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0281A - 座席的斜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席的斜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0281A
CN101400281A CNA2007800086674A CN200780008667A CN101400281A CN 101400281 A CN101400281 A CN 101400281A CN A2007800086674 A CNA2007800086674 A CN A2007800086674A CN 200780008667 A CN200780008667 A CN 200780008667A CN 101400281 A CN101400281 A CN 101400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esin
reclining apparatus
internal gear
wedg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86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0281B (zh
Inventor
福泽觉
丹羽洋
加藤敏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306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00626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323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26825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00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0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2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2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24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 A47C1/025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by means of a rack-and-pinion or like gear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60N2/225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e.g. one gear without sun g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60N2/225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形成利用如下所述的差动传动机构(塔伍迈尔机构)的汽车座席等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即:不需要外齿轮的滑动轴承压入面的精密加工,另外,斜靠装置的设计自由度不受到轴承衬的标准规格的制约,能够低成本制造。其是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设置有差动传动机构的斜靠装置,所述差动传动机构使内齿轮(1)、和齿数比其少的外齿轮(2)啮合,在外齿轮(2)的轴孔(3)、和与内齿轮(1)的轴(4)成一体的凸轮(5)的小径部分之间形成的弧状的间隙,以使一对楔形片(6、6’)的变细端部(6a、6a’)相互相反朝向的方式进行配置。在楔形片(6、6’)被与内齿轮(1)的轴(4)一体地设置的凸轮(5)推压而在弧状间隙内滑动移动时,楔形片(6、6’)的成为摩擦滑接面的至少外侧面(6b、6’b)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座席的斜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席的斜靠装置,具体来说涉及适合汽车坐席的斜靠装置等的座席的斜靠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采用齿轮的差动传动机构,能够调节靠背倾斜角度的座席的斜靠装置被人们周知。
主要基于图5,进而部分利用图1说明以往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使用齿轮的差动传动机构的情况下,这在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设置有齿轮的差动传动机构。
在该差动传动机构中,使内齿轮1(参照图1)、和齿数比其少的外齿轮2啮合,将其嵌入外齿轮2的轴孔中。还有,在该差动传动机构中,在环状轴承衬10、内齿轮1的轴4、和其滑动轴承11之间形成的弧状间隙,以使一对楔形片6、6’的变细端部6a、6a’相互相反朝向的方式配置,设置有向两个楔形片远离的方向赋予弹性力的压缩卷簧7。
根据该机构可知,楔形片6、6’通过在内齿轮1的轴4设置的滑动轴承11、和其突起部11a的操作,在弧状的间隙内滑动移动时,外齿轮2从内齿轮1远离,从而能够调节靠背倾斜角度。
这样的差动传动机构还称为塔伍迈尔(タウメル;taumel)机构,在使用其的汽车坐席的斜靠装置中,如上所述地在外齿轮2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衬10,形成为楔形片6、6’与该轴承衬10摩擦滑接的结构(专利文献1、2)。
在楔形片6、6’与这样的轴承衬10摩擦滑接的机构的汽车坐席的斜靠装置中,均需要将轴承衬10压入外齿轮2的内部,使得楔形片6、6’的动作顺畅。
还有,轴承衬10的滑动移动面由滑动移动性良好的树脂形成,还有时被称为卷绕衬套,例如,由图4所示的层叠结构构成,形成为包括里衬金属片10a、在其上重叠形成的多孔烧结层10b、和一部分填充在该多孔烧结层10b的细孔中的滑动移动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树脂层10c的层叠滑动轴承。
专利文献1:特开平3—237904
专利文献2:特开2004—33401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汽车等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需要将外齿轮的轴承衬压入面精度良好地加工,使得压入的轴承衬的轴承面在压入时不变形。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轴承衬优选使用上述层叠结构的轴承衬,但通常能够得到的层叠结构的轴承衬的标准尺寸取决于轴承厂家,若使用其,则限制斜靠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
还有,在将层叠结构的轴承衬作为标准尺寸以外的特别定购品使用的情况下,轴承价格变得非常高昂,市场竞争力降低,丧失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形成利用如下所述的差动传动机构(塔伍迈尔机构)的汽车坐席等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即:不需要外齿轮的内部的轴承衬,即能够省略外齿轮的轴承衬压入面的精密加工,另外,斜靠装置的设计自由度不受到轴承衬的标准规格的制约,能够低成本制造。
另外,在所述以往的汽车等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由于滑动移动的楔形片、和轴承衬的树脂层反复摩擦接触,导致树脂层剥离,这一情况也成为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形成利用如下所述的差动传动机构(塔伍迈尔机构)的汽车坐席等中能够适用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即:改进具有安装有轴承衬的外齿轮的差动传动机构中的使用耐久性,外齿轮内部的轴承衬的树脂层不从表面剥离,另外,不引起层间剥离,耐久性良好。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设置有差动传动机构,该差动传动机构使内齿轮、和齿数比其少的外齿轮啮合,在外齿轮的轴孔、和内齿轮的轴之间形成的弧状间隙,将一对楔形片以使该一对楔形片的变细端部相互相反朝向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设置有向两个楔形片远离的方向赋予弹性力的弹簧,所述楔形片被设置于内齿轮的轴的凸轮推压,在所述弧状间隙内滑动移动时,外齿轮从内齿轮远离,从而能够调节铰链的张开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由此楔形片在规定的弧状间隙内滑动移动时,与外齿轮的轴孔的内周面或内齿轮的轴的外周面经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接触。
因此,不需要在外齿轮的轴孔的内周面或内齿轮的轴的外周面预先压入轴承衬或滑动轴承,即,不需要将外齿轮的轴承衬压入面精度良好地加工,也不需要在内齿轮的轴的外周面另行组装滑动轴承。
另外,不需要使用以往使用的规定尺寸的层叠结构的轴承衬,因此,提高斜靠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
尤其,若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经由中间层层叠一体化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则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通过中间层的物性的选择,在与基材的直接的粘接力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粘接力高的状态层叠一体化。
在将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基材层叠一体化时,作为密接性良好的中间层,可以举出金属喷镀层。金属喷镀层由于表面的多孔性而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容易发挥锚定效果,得到密接性优选的层叠结构。
若树脂等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经由中间层形成于所述楔形片上,则与基材的密接强度变高。尤其,若中间层为金属喷镀层,则能够将楔形片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基材牢固地密接,因此优选。
另外,若金属喷镀层由铜合金等软质金属构成,则即使在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磨损的情况下也不磨损对象材料,因此,保持润滑特性,因此优选。另外,铜合金等软质金属的热传导率高,且散热效果高,因此,即使异常磨损的情况下,也避免楔形片由于摩擦热而异常升温的情况。
作为所述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采用低摩擦系数的树脂,形成为被膜的情况下,容易形成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
尤其,所述树脂被膜为氟树脂,例如在粘合剂树脂中添加氟树脂的氟树脂被膜的情况下,低摩擦特性优越,因此优选。另外,在氟树脂被膜为含有选自石墨、二硫化钼及金属氧化物构成的一种以上的固体润滑剂的氟树脂被膜的情况下,提高耐磨损性及耐剥离性,因此优选。
尤其,氟树脂被膜在采用相对于氟树脂100重量份,配合粘合剂树脂60~130重量份,并且,配合了5~30重量%的选自石墨、二硫化钼、金属氧化物的一种以上固体润滑剂的氟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低摩擦特性、耐磨损性、耐剥离性更可靠地优越。
另外,为了解决所述第二目的,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上述座席的斜靠装置中,在外齿轮的轴孔中固定设置有滑动面由树脂形成的轴承衬,进而所述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由上述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通过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楔形片在规定的弧状的间隙内滑动移动时,经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外齿轮的轴孔内周面的轴承衬的树脂层或内齿轮的外周面接触。
因此,在外齿轮的轴孔内周面设置的轴承衬的树脂层从楔形片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具有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的以往例相比变小,剥离轴承衬的树脂层的表面的力相应减小,轴承衬的树脂层不从表面剥离,另外,也难以引起从层内部的剥离(层间剥离现象)。
若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经由中间层层叠一体化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则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通过中间层的物性的选择,即使在与基材的直接的粘接力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粘接力高的状态层叠一体化,在长期使用方面耐久性良好,楔形片经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轴承衬的树脂层接触。
这样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在座席为汽车用坐席的情况下,即汽车坐席的斜靠装置中,充分发挥上述作用。
本发明在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设置有差动传动机构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由此楔形片时常经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外齿轮的轴孔的内周面、或内齿轮的轴的外周面接触,因此,不需要在与楔形片摩擦滑接的部件上预先设置轴承衬,可以省略以往的外齿轮等中的轴承衬压入面的精密加工,另外,斜靠装置的设计自由度也不受到轴承衬的标准规格的制约,具有形成为能够低成本制造的汽车坐席等座席的斜靠装置的优点。
尤其,若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经由金属喷镀层等中间层层叠一体化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则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通过中间层的物性的选择,即使在与基材的直接的粘接力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粘接力高的状态层叠一体化。
若氟树脂等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经由中间层形成于所述楔形片上,则与基材的密接强度变高。尤其,若中间层为金属喷镀层,则能够将楔形片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基材可靠地密接,因此优选。
尤其,在含有规定的固体润滑剂的氟树脂被膜的情况下,耐磨损性及耐剥离性变高。
另外,本发明在座席的斜靠装置中,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由此楔形片经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外齿轮的轴孔的轴承衬接触,因此,难以引起与楔形片摩擦滑接的轴承衬的树脂层的剥离等,还具有形成为基于耐久性良好的差动传动机构(塔伍迈尔机构)的汽车坐席等座席的斜靠装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斜靠装置的局部缺欠剖面图。
图2是楔形片的立体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斜靠装置的局部缺欠剖面图。
图4是轴承衬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以往的斜靠装置的要部的局部缺欠剖面图。
图中:1—内齿轮;2—外齿轮;3—轴孔;4—轴;5—凸轮;6、6’—楔形片;6a、6’a—变细端部;6c—内侧面;6d—前端面;6e—弹簧保持用凹部;6f—表(背)面;7—压缩卷簧;10—轴承衬;10a—里衬金属片;10b—多孔烧结层;10c—树脂层;11—滑动轴承;11a—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是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设置有规定的差动传动机构的斜靠装置,在该差动传动机构中,使内齿轮1、和齿数比其略少的外齿轮2啮合,在外齿轮2的轴孔3、和与内齿轮1的轴4成一体的凸轮5的小径部分之间形成的弧状的间隙,以使一对楔形片6、6’的变细端部6a、6a’相互相反朝向的方式配置,并且,设置向两个楔形片6、6’远离的方向赋予弹性力的压缩卷簧7,楔形片6、6’被与内齿轮1的轴4一体地设置的凸轮5推压,在弧状的间隙内滑动移动时,外齿轮2从内齿轮1远离,啮合被脱落,形成铰链的张开角度能够调节的座席的斜靠装置,楔形片6、6’的成为摩擦滑接面的至少外侧面6b、6’b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
外齿轮2比内齿轮1的齿数少一个以上即可,若例示其范围,即为少1~10,优选2~5左右,通常少1~3左右,尤其,这样的齿数的关系不限定。
楔形片6、6’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在一端形成有变细的端部6a即可,其整体形状的细部或弯曲的程度等尤其可以通过设计来适当变更。
对于向两个楔形片6、6’远离的方向赋予弹性力的弹簧的方式,图示了压缩卷簧,但可以例示其他,可以采用一部分缺欠的环状弹簧、或缓冲器或橡胶、弹性树脂等具有弹性作用的周知的部件。
另外,作为楔形片6的摩擦滑接面,与外齿轮2的轴孔3滑接的外侧面6b、和与凸轮5滑接的内侧面6c为主要的摩擦滑接面,所述凸轮5与内齿轮1的轴4成一体,但尤其对外侧面6b要求耐磨损性。在其他前端面6d、弹簧保持用凹部6e、对置的一对表(背)面6f构成的一个以上的面形成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也可。
通过采用浸渍法或喷雾法,经由树脂构成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涂敷于楔形片6、6’的一部分或全体,将其干燥或干燥并且加热固化,能够在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形成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的被膜。
通常,楔形片6、6’的基材为金属制,尤其由铁系烧结材料形成的基材在其表面涂敷树脂系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制被膜而设置时,密接性良好,因此优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包括被称为所谓的固体润滑剂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二硫化钼、石墨、碳、氟树脂等公知的低磨损材料。
其中,氟树脂的低摩擦特性优越,具有耐烧接性,并且为低成本,因此优选。
氟树脂具有经得住摩擦热的耐热性即可,具体来说,可以举出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聚氯三氟乙烯、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等。这些也可以分别为单独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或三聚物等。
其中PTFE在氟树脂中耐热性最优越,另外,在常温下也显示优越的滑动移动性,因此适合。进而,在PTFE中,也优选使用润滑剂级的粉末PTFE,作为润滑剂级的粉末PTFE的市售品,可以举出聚丙烯M15、卢布朗L—2(以上为大金工业公司制商品名)、铁氟龙TLP—10(杜邦公司制商品名)、聚四氟乙烯G163(旭玻璃公司制商品名)等。还有,润滑剂级的粉末PTFE是指将一次烧成的PTFE粉碎的再生PTFE、或向PTFE照射处理γ射线,低分子量化的PTFE粉末,作为γ射线照射处理的市售品的例子,有KT400H(喜多村公司制商品名)。
PTFE的可以为成形用粉末,也可以为所谓的固体润滑剂用微粉末,其平均粒径为0.1~20μm,优选0.2~10μm的范围。若平均粒径在该范围内,则涂敷剂中也难以凝聚,在被膜中无遗漏地均匀分散。
氟树脂被膜通过合用粘合剂树脂,提高耐磨损性和耐剥离性,因此优选。粘合剂树脂在不使氟树脂被膜热老化的情况下,与作为基质的烧结材料制楔形片牢固地密接,并且,发挥粘接形成为粉末的氟树脂或其他配合物的作用。作为粘合剂树脂,可以举出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苯酚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其中聚酰亚胺系树脂在耐热性和密接性方面最优越。
作为聚酰亚胺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酰亚胺树脂(PI)、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聚酯酰亚胺树脂、聚酯酰胺酰亚胺树脂等,其中适合的是PI和PAI,进而,尤其优选酰亚胺键或酰胺键通过芳香族基来结合的芳香族系聚酰亚胺树脂或芳香族系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PAI为具有酰亚胺键和酰胺键的树脂。另外,芳香族系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酰亚胺键可以为聚酰胺酸等的前体,也可以为闭环的酰亚胺环,也可以为这些混合的状态。这样的芳香族系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有通过芳香族叔二胺(例如,二苯基甲烷二胺)和芳香族三价酸酐(例如,偏苯三酸酐的单或二酰基卤化物衍生物)来制造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通过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芳香族三价酸酐制造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进而,作为与酰亚胺键相比,酰亚胺键的比例多的PAI,有通过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芳香族四价酸二酐及芳香族三价酸酐来制造的PAI,可以使用任意的PAI。
在氟树脂被膜中,作为其他配合剂,可以使用在氟树脂被膜中使用的公知的配合剂。尤其,石墨、二硫化钼、或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提高被膜的耐磨损性,因此优选配合。
氟树脂被膜通过由相对于氟树脂100重量份,配合粘合剂树脂60~130重量份、选自石墨、二硫化钼及金属氧化物的一种以上固体润滑剂5~30的氟树脂组合物来构成,能够良好地发挥与作为基质的烧结材料制楔形片的密接性、和被膜的耐磨损性。若相对于氟树脂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为不足60重量份的少量,则密接性降低,若超过130重量份,则在大量配合的情况下,低摩擦特性降低。另外,若相对于氟树脂100重量份,石墨、二硫化钼、金属氧化物等以小于5重量份的少量配合,则耐磨损性不足,若超过30重量份,则密接性降低,因此不优选。
其次,对在本发明的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设置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来说,经由中间层形成于例如由烧结金属构成的基材上,能够提高楔形片基材和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的密接强度。中间层在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即可,但喷镀形成的中间层可以不使膜厚变厚,锚定效果高,因此优选。
尤其,若将铜、镍、铝等软质金属构成的金属喷镀层作为中间层采用,则即使在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磨损的情况下也不会损伤对象材料,因此,优选。
作为其他方法,对在本发明的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设置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来说,在例如铁系烧结金属构成的基材的表面进行喷丸清理,将其优选形成为“表面粗糙度”Ra1~15μm,更优选Ra2~10μm的粗糙面,在其上密接氟树脂被膜而设置,从而能够确保需要的性能,且能够满足低成本化的要求。还有,表面粗糙度在Rz的情况下为5~50μm的范围。
如图3、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地为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设置有规定的差动传动机构的斜靠装置,该差动传动机构仅在外齿轮2的轴孔3上配置有用树脂形成滑动面的轴承衬10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相同。
即,在该差动传动机构中,使内齿轮1、和齿数比其略少的外齿轮2啮合,在外齿轮2的轴孔3配置的滑动面由树脂形成的轴承衬10、和与内齿轮1的轴4成一体的凸轮5的小径部分之间形成的弧状的间隙,以使一对楔形片6、6’的变细端部6a、6a’相互相反朝向的方式配置。还有,楔形片6、6’的成为摩擦滑接面的至少外侧面6b、6’b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
作为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楔形片6、6’的摩擦滑接面,外齿轮2的与轴承衬10滑接的外侧面6b、和滑接于与内齿轮1的轴4成一体的凸轮5的内侧面6c为主要的摩擦滑接面,但尤其对外侧面6b需要耐磨损性。其他的前端面6d、弹簧保持用凹部6e、对置的一对表(背)面6f构成的一个以上的面也成为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的对象。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轴承衬10的滑动面由具有滑动移动性的树脂形成即可,除了树脂成形品(一体成形品)之外,可以利用复合成形等来使用周知的多层轴承,可以使用包括以下的层叠体构成的轴承衬,即:例如由钢或铜等构成的里衬金属片10a;在其上重叠而形成的铜合金粉末等烧结成形体构成的多孔烧结层10b;一部分填充于该多孔烧结层10b的细孔的滑动移动性树脂组合物,例如含有30~50重量%的石墨粉末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构成的树脂层10c。
另外,代替轴承衬10中的多孔烧结层10b,采用铜、镍、铝等软质金属构成的金属喷镀层,也提高与树脂层10c的密接强度,因此优选。这样,轴承衬10适合的是滑动面为具有滑动移动性的树脂,经由与树脂的粘接性良好的中间层(粘合剂层)层叠里衬金属片而一体化。
作为用于形成滑动面的具有滑动移动性的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与所述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相同的材料。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在为二楼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使差动传动机构发挥作用时,通过手动杆等引起的轴4的旋转,楔形片6、6’被与轴4一体地设置的凸轮5推压而弧状间隙内滑动移动,形成为能够调节所述角度的状态或角度固定状态,但在该状态的切换时,楔形片6、6’的外侧面6b、6’b的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与轴承衬10的树脂层滑接,使差动传动机构(塔伍迈尔机构)发挥作用。
此时,剥离轴承衬10的树脂层10c的表面的力由于树脂制的滑动面和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接触而变小,轴承衬10的树脂层难以从其表面层状地剥离,或难以从作为基材的中间层(粘合剂层)或里衬金属片剥离。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在由铁系烧结材料构成的楔形片的表面全体上喷涂聚四氟乙烯(PTFE)100重量份、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90重量份、和作为配合剂的氧化铁10重量份构成的涂敷材料(NTN精密树脂公司制:北艾利FL7075)后,在约230℃下烧成,形成厚度0.025mm的PTFE构成的氟树脂被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在由铁系烧结材料构成的楔形片的表面形成由铜95%、锡5%构成的铜喷镀层后,进而在表面整体喷涂聚四氟乙烯(PTFE)100重量份、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90重量份、和作为配合剂的氧化铁10重量份构成的涂敷材料(NTN精密树脂公司制:北艾利FL7075)后,在约230℃下烧成,形成厚度0.025mm的PTFE构成的氟树脂被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在由铁系烧结材料构成的楔形片的表面形成镍喷镀层后,进而在表面整体喷涂聚四氟乙烯(PTFE)100重量份、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100重量份、和作为配合剂的石墨20重量份构成的涂敷材料(NTN精密树脂公司制:北艾利RCB)后,在约230℃下烧成,形成厚度0.025mm的PTFE构成的氟树脂被膜。
在图1、2所示的座席的斜靠装置组装这样得到的楔形片的实施例1、2、3中,不需要在内齿轮1的轴的外周面预先压入滑动轴承,而且通过操作杆的旋转操作,在楔形片6、6’被设置于内齿轮的轴的凸轮推压时能够极其滑溜地滑动移动,外齿轮2迅速从内齿轮远离,从而能够顺畅地调节铰链的张开角度。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在由铁系烧结材料构成的楔形片的基材的表面全体上涂敷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和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涂底漆,将其干燥后,喷涂以PFA为主成分的涂敷材料(NTN精密树脂公司制:北艾利FE7090)后,在约350℃下烧成,形成厚度0.040mm的PFA构成的氟树脂被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在与实施例4相同的由铁系烧结材料构成的楔形片的表面形成由铜95%、锡5%构成的铜喷镀层后,进而在表面整体喷涂聚四氟乙烯(PTFE)100重量份、和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90重量份构成的涂敷材料(NTN精密树脂公司制:北艾利FE7030)后,在约230℃下烧成,形成厚度0.025mm的PTFE构成的氟树脂被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6中,在与实施例4相同的由铁系烧结材料构成的楔形片的表面形成镍喷镀层后,进而在表面整体喷涂聚四氟乙烯(PTFE)100重量份、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100重量份、和作为配合剂的石墨20重量份构成的涂敷材料(NTN精密树脂公司制:北艾利RCB)后,在约230℃下烧成,形成厚度0.025mm的PTFE构成的氟树脂被膜。
[比较例1]
在比较例1中,将与实施例4相同的铁系烧结材料构成的楔形片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进行表面精加工。
在图1、2所示的座席的斜靠装置组装这样得到的楔形片的实施例4、5中,通过操作杆的旋转操作,在楔形片6、6’被设置于内齿轮的轴的凸轮推压时能够极其滑溜地滑动移动,外齿轮2迅速从内齿轮远离,从而能够顺畅地调节铰链的张开角度。
作为耐久性试验,在图3所示的斜靠装置组装楔形片,在没有润滑的情况下向从轴承中心距300mm的地点施加荷重20kgf,在工作角30°、工作速度2°/秒的条件下实施7000循环的往返试验。
还有,轴承衬10在由铁系同伴构成的后金属片上经由铜锡合金的喷镀层被覆有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主成分的涂敷材料(NTN精密树脂公司制:北艾利FL7075)。
在耐久试验的结果,在实施例4、5、6中确认到楔形片的氟树脂被膜及轴承衬的树脂层受到磨损,但没有发生轴承衬的树脂层的剥离及扭矩的上升。在比较例1中,在约5500循环后,由于异常扭矩,中断了试验。确认轴承衬发现树脂层发生了磨损及剥离。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补正后)一种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设置有差动传动机构,该差动传动机构使内齿轮、和齿数比内齿轮少的外齿轮啮合,且将一对楔形片以使该一对楔形片的变细端部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配置在外齿轮的轴孔和内齿轮的轴之间形成的弧状间隙,并且,设置有向两个楔形片远离的方向赋予弹性力的弹簧,所述楔形片被设置于内齿轮的轴的凸轮推压而在所述弧状间隙内滑动移动时,外齿轮从内齿轮远离,从而能够调节铰链的张开角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是在基材上经由中间层层叠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而一体化形成的。
2.(删除)
3.(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中间层为金属喷镀层。
4.(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由树脂构成,且形成为被膜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树脂为氟系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氟系树脂是向粘合剂树脂添加了氟树脂的氟树脂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氟树脂组合物为含有选自石墨、二硫化钼及金属氧化物的一种以上固体润滑剂的氟树脂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氟树脂组合物是对于氟树脂100重量份配合粘合剂树脂60~130重量份,并且配合了5~30重量份的选自石墨、二硫化钼、金属氧化物的一种以上固体润滑剂的氟树脂组合物。
9.(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3~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在外齿轮的轴孔中固定设置有滑动面由树脂形成的轴承衬。
10.(补正后)一种汽车用坐椅,其中,
在权利要求1、3~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坐席为汽车用座椅。

Claims (10)

1.一种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为了调节结合座席的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铰链的张开角度而设置有差动传动机构,该差动传动机构使内齿轮、和齿数比内齿轮少的外齿轮啮合,且将一对楔形片以使该一对楔形片的变细端部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配置在外齿轮的轴孔和内齿轮的轴之间形成的弧状间隙,并且,设置有向两个楔形片远离的方向赋予弹性力的弹簧,所述楔形片被设置于内齿轮的轴的凸轮推压而在所述弧状间隙内滑动移动时,外齿轮从内齿轮远离,从而能够调节铰链的张开角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由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所述楔形片的摩擦滑接面是在基材上经由中间层层叠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而一体化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中间层为金属喷镀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低摩擦滑动移动材料由树脂构成,且形成为被膜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树脂为氟系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氟系树脂是向粘合剂树脂添加了氟树脂的氟树脂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氟树脂组合物为含有选自石墨、二硫化钼及金属氧化物的一种以上固体润滑剂的氟树脂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氟树脂组合物是对于氟树脂100重量份配合粘合剂树脂60~130重量份,并且配合了5~30重量份的选自石墨、二硫化钼、金属氧化物的一种以上固体润滑剂的氟树脂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其中,
在外齿轮的轴孔中固定设置有滑动面由树脂形成的轴承衬。
10.一种汽车用坐椅,其中,
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席的斜靠装置中,坐席为汽车用座椅。
CN2007800086674A 2006-03-10 2007-03-09 座席的斜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6341/2006 2006-03-10
JP2006066341 2006-03-10
JP150039/2006 2006-05-30
JP2006150039 2006-05-30
JP2007030655A JP2008006265A (ja) 2006-05-30 2007-02-09 座席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030655/2007 2007-02-09
JP2007032380A JP2007268251A (ja) 2006-03-10 2007-02-13 座席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032380/2007 2007-02-13
PCT/JP2007/054693 WO2007105643A1 (ja) 2006-03-10 2007-03-09 座席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281A true CN101400281A (zh) 2009-04-01
CN101400281B CN101400281B (zh) 2010-12-22

Family

ID=3850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6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281B (zh) 2006-03-10 2007-03-09 座席的斜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080113350A (zh)
CN (1) CN101400281B (zh)
WO (1) WO200710564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9605A (zh) * 2009-09-04 2011-04-13 李尔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倚靠机构的锥形保持器夹
CN102248901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
CN10921855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219114A (zh) * 2018-11-27 2020-06-02 向阳技研株式会社 角度可调铰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7115B2 (ja) * 2008-07-15 2012-11-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歯車及びこの歯車を用いた連結装置
KR101034308B1 (ko) * 2008-10-17 2011-05-16 현대다이모스(주) 차량 시트용 올덤 커플링 타입 리클라이닝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03048A (ja) * 1987-06-03 1988-12-09 Toyota Motor Corp シフトフオ−ク
DE4119980C2 (de) * 1991-06-18 1997-08-14 Keiper Recaro Gmbh Co Lehneneinstellbeschlag für Sitze,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e
JP3777229B2 (ja) * 1996-10-18 2006-05-24 Ntn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非粘着性コーティング剤および摺動部材
DE10341498A1 (de) * 2003-09-06 2005-04-14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Feststellen eines ersten Teils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gegenüber einem zweiten Teil
DE102004013272B3 (de) * 2004-03-18 2006-01-26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Neigungsverstellbeschlag für die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9605A (zh) * 2009-09-04 2011-04-13 李尔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倚靠机构的锥形保持器夹
CN102009605B (zh) * 2009-09-04 2013-03-20 李尔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倚靠机构的锥形保持器夹
CN102248901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
CN102248901B (zh) * 2010-05-17 2013-08-2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
CN10921855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18554B (zh) * 2017-06-29 2022-05-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219114A (zh) * 2018-11-27 2020-06-02 向阳技研株式会社 角度可调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113350A (ko) 2008-12-30
CN101400281B (zh) 2010-12-22
WO2007105643A1 (ja) 2007-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0281B (zh) 座席的斜靠装置
US7878594B2 (en) Seat reclining device
US6607820B2 (en) Composite sliding material
US888235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lerance ring with functional layers
JP5459356B2 (ja) 半割軸受
EP1837534A2 (en) Titanium spherical plain bearing with liner and treated surface
TWI452216B (zh) Sliding members and bearings
JP2007107589A (ja) すべり軸受
CN102782349A (zh) 滑动轴承材料
JP2019173060A (ja) 摺動部材
JP3571623B2 (ja) 摺動材料
CN101468394A (zh) 用于高真空下的金属基耐高温自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
JPH01252745A (ja) Cu系焼結合金製変速機同期リング
CN112555283B (zh) 滑动构件
JP2008006265A (ja) 座席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8278931A (ja) 座席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9294696B (zh) 自润滑材料、汽车座椅调角器自润滑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125658A (ja) 摺動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201111A (ja) 揺動軸受機構
JP2010091080A (ja) 摩擦対
JP2008106626A (ja) 可変容量型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のクレイドル受
JP2007268251A (ja) 座席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EP0797019A1 (en) End bearing for a one-way clutch
JPS6110158A (ja) ボ−ルねじ
JP2006213013A (ja) 複層樹脂摺動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