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0265B -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0265B
CN106460265B CN201580018493.4A CN201580018493A CN106460265B CN 106460265 B CN106460265 B CN 106460265B CN 201580018493 A CN201580018493 A CN 201580018493A CN 106460265 B CN106460265 B CN 106460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nk
section
knitting tool
thickness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84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0265A (zh
Inventor
J.绍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z-Beckett Co
Original Assignee
Groz-Becket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z-Beckett Co filed Critical Groz-Beckett Co
Publication of CN106460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0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0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0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为快速运转的针织机设置的针织工具(10)、优选舌针,具有一根拥有厚度减小的区域的曲折针杆。在所述曲折针杆上连接着笔直的针杆伸出部分(16),该针杆伸出部分同样具有厚度减小的区段(32)。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通过其比所述针杆(15)的高度H1小的高度H2与所述针杆(15)相区分。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厚度减小的区域(32)具有一种长度,该长度至少明显大于由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承载的成圈结构(28)的长度。优选所述厚度减小的区域(32)在总体上比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非厚度减小的区域长。用这种配置来提供一种惊人地有工作能力的高速适宜的针织工具(10)。

Description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至少一个针床的横机或者圆型针织机(Flach- oderRundstrickmaschinen)的针织工具(Strickwerkzeug),在所述针床的导槽中以活动的方式导引这样的针织工具。
背景技术
从DE 197 40 985 C2中公开了所冲制的针织工具、尤其是舌针(Zungennadeln),所述所冲制的针织工具被设立用于:在相应的针床的导槽中沿着纵向方向来回运动。这些针织工具具有通过曲折接条(Mäandersteg)来构成的针杆(Schaft),该针杆定义了第一高度并且从该针杆上延伸出针脚(Fuß)。这根针杆在有些部位处在其高度方面被减小。从所述针杆上延伸出笔直的针杆伸出部分(Schaftfortsatz),该针杆伸出部分在其远离所述针杆的端部上具有比如以针钩和活动地得到支承的针舌的形式构成的成圈的(maschenbildenden)部件。所述成圈的部件在此是所述针织工具的一种部件,在此需要该部件用于形成线圈(Maschen)。所述笔直的针杆伸出部分具有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小于所述针杆的第一高度。所述针杆伸出部分设有统一的厚度。仅仅针杆与针杆伸出部分之间的过渡区还实施有减小的厚度。
这样的针织工具在实践中已经突出地经受验证,因为它们允许针织速度的提高。
存在着大量其它的、在针织工具上构造具有减小的厚度的部位的建议。比如德国专利文件编号680 319公开了一种具有在侧面灵活的针杆的针织工具,在所述在侧面灵活的针杆上连接着一个非厚度减小的针杆伸出部分。所述针杆在针织时被从其导槽中推出,使得所述针杆的厚度减小的区域可以用作在侧面灵活的板簧。所述在侧面灵活的织针可以通过控制部件有弹性地弯曲,用于为了接纳线圈(Maschenübernahme)而与另一根织针相接触。
而德国专利文件20 63 724则公开了一种织针,对于该织针来说针杆在针脚的区域中具有减小的厚度。由此应该可以进行所述针杆的弹性的变形,用于避免在所述针脚碰到锁止件(Schlossteil)时所述针杆被夹住。
DE 36 12 316 A1公开了一种部分地在其厚度方面被减小的织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那里,朝所述织针的针杆的侧边加工了纵向拉伸的、较平的、沿着纵向方向伸展的槽。针杆可以构造为曲折接条。从所述针杆上延伸出一个针杆伸出部分,所述针杆伸出部分在其端部上过渡到成圈结构(Maschenbildungsstruktur)。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以所述针杆的未减小的厚度构造。
此外,从DE 199 39 929 A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针杆的织针,所述针杆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设有小坑(Grübchen)或者伸出部分,所述小坑或者伸出部分形成凹入的或者凸出的式样(Muster)。从该公开文献中也知道了具有波形的针杆的针织工具。
对于所有前面所提到的织针来说,为了驱动所述织针而需要的功率以及机器温度也随着所述针织机的针织速度而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降低针织工具的功率需求以及针织机的工作温度。
该任务由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工具来解决:
所述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具有针杆,从所述针杆上延伸出至少一根针脚,其中,所述针杆具有第一高度和部分地减小的第一厚度。所述高度应该垂直于工具运动方向并且垂直于针背(Nadelnrücken)来测量。所述厚度应该横向于此、垂直于所述针织工具的侧面的扁平侧来测量。所述针杆的、厚度减小的区段的面积优选、但是并非强制超过所述针杆的、非厚度减小的区段的面积。伸出超过所述针杆的针脚的面积在这种研究中在考虑之外。
从所述针杆上延伸出一个笔直的针杆伸出部分,该针杆伸出部分在远离所述针杆的端部上过渡到成圈结构,该成圈结构属于所述织针的成圈的部件。对于舌针来说,所述成圈结构由针钩与针舌所构成。关于针杆纵向方向,所述成圈结构在所述处于背面位置(Rücklage)中的针舌的尖部处终止。对于复合针(Schiebernadel)来说,所述成圈结构由针钩和所述针杆的如下部件所构成,这个部件在滑杆(Schieber)处于最大被拉回的位置中时处于针钩与滑杆之间。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确定第二高度,该第二高度小于所述针杆的第一高度。这个高度通过可以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处测得的最大高度来确定。它们可以在凸头(Höcker)处测量,或者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在无凸头的情况下构成时通过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而后比如统一的高度来确定。
此外,所述针杆伸出部分具有至少两个拥有不同的厚度的区段。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至少和所述成圈结构一样长。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部位处具有未减小的厚度,用于形成支撑点。换句话说,所述针杆可以在多个部位处具有减小的厚度,所述减小的厚度比如通过磨去材料的方式来产生。为了减小厚度,可以在关于所述针织工具的纵向中心面对称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在所一个侧面或者两个侧面上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凹处。
不仅对于所述针杆来说而且对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来说都适用这一点:未减小的厚度与减小的厚度之间的过渡区可以阶梯状、坡道状、以倒圆或者以其它的方式来构成。未减小的厚度与减小的厚度之间的界限可以直线地或者曲线地、比如弧形地伸展。具有未减小的厚度的区段与具有减小的厚度的区段之间的界限也可以直角于针背、斜向于针背或者也平行于针背来布置。不同的界限可以不同地定向。
通过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上的厚度减小,成功地将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与所述针织工具的导引通道之间的摩擦最小化。存在着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横向于其纵向方向的、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但是所述活动性在针织过程中没有干扰。通过针织工具与导槽之间的减小的接触面来降低发热现象和驱动功率需求。但是,尤其是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上的、按本发明的厚度减小在所述针织工具在所述导槽中进行来回运动时避免了所述针织工具的运动阻力的、像否则在针织工具与导槽之间的接触面的大小变化时可能出现的那样的、太大的变化。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设有更小的厚度的区段优选直接与其余的针杆相连地布置并且从该针杆朝所述成圈的部件延伸,其中,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优选在所述成圈的部件处又具有原有的未减小的厚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小心翼翼的纱线处理与所述在宽的部分中厚度减小的针织工具的、容易的可活动性彼此组合起来。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具有更大的厚度的区段优选直接与所述成圈机构相连地布置。通过这种方式,所述针织工具在所述成圈结构处获得较高的刚性和侧面的稳定性。
所述针杆突出部分的更大的厚度优选与所述针杆的、其余的未减小的厚度相协调。比如所述针织工具作为所冲制的针织工具可以由具有统一厚度的扁材、比如板片制成。
优选具有减小的厚度的区段已经通过切屑的或者非切屑的加工方法、比如磨削或者压印来制造,方法是:通过所提到的加工方法在所述针杆和针杆伸出部分的侧面中安置相应的凹处。优选这些凹处比较平,其中,所述凹处的深度处于0.005mm到0.05mm的范围内,优选处于0.01mm到0.03mm的范围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处的深度为0.02mm。所述凹处优选除了其出口区之外具有平坦的底部,使得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在厚度减小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具有笔直的侧边。所述横截面由此优选是矩形横截面(具有经过倒圆的转角)。
优选所述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两个侧面上并且优选也在其余的针杆的两个侧面上具有所述所提到的较平的凹处,使得它们不仅可以用在右转的(rechtsdrehenden)机器中而且可以用在左转的(linksdrehenden)机器中。此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制造具有特别小的直线度偏差的针织工具。此外,所述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适合于用在横机中。
所述针织工具的针杆优选构造为曲折接条杆(Mäanderstegschaft)。为此,所述针杆具有沿着纵向方向定向的接条以及横向于所述接条定向的连接条,其中,接条和连接条确定了曲折形状。所述接条和连接条可以围成锐角、直角或者钝角。所述角度可以统一地加以规定或者具有不同的数值。所述曲折接条杆的较大的区段优选具有减小的厚度。但是,在针脚区域中,所述厚度优选没有减小。优选在所述针杆上构造了至少一个另外的、具有未减小的厚度的部位;优选构造了两个这样的部位。如果在所述针杆上缺少第二个具有未减小的厚度的部位,那么这样的部位可以构造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上。
所述在针织工具的针杆上并且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上设置的凹处优选具有统一的深度。由此所述针杆的减小的厚度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较小的厚度相协调。尤其如果所述针杆具有曲折形状,那么所述织针就拥有在其长度范围内基本上恒定的、侧向的、有弹性的挠性,这一点支持高速应用。
所述针织工具优选是具有针钩和活动地得到支承的针舌的舌针。但是,前面所提到的方案也可以用在其它的针织工具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细节以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从附图、附图的说明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获得。附图示出:
图1是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的、稍许简单化的图示的侧视图,带有对不同的区段和尺寸的特殊的提示;
图2是按照图1的针织工具的截取部分的、在针床的导槽中的俯视图;
图3是按照图1的针织工具的、沿着线条I-I剖切的横截面;
图4-4d是按照图1的针织工具的、沿着线条II-II剖切的横截面;
图5是按照图1的针织工具的、沿着线条III-III剖切的横截面;并且
图6到17是不同的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的实施方式的相应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作为针织工具10示出了一种像优选用在圆织机(Rundmaschine)中那样的针织用针。这样的针织工具10在那里以较大的数目布置在导引部11中。所述导引部11比如可以以针床12的导槽的形式或者以其它的方式来构成。所述针床比如可以具有针织筒(Strickzylinder)、针盘(Rippscheibe)或者平床(Flachbett)的形式。所述导槽如可以从图2中看出的那样被两面侧壁13、14所限定,在所述两面侧壁之间以能够纵向运动的方式支承着所述针织工具10。
所述针织工具10具有针杆15,从该针杆上比如沿着笔直的延长线延伸出纵长的针杆伸出部分16。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可以构造为笔直的结构或者以其它方式构造为纵长的结构,比如稍许弯曲。所述针杆15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优选是具有优选笔直的纵向接条17、18、19、20的曲折杆(Mäanderschaft),其中,相邻的纵向接条17、18、19分别通过较短的(又优选笔直的)连接条21、22彼此间相连接,所述连接条优选直角于所述纵向接条17、18、19来定向。所述纵向接条和连接条的、在针脚区段24之前和之后的数目的位置,如不同的实施方式所示出的那样在此决定性地取决于所述针脚区段的位置。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通过笔直的连接条23也被连接到纵向接条20上,所述笔直的连接条23直角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和所述纵向接条20来定向。所述纵向接条17、18、19确定了第一高度H1作为最大的针杆高度。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额外地具有一些针杆区域,这些针杆区域具有较小的高度H3(参见比如图16)。在两根纵向接条17、20之间构造了针脚区段24,该针脚区段在整个高度H1的范围内延伸并且过渡到超过所述上方的纵向接条20、17来延伸的针脚25。这个针脚用于驱动所述针织工具10,以便所述针织工具10可以在所述导槽中沿着纵向方向来回运动。
所述从针杆15上延伸出去的针杆伸出部分16优选具有笔直的下方的边缘26,所述下方的边缘26优选与所述针杆15的、不仅针脚区段24而且其它的区段、比如纵向接条18以及后面的端部区段27的、下方的边缘处于一条线中。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具有最大的第二高度H2,该第二高度小于所述针杆15的高度H1。所述高度H2在图1和所有其它的实施例中被理解为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最大的高度。但是,所述前面和接下来所解释的实施例也可以如此稍作改动,使得所述最大的第二高度H2是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平均高度。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在其远离所述针杆15的端部上过渡到成圈结构28,该成圈结构用于进行成圈(Maschenbildung)。一个定位在末端的针钩29属于所述成圈结构28。必要时可以加进来其它的元件,比如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在针舌支承30上得到支承的针舌31。在当前的实施例中所述针舌的尖部在其处于背面位置中时标记出所述成圈结构28的末端。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代表着所述针杆15与所述成圈结构28之间的连接。该针杆伸出部分以所述针杆15出发具有第一区段32,该第一区段在图1和图6、7、8中用深色示出。在这个区段32上连接着另一个区段33,该另一个区段最后过渡到所述成圈结构28。所述两个区段32、33具有不同的厚度D1、D2。尤其所述区段32的厚度D1小于所述区段33的厚度D2。所述成圈结构28可以具有一种厚度,该厚度与所述区段33的厚度D2相协调或者完全或者在部分区域中又稍许小于后者。
所述针杆15也优选具有多个拥有不同的厚度的区段。所有这样的厚度减小的区域在所有附图1、6、7、8中都用深色示出。比如,所述纵向接条17、18、19、20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地具有减小的厚度,该减小的厚度与所述区段32的减小的厚度D1相协调或者也有别于后者。其它的部件、比如所述针脚区段24和所述连接条22、23拥有未减小的厚度D,该厚度D优选与所述区段33的厚度D2相协调。为了说明问题,在图2中以俯视图绘入了所述区段32、33。如可以看出的那样,如此设计所述区段33的厚度的尺寸,使得该区段插到所述导槽中。同样的情况适用于所述连接条23及其它更厚的区段的厚度。所述区段32的厚度减小结构优选相对于所述针杆纵轴线34对称地布置(图2)。为此,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两个侧面中构造了凹处35、36,所述凹处的深度按应用情况应该为百分之一到五毫米。可以考虑有偏差的深度。所述凹处35、36可以如在图2中示出的那样彼此完全重叠或者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沿着纵向方向相互错开地构成。这一点适用于所有实施方式。无论如何,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布置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与针杆15之间的接条23设有未减小的厚度D2。在所有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针杆15上设置了至少一个另外的、具有减小的厚度D2的部位,该部位可以通过所述针脚区段24来构成。可以设置其它的、具有所述厚度D2的支撑点。
所述凹处35、36还可以再次从图4中看出来。图3示出了在图1中穿过所述区段33的剖面I-I。图4示出了在所述剖切线II-II处穿过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区段32的剖面。如可以看出的那样,所述两个凹处35、36优选具有相同的深度T1、T2。每个凹处35的底部都优选是平的,因而所述剖面在所述针织工具的两侧上具有笔直的边缘37、38。但是要指出,所述深处T1和T2可以不同地构成。此外,按照图4的横截面的边缘37、38可以彼此平行,或者如果有期望也可以相对于彼此呈现其它的关系或者呈一锐角。此外,所述边缘也可以按需要构造为稍许弯曲的结构。比如所述凹处35、36可以具有稍许凸出的底部或者也凹入地构成的底部,为此示范性地参见图4a和图4b中的放大图。如图4c和4d所示出的那样,所述凹处也可以具有完全或者部分地倾斜地朝其它的侧面定位的底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在图4a和4d中示出的横截面形状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不仅可以被设置在厚度减小的横向接条21的区域中并且/或者可以被设置在一根或者多根纵向接条17-20上。由此比如在操纵轻便性(Leichtgängigkeit)、含油性(Ölhaltung)和耐脏性方面产生特殊的优点。
按照本发明,所述区段32具有比所述成圈结构28的长度大的长度。优选所述区段32的长度也大于所述非厚度减小的区段33的长度。在许多实施方式中,所述区段32的长度大于由所述成圈结构28和区段33的长度构成的总和。
此外,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区段32的长度大于所述纵向接条20的、厚度减小的区段的长度,所述纵向接条20朝所述针脚25的方向(通过所述连接条23)来连接到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上。
优选所述区段32也比所述连接在针脚区域24上的、处于所述针脚区段24的背向针杆伸出部分16的一侧上的纵向接条17的厚度减小的区域长。
所述针杆15优选拥有至少三个不是厚度减小的区域。对于按照图1的针织工具来说,这就是所述连接条23、所述连接条22和所述针脚区段24。
所述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10可以在不对所述针织机进行改动的情况下取代传统的针织工具并且像所述针织机一样工作。但是,所述针织工具在所需要的驱动功率和其温度特性方面得到了优化。在像按照图1示出的那样的对称的实施方式中,这一点在不取决于所述针织机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适用。通过所述区段32的厚度的减小,所述针织工具10与所述导槽的侧壁13、14之间的接触面显著地得到减小。同时,所述针织工具、尤其是所述成圈结构28获得一定的侧面的灵活性,由此所述针织过程对突然的干扰或者类似情况变得不太敏感。此外,可以在所述凹处35、36中接纳灰尘、沉积物和脏物,而没有导致织针被夹住。此外,所述凹处35、36可以用作润滑剂容器。
所述针织工具10尤其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区域中与所述针床12的侧面13、14之间的侧面的接触被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点在没有妥协针织精度的情况下促进了所述针织工具的操纵轻便性。所述凹处35、36不是在整个针杆伸出部分16的范围内而是仅仅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区段32以及所述针杆15的所选出的部位中延伸并且在其之间比如在所述区段33以及所述连接条22、23和所述针脚区段24中相应地存在着具有未减小的厚度D、D2的部位,通过上述方式产生所定义的支撑点和接触点,所述支撑点和接触点精确地对所述针织工具10进行定位和导引。各个支撑点之间的长度可以按应用情况根据需求来设计。为此,要参照所述针织工具10的、下面的在图6到9中示出的并且概括地讨论的实施方式:
在图6到8中示出的、接下来所讨论的针织工具10优选是对称的,也就是说所述凹处35、36在两侧上相同。但是也可以在针织工具的一侧上设置所示出的凹处式样(Vertiefungsmuster)之一并且在另一侧上设置所示出的凹处式样中的任意的其它的式样。这产生不对称的织针,所述不对称的织针的特性可能取决于运行方向。
在图6中示出了在针脚位置I中具有针脚的、较短的针织工具10的实施方式,所述针织工具在其针脚25的两侧分别仅仅具有一根连接条17、20。为简明起见,在很大程度上省略所述附图标记。但是在此适用伴随图1所引用的附图标记。如可以看出的那样,所述针织工具10根据图6A具有三个无厚度减小情况的支撑点,也就是所述连接条23、所述针脚区段24和所述端部区段27的一部分。所述厚度减小的区段32比所述区段33长并且比所述成圈结构28长。这个结论除了在图6O中最下面表明的织针之外不受限制地适用于所述针织工具10的所有实施方式。但是,在那里所述区段32的长度按照本发明还总是大于所述成圈结构28的长度。
如图6B和C所示出的那样,所述区段32可以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升高的区段39的前面终止或者延伸到该区段39的里面。如图6B示出的那样,此外可以在所述区段32上布置非厚度减小的区域,用于在这里支持对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侧面的支撑。按照图6B的织针具有三个支撑点,所述三个支撑点通过所述区段39、所述连接条23和所述针脚区段24构成。按照图6C的织针具有二个支撑点23、24。对于按照图6D的织针来说,又设置了三个以所述连接条23的、所述区域40和所述针脚区段24的形式构成的支撑点。
对于按照图6E的织针来说,所述针杆伸出部分与在图6B中相类似地构成。附加地,所述针杆15在所述端部区段27处具有未减小的厚度,从而又在所述连接条23处、在所述针脚区段24处以及在所述端部区段27中产生三个支撑点。但是,所述端部区段27不是强制性的,如图6F所示。这种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图6G通过以下方式得到改进:所述区段32的变细的区域一直延伸到所述区段39的里面。如果需要,又可以按照图6H设置一个区域40,用于对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厚度减小的区域进行侧面的支撑。
图6I示出了另一种改动方案。所述厚度减小的区段32在这里延伸超过所述升高的区段39,从而产生一种特别灵活的织针。按照图6J,在所述区域39中的侧面的支撑可以通过升高的区带41来构成,该区带被所述厚度减小排除在外并且在其厚度方面与所述连接条23和/或所述针脚区段24相协调。所述区带41如所示出的那样可以构造为矩形或者也可以构造为正方形、圆形或者其它式样。
图6K到M示出了一些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端部区段27上设置了作为较宽的纵向筋条构成的、非厚度减小的区域,所述非厚度减小的区域引起对于所述端部区段27的侧面支撑。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可以像这三种实例应该表明的那样根据上面所提到的原理和设计方案中的每一种来构成。
图6M示出了一种与图6C非常类似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区段32在所述升高的区段39的中心处终止。但是所述区段32也可以像图6O示出的一样如已经强调的那样短得多。此外,按照图6N和O的织针也可以设有一个按照图6A或者图6K的端部区段27。可以考虑其它的改动方案。
图7和8示出了所述按本发明的、具有较长的针杆15的针织工具10的其它的实施方式。
关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又可以考虑所有按照图6A到O的配置方案并且可以将其任意地与所述针杆15的接下来所解释的设计方案组合起来。如图7A和B所示出的那样,所有连接条22、22a、b、c都可以设有优选垂直地被放在中心处的、非厚度减小的区域。而所述纵向接条17、18等等则被减小了厚度,其中,所述厚度减小按需要可以一直延伸到所述连接条22到22c并且延伸到其里面。相应的情况适用于所述端部区段27,所述端部区段27在与紧邻的厚度减小的纵向接条17a对齐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具有厚度减小。
在与此有别的情况下,在按照图7D到F的实施方式中,仅仅单个的连接条22c、22b或者其它的连接条没有被减小厚度。这种针杆配置又可以与针杆伸出部分的所有前面所描述的配置相组合,为此图7D到F仅仅给出了实例。
从图8A到E中可以得知其它的实例。比如可以设置针杆15,该针杆的支撑点仅仅通过所述连接条22、所述针脚区域24和所述通过多个曲折(Mäander)与针脚区域24相连接的端部区段27来构成。对于这种织针来说,如图8B和C仅仅示范性地所勾画的那样,可以使用所有前面所描述的针杆伸出部分16。也可以如图8D和E所示出的那样,取代所述端部区段27在其它的部位上通过非厚度减小的区域、比如通过所述连接条22c来进行支撑。又可以使用前面所描述的针杆伸出部分16的所有配置。
图9示出了所述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10的、其它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示出了在图9A中示出的针织工具的改动方案,所述针织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与按照图1的针织工具相协调并且就此而言可以根据对其的描述在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为基础的情况下来理解。在与按照图1的针织工具10有差别的情况下,对于按照图9A的针织工具10来说,在所述纵向接条18与所述连接条22之间布置了其它的纵向接条17a、18a,所述其它的纵向接条与所述纵向接条17、18形成曲折结构(Mäanderanordnung)并且同样具有减小的厚度。处于下面的、在图9B到9E中示出的针织工具通过其相应的针脚25的位置或者所述针杆15中的曲折的构造区别于彼此。如图9B、9C和9D所示出的那样,所述针脚25也可以相对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以较大的间距布置在针脚位置II、III或者IV中。通过用于所述针脚25的四个不同的位置I到IV,所述相应的织针可以与三角座(Strickschloss)的不同的轨道共同作用并且由此执行不同的工作运动。如图9B到9D所示出的那样,所述针杆15可以在所述针脚25与所述连接条23之间完全构造有减小的厚度。但是,尤其对于在针脚位置IV中具有针脚25的织针来说,可能有利的是,在所述针脚25与所述连接条23之间插入了至少一个支撑点、必要时也插入多个支撑点。这样的支撑点比如通过没有被减小厚度的区域或者区带42所构成。这样的区带42可以构造在连接条上并且可以占据所述连接条的整个高度或者也仅仅占据其部分。
图10示出了用于具有较短的针杆(图10A、10B)或者具有较长的针杆(图10C、10D)的、具有在位置I和II中的不同的针脚位置的针织工具10的实例。像可以在按照图9的实例中看出的那样,明显地可以在所述针脚25与所述连接条23之间仅仅布置所述纵向接条20或者一个由多根纵向接条和连接条所构成的曲折结构(参见图10B或者10D)。
对于单轨的(einbahnig)机器来说,可以设置按照图11的针织工具。这些针织工具可以具有针杆15,该针杆没有曲折结构。所述针脚25在那里通过所述纵向接条和所述连接条23直接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相连接。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可以比所述针杆15长。
图12示出了另一种针组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在那里涉及在不同的位置中具有多个针脚25a、25b、25c的针织工具10。如图12A和12B以及图12D所示出的那样,所述针杆15可以作为笔直的接条构造在所述针脚25a、25b之间。所述针杆也可以在所述针脚25a、25b和/或25c之间具有与所述针脚区段24相类似的垂直支撑区段,而没有由此构成曲折。这样的支撑区段43可以从图12C、12D和12E中看出来。在其它方面相应地适用上面对所述针织工具10的其它实施方式所作的描述。
可以考虑其它的改动方案。图13示出了为此作为针织工具10所谓的桥针,所述桥针的针脚25可以按实施方式(A-D)布置在每个所期望的位置I到IV中。如在所有前面所描述的针织工具中那样,所述针脚区段24在这里相应地设有未减小的厚度。其它的、与针脚区段24相对应的支撑区段43可以在所述针脚25的两侧布置在所述针杆上。这样的支撑区段43可以厚度减小地构造。但是它们也可以具有一些拥有未减小的厚度的区带42,用于引起侧面的支撑。
图14示出了按本发明的针织工具的、另一种有启发性的实例。按照图14A的针织工具10在紧挨着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邻接的针脚区段24处具有针脚25。在所述针脚区段24的两侧,延伸着具有减小的厚度的针杆或者针杆突出部分区域。以此为出发点推导出按照图14B的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针脚25布置在所述针杆的后面的端部上。在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与所述针杆15之间的过渡带上,又可以构造具有未减小的厚度的区带42,用于对所述针织工具10进行侧面的支撑。
图15示出了另一种改动过的实例。所述针脚25如在图14B中一样布置在所述针杆15的后面的端部上。所述针杆15构造为伸展的、笔直的、具有支撑区段43的针杆。所述针杆15在所述连接条23处并且在所述针脚区段24处得到侧面的支撑。
图16又示出了一组具有不同的针杆形状和针脚位置的曲折针(Mäandernadeln)。所述实施方式示范性地代表着针织工具10,其针杆15被划分为一个具有较大的高度H1的第一区段15a和一个第二区段15b,所述第二区段15b的高度H3小于所述高度H1、但是优选大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的高度H2。但是它也可以小于所述高度H2。关于所述针脚位置、区带42或者其它的结构变型方案,要参照上面对前述实施方式所作的描述。
前面首先普遍地并且而后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所解释的、按本发明的方案不仅可以在极为不同的类型的舌针上得到实现,而且可以在其它的针织工具、比如复合针上得到实现。图17示出了一种这样的针织工具10,该针织工具由与滑杆45共同作用的织针44所构成。不仅所述滑杆45而且所述织针44都根据以下原则来构成: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厚度减小的区段32至少和所述成圈结构28一样长。
为快速运转的针织机设置的针织工具10、优选舌针,具有拥有厚度减小的区域的曲折针杆。在所述曲折针杆上连接着笔直的针杆伸出部分16,该针杆伸出部分同样具有厚度减小的区段32。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通过其比所述针杆15的高度H1小的高度H2与所述针杆15相区分。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厚度减小的区域32具有一种长度,该长度至少明显大于所述由针杆伸出部分16来承载的成圈结构28的长度。优选所述厚度减小的区域32在总体上比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非厚度减小的区域长。用这种配置来提供一种惊人地有工作能力的高速适宜的针织工具10。
附图标记列表:
10 针织工具
11 导引部
12 针床
13、14 侧壁
15 针杆,15a、15b-针杆的区段
16 针杆伸出部分
17-20 纵向接条
21-23 连接条
H1 第一高度,所述针杆15的高度
24 针脚区段
25 针脚
26 下方的边缘/针背
27 所述针杆15的端部区段
H2 第二高度,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高度
28 成圈结构
29 针钩
30 针舌支承
31 针舌
32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厚度减小的区段
33 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无厚度减小的区段
34 针杆纵轴线
35、36 凹处
T1、T2 所述凹处35、36的深度
37、38 区段32中的横截面的侧面的边缘
39 升高的区段
40 所述区段32的非厚度减小的区域
41、42 区带
I-VI 针脚位置/针脚部位
43 支撑区段
44 织针
45 滑杆。

Claims (18)

1.用于具有至少一个针床(12)的横机或者圆型针织机的针织工具(10),所述针床具有用于能够纵向运动地导引的针织工具(10)的导引部(11),其中,所述针织工具(10)具有:
设有至少一根针脚(25)的针杆(15),该针杆具有第一高度(H1)并且部分地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相对于所述针杆(15)的最大的厚度得到了减小;
带有纵长的针杆伸出部分(16),该针杆伸出部分(16)通过笔直的、直角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定向的连接条(23)被连接到纵向接条(20)上,该纵向接条(20)属于所述针杆(15),并且该针杆伸出部分从所述针杆(15)上延伸出去并且在其远离所述针杆(15)的端部上过渡到成圈结构(28),其中,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具有比所述第一高度(H1)小的第二高度(H2),所述连接条(23)具有最大的厚度;
其中,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具有至少两个拥有不同的厚度的区段(32、33);
其中,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至少如所述成圈结构(28)那样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紧邻所述针杆(15)。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具有较大的厚度的区段(33)紧邻所述成圈结构(28)。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较大的厚度与所述针杆(15)的最大的厚度相协调。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在至少一个部位(II-II)处具有拥有笔直的侧面边缘(37、38)的横截面。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在至少一个部位(II-II)处具有矩形横截面。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在至少一个部位(II-II)处具有关于所述工具中轴线(34)定心的对称的横截面。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5)构造为曲折接条杆。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5)具有至少三个拥有最大的厚度的部位。
1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25)布置在所述针杆(15)的针脚区段(24)上,其中,所述针脚区段(24)具有最大的厚度。
11.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5)在紧邻所述针脚(25)的情况下具有拥有第一厚度的部位。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5)的第一厚度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较小的厚度相协调。
1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结构(28)包括针钩(29)。
1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结构(28)包括针舌(31)。
1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或者所述针杆(15)的、其它的具有第一厚度的部位在一根或者多根纵向接条(17-20)处和/或在一根或者多根横向接条(21)处具有拥有不直的侧边(37、38)的横截面。
1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在每个部位(II-II)处具有拥有笔直的侧面边缘(37、38)的横截面。
1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在每个部位(II-II)处具有矩形横截面。
1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伸出部分(16)的、设有较小的厚度的区段(32)在每个部位(II-II)处具有关于所述工具中轴线(34)定心的对称的横截面。
CN201580018493.4A 2014-04-03 2015-03-20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Active CN106460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63453.5A EP2927360B1 (de) 2014-04-03 2014-04-03 Strickwerkzeug für Strickmaschinen
EP14163453.5 2014-04-03
PCT/EP2015/055987 WO2015150123A1 (de) 2014-04-03 2015-03-20 Strickwerkzeug für strickmaschin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0265A CN106460265A (zh) 2017-02-22
CN106460265B true CN106460265B (zh) 2019-12-17

Family

ID=5042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8493.4A Active CN106460265B (zh) 2014-04-03 2015-03-20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765456B2 (zh)
EP (1) EP2927360B1 (zh)
JP (1) JP6621417B2 (zh)
KR (1) KR102355649B1 (zh)
CN (1) CN106460265B (zh)
BR (1) BR112016021052B1 (zh)
PT (1) PT2927360T (zh)
TW (1) TWI610003B (zh)
WO (1) WO20151501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18434B1 (de) * 2017-06-19 2019-05-01 Groz-Beckert KG Maschinenstrickwerkzeug, insbesondere maschinenstricknadel
KR101941122B1 (ko) * 2018-08-27 2019-01-22 이일영 편기용 니들 및 이를 갖는 환편기
PT3690095T (pt) * 2019-01-31 2022-06-27 Groz Beckert Kg Agulha de máquina de tricotar e sistema de tricotagem
PT4015690T (pt) 2020-12-16 2023-03-06 Groz Beckert Kg Ferramenta de tricotar
WO2022128297A1 (de) 2020-12-16 2022-06-23 Groz-Beckert Kg Strickwerkzeu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23971A1 (de) * 1970-05-20 1971-12-02 Vyzkumny ustav pletarzsky, Brunn (Tschechoslowakei) Arbeitselement einer Stri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Nadelfuß
US3949572A (en) * 1969-12-29 1976-04-13 Vyzkumny A Vyvojovy Ustav Zavodu Vseobecneho Strojirenstvi High impact knitting needle
DE2818711A1 (de) * 1978-04-28 1979-11-08 Needle Industries Ltd Zungennadel
DE19604954C1 (de) * 1996-02-10 1997-02-27 Groz & Soehne Theodor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DE19740985A1 (de) * 1997-09-18 1999-04-01 Groz Beckert Kg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US6298692B1 (en) * 1998-08-24 2001-10-09 Fukuhara Needle Co., Ltd. Knitting instrumentalities for a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1403163A (zh) * 2007-10-02 2009-04-0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装置和成圈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0319C (de) 1935-08-13 1939-08-26 Elite Diamantwerke Akt Ges Verfahren, Flachstrickmaschine und Nadel zur Herstellung von Strickware mit uebergehaengten Maschen
CS150732B1 (zh) 1969-12-29 1973-09-17
US4036036A (en) * 1976-03-22 1977-07-19 The Torrington Company Latch needle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4255948A (en) * 1978-04-26 1981-03-17 Needle Industries Limited Stress reducing latch needle shank
JPS61239065A (ja) 1985-04-12 1986-10-24 福原ニ−ドル株式会社 丸編機用のメリヤス板針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4414703C2 (de) 1994-04-14 1996-09-19 Liba Maschf Wirknadel fü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DE10300830B3 (de) * 2003-01-10 2004-08-05 Groz-Beckert Kg Strickwerkzeu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dieses
DE10333172B4 (de) * 2003-07-22 2006-01-19 Groz-Beckert Kg Strickmaschinennadel
DE102006004099B3 (de) * 2006-01-28 2007-07-19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element, insbesondere Wirknadel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sowie Wirkmaschinen-Barre
EP2172584B1 (de) * 2008-10-02 2013-01-09 Groz-Beckert KG Strickmaschinennadel mit geschlitztem Mäanderboge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9572A (en) * 1969-12-29 1976-04-13 Vyzkumny A Vyvojovy Ustav Zavodu Vseobecneho Strojirenstvi High impact knitting needle
DE2123971A1 (de) * 1970-05-20 1971-12-02 Vyzkumny ustav pletarzsky, Brunn (Tschechoslowakei) Arbeitselement einer Stri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Nadelfuß
DE2818711A1 (de) * 1978-04-28 1979-11-08 Needle Industries Ltd Zungennadel
DE19604954C1 (de) * 1996-02-10 1997-02-27 Groz & Soehne Theodor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DE19740985A1 (de) * 1997-09-18 1999-04-01 Groz Beckert Kg Gestanztes Strickwerkzeug
US6298692B1 (en) * 1998-08-24 2001-10-09 Fukuhara Needle Co., Ltd. Knitting instrumentalities for a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1403163A (zh) * 2007-10-02 2009-04-0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圈工具装置和成圈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21052A2 (zh) 2017-08-15
EP2927360B1 (de) 2017-03-08
US20170029990A1 (en) 2017-02-02
KR20160140680A (ko) 2016-12-07
CN106460265A (zh) 2017-02-22
BR112016021052B1 (pt) 2022-04-05
US9765456B2 (en) 2017-09-19
EP2927360A1 (de) 2015-10-07
WO2015150123A1 (de) 2015-10-08
JP2017512921A (ja) 2017-05-25
PT2927360T (pt) 2017-04-20
TWI610003B (zh) 2018-01-01
TW201604344A (zh) 2016-02-01
KR102355649B1 (ko) 2022-01-26
JP6621417B2 (ja) 2019-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0265B (zh)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工具
EP2063009B1 (en) Sinker for a knitting system and knitting system showing reduced wear
KR102607933B1 (ko) 루프 형성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구성 요소
US8438877B2 (en) Knitting system with flattened guide channels
KR100969499B1 (ko) 내부로 안내되는 바늘
KR100841542B1 (ko) 편성 시스템용 구성부품
KR102285359B1 (ko) 경편기용 복합침
US8578740B2 (en) Slider needle with improved slider
KR20180033287A (ko) 루프 형성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KR940702572A (ko) 고리바늘뜨개 기계를 위한 고리바늘을 고정시키고 인도하는 장치(Device for clamping hook needles for a crocheting machine)
US2822679A (en) Yarn guides
ATE555239T1 (de) Nadelschloss sowie kolierstrick- oder - wirkmaschine
JP5232862B2 (ja) 円形靴下編み機における編み目の移動のためのプッシャー
JP2006188775A5 (zh)
KR200176322Y1 (ko) 경편기의 패턴 디스크
JP2010168714A (ja) 滑り面を有するべら型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06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