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845B - 锁定装置及座椅倾斜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定装置及座椅倾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845B
CN101227845B CN2006800271115A CN200680027111A CN101227845B CN 101227845 B CN101227845 B CN 101227845B CN 2006800271115 A CN2006800271115 A CN 2006800271115A CN 200680027111 A CN200680027111 A CN 200680027111A CN 101227845 B CN101227845 B CN 101227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m
face
directed
cam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71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845A (zh
Inventor
名仓干人
小岛康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27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8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inearly movabl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锁定解除动作时产生的卡住现象,并且在存在多个由凸轮部件而动作的锁定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锁定动作时的该多个锁定部件的卡合时机的偏差的锁定装置。在该锁定装置中,下导体(15)的引导部(14)具有沿着圆周方向被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凸轮引导面(14a),凸轮(13)具有在处于解除相位的状态下分别相对多个凸轮引导面(14a)进行抵接的多个被引导面(13b),其中由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而处在凸轮(13)的偏心方向上的被引导面(13b),相对其他被引导面(13b)向解除相位侧延长。

Description

锁定装置及座椅倾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两个部件的卡合及解除的锁定装置,以及将其用于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的角度调节中的座椅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涉及使用在座椅倾斜装置中的锁定装置的技术,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该锁定装置构成为与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即,如图7及图8所示,具备下导体51、上齿轮52、环套53、3个棘爪54、凸轮55、以及弹簧56。上齿轮52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齿52a。另一方面,在3个棘爪54的外周侧端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内齿52a卡合的外齿54a。凸轮55通过在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来使3个棘爪54相对上述内齿52a同步地进行卡合或解除的动作。弹簧56,朝着使棘爪54相对上述内齿52a卡合的方向,推动凸轮55。下导体51具有引导凸轮55及棘爪54的引导部57,并且在与上齿轮52对置的状态下,能够与之相对旋转地组合在一起。
如图8所示,凸轮55,在径方向的移动受到由形成在下导体51上的引导部57的内周面构成的引导面57a的限制,而仅能够在周方向上摆动地被引导。其中,在引导面57a和凸轮55的外周的被引导面55a之间存有间隙,这样凸轮55在径方向具有一定程度的晃动。这里,引导面57a和凸轮55的被引导面55a之间的间隙,在凸轮55处于锁定相位的附近的状态下较宽,在凸轮55处于解除相位的附近的状态下较小。另一方面,在凸轮55处于锁定相位的状态下,由凸轮55向径方向外侧按压的3个棘爪54卡合在上齿轮52的内齿52a上。这样,成为凸轮55通过3个棘爪54而相对上齿轮52被支承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01996号公报
在上述的锁定装置中,在凸轮55处于锁定相位的附近、且棘爪54未卡合于上齿轮52的内齿52a的状态下,凸轮55成为可在径方向上只能移动上述引导面57a和被引导面55a之间的间隙的距离的状态。从而,凸轮55在弹簧56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会向任意一个方向偏心。因此,在将凸轮55从解除相位位移到锁定相位而进行锁定时,3个棘爪54有时并不同步,而在相对上齿轮52的内齿的卡合时机上产生偏差。另外,在将凸轮55从锁定相位位移到解除相位而进行锁定解除时,在弹簧56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处于凸轮的偏心方向上的被引导面55a的端部附近,被向引导面57a按压。因此,在引导面57a和被引导面55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在进行锁定解除动作时有时会发生卡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锁定解除动作时能够抑制卡住现象的发生,而且在存在有多个由凸轮部件而动作的锁定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锁定动作时的该多个锁定部件的卡合时机的偏差的锁定装置及使用该锁定装置的座椅倾斜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锁定装置的特征构成在于,具备:具有被卡合部的第一部件;可相对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部件;在规定的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并使上述锁定部件在相对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动作的凸轮部件;具有对上述凸轮部件的摆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的第二部件;将上述凸轮部件在周方向上推动的施力部件,其中,上述引导部具有沿着圆周方向被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引导面,上述凸轮部件具有在处于上述解除相位的状态下分别相对上述多个引导面进行抵接的多个被引导面,由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处在上述凸轮部件的偏心方向上的上述被引导面,相对其他被引导面向上述解除相位侧延长。
根据该特征构成,在由施力部件而在凸轮部件上作用有偏心方向的作用力时,通过使处于该偏心方向上的被延长了的被引导面与引导部的引导面抵接,能够限制凸轮部件的径方向的移动并抑制偏心。另外此时,能够加宽引导面和被引导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减小这些面间的接触角度。从而,能够抑制锁定解除动作时在被引导面和引导面之间发生卡住的现象。另外,在存在多个由凸轮部件而动作的锁定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锁定动作时的多个锁定部件的卡合时机的偏差。
本发明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另一特征构成在于,具备:具有被卡合部的第一部件;可相对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部件;在规定的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并使上述锁定部件在相对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动作的凸轮部件;具有对上述凸轮部件的摆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的第二部件;将上述凸轮部件在周方向上推动的施力部件,其中,上述引导部具有沿着圆周方向被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引导面,上述凸轮部件具有向径方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多个凸轮凸部、和多个被引导面,该多个被引导面形成在各凸轮凸部的外周部,且在处于上述解除相位的状态下分别相对上述多个引导面进行抵接,至少由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处在上述凸轮部件的偏心方向上的上述凸轮凸部形成为:具有向上述解除相位侧扩展的延长部,且上述被引导面包括上述延长部的外周部,该延长部在上述凸轮部件处在上述锁定相位的状态下,随着朝向径方向外侧而相对上述锁定部件的动作方向远离。
根据该特征构成,在由施力部件而在凸轮部件上作用有偏心方向的作用力时,通过利用处于该偏心方向上的凸轮凸部的延长部来使被向解除相位侧延长了的被引导面与引导部的引导面抵接,由此能够限制凸轮部件的径方向的移动并抑制偏心。另外此时,能够加宽引导面和被引导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减小这些面间的接触角度。从而,能够抑制锁定解除动作时在被引导面和引导面之间发生卡住的现象。另外,在存在多个由凸轮部件而动作的锁定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锁定动作时的多个锁定部件的卡合时机的偏差。
本发明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另一特征构成在于,具备:具有被卡合部的第一部件;可相对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部件;在规定的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并使上述锁定部件在相对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动作的凸轮部件;具有对上述凸轮部件的摆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的第二部件;将上述凸轮部件在周方向上推动的施力部件,其中,上述引导部具有沿着圆周方向被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引导面,上述凸轮部件具有在处于上述解除相位的状态下分别相对上述多个引导面进行抵接的多个被引导面,在上述凸轮部件处在上述锁定相位的状态下,至少使由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处在上述凸轮部件的偏心方向上的上述被引导面和与之相对置的上述引导面,具有相互对置的区域,且该对置的区域的周方向长度为从上述凸轮部件的摆动轴心到上述被引导面为止的距离的十分之一以上。此外,优选为将对置的区域的周方向长度设定为从上述凸轮部件的摆动轴心到被引导面为止的距离的八分之一以上,更优选为五分之一以上。
根据该构成,在凸轮部件位于锁定相位的附近、且锁定部件没有与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通过使凸轮部件的被引导面和引导部的引导面的相对置的部分发生抵接,能够限制凸轮部件在径方向的移动,并抑制由施力部件的作用力造成凸轮部件的偏心。从而,在存在多个由凸轮部件而动作的锁定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锁定动作时的多个锁定部件的卡合时机的偏差。另外,由于在凸轮部件处于上述锁定相位的状态下的被引导面和引导面的对置的区域的周方向长度,设定为从凸轮部件的摆动轴心到被引导面为止的距离的十分之一以上,所以能够加宽引导面和被引导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减小这些面间的接触角度。从而,能够抑制锁定解除动作时在被引导面和引导面之间产生卡住的现象。
而且,在上述凸轮部件处在上述锁定相位的状态下,上述对置的区域中的上述引导面的切线和上述被引导面的切线所成的角度最好为5°以下。此外,更为优选为,上述对置的区域中的上述引导面的切线和上述被引导面的切线所成的角度最好为3°以下。
由此,能够很小地抑制锁定部件对被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而引导面和被引导面实际上接触时的接触角度。从而,能够抑制锁定解除动作时在被引导面和引导面之间发生卡住的现象。
另外,上述的锁定装置中,优选为上述被卡合部被沿着圆周方向设置,上述凸轮部件使与上述被卡合部相对置并沿圆周方向配置多个的上述锁定部件同步动作,其中,上述引导面和上述被引导面构成为,在上述凸轮部件处于上述锁定相位、且所有的上述锁定部件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相互不发生接触。
由此,在凸轮部件处于锁定相位、且锁定部件与被卡合部卡合时,即便因凸轮部件、锁定部件、第一部件等的加工误差等导致凸轮部件从设计上的摆动轴心偏心了的情况下,仍可以使凸轮部件在径方向的移动不会受到引导部的引导面的限制。从而能够形成相对多个锁定部件的每一个均等地作用载荷的状态。
另外,上述引导面及上述被引导面优选形成为,随着上述凸轮部件从上述锁定相位向上述解除相位侧移动,上述引导面和上述被引导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由此,一定程度上允许处在锁定相位状态下的凸轮部件在径方向的移动,而且能够一边抑制凸轮部件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位移时的被引导面和引导面之间的卡住现象,一边沿着旋转方向适当地引导凸轮部件。
另外,提供一种具备上述特征的锁定装置,并且可调节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之间的角度的座椅倾斜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部件安装在上述座椅座垫及上述座椅靠背的任意一方,上述第二部件安装在上述座椅座垫及上述座椅靠背的任意另一方,并且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可相对旋转地被卡合,还具有可使上述凸轮部件摆动的操作部。
由此,在通过操作操作部来摆动凸轮部件并改变倾斜角度时,能够抑制锁定解除动作时在被引导面和引导面之间产生卡住的现象,而且在存在多个由凸轮部件而动作的锁定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锁定动作时的多个锁定部件的卡合时机的偏差。从而,能够实现操作感良好的座椅倾斜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倾斜装置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凸轮处于锁定相位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凸轮处于解除相位时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4的要部放大图。
图7是背景技术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背景技术涉及的锁定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如下:
1...锁定装置;2...座椅倾斜装置;3...座椅靠背框;4...座椅座垫框;5...操作杆(操作部);11...上齿轮(第一部件);11a...内齿(被卡合部);12...棘爪(锁定部件);13...凸轮(凸轮部件);13b...被引导面;14...引导部(引导部);14a...凸轮引导面(引导面);15...下导体(第二部件);16...锁定弹簧(施力部件);A...对置区域;C...引导圆周;D...从凸轮的摆动轴心到被引导面的距离;E...延长部;N...被引导面和凸轮引导面之间的间隔;X...摆动轴心;θ...被引导面和凸轮引导面之间的切线所成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将锁定装置1适用到车辆用的座椅倾斜装置2中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倾斜装置2的框架的立体图。
1.座椅倾斜装置2的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座椅倾斜装置2具有:构成座椅靠背的框架的座椅靠背框3、构成座椅座垫的框架的座椅座垫框4、设置于这些座椅靠背框3和座椅座垫框4之间的连接部的锁定装置1、作为锁定装置1的操作部的操作杆5及杆轴6。此外,在锁定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时,座椅靠背框3相对座椅座垫框4的角度被固定。另一方面,在操作操作杆5而使锁定装置1处于锁定解除状态时,可以改变座椅靠背框3相对座椅座垫框4的角度。
另外,在座椅靠背框3上安装有外侧卡止部件7,在座椅座垫框4上安装有内侧卡止部件8。此外,由盘簧构成的座椅靠背施力弹簧9的内侧端部9a卡止在内侧卡止部件8上,座椅靠背施力弹簧9的外侧端部9b卡止在外侧卡止部件7上。由此,座椅靠背施力弹簧9将座椅靠背框3向座椅前方侧(图1中的左侧)推动。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座椅的宽度方向相反侧也设置有除操作杆5之外的相同的构成。此外,杆轴6和设置在座椅的宽度方向相反侧上的相同的构成的轴相连结,从而构成为通过操作杆5的操作,分别设置在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锁定装置1连动。
2.锁定装置1的整体构成
下面,对锁定装置1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锁定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锁定装置1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锁定装置1的凸轮13处于锁定相位时的凸轮13及棘爪12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锁定装置1的凸轮13处于解除相位时的凸轮13以及棘爪12的状态的图。图6是图4的要部放大图。如这些图所示,锁定装置1具备:在内周面设置有内齿11a的上齿轮11;在外周侧端面设置有可相对内齿11a卡合的外齿12a的3个棘爪12;在规定的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且使棘爪12在相对上齿轮11的内齿11a呈卡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动作的凸轮13;具有对凸轮13的摆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4的下导体15;将凸轮13向周方向推动的锁定弹簧16。另外,上齿轮11和下导体15可相对旋转地卡合,环套17外嵌在上齿轮11及下导体15双方的外周部分,由此使上齿轮11和下导体15不分离地进行卡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齿轮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部件”,其内齿11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被卡合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导体1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部件”,其引导部1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引导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棘爪1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锁定部件”,凸轮1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凸轮部件”,锁定弹簧16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
3.上齿轮11
上齿轮11形成为大致圆盘状。在该上齿轮11的下导体15侧,形成有具有与其外周面11b同心的圆柱形内周面的凹形的第一凹部11c(参照图3)。此外,在该第一凹部11c的圆柱形内周面上形成有内齿11a。另外,在第一凹部11c的径方向内侧形成有凹形的第二凹部11d,其具有与外周面11b同心的圆柱形内周面、且比第一凹部11c的底面更加凹陷。这些第一凹部11c及第二凹部11d,在上齿轮11与下导体15卡合的状态下,与后述的下导体15的第三凹部15a及第四凹部15b一起,构成棘爪12、凸轮13及锁定弹簧16的收容空间。另外,在上齿轮11的径方向中央部,设置有用来插通杆轴6的插通孔11f。
另外,上齿轮11,在与下导体15相反侧的表面上,具有沿着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这里为6个)卡合凸部11e。如图1及图3所示,在座椅靠背框3上,与该卡合凸部11e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这里为6个)卡合孔3a。于是,在卡合凸部11e卡合到卡合孔3e中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上齿轮11相对座椅靠背框3固定成一体。另一方面,上齿轮11的下导体15侧,嵌入到后述的下导体15的第三凹部15a内。此时,上齿轮11的外周面11b,可相对第三凹部15a的内周面15c滑动地嵌合。由此,上齿轮11和下导体15可相对旋转地卡合。如上所述的上齿轮11的形状可通过例如半冲压加工(不完全冲压加工)等来成形。
4.下导体15
下导体15形成为大致圆盘状。在该下导体15的上齿轮11侧,形成有具有与其外周面15e同心的圆柱形内周面15c的凹形的第三凹部15a。此外,上齿轮11的外周面11b与该第三凹部15a的内周面15c嵌合。由此,上齿轮11嵌入并卡合在第三凹部15a内。另外,沿着圆周方向相互隔开地配置有多个(这里为6个)引导部14,该引导部14形成为相对第三凹部15a的底面15d突出。引导部14a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并摆动引导凸轮13的凸轮引导面14a。从而,如图4及图5所示,多个(这里为6个)凸轮引导面14a被沿着圆周方向相互隔开地配置。另外,沿着大致径方向形成引导部14,以使其与邻接的引导部14之间平行,该引导部14还具有引导棘爪12的径方向的移动的棘爪引导面14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引导面14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引导面”。
另外,在第三凹部15a的径方向内侧,形成有凹形的第四凹部15b,其具有与外周面15e同心的圆柱形内周面、并比第三凹部15a的底面15d更加凹陷。在该第四凹部15b的径方向内侧,配置锁定弹簧16。在第四凹部15b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向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切口槽15f。由盘簧构成的锁定弹簧16的外侧端部16a卡止在该切口槽15f中。另外,在下导体15的径方向中央部设置有用来插通杆轴6的插通孔15g。
另外,下导体15,在与上齿轮11相反侧的表面,具有沿着圆周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卡合凸部15h。如图1及图3所示,在座椅座垫框4上,在与该卡合凸部15h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卡合孔4a。于是,在卡合凸部15h卡合到卡合孔4a中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下导体15相对座椅座垫框4固定成一体。如上所述的下导体15的形状可通过例如半冲压加工(不完全冲压加工)等来成形。
5.环套17
环套17形成为环状。此外,环套17被设置成,在上齿轮11的外周面11b嵌合在下导体15的第三凹部15a的内周面15c中而使上齿轮11和下导体15发生卡合的状态下,其相对上齿轮11及下导体15双方的外周部分进行外嵌。由此,上齿轮11和下导体15被卡止成允许相对旋转,且在轴方向上不分离。
6.凸轮13
凸轮13形成为异形板状,并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地设置有多个(这里为3个)凸轮凸部13a,该凸轮凸部13a是从设置有后述的毂部13e的径方向中央部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各凸轮凸部13a的最外周部的旋转轨迹构成的引导圆周C(参照图6)上的面,构成由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引导的被引导面13b。从而,如图4及图5所示,沿着引导圆周C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多个(这里为3个)被引导面13b。另外,除被引导面13b外的在俯视(图4~6所示的形状)下凹凸形状的各凸轮13a的外周侧端面,构成与后述的棘爪12的接触面12d抵接的凸轮面13c。另外,在凸轮凸部13a的上齿轮11侧的表面上,形成有与凸轮13的摆动轴心X平行地突出的突起部13d。该突起部13d,如后所述插入到形成在棘爪12上的卡合长孔12c中。
另一方面,在凸轮13的下导体15侧的表面,突出形成有与摆动轴心X同轴的圆柱形的毂部13e。在含有该毂部13e的凸轮13的径方向中央部,沿着摆动轴心X设置有嵌合孔13f。于是,杆轴6被插入并内嵌在该嵌合孔13f中。由此,构成为凸轮13与杆轴6及操作杆5一体地旋转。即、操作杆5作为摆动凸轮13的操作部而起作用。另外,在毂部13e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向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切口槽13g(参照图4~6)。由盘簧构成的锁定弹簧16的内侧端部16b卡止在该切口槽13g中。
此外,对于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以及与之相对置的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的构成,在后边进行详细说明。
7.锁定弹簧16
如上所述,锁定弹簧16中,外侧端部16a卡止在下导体15的切口槽15f中,内侧端部16b卡止在凸轮13的切口槽13g中。另外,锁定弹簧16,从上齿轮11侧看,为从内周侧向外周侧沿逆时针方向缠绕的盘簧。从而,锁定弹簧16将凸轮13向从上齿轮11侧看使之向逆时针方向(图4~6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向推动。即,锁定弹簧16将凸轮13向旋转方向锁定相位侧推动。这样,棘爪12被锁定弹簧16而朝向保持相对上齿轮11的内齿11a的卡合姿势的方向推动。然而,虽然锁定弹簧16沿大致圆周方向推动凸轮13,但严格地说其作用力的方向并非沿着圆周方向,还作用使凸轮13偏心的方向的作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弹簧16,相对内侧端部16b卡合的凸轮13的切口槽13g,作用沿内侧端部16b附近的圆周部分的切线方向(图4及图6中的大致向上方向)的作用力。这样,凸轮13在锁定弹簧16的作用下,受到图4及图6中的大致向上方偏心的作用力。
8.棘爪12
棘爪12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这里,棘爪12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且呈放射状地配置有多个(这里为3个)。各棘爪12,通过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形状的两侧面12b与设置在下导体15上的引导部14的棘爪引导面14b滑动接触,而可在径方向上移动地被引导。在各棘爪12的外周侧端面,形成有与上齿轮11的内齿11a卡合的外齿12a。该外齿12a与内齿11a相对置地配置。
另外,在各棘爪12的内周侧部附近,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卡合长孔12c。该卡合长孔12c形成为,其长度方向相对以凸轮13的摆动轴心X为中心的圆周发生倾斜。这里,卡合长孔12c是以如下方式倾斜,即随着朝向凸轮13的旋转方向的锁定相位侧(图4~6中的逆时针方向侧)而逐渐位于径方向内侧。此外,在卡合长孔12c中,插入有凸轮13的突起部13d。由此,通过卡合使得棘爪12和凸轮13连动。另外,在位于棘爪12的外齿12a和卡合长孔12c之间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下导体15侧的表面上,形成有阶梯部。于是,该阶梯部的内周面构成与凸轮13的凸轮面13c抵接的接触面12d。该接触面12d形成为,在俯视(图4~6所示的形状)下对应于凸轮面13c的凹凸形状。
此外,凸轮13在从图4所示的锁定相位向图5所示的解除相位侧摆动时,凸轮13的突起部13d在卡合长孔12c内向顺时针方向相对移动,并向径方向内侧按压卡合长孔12c的侧面。由此,棘爪12沿着引导部14的棘爪引导面14b向径方向内侧移动,如图5所示,成为外齿12a不与上齿轮11的内齿11a卡合的解除姿势。另一方面,凸轮13在从图5所示的解除位置向图4所示的锁定相位侧摆动时,凸轮13的突起部13d在卡合长孔12c内向逆时针方向相对移动,并向径方向外侧按压卡合长孔12c的侧面。而且,凸轮13的凸轮面13c向径方向外侧按压棘爪12的接触面12d。由此,棘爪12沿着引导部14的棘爪引导面14b向径方向外侧移动,并如图4所示,成为外齿12a卡合在上齿轮11的内齿11a中的卡合姿势。从而,通过凸轮13在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棘爪12在卡合在上齿轮11的内齿11a中的卡合姿势和其卡合被解除的解除姿势之间进行动作。此外,在棘爪12处于解除姿势时,允许上齿轮11和下导体15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棘爪12处于卡合姿势时,禁止上齿轮11和下导体15之间的相对旋转。此外,如图4所示,凸轮13位于锁定相位,在所有的棘爪13成为卡合姿势的状态下,凸轮13通过多个(这里为3个)棘爪12沿径方向被支承。
9.被引导面13b及凸轮引导面14a的构成
凸轮13的多个(这里为3个)被引导面13b(包括后述的被延长的被引导面13b)、和与之相对置的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构成为,如图4及图6所示,在凸轮13处于锁定相位的状态、且所有的棘爪12的外齿12a与上齿轮11的内齿11a卡合的状态下,相互不发生接触。即,凸轮13,在锁定相位下,通过棘爪12沿径方向被支承而不是由引导部14支承。通过如此地构成,在锁定相位下,凸轮13的径方向的移动不会受到引导部14的限制,而允许凸轮13的偏心。从而,即使凸轮13、棘爪12及上齿轮11在加工上存在误差,也能够抑制多个棘爪12的针对上齿轮11的卡合时机上的偏差。为了做成这种构成,需要进行如下设计,即:使凸轮13处在锁定相位状态下的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之间的最为接近的位置时的设计上的间隔N,成为由凸轮13、棘爪12及上齿轮11的加工误差产生的凸轮13的摆动轴心X的偏心量以上。
另一方面,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构成为,如图5所示,在凸轮13处于解除相位的状态下相互抵接。即,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和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形成为,随着凸轮13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位移,相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少。这里,如图6所示,由于形成为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成为引导圆周C上的面,所以将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形成为,从凸轮13的旋转方向的锁定相位侧(以下,简称“锁定相位侧”)朝向凸轮13的旋转方向的解除相位侧(以下,简称“解除相位侧”)逐渐靠近引导圆周C,并且在解除相位侧端部附近具有与引导圆周C一致的面。这样,与凸轮引导面14a的引导圆周C一致的区域,实质上成为一边限制凸轮13的摆动轴心X的偏心一边进行引导摆动的限制区域,而从引导圆周C更向径方向外侧远离的区域,则成为用于将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顺畅地导入到限制区域中的导入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13的多个(这里为3个)凸轮凸部13a中,因受到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而处在凸轮13的偏心方向(图4~图6中的大致向上方向)上的凸轮凸部13a,如图6所示具有向解除相位侧扩展的延长部(扩张部)E,这样在凸轮13处于锁定相位的状态下,延长部E随着朝向径方向外侧而相对棘爪12的动作方向(这里为与棘爪引导面14b平行的方向)远离。这里,延长部E形成为具有平面状的侧面Ea,其中该侧面Ea形成为在凸轮13处于锁定相位的状态下,相对棘爪12的动作方向具有规定的角度、且随着朝向径方向外侧而偏离向解除相位侧。此外,延长部E的侧面Ea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平面,也可以是以随着朝向径方向外侧而偏离向解除相位侧的方式形成的曲面。于是,具有该延长部E的凸轮凸部13a的被引导面13b,含有延长部E的外周部来形成。这里,延长部E的外周面的整体,成为位于引导圆周C上的被引导面13b。由此构成为,凸轮13的多个(这里为3个)的被引导面13b中,因受到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而处在凸轮13的偏心方向上的被引导面13b,相对其他被引导面13b向解除相位侧延长。此外,在凸轮13处于锁定相位的状态下,具有对置区域A,即设置有延长部E的凸轮凸部13a的被引导面13b,和与之相对置的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相互对置的对置区域A。这里,优选为将该对置区域A的沿引导圆周C的方向的圆弧长度,设定在从凸轮13的摆动轴心X到被引导面13b的距离D(这里为引导圆周C的半径)的十分之一以上,优选为八分之一以上,更优选为五分之一以上。此外,对于对置区域A的沿着引导圆周C的方向的圆弧长度的上限,除受凸轮凸部13a及引导部14的形状及配置的限制外,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做成任意的长度。其中,即便将对置区域A的沿引导圆周C的方向的圆弧长度,设为一定程度以上,也几乎不会改变抑制凸轮13的偏心的效果。该对置区域A的沿引导圆周C的圆周方向的圆弧长度的上限,虽然根据凸轮凸部13a及其被引导面13b、和引导部14及其凸轮引导面14a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成为例如从凸轮13的摆动轴心X到被引导面13b为止的距离D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程度。
这样,通过设置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和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之间的对置区域A,能够抑制在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摆动时、以及从解除相位向锁定相位摆动时的凸轮13的偏心。即,凸轮13位于比锁定相位更靠解除相位侧、且棘爪12相对上齿轮11没有卡合的状态下,通过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凸轮13欲发生偏心。但是,通过在对置区域A中使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和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抵接,能够限制凸轮13在径方向的移动,抑制凸轮13的偏心。从而,在凸轮从解除相位向锁定相位摆动、而棘爪12卡合到上齿轮11时(锁定动作时),能够抑制多个棘爪12的卡合时机的偏差。另外,如上所述地通过充分地加长对置区域A的长度,能够加宽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减小它们的面的接触角度。从而,在凸轮13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摆动时(锁定动作解除时),能够抑制在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之间发生卡住的现象。
另外,在凸轮13处于锁定相位的状态下,优选将对置区域A中的在凸轮凸部13a的被引导面13b、和与之对置的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之间的最为接近的位置上的切线所成的角度θ设为5°以下。此外,更优选为设定该角度θ在3°以下。这样,可减小在凸轮13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摆动时的、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之间的接触角度。从而,在锁定解除动作时,能够抑制在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之间发生卡住的现象。
10.动作说明
根据如上构成的锁定装置1,通过操作操作杆5,凸轮13克服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从图4所示的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图4的顺时针方向侧)摆动,由此来进行锁定解除动作。此时,在凸轮13从锁定相位刚开始向解除相位侧摆动后,棘爪12相对上齿轮11的卡合被解除、并在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凸轮13欲产生偏心。但是,通过仅以间隔N而相对置的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和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以较宽的面积相抵接,来限制凸轮13在径方向的移动,并抑制凸轮13的偏心。另外,也能够减小被引导面13b和引导面14a之间的接触角度。从而,凸轮13在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摆动时,能够抑制在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之间发生卡住的现象。之后,当凸轮13继续向解除相位侧位移时,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成为与限制区域相对置的状态,该限制区域与凸轮引导面14a的引导圆周C(参照图6)相一致。由此,几乎完全地限制凸轮13的偏心。此外,直到图5所示的解除相位为止,凸轮13将以维持由凸轮引导面14a来限制偏心的状态来进行摆动。通过如上的凸轮13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的摆动,多个棘爪12同步地向径方向内侧移动而成为图5所示的解除姿势。由此,可以进行上齿轮11相对下导体15的相对旋转,可以实现座椅靠背框3的相对座椅座垫框4的角度的改变。
另外,当将操作杆5复位时,凸轮13受到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而从图5所示的解除相位向锁定相位侧(图5的逆时针方向侧)摆动。由此来进行锁定动作。此时,凸轮13,在被引导面13b处于与凸轮引导面14a的引导圆周C(参照图6)一致的限制区域相对置的状态下时,凸轮13的偏心几乎完全被限制。之后,当凸轮13向锁定相位侧位移时,与被引导面13b相对置的凸轮引导面14a成为比引导圆周C更向径方向外侧远离的位置,但通过使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以较宽的面积相抵接,来限制凸轮13在径方向的移动,并抑制凸轮13的偏心。从而,在多个棘爪12与上齿轮11卡合时,能够抑制多个棘爪12的卡合时机的偏差。通过如上的凸轮13从解除相位向锁定相位的摆动,多个棘爪12同步地向径方向外侧移动而成为图4所示的锁定姿势。由此,禁止上齿轮11的相对下导体15的相对旋转,使座椅靠背框3的相对座椅座垫框4的角度得到固定。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以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在凸轮13的多个(这里为3个)被引导面13b中,只有由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而处于凸轮13的偏心方向上的被引导面13b,相对其他被引导面13b向解除相位侧延长的构成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即,在多个被引导面13b中,至少由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而处在凸轮13的偏心方向上的被引导面13b,以相对凸轮引导面14a,具有足够长度的对置区域A来相对置的方式构成。从而,除由锁定弹簧16的作用力而处在凸轮13的偏心方向上的被引导面13b之外,其他被引导面13b也是同样地延长的构成,这种构成也可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此时,可以延长多个被引导面13b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同样地延长所有的被引导面13b。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以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成为引导圆周C(参照图6)上的面的方式形成,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从锁定相位侧朝向解除相位侧逐渐接近于引导圆周C,且在解除相位侧端部附近具有与引导圆周C一致的面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构成,只要将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形成为随着凸轮13从锁定相位向解除相位侧位移,相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隙减小即可。从而,例如以颠倒被引导面13b和凸轮引导面14a的关系,使引导部14的凸轮引导面14a变为引导圆周C上的面的方式来形成,凸轮13的被引导面13b,从解除相位侧朝向锁定相位侧逐渐接近于引导圆周C,并在锁定相位侧端部附近具有与引导圆周C一致的面的方式来形成的构成,这种构成也可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之一。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锁定装置1适用于车辆用的座椅倾斜装置2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涉及的锁定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即,本发明涉及的锁定装置也可以适用于车辆用之外的座椅中。而且该锁定装置可以对两个部件的相对旋转角度进行调节并约束在任意的角度,因此可以使用在座椅倾斜装置之外的各种装置中。

Claims (7)

1.一种锁定装置(1),具备:
具有被卡合部(11a)的第一部件(11);
能够相对上述被卡合部(11a)卡合的锁定部件(12);
在规定的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并使上述锁定部件(12)在相对上述被卡合部(11a)的卡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动作的凸轮部件(13);
具有对上述凸轮部件(13)的摆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4)的第二部件(15);
将上述凸轮部件(13)在周方向上推动的施力部件(16),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14)具有沿着圆周方向被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引导面(14a),
上述凸轮部件(13)具有在处于上述解除相位的状态下分别相对上述多个引导面(14a)进行抵接的多个被引导面(13b),
由上述施力部件(16)的作用力而处在上述凸轮部件(13)的偏心方向上的上述被引导面(13b),相对其他被引导面(13b)向上述解除相位侧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卡合部(11a)被沿着圆周方向设置,上述凸轮部件(13)使与上述被卡合部(11a)相对置且沿圆周方向配置多个的上述锁定部件(12)同步动作,
上述引导面(14a)和上述被引导面(13b)构成为,在上述凸轮部件(13)处于上述锁定相位、且所有的上述锁定部件(12)与上述被卡合部(11a)卡合的状态下,相互不发生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面(14a)及上述被引导面(13b)形成为,随着上述凸轮部件(13)从上述锁定相位向上述解除相位侧位移,上述引导面(14a)和上述被引导面(13b)的间隙(N)逐渐减小。
4.一种锁定装置(1),具备:
具有被卡合部(11a)的第一部件(11);
能够相对上述被卡合部(11a)卡合的锁定部件(12);
在规定的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并使上述锁定部件(12)在相对上述被卡合部(11a)的卡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动作的凸轮部件(13);
具有对上述凸轮部件(13)的摆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4)的第二部件(15);
将上述凸轮部件(13)在周方向上推动的施力部件(16),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14)具有沿着圆周方向被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引导面(14a),
上述凸轮部件(13)具有向径方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多个凸轮凸部(13a)、和多个被引导面(13b),该多个被引导面(13b)形成在各凸轮凸部(13a)的外周部,且在处于上述解除相位的状态下分别相对上述多个引导面(14a)进行抵接,
至少将由上述施力部件(16)的作用力而处在上述凸轮部件(13)的偏心方向上的上述凸轮凸部(13a)形成为:具有向上述解除相位侧扩展的延长部(E),且上述被引导面(13b)包括上述延长部(E)的外周部,该延长部(E)在上述凸轮部件(13)处在上述锁定相位的状态下,随着朝向径方向外侧而相对上述锁定部件(12)的动作方向远离。
5.一种锁定装置(1),具备:
具有被卡合部(11a)的第一部件(11);
能够相对上述被卡合部(11a)卡合的锁定部件(12);
在规定的锁定相位和解除相位之间摆动,并使上述锁定部件(12)在相对上述被卡合部(11a)的卡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动作的凸轮部件(13);
具有对上述凸轮部件(13)的摆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4)的第二部件(15);
将上述凸轮部件(13)在周方向上推动的施力部件(16),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14)具有沿着圆周方向被相互隔开配置的多个引导面(14a),
上述凸轮部件(13)具有在处于上述解除相位的状态下分别相对上述多个引导面(14a)进行抵接的多个被引导面(13b),
在上述凸轮部件(13)处在上述锁定相位的状态下,至少使由上述施力部件(16)的作用力而处在上述凸轮部件(13)的偏心方向上的上述被引导面(13b)、和与之相对置的上述引导面(14a),具有相互对置的区域(A),且该对置的区域(A)的周方向长度为从上述凸轮部件的摆动轴心(X)到上述被引导面(13b)为止的距离(D)的十分之一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轮部件(13)处在上述锁定相位的状态下,上述对置的区域(A)中的上述引导面(14a)的切线和上述被引导面(13b)的切线所成的角度(θ)为5°以下。
7.一种座椅倾斜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从权利要求1到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1),且能够调节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的角度,
上述第一部件(11)安装在上述座椅座垫及上述座椅靠背的任意一方,上述第二部件(12)安装在上述座椅座垫及上述座椅靠背的任意另一方,并且上述第一部件(11)和上述第二部件(15)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被卡合,还具有使上述凸轮部件(13)摆动的操作部。
CN2006800271115A 2005-07-27 2006-07-26 锁定装置及座椅倾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8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7357/2005 2005-07-27
JP2005217357A JP4716097B2 (ja) 2005-07-27 2005-07-27 ロック装置及び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CT/JP2006/314730 WO2007013488A1 (ja) 2005-07-27 2006-07-26 ロック装置及び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845A CN101227845A (zh) 2008-07-23
CN101227845B true CN101227845B (zh) 2010-09-22

Family

ID=3768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711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845B (zh) 2005-07-27 2006-07-26 锁定装置及座椅倾斜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10886B2 (zh)
EP (1) EP1908373B1 (zh)
JP (1) JP4716097B2 (zh)
CN (1) CN101227845B (zh)
WO (1) WO20070134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1923B2 (ja) * 2007-10-11 2013-06-26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434186B2 (ja) * 2009-03-26 2014-03-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JP5326930B2 (ja) * 2009-08-21 2013-10-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FR2951413B1 (fr) * 2009-10-20 2012-02-24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Mecanisme de reglage d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siege de vehicule
DE102010023966A1 (de) 2010-06-09 2011-12-15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EP2664490A4 (en) * 2011-01-14 2018-02-2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device and seat device
JP5434968B2 (ja) * 2011-06-13 2014-03-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20130076094A1 (en) * 2011-09-27 2013-03-28 Imasen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lining apparatus
JP5821650B2 (ja) * 2012-01-19 2015-11-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9428947B2 (en) * 2012-12-04 2016-08-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inge mechanism and panel apparatus
JP2015030318A (ja) * 2013-07-31 2015-02-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15157559A (ja) * 2014-02-24 2015-09-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KR101615522B1 (ko) * 2015-11-25 2016-04-26 주식회사 서연씨엔에프 차량시트용 리클라이너
JP6756535B2 (ja) * 2016-07-28 2020-09-16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及び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611273B2 (en) * 2017-10-09 2020-04-07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Recliner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US11684184B2 (en) 2018-08-10 2023-06-27 The Vollrath Company, L.L.C. Protection guard having moveable and positionable shield useful for food stations in the food service industry
US11576505B2 (en) * 2019-02-06 2023-02-14 The Vollrath Company, Llc Food station with repositionable shield
FR3111594B1 (fr) * 2020-06-23 2022-06-24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ège de véhicule
CN115353019B (zh) * 2022-07-01 2023-05-26 安徽恒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天线架设的辅助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9648A (zh) * 1998-06-22 1999-12-29 亚乐克株式会社 靠背装置
US6474740B1 (en) * 1999-06-08 2002-11-0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3061A (en) * 1987-06-22 1988-05-10 Pompa J Benedict Motor vehicle sun shield for curved side windows
US5163736A (en) * 1991-05-21 1992-11-17 Ford Motor Company Inertial lock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FR2777235B1 (fr) * 1998-04-10 2000-06-16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equipe d'un mecanisme de verrouillage d'inclinaison du dossier et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un tel siege
JP4552293B2 (ja) * 2000-08-30 2010-09-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4670134B2 (ja) * 2000-09-28 2011-04-1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6648414B2 (en) * 2001-03-30 2003-11-18 Fujikikio Kabushiki Kaisha Recli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0217873B4 (de) * 2001-04-23 2008-08-14 Aisin Seiki K.K., Kariya Gelenkbeschlag
US6854802B2 (en) * 2002-10-01 2005-02-15 Fujikiko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er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9648A (zh) * 1998-06-22 1999-12-29 亚乐克株式会社 靠背装置
US6474740B1 (en) * 1999-06-08 2002-11-0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01996A 2002.04.09
JP特开2002-65387A 2002.03.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845A (zh) 2008-07-23
EP1908373B1 (en) 2011-10-19
US20090224583A1 (en) 2009-09-10
JP2007029440A (ja) 2007-02-08
JP4716097B2 (ja) 2011-07-06
WO2007013488A1 (ja) 2007-02-01
EP1908373A1 (en) 2008-04-09
US7810886B2 (en) 2010-10-12
EP1908373A4 (en)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7845B (zh) 锁定装置及座椅倾斜装置
JP3080139B2 (ja) 内歯式リクライニングデバイス
JP3287454B2 (ja) 両側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1721061A (zh) 座椅调角装置
CN102292238B (zh) 车座的调角器
CN107074129B (zh) 旋转力传递控制机构以及座椅结构
JP4308859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4066618B (zh)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JPH09131240A (ja) 内歯式リクライニングデバイス
CN101959442A (zh) 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JPH0937881A (ja) 内歯式リクライニングデバイス
US9958109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support device thereof
KR20060046681A (ko) 회전 장치 및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H09308541A (ja) 内歯式リクライニングデバイス
CN101680499A (zh) 旋转方向切换离合器单元
WO2015125911A1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59275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7027551B2 (ja) アームレストティルティング装置
CN104507742B (zh)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JP4957764B2 (ja) 可逆型電磁接触器
CN107000613B (zh) 车辆用座椅倾斜调节装置
JP3792942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21156426A (ja) ラチェット型クラッチ
CN105902029A (zh) 角度调整配件以及沙发
JP2010148629A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