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2820A - 斜盘型和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斜盘型和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2820A
CN101012820A CNA2007100038225A CN200710003822A CN101012820A CN 101012820 A CN101012820 A CN 101012820A CN A2007100038225 A CNA2007100038225 A CN A2007100038225A CN 200710003822 A CN200710003822 A CN 200710003822A CN 101012820 A CN101012820 A CN 101012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ash plate
pressure
chamber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38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2820B (zh
Inventor
木村成秀
永作英一
井上孝
大隈亨
神谷治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Sok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Nippon Sok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Nippon Soken Inc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12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2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2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28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在斜盘型或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100中,容积可通过斜盘腔室18、107内部的压力被改变,并且可变节流阀机构90、126、900被设在连接斜盘腔室和低压侧的连接通道24、105中,以使得在摇摆板或斜盘的角度θ大时,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被增大,在摇摆板或斜盘的角度小时,开口面积被减小。

Description

斜盘型和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容积式泵和空气调节器中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本发明尤其涉及斜盘型和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它们适用于需要大容积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如用于公共汽车的压缩机。
过去,斜盘型和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可变容积控制采用如下手段实现:将具有中间压力的气体引入斜盘腔室(曲柄箱或控制压力室),并通过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改变容积。特别是,在利用控制阀控制入口侧(高压侧(排出侧)->斜盘腔室)的系统中,固定节流阀(对应日本未审查专利文献No.61-215468的抽取通道46)被用于抽取侧(斜盘腔室->低压侧(吸入侧))。
然而在固定节流阀被用于抽取侧时,如果液态致冷剂起初停留在斜盘腔室中,则液体致冷剂蒸发并离开斜盘腔室之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起动性能较差。
因此,日本未审查专利文献No.2002-48059中提出了一种结构,其中使用能够在斜盘腔室至吸入腔室的抽取通道中改变开口面积的节流阀,所述结构在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低于预定值时增加开口面积,而在该差值高于预定值时减小开口面积。然而,在该专利文献的结构中,存在以下可能:在液态致冷剂留在斜盘腔室中并且大量致冷剂被蒸发的时,当压缩机启动时,斜盘腔室的压力高于吸入腔室的压力,因此节流阀的开口面积可能减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未审查专利文献No.2002-21721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利用被引入斜盘腔室的压力的上游侧的压力来控制控制阀的开口面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阀的开口状态可被更确定地控制,上述问题可被解决。
然而,根据该现有技术文献所述的结构,估计排量控制突然发生,因为开口面积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当开口部分变大时,作用在滑塞上的压力处于斜盘腔室的压力和吸入腔室的压力的混合状态下,压力的估计可能变得困难。此外,由于在组装时阀体不是一个单元,所以组装时阀板和后部外壳之间的定位是困难的。
当固定节流阀被用于抽取侧时,具有大直径以允许泄漏(blow-by)气体通过的固定节流阀是必需的,以便即使在高速操作中也能保持100%容积。然而,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引入的气体量变大,效率变差。在利用油分离器分离油,并返回油至斜盘腔室的系统中,油不能容易地通过固定节流阀。因此,大的孔径是必需的,以保持100%的容积,并且即使在控制气体被供给时,可变容积操作时可变容积不能实现。
日本未审查专利文献No.10-141223描述了一种结构,其中抽取侧的节流阀是可变的。在这种公知的机构中,阀座被形成在连接斜盘腔室(曲柄箱)和吸入腔室的连接通道中,并且具有固定节流阀的开口的阀体被设在阀座上。为了抑制斜盘腔室压力Pc的不正常升高,当Pc值超过特定的预定值时,阀体在阀开口方向上是可变的,此文献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高速操作时也能保持100%容积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不需要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输送过大的气体量,能提高效率,并具有极好的可变容积控制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通过利用斜盘腔室的压力改变活塞行程来调节压缩机的容积,并且所述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包括:设在连接通道中的可变节流阀部分和可变节流阀机构,所述连接通道连接斜盘腔室和具有比所述斜盘腔室低的压力的区域,当所述斜盘腔室压力低时可变节流阀部分的开口面积增加,并且当所述斜盘腔室压力高时可变节流阀部分的开口面积减小;油分离器,用于分离润滑油和被压缩和排出的致冷剂;以及油返回通道,用于通过压力减小装置引导所述油分离器分离的润滑油至所述斜盘腔室。因为可变节流阀部分能在100%容积过程中获得大的开口面积,所以能保持100%容积。另一方面,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变小。因此,过量气体不需要被供入斜盘腔室,压缩机的效率可被提高。由于节流阀没有保持在大直径状态下,所以可变容积特性变得极佳。压缩机内部的滑动部分进入极佳的润滑状态,压缩机的可靠性可被提高。
在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中,通过斜盘腔室的压力改变所述斜盘的角度,从而可改变容积,其中斜盘被设置在所述斜盘腔室中,并且活塞与斜盘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进一步包括:与所述驱动轴相互连接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驱动轴一起旋转,且能够相对所述驱动轴倾斜;斜盘是通过轴承与转动板相互连接的摇摆板,具有与转动板相同的倾斜角,但被旋转阻止机构阻止旋转;中心轴通过汽缸体被支撑在所述驱动轴的延伸部分上,以支撑转动板和摇摆板。
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通过所述油分离器分离的润滑油的高压油储存室,润滑油从油储存室通过油返回通道被引入斜盘腔室。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离心式油分离器被采用作为油分离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油分离器被构造在所述外壳中。因此,压缩机在尺寸上可以很紧凑。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压力减小装置是形成在垫片中的凹槽,所述垫片密封外壳的两个部件之间的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所述油返回通道穿过所述汽缸体的中心。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的开口面积可通过压差改变,所述压差是所述斜盘腔室的压力与介于比所述斜盘腔室的压力高的压力和低压之间的压力之间的压差。
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斜盘腔室和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上游侧的多个连接通道,并且这些连接通道通过在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上游侧的具有预定容积的压力调节腔室汇集。结果,从斜盘腔室到压力调节腔室的压力损失可被减小,并且作用在可变节流阀机构上的压力与吸入腔室的压力之间的压差可被保持。因此,从斜盘腔室抽取致冷剂气体和油不足的情况可被避免。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多个连接通道包括在所述中心轴上方和下方的至少一个连接通道。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在斜盘腔室一侧的多个连接通道的端部具有向上扩大的直径增加部分。因此,从斜盘一侧沿汽缸体的端面从上方落下的油被满意地引入连接通道,不必要的油可被满意地与致冷剂气体一起被抽取至吸入腔室,不允许油停留在斜盘腔室内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所述直径增加部分具有锥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整体旋转并能够相对所述驱动轴倾斜的旋转斜盘;能以与所述旋转斜盘相同的倾斜角倾斜,但能通过轴承在所示的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自由旋转的摇摆板;由于斜盘的旋转而执行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斜盘包括旋转斜盘和摇摆板的联合结构;以及一对滑脚,它被设在活塞上,以能够滑动和旋转,滑脚滑动支撑斜盘,从而将斜盘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斜盘腔室内的压力使容积可变。这种结构被应用于使用斜盘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所述斜盘通过叠置两个斜盘而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在滑塞被移动时,可变节流阀机构的可变节流阀部分的开口面积是可改变的。因此,开口面积可被步进或连续地改变,或者开口面积可被切换为两个,即大面积和小面积。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滑塞由于压差而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当可变容积式机构的滑塞移动时,高压侧的压力是通过控制阀或电磁阀从压缩机外部的循环高压侧引入的。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用于移动所述滑塞的操作压力利用了上游侧的压力,所述上游侧的压力被引入构造在压缩机中的控制阀或电磁阀的斜盘腔室中。这些系统中任意一个可被采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可变节流阀机构被设置在吸入腔室或后部外壳中。因此,可变节流阀机构的安装位置被确定。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所述可变节流阀机构的可变节流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朝下时打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压缩机具有内置的油分离器,并且被油分离器分离的油被返回所述斜盘腔室。因此,压缩机内部的滑动部分处于极好的润滑状态下,压缩机的可靠性可被提高。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支撑用于阻止摇摆板旋转的旋转阻止机构的中心轴在其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其另一端通过所述汽缸体支撑,使得不能够旋转。因为中心轴8具有双重支撑机构,所以作用在中心轴上的负荷在两端被承受。因此,压缩机的可靠性可被提高,并且振动和噪音可被减小。
本发明所述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可获得至少300cc的容积,这300cc是Flon(商标)型致冷剂的HFC134a的致冷剂转化值。因此,本发明适用于用于大型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的空气调节器的大容积压缩机。
本发明可通过下述的结合附图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被更充分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中: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并显示它的100%(最大)容积状态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并显示它最小容积状态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3A和图3B显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在100%容积时(图3A)和可变容积时(图3B)的放大截面。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可变节流阀机构在100%容积时(图4A)和可变容积时(图4B)的操作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机构被使用时与现有技术的固定节流阀被使用时,压缩机在可变容积时的效率的比较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机构被使用时与现有技术的固定节流阀被使用时,在100%容积时效率的比较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并显示它的100%(最大)容积状态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并显示它最小容积状态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9显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并显示至可变节流阀机构高压侧腔室的引导压力来自压缩机外部的例子;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12A和图12B显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在100%容积时(图12A)和可变容积时(图12B)的放大截面;
图13A和图13B显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在100%容积时(图13A)和可变容积时(图13B)的放大截面;
图14A和图14B显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在100%容积时(图14A)和可变容积时(图14B)的放大截面;和
图15A和图15B显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在100%容积时(图15A)和可变容积时(图15B)的放大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关于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优选实施例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在提供最大排放容量(100%容积)操作条件下的纵向截面视图,图2显示了提供图1中显示的压缩机的最小排放容量的操作条件。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3指示压缩机100的后部外壳。汽缸体2采用如下方式设置,以被夹在前部外壳1和后部外壳3之间。这些部件1、2、3通过未在图中显示的固定装置,如贯穿螺栓,相互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压缩机100的外壳。多个(例如5个)缸膛21被形成为围绕图1的横向方向(后面出现的驱动轴的轴向)的中心线大致等距离地布置。作为大致环形空间的排出腔室31被形成在后部外壳3背面的周围部分。吸入腔室32被形成在位于中心的空间中。后面出现的可变节流阀机构是本发明的特征,它被设置在后部外壳3上、油分离器和高压油储存室旁边。
附图标记4指示用于接受旋转动力的驱动轴。盘状部分40被一体地形成,以正交地与驱动轴4相交。两个臂41从接近盘状部分40外围的部分相互平行地向后延伸,中间具有间隙。驱动轴4利用作为外壳一部分的前部外壳1通过两个向心轴承11和13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驱动轴4还利用前部外壳1通过支撑盘状部分40后表面的止推轴承14在轴向方向上被支撑。密封装置12被设置在向心轴承11和13之间,防止流体从驱动轴4周围泄漏。附带地,向心轴承11和13利用环形夹15和17以及密封装置12利用环形夹16固定,以免它们在轴向上移动。
附图标记5指示大致环形的转动板(驱动板),该转动板具有臂部50,臂部50的一部分向前突出。用作凸轮并具有预定形状的细长的开口51被形成在臂部50中。安装在两个平行臂41之间以桥接臂的销42被装配到细长的开口51中并与细长开口51接合。这样,驱动轴4的臂41和转动板5的臂部50在两个平面宽度上相互装配。因此,转动板5可随驱动轴4旋转,并且可以以可变角度倾斜(摆动)。利用后面出现的装置防止转动但允许摆动的大致环形的摇摆板6,通过向心轴承52和止推轴承53被转动板5支撑。顺便说一句,上述连杆机构当然可由其它连杆机构,包括坡、臂、球形座和球体替代,并可显出类似的作用。
大致圆柱形的外环71作为等速动接头(homo-kinetic joint)7的结构的一部分,所述动接头7被用作旋转阻止机构,在下文详细描述,所述外环71安装在摇摆板6的开口61中,并与该摇摆板6形成为一体。外环71的小直径部分71a支撑向心轴承52。向心轴承52由环形转动板5的开口内表面支撑,并利用填塞或类似方法被固定。螺纹部分被形成在图1中外环71的小直径部分71a的左端部上,向心轴承52通过与螺纹部分相配的螺母54和垫圈55安装至外环71。
这样,向心轴承52与转动板5、外环71和摇摆板6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相结合。因为上述止推轴承53被夹在转动板5和摇摆板6之间,所以摇摆板6和外环71可与转动板5一起摆动,但可停止而不转动,与转动板5的转动无关。
本实施例利用了现有技术中本已公知的等速动接头7作为用来阻止外环71和摇摆板6转动的旋转阻止机构,但是可以适当地使用其它旋转阻止机构。
支撑转动板5和摇摆板6两者的中心轴8通过汽缸体固定和支撑,以免中心轴8在驱动轴4的延伸部分上转动。因此,一方面,在轴向上具有花键槽的孔22被形成在汽缸体2的中心处,并且与键槽相对应的花键突起被形成在安装在孔22中的中心轴的外表面上,并且与花键槽啮合,或者中心轴8的截面形状和汽缸体2的孔22被设成多边形,如方形。另外,可替换地,中心轴8和汽缸体2的孔22通过键23和键槽相互连接。这样,公知方法可被利用。在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中,转动被阻止的等速动接头7和中心轴8构成摇摆板6的旋转阻止机构。
与缸膛21数量相同的球形槽62被形成在摇摆板6的球形部,并且形成在相同数量的连接杆10端部的球形端部10a相接合。球形槽9a被形成在可滑动地安装在各个缸膛21中的活塞9中,并且形成在连接杆10另一端部上的球形端部10b与这些球形槽9a接合。
摇摆板6的球形凹槽62被压紧(caulk)在连接杆10的球形端部周围,并被防止脱落。类似地,活塞9的球形凹槽9a也被压紧在球形端部10b周围,并被防止脱落。在本实施例中,摇摆板6和活塞9被压紧,并相互连接至连接杆10的球形端部10a和10b。然而,本发明中在这些部分处的连接方式不仅仅限于“压紧”,其它连接方式在一些情况下可被使用。
附图标记19指示由厚板制成的阀板。至少排出孔19a和吸入孔19b中的一个在与每个缸膛21对应的位置处打开,以穿透阀板19。阀板19的每个吸入孔19b从缸膛21一侧通过形成在由一个细弹簧钢形成的吸入阀(图中未显示)一部分上的导引阀状的吸入阀被关闭。类似地,由钢板形成的导引阀状的排出阀(未显示)被设在每个排出孔19a处,并从排出腔室31一侧被关闭。当汽缸体2和后部外壳3通过图中未显示的装置固定和形成一体时,阀板19和吸入阀被夹在这些部件2、3之间并被固定。限制排出阀上升量的挡块(未显示)通过螺栓或类似物装配至阀板19。当阀板19由汽缸体2和后部外壳3夹住和固定时,垫片被一体地夹紧。顺便说一句,垫片被夹在前部外壳1和汽缸体2之间、汽缸体2和阀板19之间,以及阀板19和后部外壳3之间。
控制阀或电磁阀以嵌入形式安装至后部外壳3的后端,通过未显示的电子控制器控制,在吸入腔室32中的流体(致冷剂)压力,也就是吸入压力,与排出腔室31中的流体(致冷剂)压力,也就是排出压力之间产生任意压力水平的流体压力,并且将该压力提供给斜盘腔室(曲柄箱或控制压力室)18,转动板5和摇摆板6存在于所述斜盘腔室18中。摇摆板6的倾斜是通过引入斜盘腔室18中的控制压力控制的。
本实施例使用汽车或工业机器用的等速动接头7作为旋转阻止机构。等速动接头7包括外环71、保持架72、内环73和多个滚珠74。等速动接头7的外环71一体装配在摇摆板6的开口61中,内环73被装配至中心轴8,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中心轴8的一个端部是自由端,另一个端部被固定至汽缸体2。中心轴8在轴向上既不转动也不移动。因此,形成在中心轴8外围表面上的花键突出81与形成在等速动接头7的内环73中的花键槽相互形成花键接合,允许等速动接头7在轴向上移动,但通过内环73防止摇摆板6转动。
中心轴8在它被固定至汽缸体2的一侧形成大的直径,中心轴8在它可滑动地安装在等速动接头7内环73上的一侧形成小直径,并且中心轴8用作最小容积限制部分82。当内环73邻接该最小容积限制部分82时,内环73限制摇摆板6的倾斜角,并限制压缩机100的最小容积,如图2所示。
推动部件如弹簧被设置在中心轴8上,固定在中心轴8的大直径部分上,位于最小容积限制部分82附近,并朝向最大容积侧推动摇摆板6。推动部件在容积恢复时辅助控制。另一方面,另一个推动部件84如弹簧被设在轴上,并被固定在自由端侧的端面上且由自由端侧的端面支撑,所述自由端侧与固定在汽缸体2上并由汽缸体2支撑的中心轴8的侧面相对,推动部件84朝后部侧推动等速动接头7的内环73。此推动部件84在压缩机工作期间朝向最小侧辅助控制压缩机容积,始终保持摇摆板6在压缩机停止时处在较小容积侧。
接着,压缩机100内部的滑动部分的油供给机构将被说明。
后部外壳3在排出腔室31下游侧上设有与排出腔室31连通的垂直的汽缸腔室34。油分离器35被推入垂直汽缸腔室34中,并将油和致冷剂气体的混合流体离心分离为油和致冷剂气体。被分离的致冷剂气体被从油分离器35上方排入致冷循环,并且油被存储在高压油储存室36中,所述高压油储存室36被设置以桥接后部外壳3和汽缸体2。
由于高压油储存室36中的高压和斜盘腔室18中的压力之间的压差,所以存储在高压油储存室36中的油通过油引导通道(油返回通道)85喷射油进入作为旋转阻止机构的等速动接头7的滑动部分,所述油引导通道85,通过形成在图1中后部外壳3和阀板19之间的垫片上的凹槽(未显示),设在中心轴8中。另外,此凹槽用作油压减小装置。油引导通道85沿中心轴8的大致中心部分从汽缸体2一侧延伸,在台阶82附近处通入斜盘腔室(曲柄箱)18。这样,因为被油分离器35分离的油被确定地喷射至等速动接头7的滑动部分,所以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等速动接头7的滑动状况。
接着,设在通道中的用于朝低压侧释放斜盘腔室18中压力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将被说明。
连接斜盘腔室18和吸入腔室32的连接通道(排出通道)24被形成在图1中显示的汽缸体2中,并且可变节流阀机构90被设在后部外壳3内部,与连接通道24相连通。换句话说,斜盘腔室18通过连接通道24和可变节流阀机构90连接低压侧的吸入腔室32。
由于驱动盘5的旋转,斜盘腔室18内部的致冷剂气体和油在斜盘腔室18内部被搅动。如此搅动的致冷剂气体沿斜盘腔室18一侧的汽缸体2的端面被引导至连接通道24。多个连接通道24被设在汽缸体2的中心轴8周围,或者至少一个连接通道24被设在中心轴8的垂直方向上。
处于斜盘一侧的每个连接通道24的入口部分24b的形状从下游侧向上游侧逐渐变细,例如图1所示,使得致冷剂气体和油可容易地被引导。作为替换,比连接通道24的直径大的开口可朝上侧偏心地形成。简而言之,所需要的是:相对连接通道24的中心,上侧的开口面积大于下侧的开口面积。
在可变节流阀机构90一侧,连接通道24的出口部分用作压力调节腔室24a。压力调节腔室24a在后部外壳3一侧的汽缸体2的端面上被设置为环形凹槽,多个连接通道24相互连接,并汇集为一个通道。可变节流阀机构90被设在压力调节腔室24a上,位于驱动轴4的中心轴线下方的位置处。这样,由多个连接通道24引导的致冷剂气体和油被引入后部外壳3一侧的汽缸体2的压力调节腔室24a中,由该处进入可变节流阀机构90。
根据上述连接通道24的结构,由于在斜盘腔室18内部搅动,沿斜盘一侧的汽缸体2的端面从上方落下的油通过具有大开口面积的上游侧的连接通道24的入口部分24b被充分地引入连接通道24,并可令人满意地与致冷剂气体一起被抽取进入吸入腔室32,而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油停留在斜盘腔室18内部。因为多个连接通道24被设在中心轴线8上方和下方,并且被引导至压力调节腔室24a,所以从斜盘腔室18至压力调节腔室24a的压力损失可被减少,并且压差可被保持在作用于将在下文描述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上的压力与吸入腔室32的压力之间。结果,从斜盘腔室18抽取致冷剂气体和油不足的情况可被避免。此外,因为可变节流阀机构90被设在压力调节腔室24a中心轴线下方,所以不仅致冷剂气体而且油可被满意地返回吸入腔室32。
图3A和图3B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的放大截面图。图3A显示了100%容积的状态,图3B显示了可变容积的状态。可变节流阀机构90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端部的圆柱形导向体91和在圆柱形导向体91内部滑动的滑塞体92作为基本部件。具有孔91a的分隔件91b被形成在导向体91内部大致中心处,滑塞体92可动地穿过孔91a。在滑塞体91的侧表面中钻有孔,该孔用作可变节流阀部分91c。顺便说一句,多个可变节流阀部分91c可被设在导向体91中。滑塞体92是由第一滑塞92A和第二滑塞92B组成的,所述第一滑塞92A和第二滑塞92B通过环形夹94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这些滑塞92A和92B被设置为在它们之间插入分隔件91b。弹簧93被设在导向体91内部,并朝后部外壳3(朝图3A和3B的右侧)推动滑塞体92。
如上述组成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被固定,导向体91的开口端中的一个被插入阀板19的孔19c中,另一开口端被插入后部外壳3的孔37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向体91侧表面中开口的可变节流阀部分91c被定向为在垂直方向上大致朝下,并朝吸入腔室32开口。顺便说一句,导向体91的两端由密封部件95密封。这样,第一滑塞92A面对导向体91内部的斜盘侧腔室91d,并且第二滑塞92B面对高压侧腔室91e。因此,第一滑塞92A(滑塞体92)的运动可改变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密封部件96被安装至第二滑塞92B,并且利用导向体91的内表面密封空间。高压侧腔室91e连接设在后部外壳3中的压力引导通道38。也可设置多个这样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摇摆板型压缩机100的操作将被说明。因为压缩机100最适合的应用是汽车空气调节器的致冷压缩机,所以用于汽车空气调节器的压缩机100将被说明。
当驱动轴4由外部动力源如安装在汽车上的内燃机或发动机通过皮带和变速器或直接驱动时,通过臂41、销42、细长孔51和臂部50连接至驱动轴4的盘状部分40的转动板5与驱动轴4一起旋转。然而,摇摆板6不旋转,因为它通过向心轴承52和止推轴承53连接至转动板5,并且它的中心部分通过等速动接头7由不旋转的中心轴8支撑。当转动板5相对与驱动轴4正交的假想平面倾斜时,摇摆板6以与倾斜角对应的振幅摆动。因此,通过连接杆10被连接至摇摆板6的多个活塞9在各缸膛21内部往复运动。
结果,在设在多个活塞9顶点处的多个操作腔室中,那些处于吸入过程中的操作腔室被扩张并获得低压,并且,将要在吸入腔室32内部被压缩的致冷剂打开设在阀板19的吸入口19b处的吸入阀,并流入这些操作腔室。相反,因为在压力供应过程下处于活塞9顶点处的操作腔室被缩小,这些操作腔室中的致冷剂被压缩并获得高压。因此,致冷剂推动并打开设在阀板19的排出口19a处的排出阀,并被排入排出腔室31。驱动轴4每转一周,压缩机100的排出量大致正比于由转动板5和摇摆板6的倾斜角θ确定的活塞9的行程长度。
当转动板5和摇摆板6的倾斜角θ如此改变时,压缩机100的排出容积变化。因此,为了控制排出量,作为所有活塞9的反压力的摇摆板18的压力通过控制阀或电磁阀33被改变为未在图中显示的控制器指示的任意水平。排出腔室31内部的高压和吸入腔室32内部的低压之间的任意水平的压力从控制阀或电磁阀33引入斜盘腔室18。
例如,当斜盘腔室18内部的压力,也就是活塞9的反压力被提高时,与形成在每个活塞9顶点处的操作腔室内部的压力的平衡被改变。因此,多个活塞9共同的下死点的位置朝靠近阀板19的位置移动,直到新的平衡状态被获得。因为摇摆板6的摇摆中心也随此运动移至靠近阀板的位置,所以倾斜角θ(θ的定义:垂直于中心轴的线被设为θ=0。因此,θ在图1中100%容积时刻是最大的,在图2中最小容积时刻是最小的)变小,并且所有活塞9的行程同时变小。结果,压缩机100的排出容积没有阶跃地减小。
图2显示了曲柄箱18内部的压力变为最大值时的情况,活塞9的下死点基本上与在阀板19最近的位置处的上死点重合,并且活塞9的行程基本上变为零,使得排出容积基本上是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转动板5和摇摆板6两者的倾斜角θ基本上是零,所以摇摆板6既不旋转也不摇摆,而是基本上停止,即使转动板5随驱动轴4一起旋转。因此,所有活塞9基本上位于上死点,基本上不在缸膛21中往复运动。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8的最小容积限制部分82被用来接触等速动接头7的内环73,并且推动部件83被设在邻近最小容积限制部分82处。因此,倾斜角θ被防止达到严格的零,并且排出容积被允许保持很小,而不设为完全的零(0%容积),以提高下一步控制的响应性。
相反,当通过控制器操作控制阀或电磁阀33使斜盘腔室18内部的压力降低至任意的水平,直到吸入压力时,作用于活塞9上的反压力变小。因此,所有活塞9的往复运动的下死点,通过压缩操作腔室内的致冷剂产生的压缩反作用力,在远离阀板19的方向上被移动至由活塞9的反压力(斜盘腔室18内部压力)产生的轴向力与由压缩反作用力产生的轴向力平衡的位置处。
结果,摇摆板6和转动板5两者的倾斜角θ变大,并且摇摆振幅也变大。因此,所有活塞9的行程同时变大,并且压缩机100的排出容积无级变大。图1显示了斜盘腔室18内部压力被设在最小值的状态,转动板5和摇摆板6两者的倾斜角θ变大,并且活塞9的行程和压缩机100的排出容积变为最大(100%容积)。
在如上述操作的压缩机100中,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以下述方式工作。
控制阀(电磁阀)33在100%容积时关闭,并且与斜盘腔室18的压力(Pcl)相等的压力(Pcl)作用于可变节流阀机构90的高压侧腔室91e,如图4A所示。因此,没有压差存在于斜盘侧腔室91d和高压侧腔室91e之间,并且仅仅通过弹簧94的驱动力,滑塞体92被推至高压侧腔室91e。结果,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变为最大值,来自斜盘腔室18的泄漏气体在高速操作期间也通过汽缸体2的连接通道(抽取通道)24被引入斜盘侧腔室91d,然后通过可变节流阀部分91c流入吸入腔室32。因此,令人满意的100%容积可被维持。
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控制阀(电磁阀)33被打开,并且来自压缩机100外部的高压(下文描述)被引入可变节流阀机构90的高压侧腔室91e,同时高于来自安装在压缩机100内的控制阀(电磁阀)33的斜盘腔室18内部的压力(Pcl)的压力(Pch)被引入高压侧腔室91e。为了通过控制阀(电磁阀)33产生容积变化,引入斜盘腔室18的压力从控制阀(电磁阀)33的出口通过汽缸体2内部引入斜盘腔室18。由于斜盘腔室18的容积也是大的,所以控制阀(电磁阀)33的出口压力(Pch)变得高于斜盘腔室18的压力(Pcl)。结果,斜盘腔室18内部的压力(Pcl)和出口压力(Pch)之间的压差克服了弹簧94的力。结果,滑塞体(第一滑塞92A、第二滑塞92B)朝斜盘侧腔室91d运动,并且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减小。因此,不需要供应过量气体,压缩机100的效率可被提高。
图5是显示在可变容积过程中,在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和现有技术的固定节流阀之间,压缩机效率的比较图。图中,虚线表示现有技术的固定节流阀被使用的情况,实线表示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被使用的情况。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压缩机的容积(%),纵坐标表示压缩机效率(%)。从图中可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效率明显被大幅提高。因为,由于可变节流阀机构90的可变节流部分91c的开口面积在容积变化过程中变小,所以压缩机效率可被提高,因此,不需要供应过量气体至斜盘腔室18。
图6是显示在100%容积时,在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和现有技术的固定节流阀之间,压缩机效率的比较图。图中,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压缩机的转数(rpm),纵坐标表示斜盘腔室和吸入腔室之间的压差(MPa)。虚线表示现有技术的固定节流阀被使用的情况,实线表示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被使用的情况。从图中可知,当固定节流阀被利用时,压差随转数的增加移入可变区域,然而当本发明的可变节流阀被使用时,即使转数增加,100%容积仍可被保持。这是因为,在100%容积过程中,从斜盘腔室18延伸至吸入腔室32的通道可以获得可变节流阀部分91b开口面积最大的状态,并且甚至在泄漏气体量大的状态下,泄漏气体流可被获得,极好的100%容积可被获得。
图7是在提供最大排出容积(100%容积)的操作条件下,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图8是在提供最小排出容积的操作条件下,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凹入部分43被形成在面对中心轴8的一侧的驱动轴4的中心处,向心轴承(普通轴承)44被布置在此凹入部分43中,使得中心轴8的端部可被装配到此凹入部分43中。换句话说,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中心轴8利用悬臂支撑,其中仅中心轴8的一端被固定至汽缸体(外壳)2,并由汽缸体(外壳)2支撑,然而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中心轴8利用中心支撑结构,其中一端由汽缸体2支撑,另一端由驱动轴4支撑。含有作为本发明特征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的结构的其它方面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相同,其说明将被省略。
因为中心轴8如上所述在两端被支撑,所以作用在中心轴8上的负荷可在两侧被承受,并且刚性和可靠性可被提高。另外,振动和噪声可进一步减小。顺便说一句,除了向心轴承44之外,用于支撑中心轴8的轴承可以是滚珠轴承(滚珠和滚柱轴承)。
图9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并显示了引入可变节流阀机构的高压侧腔室的压力来自压缩机外部的例子。在图中,压缩机100、冷凝器200、膨胀阀300和蒸发器400被顺序地相互连接,以组成封闭回路,形成致冷循环。设在压缩机100内部的未显示的可变节流阀机构,该可变节流阀机构的高压侧腔室和压缩机100的排出侧通过管道501相互连接,控制阀或电磁阀500被设在此管道501中。因此,当控制阀(电磁阀)500被打开时,高压从压缩机100外部引入可变节流阀机构的高压侧腔室。如已经描述的,引入可变节流阀机构90的高压侧腔室的高压可通过设置在压缩机100内部的控制阀(电磁阀)33或者设置在压缩机100外部的控制阀(电磁阀)500引入。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截面图。上述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在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应用,但是第四个实施例描述在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中的应用。在斜盘型压缩机100中,前部外壳110连接汽缸体111的前端,后部外壳113通过薄板材料,如阀板、阀形成板等连接汽缸体111的后端。组成斜盘腔室(曲柄箱或控制压力室)107的前部外壳110和汽缸体11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驱动轴(旋转轴)104。从外部驱动源如汽车发动机传送至皮带轮(未显示)的动力通过皮带等传递至驱动轴104。
凸出板105通过挤压加工或类似加工与驱动轴104形成一体,摇摆板108通过驱动轴104被支撑,以能够在轴向上滑动和摇摆。连接件108a被固定至斜盘108。导向开口105a被形成在凸出板105中,并且导向销106的头部被滑动地装入导向开口105a。斜盘108被允许在驱动轴104轴向上倾斜,并通过导向开口105a和导向销106的联锁操作与驱动轴104一起旋转。
当斜盘108的中心部分朝凸出板105移动时,斜盘108的倾斜角增加。斜盘108的最大倾斜角通过凸出板105和斜盘108的接触被限制。当斜盘108的中心部分朝汽缸体111移动时,斜盘108的倾斜角减小。斜盘108的最小倾斜角通过斜盘108和弹簧116a的接触被限制,所述弹簧116a是由设在驱动轴104上的环形夹116限制的。
活塞112被容纳在多个缸膛111a中,所述缸膛111a形成在汽缸体111中。一对滑脚109被设在每个活塞112的后部,滑动地夹住斜盘108的周围部分。这样,斜盘108的旋转运动被转化为纵向方向的往复运动,活塞112在缸膛111a内部来回滑动。
吸入腔室117和排出腔室118被形成在后部外壳113内部,并且这两个腔室被相互分隔开。吸入阀和排出阀被形成在介于汽缸体111和后部外壳113之间的板状材料115(如阀板以及阀形成板)中。因此,由于活塞112的返回操作,吸入腔室117内部的致冷剂气体推回吸入阀,并流入缸膛111a中。该流入的致冷剂气体被排入排入腔室118中,同时排出阀被活塞112的往复操作推回。
排出腔室118和斜盘腔室107通过压力供应通道连接,斜盘腔室107和吸入腔室117通过压力释放通道(连接通道)125连接。压力供应通道将排出腔室118内部的致冷剂送入斜盘腔室107,斜盘腔室107内部的致冷剂通过压力释放通道125流出至吸入腔室117。因此,斜盘腔室107内部的润滑油与致冷剂混合,并与致冷剂一起在致冷循环内循环。顺便说一句,附图标记119指示压力供应通道中设置的控制阀(电磁阀)。
与排出腔室118连通的垂直汽缸腔室120被设在后部外壳113中,排出腔室118的下游处。油分离器121被压入此垂直汽缸腔室120中,并采用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方式将从排出腔室118流入垂直汽缸腔室120的油和致冷剂的混合流体离心分离成油和致冷剂气体。如此分离的致冷剂气体从油分离器121上方被排入致冷循环,油被存储在高压油储存室122中,所述高压油储存室122被布置以桥接后部外壳113和汽缸体111。
与上面已描述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不同的是,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不具有旋转阻止机构。因此,存储在高压油储存室122中的油利用高压油储存室122中的压力与斜盘腔室107中的压力之间的压差,通过形成在后部外壳113和板部件115之间的垫片123中的凹槽(未显示)被供应,并进一步利用滑脚109,通过设在汽缸体111中的油引导通道(油返回通道)124朝各斜盘108的滑动部分喷射。换句话说,油引导通道124在轴向上从后部外壳113一侧延伸至汽缸体111的支撑部分的外围侧的前部外壳110一侧,所述汽缸体111的支撑部分可旋转地支撑驱动轴104的一端,并且油引导通道124朝向前部外壳110一侧的斜盘108和滑脚109之间的滑动部分打开。由于被油分离器121分离的油被确定地喷射,并朝斜盘108与滑脚109的滑动部分供应,所以此滑动部分的极好的润滑状态可被获得,并且压缩机100的可靠性可被提高。
上述说明的结构是本发明的申请人以前提交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100的结构。
接着,作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100特征的结构将被说明。第四个实施例代表设置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100上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被设置在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上的应用。换句话说,可变节流阀机构126被设置为连接至形成在汽缸体111中的排出通道(连接通道)125,斜盘腔室107和吸入腔室177通过这些排出通道125和可变节流阀机构126连通。排出通道125的入口部分125a具有位于上侧的大开口面积,排出通道125的出口部分用作压力调节腔室125a。由于可变节流阀机构126的结构和它的布置与图3中显示的完全一致,所以重复说明将被省略。可变节流阀机构的高压侧腔室与形成在后部外壳113中的压力引导通道127连通。压力引导通道127被定位在控制阀(电磁阀)119的排出侧。
设置在第四个实施例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100上的可变节流阀机构126的功能和作用也是相同的。从斜盘腔室107延伸至吸入腔室117的排出通道可在100%容积期间可获得可变节流阀部分的大开口面积,从而可获得极好的100%容积。由于可变节流阀部分的开口面积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变小,所以过量的气体不需要被供给斜盘腔室107,压缩机的效率可被提高。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斜盘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截面视图。在此实施例中,斜盘108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两个板状主体通过轴承重叠设置,类似上述摇摆板型压缩机的转动板和摇摆板之间的关系。即,轴承被插入斜盘108和滑脚109之间用于滚动。换句话说,斜盘108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环状子斜盘108B利用斜盘主体108A通过向心轴承128和止推轴承129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斜盘108自然不具有旋转阻止机构。含有可变节流阀机构126的布置和结构的其它方面与第四个实施例相同,并且说明将被省略。
图12A和12B显示了在100%容积时和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各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图12A和12B中显示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0包括具有封闭的两端的圆柱形导向体910和在导向体910内部滑动的滑塞体920。导向体910是具有均匀直径的圆形的汽缸。孔被钻在导向体910的侧表面中,并形成可变节流阀部分911。当可变节流阀机构900被安装至压缩机上时,可变节流阀部分911在垂直方向上朝下。弹簧930被设在导向体910的斜盘侧腔室901中,并将滑塞体920偏压至高压侧腔室902。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当高压被引入高压侧腔室902中时,滑塞体920克服弹簧930的推动力被移至图中左侧,可变节流阀部分911的开口面积被减小。
图13A和图13B中显示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0类似地包括圆柱形导向体910、在导向体910内部滑动的滑塞体920和弹簧930。导向体910的面对斜盘腔室的一端在其中心处是封闭部分912,在封闭部分912周围913是打开的。在高压侧的导向体910的另一端被释放。滑塞体920通过结合一种具有大直径的活塞部分921和具有小直径的杆部分922形成。用于滑动地接收杆部分922的凹入部94被形成在面对滑塞体920的封闭部分912的表面上。弹簧930被设在封闭部分912和活塞部分921之间,以包围杆部分922,并朝高压侧腔室902偏压滑塞体920。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在高压被引入高压侧腔室902中时,滑塞体920克服弹簧930的偏压力移向图中左侧,活塞部分921减小可变节流阀部分911的开口面积。
尽管第一个至第三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是滑塞型的,但是图14A和14B中显示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0利用了提升阀系统。换句话说,可变节流阀机构900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端部的圆柱形导向体910、在导向体910内部滑动的提升阀体940和弹簧930。提升阀体940通过结合阀体部分941和活塞部分942形成。阀体部分910的末端943具有截头圆锥形状,并且活塞部分942在导向体910内表面上滑动。导向体910内部的弹簧930向高压侧腔室902偏压提升阀体940。斜盘腔室一侧的导向体910的一个开口910被形成为比高压侧的另一个开口916小的直径,并且被连接至开口915,以形成漏斗状阀座表面917。连接吸入腔室的开口918被形成在导向体910的侧表面上。在第四个实施例的可变节流阀机构900中,导向体910的阀座表面917和阀体部分941的末端943形成的空隙用作可变节流阀部分911。在可变容积操作过程中当高压被引入高压侧腔室902中时,提升阀体940克服弹簧930的偏压力移向图中左侧,并且阀体部分941的末端减小了可变节流阀部分911的开口面积(也就是,空隙)。
在图15A和15B显示的第五个实施例中的可变节流阀机构中,第四个实施例中的漏斗状阀座表面917和阀体部分941的截头圆锥末端943被制成平的。在这种情况下,阀座表面917和阀体部分941的末端之间的空隙也用作可变节流阀部分911。其它结构与第四个实施例的相同,因此,说明将被省略。
在上述的第一个至第五个实施例中,至少300cc的容积被优选获得,所述300cc是作为Flon(商标)型致冷剂的HFC(hydrofluorocarbon)134a的冷却剂转化计算值。这样,可被应用至公共汽车的空气调节器中的大容积压缩机可被获得。例如,作为HFC 134a的致冷剂转化计算的至少300cc的值在CO2致冷剂的情况下是至少100cc。

Claims (23)

1.一种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包括在缸膛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缸膛形成在设在外壳内部的汽缸体中,所述可变容积式压缩机通过改变所述外壳内部的斜盘腔室(18)的压力来改变每个所述活塞的行程,从而改变容积,所述压缩机包括:
连接通道(24),用于连接所述斜盘腔室(18)和具有比所述斜盘腔室低的压力的区域;
设在所述连接通道(24)中的可变节流阀部分(91c);
可变节流阀机构(90),用于在所述斜盘腔室的压力低时增加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并在所述斜盘腔室压力高时减小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
油分离器(35、121),用于分离润滑油和被压缩和排出的致冷剂;以及
油返回通道(85、124),用于通过压力减小装置引导被所述油分离器分离的润滑油至所述斜盘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斜盘,所述活塞与所述斜盘相互连接,其中,通过斜盘腔室(18)的压力改变所述斜盘的角度,从而使容积可改变,所述斜盘被设置在所述斜盘腔室(1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用于从动力源获得转动力的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由所述外壳可枢转地支撑;与活塞相互连接的斜盘;以及与所述驱动轴(4)相互连接、与所述驱动轴(4)一起旋转且能够相对所述驱动轴(4)倾斜的转动板(5),其中,所述斜盘是通过轴承(52、53)与所述转动板(5)相互连接的摇摆板(6),具有与所述转动板(5)相同的倾斜角,但被旋转阻止机构(7)阻止旋转,所述活塞在所述驱动轴(4)的轴向上往复运动,并抽吸和压缩流体,中心轴(8)被所述汽缸体(2)支撑在所述驱动轴(4)延伸部分上,以支撑所述转动板(5)和所述摇摆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通过所述油分离器分离的润滑油的高压油储存室(36、122),其中所述油返回通道将存储在高压油储存室中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斜盘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油分离器是离心式油分离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油分离器被构造在所述外壳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两个部件,并且所述压力减小装置包括形成在密封所述外壳的所述两个部件之间的部分的垫片中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油返回通道穿过所述汽缸体的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可变节流阀机构通过压差改变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91c)的开口面积,所述压差是所述斜盘腔室的压力与介于比所述斜盘腔室的压力高的压力和低压之间的压力之间的压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斜盘腔室(18)和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上游侧的多个连接通道,其中所述多个连接通道通过在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上游的具有预定容积的压力调节腔室(24a)汇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多个连接通道在所述中心轴(8)的上方和下方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在所述斜盘腔室一侧的所述多个连接通道中的每一个的端部具有向上扩大的直径增加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直径增加部分具有锥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
驱动轴(104),用于接受来自驱动源的转动力,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由所述外壳可枢转地支撑;
容纳在所述外壳中的旋转斜盘(108A),它与所述驱动轴(104)整体旋转,并能够相对所述驱动轴(104)倾斜;
摇摆板(108B),其能够以与所述斜盘(108A)相同的倾斜角倾斜,但能够通过轴承在所示的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自由旋转;
通过与所述斜盘(108)联锁设置,所述活塞由于所述斜盘(108)的旋转执行往复运动,所述斜盘(108)包括所述旋转斜盘(108A)和所述摇摆板(108B)的联合结构;以及
一对滑脚(109),其被设置在所述活塞(112)上,能够滑动和旋转,所述滑脚滑动支撑所述斜盘,从而将所述斜盘(108)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活塞(112)的往复运动;
所述斜盘腔室(107)内部的压力使容积可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在滑塞被移动时,所述可变节流阀机构(90、126、900)的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的开口面积可改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滑塞由于压差而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在所述滑塞移动时,高压侧的压力通过控制阀或电磁阀(500)从所述压缩机外部的循环高压侧引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用于移动所述滑塞的操作压力利用上游侧的压力,所述上游侧的压力被引入构造在所述压缩机中的所述控制阀或电磁阀(33、119)的所述斜盘腔室(18、107)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可变节流阀机构(90、126、900)被设置在所述吸入腔室或所述后部外壳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可变节流阀机构(90、126、900)的所述可变节流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朝下时打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具有内置的油分离器(35、121),并且被所述油分离器分离的油被返回所述斜盘腔室(18、107)。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板型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中支撑所述旋转阻止机构(7)的所述中心轴(8)在其一端通过设在所述驱动轴(4)上的轴承(44)被支撑以能够旋转,并且所述中心轴(8)在其另一端通过所述汽缸体(2)被支撑以能够旋转。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积式压缩机,其能获得至少300cc的容积,这300cc是作为Flon(商标)型致冷剂的HFC134a的致冷剂转化值。
CN2007100038225A 2006-01-30 2007-01-17 可变容积式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2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0728A JP4648845B2 (ja) 2006-01-30 2006-01-30 斜板型および揺動斜板型の可変容量圧縮機
JP2006-020728 2006-01-30
JP2006020728 2006-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2820A true CN101012820A (zh) 2007-08-08
CN101012820B CN101012820B (zh) 2013-06-19

Family

ID=3826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38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2820B (zh) 2006-01-30 2007-01-17 可变容积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648845B2 (zh)
CN (1) CN101012820B (zh)
BR (1) BRPI0700141A (zh)
DE (1) DE102007004130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503A (zh) * 2012-07-18 2012-11-07 无锡市苏立成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控汽车空调压缩机
CN103016298A (zh) * 2012-12-14 2013-04-03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斜盘式摇摆往复活塞无油空气压缩机
CN103195688A (zh) * 2013-04-07 2013-07-10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斜盘式空气压缩机
CN107709772A (zh) * 2015-06-30 2018-02-16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型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2305B2 (ja) 2008-05-23 2012-09-1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揺動板式可変容量圧縮機
JP2010024874A (ja) * 2008-07-16 2010-02-04 Tgk Co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用制御弁
JP5458965B2 (ja) 2010-03-08 2014-04-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容量制御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15468A (ja) 1985-03-20 1986-09-25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H0765567B2 (ja) * 1986-04-09 1995-07-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揺動斜板型圧縮機におけるクランク室圧力の制御機構
JPH1061549A (ja) * 1996-08-26 1998-03-03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H10141223A (ja) 1996-11-08 1998-05-26 Sanden Corp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4064066B2 (ja) 2000-05-24 2008-03-1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4081965B2 (ja) 2000-07-07 2008-04-3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容量制御機構
JP2005307749A (ja) 2004-04-16 2005-11-04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圧縮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7503A (zh) * 2012-07-18 2012-11-07 无锡市苏立成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控汽车空调压缩机
CN103016298A (zh) * 2012-12-14 2013-04-03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斜盘式摇摆往复活塞无油空气压缩机
CN103016298B (zh) * 2012-12-14 2016-05-18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斜盘式摇摆往复活塞无油空气压缩机
CN103195688A (zh) * 2013-04-07 2013-07-10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斜盘式空气压缩机
CN107709772A (zh) * 2015-06-30 2018-02-16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型压缩机
CN107709772B (zh) * 2015-06-30 2019-06-25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型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04130A1 (de) 2007-08-02
DE102007004130B4 (de) 2019-10-10
BRPI0700141A (pt) 2007-11-06
JP4648845B2 (ja) 2011-03-09
JP2007198349A (ja) 2007-08-09
CN101012820B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2820B (zh) 可变容积式压缩机
US5399076A (en) Rolling piston compressor
CA1286266C (en) Wobble plate compressor capacity control
US6010314A (en) Swash-plate compressor having a capacity control valve on the oil return passageway adjacent an oil separator
US7530797B2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20070140870A1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having an oil separator
JP2003507627A (ja) 連続調整可能なピストンストロークを有する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ドライブ
US20080240954A1 (en) Rotary compressor
US4019342A (en) Compressor for a refrigerant gas
JPH11182431A (ja) 圧縮機
CN101307753B (zh) 固定容量型活塞式压缩机内的吸入结构
KR20040071579A (ko) 압축기에 있어서의 윤활구조
CA1048463A (en) Compressor for a refrigerant gas
US6862975B2 (en)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piston type compressor
US20070175239A1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N205036575U (zh) 多气缸旋转式压缩机
EP0864751A2 (en) Compressor for use in a transcritical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US6019027A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US6402480B1 (en) Lubrication passage for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US6350106B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with capacity control mechanism
JP5051795B2 (ja)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オイル分離構造
KR100606641B1 (ko) 용량가변형 압축기의 오일분리구조
US5322427A (en) Rotary-blade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for heavy-duty vehicle
KR20150103557A (ko) 양두 사판식 압축기
DE19939130B4 (de) Axialkolbentriebwerk mit einem stufenlos verstellbaren Kolbenhu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