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9190B -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9190B
CN101359190B CN2008101447873A CN200810144787A CN101359190B CN 101359190 B CN101359190 B CN 101359190B CN 2008101447873 A CN2008101447873 A CN 2008101447873A CN 200810144787 A CN200810144787 A CN 200810144787A CN 101359190 B CN101359190 B CN 101359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particle diameter
external additive
carrier
diameter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47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9190A (zh
Inventor
今福达夫
尾藤贵广
佐藤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9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9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9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91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2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 G03G9/1135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1136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silicon ato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装置。调色剂包括个数平均粒径7到20nm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个数平均粒径40到80nm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和体积平均粒径4到7μm的调色剂粒子,其中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半嵌入状态粘附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且具有按重量计0.1wt%或更小的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的游离率。双组分显影剂包括载体和该调色剂,载体是体积平均粒径20到60μm的树脂涂覆的载体,其中在铁氧体粒子的表面涂覆树脂层。成像装置包括:光电导体;充电器;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含有该双组分显影剂,并将调色剂提供给光电导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清洁装置;和定影装置,其中成像装置通过使用电子照相系统形成调色剂图像。

Description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与2007年8月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01075相关,在35USC§119下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以及成像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和双组分显影剂可以优选地用于成像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其具有源自静电电子照相系统的打印功能。
背景技术
利用静电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过程通常包括充电步骤,曝光步骤,转印步骤,显影步骤,剥离步骤,清洁步骤,电荷去除步骤和定影步骤。以下列方式执行形成图像的过程。首先,旋转驱动的光电导体的表面被充电器均匀的充电。接着,通过曝光装置用激光照射充电的光电导体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之后,光电导体上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设备显影,以在光电导体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光电导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由转印装置转印到转印接收材料上。此后,使用定影装置通过加热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接收材料上,以形成图像。还有,在光电导体上留下的未转印的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去除,并回收到预定的回收部分中。此外,将经过清洁的光电导体的表面经由电荷去除装置去除残留的电荷,并为下一次成像做好准备。
最近,使用具有7μm或更小的体积平均粒径的调色剂(小粒径调色剂)已经成为主流,以便为了改进成像装置中较高质量的图像而提高点的再现力。小粒径调色剂具有高的内聚力和高的粘附性,造成当将调色剂图像从光电导体鼓转印到记录介质时转印效率较低的问题。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00-81723中公开了将大粒径外部添加剂添加到调色剂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包括个数平均粒径7到20nm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个数平均粒径40到80nm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和体积平均粒径4到7μm的调色剂粒子,其中所述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半嵌入状态粘附到所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并且所述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具有按重量计0.1wt%或更小的从所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的游离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组分显影剂,所述双组分显影剂包括载体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载体是树脂涂覆的载体,在所述载体中,铁氧体粒子的表面涂覆有树脂层,并且所述载体具有20到60μm的体积平均粒径。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光电导体,所述光电导体能够在它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对所述光电导体的所述表面充电的充电器;曝光装置,所述曝光装置在所述光电导体的所述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接收包含上述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并将所述调色剂提供给所述光电导体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所述转印装置把在所述光电导体的所述表面上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清洁所述光电导体的所述表面的清洁装置;以及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成像装置通过使用电子照相系统形成所述调色剂图像。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将从此后给出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为明显。然而,应当理解该详细描述和特定的示例,尽管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仅仅是作为示例给出的,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从该详细描述很容易得到仍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当转印本发明的调色剂时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3是在长时间使用的使用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的示意图;
图4是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成像装置中的成像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调色剂的示意图;
图8是在长时间使用的使用现有技术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添加了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被用于使用表面涂覆有树脂的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存在调色剂的电荷量逐渐减少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了该问题的原因并且作为研究结果,发现个数平均粒径从40nm-80nm的外部添加剂容易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释放,并且当包含涂覆了树脂的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在显影剂容器中长时间搅动时,外部添加剂容易聚集(嵌入)在载体表面的树脂层中。估计外部添加剂的嵌入允许无数不规则形成于涂覆了树脂的载体的表面,并且载体和调色剂之间的摩擦起电被禁止,从而这种载体通过摩擦使新装入的调色剂带电的能力退化,结果是带电不足而引起雾化和调色剂分散。
图7是示出没有嵌入但是以不固定状态粘附到调色剂表面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概念图。在图7中,S1表示小粒径外部添加剂,S2表示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且A表示调色剂粒子。另外,图8是示出在大粒径外部添加剂聚集(嵌入)在载体表面的树脂层中之后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概念图。图8示出嵌入在载体表面树脂层中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阻碍与调色剂摩擦起电的状况。在图8中,B表示载体而小粒径外部添加剂没有示出。
如上所述,期望提供一种调色剂,在长期使用中不会从其表面释放外部添加剂。
本发明可以提供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调色剂。
(调色剂)
将描述本发明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包含具有7-20nm个数平均粒径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具有40-80nm的个数平均粒径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及具有4-7μm的体积平均粒径的调色剂粒子。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半嵌入的状态粘附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并且具有自调色剂粒子表面按重量计0.1wt%或更小的游离率。个数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和游离率的定义如下所述。
本发明中的半嵌入状态指的情况是当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调色剂粒子的表面时,可以将大粒径外部添加剂识别为粒子,尽管大粒径外部添加剂部分嵌入在调色剂粒子中。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对于调色剂粒子的情况可以通过测量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游离率来评估。如果游离率为按重量计0.1wt%或更小,那么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处于半嵌入状态。所述半嵌入状态可以通过搅拌调色剂粒子和大粒径外部添加剂而获得。
将参照图1描述本发明的效果。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初始阶段外部添加剂粘附状况的概念图。在图1中,小粒径外部添加剂S1以不固定状态粘附到调色剂粒子A的表面,而大粒径外部添加剂S2以半嵌入状态牢固地粘附到调色剂粒子A的表面(游离率:按重量计0.1wt%或更小)。在这种调色剂中,即使小粒径外部添加剂S1嵌入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中,粘附性也会由于大粒径外部添加剂S2的不规则(见图2,未示出小粒径外部添加剂)而降低,从而获得改进转印效率的效果。同时,与该效果一起,由于大粒径外部添加剂S2很难从调色剂粒子A的表面释放,即使包含树脂涂覆的载体B的双组分显影剂在显影剂容器中搅拌很长的时间,也可以防止大粒径外部添加剂S2聚集(嵌入)在载体B表面的树脂层中(见图3,未示出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结果,实现对新装入的调色剂摩擦起电的能力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从而可以防止出现雾化和调色剂分散。在图2中,C表示光电导体鼓而D表示转印介质。
即使以少量添加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也能改进调色剂的流动性和可充电性。因此,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用作防止调色剂粒子在调色剂供给通道发生凝结和阻塞,并且促进通过搅动载体发生起电。要添加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优选按重量计0.5-2wt%。当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小于按重量计0.5wt%时,存在仅给予调色剂不足的流动性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大于按重量计2wt%时,存在调色剂的固定性变差的情况。要添加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更优选按重量计0.7-1.5wt%。
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用于减小由间隔物效应引起的调色剂粘附性(范德华力),从而改进当将调色剂图像从光电导体鼓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时的转印效率。
要添加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优选为按重量计0.4-3wt%。当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小于按重量计0.4wt%时,由间隔物效应引起的调色剂粘附性(范德华力)减小了,因此出现很难获得改进转印效率的效果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大于按重量计3wt%时,存在调色剂的固定性变差的情况。要添加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更优选按重量计0.8-2wt%。
即使在要添加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较小的情况下(小于按重量计0.4wt%),也可以通过增加要添加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量来提高流动性。然而,这需要将大量(超过按重量计3wt%)大粒径外部添加剂添加到调色剂来得到足够的流动性。
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优选具有是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2-12倍的个数平均粒径。如果个数平均粒径处于上述范围,可以降低调色剂的粘附性(范德华力)以提高转印效率。个数平均粒径更优选是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4-6倍。
此外,当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在调色剂表面的包覆率被设计为5-18%时,可以提高通过间隔物效应的转印效率。当包覆率小于5%时,存在很难通过外部添加剂获得改进流动性的效果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包覆率超过18%时,存在固定性下降的情况。包覆率更优选为8-15%。包覆率的定义如下所述。
此外,优选小粒径外部添加剂S1不嵌入在调色剂粒子表面但是以不固定状态粘附于调色剂粒子。以这种方式粘附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S1可以改进新装入的调色剂的流动性,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摩擦起电。这里,所述不固定状态优选为这样的状态,即小粒径外部添加剂S1以按重量计0.5-3wt%的游离率的情况粘附到调色剂表面。游离率更优选为按重量计1-3wt%,再更优选为按重量计2-3wt%。
游离率取决于有色树脂粒子和外部添加剂的混合状况而变化,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混合器搅拌浆的圆周速度和混合器的内部温度而调节。当搅拌浆的圆周速度增加时,游离率变得较低,另外,当混合器的内部温度变得更高时,游离率变得较低。如果搅拌浆的圆周速度太高或者混合器的内部温度太高,存在调色剂粒子凝结的情况。搅拌浆的圆周速度优选设计为使得其顶部的圆周速度处于15-100m/秒的范围。混合器的内部温度优选设计成从环境温度到构成调色剂粒子的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的范围内。
作为外部添加剂,可以使用诸如由二氧化硅或氧化钛构成的无机粒子。另外,这些无机粒子可以用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者硅油进行表面处理,以赋予这些无机粒子疏水性。特别是,通过使用六甲基二硅氮烷(此后称为HMDS)作为硅烷偶联剂将三甲基硅基引入其表面的二氧化硅细粒子在疏水性和绝缘性上出众。将这些二氧化硅细粒子作为外部添加剂添加到其中的调色剂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可以提供出色的可充电性。
外部添加剂的特定实例包括诸如,由日本气相氧化硅公司(AerosilCo.,Ltd.)制造的Aerosil 50(个数平均粒径:约30nm),Aerosil 90(个数平均粒径:约30nm),Aerosil 130(个数平均粒径:约16nm),Aerosil 200(个数平均粒径:约12nm),Aerosil 300(个数平均粒径:约7nm),以及Aerosil380(个数平均粒径:约7nm),由德国的德固赛(Degussa)制造的氧化铝C(个数平均粒径:约13nm)和MOX 170(个数平均粒径:约15nm),由石原公司(Ishihara Sangyo Co.,Ltd)制造的TTO-51(个数平均粒径:约20nm)和TTO-55(个数平均粒径:约40nm),以及信越化学公司(Shin-EtsuChemical Co.,Ltd)制造的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细粒子(个数平均粒径:约40nm,约60nm和约80nm)。
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用作外部添加剂的二氧化硅细粒子,当用压缩方法测量时具有从1×1012Ω·cm到5×1015Ω·cm范围的体积电阻的二氧化硅细粒子是优选的。当体积电阻低于1×1012Ω·cm时,当允许调色剂保存时电荷量容易下降,并且存在在允许调色剂保存之后发生图像雾化的情况。此外,具有超过5×1015Ω·cm的体积平均电阻率的二氧化硅细粒子很难制造,并且制造成本变得很高。体积电阻的定义如下所述。
外部添加剂的体积电阻可以通过改变表面处理剂的类型和要处理的量来调节。通过用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处理二氧化硅细粒子而获得的外部添加剂具有高电阻,并且在疏水性性能上很出色,即使在高度潮湿的环境下也能稳定调色剂的电荷量,因此是优选的。
下面,将描述除了外部添加剂之外的可以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使用的材料。
本发明的调色剂例如可以通过用诸如Henschel搅拌机的气流搅拌机混合(即执行使用外部添加剂的处理)上面的外部添加剂和调色剂粒子来制造。调色剂粒子通常由着色树脂粒子制成。着色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从4μm到7μm。当体积平均粒径在此范围内时,获得了在点的再现性上很出色并且雾化和调色剂分散减少的高质量图像。
着色树脂粒子的BET比表面积优选为1.5-1.9m2/g。当BET比表面积超过1.9m2/g时,着色树脂粒子表面上的不规则增加,使得外部添加剂进入到凹陷部分中,从而存在外部添加剂不能均匀的粘附到表面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只能不充分地获得外部添加剂的滚动效果(改进流动性的效果)和间隔物效果(防止电荷泄露),容易带来雾化和调色剂分散。当BET比表面积低于1.5m2/g时,存在着色树脂粒子表面过于光滑的情况,因此导致清洁劣化,引起雾化的发生。
作为控制BET比表面积的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这些已知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在圆柱管中高速旋转着色树脂粒子以使粒子的尖角圆化的方法,其中调色剂在热气流等中瞬时熔化的充满系统(suffusion system)方法。BET比表面积的定义如下所述。
着色树脂粒子可以用已知方法制造,如捏合粉碎(kneading milling)方法和聚合方法。具体来说,在采用捏合粉碎方法的情况下,粘合剂树脂,着色剂,电荷调节剂,释放剂和其它添加剂用搅拌机混合,如Henschel搅拌机、超级搅拌机、机械研磨机(mechano-mill)或者Q型搅拌机的。得到的原材料混合物被熔化并且由捏合机在大约100-180℃捏合,捏合机诸如双轴捏合机或者单轴捏合机。得到的经过捏合的产品被冷却并凝固,并且凝固的产品被诸如气流磨的空气系统研磨机研磨。如果需要,得到的经过研磨的产品接受诸如分级的粒径控制,从而可以制成着色树脂粒子。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基料树脂,可以使用各种已知的苯乙烯基树脂,丙烯酸基树脂或者聚酯树脂。特别是,线型或非线型聚酯树脂是优选的。这些聚酯树脂可以同时获得优异的机械强度(防止产生微粉末),固定性(防止在定影之后从纸上脱离),以及抗热偏移性质。
聚酯树脂通过聚合由二元或者多元的多元醇和多元酸构成的单体组合物而获得。用于聚酯树脂的聚合的二元醇的实例包括二醇,诸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1,5-戊二醇,以及1,6-己二醇;双酚A氧化烯加合物,诸如双酚A,氢化双酚A,双酚A聚氧乙烯醚,双酚A聚氧丙烯醚以及其它。
二元的多元酸的实例可以包括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酸,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和丙二酸,它们的酐或低级烷基酯,或者烯基丁二酸或烷基丁二酸,诸如正十二烯基丁二酸和正十二烷基丁二酸。
如需要,可以添加三元或者多元的多元醇和多元酸。三元或者多元的多元醇的实例可以包括山梨醇,1,2,3,6-己四醇,1,4-失水山梨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蔗糖,1,2,4-丁三醇,1,2,5-戊三醇,甘油,2-甲基戊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3,5-三羟基甲基苯和其它。
三元或者多元的多元酸的实例可以包括1,2,4-苯三甲酸,1,2,5-苯三甲酸,1,2,4-环己烷三甲酸,2,5,7-萘三甲酸,1,2,4萘三甲酸,1,2,5-己烷三甲酸,1,3-二羧基-2-二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烷四羧酸和它们的酐。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着色剂,可以使用已知的通常用于调色剂的颜料或者染料。
作为着色剂的特定实例,黑色调色剂例如可以使用炭黑,磁铁矿等。
对于黄色调色剂,例如可以使用基于乙酰乙酸芳酰胺的单偶氮黄色颜料诸如C.I.颜料黄1,3,74,97或98;基于乙酰乙酸芳酰胺的双偶氮黄色颜料,诸如C.I.颜料黄12,13,14或17;浓缩的单偶氮基黄色颜料,诸如C.I.颜料黄93或155;诸如C.I.颜料黄180,150或185的其它黄色颜料和诸如C.I.溶剂黄19,77或79和C.I.分散黄164的黄色染料。
对于品红色调色剂,例如可以使用红色或者朱红色颜料,诸如C.I.颜料红48,49:1,53:1,57,57:1,81,122,5,146,184或238;以及C.I.颜料紫19;以及红色型染料,诸如C.I.溶剂红49,52,58或8。
对于青色调色剂,例如可以使用诸如C.I.颜料蓝15:3或者15:4的酞菁铜及其衍生物的蓝色型染料和颜料;诸如C.I.颜料绿7或36(酞菁绿)的绿色颜料。
基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树脂,要添加的着色剂的量优选为按重量计约1-15重量份,更优选2-10重量份。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电荷调节剂,可以使用已知的电荷调节剂。
给予负电荷的电荷调节剂的特定实例可以包括铬偶氮络合染料,铁偶氮络合染料,钴偶氮络合染料,水杨酸的铬/锌/铝/硼络合物或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萘酚酸(羟基萘甲酸)的铬/锌/铝/硼络合物或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二苯乙醇酸的铬/锌/铝/硼络合物或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长链烷基羧酸盐和长链烷基磺酸盐。
给予正电荷的电荷调节剂的特定示例可以包括苯胺黑染料及其衍生物,三苯甲烷衍生物,以及季铵盐,季膦盐,季吡啶盐,胍盐和脒盐的衍生物。
基于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这些电荷调节剂要添加的量较优选为按重量计在0.1-20重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5-10重量份的范围内。
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的释放剂的实例可以包括例如基于石油的蜡和改性蜡,诸如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合成蜡,或者固体石蜡及其衍生物和微晶石蜡及其衍生物,以及基于植物的蜡,诸如棕榈蜡,米蜡和蜡大戟蜡。如果调色剂中包含这些释放剂,可以改进调色剂从定影辊或者定影带的可释放性,从而使得能够防止定影操作中的高温/低温偏差。不特别限制要添加的释放剂的量,通常为基于按重量计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的1-5重量份。
(显影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作为单组分显影剂使用,或者可以与载体混合并作为双组分显影剂使用。在这些显影剂中,从电荷稳定性的观点看,优选双组分显影剂。
载体对于调色剂的混合比通常为基于按重量计100重量份载体,调色剂为3-15重量份。
混合载体和调色剂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搅拌机,诸如Naughter搅拌机,搅拌载体和调色剂的方法。
不特别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载体,可以使用具有20-100μm的体积平均粒径的磁性材料。当体积平均粒径太小时,显影步骤中载体从显影器辊移动到光电导体鼓,因而存在得到的图像上出现白色空白的情况。此外,当体积平均粒径太大时,点的再现性被削弱,因而存在获得粗糙图像的情况。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更优选30-6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定义如下所述。
随着载体的饱和磁化强度降低,与光电导体鼓接触的磁刷被变得更柔软,因此,获得更忠实于静电图像的图像。然而,当载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太低时,载体粘附到光电导体鼓的表面,而容易发生白色空白现象。另一方面,当载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太高时,磁刷变硬,这使得很难获得忠实于静电图像的图像。因此,载体的饱和磁化优选从30到100emu/g。饱和磁化的定义如下所述。
在磁核粒子的表面具有涂层的涂覆载体通常用作这种载体。
即使可以使用已知的磁性粒子作为核粒子,从可充电性和持久性的观点优选基于铁氧体的粒子。作为基于铁氧体的粒子,可以使用铁氧体粒子,基于铁氧体的粒子的实例包括由诸如基于锌的铁氧体,基于镍的铁氧体,基于铜的铁氧体,基于镍锌的铁氧体,基于锰镁的铁氧体,基于铜镁的铁氧体,基于锰锌的铁氧体或者基于锰铜锌的铁氧体制得的粒子。
这些基于铁氧体的粒子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造。例如,将诸如Fe2O3和Mg(OH)2的铁氧体原材料混合,并且在加热炉中加热该混合粉末以煅烧粉末。获得的经过煅烧的产品被冷却,接着用振动研磨机研磨成约1μm大小的粒子,将分散剂和水加入到经过研磨的粉末来形成浆料。在湿式系统中用湿式球磨机研磨该浆料,得到的悬浮液被喷雾干燥机粒化并干燥,以获得基于铁氧体的粒子。
作为用于涂层的材料(涂覆材料),可以使用已知的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硅树脂等。特别是,优选具有硅树脂作为涂层的涂覆的载体,因为硼化合物抵抗粘附到涂覆的载体的表面,调色剂的可充电能力可以保持很长时间。
作为硅树脂,可以使用已知的,硅树脂的实例包括硅树脂清漆(信越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TSR115,TSR114,TSR102,TSR103,YR3061,TSR110,TSR116,TSR117,TSR108,TSR109,TSR180,TSR181,TSR187,TSR144,TSR165等;东芝电气公司制造,KR271,KR272,KR275,KR280,KR282,KR267,KR269,KR211,KR212等),醇酸改性的硅树脂清漆(东芝电气公司制造,商品名:TSR184,TSR185等),环氧改性的硅树脂清漆(东芝电气公司制造,商品名:TSR194,YS54等),聚酯改性的硅树脂清漆(东芝电气公司制造,商品名:TSR187等),丙烯酸改性的硅树脂清漆(东芝电气公司制造,商品名:TSR170,TSR171等),聚氨酯改性的硅树脂清漆(东芝电气公司制造,商品名:TSR175等),以及反应型硅树脂(信越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KA1008,KBE1003,KBC1003,KBM303,KBM403,KBM503,KBM602,KBM603等)。
优选将导电材料加入涂覆材料以控制载体的体积电阻。导电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氧化硅,氧化铝,炭黑,石墨,氧化锌,钛黑,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锡,钛酸钾,钛酸钙,硼酸铝,氧化镁,硫酸钡和碳酸钙。这些导电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这些导电材料中,从生产稳定性,低成本和较低电阻的观点优选炭黑。炭黑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具有90-170ml/100g的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吸附量的那些,因为其在制造稳定性方面很出色。另外,作为炭黑,具有50nm以下的初始粒径的炭黑在可分散性上很出色,从而特别优选。基于100重量份的涂覆材料,导电材料的使用量可以设计为按重量计0.1-20重量份。
作为用涂覆材料涂覆载体的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实例包括诸如将载体浸于涂覆材料和有机溶剂的溶液中的浸泡法,将溶液喷洒到载体上的喷涂法,通过流动的空气将溶液喷洒到处于漂浮状态的载体上的流化床法,以及载体和溶液在捏合机涂覆器中混合并接着去除溶剂的捏合机-涂覆器法。此时,可以将用于控制涂覆材料电阻值的导电材料与涂覆材料一起加到溶液中。
(成像装置)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不限于图6所示的结构。如图6所示,成像装置为具有1-4四个成像单元的串联系统彩色成像装置。
在这些单元中,附图标记1表示的单元为用于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的第一成像单元,附图标记2表示的单元为用于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的第二成像单元,附图标记3表示的单元为用于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的第三成像单元,附图标记4表示的单元为用于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第四成像单元。
中间转印带(环带)5置于这四个成像单元1-4之上。中间转印带5被拉开在两个支承辊6之间的环路上,并且设计为以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下文中,上游和下游的表述是基于设置附图标记8所表示的二次转印辊的二次转印位置,相对于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方向作出的。作为中间转印带5的材料,可以使用通过将适当量的导电材料与诸如聚酰亚胺或者聚酰胺的树脂混合得到的材料。
在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方向R上,从中间转印带5的上游侧开始,四个成像单元1-4的布置顺序为第一成像单元1(黑色),第二成像单元2(青色),第三成像单元3(品红色),第四成像单元4(黄色)。
第一转印辊7相对于中间转印带5内侧的成像单元1-4中每个而设置,其将形成于成像单元1-4中每个中的单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形成于成像单元1-4中每个中的单色调色剂图像以重叠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以形成一个彩色图像。
二次转印辊8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方向R上第四成像单元4(黄色)的下游侧,其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彩色图像转印到纸张(记录介质)。
清洁中间转印带5表面的带清洁单元10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方向R上二次转印辊8的下游侧。带清洁单元10包括带清洁刷11和带清洁刀片12,所述带清洁刷11设置为与中间转印带5相接触。带清洁刀片12设置在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方向R上带清洁刷11的下游侧。
用于接收纸张的托盘14设置在四个成像单元1-4之下。托盘14中的纸张由多个纸张馈送辊13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此处二次转印辊8与中间转印带5相对设置。纸张的进料方向以箭头P表示。
用于定影转印到纸张的彩色图像的定影单元15设置在纸张的进料方向P上二次转印辊8的下游侧。还有,纸张排出辊13a设置在纸张的进料方向P上定影单元15的下游侧,其排出从成像装置定影了彩色图像的纸张。
在这种结构中,成像单元1-4的每个中形成的每个单色调色剂图像被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以在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形成彩色图像。在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形成的彩色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由纸张馈送辊13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纸张上,接着在定影单元15中定影到纸张上。彩色图像在其上定影的纸张由纸张排出辊13a从成像装置排出。另一方面,二次转印之后没有转印到纸张并留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由带清洁单元10去除。
图5示出图6中的第一成像单元1。第二,第三和第四成像单元2,3和4的结构基本与第一成像单元的结构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这些第二到第四单元2,3和4的结构。
光电导体鼓16周边设置了对光电导体鼓16充电的充电器17,将静电潜像写到光电导体鼓16表面的曝光装置18,使光电导体鼓16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的显影装置19,以及光电导体鼓清洁器20,其在完成第一转印之后去除光电导体鼓16上留下的残留物质,包括调色剂。
充电器17例如由晕光充电器(scorotron charger)构成,并且用于通过对光电导体鼓16执行电晕放电来将光电导体鼓16充电到给定的电势。充电器17可以由接触型的充电器构成,包括电晕管充电器(corotroncharger)、电荷辊和电荷刷。
曝光装置18例如由激光曝光装置构成并且用于将光电导体鼓暴露于光,通过激光扫描相应的图像信号以改变充电器17充过电的光电导体鼓16的表面电势,从而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作为曝光装置,可以使用LED阵列装置等。
显影装置19接收显影剂容器中包括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显影剂,并通过显影剂中包含的调色剂显影光电导体鼓16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剂包括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不含载体而仅包含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等。作为显影剂,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显影剂。
光电导体鼓清洁器20具有清洁刀片21,清洁器外壳22和封口23。
清洁刀片21被设置为,在与光电导体鼓16的旋转方向Rd相反的方向以被按压的方式与光电导体鼓16接触,以刮掉光电导体鼓16上留下的残留物质。清洁器外壳22用于接收刮掉的残留物质,并且清洁刀片21被设置于清洁器外壳22。封口23作用是密封清洁器外壳22的内部,其一端被固定到清洁器外壳22,另一端设置为在光电导体鼓16的旋转方向Rd上清洁刀片21的上游侧,与光电导体鼓16接触。
图4是示出图5中的显影装置19的周边结构的示意图。显影装置19具有接收双组分显影剂32(下文简称“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27。显影剂容器27在面对光电导体鼓16的外围表面的位置具有开口部30。
在面对显影剂容器27中的开口部30的位置具有显影剂棍24,在其外围表面上携带并传送显影剂,以将显影剂提供给光电导体鼓16来显影上述静电潜像。显影剂辊24被设置为使得它与光电导体鼓16的外围表面有间隔。
显影剂辊24具有多极磁部件25,其中分别由具有矩形部的条形磁铁31构成的磁极N1,N2,N3以及磁极S1和S2,彼此隔开轴向布置在圆周方向上的多个位置,非磁性套筒26以无旋转的方式接合在多极磁部件25外部。
多极磁部件25的两端都以无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显影剂容器27的两个侧壁上。磁极N1(峰值:110mT)被设置在朝向光电导体鼓16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分别设置磁极S1(峰值:-78mT)在磁极N1上游的位置,例如与磁极N1成59°角的位置,磁极N2(峰值:56mT)在磁极N1上游的位置,例如与磁极N1成117°角的位置,磁极N3(峰值:42mT)在磁极N1上游的位置,例如与磁极N1成224°角的位置,磁极S2(峰值:-80mT)在磁极N1上游的位置,例如与磁极N1成282°角的位置。
调节部件28设置在上述显影剂容器27中的开口部30附近的位置,并且位于显影剂的进料方向上显影剂辊24的上游侧,其限制显影剂辊24的外围表面上携带的显影剂层的厚度,以调节要传送到静电潜像的显影剂的量。调节部件28被设置为距离显影剂辊24的外围表面特定的距离。
还有,搅动部件29以无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显影剂容器27中面对显影剂辊24的位置,其搅动显影剂容器27内的显影剂并将显影剂提供给显影剂辊24。
(各种定义)
下文,将描述本说明书中个数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体积电阻、包覆率、释放比、BET比表面积和饱和磁化强度的定义。
(个数平均粒径)
本说明书中,外部添加剂的个数平均粒径表示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摄外部添加剂的照片,并从获得的图像测量随意的100个外部添加剂粒子的每个粒子的直径,而获得的粒径的平均值。
(调色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
在本说明书中,调色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表示在CoulterMultisizer II(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Beckman Coulter Inc.)制造)中使用100μm孔径测量的值。作为用于分散调色剂的电解液,可以使用一级氯化钠的约1%的NaCl水溶液,例如ISOTON R-11(库尔特科学公司(Coulter Scientific Japan Inc.))。作为测量方法,在100-150ml的该水电解液中添加0.1-5ml的表面活性剂并且优选烷基苯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并添加2-20mg的量的测量样品。其中悬浮了样品的电解液用超声分散机分散处理约1-3分钟。在上述测量仪器中使用100μm孔径,测量调色剂的体积和调色剂的数量来计算体积分布和数量分布。接着,根据本发明,从体积分布找到预期的基于重量的重均粒径。
(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
本说明书中,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表示在3.0巴的分散压力的条件下在激光衍射粒子分布测量设备(HELOS,新帕泰克有限公司(SYMPATEC Co.,Ltd)制造)中用干法分散系统(RODOS,新帕泰克有限公司制造)测量的值。
(体积电阻)
本说明书中,外部添加剂的体积电阻表示通过下列步骤中的测量获得的值。首先,在温度20℃和湿度65%下保存24小时的外部添加剂被夹在两个铜板电极之间,接着在10Kg/cm2的压力下挤压来产生经过挤压的粉末体,其以8-10nm的铜板电极的距离间隔。接着,在电极之间施加500V/cm的电压,测量施加电压15秒之后的电阻,测量的电阻值被定义为外部添加剂的体积电阻。
(包覆率)
本说明书中,包覆率(调色剂粒子的表面包覆率)Cg(%)用下列方法计算的值表示。
Cg=Sg÷St×100
其中:
Sg:所有外部添加剂的投影面积(m2/g)
St:调色剂粒子的总表面积(m2/g)
即,
Cg=150×Wg÷(Bt×Dg×Rg)
其中:
Wg:要添加的外部添加剂的量(重量份数:基于100重量份调色剂的添加的量)
Bt:每1g调色剂粒子的BET比表面积(m2/g)
Dg:外部添加剂的初始粒径(nm)
Rg:外部添加剂的比重(g/cm2)
(释放比)
在本说明书中,释放比表示通过电子影像协会年会(共95次),“Japan Hard Copy’97”文章,“通过粒子分析仪外部添加剂-调色剂分析平均新方法”,Toshiyuki Suzuki,Toshio Takahara,由电子影像协会编辑,1997年7月9-11日中公开的调色剂分析方法测量的值。具体来说,基于随同激发源于调色剂粒子的碳原子的发射光谱的计数(数值)和随同激发例如源于外部添加剂的二氧化硅的硅原子的发射光谱的计数(数值)之间的同步差,异步的原子被假定为自由的外部添加剂以找到其相对比值作为外部添加剂的释放比。
作为测量方法,使用粒子分析仪(PT1000,横河电机株式会社(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制造)在以下条件中测量,并接着将基于碳原子的诸如硅原子的外部添加剂的发射光谱计数的同步应用到下列方程式中来找到释放比。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制造的PT1000的测量条件)
·一次测量中要检测的碳原子的数量:500-2500
·噪声消除水平(Noise cut level):1.5以下
·气体:O2 0.1%,He气体
·用于分析的波长
碳原子:247.860nm
硅原子:288.160nm
钛原子:334.900nm
其他:使用所用外部添加剂中的其他无机元素用于分析的每个波长
·工作信道
碳原子:1或2
硅原子:1-4
钛原子:1-4
·硅原子的释放比
(不与碳原子同时发出光的硅原子的计数的数量)/(与碳原子同时发出光的硅原子的计数的数量+不与碳原子同时发出光的硅原子的计数的数量)×100
·外部添加剂的游离率的总和
(示例)在使用含有硅和钛的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
外部添加剂的游离率的总和=硅原子的游离率+钛原子的游离率
(BET比表面积)
在本说明书中,BET比表面积表示使用BET比表面积测量设备(Jemini 2360,岛津公司(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通过三点测量方法获得的测量值。
(饱和磁化强度)
本说明书中,饱和磁化强度表示通过东映工业有限公司(ToeiIndustry Co.,Ltd)制造的VSMP-1测量的值。
实施例
(实施例)
<调色剂>
实施例的调色剂按照以下方法制造。
调色剂材料如下所述。
·粘合剂树脂(通过作为单体的双酚A环氧丙烷(bisphenol Apropylene oxide),对苯二甲酸或者偏苯三酸酐的缩聚反应获得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60℃,软化点:115℃,三洋化成工业(Sanyo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
                            100重量份
·着色剂(C.I.颜料蓝15:3)    5重量份
·电荷控制剂(日本卡利特公司(Japan Carlit Co.,Ltd)制造的硼化合物:LR-147)
                            2重量份
·释放剂(日本精蜡株式会社(Nippon Seiro Co.,Ltd)制造的微晶蜡:HNP-9)
                            3重量份
上述调色剂材料用Henschel搅拌机混合10分钟,并接着使用捏合分散装置(三井矿业冶炼公司(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Ltd)制造的Kneadix MOS140-800)熔化捏合分散处理。经过捏合的产品用切割研磨机粗压碎,并接着用喷射式破碎机(日本风动有限公司(NipponPneumatic Mig.Co.,Ltd)制造的IDS-2型)粉碎。经过粉碎的产品用风力分级器(日本风动有限公司制造的MP-250型)分级以获得体积平均粒径6.5±0.1μm并且BET比表面积1.8±0.1μm2/g的着色树脂粒子。
以表1中的量将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细粒子,个数平均粒径40nm,60nm或80nm)添加到100重量份获得的着色树脂粒子中,并且混合物用气流搅拌机(Henschel搅拌机,三井矿业冶炼公司制造)搅拌5分钟,其中搅拌浆的头速度(head speed)被设定为40m/s。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获得的混合物粒子,结果,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半嵌入的状态粘附到着色树脂粒子的表面。
以表1中的量将小粒径外部添加剂(日本气相氧化硅公司制造的,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细粒子,个数平均粒径7nm或12nm)添加到100重量份上面的混合物粒子中,并且混合物用气流搅拌机(Henschel搅拌机,三井矿业冶炼公司制造)搅拌2分钟,其中搅拌浆的头速度被设定为15m/s,以产生可充负电的调色剂(T1到T12)。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和小粒径外部添加剂中每种的游离率和包覆率也示于表1中。
表1
<载体>
用于实施例的载体按照以下方法制造。
铁氧体原材料(关东电化工业公司(Kanto Denka Kogyo Co.,Ltd)制造的)在球磨机中搅拌并接着在回转窑中以900℃煅烧,用湿式破碎机(使用钢球作为破碎介质)将获得的经过煅烧的粉末粉碎为平均粒径2μm以下的粉末。用喷雾干燥方法使获得的铁氧体粉末粒化,并且在1300℃煅烧成为粒化产品。在煅烧之后,用破碎机破碎颗粒状产品,以获得体积平均粒径约50nm,体积电阻1×109Ω·cm的铁氧体成分构成的核粒子。
接着,通过在甲苯中溶解并分散100重量份的硅树脂(商品名称:TSR115,信越化学公司制造)和3重量份的炭黑(赢创德固赛日本有限公司(Evonic Degussa Japan Co.,Ltd)制造,初始粒径:25nm,油吸收量:150ml/100g)来制备用于形成包覆核粒子的涂层的用于涂层的涂敷溶液。
用喷涂机将制备的用于涂层的涂敷溶液施加到铁氧体成分构成的核粒子上。此后,通过汽化将甲苯完全去除,产生体积平均粒径50μm,涂层厚度1μm,体积电阻2×1010Ω·cm,饱和磁化65emu/g的载体。
<双组分显影剂>
将调色剂(T1到T12)分别与上面的载体混合,产生实施例的双组分显影剂。这些双组分显影剂通过在Naughter搅拌机(商品名称:VL-0,细川密克朗公司(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造)中加入6重量份的每种调色剂和94重量份载体,并搅拌混合物20分钟而得到。
<图像评估>
使用得到的双组分显影剂和图6所示的测试成像装置来进行连续打印测试。仅使用四个成像单元中的成像单元1来进行连续打印测试,执行调色剂T1到T12的测试。成像装置的显影条件被设计为使得光电导体鼓的圆周速度为400mm/s,显影剂辊的圆周速度为560mm/s,光电导体和显影剂辊之间的间隙为0.42mm,显影剂辊和调节刀片之间的间隙为0.5mm,另外,光电导体的每个表面电势和显影偏压中被调节为使得在涂满的图像(solid image,100%浓度)中粘附到纸张的调色剂量为0.5mg/cm2,并且粘附到非图像部分的调色剂量被减少到最小。作为测试纸张,使用A4大小的电子照相用纸(夏普办公设备公司(SharpDocument Systems Corporation)制造的Multi-receiver)。
对于每种调色剂,在文本图像的打印测试中打印50K(50000)份拷贝,该文本图像中记录在纸张上的打印图像的覆盖率为6%。
通过测量调色剂的电荷量,图像密度,雾化密度(fogging density)和转印效率来对图像做出评估。
调色剂的电荷量用吸入式小电荷量测量仪器(日本崔克公司(TrekJapan Corporation)制造的210HS-2A)测量。
用以下方式评估图像密度。具体来说,打印涂满的图像(100%浓度),其中每条边的长度是3cm。打印部分的图像密度用反射型密度计(格灵达麦克贝斯(GretagMacbeth)公司制造的RD918)测量。当图像密度是1.3以上时(纸张的纤维完全被调色剂覆盖),这被定义为良好,当图像密度在1.2以上并小于1.3之间时,这被定义为稍差,当图像密度低于1.2时(纸张的纤维没有完全被调色剂覆盖),这被定义为差。
关于雾化密度,以下列步骤计算非图像部分(密度0%)的密度。
使用白度计(Z-∑90 COLOR MEASURING SYSTEM,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预先测量打印前的纸张的白度。接着,用白度计测量打印之后的纸张的非打印部分的白度,以找出打印之前和打印之后白度之间的差异。该差异被定义为雾化密度。
当雾化密度低于0.6时(几乎看不到雾化),这被定义为良好,当雾化密度在0.6以上并小于1.0之间时,这被定义为稍差,当雾化密度为1.0以上时(清楚地看到雾化),这被定义为差。
转印效率可以按照下面的方程从粘附到转印带表面的调色剂的重量A和粘附到介质的调色剂的量B计算:
转印效率%=B÷A×100
<结果>
连续打印测试的结果示于表2中。在每种调色剂T1到T12的连续打印测试中,如示例1-12所示,调色剂的电荷量稳定,并获得高图像密度和没有雾化的图像。另外,转印效率为90%以上。
(比较例)
以表1中的量将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和小粒径外部添加剂被同时添加到实施例中获得的100重量份着色树脂粒子,并且混合物用气流搅拌机(Henschel搅拌机,三井矿业冶炼公司制造)搅拌2分钟,其中搅拌浆的头速度被设定为15m/s,产生可充负电的调色剂(T13到T19,T13仅添加了小粒子尺寸外部添加剂)。
在获得的可充负电的调色剂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除添加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T13)以外的调色剂(T14到T19),结果是,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非嵌入状态粘附到着色树脂粒子的表面。
使用获得的调色剂,以与示例中相同的方式产生双组分显影剂,并且以与示例中相同的方式对图像作评估。结果示于表2中。
<结果>
如比较例1所示,在使用没有添加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T13)的50K份拷贝连续打印测试中,转印效率下降。另外,如比较示例2到7所示,在使用调色剂T14到T17的50K份拷贝连续打印测试中,调色剂的电荷量下降,并发生雾化和调色剂分散。
表2
Figure S2008101447873D00281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使得通常从调色剂表面释放并容易嵌入到载体表面的个数平均粒径40到80nm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半嵌入状态牢固地粘附到调色剂粒子表面。因此,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很难从调色剂粒子表面释放,并被防止嵌入调色剂表面的树脂层中而不降低间隔物效应(改进了转印效率),结果很少发生雾化和调色剂分散。
还有,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5-18%的包覆比率粘附到调色剂粒子,因此,可以获得更为改进的间隔物效应和转印效率。
此外,小粒径外部添加剂具有按重量计0.5-3wt%的从调色剂粒子表面的游离率。因此,调色剂粒子具有高的初始流动性,因此,加载的调色剂还容易与载体混合。因此,调色剂在摩擦起电方面更为出色并且更抗雾化和分散。
还有,由于小粒径外部添加剂是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粒子,可以进一步降低调色剂的湿度依赖性。结果,可以提供即使在高湿度环境下也表现出稳定的充电性能的调色剂。
此外,具有1.5-1.9m2/g的BET比表面积和光滑表面的着色树脂粒子被用作调色剂粒子,从而能够防止外部添加剂进入着色树脂粒子表面的凹陷部分。结果,可以提供具有高流动性和转印效率的调色剂。
还有,在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中,使得容易被释放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半嵌入状态强粘附到调色剂表面。因此,可以防止外部添加剂嵌入到载体表面的树脂层中引起的摩擦起电的退化。
还有,由于载体的树脂层为可热固化的硅树脂,即使显影剂容器中的温度升高也可以防止树脂层软化。结果,这可以防止外部添加剂聚集在载体表面的树脂层中。
还有,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在其使用寿命中都能成功获得没有雾化和调色剂分散的图像,因为调色剂的电荷量几乎不变。

Claims (9)

1.一种调色剂,包括个数平均粒径7到20nm的小粒径外部添加剂、个数平均粒径40到80nm的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和体积平均粒径4到7μm的调色剂粒子,其中所述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半嵌入状态粘附到所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并且所述大粒径外部添加剂具有按重量计0.1wt%或更小的从所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的游离率,
其中所述小粒径外部添加剂具有按重量计0.5-3.0wt%的从所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的游离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大粒径外部添加剂以5-18%的包覆率粘附到所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小粒径外部添加剂和/或大粒径外部添加剂是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细粒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粒子是具有1.5-1.9m2/g的BET比表面积的着色树脂粒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大粒径外部添加剂的个数平均粒径是所述小粒径外部添加剂的2到12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基于所述调色剂粒子包含0.5-2wt%范围的所述大粒径外部添加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基于所述调色剂粒子包含0.4-3wt%范围的所述小粒径外部添加剂。
8.一种双组分显影剂,包括载体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载体是树脂涂覆的载体,在所述载体中,铁氧体粒子的表面涂覆有树脂层,并且所述载体具有20到60μm的体积平均粒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组分显影剂,其中所述树脂层是热固性硅树脂层。
CN2008101447873A 2007-08-01 2008-08-01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9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1075 2007-08-01
JP2007201075A JP2009036980A (ja) 2007-08-01 2007-08-01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01075 2007-08-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9190A CN101359190A (zh) 2009-02-04
CN101359190B true CN101359190B (zh) 2012-06-06

Family

ID=40331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47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9190B (zh) 2007-08-01 2008-08-01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43781B2 (zh)
JP (1) JP2009036980A (zh)
CN (1) CN1013591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1014B2 (ja) * 2009-10-26 2013-06-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セット、現像剤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8406A (ja) * 2009-12-18 2011-06-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556266B2 (ja) 2010-03-16 2014-07-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二成分現像剤、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29814A1 (en) * 2010-03-17 2011-09-22 Masayuki Kakimoto Ton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oner
JP2012083712A (ja) * 2010-09-13 2012-04-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742363B2 (ja) * 2011-03-28 2015-07-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708130B2 (ja) * 2011-03-28 2015-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911235B2 (ja) * 2011-08-29 2016-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EP2634635A1 (en) * 2012-02-29 2013-09-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enta toner containing compound having azo skeleton
JP2014092656A (ja) * 2012-11-02 2014-05-19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20968A (ja) * 2014-07-14 2016-02-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US10551757B2 (en) 2016-03-30 2020-02-04 Zeon Corporation Magent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s
US10353308B2 (en) 2017-05-15 2019-07-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JP2019032365A (ja) 2017-08-04 2019-0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091033B2 (ja) 2017-08-04 202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WO2019027039A1 (ja) 2017-08-04 2019-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US10520884B2 (en) * 2017-12-15 2019-12-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80756B2 (ja) 2018-07-17 202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30479B2 (ja) 2018-07-17 202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US11112712B2 (en) 2019-03-15 2021-09-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EP3945373A1 (en) 2020-07-28 2022-02-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527878B2 (ja) 2020-07-28 2024-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66092A (ja) 2020-10-16 2022-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2023108183A (ja) 2022-01-25 2023-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6534A (ja) * 2000-06-15 2001-12-26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の画像形成方法
CN1420393A (zh) * 2001-07-11 2003-05-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单成分非磁性调色剂、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532637A (zh) * 2003-02-24 2004-09-29 ���ǵ�����ʽ���� 电子照相用调色剂
JP2005141127A (ja) * 2003-11-10 2005-06-02 Canon Inc トナー
JP2005215237A (ja) * 2004-01-29 2005-08-11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7004086A (ja) * 2005-06-27 2007-01-11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33536A (ja) * 2005-07-22 2007-02-08 Sharp Corp 電子写真用二成分現像剤
CN1924726A (zh) * 2005-08-31 2007-03-0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07183341A (ja) * 2006-01-05 2007-07-19 Ricoh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及び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7986B2 (ja) 1998-07-06 2008-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ユニット
EP0971273B1 (en) * 1998-07-06 2005-04-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nit
JP2002108002A (ja) * 2000-09-29 2002-04-10 Brother Ind Ltd トナー組成物
US6605402B2 (en) 2001-08-21 2003-08-12 Aeta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Method of using variably sized coating particles in a mono component developing system
DE10308286A1 (de) * 2002-02-28 2003-09-18 Kao Corp Toner
JP4018520B2 (ja) * 2002-12-04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446342B2 (ja) * 2004-07-16 2010-04-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
JP4787052B2 (ja) * 2005-06-24 2011-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6534A (ja) * 2000-06-15 2001-12-26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の画像形成方法
CN1420393A (zh) * 2001-07-11 2003-05-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单成分非磁性调色剂、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532637A (zh) * 2003-02-24 2004-09-29 ���ǵ�����ʽ���� 电子照相用调色剂
JP2005141127A (ja) * 2003-11-10 2005-06-02 Canon Inc トナー
JP2005215237A (ja) * 2004-01-29 2005-08-11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7004086A (ja) * 2005-06-27 2007-01-11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33536A (ja) * 2005-07-22 2007-02-08 Sharp Corp 電子写真用二成分現像剤
CN1924726A (zh) * 2005-08-31 2007-03-0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07183341A (ja) * 2006-01-05 2007-07-19 Ricoh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及び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36980A (ja) 2009-02-19
US20090035683A1 (en) 2009-02-05
CN101359190A (zh) 2009-02-04
US8043781B2 (en) 2011-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9190B (zh)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装置
CN101981514B (zh)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JP5540775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20620B (zh) 载体、利用它的双组分显影剂
CN101604126B (zh) 载体及含有其的双组分显影剂、以及使用该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3652161B2 (ja) トナー
JPWO2006016643A1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磁性1成分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KR100215999B1 (ko) 정전하상 현상용 토너, 화상 형성 방법, 현상소자및프로세스카트리지
JP4583996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136899B2 (ja) 磁性トナー
JP2010019881A (ja) トナー
JP3176282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192959A (ja) キャリア、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2成分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96910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265058A (ja) トナー粒子の製造方法、磁性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614975B (zh) 电子照相用载体及其用途
JP2009192722A (ja) 二成分現像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09218537A (ja)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
JPH0648388B2 (ja) 乾式現像剤
EP0658821B1 (en) Two-component typ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JP5544910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6981A (ja) 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42081B2 (ja) 現像剤
JP2007256361A (ja) 非磁性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84786A (ja) 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