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713A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1713A
CN101271713A CNA2007101524108A CN200710152410A CN101271713A CN 101271713 A CN101271713 A CN 101271713A CN A2007101524108 A CNA2007101524108 A CN A2007101524108A CN 200710152410 A CN200710152410 A CN 200710152410A CN 101271713 A CN101271713 A CN 101271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trol part
switch
sta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4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1713B (zh
Inventor
鹫谷展宏
小野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71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1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7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在进行光盘装置中的紧急弹出动作时,为了消除对光盘的盘面的损伤,将光盘装置构成为,包括:对紧急弹出的指示进行检测的紧急弹出检测部;形成与光盘的转速相对应的信号的转速检测部;和逻辑电路部,其根据来自紧急弹出检测部的第一信号和来自转速检测部的第二信号进行动作,当该第二输出信号在基准电平以下时,形成第三信号,该第三信号使指示停止物镜的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向致动器控制部输入,其中,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的检测后,至光盘的转速达到设定值以下为止的期间,不形成第三信号而进行致动器控制,使物镜处在焦点控制状态或者离开盘面的退避状态。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
优先权声明
本发明主张2007年3月19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No.P2007-070855的优先权,并引入其内容以作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尤其涉及用来进行紧急弹出(EmergencyEiect)动作的结构。
背景技术
就在专利文献中记载的与本发明相关联的现有技术来说,例如,有记载在日本特开2005-182905号公报中的技术。在该日本特开2005-182905号公报中记载了这样的技术:为了从盘旋转装置取出盘时,缩短盘从旋转状态变为静止状态的时间,与保持盘并对它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部抵接地设置制动(brake)装置,该制动装置给该旋转部施加摩擦力,从而控制盘的旋转。
发明内容
例如,在利用蓝色激光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光盘等高容量的光盘上,光拾取器(pick-up)的物镜的前端和光盘的记录面侧的表面(以下叫盘面)间的距离(相对间隙)很短,在该状态下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因为这个原因,在光盘装置的记录或者再现中,由于停电或故障等不能进行通常的光盘弹出动作而进行紧急的弹出操作(以下叫紧急弹出(Emergency Eject)操作)时,在光盘的旋转中,例如由于光盘面的面振动,物镜前端的保护部和盘面接触,导致损伤光盘面。因为越是靠近光盘的外周侧位置盘面的面振量越大,所以物镜的位置越处在该外周侧位置,物镜前端和盘面越容易接触。并且,光盘越以高速旋转,因接触导致的伤痕就越大越深。
图11是将光盘2和托盘(tray)30一起搬入、搬出的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在托盘30中,搭载有盘电动机3、光拾取器4、以及将该光拾取器4向该光盘2的大致半径方向引导并同时使之移动的移动、引导机构(图中没有显示)等。例如,在图11的光盘装置中,在光盘2上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的过程中,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即从小孔60插入针状物(pin)来启动装置内的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图中没有显示)时,由于弹簧(图中没有显示)的弹性回复力,托盘30向X方向(弹出方向)移动并开始从装置主体向外弹出。这时,光盘2被载置于固定在盘电动机3上的转盘(turntable)9上,所以在减少旋转速度的同时保持旋转状态,与托盘30一起向X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光盘2的外周侧面与设置在底盒(bottom case)40侧的制动块50抵接,光盘受到基于该抵接的摩擦的制动力,停止旋转。该旋转停止后,用户手动弹出光盘2。但是,在光盘2的盘面有面振动时,该光盘2在停止上述旋转之前,如图12所示,由于旋转,它的盘面2a和物镜5前端的保护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图12显示由于面振动导致的盘面位置在实线所示位置Q1和虚线所示位置Q2之间变化的情况。虽然在位置Q1时盘面2a和物镜5前端的保护部之间的距离是d,但是在位置Q2时就成为0,保护部与光盘面接触。当不实施紧急弹出操作,而对光盘2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动作的过程中,例如,控制物镜5的位置,使得即使在位置Q2也能确保上述距离d。
即使在上述日本特开2005-182905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当进行紧急弹出操作时,到盘通过制动装置使旋转停止为止的期间,在盘的面振动大的情况下,也有物镜的保护部和盘面接触的可能性。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发明的课题是,当在光盘装置中进行紧急弹出操作时,在达到光盘的旋转停止或者与停止接近的状态为止的期间,使物镜或该透镜的保护部与盘面不接触,从而避免对盘面的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所述课题并提供能确保信赖性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是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上述目的的技术。
即,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其构成为,包括:检测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的紧急弹出检测部;形成并输出与光盘或盘电动机的转速对应的信号的转速检测部;和逻辑电路部,其根据从紧急弹出检测部输出的第一信号和从转速检测部输出的第二信号进行动作,当该第二信号在基准电平以下时,形成第三信号,该第三信号使得用来指示停止物镜的致动器(actuator)控制的控制信号(静噪(mute)信号)向致动器控制部输入,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的检测后,在光盘的转速达到预先设定的值以下为止的期间,使逻辑电路部不输出上述第三信号并进行致动器控制,使物镜处于焦点(focus:聚焦)控制状态或者处于按照比面振量还大的距离离开盘面的退避状态。以来自光盘的反射激光产生的RF信号的电平变为基准值以下的时刻为起点开始进行使物镜处于所述退避状态的致动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说明图1的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内的构成的图。
图3是显示图1的光盘装置在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构成图。
图6是表示图5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7是图5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构成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0是图8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课题的光盘装置的结构例图。
图12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课题的光盘装置的重要部位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面,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说明图1的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内的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本第一实施例是如下例子,在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作为致动器控制使物镜处在离开光盘的盘面的退避状态,当因为制动块(制动pad)的摩擦而使得光盘的转速足够小时解除该退避状态。
在图1中,2是作为信息的记录介质的光盘;3是对光盘2进行旋转驱动的盘电动机;4是光拾取器;5是物镜;11是对盘电动机3进行旋转驱动的同时控制旋转状态的电动机控制部;12是致动器控制部,它控制光拾取器4内的致动器(actuator),使上述物镜5处在焦点控制状态或者离开光盘2的盘面(与物镜5相对的面)的退避状态;13是对在光拾取器4内形成激光的激光二极管进行驱动控制的激光控制部;14是具有以下结构的转速检测部,根据例如FG(Frequency Generater)(频率发生器)或者盘电动机3的定子线圈的反电动势等检测光盘2或盘电动机3的转速,该检测的转速超过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不输出作为第二信号的信号Sr,该检测的转速在该基准值以下时,形成并输出作为第二信号的信号Sr;15是紧急弹出检测部,它检测已对光盘2指示紧急弹出动作,形成并输出作为第一信号的信号(以下叫做第一信号)S1;16是作为控制光盘装置整体的控制部的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161是安装在DSP16内部的微机;17是对通过光拾取器4根据来自光盘2的反射激光而再现的RF(RadioFrequency)信号进行放大或者波形整形的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以下叫做AFE);18是逻辑电路部,其根据从上述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和从上述转速检测部14输出的作为第二信号的信号(以下叫第二信号)Sr,形成并输出作为第三信号的信号(以下,称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使向上述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用来指示停止上述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静噪(mute)信号S3
另外,SW1是通过用户的紧急弹出操作来指示进行紧急弹出动作的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SW2是设置在上述DSP16和上述激光控制部13之间,将使上述激光二极管处在激光输出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即启动(enable)信号S2从该DSP16向该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呈导通或断开(on、off)的开关;SW3是设置在上述DSP16和上述致动器控制部12之间,将用来指示停止上述致动器控制的静噪信号S3从该DSP16或者接地处(グランド)向该致动器控制部12的供给呈导通或断开的开关;R是上述开关SW1在断开状态(开状态)时,用来使紧急弹出检测部15的输入成为高电平(High Level)的上拉(pull up)电阻。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以使用了半导体的电路开关等构成的。在逻辑电路部18中具有如下结构:当不输入第二信号Sr而仅仅输入第一信号S1时,不形成第三信号St,当第一信号S1和第二信号Sr双方都被输入时,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开关SW1通过用户的紧急弹出操作进行on、off(导通或断开)动作,开关SW2通过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进行on、off控制,开关SW3通过从上述逻辑电路部18输出的第三信号St进行on、off控制。
另外,在图2中,6是设置在光拾取器4内的激光二极管;7同样是致动器;8是设置在光拾取器4内的,通过物镜5接收来自光盘2的记录面的反射激光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受光部;131是激光控制部13内的驱动上述激光二极管的激光驱动电路;其它的符号与图1中的一样。
在图1,图2所示的结构中,SW1通过用户的紧急弹出操作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该开关SW1处在该断开状态时,紧急弹出检测部15对紧急弹出动作指示进行检测,并输出作为第一信号的信号S1
开关SW2与端子b侧的连接是导通状态(闭锁状态)时,激光驱动电路131驱动激光二极管6,将用来使激光输出成为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即启动信号S2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供给;另外,与端子a侧的连接是导通状态(闭锁状态)时,该启动信号S2从该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被断开,激光驱动电路131不驱动激光二极管6,于是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从上述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上述第一信号S1对开关SW2的连接状态进行转换,使之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并使启动信号S2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被断开(成为断开状态)。
开关SW3在其内部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时,使指示停止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静噪信号S3向致动器控制部12的供给成为导通状态;另一方面,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时,使指示物镜5的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指示物镜5进入退避状态的控制信号从DSP16向致动器控制部12的供给成为导通状态。当来自光盘2的反射激光的RF信号SRF的电平变为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以下时,就开始进行使物镜5进入该退避状态的致动器控制。在该退避状态中,物镜的前端部或保护部位于按照比该光盘2的面振量大的距离离开光盘2的盘面的位置,与光盘面不接触。另外,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时,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上述静噪信号S3,物镜5的上述退避状态就被解除。从上述逻辑电路部18输出的上述第三信号St切换开关SW3的连接状态,使它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并且将静噪信号S3从接地处输出给致动器控制部12。
在上述结构中,在光盘装置对光盘2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时,如果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开关SW1就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紧急弹出检测部15对紧急弹出动作指示进行检测,并输出第一信号S1。该第一信号S1被输入到开关SW2、逻辑电路部18和DSP16。通过第一信号S1,开关SW2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启动信号S2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被断开,于是激光驱动电路131停止激光二极管6的驱动,使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由于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RF信号SRF的电平也逐渐减少最后变为0。这时,DSP16内的微机161对该RF信号SRF的电平进行判别,该电平变为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以下的时刻,在DSP16内形成向致动器控制部12指示使物镜5进入退避状态的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并且该控制信号从DSP16输入到致动器控制部12,基于此,物镜5被移动到退避位置并处于退避状态。
另外,通过输入第一信号S1,DSP16形成指示停止盘电动机3的驱动的控制信号S4并输出到电动机控制部11。通过停止对盘电动机3的驱动,光盘2的转速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减少。另外,通过用户进行上述紧急弹出操作,与图11所示情况一样,光盘2在被载置于固定在盘电动机3的转盘上的状态下一边减少转速,一边与托盘(tray)一起从装置内朝被弹出的方向移动,该光盘2的外周侧面在装置内与制动块50抵接时转速急速地减少至0,即停止旋转。在该光盘2的移动弹出时,因为物镜5已经经过致动器控制处在退避状态,所以即使转速减少,也不与处在旋转状态的光盘2的盘面接触。转速检测部14检测出处于上述状态的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作为例如电压信号电平,将该检测出的转速的电压信号电平与预先设定的某基准值比较,比较的结果是该电压信号电平超过该基准值时,不输出第二信号Sr。该第二信号Sr与从上述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一样,被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另外,上述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电压信号电平在上述基准值以下时,转速检测部14输出上述第二信号Sr
在逻辑电路部18中,根据第一信号S1以及第二信号Sr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即,在第二信号Sr没有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或者是0的情况即第二信号Sr没有被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的情况下,在逻辑电路部18不形成第三信号St,在第二信号Sr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并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的情况下,在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控制开关SW3,使它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使指示停止制动器控制用的控制信号即指示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用的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并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这个时候,因为光盘2已经基本上处于停止旋转的状态,所以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即使该物镜5的前端部或者保护部与光盘2的盘面接触,也不用担心在该盘面上出现伤痕。该旋转停止后,光盘2通过用户的手动,和托盘一起被移动弹出到装置外部。
图3是显示图1的光盘装置在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横轴表示的是时间。
在图3中,(a)表示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并且开关SW1在时刻ts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时,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的电平变化状态;(b)表示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供给的启动信号S2的电平变化状态;(c)表示从激光二极管6输出的激光(激光输出功率)P的电平变化状态;(d)表示RF信号SRF的变化状态;(e)表示基于致动器控制的物镜5的焦点方向位置的变化状态;(f)表示光盘2的转速n的变化状态;(g)表示转速检测部14输出的第二信号Sr的变化状态;(h)表示托盘位置的变化状态。
在(d)状态中,到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的时间点ts为止,因为光盘装置处在记录或者再现状态并且激光输出功率P是稳定电平值P0,所以RF信号SRF处在最大值为SRF1和最小值为SRF2的稳定电平范围内,在时间点ts之后,随着激光功率P的电平的下降,其电平(RF信号SRF的电平)也减小。利用DSP16内的微机161,将RF信号SRF的电平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スレッシュレベル:阈值电平)SRFd相比较,进行判别,该判别的结果是,在该电平变为该基准值SRFd以下的时间点t1,如(e)那样,微机161将物镜5的致动器控制从之前的焦点控制状态切换到物镜退避状态即施加了直流的透镜牵引(レンズプル)电压的状态。(f)中的光盘2的转速在时间点ts之后逐渐减小。在这期间,如(h)的特性线B所示那样,托盘位置向着光盘2的外周侧面与制动块接触的位置移动。光盘2通过托盘而移动,如果在时间点t2其外周侧面与制动块相接,则在时间点t2之后,由于制动块的摩擦,光盘2的转速n急剧减小并变为0。由转速检测部14检测出光盘2的该转速n,并在该转速检测部14内与基准值(转速检测阈值电平)nd((f))相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当该转速n变为该基准值nd以下时,在变为该基准值nd以下时的时间点tE输出第二信号Sr。这样的结果是在逻辑电路部18中,输入该第二信号Sr和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在时间点tE控制开关SW3,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e))。
图4是图1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4中,
(1)当对光盘2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时,通过用户的操作,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开始紧急弹出动作(步骤S401)。
(2)通过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紧急弹出检测部15对紧急弹出动作指示进行检测。DSP16内的微机161对是否进行了上述动作即是否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了第一信号S1进行判别(步骤S402)。
(3)当上述判别的结果是输出有第一信号S1时,向开关SW2输入该第一信号S1,切换该开关SW2的连接状态,使启动信号S2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成为断开状态(步骤S403)。
(4)通过切断启动信号S2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激光驱动电路131停止对激光二极管6的驱动,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熄灭)(步骤S404)
(5)通过使得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反射激光产生的RF信号SRF的电平也逐渐减少为0。微机161对通过AFE17输入给DSP16的该RF信号SRF的电平是否已变为预先设置的基准值(图3(d)所示SRFd)以下进行判别(步骤S405)。
(6)当上述步骤S405的判别结果是RF信号SRF的电平变为预先设置的基准值以下时,微机161在DSP16内形成用于向致动器控制部12指示进行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该致动器控制用来使物镜5成为退避状态。该控制信号从DSP16输入到致动器控制部12,由此,致动器控制部12实施对物镜5的致动器控制,即对致动器7进行控制从而使物镜5退避移动(lens pull:透镜牵引)(步骤S406)。在该退避移动中,物镜移动到它的前端部或者保护部与光盘2的盘面的距离比该光盘2的面振量还大的位置。
(7)通过输入第一信号S1,DSP16形成指示停止盘电动机3的驱动的控制信号S4并向电动机控制部11输出。如果停止对盘电动机3的驱动,则盘电动机3的转速会逐渐降低,光盘2的转速也降低。处在旋转状态的光盘2通过托盘被移动弹出,它的外周侧面与制动块50抵接。由于该抵接的摩擦,光盘2的转速急剧减少最后停止转动。在该光盘2的弹出移动时,因为物镜5已经经过上述致动器控制处在退避位置,所以不与光盘2的盘面接触。转速检测部14检测出所述状态(与制动块50抵接后的转速减少状态)的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并对该转速有没有变为设定基准值(图3(f)的nd)以下进行判别(步骤S407)。
(8)当上述步骤S407的判别结果是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变为上述设定基准值以下时,转速检测部14输出第二信号Sr。结果是向逻辑电路部18输入第二信号Sr和第一信号S1。由此,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切换开关SW3的连接状态,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用来指示停止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用来指示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的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并将物镜5的退避状态解除(レンズプル解除透镜牵引解除)(步骤S408)。
(9)当上述步骤S407的判别的结果是光盘2或盘电动机3的转速超过上述设定基准值时,不停止致动器控制,维持物镜5的退避状态。
(10)通过上述步骤S408,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后,处在旋转停止状态的光盘2,通过用户的手动,与托盘一起被弹出移动到装置外部,于是,紧急弹出动作结束(步骤S409)。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在光盘装置中,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到光盘的旋转变为停止或与此接近的状态为止,物镜处在退避状态,所以即使在光盘2上有面振动,该物镜或保护部也不与盘面接触。因此,能够消除对盘面的损伤。
图5~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构成图,图6是表示图5的光盘装置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图7是图5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本第二实施例为如下情况的例子: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实施致动器控制,使物镜从光盘的盘面退避到退避状态,同时向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来将光盘的旋转减速,并且,当光盘的转速因为制动块的摩擦变得足够小时解除其退避状态。
在图5的光盘装置中,开关SW4以外的构成元件和作用与上述图1的光盘装置的情况一样。该开关SW4设置在作为控制部的DSP16和电动机控制部11之间,是使控制信号S4从该DSP16向该电动机控制部11的供给成为导通或断开的开关,前述控制信号S4用来向盘电动机3下达停止驱动和施加制动力的指示,根据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输出信号S1对上述导通或断开的状态进行控制,当在开关SW4内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时,从DSP16向电动机控制部11供给控制信号S4
在图5的结构中,当光盘装置对光盘2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动作时,如果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开关SW1就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于是紧急弹出检测部15对紧急弹出动作的指示进行检测,然后输出第一信号S1。将该第一信号S1输入到开关SW2,开关SW4,逻辑电路部18和DSP16。通过第一信号S1,开关SW2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闭锁状态),启动信号S2从DSP16向该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被断开,激光驱动电路131将激光二极管6的驱动停止,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由此,RF信号SRF的电平也逐渐减少。这时,DSP16内的微机161对RF信号SRF的电平进行判别,在该电平变成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以下的时刻,在DSP16内形成向致动器控制部12指示进行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该致动器控制用来使物镜5成为退避状态。该控制信号从DSP16输入到致动器控制部12,使物镜5成为退避状态。通过第一信号S1,开关SW4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从而使控制信号S4从接地处向该电动机控制部11的供给成为导通状态,前述控制信号S4用来向盘电动机3下达停止驱动和施加制动力的指示,在盘电动机3的驱动被停止并且还作用有制动力的状态下使光盘2的转速减少。
通过停止盘电动机3的驱动,光盘2的转速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逐渐减少。另外还作用有制动力,由此盘电动机3的该转速的减少被加速。另外,由用户进行上述紧急弹出操作,由此,光盘2在减少转速的同时与托盘一起向从装置内弹出的方向移动,在其外周侧面与制动块50抵接的位置转速急剧减少最后停止旋转。当该光盘2移动时,因为物镜5已经受到致动器控制处在退避状态,所以即使转速减少,也不会与处在旋转状态的该光盘2的盘面接触。转速检测部14对处在上述旋转状态的光盘2或盘电动机3的转速进行检测,例如作为电压信号电平,将该检测出的转速的电压信号电平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比较,比较的结果,当该电压信号电平超过该基准值时,不输出第二信号Sr。该第二信号Sr与从上述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一样,被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另外,上述比较的结果,当该电压信号电平在该基准值以下时,转速检测部14输出上述第二信号Sr
根据第一信号S1以及第二信号Sr,在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即,当第二信号Sr没有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或者为0时也即第二信号Sr没有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时,在逻辑电路部18不形成第三信号St;当第二信号Sr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并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时,在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对开关SW3进行控制,使它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用来指示停止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用来指示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的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并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在该时刻,光盘2已经基本上处在旋转停止的状态,通过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即使导致物镜5的前端部或者保护部与光盘2的盘面接触,也不用担心在盘面上产生伤痕。该旋转停止后,通过用户的手动,光盘2与托盘一起被弹出移动到装置外部。
图6是表示图5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横轴是时间轴。
在图6中,(a)表示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当开关SW1在时间点ts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时,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的电平变化状态;(b)表示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供给的启动信号S2的电平变化状态;(c)表示从激光二极管6输出的激光(激光功率)P的电平变化状态;(d)表示RF信号SRF的变化状态;(e)表示致动器控制的物镜5的焦点方向位置的变化状态;(f)表示光盘2的转速n的变化状态。转速检测部14输出的第二信号Sr的变化状态以及托盘位置的变化状态与上述图3的情况一样。
在(d)中,到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的时间点ts为止,因为光盘装置处在记录或再现状态,其激光功率P是稳定电平的值P0,所以RF信号SRF处在最大值为SRF1且最小值为SRF2的稳定电平范围内;在时间点ts之后,随着激光功率P的电平的降低,RF信号SRF的电平也降低。RF信号SRF的电平通过DSP16内的微机161与事先设定的基准值(スレッシュレベル:阈值电平)SRFd进行比较、判别,就判别的结果来说,在该电平变为该基准值SRFd以下时的时间点t1,微机161将物镜5的致动器控制如(e)那样,从之前的焦点控制状态切换到物镜退避状态、即施加了直流的透镜牵引(レンズプル)电压的状态。(f)中的光盘2的转速在时间点ts之后,由于盘电动机3的驱动停止和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减少。该减少的比例比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3(f)时大。在该时间点ts之后,托盘位置向着光盘2的外周侧面与制动块抵接的位置移动,在时间点t2其外周侧面与制动块抵接。在该时间点t2之后,由于制动块的摩擦,光盘2的转速n急剧减少,最后成为0。光盘2的该转速n被转速检测部14检测出,在该转速检测部14内将它与基准值(转速检测阈值电平)nd((f))比较,就比较的结果来说,当该转速n变为该基准值nd以下时,在变为基准值nd以下时的时间点tE(时间点t2以后),使来自该转速检测部14的第二信号Sr的输出成为导通状态。结果是,在逻辑电路部18中输入该第二信号Sr和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由此,在该逻辑电路部18中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在时间点tE控制开关SW3,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e))。本图6的时间点t2和时间点tE之间的时间比图3的时间点t2和时间点tE之间的时间要短。
图7是图5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7中,
(1)对光盘2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时,通过用户的操作,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开始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步骤S701)。
(2)通过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紧急弹出检测部15对紧急弹出动作指示进行检测。DSP16内的微机161对是否进行了上述动作即是否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了第一信号S1进行判别(步骤S702)。
(3)就上述判别的结果来说,当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有第一信号S1时,向开关SW2输入该第一信号S1,切换该开关SW2的连接状态,使启动信号S2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成为断开状态。另外,将第一信号S1也输入到开关SW4中,从而切换该开关SW4的连接状态,使控制信号S4从接地处向电动机控制部11的供给成为导通状态,该控制信号S4用来指示盘电动机3驱动的停止和制动力的产生(步骤S703)。
(4)通过切断启动信号S2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激光驱动电路131停止对激光二极管6的驱动,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熄灭)(步骤S704)。
(5)通过使得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反射激光产生的RF信号SRF的电平也逐渐减少为0。微机161对通过AFE17输入给DSP16的该RF信号SRF的电平是否已变为预先设置的基准值(图3(d)所示的SRFd)以下进行判别(步骤S705)。
(6)就上述步骤S705的判别结果来说,当RF信号SRF的电平变为预先设置的基准值以下时,微机161在DSP16内形成用来向致动器控制部12指示进行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该致动器控制用来使物镜5成为退避状态。该控制信号从DSP16输入到致动器控制部12,由此,致动器控制部12实施物镜5的致动器控制,即对致动器7进行控制从而使物镜5退避移动(lens pull:透镜牵引)(步骤S706)。在该退避移动中,物镜5移动到它的前端部或者保护部与光盘2的盘面的距离比该光盘2的面振量还大的位置。
(7)如果停止对盘电动机3的驱动并使制动力作用,则盘电动机3的转速会逐渐减少,光盘2的转速也减少。上述处在旋转状态的光盘2通过托盘被移动弹出,它的外周侧面与制动块50相接。由于该相接的摩擦,光盘2的转速急剧减少最后停止转动。在该光盘2移动弹出时,因为物镜5已经经过上述致动器控制而处在退避位置,所以与光盘2的盘面不接触。转速检测部14检测出所述状态(与制动块50相接后转速减少的状态)的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对该转速有没有变为设定基准值(图3(f)的nd)以下进行判别(步骤S707)。
(8)就上述步骤S707的判别结果来说,当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变为上述设定基准值以下时,转速检测部14输出第二信号Sr。结果是向逻辑电路部18输入第二信号Sr和第一信号S1。由此,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切换开关SW3的连接状态,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用来指示停止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用于指示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的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并解除(透镜牵引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步骤S708)。
(9)上述步骤S707的判别的结果是,当光盘2或盘电动机3的转速超过上述设定基准值时,不停止致动器控制,维持物镜5的退避状态。
(10)通过上述步骤S708,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后,处在旋转停止状态的光盘2通过用户的手动,与托盘一起被移动弹出到装置外部,于是紧急弹出动作结束(步骤S709)。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在光盘装置中,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在光盘的旋转变为停止或与此接近的状态之前,因为物镜处在退避状态,所以即使在光盘2上有面振动,该物镜或保护部也与盘面不接触。因此,能够消除对盘面的损伤。尤其是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因为制动力也在盘电动机3上起作用,所以光盘2在旋转已较大地减速的状态下与制动块50抵接。因此,因制动块50而产生的摩擦音也很低,另外,与制动块50抵接后,因为还能够使到解除物镜5的退避状态为止的时间缩短,所以能够将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整体所需要的时间缩短。
图8~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图。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结构图,图9是表示图8的光盘装置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图10是图8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本第三实施例是下述情况的例子: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作为致动器控制,不使物镜退避到退避状态而是保持原来的焦点控制状态,同时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向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来将光盘的旋转减速,进一步,当光盘的转速因为制动块的摩擦而变得充分小的时候,解除上述焦点控制状态。
图8的光盘装置与图5的光盘装置相比,使得控制开关SW2的信号不一样,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不使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而是进行致动器控制,作为该致动器控制,进行物镜的焦点控制。
在图8的结构中,当光盘装置对光盘2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动作时,如果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则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紧急弹出检测部15对紧急弹出动作的指示进行检测,输出第一信号S1。将该第一信号S1输入到开关SW4、逻辑电路部18和DSP16。开关SW4根据第一信号S1被控制成为导通或断开状态,当在开关SW4内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时,从接地处向电动机控制部11供给控制信号S4,所述控制信号S4用来向盘电动机3指示停止驱动和使制动力作用。开关SW2、开关SW3由从逻辑电路部18输出的第三信号St控制。
通过停止盘电动机3的驱动,光盘2的转速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逐渐减少。因为还进一步使制动力进行作用,所以盘电动机3的该转速的减少被加速。另外,通过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光盘2在转速减小的同时与托盘一起向从装置内弹出的方向移动,在其外周侧面与制动块50抵接的位置转速急剧减少最后停止旋转。在该光盘2移动时,还没有使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因此,物镜5受到致动器控制处在焦点控制状态,所以即使转速减少,也不会与处在旋转状态的该光盘2的盘面接触。转速检测部14对处在所述旋转状态的光盘2或盘电动机3的转速进行检测,将该检测出的转速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为该检测出的转速超过该基准值时,不输出第二信号Sr。另一方面,当上述比较的结果是光盘2或盘电动机3的转速在该基准值以下时,转速检测部14输出上述第二信号Sr。该第二信号Sr与从上述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一样,被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
根据第一信号S1以及第二信号Sr,在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即,当第二信号Sr没有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即第二信号Sr没有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而只将第一信号S1输入时,在逻辑电路部18不形成(不输出)第三信号St;当第二信号Sr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并与第一信号S1一起输入到逻辑电路部18时,在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对开关SW2以及开关SW3进行控制。对于开关SW2来说,该第三信号St使开关SW2内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将启动信号S2由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断开。于是,激光驱动电路131将激光二极管6的驱动停止,使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此外,对于开关SW3来说,该第三信号St使开关SW3内与端子a侧的连接成为导通状态(闭锁状态),与端子b侧的连接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用来指示停止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指示解除物镜5的焦点控制状态的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并解除物镜5的焦点控制状态。这时,光盘2已经基本上处在旋转停止的状态,通过解除物镜5的焦点控制状态,即使导致物镜5的前端部或者保护部与光盘2的盘面接触,也不用担心在盘面上产生伤痕。该旋转停止后,通过用户的手动,光盘2与托盘一起被弹出移动到装置外部。
图9是表示图8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状态的图。横轴是时间轴。
在图9中,(a)表示用户进行紧急弹出操作,开关SW1在时间点ts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时,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的电平变化状态;(b)表示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供给的启动信号S2的电平变化状态;(c)表示从激光二极管6输出的激光(激光输出功率)P的电平变化状态;(d)表示RF信号SRF的变化状态;(e)表示致动器控制的物镜5的焦点方向位置的变化状态;(f)表示光盘2的转速n的变化状态;(g)表示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的第二信号Sr的变化状态;(h)表示托盘位置的变化状态。
开关SW1在时间点ts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在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第一信号S1的时间点ts,由于启动信号S2还没有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所以没有解除物镜5的作为致动器控制的焦点控制的状态。之后,光盘2的转速减少,从转速检测部14输出第二信号Sr,其结果是从逻辑电路部18输出第三信号St,到启动信号S2通过开关SW2成为断开状态的时间点tE为止,物镜5处在焦点控制状态。在该焦点控制状态,RF信号SRF处在最大值为SRF1且最小值为SRF2的稳定电平范围内。(f)中的光盘2的转速在时间点ts之后,由于盘电动机3的驱动停止和制动力的作用,逐渐减少。该减少的比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图6(f)时一样,比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3(f)时大。在时间点ts之后,托盘位置向着光盘2的外周侧面与制动块抵接的位置移动,在时间点t2其外周侧面与制动块抵接。在时间点t2之后,由于制动块的摩擦,光盘2的转速n急剧减少为0。光盘2的该转速n由转速检测部14进行检测,在该转速检测部14内将它与基准值(转速检测阈值电平)nd((f))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是该转速n变为该基准值nd以下时,在变为基准值nd以下的时间点tE(时间点t2以后),使来自该转速检测部14的第二信号Sr的输出成为导通状态。结果是,在逻辑电路部18中,输入该第二信号Sr和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的第一信号S1。由此,在该逻辑电路部18中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在时间点tE控制开关SW2以及开关SW3,将启动信号S2从DSP16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断开,同时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解除物镜5的焦点控制状态((e))。本图9中的时间点t2和时间点tE之间的时间比图3中的时间点t2和时间点tE之间的时间要短。
图10是图8的光盘装置的紧急弹出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0中,
(1)对光盘2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时,通过用户的操作,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开放状态),开始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步骤S1001)。
(2)通过开关SW1成为断开状态,紧急弹出检测部15对紧急弹出动作指示进行检测。DSP16内的微机161对是否进行了上述动作即是否从紧急弹出检测部15输出了第一信号S1进行判别(步骤S1002)。
(3)当上述判别的结果是输出有第一信号S1时,向开关SW4输入该第一信号S1,切换该开关SW4的连接状态,使控制信号S4从接地处向电动机控制部11的供给成为导通状态,该控制信号S4用来指示停止盘电动机3的驱动和产生制动力(步骤S1003)。
(4)如果停止盘电动机3的驱动,并进一步施加制动力,则盘电动机3的转速就会逐渐减少,光盘2的转速也减少。处在旋转状态的光盘2通过托盘被移动弹出,其外周侧面与制动块50抵接。由于该抵接的摩擦,光盘2的转速急剧减少最后停止转动。在该光盘2被移动弹出时,因为物镜5依然受到上述致动器控制而处在焦点控制状态,所以不与光盘2的盘面接触。转速检测部14检测出处于上述状态(与制动块50接触后的转速减少状态)的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对该转速有没有变为设定基准值(图9(f)的nd)以下进行判别(步骤S1004)。
(5)当上述步骤S1004的判别结果是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变为上述设定基准值以下时,转速检测部14输出第二信号Sr。结果是向逻辑电路部18输入第二信号Sr和第一信号S1。由此,在逻辑电路部18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该第三信号St切换开关SW2以及开关SW3的连接状态(步骤S1005)。
(6)通过切换上述开关SW2的连接状态,将启动信号S2向激光控制部13的供给断开。于是,激光驱动电路131停止激光二极管6的驱动,激光输出成为断开状态(熄灭)(图9(c))。此外,通过切换上述开关SW3的连接状态,从接地处向致动器控制部12供给用来指示停止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即用来指示解除物镜5的焦点控制状态的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致动器控制部12根据该控制信号(静噪信号)S3停止致动器控制并解除物镜5的聚焦状态(图9(e))(步骤S1006)。通过使得激光输出变为断开状态,由反射激光所产生的RF信号SRF的电平也逐渐减少至0(图9(d))。
(7)当上述步骤S1004的判别结果是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超过上述设定基准值时,转速检测部14不输出第二信号Sr。结果是向逻辑电路部18输入第一信号S1和第二信号Sr,该逻辑电路部18不形成第三信号St。因为从该逻辑电路部18没有输出第三信号St,所以不对开关SW2以及开关SW3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这时,等待电动机3的转速下降。
(8)通过上述步骤S1006,解除物镜5的焦点控制状态后,处在旋转停止状态的光盘2通过用户的手动,与托盘一起被移动弹出到装置外部,紧急弹出动作结束(步骤S1007)。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在光盘装置中,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到光盘的旋转变为停止或与此接近的状态为止,物镜维持焦点控制状态,所以即使在光盘2上有面振动,该物镜或保护部也不与盘面接触。因此,在本第三实施例也能够消除对盘面的损伤。此外,在本第三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当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因为制动力也在盘电动机3上起作用,所以光盘2在旋转已较大地减速的状态下与制动块50抵接。因此,因制动块50而产生的摩擦音也很低,另外,与制动块50抵接后,还能够缩短到解除焦点控制状态为止的时间,所以能够将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整体所需要的时间缩短。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其结构虽然为,就判别的结果来说,在检测出的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在设定基准值以下时转速检测部14输出第二信号Sr小,当超过设定基准值时不输出第二信号Sr,但是也可以采用相反的结构,即,就判别的结果来说,当检测出的光盘2或者盘电动机3的转速,在设定基准值以下的情况下,转速检测部14不输出第二信号Sr,当超过设定基准值时输出第二信号Sr。另外,与此相对应,对逻辑电路部18来说也可以采用下述的结构:当不输入第二信号Sr而是只输入第一信号S1时,形成并输出第三信号St,当输入第一信号S1和第二信号Sr时,不形成第三信号St。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采用了在作为控制部的DSP的内部包含微机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将微机设置在DSP的外部。并且,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采用了在转速检测部内与基准值(转速检测阈值电平)进行比较的结构,但是该比较也可以在控制部的DSP内或微机内进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光盘装置中,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时,能够使物镜或者保护部不与光盘的盘面接触,能够防止对该盘面的损伤。
本发明也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方式。所以,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不应该用作限定性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通过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并且,属于该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的同等范围的变形或改变都将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光盘装置,其能够进行光盘的紧急弹出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光盘进行旋转驱动的盘电动机;
对所述盘电动机的旋转状态进行控制的电动机控制部;
产生激光的激光二极管;
对所述激光二极管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激光控制部;
对从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进行聚光并向所述光盘照射的物镜;
驱动所述物镜,改变所述物镜的位置或姿势的致动器;
控制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物镜处在焦点控制状态或从盘面离开的退避状态的致动器控制部;
形成并输出分别控制所述电动机控制部、所述激光控制部以及所述致动器控制部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
对所述紧急弹出动作被指示的状态进行检测的紧急弹出检测部;
形成并输出与所述光盘或所述盘电动机的转速对应的信号的转速检测部;和
逻辑电路部,其根据从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输出的第一输出信号和从所述转速检测部输出的第二输出信号,在该第二输出信号于基准电平以下的情况下,形成并输出第三输出信号,该第三输出信号使所述控制部向所述致动器控制部提供指示停止所述致动器控制的控制信号,其中,
在检测到紧急弹出动作的指示后,在所述光盘的转速达到预先设定的值以下为止的期间,进行所述致动器控制,使所述物镜处在所述焦点控制状态或所述退避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对由所述光盘的反射激光产生的RF信号的电平进行判别,在该电平达到基准值以下时,形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向所述致动器控制部发出使所述物镜处于所述退避状态的致动器控制的指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构成为,通过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的动作形成并输出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根据该第一输出信号,将使所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变为断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构成为,通过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的动作形成并输出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根据该第一输出信号,将使所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变为断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构成为,通过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的动作形成并输出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根据该第一输出信号,将使所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变为断开状态,并且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构成为,通过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的动作形成并输出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根据该第一输出信号,将使所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变为断开状态,并且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电路部构成为,在进行紧急弹出动作,所述光盘的转速达到预先设定的值以下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信号,形成并输出将使所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变为断开状态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构成为,通过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的动作形成并输出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根据该第一输出信号,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构成为,通过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的动作形成并输出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根据该第一输出信号,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构成为,通过紧急弹出动作指示用开关的动作形成并输出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根据该第一输出信号,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致动器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对停止所述致动器控制进行指示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致动器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逻辑电路部输出的所述信号进行导通或断开动作。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致动器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对停止所述致动器控制进行指示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致动器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逻辑电路部输出的所述信号进行导通或断开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激光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使上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输出的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动作,使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供给变为断开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激光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使上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输出的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动作,使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供给变为断开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电动机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该控制部向该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输出的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动作,使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电动机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该控制部向该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输出的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动作,使所述控制信号的所述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激光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使上述激光二极管变为激光输出状态的控制信号从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激光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逻辑电路部输出的所述信号进行导通或断开。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电动机控制部之间具备开关,该开关将指示向所述盘电动机施加制动力的控制信号从该控制部向该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导通或断开,该开关构成为,根据从所述紧急弹出检测部输出的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动作,使所述控制信号向电动机控制部的供给变为导通状态。
CN2007101524108A 2007-03-19 2007-10-11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1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0855A JP2008234742A (ja) 2007-03-19 2007-03-19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7-070855 2007-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713A true CN101271713A (zh) 2008-09-24
CN101271713B CN101271713B (zh) 2012-05-30

Family

ID=3977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24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1713B (zh) 2007-03-19 2007-10-11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35715A1 (zh)
JP (1) JP2008234742A (zh)
CN (1) CN1012717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4915A (zh) * 2012-06-18 2014-01-15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主轴马达煞车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3930A (ja) * 2008-03-13 2009-10-01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009635A (ja) * 2008-06-24 2010-01-14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1794166B (zh) * 2009-02-01 2012-09-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光驱及计算机
JP2010225241A (ja) * 2009-03-24 2010-10-07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故障予兆判定方法
JP2012242949A (ja) * 2011-05-17 2012-12-10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4437A (en) * 1988-03-07 1989-09-05 Syquest Technology Head loading velocity control
JPH02273375A (ja) * 1989-04-13 1990-11-07 Canon Electron Inc 記録再生媒体カセット排出装置
JP2936656B2 (ja) * 1990-06-25 1999-08-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正圧スライダ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2624064B2 (ja) * 1991-11-29 1997-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ロードアンロード機構
US5446606A (en) * 1992-10-08 1995-08-29 Seagate Technology, Inc. Disc drive with separate landing and takeoff zones
US6195321B1 (en) * 1995-10-26 2001-0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Ltd. Disk ro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with deceleration means
JP3588519B2 (ja) * 1996-08-19 2004-11-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学的記憶装置
US6163415A (en) * 1999-04-02 2000-12-19 Siros Technologies, Inc.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flying lens
US6721134B1 (en) * 1999-04-21 2004-04-13 Kenneth L. Pottebaum Ramp design for dynamic load
US6054833A (en) * 1999-05-10 2000-04-25 Iomega Corporation Disk drive having improved head-velocity control, and method therefor
TW584836B (en) * 2002-06-26 2004-04-21 Mediatek Inc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cal-disc rotation speed
JP3969288B2 (ja) * 2002-11-19 2007-09-05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EP1701342A4 (en) * 2003-12-01 2008-06-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ONTROL DEVICE AND OPTICAL DATA DISC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TWI274468B (en) * 2005-05-04 2007-02-2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Brak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rect current brushed motor without a hall sens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4915A (zh) * 2012-06-18 2014-01-15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主轴马达煞车控制方法
CN103514915B (zh) * 2012-06-18 2016-03-23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主轴马达煞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713B (zh) 2012-05-30
US20080235715A1 (en) 2008-09-25
JP2008234742A (ja) 200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1713B (zh) 光盘装置
KR20040044115A (ko) 디스크 장치, 헤드 퇴피 방법 및 헤드 액츄에이터 제어 회로
US8060894B2 (en) Disk device having disk tray
US7484227B2 (en) Protection of operation of disc drive against the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oscillation
EP0464520B1 (en) Hard disk driver including a flying head slider
JPH02121159A (ja) フロントローディング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CN101615404B (zh) 光盘装置
WO2005055213A1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548227B1 (ko)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및 그의 스핀들 모터 제어방법
JP3954442B2 (ja)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駆動制御装置
JPH11144354A (ja) 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WO2007023613A1 (ja) ストレージ機器
JP3617297B2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3130422B2 (ja) フォーカス引込み装置
KR100424571B1 (ko) 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픽업위치제어방법
KR100214810B1 (ko) 차량 탑제용인 씨디 체인저의 매가진 이동 제어방법
KR930006894Y1 (ko) 디스크마스터
KR200158386Y1 (ko)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버의 픽업 리드인 위치 제어장치
JP3157361B2 (ja) 光磁気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KR20030077115A (ko) 슬로트인 방식의 광 디스크 플레이어용 데크 장치
JPS63222330A (ja) 光学式デイスク再生装置
JP400103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ビデオカメラ及び光ディスクと対物レンズとの衝突回避方法
CN101546584B (zh) 寻迹伺服控制方法及信息播放装置
JP2557739Y2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H0421949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