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4623B - 车辆保险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保险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4623B
CN101234623B CN2007100905278A CN200710090527A CN101234623B CN 101234623 B CN101234623 B CN 101234623B CN 2007100905278 A CN2007100905278 A CN 2007100905278A CN 200710090527 A CN200710090527 A CN 200710090527A CN 101234623 B CN101234623 B CN 101234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seat
safety lever
vehicle
gim peg
bump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05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4623A (zh
Inventor
詹宏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0905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4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4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4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46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保险杆装置,其包括一保险杆、一固定座及一车头单元,所述保险杆设有至少一卡接组件及至少一第一枢接组件,所述固定座设有至少一第二枢接组件以枢接所述第一枢接组件,且所述第二枢接组件通过一缓冲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车头单元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车头单元设有至少一固定栓以对应结合所述卡接组件,且所述固定栓通过一弹性缓冲件连接所述车头单元。藉此,所述车头单元向前枢转活动时,所述保险杆亦可配合向前自动枢转活动以避免造成阻碍,并可相对提升所述保险杆的防撞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保险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保险杆装置,特别涉及通过一保险杆可枢转的结合于一固定座的前侧面,以便一车头单元可向前枢转作动,并利用至少一缓冲组件及至少一弹性缓冲件提供所述保险杆一防撞缓冲效果的车辆保险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如中国台湾公告第218150号「汽车保险杆前方辅助吸震防撞装置」新型专利,其包括一保险杆、一平行杆及一缓冲器。所述保险杆设置于一车辆的车头前方位置,所述缓冲器设置于所述保险杆的前侧适当距离,且所述缓冲器与所述保险杆之间通过所述平行杆予以连接,另于所述缓冲器上装设型架,所述型架上设有一吸震防撞气囊。藉此,当所述车辆的前方正面承受一强大撞击力道时,可利用所述缓冲器的吸震防撞气囊吸收部分撞击作用力,使乘坐于所述车辆内的人员的伤害减至最低,并可进一步降低所述车辆的损害,以达到预定的安全防护功能。
一般而言,上述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具有下列缺点,例如:当所述车辆保险杆装置应用于如货车等车辆时,由于以目前市面上的货车的车头设计而言,所述车头通常可向前方枢转活动一预定角度,以便于维修人员维修或更换所述货车内部的相关零件。然而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是直接固定于所述货车的车头前方位置,其并无法配合所述货车的车头同时枢转倾斜。因此,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容易造成所述货车的车头向前枢转作动时的最大阻碍,甚至必须事先将所述保险杆进行拆卸,方可使所述货车的车头向前枢转作动,故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不适合加装于所述货车的车头。再者,现有车辆保险装置的缓冲器仅适合承受一正面撞击作用力,当所述强大撞击力道来自所述保险杆上、下侧或左、右侧边时,所述缓冲器所能提供的防撞缓冲效果仍相当有限。
又,另一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如中国台湾公告第297348号「可掀起式车头的保险杆结构」新型专利,其包括左、右对称的二固定板及一保险杆。所述保险杆设有数个轴孔及数个固定销孔,所述二固定板可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头前方位置,且所述二固定板对应所述保险杆的轴孔及固定销孔亦分别设有数个枢接孔及数个销孔。所述保险杆的轴孔及所述固定板的轴孔是利用一枢接螺杆予以枢接,以便所述保险杆可通过所述枢接螺杆向前枢转活动,另所述保险杆的固定销孔及所述固定板的销孔亦可利用一固定销予以定位。藉此,当所述另一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装设于所述货车的车头前方位置,且所述货车的车头欲向前方枢转活动一预定角度时,即可预先拆下所述固定栓,以便将所述保险杆向前方枢转一预定角度,使所述货车的车头向前枢转活动时不会受到所述保险杆的阻碍,故所述另一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适合安装于所述货车的车头前方位置。
然而,上述另一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仍具有下列缺点,例如:所述另一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并未具有防撞缓冲设计,故所述保险杆无法承受强大撞击力道,造成乘坐于所述车辆内的人员容易受到伤害,故其安全防护功能不佳。另外,亦由于所述保险杆及所述固定板的枢接处〔枢接螺杆、轴孔及枢接孔的结合结构〕及定位处〔固定销、固定销孔及销孔的结合结构)无防撞缓冲设计。因此,当所述保险杆承受强大撞击力道时,所述保险杆及固定板的枢接处及定位处则相当容易损坏,进而产生如保险杆无法枢转活动及固定销无法拆卸等问题。再者,当所述保险杆欲向前方枢转活动时,仍必须事先拆下所述固定销,故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各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改良上述的缺点,其是通过一保险杆的至少一第一枢接组件枢接结合一固定座的至少一第二枢接组件,以便一车头单元向前枢转活动时,所述保险杆亦可配合向前枢转活动,使所述保险杆不会造成所述车头单元向前枢转活动时的阻碍。再者,另可于所述保险杆及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至少一缓冲组件、至少一弹性缓冲件及数个缓冲块。因此能相对提升所述保险杆的正面上、下侧及左、右侧面防撞缓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保险杆装置,其是通过一保险杆的至少一第一枢接组件枢接结合一固定座的至少一第二枢接组件,以便所述保险杆可配合一车头单元向前枢转活动,使得本发明的保险杆具有可向前枢转活动的功效。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保险杆装置,其是所述保险杆及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至少一缓冲组件、至少一弹性缓冲件及数个缓冲块,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大范围防撞缓冲效果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保险杆装置,其是所述车头单元设有至少一固定栓以供定位所述保险杆,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所述保险杆及所述车头单元的定位效果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包括一保险杆、一固定座及一车头单元,所述保险杆设有至少一个卡接组件及至少一个第一枢接组件;所述固定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枢接组件及至少一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枢接组件可活动的结合所述固定座及缓冲组件,且所述第二枢接组件枢接所述第一枢接组件,所述保险杆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及
一个车头单元,其是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车头单元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栓及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所述固定栓设置于所述车头单元朝向所述保险杆的一侧,所述弹性缓冲件抵接于所述车头单元及所述固定栓之间,且所述固定栓是可拆装的相对扣合所述保险杆的卡接组件。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所述车头单元向前枢转活动时,所述保险杆亦可配合自动向前枢转活动以避免造成阻碍,并可相对提升所述保险杆的防撞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固定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局部放大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保险杆结合车头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保险杆及车头单元向前枢转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保险杆及车头单元向前枢转时的放大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的保险杆及车头单元向前枢转后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承受撞击时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保险杆;11防撞挡板;111容置槽;112抵接部;113灯孔;12防撞杆;121主杆部;122支杆部;13支撑柱;131定位槽;132固定槽;133缓冲胶垫;134斜面;135组接孔;14连接杆;15第一缓冲块;16第二缓冲块;17卡接组件;171弹性组件;172卡钩;172a钩部;18第一枢接组件;181枢接孔;2固定座;21平台;211侧杆部;22枢接块;221第一穿孔;23定位组件;231套管232弹性组件;233限位杆;24定位架;241容置空间;242限位槽;25第二枢接组件251枢接套管;252活动片;252a凸部;253轴杆;254缓冲胶套;255固定组件;26缓冲组件;261套接杆;262弹性组件;27第三缓冲块;3车头单元;31容置孔;32弹性缓冲件;33固定栓;331卡接槽;332固接孔;333卡掣孔;334导弧面;335固定杆;336通孔;34枢接片;341第二穿孔;35枢接杆;4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是包括一保险杆1、一固定座2及一车头单元3。所述保险杆1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所述固定座2则结合于一车辆4的车体前侧位置,所述车头单元3为所述车辆4的车头部位,其是枢接结合于所述固定座2的上方。藉此,所述车头单元3可朝向所述车辆4的前方枢转倾斜,而所述保险杆1亦可配合向前枢转活动,故所述保险杆1不会造成所述车头单元3枢转活动时的阻碍,且所述保险杆1亦兼具有一极佳的防撞缓冲功能。
请参照图1、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保险杆1是设有一防撞挡板11、一防撞杆12、数个支撑柱13、至少一连接杆14、至少一第一缓冲块15、至少一第二缓冲块16、至少一卡接组件17及至少一第一枢接组件18。所述防撞挡板11的内部形成一容置槽111,所述容置槽111的二侧槽壁上缘处分别形成一抵接部112,且所述防撞挡板11可于容置槽111的二侧分别设置一灯孔113,以供装设如雾灯或远光灯等灯具。所述防撞杆12具有一主杆部121,所述主杆部121的二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一支杆部122,以构成如ㄇ形状的杆体。所述防撞杆12的支杆部122末端是固接于所述防撞挡板11的二侧,使所述主杆部121可相对位于所述防撞挡板11的上方。
请再参照图1、图3及图4所示,所述保险杆1的各支撑柱13二端是分别连接所述防撞杆12的主杆部121及所述防撞挡板11的顶缘,使各所述支撑柱13可立设于所述防撞杆12的二支杆部122之间,且各所述支撑柱13之间具有一预定间隔距离。另外,各所述支撑柱13相对于所述防撞挡板11的容置槽111一侧由上而下分别依序形成一定位槽131及一固定槽132,所述定位槽131的内侧设置至少一缓冲胶垫133,且所述定位槽131的内侧底缘形成一斜面134,其内侧顶缘则相对形成一组接孔135。所述连接杆14横向设置于各所述支撑柱13之间,以连结各所述支撑柱13强化所述保险杆1的结构强度。各所述第一缓冲块15是设置于所述防撞挡板11的容置槽111内,所述第一缓冲块15较佳是选自一泡棉、一保丽龙或其它具有缓冲弹性的对象,使所述保险杆1承受一正面下侧撞击作用力时,可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块15提供所述固定座2一防撞缓冲效果。各所述第二缓冲块16是对应所述支撑柱13的固定槽132数量,且各所述第二缓冲块16是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32内,所述第二缓冲块16较佳是选自一泡棉、一保丽龙或其它具有缓冲弹性的对象,使所述保险杆1承受一正面上侧撞击作用力时,可通过所述第二缓冲块16提供所述固定座2及车头单元3的枢接处一防撞缓冲效果。
请再参照图1、图3及图4所示,所述保险杆1的各卡接组件17是分别设置于各所述支撑柱13的组接孔135内,所述卡接组件17设有一弹性组件171及一卡钩172。所述弹性组件171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组接孔135内侧,另一端用以固接所述卡钩172,以便所述卡钩172可通过所述弹性组件171的弹性伸缩作用而于所述组接孔135中往覆作动,且所述卡钩172末端形成一钩部172a。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8设置于所述防撞挡板11的容置槽111二侧周缘位置,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8较佳可如图所示选择由数个板片〔未标示〕相互组接构成一座体〔未标示〕,所述座体具有一枢接空间〔未标示〕,且所述座体的二侧板片分别设有一枢接孔181,以供枢接所述固定座2的预定构件。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座2是设有一平台21、左、右二枢接块22、二定位组件23、至少一定位架24、至少一第二枢接组件25、至少一缓冲组件26及至少一第三缓冲块27。所述平台21的二侧分别设有二侧杆部211。各所述枢接块22设置于所述平台21的顶面,且各所述枢接块22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穿孔221,以供枢接所述车头单元3的预定构件。所述二定位组件23设置于所述平台21的二侧且相对位于所述侧杆部211的上方,所述定位组件23设有一套管231、一弹性组件232及一限位杆233,所述套管231的外侧周壁固接于所述平台21的侧边,所述弹性组件232一端结合于所述套管231内部,另一端结合所述限位杆233的一端,以便所述限位杆233可通过所述弹性组件232的弹性伸缩作用而于所述套管231中往覆作动且不会脱落。
请再参照图1至图4所示,所述固定座2的定位架24设置于所述平台21的二侧且相对位于所述侧杆部211的下方,所述定位架24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241,并于设有可连通所述容置空间241的至少一限位槽242。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设有一枢接套管251、一活动片252、一轴杆253、二缓冲胶套254及至少一固定组件255;所述活动片252固接于所述枢接套管251的外侧周面,且所述活动片252对应所述定位架24的限位槽242形成至少一凸部252a,以便所述活动片252结合于所述定位架24外侧时,各所述凸部252a可迫入所述限位槽242内,用以限制所述活动片252可相对于所述定位架24的限位槽242而于所述定位架24外侧往覆位移,并防止所述活动片252自所述定位架24上脱落;所述轴杆253穿设所述枢接套管251,用以枢接所述保险杆1的第一枢接组件18;所述二缓冲胶套254可套设于所述枢接套管251的二端且供所述轴杆253穿设,进而使所述轴杆253亦可承受一正面或侧面撞击拉扯作用力;所述固定组件255则用以固定于所述轴杆253的一端,以限制所述轴杆253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枢接套管251中且不会脱落。
请再参照图1至图4所示,所述固定座2的缓冲组件26设有一套接杆261及一弹性组件262,所述弹性组件262套设于所述套接杆261上,所述套接杆26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定位架24的容置空间241内侧,另一端可活动的结合所述活动片252的一凸部252a,以便所述活动片252于所述定位架24外侧往覆位移时,亦可通过所述弹性组件262提供一弹性缓冲效果。藉此,所述保险杆1的第一枢接组件18枢接所述固定座2的第二枢接组件25时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8及第二枢接组件25之间可通过所述缓冲组件26提供一防撞缓冲功能。所述第三缓冲块27是设置于所述侧杆部211上,所述第三缓冲块27较佳是选自一泡棉、一保丽龙或其它具有缓冲弹性的对象,使所述固定座2承受一侧面撞击作用力时,可通过所述第三缓冲块27提供所述固定座2的侧边一防撞缓冲效果。
请再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头单元3是设有至少一容置孔31、至少一弹性缓冲件32、至少一固定栓33、数个枢接片34及一枢接杆35。所述容置孔31对应所述保险杆1的卡接组件17而设置于所述车头单元3的前侧面。所述弹性缓冲件32设置于所述容置孔31内。所述固定栓33的一端顶面朝下形成一卡接槽331,且同样于其一端的底缘形成一导弧面334,并于所述卡接槽331的内侧设有一卡掣孔333。又所述固定栓33的另一端端面设有朝向所述卡接槽331的一通孔336,且所述固定栓33的外周面设有连通所述通孔336的一固接孔332,所述固定栓33的另一端可置入所述容置孔31,其通孔336是用以容置所述弹性缓冲件32的另一端,并通过一固定杆335贯穿至所述容置孔31内且结合所述固接孔332,用以限制所述固定栓33可于所述容置孔31内轴向往覆位移,以防止所述固定栓33自所述容置孔31中脱落。各所述枢接片34对应所述固定座2的枢接块22而设置于所述车头单元3的底面,且各所述枢接片34对应所述枢接块22的第一穿孔221分别设有一第二穿孔341,以便所述枢接杆35可对应穿设所述第二穿孔341及所述枢接块22的第一穿孔221。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当组装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辆保险杆装置时,所述车头单元3的枢接片34的第二穿孔341是对应结合所述固定座2的枢接块22的第一穿孔221,再利用所述枢接杆35依序穿设所述第一穿孔221及第二穿孔341,使所述车头单元3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2上方,以便所述车头单元3可向前方枢转一预定角度。所述保险杆1是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的枢接套管251二端预先套设所述缓冲胶套254,并将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8的枢接孔181对应结合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的枢接套管251,再将所述轴杆253依序穿设所述枢接孔181、缓冲胶套254及枢接套管251后,以所述固定组件255结合于所述轴杆253的一端,使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8及第二枢接组件25相互枢接结合,令所述保险杆1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故亦可配合所述车头单元3的作动而同样向前方枢转一预定角度。
请再参照图1至图5所示,当所述保险杆1、固定座2及车头单元3彼此之间相互枢接结合后,所述保险杆1的第一缓冲块15是抵贴于所述固定座2的平台21前侧面,所述第二缓冲块16则抵贴于所述固定座2及所述车头单元3的枢接处,以分别提供一防撞缓冲功能。另外,所述固定栓33具有卡接槽331的一端可对应置入于所述定位槽131内,以便所述卡接组件17的卡钩172伸入所述固定栓33的卡接槽331内,使其钩部172a可顺势迫入所述卡掣孔333内,另所述固定栓33的导弧面334亦相对抵接于所述斜面134上。藉此所述保险杆1即可定位于所述固定座2及车头单元3的前方而不会任意枢转活动。再者,所述固定座2的定位组件23的限位杆233则可抵接于所述防撞挡板11的容置槽111的抵接部112,以进一步提升所述保险杆1及固定座2两者之间的定位效果,且所述限位杆233亦可通过所述弹性组件232提供所述保险杆1一防撞缓冲功能。
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车辆保险杆装置的车头单元3及保险杆1欲向前枢转活动时,如图6及图6A所示,所述车头单元3可以所述枢接杆35为中心向前枢转一预定角度,使所述固定栓33的导弧面334沿着所述保险杆1的斜面134向下倾斜位移,令所述卡钩172的钩部172a可顺势脱离所述固定栓33的卡掣孔333,并进一步使所述卡钩172相对离开所述固定栓33的卡掣槽331,且所述固定栓33的导弧面334于向下倾斜位移的过程中,所述固定栓33亦同时抵推所述保险杆1,使所述保险杆1可以所述轴杆253为中心向前枢转活动。如图7所示,由于所述车头单元3向前枢转活动的过程中,所述保险杆1亦可自动配合向前枢转活动,故所述保险杆1是不会对所述车头单元3的枢转活动造成任何阻碍。
请再参照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车辆保险杆装置的车头单元3及保险杆1欲枢转回归原位时,所述车头单元3及所述保险杆1则向后枢转活动,以便所述固定栓33再次进入所述定位槽131,且所述固定栓33的导弧面334亦可沿着所述斜面134向上倾斜位移,进而使所述固定栓33的一端可相对抵接所述卡钩172的钩部172a,令所述卡钩172可向上位移并迫使所述弹簧171产生压缩形变。藉此,所述卡钩172可再次伸入所述固定栓33的卡接槽331,且利用所述弹簧172的弹性回复作用使所述卡钩172的钩部172a再次迫入所述卡掣孔333内,令所述保险杆1可重新定位于所述固定座2及车头单元3的前方而不会任意枢转活动。
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8所示,当本发明车辆保险杆装置用于承受一强大撞击力道时,如图8所示,所述保险杆1是可用以承受一正面撞击作用力,其中所述保险杆1的第一枢接组件18及所述固定座2的第二枢接组件25的枢接处,是可透过所述缓冲组件26的弹性组件262的弹性缓冲功能抵消部分冲击作用力。又,所述保险杆1的定位槽131供所述车头单元3的固定栓33的定位处,亦可透过所述弹性缓冲件32的弹性缓冲功能抵消部分冲击作用力。另外,所述保险杆1的第一缓冲块15及第二缓冲块16则用以分别保护所述固定座2的平台21,以及所述车头单元3及所述固定座2的枢接处不会损坏,以进一步提供一极佳的防撞缓冲功能,且倘若所述保险杆1于承受一次强大撞击力道后,亦可直接拆换所述第一缓冲块15及第二缓冲块16,以提供更佳的安全防护措施。再者,所述保险杆1亦可用以承受一侧面撞击作用力,其中所述固定座2的侧杆部211所设置的第三缓冲块27可用以抵消所述侧面撞击作用力,以保护所述固定座2的侧边不会损坏。而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的缓冲胶套254则用以确保所述轴杆253不会弯曲变形,以及通过所述保险杆1的定位槽131侧壁所设置的缓冲胶套133,亦可进一步保护所述固定栓33等相关构件不会因强大撞击力道而损坏。因此,本发明车辆保险杆装置确实可同时提供正面上、下侧及左、右侧面的极佳防撞缓冲功能,并确保相关构件不易因撞击力道过强而损坏。
如上所述,相较于前述各现有车辆保险杆装置的保险杆未同时具有可自动枢转活动及提供防撞缓冲功能,以及其所能提供的防撞缓冲效果仍相当有限等缺点。本发明通过所述保险杆1的第一枢接组件18枢接结合所述固定座2的第二枢接组件25,以便所述保险杆1可配合所述车头单元3向前枢转活动,故所述保险杆1是不会造成所述车头单元3向前枢转活动时的阻碍,而使本发明车辆保险杆装置亦可适用于如货车或越野车等其它车辆上。再者,当所述保险杆1承受强大撞击力道时,亦可通过设置于所述保险杆1与所述固定座2及车头单元3之间的缓冲组件26、弹性缓冲件32、缓冲胶垫133、缓冲胶套254及数个缓冲块15、16、27等数种缓冲组件的作用,用以抵消来自正面或侧面的撞击力道,其发明确实可大幅提升本车辆保险杆装置的防撞缓冲功能。

Claims (10)

1.一种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保险杆,其设有至少一个卡接组件及至少一个第一枢接组件;
一个固定座,其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枢接组件及至少一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枢接组件可活动的结合所述固定座及缓冲组件,且所述第二枢接组件枢接所述第一枢接组件,所述保险杆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及
一个车头单元,其是可枢转的结合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车头单元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栓及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所述固定栓设置于所述车头单元朝向所述保险杆的一侧,所述弹性缓冲件抵接于所述车头单元及所述固定栓之间,且所述固定栓是可拆装的相对扣合所述保险杆的卡接组件。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组件设有一个枢接套管、一个活动片及一个轴杆,所述活动片固接所述枢接套管,且所述活动片可活动的结合所述固定座及缓冲组件,所述轴杆对应枢接所述第一枢接组件及所述枢接套管。
3.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第二枢接组件的枢接套管二端分别设有一个供所述轴杆穿设的缓冲胶套。
4.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二侧分别设有一个供所述活动片可活动的结合的定位架,所述缓冲组件设有一个套接杆及一个弹性组件,所述套接杆与所述弹性组件套设,且所述套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架,另一端可活动的结合所述活动片。
5.依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内部形成一个供容置所述缓冲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定位架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活动片对应所述定位架的限位槽形成至少一个凸部,所述活动片可活动的结合于所述定位架外侧且其凸部相对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套接杆的另一端活动的结合所述活动片的凸部。
6.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的一端形成一个卡接槽及一个导弧面,且所述卡接槽内侧设有一个卡掣孔,所述保险杆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侧顶缘及底缘分别形成一个组接孔及一个斜面,且所述定位槽内侧设置至少一个缓冲胶垫,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栓的导弧面抵接,所述卡接组件设有一个弹性组件及一个卡钩,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组接孔内,另一端是连接所述卡钩,所述卡钩对应伸入所述固定栓的卡接槽,所述卡钩末端形成一个钩部可拆装的相对扣合所述固定栓的卡掣孔。
7.依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单元对应所述保险杆的卡接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容置孔,所述固定栓可活动的结合于所述容置孔内,且所述固定栓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8.依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的另一端外周面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一个固接孔,并以一个固定杆贯穿至所述容置孔内且结合所述固接孔。
9.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一侧对应所述固定座形成一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缓冲块,所述保险杆一侧对应所述车头单元及所述固定座的枢接处形成一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有至少一第二缓冲块,所述固定座二侧分别设有二个侧杆部,所述侧杆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缓冲块。
10.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车辆保险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一侧对应所述固定座形成一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二侧槽壁上缘处分别形成一个抵接部,所述固定座二侧分别设有二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有一个套管、一个弹性组件及一个限位杆,所述套管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侧边,所述弹性组件一端结合于所述套管内,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对应抵接所述保险杆的抵接部。
CN2007100905278A 2007-02-02 2007-04-09 车辆保险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4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05278A CN101234623B (zh) 2007-02-02 2007-04-09 车辆保险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3311.3 2007-02-02
CN200710003311 2007-02-02
CN2007100905278A CN101234623B (zh) 2007-02-02 2007-04-09 车辆保险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4623A CN101234623A (zh) 2008-08-06
CN101234623B true CN101234623B (zh) 2010-05-26

Family

ID=3991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052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4623B (zh) 2007-02-02 2007-04-09 车辆保险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46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1745A (zh) * 2013-01-10 2014-07-16 詹宏洋 车辆防撞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1217B1 (fr) * 2011-02-03 2013-03-0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nsemble et procede pour maintenir un pare-chocs et vehicule comprenant un tel ensemble.
CN103395400B (zh) * 2013-08-20 2016-02-0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汽车驾驶室保护架装置
CN106564541A (zh) * 2016-11-14 2017-04-19 无锡市乾泰金属构件厂 一种电动车撞击保护结构
CN109649258B (zh) * 2019-01-28 2020-12-25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野外照明的汽车前照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1965Y (zh) * 1996-03-29 1997-09-10 戴月炎 改进型平头汽车防撞安全保护装置
CN2265321Y (zh) * 1996-06-19 1997-10-22 林东坤 可掀式车头的防撞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1965Y (zh) * 1996-03-29 1997-09-10 戴月炎 改进型平头汽车防撞安全保护装置
CN2265321Y (zh) * 1996-06-19 1997-10-22 林东坤 可掀式车头的防撞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5-213126A 1993.08.24
JP特开平8-20317A 1996.01.23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1745A (zh) * 2013-01-10 2014-07-16 詹宏洋 车辆防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4623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4623B (zh) 车辆保险杆装置
CN1315680C (zh) 驾驶室带吸能结构以适于对付车架上方碰撞的铁道车辆
KR100847157B1 (ko) 철도 차량 단부용 에너지 흡수 장치
CN104044550B (zh) 用于机动车辆前端的对行人有益的结构
CN211519443U (zh) 一种具有多层防护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KR101688441B1 (ko) 궤도차 등의 차의 제1 차량과 제2 차량 사이의 연접식 커플링
CN205854074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TWI519434B (zh) 車輛防撞裝置
JP2008536751A (ja) 枢動可能に取り付けられるトラックの運転室を受容するフレーム構造
CN211543442U (zh) 一种用于前保险杠的行人小腿保护支架
CN205686353U (zh) 一种汽车防护装置
KR20120001115U (ko) 철도차량용 충돌 충격 흡수체
KR102218954B1 (ko) 충격 완충 장치
CN211166772U (zh) 一种前杠用泡沫吸能块
CN213017167U (zh) 弱化连接组件、前端框架结构和车辆
CN204322972U (zh) 一体成型的汽车空气悬架用c形梁
CN213323387U (zh) 具有横向限位装置的减振后悬置结构
CN217269333U (zh) 一种公路工程建设用防撞式保护围墙
US7360933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headlamp
CN217074199U (zh) 可伸缩式登车踏板及汽车
CN214084450U (zh) 一种抗冲击安全车架
CN213167961U (zh) 缓冲型汽车保险杠副杠
CN213168442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18258057U (zh) 汽车前保险杠承重结构及汽车
CN217835817U (zh) 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及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