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2976A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2976A
CN101352976A CNA2008101340344A CN200810134034A CN101352976A CN 101352976 A CN101352976 A CN 101352976A CN A2008101340344 A CNA2008101340344 A CN A2008101340344A CN 200810134034 A CN200810134034 A CN 200810134034A CN 101352976 A CN101352976 A CN 101352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failure
recording medium
image processing
balladeur trai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4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2976B (zh
Inventor
山城俊裕
吉谷茂
小仓庆满
中田哲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5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2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Means for preventing paper jams or for facilitating their remov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用于在发生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时简单可靠地去除输送故障记录媒体。该图像形成装置具体为,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于记录媒体108的状态信息,判断记录媒体108的输送故障属于哪一种故障类型,并将该有关于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如果收到的该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则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的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100退避到主扫描线方向延长部分上的规定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主扫描方向移动的移动滑架和在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记录媒体,在发生记录媒体输送故障即卡纸时,移动滑架在退避动作上具有特征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方法、以及解消输送故障的控制程序和存放该程序的信息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一定的图像信息,用控制手段控制移动滑架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同时进行喷墨操作,用以在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记录媒体上进行图像形成。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发生记录媒体阻塞即纸张阻塞,也就是所谓卡纸的输送故障时,如果移动滑架继续保持移动操作,则会使移动滑架以及其周围元件负载过大。
以前有各种技术方案,建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引导执行卡纸处理的功能,在发生输纸故障时,通知用户输纸故障的发生以及提供去除输送故障纸张的方法。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卡纸去除方法有赖于用户的判断和操作,按照这样的方法,如果用户在去除纸张时勉强推动移动滑架,或不推动移动滑架而强行拉扯纸张,则会碰触到编码器等机械元件,成为比如编码器污染或机械损伤等二次性故障的诱发原因。
为了防止上述二次性故障的发生,需要有不须用户手动的自动卡纸回避机构。
根据上述思考方法,以往,比如在专利文献JP特开2004-28007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即首先判断卡纸类型,在确认了卡纸类型后,由计算机驱动器自动发送解除卡纸指令,自动执行停止记录媒体的输送或排出。
然而,发生卡纸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卡纸发生时的记录媒体状态,有可能发生无法自动排纸,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结果还是不得不要用户手动去除。因此迫切需求可以可靠解消卡纸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主扫描方向移动移动滑架的同时,在沿副扫描方向移动的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当记录媒体发生输送故障即卡纸时,该图像形成装置可以简单可靠地去除记录媒体。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以及适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具体如下。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其特征为,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该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2)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移动滑架的退避方向与发生输送故障时移动滑架的移动方向相反。
(3)根据(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移动滑架根据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按预定次数反复实行退避动作。
(4)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中设定移动滑架如果在进行退避时未能退避到规定位置,则改变退避动作方向,使移动滑架朝相反方向移动。
(5)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中设定移动滑架在退避动作结束后,向用户发送有关发生输送故障的信息。
(6)根据(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中设定当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通过输送装置排出记录媒体。
(7)根据(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将记录媒体的排出速度被设为低于该记录媒体在图像形成时的输送速度。
(8)根据(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输送装置在不带电的状态下排出记录媒体。
(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以及,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向该图像形成装置输出图像信息的外部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其特征为,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解除输送故障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适用于以下图像形成装置,即,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移动滑架,根据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媒体;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上述计算机程序在发生输送故障时,根据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当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存放(11)所述的用于解除输送故障的计算机程序的信息记录媒体。
上述本发明,可以在发生输纸故障时,通过判断输纸故障的类型,并按照判断结果而发出的输纸故障解除信号,将移动滑架退避到规定位置,确保故障纸张得以去除,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发生二次性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显示喷墨型纪录装置的上视图。
图2是简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喷墨型打印机纪录装置控制部即图像处理控制装置的模块图。
图4A是简略显示主扫描动作和副扫描动作的序列图。
图4B是简略显示使移动滑架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动作的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4C是简略显示记录媒体副扫描方向上动作的要部上视图。
图5A是简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5B是简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要部的上视图。
图6显示正常动作即未发生卡纸时移动滑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之间的关系。
图7显示发生卡纸时移动滑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之间的关系。
图8A是概略显示了移动滑架退避时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8B是与图8A对应的上视图。
图9是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在输送记录媒体时发生卡纸时的装置要部概略正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采用静电吸引型记录媒体输送部的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概略结构图。
图13A简略显示单层结构的输送带截面图。
图13B简略显示双层结构的输送带截面图。
图14A是输送带上视图。
图14B是输送带侧视图。
图15A显示单层结构输送带的带电状态。
图15A显示双层结构输送带的带电状态。
图16是显示在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后记录媒体输送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17是显示在开始输送记录媒体之前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18是显示在记录媒体停止输送期间停止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19显示输送带的驱动量即改行量与充电间隔之间的关系。
图20显示输送带的驱动量即改行量与充电间隔之间的另一关系。
图21A简略显示了输送带14的正视图。
图21B简略显示了输送带要部的放大图。
图22A显示了读取传感器的设置例。
图22B显示了读取传感器的另一设置例。
图23简略显示了透射型读取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4简略显示了反射型读取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5显示驱动系统的模块图。
图26是驱动辊周围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27A是用于检测驱动辊转动量的读取传感器的概略示意图。
图27B是图27A读取传感器的栅尺的放大图。
图28A是简略显示夹紧辊的斜视图。
图28B是简略显示用同步带作为输送带的斜视图。
图29A是简略显示行式喷墨型打印机的斜视图。
图29B是简略显示行式喷嘴列的正视图。
图30是简略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一例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是概略显示喷墨型纪录装置的上视图,图2概略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的正视图。
图1所示喷墨型记录装置包括对来自外部装置的图像信息,比如来自用于图像下载等计算机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并具有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单元进行图像形成的功能。
具体为根据来自图像处理控制单元的信号,将具有喷墨用喷嘴的移动滑架100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同时把记录媒体108沿副扫描方向输送,用以形成图像。
移动滑架100由架设于未图示左右侧板上的导杆104支承,通过主扫描马达105驱动,经由张架于驱动滑轮106和从动滑轮107之间的同步带102中介,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扫描。
移动滑架100上设有记录头,该记录头由喷射各色液滴的喷射头,比如喷射黄色(Y)、青色(C)、洋红色(M)、黑色(K)的四个喷射头形成,多个喷嘴形成的喷嘴列沿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即副扫描方向排列。
液滴喷射头也可设置为独立于移动滑架,还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具有多列用于喷射各色记录液滴的喷嘴列的喷射头。
关于颜色种类以及排列顺序没有特殊限定。
液滴喷射头可使用公知技术,比如具备产生液滴喷射压力的压力发生装置的喷射头,压力发生装置可以是:使用压电元件的压电执行器、使用热阻抗等的热电转换元件并利用液体模沸腾引起相变态的热执行器、利用温度变化引起金属相组织发生变化的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以及利用静电力的静电执行器等。
在移动滑架100中沿着主扫描方向设置具有狭缝的编码器栅尺103。
另外,在移动滑架100中还设有用于检测编码器栅尺103狭缝的未图示编码传感器。这些构成了用于检测移动滑架100主扫描方向位置的线性编码器。
喷墨型记录装置具有输送图像形成用的记录媒体108的功能,具体为将受到静电吸引的记录媒体108输送到面向记录头的位置。
用于输送记录媒体108的输送带101使用环状带,卷挂于输送辊109和张力棍110之间,沿带输送方向即图中副扫描方向转动,在转动同时经充电棍113充电而带电。
输送带101可使用单层结构,也可使用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使用单层结构时,因接触记录媒体108或充电辊113,整个层都由绝缘材料构成。
多层结构时,与记录媒体108或充电棍113接触的层为绝缘层,而不与记录媒体108或充电棍113接触的层则优选为导电层。
下面,利用图3所示模块图对上述喷墨型纪录装置中管理图像形成处理的图像处理控制单元1进行说明。
图像处理控制单元1根据来自外部的图像信息,发送规定控制信号,负责装置整体的驱动操作。
具体包括:与记录媒体输送动作以及记录头移动动作有关的CPU、用于存放该CPU的执行程序以及其他固定数据的ROM、用于暂时存放图像信息的RAM、用于在装置电源断开期间保存数据的可改写不挥发性存储器NVRAM、以及,用于进行各种图像信息处理或改变顺序等图像处理,或对控制其他装置整体的输出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的ASIC。
另外,图像处理控制单元1还包括用于与主机之间收发信号的I/F;记录头控制部,用于生成驱动记录头的驱动波形,同时将用于选择驱动记录头压力发生装置的图像数据以及伴随该图象数据的各种数据输出到记录头驱动器;用于驱动主扫描马达的主扫描马达驱动器;用于驱动副扫描马达的副扫描马达驱动器;对充电棍提供AC偏位电压的AC偏位电压供给部;I/O,用于输入来自线性编码器(linear encoder)、旋转编码器(wheel encoder)的检测脉冲以及来自其它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等等。
此外,图像处理控制单元1连接操作显示面板,该操作显示面板用于输入图像形成装置所需要的信息,并具有帮助用户进行操作的规定显示功能。
该图像处理控制单元1中,经由线路或网络在I/F接收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图像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数码照相机等摄影装置等通过主机打印机驱动器而得的数据。
而后,CPU读出并解析置于所述I/F中信号接收缓冲区内的打印用图像数据,进而在ASIC中进行必要的图像处理以及改变数据排列顺序处理等之后,送往记录头控制部,记录头控制部按规定时机将图像数据以及驱动波形输往记录头驱动器中。
此外,有关图像输出用的点图案的生成,比如既可在ROM中保存字体数据后进行,也可在主机打印驱动器中将图像数据展开为位图数据后再转送到喷墨型记录装置中。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打印驱动器中实行点图案的生成。
所述记录头控制部中的驱动波形生成部由D/A变换器,用于对存放于ROM中的由CPU读出的驱动脉冲波形数据进行D/A变换;以及增幅器等构成,向记录头驱动器输出由一个驱动脉冲或多个驱动脉冲形成的驱动波形。
记录头驱动器根据以串行方式输入的相当于一行记录头份量的图像数据即点图案数据,对记录头压力发生装置选择性地施加驱动脉冲,该驱动脉冲构成来自记录头控制部驱动波形生成部的驱动波形,用以驱动记录头。
另外,记录头驱动器还包括,比如,移位寄存器,用于输入时钟信号以及图像数据的串行数据;锁存器电路,用锁存信号锁存位移寄存器的寄存值;电平转换电路,即电平转换器,用于对锁定电路输出值进行电平转换;以及模拟开关阵列,即开关单元,其接通/断开受该电平转换电路的控制,等等。通过控制模拟开关阵列的接通/断开,选择性地对记录头压力发生装置施加包含于驱动波形中的所需要的驱动脉冲。
下面参考图4说明喷墨型记录装置中有关主扫描方向的动作和副扫描方向的动作。
图4A是简单显示主扫描动作和副扫描动作的序列图。
图4B是简单显示将移动滑架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动作的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4C是简单显示在副扫描方向上动作的记录媒体要部上视图。
首先,在输送带101停止转动的状态下,移动滑架100沿主扫描方向往返动作,在打印区域中进行打印。打印区域中的打印结束后,移动滑架100开始减速,输送带101输送记录媒体108。输送结束后,移动滑架100沿主扫描方向往返动作,在打印区域中打印。通过反复操作上述打印以及输送,便可形成所要的图像。
其次,参考图5说明在发生输纸故障时的状况。以下,将输纸故障简称为卡纸。
图5A是简单显示喷墨型记录装置要部的正视图。
图5B是要部的上视图。
当将记录媒体108朝Df方向输送,或者移动滑架100朝Dc方向扫描时,如果发生输送故障,则记录媒体108会发生比如弯折等异常,造成移动滑架与记录媒体冲突而发生卡纸。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移动滑架在扫描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值之间的关系,用以考证上述卡纸的发生。
图6显示正常动作即未发生卡纸时,移动滑架的移动速度与马达输出值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图像形成时,移动滑架100首先以规定速度为目标加速,在达到目标速度后等速移动,继而减速停止。
在图6所示等速移动区域中,移动滑架100的位置变化不会引起马达负载发生大的变动,因此主扫描马达105的输出值基本保持不变。
但是,在上述等速移动中,如果移动滑架100与记录媒体108发生冲突造成卡纸,则如图7所示,会因冲突使移动速度下降,主扫描马达105的输出值增加。卡纸检测装置检测到该马达输出值的变化后,发送信号促使进行卡纸解除操作。
具体为,在检测到发生卡纸时,首先根据有关记录媒体状态的信息,判断属于多种卡纸故障类型中哪一种类型。
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在收到有关卡纸信息并确认了卡纸类型后,发送解除卡纸的卡纸解除信号。
本发明根据卡纸解除信号,驱动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图8简单显示了移动滑架退避时的示意图。图8A为正视图,图8B为上视图。
当检测到发生卡纸时,根据卡纸解除信号,使移动滑架朝与卡纸发生时的移动方向Dc相反方向-Dc退避。
然而,根据卡纸状态的不同,有时会发生移动滑架无法顺利地朝图中-Dc方向移动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情况,优选在卡纸解除信号中设定移动滑架100按照预定次数反复进行退避动作。
如图8A和8B所示,移动滑架100退避到离开记录媒体108的位置,比如退避到导杆端部,这样就有容易去除处于卡纸状态的记录媒体108。
优选通过输送带输送来去除卡纸。
另一方面,如果移动滑架未能充分退避到能够去除记录媒体108的位置,则优选在卡纸解除信号中设定改变移动滑架退避方向,使移动滑架100向相反的Dc方向移动。
移动滑架100如果在相反方向上处于离开记录媒体108的位置,比如移动到导杆端部,同样可以去除记录媒体108。
优选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显示装置,用于在按照上述卡纸解除信号结束移动滑架退避动作后,向用户显示有关卡纸发生的信息。根据该显示信息,用户采取措施去除发生输送故障的记录媒体。
此外,优选在上述卡纸解除信号中包含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由输送装置执行排除记录媒体的指示。自动排除记录媒体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可减轻操作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记录媒体作低速排除动作,其速度较通常打印动作时的输送速度慢。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简单去除记录媒体108,确保防止用户强行移动移动滑架造成零件破损。
下面用图9所示流程图说明移动滑架100离开记录媒体108的退避操作。
如上所述,当发生卡纸,移动滑架100退避时,有时会发生移动滑架100因受记录媒体108阻碍而不能退避的情况。对此,可在卡纸解除信号中设定再次试行退避动作。
也就是说,当检测到发生卡纸时,根据卡纸解除信号,将移动滑架试着朝上述图8所示-Dc方向移动(S101),并判断是否到达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A(S102)。在此,规定位置A是指移动滑架100离开记录媒体108的位置,具体可设在套记录头盖的位置或导杆端部。下述的规定位置B也与此相同。
确认移动滑架100到达规定位置后,结束移动滑架的移动动作。而如果没有到达规定位置,则以设定次数为限反复试行。在试行时,并不仅仅是重复图8中-Dc方向的操作,也可以先将移动滑架向Dc方向移动,而后利用惯性使移动滑架朝-Dc方向移动。
即,当移动滑架朝-Dc方向移动但没能到达规定位置A的时候(S102),将移动滑架朝反方向即Dc方向移动(S103),并判断是否到达规定位置B(S104)。此时,规定位置B是指位于与上述规定位置A相反方向并离开记录媒体108的位置,比如支承移动滑架100的导杆端部。如果移动滑架100没有能够移动到达规定位置B,则再试行朝-Dc方向移动(S105),并判断是否到达规定位置A(S106)。
上述一系列操作以预定次数为限度,反复执行到移动滑架100到达规定位置A或B为止(S107)。
另外,S104的操作中,在判断移动滑架是否到达Dc方向的规定位置B时,如果移动滑架100受到记录媒体108的轻度阻碍,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移动滑架100移动到规定位置,以此去除输送故障的记录媒体。
还有在先使移动滑架100朝Dc方向移动,而后利用其惯性使移动滑架朝相反的-Dc方向移动的操作中,如果将S103和S105作为一对配套操作,则可省略S104的判断操作。
上述中,包括反复动作在内的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经由规定的显示装置向用户发送有关卡纸发生信息。这样可以防止在移动滑架退避动作完毕之前发生用户造成的误动作。
下面对因记录媒体规格不同而发生的卡纸进行说明。
图10简单显示本实施例中在输送记录媒体时发生卡纸时的上视图。
如图10所示,在输送带101朝Df方向输送记录媒体108时,测定记录媒体的前端与后端通过传感器200的输送量,用以计算记录媒体108的大小规格。
当实际上的记录媒体大小不同于设定规格时,由卡纸检测装置将其作为卡纸来进行检测。
另外还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电源接通时取得传感器200的信息,在检测到记录媒体108时,将其视为卡纸进行检测。
这样的卡纸与上述实施例中因输送故障而引起记录媒体弯折的卡纸不同,只不过是因与设定的记录媒体规格不同而被检测到的卡纸。此时,记录媒体108中发生弯折的可能性非常小,可以在卡纸发生后立刻排纸。
另一方面,在发生已经说明了的如同图5所示的记录媒体108阻碍的那种卡纸时,如果立即实行排除卡纸动作,可能会对装置元件施加过大的负载,需要在此之前进行移动滑架移动操作。
另外,如果因没有正确设置记录媒体而不能获得供纸时,也会将此视为卡纸而被检测到。即所谓不供纸卡纸的情况。因不存在记录媒体所以不必进行排纸操作。
对于这样的卡纸,设定卡纸解除信号立即通知用户发生卡纸。
在上述说明中,检测到的卡纸有多种类型,既有可以立刻去除的卡纸也有不能立刻去除的卡纸。本发明根据卡纸类型设定卡纸解除信号,用以自动进行适当的卡纸解除操作。
在排除卡纸动作时,优选在此之前去除输送带101所带的电荷。
去除电荷可使得即使在记录媒体108与机械元件处于接触状态下进行排纸动作,也能够确保输送带101与记录媒体108之间的滑动状态,避免对机械元件施加负载。
关于排除卡纸,可按照预先编入于卡纸接触信号中的指令自动驱动输送带来实行,也可以由用户通过操作按钮或开闭框盖等规定的手动造作来实行。
但是,为了防止发生因解除卡纸而对元件过度施加负载,优选对发生一次卡纸用户可进行的排除卡纸操作次数作出限定。
以上例举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喷墨型记录装置为具备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功能的装置,本发明还可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与向该图像形成装置发送预定图像信息的输入装置所组成的图像形成系统。
以下,参考图11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
该图像形成方法由以下工序构成:即,卡纸检测装置根据有关输出的记录媒体状态的信息判断卡纸类型的工序;将有关该卡纸的信息送往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即图像处理控制单元的工序;当该图像处理控制单元接到的有关卡纸信息显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卡纸时,发送解除该类卡纸的卡纸解除信号的工序;以及按照卡纸解除信号,使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上的规定位置的工序。
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当图像形成装置中开始打印动作时,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滑架和副扫描方向的记录媒体交错动作进行图像形成。
如果不发生卡纸,则判断为打印完毕(S2)时,动作结束。
如果在打印中发生卡纸(S1),则进行卡纸类型判断。
卡纸类型有以下三种,
(一)不能自动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但可移动移动滑架,
(二)可自动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
(三)既不能自动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也不能保证能动移动滑架够移。
上述(一)相当于没有必要实行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的不供纸卡纸。上述(二)相当于因记录媒体大小规格不同于设定的大小规格时发生的卡纸。上述(三)相当于移动滑架于记录媒体冲突,记录媒体上出现弯折时发生的卡纸。
上述(一)至(三)的卡纸可以通过已经说明了的图8所示的设于输送通道中的传感器信息,或图7所示的主扫描马达105控制输出值大小等数据进行判断。
严格地说,采用如图7所示根据主扫描马达105的输出值大小来判断卡纸发生的方法时,在发生编码器栅尺103污染等引起输入到PID控制演算部中的信号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会判断为发生这种类型的卡纸。此时,实际上并未发生卡纸,所以可以自动排除记录媒体。然而,如果设定图像形成装置使得可以正确辨别是发生卡纸还是编码器信号异常,则会延迟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希望这样的设定,因此,优选一并作出不能自动排除的判断,实行规定卡纸解除处理。
在卡纸类型判断工序(S3)中,当判断卡纸类型为上述(一)时,由于可以使移动滑架移动,所以将移动滑架100退避到规定位置(S4),指示用户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S5),当用户去除了卡纸的记录媒体(S6)后,确认卡纸的媒体是否已被去除(S7)。
此时,通过转动经由输送辊109中一个以上的齿轮中介而结合的可转动的圆盘进行输送动作,可简单地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
如果卡纸的记录媒体没有被去除,则再次指示用户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S7至S5)。
在卡纸类型判断工序(S3)中,当判断卡纸类型为上述(二)时,由于可以使移动滑架移动,所以将移动滑架100退避到规定位置(S8),进行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的动作(S9),而后判断卡纸的媒体是否已被去除(S10)。如果已被排除则结束动作,而如果未被排除,则指示用户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S10至S5)。
关于排除卡纸的记录媒体,既可根据预先编入卡纸解除信号中的指令,驱动输送带进行自动排除,也可经用户的按钮操作或开闭壁盖等规定手动操作来实施。
关于S9和S10的处理已在图10中作了说明。
在卡纸类型判断工序(S3)中,当判断卡纸类型为上述(三)时,因不能够保证移动滑架可以移动,所以将移动滑架100朝相反于卡纸发生时的移动方向退避(S11)。
此后,如果完成排除则结束动作,而未能排除时则再次指示用户去除卡纸的记录媒体(S11至S5)。
关于S11的处理已在图8和图9中作了说明。
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通过控制程序得以实现,该控制程序控制向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发送驱动信号。
采用的控制程序具备以下指令系统,即在发生卡纸时,卡纸检测装置将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状态的信息,即判断所述卡纸是多种卡纸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的判断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如果收到的上述信息表示某一卡纸发生时,图像处理控制单元发送卡纸解除信号,根据该卡纸解除信号,移动滑架退避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上规定位置。
该控制程序既可以预先编入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从存放该控制程序的信息存储媒体读取后实行。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的记录媒体输送部。
输送部可以使用输送带,输送带既可是环状带,也可是在端部结合的带。为了让记录媒体紧贴输送带,可以对带付与静电,用于吸引记录媒体,也可用规定的按压辊按压记录媒体。
图12是采用静电吸引型记录媒体输送部的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概略结构图。
该输送部包括:可作转动的输送带14,卷挂于驱动辊12和从动辊13上;压辊15,用于防止驱动辊12于输送带14之间打滑,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的弹力按压输送带14与驱动辊12的接触部分;输送导体16,设置在驱动辊12与从动辊13之间位于记录头3的一侧;带充电辊19,设于驱动辊12的对面,在驱动辊12转动方向上相比记录媒体17与输送带14的接触位置更上流的位置与输送带14接触,其中,堆积于供纸盒5中的记录媒体17在分离部18分离并被送往卷挂于驱动辊12上的输送带14。驱动辊12接地。
输送带14既可采用其截面为如图13A所示的单层结构,也可采用如图13B所示的双层结构。其中,与记录媒体17或带充电辊19接触的面由绝缘层20构成,而双层结构时,不与记录媒体17或带充电辊19接触的面可以采用导电层21。
绝缘层20使用不含有导电控制成份的材料,比如PET、PEI、PVDF、PC、ETFE、PTFE等树脂或弹性体高分子材料,其体积电阻率为1012Ωcm以上、优选1015Ωcm以上。
导电层21由体积电阻率为105~107Ωcm的含碳树脂或含碳弹性体高分子材料形成。
输送带14如图14A的上视图和如图14B的侧视图所示,其宽度小于记录媒体的宽度,卷绕于驱动辊12和从动辊13的大致中间部分。
输送导体16设于输送带14宽度方向的两侧,另外沿记录媒体17输送方向交错设置多个肋22和漕23。
如图13所示,带充电辊19与AC偏位电压供给部24相连接,AC偏位电压供给部可带有比如2~3kV的AC偏位电压。
如果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中发生图像输出指令,则未图示驱动马达驱动记录媒体输送装置8的驱动辊12,使输送带14作逆时针转动,同时AC偏位电压供给部24对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位电压。
如图13所示,经该带充电辊19上所施加的AC偏位电压,输送带14的绝缘层20在输送带14的移动方向上交错带正负电荷。该带有正负电荷的输送带14的绝缘层20因其体积电阻率为1012Ωcm以上并优选1015Ωcm以上,所以可以阻止绝缘层20所带正负电荷在其边界移动,使得绝缘层20能够交错并稳定地带有正负电荷。
如图15所示,在分离部18被分离后的记录媒体17被送到与该输送带14接触时,输送带14的绝缘层20所带的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微小电场25对记录媒体17施加静电力,通过该静电力的作用,输送带14吸住记录媒体17的中间部分。
这样,为了让输送带14吸住记录媒体17,在驱动辊12转动方向上流并位于纪录媒体17与输送带14接触位置的附近,设置对输送带14付与正负电荷的带充电棍19,由于带充电辊19向输送带14提供正负电荷,因此记录媒体17在与输送带14接触的位置能够可靠地产生微小电场25,使得记录媒体17被稳定地吸附在输送带14上。
受输送带14吸附的记录媒体17跟随输送带14转动,在受按压辊15按压的同时被送往打印部7。
当记录媒体17的图像形成区域前端到达记录头3的正下方时,停止转动驱动辊12,使得输送带14停止转动。此时,在停止输送记录媒体17的状态下,移动滑架使记录头3沿主扫描方向作往复移动并喷射墨滴,在记录媒体17上形成图像。
当记录媒体17的图像形成区域前端结束图像形成后,重新驱动驱动辊12,使输送带14转动并输送记录媒体17,当下一个图像形成区域到达记录头3的正下方时,停止转动驱动辊12,使输送带14停止输送,在记录媒体17上再次进行图像形成。
这样,该输送带14反复进行输送及停止记录媒体17,在记录媒体17上形成图像。
如上所述,在反复进行输送及停止记录媒体17的用以形成图像时,微小电场25的静电力吸引记录媒体17,使其固定在输送带14上,同时由按压辊15以一定的作用力,将静电吸附在输送带14上的记录媒体17紧贴在输送带14上,这样可以更加可靠地把记录媒体17输送到记录头3的位置。
另外,对驱动辊12上的输送带14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按压,用以增大输送带14与驱动辊1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驱动辊12与输送带14之间发生打滑,这样可以良好的精度来输送及停止记录媒体17。
进而,如图15A、15B所示,使输送带14以一定间隔,比如4mm的间隔交错带电的正负电荷间歇产生微小电场25,该微小电场25产生的静电力使得记录媒体17吸附在输送带14上,这样可以解消静电力对记录头3喷射的墨滴产生影响,使得墨滴能够喷射到预定的喷射位置,在记录媒体17上形成没有位置偏离的高质量图像。
当记录头3在该记录媒体17上喷射墨滴形成图像时,记录媒体17吸入墨滴而延伸,发生起皱。如图14B所示,该产生延伸的记录媒体17的高度因输送导体16的肋22得以维持,而在肋22以外的区域则向漕23下垂,这样便抑止了由墨滴吸入造成记录媒体17整体上浮。
这样不但防止了因起皱的影响而使得墨滴在记录媒体17上的喷射位置发生偏离,还避免了记录媒体17与记录头3接触,污染记录头3的喷嘴和记录媒体17,可以稳定地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记录媒体17结束了上述图像形成后,随着输送带14移动被送往记录头3的下流。当驱动辊12驱动改变输送带14的走纸方向时,该记录媒体17出于其自身的刚性离开输送带14,被引导至排出部。
记录媒体17离开输送带14时,由于记录媒体17是通过输送带14上以一定间隔交错带电的正负电荷间歇形成的微小电场25而产生的静电力而吸附在输送带14上的,因此,不需要复杂的纪录纸分离机构,便可简单地将记录媒体从输送带14上分离。
而且,被排出的记录媒体14上仅仅施加了间歇发生的微小电场25,因此可以防止在被排出的记录媒体17上残留静电荷。
进而,当输送带14是由绝缘层20和导电层21所形成的双层结构时,在输送带14从记录头3移动到从动辊13的位置的期间,绝缘层20所带的正负电荷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放电,因此,可以简单地把记录媒体17从输送带14上分离。
在上述例举中,出于让记录头3通过移动滑架在扫描方向作来回移动喷射墨滴,在记录媒体17上形成图像,而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也对带充电辊19施加AC偏压电压。但不必受此限制,也可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停止对带充电辊19施加AC偏压电压。
如果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停止向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压电压,可以以此去除输送带14在与带充电辊19接触部分的电荷,防止在不期望的方向上发生带电,并在之后转动输送带14时稳定地吸引记录媒体17。
另外,虽然带电时通过输送带14的电流十分微小,但对一部分输送带14持续施加电荷会造成输送带14发热,诱发形成微孔,进而有可能发展到漏电,因此,上述在停止输送带14期间停止向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压电压还可以防止输送带14发生损伤。
另外,上述采用以绝缘材料形成按压辊15,并且,当喷墨型打印机1收到图像输出指令后提供记录媒体17时,对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压电压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必受此限制,也可以在喷墨型打印机1收到图像输出指令时,持续转动输送带14,同时对带充电棍19施加AC偏位电压,用以对输送带14施加正负电荷,使输送带整体在持有正负电荷的状态下,停止施加于带充电辊19上的AC偏位电压,而后提供记录媒体17。
这样,通过对输送带14在连续转动同时付与正负电荷,能够稳定地对输送带14付与正负电荷。
另外,还可以在持续转动带的同时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在充电棍带电后输送记录媒体,还可以在输送记录媒体之前对充电棍施加AC电压使其带电,进而还可以在停止送纸期间停止向充电辊施加AC电压。上述各种情况的动作顺序如图16至图18所示。
图16显示了在持续转动输送带的期间在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后输送记录媒体的流程图。当喷墨型打印机接通电源或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接到打印指令后,计算与前一次打印相隔的时间,并判断是否需要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如果判断需要,则施加AC电压。在施加AC电压期间,驱动输送带转动一周以上用以使输送带充分带电。当输送带得到充分的充电后停止施加AC电压并停止驱动输送带。之后,因停止施加AC电压期间会有放电,因此计算与前一次打印相隔的时间,并判断是否需要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而后,开始输送记录媒体进行打印。
图17显示了在开始输送及路媒体之前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情况下的流程图。在这种情况是在记录媒体前端到达记录位置之前的期间中对充电辊施加AC电压,而在打印期间则停止施加。
图18显示了在记录媒体停止输送期间停止对充电辊施加AC偏位电压情况下的流程图。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打印之前外在打印中停止输送记录媒体的期间也施加AC电压。
在图像形成时出于改行,驱动输送带的驱动量即改行量既可以是充电间隔的整数倍,也可以不是整数倍,还可以如图19所示,在图像形成时的改行量不是充电间隔的整数倍,而且,一行改行量要比带电间隔短的情况下,正值驱动输送带之际,高压输出由正输出改变为负输出,一行改行量所需要的充电间隔未充满便在途中结束改行,此时,未充足的残余充电部分将留到下一次改行。
记录媒体如果是普通纸、光泽纸、涂层纸、明信片、信封等,充电间隔为8mm,如果是OHP(投影仪)薄片,则充电间隔为4mm。
像这样在具有一定幅度的充电间隔的途中,即使停止改行,也可形成所需要的充电间隔。
因稳定地形成了充电间隔,可获得稳定的记录媒体吸引力。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可设定充电间隔,使改行量成为充电间隔的整数倍,这种情况要比不是整数倍的更加优选。
改行量取决于所要形成的图像的像素密度、记录头喷嘴间隔、以及喷嘴的使用数量。
通常,在喷墨型打印机的串行式图像形成装置中,有多种像素密度可供选择。以相对该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所有改行量的公约数1/n(n为整数)作为充电间隔,则如图20所示,在一行改行量中必定会结束形成充电间隔。
这样,就没有必要进行如图19所示的在极短时间内的充电。极短时间内的充电即使使高压电源达到规定电位,由于中介充电辊,因此输送带也不可能达到所需的充电电位。这样,可以避免发生所达到的充电电位低于所需电位水准的情形,有利于稳定电位水准。
如上所述,在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中以输送带14吸引并输送记录媒体17至记录头3的过程中,输送带14间歇地反复进行停止与移动,此时,为了稳定打印时的改行精度,需要准确控制输送带14的停止位置。
对此,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检测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量,根据该检测到的输送速度和输送量对输送带14的输送量进行控制。
比如,在直接检测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和输送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下述部件,即,如图21A的输送带14的正视图和图21B的放大图所示,在输送带14的一部分表面或者背面上设置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6,该二进制编码器栅尺的间隔对应于喷墨型打印机1的最大分辨率,而且如图22A所示,在不会影响输送带14输送记录媒体17的部分,设置透射型或反射型读取传感器27,或者如图22B所示,在打印部7附近设置具有透射型读取传感器27的编码器28。
图23和图24分别简略显示了透射型读取传感器和反射型读取传感器的示意图。图23显示检测光发信器127向编码器123发射检测光129,在受光部128检测到该检测光的反射光。图24显示检测光发信器兼用受光部125向编码器123发射的检测光123,该检测光123的反射光被检测光发信器兼用受光部125检测到。
如图25模块图所示,收到驱动指令信号后,来自读取传感器28的脉冲信号被送往计算处理电路30,该计算处理电路用于计算驱动驱动辊12转动的伺服马达29的转动速度,在计算处理电路30中算出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后,将该计算所得的输送速度信号送往驱动伺服马达29的伺服马达驱动电路31,用以控制伺服马达29以等速转动速度来驱动驱动辊12转动。
这样,通过控制驱动驱动辊12转动的伺服马达29的转动速度,使输送带14所吸引并保持的记录媒体17的输送量精度得到良好的控制。
用于检测该输送带14输送量的编码器的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7设于输送带14上,其刻度便成为输送精度的单位。
另外,在输送并打印记录媒体17时,输送的改行量以喷墨型打印机1可能输出的最大分辨率为最小单位量。
例如,设喷墨型打印机1的最大分辨率为1200dpi,则由最大分辨率决定的输送的最小单位便为25.4mm/1200=21.2μm。此刻,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7的刻度间隔即控制单位为21.2μm/n,n为1以上的整数。比如,当n=2时,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7的刻度间隔即为10.6μm。这样,读取该二进制编码器栅尺27获得脉冲信号用以控制输送带输送量,此时即使有一个脉冲发生偏离,也不会对记录媒体17上形成的图像造成不利影响,可以稳定地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间接检测输送带14的输送数度以及输送量的情况下,可使用旋转编码器检测驱动辊12的转动量,用以计算输送带14的输送速度或输送量。如图26所示,在驱动输送带14的驱动辊12的转动轴上设置圆板32。在该圆板上设置图27所示的旋转编码器35。图27A和B分别为旋转编码器35的正视图和放大图。该旋转编码器35由沿圆板32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排设的栅尺33和用于读取栅尺33的透射型或反射型读取传感器34形成。
一般,旋转编码器的栅尺刻度间隔P有100LPI、150LPI、200LPI、300LPI等数种。该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是实际的栅尺脉冲的四倍。比如,当栅尺33一周具有2400刻度时,如果使用可以以四倍输出的读取传感器34,则可获得9600脉冲。
而输送并打印记录媒体17时的输送改行量以喷墨型打印机1可能输出的最高分辨率为其最小单位。比如,最高分辨率为600dpi时,25.4mm/600=42.3μm为输送量的最小单位。而实际所输送的量为该42.3μm的整数倍。
在喷墨型打印机1中输送带14的输送量取决于最大分辨率。比如,具有以2400间隔分割一周的栅尺33的旋转编码器35,如果以四倍输出的信号控制驱动输送带14的驱动辊12,则旋转编码器35一周转的输出脉冲数为2400×4=9600脉冲。
而该喷墨型打印机1的最大分辨度为1200dpi则该输出脉冲的的输送量为25.4mm/1200=21.2μm。
由于驱动辊12转动一圈具有栅尺33的圆板32也转动一圈,因此,可根据(驱动辊直径×π)/9600=21.2μm的关系式中得出驱动辊12的直径为64.5mm。
也就是说,使用直径为64.5mm的驱动辊12,并在其转动轴上设置具有2400刻度间隔的栅尺33的旋转编码器35,便可相对一个脉冲在控制上获得21.2μm的输送量。
由上述最大分辨率得出的输送量21.2μm既可以在每发生一个脉冲时输出,也可以根据以旋转编码器35每个脉冲的输送量除以最大图像密度n所得值来设定驱动辊12的直径。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比如,n=2时,从(驱动辊直径×π)/9600=10.6μm的关系式中得到驱动辊12的直径为32.4mm。采用直径为32.4mm的驱动辊12,并在该驱动辊12的转动轴上设置具有2400刻度间隔的栅尺33的旋转编码器,便可相对一个脉冲在控制上获得10.6μm的输送量。
以此,即便驱动辊12的输送量偏离控制上的一个脉冲,也不会对记录媒体17上的图像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可以稳定获得高精度的图像。
在驱动辊12和输送带14之间可以设置打滑防止机构。该打滑防止机构可以如图28A所示,将驱动辊12或驱动辊12与从动辊12的双方形成为表面具有多个凸起135的夹紧辊36,或者如图28B所示,对输送带14使用同步带37,确保避免驱动辊12或从动辊13与输送带14之间发生打滑,使得在记录媒体17上形成图像时能过对停止位置进行高精度的控制,并在输送带14逆向输送时也可保持良好的输送精度。
上述说明中采用了串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如图30的结构图中所示记录媒体输送装置8也同样可适用于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a,如图29A的斜视图和22B的喷嘴列正视图所示,该行式喷墨型打印机1a使用行式记录头,即沿记录媒体17整个宽度方向设置喷嘴列40,墨水供应管41提供的墨水根据记录头驱动信号线42输出的驱动信号在记录媒体17的整个打印宽度上喷射墨水。通过输送带14静电吸引并输送记录媒体17,可稳定地将记录媒体17输送到打印部7,提高改行速度精度,并获得优质图像。
本说明书通篇使用了静电吸引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使记录媒体紧贴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比如,可在带上设吸引孔,通过该吸引孔吸引空气,使得记录媒体紧贴在带上。还可以采用辊按压记录媒体的结构。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移动滑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
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所述记录媒体;
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由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
其特征为,
根据所述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该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
当所述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
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到所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动滑架的退避方向与发生所述输送故障时移动滑架的移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动滑架根据所述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按预定次数反复实行退避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中设定所述移动滑架如果在进行退避时未能退避到规定位置,则改变退避动作方向,使所述移动滑架朝相反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中设定所述移动滑架在退避动作结束后,向用户发送有关发生输送故障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中设定当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动作结束后,通过所述输送装置排出所述记录媒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将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速度被设为低于该记录媒体在图像形成时的输送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输送装置在不带电的状态下排出所述记录媒体。
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
移动滑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
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所述记录媒体;
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
根据所述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
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
当所述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以及,
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到所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向该图像形成装置输出图像信息的外部输入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从外部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并根据该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图像形成,其中包括:
移动滑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具有对记录媒体喷射墨水的喷嘴;
输送装置,在副扫描方向输送所述记录媒体;
输送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有关于经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
其特征为,
根据所述输送故障检测装置输出的有关所述记录媒体的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输送故障是属于若干输送故障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并将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送往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
当所述有关输送故障的信息表示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输送故障时,所述图像处理控制装置发送要求解除该类型输送故障的输送故障解除信号,
根据该输送故障解除信号,所述移动滑架退避到所述主扫描方向延长部分的规定位置。
CN2008101340344A 2007-07-27 2008-07-22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13529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6254/07 2007-07-27
JP2007196254A JP4960792B2 (ja) 2007-07-27 2007-07-27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搬送不良解除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格納した情報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2976A true CN101352976A (zh) 2009-01-28
CN101352976B CN101352976B (zh) 2012-04-25

Family

ID=4029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40344A Active CN101352976B (zh) 2007-07-27 2008-07-22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20959B2 (zh)
JP (1) JP4960792B2 (zh)
CN (1) CN101352976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918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异常判定方法
CN102285223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2407662A (zh) * 2010-07-21 2012-04-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3856664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47254A (zh) * 2012-12-03 2014-06-1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57721A (zh) * 2014-05-21 2014-09-24 深圳市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胶片自助打印机
CN104118207A (zh) * 2013-04-26 2014-10-29 株式会社东芝 分离装置、检测方法、消色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09802A (zh) * 2015-04-24 2015-07-29 深圳市怡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金融自助终端卡钞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99447A (zh) * 2014-11-13 2016-05-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22765A (zh) * 2021-03-25 2022-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6553B2 (ja) * 2009-02-04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44056B2 (ja) * 2009-03-05 2014-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299157B2 (ja) 2009-08-10 2013-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61649A (ja) * 2010-02-04 2011-08-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サーボ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1161695A (ja) * 2010-02-06 2011-08-25 Ricoh Co Ltd エンコーダセンサ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77860B2 (ja) 2010-06-04 2014-08-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488278B2 (ja) * 2010-07-12 2014-05-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927799B2 (ja) * 2011-07-29 2016-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WO2013032896A1 (en) * 2011-08-26 2013-03-07 Taylor Corporation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variable data thereon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ing such articles
JP5964645B2 (ja) * 2012-04-26 2016-08-0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JP6217077B2 (ja) * 2012-12-05 2017-10-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17883A (ja) * 2012-12-17 2014-06-30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93922A (ja) 2014-11-13 2016-05-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529281B2 (ja) * 2015-02-26 2019-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穿孔装置の管理方法
US10091395B2 (en) 2015-12-08 2018-10-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login and logout management based on multiple user authentication factors
JP7077866B2 (ja) * 2018-08-27 2022-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US11117389B2 (en) 2018-09-10 2021-09-14 Ricoh Company, Ltd. Handheld record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9246A (ja) * 1990-06-01 1992-02-10 Hitachi Ltd 現金自動取引装置
US5870114A (en) * 1992-02-12 1999-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conveying system for recording medium
JP2000071549A (ja) * 1998-08-27 2000-03-07 Toshiba Tec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3736150B2 (ja) * 1998-11-09 2006-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初期化方法
JP3812288B2 (ja) * 1999-09-24 200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のホームポジション検出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ならびに検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2210944A (ja) * 2001-01-22 2002-07-31 Funai Electric Co Ltd 印字装置
US6923584B2 (en) * 2001-10-26 2005-08-02 Sony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38964B2 (ja) * 2003-02-28 201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DE602004016595D1 (de) * 2003-05-08 2008-10-30 Seiko Epson Corp Aufzeichnungsgerät und Flüssigkeitsausstossgerät
KR20060023135A (ko) * 2003-05-30 2006-03-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6021370A (ja) * 2004-07-07 2006-01-2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装置
JP4570925B2 (ja) * 2004-09-21 2010-10-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6224548A (ja) * 2005-02-18 2006-08-31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68044B2 (ja) * 2005-11-24 2011-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32909B2 (ja) * 2007-07-27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搬送不良検出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格納した情報記録媒体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918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异常判定方法
CN102285223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2285223B (zh) * 2010-06-17 2014-05-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2407662A (zh) * 2010-07-21 2012-04-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3856664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56664B (zh) * 2012-11-29 2017-01-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47254B (zh) * 2012-12-03 2016-06-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47254A (zh) * 2012-12-03 2014-06-1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18207A (zh) * 2013-04-26 2014-10-29 株式会社东芝 分离装置、检测方法、消色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18207B (zh) * 2013-04-26 2016-05-04 株式会社东芝 分离装置、检测方法、消色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57721A (zh) * 2014-05-21 2014-09-24 深圳市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胶片自助打印机
US9517643B2 (en) 2014-11-13 2016-12-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5599447A (zh) * 2014-11-13 2016-05-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99447B (zh) * 2014-11-13 2017-05-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09802A (zh) * 2015-04-24 2015-07-29 深圳市怡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金融自助终端卡钞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122765A (zh) * 2021-03-25 2022-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5122765B (zh) * 2021-03-25 2023-06-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28586A1 (en) 2009-01-29
JP4960792B2 (ja) 2012-06-27
US8020959B2 (en) 2011-09-20
CN101352976B (zh) 2012-04-25
JP2009029039A (ja) 200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297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7607749B2 (en) Printer
JP50329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搬送不良検出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格納した情報記録媒体
US7828407B2 (en) Printhead spittoon
JP2008036968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52778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398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05954A (zh) 成像设备
JP55818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05262867A (ja) 液体吐出検査装置、液体吐出検査方法、液体吐出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液体吐出システム
JP20132267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1123545A (ja) プリンタ
JP2004034712A (ja) プリント機構
JP736327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20200031128A1 (en) Printing device
JP200634703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JP20082970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918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468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647126B2 (en) Printing subassembly
US20180222211A1 (en) Photo cassette for a mobile printer
JP45710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ベルト搬送装置
JP2017081020A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050669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696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