法,把填充元件注射或喷射到织针上。
填充元件也可从成圈工具上成型出来。这可通过压制、冲压或深冲形成。在这各种情况下,填充元件不会增加成圈工具的重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填充元件与成圈工具构成为一体。
另一替代方案可这样构成,即多个填充元件彼此相连。例如也可以使用塑料接片,其同时以预先规定的间隔固定着成圈工具。这种塑料接片有利于安装。
填充元件优选紧贴在工具架上。此外,填充元件用于实现成圈工具在支架上的定位。贴靠在侧面区域内的是特别有利的。
所述任务在前面所述类型的成圈工具中这样得以解决,即在固定区域和工作端部之间,在至少一个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填充元件。
如果成圈工具装在工具架上,则填充元件用来使相邻的成圈工具在存在可能在形成线圈时出现的侧面牵拉时彼此支撑。在成圈工具上的变形的自由长度也通过填充元件缩短。“填充元件”的概念在此也可理解为功能上的,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是指设置在成圈工具之间的独立的物体。因为填充元件设置在固定区域和工作端部之间,因此它在成圈工具的安装状态下位于沟槽的外面。为此可以减少成圈工具的厚度,这可以产生上述结合成圈工具装置列举的优点。
填充元件优选通过成圈工具的加厚部而构成。这种加厚部在制造成圈工具时可一同成型。加厚部与成圈工具一体构成,也就是说,它是不会失去的。
在替代的构造中,填充元件夹持、粘接、注射、钎焊或焊接在纺织工具上。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成圈工具和填充元件之间产生可靠的连接。
此外还可规定,填充元件由成圈工具成型而成。为此可例如对成圈工具进行压制、冲压或深冲。在这种情况下,填充元件也是不会丢失地固定在成圈工具上。也不会由于填充元件增加成圈工具的重量。
填充元件优选使前缘面空出来。因此即使存在着填充元件,前缘面还可用,例如对于滑动针,滑动件也可以自由通过。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针织机局部的示意图;
图2织针梳栉从前面的透视图;
图3织针梳栉从后面的透视图;
图4织针的第一实施例;
图5织针的第二实施例;
图6织针的第三实施例;
图7织针的第四实施例;
图8织针的第五实施例;
图9织针的第六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针织机1的局部,也就是针织机的针织区域。
织针2固定在织针梳栉3上。此织针构造为滑动针。为了操作织针2的滑动件,设置有滑板4,其固定在沉降片5上。
为形成线圈,纱线通过导纱针6、7导引,所述导纱针设置在导纱梳栉8、9上。
织针2和导纱针6、7都可以是多个。它们在与图面垂直的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设置,因此在图1的视图中分别只看到一个元件。
针织品越要精细,则织针2就必须相邻越紧密。每英寸(2.54mm)的织针2的数量也被称为“细度”。细度E24意思是,每英寸设置24个织针。对于细度E36,即每英寸上有36个织针,仍然可以用传统装置实现。
如同在图2和3中可看到的一样,织针2设置在沟槽10中,其位于织针梳栉3上。织针2通过盖板11固定在那里。在沟槽10之间构成有接片11。细度越高,接片11就必须越窄。通常所有的沟槽10都装有织针2。此处由于描述的原因,去除了几个织针2。
织针2以其固定区域12装在沟槽10中。其下端部(参照图2至9)具有针脚13,其从下面紧贴在织针梳栉3的突出部14上。在相反的端部上具有针尖15,其弯成钩状,用来钩住纱线。构成在针尖15上的孔口16以未详细示出的、但已知的方式通过滑动件封闭,该滑动件通过滑板4操作。工作区域17从针尖15向针脚13延伸。
在运行时,侧面的力在形成线圈时作用在织针2上。当精度很高时,例如精度>E36时,要减少织针2的厚度,以使接片11的宽度不必减得太历害。但这样减少织针2的厚度会使织针不再能不变形地承受在形成线圈时出现的纱线拉力。侧面起作用的纱线应力把织针2的针尖15从侧面从它的位置上拉出,因此会产生织针2与导纱针6、7相撞的危险。此外还可预见的是,会制造出质量低的针织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织针2上设置有填充元件18。此填充元件18几乎完全可以填满相邻织针2之间的空隙。只留下了一个很小的间隙,其数量级只有百分之几毫米,例如用来承受织针2一定的热膨胀,并可使织针2可以从织针梳栉3上拆下或装上。如同从图2和3中所看到的一样,织针2的填充元件18竖立织针梳栉3上,因此它们与针脚13一起在织针梳栉3的运动方向上支撑着织针2。
填充元件18用于使在侧面牵引时由于纱线应力会侧面偏移的织针2的自由长度缩短。虽然相应地还总是可能有轻微的变形。但这种变形很小,是可接受的。在设置有填充元件18的区域中,织针2是相互支撑的。额外的优点是,可不必对纺织针2进行高耗费的相互对齐或者使这种对齐更简单,因为织针2的支撑和强制定位是在比针尖15显著小的间隔内进行的。织针2的厚度也可构成得更薄,其优点是,使织针的厚度与脱圈沉降片4的通道之间达到有利的比例。因此可给织针2的侧面19、20到脱圈沉降片4的侧面之间留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因此既使出现轻微的热膨胀,也可以减少相撞的危险。此外,更薄的织针2也具有更轻的质量。
现在图4至9分别示出了织针2的不同实施例。
在图4的描述中,填充元件18是通过织针2的加厚部来形成的。此填充元件18在此在固定区域12的上方这样简单地构成,即在制造织针2时对织针2的杆21进行加厚,例如通过镦锻。
图5示出了织针的变型实施例,填充元件18在图4中是设置在杆21的两侧,但在这里只设置在单面上。因此它具有两倍的厚度。在按图4的构造中,总是需要两个填充元件18来搭接两个沟槽11之间的间隔,但在按图5的构造中,唯一一个填充元件18就能承担此任务。这个填充元件18在织针2进行较小的侧面运动时,与相邻的织针2相碰触。
在按图6的构造中,填充元件18通过两个粘上的塑料部件22、23构成。这种塑料部件也可以是指薄膜。这两个部件22、23也可以是注射、喷射或夹持上去。在这种构造中,填充元件设置在织针2的两个侧面上。
图7与图6中的构造的不同之处在于,只有一个单独的填充元件18固定在织针2的一个侧面上。
在按图8的构造中,织针2具有冲压而成的冲出部23,其构成为填充元件18。此冲出部只朝一面延伸。通过使冲出部23由织针2的材料构成,由此不会增加重量。
在按图9的构造中,织针2具有压制部24,其构成为填充元件18。
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还有其它的可能性:两个或多个织针与一种塑料接片相连,其同时以预先规定的间隔把织针2相互固定。
Claims (15)
1.成圈工具装置,具有工具架(3)和多个成圈工具(2),所述工具架具有多个平行的沟槽(10),其中每个成圈工具都有工作端部(15、16)和布置在沟槽(10)之一中的固定区域(12),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成圈工具(2)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填充元件(18),该填充元件设置在固定区域(12)和工作端部(15、16)之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以一定的间隙填满了相邻成圈工具(2)之间的空隙。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设置在成圈工具(2)的侧面上,而把前缘面空出。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固定在成圈工具(2)上。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工具(2)在彼此背离的侧面上具有两个填充元件(18)。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通过成圈工具(2)的加厚部构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可夹持、粘接、喷射、钎焊或焊接在成圈工具(2)上。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从成圈工具(2)成型而成。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填充元件(18)彼此相连。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贴靠在工具架(3)上。
11.成圈工具,具有两个侧面、固定区域(12)和工作端部(15、16),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工具在固定区域(12)和工作端部(15、16)之间在至少一个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填充元件(18)。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通过成圈工具(2)的加厚部来形成。
13.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夹持、粘接、喷射、钎焊或焊接在成圈工具(2)上。
14.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从成圈工具(2)成型而成。
15.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18)把前缘面空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7019328.9 | 2007-10-02 | ||
EP07019328A EP2045385B1 (de) | 2007-10-02 | 2007-10-02 | Wirkwerkzeuganordnung und Wirkwerkzeu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3163A true CN101403163A (zh) | 2009-04-08 |
CN101403163B CN101403163B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009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88721XA Active CN101403163B (zh) | 2007-10-02 | 2007-11-15 | 成圈工具装置和成圈工具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41394B2 (zh) |
EP (1) | EP2045385B1 (zh) |
JP (1) | JP4828587B2 (zh) |
KR (1) | KR101004071B1 (zh) |
CN (1) | CN101403163B (zh) |
DE (1) | DE502007003530D1 (zh) |
ES (1) | ES2341372T3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2619A (zh) * | 2012-12-19 | 2014-06-25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经编机的编织元件 |
CN106460265A (zh) * | 2014-04-03 | 2017-02-22 |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
CN113265759A (zh) * | 2020-02-17 | 2021-08-17 |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 用于给梳栉装备针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105648A1 (de) * | 2015-04-14 | 2016-10-20 | Groz-Beckert Kg | Schieberfeder, Schieber, Schiebernadel, Führ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wenigstens einer Schieberfeder |
PT3124664T (pt) * | 2015-07-30 | 2020-03-23 | Groz Beckert Kg |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a formação de laço |
EP3354780B1 (de) * | 2017-01-25 | 2022-03-09 |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 Kettenwirkmaschine |
PL3575465T3 (pl) | 2018-05-30 | 2023-10-30 | Groz-Beckert Kg | Element hamujący do hamowania ruchu elementu dziewiarskiego, element dziewiarski, uchwyt elementu dziewiarskiego, urządzenie dziewiarskie oraz system modułowy urządzenia dziewiarskiego |
PT3587645T (pt) * | 2018-06-29 | 2020-06-30 | Karl Mayer R&D Gmbh | Ferramenta de tricotar e método para a produção de uma ferramenta de tricotar |
CN108842287B (zh) * | 2018-07-13 | 2020-02-14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舌针经编机的选针装置及方法 |
CN113215719B (zh) * | 2021-04-20 | 2022-09-13 | 五洋纺机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经编机梳栉横移组件的装配工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1806A (en) * | 1914-08-31 | 1917-04-03 | Scott & Williams Inc | Needle-carrier and needle for knitting-machines. |
US1496341A (en) * | 1922-07-03 | 1924-06-03 | William B Kochenderfer | Knitting machine |
US2024911A (en) * | 1935-09-04 | 1935-12-17 | Crawford Mfg Company | Jack for knitting machines |
DD105976A3 (zh) * | 1971-06-23 | 1974-05-20 | ||
JPS516259U (zh) * | 1974-07-04 | 1976-01-17 | ||
JPS579433Y2 (zh) * | 1975-07-14 | 1982-02-23 | ||
JPS5551855A (en) * | 1978-10-04 | 1980-04-15 | Yoneda Masaharu | Head and needle of knitting machine |
JPS56123893U (zh) * | 1980-11-04 | 1981-09-21 | ||
DE3244014A1 (de) * | 1982-11-27 | 1984-05-30 | Johann 7071 Alfdorf Berger | Haekelwerkzeuge zur herstellung von baendern auf einer haekelgalonmaschine |
JPS6329755Y2 (zh) * | 1985-02-27 | 1988-08-09 | ||
DE3921506C1 (zh) * | 1989-06-30 | 1990-08-09 | Theodor Groz & Soehne & Ernst Beckert Nadelfabrik Kg, 7470 Albstadt, De | |
JPH0661985U (ja) * | 1993-02-10 | 1994-09-02 |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 メリヤス板針 |
DE4414703C2 (de) * | 1994-04-14 | 1996-09-19 | Liba Maschf | Wirknadel fü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
DE10227533C1 (de) * | 2002-06-20 | 2003-12-11 | Groz Beckert Kg | Nadel mit Umhängefeder |
DE102005062177B3 (de) * | 2005-12-23 | 2007-07-12 | Groz-Beckert Kg | Systemteil für ein Stricksystem und Strickmaschine |
DE102006004098B3 (de) * | 2006-01-28 | 2007-09-06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Barre einer Wirkmaschine |
DE102006004099B3 (de) * | 2006-01-28 | 2007-07-19 |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Wirkelement, insbesondere Wirknadel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sowie Wirkmaschinen-Barre |
EP1988199B1 (de) * | 2007-05-03 | 2009-10-28 | Groz-Beckert KG | Wirkmaschinenwerkzeug, insbesondere für feinste Teilung |
EP2045384B1 (de) * | 2007-10-02 | 2012-08-22 | Groz-Beckert KG | Wirknadel |
-
2007
- 2007-10-02 EP EP07019328A patent/EP2045385B1/de active Active
- 2007-10-02 ES ES07019328T patent/ES2341372T3/es active Active
- 2007-10-02 DE DE502007003530T patent/DE502007003530D1/de active Active
- 2007-11-15 CN CN200710188721XA patent/CN101403163B/zh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9-04 US US12/204,253 patent/US81413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9-23 KR KR1020080093144A patent/KR10100407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9-24 JP JP2008244815A patent/JP482858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2619A (zh) * | 2012-12-19 | 2014-06-25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经编机的编织元件 |
CN103882619B (zh) * | 2012-12-19 | 2016-06-08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经编机的编织元件 |
CN106460265A (zh) * | 2014-04-03 | 2017-02-22 |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
CN106460265B (zh) * | 2014-04-03 | 2019-12-17 |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
CN113265759A (zh) * | 2020-02-17 | 2021-08-17 |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 用于给梳栉装备针的方法 |
CN113265759B (zh) * | 2020-02-17 | 2024-02-23 |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 用于给梳栉装备针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141394B2 (en) | 2012-03-27 |
US20090084142A1 (en) | 2009-04-02 |
ES2341372T3 (es) | 2010-06-18 |
JP4828587B2 (ja) | 2011-11-30 |
JP2009084777A (ja) | 2009-04-23 |
KR101004071B1 (ko) | 2010-12-27 |
DE502007003530D1 (de) | 2010-06-02 |
EP2045385A1 (de) | 2009-04-08 |
EP2045385B1 (de) | 2010-04-21 |
KR20090034275A (ko) | 2009-04-07 |
CN101403163B (zh) | 201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3163B (zh) | 成圈工具装置和成圈工具 | |
CN101302680B (zh) | 特别适用于高精细分度的针织机工具 | |
CN103253160A (zh) |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 |
ITBS20080219A1 (it) | Barra guidafilo jacquard per macchine tessili per maglieria in catena | |
KR100852230B1 (ko) | 편물기의 바 | |
KR100844196B1 (ko) | 편물기의 편물바늘로서의 편물부재 | |
US7549304B2 (en) | Knitting needle and bar for said needle | |
JP4829283B2 (ja) | 縦編み機 | |
RU2765679C2 (ru) | Роликовая гибочная машина | |
EP2423363B1 (en) | Weft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movable sinker | |
ITBS20080220A1 (it) | Dispositivo di connessione per attuatori piezoelettrici di barre jacquard di macchine tessili | |
ITBS20080218A1 (it) | Attuatore piezoelettrico per barre guidafilo jacquard di macchine tessili | |
CN101490324B (zh) | 可动沉降片和横机 | |
CN100529221C (zh) | 舌针 | |
US20110067458A1 (en) | Nozzle bar for a textile processing machine | |
CN107020718B (zh) | 注射装置的安装台架以及注射成形装置 | |
CN101260592B (zh) | 织筘,包括这种织筘的织机及制造这种织筘的方法 | |
KR100779874B1 (ko) | 기계적 루프의 형성을 위한 편물기 또는 경편기용 루프 형성 장치 | |
CN111793889B (zh) | 横机 | |
JP4799128B2 (ja) | 樹脂成形用金型および樹脂成形方法 | |
KR102291245B1 (ko) | 고정싱커 및 횡편기 | |
CN104210076A (zh) | 用于注射成型机的合模单元 | |
CN107557919A (zh) | 一种纺纱机支撑座 | |
CN105544083B (zh) | 纺织机用针或沉降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726007A (zh) | 一种纺织机械顶升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03 Address after: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 Ltd Address before: Olbers Stock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