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1930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1930A
CN101351930A CNA2007800010497A CN200780001049A CN101351930A CN 101351930 A CN101351930 A CN 101351930A CN A2007800010497 A CNA2007800010497 A CN A2007800010497A CN 200780001049 A CN200780001049 A CN 200780001049A CN 101351930 A CN101351930 A CN 101351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lit
shape
rib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10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1930B (zh
Inventor
新堂悟
宫崎祐二
小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51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1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1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1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7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annular latching means, e.g. ring snapping in an annular groo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简单地且容易地连接而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损失电连续性的连接器。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由母壳体(200)支承,且电连接到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的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由公壳体(400)支承。公壳体(400)插入以与母壳体(200)匹配,这进行了电连接。进一步地,缝隙肋(205a)至(205d)在匹配方向上形成在母壳体(200)内,且沿匹配方向的缝隙(405a)至(405d)形成在公壳体(400)内。缝隙肋(205a)至(205d)具有以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形成的凹陷的渐缩形状,且缝隙(405a)至(405d)具有其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分别大于缝隙肋的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的渐缩形状。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进行电连续性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用于例如汽车的车辆的动力源(例如发动机)中,已使用了多种电子控制,以满足关于燃料节约或排放控制等的限制。为进行这些电子控制,主要地要求了传感器、促动器、控制设备(例如电子控制单元:ECU)、电缆和用于连接仪器的电连接器等。
然而,在动力源附近,特别是在燃料直喷发动机等附近,其电连接器放置在恶劣环境中。即,因为在这样的动力源附近导致了高加速度的振动,所以电连接器的壳体容易磨损或变得有缺陷,这使得难于维持电连接器的耐久性。进一步地,当动力源的高加速度振动与电连接器自身的固有频率符合时,电连接器自身进入机械共振情况,这使得进一步地难于维持电连接器的耐久性。
因此,当电连接器使用在其中导致了高加速度振动的环境中时,使用了这样的方法,其中将电连接器通过使用引线电缆而引出到其上高加速度振动影响较小的位置,且使用引线电缆使电连接器再次返回到其中导致了高加速度振动的环境中。
然而,通过使用引线电缆安装电连接器导致增加了部件数量。作为结果,在各部件的接头中产生了空间,这导致电连接器的振动阻力的降低。
进一步地,在已披露的连接器中(参考专利文献1),必需在连接器匹配后插入隔离物,为将连接器连接而要求了多个连接过程。因此,被安装的连接器的数量变得越多,则用于连接的工时增加越多。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未检查专利申请No 2004-1719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简单地且容易地连接而不损失电连续性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对高加速度振动的阻力且重量轻且能减小尺寸的连接器。
(1)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支承了第一连结端子的母型第一壳体,支承了电连接到第一连结端子的第二连结端子,且插入到第一壳体内以与第一壳体匹配的公型第二壳体,和闭锁到在垂直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匹配方向的一个方向上延伸且形成在第一壳体内的缝隙内的闭锁金属,且闭锁金属将第二壳体在垂直于匹配方向和缝隙方向的方向上偏置,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具有在匹配方向上延伸的渐缩的缝隙肋,且渐缩的缝隙肋以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形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另一个具有提供在对应于缝隙肋的位置处且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匹配方向上延伸的渐缩的缝隙,且渐缩的缝隙具有分别大于缝隙肋的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的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且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匹配时,缝隙肋的外壁表面配合在缝隙的内外周表面内,且缝隙肋的缝隙变得更窄,且缝隙肋压配到缝隙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中,第一连结端子由第一壳体支承,且电连接到第一连结端子的第二连结端子由第二壳体支承。第二壳体插入为与第一壳体匹配,这进行了电连接。进一步地,缝隙肋在匹配方向上形成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中,且沿匹配方向的缝隙形成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另一个内。缝隙肋具有以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形成的凹陷的渐缩形状,且缝隙具有其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分别大于缝隙肋的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的渐缩形状。
在此情况中,缝隙肋插入到缝隙的渐缩形状内,且因为缝隙的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大于缝隙肋的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导致了其中力总是施加在缝隙和缝隙肋之间的状态。即,缝隙肋的缝隙宽度变得更窄以插入到缝隙内。进一步地,因为缝隙和缝隙肋中的匹配面形成为渐缩形状,可以降低匹配时的匹配力。作为结果,可以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是刚性的,且即使在高加速度振动的环境中也可以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振动。因此,可以抑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磨损,且可靠地保持第一连结端子和第二连结端子中的连接。
(2)
渐缩的缝隙肋和渐缩的缝隙可以以至少三对或更多的对分别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在此情况中,因为缝隙和缝隙肋以至少三对或更多的对提供,可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匹配时具有对于在以匹配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振动的抵抗特性。
(3)
第二壳体形成为使得在垂直于匹配方向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形状,且缝隙和缝隙肋的任何一个可以形成在矩形形状的每个角部部分上,且第一壳体形成为覆盖了第二壳体的外周的矩形形状,且能与第二壳体的截面形状匹配,且能与形成在第二壳体的矩形形状的每个角部部分上的第二壳体的缝隙和缝隙肋的一个匹配的缝隙肋和缝隙的任何另一个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上。
在此情况中,缝隙和缝隙肋的任何一个形成在第二壳体的矩形形状的角部部分上,且缝隙和缝隙肋的另一个形成在第一壳体的角部部分上。例如,当缝隙肋提供在第二壳体的两个角部位置且缝隙提供在第二壳体的剩余的两个角部位置时,缝隙提供在第一壳体的两个角部位置且缝隙肋提供在第一壳体的剩余的两个角部位置。进一步地,缝隙肋可以提供在第二壳体的四个角部位置处,且缝隙可以提供在第一壳体的四个角部位置处。通过将缝隙和缝隙肋提供在角部处,可以防止在以匹配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偏离,且可以从形成的角度上提高构件的强度。进一步地,因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截面形成为矩形形状,可以防止在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匹配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偏离。作为结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固定以联接,且即使在抵抗高加速度的环境中也可以防止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结中导致的偏离。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结端子中的磨损。
(4)多个凹陷的缝隙可以在匹配方向上形成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上,且与多个凹陷的缝隙匹配的突出形状可以进一步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另一个上。
在此情况中,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匹配时,不仅缝隙与缝隙肋匹配,而且可获得凹陷的缝隙与突出形状的匹配。作为结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一步固定以联接,这使得即使在抵抗高加速度的环境中也可以防止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结中导致的偏离。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结端子中的磨损。
(5)
优选的是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的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能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反向配合,因为在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中,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一个与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邻近所述的一个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与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另一个与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邻近所述的另一个的再另一个之间的距离不同。
在此情况中,在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中,从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一个到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另一个的距离与到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再另一个的距离不同。作为结果,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反向匹配的情况中相互冲突。作为结果,可以可靠地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反向匹配。
(6)
优选的是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以能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反向匹配,因为在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中,(i)每个包括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的多个对的宽度和(ii)每个包括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的另外的多个对的宽度互相不同。
在此情况中,在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的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中,在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中,每个包括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的多个对的宽度与每个包括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的另外的多个对的宽度不同。作为结果,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反向匹配的情况中,突出形状的一些与多个凹陷的缝隙冲突。作为结果,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反向匹配。
(7)
在垂直于匹配方向的截面上包括十字形形状、T形形状和梯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肋形状可以形成在连结端子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中的位置附近,且在截面上能保持十字形形状、T形形状和梯形形状的肋的缝隙形状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另一个中。
在此情况中,因为包括十字形形状、T形形状和梯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的肋形状形成在连结端子安装位置附近,可以抑制在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匹配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扭转方向)上的振动。作为结果,可以可靠地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结端子中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用于解释具有闭锁金属的母壳体的形状的示意性视图。
图3是用于解释公壳体的形状的示意性视图。
图4是用于解释当闭锁金属的闭锁部分与固定缝隙匹配时的细节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5是用于解释母壳体内的缝隙肋和公壳体内的缝隙的示意性视图。
图6是示出了母壳体的缝隙和公壳体的肋的细节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解释图。
图7是示出了公壳体的矩形缝隙(矩形形状的凹陷)和T形缝隙(“T”形形状的凹陷)和母壳体的矩形肋和T形肋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视图。
图8是用于解释母壳体内的防反冲肋的示意性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将以连接器的例子解释电连接器。
(一个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透视图。
如在图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包括母壳体200、闭锁金属300和公壳体400。
如在图1中示出,在与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相互匹配的方向(在附图中为箭头X的方向)垂直的方向(附图中为箭头Z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在母壳体200内提供了导向路径210。闭锁金属300(从箭头Z的方向向-Z的方向)压以配合到母壳体200的导向路径210内。
一对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参考图2)提供在图1的母壳体200内侧。以相同的方式,一对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参考图3)提供在图1的公壳体400内侧。
另一方面,电气配线连接到提供在公壳体400内的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见图3)。
后文中将描述细节。由于公壳体400插入为与母壳体200匹配,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第二连结端子401a且第一连结端子201b和第二连结端子401b分别连结以力图实现电连续性。
然后,将详细描述具有闭锁金属300的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形状。然后,将描述其中公壳体400插入到与具有闭锁金属300的母壳体200匹配的状态。
图2是用于解释具有闭锁金属300的母壳体200的形状的示意性视图。图2A示出了母壳体200的前视图,图2B示出了母壳体200的顶视图,图2C示出了母壳体200的侧视图,且图2D示出了母壳体200的外观透视图。
在图2中示出的母壳体200具有大体上方形管状形状,其在外部包围了将在后文中描述的公壳体400(参考图3)的大体上方形的管状形状。
如在图2A中示出,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提供在母壳体200内侧。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的极数为二。因此,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并排提供。
如在图2A中示出,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形成在母壳体200内侧。这些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分别形成为渐缩形状。渐缩形状提供为使得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和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公壳体400的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的插入平滑,且用于改进在匹配时在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以及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公壳体400的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之间的附着程度。
此外,这些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的形状提供为防止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的反向匹配。即,这是因为矩形肋202和T形缝隙403不相互匹配,且T形肋203和矩形缝隙402不相互匹配。进一步地,这些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的形状具有以箭头X方向为中心的防扭转的效果。防扭转的细节将在下文中描述。
进一步地,如在图2A中示出,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提供在母壳体200的四个角部上。这些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提供为在完成母壳体200和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公壳体400的匹配时接触公壳体400的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这些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和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的联接细节将在下文中描述。
此外,缝隙250a和250b提供在母壳体200的各平面的一个平面上,缝隙250c和250d提供在另一个平面上,缝隙250e和250f提供在再另一个平面上,且缝隙250g、250h和250i提供在另一个平面上。
这些缝隙250a至250i提供为在完成母壳体200和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公壳体400的匹配时接触公壳体400的肋450a至450i。
进一步地,这些肋205a、205b、205c和205d和缝隙250a至250i提供为其宽度从中心向外变窄的渐缩形状。渐缩形状的细节将在下文中描述。
然后,如在图2C中示出,导向路径210在平行于箭头Z的方向(参见图1)的方向上形成在母壳体200的侧面上。导向路径210包括直立的壁220和221和开口部分(通孔)222。进一步地,开口部分222提供在导向路径210的大体上中心部分内。
然后,如在图2B至图2C中示出,连接到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参考图2A)的电缆500在箭头X的方向(参考图1)上引出到母壳体200的端部。
进一步地,提供到图2中的母壳体200的闭锁金属300由具有弹簧力的金属形成。例如,闭锁金属300由例如弹簧钢或不锈钢的金属材料形成。进一步地,根据闭锁金属300的使用状态,可以在其上进行涂层处理等。例如,当力图改进闭锁金属300的耐天气性或耐腐蚀性时,对其进行电镀、涂漆、铬酸盐处理等。
进一步地,如在图2D中示出,闭锁金属300通过将其截面大体上为圆形形式的一个构件弯曲而形成。将形成为弯曲的以在母壳体200的中心的方向上相对于以上所述的开口部分222具有弹性的闭锁部分315(参考图2A)提供到闭锁金属300。
闭锁金属300提供为在箭头Z的方向上沿母壳体200的导向路径210可滑动。当使闭锁金属300在箭头Z的方向上滑动时,提供为从导向路径210的开口部分222向母壳体200的中心部分突出的闭锁部分315(参考图2A或图4)沿导向路径210移动而不从开口部分222突出。此移动的细节将在后文中描述。
然后,图3是用于解释公壳体400的形状的示意性视图。图3A示出了公壳体400的前视图,图3B示出了公壳体400的顶视图,图3C示出了公壳体400的侧视图,且图3D示出了公壳体400的外观透视图。
在图3中示出的公壳体400具有大体上方形管状形状,其在内部由以上所述的母壳体200的大体上方形的管状形状所包围。
如在图3A中示出,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提供在公壳体400内侧。以与图2A的第一连结端子相同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的极数为二。因此,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并排提供。在公壳体400与母壳体200匹配时,第二连结端子401a连接到图2的第一连结端子201a,且第二连结端子401b连接到图2的第一连结端子201b。
如在图3A中示出,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形成在公壳体400内侧。这些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形成为渐缩形状。渐缩形状提供为使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和母壳体200的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的插入平滑,且用于改进在匹配时在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以及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之间的附着程度。
此外,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的形状提供为具有不同的形状,以防止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的反向匹配。进一步地,通过提供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可以改进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时在扭转方向上的阻力特征。
进一步地,如在图3A中示出,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提供在公壳体400的四个角部上。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提供为在完成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的匹配时接触母壳体200内侧的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
此外,肋450a和450b提供在公壳体400的各平面的一个平面上,肋450c、450d和450e提供在另一个平面上,肋450f和450g提供在再另一个平面上,且肋450h和450i提供在另一个平面上。这些肋450a至450i提供为在完成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的匹配时接触母壳体200的缝隙250a至250i。
进一步地,这些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和肋450a至450i提供为其宽度从中心向外变窄的渐缩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提供在公壳体400的四个角部上,且肋450a至450i提供在各平面上,且肋205a、205b、205c和205d提供在母壳体200的四个角部上,且缝隙250a至250i提供在各平面上。然而,这些不是限制性的,且任何肋和任何缝隙可以提供在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的匹配部分上。
进一步地,这些肋和缝隙的形状不限制于以上所述的渐缩形状,且可以提供改进了在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匹配时通过接触的附着程度的任何其他形状。
然后,如在图3C和图3D中示出,固定缝隙410在平行于箭头Z的方向(参考图1)的方向上形成在公壳体400内。固定缝隙410从其中在平行于YZ平面的截面上形成了大体上V形的缝隙形成,且固定缝隙形成为使得大体上V形的一个倾斜是逐渐的而另一个倾斜是急剧的。即,大体上的V形形成为其中闭锁金属300容易地在Z方向上移动且难于在-Z方向上移动的状态。
进一步地,突出形状的部分420在箭头X1的方向上从公壳体400的端部向固定缝隙410提供。
如在图3B中示出,突出形状的部分420在沿XY平面截取的截面上形成为大体上梯形的形状。在此,在具有闭锁金属300的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时,从母壳体200的开口部分222突出的闭锁部分315在箭头X1的方向上在突出形状的部分420的平面上移动,如在图3C中示出,且爬升到突出形状的部分420上以下滑到固定缝隙410。在此情况中,闭锁部分315通过闭锁金属300的弹性力下沉到固定缝隙410内。进一步地,当操作者将闭锁金属300在-Z方向上压下时,在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匹配时闭锁部分315沿突出形状的部分420的侧移动,且当操作者停止在-Z方向上压下闭锁金属300时,闭锁部分315在Z方向上移动以下滑到固定缝隙420。因此,可以平滑地进行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的匹配。
然后,图4是用于解释在闭锁部分315与固定缝隙410匹配后的细节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4A示出了在其中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形成公差处于最大的状态中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时的截面,图4B示出了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随时间改变后的状态,且图4C示出了在其中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形成公差处于最小的状态中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时的截面。
如在图4A中示出,固定缝隙410由倾斜平面410a、底部410b和直立的壁410c形成。
如在图4A中示出,在其中形成公差变化到最大的状态中,从母壳体200的开口部分222突出的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与固定缝隙410的倾斜平面410a接触。
在此情况中,力FT和弹,性力FD施加在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和倾斜平面410a之间。作为结果,在闭锁部分315在从倾斜平面410a向底部410b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向上施加力,且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完全地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如在图4B中示出,固定缝隙410提供在这样的状态,其中从母壳体200的开口部分222突出的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即使在其中形成公差变化到最大且在随时间改变后的状态中也接触固定缝隙410的倾斜平面410a。
在此情况中,以与图4A相同的方式,力FT和弹性力FD在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和倾斜平面410a之间施加。作为结果,在闭锁部分315在从倾斜平面410a向底部410b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向上施加力,且即使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由于随时间改变等(例如蠕变现象)而其形状改变时,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也完全地相互固定。
此外,如在图4C中示出,即使在其中形成公差处于最小的状态中,固定缝隙410也提供为使得从母壳体200的开口部分222突出的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不仅接触固定缝隙410的倾斜平面410a而且接触固定缝隙410的底部410b。
在此情况中,以与图4A和图4B相同的方式,力FT和弹性力FD在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和倾斜平面410a之间施加。作为结果,在闭锁部分315在从倾斜平面410a向底部410b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向上施加力,且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完全地相互固定。
然后,图5是用于解释母壳体200的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和公壳体400的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的示意性视图。
图5A示出了公壳体400的匹配面,图5B示出了母壳体200的匹配面,图5C示出了缝隙405c的示意性透视图,且图5D示出了缝隙肋205c的示意性外观。
在图5中,母壳体200的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中的缝隙肋205c(参考图5B),和公壳体400的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中的缝隙405c(参考图5A)为解释而取出。另外,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且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也形成为相同的形状。
如在图5D中示出,缝隙肋205c由两个肋形状291a和肋形状291b形成。缝隙肋205c的肋形状291a和291b在前缘侧处形成有缝隙宽度H1和肋宽度H2,且在肋的后侧形成有缝隙宽度H3和肋宽度H4。
进一步地,如在图5C中示出,缝隙405c形成有缝隙入口宽度H12和缝隙后部宽度H11。
肋宽度H2减去缝隙宽度H1的值(H2-H1)变成对应于缝隙后部宽度H11的值(参考图5C),且肋宽度H4减去缝隙宽度H3的值(H4-H3)变成对应于缝隙入口宽度H12的值(参考图5C)。
以此方式,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时,缝隙肋205c的前缘侧插入为在缝隙405c的后侧处由缝隙宽度H1压力接触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时,缝隙肋205c的后侧插入为在缝隙405c的入口侧处由缝隙宽度H3压力接触的状态。
根据以上的描述,因为使得缝隙肋205c在缝隙405c处由缝隙宽度压力接触,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匹配可靠地且牢固地进行。
然后,图6是示出了母壳体200的缝隙250a、250b、250c和250d和公壳体400的肋450a、450b、450c和450d的细节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解释图。在图6中,将描述缝隙250d和肋450d。
图6A示出了公壳体400的匹配面,图6B示出了母壳体200的匹配面,图6C示出了肋450d的示意性外观,且图6D示出了缝隙250d的示意性外观。
如在图6C中示出,公壳体400的肋450d由包括方杆的肋450d1和其肋形状逐渐变大的肋450d2形成。肋450d2具有在肋450d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变大的形状(正方锥)。
作为结果,当肋450d1开始与图6D的缝隙250d匹配时,在二者之间具有空间。与此相比,当肋450d2开始与缝隙250d匹配时,肋450d2接触在其内且在肋450d和缝隙250d之间无空间,这使得二者相互牢固地匹配。
进一步地,如在图6A和图6B中示出,公壳体400的肋450a和450b之间的间距a和肋450e和450f之间的间距b的值不同,且肋450a和450b和肋450e和450f的渐缩形状以完全不同的倾斜角形成。作为结果,可以可靠地防止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的反向匹配。
然后,图7是示出了公壳体400的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和母壳体200的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视图。图7A示出了母壳体200的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图7B示出了公壳体400的矩形缝隙402和T形缝隙403,图7C示出了母壳体200的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的另一个例子,且图7D示出了母壳体200的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的再另一个例子。
如在图7A和图7B中示出,在T形肋203和T形缝隙403之间的关系中,可以降低在图中箭头RT方向上的误差。即,可以通过T形肋203的直角肋作用而降低在箭头RT方向上的误差。
进一步地,如在图7C中示出,十字形肋203a可以作为T形肋203的替代而使用,且如在图7D中示出,梯形肋203b可以作为T形肋203的替代而使用。在这些情况中,也可以以与T形肋203和T形缝隙403之间的关系同样的方式降低在图中箭头RT方向上的误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T形肋203、T形缝隙403、十字形肋203a、十字形缝隙(未示出)、梯形肋203b和梯形缝隙(未示出)已作为例子示出。然而,这些不是限制性的,且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的肋和缝隙形状。
然后,图8是用于解释母壳体200的防反冲肋280的示意性解释图。图8A是母壳体200的带有沟槽的部分的透视图,且图8B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A的截面的视图。
首先,如在图8A中示出,防反冲肋280提供在母壳体200内侧。防反冲肋280提供为当施加过度的振动时能防止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匹配发出咔嗒声到过度的程度。
即,如在图8B中示出,与母壳体200的缝隙肋205a至205d和缝隙250a至250i通过从公壳体400的外形的外侧到内侧施加压力来维持匹配相比,防反冲肋280防止了因过度振动导致发出咔嗒声。因此,当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匹配时可以提供间隙。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内,当母壳体200的缝隙肋205a至205d插入到公壳体400的缝隙405a至405d的渐缩形状内时,因为缝隙405a至405d的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大于缝隙肋205a至205d的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所以导致了其中力总是在缝隙405a至405d和缝隙肋205a至205d之间施加的状态。即,缝隙肋205a至205d的缝隙宽度H1和H3变得更窄以插入到相应的缝隙405a至405d内。因此,因为力在缝隙宽度H1和H3增加的方向上施加,所以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牢固地固定。此外,因为缝隙405a至405d和缝隙肋205a至205d之间的匹配面形成为渐缩形状,可以降低在匹配时的插入力。
作为结果,可以使得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可靠地是刚性的,且可以即使在高加速度振动的环境中也防止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之间的振动。因此,可以抑制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之间的磨损,且可靠地保持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与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将缝隙405a至405d形成在公壳体400的矩形形状的角部部分上且将缝隙肋205a至205d形成在母壳体200的角部部分上,可以防止在以匹配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偏离,且可以从形成角度上提高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强度。
此外,由于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截面形成为矩形形状,可以防止在以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匹配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偏离。作为结果,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固定以联接,且即使在抵抗高加速度的环境中也可以防止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之间的连结中的偏离。因此,可以防止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连结端子201a、201b、401a、401b中的磨损。
此外,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时,不仅因为缝隙405a至405d和缝隙肋205a至205d的匹配,而且因为缝隙250a、250b、250c和250d和肋450a、450b、450c和450d的匹配,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进一步固定以联接,这使得即使在抵抗高加速度的环境中也可以防止在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之间的连结中的偏离。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连结端子中的磨损。
进一步地,因为缝隙对250a和250b的距离a和缝隙对250c和250d的距离b相互不同,所以可以进一步防止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反向匹配。
进一步地,因为矩形肋202和T形肋203形成在安装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的位置附近,可以抑制在以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匹配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扭转方向)上的振动。作为结果,可以可靠地防止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和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中的磨损。
进一步地,在公壳体400和母壳体200匹配时,锁定在母壳体200的导向路径210上的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从母壳体200的开口部分222向公壳体400侧突出。因此,闭锁部分315爬升到突出形状的部分420上以固定到固定缝隙410内。因此,即使当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的匹配因为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因为这些锁定在固定缝隙410的倾斜平面410a处,所以可以继续通过对应于倾斜平面410a的长度的距离锁定闭锁部分315,且可以吸收尺寸误差或公差。作为结果,电连接器100可以即使当存在尺寸误差或公差时也长期维持完整性,且可以长时间进行稳定的连续性。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中,第一连结端子201a和201b对应于第一连结端子,母壳体200对应于母型第一壳体,第二连结端子401a和401b对应于第二连结端子,公壳体400对应于公型第二壳体,导向路径210对应于形成在第一壳体内的缝隙,闭锁金属300对应于闭锁金属,缝隙肋205a、205b、205c和205d对应于缝隙肋,缝隙405a、405b、405c和405d对应于缝隙,且缝隙250a至250i对应于多个凹陷的缝隙,且肋450a至450i对应于突出形状,T形肋203对应于包括十字形形状、T形形状和梯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的肋形状,闭锁部分315对应于突出形状的闭锁部分,开口部分222对应于能突出的开口部分,且倾斜平面410a对应于预先确定的倾斜平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通过将导向路径210提供到母壳体200使得母壳体200和公壳体400匹配而闭锁金属300保持在预载状态的情况。然而,这些不是限制性的,且导向路径可以提供到公壳体400,且闭锁金属300可以保持在预载状态。
进一步地,导向路径210和闭锁金属300的形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这些,且可以使用任何将预载作用在闭锁金属300上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具有两个极。然而,这些不是限制性的,且可以将任何其他个数的极提供到电连接器100。例如,由第一壳体支承的第一连结端子和由第二壳体支承的第二连结端子可以不必成对提供,且可以适当地提供多个第一连结端子和第二连结端子。
进一步地,闭锁金属300的闭锁部分315成对提供。然而,这些不是限制性的,且可以提供任何其他个数的闭锁部分。此外,闭锁金属300可以包括多个构件。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100可以不仅用作生成了高加速度振动的动力源附近的连接器,而且在任何其他选择的使用环境中使用。例如,通过优化地为将在下文中描述的母壳体和公壳体选择材料,为连接器提供了耐久性、耐天气性、防水特性等,这使得连接器可以在所有环境中用作另一个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包括:
支承了第一连结端子的母型第一壳体;
支承了电连接到第一连结端子的第二连结端子的公型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插入到第一壳体内以与第一壳体匹配;和
闭锁到在垂直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匹配方向的一个方向上延伸且形成在第一壳体内的缝隙内的闭锁金属,且闭锁金属将第二壳体在垂直于匹配方向和缝隙方向的方向上偏置,其中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包括在匹配方向上延伸的渐缩的缝隙肋,渐缩的缝隙肋以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形成,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另一个包括提供在对应于缝隙肋的位置处且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匹配方向上延伸的渐缩的缝隙,渐缩的缝隙具有分别大于缝隙肋的预先确定的角度改变率和预先确定的宽度改变率的角度改变率和宽度改变率,且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匹配时,缝隙肋的外壁表面配合在缝隙的内外周表面内,且缝隙肋的缝隙变得更窄,且缝隙肋压配到缝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渐缩的缝隙肋和渐缩的缝隙以至少三对或更多的对分别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第二壳体形成为使得在垂直于匹配方向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形状,且缝隙和缝隙肋的任何一个形成在矩形形状的每个角部部分上,且第一壳体形成为覆盖了第二壳体的外周的矩形形状,且能与第二壳体的截面形状匹配,且能与形成在第二壳体的矩形形状的每个角部部分上的第二壳体的缝隙和缝隙肋的一个匹配的缝隙肋和缝隙的任何另一个形成在第一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多个凹陷的缝隙在匹配方向上形成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上,且与多个凹陷的缝隙匹配的突出形状进一步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另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的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中,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一个与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邻近所述的一个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与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另一个与凹陷的缝隙或突出形状的邻近所述的另一个的再另一个之间的距离不同,以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反向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提供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的多个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中,(i)每个包括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的多个对的宽度和(ii)每个包括凹陷的缝隙和突出形状的另外的多个对的宽度互相不同,以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反向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垂直于匹配方向的截面上包括十字形形状、T形形状和梯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肋形状形成在连结端子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一个中的位置附近,且在截面上能保持十字形形状、T形形状和梯形形状的肋的缝隙形状形成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任何另一个中。
CN2007800010497A 2006-09-15 2007-09-11 连接器 Active CN101351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0634/2006 2006-09-15
JP2006250634A JP4567645B2 (ja) 2006-09-15 2006-09-15 コネクタ
PCT/JP2007/067623 WO2008032689A1 (fr) 2006-09-15 2007-09-11 Connect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1930A true CN101351930A (zh) 2009-01-21
CN101351930B CN101351930B (zh) 2011-06-08

Family

ID=3918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10497A Active CN101351930B (zh) 2006-09-15 2007-09-1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94288B2 (zh)
JP (1) JP4567645B2 (zh)
CN (1) CN101351930B (zh)
DE (1) DE112007000044B4 (zh)
WO (1) WO200803268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209A (zh) * 2012-06-13 2014-01-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463875A (zh) * 2014-05-20 2017-02-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2421280A (zh) * 2020-10-21 2021-02-26 合肥市深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线束端子结构
CN114502948A (zh) * 2019-09-02 2022-05-13 因途因有限公司 体液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5056B2 (ja) * 2006-09-15 2011-08-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4003477A1 (de) * 2014-03-14 2015-09-17 Erni Production Gmbh & Co. Kg Verpolungsschutz
JP2016018595A (ja) 2014-07-04 2016-02-0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I586039B (zh) * 2015-07-22 2017-06-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模組
JP6707229B2 (ja) 2016-06-22 2020-06-1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228442A (ja) 2016-06-23 2017-12-2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124101B2 (en) * 2016-07-27 2018-11-13 Tc1 Llc Fluid resistant lo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KR102614823B1 (ko) * 2016-12-13 2023-12-18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와이어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댐퍼용 피스톤 조립체
CN207925721U (zh) * 2018-01-30 2018-09-28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DE202018102260U1 (de) * 2018-04-23 2018-05-30 Neutrik Ag Steckverbinderteil einer Steckverbindung
JP6744370B2 (ja) * 2018-08-10 2020-08-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3582A (en) * 1971-11-09 1973-08-21 Anarak Inc Coupling unit
US4333699A (en) * 1978-01-18 1982-06-08 Gk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Flat telephone cord plug improvements
JPS5828717B2 (ja) * 1979-08-31 1983-06-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極性付コネクタ
JPS5971578U (ja) * 1982-11-04 1984-05-15 アンプ 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IT220672Z2 (it) * 1990-11-13 1993-10-11 Itw Fastex Italia Spa Dispositivo di collegamento a scatto, a tenuta di fluido, per tubazioni
JP3138015B2 (ja) 1991-08-20 2001-02-26 株式会社住化分析センター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分離剤
JP2554455Y2 (ja) * 1991-11-06 1997-11-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DE9410113U1 (de) * 1994-06-22 1995-10-19 Behr Thomson Dehnstoffregler Elektrischer Anschluß für ein in einem flüssigkeitführenden Gehäuse angeordnetes Bauteil
US5460549A (en) * 1994-09-02 1995-10-24 Itt Industries, Inc. Connector with sealed contacts
FR2752098B1 (fr) * 1996-08-02 1998-08-28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Ensemble de connecteur
JP3314863B2 (ja) * 1996-12-03 2002-08-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コネクタ
US5876248A (en) * 1997-01-14 1999-03-02 Molex Incorporated Ma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signal and power terminals
US5823813A (en) * 1997-01-21 1998-10-20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6086419A (en) * 1998-01-28 2000-07-1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TTO980287A1 (it) * 1998-03-31 1999-10-01 Framatome Connectors Italia Unita' di connessione elettrica.
JP3494885B2 (ja) * 1998-04-27 2004-02-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結合コネクタ
DE19850521C1 (de) * 1998-11-03 2001-05-17 Hirschmann Richard Gmbh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3254188B2 (ja) * 1998-11-30 2002-02-0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JP3227138B2 (ja) * 1999-03-01 2001-11-1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JP2000315548A (ja) * 1999-04-28 2000-11-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874987B2 (ja) * 2000-03-01 2007-01-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用待ち受けコネクタの位置決め構造
JP3648432B2 (ja) * 2000-05-25 2005-05-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慣性ロック式コネクタ
US6379162B1 (en) * 2000-07-27 2002-04-3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JP2003133002A (ja) * 2001-08-17 2003-05-09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US6884106B2 (en) * 2002-02-07 2005-04-2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DE20207091U1 (de) * 2002-05-04 2003-09-18 Bosch Gmbh Robert Steckverbindung mit zusätzlicher Kontakt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zur Datenübertragung
BR0313609A (pt) * 2002-08-19 2006-06-13 Anderson Power Products sistema de travamento por manìpulo para conectores elétricos e processos de sua realização
TW555189U (en) * 2002-09-25 2003-09-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3899016B2 (ja) 2002-11-20 2007-03-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4355969A (ja) * 2003-05-29 2004-12-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089602B2 (ja) * 2003-11-25 2008-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031965A (ja) * 2004-07-12 2006-02-02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JP2006079994A (ja) * 2004-09-10 2006-03-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361023B2 (ja) 2005-01-19 2009-11-1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494277B2 (ja) * 2005-04-01 2010-06-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SG141248A1 (en) * 2006-09-08 2008-04-28 Mea Technologies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755056B2 (ja) * 2006-09-15 2011-08-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209A (zh) * 2012-06-13 2014-01-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490209B (zh) * 2012-06-13 2015-12-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463875A (zh) * 2014-05-20 2017-02-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463875B (zh) * 2014-05-20 2019-01-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4502948A (zh) * 2019-09-02 2022-05-13 因途因有限公司 体液检测装置
CN112421280A (zh) * 2020-10-21 2021-02-26 合肥市深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线束端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67645B2 (ja) 2010-10-20
DE112007000044B4 (de) 2022-01-20
WO2008032689A1 (fr) 2008-03-20
DE112007000044T5 (de) 2008-09-04
JP2008071678A (ja) 2008-03-27
US7794288B2 (en) 2010-09-14
US20100151742A1 (en) 2010-06-17
CN101351930B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1930B (zh) 连接器
US732915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s arranged with narrow pitch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US777123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112494B2 (ja) コネクタ
EP2876743B1 (en) Connector between cable and substrate
EP168438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including latching membe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JP2006147271A (ja) コネクタ
JP6538134B2 (ja) コネクタ
JP2007220327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US11342693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8071677A (ja) コネクタ
EP1701413B1 (en) Self-aligning connector
US20200335889A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reof
JP2002313472A (ja) コネクタ
KR100752082B1 (ko) 동축 커넥터, 노트형 퍼스널 컴퓨터 및 커넥터
JP2022107105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JP5227233B2 (ja) Lifコネクタ
CN113937536A (zh) 连接器设备
JPH09219232A (ja) 電気端子
JP6955678B2 (ja) コネクタ
JP4470764B2 (ja) 組合せ端子金具
JP6784650B2 (ja) 接触片を有する端子、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7082500B2 (ja) 端子、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US20200083632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