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742B -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742B
CN104507742B CN201380040198.XA CN201380040198A CN104507742B CN 104507742 B CN104507742 B CN 104507742B CN 201380040198 A CN201380040198 A CN 201380040198A CN 104507742 B CN104507742 B CN 104507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track
vehicle
width
engaging protrusion
secu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1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7742A (zh
Inventor
小久保基裕
增田贤志
仰木恒雄
曾我本大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774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03433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774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673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774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6733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21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6734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0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7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部轨道、上部轨道、以及能够限制上部轨道的相对移动的锁定机构。上部轨道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部。锁定机构具有锁定杆,该锁定杆具有相对于一对侧壁部交叉的转动轴、且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上部轨道。锁定杆或者上部轨道的任一方具备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夹设在一对侧壁部之间,从而能够抑制一对侧壁部的间隔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的变形。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车辆用的座椅滑动装置具备在上方支承座椅的上部轨道、以及将上述上部轨道支承为能够相对移动的下部轨道。而且,多数情况下,在这种座椅滑动装置中,设置有能够限制上部轨道相对于上述下部轨道的相对移动的锁定机构。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滑动装置具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即长边方向延伸的下部轨道;以及相对于该下部轨道能够沿其长边方向相对移动的上部轨道。另外,上部轨道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部。而且,锁定机构具备锁定杆,该锁定杆具有与上述两侧壁部交叉的转动轴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上部轨道。
具体而言,在锁定杆且在比其转动轴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卡合突起部。另外,在上部轨道的侧壁部形成有多个插通孔,它们供卡合突起部分别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插通。而且,在下部轨道设置有具有上方开口部的多个被卡合部,卡合突起部因基于上述锁定杆的转动的上下移动而分别能够与所述上方开口部卡合、脱离。
即,对于该锁定机构而言,通过锁定杆的转动使得卡合突起部向下方移动而与下部轨道的被卡合部卡合,从而变为限制上述上部轨道的相对移动的锁定状态。而且,构成为:锁定杆的卡合突起部向上方移动而从下部轨道的被卡合部脱离,从而变为允许上述上部轨道的相对移动的解锁状态。
此外,在该现有技术的锁定杆中,利用弹性部件,对设置有卡合突起部的一侧的一端部朝使其向下方移动的方向施力。而且,锁定杆的另一端部连结有操作杆,该操作杆用于克服上述作用力(弹力)而使卡合突起部向上方移动。
即,对于该座椅滑动装置而言,在操作杆未被操作的通常时,上述上部轨道相对于下部轨道的相对位置(滑动位置)受到限制。而且,对操作杆进行操作而使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由此能够调整上述滑动位置。
另外,在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时,对座椅施加朝向前方的惯性力。由此,座椅欲向前方移动。然而,对于支承座椅的上部轨道而言,其朝向前方的移动被上述锁定机构限制。并且,多数情况下,座椅安全带的一端(座椅安全带锚固件(anchor))也固定于上部轨道。而且,座椅滑动装置对上述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进行支承,由此确保较高的安全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013591号公报
然而,这种由朝向车辆的前方的惯性力引起的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作为欲使上部轨道从其后端侧向上方升起的力、进而欲对该上部轨道进行拉动并使其从下部轨道脱离的力而发挥作用。因此,在如上述那样经由形成于上部轨道的侧壁部的插通孔而使得锁定杆的卡合突起部相对于下部轨道的被卡合部卡合、脱离的结构中,由此使得上部轨道产生变形,从而有可能妨碍上述卡合突起部相对于被卡合部的顺畅的卡合、脱离。而且,例如,在绕转动轴产生轴向振摆等的情况下,即使在通常时,也有可能因上述锁定杆的错位而妨碍卡合突起部相对于被卡合部的顺畅的卡合、脱离,在这一点上尚存改善的余地。
并且,公知有具有图29所示的结构的现有的座椅滑动装置。在该结构中,通过使侧壁部171的一部分向下方伸出而形成止挡部172,由此限制上部轨道相对于下部轨道的相对移动范围。然而,却存在如下问题:因该止挡部的形成而导致上部轨道的强度降低。即,多数情况下,上部轨道通过对板材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因此,为了形成上述那样的止挡部172,需要对从上述侧壁部171的下端朝宽度方向外侧以凸缘状折返的伸出部的一部分进行切割而使其翘起。即,需要保留止挡部172并将伸出部折弯。上部轨道的强度因以该方式产生的孔部173而降低。而且,由此,存在如下问题:容易产生上述那样的上部轨道的变形,在这一点上尚存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上部轨道的变形而确保较高的可靠性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具备:下部轨道,其沿车辆的长边方向延伸;上部轨道,其构成为在上方对座椅进行支承,并且设置为能够在上述下部轨道上进行相对移动;以及锁定机构,其能够限制上述上部轨道的相对移动。上述上部轨道具有在该上部轨道的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部,上述锁定机构具备锁定杆,该锁定杆具有与上述一对侧壁部交叉的转动轴、且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上述上部轨道。上述锁定杆具有在比上述转动轴靠后侧的位置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突出的卡合突起部。相对于上述卡合突起部交叉的上述一对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侧壁部具有插通孔,上述卡合突起部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插通于该插通孔。上述下部轨道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多个被卡合部,这些被卡合部因基于上述锁定杆的转动的上述上下移动而能够与上述卡合突起部卡合、脱离。上述锁定杆或者上述上部轨道的任一方具备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夹设在上述一对侧壁部之间,从而能够抑制该一对侧壁部的间隔缩窄那样的上述上部轨道的变形。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因基于惯性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而作用有对上部轨道进行拉动使得其从下部轨道剥离那样的力的情况下,设置于锁定杆或者上部轨道的任一方的变形抑制部件也能够通过夹设在一对侧壁部之间,而抑制该一对侧壁部的间隔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的变形。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的卡合突起部与被卡合部卡合、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沿着图4中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上部轨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俯视图,图4(b)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5(a)是锁定杆的俯视图,图5(b)是锁定杆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4(b)中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a)是另一例子的锁定杆的俯视图,图7(b)是另一例子的锁定杆的侧视图。
图8是另一例子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剖视图(沿着图4(b)中的6-6线的截面)。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俯视图,图10(b)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1(a)是锁定杆的俯视图,图11(b)是锁定杆的侧视图。
图12是加强托架的立体图。
图13是座椅滑动装置的配置有加强托架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中的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是下部轨道的仰视图。
图16是另一例子的加强托架的侧视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18(a)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俯视图,图18(b)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9是插通孔附近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20是在插通孔的后部内壁面形成的切口的说明图。
图21(a)以及图21(b)是示出另一例子的切口形状的示意图。
图2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剖视图(沿着图24(a)中的22-22线的剖视图)。
图23是上部轨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24(a)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俯视图,图24(b)是座椅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25(a)是锁定杆的俯视图,图25(b)是锁定杆的侧视图。
图26是沿着图24(b)中的26-26线的剖视图。
图27是另一例子的锁定杆的俯视图。
图28是另一例子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剖视图(沿着26-26线的截面)。
图29是示出设置于上部轨道的现有的止挡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用的座椅1具备:座椅坐垫2;座椅靠背3,其设置成相对于上述座椅坐垫2的后端部倾转自如;以及头枕4,其设置于上述座椅靠背3的上端。
另外,在车辆的地板部F设置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即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下部轨道5,并且,在各下部轨道5安装有在该下部轨道5上相对移动的上部轨道6。而且,座椅1的座椅坐垫2支承在这些上部轨道6上。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这些下部轨道5以及上部轨道6构成座椅滑动装置10。而且,车辆的乘员利用该座椅滑动装置10的功能,能够在下部轨道5以及上部轨道6延伸的车辆前后方向、即车辆长边方向(在 图1中为横向)上进行座椅1的位置调整。
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下部轨道5具备成为相对于车辆的地板部F(参照图1)的固定部的平板状的底壁部11。另外,在底壁部11的宽度方向(在图2中为横向)两端分别立起设置有外壁部12,并且,在各外壁部12的上端(在图2中为上侧的端部),分别形成有朝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凸缘状的上壁部13。而且,在各上壁部13的末端分别形成有向下侧折返的内壁部14。
另一方面,上部轨道6具备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部15(15A、15B)。另外,上部轨道6具备将上述两个侧壁部15(15A、15B)连接的板状的上壁部16。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6以使得由上述两个侧壁部15(15A、15B)以及上壁部16形成的截面近似呈U字状的上部轨道主体18配置在下部轨道5的两内壁部14之间的方式,安装于该下部轨道5。
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6通过对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进行组装而构成,其中,第一部件21构成一方的侧壁部15A、且具有平板形状,第二部件22构成另一方的侧壁部15B以及上壁部16、且其截面具有曲柄形状。
即,以将上端部21a、22a彼此贴合的方式对第一部件21与第二部件22进行组装,由此,基于该第二部件22的截面的曲柄形状,将两者的下端部21b、22b配置成大致在相互脱离的位置平行。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借助上述第一部件21的下端部21b和第二部件22的下端部22b、以及配置于它们的上方的第二部件22的中间部22c,形成上述那样的上部轨道主体18的近似U字形状的截面。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6具备:伸出部23,其从各侧壁部15的下端朝宽度方向外侧呈凸缘状地折返;以及钩部24,其从各伸出部23的末端朝上侧折返。而且,该钩部24配置于被构成下部轨道5的外壁部12、上壁部13以及内壁部14包围的空间内,从而限制相对于上述下部轨道5的朝向上方的相对移动、以及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通过将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的各上端部21a、22a贴合而在上部轨道主体18的上方所形成的板状部25,成为相对于该座椅1的固定部。另外,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在该板状部25的后端部(在该图中为右侧的端部),设置有供座椅安全带SB的一端(座椅安全带锚固件)固定的锚固件托架26。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0构成为,将该上部轨道主体18的板状部25作为载荷支承部,对该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进行支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上述那样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下部轨道5的外壁部12与上部轨道6的钩部24之间(参照图2),夹设有多个滚动体27。具体而言,在下部轨道5与上部轨道6之间,在其长边方向(在图4中为横向)上脱离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保持件(retainer)28,各滚动体27被这些保持件28保持为滚动自如。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滚动体27以与下部轨道5的外壁部12以及上部轨道6的钩部24滑动接触的方式滚动,由此确保上述上部轨道6相对于下部轨道5的顺畅的相对移动。
另外,如图2、图4(a)以及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0具备锁定机构30,该锁定机构30能够限制上述上部轨道6相对于下部轨道5的相对移动。
详细而言,如图2、图3、图4(a)以及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30具备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上部轨道6的锁定杆31。如图3、图5(a)以及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具有形成为长条板状的杆主体32。另外,在该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立起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在图5(a)中为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板部33。而且,在各侧板部33且在彼此同轴的位置,设置有朝其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一对支承突起部34。
另一方面,如图3以及图6所示,在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形成有供支承突起部34插入的支承孔35。即,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以沿着上部轨道6的长边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两个侧壁部15之间。而且,上述两支承突起部34以形成的转动轴M为中心而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上部轨道6。
另外,如图3、图5(a)、图5(b)以及图6所示,在锁定杆31的一端、且在支承于上部轨道6的状态下配置成比转动轴M靠车辆的后侧的长边方向端部(在图6中为右侧的端部、作用端31a),设置有从该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卡合突起部3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分别在左右对称的位置设置有三个卡合突起部36。而且,如图3、图4(b)以及图6所示,在与各卡合突起部36交叉的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分别形成有供各卡合突起部36穿过的插通孔37。
具体而言,在各侧壁部15分别形成有与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对应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插通孔37。另外,各插通孔37分别以将转动轴M作为中心而呈圆弧状地弯曲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此允许各卡合突起部36以该锁定杆31的转动为基础的上下移动。
另外,如图4(a)、图4(b)以及图6所示,在下部轨道5形成有作为能够分别与锁定杆31的卡合突起部36卡合、脱离的被卡合部的多个卡合孔38。具体而言,各卡合孔38沿下部轨道5的长边方向以近似均等的间隔设置。另外,如图2所示,各卡合孔38具有上方开口部38a,通过对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对置的内壁部14的上端、以及与该上端连接的上壁部13的一部分进行切割的方式而使上方开口部38a朝下部轨道5的上方开口。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此,因该锁定杆31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的各卡合突起部36,分别能够在同上部轨道6相对于该下部轨道5的相对位置(滑动位置)对应的位置与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部轨道6的钩部24、且在与上述各插通孔37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朝上方开口的狭缝39。而且,通过插通于各插通孔37而向上部轨道6的外侧突出的各卡合突起部36,在其末端插入至狭缝39内的状态下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
即,如图2以及图6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30而言,各卡合突起部36因其锁定杆31的转动而向下方移动并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在图2中为实线所示的卡合突起部36的位置),从而形成为限制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的锁定状态。而且,构成为,各卡 合突起部36因锁定杆31的转动而向上方移动并从下部轨道5的对应的卡合孔38脱离(在图2中为双点划线所示的卡合突起部36的位置),从而形成为允许该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的解锁状态。
进一步详细而言,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部轨道6的上壁部16设置有沿其长边方向(在该图中为横向)延伸的板簧41。而且,锁定杆31的作用端31a被该板簧41的第一弹簧部42挤压,从而被朝使得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向下方移动的方向施力。
另外,在隔着转动轴M而配置于与上述作用端31a相反的一侧的锁定杆31的操作端31b,连接有操作杆43。而且,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30而言,基于针对该操作杆43的操作,能够使锁定杆31朝使得卡合突起部36向上方移动的方向转动。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杆43具有如下公知的结构:具备以沿着座椅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该座椅1的前方的操作部44(参照图1)、以及沿左右的上部轨道6延伸的一对杆部4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操作杆43通过将管材(管)大致折弯为U字状而形成。而且,操作杆43在其杆部45的前端45a插入于截面形成为U字状的上部轨道主体18(参照图2)内的状态下,安装于各上部轨道6的前方开口端6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上部轨道6的上壁部16固定的板簧41的第二弹簧部46,以使得其末端46a配置于前方开口端6a的附近的方式,朝车辆的前侧(在该图中为左方)延伸。而且,如上述那样插入于上部轨道主体18内的操作杆43的杆部45构成为,在其末端45a配置于锁定杆31的操作端31b的上方的状态下,其下端部支承于第二弹簧部46的末端46a。
即,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30而言,在未进行针对操作杆43的操作的通常时,基于板簧41的第一弹簧部42的弹力,形成为其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对应的卡合孔38卡合的状态、即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以向上方拉起的方式对操作杆43的操作部44进行操作, 从而,使得该操作杆43的杆部45以支承于上述板簧41的第二弹簧部46的前端46a的部分为支点,并以使得末端45a朝下方按压锁定杆31的操作端31b的方式进行动作。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30构成为,锁定杆31以上述方式克服板簧41的弹力而转动,设置于其作用端31a的各卡合突起部36向上方移动而从下部轨道5的对应的卡合孔38脱离,从而其锁定状态得以解除、即形成为解锁状态。
另外,如图5(a)、图5(b)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具备伸出部50,该伸出部50在其宽度方向(在图6中为上下方向)上突出、且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对置。即,锁定杆31具备作为变形抑制部件的伸出部50,其夹设在两侧壁部15之间,从而能够抑制该两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
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有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的锁定杆31的作用端31a,设置有宽度比杆主体32的宽度窄的连接部51,伸出部50设置于该连接部51的末端。而且,在伸出部50中,其两端部50a、50b以与对应的侧壁部15对置的方式,朝向上部轨道6的宽度方向、详细而言是朝向相对于上述两侧壁部15大致正交的方向左右大致均等地延伸。
进一步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中,杆主体32的宽度W1设定为比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窄。另外,伸出部50的宽度W2设定为比杆主体32的宽度W1宽、且比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窄。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此构成为,上述伸出部50的两端部50a、50b分别比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从而与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对置。
接下来,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伸出部5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例如当因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惯性力而使座椅1欲向前方移动时,该座椅滑动装置10所支承的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作为欲从后端侧使上部轨道6向上方升起的力、甚至欲对该上部轨道6进行拉动而使其从下部轨道5剥离的力发挥作用。而且,由此,基于相对于该下部轨道5的两内壁部14的位置关系,有可能在上部轨 道6产生变形。具体而言,上部轨道主体18的截面的U字形状有可能以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W0而对置的两侧壁部15的下端侧缩窄的方式产生变形。
然而,如上述那样,通过在配置于上述两个侧壁部15之间的锁定杆31设置伸出部50,能够抑制这种上部轨道6的变形。即,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与侧壁部15对置的伸出部50的两端部50a、50b,分别与其所对置的侧壁部15抵接,由此,伸出部50作为支承部件而发挥功能。即,伸出部50作为变形抑制部件而发挥功能,该变形抑制部件夹设在两个侧壁部15之间而能够抑制该两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而且,由此,通过限制各侧壁部15朝向使得侧壁部15之间的间隔W0缩窄的方向的移动,而保持上部轨道主体18的截面的U字形状。其结果,即使在作用有这种使上部轨道6发生变形的力以后,也能够维持锁定杆31的顺畅的卡合、脱离的状态,即,也能够维持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相对于作为被卡合部的下部轨道5的对应的卡合孔38顺畅地卡合、脱离的状态。
并且,伸出部50作为抑制锁定杆31的错位的限制部件而发挥功能,从而抑制该锁定杆31的宽度方向位移、绕其转动轴M的轴向振摆。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此,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对应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另外,如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伸出部50具有相对于其延伸设置方向(宽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大致弯曲成圆弧状的形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弯曲形状来确保其宽度方向上的较高的刚性(支承刚性)。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而言,包含上述伸出部50的弯曲形状在内,通过对板材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而且,构成为:将该伸出部50与杆主体32的连接部51朝下方(参照图5(b),在该图中为下侧)折弯,从而,在锁定杆31转动时,使得该伸出部50不与上部轨道6的上壁部16发生干涉。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锁定杆31具备伸出部50,该伸出部50在所述锁定杆31的宽度方向上突出、且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对置。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因基于惯性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而作用有对上部轨道6进行拉动并使其从下部轨道5脱离那样的力的情况下,设置于该锁定杆31的伸出部50的两端部50a、50b也分别与上述对置的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抵接,从而使得伸出部50作为支承部件而发挥功能。即,伸出部50作为变形抑制部件而发挥功能,该变形抑制部件夹设在两个侧壁部15之间,从而能够抑制该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而且,由此,能够防止其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并且,伸出部50作为抑制锁定杆的错位的限制部件而发挥功能,从而能够抑制锁定杆31的宽度方向位移、绕其转动轴M的轴向振摆。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2)锁定杆31具备隔着连接部51而设置于作用端31a的末端的伸出部50。
即,以该方式在以转动轴M为基准而在比各卡合突起部36远离所述转动轴M的位置设置伸出部50,从而使得该伸出部50在沿着上部轨道6的两侧壁部15、且沿着车辆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锁定杆31的长边方向上,配置于与各卡合突起部36不同的位置,并配置于比该各卡合突起部36靠后侧的位置。而且,由此,能够避免该伸出部50阻碍各卡合突起部36的卡合、脱离。另外,因基于惯性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而产生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从其后端侧发展。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该上部轨道6发生变形时,能够更加迅速地使其伸出部50与各侧壁部15抵接。而且,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该上部轨道6的变形。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3)伸出部50具有与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大致弯曲成圆弧状的弯曲形状。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强化其宽度方向上的刚性。其结果,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上部轨道6的变形。
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可以以下述方式变更。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杆31、且在其末端部分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卡合突起部36。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卡合突起部36的数量可以任意地变更。而且,其位置也不限定于此,只要比转动轴M靠后侧,也可以不必是末端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各侧壁部15形成有与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对应的多个(3个)插通孔37。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多个卡合突起部36插入到一个插通孔37。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锁定杆31的伸出部50设置于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远离该转动轴M的位置。详细而言,具备隔着连接部51而设置于作用端31a的末端的伸出部50。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伸出部也可以设置于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各卡合突起部36接近该转动轴M的位置。
例如,如图7(a)、图7(b)以及图8所示,在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接近该转动轴M的位置,设置有从上述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分别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对置的伸出部60。具体而言,上述伸出部60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于卡合突起部36的附近。而且,设置有伸出部60的部分的宽度W3设定为比杆主体32的宽度W1宽、且比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窄。
即使以上述方式构成,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防止上部轨道6因基于惯性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而发生变形。另外,能够抑制锁定杆31的宽度方向位移、绕上述转动轴M的轴向振摆。而且,在沿着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且沿着车辆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锁定杆31的长边方向上,在与各卡合突起部36不同的位置配置各伸出部60,由此,能够避免该伸出部60阻碍各卡合突起部36的卡合、脱离。并且,通过在更加接近转动轴M的位置设置伸出部60,能够对上述锁定杆31设定所谓的“游隙”。即,多少允许宽度方向移动、倾转。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另外,未必设置在比各卡合突起部36靠后侧的位置配置的伸出部50,从而,在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时,能够利用上述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来约束各卡合突起部36。而且,由此,能够将锁定机构30保持在锁定状态下,从而能够确保较高的安全性。
并且,锁定杆31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设置于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远离该转动轴M的位置的伸出部50、以及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接近该转动轴M的位置的各伸出部60的双方。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由基于其惯性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引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以及锁定杆31的错位。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此外,不仅在设置有各卡合突起部36的作用端31a侧,也可以在隔着转动轴M的相反侧的操作端31b侧形成伸出部。但是,从确保锁定杆31的顺畅的卡合、脱离的观点考虑,优选在设置有各卡合突起部36的作用端31a侧形成伸出部。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伸出部50具有与其延伸设置方向(宽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大致弯曲成圆弧状的弯曲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包含上述其他例子的各伸出部60在内,其形状可以任意地变更。但是,若考虑作为支承上述欲变形的各侧壁部15的支承部件的功能,则优选具有能够强化作为上述支承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刚性的弯曲形状。而且,其弯曲形状不仅可以是上述那样的弯曲形状,例如也可以是锐角的折弯形状等。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锁定杆31通过对板材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铸造或锻造、或者切削或注塑成型等其他的加工方法而形成。此外,在考虑轻量化、制造成本等条件的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弯加工比较有利。而且,在该情况下,通过形成上下方向的弯曲形状,能够容易地强化其宽度方向上的刚性。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作为载荷支承部的板状部25设为平板形状,但是其形状也可以任意地变更。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图11(a)以及图11(b)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中,省略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伸出部50。
取而代之地,如图12~图1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6具备作为变形抑制部件的加强托架150,该加强托架150夹设在上述两个侧壁部15(15A、15B)之间,从而能够抑制该侧壁部15(15A、15B)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该上部轨道6的变形。至于其他的结构,第二实施方式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托架150设置于上部轨道6的后端侧,并设置于其后方开口端6b的附近。具体而言,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加强托架150具备板状部151,其以与两个侧壁部15交叉的位置关系,详细而言,是以与两个侧壁部15大致正交的位置关系而沿上部轨道6的长边方向、即车辆的长边方向(参照图13,横向)延伸。而且,上述板状部151因固定于上部轨道6的上壁部16而以无法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两个侧壁部15之间。
进一步详细而言,如图12~图14所示,在板状部151形成有在厚度方向(参照图13,上下方向)上将该板状部151贯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贯通孔152。另外,在上部轨道6的上壁部16形成有与各贯通孔152对应的多个贯通孔153。而且,利用上述贯通孔152、153、且借助铆钉154而将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托架150固定于上壁部1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托架150通过对板材(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而且,板状部151具备折弯部156,其向相对于上部轨道6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折弯,即,其从固定于该上部轨道6的上壁部16的第一以及第二固定部155a、155b向下方折弯。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托架150具备通过将其长边方向两端折弯而成的第一以及第二弯折部156a、156b。此外,第一弯折部156a 与后述止挡部160匹配地形成为宽度较宽。而且,加强托架150还具备第三弯折部156c,该第三弯折部156c通过在第一固定部155a与第二固定部155b之间大致折弯成U字状而成。
即,变形抑制部件、即作为加强部件的加强托架150对与其宽度方向两侧端部抵接的两个侧壁部15进行支承,从而抑制该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而且,通过形成上述那样的折弯部156(156a~156c),从而形成为其宽度方向上的刚性(支承刚性)得以提高的结构。
另外,如图13~图15所示,在下部轨道5的端部附近,对其底壁部11进行切割并使其立起,由此形成朝内侧突出的突起部157。此外,图13以及图15是示出下部轨道5的后端部附近的图,但在未图示的下部轨道5的前端部附近也形成有相同的突起部157。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托架150设置有止挡部160,其基于上部轨道6相对于下部轨道5的相对移动而与上述突起部157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其相对移动范围。
详细而言,如图12~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止挡部160以将板状部151的宽度方向两侧部折弯并使其向上部轨道6的下方突出的方式而形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托架150中,通过固定于上部轨道6而配置于车辆的前侧的第一固定部155a的两侧部分别向下方折弯。而且,由此,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夹持上述板状部151的一对止挡部16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部151的宽度W1设定为,除了如上述那样与止挡部160匹配地形成为宽度较宽的第一弯折部156a以外,使得将其两侧部折弯而成的止挡部160的外侧面分别与上述对置的上部轨道6的侧壁部15的内壁面接触。而且,在从该上部轨道6的下端突出的各止挡部160的末端分别形成有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61。
接下来,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加强托架15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例如,在座椅1因车辆的前方碰撞等、惯性而欲移动的情况下,该座椅滑动装置10所支承的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作为欲使上部轨道6从后端侧向上方升起的力、甚至欲对该上部轨道6进行拉动而使其从下部轨道5脱离的力发挥作用。而且,由此,基于相 对于该下部轨道5的两内壁部14的位置关系,上部轨道6有可能产生变形。具体而言,上部轨道主体18的截面的U字形状有可能以使得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W0而对置的两个侧壁部15的下端侧缩窄的方式发生变形。
然而,如上述那样,通过将加强托架150夹设于上述两侧壁部15之间,能够抑制这种上部轨道6的变形。即,加强托架150对与其宽度方向两侧端部抵接的两个侧壁部15进行支承,从而限制各侧壁部15朝向上述间隔W0缩窄的方向的移动。而且,由此,保持上部轨道主体18的截面的U字形状,从而,即使在作用有使上述那样的上部轨道6发生变形的力以后,也能够维持锁定杆31的顺畅的卡合、脱离的状态,即,能够维持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相对于作为被卡合部的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顺畅的卡合、脱离的状态。
另外,设置于加强托架150的止挡部160基于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而与下部轨道5的突起部157抵接,从而限制上部轨道6在该相对移动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而且,由此,能够限制该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范围。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上部轨道6具备加强托架150,该加强托架150夹设在上述两个侧壁部15(15A、15B)之间,从而能够抑制上述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而且,在加强托架150设置有止挡部160,该止挡部160基于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而与设置于下部轨道5的突起部157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其相对移动范围。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因朝向车辆的前侧的惯性力所引起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而作用有对上部轨道6进行拉动并使其从下部轨道5脱离那样的力的情况下,夹设在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之间的加强托架150也对与其宽度方向两侧端部抵接的两个侧壁部15进行支承。而且,由此,能够防止上述两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
另外,通过在加强托架150设置止挡部160,例如无需以对其一部 分进行切割而使其立起等方式对上部轨道6本身进行加工,便能够限制该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范围。而且,由此,能够避免上部轨道6的强度因形成该止挡部160而降低。其结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上部轨道6的变形。
并且,通过将加强托架150的宽度(参照图14,板状部151的宽度W1+止挡部160的板厚)设定为比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宽,能够对上部轨道6(上部轨道主体18)进行按压而使其拓宽。而且,由此,通过调整与下部轨道5之间的滑动阻力,能够改善该座椅滑动装置10的操作感。
(2)加强托架150设置于上部轨道6的后端侧(后方开口端6b的附近)。即,因朝向车辆的前侧的惯性力所引起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而产生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从其后端侧发展。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该上部轨道6的变形。
(3)加强托架150具备板状部151,该板状部151以与两个侧壁部15交叉的位置关系沿上部轨道6的长边方向延伸。而且,板状部151具备折弯部156(156a~156c),该折弯部156朝相对于上部轨道6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折弯。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而容易地形成其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较高的加强托架150。
(4)止挡部160以将板状部151的宽度方向两侧部折弯并使其向上部轨道6的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而容易地形成止挡部160。
(5)加强托架150具备止挡部160,该止挡部160通过固定于上部轨道6而设置于在车辆的前侧配置的部分(第一固定部155a)的两侧部。
即,通过在加强托架150的前侧设置止挡部160,使得该止挡部160难以受到如上述那样从后端侧发展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的影响。其结果,不论由朝向车辆的前侧的惯性力引起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如何,都能够保证该止挡部160的功能。而且,特别是由于在该止挡部160的后侧存在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较高的折弯部156(156b、156c),从而能 够得到更加显著的效果。
(6)在止挡部160的末端形成有朝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61。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限制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范围。
此外,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以下述方式变更。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杆31、且在其末端部分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卡合突起部36。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卡合突起部36的数量可以任意地变更。而且,其位置也不限定于此,只要比转动轴M靠后侧,可以不必是末端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各侧壁部15形成有与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对应的多个(3个)插通孔37。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多个卡合突起部36插入到一个插通孔37。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加强托架150具备板状部151,该板状部151以与两侧壁部15交叉的位置关系而沿上部轨道6的长边方向延伸。而且,加强托架150通过对板材(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至于加强托架150的形状,可以不必具有板状部151。即,只要具备止挡部160即可,其中,该止挡部160即可通过夹设在两个侧壁部15之间而能够抑制上述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并且,该止挡部160即可基于上部轨道6的相对移动而与下部轨道5侧的突起部157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其相对移动范围。而且,加强托架150的形成方法也不限定于折弯加工,可以利用锻造或铸造等其他的方法。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下部轨道5的突起部157通过将其底壁部11进行切割并使其立起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将螺栓、螺钉等附加物安装于下部轨道5而形成突起部157。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各止挡部160的外侧面分别与其所对置的上部轨道6的侧壁部15的内壁面接触,但是,各止挡部160与对应的侧壁部15也可以彼此不接触。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止挡部160的末端形成有朝宽度方向外 侧延伸的凸缘部161,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这种凸缘部161。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止挡部160通过对第一固定部155a的两侧部朝下方进行折弯加工而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止挡部160的形成位置也可以任意地变更。例如,包含大致折弯成U字状的第三折弯部156c在内,可以构成为在板状部151的侧部的其他部分形成止挡部160。而且,也可以采用在形成有第一以及第二折弯部156a、156b的板状部151的长边方向端部形成止挡部160的结构。
另外,第三弯折部156c的形状也可以不必是近似U字状。而且,第一以及第二弯折部156a、156b的折弯角度可以任意地变更。
例如,如图16所示,可以将其折弯角度设定为,使得第一折弯部156a配置在从第一固定部155a的两侧部朝下方延伸的两止挡部160之间。通过以该方式构成,使得第一弯折部156a对与其宽度方向两端部抵接的两止挡部160进行支承。而且,由此,能够利用两止挡部160支承两个侧壁部15。其结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该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使作为载荷支承部的板状部25形成为平板形状,但是其形状可以任意地变更。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9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中,插通孔37的形状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不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除了插通孔37的形状以外的结构而言,可以采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结构。即,如图1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可以具有双点划线所示的伸出部50,也可以不具有伸出部50。
对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插通孔37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仅在排列设置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的插通孔37a~37c中 的位于最后侧(在该图中为右侧)的插通孔37a,且在其后部内壁面251形成有切口252。
详细而言,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切口252通过以与插通孔37a的底部内壁面253连续的方式在后侧将上述后部内壁面251大致切割为矩形形状而形成。具体而言,该切口252形成于后部内壁面251的比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在该图中为点划线N所示的位置)靠下侧(在该图中为下侧)的位置。而且,切口252设定为,沿着其上下方向的切口宽度(第一宽度)Wy比沿着前后方向的切口宽度(第二宽度)Wx大。
接下来,对以该方式在插通孔37a的后部内壁面251形成的切口252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时,在上部轨道6作用有对该上部轨道6进行拉动而使其从下部轨道5脱离那样的力。而且,由此,因上部轨道6产生变形,从而锁定杆31有可能朝向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脱离的方向进行动作。
然而,以上述方式在插通孔37a的后部内壁面251形成切口252,从而,在前方发生碰撞时,上部轨道6以形成有该切口252的插通孔37a的周围折弯的方式产生变形。而且,由此,插通孔37a的后部内壁面251朝前侧倾倒(参照图20,在该图中为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从而限制插通于上述插通孔37a的卡合突起部36a向上方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后部内壁面251进行切割而在该切口252的上端部分形成的凸状部255,因后部内壁面251的倾倒而被配置在插通于该插通孔37a的卡合突起部36a的上方。而且,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因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而引起的锁定杆31的脱离动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如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上部轨道6或者锁定杆31具备抑制上部轨道6的变形的变形抑制部件的情况下,即使在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时,也对上部轨道6的变形进行抑制。然而,即使在该情况下,上部轨道6有时也因碰撞时的条件(例如,冲击的大小) 而发生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插通孔37a的后部内壁面251形成有切口252,因此,该上部轨道6的后部内壁面251因上部轨道6的变形而朝前侧倾倒。而且,由此,限制插通于插通孔37a的卡合突起部36a向上方移动。其结果,形成为简单的结构,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其锁定杆31的脱离动作。
(2)切口252以与插通孔37a的底部内壁面253连续的方式形成。通过以该方式构成,能够从更靠下侧的位置使后部内壁面251倾倒。而且,由此,能够在更低的位置限制卡合突起部36a向上方移动。其结果,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上述锁定杆31的脱离动作。
(3)切口252设置为,通过对上述后部内壁面251进行切割而形成于该后部内壁面251的凸状部255,因后部内壁面251的倾倒而配置于卡合突起部36a的上方。通过以该方式构成,能够更加可靠地限制卡合突起部36a向上方移动。其结果,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上述锁定杆31的脱离动作。
(4)切口252在位于最后侧的插通孔37a的后部内壁面251形成。通过以该方式构成,能够不与相邻的插通孔37发生干涉地,以更大幅度在后部内壁面251形成切口。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后部内壁面251朝前侧倾倒。而且,通过抑制更接近末端的部位,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锁定杆31的脱离动作。
此外,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杆31、且在其末端部分(作用端31a)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卡合突起部36(36a~36b)。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卡合突起部36的数量也可以任意地变更。而且,其位置也不限定于此,只要比转动轴M靠后侧,可以不必是末端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各侧壁部15形成有与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a~36c对应的3个插通孔37(37a~37c)。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将多个卡合突起部36插入到一个插通孔37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切口252在位于最后侧的插通孔 37a的后部内壁面251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其它插通孔37(37b、37c)的后部内壁面形成切口。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插通孔37的后部内壁面形成切口。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切口252通过以与插通孔37a的底部内壁面253连续的方式在后侧将上述后部内壁面251大致切割为矩形形状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切口252的形状可以任意地变更。例如,也可以是形成图21(a)所示那样的近似三角形状的切口252的结构。另外,如图21(b)所示,也可以是形成具有与形成于上述后部内壁面251的凸状部255相比配置于上方的部分的切口252。而且,该切口252也可以不与插通孔37a的底部内壁面253连续。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后部内壁面251进行切割而形成于该后部内壁面251的凸状部255,因后部内壁面251的倾倒而配置于卡合突起部36a的上方。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该凸状部255未配置于卡合突起部36a的上方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切口252形成于后部内壁面251的比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靠下侧的位置,但也可以配置于比上述中间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切口252设定为其上下方向的切口宽度Wy比前后方向的切口宽度Wx宽。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前后方向的切口宽度Wx比上下方向的切口宽度Wy宽。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使作为载荷支承部的板状部25形成为平板形状,但是其形状可以任意地变更。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25(a)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特征:锁定杆31的卡合突起部36仅设置于一方的侧端部32b。
如图24(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部轨道6以其板状部25配置于 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座椅外侧,在该图中为上侧)的方式形成。即,图23、图24(a)以及图24(b)所示的上部轨道6是在车载状态下对座椅1的右侧进行支承的右上部轨道。而且,在未图示的左上部轨道的情况下,其板状部25以及左右的侧壁部15A、15B的位置关系颠倒。
另外,如图23、图25(a)、图25(b)以及图26所示,在锁定杆31的一端、即在支承于上部轨道6的状态下配置于比转动轴M靠车辆的后侧的位置的长边方向端部(在图26中为右侧的端部、作用端31a),设置有在其宽度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卡合突起部36。
具体而言,如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配置为,在车载状态下,其杆主体32的侧端部32b朝向座椅1的宽度方向内侧(座椅内侧,在该图中为下侧)突出。而且,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仅设置于锁定杆31的杆主体32的一方的侧端部32b。
另外,如图23、图24(b)以及图26所示,在与上述卡合突起部36交叉的上部轨道6的侧壁部15B,形成有供卡合突起部36插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插通孔37。
另外,如图25(a)、图25(b)以及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具备在其宽度方向(在图26中为上下方向)上突出、且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对置的伸出部(50、52)。即,锁定杆31具备伸出部(50、52)作为变形抑制部件,它们夹设在两个侧壁部15之间,从而能够抑制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缩窄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
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有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的锁定杆31的作用端31a,设置有宽度比杆主体32的宽度窄的连接部5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具备在该连接部51的末端设置的伸出部50。
具体而言,伸出部50以其两端部50a、50b与各侧壁部15对置的方式,朝向上部轨道6的宽度方向、详细而言是朝向与上述两侧壁部15大致正交的方向左右大致均等地延伸设置。另外,该伸出部50的宽度W2设定为比杆主体32的宽度W1宽、且比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 15的间隔W0窄。此外,杆主体32的宽度W1设定为比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窄。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此构成为,上述伸出部50的两端部50a、50b分别比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与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对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杆31具备伸出部52,该伸出部52从所述锁定杆31的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分别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对置。具体而言,上述伸出部52在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接近该转动轴M的位置设置,详细而言,在各卡合突起部36的附近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设置。而且,设置有上述伸出部52的部分的宽度W3与上述伸出部50的宽度W2同样地设定为,比杆主体32的宽度W1宽、且比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窄。
接下来,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各伸出部50、52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至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1)锁定杆31配置为,在车载状态下,其杆主体32的侧端部32b朝向座椅1的宽度方向内侧。而且,各卡合突起部36仅设置于锁定杆31的杆主体32的一方的侧端部32b。
根据上述结构,与卡合突起部朝锁定杆的宽度方向两侧突出的结构相比,难以因其制造或者组装误差而与插通孔37之间发生干涉。而且,由此,不需要严格的公差管理,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作为被卡合部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另外,通过仅在与各卡合突起部36交叉的侧壁部15B形成插通孔37,能够实现工时的削减。而且,由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另外,能够抑制上部轨道6的强度随着插通孔37的形成而降低。其结果,既能够确保较高的安全性,又能一并保证上述锁定杆31的顺畅的动作。
(2)并且,上部轨道6在其配置于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部15A的上方,作为载荷支承部而具有对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进行支承的板状部25。而且,各卡合突起部36以朝座椅1的宽度方向 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即,例如,在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时,在上部轨道6因惯性而作用有欲使上部轨道6向上方升起的力,详细而言,作用有欲对上述作为载荷支承部的板状部25进行拉动而使其朝上方升起的力。这里,板状部25形成于在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配置的侧壁部15A的上方。因此,对该板状部25进行拉动而使其朝上升起的力也作为使上部轨道6向座椅1的宽度方向内侧倾转的力而发挥作用。
然而,如上所述,各卡合突起部36设置成朝座椅1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即,将各卡合突起部36设置成朝在上方不具有载荷支承部的侧壁部15B突出,从而,即使在锁定杆31因上述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而与上部轨道6一体地倾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各卡合突起部36从下部轨道5的卡合孔38脱离。
即,锁定杆31朝座椅1的宽度方向内侧倾转,从而使得各卡合突起部36在上述卡合孔38内向下侧移动。而且,由此,各卡合突起部36与卡合孔38强烈地卡合,从而保持上述锁定状态。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前方发生碰撞时,也能够可靠地对基于车辆的惯性的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进行支承。其结果,能够确保更高的安全性。
(3)另外,由于在配置于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部15A未形成插通孔37,因此,在该插通孔37内上下移动的各卡合突起部36难以夹住异物。而且,由此,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卡合孔38卡合、脱离。除此之外,还能够实现其外观美观性(外观)的提高。
(4)锁定杆31具备在其宽度方向上突出、且与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对置的伸出部50、52。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因基于惯性的座椅载荷、座椅安全带载荷而作用有对上部轨道6进行拉动并使其从下部轨道5脱离那样的力的情况下,设置于锁定杆31的伸出部50的两端部50a、50b以及各伸出部52,也通过与其所对置的上部轨道6的各侧壁部15抵接而作为支承部件发挥功能。而且,由此,能够防止上述两个侧壁部15的间隔W0缩窄那 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并且,各伸出部50、52作为抑制锁定杆的错位的限制部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抑制锁定杆31的宽度方向位移、绕上述转动轴M的轴向振摆。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特别是在如上述那样仅在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卡合突起部36的情况下,因其形状的非对称性而容易在锁定杆31产生倾斜。因此,通过设置这样的伸出部50、52,能够得到更加显著的效果。
(5)锁定杆31具备隔着连接部51而在作用端31a的末端设置的伸出部50。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2)相同的效果。
(6)锁定杆31具备伸出部52,该伸出部52设置于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接近该转动轴M的位置。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a)以及图7(b)所示的另一例子的伸出部52相同的效果。
(7)伸出部50的与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具有大致弯曲成圆弧状的弯曲形状。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3)相同的效果。
此外,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杆31、且在其末端部分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4个卡合突起部36。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卡合突起部36的数量可以任意地变更。而且,其位置也不限定于此,只要比转动轴M靠后侧,可以不必是末端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各侧壁部15形成有与锁定杆31的卡合突起部对应的多个(4个)插通孔37。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多个卡合突起部36插入到一个插通孔37。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各卡合突起部36设置于杆主体32的侧端部32b,从而,各卡合突起部36在车载状态下向座椅1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卡合突起部36仅设置于锁定杆3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结构即可,各卡合突起部36也可以向座椅1 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例如,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在上部轨道6因基于惯性的座椅载荷以及座椅安全带载荷而朝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倾转那样的结构、即作为载荷支承部的板状部25配置于宽度方向内侧的结构中,从防止各卡合突起部36随着上述倾转而脱离的观点考虑,优选各卡合突起部36向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而且,若重视通过不在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部15A形成插通孔37而使夹入的异物减少、其外观美观性(外观),则优选构成为,无论这种上部轨道6的倾转方向如何,都使上述各卡合突起部36向座椅1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使作为载荷支承部的板状部25形成为平板形状,但是其形状可以任意地变更。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锁定杆31具备:伸出部50,其设置于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远离该转动轴M的位置;以及伸出部52,其设置于以转动轴M为基准且比卡合突起部36接近该转动轴M的位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仅具备上述伸出部50、52中的一个。
特别是通过仅形成设置于更加接近转动轴M的位置的伸出部52,能够对上述锁定杆31设定所谓的“游隙”。即,多少允许宽度方向移动、倾转。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另外,未必设置在比各卡合突起部36靠后侧的位置配置的伸出部50,从而,在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时,能够利用上述那样的上部轨道6的变形来约束各卡合突起部36。而且,由此,能够将锁定机构30保持在锁定状态下,从而能够确保较高的安全性。
另外,不仅在设置有各卡合突起部36的作用端31a侧,也可以在隔着转动轴M的相反侧的操作端31b侧形成伸出部。但是,从确保锁定杆31的顺畅的卡合、脱离的观点考虑,优选在设置有各卡合突起部36的作用端31a侧形成伸出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出部50(的两端部50a、50b)以及 各伸出部52分别比杆主体32的两侧端部32a、32b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并与上部轨道6的两个侧壁部15对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伸出部设置于锁定杆31的结构,其中,所述伸出部朝各卡合突起部36的突出方向的相反侧突出、且与侧壁部15对置。
例如,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在与设置有各卡合突起部36的侧端部32b相反的一侧的侧端部32a,设置从该侧端部32a朝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与上部轨道6的侧壁部15A对置的伸出部55。而且,在该例中,伸出部55在锁定杆31的长边方向上设置于与各卡合突起部36对应的位置。
即使以该方式构成,也能够抑制锁定杆31因仅在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各卡合突起部36的非对称形状而倾斜。另外,通过将伸出部55设置于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的里侧,能够避免该伸出部55阻碍各卡合突起部36的卡合、脱离。其结果,能够更加顺畅地使锁定杆31的各卡合突起部36与下部轨道5的各卡合孔38卡合、脱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出部50的与延伸设置方向(宽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具有大致弯曲成圆弧状的弯曲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包含伸出部52在内,其形状可以任意地变更。但是,若考虑作为对欲变形的各侧壁部15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的功能,则优选具有能够强化作为其支承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的弯曲形状。而且,其弯曲形状不仅限定于上述那样的弯曲形状,例如也可以是锐角的弯折形状等。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锁定杆31通过对板材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铸造或锻造、或者切削或注塑成型等其他的加工方法而形成。此外,在考虑轻量化、制造成本等的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折弯加工比较有利。而且,在该情况下,通过形成上下方向的弯曲形状,能够容易地强化其宽度方向上的刚性。

Claims (18)

1.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部轨道,其沿车辆的长边方向延伸;
上部轨道,其构成为在上方对座椅进行支承,并且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下部轨道上进行相对移动;以及
锁定机构,其能够限制所述上部轨道的相对移动,
所述上部轨道具有在该上部轨道的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部,所述锁定机构具备锁定杆,该锁定杆具有与所述一对侧壁部交叉的转动轴、且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上部轨道,
所述锁定杆具有在比所述转动轴靠后侧的位置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突出的卡合突起部,相对于所述卡合突起部交叉的所述一对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侧壁部具有至少一个插通孔,所述卡合突起部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穿过所述插通孔,所述下部轨道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卡合突起部因基于所述锁定杆的转动的所述上下移动而能够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脱离,
所述锁定杆或者所述上部轨道的任一方具备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夹设在所述一对侧壁部间,从而能够抑制所述一对侧壁部的间隔缩窄那样的所述上部轨道的变形,
在所述下部轨道设置有突起部,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具有止挡部,该止挡部基于所述上部轨道的相对移动而与所述下部轨道的所述突起部抵接,由此能够限制所述上部轨道的相对移动范围,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包括以相对于所述一对侧壁部交叉的方式配置的板状部,
所述止挡部在所述板状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两侧部折弯、且向所述上部轨道的下方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是伸出部,该伸出部设置于所述锁定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突出,且与所述侧壁部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部设置于以所述转动轴为基准且比所述卡合突起部远离所述基准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部设置于以所述转动轴为基准且比所述卡合突起部靠近所述基准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部具有能够强化所述宽度方向上的该伸出部的刚性的弯曲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抑制部件是设置于所述上部轨道的加强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沿所述上部轨道的长边方向延伸,所述止挡部设置于所述加强部件的前侧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部具有在相对于所述上部轨道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折弯的折弯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比所述止挡部靠后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具有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且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两侧部,所述板状部的所述折弯部配置在所述止挡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上部轨道的后端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通孔具有后部内壁面,
在所述后部内壁面形成切口,以便当车辆的前方发生碰撞时,使得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后部内壁面因所述上部轨道的变形而向前方倾倒,由此限制所述卡合突起部向上方的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通孔具有底部内壁面,
所述切口以与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底部内壁面连续的方式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所述后部内壁面进行切割而在该后部内壁面形成凸出形状,该凸出形状因所述后部内壁面的倾倒而配置于所述卡合突起部的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通孔包括沿所述下部轨道的长边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插通孔,所述切口仅形成于所述多个插通孔中的位于最后侧的插通孔的后部内壁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形成于所述底部内壁面的比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靠下方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第一宽度以及沿着前后方向的第二宽度,并设定为所述第一宽度比所述第二宽度长。
CN201380040198.XA 2012-08-09 2013-08-01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7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7457A JP2014034330A (ja) 2012-08-09 2012-08-09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12177456A JP5867333B2 (ja) 2012-08-09 2012-08-09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12-177457 2012-08-09
JP2012-177456 2012-08-09
JP2012177458A JP5867334B2 (ja) 2012-08-09 2012-08-09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12-177458 2012-08-09
JP2012-192174 2012-08-31
JP2012192174A JP5867344B2 (ja) 2012-08-31 2012-08-31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PCT/JP2013/070930 WO2014024779A1 (ja) 2012-08-09 2013-08-01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742A CN104507742A (zh) 2015-04-08
CN104507742B true CN104507742B (zh) 2016-10-19

Family

ID=5006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01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7742B (zh) 2012-08-09 2013-08-01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07742B (zh)
BR (1) BR112015001403B1 (zh)
IN (1) IN2015DN00834A (zh)
WO (1) WO2014024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5946B2 (ja) * 2017-07-12 2021-05-26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オットマン及びオットマンを備える車両用シートシステム
CN107472091A (zh) * 2017-08-23 2017-12-15 重庆飞适动力汽车座椅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加强装置
CN107627909A (zh) * 2017-08-23 2018-01-26 重庆飞适动力汽车座椅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
JP7141278B2 (ja) 2018-08-27 2022-09-22 トヨタ車体精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7247626B2 (ja) * 2019-02-12 2023-03-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構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9827Y (zh) * 2008-04-10 2009-02-04 邹耀忠 一种汽车座椅用滑轨
CN102029928A (zh) * 2009-10-05 2011-04-27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座椅的滑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3591B2 (ja) * 2002-02-28 2007-11-2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4276486B2 (ja) * 2003-08-21 2009-06-10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トラック
JP4947123B2 (ja) * 2009-11-04 2012-06-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ライ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9827Y (zh) * 2008-04-10 2009-02-04 邹耀忠 一种汽车座椅用滑轨
CN102029928A (zh) * 2009-10-05 2011-04-27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座椅的滑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5001403A2 (pt) 2017-07-04
BR112015001403B1 (pt) 2021-06-15
WO2014024779A1 (ja) 2014-02-13
CN104507742A (zh) 2015-04-08
IN2015DN00834A (zh) 2015-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7742B (zh)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US8419126B2 (en) Seat-back frame and vehicle seat
US8360522B2 (en) Vehicle seat
EP2921340B1 (en) Seat for vehicle
US20130257117A1 (en) Vehicle seat
CN203727204U (zh)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JP4612519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シートの構造
US9862294B2 (en) Head rest of an upward swing adjustment type
EP2586649B1 (en) Vehicle seat
EP2894060A1 (en) Vehicle seat
US8308214B2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art
US20190232823A1 (en) Seat slide device
JP4477558B2 (ja) シート
JP5484149B2 (ja) ストライカ
JP541429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377045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80816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7611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19644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8673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581339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10471861B2 (en) Conveyance seat
JP510298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0311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17631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