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4361A - 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4361A
CN101314361A CNA2008101103067A CN200810110306A CN101314361A CN 101314361 A CN101314361 A CN 101314361A CN A2008101103067 A CNA2008101103067 A CN A2008101103067A CN 200810110306 A CN200810110306 A CN 200810110306A CN 101314361 A CN101314361 A CN 101314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cam
support
supporting yoke
clea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03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4361B (zh
Inventor
宋浚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4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4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4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4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62D3/1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62D3/1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 B62D3/123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characterised by pressure yo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26Racks
    • F16H55/28Special device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 F16H55/283Special device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using pressure yo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42Directly cooperating gears
    • Y10T74/1967Rack and pin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包含:一支撑轭,其包含至少一第一导引部,沿其周长而设置,从第一宽部延伸到第一窄部,及至少一第一固定槽设于第一宽部上;一凸轮,其包含至少一第二导引部,沿凸轮的周长而设置,从第二宽部延伸到第二窄部,及至少一第二固定槽设于第二宽部上;至少一间隔组件,其位于第二导引部上且部份突出所述第二导引部;至少一弹性组件位于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之间;以便当支撑轭因为抵接齿条杆的摩擦等因素而磨损时,藉由设于支撑轭的第一固定槽与凸轮的第二固定槽之间的弹性组件的弹力,使凸轮相对于支撑轭产生相对旋转运动,间隔组件将支撑轭推向齿条杆方向,以便使间隔组件与支撑轭之间维持一预设的间距,因此使支撑轭维持一预设程度的空隙。

Description

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包含一凸轮、一间隔组件及一弹性组件,当支撑轭因为抵接齿条杆的摩擦等因素而磨损时,藉由设于支撑轭与凸轮之间的弹性组件的弹力,使凸轮相对于支撑轭产生相对旋转运动,间隔组件将支撑轭推向齿条杆的方向,以便使间隔组件与支撑轭之间维持一预设的间距,因此使支撑轭维持一预设程度的空隙。
【背景技术】
一转向装置是一装置,其用以允许一驾驶员依照他的需求来改变车辆的行进方向,亦即可改变旋转中心的一辅助装置,其中车辆的前轮是可相对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以使车辆转到所需的方向。
图1是一典型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如图1所示,一常见的转向装置包含:一设于一驾驶座的方向盘100;一连接方向盘的转向轴105;一将转向轴固定于一底盘的转向柱103;一齿轮箱130,包含:一齿条110及一小齿轮120,所述小齿轮120可将转向轴105输入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一齿条杆140,其两端各具有一内球形接头135;一连结杆150,其一体成型形成内球形接头135的一球部;及一外球形接头155形成在连结杆150的一端。再者,所述连结杆150是连接于外球形接头155,使得连结杆150连接于一轮胎158的一关节159上。
图2是一习用的齿条及小齿轮型的齿轮箱的侧面剖视图。所述齿轮箱130包含一小齿轮轴276、一齿条杆140、一支撑轭260、一轭部弹簧263、一轭部栓塞265及一齿条箱270。如上所述,齿条及小齿轮型的齿轮箱130将转向轴105输入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
所述小齿轮轴276接受一旋转力,其是来自与转向轴105连接的一输入轴,因而将此旋转力传送到齿条杆140。小齿轮轴276经由一扭力条连接输入轴,及一小齿轮120卡掣于所述齿条110并形成在所述小齿轮轴276的一端。
齿条杆140与小齿轮轴276组合,以便转换旋转运动为直线运动。齿条杆140为一杆状,延伸介于两个前轮之间,其两端各设有一内球形接头135。一齿条110卡掣于小齿轮轴276的小齿轮,并设于所述内球形接头135之间。
所述支撑轭260适度的维持一介于齿条杆140与小齿轮轴2765间的空隙,因而使力量平顺的传递。支撑轭260位于齿条110所在表面相对的一侧,也就是位在齿条杆140的后表面,支撑轭260插入一具有一圆孔的齿条箱270内,以此方式使其具有一能向前及向后移动的结构。
所述支撑轭260具有一圆柱形状,以便在齿条箱270的汽缸内向前及向后滑动。以及,支撑轭260的一前部与齿条杆140接触,其具有一半圆形的凹槽,以便紧密的与齿条杆140的后表面接触。
再者,为有效传递力量,必须使齿条杆140与支撑轭260相互紧密接触,且轭部弹簧263设于支撑轭260的后侧,以便在一预设的压力下推动支撑轭260,因此补偿齿条杆140与支撑轭260间产生的空隙。
如此支撑轭260具有一抵接齿条杆140后表面的滑动摩擦力。因此,为了防止齿条杆140摩损,或防止因为摩擦产生的噪音,故使用由塑料材质制成的支撑轭260,其相较于齿条杆140为软的材质。
一轭部弹簧263的功能为产生一压力,以使支撑轭260与齿条杆140紧密接触,通常使用一螺旋弹簧作为轭部弹簧。所述轭部栓塞265位于轭部弹簧263的后表面,以支撑轭部弹簧263。
轭部栓塞265支撑轭部弹簧263,使轭部栓塞265施加压力予支撑轭260。通常,轭部栓塞265具有一公螺纹,以便与一具有母螺纹的齿条箱270相互组合。轭部栓塞265的后表面设有一可插入一扳手的槽。因此,当组合轭部栓塞265时,或齿条杆140和小齿轮轴276间产生空隙时,轭部弹簧263的张力能通过扳手扳紧轭部栓塞265而加以调整。
就构造来说,齿条杆140和小齿轮轴276间的空隙能以简单方法补偿,亦即是可通过轭部弹簧263压迫习用支撑轭260,使轭部栓塞265与支撑轭260之间有一大约0.05mm的间隙。
然而,经过长期使用后,支撑轭260会移向齿条杆140,因而使轭部栓塞265与支撑支撑轭260的间隙增加。结果,轭部栓塞265与支撑支撑轭260会因为振动彼此碰撞,因此而产生噪音。为了防止因摩擦产生的噪音,轭部栓塞265必须一再的调整。也就是说,维护作业必需经常反复拆装整个转向装置。因此,需要一种装置,不需要拆开调整而能自动补偿空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先前技术发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包含:一支撑轭,其包含至少一第一导引部,其沿周长而设置,从第一宽部延伸到第一窄部,及至少一第一固定槽设于第一宽部上;一凸轮,其包含至少一第二导引部,其沿凸轮的周长而设置,从第二宽部延伸到第二窄部,及至少一第二固定槽设于第二宽部上;至少一间隔组件,其位于第二导引部上且部份突出所述第二导引部;至少一弹性组件位于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之间;以便当支撑轭因为抵接齿条杆的摩擦等因素而磨损时,藉由设于支撑轭的第一固定槽与凸轮的第二固定槽之间的弹性组件的弹力,使凸轮相对于支撑轭产生相对旋转运动,间隔组件将支撑轭推向齿条杆方向,以便使间隔组件与支撑轭之间维持一预设的间距,因此使支撑轭维持一预设程度的空隙。
依照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其能自动调整一具有齿条及小齿轮型的齿轮箱的支撑撑轭,本装置包含:一支撑轭,与齿条杆的一侧接触以便支撑齿条杆;至少一凸轮,与支撑轭的一侧组合以便支撑支撑轭;一轭部栓塞,设于凸轮的一侧以便支撑凸轮,并与一齿条箱组合;以及一轭部弹簧,其设于支撑轭的一侧,施用一弹力使支撑轭朝向齿条杆推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典型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图2是一习用的齿条及小齿轮型的齿轮箱的侧面剖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底视图。
图3c是图3b延剖线A-A的剖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凸轮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凸轮底视图。
图4c是图4b延剖线B-B的剖视图。
图4d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间隔组件的立体图。
图4e是图4a延剖线C-C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支撑轭、凸轮及轭部栓塞的组合爆炸图。
图5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支撑轭、凸轮及轭部栓塞的组合立体图。
图5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轭空隙调整后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的立体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剖视图。
图6b是图6a局部放大”a”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本发明的更好的实施例请参考附图所示。在接下来的描述及图式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类似的组件,重复的相同或类似的组件的说明将被省略。
一间隔组件设在一支撑轭及一凸轮之间,它们彼此接触,以及一弹性组件设在凸轮中。在每一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间隔组件及弹性组件,是关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和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
图3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立体图。图3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底视图。以及,图3c是图3b延剖线A-A的剖视图。
如图3a、3b及3c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示,一支撑轭300至少包含一第一导引部330沿其周长设置,从第一宽部310延伸到第一窄部320,及至少一第一固定槽340设于第一宽部上310。
于此,第一宽部310上设有第一固定槽340。另外,如图3a所示的一条延伸自第一宽部310的延伸线,第一窄部320是位在此延伸上一个第一宽部的起点与第一导引部330之间。
至少一第一导引部330沿圆周设于支撑轭300的一端,从第一宽部310延伸到第一窄部320,并具有一延伸的形状。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图示三个第一导引部330沿支撑轭300的圆周设置。然而,第一导引部330的数量不受限于第一实施例,因此其数量有可能小于二个或大于四个。
在一设有三个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第一导引部330的情形,形成在在第一导引部330上的第一宽部310之延伸线之间的最佳角度是120°(见图3b)
第一导引部330作为一引导作用,以便一间隔组件460(见图4d)插入一凸轮(见图4a)的插槽450(见图4a)内,其依照凸轮400的转动而与第一导引部330接触,第一导引部330延伸自从第一宽部310到第一窄部320,且对应于凸轮的第二导引部430(见图4a)。
也就是说,第一宽部310与凸轮400的第二宽部410(见图4a)接触,而第一窄部320与凸轮400的第二窄部420(见图4a)接触。就此而论,当支撑轭300与凸轮400彼此组合时,支撑轭300与凸轮400组合的外形相似于习用的支撑轭260(见图2)。
所述第一宽部310具有一第一固定槽340,其设于第一宽部310上。
所述第一宽部310具有一第一固定槽340,其设于第一宽部310上,其凹设的方向与第一窄部320的方向相反。当凸轮400的第二宽部410与第一宽部310组合时,第一固定槽340相对应于第二宽部410上的第二固定槽440,因此,第一固定槽340提供一介于第一固定槽340与第二固定槽440间之空间,供放置一弹性组件470(见图4a)在其中。
第一固定槽340较佳的直径是正好比照弹性组件470的直径,以及第一固定槽340的深度是视弹性组件470的弹性需要而定。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虽然图式的每一个第一固定槽340是位在三个第一宽部310上,第一宽部310的数量亦能小于二个或大于四个,所以第一固定槽340的数量最佳是决定于第一宽部310的数量。也就是说,这里并不限制第一固定槽340的数量要等于第一宽部310的数量。因此,对于数量少于第一宽部310的固定槽340,其可分散在数个第一宽部310上。
最佳的情况为,从第一宽部310延伸到第一窄部320的第一导引部330的斜面(此斜面等于凸轮400的第二导引部430的斜面)是形成为能在支撑轭300的第一导引部330与凸轮400的第二导引部430之间依照凸轮400的旋转来维持一预设间隙。
也就是说,如果斜面是陡峭的,即使是凸轮400旋转少许的角度,也可以补偿一介于第一导引部330与间隔组件460的间距。同理,如果斜面是平缓的,相较于斜面是陡峭时第一导引部330与间隔组件460的间距补偿情形,凸轮400必需旋转更大的角度。
图4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凸轮立体图。图4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凸轮底视图。图4c是图4b延剖线B-B的剖视图。图4d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间隔组件的立体图。以及,图4e是图4a延剖线C-C的剖视图。
如图4a、4b、4c、4c及4e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凸轮,包含至少一第二导引部430,位于凸轮的圆周上,并从第二宽部410延伸至第二窄部420;及至少一第二固定槽440设于第二宽部410上。所述凸轮还包括:至少一弹性组件470,位于第二固定槽440与第一固定槽340之间(见图3a)。同时,所述凸轮还包含至少一间隔组件460,其沿第二导引部430设置,以及部份突出第二导引部430。间隔组件460可插入位于第二导引部430纵向方向的至少一插槽450内。
所述凸轮包含第二导引部430及第二固定槽440,并且与支撑轭的一端部组合(见图3a)。
至少一第二导引部430沿圆周方向设于凸轮400上,具有从第二宽部410延伸到第二窄部420的结构,并具有一延伸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图式中显示三个第二导引部430沿凸轮400的圆周方向设置。然而,第二导引部430的数量并不受限于图式,其数量可小于二个或大于四个。
然而,第二导引部430的数量最佳等于支撑轭300(见图3a)的第一导引部330的数量(见图3a)。
如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示,其设有三个第二导引部430,第二导引部430上的第二宽部410的延伸线之间的最佳角度是120°(见图4b)
第二宽部410插入支撑轭300的第一宽部310中,第二窄部420插入支撑轭300的第一窄部320中。
第二宽部410设有第二固定槽440,凹设在第二宽部410上。
换言之,第二固定槽440是在第二宽部410开始形成的位置朝向第二窄部420的方向延伸,而具有一深的凹穴状。第二固定槽440与支撑轭300的第一固定槽340接触,弹性组件470置于第二固定槽内,而第二固定槽440最佳的数量是依第二宽部410的数量而决定。
另外,第二固定槽440的深度依支撑轭300的第一固定槽340的数量及需要的弹性组件470的弹力等因素而决定。第二固定槽440的位置最佳是高于第二窄部420,使其不会与第二窄部420重迭。
弹性组件470位于第二固定槽440与第一固定槽340之间(见图3a)。所述弹性组件470最佳是一螺旋弹簧等,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提供旋转力以使凸轮400旋转以补偿支撑轭300因抵接齿条杆等摩擦力的磨损,使支撑轭300移向齿条杆方向的,不限任何组件都可以作为弹性组件470。
也就是说,最佳的状况为弹性组件470位于至少一第一固定槽340(见图3a)及至少一第二固定槽440之间,第二固定槽440的数量依第一固定槽340的数量而决定。
所述间隔组件460沿第二导引部430而设置,并且间隔组件460部份突出于第二导引部430。间隔组件460最佳是以弹性材质制成的间隔组件460,如橡胶、塑料等。以便维持一预设的空隙,使间隔组件460与凸轮400间有适当的弹力。
间隔组件的数量最佳是由第二导引部430的数量来决定。第二固定槽440位于第二宽部410上。最佳的间隔组件460的状况是,部份的间隔组件460与第二固定槽440接触,并具有一阶梯状,其深度与第二固定槽440相对应,以使弹性组件470被设于第二固定槽440内(见图4d)。
因为间隔组件460必需被固定在第二导引部430,所以需要一种将间隔组件460固定于第二导引部430的方法。
这种将间隔组件460固定于第二导引部430的方法,可能有的建议是用粘着的等方法来将间隔组件460固定于第二导引部430。然而,最佳的方式为,一个插槽450设于第二导引部430上,将间隔组件460插入此插槽。
换言之,间隔组件460被插入及固定在凹设于第二导引部430上的插槽450内。
此时,为了防止间隔组件460容易的从插槽450脱离,插槽450最佳具有一较间隔组件460窄一些的宽度,然后将间隔组件460插入及固定组合于插槽450。
插槽450最佳具有一较间隔组件460浅的深度,使间隔组件460完全的插入插槽450,并以一预设的部份向上突出于第二导引部430上(见图4e)。
此时,间隔组件部份向上突出于第二导引部430的高度,最佳为0.05mm。
再者,每一插槽450是设在凸轮400沿圆周设置的至少一第二导引部430上。
图5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支撑轭、凸轮及轭部栓塞的组合爆炸图。图5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支撑轭、凸轮及轭部栓塞的组合立体图。以及,图5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轭空隙调整后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的立体图。
请参照图5a、5b及5c,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轭300及凸轮400的每一动作描述如下。
首先,轭部弹簧263的弹力被调整到使支撑轭300正确的支撑齿条杆,以及,支撑轭300、凸轮400及轭部栓塞510被组合于齿条箱270(见图2)。
于此,轭部栓塞510具有一相当于习用轭部栓塞265的外形(见图2),以及使用与习用轭部栓塞265相同的材质制成,被压缩的弹性组件470被置于支撑轭300的第一固定槽340与凸轮400的第二固定槽440之间。
换言之,凸轮的第二宽部410(见图2a)被插入支撑轭300的第一宽部310(见图3a),以及支撑轭300与凸轮400之间有一间隙,其高度与间隔组件460自凸轮400的插槽450向上突出部份相等(见图4a)。
所以,当支撑轭300因为抵接齿条杆的摩擦力而磨损时,支撑轭300则因轭部弹簧263的弹力而移往支撑轭300的D方向。当支撑轭300移往齿条杆的方向,凸轮400因为位在第一固定槽340与第二固定槽440间的弹性组件470的恢复力而分别的往支撑轭300的D’方向旋转,因此自动维持了支撑轭300与凸轮400的间隙在一预设的程度。
也就是说,因为弹性组件470的恢复力,凸轮400沿着支撑轭300的第一导引部330的D’方向,自第一宽部310往第一窄部320的方向旋转。因此,介于支撑轭300与凸轮400的空隙C(见图5c)以及介于凸轮400与轭部栓塞510的空隙C’(见图5c)是相等于支撑轭300与凸轮400的空隙C(见图5b)以及介于凸轮400与轭部栓塞510的空隙C’(见图5b),此情形是在组合之后所构成。每一个介于支撑轭300与凸轮400的空隙及介于凸轮400与轭部栓塞510的空隙是自动的在一预设的程度内调整。因此,能防止噪音的产生。
于此,空隙被维持在0.05mm是最佳的。
图6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的剖视图。以及,图6b是图6a局部放大”a”的视图。
如图6a及6b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包含:一支撑轭610、一轭部弹簧263、一第一凸轮630、一间隔组件640、一第二凸轮650、一轭部栓塞660以及一弹性组件670。
轭部栓塞660具有等同一习用轭部栓塞的外形,以及使用习用轭部栓塞相同的材质所制成。同时,支撑轭660设有一固定孔615,间隔组件640组合于其中。
轭部弹簧263插入一与齿条杆140接触表面相对的后表面,第一凸轮630被装上,然后间隔组件640穿过第一凸轮630组合入固定孔615内。
此时,间隔组件640被组合,并容许一间距位于第一凸轮630与支撑轭610之间,类似于习用方式中轭部栓塞与支撑件间有预设空隙同样的情形。
第一凸轮630具有一中心穿孔的盖状外形,及具有一第一斜边635位于与面向支撑轭610的表面反向相对的后侧表面上,而沿着支撑轭610的圆周方向。
第二凸轮650具有一第二斜边655,对应于第一凸轮630的第一斜边635,以便使第一斜边635与第二斜边655彼此接触,以便当第二凸轮650旋转时,第二凸轮650可使第一凸轮630及第二凸轮650作出向左及向右方向的相对运动。第二凸轮650设有一第一凹槽657,位于第二凸轮650的后表面的中心部位。
第二凹槽665设于轭部栓塞660的前表面中心部位。因此,当一个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完整组装时,一弹性组件670被放置在第一凹槽657与第二凹槽665之间。
弹性组件670是一扭转弹簧,其两端分别装在第二凸轮650及轭部栓塞660上。因此,当空隙因支撑轭610的磨损等原因而出现时,弹性组件670被放松以旋转第二凸轮650。
当第二凸轮650旋转时,一凸轮630、间隔组件640、轭部弹簧263及支撑轭610因为第二斜边655与第一斜边635间的相对运动而向齿条杆140的方向移动,因此自动的补偿空隙。
依据本发明,一种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包含:一支撑轭,其包含至少一第一导引部,沿其周长而设置,从第一宽部延伸到第一窄部,及至少一第一固定槽设于第一宽部上;一凸轮,其包含至少一第二导引部,沿凸轮的周长而设置,从第二宽部延伸到第二窄部,及至少一第二固定槽设于第二宽部上;至少一间隔组件,其位于第二导引部上且部份突出所述第二导引部;至少一弹性组件位于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之间;以便当支撑轭因为抵接齿条杆的摩擦等因素而磨损时,藉由设于支撑轭的第一固定槽与凸轮的第二固定槽的间的弹性组件的弹力,使凸轮相对于支撑轭产生相对旋转运动,间隔组件将支撑轭推向齿条杆方向,以便使间隔组件与支撑轭之间维持一预设的间距,因此使支撑轭维持一预设程度的空隙。
虽然本发明的一示范实施例已被当作例证的目地而揭示,那些熟练此技艺的人将体会许多的修改、附加与代替是可能的,在不违背本发明的范围及精神下揭露于附加的专利范围。然而,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并非是用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及精神不受到示范实施例的限制。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到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但视附加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界定者为准。

Claims (7)

1.一种自动调整齿条及小齿轮型转向装置之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包含:
一支撑轭,其与齿条杆的一侧接触,以便支撑所述齿条杆;
至少一凸轮,其与所述支撑轭组合,以便支撑所述支撑轭;
一轭部栓塞,其位于所述凸轮的一侧,以便支撑所述凸轮,并与一齿条箱组合;以及
一轭部弹簧,其设于所述支撑轭的一侧,以便施用一弹力将所述支撑轭推往齿条杆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齿条及小齿轮型转向装置之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弹性组件被包覆在所述支撑轭与所述凸轮相互接触的部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调整齿条及小齿轮型转向装置之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弹性组件被包覆在所述凸轮内,并提供所述凸轮旋转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齿条及小齿轮型转向装置之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轭包含:
至少一第一导引部,其沿所述支撑轭的圆周方向设置,从一第一宽部延伸到一第一窄部;以及
至少一第一固定槽,其设于第一宽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整齿条及小齿轮型转向装置之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包含:
至少一第二导引部,其沿所述凸轮的圆周方向设置,从一第二宽部延伸到一第二窄部;
至少一第二固定槽,其设于第二宽部;以及
至少一弹性组件,其被包覆在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调整齿条及小齿轮型转向装置之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是沿着第二导引部,以及至少一弹性组件插设于至少一设于第二导引部的插槽,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一自第二导引部向上凸出的部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整齿条及小齿轮型转向装置之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一间隔组件及一扭转弹簧制成的弹性组件,
所述支撑轭包含一固定孔,
所述凸轮包含一第一凸轮,其设于所述支撑轭的后表面以便支撑所述轭部弹簧,并在圆周方向具有一第一斜面,设在所述轭部弹簧的相对的表面;一第二凸轮,其支撑所述第一凸轮及具有一第二斜面对应于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二凸轮的后表面中心,所述轭部栓塞支撑第二凸轮并具有一第二凹槽,其设于所述轭部栓塞的表面,且支撑第二凸轮,
所述间隔组件与所述固定孔组合,当维持一间隔在所述支撑轭与所述第一凸轮之间时,轭部弹簧是被插设在所述支撑轭与所述第一凸轮之间的状态,
所述弹性组件是被设于一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所形成的空间,以及
当所述支撑轭产生一空隙时,所述第二凸轮被弹性组件扩展的旋转所转动,以便所述空隙被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的相对运动所补偿。
CN2008101103067A 2007-05-31 2008-05-29 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 Active CN1013143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53280A KR101163260B1 (ko) 2007-05-31 2007-05-31 서포트 요크 클리어런스 자동 조정장치
KR1020070053280 2007-05-31
KR10-2007-0053280 2007-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4361A true CN101314361A (zh) 2008-12-03
CN101314361B CN101314361B (zh) 2011-09-21

Family

ID=4008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03067A Active CN101314361B (zh) 2007-05-31 2008-05-29 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56315B2 (zh)
JP (1) JP4822289B2 (zh)
KR (1) KR101163260B1 (zh)
CN (1) CN10131436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6271A (zh) * 2012-03-03 2012-08-01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器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CN102777571A (zh) * 2012-07-13 2012-11-14 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补偿齿轮齿条啮合间隙的压块装置
CN102826114A (zh) * 2011-06-17 2012-12-19 万都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设备的齿条支撑装置
CN103538626A (zh) * 2012-07-17 2014-01-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齿条轴支承装置以及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
CN107416010A (zh) * 2016-05-20 2017-12-01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径向预加载齿条轴承
US11198466B2 (en) 2017-11-03 2021-12-1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Wedge adjuster plug
US11290042B2 (en) 2016-05-25 2022-03-2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upply current limiting of DC machin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7665B2 (ja) * 2008-07-23 2014-01-2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ラック軸支持装置および車両用操舵装置
DE102008054782B4 (de) * 2008-12-17 2012-10-25 Zf Lenksysteme Gmbh Vorrichtung zum Andrücken einer Zahnstange
DE102009028380B4 (de) * 2009-08-10 2015-05-07 Zf Lenksysteme Gmbh Vorrichtung zum Andrücken einer Schnecke
FR2951797B1 (fr) * 2009-10-23 2011-10-28 Jtekt Europe Sas Dispositif de poussoir avec compensation de jeu pour direction a cremaill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KR101393123B1 (ko) * 2010-02-09 2014-05-08 주식회사 만도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랙바 지지장치
WO2011134465A1 (de) * 2010-04-28 2011-11-03 Zf Lenksysteme Gmbh Vorrichtung zum andrücken einer zahnstange
DE102011075496A1 (de) * 2011-05-09 2012-11-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uckstück einer Zahnstangenlenkung
DE102011109878A1 (de) * 2011-08-10 2013-02-14 Thyssenkrupp Presta Ag Zahnstangenlenkgetriebe
JP5923957B2 (ja) * 2011-12-07 2016-05-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車両用操舵装置およびラックガイド機構
KR101206836B1 (ko) * 2012-03-14 2012-11-30 한국델파이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기어의 랙 바 지지 장치
JP2013199239A (ja) * 2012-03-26 2013-10-03 Jtekt Corp ラックシャフト支持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を備える車両操舵装置
US9376138B2 (en) * 2012-03-26 2016-06-28 Jtekt Corporation Rack shaft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therewith
JP2013199238A (ja) * 2012-03-26 2013-10-03 Jtekt Corp ラックシャフト支持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を備える車両操舵装置
JP5954574B2 (ja) * 2012-07-09 2016-07-2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ラック軸支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62977B2 (ja) 2012-07-09 2016-08-0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ラック軸支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2013970B4 (de) * 2012-07-13 2021-02-25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Vorrichtung zum Andrücken einer Zahnstange an ein Ritzel
EP2684770B1 (en) * 2012-07-13 2015-10-14 TRW Automotive GmbH Apparatus for pressing a rack against a pinion of a steering gear assembly
JP5928217B2 (ja) * 2012-07-20 2016-06-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ラックシャフト支持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る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879302B2 (ja) * 2013-05-23 2016-03-0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ステ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2096989B1 (ko) * 2013-11-04 2020-04-0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요크유격보상장치
CN107215384B (zh) 2016-03-22 2021-11-0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转向机构
US10563745B2 (en) 2017-08-29 2020-02-18 Jtekt Automotive North America, Inc. Steering rack wear compensator
DE102021211446A1 (de) * 2021-10-11 2023-04-13 Zf Automotive Italia S.R.L. Vorrichtung zum Andrücken einer Zahnstange an ein Ritzel
DE102021211445A1 (de) * 2021-10-11 2023-04-13 Zf Automotive Italia S.R.L. Vorrichtung zum Andrücken einer Zahnstange an ein Ritzel
CN114060485A (zh) * 2021-11-08 2022-02-18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隙调节装置及齿轮齿条转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0882A (en) * 1970-09-18 1973-12-19 Cam Gears Ltd Vehicle steering gears
JPS4876371U (zh) * 1971-12-22 1973-09-21
JPS55120565U (zh) * 1979-02-20 1980-08-26
JPH0662088B2 (ja) * 1985-04-17 1994-08-17 東海テイ−ア−ルダブリユ−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舵取り機構
US4691583A (en) * 1986-03-27 1987-09-08 Allied Corporation Self-adjusting rack support
JPS62202471U (zh) * 1986-06-16 1987-12-24
JP3158346B2 (ja) 1991-08-26 2001-04-23 ボッシュ ブレーキ 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ラックピニオン型舵取り装置
JP4134467B2 (ja) 1999-11-26 2008-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駆動装置
JP3671135B2 (ja) * 2000-05-23 2005-07-13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舵取り装置
DE20114759U1 (de) * 2001-09-06 2002-01-17 Trw Fahrwerksyst Gmbh & Co Lenkgetriebe
KR20070092018A (ko) * 2006-03-08 2007-09-12 주식회사 만도 랙 피니언 방식 조향장치의 서포트 요크 자동 유격보상장치
US7458291B2 (en) * 2006-07-06 2008-12-02 Ford Motor Company Self-sealing yoke assembly for a steering apparatus
JP5397665B2 (ja) * 2008-07-23 2014-01-2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ラック軸支持装置および車両用操舵装置
KR101393123B1 (ko) * 2010-02-09 2014-05-08 주식회사 만도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랙바 지지장치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114A (zh) * 2011-06-17 2012-12-19 万都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设备的齿条支撑装置
CN102616271A (zh) * 2012-03-03 2012-08-01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器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CN102616271B (zh) * 2012-03-03 2015-05-20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器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CN102777571A (zh) * 2012-07-13 2012-11-14 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补偿齿轮齿条啮合间隙的压块装置
CN103538626A (zh) * 2012-07-17 2014-01-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齿条轴支承装置以及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
CN103538626B (zh) * 2012-07-17 2017-06-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齿条轴支承装置以及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
CN107416010A (zh) * 2016-05-20 2017-12-01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径向预加载齿条轴承
US10618544B2 (en) 2016-05-20 2020-04-1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adially preloaded rack bearing
US11290042B2 (en) 2016-05-25 2022-03-2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upply current limiting of DC machines
US11198466B2 (en) 2017-11-03 2021-12-1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Wedge adjuster pl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63260B1 (ko) 2012-07-05
US8256315B2 (en) 2012-09-04
KR20080105547A (ko) 2008-12-04
US20080295629A1 (en) 2008-12-04
JP4822289B2 (ja) 2011-11-24
JP2008296899A (ja) 2008-12-11
CN101314361B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4361B (zh) 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
CN101254795B (zh) 用于在转向设备中自动调整轭架间隙的装置
US7578744B2 (en) Slip joint for use in steering system
EP2868501B1 (en) Ball joint
CN102619870B (zh) 球窝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7728A (zh) 车辆转向设备的齿条杆支承装置
US20160146262A1 (en) Joint structure and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2017100672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529814B (zh) 车辆用后视镜装置
CN106662162A (zh) 用于电动转向设备的轴联接机构
CN101113780A (zh) 具有环形支撑轭的转向装置
CN105984488B (zh) 用于车辆的主动前轮转向系统
CN101627216B (zh) 球节
CN102341266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配件
CN104747702A (zh) 换挡杆装置
KR101379566B1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랙바 지지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자동차 조향장치
KR20160054334A (ko) 차량용 사이드미러의 전동식 폴딩장치
CN103269940A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8569332A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设备的齿杆支撑装置
US10160384B2 (en) Mirror actuator for vehicle
CN104890719A (zh) 转向装置
CN105605080B (zh) 拼合滚珠套筒
US1022999A (en) Automobile shaft-coupling.
KR20100063690A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유니버설 조인트
KR102415785B1 (ko) 전동조향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