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8204B -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8204B
CN101198204B CN200710196784XA CN200710196784A CN101198204B CN 101198204 B CN101198204 B CN 101198204B CN 200710196784X A CN200710196784X A CN 200710196784XA CN 200710196784 A CN200710196784 A CN 200710196784A CN 101198204 B CN101198204 B CN 101198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larity inversion
signal
timing signal
discharge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67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8204A (zh
Inventor
冈本昌士
鲛岛贵纪
杉谷晃彦
堀川好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shio Denki KK
Original Assignee
Ushio Den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shio Denki KK filed Critical Ushio Denki KK
Publication of CN101198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8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8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8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mps without preheating electrodes, e.g. for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s, high-pressure mercury or sodium lamps or low-pressure sodium lamps
    • H05B41/2885Static converters e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 H05B41/2887Static converters e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lable bridge in the final sta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4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high frequency ac, or with separate oscillator frequenc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26Gas discharge type light sources, e.g. ar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1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the colours sequentially, e.g. by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ight sources
    • H04N9/3114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the colours sequentially, e.g. by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ight sources by using a sequential colour filter producing one colour at a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08Sequential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放电灯点灯装置,及使用上述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投影机,在重复进行极性反转的交流驱动方式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中,周期性地进行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的长度改变或依调制所致的灯电流的改变的情形,若至少1周期的动作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极性反转的次数为偶数次时,在有关于改变方式上的自由度不增加限制以解决放电灯的两个电灯的热负荷发生不平衡的问题。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

Description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用于点灯在投影机中使用的高压放电灯,尤其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等的高亮度放电灯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及使用上述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在液晶投影机或DLP(TM)投影机这样的图像显示用等的光学装置的投影机中,使用着高亮度放电灯(HID灯)。在上述的投影机,有利用分色棱镜等分离成红、绿、蓝亦即分离成R、G、B的3原色,通过设置在每一各色的空间调制元件来发生各原色别的图像,又利用分色棱镜等进行再合成光路而显示彩色图像的方式。 
此外,在另一方面,也有如模式地表示构造的图22(a)所示,旋转具有R,G,B的3原色的透射色的色盘,亦即旋转R色区域(A3r),G色区域(A3g),B色区域(A3b)所成的滤色器,通过在该滤色器,而即动态滤色器通过来自光源的光线,依次发生各3原色的光束,与此同步地进行控制空间调制元件,通过时间分割依次产生各3原色别的图像,进行显示彩色图像的方式。在重视明亮的用途上,也有如图23(a)所示,在R,G,B的3原色加上W亦即加上白色,承载R 色区域(A4r),G色区域(A4g),B色区域(A4b),W色区域(A4w)所成的4色动态滤色器,依次产生各4色别的图像进行显示彩色图像的情形,又也有设置更多的色区域,以得到增强色表现能力的情形。 
在欲点亮如上述的放电灯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中,首先在启动之际,在对灯施加所谓无负荷开放电压的电压的状态下,施加高电压而在放电空间内产生绝缘破坏,经辉光放电后转移至电弧放电,最后实现稳定的稳态点灯。刚转移到电弧放电后,例如10V左右的低值的灯的放电电压,是随着温度上升而徐徐地上升,在稳态点灯状态下,在一定电压下稳定。通常放电灯点灯装置是具有为了实现规定的灯输入电力可输出所必需的灯电流那样,将输入电源的输出适合于灯的放电电压的变频器,此外,具有检测灯电压,即检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依据该信息,例如通过以检测电压除目标电力所得到的商值,来决定目标灯电流的构造。 
关于放电灯的驱动方式,有通过上述变频器进行点灯的直流驱动方式,及通过在上述变频器之后段再具备反相器来重复地进行极性反转的交流躯动方式。直流躯动方式的情形的很大优点是,来自灯的光束也不会直流式地变化,即也不会时间上的变化,因而基本上,在上述的投影机的两方的方式中,可以完全同样地适用。与此相对,交流驱动方式的情形与利用在所谓极性反转频率的直流驱动方式所没有的自由度,有可控制放电灯的电极的消耗或成长的优点相反,产生极性反转时的发光的瞬断或过越量(over shoot)等对显示图像上有不良影响等、也有起因于存在极性反转本体上的缺点。 
通常,因为存在于反相器后段的容量成分,或是启动电路等的感应成分,在每次交流驱动所用的极性反转,会在灯电流产生缓慢变化,或相反地产生过越量或振动等过渡现象,此为直接出现作为来自灯的光束的瞬断或过越量,振动等的变动,因而在上述的投影机中适用于时间分割方式时,会出现通过时间分割依次产生图像的定时,与灯的交流驱动的极性反转的定时的偏差,亦即以差频在显示图像出现变动,而通过差频有成为极不顺眼者的缺点问题,因而施以反相器的极性反转定时对于色盘旋转采用同步的方法。产生在每次上述的极性反转的灯电流中缓慢的变化,或相反地过越量或振动等的过渡现象是无法避免,而在产生该现象的期间的灯发光是很难有效利用,因而通常是进行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极性反转动作的定时调整,以便极性反转产生在动态滤色器的切换颜色的期间。 
然而,要提高显示图像的色再现性能,重要的是光源灯的光谱分布与对于使用上述的动态滤色器的颜色顺序光束的变换方式的整合。上述色盘的情形,通过将R,G,B(及W)各色区域的角度分布,亦即将每一旋转的各色所透过的时间比例,配合灯的光谱加以设定,可提高色再现性能,或可得到对于所期望的色再现性能的改善。 
例如使用R成分不足的灯的情形,如图22(b)或图23(b)所示,将R色区域(A3r’,A4r’,),G色区域(A3g’,A4g’),B色区域(A3b’,A4b’),以及W色区域(A4w’)的旋转轴周围的各区域的占有角度的比率作成不均匀,通过增大R成分的透过区域的角度,模式地表示灯电流(IL’)的波形的图24(a)或图25(a)所示,使 R成分所透过的时间比例作成比其他颜色长才有效。此外,附记于图24或图25等的灯电流(IL’)的波形的「R」「G」「B」「W」等的文字,是动态滤色器的发生光束的主要颜色分别表示R,G,B,W的期间,亦即表示R色期间(Tr),G色期间(Tg),B色期间(Tb),W色期间(Tw)的文字,在后述的其他图中也同样。 
然而,通过此种方法欲将色再现性能改善成所期望的目标时,例如在DLP方式的投影机,因为以空间调制元件的各画素的动作的作用周期比控制显示图像的每一颜色的亮度,因此在减掉所透过的时间比率的色成分上,产生无法进行画素谐调的细微控制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种问题,例如在日本特表平08-505031号,提案在图像投影装置上,设置同步于通过彩色变化手段的输出所给予的光束的彩色来变更光源的输出功率的光源驱动控制手段。此外,在日本特表2004-526992号,也提案同样地对应于彩色而将两种电平的电力供给给灯的彩色显示装置。这些技术的共通点是在投影机上对应于所发现的滤色器颜色而将脉冲重迭在灯电流上来进行调制。例如使用上述的R成分不足的灯时,如图24(b)或图25(b)所示,通过将透过R成分的期间的灯电流(IL’)作成比其他色还大,就可补足R成分的不足。 
然而,如上述地,即使增长透过时间比率并进行修正不足的色成分,或是对灯电流重迭脉冲来进行调制,都有未解决的问题。在放电灯上,至少在电弧放电时,由热电子放出从阴极所飞出的电子到达至阳极,在此成为不要的动能被解放,但由于被解放的动能被转换成热能,因而放电灯的两极电极中,阳极侧的电极比阴极侧的电极的发热 亦热负荷大。在交流驱动方式的放电灯中,在有2个电极中,其阴极与阳极的关系,在每次极性反转时交换。 
在图24(a)、图24(b)及图25(a)、图25(b)所述的全条件,为了弥补R成分的不足,在对应于R成分的极性反转相位中,使由极性反转到下一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或电流值变大,但在表示于图25(a)及图25(b)的条件,对应于R成分的极性反转相位,经常地发现灯电流(IL’)被限定于正的情形。因此在该条件下,交流驱动方式的放电灯的两个电极中,在对应于R成分的极性反转相位中成为阳极之一方侧的电极,通常比另一电极产生较大的发热,电极的热负荷不平衡。因此,例如一个电极会集中地消耗,而发生缩短作为全体的灯寿命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图24(a),(b)所示的条件下,对应于R成分的极性反转相位,灯电流(IL’)为交互地发现正的情形与负的情形。因此在该条件,未发生电极的热负荷的不平衡,不会发生上述的问题。在前者的条件与后者的条件中,产生有无发生此种问题的差异的原因是,在前者的条件下,动态滤色器的一周期动作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极性反转的次数为偶数次,与此相对,在后者的条件下为奇数次。 
此外,在此表示在对应于R成分的极性反转相位中增加由极性反转到下一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的例子,及加大灯电流的例子,但在对应于其他色或多个色成分的极性反转相位中,同样地进行改变由极性反转到下一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或进行调制的灯电流的情形,或是并用改变由上述的极性反转到下一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及改变依 调制的灯电流的情形,情况也同样。 
所以,在例如日本特开2006-227440号,提案者将对于具有偶数个色的色盘的一周期动作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极性反转次数,限制在奇数次,此外,提案者对于色盘的一周期的动作的两方极性的电流值的时间累计实质上一致,限制调整灯电流的调制方式的条件。然而,在该提案的方法中,虽不会发生电极热负荷的不平衡,但必须在真正进行运作的条件偏离的被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点亮灯,而有对于有关于灯点亮的运作条件的自由度加以限制的缺点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08-50503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26992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2744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在重复进行极性反转的交流驱动方式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中,周期性地进行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的长度的改变或依调制所致的灯电流的改变的情形,在至少1周期的动作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极性反转的次数为偶数次时,在有关于上述改变方式上的自由度不增加限制以解决放电灯的两个电极的热负荷发生不平衡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是用于点灯放电灯Ld的放电灯点灯装置Ex,其特征为:具有:反相器Ui,用于极性反转输出电压并对上述放电灯Ld施加交流电压;以及反相控制电路Uf,根据周期性的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来生成规定上述反相器Ui的极性反转动作的反相控制信号Sf1,Sf2;在至少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极性反转的次数为偶数次时,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是间歇地插入忽视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该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为根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申请的第一发明中,同步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进行对于流入上述放电灯Ld的灯电流的周期性调制。 
本申请的第三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申请的第二发明中,具有为了确定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相位,对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进行调制并输入,识别对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是否进行调制的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上述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识别出对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进行调制时,设定将保持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相位所用的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动作。 
本申请的第四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本申请的第一发明到第三发明中,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是在忽视依据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及忽视依据其次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之间,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 
本申请的第五发明的投影机,是利用由放电灯所产生的光束Ox1来投影显示图像的投影机,其特征为:用于启动并电灯上述放电灯Ld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为本申请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点灯装置Ex。 
本申请的第六发明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本申请的第五发明中,通过动态滤色器Of变换成颜色顺序光束Ox2,利用上述颜色顺序光束Ox2来投影显示图像,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是依据上述颜色顺序光束Ox2生成。 
依照本发明,可提供即使周期性地进行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的改变,或调制的电流的改变,也能在有关于上述改变方式上的自由度不增加限制地解决放电灯的两个电极的热负荷产生不平衡的问题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之一方式的方框图。 
图2(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3(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4(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5(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6(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7(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8(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9(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10(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11(a),(b)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12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一部分的一个方式的图。 
图13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一个方式的图。 
图14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一个方式的图。 
图15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一个方式的图。 
图17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一个方式的图。 
图18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方式的方框图。 
图19(a),(b),(c),(d)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一个方式的图与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 
图20(a),(b),(c),(d)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一个方式的图与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 
图21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投影机的一个方式的方框图。 
图22(a),(b)是模式地表示一般投影机的一部分的形状的图。 
图23(a),(b)是模式地表示一般投影机的一部分的形状的图。 
图24(a),(b)是模式地表示现有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图25(a),(b)是模式地表示现有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动作的一个方式的定时图。 
附图标记说明: 
A11、A21、A22、A32:单定态复振器 
A12:逻辑门 
A23:逻辑与门 
A31:逻辑或门 
A33、A34:NOR逻辑门 
A3b、A3b’、A4b、A4b’:B色区域 
A3g、A3g’、A4g、A4g’:G色区域 
A3r、A3r’、A4r、A4r’:R色区域 
A4w、A4w’:W色区域 
Aai:运算放大器 
Ai:灯电流检测信号转换器 
At:灯电流目标信号转换器 
Cpt:电容器 
Cx:平滑电容器 
Dx:续流二极管 
E1、E2:电极 
Et:补助电极 
Ex:放电灯点灯装置 
Fx:馈电控制电路 
G1、G2、G3、G4,Gx:栅极驱动电路 
IL、IL’:灯电流 
Ix:灯电流检测手段 
Ld:放电灯 
Lx:抗流线圈 
M0、M1、M2:调制信号 
Mx:DC电源 
Oc:聚光光学系统 
Of:动态滤色器 
Om:空间调制元件 
Op:投影透镜 
Os:荧幕 
Ox1、Ox1’:光束 
Qx2:颜色顺序光束 
Qx3:图像光束 
Q1、Q2、Q3、Q4、Qx:开关元件 
Ra0、Ra1、Ra2,Rac、Rb0、Rb1、Rb2、Rfc:电阻 
Rm0、Rm1、Rm2:基极电阻 
Sdt:停顿时间信号 
Sf1、Sf2:反相控制信号 
Sfr:原反相极性信号 
Sfs:反相极性信号 
Sfs*:反相极性信号逻辑反转信号 
Sg:栅极驱动信号 
Si:灯电流检测信号 
Si’: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 
Skc:计数输出信号 
SkdA、SkdB:解码信号 
Sm:调制信号 
So:极性反转定时信号 
So’:脉冲信号 
So1:极性反转定时信号补齐信号 
S02:极性反转定时信号 
Soa:脉冲信号 
Soc:信号 
Sop: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 
Sr:灯电流原检测信号 
St:灯电流目标信号 
St’:转换灯电流目标信号 
Sv:灯电压检测信号 
T11、T12、T21、T22,T31、T32、T41、T42:节点 
Tb:B色期间 
Tf1、Tf2、Tf3、Tf3’、Tf5、Tf6、Tf7、Tf7’:期间 
Tg:G色期间 
Tr:R色期间 
Tw:W色期间 
Ud:馈电能力控制电路 
Uf:反相控制电路 
Ufm:定时信号补齐电路 
Ufr: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 
Ufs:反相极性寄存器 
Ui:反相器 
Ukc: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 
Ukd:解码器 
Um:灯电流调制电路  
UmrA、UmrB:寄存器 
Uod、Uod’: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 
Up:电力控制电路 
Us:启动器 
Ux:馈电电路 
VL、VL’:灯电压 
Vx:灯电压检测手段 
Z0、Z1,Z2:开关元件 
a01、a11、a12、a13、a21、a22、a23、a31、a32、a33、a41、aS1、 
a52,a53,a61、a62、a63、a71、a72、a73、b21、b22,b23、b24, 
b31、b32、b33、b34、b61、b62、b63、b64、b71、b72、b73、b74: 
特定信号 
t11、t12,t13、t21、t22、t23:时间点 
τ11、τ21、τ22:时间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简化显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方框图的图1,对实施本发明所用的方式进行说明。来自馈电于放电灯Ld所用的馈电电路Ux的输出,通过反相器Ui,连接在上述放电灯Ld的主放电所用的电极E1,E2。作为上述馈电电路Ux,有记载于后述的图14 的降压斩波电路等,而作为上述反相器Ui,可作成通过记载于后述的图13的全桥电路等来构成。 
在上述放电灯Ld,连接有该放电启动所用的启动器Us。本图是表示在设于上述放电灯Ld的封体外部的辅助电极Et施加高电压的所谓外部触发方式的情形,但触发方式与本发明的本质。因此,在用于主放电的上述电极E1,E2串联地设置高电压脉冲发生电路来进行施加高电压脉冲的触发方式,或是施加通过共振所产生的高电压的方式等都可以。 
在反相控制电路Uf输入用来规定上述反相器Ui的极性反转定时的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而依据该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来生成规定上述反相器Ui的极性反转动作的反相控制信号Sf1,Sf2。例如作为动态滤色器有使用如图23(b)所记载的色盘的情形,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是在动态滤色器的颜色切换期间的定时被活性化地生成。通常,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被活性化,则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是(隔着后述的停顿时间(dead time)期间)立即极性反转上述反相器Ui来生成上述反相控制信号Sf1,Sf2。 
然而在本发明中,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是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所连结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例如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2中,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个特定信号a01,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那样的动作。此外,例如,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 图3中,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3个特定信号a11,a12,a13,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那样的动作。此外,在此些图中,(a)是表示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b)是表示灯电流IL’。 
与模式地表示现有技术的同样的灯电流IL’的波形的图25(a)比较,在图25(a)中,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较长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经常地被限定在灯电流IL’为正的情形才被发现,相对于此,在图2(b)或图3(b)中,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较长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是存在着灯电流IL’为发现在正情形的期间,与发现在负情形的期间。并且,此发现期间是每当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由于交互地更换,因而通过适当地设定该间歇性插入的频度,就可避免产生上述的放电灯的两个电极的热负荷不平衡的问题。 
此外,例如,作为动态滤色器使用图23(a)或图23(b)所述的色盘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是在动态滤色器的颜色切换期间的定时活性化地生成,如在图1以虚线所示,在上述馈电电路Ux中,同步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对流经上述放电灯Ld的灯电流进行周期性地调制而构成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上,本发明可有效地作用。此种构成的情形,也与上述同样地,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被活性化,则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隔着后述的停顿时间期间)立即使上述反相器Ui极性反转地以生成上述反相控制信号Sf1,Sf2 的动作作为基本,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 
由此,例如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4中,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个特定信号a41,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那样进行动作。此外,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5中,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3个特定信号a51,a52,a53,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进行动作。此外,在这些图中,(a)是表示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b)是表示灯电流IL’。 
与模式地表示现有技术的同样的灯电流IL’的波形的图25(b)比较,在图25(b)中,进行使电流值的大小变大的调制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经常地被限定在灯电IL’为正的情形才被发现,相对于此,在图4或图5(b)中,进行使电流值大小变大的调制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存在着灯电流IL’为发现在正情形的期间,与发现在负情形的期间。此外,此发现期间是每当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时,交互地更换,因而通过适当地设定该间歇性插入的频度,就可避免产生上述的放电灯的两个电极的热负荷不平衡的问题。 
至今,分别针对如图2,图3那样具有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一极性反转时间长度较长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及如图4, 图5那样具有进行使电流值变大的调制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加以说明,但本发明是也可适用于具有双方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例子的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6所记载地那样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为止的时间长度较长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与进行使电流值的大小变大的调制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W的相位)。此外,针对于具有如图4,图5地进行电流值大小变大的调制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记载着进行调制使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为一个电流水准,但本发明是也可适用于具有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子的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7记载地那样,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进行具有多个电流水准的调制,或是进行具有更复杂波形的调制。 
此外,由于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为止的时间长度的改变程度或是依调制的灯电流的改变程度,因状况而千差万别,因而针对于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时的频度,实验性地决定较佳。作为大致的目标,例如放电灯Ld为突起形成于前端之一对电极以2.0mm以下的间隔相对配置,封入有0.2mg/mm3以上的水银及10-6micromol/mm3~10-2micromol/mm3的卤素的高压水银灯时,则在从输出的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间隔为0.5微秒至8.3微秒的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中,由10微秒至120秒的范围来选择间歇性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时的时间间隔予以选择也可以。 
此外,在忽视依据所插入的上述的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及忽视依据其后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之间,也可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 
例如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8中对应于先前表示的图2,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连续的3个特定信号a21,a22,a23,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并且,还隔着1个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忽视的连续的4个特定信号b21,b22,b23,b24,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此外,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9中,对应于先前所表示的图3,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3个特定信号a31,a32,a33,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并且,还隔着多个个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忽视的连续的4个特定信号b31,b32,b33,b34,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 
此外,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10中,对应于先前表示的图4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3个特定信号a61,a62,a63,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并且,还隔着1个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忽视的连续的4个特定信号b61,b62,b63,b64,即使这样也不会 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此外,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例的在模式地表示的定时图的图11中,对应于先前所表示的图5,记载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3个特定信号a71,a72,a73,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并且,还隔着多个个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忽视的连续的4个特定信号b71,b72,b73,b74,即使这样也不会令上述反相器Ui进行极性反转地动作。此外,在此些图中,(a)是表示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b)是表示灯电流IL’。 
在图8,图9中,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较长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在图10,图11中,进行使电流值的大小变大的调制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存在着灯电流IL’为发现在正情形的期间,与发现在负情形的期间。此外,此发现期间是每当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交互地更换,因而通过适当地设定该间歇性插入的频度,就可避免产生上述的放电灯的两个电极的热负荷不平衡的问题。 
并且,通过追加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从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的时间长度较长的极性极性反转(记载为R的相位),或是进行使电流值的大小变大的调制的极性反转相位(记载为R的相位),不会产生灯电流IL’发现在正情形的状态,与发现在负情形的状态的更换,但例如实现日本特开2006-59790号所记载的插入低频率的1周 期分量(日本特开2006-59790号的图4)或插入半周期分量(日本特开2006-59790号的图6(a))时具有实用性。 
即,在图8的记载中,可将没有通过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特定信号a21,a22,a23及特定信号b21,b22,b23,b24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Tf2,作为插入的上述低频率的上述1周期分量利用。此外,在图9的记载中,可将没有通过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特定信号a31,a32,a33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Tf3,作为所插入的上述低频率之一方的上述半周期分量利用,又可将没有通过忽视特定信号b31,b32,b33,b34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Tf3’,作为所插入的上述低频率的另一方的上述半周期分量利用。 
此外,在图10的记载中,可将没有通过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特定信号a61,a62,a63及特定信号b61,b62,b63,b64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Tf6,作为所插入的上述低频率的上述1周期分量利用。此外,在图11的记载中,可将没有通过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特定信号a71,a72,a73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Tf7,作为所插入的上述低频率之一方的上述半周期分量利用,又可将没有通过忽视特定信号b71,b72,b73,b74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Tf7’,作为所插入的上述低频率的另一方的上述半周期分量利用。 
此外,可将图3记载的没有通过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特定信号a11,a12,a13所生成的极性反转期间Tf1,作为所插入的上述低频率的一方的上述半周期分量利用,同 样,没有接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通过作成与上述期间Tf1成为反极性,可将此作为上述低频率的另一方的上方半周期分量利用。此外,可将图5所述的没有通过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特定信号a51,a52,a53所生成的极性反转期间Tf5,作为所插入的上述低频率的一方的上述半周期分量利用,同样,没有接着生成的极性反转的期间,通过作成与上述期间Tf5成为反极性,可将此作为上述低频率的另一方的上方半周期分量利用。通过这样,即使不使用追加插入匆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的方式,若将上述的日本特开2006-59790号的技术中,限定在时间上隔开配置上述低频率的一方与另一方的半周期,也可将此加以实现。 
如此从图8,图9等可容易地理解,若互相隔着没有通过忽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的连续的奇数或偶数次分量的动作所产生的上述的极性反转的期间Tf1,Tf2,Tf3,Tf3’,Tf5,Tf6,Tf7,Tf7’的极性反转次数为奇数,则没有上述的极性反转的期间的灯电流IL’的极性,是交互地产生正的条件与负的条件。相反地,若互相隔着没有上述的极性反转的期间的极性反向的次数为偶数,则没有上述的极性反转的期间的灯电流IL’的极性,是成为重复相同极性。因此,由上述的电极的热负荷的平衡观点,针对于互相隔着没有上述极性反转的期间的极性反转次数,以作成每次奇数,或交互地重复偶数与奇数等适当频度插入奇数的条件较佳。 
此外,在本发明中应用上述的日本特开2006-59790号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由日本特开2006-59790号的说明书的记载可容易地理解,例如放电灯Ld为突起形成于前端的一对电极以2.0mm以下之间隔相对配置,封入有0.2mg/mm3以上的水银及10-6micromol/mm3~10-2micromol/mm3的卤素的高压水银灯时,则在从输出的极性反转一直到下次极性反转为止的时间间隔为0.5微秒至8.3微秒的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中,从2.5微秒至100秒的范围来选择没有通过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或偶数次分量的动作所产生的上述极性反转的期间Tf1,Tf2,Tf3,Tf3’,Tf5,Tf6,Tf7,Tf7’,而由10微秒120秒的范围来选择间歇地插入该忽视的动作时的时间间隔。 
图12是表示反相控制电路Uf的构成的图。反相控制电路Uf是具有使用保持对应于上述反相器Ui的极性状态的位元信号的反相极性信号Sfs的D触发器所构成的反相极性寄存器Ufs。图1记载的上述反相控制信号Sf1,Sf2的生成是以上述反相极性信号Sfs及其逻辑反转信号的反相极性信号Sfs*作为基础所进行。但是,上述反相极性寄存器Ufs的时钟信号即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2,是为了插入上述的停顿时间期间,被输入在单稳多谐振动器A32,而上述单稳多谐振动器A32是接受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而生成一定时宽的停顿时间信号Sdt。在NOR逻辑门A33,A34,输入有上述反相极性信号Sfs,上述反相极性信号逻辑反转信号Sfs*,又分输入有停顿时间信号Sdt,因而生成有互相以停顿时间期间所隔开的上述反相控制信号Sf1, Sf2。 
在上述反相极性寄存器Ufs,输入有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中所生成的原反相极性信号Sfr。在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输入有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因而在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是随着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至今的履历而可生成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 
在上述反相极性寄存器Ufs,作为数据设定时钟脉冲输入有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大致等值的极性反转信号So2。所以,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是将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之前所输入的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的值,保持到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时,而立即作为上述反相极性信号Sfs输出。因此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所决定的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是在下次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时作为上述反相极性信号Sfs而在上述反相控制电路Uf被设定。结果,该电路是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履历,可控制上述反相器Ui的极性反转动作。 
可是,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2是用逻辑或门A31合成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及在定时信号补齐电路Ufm所生的极性反转定时信号补齐信号So1所生成。此为若中断应从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所发送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时,因将交流点灯用的灯成为直流点灯而会损坏,因此上述定时信号补齐电路Ufm是经常监视是否输入作为具有适当时间间隔的脉冲信号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 So,若未输入时,为了避免灯被直流点灯而通过输出作为代用信号的极性反转定时信号补齐信号So1来设置。此外,上述逻辑或门A31是作为选择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补齐信号So1的任一的数据选择器也可以。 
当然只要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正常地被输入,反相极性信号Sfs的更新,是通过上述反相极性寄存器Ufs,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同步地进行,因而不会产生来自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接收的故意延迟或颤动。因此,针对于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或上述定时信号补齐电路Ufm并不需要高速动作,因而使微处理器就可构成。如此地,使用微处理器来构成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时,优点是并不会使电路构成复杂,而在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可多少使具有复杂的功能。 
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是依照其输入信号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而简单地实现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的动作。即,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第一规定计数值为止,生成每当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就反相的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而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上述第一规定计数值,则清除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而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第二规定计数值为止,则停止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的反相动作,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上述第二规定计数值,则清除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 的计数值,这样,就可以一边生成每当接收上述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就反相的上述原反相极信号Sfr,一边使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回到成为上述第一规定计数值的状态的次序。 
在此,上述第一规定计数值,是对应于忽视依据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及忽视依据下次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之间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个数,而上述第二规定计数值,是对应于忽视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 
除了间歇地插入忽视依照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之外,要实现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时,则依据上述的第一及第二,第三,第四的规定计数值,将依据上述的第一及第二规定计数值的动作,来进行同样的动作就可以。即,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第一规定计数值为止,生成每当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就反相的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而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上述第一规定计数值,则清除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而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第二规定计数值为止,则停止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的反相动作,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上述第二规定计数值,则清除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第三规定计数值为止,生成每当接收上述极性反转 定时信号So就反相的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而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上述第三规定计数值,则清除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而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第四规定计数值为止,则停止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的反相动作,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成为上述第四规定计数值,则清除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这样就可以一边生成每当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就反相的上述原反相极信号Sfr,一边使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回到成为上述第一规定计数值的状态的次序。 
此时的上述第一规定计数值,是对应于忽视依据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及忽视依据下次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之间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个数,而上述第二规定计数值,是对应于忽视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上述第三规定计数值,是对应于忽视依据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及忽视依据下次所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之间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个数,而上述第四规定计数值,是对应于忽视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 
此外,根据需要在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生成电路Ufr,也输入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例如在内部具有与后述的计数值Nkc同 样的相位追踪保持结构,通过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计数值,上述动态滤色器可追踪在该时间点所发现的色信息。并且根据需要,依据该色信息,来决定是维持极性,还是反相极性,可决定新的上述原反相极性信号Sfr并进行输出。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中使用的反相器Ui的简化的一例。反相器Ui是通过使用FET等的开关元件Q1,Q2,Q3,Q4的全桥电路所构成。各该开关元件Q1,Q2,Q3,Q4,是通过各该栅极驱动电路G1,G2,G3,G4驱动,而上述栅极驱动电路G1,G2,G3,G4是在一方的对角要素的上述开关元件Q1与上述开关元件Q3在导通状态的相位中,另一方的对角要素的上述开关元件Q2与上述开关元件Q4是被维持在断开状态,相反地,另一方的对角要素的上述开关元件Q2与上述开关元件Q4在导通状态的相位中,一方的对角要素的上述开关元件Q1与上述开关元件Q3是被维持在断开状态,通过反相控制电路Uf所生成的反相控制信号Sf1,Sf2控制。在进行转换上述两个相位时,插入令上述开关元件Q1,Q2,Q3,Q4都成为断开状态的被称为停顿时间的期间。 
此外,上述开关元件Q1,Q2,Q3,Q4为例如MOSFET时,从源极端子朝漏极端子顺方向形成的寄生二极管为内设于元件本体(未图示),但是如果不存在如双极晶体管那样的上述寄生二极管的元件的情形,转换上述的相位时,或在停顿时间的期间中,通过起因于存在于反相器Ui的后段的电感成分的感应电流,会因发生逆电压而使元件损坏,因此,最好是将相当于上述寄生二极管的二极管,予以逆 并联地连接。此外,电容器Cpt是由冲击(surge)电压等来保护上述开关元件Q1,Q2,Q3,Q4时加以设置较佳。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可使用的馈电电路Ux的一例。以降压斩波电路作为基础的馈电电路Ux,是由PFC等的DC电源Mx接受电压供应而动作,对于放电灯Ld进行馈电量调整。在上述馈电电路Ux中,通过FET等开关元件Qx,开闭上述DC电源Mx产生的电流,经由抗流线圈Lx对平滑电容器Cx进行充电,该电压被施加于放电灯Ld,使电流流经放电灯Ld。 
此外,上述开关元件Qx为导通状态的期间,由接通开关元件Qx的电流,直接地进行对平滑电容器Cx的充电及对负荷的放电灯Ld供应电流,并且在抗流线圈Lx以磁通形成储存能量,上述开关元件Qx为断开期间,是通过以磁通形成储存于抗流线圈Lx,经由续流二极管Dx进行对平滑电容器Cx的充电与对放电灯Ld的电流供应。 
在上述降压斩波型的馈电电路Ux中,通过对上述开关元件Qx的动作周期的上述开关元件Qx为导通状态的期间比率,即通过任务循环比,可调整对于上述放电灯的馈电量。在此,具有某些任务循环比的栅极驱动信号Sg通过馈电控制电路Fx产生,通过栅极驱动电路Gx,来控制上述开关元件Qx的栅极端子,由此来控制来自上述的DC电源Mx的电流的开和关。 
流在上述放电灯Ld的电极E1,E2间的灯电流(的绝缘值),及发生于电极E1,E2间的灯电压(的绝对值),通过灯电流检测手段Ix,及灯电压检测手段Vx检测。此外,对于上述灯电流检测手段Ix,使 用分路电阻简单地可实现,又对上述灯电压检测手段Vx,使用分压电阻简单地可实现。 
来自上述灯电流检测手段Ix的灯电流检测信号Si,及来自上述灯电压检测手段Vx的灯电压检测信号Sv,被输入至上述馈电控制电路Fx。上述馈电控制电路Fx是灯启动时的灯电流未流动的期间,为了将无负荷开放电压施加于灯而输出规定电压,反馈性地生成上述栅极驱动信号Sg。当启动灯而令放电电流流动,则令目标灯电流被输出,反馈性地生成上述栅极驱动信号Sg。在此,上述目标灯电流是依据上述放电灯Ld的电压,以输入到上述放电灯Ld的电力成为规定电力的值作为基础。但是,启动之后,上述放电灯Ld的电压较低而无法供应额定电力,因而上述目标灯电流被控制成未超过称为初始限制电流的一定的限制值。此外,温度上升并且上述放电灯Ld的电压上升,而当规定电力输入所需要的电流在上述初始限制电流以下时,则顺利地转移至可实现上述规定的电力输入的状态。 
此外,在此,作为馈电电路Ux,表示依降压斩波电路,但例如升压斩波电路等,可以是将输入电力转换成适于馈电到放电灯的电压、电流的换流器,馈电电路的形式,是在本发明的本质上无关。 
图15是表示简化馈电控制电路Fx的方框图。对于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Si,例如通过增益为可变的放大器或增益为可变的衰减器所构成的灯电流检测信号转换器Ai,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Si被转换成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Si’。灯电流调制电路Um生成调制信号Sm,根据该调制信号Sm,对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转换器Ai的增益进行调制。 在馈电能力控制电路Ud,输入有上述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Si’,及该信号的控制目标值的灯电流目标信号St,上述馈电能力控制电路Ud比较这两个信号。 
此外,若上述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Si’小于上述灯电流目标信号St时,使上述灯电流IL增加,相反地上述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Si’大于上述灯电流目标信号St时,使上述灯电流IL减少,通过反馈控制对于上述馈电电路Ux的上述栅极躯动信号Sg的输出,控制使得上述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Si’与上述灯电流目标信号St一致。此外,针对于灯电流的调制,例如在上述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Si’与上述灯电流目标信号St一致,而达成反馈控制的状态下,上述调制信号Sm变化,而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转换器Ai的增益降低,则上述馈电能力控制电路Ud判断上述转换灯电流检测信号Si’大小,控制上述增益驱动信号Sg的输出使上述灯电流IL增加。通过这些动作,可实现随着上述调制信号Sm的灯电流的调制功能。 
另一方面,灯电压检测信号Sv输入到电力控制电路Up,该电力控制电路Up是具有使用上述灯电压检测信号Sv,而更新上述灯电流目标信号St的功能,使得被输入到上述放电灯Ld的负荷电力值PL成为事先决定的目标电力值PT。这样,通过构成馈电控制电路Fx,放电灯点灯装置是启动上述放电灯Ld,一面维持规定电力的放电,一面依照上述调制信号Sm对灯电流进行调制。 
此外,针对于上述电力控制电路Up的构成,例如可作成如下。上述灯电压检测信号Sv被输入到电力控制电路UP中的AD转换器, 被转换成具有适当位数的数字灯电压数据,而被输入到微处理器单元。在此,上述微处理器单元是包括CPU或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时钟脉冲产生电路,计时器、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所用的IO控制器等。上述微处理器单元是参照上述灯电压数据的计算,或依据对应于该时间点的系统状态的条件判断,来生成原灯电流目标数据。例如,以上述灯电压数据除算对应于额定电力的常数,算出达成额定电力所用的灯电流IL值而作为对应于该值来生成上述原灯电流目标数据。但是,在启动之后即产生,若在除算所得到的算出值超过相当于灯电流IL的上限值ILmax值的条件下,则代替算出值而以相当于上限值ILmax值设定作为上述原灯电流目标数据。上述原灯电流目标数据是通过DA转换器,被转换成模拟的灯电流目标信号St。 
上述灯电流调制电路Um是同步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而生成上述调制信号Sm,但所接收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都需要确定在1周期位于那一相位的信息,因而输入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例如作为动态滤色器使用如图23所述的色盘,将1周期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个数作为4个时,则设置作为计数值Nkc,至少具有0,1,2,3的追踪并保持极性反转相位所用的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每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被活性化时,更新上述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的上述计数值Nkc。结果,当接收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时,则将上述计数值Nkc初始化成例如0。 
此外,根据上述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的上述计数值 Nkc,构成灯电流调制电路Um以生成上述调制信号Sm。例如将计数值Nkc的0,1,2,3分别对应于色盘的色的B,R,G,W,而在上述计数值Nkc为0时是B,1时是R,2时是G,3时是W,生成各个适当值的上述调制信号Sm。 
此种灯电流调制电路Um可以使用市售的通用IC等构成。图16是表示简化灯电流调制电路Um的方框图。例如将通用的16位数数位计数器作为上述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使用,而将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及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分别输入于其时钟信号输入端子及清除信号输入端子。对应于上述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的计数值Nkc的计数输出信号Skc,输入到依通用IC的解码器Ukd。在该解码器Ukd,设置对应于上述计数值Nkc各个的解码信号SkdA、SkdB、…作为输出,而在该解码信号SkdA、SkdB、…的各个,例如连接依具有三态输出的适用IC的寄存器UmrA、UmrB、…。又在上述寄存器UmrA、UmrB、…的各个,储存着因应于所对应的上述计数值Nkc的上述调制信号Sm的值。 
通过这种上述灯电流调制电路Um的构成,当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被活性化,则上述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被初始化,之后,每当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被活性化,使得上述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Ukc的计数值Nkc递增,令根据上述计数值Nkc的1个上述寄存器UmrA,UmrB、…通过上述解码器Ukd被选择,使得被保持在所连接的寄存器UmrA、UmrB、…的数据,进行动作被作为上述调制信号Sm输出。在此所述的灯电流调制电路Um的功 能及动作如上所述,代替使用通用IC等所结构,通过微处理器和软件构成。 
此外,在图15中,上述灯电流调制电路Um在放电灯点灯装置内,而叙述成通过放电灯点灯装置来生成上述调制信号Sm,但上述调制信号Sm也可以是通过与该放电灯点灯装置协动的投影机本体的图像处理部所生成,上述调制信号Sm的生成根源是与本发明的本质无关。此外,上述调制信号Sm即使是具有高电平与低电平的1位元的2值信号,或具多位元的数位信号所成的色调的数据、或模拟信号,上述灯电流调制电路Um设置成适合于各个情形就可以,而上述调制信号Sm的形式是与本发明的本质上无关。此外,作为这种上述调制信号Sm也包括通过增加调制来决定增加灯电流的比率的多位元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部分,及决定进行或未进行调制的其它的1位元的2值信号部分所成的信号。 
图17是表示简化图16所述的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转换器Ai的构成的具体例。在该图中,上述调制信号Sm是具有调制信号M0,M1,M2构成的多位元数字信号构成的色调的数据。在该图的电路中,以依运算放大器Aai的非反相放大电路作为基础,上述灯电流源检测信号Sr为通过上述运算放大器Aai被放大,而作为其输出信号生成灯电流检测信号Si。 
上述运算放大器Aai的输出是将电阻Rfc,及电阻Rac或并联连接于电阻并被接地的电阻的合成电阻被分压,并被连接于上述运算放大器Aai的反相输入端子,因而该非反相放大电路的增益是通过该分 压比被规定。在被并联连接于上述电阻Rae的电阻Ra0,Ra1,Ra2与接地之间,分别插入有晶体管开关元件Z0,Z1,Z2,因而通过上述开关元件Z0,Z1,Z2各个的导通或断开,使得各个上述电阻Ra0,Ra1,Ra2被转换为连接状态或非连接状态,因而可将该非反相放大电路的增益作成可变。 
上述开关元件Z0,Z1,Z2是各个基极端子通过各个基极电阻Rm0,Rm1,Rm2连接于上述调制信号M0,M1,M2,因而上述开关元件Z0,Z1,Z2是对应于上述调制信号M0,M1,M2的各个位元的真与伪而被控制在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结果,通过上述调制信号M0,M1,M2的各个位元的真与伪的组合就可将该非反相放大电路的增益作成可变。 
在此,作为上述电阻Ra0,Ra1,Ra2的电阻值的关系,通过将上述电阻Ra0设定成上述电阻Ra1的两倍,将上述电阻Ra1设定成上述电阻Ra2的两倍,而将上述调制信号M0作为最下位位元,上述调制信号M2作为最上位位元的作为3位元的2进制数据而可将该非反相放大电路的增益作成可变。但是,非反相放大电路的增益与2进制数据并不是在直线关系。此外,在此,作为一例表示3位元的情形,但根据需要,增减位元数而可作成同样地构成。 
图18是表示简化馈电控制电路Fx的方框图。不同点是,在先前的图15中,上述灯电流调制电路Um被连接于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转换器Ai而在该增益进行调制,而在图18中,灯电流调制电路Um被连接于灯电流目标信号转换器At,依照调制信号Sm在上述灯电流 目标信号转换器At的增益进行调制,而从灯电流目标信号St生成转换灯电流目标信号St’。生成该转换灯电流目标信号St’之后的馈电能力控制电路Ud所进行的反馈控制动作,与对图15先前所说明的同样。 
此外,令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Si与上述转换灯电流目标信号St’一致,而在达成反馈控制的状态,使上述调制信号Sm变化,当上述灯电流目标信号转换器At的增益上升,则上述馈电能力控制电路Ud是判断为上述灯电流检测信号Si过小,而令上述灯电流IL增加,来控制栅极驱动信号Sg的输出。通过这种动作,实现依照上述调制信号Sm的灯电流的调制功能。 
此外,上述灯电流目标信号转换器At,是通过与上述的图17同样地构成的调制信号M0,M1,M2的各个位的真与伪的组合而令增益通过可变的非反相放大电路可实现。具体而言作成将图17记载的记号Ai读换成At,将Si读换成St,又将Si’读换成St’的电路就可以。 
此外,在此作为可对增益进行调制的灯电流检测信号转换器Ai或灯电流目标信号转换器At的电路,表示将依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放大电路的放大率作成可变的例子,但如果是对增益进行调制的转换器,其电路形式,是在本发明的实质上无关。例如可使用以反相放大器作为基础,或是将分压电阻的分压比作成可变等,没有使用放大器等。此外,尤其是通过具有多位元的数字信号构成的色调的数据而对增益进行调制的情形,也可以例如利用阶梯电阻网路,或使用DA转 换用IC来构成。 
此外,如上所述,上述电力控制电路Up为将数字的原灯电流目标数据通过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的灯电流目标信号St而进行输出的情形时,代替在灯电流目标信号St乘以灯电流目标信号转换器At的增益而生成转换灯电流目标信号St’,作为进行所期望的调制生成上述原灯电流目标数据,也可以将此通过DA转换器作成生成转换灯电流目标信号St’。但是,在这种情形,DA转换器为例如使用12位元或16位元等的能分解的等转换器,由此增强其动态范围较佳。 
例如,在某些极性反转相位中,增加灯电流进行调制时,当然因为灯电流不是一定(灯电压严格上也不是一定),如果要控制平均负荷电力值相等于目标电力值PT,则必须通过测定等以取得平均负荷电力值。作为其方法,在电力控制电路Up中,可能有由灯电压VL与灯电流IL的瞬时值测定值算出平均值的方法,由灯电压的代表性测定值及灯电流的瞬时值测定值算出平均值的方法,由灯电压的代表性测定值,及灯电流的代表性测定值算出平均值的方法等。在此,作为得到灯电压VL或灯电流IL的代表性测定值的方法,有测定某一极性反转相位的灯电压或灯电流的瞬时值的方法,例如通过CR电路等的低通滤波器,生成模拟性平均值信号而加以测定的方法等。但是,由瞬时值测定值算出平均值,为以电力控制电路Up的AD转换器及微处理器进行时,因需要高速的处理能力,因此以得到代表性测定值的方法成为有利的情形较多。 
在有关于先前的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的说明部分,对从 该信号的生成源所传送来的路径,并未做具体说明。当然,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设置独立的路径来传送也可以,但通过使用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相同路径来传送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可节省信号线的条数。所以,要活性化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时,例如在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中在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进行调制并传送。但是,在此所说的在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进行的「调制」,和在放电灯的明亮上所进行的「调制」,在对象与方式上不相同,因而请注意不要混在一起。 
作为施加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调制方法,若为可简单地识别是否进行调制的方法,即若为简单地解调而可再现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的方法,就可采用任意的调制方法。例如,发送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脉宽上短的与长的,并接收比规定时间宽还长的情形,则作为仅接收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进行处理,相反地接收短的情形,则作为进行调制的情况识别,作为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同时接收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加以处理而进行解调。 
图19(a)是表示简化此种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的结构的图。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被输入至单定态复振器A11,而上述单定态复振器A11,是接受输入信号的上升输出一定时间宽τ11的脉冲信号Soa。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及上述脉冲信号Soa是被输入至逻辑门A12,该逻辑门A12是在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为低电平且上述脉冲信号Soa为高电平时,生成低电平的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 信号Sop。 
图19(b),(c),(d)是表示简化上述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的动作的定时图,(b)是表示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c)是表示上述脉冲信号Soa,(d)是表示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在时间点t11中,接收脉宽长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但在该脉宽终了的时间点,在相同上述时间点t11所发生的上述脉冲信号Soa已回到低电平,因而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是仍在高电平。一方面,在时间点t12中,接收脉宽短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但在该脉冲的终了时间点t13中,在相同上述时间点t12所发生的上述脉冲信号Soa是仍在高电平,因而生成具有相等于来自上述脉冲信号Soa的上述时间点t13的上述时间宽f11的剩余时间的低电平的时间宽的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 
或是作为施加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调制方法,例如发送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脉冲为单发的和多个脉冲的突发,而在规定的时间宽度内接收1个脉冲的情形则仅作为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被接收加以处理,相反地多个脉冲被接收的情形,则作为进行调制而识别,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也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一起被接收而进行处理来解调。 
图20(a)是表示简化此种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的构成的图。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被输入至单定态复振器A21,而上述单定态复振器A21,接受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输出一定时间宽τ21的脉冲信号So’。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及上述脉冲信号So’被输 入至逻辑与门A23,该逻辑与门A23是上述脉冲信号So,在高电平时,通过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上升沿而输入至单定态复振器A22,上述单定态复振器A22接受输入信号上升而生成一定时间宽r22的低电平的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 
图20(b),(c),(d)是表示简化上述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的动作的定时图,(b)是表示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c)是表示上述脉冲信号So’,(d)是表示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在时间点t21接收单发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但在相同上述时间点t21所发生的上述脉冲信号So’回到低电平的前,不接收后续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因而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仍在高电平。一方面,在时间点t22中,接收多个脉冲所成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前头部,但在接收第二脉冲的时间点t23中,在相同上述时间点t22所发生的上述脉冲信号So’仍在高电平,因而通过上述逻辑与门A23上述单定态复振器A22被活性化,而生成具有低电平的时间宽τ22的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在放电灯点灯装置的其他电路部中,作为代替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也可使用上述脉冲信号So’。 
此外,如上所述,使用微处理器来构成上述灯电流调制电路Um的情形,为针对于在此所述的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也以构成在相同微处理器较佳。通过此种本发明的构成,不必另设置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成为可匹配颜色顺序光束的发现周期与调制图案的周期。 
图21是表示简化本发明的投影机的一的方式的方框图。从通过 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Ex启动、点亮的放电灯Ld所发出的光束Ox1,是经由通过包括根据需要所设置的凹面镜或聚光透镜等聚光光学系统Oc的光束Ox1’,通过旋转色盘等的动态滤色器Of被转换成颜色顺序光束Ox2。上述颜色顺序光束Ox2是通过使用DMD(TM)或LCD、LCOS(反射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等的空间调制元件Om被调制成色依次的图像光束Ox3,通过投影透镜Op,而在与投影机一体的或是设在投影机之外部的荧幕Os上形成有投影图像。 
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Ox构成为,由来自旋转编码器等的传感器的脉冲计数值,或旋转角度的初始检测与经过时间计数值等生成对应于动态滤色器Of所发现的色信息的信号Soc,基于此,来生成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并发送至放电灯点灯装置Ex。此时,根据需要,为了确定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相位,生成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并发送至放电灯点灯装置Ex,或是在发送至放电灯点灯装置Ex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进行调制。在先前的例子,如使用图16所述,上述调制信号Sm是针对于依据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在放电灯点灯装置Ex所生成的进行记载,但也可以通过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生成上述调制信号Sm。 
现在,作为有可能被输入到投影机的的影像信号的信号源,有个人电脑、录影带或DVD的唱机,TV调谐器等各种,还存在信号的规格也为NTSC或PAL等多个,因而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是根据所输入的影像信号的种类,成为必需柔软地变化其动作形式。尤其是,对于帧率(每一单位时间的图像帧更新次数)的变化,为了发挥更优 异的影像表现能力,根据条件,有将动态滤色器的频率设定成帧率的两倍或三倍的情形。此外,将投影机作为显示用来使用时,亮度比色彩的表现能力丰富上更重要,但作为电影等的影像观赏用来使用时,相反地,色的表现能力的丰富,比亮度更重要,各个所适用的图像处理的动作态样不相同,因而将1台投影机转换成各个用途作成可使用时,除了上述的影像信号线的变化之外,成为还需要更多图像处理的动作态样的变化。 
在此种图像处理的动作方式的变化,也可变更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极性反转的次数的偶数,奇数别的情形。例如在动态滤色器Of的邻接的某2色转换期间,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将发生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随着图像处理的动作方式的变化,也会不产生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或例如在动态滤色器Of的某1色的区域途中,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将发生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随着图像处理的动作态样的变化,也会不产生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 
如上所述,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极性反转的次数为奇数次的情形,不会发生放电灯的2个电极的热负荷的不平衡的问题,但在此情形也依据本发明,即使进行间歇性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的动作,也不会发生特别问题,因而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极性反转次数的偶数,奇数别无关地,通常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此外,从投影机的图像处理部所传送的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或通过进行调制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之后,通过上述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Uod所生成的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可确定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相位,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是接收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之后,计数一直到接收下一上述调制周期初始化信号Sop为止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数,通过可判定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1周期的极性反转的次数是否为偶数或奇数,因而若判定其为偶数时,则实行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前述的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的动作,相反地,若判定为奇数时,也可以不实行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So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的动作。 
本说明书所述的电路构成,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动作或功能,作用,记载的所需最少限度。因此,所说明的电路构成或动作的详细事项,例如信号的极性,或具体性电路元件的选择、或追加、省略、或是依据元件取得方便或经济上理由的变更的创意工夫,是以实际装置的设计时所贯彻作为前提。 
尤其由过电压或过电流、过热等的损坏要因来保护馈电装置的FET等的开关元件等电路元件所用的机构,或减少随着馈电装置的电路元件的动作所发生的放射的噪音或传导噪音的发生,或不会将所发生的噪音不会泄漏至外部所用的机构,例如浪涌电压保护电路,变阻器、箝位二极管(包括脉冲双脉冲方式)电流限制电路,普通模态或标准模态的静噪滤波抗流线圈、静噪滤波电容器等,根据需要,以追加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构成的各部作为前提,成为本发明的放电灯点灯装置的构成,并不被限定于本发明的说明书所述的电路方式,此外,也不被限定于记载的波形或定时图。 

Claims (6)

1.一种放电灯点灯装置,用于点灯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具有:
反相器,用于将输出电压极性反转并对上述放电灯施加交流电压;以及
反相控制电路,根据周期性的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生成规定上述反相器的极性反转动作的反相控制信号;
在至少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1周期的极性反转的次数为偶数次时,上述反相控制电路间歇地插入忽视依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同步,对流入上述放电灯的灯电流进行周期性的调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灯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为了确定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1周期的相位,该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对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入,识别是否对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了进行调制,
上述初始化信息解调电路识别出在对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进行了调制时,设定对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动作,该极性反转相位追踪计数器用于保持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1周期的相位。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放电灯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相控制电路,在忽视根据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及忽视根据下次插入的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奇数次分量的动作之间,插入忽视根据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的极性反转动作的连续的偶数次分量的动作。
5.一种投影机,利用放电灯产生的光束来投影显示图像,其特征在于:
用于启动并点灯上述放电灯的放电灯点灯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点灯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动态滤色器变换成颜色顺序光束,利用上述颜色顺序光束来投影显示图像,上述极性反转定时信号依据上述颜色顺序光束而生成。
CN200710196784XA 2006-12-06 2007-12-06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Active CN1011982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8905/2006 2006-12-06
JP2006328905A JP5130703B2 (ja) 2006-12-06 2006-12-06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8204A CN101198204A (zh) 2008-06-11
CN101198204B true CN101198204B (zh) 2012-08-22

Family

ID=3949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6784XA Active CN101198204B (zh) 2006-12-06 2007-12-06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45805B2 (zh)
JP (1) JP5130703B2 (zh)
KR (1) KR101228787B1 (zh)
CN (1) CN101198204B (zh)
TW (1) TWI390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1694B2 (ja) * 2004-06-24 2009-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207990B2 (ja) * 2006-07-07 2009-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5145787B2 (ja) * 2007-06-20 2013-02-20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EP2198670B1 (en) * 2007-09-26 2012-01-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a light source
JP4605406B2 (ja) * 2008-04-08 2011-01-05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光源装置
JP4605407B2 (ja) * 2008-04-08 2011-01-05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光源装置
US8847719B2 (en) * 2008-07-25 2014-09-30 Cirrus Logic, Inc. Transformer with split primary winding
JP5239729B2 (ja) * 2008-10-17 2013-07-17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点灯装置、光源装置及び高圧放電灯の点灯方法
JP5218756B2 (ja) * 2008-10-23 2013-06-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放電灯点灯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0129235A (ja) * 2008-11-25 2010-06-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なら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JP5287212B2 (ja) 2008-12-17 2013-09-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時分割色分離光の光生成方法
JP5257105B2 (ja) 2009-02-02 2013-08-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5601439B2 (ja) * 2009-02-09 2014-10-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放電灯の駆動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TWI386754B (zh) * 2009-07-27 2013-02-21 Qisda Corp 投影動態調整方法及投影顯示裝置
JP5381457B2 (ja) * 2009-07-27 2014-01-08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
JP5180179B2 (ja) 2009-12-14 2013-04-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それを用いた高圧放電ランプ装置、その高圧放電ランプ装置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高圧放電ランプの点灯方法
JP6075705B2 (ja) * 2012-05-11 2017-02-08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924494B2 (ja) * 2012-08-01 2016-05-2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565711B1 (ja) * 2013-01-31 2014-08-0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74299A (zh) * 2014-03-28 2014-06-18 溢阳(太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氙气路灯驱动电路
DE102015219760B4 (de) 2015-10-13 2024-04-25 Osram Gmbh Projektionsvorrichtung zum Projizieren mindestens eines Bildes auf eine Projektionsfläche und Verfahren dazu
US10379427B2 (en) * 2017-09-26 2019-08-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driving project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716A (zh) * 2004-09-14 2006-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通过频率控制的放电灯的点亮
EP1718129A1 (en) * 2004-02-02 2006-11-02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High pressure discharge lamp opera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2089A (ja) * 1992-10-14 1994-05-13 Casio Comput Co Ltd 平面蛍光管の駆動回路
JPH08505031A (ja) 1993-10-21 1996-05-28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ネムローゼ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画像投射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光源制御装置
JPH117873A (ja) * 1997-06-17 1999-01-12 Omron Corp 検知器及び負荷制御装置
US6520648B2 (en) * 2001-02-06 2003-02-18 Infocus Corporation Lamp power pulse modulation in color sequential projection displays
JP2003077689A (ja) * 2001-08-31 2003-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4416125B2 (ja) 2004-03-18 2010-02-17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
JP4540499B2 (ja) * 2005-02-18 2010-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点灯装置
US7443103B2 (en) * 2005-06-24 2008-10-2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pressure lamp with lamp flicker suppression and lamp voltage control
JP4665799B2 (ja) * 2006-03-08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8129A1 (en) * 2004-02-02 2006-11-02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High pressure discharge lamp opera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CN1767716A (zh) * 2004-09-14 2006-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通过频率控制的放电灯的点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27440A 2006.08.3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52337A (ko) 2008-06-11
KR101228787B1 (ko) 2013-01-31
US20080137041A1 (en) 2008-06-12
JP5130703B2 (ja) 2013-01-30
TW200825614A (en) 2008-06-16
TWI390328B (zh) 2013-03-21
CN101198204A (zh) 2008-06-11
JP2008146837A (ja) 2008-06-26
US7845805B2 (en) 2010-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8204B (zh)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TWI410178B (zh)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1754546B (zh) 高压放电灯点灯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01529988B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4936024B2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CN101828430A (zh) 高压放电灯点亮装置、使用了该高压放电灯点亮装置的高压放电灯装置、使用了该高压放电灯装置的投影仪、以及高压放电灯的点亮方法
CN102612240B (zh) 光源装置、投影机以及光源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566216B (zh) 投影仪
JP4941683B2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114064A (ja) 放電灯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光源装置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30901A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CN101801149A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及投影仪
CN104216211A (zh)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
CN103034028A (zh) 投影机
CN104918396B (zh)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US9380686B2 (en)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CN101184358B (zh) 放电灯点灯装置及投影机
JP5645012B2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放電灯の駆動方法
JP2005197181A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照明装置、プロジェクタ
JP6547337B2 (ja) 放電灯駆動装置、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駆動方法
JP4748335B2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CN114363476A (zh) 3d扫描仪工作电路以及扫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