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4828B - 系紧用具 - Google Patents

系紧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4828B
CN101384828B CN200780005773.7A CN200780005773A CN101384828B CN 101384828 B CN101384828 B CN 101384828B CN 200780005773 A CN200780005773 A CN 200780005773A CN 101384828 B CN101384828 B CN 101384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pin
foot
buttonhole
axia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57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4828A (zh
Inventor
有坂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lax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ola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lax Inc filed Critical Piolax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84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4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4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48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16B19/1081Blind rivets fastened by a drive-p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0Trim molding fastener
    • Y10T24/309Plastic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4Clasp, clip, support-clamp,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系紧用具由树脂成型的扣眼(1)和销(2)构成,扣眼(1)具有凸缘(10)和脚部(15)。凸缘(10)具有左右一对的凸缘本体(11)、连接这些凸缘本体(11)的桥接部(12),和在中央部分形成的开口部(13)。通过凸缘本体(11)和桥接部(12)的各端面形成开口部(13)的周壁,而且使通过凸缘本体(11)的端面形成的左右周壁和通过桥接部(12)的端面形成的前后周壁在厚度方向上偏移而形成不交叉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系紧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将汽车的内外装饰零件固定在板上或将两块板重叠固定时使用的系紧用具(止め具)。
背景技术
这种系紧用具由扣眼(グロメット)和销这两个零件构成。扣眼具有凸缘和脚部各部分。脚部被压入到被固定物的安装孔。然后,将销压入扣眼的中心轴部时,销的压入压力作用于脚部,脚部向外方扩展。这样,扣眼被固定在被固定物的安装孔内。
那么,现有的这种系紧用具有在运输时为了容易操作而将扣眼和销局部连接并一体化的结构。
例如,将扣眼的凸缘以外的部分与销连接的类型的系紧用具有US4312614、US5028187、US5689863、US6511273、US7018152、US2004-0181917A1等的专利文献公开的系紧用具。
在所述各个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系紧用具均为从横方向开闭金属模具且将扣眼和销一体脱模的结构。因此,为了将配置于扣眼的中心轴部的销脱模,需要将扣眼的凸缘分割为两部分并从各凸缘的间隙将销脱模。
因此,扣眼的凸缘成为被分割为两部分的结构,将扣眼的脚部压入被固定物的安装孔中时,有难以向扣眼施加均匀的压力、不便操作的缺点。
另一方面,还有未分割扣眼的凸缘、用该凸缘与销连接的类型的系紧用具。作为这种系紧用具,例如有US4276806、US4405272、US4856950、US2005-0220561A1等的专利文献公开的系紧用具。
所述各个专利文献公开的系紧用具均为从扣眼的中心轴向插入金属模具而将销脱模的结构。因此,从扣眼的凸缘延伸出的多个脚部前端各自分离,每个脚部是独立的。
被固定物的安装孔位于限深的部位或台阶部等,从操作者的角度来看,位于内外装饰零件的背面,有时操作者难以直接看到。这时,用手摸索安装孔的位置,从与周围其它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推测,将扣眼的脚部前端插入到安装孔内后,就成为压入该扣眼的脚部的作业。在这类用手摸索的作业中,为了在短时间内没有障碍地将独立的多个脚部压入安装孔内,需要相当地熟练。
再者,US4571134或US5704746中公开了没有分割凸缘、多个脚部在前端连接而且销被连接在扣眼的凸缘上的结构的系紧用具。这些专利文献公开的系紧用具为销的下端被连接在凸缘上的结构。即,销延伸到凸缘的表面侧,从该位置突破凸缘且被压入其背面侧。上述的US4276806、US4856950公开的系紧用具也为同样的结构。
关于这类结构,需要正确地对销施加轴向的压力,弯曲力矩作用于销时,有销倒下而不能压入凸缘的背面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类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紧用具,该系紧用具不分割扣眼的凸缘、多个脚部在前端被连接、销贯穿凸缘而且可以在销与扣眼组合的状态下同时成型。
本发明是一种由树脂成型的扣眼和销构成的系紧用具,
上述扣眼具有凸缘,和由该凸缘的背面,即该凸缘的下面延伸出且压入被固定物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一对脚部,
上述凸缘具有左右一对凸缘本体、连接所述各个凸缘本体的一对桥接部,和在被这些凸缘本体和桥接部围合的中央部分形成的开口部,
上述一对脚部在前端部被连接在一起,
上述销具有轴部和在该轴部的一端形成的头部,
上述轴部贯穿上述凸缘的开口部,
而且,上述开口部的周壁由上述凸缘本体和桥接部的各端面形成,而且,使由上述凸缘本体的端面形成的左右周壁和由上述桥接部端面形成的前后周壁在厚度方向上偏移而形成不交叉的位置关系。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使开口部的前后周壁和左右周壁在厚度方向产生偏移从而具有不交叉的位置关系。因此,通过将各个金属模具插入到前后周壁之间以及左右周壁之间从而形成轴部,由此,使得将轴部与凸缘分离、在将销与扣眼组合的状态下同时成型成为可能。
而且,由于凸缘没有被分割而形成连续的环状,故而能够确保高的刚性、操作容易。
另外,由于销的轴部的前端部分贯穿凸缘而被配置在脚部侧,因此在压入销时,即使弯曲力矩稍微作用于销,销也不会倒,能够将销确实地压入脚部侧。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如上述那样,而且本发明根据需要也可以如下那样构成各部。
上述一对脚部分别从由上述一对桥接部连接的上述左右一对凸缘本体的背面,即上述左右一对凸缘本体的下面延伸出,
上述一对桥接部的壁厚形成得比上述凸缘本体更薄并能够弹性弯曲。
按照这样的结构,将一对脚部压入被固定物的安装孔时,这些脚部被挤缩进内侧(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该压缩力成为对一对桥接部的弯曲力并分别传递。通过该弯曲力,各桥接部弯曲变形的结果是,作用于脚部的压缩力得以缓和,稍微用力就能够容易地将脚部压入被固定物的安装孔中。
上述一对桥接部相对于上述一对凸缘本体的表面向与上述脚部相反的方向突出。
按照这样的结构,承受来自上述脚部的弯曲力,桥接部弯曲时,由于该桥接部被配置于弯曲变形的外侧(拉伸侧,即脚部的相反侧),故而不妨碍该弯曲变形,从而不必担心桥接部被夹进向内侧挤缩的脚部或转动位移的凸缘本体之间,也不必担心干涉到各部,因此,桥接部确实且光滑地弯曲,作用于脚部的压缩力得以缓和,稍微用力就能够更容易地将脚部压入被固定物的安装孔内。
上述一对桥接部能够以使上述左右一对凸缘本体的前后端边缘分别向上下相反方向拧转移动的方式进行弹性弯曲。
再者,上述脚部分别从上述一对凸缘本体的背面,即该一对凸缘本体的下面延伸出,同时,分别在外周面具有卡止凸部,该卡止凸部通过在上述被固定物上形成的截面圆形的安装孔且被卡止在该安装孔的开口缘上。
而且,形成在上述一对脚部上的各卡止凸部的外周缘形成圆弧状,该圆弧以从扣眼的中心轴分别向前后相反方向偏移的位置为各自的中心。
按照这样的结构,偏移后的形状的卡止凸部的外周缘抵接被固定物的安装孔的孔缘且向前后方向滑动。通过该滑动动作,能够将脚部的卡止凸部恰当地插入到安装孔中。而且,脚部的卡止凸部形成外周缘在前后方向偏移了的圆弧状,借助前后方向的滑动和向内侧的移动而通过安装孔,所以与只凭借向脚部内侧移动使之通过安装孔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外周缘向外侧扩展。因此,能够使扩开后的脚部的卡止凸部更牢固地卡止在安装孔的孔缘上,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被固定物的紧固力。
在上述销的轴部形成卡合凹部,同时,在上述脚部的内面形成突片,随着上述销的压入操作,上述卡合凹部卡合在被上述轴部扩开了的状态下的上述脚部的突片上,限制上述脚部向前后方向的移动。
按照这样的结构,销被压入的状态下,轴部的卡合凹部与脚部的突片卡合,限制脚部向前后方向移动。因此,脚部的刚性得以提高,对作用于系紧用具上的外力的抵抗力得以提高。
在上述销的轴部形成了具有下述(1)~(3)的结构的压入凸部。
(1)上述压入凸部,在将上述销的轴部向上述扣眼的脚部间前端方向压入之前的状态下,配置在上述销的头部和上述扣眼的凸缘之间,
(2)上述压入凸部,在挤压上述销的头部而将其轴部向上述扣眼的脚部间前端方向压入时,与上述扣眼的凸缘抵接而将挤压力传递到该凸缘,
(3)上述压入凸部,在上述扣眼的脚部被压入上述被固定物的安装孔、上述凸缘与该安装孔的周缘抵接后,通过上述挤压力使上述开口部扩开,并通过该开口部。
按照这样的结构,挤压销的头部,将其轴部向扣眼的脚部间前端方向压入时,通过压入凸部,将挤压力向扣眼的凸缘传递,扣眼的脚部被压入被固定物上形成的安装孔中,所以能够容易且确实地进行这样的压入操作。
上述的压入凸部,与上述凸缘的桥接部抵接,将上述挤压力向该桥接部传递。
按照这样的结构,由于使压入凸部与桥接部抵接,因此随着销的挤压操作而脚部被挤缩到内侧(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时,没有抑制因承受来自脚部的弯曲力而造成的凸缘本体的转动位移,能够使桥接部圆滑地弯曲变形。假设在使压入凸部抵接凸缘的凸缘本体的情况下,相对于通过承受来自脚部的弯曲力而在凸缘本体上产生的力矩,由从压入凸部承受的挤压力在凸缘本体上产生相反方向的力矩,各力矩相互抵销,从而抑制了凸缘本体的转动位移。
而且,在上述扣眼的各脚部的内面上形成具有以下(a)、(b)结构的保持扩开用的凸部。
(a)上述保持扩开用的凸部,在挤压上述销的头部而将其轴部向上述扣眼的脚部间前端方向压入时,与该销的轴部前端抵接而承受该销的挤压力,
(b)上述保持扩开用的凸部,在上述扣眼的脚部被压入上述被固定物的安装孔、上述凸缘与该安装孔的周缘抵接后,被从上述销承受的挤压力向外方挤出。
按照这样的结构,因为一对脚部通过被固定物的安装孔时而成为被挤缩向内侧的状态,所以通过保持扩开用的凸部能够确实地将施加到销上的挤压力传递到脚部,由此,能够将脚部平滑地压入被固定物的安装孔内。保持扩开用的凸部的形成部分在通过被固定物的安装孔时,脚部的该部分可能向外侧扩开,销的轴部前端进入各保持扩开用的凸部之间,把这些保持扩开用的凸部向外侧张开。由此,脚部被确实地卡止在安装孔的孔缘上。
上述轴部从上述扣眼分离,且隔着上述凸缘在与上述头部相反的位置形成防止脱落用的凸部,借助该防止脱落用的凸部来限制从上述凸缘脱落。
按照这样的结构,由于不需要使销从扣眼上断裂并使之分离,因此不会产生毛刺。
形成有将上述凸缘的桥接部与上述销的轴部连接的小片。
按照这样的结构,销就不会晃荡,在包装或运输时,操作容易。
上述小片在将上述销压入上述扣眼时,在与上述销的轴部的边界处断裂,突出并残存在上述凸缘的桥接部。
按照这样的结构,小片断裂从而使销从凸缘上分离后,由于小片从外周支持销,因此能够抑制销向径方向晃动。
在上述销的轴部形成有供从上述凸缘的桥接部突出的小片滑动接触的导向面。
按照这样的结构,在压入销时小片也与导向面滑动接触,其结果是抑制了销的晃荡。
而且,在销的轴部形成有突出导向部,该突出导向部在将上述销压入上述扣眼时从中途与上述凸缘的桥接部端面滑动接触而导向该销。
上述导向面形成为,在将上述销压入上述扣眼的过程中,至少在上述突出导向部与上述凸缘的桥接部内面滑动接触期间与上述小片滑动接触。
按照这样的结构,从基于小片与导向面滑动接触的销的导向支持,平滑过渡到基于销的突出导向部与凸缘的桥接部端面滑动接触的更稳定的导向支持,能够抑制销的晃荡和实现稳定的压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销的结构的轴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扣眼的结构的轴测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整体结构的正面图,图4B是该图的侧视图,图4C是该图的俯视图,图4D是该图的A-A线剖面图,图4E是该图的B-B线剖面图,图4F是该图的C-C线剖面图,图4G是该图的D-D线剖面图。
图5A是用于说明相对于扣眼的凸缘和销的轴部的脱模结构的正面剖面图,图5B是该图的侧视剖面图。
图6A~图6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动作的正面图。
图7A~图7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作用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整体结构的正面图,图8B是该图的侧视图,图8C是该图的俯视图。图8D是该图的I-I线剖面图。
图9A、图9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动作的正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动作的轴测图。图11B是该图的剖面图。
图12A是用于继图11A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动作的轴测图,图12B是该图的剖面图。
图13A是用于继图12A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动作的轴测图,图13B是该图的剖面图。
图14A~图14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形成小片的脱模结构的图,另外,图14B表示图14A的X-X剖面,图14C表示图14A的Y-Y剖面。
图15A~图15C是表示在轴部形成的导向面和突出导向部的图。另外,图15B表示图15A的H-H剖面。
符号说明
1:扣眼、2:销、
10:凸缘、11:凸缘本体、12:桥接部、13:开口部、15:脚部、16:铰接部、17:卡止凸部、18:突片、19:保持扩开用的凸部、
20:轴部、21:压入凸部、22:防止脱落用的凸部、23:卡合凹部、24:压入端部、25:头部、26:切口部、
30、31:板、32:安装孔、
40:凹槽、41:小片、42:导向面、43:突出导向部、44:挤压接受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该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7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结构的图。
另外,在本发明的系紧用具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就以图4A为基准来定义上下左右的方向,同时,以图4B中的左右方向为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由用合成树脂同时注射模塑成形的扣眼1和销2两个零件构成。扣眼1具有圆盘状的凸缘10和从该凸缘10的背面(图1的下面)延伸出的一对脚部15。销2具有轴部20和在该轴部20的一端形成的头部25。销部2在轴部20贯穿后述的凸缘10的开口部13且在轴向移动自如的状态下与扣眼1组合在一起。
凸缘10由左右一对凸缘本体11和前后一对桥接部12构成。凸缘10是左右一对凸缘本体11在前后部分通过桥接部12连接且没有分割而形成连续的环状。
凸缘10的中央部分成为由凸缘本体11和桥接部12围合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3。该开口部13由左右周壁13a和前后周壁13b围合(参照图2)。左右周壁13a由左右的凸缘本体11的端面形成。再者,前后周壁13b由前后桥接部12的端面形成。
这些左右周壁13a和前后周壁13b,在厚度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上相互偏移地形成,从而构成不会产生交叉的位置关系。即,与凸缘本体11的表面(图2的上面)相比,桥接部12的背面(图2的下面)位于外侧(图2的上方)。
这样,开口部13的左右周壁13a和前后周壁13b在厚度方向上相互偏移地形成,从而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能够按销2的轴部20贯穿开口部13的形态进行脱模。
接着,参照图5A、图5B来说明相对于扣眼的凸缘和销的轴部的脱模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以凸缘10中的凸缘本体11的表面(上面)11a为边界,用上部金属模具100成型其上方部分,用下部金属膜200成型下方部分。上部金属模具100和下部金属模具200均由固定模具101、102和可动模具102、202构成,上部金属模具100的可动模具102在左右方向上开闭自如。再者,下部金属模具200的可动模具202在前后方向上开闭自如。
如图5A所示,凸缘本体11的表面11a上方的部分包括轴部20用上部金属模具100成型。即,通过上部金属模具100成型用图5B的剖面线表示的部分。这时,上部金属模具100进入被凸缘10的开口部13的前后周壁13b夹住的部分而形成轴部20。
再者,如图5B所示,凸缘本体11的表面11a下方的部分包括轴部20用下部金属模具200成型。即,通过下部金属模具200成型用图5A的剖面线表示的部分。这时,下部金属模具200进入被凸缘10的开口部13的左右周壁13a夹住的部分而形成轴部20。
开口部13的前后周壁13b和左右周壁13a如已述那样,是在厚度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产生偏移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不交叉的位置关系。因此,通过上部金属模具100成型比轴部20的凸缘本体表面11a靠上的上方部分,同时,通过下部金属模具200成型比轴部20的凸缘本体表面100靠下的下方部分。用所述各个金属模具成型的轴部20在打开各金属模具100、200时,与各周壁13a、13b(即凸缘10)分离而成型为贯穿开口部13的状态。这样,轴部20与凸缘10分离成型的结果是没有产生如现有技术那样由断裂而造成的毛刺。
重新回到扣眼1的结构说明。
形成扣眼1的一部分的一对脚部15分别从一对凸缘本体11的背面(图2的下面)向下方延伸而出。一对脚部15互相相对,其相对面成为内周面。各脚部15的外周面从中间部形成下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在前端部(图2的下端部)各脚部15连接在一起。该顶部形成薄的铰接部16。在这些脚部15的外周面,从上述倾斜面的始端附近到靠近凸缘10,形成隆起为山形的卡止凸部17。再者,在脚部15的内周面,在卡止凸部17的略里侧位置形成向内侧突出的突片18,而且,在突片18的下方形成山形的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
这里,形成壁厚比凸缘本体11薄的凸缘10的各个桥接部12,如图7B中用箭头a所示的那样,有弹性地弯曲成为可能(参照图7B)。如后所述,将一对脚部15压入作为被固定物的板30、31的安装孔32中时,这些脚部15被挤缩到内侧,其压缩力成为对一对桥接部12的弯曲力且分别传递。通过该弯曲力,各桥接部12弯曲变形的结果是作用于脚部的压缩力缓和,从而用小的力量就能够容易地将脚部15压入安装孔32中。
而且,各桥接部12是从一对凸缘本体11的表面侧向与脚部15相反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由此,承受来自脚部15的弯曲力从而使桥接部12弯曲时,将桥接部12配置于弯曲变形的外侧(拉伸侧,即脚部的相反侧)。因此,桥接部12不妨碍该弯曲变形,故而不必担心桥接部12被夹进向内侧挤缩的脚部15或转动位移的凸缘本体11之间,也不必担心干涉到各部15、11。
而且,由于凸缘10的一对桥接部12在中间隔着开口部13离开规定距离,因而能使各凸缘本体11的前后外端边缘分别向上下相反方向(图7B的用箭头b、c表示的方向)拧转移动地进行弹性弯曲。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G、图7C所示,在各脚部15上形成的卡止凸部17(17a、17b)的外周缘形成圆弧状,所述圆弧以从扣眼1的中心轴方向前后相反方向分别偏移的位置为各自的中心。
这样偏移后的圆弧状外周缘分别形成的卡止凸部17(17a、17b),与桥接部12的弯曲变形相称的各凸缘本体11的前后外端边缘向上下相反方向移动时,圆弧状的外周缘的曲率中心接近扣眼1的中心轴。由此,成为将卡止凸部17(17a、17b)的外周缘容纳于以扣眼1的轴为中心的假想圆31内(即被固定物的安装孔内)的结构(参照图7D)。
接着,更详细地说明销的结构,如图3和图4A~图4G所示,在销2的轴部20的外周面上分别形成压入凸部21、防止脱落用的凸部22、卡合凹部23。
压入凸部21分别在与凸缘10的桥接部12相对的位置即轴部20的前后面上突出形成。这些压入凸部21在下端部具有锥形面,成为该锥形面与开口部13的开口缘部即桥接部12的端缘抵接的结构。
防止脱落用的凸部22位于轴部20的前后两面,是在比压入凸部21稍靠前端的位置突出而形成的。该防止脱落用的凸部22比开口部13的开口缘部向外方突出很多,该防止脱落用的凸部22与凸缘11(详细地说为桥接部12)干涉,防止轴部20的前端部分脱离开口部13而脱落。
轴部20的基端部分(接近凸缘10的部分)具有能不发生晃动地嵌合于开口部1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在该基端部分形成向轴向延伸的卡合凹部23。该卡合凹部23在压入销2的状态时与已述的脚部15的突片18卡合,限制脚部15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销2的头部25将与凸缘10的桥接部12相向的部分作为切口部26,在压入销2的状态下,桥接部12嵌合于切口部16中,从而形成凹凸少的头部表面。
接着,参照图6A~图6D和图7A~图7D,说明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重叠固定两块板(被固定物)时的动作。
如图6A所示,在重叠后的两块板30、31适当的位置上穿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安装孔32。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是从铰接部16侧将扣眼的脚部15插入到该安装孔32中的。这时,只要挤压销2的头部25,轴部20的压入凸部21就抵接到凸缘10的桥接部12上,故而通过该压入凸部21就能将挤压力传达到扣眼1上。
进一步挤压系紧用具时,扣眼1的脚部15的倾斜面抵接到板30的安装孔的孔缘并挤缩到内侧(参照图6B)。这时的弯曲力向凸缘10的桥接部12传递。这里,桥接部12比凸缘本体11薄,故而容易弯曲,而且,位于凸缘10表面上的桥接部12远离抵接在板的孔32的孔缘上的脚部15的倾斜面(即,弯曲力的作用点),故而承受大的力矩。其结果是桥接部12如图7B的箭头a所示发生弹性弯曲(参照图7B)。随着该桥接部12的弯曲变形,凸缘本体11转动位移,左右外端缘向下方移动。由此,脚部15两侧更进一步向内侧位移。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凭借桥接部12的弹性弯曲变形,使脚部15向内侧位移,故而即使不使脚部15产生大的变形,也能够容易地插入安装孔32中,可以抑制强度随着脚部15变形而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使压入凸部21抵接在桥接部12上,因此随着销2的挤压操作,脚部15被挤缩到内侧(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这时,不会对从脚部15承受的弯曲力所造成的凸缘本体11的转动位移加以抑制,从而能够使桥接部12圆滑地弯曲变形。
而且,进一步挤压系紧用具时,如图7C所示的那样偏移后的形状的卡止凸部17的外周缘,与板30的安装孔32的孔缘抵接且向前后方向滑动。重复该滑动动作、向上述脚部15的内侧的弯曲变形、随着桥接部12弯曲变形的脚部15向内侧的位移,如图7D所示,脚部15被挤缩到内侧。其结果是能够将脚部15恰当地插入到安装孔32中。
如图6B所示,关于扣眼1的卡止凸部17垂悬在安装孔32的位置,由于分别设计在一对脚部15的内周面上的各突片18向内侧移动,销2的轴部20的前端抵接在该突片18上。这样,通过用突片18卡止销2,系紧用具在安装孔32和卡止凸部17之间的摩擦力最大的状态下,只挤压头部25的上面,就能够挤压销2和扣眼1两方。
扣眼1的卡止凸部17的顶部通过安装孔32时,系紧用具弹性扩开,脚部15回到原来的状态。因此,轴部20的前端从突片18解除卡止状态。再者,由于桥接部的弹性变形,故而压入凸部21越过凸缘10的桥接部12。接着,轴部20的前端抵接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将扣眼1向下方挤压。由此,系紧用具被挤下直到扣眼1的凸缘10抵接到板31上(参照图6C)。
进而,挤压销2的上面时,如图6D所示,销2的轴部20的前端越过扣眼1的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而被挤进去。这时,扣眼1的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通过轴部20向外侧方张开,所以各脚部15向左右扩开。由此,扩开后的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卡止在板30的安装孔32的孔缘上,从而能够紧固两块板30、31。
这里,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如上述那样,外周缘在前后方向偏移而形成圆弧状,成为凭借前后方向的滑动和向内侧的移动而通过安装孔32的结构,故而与只向脚部15的内侧移动而使之通过安装孔32的结构相比,可向外侧扩大外周缘。因此,能够使扩开后的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更牢固地卡止在安装孔32的孔缘上,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板30、31(被固定物)的紧固力。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挤进销2的状态下时,轴部20的卡合凹部23与脚部15的突片18卡合,限制脚部1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参照图6D)。由此,脚部15的刚性提高,对作用于系紧用具上的外力的抵抗力提高。
系紧用具的拆卸,是将螺丝刀等工具插入扣眼1的凸缘10和销2的头部25之间,吊起销2的头部25。由此,由于通过销的轴部20保持的脚部15的扩开状态被解除,故而能够扯曳销2而从安装孔32中拔出脚部15。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A~图8D和图9A、图9B,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中,对与前面已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当符号并省略该部分的详细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由用合成树脂同时注射模塑成形的扣眼1和销2两零件构成。如图8A~图8D所示,扣眼1为从脚部15的内周面只突出形成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的结构。再者,在销1的轴部20前端,将左右角部切口成弯曲形状,形成压入端部24。
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紧用具也是在销2的轴部20贯穿扣眼1的开口部13而与扣眼1组合的状态下同时成型的。
如图9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也是将扣眼1的脚部15插入到重叠的两块板30、31(被固定物)的安装孔32中。这时,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卡合在安装孔32的孔缘,使脚部15向内侧弯曲。而且,由于该脚部15的弯曲,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向内侧移动而被压入去,卡在压入端部24的弯曲部位。通过该压入端部24和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的卡合,销2的挤压力传递到扣眼1上。
挤压销2时,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通过安装孔32,脚部15弹性地回到原来的状态。而且,通过轴部20的压入端部24,脚部15的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被挤压向外方而扩开,如图9B所示,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被卡止在安装孔32的孔缘。
当然,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样,具有通过桥接部12的弹性弯曲而容易地将脚部15插入到安装孔32中的功能。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图15C,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中,对与前面已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相同的部分或相似的部分,赋予相似符号并省略该部分的详细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由用合成树脂同时注射模塑成形的扣眼1和销2两零件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形成销2的头部25没有切口部的圆盘形。因此,容易挤压销2的头部25。再者,在头部25的背面与桥接部12相向地形成凹槽40(参照图11A)。如图13A所示,该凹槽40在挤进销2的状态下与桥接部12卡合。在该状态下,在销2的头部25背面和凸缘本体11表面之间,调整凹槽40的深度以形成一点点的间隙。在拔出销2时,将螺丝刀等工具插入到销2的头部25背面和凸缘本体11表面之间的一点点间隙中,可以从安装孔32中拔出销2的头部25。
再者,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是由小片41分别连接凸缘10的各桥接部12与销2的轴部20而一体成型的。
图14A~图14D是表示用于形成小片41的脱模结构的图。另外,在图14A中省略了系紧用具的左半部分。再者,在各图中,剖面线表示金属模具,省略了表示系紧用具剖面的剖面线。
如图4B所示,将金属模具301、302插入到一对桥接部12之间,从各桥接部12断开形成轴部20。这些金属模具301、302是将端面突出形成为台阶状,按照如图14C所示端面的一部分分离的方式构成的。由此,将树脂填充到所述分离的部分中,形成将各桥接部12与销2的轴部20连接的小片41。
这些小片41,在相对于扣眼1压入销2时,在与销2的轴部20的边界处断裂,突出地残存在各桥接部12的端面。即,如图14D放大表示的那样,小片41的截面面积在与桥接部12的边界部分41a处最大、而朝着与轴部20的边界部分41b变小。因此,将剪切力作用于小片41上时,剖面积小,在与脆弱的轴部20的边界部分处断裂。
另一方面,如图15A所示,在销2的轴部20形成供从桥接部12突出的小片41滑动接触的导向面42。再者,在该导向面42之外,在销2的轴部20上形成在将销2压入扣眼1中时从中途与桥接部12的端面滑动接触导向销2的突出导向部43。该突出导向部43是从轴部20的侧面两端缘突出而形成的。导向面42是在各突出导向部43的中间部分形成的。即,轴部20如图15B所示成为H形的剖面形状。
这里,导向面42形成在下述区域,即,在将销2压入扣眼1中的过程中,从突出导向部43与桥接部12的端面滑动接触开始到进一步被压入一部分的期间,与小片41进行滑动接触的区域(参照图15A、图15C)。
因此,能从由导向面42进行导向支持平滑过渡到由突出导向部43进行的更稳定的导向支持,抑制销的晃荡并实现稳定的压入操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的动作。
首先,如图11A、图11B所示,挤压销2的头部,将销2挤进扣眼1中时,图10所示的小片41从轴部20断裂。小片41断裂时,销2在轴向移动自如。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系紧用具没有设置压入凸部(21),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从扣眼1的脚部15的内面突出到内侧的受挤压部44。受挤压部44与销2的轴部20干涉,限制轴部20向挤压方向移动。
如图12A、图12B所示,将扣眼1的脚部15插入到重叠的两块板30、31(被固定物)的安装孔32中,挤压销2的头部25时,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卡合于安装孔32的孔缘,脚部15向内侧弯曲。在该状态下,如图12B所示,受挤压部44与轴部20卡合,确实阻止了来自轴部20的挤压力。
而且,挤压销2时,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通过安装孔32,脚部15弹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然而,承受来自轴部20的挤压力的受挤压部44扩开,使销的轴部20通过。接着,保持扩开用的凸部19也通过销2的轴部20被挤向外方而扩开,如图13A、图13B所示,脚部15的卡止凸部17被卡止在安装孔32的孔缘。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图5A、图5B或图14A图14D所示的脱模结构是一例,金属模具根据需要可以适宜进行设计变更。
再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挤压销的头部,将系紧用具插入到被固定物的安装孔中,但也可以捏着扣眼的凸缘进行插入到安装孔中的作业。
脚部的外周缘形状不是图7C所示的偏移了的形状也可以,也可以从最初开始形成为圆形的外周圆形状。

Claims (13)

1.一种系紧用具,由树脂成型的扣眼和销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眼具有凸缘,和由该凸缘的背面,即该凸缘的下面延伸出且压入被固定物上形成的安装孔中的一对脚部,
所述凸缘具有左右一对凸缘本体、连接所述各个凸缘本体的一对桥接部,和在被这些凸缘本体和桥接部围合的中央部分形成的开口部,
所述一对脚部在前端部被连接在一起,
所述销具有轴部和在该轴部的一端形成的头部,
所述轴部贯穿所述凸缘的开口部,
而且,所述开口部的周壁由所述凸缘本体和桥接部的各端面形成,而且,使由所述凸缘本体的端面形成的左右周壁和由所述桥接部端面形成的前后周壁在厚度方向上偏移而形成不交叉的位置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脚部分别从由所述一对桥接部连接着的所述左右一对凸缘本体的背面,即所述左右一对凸缘本体的下面延伸出,
所述一对桥接部的壁厚形成得比所述凸缘本体更薄,能够弹性弯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桥接部相对于所述一对凸缘本体的表面向与所述脚部相反的方向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桥接部能够以使所述左右一对凸缘本体的前后端边缘分别向上下相反方向拧转移动的方式进行弹性弯曲,
所述脚部分别从所述一对凸缘本体的背面,即所述一对凸缘本体的下面延伸出,而且分别在外周面具有卡止凸部,该卡止凸部通过在所述被固定物上形成的截面圆形的安装孔且被卡止在该安装孔的开口缘上,
而且,形成在所述一对脚部上的各卡止凸部的外周缘形成圆弧状,所述圆弧以从所述扣眼的中心轴分别向前后相反方向偏移的位置为各自的中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销的轴部形成卡合凹部,而且在所述脚部的内面形成突片,
随着所述销的压入操作,所述卡合凹部卡合在被所述轴部扩开了的状态下的所述脚部的突片上,限制所述脚部向前后方向的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销的轴部形成有具有下述(1)~(3)的结构的压入凸部,
(1)所述压入凸部,在将所述销的轴部向所述扣眼的脚部间前端方向压入之前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销的头部和所述扣眼的凸缘之间,
(2)所述压入凸部,在挤压所述销的头部而将其轴部向所述扣眼的脚部间前端方向压入时,与所述扣眼的凸缘抵接而将挤压力传递到该凸缘,
(3)所述压入凸部,在所述扣眼的脚部被压入所述被固定物的安装孔、所述凸缘与该安装孔的周缘抵接后,通过所述挤压力使所述开口部扩开,并通过该开口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凸部,与所述凸缘的桥接部抵接,将所述挤压力传递到该桥接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扣眼的各脚部的内面形成了具有以下(a)~(c)的结构的保持扩开用的凸部,
(a)所述保持扩开用的凸部,在挤压所述销的头部而将其轴部向所述扣眼的脚部间前端方向压入时,与该销的轴部前端抵接而承受该销的挤压力,
(b)所述保持扩开用的凸部,在所述扣眼的脚部被压入所述被固定物的安装孔、所述凸缘与该安装孔的周缘抵接后,被从所述销承受的挤压力向外方挤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从所述扣眼分离,且隔着所述凸缘在与所述头部相反的位置形成防止脱落用的凸部,借助该防止脱落用的凸部来限制从所述凸缘脱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将所述凸缘的桥接部与所述销的轴部连接的小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片在将所述销压入所述扣眼时,在与所述销的轴部的边界处断裂,突出并残存在所述凸缘的桥接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销的轴部形成有供从所述凸缘的桥接部突出的小片滑动接触的导向面(42)。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销的轴部形成有在将所述销压入所述扣眼时从中途与所述凸缘的桥接部端面滑动接触而导向该销的突出导向部(43),
所述导向面(42)形成为,在将所述销压入所述扣眼的过程中,至少在所述突出导向部(43)与所述凸缘的桥接部内面滑动接触期间,与所述小片进行滑动接触。
CN200780005773.7A 2006-02-17 2007-02-16 系紧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4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1073/2006 2006-02-17
JP2006041073 2006-02-17
PCT/JP2007/052847 WO2007094453A1 (ja) 2006-02-17 2007-02-16 止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4828A CN101384828A (zh) 2009-03-11
CN101384828B true CN101384828B (zh) 2010-06-02

Family

ID=38371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57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4828B (zh) 2006-02-17 2007-02-16 系紧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47465B2 (zh)
JP (1) JP4943415B2 (zh)
CN (1) CN101384828B (zh)
WO (1) WO20070944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259B (zh) * 2007-11-16 2012-06-13 百乐仕株式会社 气囊用卡具
JP5114359B2 (ja) * 2008-10-15 2013-01-09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止め具
JP5081980B2 (ja) * 2008-11-05 2012-11-2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と取付部材との組付構造
JP5231333B2 (ja) * 2009-05-29 2013-07-10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止め具
JP2011033105A (ja) * 2009-07-31 2011-02-17 Nifco Inc プッシュリベット
JP5331647B2 (ja) * 2009-10-19 2013-10-30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WO2012082636A1 (en) * 2010-12-14 2012-06-2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ivet fastener
EP2702279B1 (en) * 2011-04-27 2016-04-0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eusable press-in retainer
US20130113353A1 (en) * 2011-11-03 2013-05-09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Household appliance including snap-on toe kick panel
JP5771126B2 (ja) * 2011-11-11 2015-08-26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JP5653400B2 (ja) * 2012-09-28 2015-01-14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
JP5964735B2 (ja) * 2012-11-28 2016-08-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CN103775455B (zh) * 2013-11-14 2015-10-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内外饰子母扣
AT515173B1 (de) * 2013-12-13 2016-11-15 Ultimate Europe Transp Equipment Gmbh Befestigungssystem
TWI548548B (zh) 2014-01-16 2016-09-11 Ts Tech Co Ltd 安裝構件及裝備氣囊模組之座椅
DE102014115186B3 (de) * 2014-10-17 2016-02-18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Befestigungselement sowie Baugruppe mit einem solchen Befestigungselement und einem Aufnahmeelement
JP6435231B2 (ja) * 2015-04-15 2018-12-05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留め具
WO2017013797A1 (ja) * 2015-07-23 2017-01-26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留め具
EP3135382B1 (de) * 2015-08-26 2019-06-05 Ferrum AG Zentrifugentrommel
US9873388B2 (en) * 2016-04-06 2018-01-23 Newfrey Llc Automotive door trim fastener and molding method
DE102018006297A1 (de) * 2018-08-09 2020-02-13 A. Raymond Et Cie Mehrteiliger Clip zum Befestigen eines Elementes an einem anderen Element
CN111664153B (zh) * 2019-03-08 2024-05-2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铆钉型紧固件
DE102021101964A1 (de) * 2020-01-30 2021-08-0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efestigungsmittelanordn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5272A (en) * 1981-03-11 1983-09-20 Phillips Plast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fastener with front shoulder
US5568675A (en) * 1994-03-29 1996-10-29 Nifco Inc. Two-piece clip
CN1340136A (zh) * 1999-02-19 2002-03-13 拉皮德股份有限公司 由两个配合部件组成的两块板或类似物的固定装置
CN1730952A (zh) * 2004-08-05 2006-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837A (en) * 1905-09-06 1906-08-28 Martin William F Garment-fastener.
FR2431060A1 (fr) 1978-07-13 1980-02-08 Itw De France Piece de fixation imperdable et reutilisable
US4312614A (en) 1978-11-21 1982-01-26 Itw Limited Security fastener
US4571134A (en) 1983-04-06 1986-02-18 Phillips Plast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plastic fastener and apparatus for molding same
GB8630864D0 (en) 1986-12-24 1987-02-04 Itw Ltd Re-usable plastics drive rivets
JPH0311115A (ja) * 1989-06-07 1991-01-18 Suzuki Motor Corp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H0311115U (zh) * 1989-06-20 1991-02-04
JP2796850B2 (ja) 1989-08-31 1998-09-10 加藤発条株式会社 連結具
JPH05302609A (ja) 1992-04-23 1993-11-16 Nifco Inc プッシュリベット
JP3635121B2 (ja) 1995-03-30 2005-04-06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留め具
US5704746A (en) 1997-01-30 1998-01-0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lastic fastener for threaded blind aperture
US5775860A (en) * 1997-05-15 1998-07-0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lastic rivet having integral drive pin and body
JP4105832B2 (ja) * 1999-09-02 2008-06-25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JP3772254B2 (ja) 2000-03-17 2006-05-10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JP4235755B2 (ja) 2000-09-29 2009-03-1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US6533515B2 (en) * 2001-07-17 2003-03-18 Illinois Tool Works Fastener having movable drive pin
JP2003106317A (ja) * 2001-09-28 2003-04-09 Nippon Pop Rivets & Fasteners Ltd クリップ
US20040177480A1 (en) 2001-09-28 2004-09-16 Hideki Kanie Clip
JP4213381B2 (ja) * 2001-12-07 2009-01-2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US7105119B2 (en) * 2002-02-22 2006-09-12 Newfrey Llc Method of forming integrally molded clip
JP2004278729A (ja) * 2003-03-18 2004-10-07 Piolax Inc クリップ
US7736107B2 (en) 2004-03-30 2010-06-15 Piolax, Inc. Clipping device
KR100791492B1 (ko) * 2004-03-31 2008-01-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파이오락꾸스 파스너
FR2882797B1 (fr) * 2005-03-02 2007-05-25 Itw De France Soc Par Actions Attache adaptee a etre fixee dans une cavite de contour predeterm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5272A (en) * 1981-03-11 1983-09-20 Phillips Plast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fastener with front shoulder
US5568675A (en) * 1994-03-29 1996-10-29 Nifco Inc. Two-piece clip
CN1340136A (zh) * 1999-02-19 2002-03-13 拉皮德股份有限公司 由两个配合部件组成的两块板或类似物的固定装置
CN1730952A (zh) * 2004-08-05 2006-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56087A1 (en) 2009-03-05
JP4943415B2 (ja) 2012-05-30
CN101384828A (zh) 2009-03-11
WO2007094453A1 (ja) 2007-08-23
US8347465B2 (en) 2013-01-08
JPWO2007094453A1 (ja) 200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4828B (zh) 系紧用具
KR100474959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의 무치 형성용 금속 선재와 상기 금속선재로 형성되는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무치
CN102164519B (zh) 带扣
EP1048234A1 (en) A snap fastener having a detachment directionality
CN101977528A (zh) 带扣
CN103069178B (zh) 卡扣件
JP2001025403A (ja) 合成樹脂製ナス環
CN101566185A (zh) 卡子
US20040247411A1 (en) T-nut for hopper feeding having a projection
WO2016209704A1 (en) Clip
JP3559794B2 (ja) 時計用連結構造および時計
EP2793634B1 (en) Fastener element for a slide fastener, and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JP2008111498A (ja) クリップ
CN204773372U (zh) 塑件的凹槽部位的斜脱模机构
US10622745B2 (en) Contact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400401B2 (ja) 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方法
KR101757128B1 (ko) 변형밀핀이 구비된 금형
JP2016203461A (ja) 射出成形金型
JPH0752189A (ja) アウトサート成形用板金およびアウトサート成形部材
JP2000145738A (ja) 接合構造
JP5503610B2 (ja) 鍛造用金型
CN110822018B (zh) 带式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
JP2007283505A (ja) 金型及びゲート残り防止方法
CN103620238A (zh) 卡夹
JP6569925B2 (ja) 留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