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7154B - 片材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7154B
CN101857154B CN2010101425797A CN201010142579A CN101857154B CN 101857154 B CN101857154 B CN 101857154B CN 2010101425797 A CN2010101425797 A CN 2010101425797A CN 201010142579 A CN201010142579 A CN 201010142579A CN 101857154 B CN101857154 B CN 101857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load
transfer device
conveying apparatus
shee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25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7154A (zh
Inventor
谷口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57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7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7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7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one or more rollers or balls and stationary pressing, supporting or gui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14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by photoelectric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20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60Optical characteristics, e.g. colour,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2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输送设备,该片材输送设备包括台板和传感器单元,其中,台板包括支撑被输送的片材的支撑面,传感器单元包括拍摄片材的图像以检测片材的移动的图像传感器。传感器单元被埋入支撑面并拍摄片材的背面侧的图像,片材被支撑于支撑面。

Description

片材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打印机中的片材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人们越来越要求具有高的打印品质的打印机,并要求打印精度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降低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期望打印机既具有更高的精度,又能降低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试图通过用图像传感器拍摄片材表面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方式来检测被输送的片材的移动,以便高精度地检测片材的移动,从而在反馈控制下输送片材。
美国专利No.7104710和美国专利No.6599042公开了涉及片材的移动检测的技术。采用这些技术,用图像传感器按时间序列(sequentially)多次拍摄被输送的片材的表面的图像,并通过进行模式匹配彼此对比这些图像,从这些图像之间的差异量检测到该片材的移动量。
所输送的片材可能上升到适当的位置的上方,这样图像传感器和片材表面之间的距离可能发生改变。而且,当所用片材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图像传感器和片材表面之间的距离也会改变。如果该现象发生,则图像传感器所拍摄的图像尺寸发生变化,将导致不能精确地检测片材的移动量。这可通过采用远心透镜(telecentric lens)或具有调焦功能的透镜作为摄像光学系统来防止。但是,这样的光学系统不适于降低成本和设备的小型化,因为这样的光学系统通常比较复杂和昂贵。
当摄像光学系统的透镜表面或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附着有灰尘时,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这将导致错误的检测。尤其地,打印头排出的部分墨滴趋于作为墨雾漂浮在喷墨打印机中,这些墨雾将附着于透镜或图像传感器的表面。
基于上述情形,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设备。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采用图像处理能可靠地检测片材的移动而不增加成本的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防止漂浮在设备中的墨雾和灰尘附着于传感器单元从而使得长时间使用时检测精度不降低的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其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片材;台板,其包括在处理位置支撑片材的支撑面;和传感器单元,其包括拍摄片材的图像以检测片材的移动信息的图像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单元被埋入支撑面,并从被支撑于支撑面的片材的背面侧拍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其包括:输送机构,其包括环绕在多个辊之间的输送带,输送机构输送与输送带接触的片材;台板,其包括在处理位置支撑输送带的支撑面;和传感器单元,其包括拍摄输送带的图像以检测输送带的移动信息的图像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单元被埋入支撑面,并拍摄被支撑于支撑面的输送带的背面侧的图像。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输送单元的横向截面图。
图4是输送单元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是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设备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输送单元的截面图。
图9是输送单元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台板(platen)的支撑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示出了设备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组成仅为示例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高精度检测物体移动的打印机和其他设备所使用的移动检测技术中。本发明可应用于输送物体并使用处理单元检测、读取、处理或标记物体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示例包括制造业、物流业和其他产业所用的打印机、扫描仪等。
以下将以喷墨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不仅可以应用于单一功能的打印机,还可以应用于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等的多功能打印机。可使用多种喷墨打印方法,例如:使用放热体的方法、使用压电装置的方法、使用静电元件的方法和使用微型电子机械系统装置的方法。打印方法不限于喷墨打印,也可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和热转印方法等多种方法。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片材(sheet)”是指由比如纸、塑料、薄膜、玻璃、陶瓷或树脂等材料制成的片状或板状物体。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该喷墨打印机包括:给送单元11、输送单元20、打印处理单元13和恢复机构14。该喷墨打印机还包括控制打印机中所包括的单元的控制器100。控制器100与控制单元对应。控制器100包括CPU101、存储器102和多个I/O接口。尽管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控制器100,控制器100实际上被配置于打印机的壳体内。
给送单元11将片材供给到打印机。片材从容纳在给送单元11中的堆叠的片材分离出来后,片材被一张接一张地给送至输送单元20。输送单元20在打印过程中沿副扫描方向输送片材。从给送单元11中给送来的片材被夹在辊对之间并被沿副扫描方面输送。辊对包括:输送辊21,其由马达26转动;和夹紧辊(pinch roller)22,其通过被向输送辊21施力而由输送辊转动。台板24包括当片材在打印位置被输送时,从下方支撑片材的支撑面。当完成在片材上的打印时,片材被排出辊23和直齿辊(spur roller)25排出到壳体外。排出辊23与输送辊21同时转动,直齿辊25由排出辊23转动。打印处理单元13包括其上布置有打印头和墨的滑架。滑架沿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副扫描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滑架由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着导轨往复运动,该驱动机构包括滑架马达和传递滑架马达的转动的带。线性编码器被设置用于检测滑架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备是所谓的串行打印机。打印头以与滑架的往复运动(主扫描方向)同步的方式进行打印,并且片材被输送预定的距离(副扫描),如此交替,在整个片材上进行打印。恢复机构14被设置在当滑架位于导轨右端时,面对打印头的位置。恢复机构14对打印头进行恢复操作,比如清理喷嘴表面、通过抽吸去除喷嘴堵塞及通过加盖防止打印头干燥。
以下参照图2详细说明输送单元20。片材检测器15检测从给送单元11中给送的片材的前端。夹在包括输送辊21和夹紧辊22的辊对之间的被输送的片材在打印位置被支撑于台板24的支撑面。因此,能够精确地控制打印位置处片材S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打印位置处片材表面和打印头之间的距离)。传感器单元200被埋入该支撑面,以通过进行如下所述的图像处理来检测片材的移动。编码器被设置用于检测输送辊21的转动,其中输送辊21是辊对中的一个辊。该编码器是旋转编码器(旋转角度编码器),其包括码盘16和读取器17。码盘16与输送辊21的轴同轴,并沿其圆周包括大量切口。读取器17检测码盘16中的切口。读取器17是以光学方式读取编码的光电断路器。编码器获得与输送辊21的转动角度对应的检测信号(脉冲信号)。基于该检测信号,控制器100对马达26的驱动进行反馈控制。
以下详细说明传感器单元200。图3是输送单元20的传感器单元200的横向截面图,图4是其部分纵向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传感器单元200的主要构造的立体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200被埋入台板24的支撑面24a,用以从片材的背面侧拍摄被支撑于支撑面24a的片材的图像。
传感器单元200包括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和照明单元。光电探测器包括与摄像元件相对应的图像传感器32和与成像光学系统相对应的棒形透镜阵列(rod lens array)34。照明单元包括与光源相对应的发光元件33和与照明光学系统相对应的导光体(light guide)36。图像传感器32和发光元件33安装在位于传感器单元200的下部的传感器基板31上。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盖35被安装到传感器单元200的与传感器基板31相对(opposite)的上部。传感器单元200透过传感器盖35照明片材S的背面侧并拍摄片材S的背面侧的图像。
用于供传感器单元200埋入的通孔被形成于台板24中的如下位置,该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台板24的中央附近(见图2)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上位于打印头的正下方。传感器基板31以堵住通孔的方式被通过热嵌塞(thermal caulking)直接固定在台板24的下表面上。包括在光电探测器中的棒形透镜阵列34被设置在图像传感器32的正上方,该图像传感器32安装于传感器基板31(打印头侧)。棒形透镜阵列34利用粘合剂被直接固定于台板24。传感器盖35被设置在棒形透镜阵列34的上方。传感器盖35防止墨雾和异物从打印头侧进入传感器单元200中。当片材被支撑在台板24上时,传感器单元200的组成部件被配置在由传感器盖35从上方、由传感器基板31从下方围成的闭合空间内。因此,可防止异物附着在传感器单元200内。传感器盖35不限于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板状构件。传感器盖35可以是不透明的板状构件,其中在光通过的位置形成通孔(切口)。包括在照明单元中的导光体36以与待拍摄图像的片材表面成预设角度的方式引导来自发光元件33的光,该发光元件33安装在传感器基板31上。与棒形透镜阵列34一样,导光体36利用粘合剂被直接固定于台板24,从而能够高精度地照明片材的位置。
如图5所示,图像传感器32和发光元件33被安装在传感器基板31的表面上。图像传感器32是CCD阵列传感器或CMOS阵列传感器。图像传感器32包括以例如512像素(副扫描方向)×12像素(主扫描方向)的矩阵排列的敏感元件。像素的数量和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的纵横比不限于此,而可以适当地设计。发光元件33是比如LED、OLED或半导体激光器等光源。发光元件33被沿图像传感器32的纵向方向排列,从而以均一的强度照明图像传感器32的摄像区域(具有狭窄形状)。
模拟前端电路被安装在传感器基板31上,以用于对图像传感器32的信号进行A/D转换。传感器基板31具有与电缆相连的连接器。通过电缆,传感器单元200向外界发送或从外界接收信号,例如,电源信号、控制照明单元的控制信号和来自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出信号。传感器单元200通过电缆被电连接到控制器100,控制器100控制传感器单元的操作并处理输出信号。
以下将说明通过基于由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而检测片材的移动信息(移动量或移动速度)的方法。通过在预设定时按时间序列拍摄被照明单元照明的片材的表面状态(例如纸的纤维图案)的图像,图像传感器32获得图像数据。例如,预设定时是片材被输送一行之前或被输送一行之后的定时。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图像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器100。基于在不同定时按时间序列获得的图像数据,控制器100通过进行包括相关性计算在内的图像处理计算出片材的移动量。在连续的片材给送的各步骤中,片材移动前所获得的图像被记作第一图像数据,片材移动后所获得的图像被记作第二图像数据。在第一图像数据的有限的部分中设定矩形相关窗(correlation window)。与相关窗对应的图像数据被记作样本(template),图像数据中相关窗的位置被记作样本位置。通过利用在某一定时(片材被移动前)获得的第一图像数据中和按时间序列在另一定时(片材被移动后)获得的第二图像数据中设定的相关窗的样本,使用相关性计算进行模式匹配。通过进行模式匹配,检测第二图像数据中的与第一图像数据中的样本对应的样本位置。基于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中的样本位置,计算出这些位置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差,并能够计算在获得第一图像数据的时刻和获得第二图像数据的时刻之间的过程中片材的移动量。模式匹配是通过计算图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检测在图像数据中具有特定模式的图像的位置的方法。区域匹配(窗匹配)被用作相关性计算方法。具体地,可运用已知的算法,例如绝对误差和(SAD)法、方差和(SSD)法、归一化相关系数(NCC)法或者纯相位相关(POC)法。通过对计算后的相关值进行插值,例如,抛物线拟合,能够以亚像素精度(sub-pixel precision)检测位置。
除模式匹配方法外,可采用已知的用于图像处理的获取移动信息的方法。这样的方法的示例包括:通过对多个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检查各频率的一致性的方法;和通过仅提取图像的图像像素值为峰值的部分来获得位置差异量的方法。所计算的移动信息不局限于移动量。还能够计算:移动速度,即单位时间的移动量;和移动的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
以下将参照图6的流程图说明打印机的操作顺序。步骤S1中,打印开始命令启动片材的给送。步骤S2中,判断片材检测器15是否检测到片材的前端。继续给送片材直至检测到片材的前端(步骤S2中的“是”)。当片材正确到达输送单元20时,输送辊21开始输送片材。步骤S3中,在基于旋转编码器所检测到的输送辊21的转动角度对输送辊21进行反馈控制的状态下,输送片材。可通过图像传感器32拍摄的图像来检测片材是否已经到达传感器单元200的摄像区域。步骤S4中,图像传感器32检测是否存在片材。如果检测到了片材(步骤S4中的“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5。步骤S5中,旋转编码器和图像传感器32两方检测片材的输送信息,旋转编码器和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检测值被存储在控制器100的存储器中。如上所述通过利用图像传感器32进行图像处理来检测移动信息。
步骤S6中,通过将存储器中储存的检测值彼此进行对比,计算差异量,并且判断差异量是(“是”)否(“否”)等于或小于容许量。如果步骤S6中的判断是“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7。如果步骤S6中的判断是“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10。步骤S7中,在至少基于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片材的输送控制的同时进行打印。能够使用图像传感器32和编码器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输送控制。步骤S8中,重复步骤S7的操作,直至判断片材上的图像打印完成(“是”)。步骤S9中,仅使用编码器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片材的输送控制。步骤S12中,排出片材,并打印操作完成。
如果操作从步骤S6进行到步骤S10,则在仅使用编码器所获得的检测值对片材进行输送控制的状态下进行打印。这种情况下,不使用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检测值是因为如果步骤S6中判断出这两个检测值彼此存在实质差异,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检测值就不可靠。例如,当由于片材非常光滑且图像对比度低时,不能获得模式匹配,此时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检测值是不可靠的。因此,仅使用编码器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输送控制,该检测值具有一定的精度。步骤S11中,重复步骤S10的操作,直至判断出片材上的图像打印已完成(“是”)。图像形成完成后,操作进行到步骤S12,并且在片材被排出后结束打印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输送片材的输送机构是将片材夹在其间的辊对。相反,第二实施方式包括环绕(loop over)在多个辊上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在将片材保持在输送带上的状态下移动。即,输送带和片材彼此接触,输送带输送片材。其他组成部件,例如给送单元、打印处理单元、恢复机构、控制器和壳体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似。因此,此处略去对这些组成部件的描述。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输送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输送单元的横向截面图。输送带40像履带一样环绕驱动辊41和从动辊42。在打印过程中,马达的驱动力通过驱动机构46被传递到驱动辊41的轴41a,从而使轴41a沿图7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当驱动辊41转动时,使输送带40和从动辊42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转动。从动辊42被弹性构件沿朝下游方向(离开驱动辊41的方向)施力。因此,输送带40以预设的张力环绕驱动辊41和从动辊42。
台板43以面对打印头的方式被布置于驱动辊41和从动辊42之间、及输送带40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位置。由设备框架在台板43的两侧支撑台板43。台板43延伸穿过输送带40围绕的空间。台板43的上表面包括从下方支撑输送带40的背面侧(里侧)的支撑面43a(图7中虚线所示,因为支撑面43a位于输送带40的下方)。输送带40被压靠在支撑面43a上,从而确定了打印位置上输送带40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因此,当片材S在输送带40上被输送时,可正确地控制片材S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片材S的表面和打印头之间的距离)。传感器单元300被埋入支撑面43a。传感器单元300通过进行如下的图像处理检测输送带40的移动。传感器单元300被设置于台板43的支撑面43a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端部处且在副扫描方向上位于打印头的正下方的位置(图7中虚线所示)。
在输送带40位于夹紧辊22和驱动辊41之间的状态下,夹紧辊22在面对驱动辊41的位置被朝向输送带40施力。夹紧辊22由输送带40转动。夹紧辊22用于将片材S平滑地输送到输送带40。输送带40的表面由充电机构充电,使得输送带40对放置在输送带40上的片材S施加静电引力。该静电引力防止片材S在输送带40上滑动,使得不会发生不期望的片材S和输送带40之间的未对准现象。编码器47检测驱动辊41的转动。和图2的情形一样,编码器47是包括码盘和读取器的旋转编码器(旋转角度传感器),码盘与驱动辊41的轴41a同轴,读取器检测沿码盘的圆周形成于码盘的大量切口。编码器获得代表驱动辊41的转动角度的检测信号(脉冲信号)。基于该检测信号,控制器对转动驱动辊41的马达进行反馈控制。
以下将详细说明传感器单元300。图8是输送单元的传感器单元300的横向截面图,图9是传感器单元300的部分纵向截面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300埋入台板43的支撑面43a。传感器单元300从输送带的背面侧拍摄输送带40的图像,该输送带40被支撑于支撑面43a。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检测片材的移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检测输送带40的移动从而检测片材的移动。因为上述的静电引力使得片材S与输送带40紧密接触,片材S在输送带40上不移位,从而通过检测输送带40的移动能够正确地检测片材的移动。基于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检测移动信息的图像处理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相似。因此,此处略去该方法的描述。
传感器单元300包括光电探测器和照明单元。光电探测器包括与摄像元件相对应的图像传感器32和与成像光学系统相对应的棒形透镜阵列34。图像传感器的结构、形状和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似。照明单元包括光源基板44,在光源基板44上安装有比如LED、OLED或半导体激光器等发光元件44a。光源基板44利用粘合剂被固定于台板43。光源基板44从输送带40的背面侧以预设的照射角度照明输送带40。发光元件44a被沿图像传感器32的纵向方向排列,以均匀照明图像传感器32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摄像区域。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光源基板44和传感器基板31互不相同,并且被彼此独立地固定于台板43。然而,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发光装置也可设置于传感器基板31。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可用非阵列透镜代替棒形透镜阵列34,并可以使用包括图像传感器32和成像光学系统的模块。通过将该图像传感器32布置在非常靠近摄像表面的位置,可省略成像光学系统。
图10是传感器单元300附近的台板的支撑面43a的放大图。传感器单元300被台板肋43b围绕。台板肋43b从支撑面突出并接触输送带40。这样,传感器单元300的组成部件被设置在由输送带从上方并由传感器基板31从下方围成的闭合空间内。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异物附着到传感器单元300的内部。
输送带40的在图像传感器32的摄像区域附近的部分表面(背面)被粗糙化,使得在该面上形成微小的突起和凹坑。将输送带40的表面的其他部分制成更光滑(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以提高静电引力的效果。当传感器单元300照明输送带40上的微小的突起和凹坑时,出现对应于表面突起和凹坑的阴影。通过拍摄该阴影的图像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数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图像处理,并更为精确和可靠地进行移动检测。可选地,在输送带40的在图像传感器32的摄像区域附近的表面(背面)上沿片材输送方向(输送带移动方向)以不均匀的间距刻印大量标记(mark)。
施压构件45在传感器单元300上方的位置将输送带40压靠台板43的支撑面。施压构件45在主扫描方向上被设置于支撑片材的区域的外侧位置,从而施压构件45不与片材接触。施压构件45防止在输送片材时输送带40升起到台板43的支撑面上方。因此,即使光电探测器的棒形透镜阵列34的聚焦深度小,也能适当地拍摄输送带40的图像。
以下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打印机的操作顺序。步骤S21中,打印开始命令启动片材的给送。步骤S22中,判断片材检测器15是否检测到片材的前端。继续给送片材直至检测到片材的前端(步骤S22中“是”)。当片材正确到达输送单元20时,输送辊21开始输送片材。步骤S23中,至少基于图像传感器32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片材的输送控制,并且进行打印。能够通过使用图像传感器32和编码器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输送控制。步骤S24中,重复步骤S23的操作直至判断出片材上的图像形成已完成(“是”)。步骤S25中,仅使用编码器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片材的输送控制。步骤S26中,片材被排出,打印操作完成。
操作顺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像形成过程中使用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检测值进行输送控制。这是因为拍摄了比片材更稳定地移动的输送带40的图像,来取代拍摄片材的图像。因为如上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被粗糙化以形成微小的突起和凹坑,可获得具有合适的对比度的图像数据,从而与拍摄片材的图像的情形相比,能够稳定地进行检测。
采用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设备,能够通过图像处理检测片材的移动,而不增加设备的成本。因为传感器单元被埋入台板的支撑面,并且从片材或带的背面侧拍摄片材或带的图像,可防止在设备中漂浮的墨雾和灰尘附着于传感器单元。因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防止检测精度的降低。
传感器单元的照明单元的组成部件(光源和照明光学系统)和光电探测器的组成部件(图像传感器基板和成像光学系统)被直接固定于台板。因此,能够使组成部件的光学性能波动最小化。因为传感器单元被配置于打印头的正下方,能够获得打印位置处的正确的移动信息。
尽管参照典型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全部变型及等同构造和功能。

Claims (26)

1.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其包括: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片材;
台板,其包括在处理位置支撑所述片材的支撑面;和
传感器单元,其包括拍摄正在所述台板上被输送的所述片材的图像以检测所述片材的移动量或移动速度的图像传感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被埋入所述支撑面,并从被支撑于所述支撑面的所述片材的背面侧拍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照明所述片材的照明单元,
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来自被照明的片材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和将该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朝向所述片材引导的照明光学系统,
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图像传感器被安装于基板,并且所述照明光学系统被固定于所述台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将光从所述片材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引导的成像光学系统,
所述成像光学系统被固定于所述台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埋入所述支撑面的所述传感器单元被布置在当所述片材被支撑在所述支撑面上时被闭合的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单元,其处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以获得所述片材的移动量或移动速度,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是通过在输送所述片材时利用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不同定时拍摄所述片材的图像来获得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获得的移动量或移动速度控制对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夹持并输送所述片材的辊对和检测所述辊对中的一个辊的转动的编码器,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编码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对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印处理单元,其包括在所输送的所述片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头,
其中,在所述处理位置在所述片材上进行打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在片材输送所沿的副扫描方向上被布置于所述打印头的正下方。
11.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其包括:
输送机构,其包括环绕在多个辊之间的输送带,所述输送机构输送与所述输送带接触的片材;
台板,其包括在处理位置支撑所述输送带的支撑面;和
传感器单元,其包括拍摄所述输送带的图像以检测所述输送带的移动量或移动速度的图像传感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被埋入所述支撑面,并拍摄被支撑于所述支撑面的所述输送带的背面侧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照明所述输送带的照明单元,
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来自被照明的输送带的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源基板,所述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光源基板,
光学系统被固定于所述台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将光从所述输送带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引导的成像光学系统,
所述成像光学系统被固定于所述台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被埋入所述支撑面的所述传感器单元被布置于由所述输送带闭合的空间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单元,其处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以获得所述输送带的移动量或移动速度,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是通过在所述输送带被移动时利用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不同定时拍摄所述输送带的图像来获得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获得的移动量或移动速度控制对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检测多个辊中的一个辊的转动的编码器,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编码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对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辊包括被施加了驱动力的驱动辊和由所述输送带转动的从动辊。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所述输送带带电从而使所述输送带静电吸引所述片材的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施压构件被布置于所述传感器单元上方以将所述输送带压向所述支撑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压构件在主扫描方向上被布置于所述片材被支撑的范围的外侧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输送带的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区域附近的表面粗糙化,在所述输送带的表面形成微小的突起和凹坑,并且所述图像传感器拍摄所述突起和凹坑的图像。
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带的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区域附近的表面上沿输送方向以不均匀的间距形成多个标记,并且所述图像传感器拍摄所述标记的图像。
2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印处理单元,其包括在所输送的所述片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头,
其中,在所述处理位置进行打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在片材输送所沿的副扫描方向上被布置于所述打印头的正下方。
CN2010101425797A 2009-04-06 2010-04-02 片材输送设备 Active CN101857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2314A JP2010241558A (ja) 2009-04-06 2009-04-06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9-092314 2009-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7154A CN101857154A (zh) 2010-10-13
CN101857154B true CN101857154B (zh) 2012-09-26

Family

ID=4282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25797A Active CN101857154B (zh) 2009-04-06 2010-04-02 片材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28261B2 (zh)
JP (1) JP2010241558A (zh)
CN (1) CN1018571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8268B2 (en) * 2009-02-05 2013-01-08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media sheets in a printer
JP5495716B2 (ja) * 2009-10-30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検出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13018653A (ja) * 2011-06-16 2013-01-31 Canon Inc 斜行補正を行う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後処理装置
JP6236766B2 (ja) * 2012-11-09 2017-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6071526B2 (ja) * 2012-12-2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080711B2 (ja) * 2013-07-08 2017-02-15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451168B2 (ja) * 2014-09-18 2019-0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ガイド部材及び搬送装置
JP6425585B2 (ja) * 2015-03-03 2018-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13870348B (zh) * 2021-09-18 2023-06-20 优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定位方法、装置及摆串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2688A (zh) * 2003-05-28 2005-02-02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583535A (zh) * 2003-08-18 2005-02-23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584749A (zh) * 2003-05-28 2005-02-23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01321224A (zh) * 2007-06-04 2008-12-1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1251A (en) * 1974-07-31 1976-04-20 Bunker Ramo Corporation Document positioning means for printing apparatus
US4743974A (en) * 1986-12-18 1988-05-10 Xerox Corporation Dual scanning array raster input scanner
JPH06113068A (ja) * 1992-09-28 1994-04-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
TW305035B (zh) * 1993-01-19 1997-05-11 Canon Kk
US5992973A (en) * 1998-10-20 1999-11-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printing registered color images
JP2000289252A (ja) * 1999-04-02 2000-10-17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位置合わせ方法
DE10135010A1 (de) 2000-08-23 2002-03-0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Anordnung zum Steuern des Transportes von Druckprodukten durch eine drucktechnische Maschine
JP4366150B2 (ja) 2003-09-05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922379B2 (ja) * 2004-07-02 2007-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7706030B2 (en) * 2006-04-21 2010-04-27 Xerox Corporation Document illuminator with parabolic optical element
JP4678010B2 (ja) * 2007-05-31 2011-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液体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2688A (zh) * 2003-05-28 2005-02-02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584749A (zh) * 2003-05-28 2005-02-23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583535A (zh) * 2003-08-18 2005-02-23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21224A (zh) * 2007-06-04 2008-12-1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297069A 2008.12.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7154A (zh) 2010-10-13
JP2010241558A (ja) 2010-10-28
US8628261B2 (en) 2014-01-14
US20100254744A1 (en) 201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7154B (zh) 片材输送设备
US80429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riage
US7591467B2 (en) Sheet detecting device for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8976409B2 (en) Large sheet image on paper registration
US85449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96761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origin of conveying roller
US10788814B2 (en) Encoder, robot, and printer
CN102689807B (zh) 纸张输送装置、具备其的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93680A (ja) 移動検出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6881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608361B2 (ja) スキャナ
US8052244B2 (en) Moveable sensor array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location of calibration fault
US20100157328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force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US7780085B2 (en) Round surface scanner
JPH05167801A (ja) 浮動バックストップを備えたスキャナ
JP2011218627A (ja) 記録装置
US8319806B2 (en) Movement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7011531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intenance-recovery mechanism, and suction pump
KR100277775B1 (ko) 복합기기의 셔틀스케너를 이용한 용지감지방법
EP1655252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and tracking printable material
JP745965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US10556764B2 (en) Senso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CN112703114B (zh) 印刷系统以及罐体的制造方法
JP2005041124A (ja) 記録装置
JP348336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