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3160A -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3160A
CN103253160A CN2013100554455A CN201310055445A CN103253160A CN 103253160 A CN103253160 A CN 103253160A CN 2013100554455 A CN2013100554455 A CN 2013100554455A CN 201310055445 A CN201310055445 A CN 201310055445A CN 103253160 A CN103253160 A CN 103253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component
track
lock part
support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5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3160B (zh
Inventor
川村健贵
阪口航
山田幸史
后藤直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53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3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3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31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5C or 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该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锁定构件(30),第一轨道(3)包括被锁定部分(13c),第二轨道(4)相对于第一轨道(3)可运动地连接并且第二轨道(4)包括支承孔(17),锁定构件(30)包括锁定部分(37)并且锁定构件(30)围绕支承孔(17)旋转以使锁定部分(37)与被锁定部分(13c)接合以及使锁定部分(37)与被锁定部分(13c)分开,从而选择性地使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进入锁定状态,并且其中第二轨道(4)包括断裂开口(18、71)和限制部分(19b),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载荷的情况下,断裂开口(18、71)允许轴部分(22)从支承孔(17)移位,限制部分(19b)构造为在轴部分(22)从支承孔(17)移位的情况下限制锁定构件(30)在使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在例如JP2011-98610A(以下将称为参考文献1)中公开。如图8所示,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部轨道110、上部轨道120和锁定构件130,上部轨道120相对于下部轨道110可滑动地连接,锁定构件130布置在形成于下部轨道110和上部轨道120之间的空间中的并且具有弹性(弹力)。下部轨道110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凸缘111。在凸缘111的端部处形成有大体形成为卡爪的被锁定部分112。
锁定构件130在下部轨道110和上部轨道12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固定部分131和锁定部分132。固定部分131形成在位于锁定构件1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处,同时锁定部分132形成在位于锁定构件1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处。固定部分131固定地附连到上部轨道120的覆盖壁部分121。锁定部分132能够与下部轨道110的被锁定部分112接合并且能够与下部轨道110的被锁定部分112分开。锁定部分132插入到在上部轨道120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于上部轨道120的侧壁部分122和侧凸缘123中的锁定部分插入开口124。锁定构件130包括附连部分133,附连部分133布置在锁定部分132的端部处从而从锁定部分132的端部处大体向上地延伸。操作构件140附连到锁定构件130的附连部分133。固定部分131设置在位于靠近操作构件140处的第一端部处,并且附连部分133设置在位于远离操作构件140处的第二端部处。
在正常状态下,锁定构件130构造为使得锁定部分132通过弹力与下部轨道110的被锁定部分112接合。此外,附连部分133通过操作构件140的操作而被向下按压;因此,锁定部分132弹性地变形,从而与下部轨道110的被锁定部分112分开。因此,可以选择性地锁定或解锁上部轨道120与下部轨道110的相对运动。
特别地,如图9A所示,根据已知的座椅滑动装置,在上部轨道120的覆盖壁部分121中形成有固定孔125,其中固定孔125具有大体圆形形状并且固定销135穿过固定孔125。此外,具有长形形状的运动允许部分126与固定孔125连续地形成,从而连接到固定孔125。锁定构件130的固定部分131通过固定销135连接并固定到上部轨道120的覆盖壁部分121。在纵向方向(上部轨道120与下部轨道110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较大载荷的情况下,在运动允许部分126由固定销135按压时,该运动允许部分126弹性地变形,因此允许弹性销135(也就是锁定构件130)相对于上部轨道120运动。
此外,根据如图9B所示的座椅滑动装置,运动限制部分124a与上部轨道120的锁定部分插入开口124中每一个连续地形成,从而连接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124。当运动允许部分126中的固定销135(锁定构件130)在纵向方向上运动时,运动限制部分124a限制锁定构件130在与运动限制部分124a分开的方向上(也就是锁定构件130脱离与下部轨道110的被锁定部分112的锁定状态的方向上)运动。
例如,在上部轨道120与下部轨道110的相对运动由锁定构件130锁定的状态下,由于汽车的前部碰撞使得在纵向方向上输入了较大载荷。在此情况下,根据参考文献1的已知座椅滑动装置,在上部轨道120的运动允许部分126通过固定销135而弹性地变形时,锁定构件130相对于上部轨道120向后滑动。此时,通过运动限制部分124a限制锁定构件130在分开方向上运动。因此,锁定构件130可稳定地保持下部轨道110和上部轨道120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
根据参考文献1,为了有效地使通过上部轨道120的覆盖壁部分121经由锁定部分130的第一端部支撑并具有弹性的锁定构件130弹性变形,锁定构件130构造为使得将附连部分133设置在位于远离操作构件140的第二端部处。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构件140伸长到附连部分133;因此,可能增加操作构件140的长度和质量。
例如,公开了一种已知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应用了由具有高刚度的材料制作的锁定构件来代替具有弹性的锁定构件130。在这种已知的座椅滑动装置中,锁定构件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居间部分可旋转地连接到上部轨道。在这种已知的座椅滑动装置中,包括锁定部分和延伸部分的锁定构件通过用作与锁定构件分离的部件的偏置部件在锁定部分与下部轨道的被锁定部分接合的方向上可旋转地偏置。因此,锁定构件可以通过朝向操作构件延伸的延伸部分连接到操作构件。特别地,延伸部分通过操作构件的操作向上运动;因此,锁定构件克服偏置构件的偏置力旋转,从而使锁定部分与下部轨道的被锁定部分分开。因此,根据上述已知座椅滑动装置,上部轨道与下部轨道的相对运动可以选择性地进行锁定和解锁,同时限制了操作构件的长度和质量的增加。
但是,例如,在与参考文献1的运动允许部分126相似的运动允许部分应用到具有上述构造的已知座椅滑动装置时,具有长形孔的运动允许部分与上部轨道的支承孔连续地形成,从而连接到对锁定构件的轴部分进行支撑的支承孔。因此,轴承孔和锁定构件的轴部分之间的间隙余量可能增加;因此,锁定构件的旋转可能是不稳定的。
因此存在对于以下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需要:其中该座椅滑动装置可以限制连接到锁定构件的操作构件的长度和质量的增加,并且限制锁定构件的不稳定旋转,并且在上部轨道和下部轨道的纵向方向输入载荷的情况下,该座椅滑动装置还可以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下部轨道和上部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一轨道包括一对凸缘,凸缘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包括端部,在端部中的每一个处均形成有被锁定部分;第二轨道,第二轨道相对于第一轨道可运动地连接,并且第二轨道包括一对侧壁部分,侧壁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在凸缘之间彼此相邻地布置,第二轨道包括支承孔,支承孔的每个轴线均在宽度方向上延伸;锁定构件,锁定构件包括锁定部分和一对竖直壁部分,竖直壁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在侧壁部分之间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在竖直壁部分处布置有被支撑在支承孔中的轴部分,锁定部分能够与被锁定部分接合并且能够与被锁定部分分开,锁定构件围绕支承孔旋转,以使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接合以及使锁定部分与被锁定部分分开,从而选择性地使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进入锁定状态;偏置构件,偏置构件偏置锁定构件,使锁定构件在使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进入锁定状态的方向上旋转;以及操作构件,操作构件构造为将用于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操作力传递到锁定构件,其中,在侧壁部分中每一个处均形成有断裂开口,并且断裂开口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上以与支承孔分离的方式与每个支承孔相邻地定位,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载荷的情况下,断裂开口允许轴部分从支承孔移位,并且其中,在第二轨道处形成有限制部分,并且限制部分构造为在轴部分从支承孔移位的情况下限制锁定构件在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根据上述构造,例如,在通过锁定构件使相对运动进入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车辆的碰撞,使得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较大载荷。在这种情况下,断裂开口允许轴部分从支承孔移位;因此,锁定构件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与第一轨道一起相对于第二轨道运动。此时,通过限制部分限制锁定构件在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可以进一步稳定地保持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特别地,断裂开口设置为与支承孔分离;因此,在轴部分和支承孔之间的间隙余量不会增加,并且因此限制了锁定构件根据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之间的接合和分开而不稳定地旋转。此外,锁定构件通过在支承孔中支撑的轴部分旋转地连接到第二轨道。因此,锁定构件可构造为包括朝向操作构件延伸的延伸部分,因此锁定构件通过延伸部分连接到操作构件。因此,可以限制操作构件的长度和质量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座椅滑动装置还包括凸缘构件,凸缘构件附连到锁定构件并且凸缘构件包括凸缘部分。第二轨道包括连接壁部分,连接壁部分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侧壁部分的位于远离第一轨道处的端部。在连接壁部分处形成有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根据锁定部分相对于被锁定部分的接合和分开,凸缘部分能够插入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中并且能够从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移除。在轴部分从支承孔移位的情况下,凸缘部分与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接合,从而限制锁定构件在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根据上述构造,例如由汽车碰撞而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较大载荷、因此使轴部分从支承孔移位的情况下,凸缘构件的凸缘部分与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接合。因此,通过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和限制部分二者可限制锁定构件在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可更加可靠地保持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侧壁部分中每一个处均形成有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开口,并且锁定部分插入该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中。限制部分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连续地形成,以使限制部分连接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限制部分对应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在轴部分从支承孔移位的情况下,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与锁定部分接合,以限制锁定构件在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根据上述构造,例如,在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分与第一轨道的被锁定部分接合的情况下,由于车辆的碰撞,使得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了较大的载荷。在此情况下,轴部分和支承孔之间的边界部分通过在轴部分和支承孔之间施加的载荷而变形,因此使轴部分从支承孔移位到断裂开口。随着轴部分的这种移位,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分移位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并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接合;因此,限制了锁定构件在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因此,限制了由锁定构件的旋转导致的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的分开,并且在相对运动方向上输入的较大载荷集中施加在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之间。在较大载荷集中施加在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的这种情况下,剪切载荷主要施加到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因此,可增强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之间的接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断裂开口的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设计为等于或大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的在相对运动方向上的开口宽度。
根据上述构造,例如,在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分与第一轨道的被锁定部分接合的情况下,由于车辆的碰撞使得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大量载荷。在此情况下,轴部分从支承孔运动到断裂开口的可运动距离大体上与断裂开口的开口宽度相对应。同时,锁定构件的锁定部分在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内运动的可运动距离大体上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的开口宽度相对应。因此,锁定部分可以在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内运动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的端部中每一个而不受轴部分的可运动距离的限制。因此,可以确保锁定部分和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之间的接合余量达到最大,其中接合余量涉及对锁定构件在使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的旋转的限制。此外,可进一步增强锁定部分和被锁定部分之间的接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相对运动的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断裂开口包括延伸开口部分和一对倾斜开口部分,倾斜开口部分关于线性地穿过支承孔的中心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线在上下方向上对称,延伸开口部分从倾斜开口部分的连接部分沿着该线延伸到车辆的后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相对运动的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断裂开口形成为向车辆的后侧弯曲的圆弧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相对运动的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断裂开口布置在支承孔的后侧处。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以及附加的特性和特征将通过参照附图来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应用了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A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3B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3A的线IV-IV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支承孔和断裂开口的放大侧视图;
图6A是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以及锁定构件的放大平面视图;
图6B是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以及锁定构件的竖向截面图;
图7是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的断裂开口的侧视图;
图8是已知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9A是根据已知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形成在上部轨道中的固定孔和移动允许部分的放大平面视图;以及
图9B是根据已知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形成在上部轨道中的锁定部分插入开口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用作第一轨道的下部轨道3和用作第二轨道的上部轨道4。下部轨道3固定到车辆底板2,从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上部轨道4附连到下部轨道3,从而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下部轨道3滑动。
一对下部轨道3和一对上部轨道4布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与图1中的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图1示出了从车辆中的乘客朝向车辆的前侧观看时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处的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构造成用于车辆中的乘客的乘座部分的座椅5由一对上部轨道4支撑并且固定到该对上部轨道4。上部轨道4和下部轨道3的相对运动基本上处于锁定状态。此外,此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用作用于解除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的操作构件的释放手柄6。
如图2所示,由板构件形成的下部轨道3包括第一连接壁部分12和一对第一侧壁部分11,第一侧壁部分11在宽度方向上布置以在下部轨道3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连接壁部分12连接第一侧壁部分11的第二端部(下端)。第一折叠壁部分13与第一侧壁部分11的相应的第一端部(上端)连续地形成。第一折叠壁部分13形成为从第一侧壁部分11的上端向内延伸并且朝向第一侧壁部分11的下端进一步折叠。
此外,第一折叠壁部分13中每一个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均向下延伸以形成凸缘13a。多个切除部分13b在凸缘13a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居间部分处以预定间隔形成,从而从端部(下端)向上凹入。在切除部分13b之间、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形成有多个被锁定部分13c,被锁定部分13c布置在凸缘13a的端部处并且包括方形齿状部分。因此,被锁定部分13c彼此相邻地设置,同时在下部轨道3的纵向方向上成预定间隔。
大体成阶梯状的板构件P1的上端部和大体成板形的构件P2的上端部彼此连接,从而形成上部轨道4。如图3A和图3B所示,上部轨道4包括用作侧壁部分的一对第二侧壁部分14以及用作连接壁部分的第二连接壁部分15。该对第二侧壁部分14定位在下部轨道3的第一折叠壁部分13(凸缘13a)之间,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二侧壁部分14包括远离下部轨道3设置的相应的第一端部(上端,也就是端部),并且第二侧壁部分14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壁部分15彼此连接。第二折叠壁部分16与第二侧壁部分14的相应的第二端部(下端)连续地形成。第二折叠壁部分16形成为从第二侧壁部分14的下端向外延伸并且进一步折叠成被第一折叠壁部分13包绕。
换言之,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包括彼此面对的U形截面。主要通过第二折叠壁部分16和第一折叠壁部分13之间的接合来限制上部轨道4从下部轨道3处松开。由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形成的轨道截面是形成大体矩形形状的盒形。通过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二者形成了空间S。
如图2所示,在上部轨道4的第二侧壁部分14中每一个的前端部处均形成有具有圆形形状的支承孔17。此外,具有大体Y形形状的断裂开口18形成在第二侧壁部分14处,从而与支承孔17相邻地定位并在支承孔17的后侧处。支承孔17和断裂开口18设置为彼此分离。特别地,如图5所示,断裂开口18包括一对倾斜开口部分18a和18b,倾斜开口部分18a和18b关于沿着上部轨道4的前后方向线性地穿过支承孔17的中心的直线在上部轨道4的上下方向上对称。断裂开口18还包括沿着该直线从倾斜开口部分18a和18b的连接部分向后延伸的延伸开口部分18c。支承孔17和断裂开口18的边界部分形成了具有大体V形形状的应力集中部分。
此外,如图2所示,在上部轨道4的第二侧壁部分14中每一个处均形成有贯穿孔19,从而使贯穿孔19定位在断裂开口18的后侧。贯穿孔19包括形成大体矩形形状的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以及形成大体矩形形状的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用作限制部分)。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与位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的上部处的后端连续地形成,从而连接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在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下侧处的内壁面形成有朝向上部轨道4的后侧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部分19c(见图4)。
此处,如图4所示,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宽度由A1表示。如图5所示,断裂开口18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宽度由A2表示。断裂开口18的开口宽度A2设计为大体上等于或大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
如图2所示,在上部轨道4的第二连接壁部分15处形成有具有大体矩形形状的支撑孔21,从而使支撑孔21定位成与支承孔17相邻并且在支承孔17的前侧处。此外,在第二连接壁部分15处形成有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从而使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与贯穿孔19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符。如图6A所示,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包括具有大体矩形形状的插入孔23a和限制孔23b。限制孔23b布置在插入孔23a的后端处从而使限制孔23b与所述后端连接,并且限制孔23b设计为具有小于插入孔23a的宽度的宽度。因此,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形成了大体呈瓶形的形状。
如图3A和图3B所示,转动构件20分别布置在第二折叠壁部分16中每一个的下端以及面对第二折叠壁部分16的第一侧壁部分11中每一个的下端之间,并且分别布置在第二折叠壁部分16中每一个的上端和面对第二折叠壁部分16的第一侧壁部分11中每一个的上端之间。如图2所示,转动构件20中每一个均包括保持件20a和球体20b,保持件20a由树脂制成并在前后方向(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球体20b附连到保持件20a。一对球体20b布置在保持件20a的前端部处,并且另一对球体20b布置在保持件20a的后端部处,即,四个球体20b布置在保持件20a处。上部轨道4以转动构件20的球体20b在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转动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由下部轨道3可滑动地支撑。
如图4所示,由板构件形成的锁定构件30通过用作轴部分的支撑销22可旋转地连接在上部轨道4内,其中支撑销22的轴线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锁定构件3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的一对竖直壁部分32。竖直壁部分32在锁定构件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从而使竖直壁部分32在锁定构件30的上下方向上直立。如图3A和图3B所示,竖直壁部分32之间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设计为小于上部轨道4的第二侧壁部分14之间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此外,如图2所示,在竖直壁部分32的前端部分处的上边缘通过保持壁33在宽度方向上彼此连接。竖直壁部分32包括位于保持壁33的后侧处的后部,并且在竖直壁部分32的后部处的上边缘通过顶板部分34在宽度方向上彼此连接。各自具有圆形形状并且与支撑销22(支承孔17)同轴的轴附连孔35形成在竖直壁部分32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居间部分处。两个端部均由支承孔17支撑的支撑销22插入轴附连孔35中;因此,锁定构件30通过上部轨道4可旋转地支撑。
锁定构件30还包括每个均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保持壁33和轴附连孔35之间的一对支撑壁36。支撑壁36在宽度方向上从竖直壁部分32的下边缘向内突出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支撑壁36中每一个均具有凸缘形状。此外,锁定构件30包括布置在竖直壁部分32的后端部处的一对锁定部分37。锁定部分37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从竖直壁部分32的后端部的下边缘处向突出,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锁定部分37中每一个均插入第二侧壁部分14的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中。在锁定部分37处以预定间隔形成有每个均具有大体四边形形状的三个锁定孔39,并且三个锁定孔39在锁定构件30的前后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如图4所示,锁定孔39在锁定构件30的上下方向上开口,从而面对下部轨道3的第一折叠壁部分13的凸缘13a。锁定孔39设置在与下部轨道3的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多个(三个)锁定部分13c相符的位置处。
如图4所示,在锁定构件30围绕支承孔17旋转使得锁定部分37向上运动的情况下,被锁定部分13c能够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39中。当将被锁定部分13c插入锁定孔39中时,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处于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在锁定构件30围绕支承孔17旋转使得锁定部分37向下运动的情况下,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39中的被锁定部分13c与锁定孔39分开。此时,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换言之,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开口宽度以使得锁定部分37中每一个均能够与被锁定部分13c接合或者与被锁定部分13c分开。
此外,锁定构件30的保持壁33具有圆弧形状,其中该圆弧形状具有在侧视图中向下突出的凸形部分。在锁定构件30的顶板部分34的前端部处形成有具有大体四边形形状的弹簧插入孔34a。具有大体四边形形状的附连孔34b形成在顶板部分34处,从而使附连孔34b与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符。
此处,形成为大体方形的杆的凸缘构件40以插入附连孔34b的方式固定到锁定构件30的顶板部分34。如图6B所示,凸缘构件40包括本体部分41和凸缘部分42,本体部分41形成为大体呈方形的杆并且在顶板部分34的上方突出,凸缘部分42沿着本体部分41的上周边部分从本体部分41的上周边部分处向外突出。在正常状态下,根据锁定构件30围绕支承孔17的旋转、也就是根据锁定部分37与被锁定部分13c的接合和分开,凸缘构件40能够插入至插入孔23a(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中并且能够从插入孔23a处移除。特别地,如图6A所示,凸缘部分42的在凸缘构件4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1设计为小于插入孔23a的在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的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宽度W1。凸缘部分42的在凸缘构件40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2设计为小于插入孔23a的在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的宽度方向上的开口宽度W2。此外,在锁定部分37与被锁定部分13c接合的状态下,凸缘构件40构造为使得本体部分41面对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的内壁面,也就是说,使得凸缘部分42布置为在第二连接壁部分15的上方突出。限制孔23b的在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的宽度方向上的开口宽度W3设计为大于本体部分41的在凸缘构件40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3。此外,开口宽度W3设计为小于凸缘部分42的在凸缘构件40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2。
如图4所示,在上部轨道4内布置有由单个线材棒条形成的用作偏置构件的线材弹簧50。如图2所示,当在平面视图中观看时,线材弹簧50形成为向其后侧(上部轨道4的后侧)开口的大体U形形状。线材弹簧50包括连接部分52和一对延伸部分51,一对延伸部分51是两侧对称的并且在线材弹簧5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连接部分52形成为圆弧形状并且在线材弹簧50的宽度方向上连接延伸部分51的前端。此外,延伸部分51中每一个均包括固定部分53。延伸部分51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居间部分向上弯曲从而形成固定部分53。延伸部分51还包括盘卷部分54,盘卷部分54设置在固定部分53的后侧并且在图2中观看以顺时针方向朝向后侧卷绕。此外,线材弹簧50包括第一偏置部分55,第一偏置部分55分别由布置在包括盘卷部分54的延伸部分51的固定部分53的后侧处的部分形成。此外,线材弹簧50包括第二偏置部分56,第二偏置部分56由连接部分52以及由布置在延伸部分51的固定部分43的前侧处的部分形成。
如图4所示,线材弹簧50以固定部分53从锁定构件30的弹簧插入孔34a突出并且从上部轨道4的支撑孔21突出的方式布置在锁定构件30中。盘卷部分54围绕支撑销22卷绕;因此,线材弹簧50由上部轨道4(一对第二侧壁部分14)支撑。此外,固定部分53与支撑孔21的后端面接触。此外,第一偏置部分55的后端部分与顶板部分34的下表面弹性地接触,也就是说,线材弹簧50构造为使得在盘卷部分54(支撑销22)的后侧处的部分与顶板部分34的下表面弹性地接触。换言之,包括盘卷部分54的第一偏置部分55围绕固定位置(固定部分53)弹性地变形,其中第一偏置部分55在该固定位置(固定部分53)处固定到上部轨道4;因此,锁定构件30被第一偏置部分55围绕该固定位置偏置。因此,锁定构件30被线材弹簧50(第一偏置部分55)在锁定部分37向上运动的方向上、也就是在被锁定部分13c能够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39的方向上可旋转地偏置。
此外,线材弹簧50的固定部分53与支撑孔21的前端面呈非接触的方式,并且线材弹簧50的连接部分52(第二偏置部分56)定位成邻近保持壁33。
如图2所示,通过弯曲成型对管状构件进行弯曲,从而形成释放手柄6。释放手柄6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在一对上部轨道4之间延伸,同时布置在上部轨道4的前侧处。释放手柄6包括在释放手柄6的向后方向上延伸的端部61。如下文将描述的,端部61沿着宽度方向插入相对应的锁定构件30中。端部61中每一个均形成为圆柱体,其具有小于竖直壁部分32之间的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的外径。在端部61的下部处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切槽的支撑槽62。
如图4所示,端部61插入相对应的锁定构件30中每一个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竖直壁部分32之间,以定位在保持壁33的下侧并且定位在支撑壁36的上侧。线材弹簧50的连接部分52(第二偏置部分56)插入并配合于支撑槽62中;因此,端部61由线材弹簧50锁定并且因此将端部61限制为与线材弹簧50分开。也就是说,支撑槽62的后端面62a用作用于限制释放手柄6的端部61与线材弹簧50分开的接合面。
插入竖直壁部分32之间的端部61通过线材弹簧50(第二偏置部分56)经由支撑槽62偏置,以向上运动。因此,端部61由线材弹簧50支撑,从而以端部61的上部与保持壁33的下表面接触并且端部61的下部与支撑臂36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大体上围绕支承孔17与锁定构件30一体地旋转。换言之,线材弹簧50起到弹性地保持释放手柄6的作用,使得释放手柄6与锁定构件30一体地旋转。线材弹簧50通过连接部分52弹性地保持释放手柄6。例如,在端部61(释放手柄6)由于意外的外力而在与所需的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围绕支承孔17旋转的情况下,线材弹簧50通过连接部分52弹性地保持释放手柄6,使得端部61能够相对于锁定构件30旋转,从而避免过度的载荷作用在锁定构件30上。
接下来,以下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操作。首先,例如,释放手柄6处于其操作力未传递到锁定构件30的状态。此时,锁定构件30通过线材弹簧50(第一偏置部分55)的偏置力与端部61(释放手柄6)一起在锁定部分37向上运动的方向上、也就是在被锁定部分13c能够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39的方向上围绕支撑销22旋转。因此,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上述的方式进入锁定状态;因此,保持了由一对上部轨道4支撑的座椅5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此后,例如,释放手柄6操作为使得其前端向上运动。此时,锁定构件30克服线材弹簧50(第一偏置部分55)的偏置力与端部61(释放手柄6)一起在锁定部分37向下运动的方向上、也就是被锁定部分13c与相对应的锁定孔39分开的方向上围绕支撑销22旋转。因此,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以上述方式解除;因此,能够调节由一对上部轨道4支撑的座椅5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例如,在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锁定构件30进入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车辆的前部碰撞,使得较大载荷施加到车辆的前部。在此情况下,上部轨道4相对于下部轨道3向前运动。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方式,断裂开口18形成在上部轨道4的第二侧壁部分14中每一个处,从而定位成与支承孔17相邻并且在支承孔17的后侧。因此,支撑销22移位到第二侧壁部分14的支承孔17的后侧,同时应力集中部分Sc通过支撑销22弹性地变形。因此,允许支撑销22通过断裂开口18从支承孔17移位;因此,锁定构件30与下部轨道3一起相对于上部轨道4向后运动。
此时,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中每一个均以通过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倾斜部分19c进行引导的方式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处移位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因此,限制了锁定构件30在将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接合(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换言之,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具有不允许将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接合解除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此外,锁定构件30相对于上部轨道4的向后运动基本上通过锁定部分37和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后端的接触来锁定。也就是说,锁定部分37c的可运动距离是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
此外,根据锁定构件30相对于上部轨道4的向后运动,凸缘构件40的本体部分41从插入孔23a移位到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的限制孔23b;因此,凸缘构件40的凸缘部分42的下表面能够与限制孔23b的周边部分接触,也就是说,锁定构件30不能在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向下运动的方向上围绕支承孔17旋转。因此,限制了锁定部分37在将锁定部分37与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接合(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此处,根据本实施方式,断裂开口18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宽度A2设计为大体等于或大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宽度A1。例如,在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与下部轨道3的被锁定部分13c接合的状态下,由于车辆的前部碰撞,使得较大载荷施加到车辆的前部。在此情况下,支撑销22从支承孔17运动到断裂开口18的可运动距离大体上与断裂开口18的前端面与断裂开口18的后端面相接触的距离相对应,也就是说,支撑销22的可运动距离大体上等于断裂开口18的开口宽度A2。同时,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中每一个在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内运动的可运动距离大体上等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因此,锁定部分37可在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内运动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端部中的每一个,而不受支撑销22的可运动距离限制。
如上所述,以下效果可通过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获得。根据此实施方式,例如,在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锁定构件30进入锁定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车辆的前部碰撞,使得在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了较大载荷。在此情况下,断裂开口18允许支撑销22从支承孔17移位;因此,锁定构件30与下部轨道3一起相对于上部轨道4向后运动(锁定构件30与下部轨道34一起相对于上部轨道4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运动)。此时,通过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限制了锁定构件30在将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可进一步稳定地保持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特别地,根据此实施方式,断裂开口18设置为与支承孔17分离;因此,支承孔17中每一个与支撑销22之间的间隙余量不会增加并且因此限制了锁定构件30根据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接合和分开而不稳定地旋转。此外,锁定构件30包括位于邻近释放手柄6(端部61)处的端部以及延伸到所述位于邻近释放手柄(端部61)处的端部的延伸部分(例如保持壁33)。锁定构件30可通过延伸部分(例如保持壁33)连接到释放手柄6;因此,限制了释放手柄6的长度和质量的增加。
根据此实施方式,例如,在由车辆的前部碰撞使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较大载荷、因此使支撑销22从支承孔17移位的情况下,凸缘构件40的凸缘部分42与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限制孔23b)接合。因此,可通过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和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二者来限制锁定构件30在将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可进一步可靠地保持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
根据此实施方式,例如,在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与下部轨道3的被锁定部分13c接合的情况下,由于车辆的前部碰撞,使得在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了较大载荷。在此情况下,支撑销22和支承孔17的边界部分(应力集中部分Sc)通过施加到支撑销22和支承孔17之间的载荷而变形,因此将支撑销22从支承孔17移位到断裂开口18。随着支撑销22的这种移位,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移位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并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接合;因此,限制了锁定构件30在将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因此,限制了由锁定构件30的旋转导致的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分开,并且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的较大载荷集中施加在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在较大载荷主要施加到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这种情况下,剪切载荷主要施加到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因此,可增强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接合。
此外,例如,即便是在被锁定部分13c中的一个被剪切载荷损坏的情况下,锁定部分37的锁定孔39中的一个也可与定位在与受到剪切载荷损坏的被锁定部分13c相邻处的被锁定部分13c接合。因此,由剪切载荷引起的能量通过被锁定部分13c吸收;因此,可限制上部轨道4相对于下部轨道3过度地运动。
根据此实施方式,例如,在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与下部轨道3的被锁定部分13c接合的情况下,由于车辆的前部碰撞,使得在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上输入较大载荷。在此情况下,断裂开口18的开口宽度A2设计为等于或大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其中断裂开口18的开口宽度A2与支撑销22从支承孔17运动到断裂开口18的可运动距离相对应,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与锁定构件30的锁定部分37中每一个在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内运动的可运动距离相对应。因此,锁定部分37可以在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内在前后方向上运动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端部中每一个,而不受支撑销22的可运动距离限制。因此,可以确保锁定部分37和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之间的接合余量达到最大,其中该接合余量涉及到对锁定构件30在将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的旋转的限制。此外,可进一步增强锁定部分37和被锁定部分13c之间的接合。
根据此实施方式,在车辆前部碰撞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可从车辆的相对于座椅5的前部处施加较大载荷的情况下,断裂开口18可允许支撑销22从支承孔17移位到车辆的后侧。此外,可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
根据此实施方式,释放手柄6(端部61)大体连接到锁定构件30,从而与锁定构件30一体地旋转;因此,与例如释放手柄6和锁定构件30围绕彼此不同的轴线旋转的构造、也就是与释放手柄6和锁定构件30之间的轴转换(axial transformation)相关联的构造相比较,锁定构件30和释放手柄6之间的这种连接构造可进一步简化。此外,可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此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可作如下修改。根据此实施方式,在支承孔17的后侧设置有断裂开口18。替代性地,如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的图7所示,在支承孔17的后侧可设置具有大体圆弧形状的断裂开口71。在此修改示例中,断裂开口71的在相对运动方向上的开口宽度A11设计成等于或大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是合适的。
根据此实施方式以及此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断裂开口18、71布置在支承孔17的后侧,并且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的后端连续地形成,从而连接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替代性地,断裂开口18、71可布置在支承孔17的前侧,并且与此实施方式的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相似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可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的前端连续地形成,从而连接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或者替代性地,除了将断裂开口18、71布置在支承孔17的后侧并且将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的后端连续地形成之外,断裂开口18、71可布置在支承孔17的前侧,并且与此实施方式的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相似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可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的前端连续地形成,从而连接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根据上述构造,例如,在从车辆的相对于座椅5的后侧处输入较大载荷的情况下,上述在宽度方向上的、布置在支承孔17的前侧处的断裂开口18、71允许支撑销22移位到车辆的前侧。此外,与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应的前端一起形成的上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限制了锁定构件30在将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可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
在此实施方式中,断裂开口18的开口宽度A2可小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在此实施方式的修改示例中,断裂开口71的开口宽度A11可小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开口宽度A1。在此实施方式中,可省略凸缘构件40和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
在此实施方式中,作为与锁定构件30分离的部件的支撑销22由上部轨道4的支承孔17支撑。替代性地,轴部分可例如通过半加工(halfblanking)与锁定构件30的竖直壁部分32中每一个一体地形成,从而使轴部分具有从竖直壁部分32向外突出和凹入的部分,并且因此轴部分插入支承孔17中并由支承孔17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可减少部件的数量。
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突出部分在第二侧壁部分14处被切割并从第二侧壁部分14处隆起,从而使突出部分在第二侧壁部分14彼此相对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延伸,从而妨碍锁定构件30旋转的轨道。突出部分可应用到座椅滑动装置,从而用作用于限制锁定构件30在将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的限制部分19b。
在此实施方式中,用于偏置锁定构件30的偏置构件以及用于保持释放手柄6(用于保持端部61)的保持构件可设置为彼此分离的构件。在此实施方式中,多个板构件可例如通过焊接彼此连接以构造下部轨道3。此外,根据此实施方式的下部轨道3形成为U形截面。替代性地,只要下部轨道3包括一对凸缘13a,下部轨道3可形成为与U形截面不同的截面。
在此实施方式中,上部轨道4可例如通过单个板构件形成。此外,根据此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4形成为U形截面。替代性地,只要上部轨道4包括一对侧壁部分(第二侧壁部分)14,上部轨道4可形成为与U形截面不同的截面。
根据此实施方式,锁定构件30包括布置在相应的竖直壁部分32处的一对锁定部分37。替代性地,锁定部分37中每一个均可以为与竖直壁部分32中每一个分离的部分。此外,在此实施方式中的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固定关系(也就是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相反的。在此实施方式中,在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关系是相反的的情况下,布置为靠近车辆底板2的锁定构件30可以例如通过合适的操作构件经由缆线来操作,从而将锁定构件30与下部轨道3的被锁定部分13c分开。
在此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单个下部轨道3和单个上部轨道4(构成单个座椅滑动装置)设置于座椅5,或者可以将3个以上的下部轨道3和三个以上的上部轨道4设置于座椅5。
在此实施方式中,下部轨道3和上部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可以与例如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

Claims (7)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所述座椅滑动装置包括:
第一轨道(3),所述第一轨道(3)包括一对凸缘(13a),所述凸缘(13a)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包括端部,在所述端部中的每一个处均形成有被锁定部分(13c);
第二轨道(4),所述第二轨道(4)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3)可运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轨道(4)包括一对侧壁部分(14),所述侧壁部分(14)在宽度方向上、在所述凸缘(13a)之间彼此相邻地布置,所述第二轨道(4)包括支承孔(17),所述支承孔(17)的每个轴线均在宽度方向上延伸;
锁定构件(30),所述锁定构件(30)包括锁定部分(37)和一对竖直壁部分(32),所述竖直壁部分(32)在宽度方向上、在所述侧壁部分(14)之间彼此相邻地布置,并且在所述竖直壁部分(32)处布置有被支撑在所述支承孔(17)中的轴部分(22),所述锁定部分(37)能够与所述被锁定部分(13c)接合并且能够与所述被锁定部分(13c)分开,所述锁定构件(30)围绕所述支承孔(17)旋转,以使所述锁定部分(37)和所述被锁定部分(13c)接合以及使所述锁定部分(37)与所述被锁定部分(13c)分开,从而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轨道(3)和所述第二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进入锁定状态;
偏置构件(50),所述偏置构件(50)偏置所述锁定构件(30),使所述锁定构件(30)在使所述第一轨道(3)和所述第二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进入锁定状态的方向上旋转;以及
操作构件(6),所述操作构件(6)构造为将用于使所述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锁定构件(30),
其中,在所述侧壁部分(14)中每一个处均形成有断裂开口(18、71),并且所述断裂开口(18、71)在所述第一轨道(3)和所述第二轨道(4)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上以与所述支承孔(17)分离的方式与每个所述支承孔(17)均相邻地定位,在所述相对运动的方向上输入载荷的情况下,所述断裂开口(18、71)允许所述轴部分(22)从所述支承孔(17)移位,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轨道(4)处形成有限制部分(19b),并且所述限制部分(19b)构造为在所述轴部分(22)从所述支承孔(17)移位的情况下限制所述锁定构件(30)在使所述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所述座椅滑动装置还包括:
凸缘构件(40),所述凸缘构件(40)附连到所述锁定构件(30)并且所述凸缘构件(40)包括凸缘部分(42),
其中,所述第二轨道(4)包括连接壁部分(15),所述连接壁部分(15)在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侧壁部分(14)的位于远离所述第一轨道(3)处的端部,并且在所述连接壁部分(15)处形成有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
其中,根据所述锁定部分(37)相对于所述被锁定部分(13c)的接合和分开,所述凸缘部分(42)能够插入所述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中并且能够从所述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移除,并且
其中,在所述轴部分(22)从所述支承孔(17)移位的情况下,所述凸缘部分(42)与所述凸缘部分运动限制开口(23)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锁定构件(30)在使所述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在所述侧壁部分(14)中每一个处均形成有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所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在宽度方向上开口,并且所述锁定部分(37)插入所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中,并且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19b)与所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连续地形成,以使所述限制部分(19b)连接到所述锁定部分插入开口部分(19a),所述限制部分(19b)对应于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在所述轴部分(22)从所述支承孔(17)移位的情况下,所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与所述锁定部分(37)接合,以限制所述锁定构件(30)在使所述相对运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方向上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断裂开口(18、71)的在所述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A2、A11)设计为等于或大于所述锁定部分限制开口部分(19b)的在所述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A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相对运动的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并且
其中,所述断裂开口(18)包括延伸开口部分(18c)和一对倾斜开口部分(18a、18b),其中,所述倾斜开口部分(18a、18b)关于线性地穿过所述支承孔(17)的中心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线在上下方向上对称,所述延伸开口部分(18c)从所述倾斜开口部分(18a、18b)的连接部分沿着所述线延伸到车辆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相对运动的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并且
其中,所述断裂开口(71)形成为向车辆的后侧弯曲的圆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相对运动的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并且
其中,所述断裂开口(18)布置在所述支承孔(17)的后侧。
CN201310055445.5A 2012-02-21 2013-02-21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3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5242 2012-02-21
JP2012035242A JP5845962B2 (ja) 2012-02-21 2012-02-21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3160A true CN103253160A (zh) 2013-08-21
CN103253160B CN103253160B (zh) 2015-09-09

Family

ID=47757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544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3160B (zh) 2012-02-21 2013-02-21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36227B2 (zh)
EP (1) EP2631110B1 (zh)
JP (1) JP5845962B2 (zh)
CN (1) CN10325316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6067A (zh) * 2015-07-30 2015-10-21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应用于尾撞滑动吸能座椅的互锁保护装置及座椅
CN105034863A (zh) * 2014-04-25 2015-11-1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6926757A (zh) * 2017-04-05 2017-07-07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长滑轨机构
CN107848444A (zh) * 2015-08-06 2018-03-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CN107848443A (zh) * 2015-08-06 2018-03-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滑动装置
CN11027146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Tf金属株式会社 座椅滑动装置
CN110435488A (zh) * 2018-05-04 2019-11-12 李尔公司 轨道组件
CN112744134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滑轨以及包括该滑轨的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63615B4 (de) * 2010-08-23 2021-07-22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Längs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mit trennbarer Ober- und Unterschiene
DE102011017378B3 (de) * 2011-04-07 2012-04-19 Keiper Gmbh & Co. Kg Längs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5650180B2 (ja) * 2012-10-05 2015-01-07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CN103874603B (zh) * 2012-10-10 2016-04-13 丰田车体精工株式会社 座椅轨道滑动装置中的锁定机构
JP5983295B2 (ja) * 2012-10-19 2016-08-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DE102013104748A1 (de) * 2013-05-08 2014-11-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stell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EP3061645B1 (en) * 2013-10-25 2019-09-1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seat slide device
EP3061644A4 (en) * 2013-10-25 2016-11-09 Aisin Seiki seat slide
JP6237304B2 (ja) * 2014-02-12 2017-11-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6561667B2 (ja) * 2015-08-06 2019-08-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US10737589B2 (en) * 2016-04-06 2020-08-11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Passenger support
JP2018002049A (ja) * 2016-07-06 2018-01-1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JP6410403B2 (ja) * 2016-11-09 2018-10-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FR3062443B1 (fr) * 2017-01-31 2020-02-07 Renault S.A.S Systeme de fixation pour organe d’un vehicule
BR102017006962A2 (pt) * 2017-04-05 2018-10-30 Aethra Sist Automotivos S/A dispositivo de movimentação e regulagem longitudinal de assentos de veículos automotores
JP7190801B2 (ja) * 2018-12-20 2022-12-1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構造
JP2023017185A (ja) * 2021-07-26 2023-02-07 株式会社Tf-Metal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7096A1 (fr) * 1997-08-05 1999-02-12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Glissie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comportant un verrou constitue d'une lame elastiquement flexible
DE202007004524U1 (de) * 2007-03-28 2008-08-0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Arret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US20080231101A1 (en) * 2007-01-30 2008-09-25 Yoshihiro Sakakibara Slide rail unit
US20090218843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Lear Corporation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seat
WO2009145045A1 (ja) * 2008-05-29 2009-12-03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11098610A (ja) * 2009-11-04 2011-05-19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スライ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1740A (en) * 1970-07-23 1972-01-04 American Motors Corp Latch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seat adjusters and the like
JP4320097B2 (ja) * 1999-12-02 2009-08-26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アジャスターのロックプレート付勢構造
JP2005186670A (ja) * 2003-12-24 2005-07-14 Delta Kogyo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FR2904796B1 (fr) * 2006-08-11 2008-10-24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Dispositif d'absorption d'energie en cas de choc pour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sieg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le dispositif
DE102007018715A1 (de) * 2007-04-20 2008-10-23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Fahrzeugsitz
FR2931403B1 (fr) * 2008-05-22 2010-04-23 Sicma Aero Seat Dispositif d'absorption de choc et sieg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JP5214711B2 (ja) * 2010-11-25 2013-06-19 岐阜車体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トラックスライド装置におけるロック機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7096A1 (fr) * 1997-08-05 1999-02-12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Glissie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comportant un verrou constitue d'une lame elastiquement flexible
US20080231101A1 (en) * 2007-01-30 2008-09-25 Yoshihiro Sakakibara Slide rail unit
DE202007004524U1 (de) * 2007-03-28 2008-08-0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Arret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US20090218843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Lear Corporation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seat
WO2009145045A1 (ja) * 2008-05-29 2009-12-03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11098610A (ja) * 2009-11-04 2011-05-19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スライド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863A (zh) * 2014-04-25 2015-11-1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5034863B (zh) * 2014-04-25 2017-10-2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4986067A (zh) * 2015-07-30 2015-10-21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应用于尾撞滑动吸能座椅的互锁保护装置及座椅
CN107848444A (zh) * 2015-08-06 2018-03-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CN107848443A (zh) * 2015-08-06 2018-03-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滑动装置
CN106926757A (zh) * 2017-04-05 2017-07-07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长滑轨机构
CN106926757B (zh) * 2017-04-05 2022-11-01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长滑轨机构
CN11027146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Tf金属株式会社 座椅滑动装置
CN110271460B (zh) * 2018-03-16 2021-08-03 Tf金属株式会社 座椅滑动装置
CN110435488A (zh) * 2018-05-04 2019-11-12 李尔公司 轨道组件
CN110435488B (zh) * 2018-05-04 2022-05-31 李尔公司 轨道组件
CN112744134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滑轨以及包括该滑轨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45962B2 (ja) 2016-01-20
EP2631110A1 (en) 2013-08-28
US20130214112A1 (en) 2013-08-22
EP2631110B1 (en) 2015-07-15
CN103253160B (zh) 2015-09-09
US8936227B2 (en) 2015-01-20
JP2013169892A (ja) 2013-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3160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CN103338680B (zh) 家具部件、包括该家具部件的家具以及相应的连接装置
US8490940B2 (en) Seat track apparatus
US8469328B2 (en) Lock mechanism for seat track slide device
CN103765047B (zh) 单轴致动器
US9145069B2 (en) Seat slide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9457700B2 (en) Head rest
EP3235401A1 (en) Head rest
CN102398536B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EP2902255A1 (en) Head rest
CN101403163B (zh) 成圈工具装置和成圈工具
DE102008060503A1 (de) Verbinder, Verbinderanordnung und Verbindungsverfahren hierfür
KR20080076778A (ko) 헤드레스트
CN105090690A (zh) 负荷支承机构
JP2018095152A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支持構造体
EP2902256A1 (en) Head rest
CN104290629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靠
CN106427681B (zh) 车辆座椅滑动装置
CN100546850C (zh) 组装结构体
CN103189300A (zh) 操作杆锁定装置
CN110861542B (zh) 座椅滑动装置
EP2463145B1 (en) Seat structure
JP2015217878A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の組立方法及び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の組立装置
CN203681320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CN107615415A (zh) 噪声对策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