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224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21224A CN101321224A CNA2008100986231A CN200810098623A CN101321224A CN 101321224 A CN101321224 A CN 101321224A CN A2008100986231 A CNA2008100986231 A CN A2008100986231A CN 200810098623 A CN200810098623 A CN 200810098623A CN 101321224 A CN101321224 A CN 1013212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read
- original copy
- reading object
-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03—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electronic abutment of lines or areas independently scanned by different elements of an array or by different arr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H04N1/1934—Combination of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是: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旨在抑止沿原稿宽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图象传感器读取的各个图像情报之间所发生的原稿输送方向的偏差。对此,本发明提供以下图像读取装置。即,由多个图像传感器读取通过玻璃平台的原稿的图像信息,其中包括输送辊5,7以及带输送机构70,用于输送原稿S,使其通过玻璃平台3;以及沿原稿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图象传感器9,11,其特征为,这些图像传感器沿垂直于原稿输送方向成交错排列,带输送机构具有输送带,通过表面移动来输送表面接触的原稿,该输送带经玻璃平台中介,位于上述多个图像传感器对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装置、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载置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图像读取装置采用的读取方法,比如图9所示的专利文献特开2005-198254公开的方法,即使用在垂直于原稿S的输送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上覆盖整个原稿区域的单一图像传感器101。该图像读取装置虽然比较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信息,但是传感器尺寸必须是覆盖原稿S整个宽度区域的大型感应器,因而具有增大元件成本费用的缺点。对于可能使该问题得到解决的图像读取装置,公知有如图9(b)所示的,沿原稿宽度方向交错设置多个图像传感器201,使各个图像传感器201小型化,并且降低元件的成本费用。
图10是用于说明上述专利文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读取位置周围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棍5,用于将原稿S送往玻璃平台3;多个图像传感器9,11,呈交错配置,用于读取通过玻璃平台3的原稿S的图像信息;压板13,用于将原稿S按压在玻璃平台3上;以及,第二输送棍7,用于排出通过玻璃平台3的原稿S。在玻璃平台的原稿宽度方向两侧各设一个第一图像传感器9,该两个第一图像传感器9相对第二图像传感器11位于原稿输送方向上游。对此,相对于第一图像传感器9在原稿输送方向下游设置一个第二图像传感器11,该图象传感器11在原稿宽度方向上位于玻璃平台的中间,在原稿宽度方向上与两个第一图象传感器9的读取区域重叠。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原稿S通过玻璃平台3时,第一图象传感器9以及第二图象传感器11读取原稿S的图像信息。
通常,普通图象传感器因焦点深度浅,要求形成原稿S通过玻璃平台3时能够尽量贴紧表面的结构。为此,上述专利文献中,在配置压板13时只空出让原稿S通过玻璃平台3所需最小限度的间隙,用以引导原稿S在通过玻璃平台3时紧贴在玻璃平台3上。
但是,原稿S宽度方向上如有一部分折叠或卷起,则该部分在通过上述间隙时,会在与压板13之间发生较大的摩擦力。出于该原因,通过间隙的原稿S在宽度方向上出现较大的摩擦力偏差,使得原稿宽度方向的输送速度不一致。其结果为发生这样的问题,即有可能在图象传感器9,11分别读取的图像信息之间出现原稿输送方向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完成。其目的为提供能够抑止沿原稿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图象传感器所读取的图像信息之间发生偏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配备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即,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由多个图像传感器在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上读取通过该位置的图像读取对象的图像信息,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图像读取对象通过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以及,多个图像传感器,沿垂直于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设置,位于规定图像读取位置的对面,其特征为,多个图像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垂直于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上,各个图像传感器的读取区域相互重叠,而在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上,相邻图像传感器之间的位置相互错开,输送装置经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中介,位于多个图像传感器对面,并具有表面移动部件,通过表面移动输送表面接触的图像读取对象。
(2)根据(1)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表面移动部件是由包括驱动转动体在内的多个支承转动体架张的环状带。
(3)根据(2)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多个支承转动体被设置在多个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对面位置。
(4)根据(2)或(3)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多个支承转动体的表层由海面性质材料形成。
(5)根据(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表面移动部件被形成为,其图像读取对象输送方向的长度要比支承所述多个图象传感器的传感器筐体在图像读取对象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
(6)根据(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表面移动部件的表面为白色。
(7)根据(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检测装置,用于在被送往所述规定图像读取位置的图像读取对象通过该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之前检测该图像读取对象;以及,驱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表面移动部件的驱动,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在图像读取对象进入该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之前启动驱动,并在该图像读取对象通过该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之后停止驱动。
(8)根据(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表面移动部件由导电性部件构成。
(9)根据(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在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与多个图象传感器之间用透明部件隔开,而且,该透明部件与所述表面移动部件之间设置0.1mm以上至0.3mm以下的间隙。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读取装置,用于从图像读取对象中读取图像信息;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用于根据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信息在纪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其特征为,使用(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作为图像读取手段。
本发明中,表面移动部件被设置在多个图像传感器的对面,其间中介规定图像读取位置。该表面移动部件的表面移动引导图像读取对象通过预定的图像读取位置。此时,表面移动部件表面的移动方向与通过规定图像读取位置的图像读取对象的移动方向作相同方向转动。这样,在通过规定图像读取位置时,能够使发生在图像读取对象上的摩擦阻抗相比以往的压板13场合有所减少。因此减小了图像读取对象中沿垂直于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即宽度方向上的摩擦阻抗偏差。
本发明对于抑止沿垂直于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即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图象传感器所读取的图像信息之间产生的沿图像读取对象输送方向的偏,差具有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复印机概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该复印机中图像读取装置部分的概略结构放大图。
图3是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从玻璃平台方向观察图象传感器时的上视图。
图4是该支承该图象传感器的基部上视图。
图5是用于该图象传感器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件斜视图。
图6是该图像读取装置中进行图像处理的控制部的控制模块图。
图7是用于说明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该图像读取装置中带输送机构周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具有与整个原稿宽度相同长度的现有图象传感器的示意图。(b)是沿原稿宽度方向呈交错配置的图象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图像读取位置周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8是一例涉及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置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此,图像形成装置以复印机为例。但不局限于复印机,同样可以打印机、传真机等为例。
图1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整体结构概略示意图。该复印机50的上部载置图像读取装置1,复印机50的下部配置存放记录部件即片状纪录纸的供纸盒51、存放卷筒状纪录纸的供纸盒52以及53。存放于供纸盒51、52、53中的纪录纸分别经供纸辊51a、52a、53a提供后,由输送辊54送往上方的图像形成装置55。
图像形成装置55包括:感光鼓56,为像载置体;充电装置57,用以对感光鼓56表面均匀充电;曝光装置58,作为潜象形成装置,按照图像读取装置1读取的图像信息,在感光鼓56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59,用于把调色剂附着到感光鼓56上的静电潜像上,使静电潜像成为可视像;转印装置60,用于把感光鼓5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纪录纸上;清洁装置61,用于清除转印后留在感光鼓56上的残留调色剂;以及,定影装置62,用于固定纪录纸上的调色剂像。
如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包括:第一输送辊5,用于形成输送装置,把从插口插入的图像读取对象即原稿S输送到透明部件的玻璃平台3;多个图像传感器9,11,用于读取通过玻璃平台3的原稿S的图像;以及,第二输送辊7,用于把结束读取的原稿S朝插口相反方向排出。此外,在中介玻璃平台3位于图象传感器9,11对面位置上,配置带输送机构70,该带输送机构70包括表面移动部件即输送带71,通过表面移动,输送表面接触的原稿S。
图3是从玻璃平台方向观察图象传感器9,11时的上视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包括第一图象传感器9,用于读取由第一输送辊5输送的原稿S中的一部分,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用于读取第一图象传感器9读取后剩下的图像部份。在玻璃平台3的原稿宽度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两侧各设一个第一图像传感器9,该两个图像传感器9相对第二图像传感器11位于原稿输送方向即副扫描方向上游。对此,相对第一图像传感器9在原稿输送方向下游设置一个第二图像传感器11,该图象传感器11在原稿宽度方向上位于玻璃平台3的中央,并在原稿宽度方向上与两个第一图象传感器9的读取区域重叠。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三个图象传感器9,11,在原稿宽度方向上其各自的读取区域相互从叠,而且,相邻的图象传感器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位置呈交错配置。
在第一图象传感器9以及第二图象传感器11的内部设置照明灯15,该照明灯15以规定的光线量照射原稿S的原稿面,与原稿面上的反射图像相对应的反射光经成像透镜17在传感器基板19上的受光元件21中形成等倍成像。在此,照明灯15、成像透镜17以及传感器基板19等安装在筐体23上。
第一图象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设于箱型基部31内部。在第一图象传感器9的传感器基板19的一端上固定了一方的连接部件25,该连接部件25向第二图象传感器11突出。而第二图象传感器11的传感器基板20的两端固定了另一方的连接部件27,该另一方连接部件27向第一图象传感器9突出。
在此,首先根据图5说明连接部件25,27的具体结构。
图5中,第一连接部件25由热膨胀系数小于传感器基板19的金属形成,包括主体25a以及顶针25b。其中,圆柱部件的顶针25b转动自如地安装在主体25a上并向第二连接部件27突出。第二连接部件27由热膨胀系数小于传感器基板20的金属形成,包括主体27a、压接部27b、以及结合片27c。其中,压接部27b呈L字形状,从主体27a向连接部件25突出并压接在顶针25b上。结合片27c与直立设置于基部31上的定位顶针39相结合。连接部件25的顶针25b与连接部件27的压接部27b的压接位置被设置于图3中A和B的位置上,即第一图象传感器9读取范围与第二图象传感器11读取范围的接续位置,沿着原稿宽度方向压接顶针25b和压接部27b。此外,图3所示的平面图中连接部件25和27以斜线阴影部表示。
在基板19的另一端和设于基部31上的支架29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6,该第一弹簧26中介传感器基板19将沿原稿宽度向外的拉力赋予第一图象传感器9,这样,连接部件25与连接部件27在原稿宽度方向得以压接。在传感器基板19和传感器基板20的两端与基部31上的支架28之间分别设置第二弹簧43,该第二弹簧43将以原稿宽度方向为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的力赋予第一图像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另外,第一弹簧26和第二弹簧43固定在传感器基板19一方。
如图2和图4所示,基部31上设有调整螺钉45,通过将该调整螺钉45向上方捻动,图象传感器9,11克服第二弹簧赋予的力向上方推压,或通过向下方捻动调整螺钉45,由第二弹簧43向图象传感器9,11赋予向下方转动的力,用以进行转动方向的定位。
第一图象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由设于基部31上的支承部33支承。具体为,连接部件27的结合片27c结合于直立设置在基部31上的定位顶针39上,同时,设置于第一传感器9两端的基准顶针35a以及第二图象传感器11两端的基准顶针35b结合于形成在支承部33中的结合孔37上,用于在原稿输送方向对图象传感器9,11进行约制。
由于直立设置于基部31的定位顶针39顶碰到设于第二图象传感器11的第二连接部件27上的结合片27c,为此,图象传感器9,11相对原稿宽度方向的移动受到约制。
在支承部33的底部形成有导向孔49,将螺钉47穿过该导向孔49捻到基部31上,使支承部33固定到基部31上。还有,导向孔49在原稿输送方向的形成得较长,因此,相对基部31可在原稿输送方向上对支承部33进行位置调整。
在此,对于在基部31上装配第一图象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的方法进行说明。
当在如图4所示状态的基板31上装配第一图象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时,先将设于第二图象传感器11的基准顶针35b结合到支承部33中的结合孔37上,并将结合片27c与定位顶针39结合,在基部31上对第二图象传感器11进行定位后,在支架28上装配第二弹簧43。
接着,将设于第一图象传感器9上的基准顶针35a结合到支承部33中的结合孔37上,在基部31上将第一图象传感器9定位后,在支架29上装配第一弹簧26。
此时,由于基部31上的定位顶针39碰到设于第二图象传感器11上第二连接部件27中的结合片27c,使得图象传感器9,11相对于原稿输送方向的移动受到约制。
通过第一弹簧26对第一图象传感器9赋予沿原稿方向的向外拉力,使连接部件25的顶针25b压接到连接部件27的压接部27b上,用以在原稿宽度方向对第一图象传感器9以及第二图象传感器11定位。
通过第二弹簧43对第一图象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赋予力,使第一图象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趋向转动方向。此时,由于基部31设有调整螺钉45,可将该调整螺钉向上捻动使图象传感器9,11克服第二弹簧43赋予的力向上方推压,或将调整螺钉45向下捻,由第二弹簧43对图象传感器9,11赋予力向下方转动,在转动方向上进行定位。
支承部33的底部形成有导向孔49,其在原稿输送方向的尺寸较长,因此,通过沿导向孔49捻动螺钉47并将螺钉47捻到支承部33上,对第一图象传感器9和第二图象传感器11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进行定位。
用以上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弹簧26赋予力并压接相配的图象传感器9,11的连接部件25与连接部件27,使得图象传感器9,11经连接部件25,27的中介成为一体。
这样,即使在温度环境变化引起图象传感器发生热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图象传感器9,11在接续位置上通过连接部件25,27得以连接,因此图象传感器9,11的相对位置关系难以发生变动,防止了图象传感器9,11之间的位置偏离,并防止了在读取了的图像之间有图像偏离或图像欠缺等的发生。其结果为图像质量得以提高。
通过得到第一弹簧26赋予力的连接部件25,27,相配的图象传感器9,11之间得以连接,这与上述专利文件所述的用粘接或螺钉等结合的情况相比,可防止出现图象传感器9,11在装配前后因外力影响造成装配位置偏离的发生。这样,可以防止发生读取了的图像之间出现图像偏离或图像欠缺等,使图像质量得以提高。
通过第一弹簧26使连接部件25,27得以压接,这不但简化了图像读取装置1的结构,而且方便了图象传感器9,11的装配。
[0033]
通过第一弹簧26连接部件25,27得以压接,还使得图象传感器9,11沿原稿宽度方向装配之后,可以相对于原稿输送方向以及原稿面对顶针进行调整。
本实施方式将连接部件25,27设置为与图象传感器9,11成为一体,简化了图象传感器9,11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把连接部件25,27与图象传感器9,11分开设置,采用这种结构时,可通过对连接部件25,27使用热膨胀系数小于图象传感器9,11传感器基板19,20的材料,这样,即使在温度环境变化造成图象传感器9,11发生热膨胀时,图象传感器9,11的接续位置也不易出现变位,进一步减少发生图象传感器9,11之间位置关系的变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部件25,27接压位置设置在与其相对的图象传感器9,11读取范围的接续位置上,这使得即使在连接部件25,27与图象传感器9,11,尤其是传感器基板19,20之间由于材质上的不同所造成的热膨胀系数具有差别等情况下,接续位置也不会偏离,图象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易发生变化。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25上设有顶针25b,而且该顶针25b被压接在连接部件27的压接部27b上,这与连接部件25,27的压接面为面接触的情况相比,压接面能更加顺利动作,并方便了图象传感器9,11在装配后的位置调整。
本实施方式中,具备支承图象传感器9,11的基部31和连接基部31与图象传感器9,11的支承部33,支承部33在基部31与图象传感器9,11之间进行支承,使其能够自如地在原稿宽度方向以及原稿输送方向进行位置调整,这样,即使当温度环境变化引起图象传感器9,11向原稿宽度方向膨胀时,膨胀造成的延伸连动图像传感器9,11,使图像传感器9,11移动,由此防止出现变形。
图像传感器9,11受到支承,使其能够相对于原稿输送方向自如地进行位置调整,因此,图像传感器9,11装配到基部31之后,也能在原稿输送方向对图像传感器9,11作位置调整。
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支承图像传感器9,11作上下自如转动的基部31、设置于基部31与图像传感器9,11之间并对图像传感器9,11赋予向基部31方向转动的力的第二弹簧43、以及克服第二弹簧43赋予的力将图像传感器9,11向上方或下方推压进行调整的调整螺钉45,因此图像传感器9,11在装配之后也可以通过调整调整螺钉45,将图像传感器9,11作上下方向的转动,用以调整焦点。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原稿插口插入的如图7中左图所示的原稿S由第一输送辊5输送到玻璃平台3上。此时,如图7右图所示,当第一图像传感器9读取了被送到的原稿S的两端部分S2后,第二图像传感器11读取原稿S的中间部分S1。结束读取后该原稿图像数据如图6所示,经A/D转换电路61将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后,由延迟电路62在规定的延迟时间T内暂时存放于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另一方面,经第二图像传感器11读取的图像数据经A/D转换电路63由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后,通过图像合成电路64与暂时存放于未图示存储器中的第一图像传感器9读取的图像数据合成,并被送往未图示的图像处理电路,由图像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其结果为,获得沿原稿宽度方向排成一行的图像数据。
接下去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带输送机构70的结构以及动作。
图8为本实施方式中带输送机构70周围的结构示意图。输送机构70中具有的环状输送带71由驱动转动体的驱动辊72和从动转动体的从动辊73形成的两个支承转动体承架。驱动辊72的表层由低硬度橡胶或较硬的海面等高摩擦系数材料形成。两个支承转动体中任何一方或者双方都可作为驱动转动体。虽然驱动辊72带动的带输送驱动与第一输送辊5以及第二输送辊7的驱动之间相互独立,但因将输送速度设为相同,因此为同期读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带输送机构70在原稿输送方向仅有一个输送带71,但也可以在原稿输送方向设置两个以上输送带。如果在原稿输送方向设置两个以上输送带,则输送带被设置在分别面对第一图像传感器9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1的位置上。另外,还可在原稿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输送带。
在带输送机构70的原稿输送方向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原稿检测传感器74,75,用以作为检测手段。在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74检测到由第一输送辊5输送的原稿S前端的同时,带输送机构71开始驱动,并且,图像传感器9,11读取通过玻璃平台3上的原稿S的原稿面上的图像信息。这样,可以抑止带输送机构70的输送带71擦过玻璃平台3的上表面时造成的玻璃平台3上表面损伤等故障,并将该故障控制到最小程度。
在玻璃平台3与输送带71之间形成0.1mm以上至0.3mm以下的间隙。这样,对于没有折叠或卷起的原稿,输送带71可顺利完成输送而不会向玻璃平台3产生压力。而对于带有折叠或卷起的原稿,当该折叠或卷起部分通过间隙时,输送带71对玻璃平台3产生压力,由此可获得良好的读取。
以上所述的具备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输送辊5,7以及带输送机构70,作为输送手段,用于输送图像读取对象的原稿S,使其通过规定图像读取位置即玻璃平台3的上表面;以及多个图像传感器9,11,沿垂直于原稿S的输送方向即原稿宽度方向设置,位于玻璃平台3的对面部位,并读取通过玻璃平台3上表面的原稿S中的图像信息。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多个图像传感器9,11呈交错配置,即在原稿宽度方向图像传感器9,11的读取区域相互重叠,而在原稿输送方向相邻图像传感器位置互相交错。而且,带输送机构70通过玻璃平台3中介,被设置于图像传感器9,11的对面,并且具备输送带71作为表面移动部件,通过表面移动输送表面接触的原稿S。如此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即用压板13按压通过玻璃平板3上表面的原稿S,可以减少通过玻璃平台3上表面的原稿S所受的摩擦阻抗。这样,可减小原稿S在原稿宽度方向上产生的摩擦阻抗偏差,抑止多个图像传感器9,11所读取的各个图像信息之间在原稿输送方向上发生偏离。
上述表面输送部件也可以是辊状部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输送带71,由多个支承转动体52,73架支的环状带构成,其中包括驱动转动体的驱动辊72在内。这样,用一个输送带71便可覆盖与设置在偏离原稿输送方向位置上的多个图像传感器9,11相对面的整个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支架输送带71的多个支承辊72,73被设置在多个图像传感器9,11的对面位置,可在图像传感器9,11的读取区域上可靠地按压原稿S。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支承辊72,73表面层由海面材质形成,因此可吸收原稿S的折叠等进入间隙时的冲击。这样,抑止了原稿S的折叠部分等进入间隙时的冲击所造成的读取故障。
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带71在原稿输送方向的长度要短于支承多个图像传感器9,11的传感器筐体即基部31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这样可减小带的成本费用,提高装配和维修性能。
本实施方式采用的输送带71的表面为白色,这样可进行白色补偿,进而,在白色补偿之际,由于输送带71的驱动,减少了在输送带71受损或带有污点的位置进行读取的可能性,并有利于改善黑白线条。
本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74,作为检测手段,用于在被送往玻璃平台3的原稿S通过该玻璃平台3之前检测原稿S;以及未图示的控制部,作为驱动控制手段,根据第一原稿检测传感器74的检测结果,用于控制输送带71在原稿S进入玻璃平台3上表面之前开始驱动,并在原稿S通过玻璃平台3上表面之后停止驱动。这样的结构,可使得带输送机构70的驱动时间减少到最短,即原稿S通过玻璃平台3的所需时间,从而抑止带输送机构70的输送带71擦过玻璃平台3上表面而造成玻璃平台3上表面损伤等故障的发生,并将该故障的发生控制到最小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带71由导电性部件形成,因而电荷难于滞留在输送带71上,可抑止静电荷造成的输送故障。
本实施方式中,玻璃平台3与输送带71之间的间隙被形成在0.1mm以上至0.3mm以下的范围内,这与没有间隙的情况相比,减小了输送原稿S时与玻璃平台3上表面的摩擦阻抗,提高了输送性能。而且还有效抑止了玻璃平台3上表面受损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分为中央部分和两端部分,多个图像传感器9,11交错配置,对上述部分分别进行读取图像。但图像传感器9,11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相对读取面倾斜配置图像传感器9,11,同时读取原稿的中央部分和两端部分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由多个图像传感器在所述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上读取通过该位置的图像读取对象的图像信息,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图像读取对象通过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以及,
多个图像传感器,沿垂直于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设置,位于所述规定图像读取位置的对面,
其特征为,
所述多个图像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垂直于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上,各个图像传感器的读取区域相互重叠,而在图像读取对象的输送方向上,相邻图像传感器之间的位置相互错开,
所述输送装置经所述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中介,位于所述多个图像传感器对面,并具有表面移动部件,通过表面移动输送表面接触的图像读取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表面移动部件是由包括驱动转动体在内的多个支承转动体架张的环状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多个支承转动体被设置在多个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对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多个支承转动体的表层由海面性质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表面移动部件被形成为,其图像读取对象输送方向的长度要比支承所述多个图象传感器的传感器筐体在图像读取对象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表面移动部件的表面为白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在被送往所述规定图像读取位置的图像读取对象通过该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之前检测该图像读取对象;以及,
驱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表面移动部件的驱动,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在图像读取对象进入该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之前启动驱动,并在该图像读取对象通过该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之后停止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表面移动部件由导电性部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规定图像读取位置与所述多个图象传感器之间用透明部件隔开,而且,该透明部件与所述表面移动部件之间设置0.1mm以上至0.3mm以下的间隙。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装置,用于从图像读取对象中读取图像信息;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用于根据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信息在纪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其特征为,
使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作为图像读取手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48556 | 2007-06-04 | ||
JP2007148556A JP2008301443A (ja) | 2007-06-04 | 2007-06-04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21224A true CN101321224A (zh) | 2008-12-10 |
Family
ID=4008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986231A Pending CN101321224A (zh) | 2007-06-04 | 2008-06-03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297856A1 (zh) |
JP (1) | JP2008301443A (zh) |
CN (1) | CN101321224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4458A (zh) * | 2009-03-31 | 2010-10-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CN101857154A (zh) * | 2009-04-06 | 2010-10-13 | 佳能株式会社 | 片材输送设备 |
WO2011147050A1 (en) * | 2010-05-27 | 2011-12-01 | Colortrac Limited | Document scanner |
CN103765863A (zh) * | 2011-04-21 | 2014-04-30 | 罗思+韦伯有限责任公司 | 大型扫描系统 |
US8922849B2 (en) | 2010-05-27 | 2014-12-30 | Colortrac Limited | Document scanner |
CN109819134A (zh) * | 2019-01-24 | 2019-05-28 | 武汉恒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扫描成像的文件信息动态采集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06632A (ja) * | 2009-03-04 | 2010-09-16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写機 |
JP6094150B2 (ja) * | 2012-11-02 | 2017-03-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JP6610588B2 (ja) | 2017-03-13 | 2019-11-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6881057B2 (ja) * | 2017-06-14 | 2021-06-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搬送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US11313807B2 (en) * | 2018-08-30 | 2022-04-26 |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 Image inspection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01178A (ja) * | 1985-10-29 | 1987-05-11 | Canon Inc | 画像情報処理装置 |
JPH07199551A (ja) * | 1993-12-29 | 1995-08-04 | Toshiba Corp |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並びにこの自動原稿送り装置を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151532A (ja) * | 2003-10-20 | 2005-06-09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198667B2 (ja) * | 2003-12-12 | 2008-12-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95447A (ja) * | 2005-04-08 | 2006-10-2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イメージセンサの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7267359A (ja) * | 2006-03-03 | 2007-10-11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7
- 2007-06-04 JP JP2007148556A patent/JP200830144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
- 2008-06-03 US US12/155,369 patent/US2008029785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06-03 CN CNA2008100986231A patent/CN10132122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4458A (zh) * | 2009-03-31 | 2010-10-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CN101854458B (zh) * | 2009-03-31 | 2013-05-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CN101857154A (zh) * | 2009-04-06 | 2010-10-13 | 佳能株式会社 | 片材输送设备 |
CN101857154B (zh) * | 2009-04-06 | 2012-09-26 | 佳能株式会社 | 片材输送设备 |
WO2011147050A1 (en) * | 2010-05-27 | 2011-12-01 | Colortrac Limited | Document scanner |
US8922849B2 (en) | 2010-05-27 | 2014-12-30 | Colortrac Limited | Document scanner |
CN103765863A (zh) * | 2011-04-21 | 2014-04-30 | 罗思+韦伯有限责任公司 | 大型扫描系统 |
CN109819134A (zh) * | 2019-01-24 | 2019-05-28 | 武汉恒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扫描成像的文件信息动态采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297856A1 (en) | 2008-12-04 |
JP2008301443A (ja) | 2008-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21224A (zh)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7801471B2 (en) |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857308B2 (en) | Off-center adjustment apparatus | |
JP417610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804213B2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luding a feeding guide,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JP5045376B2 (ja) | 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5388723A (zh) |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 |
JP569180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835902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JP2750026B2 (ja) | 記録材担持手段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300172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0763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06263B2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色ずれ補正方法 | |
JP4970196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099240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6500526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7059821B2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0716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906753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323729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4366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95105B2 (ja) | 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87083B2 (ja) |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74896B2 (ja) | 転写装置およびこの転写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675488A (ja) | 定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