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2542A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2542A
CN101212542A CNA2007103057410A CN200710305741A CN101212542A CN 101212542 A CN101212542 A CN 101212542A CN A2007103057410 A CNA2007103057410 A CN A2007103057410A CN 200710305741 A CN200710305741 A CN 200710305741A CN 101212542 A CN101212542 A CN 101212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mponent
read
line sensor
image
contact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57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2542B (zh
Inventor
邢部吉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12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2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2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25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61Details relating to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e.g. transparent platen
    • H04N1/1065Support or mounting of the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1)透明构件,该透明构件具有图像读取区域;(2)线传感器,该线传感器在线传感器运动方向上运动,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线传感器的读取线方向;(3)第一支撑结构,该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的沿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处支撑所述透明构件,使得当外力施加到所述透明构件时,所述透明构件不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变形;以及(4)第二支撑结构,该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的沿所述读取线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处支撑所述透明构件,使得所述透明构件可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姿势下所述透明构件呈平板形,而在所述第二姿势下所述透明构件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弯曲。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本申请要求2006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2006-355459的优选权,这里将其公开内容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中线传感器通过沿着透明构件在与该线传感器的读取线垂直的方向上运动而读取文档的图像,该透明构件限定了图像读取区域。
背景技术
平板扫描仪公知为一种对静止文档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平板扫描仪的线传感器在沿着接触玻璃往复运动的同时读取放置在该接触玻璃上的文档的图像。
在施加外力、诸如文档抵靠接触玻璃的按压力时,接触玻璃可能弯曲。接触玻璃的弯曲可引起(1)线传感器读取的图像的质量下降,(2)接触玻璃与线传感器之间的碰撞,或者(3)接触玻璃破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已经为图像读取装置提出了几种结构。JP2001-235814A公开了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刚性加强框架和垫板设置在接触玻璃下方,且利用螺钉调节加强构件与垫板之间的距离以校正接触玻璃的弯曲。
JP2001-203841A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接触玻璃预先相对于线传感器的副扫描方向弯曲,并且线传感器在被朝向接触玻璃推压的同时运动。因此,接触玻璃相对于主扫描方向的弯曲被减小,且线传感器和文档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
JP8-228266A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中间部分定位构件设置在用于线传感器的支撑构件内。中间部分定位构件支撑弯曲的接触玻璃,从而减小线传感器的焦点深度的偏差。
然而,在JP2001-235814A中公开的结构中,垫板仅仅支撑接触玻璃一侧的中央,从而接触玻璃可能在其角部处弯曲。
在JP2001-203841A中公开的结构中,如果将刚性文档放置在预先弯曲的接触玻璃上,文档可能相对于副扫描方向浮动。或者,如果文档盖在被关闭时不与接触玻璃相符合,环境光可能进入图像读取装置的内部。
在JP228266A中公开的结构中,因为中间部分定位构件与接触玻璃的文档读取区域接触,从而文档读取区域可能被污染。中间部分定位构件通过与接触玻璃点接触而支撑接触玻璃。因此,由于外力而引起的载荷可能集中地施加到接触点上,从而引起接触玻璃的破裂。
因此,已经产生对一种图像读取装置的需求,该图像读取装置即使在向接触玻璃施加外力时也能维持通过线传感器读取的图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1)透明构件,该透明构件形如平板,并具有图像读取区域;(2)线传感器,该线传感器沿着所述透明构件在线传感器运动方向上运动,从而读取放置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上的文档的图像,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线传感器的读取线方向;(3)第一支撑结构,该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的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处相对于读取线方向刚性地支撑所述透明构件,使得当外力施加到所述透明构件时,所述透明构件不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变形;以及(4)第二支撑结构,该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的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处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支撑所述透明构件,使得所述透明构件可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姿势下所述透明构件呈平板形,而在所述第二姿势下所述透明构件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弯曲。
通过这一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相对于沿着所述读取线的方向刚性地支撑所述透明构件。如这里使用的“相对于指定方向刚性地支撑物体”指的是支撑物体使得该物体不会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该指定方向变形。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防止在外力施加到所述透明构件上时所述透明构件相对于沿着所述读取线的方向变形。因此,所述透明构件与所述线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沿着所述读取线的方向保持均匀。
在没有外力施加到所述透明构件上时,所述透明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姿势,其上下表面是平坦的,并且在外力施加到所述透明构件上时,所述透明构件变化为第二姿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允许所述透明构件在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的预定范围内弯曲。因此,施加到所述透明构件上的外力表现为所述透明构件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的弯曲,而且维持了所述透明构件相对于沿着所述CIS23的读取线的方向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文档盖打开。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文档支架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以及滑架的平面图。
图5为沿着图2中的线V-V剖取的剖面图。
图6为沿着图2中的线VI-VI剖取的剖面图。
图7为图5中的部分VII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的部分VIII的放大图。
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第二姿势的接触玻璃的图。
图10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沿着第二姿势的接触玻璃运动的CIS的图。
图11A至图11D为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沿着CIS运动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的变型上端的图。
图1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沿着CIS读取线的方向延伸并设置在下框架内的支撑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图13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文档支架的剖面图,该文档支架具有两个接触玻璃,所述接触玻璃提供用于平板传感器(FBS)的文档读取区域和用于自动文档馈送器(ADF)的另一文档读取区域。
图14为沿着图13中的线XIV-XIV剖取的剖面图。
图15为图13中的部分XV的放大图。
图16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接触玻璃和加强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基于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0的外部结构。图像读取装置10可以是平板扫描仪(以下称为FBS)。尽管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0仅仅具有扫描功能,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图像读取装置10还可以是多功能装置,诸如复印机或传真机。
可以在将图像读取装置10连接到诸如计算机的外部信息装置上的同时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0。所述外部信息装置包括与图像读取装置10通信的接口和驱动器。图像读取装置10根据从该外部信息装置输入的指令工作。或者,图像读取装置10根据通过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上的操作键(未示出)输入的指令工作。
图像读取装置10包括文档支架11和文档盖12。在文档盖12阻挡环境光时读取文档的图像,该文档盖覆盖放置在文档支架11的上表面上的文档。文档支架11具有相对薄的盒形。文档盖12在平面图中具有与文档支架11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文档盖12可打开地联接到文档支架11上。自动文档馈送器(以下称为ADF)13安装在文档盖12的上表面上。因为ADF13的结构与功能不与本发明直接相关,从而省略ADF13的详细情况。
如图2所示,文档支架11在其上表面上具有矩形开口。在此示例中为接触玻璃14的透明构件通过该开口而暴露。在文档支架11上布置有图像读取单元22。在关闭文档盖12时,文档盖12覆盖接触玻璃14。在文档盖12下方设有按压件15,其包括海绵和白板。在关闭文档盖12时,按压件15紧密接触接触玻璃14,从而保持接触玻璃上的文档。在此状态下,图像读取单元22沿着接触玻璃14运动以读取文档。接触玻璃14可以是具有平板形的透明玻璃板。在没有外力施加到接触玻璃14上时,接触玻璃14保持为上下表面平坦的平板形。接触玻璃14的暴露至文档支架11上表面的区域为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
用于ADF13的图像读取区域16设置成靠近文档支架11上表面上的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由ADF13运送的文档与图像读取区域16相对。图像读取区域16由接触玻璃14的一部分形成。连接在接触玻璃14上的预定位置处的划分件17将单个接触玻璃14划分为两个区域: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和用于ADF13的图像读取区域。图像读取区域16对本发明来说是可选的。
图3为示出了文档支架11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如图2所示,文档支架11的外壳包括下框架20和上盖21。在图3中去除了文档支架11的上盖21和接触玻璃14。
接触玻璃14布置在下框架20上,该下框架20支撑接触玻璃14的周边。上盖21覆盖接触玻璃14的周边。沿着下框架20的侧壁66、68、72设有支撑部分61至63以支撑接触玻璃14。以下将描述支撑部分61至63的详细情况。支撑部分61至63定位在上盖21的开口的外部。接触玻璃14在比通过上盖21而暴露的接触玻璃14的区域更加外围的位置处由支撑部分61至63水平支撑。在下框架20内设置有用于拧入各种部件的凸台和用于布线的通孔。由于这些部件和通孔可以任意设计从而省略它们的详细情况。
图像读取单元22存放在下框架20内。图像读取单元22包括(1)线传感器,在本示例中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以下称为CIS)23,(2)滑架24,(3)引导轴25,以及(4)带驱动机构26。
图4为CIS23和滑架24的平面图。如图4所示,CIS23具有上表面30,该上表面是平坦的,且在平面图中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CIS23的外壳(未示出)呈具有六个面的细长盒形,其中一个面为上表面30。在上表面30上设有光导32来引导从内置于外壳中的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光。光导32沿着外壳的纵向方向延伸。来自LED的光被引导沿着外壳的纵向方向穿过CIS23的上表面30发射。还平行于上表面30上的光导32设有会聚透镜33。会聚透镜33的一个示例包括SELFOC(注册商标)透镜阵列。
尽管在图4中没有示出,但是在CIS23的外壳内在会聚透镜33的右下方设有光接收元件。光接收元件沿着与会聚透镜33相同的方向排列。利用从CIS23的LED发出的光照射放置在接触玻璃14上的文档,而会聚透镜33将文档反射的光会聚到光接收元件内。所述光接收元件是光电转化元件,其根据反射光的强度而输出电信号。CIS23输出电信号,作为用于一个读取线的图像信号。CIS23的外壳的纵向方向对应于沿着CIS23的读取线的方向。沿着读取线的方向被称为主扫描方向,而垂直于该主扫描方向的方向称之为副扫描方向。
CIS23安装在滑架24上。滑架24呈顶部敞开的容器的形状。滑架24具有从底部3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对端部直立的壁34、35(图6)。CIS23存放在壁34、35之间。安装在滑架24上的CIS23的上表面30通过滑架24的顶开口暴露。如图4和图6所示,在壁内靠近底部21形成有凹部36。该凹部36沿着副扫描方向形成为底部敞开的拱形。在引导轴25装配在凹部36内时,滑架24沿着引导轴25滑动。
尽管在图4中没有示出,CIS23和滑架24可通过突起和凹部的结合而相互配合,从而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定位。CIS23在安装在滑架24上时可在预定范围内垂直运动。在CIS23的底部与滑架24的底部31之间布置有卷簧(未示出)。CIS23由卷簧向上推压。
在CIS23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设有辊单元40、41。辊单元40、41定位在上表面30的两个端部上。每个辊单元40、41都包括沿着框架42或43的副扫描方向布置的一对辊44、45或46、47。辊44至47中的每个辊都可绕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轴线旋转,并由框架42和43中的一个框架支撑。辊44至47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在CIS23的顶表面和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此外,辊44至47的旋转使得CIS23可相对于接触玻璃14平稳运动。
如图3所示,引导轴25设置在下框架20内,以其纵向方向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方式延伸。引导轴25的两端接合在沿着副扫描方向彼此相对的接合部分38(在图3中仅示出了其中一个接合部分)内。引导轴25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杆。
如图3所示,带驱动机构26包括驱动滑轮50、从动滑轮51、和缠绕在滑轮50、51周围的同步皮带52。同步皮带52为其内侧具有齿的无端皮带。同步皮带52沿着引导轴25伸展。电机的驱动力经由传动齿轮53、54而被传送到驱动滑轮50。在驱动滑轮50旋转时,同步皮带52循环。滑架24在滑架24的底部31处的夹持部分37(图6)联接到同步皮带52上。同步皮带52的循环运动被传递至滑架24,而滑架24沿着引导件25在副扫描方向上水平滑动。
现在将参照图5至图8详细描述支撑部分60至63。图5为沿着图2中的线V-V剖取的剖面图。图6为沿着图2中的线VI-VI剖取的剖面图。在图5和图6中省略了文档盖。图7为图5中的部分VII的放大图。图8为图5中的部分VIII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支撑部分61至63设置在侧壁66、68、72的内侧。支撑部分61设置在下框架20的右端处。支撑部分62设置在下框架20的前方。支撑部分63设置在下框架20的后方。在图3中,双头箭头58所示的方向为左右方向,而双头箭头59所示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于CIS23的运动方向(即,副扫描方向)。前后方向对应于沿着CIS23的读取线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如图5和图7所示,一部分第一支撑结构,在本示例中为支撑部分60,设置在上盖21的开口的左边缘处。在图5中,双头箭头57所示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如图7所示,支撑部分60从上盖21的开口的边缘64水平突出。支撑部分60沿着边缘64在前后方向(垂直于图7的绘图面的平面的方向)上连续形成,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与接触玻璃14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支撑部分60的上表面65是水平的。接触玻璃14的端部由上表面65支撑。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为支撑部分61)为设置在下框架20的右侧壁66内的肋。支撑部分61在前后方向上对应于接触玻璃14的长度以预定间隔布置。这些肋分开形成还是形成为单体形式并不重要。可以改变肋之间的间隔以及肋的数量,只要这些肋刚性地支撑接触玻璃14即可。因为支撑部分61在形状上是相同的,从而以下将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支撑部分61中的一个支撑部分。
如图8所示,支撑部分61为从下框架20的右侧壁66向内突出的肋。支撑部分61的上表面67是水平的。接触玻璃14的端部由上表面67支撑。
如图3所示,支撑部分62为沿着前侧壁68并在前侧壁68内侧直立的肋。支撑部分62在左右方向上沿着下框架20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第一支撑结构的更多部分,在本示例中为突起70、71,设置在支撑部分62的右端和左端处,从而从支撑部分62的上端69向上突出。突起70、71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并支撑接触玻璃14。
如图3所示,支撑部分63为沿着后侧壁72并在后侧壁72内侧直立的肋。支撑部分63在左右方向上沿着下框架20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第一支撑结构的更多部分,在本示例中为突起74、75,设置在支撑部分63的右端和左端处,从而从支撑部分63的上端73向上突出。突起74、75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并支撑接触玻璃14。
现在将描述支撑部分62、63是如何支撑接触玻璃14的。支撑部分62、63相对于前后方向对称,并且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支撑部分62支撑接触玻璃14的前端,而支撑部分63支撑接触玻璃14的后端。因此,以下将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支撑部分63,而省掉对支撑部分62的描述。
如图7所示,突起74形成在支撑部分63的左端处。突起74的上表面76与支撑部分60的上表面65齐平。接触玻璃14由上表面65、76支撑。接触玻璃14的由上表面65、76支撑的左端沿着CIS23的读取线(即,主扫描方向)延伸。支撑部分60和突起74防止在向接触玻璃14施加向下的载荷时,接触玻璃14的左端向下弯曲。换言之,接触玻璃14的左端由支撑部分60和突起70相对于沿着读取线的方向刚性支撑。
如图8所示,突起75形成在支撑部分63的右端处。突起75的上表面77与支撑部分61的上表面67齐平。接触玻璃14由上表面67、77支撑。接触玻璃14的由上表面67、77支撑的右端沿着CIS23的读取线延伸。支撑部分61和突起75防止在向接触玻璃14施加向下的载荷时,接触玻璃14的右端向下弯曲。换言之,接触玻璃14的右端由支撑部分61和突起75相对于沿着读取线的方向刚性支撑。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为支撑部分63的上端73不与接触玻璃14接触。上端73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凹进预定距离L。上端73在左右方向上限定一水平表面。因此,在上端73和接触玻璃14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均匀提供距离L。该距离L设置成使得在接触玻璃14由于施加到其上的载荷而向下弯曲时,上端73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为支撑部分62的上端69,以及突起70、71的形状分别与支撑部分62的上端73以及突起74、75相同。
如上所述,接触玻璃14的沿着读取线延伸的两个端部都由支撑部分60、61和突起70、71、74、75相对于沿着读取线的方向(图3中双头箭头59的方向)刚性支撑。接触玻璃14的沿着CIS运动方向(图3中双头箭头58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都被支撑成使得接触玻璃14能在平板形状(第一姿势)和弯曲形状(第二姿势)之间改变。
现在将描述图像读取装置10的运行。在将文档放置在接触玻璃14上,并将开始读取的指令输入到装置10中时,滑架24受到带驱动机构26的驱动,并在双头箭头57的方向上沿着引导轴25运动(图5)。安装在滑架24上的CIS23与滑架24一起运动。设置在CIS23的上表面上的辊单元40、41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在沿着接触玻璃14运动时,CIS23在预定的时刻向文档发射光,并读取文档的图像。
如果放置在接触玻璃14上的文档为书文档,则使用者可朝着接触玻璃14推动书的背面,使得书文档紧密接触接触玻璃14。此时,向接触玻璃14施加有向下的载荷(外力)。
图9为示出了处于第二姿势下的接触玻璃14的剖面图。尽管图5和图9为沿着相同的线剖取的剖面图,但是在图9中省略了除接触玻璃14和支撑部分60、61、63之外的部件。图10为示出了在接触玻璃14处于第二姿势时沿着接触玻璃14运动的CIS23的视图。尽管图5和图10为沿着相同的线剖取的剖面图,但是在图10中省略了除接触玻璃14和CIS23之外的部件。在图10中,在三个位置80、81、82处示出CIS23。然而,应当注意,图像读取装置10仅仅设有一个CIS23。图10中所示的三个CIS23仅仅用来表示单个CIS23的三个位置。
如图9所示,在向接触玻璃14施加向下的载荷时,接触玻璃14向下弯曲,直到接触玻璃14与支撑部分62(未示出)的上端69以及支撑部分63(未示出)的上端73接触为止。在图9中,接触玻璃14的第一姿势由双点划线示出,而接触玻璃14的第二姿势由实线示出。在没有外力施加在接触玻璃14上时,接触玻璃14呈第一姿势,并保持平板形状。在向接触玻璃14施加向下的载荷时,接触玻璃14从第一姿势变化为第二姿势。即使在第二姿势下,接触玻璃14也不会相对于读取线变形,因为接触玻璃14的左右两端由支撑部分60、61以及突起70、71、74、75刚性支撑。因此,施加到接触玻璃14上的载荷表现为接触玻璃14相对于CIS运动方向弯曲,而接触玻璃14相对于沿着CIS23的读取线的方向的刚性得以维持。此外,即使在接触玻璃14由于较大的载荷而相当大地弯曲时,弯曲的接触玻璃14也由上端69、70支撑,从而防止接触玻璃14破裂。
如图10所示,CIS23构造成在接触玻璃14处于第二姿势的同时沿着接触玻璃14运动。因为CIS23受到卷簧向上向着滑架24的推压,如上所述,因此CIS23在沿着CIS运动方向运动的同时沿着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垂直运动。CIS23的上表面30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通过辊单元40、41而保持均匀。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在接触玻璃14处于第二姿势时,接触玻璃14大致在其沿着CIS运动方向的中心弯曲在其最向下的位置。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在图10的位置80处向着该中心向下倾斜。辊单元40、41顺从着接触玻璃14的倾斜,而且CIS23沿着接触玻璃14的倾斜而改变其姿势。滑架24支撑CIS23,使得CIS23可垂直运动。因此,CIS23在其一侧(图10中的右侧)下降以顺从接触玻璃14的倾斜。
在图10的位置81处,CIS23定位在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的大致中心处。在位置81处,接触玻璃14弯曲在其最向下的位置处,而整个CIS23通过辊单元40、41相对于滑架24下降,使得CIS23可顺从接触玻璃14的弯曲。
在图10中的位置82处,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向着该中心向下倾斜。辊单元40、41顺从接触玻璃14的倾斜,而CIS23沿着接触玻璃14的倾斜改变其姿势。CIS23在其一侧(图10中的左侧)下降以顺从接触玻璃14的倾斜。这样,CIS23顺从处于第二姿势的接触玻璃14。因此,维持了相对于CIS运动方向的读取质量。
接触玻璃14在位置80至82处不相对于沿着CIS23的读取线的方向(垂直于图10的绘图面的方向)弯曲。CIS23的上表面和接触玻璃14之间的距离从而相对于沿着读取线的方向保持为均匀。这样,维持了相对于沿着读取线的方向的读取质量。
尽管支撑部分62、63的上端69、73限定了水平表面,但是上端69、73的形状可以变化。图11A、图11B以及图11C示出了支撑部分63的改进的端部。因为支撑部分62可以类似于支撑部分63被改进,从而省略支撑部分62的改进的上端的详细情况。
如图11A所示,支撑部分63的突起74、75之间的上端90可构造成具有弯曲表面,使得上端90在其中心处最低。上端90的弯曲表面形成为当它相对于CIS运动方向弯曲时与接触玻璃14相符合。处于第二姿势的接触玻璃14由上端90支撑,该上端90沿着其整个长度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支撑接触玻璃14的力从而沿着CIS运动方向分散在接触玻璃14上。因此,接触玻璃14不易破裂。
如图11B所示,支撑部分63的突起74、75之间的上端91可构造成具有台阶,使得上端91在其中心处最低。上端91的台阶形成为与相对于CIS运动方向弯曲的接触玻璃14相符合。处于第二姿势的接触玻璃14由上端91支撑,该上端91在其多个部分处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支撑接触玻璃14的力从而沿着CIS运动方向分散在接触玻璃14上。因此,接触玻璃14不易破裂。
如图11C所示,支撑部分63的突起74、75之间的上端92可构造成具有水平表面,而低于突起74、75的突起93可形成在上端92的大致中心处。处于第二姿势的接触玻璃14由突起93支撑。如果支撑部分63由合成树脂模制而成,则仅仅通过调节突起93的高度可容易地调节处于第二姿势的接触玻璃14的弯曲程度。
在上述实施例和改进型中,当接触玻璃14处于第一姿势时,支撑部分62、63的上端69、73和接触玻璃14之间存在间隙。可选的是,可用弹性构件填充该间隙。如图11D所示,比突起74、75低的上端73可形成在突起74、75之间。上端73不接触处于第一姿势的接触玻璃14。
弹性构件94可作为第二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布置在上端73上。弹性构件94可通过外力在垂直方向上变形。弹性构件与支撑部分63一样厚,且弹性构件94的上表面与突起74、75的上表面齐平。因此,弹性构件94的上表面与接触玻璃14的下表面接触。在接触玻璃14由于外力而向下弯曲时,弹性构件94弹性变形。换言之,弹性构件94支撑接触玻璃14使得接触玻璃14能从第一姿势变为第二姿势。在解除外力时,接触玻璃14由于弹性构件94的弹性而可靠地恢复到第一姿势。
如在以上实施例中那样,图11A至图11D所示的突起74和75与突起70、71以及支撑部分60、61一起沿着CIS23的读取线刚性地支撑接触玻璃14的两端,从而防止接触玻璃14相对于沿着读取线的方向变形。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支撑部分60设置在上盖21内,但是支撑部分60可与其他支撑部分61至63类似地设置在下框架20内。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示出了设置在下框架20内的支撑部分78。除了支撑部分78之外,图12内所示的文档支架11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文档支架的结构相同。与以上实施例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如图12所示,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为支撑部分78,可以是沿着下框架20的左侧壁83并在该左侧壁83内侧直立的肋。支撑部分78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下框架20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支撑部分78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与接触玻璃14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支撑部分78的上表面79是水平的。接触玻璃14的端部放置在顶表面79上,并由顶表面79支撑。顶表面79与突起74的顶表面76齐平。因此,接触玻璃14由支撑部分78和突起74刚性支撑。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单个接触玻璃14被划分构件17分为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和用于ADF13的图像读取区域,而且该单个接触玻璃14由支撑部分60至63支撑。可选的是,可以由分离的接触玻璃形成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和用于ADF13的图像读取区域,如以下将要描述的那样。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示出了文档支架11,该文档支架11包括两个透明部件,在本示例中为接触玻璃101、102。图14为沿着图13中的线XIV-XIV剖取的剖面图。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4中省略了文档支架的内部结构以及下框架20的侧壁。图15为图13中部分XV的放大图。图16为示出接触玻璃101和加强板120的透视图。在图13至图16中,与以上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是,文档支架11具有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的开口以及用于ADF的图像读取区域的开口。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由接触玻璃101形成,而用于ADF的图像读取区域由接触玻璃102形成。只要没有外力作用在接触玻璃101上,它就保持上下表面平坦的平板形状。
在接触玻璃101、102之间设有划分构件103。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划分构件17类似,划分构件103在文档支架11的前后方向上是细长的。划分构件103与文档支架11的上盖21一体形成。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下框架20内设有支撑部分104、105。支撑部分61设置在文档支架11的右侧上,这与上述实施例类似。设置支撑部分104、105,分别替代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部分63、62。支撑部分105设置在文档支架11的前方,以替代支撑部分62。
支撑部分106设置在下框架20内以支撑接触玻璃102。支撑部分106支撑接触玻璃102的后端。还设有与支撑部分106类似的构件(未示出)来支撑接触玻璃102的前端。
支撑部分104、105相对于文档支架11的前后方向对称。以下将以示例的方式详细描述支撑部分104。如图13所示,支撑部分104为在下框架20的后侧壁73内侧并沿着该后侧壁73(图3)直立的肋。支撑部分104沿着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在下框架20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为突起111、112,设置在支撑部分104的右端和左端,从而从支撑部分104的上端110向上突出。突起111、112与接触玻璃101的下表面接触以支撑接触玻璃101。与支撑构件104类似,支撑部分105在其右端和左端处具有突起。在图14中,示出了第一支撑结构的位于支撑部分105的左端处的另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为突起113,但是没有示出位于其右端处的突起。
如图15所示,突起111的上表面114是水平的。接触玻璃101的端部107在文档支架11的后方由突起111的上表面114支撑。如图14所示,接触玻璃101的端部107在文档支架11的前方由突起113的上表面支撑。
如图15所示,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部分,在本示例中为加强板120,沿着接触玻璃101的端部107设置。如图16所示,加强板120为与接触玻璃101在前后方向上长度大致相同的细长构件。通过将平坦的钢板折叠为曲柄形状以与接触玻璃101的端部107的上表面和端表面相符合而形成加强板120。加强板120的第一水平部分121与接触玻璃101的上表面相符合。第一水平部分121的一部分被向上折叠,从而形成竖立部分122。该竖立部分122装配到划分构件103的内部空间108内,从而相对于划分构件103水平定位加强构件120。
加强板120从第一水平部分121大致呈直角地折起,从而形成垂直部分123,并再次以大致直角折叠从而形成第二水平部分124。第一水平部分121、垂直部分123以及第二水平部分124限定曲柄形状部分。垂直部分123与接触玻璃101的端面相符合。第二水平部分124在离开接触玻璃101的方向上延伸,且第二水平部分124的下表面大致与接触玻璃101的下表面齐平。
双面胶带125夹在加强板120和接触玻璃101之间。胶带125的第一面粘合到水平部分121的下表面上,而胶带125的第二面粘合到接触玻璃101的上表面上。即,胶带125将第一水平部分121粘合到接触玻璃101的上表面上。胶带125比第一水平部分121要宽得多,并还将划分构件103粘合到接触玻璃101的上表面上。
接触玻璃101的端部107沿着CIS23的读取线延伸。加强板120设置在端部107处。如图14所示,端部107在文档支架11的后端和前端分别由突起111、113支撑。在端部107的中部没有支撑部分。简言之,端部107仅仅在文档支架11的后方和前方由突起111、113支撑。
CIS23在支撑部分104、105之间限定的空间内运动。滑架24安装在其上的CIS23能越过接触玻璃101、102运动,这是因为在端部107的中部下方没有支撑部分。此外,加强板120的下表面大致与接触玻璃101、102的下表面齐平。这使得CIS23可在通过辊单元40、41接触接触玻璃101、102的下表面时平稳运动。
尽管在端部107的中间部分没有支撑部分,但是加强板120以固定的状态粘合到端部107上。加强板120足够刚硬,从而不会因为有外力作用在接触玻璃101上而变形。加强板107防止接触玻璃101的端部107在向接触玻璃101施加向下的载荷时向下弯曲。端部107由突起111、113和加强板120刚性支撑。类似于上述实施例的接触玻璃14的对应端部,接触玻璃101的与端部107相对的另一端部被刚性地支撑,从而省略其他端部的详细情况。
如图15所示,第二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在此示例下为支撑部分104的上端110,从接触玻璃101凹进一距离L,并且在接触玻璃101处于第一姿势的平板形状时不与接触玻璃101接触。上端110沿着左右方向限定水平表面。因此,上端110在整个左右方向上离开接触玻璃101的下表面。类似于上述实施例设置距离L。在向接触玻璃101施加向下的载荷时,上端110允许接触玻璃101从第一姿势变化到接触玻璃101向下弯曲的第二姿势。支撑部分105的上端具有与上端11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支撑部分105的上端的详细情况。
在用于FBS的图像读取区域以及用于ADF13的图像读取区域由两个接触玻璃101、102形成时,接触玻璃101的端部107就由突起111、113和加强板120相对于CIS23的读取线刚性支撑。端部107为接触玻璃101的相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并与接触玻璃102相邻。此外,在接触玻璃101处于第一姿势时,支撑部分104的上端110离开接触玻璃101的下表面一距离L,而在接触玻璃101处于第二姿势时与接触玻璃101的下表面接触。
尽管已经结合以上概述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明了许多可选方式、变型和变化。因此,以上所述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多种变化。

Claims (14)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透明构件,该透明构件形如平板,并具有图像读取区域;
线传感器,该线传感器沿着所述透明构件在线传感器运动方向上运动,从而读取放置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上的文档的图像,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线传感器的读取线方向;
第一支撑结构,该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的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处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刚性地支撑所述透明构件,使得当外力施加到所述透明构件时,所述透明构件不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变形;以及
第二支撑结构,该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图像读取区域的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处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支撑所述透明构件,使得所述透明构件可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姿势下所述透明构件呈平板形,而在所述第二姿势下所述透明构件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
沿着所述读取线方向设置的支撑部分;以及
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分的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附近的突起;
其中所述支撑部分以及所述突起支撑所述透明构件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部分沿着所述透明构件的沿所述读取线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多个肋,所述多个肋沿着所述读取线方向以预定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一对肋;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肋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彼此相对,并沿着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下框架,该下框架在其上支撑所述透明构件,并在其内存放所述线传感器,以及
顶盖,该顶盖覆盖所述透明构件的周边,并具有开口,所述透明构件的暴露区域通过该开口而暴露,所述透明构件的所述暴露区域形成所述图像读取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所述支撑部分形成在所述顶盖的所述开口的边缘处,或形成在所述下框架的侧壁处;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所述一对肋形成在所述下框架的相对侧壁处;而且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所述突起中的每个突起形成在所述一对肋中的对应的一个肋的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的端部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第二透明构件;以及
划分构件,该划分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构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
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划分构件下方,并沿着所述透明构件的沿所述读取线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以及
设置在所述加强板的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附近的突起;
其中所述加强板固定地连接到所述透明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的端部的上表面上;而且
其中所述突起支撑所述透明构件的在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上的所述端部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在所述透明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势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从所述透明构件凹进,且在所述透明构件处于所述第二姿势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接触所述透明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延伸的肋;而且
其中在所述透明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势时,所述肋的上端从所述透明构件的下表面凹进,且在所述透明构件处于所述第二姿势时,所述肋的所述上端接触所述透明构件的所述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在所述透明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势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透明构件接触;而且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弹性变形,以允许所述透明构件运动到所述第二姿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
肋,该肋沿着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延伸;以及
弹性构件;
其中在所述透明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势时,所述肋的上端从所述透明构件的下表面凹进;而且
其中在所述透明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势时,所述弹性构件位于所述肋的凹进上端的顶部上,并接触所述透明构件的所述下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滑架,该滑架构造成沿着所述线传感器运动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线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滑架上,并被朝着所述透明构件弹性推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线传感器在其相对于所述读取线方向的两个相对端部处具有与所述透明构件的下表面接触的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线传感器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CN2007103057410A 2006-12-28 2007-12-28 图像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25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5459 2006-12-28
JP2006355459 2006-12-28
JP2006355459A JP4962003B2 (ja) 2006-12-28 2006-12-28 画像読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2542A true CN101212542A (zh) 2008-07-02
CN101212542B CN101212542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58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574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2542B (zh) 2006-12-28 2007-12-28 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35869B2 (zh)
JP (1) JP4962003B2 (zh)
CN (1) CN10121254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624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校正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设备、以及校正控制方法
CN106791259A (zh) * 2017-02-15 2017-05-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幅面扫描仪和扫描方法
CN110784617A (zh) * 2018-07-30 2020-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11659112B1 (en) 2021-12-06 2023-05-23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Scanner and load bearing structure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458B (zh) * 2009-03-31 2013-05-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6124532B2 (ja) 2011-09-02 2017-05-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94587B (zh) 2012-04-26 2017-09-0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扫描器压盘
JP6133566B2 (ja) * 2012-10-17 2017-05-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5538B2 (ja) * 2014-08-28 2016-12-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調整方法
EP3367654B1 (en) 2017-02-28 2022-06-01 Global Scanning Denmark A/S Optical flatbed scanner with rigid transparent plate fixing
EP3367655B1 (en) 2017-02-28 2021-08-18 Global Scanning Denmark A/S Optical flatbed scanner with document presser member
TWM546063U (zh) * 2017-04-20 2017-07-21 Kinpo Elect Inc 掃描器壓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6759B2 (ja) * 1986-06-24 1994-07-27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形鉛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S63210920A (ja) 1987-02-27 1988-09-01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台支持装置
JPH02257761A (ja) * 1989-03-30 1990-10-1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H0485527A (ja) * 1990-07-30 1992-03-1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台
US5610731A (en) * 1994-04-18 1997-03-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scanner having contact-type image sensor movable unde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3460360B2 (ja) 1995-02-20 2003-10-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H0990527A (ja) 1995-09-27 1997-04-04 Ricoh Co Ltd コンタクトガラス補強クリップ
JPH10197972A (ja) * 1997-01-10 1998-07-31 Ricoh Co Ltd 原稿読取装置
JPH11289430A (ja) 1998-03-31 1999-10-19 Canon Inc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22901A (ja) * 1998-06-30 2000-01-21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3335131B2 (ja) * 1998-10-29 2002-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3612230B2 (ja) * 1999-01-25 2005-0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走査装置
JP4085527B2 (ja) 1999-07-28 2008-05-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装置
JP2001203841A (ja) 2000-01-20 2001-07-27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3662795B2 (ja) 2000-02-23 2005-06-22 日本電気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大画面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における原稿載置ガラスのたわみ防止装置
JP2001318437A (ja) * 2000-05-08 2001-11-1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3143377A (ja) * 2001-10-31 2003-05-16 Canon Inc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TWI327022B (en) * 2006-01-05 2010-07-01 Avision Inc Scanning device having a floating light sourc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624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校正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设备、以及校正控制方法
CN104954624B (zh) * 2014-03-26 2019-06-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校正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设备、以及校正控制方法
CN106791259A (zh) * 2017-02-15 2017-05-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幅面扫描仪和扫描方法
CN106791259B (zh) * 2017-02-15 2018-11-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幅面扫描仪和扫描方法
CN110784617A (zh) * 2018-07-30 2020-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0784617B (zh) * 2018-07-30 2022-04-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11659112B1 (en) 2021-12-06 2023-05-23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Scanner and load bearing structure thereof
TWI804088B (zh) * 2021-12-06 2023-06-01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掃描儀及其承重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35869B2 (en) 2011-10-11
JP2008167233A (ja) 2008-07-17
JP4962003B2 (ja) 2012-06-27
CN101212542B (zh) 2010-12-08
US20080158619A1 (en)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2542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8300279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s
US6995880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9059367B2 (en) Image sensor unit,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861048B2 (en) Image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552857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20070030534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0459648C (zh) 扫描设备及包括其的成像设备
US9307111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US752569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H07131568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13258668A (ja) 修正機能を備えたスキャナ
JP3918690B2 (ja)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581077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212541B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US6661538B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745556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07131591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70863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44678A (ja) 用紙搬送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8271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0236415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イメージセンサ用の透明カバー
JP3943440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3140278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863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