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6367B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6367B
CN101356367B CN2007800012242A CN200780001224A CN101356367B CN 101356367 B CN101356367 B CN 101356367B CN 2007800012242 A CN2007800012242 A CN 2007800012242A CN 200780001224 A CN200780001224 A CN 200780001224A CN 101356367 B CN101356367 B CN 101356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il
compressor
oily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12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6367A (zh
Inventor
井上宜典
目崎宽和
坂本昌哉
铃木敦博
金井明信
樽谷知二
肥田直树
中山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56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6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3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9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4Measures to avoid lubricant contaminating the pumped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F04B49/225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with throttling valves or valves varying the pump inlet opening or the outlet op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04B2027/1863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with an auxiliary valve, controlled by
    • F04B2027/1872Discharge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压缩机具备从导入到分离室中的冷媒气体分离油的油分离器、积存从冷媒气体分离的油的环状空间、和储存分离的油的储油室。上述油分离器设在形成于排出冷媒气体的排出室上的圆筒孔中,在该圆筒孔中设有将圆筒孔从上述排出室分隔的盖。上述油分离器经由导入通路将上述冷媒气体从上述排出室导入到上述分离室中。上述环状空间设在上述盖的周围,经由油通路连通到上述储油室。上述储油室连通到具有比上述排出室的压力低的压力的曲柄室。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将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油分离、使分离后的油向低压区域返回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油储存室的压缩机。在该压缩机的后壳体中,沿该后壳体的径向延伸地形成有油分离室,在该油分离室的下方且后壳体的后端部上,向外部突出而设有油储存室。在后壳体上,形成有将油分离室和油储存室连通的透孔。此外,在后壳体上,设有包含雾状的油的压缩冷媒气体所排出的排出室,并且形成有将该排出室与油分离室连通的流入通路。在油分离室上连接着排出孔,在该排出孔中安装有防止冷媒气体从油分离室向排出室的倒流的止回阀单元。
止回阀单元具备突出到油分离室中的管部,管部与油分离室构成油分离机构。在后壳体上,形成有将装备在止回阀单元上的台座部的环状端口与油储存室连通的气体返回通路。气体返回通路比透孔小径(约1mm),作为使进入到油储存室中的冷媒气体返回到包括环状端口的排出路径中的通路发挥功能。
在上述压缩机中,排出室内的压缩冷媒气体通过流入通路流入到油分离室中。流入到油分离室中的冷媒气体碰撞到管部的外周面上,通过绕其外周面旋绕,将包含在冷媒气体中的雾状的油从冷媒气体中分离。分离后的油积存在油分离室的底部部分上,从透孔的入口流入到油储存室中。
油储存室的油从油返回通路回到曲柄室等中。分离了油后的冷媒气体通过管部及止回阀等,通过排出阀被供给到外部冷媒回路中。由于在冷媒气体的排出路径和油储存室之间形成有气体返回通路,所以利用油分离室与排出路径之间的压力差ΔP产生冷媒气体的流动。在油分离室中从冷媒气体分离的油随着该动而流通过透孔直接流入到油储存室中。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备油分离室的斜板式压缩机。在该压缩机的后侧缸体的上部设有突出部,在该突出部的内部中形成有旋风式的油分离室。此外,该压缩机具备与油分离室相邻的通孔,通孔与形成在后侧缸体上的消音室连通。在油分离室的下方形成有用来回收分离油的一次储油室。在油分离室及一次储油室的侧方设有主储油室。在主储油室的底部的阀座面上,设有连通到作为低压区域的斜板室的回油孔的开口。在该回油孔的开口中具备由弹簧用钢板构成的簧片阀,簧片阀根据高压区域和低压区域的压力差而变形,能够控制流过该回油孔的油的流量。
在上述压缩机中,从排出室流入到消音室中的高压的压缩冷媒气体经由上述通孔被导入到油分离室中。被导入到油分离室中的冷媒气体沿着油分离室的周壁旋绕,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包含在冷媒气体中的雾状的油从冷媒气体中分离。分离后的油被回收到一次储油室中,在高压区域和低压区域的压力差的作用下经由通孔被储存到主储油室中。
簧片阀的开度根据高压区域与低压区域的压力差而被控制,例如,当压力差较小时,簧片阀的开度变大,从主储油室经由回油孔回流到斜板室中的油量变多。当压力差较大时,簧片阀的开度变小,从主储油室经由回油孔回流到斜板室中的油量变少。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压缩机中,通过压力差ΔP产生冷媒气体的流动,能够将在油分离室中分离的油直接向油储存室输送,但由于产生了设置小径的透孔(约1mm)的需要,所以如果考虑加工刀具的折损等的加工上的制约,则不得不将油储存室配置在油分离室的附近。如果将油储存室和油分离室配置在附近,则后壳体变大,结果压缩机大型化。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压缩机中,通过具备簧片阀,能够做成通过作为高压区域的油分离室和作为低压区域的斜板室的压力差从一次储油室向主储油室送出油的构造。但是,通过压力差调节簧片阀的开度如果考虑到簧片阀的材料的弹性系数等的生产上的不均匀,则非常困难。因此,有不根据压力差适当地调节簧片阀的开度、即便在不像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输送高压冷媒气体的状况下簧片阀的开度也变大的可能。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将通孔缩小以使得高压冷媒气体不会经由将一次储油室与主储油室连通的通孔进入到斜板室中。但是,由于有加工上的制约,所以不得不将主储油室配置在一次储油室的附近。因而,与专利文献1同样,压缩机大型化。
以上,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任一种压缩机中,都有油分离装置及分离后的油的储存室的配置的自由度较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18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240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压缩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将含有油的冷媒气体压缩的压缩机。该压缩机具备排出室、排出通路、盖、油分离器、导入通路、油积存部、储油室、和油通路。对上述排出室排出压缩后的冷媒气体。上述排出通路形成在上述排出室内。上述盖设在上述排出通路中,将该排出通路从上述排出室分隔开。上述油分离器设在上述排出通路中,在上述油分离器与上述盖之间形成分离室。上述油分离器从导入到上述分离室中的冷媒气体中分离油。上述导入通路将上述冷媒气体从上述排出室导入到上述分离室中。上述油积存部设在上述盖的周围,积存从上述冷媒气体分离的油。上述储油室储存上述分离的油,连通到具有比上述排出室的压力低的压力的压缩机内的低压区域。上述油通路使上述油积存部连通到上述储油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3-3线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盖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盖的立体图。
图15(a)是第9~第1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图15(b)是另一变形例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6是第1其他例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7是第2其他例的压缩机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3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斜板式压缩机(以下,单称作压缩机)。
如图1所示,压缩机的壳体具备接合在缸体11的前端上的前壳体部件12、和经由阀-端口形成体13接合在缸体11的后端上的后壳体部件14。在由缸体11和前壳体部件12包围的区域中划分有曲柄室15。在曲柄室15内,可旋转地配设有驱动轴16。驱动轴16与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17动作连结,在来自发动机17的动力供给下旋转。
在曲柄室15中,在驱动轴16上可与该驱动轴16一体旋转地固定有接线板18。此外,在曲柄室15内收容有斜板19。斜板19受驱动轴16支撑,能够沿着驱动轴16的轴线在驱动轴16上滑动,并且能够相对于驱动轴16倾动。在接线板18与斜板19之间夹装有铰链机构20。斜板19能够经由铰链机构20与接线板18及驱动轴16同步地旋转,并且能够一边伴随着驱动轴16向轴线方向的移动一边倾动。此外,斜板19的倾斜角受后述的容量控制阀21控制。
在缸体11内形成有多个(在图1中仅表示1个)缸膛11a,在各缸膛11a内可往复移动地收容有单头型的活塞22。各活塞22经由垫座23卡止在斜板19的外周部上。因而,伴随着驱动轴16的旋转的斜板19的旋转运动经由垫座23被变换为活塞22的往复直线运动。
在缸膛11a的背面侧(在图1中是右方),划分有由活塞22和阀-端口形成体13包围的压缩室24。
在后壳体部件14内划分形成有吸入室25,并且在吸入室25的周围划分形成有排出室26。
吸入室25内的冷媒气体通过活塞22从上死点位置向下死点位置移动而经由形成在阀-端口形成体13上的吸入端口27及吸入阀28被吸入到压缩室24中。被吸入到压缩室24中的冷媒气体通过活塞22从下死点位置向上死点位置移动而被压缩到既定的压力,并且经由形成在阀-端口形成体13上的排出端口29及排出阀30被排出到排出室26中。
在壳体内设有抽气通路31及供气通路32。抽气通路31是用来从曲柄室15向吸入室25导出冷媒气体的通路。供气通路32是用来将排出室26内的排出冷媒气体导入到曲柄室15中的通路。在供气通路32的中途配设有容量控制阀21。
通过调节该容量控制阀21的开度,控制经由供气通路32导入到曲柄室15中的高压的冷媒气体的导入量、和经由抽气通路31从曲柄室15导出的冷媒气体的导出量的平衡,决定曲柄室15内的压力。
由此,变更隔着活塞22的曲柄室15内的压力与压缩室24内的压力的差,变更斜板19相对于驱动轴16的倾斜角度。结果,变更了活塞22的行程、即压缩机的排出容量。
例如,如果曲柄室15的内压降低则斜板19的倾斜角度增大,压缩机的排出容量增大。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斜板19表示倾斜角度是最大的状态。反之,如果曲柄室15的内压上升则斜板19的倾斜角度减少,压缩机的排出容量减少。图1的实线所示的斜板19表示倾斜角度最小的状态。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后壳体部件14的上部连通到排出室26地形成有圆筒孔33。圆筒孔33形成设在排出室26内的排出通路。圆筒孔33与驱动轴16的轴线平行地延伸。在圆筒孔33的轴向的中央部配设有圆筒状的油分离器35。油分离器35通过使圆筒部35a朝向前方、使比圆筒部35a直径大的台座部35b嵌合在圆筒孔33中而固定在圆筒孔33上。此外,在圆筒孔33的比轴向中央部靠深侧(在图2中是右侧),相邻于油分离器35而收容有止回阀36。止回阀36是用来阻止冷媒从外部冷媒回路48向排出室26的倒流的阀。
在圆筒孔33的入口部(在图2中是左侧),形成有具有比圆筒孔33的直径大的直径的扩径孔33a。由此,在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上形成有阶差部。在圆筒孔33的入口部安装有将排出室26和圆筒孔33分隔开的盖34。盖34具有凸缘部34a和外环部34b,在盖34的外周面上,通过凸缘部34a和外环部34b形成有阶差部。盖34通过使外环部34b嵌合在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上、使凸缘部34a嵌合在扩径孔33a中而固定在圆筒孔33中。另外,凸缘部34a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尺寸e设定得比扩径孔33a的轴线方向的深度尺寸f小(e<f)。
在由盖34、油分离器35、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包围的空间中形成有分离室42。排出室26和分离室42经由导入通路40连通,排出冷媒气体通过导入通路40被从排出室26向分离室42导入。
如图3所示,导入通路40构成为,使被导入到分离室42中的排出冷媒气体的流线成为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的横截面圆的大致切线。因而,通过导入通路40被向分离室42导入的排出冷媒气体沿着内壁面33b顺时针旋绕。
在分离室42中,通过排出冷媒气体沿着内壁面33b在内壁面33b与油分离器35的圆筒部35a之间的空间中旋绕,包含在排出冷媒气体中的油被从排出冷媒气体离心分离。分离了油的排出冷媒气体被从分离室42通过油分离器35的内部的管路35c导入到止回阀36中,通过排出通路41被向排出凸缘43的方向排出。另外,管路35c将油分离器35沿其长度方向贯通,在与盖34对置的前端部的位置上在分离室42中开口。分离后的油储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盖34的下部附近。
在盖34被嵌合在圆筒孔33中的状态下,在盖34的外周面的阶差部与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的阶差部之间形成环状空间37。环状空间37是形成在盖34的周围的截面四边形的环状槽。环状空间37作为连通到分离室42的存油部发挥功能。
此外,在位于盖34的下部且与盖34的外环部34b嵌合的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上形成有一定宽度的阶差33c,通过该阶差33c形成使分离室42与环状空间37连通的节流通路38。因而,被从排出冷媒气体分离而积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上的油G通过节流通路38向环状空间37的方向流动。
在图1中,在缸体11的上表面上向外部突出地设有排出凸缘43。在排出凸缘43的内部中,形成有高压流体室44和低压流体室45,在这些流体室44、45之间设有节流部46。在低压流体室45的下方设有用来储存油的储油室47。
高压流体室44经由排出通路41连通到分离室42,低压流体室45经由未图示的端口连通到外部冷媒回路48。因而,被从分离室42排出的排出冷媒气体通过排出通路41被导入到高压流体室44中,经由节流部46流入到低压流体室45中。
储油室47与环状空间37经由油通路39连通。由此,分离室42和储油室47经由节流通路38、环状空间37及油通路39连接。储油室47经由未图示的油返回通路连通到作为低压区域的曲柄室15等。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压缩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果压缩的冷媒气体被从排出室26排出,则该排出冷媒气体通过导入通路40被向分离室42导入。被向分离室42导入的排出冷媒气体一边沿着内壁面33b在内壁面33b与油分离器35的圆筒部35a之间的空间中旋绕,一边朝向圆筒部35a的前端流动。此时,包含在排出冷媒气体中的雾状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从冷媒气体分离。分离后的油受到旋绕的冷媒气体的影响而在分离室42内旋绕,但一部分在自重作用下沿着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落下,储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盖34的下部附近。
被分离了油的排出冷媒气体从油分离器35的圆筒部35a的前端部通过管路35c被导入到止回阀36中。被分离了油的排出冷媒气体在被导入到止回阀36中后,通过排出通路41被向排出凸缘43的方向排出。并且,被导入到排出凸缘43的高压流体室44中的排出冷媒气体流入到低压流体室45中,接着经由排出端口被供给到外部冷媒回路48中。
积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油G通过节流通路38向环状空间37的方向流动。环状空间37与储油室47连通,储油室47与具有比排出室26的压力低的压力的低压区域的曲柄室15等连通。因此,在分离室42与储油室47之间产生压力差ΔP。即,与排出室26连通的分离室42内的压力比储油室47内的压力大。通过该压力差ΔP的作用,从分离室42流入到环状空间37中的油在环状空间37中上升,通过油通路39向储油室47的方向流入。
储存在储油室47中的油通过未图示的油返回通路回到曲柄室15等中,用于压缩机的滑动部分的润滑。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
(1)将油分离器35配置在排出室26内的圆筒孔(排出通路)33中,通过将圆筒孔33的入口部用盖34堵塞而形成分离室42。并且,在盖34的周边形成环状空间37,并且设置使该环状空间37与分离室42连通的节流通路38。由此,可以利用分离室42与储油室47之间的压力差ΔP,使储存在分离室42中的油G通过环状空间37向处于比分离室42靠上方的储油室47的方向流出。因而,可以自由地设定环状空间37、以及使环状空间37和储油室47连通的油通路39的通路直径而进行加工。结果,能够提高储油室47的配置的自由度,能够实现压缩机的小型化。
(2)通过设置使环状空间37与分离室42连通的节流通路38,能够防止从分离室42向储油室47的高压的排出冷媒气体的流入,能够仅使油G通过。
(3)通过在排出室26与分离室42之间安装盖34,能够使分离的油G不向排出室26的方向流动而储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盖34的下部附近。结果,能够将储存的油G高效率地向储油室47的方向排出。
(4)由于通过设在盖34的外周面及分离室42的内壁面上的阶差部形成环状空间37,所以不需要为了形成环状空间37而进行特别的加工,加工较简单,能够削减加工工时。
(5)由于仅通过在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上设置阶差部33c而形成使分离室42与环状空间37连通的节流通路38,所以加工较简单,能够削减加工工时。
接着,基于图4说明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压缩机。
该实施方式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使分离室42与环状空间37连通的节流通路的形态,其他结构是共通的。因而,这里为了便于说明,部分共通地使用在前面的说明中使用的标号,对共通的结构省略其说明,仅对变更的部位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该实施方式的节流通路51由沿垂直于盖34的轴心线的方向(在图4中是上下方向)延伸地设在盖34的外环部34b的最下部的贯通孔52形成。通过该节流通路51使分离室42与环状空间37连通。因而,被从排出冷媒气体分离而储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油G通过节流通路51向环状空间37的方向流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1)~(4)的优点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
(1)通过在盖34的外环部34b上设置贯通孔52,形成使分离室42与环状空间37连通的节流通路51。不需要为了形成节流通路51而加工压缩机的壳体,只要加工盖34就可以,所以加工较简单。
接着,基于图5说明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压缩机。
该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盖34与油分离器35的形态,其他结构是共通的。因而,这里为了便于说明,部分共通地使用在前面的说明中使用的标号,对共通的结构省略其说明,仅对变更的部位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将分离室42与排出室26分隔开的盖62与油分离器35一体形成。详细地讲,部件61由分隔分离室42和排出室26的盖62、具有油分离器35的功能的圆筒部63、和保持圆筒部63的台座部64构成。在部件61的内部中设有管路65,管路65向后方(在图5中向右方向)开口。
将部件61的台座部64在将止回阀36安装在管路65的开口侧的状态下如图5那样插入到圆筒孔33中。使台座部64嵌合在内壁面33b上,通过使盖62的外环部62b嵌合在内壁面33b上、使凸缘部62a嵌合在扩径孔33a中,将部件61固定在圆筒孔33中。另外,凸缘部62a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尺寸e设定得比扩径孔33a的轴线方向的深度尺寸f小(e<f)。
在由盖62、圆筒部63、台座部64和内壁面33b包围的环状的空间中形成有分离室42。排出室26和分离室42经由导入通路40连通。在部件61的圆筒部63上,向与管路65的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地形成有将分离室42与管路65连通的气体通路孔63a,并在分离室42上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通路孔63a向与管路65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
在盖62的外周面上,利用凸缘部62a和外环部62b形成有阶差部。在部件61被固定在圆筒孔33中的状态下,在盖62的外周面的阶差部和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的阶差部之间形成有作为油积存部的环状空间37。环状空间37是形成在盖62的周围的截面四边形的环状槽。环状空间37作为与分离室42连通的油积存部发挥功能。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压缩机中,被从排出室26排出的冷媒气体通过导入通路40被向分离室42导入。被向分离室42导入的排出冷媒气体一边沿着内壁面33b在内壁面33b与圆筒部63之间的空间中旋绕,一边朝向圆筒部63的前方流动。此时,包含在排出冷媒气体中的雾状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从冷媒气体分离。被分离的油受到旋绕的冷媒气体的影响而在分离室42内旋绕,一部分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着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下落,储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盖62的下部附近。
被分离了油的排出冷媒气体通过形成在圆筒部63的前方的气体通路孔63a流入到内部的管路65中后,被导入到止回阀36中。被导入到止回阀36中的排出冷媒气体通过排出通路41被向排出凸缘43的方向排出。
积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油G通过节流通路38向环状空间37的方向流入,在分离室42与储存室47之间的压力差ΔP的作用下,在环状空间37中上升而迅速地向储油室47的方向流入。
根据该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中的(1)~(5)的优点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
(1)由于将分离室42与排出室26分隔开的盖62和具有油分离器35的功能的圆筒部63及台座部64一体形成以使其构成单一的部件61,所以能够削减部件件数,并且能够使组装简单化。
图6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环状空间的形成方法,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6中,在形成于后壳体部件14上的圆筒孔33的入口部的内壁面33b上,形成有截面四边形状的环状槽71。环状槽71设在与油通路39连通的位置上。盖72具备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外径的筒状的外环部72a,不具有凸缘部。
因而,通过将盖72的外环部72a嵌合到内壁面33b上,在环状槽71与外环部72a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作为油积存部的环状空间37。该环状空间37作为连通到分离室42的油积存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环状槽71也可以代替后壳体部件14而形成在外环部72a的外周面上。
第4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只要在环状空间37的形成时仅在后壳体部件14或盖72的任一个上加工环状槽71就可以,所以能够期待加工工时的削减。
图7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第3实施方式中的作为油积存部的环状空间的结构,对于与有关第3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7中,盖74和由圆筒部75及台座部76构成的油分离器35构成为一体形成的部件73。部件73在形成于油分离器35的内部中的管路77的开口侧(图中的右侧)安装有止回阀36的状态下配置在圆筒部33中。盖74以凸缘状形成,圆筒部75具有大径部75a和小径部75b,小径部75b配置在盖74与大径部75a之间。
圆筒部33在排出室26上开口一侧具有大径的扩径孔33a。该扩径孔33a在轴向上延长到圆筒部75的大径部75a附近。因而,由部件73、圆筒孔33的扩径孔33a及内壁面33b划分的分离室78的盖74侧的区域形成比其他处扩大的环状空间79。环状空间79作为连通到分离室78的油积存部发挥功能。
部件73通过分别将台座部76压入到内壁面33b中、将盖74压入到扩径孔33a中而固定在圆筒孔33中。沿与管路77的中心轴线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气体通路孔75c在小径部75b上配设有4处,在分离室78中开口。气体通路孔75c的配设位置优选为尽可能地接近于大径部75a。另外,油通路39在作为油储存部的环状通路79的最上部直接开口,设定为施加既定的节流以使分离室78内的高压冷媒气体不会向储油室47侧流入的大小。将排出室26与分离室78连通的冷媒气体的导入通路49相对于管路77的中心轴线倾斜地设在形成圆筒孔33的后壳体部件14上,指向圆筒部75的大径部75a而开口。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5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从排出室26经由导入通路40导入到分离室78中的高压的冷媒气体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大径部75a的周围旋绕,将包含在冷媒气体中的油离心分离。分离后的油一边在环状空间79内旋绕一边汇集到盖74及扩径孔33a的壁面附近。油的一部分在自重作用下下落,也堆积在环状空间79的下部(图7的下方)。
一边旋绕一边汇集到环状空间79的上部(图7的上方)壁面附近的油G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油通路39流到储油室47中。另外,堆积在环状空间79的下部壁面上的油G被环状空间79内的旋绕流逐渐卷起,被从油通路39依次排出到储油室47中。
在分离室78中分离了油的冷媒气体从气体通路孔75c流入到管路77中,根据冷媒气体的压力将止回阀36向图7的右方推开,从排出通路41向外部冷媒回路48(参照图1)流动。
第5实施方式的压缩机除了第3实施方式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1)通过将环状空间79朝向圆筒孔33的半径方向扩大,油G所积存的盖74及扩径孔33a的壁面的位置从气体通路孔75c离开。因而,能够抑制分离后的油G被冷媒气体向管路77带入的现象,所以能够减小流入到外部冷媒回路48中的冷媒气体的油浓度。
(2)由于将气体通路孔75c形成在构成油分离器35的圆筒部75的小径部75b上,所以能够缩短气体通路孔75c的长度,能够减小向管路77流入的冷媒气体的压力损失。
(3)由于将部件73通过压入固定在圆筒孔33上,所以即使减薄盖74的厚度及台座部76的厚度也能够保证稳定的固定状态。因而,可以将分离室78形成得较长、提高油的分离能力。此外,不需要密封部件,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图8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盖34的结构,对于与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8中,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在其轴向上具有一定的直径,在排出室26上开口。盖80由将薄壁的铁板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板材构成,具有圆筒状的外环部81。另外,盖80的材料并不限于铁板,可以替换为其他具有刚性的材料,也可以通过成型来形成。外环部81在与配设在后壳体部件14的上部(图8的上方)的油通路39对应的位置上具备节流通路82,构成为当盖80通过压入而固定在内壁面33b上时,油通路39与节流通路82一致。
另外,在图8中,节流通路82与油通路39形成为相同的直径,但只要是节流通路82能够充分发挥节流效果的大小,油通路39也可以形成得比节流通路82大径以便易于加工且油容易流动。盖80的从排出室26侧端面到节流通路82的长度需要是具有排出室26与下述分离室83之间的密封功能的长度,但优选地使其长度尽量短、使节流通路82的入口尽可能远离管路35c的入口35d。
通过将安装了止回阀36的油分离器35的台座部35b压入到圆筒孔33中、再将盖80的外环部81压入到圆筒孔33中,在油分离器35与盖80之间形成了分离室83,并且沿着盖80的外环部81的内周面形成有油积存部84。该油积存部84作为连通到分离室83的油积存部发挥功能。
在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排出室26的高压冷媒气体通过导入通路40被供给到油分离器35的圆筒部35a中,通过一边在绕周围旋绕一边向盖80侧移动而将油离心分离。分离了油的冷媒气体从入口35d向管路35c流入,通过其压力将止回阀36推开,向排出通路41流动。从冷媒气体分离的油G受到冷媒气体的旋绕流的影响,在油积存部84的周围旋绕,并且一部分在自重作用下积存在油积存部84的下部(图8的下方)。因而,旋绕的油中的存在于图8的上部的油G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节流通路82流到油通路39中,被向储油室47(参照图1)排出。
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有以下的优点。
(1)由于在油积存部84中旋绕的油G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向油通路39排出,所以储油室47的配置的自由度较高,能够实现压缩机的小型化。
(2)由于将盖80较薄地形成,所以能够使分离室83较长,能够抑制分离的油与冷媒气体一起被向管路35c带入的现象。
图9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及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盖的结构,对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9中,通过与构成排出通路的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连接的扩径孔33a形成阶差,连通到储油室47(参照图1)的油通路39在扩径孔33a的阶差部附近开口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是同样的。盖85与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同样是通过将铁板冲压加工而形成的板材,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及加工方法形成。盖85形成为有底筒状,具备大径的凸缘部85a、和具有与内壁面33b的内径相同的外径的外环部85b。
通过分别将盖85的凸缘部85a压入到分离室83的扩径孔33a中、将外环部85b压入到分离室83的内壁面33b中并固定,在外环部85b的外周面与扩径孔33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空间86。此外,在盖85的下部(图9的下方),在将凸缘部85a与外环部85b连结的纵壁上,穿设有节流通路87,节流通路87将分离室83与环状空间86连通。该环状空间86作为连通到分离室83的油积存部发挥功能。
在第7实施方式中,排出室26的高压冷媒气体通过导入通路40被供给到油分离器35的圆筒部35a中,通过一边在其周围旋绕一边向盖85侧转移而将油离心分离。分离了油的冷媒气体的流动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6实施方式同样。
从冷媒气体分离的油G受到冷媒气体的旋绕流的作用,在外环部85b的内周围旋转并且一部分在自重作用下下落,容易积存在外环部85b的下部(图8的下方)。积存在外环部85b的下部的油G经由节流通路87流入到环状空间86中,再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从环状空间86经过油通路39被向储油室47(参照图1)排出。因而,第7实施方式的压缩机能够发挥将第1实施方式及第6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优点组合的迭加的优点。
图10所示的第8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所以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8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油分离器90一体形成在后壳体部件14上。
在图10中,沿压缩机的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排出通路88的内壁89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直径。圆筒状的油分离器90突出到排出通路88内地一体形成在后壳体部件14上。后壳体部件14具备将分离室93与高压流体室44连通的排出通路91,排出通路91由以V字型弯曲的贯通孔形成。排出通路91具有沿着油分离器90的轴线从油分离器90的前端朝向后壳体部件14的后方水平地延伸的管路90b、和从该管路90b朝向后壳体部件14的斜上方延伸的部分。管路90b具有在油分离器90的前端上开口的入口90a。另外,在内壁89的上部(图10的上方)开口有带来适当的节流功能的油通路39。
在排出通路88的内壁89上通过压入而固定有板状的盖92。盖92的配置位置设定为,使其内端面与油通路39的开口部一致。盖92与油分离器90之间的空间形成为分离室93,并且形成有由盖92的内端面与内壁89划分的油积存部94。该油积存部94作为连通到分离室93的油积存部发挥功能。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止回阀36只要设置在达到排出通路91或外部冷媒回路48的适当位置的通路内就可以。
在第8实施方式中,排出室26内的高压冷媒气体被从导入通路40供给到油分离器90的外周面,在一边向盖92的方向以螺旋状旋绕一边转移的过程中将油离心分离。分离了油的冷媒气体从入口90a通过管路90b及排出通路91被向外部冷媒回路48排出。在油积存部94中旋绕而存在于上部的油G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从油通路39向储油室47排出。
第8实施方式的压缩机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优点以外,还具有能够大幅削减用来构成油分离装置的部件件数及组装工时、使结构简单化的优点。
图11及图12所示的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一部分的结构,所以对与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在圆筒孔33中形成了用来形成节流通路38的阶差33c,油通路39连通到面对盖34的侧面的环状空间中,而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有从储油室47向低压区域的吸入室25供给油的油环流路径。
在图11中,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直径,在排出室26中开口。盖95由对应于圆筒孔33的直径的圆柱状的金属部件构成,在盖95的外周面95a上,如图12所示那样形成有环状的槽96。槽96构成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一部分的油中间通路100,相当于油环流路径97中的油节流部。槽96通过车床的切削加工或冲压机的冲压加工而容易地形成。盖95通过压入而固定在圆筒孔33中,划分分离室42。在固定有盖95的状态下,形成由槽96和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包围的密闭状的油中间通路100。
油环流路径97包括由槽96及内壁面33b形成的密闭状的油中间通路100、使储油室47连通到槽96的油上游通路98、和使槽96连通到吸入室25的油下游通路99。在图11中仅表示了一部分,但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形成在后壳体部件14上。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的通路截面积设定得比油中间通路100的截面积大。因而,油中间通路100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油节流部发挥功能。由于作为油节流部的节流效果由槽96的通路截面积决定,所以槽96的通路截面积根据压缩机的性能来决定。另外,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的通路截面积也可以根据生产技术上的状况来设定。通过油环流路径97的油在油中间通路100中沿着覆盖槽96的内壁面33b流动。
以下,具有第9实施方式的优点。
(1)设有从储油室47向吸入室25供给油的油环流路径97,但也可以仅通过在盖95的外周面95a上加工槽96而简单地形成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一部分的油中间通路100。能够形成通过盖95的油环流路径97。进而,油环流路径97的处理变得容易。
(2)油节流部通过其节流效果决定从储油室47向吸入室25的油的供给量,通过油节流部能够防止冷媒气体从储油室47向吸入室25的通过。
(3)由于油节流部形成在油中间通路100中,所以与中间通路100容易形成相对应而能够容易地形成油节流部。即使在形成通路截面积较小的油节流部的情况下也容易设定油节流部的精度。
(4)由于油中间通路100是槽96,所以油中间通路100相当于油节流部,能够高精度地设定油节流部的通路截面积。由于形成有沿着内壁面33b的油节流部,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油环流路径97中的油节流部的距离。
图13所示的第10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变更了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盖和油中间通路的结构,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盖101被压入到圆筒孔33中,但在盖101的外周面101a上没有形成槽。在分离室42的内壁面33b中的外周面101a抵接的部位上形成有环状的槽102。即,环状的槽102形成在后壳体部件14上。槽102构成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一部分的油中间通路100,相当于油环流路径97中的油节流部。槽102可以由车床通过切削加工容易地形成。在固定有盖101的状态下,形成由槽102和盖101的外周面101a包围的密闭状的油中间通路100。
油环流路径97包括油中间通路100、使储油室47连通到槽102的油上游通路98、和使槽102连通到低压区域的吸入室25的油下游通路99。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在图13中仅表示了一部分。槽102的通路截面积比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的通路截面积小。油中间通路100作为油环流路径97中的油节流部发挥功能。通过油环流路径97的油在油中间通路100中沿着覆盖槽102的盖101的外周面101a流动。
第10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有与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优点(2)、(3)同样的优点。此外,设有从储油室47向吸入室25供给油的油环流路径97,但仅通过在内壁面33b上加工槽102就能够简单地形成油中间通路100。进而,由于容易形成油中间通路100,所以油环流路径97的处理变得容易。
进而,由于作为油节流部的油中间通路100由槽102形成,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设定油节流部的通路截面积。由于油节流部沿着外周面101a形成,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油环流路径97中的油节流部的距离。
图14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盖105变更了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盖和油中间通路的结构,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4所示的盖105具有将内部沿径向横截的贯通孔106。贯通孔106是直线状,贯通孔106构成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一部分的油中间通路100,相当于油环流路径97的密闭状的油节流部。贯通孔106的两端的开口分别配设在盖105的外周面105a上,两开口存在于对应于内壁面33b的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的开口位置的位置上。因而,当将盖105压入到圆筒孔33中时,在使贯通孔106的朝向与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的开口位置一致后将盖105压入到圆筒孔33中。另外,该贯通孔106例如通过钻削加工容易地形成。
贯通孔106的通路截面积比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的通路截面积小。这是为了使贯通孔106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油节流部发挥功能。通过油环流路径97的油在油中间通路100中在贯通孔106内流动。
第1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有与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优点(2)、(3)同样的优点。此外,设有从储油室47向作为低压区域的吸入室25供给油的油环流路径97,但仅通过在盖105上加工贯通孔106就能够简单地形成油中间通路100。因而,油环流路径97的处理变得容易。
此外,由于作为油节流部的油中间通路100由贯通孔106形成,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设定油节流部的通路截面积。由于形成有通过盖105的内部的油节流部,所以与在盖105的外周面105a上形成油节流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牢固地维持通过盖105相对于后壳体部件14的压入进行的固定。此外,油环流路径97中的油不易向分离室72或排出室25泄漏。
接着,按照图15(a)及图15(b)对有关第9~第1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9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图15(a)所示的盖110具有圆筒状的外环部111,该外环部111例如通过将金属板冲压加工而形成。在外环部111的轴向中间部,形成有朝向径向中心弯曲的小径部,在与小径部对应的外环部11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槽112。在盖110被压入到圆筒孔33中的状态下,当密闭状的槽12处于与油上游通路98及油下游通路99一致的位置时构成油环流路径97。
图15(b)所示的盖115相对于圆筒孔33不是通过压入、而是通过卡簧固定。圆筒孔33具有对应于盖115的直径的大径部331、和比盖115的直径小的小径部332,在大径部331与小径部332之间形成有阶差333。盖115是圆柱状,在盖115的外周面115a的轴向两侧形成有密封用槽117,在密封用槽117之间,形成有作为油中间通路100的槽116。
另一方面,在大径部331的内壁面331a的开口附近形成有卡簧用的环状槽334。将密封部件118安装在盖115的密封用槽117中,将盖115插入到大径部331中,直到碰抵到阶差333。并且,通过将卡簧119安装在环状槽334中,防止盖115从圆筒孔33的脱落。通过设置密封部件118,油环流路径97的油几乎不会向分离室42及排出室26泄漏。
接着,按照图16及图17对其他例进行说明。图16所示的第1其他例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结构部分地共通。对于与第1及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共通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该第1其他例中,在圆筒孔33中形成有用来形成节流通路38的阶差33c,油通路39连通到面对盖120的外周面的环状空间,此外设有从储油室47向低压区域的吸入室25供给油的油环流路径97。
在圆筒孔33的入口部(在图16中是左侧),形成有具有比圆筒孔33的直径大的直径的扩径孔33a。在该入口部中,安装有将排出室26和由圆筒孔33形成的排出通路分隔开的盖120。盖120具有凸缘部120a和外环部120b,在盖120的外周面120c上,通过凸缘部120a和外环部120b形成有阶差部。盖120通过使外环部120b嵌合在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上、使凸缘部120a嵌合在扩径孔33a中而固定在圆筒孔33上。由外环部120b和扩径孔33a形成环状空间37。在对应于凸缘部120a的盖120的外周面120c上形成有环状的槽121。槽121构成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一部分的油中间通路100,对应于油环流路径97中的油节流部。
在固定有盖120的状态下,形成由槽121和扩径孔33a的内壁面包围的密闭状的油中间通路100。油环流路径97包括由槽121及内壁面形成的密闭状的油中间通路100、将储油室47与槽121连通的油上游通路98、和将槽121和低压区域的吸入室连通的油下游通路99。根据该第1其他例,被从排出冷媒气体分离而积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的油G通过节流通路38向环状空间37的方向流动,再通过油通路39被向储油室47供给。储油室47的油通过油环流路径97被向吸入室25供给。
接着,对图17所示的第2其他例进行说明。第2其他例与第2实施方式及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结构部分地共通。对于与第2及第9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共通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该第2其他例中,如图17所示,在盖125上形成有节流通路127,除了油通路39连通到面对盖125的外周面125c的环状空间37以外,还设有从储油室47向低压区域的吸入室25供给油的油环流路径97。
在圆筒孔33的入口部(在图17中是左侧),形成有具有比圆筒孔33的直径大的直径的扩径孔33a。盖125如图17所示,具有凸缘部125a和外环部125b,在盖125的外周面125c上,通过凸缘部125a和外环部125b形成阶差部。盖125的外环部125b固定在圆筒孔33上。在对应于凸缘部125a的外周面125c上形成有环状的槽126。槽126构成作为油环流路径97的一部分的油中间通路100,相当于油环流路径97的油节流部。
该实施方式的节流通路127由设在盖125的外环部125b的最下位置上并且沿垂直于盖125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在图17中是上方向)延伸的贯通孔128形成。该节流通路127使分离室42连通到环状空间37。因而,被从排出冷媒气体分离而积存在分离室42的底部分上的油G通过节流通路127向环状空间37的方向流动,再通过油通路39被向储油室供给。储油室的油通过油环流路径97被向吸入室供给。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如以下这样变更。
也可以将在第1~第8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排出通路配设为,相对于压缩机的轴线方向倾斜地延伸,在该排出通路内配设油分离器。
第1~第4实施方式中的盖也可以如第5~第8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通过压入而固定在圆孔中。
在第3及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台座部64、76通过压入固定在圆筒孔33中,在盖62、74的外周面上设置密封部件。这样的结构使部件61、73的组装变得容易。另外,密封部件并不限于62、74的外周面,也可以设在形成于圆筒孔33的内壁面33b上的阶差部与盖62、74的端面之间。
在第1~第8实施方式中,油通路39也可以设在油积存部的下部。如果这样构成,则通过自重使积存在下部的油容易排出。
在第1~第8实施方式中,在分离室的上方设置储油室,但可以将储油室配置在分离室的横侧或下方等最适当的位置。
在第1~第5实施方式及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形成在构成有排出通路的圆孔的内壁面、盖的外周面或其两者上的阶差形成为锥状。
第1及第5实施方式中的气体通路孔63a、75c相对于管路65、77的中心轴线直角地延伸,但只要是与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也可以相对于中心轴线成直角以外的角度而延伸。此外,表示了气体通路孔63a、75c设在4个部位上的结构,但可以配置在4个部位以外的多个部位上。
在第1~第4实施方式及第7实施方式中,令形成在盖的周边的环状空间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截面三角形、也可以是截面圆形、也可以是截面椭圆形。总之,只要能够使油通过,环状空间是怎样的截面形状都可以。
在第1、第3及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分离室的内壁面上设置阶差而形成设在盖的下部的节流通路,但也可以通过在盖的外环部设置阶差来形成节流通路。
在第8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使盖92变厚、或者在盖92上设置凸缘部,使盖92的一部分升降到油通路39的开口部。由此,能够减小油通路39的开口部、提高节流效果。
在第9~第11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为了使油节流部变得简单而使油环流路径中的油中间通路作为油节流部发挥功能,但油中间通路也可以不一定作为油节流部发挥功能,油节流通路也可以在油环流路径的中途自由地设定。例如,也可以在油上游通路或油下游通路中设置油节流部。
在第1~第11实施方式中,设压缩机为可变容量型斜板式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压缩机也可以是固定容量型,也可以是摆动式。此外,压缩机并不限于斜板式,也可以是叶片式或者涡旋式等。

Claims (17)

1.一种压缩机,是将含有油的冷媒气体压缩的压缩机,具备:
排出被压缩的冷媒气体的排出室;
形成在上述排出室内的排出通路;
设在上述排出通路中、将该排出通路从上述排出室分隔开的盖;
设在上述排出通路中的油分离器,在该油分离器与上述盖之间形成分离室;
用来将上述冷媒气体从上述排出室导入到上述分离室中的导入通路,上述油分离器从导入到上述分离室中的冷媒气体中分离油;
设在上述盖的周围、积存从上述冷媒气体分离出的油的油积存部;
用来储存上述分离出的油的储油室,该储油室连通到具有比上述排出室的压力低的压力的压缩机内的低压区域;
使上述油积存部连通到上述储油室的油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排出通路沿着上述压缩机的驱动轴的轴线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积存部是形成在上述盖的外周面与上述排出通路的内壁面之间的环状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上述环状空间经由节流通路连通到上述分离室。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积存部通过在上述盖的外周面及上述排出通路的内壁面的至少任一个上设置阶差部而形成。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分离器与上述盖分体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分离器具有与上述盖对置而在上述分离室上开口的管路,该管路连通到外部冷媒回路。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还具备形成上述排出室及上述排出通路的后壳体,上述油分离器一体形成在上述后壳体上,上述盖与上述后壳体分体地形成。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分离器与上述盖一体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分离器具有连通到外部冷媒回路的管路和使该管路连通到上述分离室的气体通路孔,气体通路孔具有沿着与上述管路的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轴线,形成上述气体通路孔的油分离器的部位为了扩大与分离室之间的空间而具有比油分离器的其他部位小的外径。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上述盖由板材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上述盖具有凸缘部、和具有比凸缘部小的直径的圆筒状的外环部,上述油积存部是形成在上述外环部的外周面与上述排出通路的内壁面之间的环状空间,该环状空间经由节流通路连通到上述分离室。
13.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上述盖及上述油分离器的至少任一个被压入到上述排出通路中。
14.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还具备将储存在上述储油室中的油向上述低压区域供给的油环流路径,上述油环流路径具有通过上述排出通路的内壁面与上述盖的外周面之间或通过上述盖的内部的油中间通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环流路径还包括使上述储油室连通到上述油中间通路的油上游通路、使上述油中间通路连通到上述低压区域的油下游通路、和油节流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节流部形成在上述油中间通路中。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上述油中间通路是形成在上述盖的外周面及上述内壁面的至少任一个上的槽。
CN2007800012242A 2006-03-29 2007-03-20 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9907/2006 2006-03-29
JP2006089907 2006-03-29
JP2006147585 2006-05-29
JP147585/2006 2006-05-29
JP2006342055 2006-12-20
JP342055/2006 2006-12-20
PCT/JP2007/055631 WO2007111194A1 (ja) 2006-03-29 2007-03-20 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6367A CN101356367A (zh) 2009-01-28
CN101356367B true CN101356367B (zh) 2010-09-08

Family

ID=3854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122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367B (zh) 2006-03-29 2007-03-20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91296B2 (zh)
EP (2) EP2000672B1 (zh)
JP (1) JP4840363B2 (zh)
KR (1) KR100912846B1 (zh)
CN (1) CN101356367B (zh)
WO (1) WO20071111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7685A (ja) * 2008-02-21 2009-09-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斜板式圧縮機
KR101099117B1 (ko) * 2009-06-26 2011-12-27 주식회사 두원전자 체크 밸브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압축기
JP5341827B2 (ja) 2010-06-21 2013-11-13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5692177B2 (ja) * 2012-07-19 2015-04-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JP6097051B2 (ja) 2012-11-07 2017-03-15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圧縮機
JP5920367B2 (ja) * 2013-07-18 2016-05-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片頭ピストン式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US10598416B2 (en) 2013-11-04 2020-03-24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ircuit with oil separation
KR102018259B1 (ko) * 2014-02-24 2019-09-0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압축기
JP6241440B2 (ja) * 2014-06-18 2017-12-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KR20170008602A (ko) * 2015-07-14 2017-01-2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양두 사판식 압축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0224A (en) * 1994-06-03 1996-12-03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Reciprocating type compressor with oil separating device
CN1168448A (zh) * 1996-03-12 1997-12-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可变容量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18884A (en) * 1969-07-29 1973-05-31 Hydrovane Compressor Rotary compressors
US4290345A (en) * 1978-03-17 1981-09-22 Sankyo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Refrigerant compressors
US4283997A (en) * 1978-08-22 1981-08-18 Sankyo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Refrigerant compressors
DE69006551T2 (de) * 1989-07-05 1994-09-01 Nippon Denso Co Auf einen Verdichter befestigter, mit diesem eine bauliche Einheit bildender Ölabscheider.
JP3120537B2 (ja) 1992-02-28 2000-12-2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往復動型圧縮機
JP3085514B2 (ja) 1995-06-08 2000-09-1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圧縮機
JPH09324758A (ja) * 1996-06-06 1997-12-1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カムプレート式圧縮機
JPH10281060A (ja) * 1996-12-10 1998-10-20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3509560B2 (ja) 1998-06-15 2004-03-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のオイル分離構造
JP2002285982A (ja) * 2001-03-26 2002-10-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の潤滑油供給方法
KR100426347B1 (ko) * 2002-01-02 2004-04-06 이왕수 환경친화형 액상소화액
JP2004211662A (ja) * 2003-01-08 2004-07-29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圧縮機のオイル分離構造
JP2004218610A (ja) 2003-01-17 2004-08-0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圧縮機
JP2004293543A (ja) 2003-03-13 2004-10-21 Sanden Corp 圧縮機
JP4211477B2 (ja) * 2003-05-08 2009-01-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冷媒圧縮機のオイル分離構造
JP2005120970A (ja) * 2003-10-20 2005-05-1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冷媒圧縮機
JP2007162561A (ja) * 2005-12-13 2007-06-2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冷媒圧縮機
JP4894357B2 (ja) * 2006-06-02 2012-03-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0224A (en) * 1994-06-03 1996-12-03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Reciprocating type compressor with oil separating device
CN1168448A (zh) * 1996-03-12 1997-12-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可变容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19898A3 (en) 2014-07-02
EP2000672A1 (en) 2008-12-10
EP2719898B1 (en) 2017-07-19
KR20080055951A (ko) 2008-06-19
JPWO2007111194A1 (ja) 2009-08-13
KR100912846B1 (ko) 2009-08-18
EP2000672A4 (en) 2013-06-26
WO2007111194A1 (ja) 2007-10-04
EP2000672B1 (en) 2015-05-06
US20100018386A1 (en) 2010-01-28
US8991296B2 (en) 2015-03-31
CN101356367A (zh) 2009-01-28
EP2719898A2 (en) 2014-04-16
JP4840363B2 (ja)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6367B (zh) 压缩机
CN101351644B (zh) 压缩机
US20080298981A1 (en) Variable capacity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KR20070062906A (ko) 냉매 압축기
CN102459909A (zh) 制冷剂压缩机
EP2065598A2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 filter in a compressor
CN102947592A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
KR100887231B1 (ko) 구동축 냉매 유동기능을 가지는 용량가변형 압축기
US10138890B2 (en) Electric compress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oil separator of electric compressor
CN104912768B (zh) 可变排量型斜板式压缩机
CN101012820A (zh) 斜盘型和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
EP1033491A2 (en) Fitting structure for controlling valve in variable capacity compressor
EP1930591A2 (en) Compressor having a mechanism for separating and recovering lubrication oil
EP1571336A2 (en) Piston compressor
US10502469B2 (en) Accumulator
CN101479476B (zh) 可变排量压缩机的油分离结构
CN104948413A (zh)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US20210254620A1 (en) Compressor
CN104121198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106662087B (zh) 压缩机
WO2021090355A1 (ja) 圧縮機
CN206972476U (zh) 一种油分离器及压缩机
DE102016103096B4 (de) Verdichgter mit geringerem Druckverlust im Ölabscheider
KR101877259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220051001A (ko) 피스톤식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