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335A - 合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合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8335A
CN101278335A CNA2006800360354A CN200680036035A CN101278335A CN 101278335 A CN101278335 A CN 101278335A CN A2006800360354 A CNA2006800360354 A CN A2006800360354A CN 200680036035 A CN200680036035 A CN 200680036035A CN 101278335 A CN101278335 A CN 101278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mance
terminal
playing
controller
indic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60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佐聪史
浦井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8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33Recording/reproducing or transmission of music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41Recording/reproducing or transmission of music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oded form
    • G10H1/0058Transmission between separate instruments or between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a musical system
    • G10H1/0066Transmission between separate instruments or between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a musical system using a MIDI interfac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08Associated control or indicating mea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40/00Data organisation or data communication aspect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40/171Transmiss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 data, control or statu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emote access or control of music data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2240/175Transmiss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 data, control or statu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emote access or control of music data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for jam sessions or musical collaboration through a network, e.g. for composition, ensemble playing or repeating; Compensation of network or internet delays therefo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40/00Data organisation or data communication aspect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40/325Synchronizing two or more audio tracks or files according to musical features or musical tim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是不熟悉乐器操作的人也能够容易地把握相对引导者的演奏的偏差量的合奏系统。与演奏终端“协导者”对应的圆形标记固定显示在纵向的线中的中心线上。与各使用者的演奏终端(例如钢琴1)对应的圆形标记根据相对演奏终端“协导者”的偏差来左右移动。例如按键比演奏终端“协导者”延迟1小节,则圆形标记向左方向移动相对于纵向的一条线的量。在延迟半小节(2拍)的情况下,圆形标记从纵向的中心线向左方向移动线间隔的一半。另一方面,在按键比演奏终端“协导者”提前的情况下,向右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合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使是不熟悉乐器操作的人也能够容易地参加合奏的合奏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各参加者在合奏时的演奏偏差变得明确的合奏系统。
背景技术
迄今以来,基于演奏者的操作产生音乐音的电子乐器已广为人知。这种电子乐器例如以钢琴等为示范,通常进行与作为常规乐器的钢琴相同的演奏操作。另外,要提高这种电子乐器的演奏水平就必须要练得熟练,而且想要熟练演奏就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然而,近年来需求一种即使是不熟悉乐器操作的人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演奏的乐器,另外,希望不仅能够使一位演奏者(乐器的使用者)享受演奏的乐趣,而且能够实现多位使用者参加的合奏。
例如,JP特开2000-276141号公报提出了一种不熟悉乐器操作的多位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参加演奏的电子乐器。在该电子乐器上,多位使用者通过简单的操作(挥动手的操作)能够进行合奏。然而,在不熟悉乐器操作的多位使用者进行合奏时,演奏偏差将成为问题。
为了防止演奏偏差而提出了演奏支援装置和演奏显示装置,该演奏支援装置检测使用者和乐谱数据之间的节拍偏差,并在乐谱上表示节拍偏差(例如参照JP特开2001-337675号公报),该演奏显示装置在画面上显示示范演奏的演奏定时和使用者的演奏定时的履历,以此使相对示范演奏的差变得明确(例如参照JP特开2002-91290号公报)。
上述演奏支援装置以及演奏显示装置是用于表示相对乐谱数据或示范演奏(演示演奏)的偏差量的装置。因此,这些装置是每一位使用者用于提高演奏水平的装置。
如上述JP特开2000-276141号公报中的电子乐器,在多位使用者(参加者)同时进行康复锻炼(rehabilitation)等活动的情况下,通常以规定的人数(例如5人左右)形成1个组,并由协导者(facilitator)(引导者)引导各参加者。此时,各参加者随同协导者的演奏进行演奏。上述演奏支援装置以及演奏显示装置虽能够表示相对乐谱数据或机器演示演奏的偏差量,但不能够表示相对引导者等人类演奏的偏差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不熟悉乐器操作的人也能够容易地把握相对引导者演奏的偏差量的合奏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合奏系统,具有多个演奏终端、至少一个音源和控制器,该多个演奏终端分别具有用于进行演奏操作的至少一个演奏操作件,该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多个演奏终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音源,并用于控制各演奏终端,该合奏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由多个演奏声部构成的演奏曲数据;操作单元,其用于指示演奏的开始以及结束;演奏控制单元,其向所述多台演奏终端分配所述多个演奏声部,并根据对各演奏终端的演奏操作件的操作状态,读取分配到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进而将该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输出到所述音源;偏差检测单元,其在所述多台演奏终端中,检测引导者用演奏终端所分配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和其他各演奏终端所分配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之间的偏差;显示单元,其用于显示所述读取进度的偏差。
在本发明中,使用者利用控制器的操作单元来指示演奏的开始,并通过演奏终端的演奏操作件进行演奏操作。演奏终端的演奏操作件例如是电子钢琴的键盘。若按压任一个键盘,则向控制器发送操作信号。控制器基于所接收的操作信号,向音源发送发音指示。音源根据发音指示发出乐音。演奏终端中的任意一个成为协导者用演奏终端。在从各演奏终端输入有操作信号时,控制器检测相对引导者用(例如协导者用)演奏终端的输入次数偏差(从曲首的按键次数之差)。将各演奏终端的按键次数的偏差显示在显示器等显示部上。
优选地,所述音源内置于所述多台演奏终端的每一个中,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将所述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输出到音源,其中,该音源内置于分配有该演奏声部的演奏终端中。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基于从演奏终端接收到的操作信号,读取分配到该演奏终端上的演奏声部,并将该所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发送给内置于该演奏终端中的音源。演奏终端的内置音源根据所接收的发音指示发出乐音。由此,在各演奏终端中,各自的演奏声部实现发音。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具有快进指示单元,该快进指示手段用于指示分配到至少一个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快进,在所述快进指示单元指示了快进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对分配到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执行高速读取。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若指示了快进,则控制器对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执行高速读取,并向音源发送所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由于音源根据以高速所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来发出乐音,所以以快进的方式发音。由此,始终能够使各使用者的演奏追上周围演奏者的演奏。此外,也可以同时指定包括引导者用演奏终端的所有演奏终端来指示快进。
优选地,所述各演奏终端具有终端快进指示单元,该终端快进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分配到自己的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快进,在所述终端快进指示单元指示了快进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对分配到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执行高速读取。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各演奏终端中,若指示了对自己演奏终端的快进,则控制器对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执行高速读取,并向音源发送所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由于音源根据以高速所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来发出乐音,因此以快进的方式发音。由此,各使用者始终能够嘴上周围演奏者的演奏。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具有快退指示单元,该快退指示单元指示分配到至少一个演奏终端上的演奏声部快退,在所述快退指示单元指示了快退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相反顺序读取该演奏终端过去读取的演奏声部。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若指示了快退,则控制器以逆时间顺序读取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并向音源发送所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在音源中以与通常相反顺序进行发音,以此进行快退再现。由此,在各使用者的演奏与周围演奏者的演奏相比过快的情况下,能够使各使用者的演奏返回到当前定时。
优选地,所述各演奏终端具有终端快退指示单元,该终端快退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分配到自己的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快退,在所述终端快退指示单元指示了快退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相反顺序读取该演奏终端过去读取的演奏声部。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各演奏终端中,若指示了对自己演奏终端的快退,则控制器以逆时间顺序读取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并向音源发送所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在音源中以与通常相反顺序进行发音,以此进行快退再现。由此,在各使用者的演奏与周围演奏者的演奏相比过快的情况下,能够使各使用者的演奏返回到当前的定时。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具有偏差修正指示单元,该偏差修正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消除至少一个演奏终端和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之间的演奏偏差,在所述偏差修正指示单元指示了消除所述演奏偏差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使分配到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和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上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一致的方式,读取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控制器中,始终能够取消使用者(学习者)的演奏终端和引导者用演奏终端之间的演奏偏差。
优选地,所述各演奏终端具有终端偏差修正指示单元,该终端偏差修正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消除自己的演奏终端和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之间的演奏偏差,在所述终端偏差修正指示单元指示了消除所述演奏偏差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使分配到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和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一致的方式,读取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各演奏终端中,始终能够取消使用者(学习者)的演奏终端和引导者用演奏终端之间的演奏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演奏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演奏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乐曲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了声部分配表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了主操作窗的图。
图7是示出了合奏窗的图。
图8A是示出了拍数的设定的图,图8B是示出了成为按键定时的拍子(第一拍、第三拍)和不成为按键定时的拍子(第二拍、第四拍)的图标显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了当前拍的移位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相对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拍偏差的图。
图11是示出了包括“修正”按钮的合奏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合奏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该合奏系统具有控制器1、经由MIDI接口盒(interface box)3连接至控制器1的多台(上述图中为6台)演奏终端2A~2F。在多台演奏终端2中,演奏终端2A是协导者(引导者)用演奏终端,演奏终端2B~2F是参加者(学习者)用演奏终端。使用演奏终端2B~2F的5位参加者始终使用相同的演奏终端2。由此,协导者通过演奏终端能够识别参加者。
控制器1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并利用搭载于该个人计算机的软件,控制各演奏终端2以及收集数据。控制器1存储由多个声部构成的演奏乐曲数据。这些声部由1个或多个旋律声部、节奏声部以及伴奏声部等构成。控制器1具有后述的通信部11,该通信部11将各声部(或者多个声部)的发音数据发送到各自的演奏终端2。
演奏终端2是使用者进行演奏操作且根据使用者的演奏操作产生乐音的终端,例如由电子钢琴等电子键盘乐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通过USB与控制器1相连接的MIDI接口盒3,以各自的MIDI系统连接各演奏终端2。在上述图中,将演奏终端2A为协导者用演奏终端。由控制器1指定协导者用演奏终端。此外,演奏终端2并不仅限定于电子钢琴,也可以是电子吉他等其他形式的电子乐器。另外,外观上并不仅限定于常规乐器,也可以是只具有按钮等操作件的终端。
此外,演奏终端2无需内置音源,也可以将独立的音源连接至控制器1。此时,连接至控制器1的音源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与演奏终端2相同的数目。在连接与演奏终端2相同数目的音源的情况下,控制器1可以与各自的音源和演奏终端2对应而分配演奏乐曲数据的各声部。
该合奏系统将控制器1所存储的演奏乐曲数据的多个演奏声部分别分配给多台演奏终端2,各演奏终端2独自对所分配的演奏声部进行自动演奏。若使用者利用演奏终端2进行演奏操作(例如按压电子钢琴的键盘),则向控制器1发送关于节拍和定时的指示。控制器1基于所接收到的关于节拍和定时的指示,向演奏终端2发送与分配给该演奏终端2的演奏声部的各音符有关的发音指示。演奏终端2基于所接收的发音指示,进行自动演奏。使用各演奏终端2的学习者捕捉节拍,以使其节拍与协导者的节拍一致,以此实现合奏。下面,详细说明控制器1和演奏终端2的结构。
图2是示出了控制器1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控制器1具有通信部11、控制部12、HDD13、RAM14、操作部15以及显示部16。在控制部12上连接有通信部11、HDD13、RAM14、操作部15以及显示部16。
通信部11是与演奏终端2进行通信的电路部,具有USB接口(未图示)。在该USB接口连接有MIDI接口盒3,通信部11经由该MIDI接口盒3以及MIDI电缆而与6台演奏终端2进行通信。HDD13存储控制器1的动作用程序以及由多个声部而成的演奏乐曲数据。
控制部12读取存储在HDD13中的动作用程序并将其解压到作为工作存储器的RAM14中,来执行声部分配处理50、音序处理51以及发音指示处理52等。在声部分配处理50中,控制部12将演奏乐曲数据的各演奏声部分配给多台演奏终端2。在音序处理51中,控制部12根据从各演奏终端2接收到的关于节拍、定时的指示,对演奏乐曲数据的各演奏声部进行音序处理(决定各声音的音高、音长等)。在发音指示处理52中,控制部12将通过音序处理51所决定的各声音的音高、音长等作为发音指示数据而发送给演奏终端2。
另外,控制部12具有用于检测各演奏终端的拍偏差(按键定时)的偏差检测部60。
操作部15用于使用者(主要是协导者)指示该演奏系统的动作。协导者通过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例如指定要演奏的演奏乐曲数据,或分配各演奏终端2的演奏声部。显示部16是显示器(监视器),协导者和各参加者观看该显示部16的同时进行演奏操作。如后详述,在显示部16上显示着用于进行合奏的各种信息。
图3是示出了演奏终端2的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演奏终端2具有通信部21、控制部22、作为演奏操作件的键盘23、音源24以及扬声器25。在控制部22连接有通信部21、键盘23以及音源24。另外,在音源24上连接有扬声器25。
通信部21是MIDI接口,经由MIDI电缆与控制器1进行通信。控制部22统一控制演奏终端2。键盘23例如具有61个或88个键,能够在5~7个八度音阶(octave)的音域内进行演奏,在该合奏系统中不区分键而仅采用音符打开/音符关闭信息以及按键强度(Velocity)的数据。即,在各键中内置有检测接通/断开的传感器和检测按键强度的传感器,键盘23根据各键的操作状态(哪个键以什么样的强度被按压等),将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部22。控制部22基于所输入的操作信号,经由通信部21向控制器1发送音符打开信息和音符关闭信息。音源24在控制部22的控制下生成乐音波形,并将该乐音波形作为语音信号而输出给扬声器25。扬声器25对从音源24所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再现,从而发出乐音。此外,如上所述,音源24和扬声器25没有内置于演奏终端2中也可。也可以将音源24和扬声器25连接至控制器1,从而使乐音从与演奏终端2不同的地方发出。可以在控制器1连接与各演奏终端2相同数目的音源,但也可以采用单个音源。
在上述动作中,在按压键盘23时,控制部22向控制器1发送音符打开/音符关闭信息(local off:本地关闭),从而发出的不是键盘23的音符信息,而是根据来自控制器1的指示来发出乐音,但演奏终端2除了如上所述的动作之外,还可以作为一般的电子乐器来使用。在按压键盘23时,控制部22也可以向控制器1不发送音符信息(local on:本地打开),而指示音源24基于该音符信息发出乐音。使用者可以利用控制器1的操作部15来切换本地打开和本地关闭,也可以利用演奏终端2的终端操作部(未图示)来进行切换。另外,也可以设定为只有一部分键盘处于本地关闭,而其他键盘处于本地打开。
接着,说明利用如上所述的合奏系统来进行合奏的动作。使用者(尤其是协导者)利用控制器1的操作部15来选择演奏乐曲数据。演奏乐曲数据是基于MIDI规格预先作成的数据(标准MIDI),其存储在控制器1的HDD13中。将该乐曲数据的一例示于图4中。如该图所示,演奏乐曲数据由多个演奏声部构成,包括用于识别各演奏声部的识别信息和各演奏声部的演奏信息。
若使用者选择演奏乐曲数据,则控制器1分别向所连接的各演奏终端2分配演奏声部。预先规定向哪一演奏终端分配哪一演奏声部的表。图5是示出了演奏声部分配表的一例的图。如该图所示,演奏声部1与MIDI端口0(协导者用演奏终端)对应,例如在图1中的演奏终端2A分配有演奏声部1。MIDI端口示出了MIDI接口盒3的端口编号,因此通过其所连接的MIDI端口来识别各演奏终端2。以下同样,演奏声部2与MIDI端口1(钢琴1)对应,例如在图1中的演奏终端2B分配有演奏声部2。如上所述,向各演奏终端2分别自动地分配演奏声部。该演奏声部分配表是协导者预先登录在控制器1的HDD13中的表。此外,协导者利用控制器1的操作部15来进行手动选择也可。
此外,在各演奏终端2连接至USB端口的情况下,利用USB端口编号来识别各演奏终端2即可。
若协导者选择了演奏乐曲数据,并由控制器1向各演奏终端2分配了演奏声部,则协导者通过控制器1的操作部15输入演奏开始待机的指示。在此所说的演奏开始待机并不是指实际产生乐音的意思,而是指控制器1从HDD13向RAM14读取演奏乐曲数据而使其处于用于进行演奏动作的准备状态的情形。
当通过操作部15输入演奏开始待机的指示而控制器1进行演奏准备时,各演奏终端2进入能够进行演奏的状态。在该合奏系统中,多位使用者随同协导者(合奏指导者)的演奏进行演奏操作。也就是说,各使用者不只是随同示范演奏(机器演示演奏)来进行演奏,而是随同协导者的演奏(人的演奏)来进行演奏,因此能够获得实际参加合奏的感觉。
说明在合奏中的合奏系统的动作。若各使用者用手指按压演奏终端2的操作件(键盘)23,则控制部22根据按压键盘23的强度,向控制器1发送音符打开信息。音符打开信息包括按键强度(Velocity)等信息。另外,若使键盘23复位(抬起手指),则控制部22向控制器1发送音符关闭信息。控制器1基于从演奏终端2所接收的音符打开信息以及音符关闭信息,在分配给该演奏终端2的演奏声部中,决定相应于规定长度(例如1拍)的演奏乐曲数据的各声音的音高、音长等,并将该已决定音高、音长等的演奏乐曲数据作为发音指示数据而发送给演奏终端2。发音指示数据包括应发音定时、音长、強度、音色、效果、音高变化(pitch bend:音高折曲)以及节拍等。
控制器1基于从接收到音符打开信息起到接收音符关闭信息为止的时间,决定上述发音指示数据。具体地说,在输入了音符打开信息时,演奏乐曲数据中读取相应的演奏声部的规定长度(1拍等)的演奏信息,并决定应发音定时、音色、效果、音高变化等。另外,控制器1根据音符打开信息的按键强度信息决定发音強度。演奏乐曲数据的演奏信息包括表示音量的信息,在该音量乘以按键强度信息而决定強度。也就是说,在演奏乐曲数据中,预先包含有考虑该曲中的音量表现(乐音的強弱)的音量信息,而且还追加与各使用者按压键盘的强度对应的強弱表现,依次决定发音強度。
在输入音符关闭信息时,控制器1测定从输入了音符打开信息起的时间。在输入音符关闭信息为止,直接产生最初所发出的乐音,在输入音符关闭信息时,决定相应于其拍子的节拍和各声音的音长,并发出下一个乐音。
此外,可以根据从音符打开起到音符关闭为止的时间(称之为闸门时间(Gate Time))来简单决定节拍,但也可以以如下方法决定节拍。即,针对多次(最近几次之前)的按键,计算闸门时间的移动平均,并对此按时间加权。针对最近的按键的权重最大,而且越是过去的按键越是权重小。通过这样的方式决定节拍,即使闸门时间只在某一按键时剧烈变化,节拍也不会突然变化,因此随着曲子的进行,能够进行自然的节拍变化。
演奏终端2的控制部22接收如上所述那样控制器1所决定的发音指示数据,并指示音源24生成乐音波形。音源24生成乐音波形,并从扬声器25再现乐音。每当各使用者按压键盘23时重复进行上述处理,例如能够通过每隔1拍按压键盘23来演奏曲子。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到输入音符关闭信息为止一直产生最初所发出的乐音,所以到使用者从键盘23抬起手指为止持续发出相同的乐音,因此在该合奏系统中能够实现延长声音的演奏表现(Fermata:延长音)。
另外,如上所述那样,根据闸门时间的移动平均来决定节拍,从而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演奏表现。例如,在只在某次按键时短促地按压键盘23的情况下,使相应于该拍子的各声音的音长变短,另一方面,在缓缓地按压键盘23的情况下,使相应于该拍子的各声音的音长变长。由此,能够实现虽节拍没有大幅度变化但可使各声音清脆的演奏表现(staccato:断续音),或者能够实现在节拍没有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音的长度的演奏表现(tenuto:持续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按压了演奏终端2A~2F中的任一终端的键盘23,也会向控制器1发送音符打开信息、音符关闭信息,但也可以将能够实现上述断续音或持续音的键盘和不能实现上述断续音或持续音的键盘区分开。只有在从特定的键盘(例如E3)输入了音符打开信息、音符关闭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器1在保持节拍的同时使音长变化即可。
接着,说明在显示部16上所显示的用户界面。图6是在显示部16上所显示的主操作窗。在该窗的上部文本区中,显示使用者所选择的演奏乐曲数据名。在“设置”区内显示有各自的演奏终端(协导者,钢琴1~5),而且,针对各演奏终端,分别显示有用于选择出缺席下拉菜单和用于分配演奏声部的单选按钮。演奏终端(协导者,钢琴1~5)分别与MIDI接口盒3的MIDI端口对应。
根据学习者的出缺席情况,由协导者选择输入出缺席下拉菜单。只针对分配有演奏乐曲数据的演奏声部的演奏终端显示单选按钮。
在该图中的例子中,对所选择的演奏乐曲数据设定有演奏声部1、2、3、以及10,若选择该演奏乐曲数据,则演奏终端“协导者”、“钢琴1”、“钢琴2”以及“钢琴3”按照上述图中5的表的顺序自动分配到演奏声部1、2、3、以及10。此外,上述图中,在所选择的演奏乐曲数据中只包含有四个演奏声部,所以演奏声部只分配到演奏终端“协导者”以及“钢琴1~3”上,但例如在演奏乐曲数据中包含有六个演奏声部的情况下,演奏声部分配到演奏终端“协导者”以及“钢琴1~5”每一个上。在演奏声部的数目比MIDI端口(演奏终端)的数目更多的情况下,向演奏终端“协导者”分配多个演奏声部。在此,也可以由操作控制器1的使用者(协导者)对单选按钮进行选择,由此将各演奏声部手动选择到希望的演奏终端上。另外,若选择“协导者单人”的选择框,则所有的演奏声部分配到演奏终端“协导者”。此外,针对下拉菜单设定为“缺席”的演奏终端不会显示单选按钮,也不会分配演奏声部。
另外,在基于图5中的表自动分配演奏声部时出缺席下拉菜单选择了“缺席”的情况下,将应该分配给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分配到演奏终端“协导者”。此时,也可以将“缺席”的演奏声部分配给所取代的其他演奏终端,该其他演奏终端是已分配有音色或角色关系相近的演奏声部(例如对于鼓而言为贝司、弦乐器组等)的演奏终端。预先通过表规定相关的演奏声部即可。
在分配了演奏声部之后,若按压显示在窗中央左部的演奏控制按钮中的开始按钮,则处于演奏开始待机状态,并在显示部16上显示图7所示的合奏窗。在该窗的上部文本区,也会显示所选择的演奏乐曲数据名。在窗上部右侧显示有所选择的演奏乐曲数据的小节数和当前演奏中的小节。在显示于窗中央上部的拍数区(拍设定)显示有用于设定1小节中的拍数的单选按钮。在上述图中,对于1小节为4拍的4/4拍的乐曲数据进行演奏,因此若将拍数设定为4,则每1拍按键一次。另外,如图8A所示,若对该演奏乐曲选择拍数2的单选按钮,则隔1拍按键一次,所以第1拍、第3拍成为按键定时。此时,控制器1若从演奏终端2接收音符打开信息和音符关闭信息,则返回相当于2拍的发音指示数据。也就是说,通过1次按键,能够进行相当于2拍的演奏。
在图7中的合奏窗中央左侧,针对各演奏终端(协导者、钢琴1、钢琴2、钢琴3)显示有当前的小节数、小节中的拍子数(在小节中需按键的次数)以及当前拍(当前的按键定时)。如上述图所示,利用内部记有数字的四角形状的图标来显示需按键次数,而且利用立体四角形状或者粗体的图标来显示当前拍。显示方式并不仅限定于该例子中的图标,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图标。此外,如图8B所示,不会成为按键定时的拍子(第2拍、第4拍)变更为其他形状的图标来显示,如圆框数字等。
若使用者执行按键,则如图9所示,当前拍每次移位1拍。也就是说,每按键一次,立体四角形状或者粗体的图标以第1拍、第2拍、第3拍、第4拍的顺序依次变更。由于在该例子中的演奏乐曲数据是4/4拍的乐曲数据,因此若执行紧接着第4拍的按键,则返回到第1拍,从而进入下一个小节。
控制器1的控制部12用于检测各演奏终端的拍偏差(按键定时)。更具体地说,控制部12检测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所分配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和其他的各演奏终端所分配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之间的偏差。利用该检测结果,将图7的窗显示在显示部16中。
在图7中的窗中央右侧,显示有示出相对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拍偏差的区。在该区中显示有纵向的多条线(例如为5条),而且对应于各自的演奏终端而显示有横方向的线。另外,对应于各自的演奏终端而显示有圆形标记。该圆形标记表示相对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拍偏差。
图10是用于说明相对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拍偏差的图。如该图所示,与演奏终端“协导者”对应的圆形标记固定显示在纵向线中的中心线上。根据相对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拍偏差,与各使用者的演奏终端(例如为“钢琴1”)对应的圆形标记会左右移动。若例如按键比演奏终端“协导者”延迟1小节(在该例子中为4拍),则上图所述,圆形标记向左方向移动相当于一条纵向线的量。在延迟了半小节(2拍)的情况下,圆形标记从纵向的中心线向左方向移动线间隔的一半。另一方面,若按键比演奏终端“协导者”更早时,圆形标记向右方向移动。在上述图中,由于从中心线向左右示出了2条线,因此能够显示相当于2小节的拍偏差。在发生了2小节以上拍偏差的情况下,在左右端的线上变更图标(例如变更为四角形状的图标)。就这样,各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识别相对协导者的演奏(拍)偏差。
此外,成为基准的演奏终端并不仅限定于演奏终端“协导者”。也可以将在多台演奏终端2中的任一个作为基准,显示相对该演奏终端2的拍偏差量。
另外,显示相对上述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拍偏差的区并不仅限定于显示在控制器1的显示部16上的例子,也可以显示在设置在各演奏终端2的演奏终端用显示部(未图示)上。
如上所述,一眼就能够确认到各演奏终端2的拍偏差、即按键次数偏差,所以各参加者能够容易地确认到自己相对协导者具有什么程度的演奏偏差。另外,协导者自身也能够容易地把握各参加者的演奏偏差,所以能够指导各参加者应该要更快还是要慢。另外,协导者能够根据各参加者的演奏偏差状沉来改变演奏的节拍。即使是在此情况下,与图10所示的演奏终端“协导者”对应的圆形标记也固定显示在中心线上,而与各参加者对应的圆形标记会根据调节过节拍的相对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演奏的偏差来左右移动。即使成为基准的节拍变动,但在进行窗显示时,与演奏终端“协导者”对应圆形标记固定在中心位置,而将表示各参加者的演奏的圆形标记作为对于该基准的相对偏差而进行显示。因此,与将演示演奏(机器自动演奏)作为示范的情形相比,更加能够享受以参加者为中心的合奏的乐趣。
在图7中显示于窗中央左部的演奏控制按钮中,若按压暂停(Pause)按钮,则演奏暂时停止,即处于即使在各演奏终端2上执行按键也不发出乐音的状态。在按压暂停按钮而处于暂时停止状态时,即使是从各演奏终端2输入了音符打开信息,控制器1也不向各演奏终端2发送发音数据。若在该状态下再次按压暂停按钮或者按压了开始(Start)按钮,则上述的暂时停止状态被解除,而且在接收到音符打开信息的情况下,将发音数据发送给所对应的演奏终端2。
若按压了演奏控制按钮中的停止(Stop)按钮,则演奏结束,并转移到图6所示的主操作窗。此外,若按压了显示于图7所示的窗上侧右部的折叠(Fold)按钮,则在不结束演奏的状态下(维持当前拍的状态下)转移到图6所示的主操作窗。若在主操作窗中再次按压折叠按钮,则返回到图7中的合奏窗。
在图7的演奏控制按钮中,若按压快进(FF)按钮,则处于快进状态。在按压了快进按钮而处于快进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以比通常更快的高速(例如4倍速)读取分配给所连接的所有演奏终端2上的演奏声部,并将发音数据发送给各演奏终端2。在处于快进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继续发送发音数据。在再次按压快进按钮而快进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下,停止发送发音数据。
此外,所谓以4倍速读取,可以参照演奏终端“协导者”的演奏速度的履历(闸门时间的移动平均),并以其4倍的速度进行读取,也可以基于预先记载有演奏乐曲数据的再现速度(节拍数据),以其4倍的速度进行读取。
若按压快退(REW)按钮,则处于快退状态。在按压了快退按钮而处于快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以逆时间顺序读取分配给所连接的所有演奏终端2上的演奏声部的过去所读取的数据,并发送给各演奏终端2。也就是说,控制器1将演奏乐曲数据中的音符关闭事件作为音符打开事件,将音符打开事件作为音符关闭事件来进行处理,其中,该演奏乐曲数据为MIDI数据。此时,可以以比通常更快的高速(例如4倍速)进行读取,也可以以通常速度进行读取。在处于快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继续以逆时间顺序发送发音数据。若再次按压快退按钮而快退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停止发送发音数据。
此外,在上述快退状态下,也可以直接利用音符打开事件来执行发音。在高速(4倍速)的快退状态下,再现速度会达到无法识别各声音的发音的速度,所以即使以逆时间顺序直接执行再现,也只听见“咯啦咯啦”的扫描音,因此能够很自然地执行再现。
另外,利用演奏终端2的键盘23,在各演奏终端上能够分别独立地执行快进或快退。各使用者通过按压特定的键盘(例如C2、C3等),能够指示快进或快退。在从各演奏终端2输入了快进用键盘的音符打开信息、音符关闭信息时,控制器1以比通常更快的高速读取分配给该演奏终端2的演奏声部,并发送给发音数据。在处于快进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继续发送发音数据。在再次从该演奏终端2输入了快进用键盘的音符打开信息、音符关闭信息时,停止发送发音数据。同样地,在从各演奏终端2输入了快退用键盘的音符打开信息、音符关闭信息时,控制器1以逆时间顺序读取分配给该演奏终端2的演奏声部,并发送给发音数据。此时,可以以比通常更快的高速执行读取,也可以以通常速度执行读取。在处于快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以逆时间顺序读取演奏声部,并继续发送发音数据。在再次从该演奏终端2输入了快退用键盘的音符打开信息、音符关闭信息时,停止发送发音数据。
另外,在快进中或者快退中,控制器1也可以不发送演奏乐音的发音数据的情况下,发送如发出模拟扫描音的发音数据。模拟扫描音例如是“咯啦咯啦”的声音等。即使在该情况下,也以高速进行或逆行按键定时(演奏乐曲数据的读取)。
此外,也可以在演奏终端2的按键定时到达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当前按键定时的时间点,使如上所述的快进或者快退状态停止。针对快进中或者快退中的各演奏终端2,在其与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按键定时(演奏乐曲数据的读取定时)变成相同定时的情况下,控制器1停止发送发音数据。
另外,利用控制器1的操作部15,也能够执行对于如上所述的各演奏终端2的快进或者快退。虽没有图示,但针对图7的合奏窗中的各演奏终端分别独立地显示快进按钮、快退按钮即可。
此外,在对于各演奏终端2进行快进或者快退的情况下,参照各演奏终端的演奏速度履历(闸门时间的移动平均),以其4倍速度读取演奏声部也可。另外,可以采用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演奏速度的4倍速,也可以采用预先记载在演奏乐曲数据中的节拍数据的4倍速。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合奏系统通过按压与上述快进或者快退不同的特定的键盘(例如G2等),以单触(one touch)的方式调整到与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按键定时相同的按键定时。控制器1在从演奏终端2输入了上述特定的键盘(G2键盘)的音符打开信息、音符关闭信息时,使其点(point)移动到与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按键定时相同的按键定时,而在下一次从该演奏终端2输入了演奏操作用键盘(例如E3)的音符打开信息时,读取与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当前按键定时相同的按键定时的演奏声部,并发送给发音数据。因此,即使是该演奏终端2比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按键定时更慢或者更快,能够以单触的方式移动到相同的按键定时。
也可以利用控制器1的操作部15来执行该单触移动。如图11所示,针对合奏窗的各演奏终端,显示“修正”按钮即可,该“修正”按钮用于调整为与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按键定时相同的按键定时。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各使用者能够通过用一根手指按压键盘这样容易的操作进行演奏,因此通过执行能够消除相对显示于显示部16上的协导者的演奏终端2的偏差的操作,能够由多人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进行合奏。如上所述,作为相对协导者(基准演奏终端)的演奏终端2的偏差显示的并不是细小的音符单位,而是按键次数的偏差,因此即使是不熟悉乐器操作的人,也能够容易地把握偏差量。另外,在演奏偏差变大而很难与协导者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快进”按钮、“快退”按钮、修正按钮等能够容易地修正演奏偏差,因此各使用者能够在不使合奏失败的情况下享受演奏的乐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了按键次数偏差,但除此之外,还可以显示力度强弱(dynamics)偏差、演奏微妙差异(performance nuance)的偏差等。基于从各演奏终端2输入的按键强度值来计算力度强弱偏差,而基于各演奏终端2的闸门时间的值来计算演奏微妙差异的偏差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相对引导者的演奏偏差量(按键次数偏差),所以即使是不熟悉乐器操作的人也能够容易地把握演奏偏差量,因此易于调整自己的演奏。另外,引导者自身容易地把握各演奏参加者的演奏偏差量,所以能够指示各参加者应要更快还是应要更慢等,而还能够根据各参加者的情况来调整自身的节拍。

Claims (8)

1.一种合奏系统,具有多个演奏终端、至少一个音源和控制器,该多个演奏终端分别具有用于进行演奏操作的至少一个演奏操作件,该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多个演奏终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音源,并用于控制各演奏终端,该合奏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
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由多个演奏声部构成的演奏曲数据;
操作单元,其用于指示演奏的开始以及结束;
演奏控制单元,其向所述多台演奏终端分配所述多个演奏声部,并根据对各演奏终端的演奏操作件的操作状态,读取分配到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进而将该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输出到所述音源;
偏差检测单元,其在所述多台演奏终端中,检测引导者用演奏终端所分配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和其他各演奏终端所分配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之间的偏差;
显示单元,其用于显示所述读取进度的偏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源内置于所述多台演奏终端的每一个中,
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将所述读取的演奏声部的数据输出到音源,其中,该音源内置于分配有该演奏声部的演奏终端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具有快进指示单元,该快进指示手段用于指示分配到至少一个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快进,
在所述快进指示单元指示了快进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对分配到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执行高速读取。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演奏终端具有终端快进指示单元,该终端快进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分配到自己的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快进,
在所述终端快进指示单元指示了快进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对分配到该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执行高速读取。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合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具有快退指示单元,该快退指示单元指示分配到至少一个演奏终端上的演奏声部快退,
在所述快退指示单元指示了快退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相反顺序读取该演奏终端过去读取的演奏声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合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演奏终端具有终端快退指示单元,该终端快退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分配到自己的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快退,
在所述终端快退指示单元指示了快退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相反顺序读取该演奏终端过去读取的演奏声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合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具有偏差修正指示单元,该偏差修正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消除至少一个演奏终端和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之间的演奏偏差,
在所述偏差修正指示单元指示了消除所述演奏偏差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使分配到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和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上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一致的方式,读取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合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演奏终端具有终端偏差修正指示单元,该终端偏差修正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消除自己的演奏终端和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之间的演奏偏差,
在所述终端偏差修正指示单元指示了消除所述演奏偏差时,所述控制器的演奏控制单元以使分配到所述引导者用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和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的读取进度一致的方式,读取分配到所述演奏终端的演奏声部。
CNA2006800360354A 2005-09-28 2006-07-24 合奏系统 Pending CN1012783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1059A JP4692189B2 (ja) 2005-09-28 2005-09-28 合奏システム
JP281059/2005 2005-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335A true CN101278335A (zh) 2008-10-01

Family

ID=3789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60354A Pending CN101278335A (zh) 2005-09-28 2006-07-24 合奏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88576B2 (zh)
EP (1) EP1930873A4 (zh)
JP (1) JP4692189B2 (zh)
KR (1) KR20080046212A (zh)
CN (1) CN101278335A (zh)
WO (1) WO200703706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741A (zh) * 2013-05-08 2015-12-23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乐合奏管理方法及音乐合奏管理装置
CN110517654A (zh) * 2019-07-19 2019-11-29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钢琴的乐器合奏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
CN110534074A (zh) * 2019-07-19 2019-12-03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钢琴多端合奏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主钢琴
CN113272891A (zh) * 2019-01-22 2021-08-17 雅马哈株式会社 演奏系统、演奏模式设定方法及演奏模式设定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75920B1 (en) 2007-03-30 2014-12-17 Yamaha Corporation Musical performanc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JP5169328B2 (ja) 2007-03-30 2013-03-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処理装置及び演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915910B2 (ja) * 2020-01-09 2021-08-04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解析装置、演奏支援システム、解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8936A (en) 1970-07-08 1974-05-07 D Shrad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usical ability
US3919913A (en) 1972-10-03 1975-11-18 David L Shrad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usical ability
US3823637A (en) 1973-01-19 1974-07-16 Scott J Programmed audio-visual teaching aid
US3895555A (en) 1973-10-03 1975-07-22 Richard H Peterson Teaching instrument for keyboard music instruction
JPS5692567A (en) 1979-12-27 1981-07-27 Nippon Musical Instruments Mfg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JPS5871797U (ja) 1981-11-10 1983-05-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
JPS61254991A (ja) * 1985-05-07 1986-11-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
US5002491A (en) * 1989-04-28 1991-03-26 Comtek Electronic classroom system enabling interactive self-paced learning
US5521323A (en) 1993-05-21 1996-05-28 Coda Music Technologies, Inc. Real-time performance score matching
JP3528230B2 (ja) * 1994-03-18 2004-05-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自動演奏装置
JP3417662B2 (ja) * 1994-06-30 2003-06-16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演奏分析装置
US6441289B1 (en) 1995-08-28 2002-08-27 Jeff K. Shinsky Fixed-location method of musical performance and a musical instrument
US6448486B1 (en) 1995-08-28 2002-09-10 Jeff K. Shinsky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a reduced number of input controll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3453248B2 (ja) 1996-05-28 2003-10-06 株式会社第一興商 通信カラオケシステム、カラオケ再生端末
JP3659138B2 (ja) * 1996-06-27 2005-06-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カラオケ装置
US6084168A (en) * 1996-07-10 2000-07-04 Sitrick; David H. Musical compositions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methodology
US5728960A (en) * 1996-07-10 1998-03-17 Sitrick; David H.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systems and display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musical compositions
US7098392B2 (en) * 1996-07-10 2006-08-29 Sitrick David H Electronic image visualiz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ologies
US7423213B2 (en) * 1996-07-10 2008-09-09 David Sitrick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systems and display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compositions and derivations thereof
US7074999B2 (en) * 1996-07-10 2006-07-11 Sitrick David H Electronic image visualiz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ologies
US7297856B2 (en) * 1996-07-10 2007-11-20 Sitrick David H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coordinating musical communication and display
US7989689B2 (en) * 1996-07-10 2011-08-02 Bassilic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music stand performer subsystems and music communication methodologies
US5952597A (en) * 1996-10-25 1999-09-14 Timewarp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time correlation of a performance to a musical score
JP3277875B2 (ja) 1998-01-29 2002-04-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装置、サーバ装置、演奏方法および演奏制御方法
JP3371791B2 (ja) * 1998-01-29 2003-01-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楽教習システムおよび音楽教習装置、ならびに、音楽教習用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JP3666291B2 (ja) 1999-03-25 2005-06-29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
US6348648B1 (en) * 1999-11-23 2002-02-19 Harry Connick, J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music display among players in an orchestra
JP4117755B2 (ja) 1999-11-29 2008-07-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情報評価方法、演奏情報評価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US6198034B1 (en) * 1999-12-08 2001-03-06 Ronald O. Beach Electronic tone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3678135B2 (ja) * 1999-12-24 2005-08-03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評価装置および演奏評価システム
JP3758450B2 (ja) 2000-01-10 2006-03-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曲データ作成のための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US6417435B2 (en) 2000-02-28 2002-07-09 Constantin B. Chantzis Audio-acoustic proficiency testing device
US6751439B2 (en) * 2000-05-23 2004-06-15 Great West Music (1987)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aching music
JP4399958B2 (ja) 2000-05-25 2010-01-20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支援装置および演奏支援方法
WO2001093261A1 (en) 2000-06-01 2001-12-06 Hanseulsoft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ong accompanying/music playing service using wireless terminal
IL137234A0 (en) * 2000-07-10 2001-07-24 Shahal Elihai Method and system for learning to play a musical instrument
JP3826697B2 (ja) 2000-09-19 2006-09-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表示装置および演奏表示方法
JP2002132137A (ja) * 2000-10-26 2002-05-09 Yamaha Corp 演奏ガイド装置及び電子楽器
JP4166438B2 (ja) * 2001-01-31 2008-10-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楽ゲーム装置
US6660922B1 (en) 2001-02-15 2003-12-09 Steve Roe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revising and providing a music lesson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3632606B2 (ja) * 2001-03-16 2005-03-23 ヤマハ株式会社 自動演奏装置
US20020165921A1 (en) * 2001-05-02 2002-11-07 Jerzy Sapieyevski Method of multiple computers synchronization and control for guiding spatially dispersed live music/multimedia performances and guiding simultaneous multi-content presentations and system therefor
AU2002305332A1 (en) * 2001-05-04 2002-11-18 Realtime Music Solutions, Llc Music performance system
JP3726712B2 (ja) * 2001-06-13 2005-12-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設定情報の授受が可能な電子音楽装置及びサーバ装置、並びに、演奏設定情報授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483019B1 (en) * 2001-07-30 2002-11-19 Freehand Systems, Inc. Music annotation system for performance and composition of musical scores
JP2003084760A (ja) * 2001-09-11 2003-03-19 Yamaha Music Foundation Midi信号中継装置及び楽音システム
JP2003256552A (ja) 2002-03-05 2003-09-12 Yamaha Corp 演奏者情報提供方法、サー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3852348B2 (ja) 2002-03-06 2006-11-29 ヤマハ株式会社 再生及び送信切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613254B2 (ja) 2002-03-20 2005-01-26 ヤマハ株式会社 楽曲データの圧縮方法
JP3903821B2 (ja) 2002-03-25 2007-04-11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音提供システム
JP3780967B2 (ja) * 2002-03-27 2006-05-31 ヤマハ株式会社 曲データ出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768046B2 (en) 2002-04-09 2004-07-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generating a link between a note of a digital score and a realization of the score
JP4144296B2 (ja) 2002-08-29 2008-09-03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3988633B2 (ja) 2002-12-04 2007-10-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学習結果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995311B2 (en) 2003-03-31 2006-02-07 Stevenson Alexander J Automatic pitch processing for electric stringed instruments
JP3894156B2 (ja) 2003-05-06 2007-03-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楽音信号形成装置
US20040237756A1 (en) 2003-05-28 2004-12-02 Forbes Angus G. Computer-aided music education
CN1833265B (zh) 2003-06-25 2010-10-13 雅马哈株式会社 教授音乐的方法
JP2005062697A (ja) * 2003-08-19 2005-03-10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テンポ表示装置
JP4314964B2 (ja) * 2003-10-24 2009-08-19 ヤマハ株式会社 合奏システム
JP4305153B2 (ja) 2003-12-04 2009-07-29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楽セッション支援方法、音楽セッション用楽器
JP4363204B2 (ja) 2004-02-04 2009-11-11 ヤマハ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JP4368222B2 (ja) * 2004-03-03 2009-11-18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合奏支援システム
US7271329B2 (en) 2004-05-28 2007-09-18 Electronic Learning Products, Inc. Computer-aided learning system employing a pitch tracking line
US7385125B2 (en) * 2005-03-23 2008-06-10 Marvin Motsenbocker Electric string instruments and string instrument systems
JP4797523B2 (ja) 2005-09-12 2011-10-19 ヤマハ株式会社 合奏システム
JP4513713B2 (ja) 2005-10-21 2010-07-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演奏教習装置および演奏教習処理のプログラム
US20080134861A1 (en) * 2006-09-29 2008-06-12 Pearson Bruce T Student Musical Instrument Compatibility Test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741A (zh) * 2013-05-08 2015-12-23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乐合奏管理方法及音乐合奏管理装置
CN113272891A (zh) * 2019-01-22 2021-08-17 雅马哈株式会社 演奏系统、演奏模式设定方法及演奏模式设定装置
CN113272891B (zh) * 2019-01-22 2024-02-27 雅马哈株式会社 演奏系统、演奏模式设定方法及演奏模式设定装置
CN110517654A (zh) * 2019-07-19 2019-11-29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钢琴的乐器合奏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
CN110534074A (zh) * 2019-07-19 2019-12-03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钢琴多端合奏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主钢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37067A1 (ja) 2007-04-05
EP1930873A1 (en) 2008-06-11
US7888576B2 (en) 2011-02-15
JP2007093820A (ja) 2007-04-12
EP1930873A4 (en) 2010-08-11
JP4692189B2 (ja) 2011-06-01
US20090151545A1 (en) 2009-06-18
KR20080046212A (ko) 2008-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8334A (zh) 合奏系统
US78933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earning music in a computer game
JP4797523B2 (ja) 合奏システム
WO2008004690A1 (fr) Dispositif portatif de production d'accords,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JP5257966B2 (ja) 音楽再生制御システム、音楽演奏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演奏データの同期再生方法
CN101278335A (zh) 合奏系统
JP2003521005A (ja) 単一またはいくつかのリンクされた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を用いる、音楽を表示するための装置
JP4131279B2 (ja) 合奏パラメータ表示装置
JP2004109613A (ja) 演奏判定装置
JP5847048B2 (ja) ピアノロール型譜表示装置、ピアノロール型譜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ピアノロール型譜表示方法
JP5969421B2 (ja) 楽器音出力装置及び楽器音出力プログラム
KR20090085005A (ko) 자동음정 기타
KR101842282B1 (ko) 기타 연주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연주용 기타 및 기타 연주정보 표시방법
JPH065455B2 (ja) 歌唱指導装置
WO2023153033A1 (ja)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3404594B2 (ja) 記録媒体及び音楽ゲーム装置
JPH06130889A (ja) 学習機能付電子楽器
JP2008233614A (ja) 小節番号表示装置、小節番号表示方法及び小節番号表示プログラム
KR20150098147A (ko) 노래방 기능을 갖는 연주방시스템
KR20130058382A (ko) 키보드 연주시스템
KR20040024315A (ko) 반주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