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2812A - 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2812A
CN101332812A CNA2007103021599A CN200710302159A CN101332812A CN 101332812 A CN101332812 A CN 101332812A CN A2007103021599 A CNA2007103021599 A CN A2007103021599A CN 200710302159 A CN200710302159 A CN 200710302159A CN 101332812 A CN101332812 A CN 101332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brake
additional functions
motor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21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2812B (zh
Inventor
金钟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32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2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2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28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1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an ultimate actu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2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apart from the bra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4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20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 F16D2125/34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ac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125/40Screw-and-nu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58Mechanical mechanisms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 F16D2125/66Wed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6Locking mechanisms, e.g. acting on actuators, on release mechanisms or on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8Self-amplifying or de-amplifying mechanisms
    • F16D2127/10Self-amplifying or de-amplifying mechanisms having wedg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9/00Type of operation source for 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9/06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9/08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包括:由驾驶员操纵以制动车辆的电子踏板,在车辆制动期间通过采用车辆中测量的信息产生控制信号的ECU,包括内外制动衬块组件和转矩元件的楔式制动钳,楔式制动钳组件,各自接纳楔式制动钳组件且固定在楔式制动钳那侧上的壳体。此外,通过基于与主制动功能马达联锁的电磁机构的开/关控制限制或释放采用非自锁定(NSL)式螺钉旋紧的推杆轴的前进运动,该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实施各种附加功能,比如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因此,由于仅用一个马达产生动力,就可减少部件数量并简化结构。

Description

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楔式制动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采用电磁机构以实施附加功能。
背景技术
通常,制动器系统用于使运动的车辆减速、制动或停车。
制动器系统中常采用摩擦制动器,其采用摩擦力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散到空气中。制动衬块利用液压压制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的两侧,于是摩擦离合器就实施制动功能。
液压制动器通过利用液压将制动衬块压靠在制动盘上而实施制动。为此,液压制动器不得不具有复杂的结构,其包括一主缸,它由助力器操纵以增大作用于踏板的力而产生液压,与轮缸连接的液压线、以及各种控制并辅助缸和线的装置。因此,由于结构复杂和利用液压引起的制动性能的可靠性降低,液压制动器稳定性的改进有限。
因此,已经研发和应用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从而具有不同于液压制动器的简单结构,提高制动性能的可靠性,实施停车制动功能,改善防抱死系统(ABS)的响应性和性能,以及优化控制整体式底盘。
电动楔式制动器(EWB)在制动时采用下列方法。也即,制动衬块通过由致动器操纵的楔式组件压靠在制动盘上,并与制动盘摩擦,从而实施制动功能。
在此情况下,即便EWB采用了电压为12V的马达,EWB也产生与液压制动器相同的制动力。个中原因在于,EWB实施了采用楔现象的自激励。也即,当致动器被驱动时,楔移动以压制制动衬块,且制动衬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用作附加输入力。即便马达的功率小,也可产生缘于由楔式结构带来的楔效应的大制动力。
此外,无论何时发动机起动,EWB具有补偿制动衬块间隙的功能,也即朝制动衬块移动楔组件的功能,以调节制动衬块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其因磨损而与给定值有偏差,从而总维持制动衬块的给定间隙。
而且,EWB还具有故障保护功能,也即,释放作用于制动盘的制动力的功能,以防止在制动故障期间制动力没有释放且连续作用时车辆发生异常操作。
另外,EWB可实施电子停车制动器(EPB)功能。
除了主制动功能外,EWB还实施各种附加功能,比如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为此,EWB的整个结构变得复杂。特别是,由于EWB使用一个马达实施制动功能,而使用另一个马达实施各种附加功能,EWB就至少需要两个马达。
由于EWB使用两个独立产生动力的马达,EWB的尺寸不得不因马达空间的需要而增大。尺寸的增大限制了EWB在车轮上的组装。
发明内容
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采用电磁机构以实施附加功能,该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包括电子踏板、电子控制单元(ECU)、楔式制动钳、楔式制动钳组件以及壳体。电子踏板由驾驶员操纵以制动车辆。ECU在车辆制动期间通过采用车辆中测量的信息产生控制信号。每个楔式制动钳包括内外制动衬块组件和转矩元件。内外制动衬块组件覆盖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且设在制动盘的两侧上以压制制动盘。转矩元件执行联锁操作,于是设置在与内制动衬块组件相对侧上的外制动衬块组件也在内制动衬块组件朝制动盘移动时朝制动盘移动。楔式制动钳组件将通过ECU在正常方向和反向驱动的一个马达产生的转矩转化成使内制动衬块组件移向制动盘的轴向运动。此外,楔式制动钳组件根据由具有直径的楔辊的运动引起的楔现象采用利用自激励产生的施加于制动盘的作用力形成制动力。另外,楔式制动钳组件通过基于与受ECU控制的马达联锁的电磁机构的开/关控制限制或释放采用非自锁定(NSL)式螺钉旋紧的推杆轴的前进运动,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电子停车制动器(EPB)功能。每个壳体接纳楔式制动钳组件且固定在楔式制动钳那侧上。
此外,辅助电源电路是由ECU中的辅助电池、楔式制动钳组件的马达以及电磁线圈形成的。
每个楔式制动钳组件可包括制动马达单元、楔式制动单元以及电磁机构。制动马达单元利用由ECU控制的马达产生的动力产生制动力。楔式制动单元将马达的转矩转化成将内制动衬块组件推到制动盘上的轴向运动。此外,楔式制动单元将根据内制动衬块组件离开制动盘的操作由楔辊位置上的变化引起的自激励转化成将内制动衬块组件压靠在制动盘上的输入力。电磁机构与马达联锁,以便实施维持内外制动衬块组件的给定间隙的功能、克服马达故障的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
制动马达单元可包括马达、直线运动转换器以及联锁杆。马达通过固定于壳体上的固定托架固定在壳体的一侧且受ECU的控制。直线运动转换器固定在马达的输出轴上且根据马达的驱动在轴向上前后往复移动。联锁杆固定在直线运动转换器上且根据直线运动转换器的轴向运动移动。
楔式制动单元可包括连接杆、楔运动板、楔底板以及楔辊。连接杆固定在马达上,于是将由马达驱动产生的轴向运动力施加给连接杆。楔运动板通过一体成形的连接杆移动,于是将位于与外制动衬块组件相对的那侧也即制动盘那侧上的内制动衬块组件压靠在制动盘上。楔底板平行于楔运动板布置,于是面向楔运动板。楔辊设置在对板之间形成的滚动接触表面之间,并在楔运动板的运动当中产生摩擦力。
电磁机构可包括调节单元、电磁单元以及EPB弹簧。调节单元包括采用NSL(非自锁定)式螺钉固定的推杆轴,且在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电子停车制动功能时朝着制动盘在轴向上移动。电磁单元打开或关闭以操纵调节单元并释放或施加限制力。EPB弹簧固定在通过马达移动的楔运动板上,于是限制推杆轴以在电子停车制动器的操作中维持停车制动性能。
当发动机起动时由ECU驱动的马达转矩转化成直线运动且通过楔辊产生楔效应的楔运动板移动时,ECU关闭电磁单元的电磁线圈,于是释放推杆轴上维持制动衬块与制动盘之间接触的调节单元的限制。然后,ECU再次驱动马达以移动楔运动板,于是就在制动衬块与制动盘之间固定给定间隙,并且打开电磁线圈以便限制推杆轴。此后,ECU反向驱动马达以容许楔运动板返回到初始状态,由此通过采用电磁机构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
调节单元可包括支承螺母、推杆轴、掣子、前后轴承以及弹簧。支承螺母包括形成在其外周上的锁定部(凹槽)并与壳体的位置限制部相配合。推杆轴包括形成在其外周上的推杆螺钉,从而旋紧在非自锁定式的支承螺母上。掣子形成在无推杆螺钉的推杆轴一部分的外周上。前后轴承安置在推杆轴上掣子的前后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承螺母上而另一端给前轴承连续施加轴向力。
电磁单元可包括电磁线圈和开闭杠杆。电磁线圈容纳在壳体中的一侧且通过ECU打开或关闭。开闭杠杆通过在电磁线圈的操作当中突伸或回缩的可动轴像跷跷板似的绕着铰轴操纵。开闭杠杆可包括压制部、掣子接触部以及接触部。压制部对应于电磁线圈的可动轴的运动路径定位。掣子接触部自与壳体铰接的压制部的端部弯曲且绕着铰接点旋转。接触部形成在掣子接触部的外表面上,于是与形成在推杆轴上的掣子接合。
在此情况下,开闭杠杆可包括接触坡,其沿着压制部的纵向倾斜,从而在通过电磁线圈的可动轴给压制部施加作用力时,绕着铰接点产生向下作用的力。
EPB弹簧可包括固定部、连接部以及压制部。固定部固定在楔运动板上。连接部弯曲并延伸,从而自固定部突伸。压制部自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弯曲并产生一作用力,从而在电磁线圈关闭时限制推杆轴的轴向运动。
EPB弹簧的压制部可压制或推动设在推杆轴的掣子那侧上的后轴承,从而产生限制力。作为选择,EPB弹簧的压制部可压制或推动形成在推杆轴掣子后侧上的EPB弹簧定位凸缘。
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了一种电动楔式制动器,其采用产生自一个马达的动力实施主制动功能。此外,通过采用与主制动马达联锁的电磁机构,电动楔式制动器实施各种附加功能,比如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因此,由于电动楔式制动器仅使用一个马达,整个电动楔式制动器的尺寸就可减小而提高电动楔式制动器的组装性能。此外,可减少与运动转化相关的使用马达时需要的部件数量。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和减轻电动楔式制动器的重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不采用马达而采用电磁机构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的电动楔式制动器。因此,较之使用马达时的情况,转化相关部件之间运动的结构更为简化。因此,就能容易地设计电动楔式制动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和目的,结合附图参照下列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采用电磁机构以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视图;
图2A是在图1的轴向上移动的马达的局部放大图;
图2B是在图1的轴向上移动的马达的局部放大图;
图3A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制动衬块的磨损执行调节的调节单元的视图;
图3B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制动衬块的磨损执行调节的调节单元的视图;
图4A是示出限制本发明调节单元的电磁单元改型的视图;
图4B是示出限制本发明调节单元的电磁单元改型的视图;
图5是示出采用了图4所示的改进的电磁单元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视图;
图6是示出操纵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电子停车制动器的EPB弹簧固定的视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EPB弹簧的改型的视图;
图8A示出操纵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EPB弹簧的调节单元的推杆轴改型的视图;
图8B是示出操纵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EPB弹簧的调节单元的推杆轴改型的视图;
图9是示出主制动期间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楔式操作的视图;
图10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故障保护的视图;
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故障保护的视图;
图11A是示出维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制动衬块的给定间隙的操作的视图;
图11B是示出维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制动衬块的给定间隙的操作的视图;
图11C是示出维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制动衬块的给定间隙的操作的视图;
图12是示出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操作补偿的流程图;
图13A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电子停车制动器的操作当中形成EPB弹簧和调节单元的轴承的操作的视图;
图13B是示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电子停车制动器的操作当中形成EPB弹簧和调节单元的轴承的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采用电磁机构以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视图。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包括电子踏板1、ECU 2、楔式制动钳6以及楔式制动钳组件10。电子踏板1由驾驶员操纵以使车辆制动。ECU 2考虑车辆制动时车辆的相关信息而执行控制。每个楔式制动钳6压制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5,以使车辆制动。每个楔式制动钳组件10在制动期间通过采用由ECU 2控制的一个马达13产生的动力将制动衬块压靠在制动盘5上而执行制动。此外,每个楔式制动钳6包括电磁机构,其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电子停车制动器(EPB)功能。
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还包括辅助电池4。辅助电池4用作ECU 2、楔式制动钳组件10的马达13和电磁线圈41的备用电池。
此外,当操纵停车制动器时,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接收信号,于是ECU 2就感知停车制动器转化状态。例如,使用停车制动器按钮,其产生对应于驾驶员座位部分的独立电子信号并将这些信号提供给ECU 2。
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还包括壳体60,楔式制动钳组件10分别容纳在其中。每个壳体60固定在楔式制动钳6上。
在此情况下,楔式制动钳6和壳体60能以各种方式彼此固定。例如,壳体60可具有突伸且插入楔式制动钳6中的导向件。因此,壳体固定在楔式制动钳上。
基于要操纵的电子踏板1的推动距离的相关信息和自设在车辆中的横摆力矩传感器3获得的车辆方位的相关信息,ECU 2执行制动所需的控制。
此外,各种传感器设置在楔式制动钳6和固定在楔式制动钳上的楔式制动钳组件10上,于是将测量信号传送给ECU 2。例如,可在楔式制动钳和楔式制动钳组件上设置制动衬块磨损感知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其中,制动衬块磨损感知传感器根据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增量感知制动盘5之间间隙的增量,从而总是维持给定间隙,而载荷传感器用于在制动期间通过楔辊将制动衬块压靠在制动盘5上时防止车轮卡死。
另外,楔式制动钳6包括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和8,它们覆盖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5,设置在制动盘5的两侧,以压制制动盘5。
楔式制动钳6包括转矩元件,以执行联锁操作(普通制动钳式制动器的操作),于是设置在与内制动衬块组件相对侧上的外制动衬块组件8也在内制动衬块组件7压靠在制动盘5上时朝制动盘5移动。
此外,每个楔式制动钳组件10包括制动马达单元11、楔式制动单元16以及电磁机构。制动马达单元11利用由ECU 2控制的一个马达13产生的动力产生制动力。楔式制动单元16与制动马达单元11联锁,从而在楔式制动钳6的一侧将制动衬块组件7和8压靠在制动盘5上。电磁机构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组件7和8的给定间隙的功能、克服马达故障的故障保护功能、以及电子停车制动器(EPB)功能。
另外,制动马达单元11通过制动期间ECU 2的控制产生动力,其用于实施制动功能。制动马达单元11通过将设置在固定于楔式制动钳6那侧上的壳体60一侧上的马达13用作电源操纵压制设置在制动盘5一侧上的内制动衬块组件7的楔式制动单元16。
为此,如图2A及图2B所示,制动马达单元11包括马达13、直线运动转换器14以及联锁杆15。马达13通过固定在壳体60上的固定托架12固定在固定于楔式制动钳6那侧上的壳体60的一侧上,并受到ECU 2的控制。直线运动转换器14固定在马达13的输出轴上,且根据马达的驱动在轴向上前后往复移动。联锁杆15固定在直线运动转换器14上,且根据直线运动转换器14的轴向运动移动。
在此情况下,当直线运动转换器14的旋转轴通过马达13的驱动旋转时,由于存在直线运动转换器与形成在旋转轴的外周上的螺纹啮合的事实,直线运动转换器根据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前后往复移动。该结构一般应用于车辆的电动楔式制动器(EWB)。
例如,尽管图2B所示的直线运动转换器14的联锁杆15在形状上略有差异,但联锁杆仍通过马达的驱动在马达13的轴向上前后往复移动。此外,在电子停车制动器(EPB)中产生轴拉力的方法是采用别的结构的方法。
此外,联锁杆15与壳体60斜对地相交,且位于与马达13相对的那侧。联锁杆15与直线运动转换器14一起运动,直线运动转换器14根据马达13的驱动在轴向上移动。另外,联锁杆15由一对上下制件组成,于是由直线运动转换器14产生的运动力就变得均一。
斜对布置联锁杆15的原因在于,利用了壳体60中的空间,并且,通过减小由联锁杆15占用的壳体60中的空间,使壳体60更为紧凑。
另外,楔式制动单元16包括连接杆18、楔运动板17、楔底板20以及楔辊19。连接杆18固定在马达13上,于是由马达13的驱动产生的轴向运动力就作用于连接杆上。楔运动板17通过整体成形的连接杆18移动,从而将位于与外制动衬块组件8相对的那侧上的也即制动盘5那侧上的内制动衬块组件7压靠在制动盘5上。楔底板20平行于楔运动板17布置,从而面向楔运动板17。楔辊19设置在形成于一对板17、20间的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并产生摩擦力。
连接杆18固定在联锁杆15(通过根据马达13的驱动移动的直线运动转换器14在轴向上移动)的一端上,且在联锁杆15移动的方向上移动楔运动板17。
此外,连接杆18在楔运动板17的上下部垂直于楔运动板的表面延伸,且通过螺栓或类似物固定在联锁杆15的端部。
楔辊19设置在彼此面向的一对板17、20之间,且具有圆柱形状。楔辊产生楔现象(通过根据板17和20的操作产生的摩擦力执行自激励),随后施加输入力以压制制动衬块。
为此,楔辊19位于包括若干凹槽的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该若干凹槽具有V形横截面且形成在彼此面向的一对板17和20的表面上。包括若干具有V形横截面的凹槽的滚动接触表面17a和20a以及楔辊19产生摩擦力。另外,滚动接触表面17a和20a根据楔辊19位置的变化使一块板(楔运动板17)移向制动衬块。
楔底板20相对于通过马达13的动力移动的楔运动板17固定不动。为此,楔底板20采用固定在楔式制动钳6那侧上的壳体60的一部分成形。
电磁机构在EWB的操作当中实施除了主制动功能之外的各种附加功能,主制动功能是采用制动马达单元11和楔式制动单元16实施的,电磁机构包括调节单元30、电磁单元40以及EPB弹簧50。调节单元30是采用非自锁定(NSL)式螺钉固定的,且在实施制动衬块补偿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电子停车制动功能时在轴向上朝制动盘5移动。电磁单元打开或关闭以操纵调节单元30,且释放或施加限制力。EPB弹簧50限制调节单元30以在电子停车制动器的操作当中维持停车制动性能。
在此情况下,如图3A所示,调节单元30包括支承螺母32、推杆轴31、一对前后轴承33和34、以及弹簧35。支承螺母32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锁定部32a(凹槽)且与壳体60的位置限制部60a相配合。推杆轴31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推杆螺钉31b,于是旋紧在支承螺母32上,且通过其旋转在轴向上移动。前后轴承33和34安置在掣子31a前后侧的推杆轴31上,掣子31a形成在推杆轴31无推杆螺钉31b的一部分的外周上。弹簧35的一端固定在支承螺母32上,而弹簧的另一端连续施加轴向力到前轴承33上。
此外,推杆轴31和支承螺母32使用非自锁定(NSL)式螺钉,也即具有大螺纹升角的螺钉。因此,当在轴向上给推杆轴施加作用力时,推杆轴因大螺纹升角而自动旋转且在轴向上移动。
承受轴向力且不限制旋转的滚针轴承用作前轴承33。止推轴承用作后轴承34。
在初始组装期间,弹簧35设置在支承螺母32与前轴承33之间,从而给前轴承33连续地施加作用力。
另外,调节单元30安置在楔式制动单元16的楔底板20的中央部,由此将推杆轴31施加的作用力施加到楔底板20上。
电磁单元40包括电磁线圈41,其容纳在壳体60中的一侧且由ECU 2打开或关闭,还包括开闭杠杆43,其通过在电磁线圈41的操作当中突伸或回缩的可动轴42像跷跷板似的绕着铰轴操纵。
开闭杠杆43包括压制部44,其对应于电磁线圈41的可动轴42的运动路径定位,还包括掣子接触部45,其自与壳体60铰接的压制部44的端部弯曲且绕着铰接点旋转。
在此情况下,开闭杠杆43一般由弹簧支承,从而在释放电磁线圈41的压制时返回到初始位置。
压制部44具有接触坡44a,其沿着压制部44的纵向倾斜,从而在通过电磁线圈41的可动轴42给压制部施加作用力时,绕着铰接点产生向下作用的力。
此外,接触部45a形成在掣子接触部的外表面上,从而与调节元件30的推杆轴31上形成的掣子31a接合。
因此,如图3B所示,在调节单元30和电磁单元40中,电磁线圈41安置在调节单元30的推杆轴31的轴向上。另外,像跷跷板似的绕着铰轴操纵的开闭杠杆43组装成与推杆轴31的掣子31a接合。因此,只要电磁线圈41不关闭,推杆轴31的轴向运动就受到限制。
如果电磁线圈41平行于调节单元30的推杆轴31的轴向安置,就能提高包括电磁线圈41的整个壳体60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限制并释放调节单元的推杆轴的电磁单元可采用各种方式加以改进。例如,如图4A所示,电磁单元400的电磁线圈可垂直于调节单元30的推杆轴31定位。
由于电磁线圈401突伸,电磁线圈401的位置就降低了包括电磁线圈401的整个壳体60的空间利用率。不过,电磁线圈401中所需的载荷小于电磁线圈平行于推杆轴的轴向安置时的情况。
如图4B所示,电磁单元400包括电磁线圈401,其容纳在壳体60中的一侧且由ECU 2打开或关闭,还包括开闭杠杆403,其通过在电磁线圈401的操作当中突伸或回缩的可动轴402绕着铰轴倾斜地移动。
开闭杠杆403包括压制部404,其对应于电磁线圈401的可动轴402的运动路径定位,还包括掣子接触部405,其垂直地形成在压制部404的端部,并在其端部与壳体60铰接。
在此情况下,接触部405a自掣子接触部405突伸,从而与调节单元30的推杆轴31上形成的掣子31a接合。
另外,开闭杠杆403一般由弹簧支承,从而在释放电磁线圈401的压制时返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电磁单元400的改进改变了壳体60的整体形状。也即,如图5所示,利用产生自由ECU 2控制的一个马达13的动力产生制动力的制动马达单元11位于形成整个外观的壳体60的一侧。此外,调节单元30位于壳体60中央部的楔式制动单元16的前部,且电磁单元400位于壳体60的另一侧,于是壳体60部分地突伸。
与此同时,用于实施电子停车制动器功能的EPB弹簧50的一端固定在楔式制动单元16上。EPB弹簧的另一端位于调节单元30的推杆轴31的掣子31a上。因此,当电磁线圈41在停车制动器的操作当中关闭时,EPB弹簧50的一端限制推杆轴31。因此,当电磁线圈41关闭时,EPB弹簧限制调节单元30。
为此,如图6所示,EPB弹簧50包括固定部51、连接部52以及压制部53,其中,固定部51旋紧在楔式制动单元16的楔运动板17上,连接部52弯曲且延伸以致自固定部51突伸出来,压制部53自连接部52的端部向下弯曲且在电磁线圈41关闭时限制推杆轴31的轴向运动。
作为使用EPB弹簧50限制推杆轴31的一个实例,EPB弹簧50的压制部53限制位于推杆轴31的掣子31a侧面上的后轴承34。也即,压制部53位于后轴承34上,且给后轴承34施加强作用力,于是就限制了推杆轴31的运动。
在此情况下,EPB弹簧50与楔运动板17在停车制动期间一起移动,楔运动板17通过马达13移动而产生最终的制动力。因此,EPB弹簧50的压制部53位于后轴承34上,且因其自身的强电力压制后轴承,于是限制了推杆轴31的运动。
此外,为了提高推杆轴31的限制力,EPB弹簧50可由一对在推杆轴的上下部限制推杆轴31的制件组成。
与此同时,EPB弹簧50可采用各种方式加以改进以执行相似的操作。例如,如图7所示,连接部152延伸至楔式制动单元16,从而自EPB弹簧150的固定部151突伸。另外,自连接部152的端部向下弯曲的压制部153位于推杆轴31的掣子31a上。
因此,当电磁线圈41在EPB的操作当中关闭时,EPB弹簧150的压制部153与推杆轴31的掣子31a接合,从而限制了推杆轴31的轴向运动。
采用EPB弹簧执行的推杆轴31的轴向运动的限制可通过推杆轴31的改型执行。也即,如图8A和8B所示,EPB弹簧定位凸缘31c在推杆轴31的掣子31a的后侧具有大直径地成形,且EPB弹簧50或150的压制部53或153位于EPB弹簧定位凸缘31c上。
因此,在EPB的操作当中,EPB弹簧50或150的压制部53或153限制了推杆轴31的EPB弹簧定位凸缘31c。因此,当电磁线圈41关闭时,限制了推杆轴31的轴向运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的操作将在下面参照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楔式制动器(EWB)系统通过采用自一个马达13产生的动力实施主制动功能。此外,通过基于与主制动功能马达13联锁的电磁机构的开/关控制限制或释放采用非自锁定(NSL)式螺钉旋紧的推杆轴31的前进运动,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还实施各种附加功能,比如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因此,由于仅用一个马达13产生动力,就能减少部件数量并简化结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楔式制动器通过采用电磁机构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为此,可减少与使用马达时所需的能量变换和操作有关的部件数量。因此,就能容易地设计电动楔式制动器。
由于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使用一个马达13且通过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除了主制动功能之外的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就能获得这些本发明的各种特性。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WB中,如图1所示,包括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和8的楔式制动钳6设置在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5处。此外,受到接收电子踏板1的操作信息的ECU 2控制的楔式制动钳组件10设在壳体60中,且固定在楔式制动钳6的那一侧。
也就是说,楔式制动钳组件10包括一个受ECU 2控制的马达13和楔式制动单元16。楔式制动单元16具有一个楔式结构,其产生输入力,当马达的转矩通过直线运动转换器14转化成轴向运动力时,在移动制动衬块的同时因自激励而压制制动衬块。在此情况下,自激励是根据楔辊19相对于制动衬块的操作由楔辊19位置上的变化引起的。
另外,楔式制动钳组件10包括位于楔式制动单元16中央部的调节单元30。调节单元30执行调节功能,以在制动衬块受磨损时维持制动盘5与制动衬块之间的间隙。此外,调节单元30包括与电磁线圈41联锁的非自锁定(NSL)式螺钉,从而当马达13在制动状态下受破坏时,实施故障保护功能以释放楔式制动单元16的压制。
此外,调节单元30包括EPB弹簧50,其在电磁线圈41关闭的同时相对于调节单元30限制运动,从而在制动期间执行电子制动器的EPB功能。
通过根据本发明采用一个马达13的实施例的EWB执行的操作将分成主制动功能和各种附加功能,比如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主制动功能中,当ECU 2通过分析电子踏板1推动距离的相关信息和自各个传感器获得的运动车辆的相关信息产生控制信号时,受ECU 2控制的马达13被驱动,且直线运动转换器14在轴向上产生轴向运动力,也即,在直线运动转换器根据马达13的旋转方向自马达13突伸(克服前进运动的制动)或朝马达13回缩(克服后退运动的制动)的方向上。
随后,由马达13产生的直线运动转换器14的轴向运动力使固定在直线运动转换器14上的联锁杆15移动,且联锁杆15的运动使固定在其端部的楔式制动单元16与制动衬块一起连续直线地移动。当楔式制动单元16移动时,因存在采用楔辊19的楔式结构,产生将制动衬块压靠在制动盘5上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与连接杆18连接的楔运动板17和固定在制动盘那侧的内制动衬块组件7是通过由马达13转化的轴向运动力相对于与壳体60一体成形的楔底板20移动的。
为此,位于移动的楔运动板17固定的楔底板20的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的中央部上的楔辊19因楔运动板17的运动产生摩擦力,如图9中(a)所示。
此后,当楔运动板17向前移动时,楔辊19自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的中央部移动到外面,如图9中(b)和(c)所示。楔辊19相对于滚动接触表面17a和20a的运动使得楔运动板17进一步与楔底板20分离。
因此,楔运动板17直线移动且因楔辊19位置上的变化而产生间隙。楔运动板17与楔底板20之间的间隙产生楔辊19的楔效应,其中内制动衬块组件7产生压制制动盘5的输入力。
随后,当释放制动时,ECU 2反向驱动马达13且容许楔运动板17通过直线运动转换器14、联锁杆15以及连接杆18返回到初始位置,如图9中(d)和(e)所示。因此,楔辊19也返回到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的中央部。因此,就释放将楔运动板17压靠在制动盘5上的作用力,也就释放了制动力。
此外,即便当向后移动的车辆制动时,车辆也以向前移动的车辆制动的相同方式制动。也即,接收电子踏板1的信号且感知车辆的反向的ECU 2反向驱动马达13(前进运动称作在正常方向上的驱动)。
之后,如果直线运动转换器14、联锁杆15以及连接杆18通过马达13的反向驱动拉向马达13的话,楔运动板17在相同的方向上牵拉内制动衬块组件7。
楔运动板17的牵拉运动使得位于移动的楔运动板17和固定的楔底板20的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的中央部的楔辊19通过因楔运动板17的运动造成的摩擦力如图9中(f)和(g)所示地移动。
也就是说,由于楔辊19移动到滚动接触表面17a和20a的外部,楔运动板17与楔底板20进一步分离。楔运动板17与楔底板20之间的间隙产生压制制动盘5的内制动衬块组件7的输入力。因此,产生制动力。
随后,当释放制动时,ECU 2在正常方向上驱动马达13且容许楔辊19返回到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的中央位置,如图9中(e)所示,由此释放制动力。
与此同时,调节单元30实施EWB的各种附加功能,调节单元30位于楔式制动单元16的中央部且包括与电磁线圈41联锁的NSL式螺钉。各种附加功能将在下面予以分类和描述。
首先,当发生楔辊19的车轮卡死或马达13在制动状态下受损时,故障保护功能释放楔式制动单元16的压制。故障保护功能将在下面描述。ECU 2关闭电磁线圈41且释放调节单元30上的限制。因此,通过制动衬块和楔式制动单元16施加给制动盘5的作用力被释放,以防止因制动力不理想造成车辆异常操作。
也就是说,如图10A所示,开闭杠杆43与推杆轴31的掣子31a接合,于是正常制动状态下打开的电磁线圈41限制推杆轴31。因此,推杆轴31支承制动状态下的楔辊19。为此,产生压制制动盘5的输入力的楔辊19的楔效应没有释放,且制动状态得以维持。
不过,如果ECU 2感知到马达13的破损或车轮卡死,ECU 2就关闭电磁线圈41以分离开闭杠杆43和掣子31a,并释放推杆轴31的限制,如图10B所示,即便ECU 2感知为故障保护状态。
由于推杆轴31限制的释放,作用力由弹簧35施加到推杆轴31上,并且由弹簧35施加的作用力向前移动推杆轴31,同时旋转采用支承螺母32和NSL式螺钉固定的推杆轴31。
如上所述,当释放电磁线圈41的限制力时,反作用力自制动衬块(内制动衬块组件7)施加到通过弹簧35的力向前移动的推杆轴31上。
也就是说,通过内制动衬块组件7、楔运动板17、楔辊19以及楔底板20传输的反作用力施加到推杆轴31上。被施加反作用力的推杆轴31朝向支承螺母32移动,且释放楔辊19的楔效应以维持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制动力。因此,车辆的状态转化成在制动期间异常执行不理想的制动的故障保护状态。
电磁线圈41相对于推杆轴31的释放或限制根据开闭杠杆的结构而有所不同。在图3中,当电磁线圈41的状态由打开状态转成关闭状态时,电磁线圈41的可动轴42回缩且压制开闭杠杆43的作用力被释放,也即,通过开闭杠杆43的接触坡与电磁线圈41的可动轴42之间的接触产生的向下运动力被释放。
随后,当压制部44抬升时,没有被电磁线圈41施加作用力的开闭杠杆43的接触部45绕着铰接点旋转且与推杆轴31的掣子31a分离。因此,释放了开闭杠杆43与掣子31a之间的接合。
另外,在示出了电磁线圈改型的图4中,电磁线圈401关闭且由可动轴402施加的作用力在开闭杠杆403的轴向上释放。因此,开闭杠杆403绕着铰接点倾斜移动,且接触部405与推杆轴31的掣子31a分离。因此,释放了开闭杠杆403与掣子31a之间的接合。
与此同时,EWB实施的各种附加功能中的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是总维持初始组装时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给定的间隙的功能,可采取多种方式实施。例如,维持给定间隙的功能可按下列方式实施。也即,无论何时发动机起动,通过调节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执行维持给定间隙的调节。作为选择,ECU 2检测制动衬块的磨损,然后执行补偿以维持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给定间隙。
当在发动机起动时执行维持制动盘5与制动衬块之间的初始给定间隙的调节时,如图12所示,发动机起动且ECU 2驱动马达13。马达13的驱动导致楔运动板17通过直线运动转换器14、联锁杆15以及连接杆18移动,像主制动一样。因此,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的两个表面紧密接触。
也就是说,如果楔式制动单元16的楔运动板17通过马达13的驱动力与内制动衬块组件7一起移动,如图11A所示,位于滚动接触表面17a与20a之间的楔辊19通过楔运动板17与楔底板之间的摩擦力移动,像推杆轴31受到电磁线圈41限制的主制动一样。因为存在楔运动板17的运动,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的两个表面紧密接触。
由于如上所述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的两个表面紧密接触,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没有超过给定间隙。因此,如图11B所示,ECU 2关闭电磁线圈41,然后释放推杆轴31的电磁线圈限制力。
推杆轴31的限制力的释放容许NSL式螺钉的推杆轴31在轴向上移动。也即,在推杆轴31通过由设置在支承螺母32与推杆轴31之间的弹簧35施加的轴向运动力与支承螺母32松脱的同时,推杆轴31向前移动。
在此情况下,推杆轴31向前移动,直到推杆轴31自支承螺母32中突伸出距离A为止。距离A是推杆轴31与楔底板20接触并支承它所需的间隙,于是就维持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的两个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距离A随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钳的规格而变。
如上所述,楔底板20、楔辊19以及楔运动板17如图11B所示地维持着。此外,在向前移动的推杆轴31与楔底板20接触之后,ECU 2再次驱动马达13以移动楔运动板17,于是就在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固定给定间隙。
在此情况下,当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大于给定间隙时,ECU 2驱动马达13(称作正常旋转),以进一步移动楔运动板17,于是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就与给定间隙相对应。
不过,当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小于给定间隙时,ECU 2驱动马达13(称作反向旋转),以牵拉楔运动板17(在与制动时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运动),于是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就与给定间隙相对应。
由ECU 2执行的马达13的驱动控制容许了:无论何时执行调节,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总与给定间隙相对应。
随后,ECU 2打开电磁线圈41并容许开闭杠杆43与掣子31a接合,于是向前移动距离A的推杆轴31的状态就转化成图11C所示的固定不动状态。也即,由于电磁线圈41的可动轴42容许开闭杠杆43绕着铰接点旋转,接触部45a就与掣子31a接合。
在如上所述推杆轴31的状态通过电磁线圈41转化成固定不动状态之后,ECU 2通过如图11C所示反向驱动马达13将楔底板20、楔辊19以及楔运动板17的状态转化成初始状态。因此,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没有超过给定间隙。因此,就可通过在制动期间实施的楔辊19的楔效应维持恒定的制动力。
发动机的起动和维持制动衬块间隙的过程并不同时进行。此外,当ECU 2感知制动衬块磨损时,也同样执行维持间隙的过程。不过,除了仅仅发动器的起动和马达13的驱动是否同时进行外,所有过程都同样通过图12所示的程序执行。
也就是说,如果ECU 2基于来自测量制动衬块磨损量的传感器的信息确定制动衬块受磨损且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大于给定间隙,ECU 2就驱动马达13以容许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的两表面紧密接触,与发动器起动时一样。
因此,位于楔底板20的滚动接触表面20a上的楔辊19与楔运动板17一起移动,如图11B所示。因此,内外制动衬块组件7、8与制动盘5之间的间隙没有超过给定间隙。
随后,ECU 2关闭电磁线圈41且容许推杆轴31通过弹簧35在轴向上向前移动。此后,ECU 2再次驱动马达13,以移动楔运动板17,于是就确保了制动衬块与制动盘5之间的紧密接触。
在执行了上述操作之后,如图11C所示,ECU 2打开电磁线圈41,以将推杆轴31的状态转化成固定不动状态,并反向驱动马达13,从而处于初始状态下。为此,由于制动盘5与制动衬块之间再次维持给定间隙,就能在制动期间维持恒定的制动力。
此外,如果制动衬块的额定间隙在ECU 2感知制动衬块磨损时得以维持,就方便地维持制动衬块的间隙并伺机更换制动衬块。也即,当制动衬块磨损到预定水平时,ECU 2关于制动衬块磨损的感知可用作通知驾驶员更换制动衬块时机的信息。
与此同时,当电磁线圈41的状态转化成关闭状态时,由EWB在电子停车制动器的操作当中实施的维持制动的功能是通过利用EPB弹簧50限制推杆轴31而实施的。
也就是说,当ECU 2感知转化成停车制动状态的情况时(采用的是用按钮给ECU 2传递信号的方法或与之相似的方法),ECU 2关闭电磁线圈41以容许开闭杠杆43与掣子31a分离,由此释放推杆轴31的限制。
当如上所述限制由电磁线圈41释放时,施加有弹簧35的作用力的推杆轴31与支承螺母32松脱且向前移动。推杆轴31的前进运动导致后轴承34推动楔底板20。因此,其上定位有楔辊19和固定有内制动衬块组件7的楔运动板17被推到制动盘5上。
随后,当制动衬块和制动盘5因关闭电磁线圈41引起的推杆轴31的前进运动而彼此接触时,ECU 2驱动马达13以维持制动力。
也就是说,如果楔运动板17通过由马达13的驱动引起的直线运动转换器14、联锁杆15以及连接杆18的顺序操作移动,楔运动板17将内制动衬块组件7推到制动盘5上。
当楔运动板17如上所述移动时,楔辊19通过楔运动板17和摩擦力移动。楔辊19的运动产生将楔运动板17压靠在制动盘5上的输入力。
如图13B所示,楔辊19的运动导致通过推杆轴31移动距离B的楔运动板17移动距离C。因此,固定在楔运动板17上的内制动衬块组件7压制制动盘5。因此,就产生停车制动力。
较之主制动,楔运动板在停车制动期间进一步移动。也即,例如,如图13A和13B所示,因楔辊19的运动而移动的楔运动板17的移动距离B在主制动期间最大2mm。此外,楔运动板17的移动距离C在停车制动期间比移动距离B大0.8mm,并且维持停车制动力。附加运动是经由马达13移动的楔运动板17的轴向运动引起的。
在此情况下,上述距离(2mm或0.8mm)根据楔式制动钳的设计规格而有所不同。距离数值不局限于特定值,不过是个实例而已。
如上所述,制动衬块通过马达13进一步移动以执行停车制动,且推杆轴31也向前移动。随后,向前移动的推杆轴31通过取代关闭的电磁线圈41的EPB弹簧50维持限制力。
也就是说,如果EPB弹簧50与通过马达13移动的楔运动板17一起移动,EPB弹簧50的压制部53位于推杆轴31的后轴承34上。
EPB弹簧50的运动容许压制部53因其自身的电力压制后轴承34。此外,EPB弹簧50的作用力转化成施加给未由电磁线圈41施加限制力的推杆轴31的限制力,并限制推杆轴31的运动,由此维持因停车制动器操作产生的制动力。
与此同时,采用EPB弹簧执行的推杆轴31的限制同样可通过EPB弹簧的各种改型执行。也即,根据EPB弹簧150的压制部153向内弯曲的结构,如图7所示,如果EPB弹簧150和楔运动板17在初始停车制动之后通过马达13移动,EPB弹簧150的压制部153限制推杆轴31的后轴承34的那侧。因此,推杆轴31的运动受到限制,于是由停车制动器的操作产生的制动力得以维持。
此外,在示出停车制动力利用EPB弹簧维持的别的改型的图8A和8B中,EPB弹簧50限制形成在推杆轴31的掣子31a后侧的EPB弹簧定位凸缘31c。
也就是说,如果通过马达13移动的EPB弹簧50或150和楔运动板17移动以产生停车制动力,EPB弹簧50或150的压制部53或153就位于推杆轴31的EPB弹簧定位凸缘31c上。因此,向前移动的推杆轴31就受到压制EPB弹簧定位凸缘31c的压制部53或153的限制。
在此情况下,具有向外弯曲的压制部53的EPB弹簧50从上往下地压制推杆轴31的EPB弹簧定位凸缘31c。此外,具有向内弯曲的压制部153的EPB弹簧150从侧面压制推杆轴31的EPB弹簧定位凸缘31c。因此,限制得以维持,于是就维持着停车制动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电动楔式制动器(EWB)采用一个马达产生用于在制动期间执行主制动的动力。电动楔式制动器采用与马达联锁的电磁机构,从而实施各种附加功能,比如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因此,由于仅采用一个马达产生动力,整个电动楔式制动器的尺寸就可减小以提高电动楔式制动器的组装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电动楔式制动器通过采用一个马达实施各种附加功能,比如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为此,就可减少马达使用时所需的运动转化的相关部件的数量。因此,就能降低制造成本和减轻电动楔式制动器的重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通过不采用马达而采用电磁机构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因此,较之使用马达时的情况,转化相关部件之间运动的结构更为简化。因此,就能容易地设计电动楔式制动器。

Claims (33)

1、一种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包括:
由驾驶员操纵以制动车辆的电子踏板;
在车辆制动期间通过采用车辆中测量的信息产生控制信号的电子控制单元ECU;
楔式制动钳,各自包括内外制动衬块组件,其覆盖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且设在制动盘的两侧上以压制制动盘,还包括执行联锁操作的转矩元件,于是设置在与内制动衬块组件相对侧上的外制动衬块组件也在内制动衬块组件朝制动盘移动时朝制动盘移动;
楔式制动器组件,将通过ECU在正常方向和反向驱动的一个马达产生的转矩转化成使内制动衬块组件移向制动盘的轴向运动,根据由具有直径的楔辊的运动引起的楔现象采用利用自激励产生的施加于制动盘的作用力形成制动力,以及通过基于与受ECU控制的马达联锁的电磁机构的开/关控制限制或释放采用非自锁定式螺钉旋紧的推杆轴的前进运动,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电子停车制动器功能;
各自接纳楔式制动钳组件且固定在楔式制动钳那侧上的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ECU中的辅助电池、所述楔式制动钳组件的马达以及电磁线圈形成辅助电源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U基于电子踏板推动距离的信号、自车辆中所设的横摆力矩传感器获得的车辆方位的有关信息、以及通过设在楔式制动钳和固定在楔式制动钳上的楔式制动钳组件中的制动衬块磨损感知传感器和用于防止车轮卡死的载荷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对马达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壳体都与楔式制动钳的侧面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楔式制动钳组件都包括:
制动马达单元,其利用由ECU控制的马达产生的动力产生制动力;
楔式制动单元,其将马达的转矩转化成将内制动衬块组件推到制动盘上的轴向运动,将根据内制动衬块组件离开制动盘的操作由楔辊位置上的变化引起的自激励转化成将内制动衬块组件压靠在制动盘上的输入力;
电磁机构,其与马达联锁,以便实施维持内外制动衬块组件的给定间隙的功能、克服马达故障的故障保护功能、以及EPB功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马达单元包括:
马达,其通过固定于壳体上的固定托架固定在壳体的一侧且受ECU的控制;
直线运动转换器,其固定在马达的输出轴上且根据马达的驱动在轴向上前后往复移动;
联锁杆,其固定在直线运动转换器上且根据直线运动转换器的轴向运动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杆被安置成在马达朝向与之相对的那侧的位置上与壳体斜对地相交。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杆由一对制件组成且固定在直线运动转换器的上下部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式制动单元包括:
连接杆,其固定在马达上,于是将由马达驱动产生的轴向运动力施加给连接杆;
楔运动板,其通过一体成形的连接杆移动,于是将位于与外制动衬块组件相对的那侧也即制动盘那侧上的内制动衬块组件压靠在制动盘上;
楔底板,其平行于楔运动板布置,于是面向楔运动板;
楔辊,其设置在对板之间形成的滚动接触表面之间,并在楔运动板的运动当中产生摩擦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固定在与直线运动转换器连接且根据马达的驱动在轴向上移动的联锁杆的一端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杆垂直于楔运动板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杆形成在楔运动板的上下方。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辊设置在彼此面向的对板之间且具有圆柱形状,并且,位于彼此面向且形成一对的楔运动板和楔底板上形成的滚动接触表面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接触表面包括若干具有V形横截面的凹槽。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底板是采用固定在楔式制动钳那侧上的壳体的一部分成形的,且相对于通过马达的动力移动的楔运动板固定不动。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机构包括:
调节单元,其包括采用非自锁定螺钉固定的推杆轴,且在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故障保护功能以及电子停车制动功能时朝着制动盘在轴向上移动;
电磁单元,其打开或关闭以操纵调节单元并释放或施加限制力;
EPB弹簧,其固定在通过马达移动的楔运动板上,于是限制推杆轴以在电子停车制动器的操作中维持停车制动性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起动时由ECU驱动的马达转矩转化成直线运动且通过楔辊产生楔效应的楔运动板移动时,ECU关闭电磁单元的电磁线圈,于是释放推杆轴上维持制动衬块与制动盘之间接触的调节单元的限制,ECU再次驱动马达以移动楔运动板,于是就在制动衬块与制动盘之间固定给定间隙,并且打开电磁线圈以便限制推杆轴,ECU反向驱动马达以容许楔运动板返回到初始状态,由此通过采用电磁机构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测量制动衬块磨损量感知间隙超过给定间隙时,ECU驱动马达以通过采用电磁机构实施维持制动衬块给定间隙的功能。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安置在内制动衬块组件的初始位置的中央部,于是就将由推杆轴施加的作用力均一地传送给制动衬块。
20、如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支承螺母,其包括形成在其外周上的锁定部并与壳体的位置限制部相配合;
推杆轴,其包括形成在其外周上的推杆螺钉,从而旋紧在非自锁定式的支承螺母上;
掣子,其形成在无推杆螺钉的推杆轴一部分的外周上;
前、后轴承,其安置在推杆轴上掣子的前后侧;
一端固定在支承螺母上而另一端给前轴承连续施加轴向力的弹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由滚针轴承形成,其承受轴向力且并不限制旋转;
后轴承由止推轴承形成。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处于初始组装中时,弹簧设置在支承螺母与前轴承之间,以便给前轴承连续施加作用力。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单元安置在壳体中,从而使电磁线圈垂直于制动盘。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单元包括:
电磁线圈,其容纳在壳体中的一侧且通过ECU打开或关闭;
开闭杠杆,其通过在电磁线圈的操作当中突伸或回缩的可动轴像跷跷板似的绕着铰轴操纵。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杠杆包括:
压制部,其对应于电磁线圈的可动轴的运动路径定位;
掣子接触部,其自与壳体铰接的压制部的端部弯曲且绕着铰接点旋转;
接触部,其形成在掣子接触部的外表面上,于是与形成在推杆轴上的掣子接合。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杠杆包括接触坡,其沿着压制部的纵向倾斜,从而在通过电磁线圈的可动轴给压制部施加作用力时,绕着铰接点产生向下作用的力。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单元安置在壳体中,从而使电磁线圈垂直于制动盘。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单元包括:
电磁线圈,其容纳在壳体中的一侧且通过ECU打开或关闭;
开闭杠杆,其通过在电磁线圈的操作当中突伸或回缩的可动轴绕着铰轴倾斜移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杠杆包括:
压制部,其对应于电磁线圈的可动轴的运动路径定位;
掣子接触部,其垂直形成于压制部的端部且在其端部与壳体铰接;
接触部,其自掣子接触部突伸,于是与形成在推杆轴上的掣子接合。
3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PB弹簧包括:
固定部,其固定在楔运动板上;
连接部,其弯曲并延伸,从而自固定部突伸;
压制部,其自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弯曲并产生一作用力,从而在电磁线圈关闭时限制推杆轴的轴向运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PB弹簧的压制部位于后轴承的上部,于是EPB弹簧的压制部就压制设在推杆轴的掣子那侧上的后轴承,以产生限制力。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PB弹簧的压制部位于后轴承那侧,于是EPB弹簧的压制部就推动设在推杆轴掣子那侧上的后轴承,以产生限制力。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PB弹簧(50)包括EPB弹簧定位凸缘(31c),其形成在推杆轴的掣子(31a)的后侧并压制压制部,于是压制部(153)就直接压制推杆轴(31)以产生限制力。
CN2007103021599A 2007-06-25 2007-12-17 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2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62110 2007-06-25
KR1020070062110A KR100879890B1 (ko) 2007-06-25 2007-06-25 솔레노이드를 이용한 부가 기능 구현 타입 단일 모터 전자 웨지 브레이크 시스템
KR1020070062110 2007-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2812A true CN101332812A (zh) 2008-12-31
CN101332812B CN101332812B (zh) 2011-12-07

Family

ID=40092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215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2812B (zh) 2007-06-25 2007-12-17 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87950B2 (zh)
JP (1) JP5046891B2 (zh)
KR (1) KR100879890B1 (zh)
CN (1) CN101332812B (zh)
DE (1) DE102007057659B4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2375A (zh) * 2009-12-10 2011-06-15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制动系统
CN10330715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轴公差补偿装置
CN10384772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识别电子刹车系统初始位置的方法
CN104228592A (zh) * 2014-09-23 2014-12-24 上海凯腾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制动系统
CN105673740A (zh) * 2016-04-06 2016-06-15 烟台南山学院 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
CN107856657A (zh) * 2016-09-22 2018-03-3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控制器
CN108474423A (zh) * 2015-11-09 2018-08-31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CN108891402A (zh) * 2018-06-14 2018-11-27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epb失效后驻车保障装置
CN109424677A (zh) * 2017-08-29 2019-03-05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马达制动器的制动组件
CN109733366A (zh) * 2018-12-17 2019-05-10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电磁楔式制动结构及制动电能控制方法
CN111628609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制动装置及动力组件
CN114370465A (zh) * 2018-11-03 2022-04-19 达尼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111872A (ko) * 2007-06-20 2008-12-2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단일 모터형 전자제어식 웨지브레이크 장치
DE102007030780A1 (de) * 2007-07-03 2009-01-0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fahrbahnspezifischen Feststellbremsen eines Fahrzeuges
KR100897941B1 (ko) * 2007-09-12 2009-05-1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솔레노이드 보조력 생성 타입 단일 모터 전자 웨지브레이크 시스템
KR100897942B1 (ko) * 2007-09-17 2009-05-1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주차 제동력 고정 타입 단일 모터 전자 웨지 브레이크시스템
KR101197477B1 (ko) * 2007-11-15 2012-11-09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101574349B1 (ko) * 2009-09-08 2015-12-1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자 웨지 브레이크 장치
KR101660048B1 (ko) * 2010-11-16 2016-09-2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유압겸용 동력발생장치
GB2493341B (en) * 2011-07-28 2014-04-30 Bance And Company Ltd R Electrically operated brake
KR101340987B1 (ko) * 2012-02-24 2013-12-12 자동차부품연구원 이륜차용 언덕 밀림 방지 장치
CN102632873A (zh) * 2012-03-27 2012-08-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的组合制动底板及其拆装方法
US9051981B2 (en) 2013-03-01 2015-06-09 Moog Inc. Dynamic brake
KR200468917Y1 (ko) 2013-06-21 2013-09-06 (주)쿨링시스템 팬클러치용 전자식 액추에이터
KR102155831B1 (ko) * 2013-09-16 2020-09-1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유압장치를 병용하는 emb의 주차제동 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DE102014214741A1 (de) * 2014-07-28 2016-02-1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Parkbremse eines Kraftfahrzeugs
WO2020217740A1 (ja) * 2019-04-22 2020-10-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CN114483822B (zh) * 2022-03-09 2023-06-3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CN114396439B (zh) * 2022-03-09 2023-06-3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CN114382802B (zh) * 2022-03-09 2023-06-3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995A (en) * 1871-03-21 Improvement in fuel and kindling-wood
US11981A (en) * 1854-11-21 William watt
US13549A (en) * 1855-09-11 Hominy-machine
US183790A (en) * 1876-10-31 Improvement in machines for making wash-board plates
US4553643A (en) * 1983-11-09 1985-11-19 Wilcox Charles F Disc brake for trucks
EP0929757B1 (en) * 1996-10-03 2003-01-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raking system including motor-driven disc brake equipped with self-servo mechanism
JP3941243B2 (ja) * 1998-07-09 2007-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DE10154178B4 (de) 2001-05-21 2004-05-13 Estop Gmbh Elektromechanische Bremse mit Selbstverstärkung und veränderlichem Keilwinkel
JP2003222172A (ja) * 2002-01-31 2003-08-08 Tokico Ltd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SE0200495D0 (en) * 2002-02-21 2002-02-21 Haldex Brake Prod Ab A disc brake
KR100466951B1 (ko) 2002-04-01 2005-01-2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이비에스용 솔레노이드 밸브
JP2005529289A (ja) * 2002-04-26 2005-09-29 イーストップ・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機能を備える自動車ブレーキ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ような自動車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電気機械ホイールブレーキ
JP4089305B2 (ja) 2002-06-14 2008-05-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電力供給装置
KR100498693B1 (ko) 2002-07-16 2005-07-0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이비에스용 펌프 하우징
KR100465201B1 (ko) 2002-07-16 2005-01-1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안티로크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액압 제어용 전자식 밸브
JP4203362B2 (ja) * 2003-06-06 2008-1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DE10328244A1 (de) 2003-06-24 2005-01-13 Robert Bosch Gmbh Scheibenbremse mit Selbstverstärkung
US7516822B2 (en) 2003-08-14 2009-04-14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Simple electric parking brake actuator motor
DE10361264A1 (de) * 2003-12-24 2005-07-28 Robert Bosch Gmbh Selbstverstärkende elektromechanische Reibungsbremse
DE102005030620A1 (de) 2004-10-13 2006-04-2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cheibenbremse in selbstverstärkerder Bauart
DE102004054013A1 (de) * 2004-11-09 2006-05-11 Robert Bosch Gmbh Scheibenbremse
JP2006142935A (ja) * 2004-11-18 2006-06-08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駐車ブレーキ装置
KR100595379B1 (ko) 2004-12-01 2006-06-3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자 제어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펌프용 체크 밸브
JP4912670B2 (ja) 2005-11-16 2012-04-1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DE102005055295B4 (de) 2005-11-21 2014-02-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ktromechanische Bremse mit spielfreier Betätigung
KR20070062110A (ko) 2005-12-12 2007-06-1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80111872A (ko) * 2007-06-20 2008-12-2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단일 모터형 전자제어식 웨지브레이크 장치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2375A (zh) * 2009-12-10 2011-06-15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制动系统
CN103307154B (zh) * 2012-03-08 2017-07-2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轴公差补偿装置
CN10330715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轴公差补偿装置
CN10384772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识别电子刹车系统初始位置的方法
CN103847723B (zh) * 2012-12-05 2017-06-13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识别电子刹车系统初始位置的方法
CN104228592A (zh) * 2014-09-23 2014-12-24 上海凯腾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制动系统
CN108474423B (zh) * 2015-11-09 2020-04-21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CN108474423A (zh) * 2015-11-09 2018-08-31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US10697511B2 (en) 2015-11-09 2020-06-30 Knorr-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Disc brake for a utility vehicle
CN105673740A (zh) * 2016-04-06 2016-06-15 烟台南山学院 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
CN107856657A (zh) * 2016-09-22 2018-03-3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控制器
CN107856657B (zh) * 2016-09-22 2021-08-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控制器
CN109424677A (zh) * 2017-08-29 2019-03-05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马达制动器的制动组件
CN108891402A (zh) * 2018-06-14 2018-11-27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车用epb失效后驻车保障装置
CN114370465A (zh) * 2018-11-03 2022-04-19 达尼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动系统
CN114370465B (zh) * 2018-11-03 2024-04-23 达尼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动系统
CN109733366A (zh) * 2018-12-17 2019-05-10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电磁楔式制动结构及制动电能控制方法
CN109733366B (zh) * 2018-12-17 2021-04-20 江苏大学 一种电磁楔式制动结构及制动电能控制方法
CN111628609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制动装置及动力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57659B4 (de) 2012-08-30
JP5046891B2 (ja) 2012-10-10
JP2009002500A (ja) 2009-01-08
KR100879890B1 (ko) 2009-01-22
KR20080113531A (ko) 2008-12-31
CN101332812B (zh) 2011-12-07
US7987950B2 (en) 2011-08-02
DE102007057659A1 (de) 2009-01-08
US20080314695A1 (en) 200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2812B (zh) 采用电磁机构实施附加功能的单马达电动楔式制动器系统
JP6624094B2 (ja) 制動装置
EP2828132B1 (en) Brake device
US8151948B2 (en) Single motor electronic wedge brake system locking parking force
CN101386297B (zh) 产生电磁辅助力的单马达电子楔式制动系统
US6286635B1 (en) Vehicle braking system with actively controlled caliper retractor
JP2015512830A (ja) 電動式で非線形の摩擦ブレーキのためのブレーキシステム及びブレーキ方法
US20060124406A1 (en) Disk brake comprising an electromotively actuated adjust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4788921B2 (ja) 電動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WO2015146963A1 (ja) 電動式ブレーキシステム、電動式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を搭載した車両、及び電動式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2107656A (zh) 车轮制动器及其操纵方法
JP3708011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の制御装置
JP3348773B2 (ja) 車両走行制御装置
US20220396253A1 (en) Actuator for parking brake
JP2006231954A (ja)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US20160001757A1 (en) Vehicle braking system
JP5013262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3885383B2 (ja) 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JP4508117B2 (ja) 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KR101317099B1 (ko) 전자 주차 브레이크 연동 형 단일 모터 전자 웨지 브레이크시스템
US20220396252A1 (en) Parking brake actuator
JP2002115732A (ja) ブレーキ装置用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KR20090006568A (ko) 솔레노이드 미케니즘을 이용한 부가 기능 구현 타입 단일모터 전자 웨지 브레이크 시스템
KR20090006970A (ko) 솔레노이드 미케니즘을 이용한 부가 기능 구현 타입 단일모터 전자 웨지 브레이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