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6211A -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6211A
CN104216211A CN201410422914.7A CN201410422914A CN104216211A CN 104216211 A CN104216211 A CN 104216211A CN 201410422914 A CN201410422914 A CN 201410422914A CN 104216211 A CN104216211 A CN 104216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lamp
electrode
drive current
control part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29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6211B (zh
Inventor
寺岛彻生
佐藤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16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6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2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6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equential vie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image projection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mps without preheating electrodes, e.g. for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s, high-pressure mercury or sodium lamps or low-pressure sodium lamps
    • H05B41/2885Static converters e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 H05B41/2887Static converters e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lable bridge in the final sta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mps without preheating electrodes, e.g. for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s, high-pressure mercury or sodium lamps or low-pressure sodium lamps
    • H05B41/292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05B41/2928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protecting the lamp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7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uck topolo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投影仪以给定的切换定时切换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而交替地输出该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投影仪具有:放电灯;放电灯驱动部,向放电灯供给驱动放电灯的驱动电流;状态检测部,对放电灯的劣化状态进行检测;及控制部,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被在时间上相邻的切换定时夹持的期间以第一期间开始,以第二期间结束,控制部按照使驱动电流的绝对值在第一期间内相对地较小并且在第二期间内相对地较大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控制部在第一期间内,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向放电灯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使驱动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高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人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投影仪”、申请日为“2011年12月19号”、申请号为“201110426590.0”、优先权日为“2010年12月24号”这一母案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了高压水银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灯的投影仪正被实用化。作为这样的投影仪,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如下单元的投影仪:该单元与影像信号同步地通过色分离单元等使光源的强度发生变化。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若仅仅使光源的强度发生变化,则存在放电灯的电极的消耗显著的问题。
另外,近年来,使用高压水银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灯,输出立体影像的投影仪正被实用化。
输出立体影像的方式之一,存在一种切换右眼用影像和左眼用影像并交替地输出的方式(例如,“XPAND beyond cinema(X6D Limited公司的商标)”方式等主动式快门眼镜方式)。在该方式中,通过使用与影像信号同步的主动式快门眼镜等,来使右眼看到右眼用影像,使左眼看到左眼用影像,从而利用左右眼的视差而立体地看到影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02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37302号公报
使用将右眼用影像和左眼用影像交替地输出的方式来投影立体影像的情况与以往投影平面影像(二维影像)的情况相比,进入右眼和左眼的光量降为一半以下。另外,若产生右眼用影像进入左眼或者左眼用影像进入右眼的干扰,则不能使观察者立体地观看到影像,所以需要设置主动式快门双方都关闭的期间。因此,使用将右眼用影像和左眼用影像交替地输出的方式来投影立体影像的情况与以往的投影平面影像的情况相比,存在看到的影像暗的问题。为了使影像看起来明亮,仅仅考虑了提高驱动电力,则存在如下的问题:投影仪的消耗电力的升高或伴随驱动电力的升高而导致周边元件的劣化加速等。
而且,若为了明亮地看到影像,在主动式快门双方都关闭的期间降低放电灯的亮度,在主动式快门的任意一方打开的期间提高放电灯的亮度,在进行上述控制时,在降低放电灯的亮度的期间放电灯的电极的温度降低,电极前端的熔融性变得不充分,因此存在电极变形的可能性。若电极发生变形,则有可能导致产生闪烁等。
特别是,在伴随着放电灯的劣化状态的发展放电灯的驱动电流变小的情况下,放电灯的明亮度降低,并且电极前端的熔融性变得不充分,电极容易变形。由此,为了抑制电极的变形、并且使影像看起来明亮地进行投影,需要特别地予以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如下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电极的变形,并且可使影像看起来明亮地进行投影的投影仪。
本发明的投影仪以给定的切换定时切换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而交替地输出该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该投影仪具有:放电灯;放电灯驱动部,该放电灯驱动部向所述放电灯供给驱动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流;状态检测部,该状态检测部对所述放电灯的劣化状态进行检测;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被在时间上相邻的所述切换定时夹持的期间以第一期间开始,以第二期间结束,所述控制部按照使所述驱动电流的绝对值在所述第一期间内相对地较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期间内相对地较大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所述驱动电流向所述放电灯供给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所述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使所述驱动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高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投影仪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期间内,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所述驱动电流向所述放电灯供给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所述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使所述驱动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低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投影仪优选,所述控制部按照在所述第一期间和所述第二期间所消耗的驱动电力的平均值为恒定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投影仪系统包括,所述投影仪和快门眼镜,其具有基于来自所述控制部的信号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一快门和第二快门,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所述第一快门和第二快门成为所述关闭状态,在所述第二期间内,所述第一快门和第二快门中的一方成为所述打开状态,另一方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若劣化状态发展则电极的熔融性降低,电极有可能发生变形。根据本发明,伴随着放电灯的劣化状态的发展以第二期间内的驱动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低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从而在第二期间内流过相同极性的电流的时间变长。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期间内的电极的熔融性。由此,能够抑制电极的变形。
而且,由于根据本发明,控制部按照使驱动电流的绝对值在第一期间内相对地较小、在第二期间内相对地较大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所以能够实现可以将影像看起来明亮地进行投影的投影仪。
对该投影仪来说,上述控制部也可以在上述第一期间内,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上述驱动电流向上述放电灯供给的方式对上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上述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使上述驱动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升高的方式对上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由此,缩短在第一期间内流过相同极性的电流的时间。因此,缩短在第一期间中持续低温状态的时间。由此,能够抑制电极的变形。
对该投影仪来说,上述控制部也可以按照在上述第一期间和上述第二期间所消耗的驱动电力的平均值为恒定的方式对上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由此,本发明的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能够抑制构成放电灯驱动部的元件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500的光学系统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光源装置200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电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放电灯点亮装置10的电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控制部40的其它构成例的图。
图6(A)~图6(D)是表示向放电灯90供给的驱动电流I的极性与电极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期间、第二期间以及切换定时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500的控制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驱动条件的表格的一个例子的表。
图10A是表示图9所示的驱动条件下的波形例的时序图。
图10B是表示图9所示的驱动条件下的波形例的时序图。
图10C是表示图9所示的驱动条件下的波形例的时序图。
图10D是表示图9所示的驱动条件下的波形例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放电灯点亮装置,20-电力控制电路,21-开关元件,22-二极管,23-线圈,24-电容器,30-极性反转电路,31-第一开关元件,32-第二开关元件,33-第三开关元件,34-第四开关元件,40-控制部,41-系统控制器,42-电力控制电路控制器,43-极性反转电路控制器,44-存储部,50-副反射镜,60-电压检测部,61-第一电阻,62-第二电阻,63-第三电阻,70-启动电路,80-直流电源装置,90-放电灯,90e1-第一端部,90e2第二端部,91-放电空间,92-第一电极,93-第二电极,112-主反射镜,114-固定部件,200-光源装置,210-光源单元,230-放电灯驱动部,305-平行化透镜,310-照明光学系统,320-色分离光学系统,330R、330G、330B-液晶光阀,340-正交二向色棱镜,350-投射光学系统,400-投影仪系统,410-主动式快门眼镜,412-右快门,414-左快门,500-投影仪,502-图像信号,510-图像信号变换部,512R、512G、512B-图像信号,514-同步信号,522-固定部件,534-导电性部件,536-第一端子,544-导电性部件,546-第二端子,552p-突起,560R、560G、560B-液晶面板,562p-突起,570-图像处理装置,572R、572G、572B-驱动信号,582-通信信号,584-通信信号,600-交流电源,700-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此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地限定。而且,不限于以下说明的构成的全部为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
1.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光学系统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500的光学系统的说明图。投影仪500具有光源装置200、平行化透镜305、照明光学系统310、色分离光学系统320、3个液晶光阀330R、330G、330B、正交二向色棱镜340和投射光学系统350。
光源装置200具有光源单元210和放电灯点亮装置10。光源单元210具有主反射镜112、副反射镜50(后述)和放电灯90。放电灯点亮装置10向放电灯90供给电力,使放电灯90点亮。主反射镜112使从放电灯90发出的光朝向照射方向D反射。照射方向D与光轴AX平行。来自光源单元210的光通过平行化透镜305射入照明光学系统310。该平行化透镜305使来自光源单元210的光平行化。
照明光学系统310使来自光源装置200的光的照度在液晶光阀330R、330G、330B中均匀化。而且,照明光学系统310使来自光源装置200的光的偏振方向一致于一个方向。其原因是为了让液晶光阀330R、330G、330B有效地利用来自光源装置200的光。对照度分布和偏振方向进行过调整的光,射入色分离光学系统320。色分离光学系统320将入射光分离为红(R)、绿(G)、蓝(B)这3种色光。3种色光通过与各色对应的液晶光阀330R、330G、330B被分别调制。液晶光阀330R、330G、330B具备液晶面板560R、560G、560B(后述)、和配置在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各自的光入射侧以及出射侧的偏振片(未图示)。被调制过的3种色光通过正交二向色棱镜340进行合成。合成光射入投射光学系统350。投射光学系统350将入射光向未图示的屏幕投射。由此,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此外,作为平行化透镜305、照明光学系统310、色分离光学系统320、正交二向色棱镜340和投射光学系统350各自的构成,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构成。
图2是表示光源装置200的构成的说明图。光源装置200具有光源单元210和放电灯点亮装置10。在图中表示了光源单元210的剖视图。光源单元210具有主反射镜112、放电灯90和副反射镜50。
放电灯90的形状是从第一端部90e1到第二端部90e2沿照射方向D延伸的棒状。放电灯90的材料例如是石英玻璃等透光性材料。放电灯90的中央部鼓起成球状,在其内形成有放电空间91。在放电空间91内密封有包含水银、稀有气体、金属卤化物等作为放电介质的气体。
放电灯90包括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被设置成向放电空间91内突出。第一电极92被配置在放电空间91的第一端部90e1侧,第二电极93被配置在放电空间91的第二端部90e2侧。该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形状是沿光轴AX延伸的棒状。在放电空间91内,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电极前端部(也称为“放电端”)相隔规定距离且相面对。此外,该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材料例如是钨等金属。
在放电灯90的第一端部90e1设置有第一端子536。第一端子536和第一电极92经由在放电灯90的内部通过的导电性部件534电连接。同样地,在放电灯90的第二端部90e2设置有第二端子546。第二端子546和第二电极93经由在放电灯90的内部通过的导电性部件544电连接。第一端子536以及第二端子546的材料例如是钨等金属。而且,作为各导电性部件534、544可以利用例如钼箔。
第一端子536以及第二端子546与放电灯点亮装置10连接。放电灯点亮装置10向第一端子536以及第二端子546供给用于驱动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其结果,在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之间发生电弧放电。因电弧放电而产生的光(放电光)如虚线箭头所示那样,从放电位置向全部方向放射。
在放电灯90的第一端部90e1上通过固定部件114固定有主反射镜112。主反射镜112的反射面(放电灯90侧的面)的形状是旋转椭圆形状。主反射镜112朝向照射方向D反射放电光。此外,作为主反射镜112的反射面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旋转椭圆形状,还可以采用朝向照射方向D反射放电光那样的各种形状。例如,也可以采用旋转抛物线形状。此时,主反射镜112能够将放电光变换成与光轴AX几乎平行的光。由此,能够省略平行化透镜305。
在放电灯90的第二端部90e2侧上通过固定部件522固定有副反射镜50。副反射镜50的反射面(放电灯90侧的面)的形状是包围放电空间91的第二端部90e2侧的球面形状。副反射镜50朝向主反射镜112反射放电光。由此,能够提高从放电空间91放射的光的利用效率。
此外,作为固定部件114、522的材料,可以采用耐放电灯90的发热的任意的耐热材料(例如,无机粘合剂)。而且,作为固定主反射镜112以及副反射镜50与放电灯90的配置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将主反射镜112以及副反射镜50固定于放电灯90的方法,能够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将放电灯90和主反射镜112独立固定在投影仪的壳体(未图示)上。对于副反射镜50也是同样。
2.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电路构成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电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投影仪500除了先前说明的光学系统之外,还可以具有图像信号变换部510、直流电源装置80、放电灯点亮装置10、放电灯90、液晶面板560R、560G、560B、图像处理装置570、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580。而且,还可以构成具有投影仪500和主动式快门眼镜410的投影仪系统400。
图像信号变换部510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502(亮度-色差信号、模拟RGB信号等)变换为规定的字长的数字RGB信号来生成图像信号512R、512G、512B,并供给至图像处理装置570。而且,在将以给定的切换定时交替地切换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的立体影像信号作为图像信号502被输入的情况下,图像信号变换部510基于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的切换定时将同步信号514供给至CPU580。
图像处理装置570对3个图像信号512R、512G、512B分别进行图像处理,并将用于分别驱动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供给至液晶面板560R、560G、560B。
直流电源装置80将由外部的交流电源600供给的交流电压变换为恒定的直流电压,并向位于变压器(虽未图示,但包含在直流电源装置80中)的次级侧的图像信号变换部510、图像处理装置570以及位于变压器的初级侧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0供给直流电压。
放电灯点亮装置10在启动时在放电灯90的电极间产生高电压而破坏绝缘从而形成放电路,并供给以后放电灯90用于维持放电的驱动电流I。
液晶面板560R、560G、560B分别基于驱动信号572R、572G、572B,对经由之前说明过的光学系统射入到各液晶面板中的色光的亮度进行调制。
CPU580对从投影仪的点亮开始到熄灭为止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也可以将点亮命令或熄灭命令经由通信信号582输出至放电灯点亮装置10。而且,CPU580也可以从放电灯点亮装置10经由通信信号584接收到放电灯90的点亮信息。而且,CPU580还可以基于同步信号514,将用于与图像信号502同步地控制主动式快门眼镜410的控制信号586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方式输出到主动式快门眼镜410。
主动式快门眼镜410具有右快门412和左快门414。右快门412以及左快门414基于控制信号586进行开闭控制。在用户佩戴了主动式快门眼镜41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关闭右快门412遮住右眼侧的视野。另外,在用户佩戴了主动式快门眼镜41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关闭左快门414遮住左眼侧的视野。右快门412以及左快门414例如可以由液晶快门构成。
3.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构成
图4是表示放电灯点亮装置10的电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放电灯点亮装置10具有电力控制电路20。电力控制电路20生成向放电灯90供给的驱动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控制电路20将直流电源80作为输入、由对该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并输出直流电流Id的降压斩波电路构成。
电力控制电路20能够构成为具有开关元件21、二极管22、线圈23以及电容器24。开关元件21例如能够由晶体管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21的一端与直流电源80的正电压侧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22的阴极端子以及线圈23的一端连接。而且,线圈23的另一端连接着电容器24的一端,电容器2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22的阳极端子以及直流电源80的负电压侧连接。从控制部40(后述)向开关元件21的控制端子输入电流控制信号来对开关元件21的接通/断开进行控制。电流控制信号可以使用例如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信号。
在此,当开关元件21接通时,电流向线圈23流动,在线圈23中积蓄能量。然后,当开关元件21断开时,线圈23所积蓄的能量在通过电容器24和二极管22的路线中被释放。其结果,产生与开关元件21接通的时间比例相对应的直流电流Id。
放电灯点亮装置10具有极性反转电路30。极性反转电路30输入由电力控制电路20输出的直流电流Id,并通过以给定的定时进行极性反转,生成并输出在所控制的时间持续的直流,或是具有任意的频率的交流的驱动电流I。在本实施方式中,极性反转电路30由逆变桥式电路(全桥电路)构成。
极性反转电路30例如具有由晶体管等构成的第一开关元件31、第二开关元件32、第三开关元件33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是将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3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32与串联连接的第三开关元件33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相互并联连接而构成的。从控制部40分别向第一开关元件31、第二开关元件32、第三开关元件33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的控制端子输入极性反转控制信号,基于极性反转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31、第二开关元件32、第三开关元件33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的接通/断开。
极性反转电路30通过反复地使第一开关元件31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和第二开关元件32以及第三开关元件33交替接通/断开,来交替地反转从电力控制电路20输出的直流电流Id的极性,从第一开关元件31和第二开关元件32的共用连接点以及第三开关元件33和第四开关元件34的共用连接点,生成并输出持续所控制的时间的直流、或是具有所控制的频率的交流的驱动电流I。
即,控制成:在第一开关元件31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接通时使第二开关元件32以及第三开关元件33断开,在第一开关元件31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断开时使第二开关元件32以及第三开关元件33接通。由此,在第一开关元件31以及第四开关元件34接通时,从电容器24的一端产生依次流过第一开关元件31、放电灯90、第四开关元件34的驱动电流I。而且,在第二开关元件32以及第三开关元件33接通时,从电容器24的一端产生依次流过第三开关元件33、放电灯90、第二开关元件32的驱动电流I。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控制电路20和极性反转电路30合在一起与放电灯驱动部230对应。即,放电灯驱动部230向放电灯90供给驱动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
放电灯点亮装置10具有控制部40。控制部40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0通过控制电力控制电路20以及极性反转电路30,来对驱动电流I以相同极性持续的保持时间、驱动电流I的电流值、频率等进行控制。控制部40对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极性反转控制,以便根据驱动电流I的极性反转定时控制驱动电流I以相同极性持续的保持时间、驱动电流I的频率等。而且,控制部40对电力控制电路20进行控制,以便对所输出的直流电流Id的电流值的电流控制。
对控制部40的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构成为具有系统控制器41、电力控制电路控制器42以及极性反转电路控制器43。此外,可以将控制部4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用半导体集成电路构成。
系统控制器41通过对电力控制电路控制器42以及极性反转电路控制器43进行控制,来对电力控制电路20以及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控制。系统控制器41也可以基于通过后述的被设置在放电灯点亮装置10内部的电压检测部60所检测出的驱动电压Vla以及驱动电流I,来控制电力控制电路控制器42以及极性反转电路控制器43。
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器41构成为具有存储部44。此外,存储部44也可以与系统控制器41独立地设置。
系统控制器41可以基于存储部44所储存的信息,对电力控制电路20以及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控制。可以在存储部44中存储例如驱动电流I以相同极性持续的保持时间、驱动电流I的电流值、频率、波形、调制图案等与驱动参数相关的信息。
电力控制电路控制器42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41的控制信号,向电力控制电路20输出电流控制信号,由此对电力控制电路20进行控制。
极性反转电路控制器43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41的控制信号,向极性反转电路30输出极性反转控制信号,由此对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部40也可以用专用电路实现并进行上述的控制或后述的处理的各种控制,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部44等所存储的控制程序而作为计算机发挥作用,进行该处理的各种控制。图5是用于说明控制部40的其它构成例的图。如图5所示,控制部40也可以构成为作为通过控制程序对电力控制电路20进行控制的电流控制单元40-1、对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控制的极性反转控制单元40-2而发挥作用。
而且,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0构成为放电灯点亮装置10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构成为CPU580实现控制部40的功能的一部分。
放电灯点亮装置10还可以包括动作检测部。动作检测部可以具有例如对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检测并输出驱动电压信息的电压检测部60、或对驱动电流I进行检测并输出驱动电流信息的电流检测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检测部60构成为具有第一以及第二电阻61以及62。
电压检测部60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状态检测部。即,状态检测部(电压检测部60)将驱动电压Vla作为表示电极的劣化状态的程度的值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检测部60通过用与放电灯90并联并且彼此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61以及第二电阻62分压而得的电压对驱动电压Vla进行检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流检测部通过与放电灯90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63产生的电压来检测驱动电流I。
放电灯点亮装置10还可以具有启动电路70。启动电路70仅在放电灯90的点亮开始时进行动作,为了在放电灯90的点亮开始时破坏放电灯90的电极之间(第一电极92和第二电极93之间)的绝缘而形成放电路,将所需的高电压(比放电灯90的通常点亮时高的电压)供给至放电灯90的电极间(第一电极92和第二电极9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电路70与放电灯90并联连接。
4.驱动电流的极性和电极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图6(A)~图6(D)是表示向放电灯90供给的驱动电流I的极性和电极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6(A)以及图6(B)表示了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动作状态。在图中表示了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前端部分。在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前端分别设有突起552p、562p。在第一电极92和第二电极93之间产生的放电主要是在突起552p和突起562p之间产生的。在本实施例中,与没有突起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中的放电位置(电弧位置)的移动。但是,也可以省略这样的突起。
图6(A)表示了第一电极92作为阳极进行动作,第二电极93作为阴极进行动作的第一极性状态P1。在第一极性状态P1下,通过放电,电子从第二电极93(阴极)向第一电极92(阳极)移动。从阴极(第二电极93)释放出电子。从阴极(第二电极93)释放出的电子与阳极(第一电极92)的前端碰撞。通过该碰撞而产生热,然后,阳极(第一电极92)的前端(突起552p)的温度上升。
图6(B)表示了第一电极92作为阴极进行动作,第二电极93作为阳极进行动作的第二极性状态P2。在第二极性状态P2下,与第一极性状态P1相反,电子从第一电极92向第二电极93移动。其结果,第二电极93的前端(突起562p)的温度上升。
这样,阳极的温度与阴极相比容易变高。在此,一方电极的温度比另一方电极高的状态持续时能够引起各种不良状况。例如,高温电极的前端过度地熔化的情况下,能够产生不希望的电极变形。其结果,存在电弧长偏离适当值的情况。而且,在低温电极的前端的熔融不充分的情况下,在前端产生的微少的凹凸不能熔化而残留。其结果,存在产生所谓的电弧跳跃(电弧位置不稳定地进行移动)的情况。
作为抑制这样的不良状况的技术,可以利用使各电极的极性反复交替的交流驱动。图6(C)是表示供给到放电灯90(图2)的驱动电流I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驱动电流I的电流值。驱动电流I表示流过放电灯90的电流。正值表示第一极性状态P1,负值表示第二极性状态P2。在图6(C)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矩形波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并且,在图6(C)所示的例子中,交替地反复第一极性状态P1和第二极性状态P2。在此,第一极性区间Tp表示第一极性状态P1持续的时间,第二极性区间Tn表示第二极性状态P2持续的时间。而且,在图6(C)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极性区间Tp的平均电流值为Im1,第二极性区间Tn的平均电流值为-Im2。此外,与放电灯90的驱动相应的驱动电流I的频率能够与放电灯90的特性匹配地,以实验的方式决定(例如,采用30Hz~1kHz范围的值)。其它值Im1、-Im2、Tp、Tn也同样地可以以实验的方式决定。
图6(D)是表示第一电极92的温度变化的时序图。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H。在第一极性状态P1下,第一电极92的温度H上升,在第二极性状态P2下,第一电极92的温度H下降。而且,由于反复第一极性状态P1和第二极性状态P2状态,所以温度H在最小值Hmin和最大值Hmax之间周期性地变化。此外,虽省略图示,但第二电极93的温度与第一电极92的温度H以反相位变化。即,在第一极性状态P1下,第二电极93的温度下降,而在第二极性状态P2下,第二电极93的温度上升。
由于在第一极性状态P1下,第一电极92(突起552p)的前端熔融,因此第一电极92(突起552p)的前端变得光滑。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电极92中的放电位置的移动。而且,由于第二电极93(突起562p)前端的温度下降,所以能够抑制第二电极93(突起562p)的过度熔融。由此,能够抑制不希望的电极变形。在第二极性状态P2下,第一电极92和第二电极93的情况相反。由此,通过反复2个状态P1、P2,能够抑制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各自的不良状况。
在此,在驱动电流I的波形对称的情况下,即,在驱动电流I的波形满足“|Im1|=|-Im2|,Tp=Tn”的条件的情况下,在第一电极92和第二电极93之间,所供给的电力的条件相同。由此,如果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热条件(温度的易上升度或易下降度)相同,则推断为第一电极92和第二电极93之间的温度差变小。
而且,若电极在宽范围内被过度加热(电弧点(伴随着电弧放电的电极表面上的热部位)变大),则电极的形状因过度的熔融而变形。反之,若电极太冷(电弧点变小),则电极的前端不能充分地熔融,无法使前端恢复光滑,即电极的前端容易变形。由此,若向电极持续一样的能量供给状态,则电极的前端(突起552p以及突起562p)容易变形为不希望的形状。
5.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流的控制例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500中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的具体例。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期间、第二期间以及切换定时的图。在图7中,从上起按顺序表示了驱动信号572R、572G、572B的内容、右快门412的开闭状态、左快门414的开闭状态、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切换定时的时间关系。图7的横轴是时间。以下,对将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分别作为右眼用影像以及左眼用影像来使观察者立体地观看显示影像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驱动信号572R、572G、572B成为如下这样的驱动信号:从时刻t1到时刻t3的期间与作为第一影像的右眼用影像对应,从时刻t3到时刻t5的期间与作为第二影像的左眼用影像对应,从时刻t5到时刻t7的期间与作为第一影像的右眼用影像对应,从时刻t7到时刻t9的期间与作为第二影像的左眼用影像对应。由此,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投影仪500将时刻t1、时刻t3、时刻t5、时刻t7、时刻t9作为切换定时,切换作为第一影像的右眼用影像和作为第二影像的左眼用影像并交替地输出。
被时间上相邻的切换定时夹持的期间以第一期间开始,以第二期间结束。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例如,被成为切换定时的时刻t1和时刻t3夹持的期间以从时刻t1到时刻t2之间的第一期间开始,以时刻t2到时刻t3之间的第二期间结束。对于被成为切换定时的时刻t3和时刻t5夹持的期间、被成为切换定时的时刻t5和时刻t7夹持的期间、被成为切换定时的时刻t7和时刻t9夹持的期间也相同。此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一期间的长度和第二期间的长度表示为相同,但第一期间的长度和第二期间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分别适当地设定。而且,也可以在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之间存在第三期间。可以在第三期间内,进行与后述的第一期间以及第二期间中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不同的控制。
在与作为第一影像的右眼用影像相对应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被输入到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右快门412为打开状态。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右快门412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之间为关闭状态,从时刻t2到时刻t3之间为打开状态。而且,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与作为第二影像的左眼用影像相对应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被输入到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内,右快门412从时刻t3开始关闭,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完成关闭,从时刻t4到时刻t5之间是关闭状态。从时刻t5到时刻t9之间的右快门412的开闭状态的变化与从时刻t1到时刻t5之间的开闭状态的变化相同。
在与作为第二影像的左眼用影像对应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被输入到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左快门414为打开状态。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左快门414在从时刻t3到时刻t4之间为关闭状态,从时刻t4到时刻t5之间为打开状态。而且,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与作为第一影像的右眼用影像对应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被输入到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内,左快门414从时刻t1起开始关闭,在时刻t1和时刻t2之间完成关闭,从时刻t2到时刻t3之间为关闭状态。从时刻t5到时刻t9之间的左快门414的开闭状态的变化与从时刻t1到时刻t5之间的开闭状态的变化相同。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与作为第一影像的右眼用影像对应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被输入到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内,右快门412关闭期间与第一期间相对应,右快门412打开期间与第二期间相对应。而且,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与作为第二影像的左眼用影像对应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被输入到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内,左快门414关闭期间与第一期间相对应,左快门414打开期间与第二期间相对应。而且,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期间内,存在着右快门412以及左快门414的任何的快门都关闭着的期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500中,控制部40按照使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在第一期间相对地较小、在第二期间相对地较大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并且,在第二期间内,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使驱动电流I的频率变低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状态检测部作为表示劣化状态的程度的值例如还可以对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时间变化、放电灯90的光量、放电灯90的光量的时间变化、放电灯90的累积点亮时间等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检测部60(状态检测部)将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作为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进行检测。
若放电灯90的第一电极92以及第二电极93的劣化状态发展,则第一电极92和第二电极93之间的距离(电极间距离)变大。若电极间距离变大则驱动电压Vla上升。即,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的发展,驱动电压Vla上升。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500的控制例的流程图。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表示了从放电灯90稳定地点亮后到熄灭为止的控制。
首先,电压检测部60对驱动电压Vla进行检测(步骤S100)。接下来,控制部40从存储部44所存储的表格中选择与在步骤S100检测出的驱动电压Vla对应的驱动条件(步骤S102)。
图9是表示驱动条件的表格的一个例子的表。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波形”表示后述的图10A~图10D所示的波形例,f2表示第二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频率,f1表示第一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频率。
在图8的步骤S102选择了驱动条件之后,控制部40判断是否需要变更驱动条件(步骤S104)。控制部40在判断为需要变更驱动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为“是”的情况),变更为在步骤S102中选择出的驱动条件来对放电灯90进行驱动(步骤S106)。控制部40在判断为不需要变更驱动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为“否”的情况),按以前的驱动条件继续驱动放电灯90。
在步骤S104中为“否”的情况或者步骤S106之后,控制部40判断是否有放电灯90的熄灭命令(步骤S108)。控制部40在判断为有熄灭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中为“是”的情况),结束(熄灭)放电灯90的点亮。控制部40在判断为没有熄灭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为“否”的情况),反复步骤S100~步骤S108的控制直到有熄灭命令。
图10A~图10D是表示图9所示的驱动条件下的波形例的时序图。图10A与驱动电压Vla为60V时的图9所示的波形A对应,图10B与驱动电压Vla为80V时的图9所示的波形B对应,图10C与驱动电压Vla为100V时的图9所示的波形C对应,图10D与驱动电压Vla为110V时的图9所示的波形D对应。在图10A~图10D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为I1,第二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为I2,并有I1<I2的大小关系。而且,在图10A~图10D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期间的长度和第二期间的长度为相同的长度。
在图10A~图10D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0按照在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所消耗的驱动电力的平均值处于恒定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抑制构成放电灯驱动部的元件的劣化。
控制部40在第二期间内,按照使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驱动电流I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低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图9以及图10A~图10D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0在第二期间内,按照作为驱动电流I在第二期间中将恒定频率的交流电流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并且,以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驱动电流I的频率变低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由此,在第二期间内相同极性的电流流动的时间变长。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期间内的电极的熔融性。由此,能够抑制电极的变形。而且,由于在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没有发展的情况下,不会将电极的熔融性提高至需要以上,所以能够抑制因电极的熔融性过高而引起的黑化等问题。
而且,在图10A~图10C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0在第二期间,按照使成为1个周期的整数倍的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保持放电灯的电极的热负荷平衡。由此,能够抑制放电灯的电极不平衡而发生的消耗。
此外,在图10D所示的例子中,由于驱动电流I的频率较低,因此在第二期间内极性没有反转。即,若着眼于一个第二期间,则能够将驱动电流I看做直流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时间上夹着一个第一期间的2个第二期间中,将彼此为相反极性的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由此,能够保持放电灯的电极的热负荷平衡。由此,能够抑制放电灯的电极偏向一方地消耗。
而且,控制部40在第二期间内,也可以按照在第二期间中将多种频率的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进行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此时,控制部40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也可以按照驱动电流I的第二期间内的多种频率的交流电流的至少一部分频率变低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换而言之,控制部40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也可以按照将第二期间中的平均频率(例如,驱动电流I的每1周期的频率)变低的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230进行控制。
由此,在第二期间内相同极性的电流流动的时间变长。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期间内的电极的熔融性。由此,能够抑制电极的变形。而且,由于在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没有发展的情况下,没有将电极的熔融性提高至需要以上,所以能够抑制因电极的熔融性过高而引起的黑化等问题。
控制部40也可以在第一期间内,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驱动电流I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高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图9以及图10A~图10D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0在第一期间内,按照在第一期间中将恒定的频率的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并且,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驱动电流I的频率变高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由此,缩短了在第一期间内相同极性的电流流过的时间。因此,缩短了在第一期间内持续低温状态的时间。由此,能够抑制电极的变形。
而且,在图10A~图10D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0在第一期间内,按照将成为1个周期的整数倍的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保持放电灯的电极的热负荷平衡。所以,能够抑制放电灯的电极偏向一方地消耗。
此外,还能够将第一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设定为在第一期间内极性未反转程度的较低频率。即,能够设定为若着眼于一个第一期间,则可以看做直流电流的驱动电流I。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时间上夹着一个第二期间的2个第一期间内,也可以将彼此相反极性的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由此,能够保持放电灯的电极的热负荷平衡。由此,能够抑制放电灯的电极偏向一方地消耗。
而且,控制部40也可以在第一期间内,按照在第一期间中使多种频率的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向放电灯90供给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此时,控制部40也可以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按照驱动电流I的第一期间中的多种频率的交流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高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换而言之,控制部40伴随着放电灯90的劣化,按照将在第一期间中的平均频率(例如,驱动电流I的每1个周期的频率)提高后的交流电流作为驱动电流I供给到放电灯90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230进行控制。
由此,缩短了在第一期间内流过相同极性的电流的时间。因此,缩短了在第一期间持续低温状态的时间。由此,能够抑制电极的变形。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500,控制部40由于按照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在第一期间内相对地较小,在第二期间内相对地较大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所以能够实现可以将影像看起来明亮地投影的投影仪。
此外,在图10A~图10D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以及第二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在各自的期间内处于恒定,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以及第二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在各自的期间内变化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按照各个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在第一期间相对地较小、在第二期间相对地较大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而且例如,在第一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以及第二期间内的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在各自的期间内变化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按照在第一期间取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的最小值,在第二期间取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的最大值的方式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投影仪500为将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分别作为右眼用影像以及左眼用影像使观察者立体观看显示影像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投影仪,也可以采用将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作为内容不同的影像,使不同的观察者分别视觉识别2个显示影像(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的构成。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作为主动式快门眼镜,只要设置以下两种眼镜即可,即在左右设置了与上述的右快门412同样作用的快门的眼镜、以及在左右设置了与上述的左快门414同样作用的快门的眼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使用3个液晶面板的投影仪,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够适用于使用了1个、2个或者4个以上的液晶面板的投影仪。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透射式的投影仪,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适用于反射型的投影仪。在此,“透射式”是指如透射式的液晶面板等那样,作为光调制单元的电光学调制装置透过光的类型,“反射型”是指如反射型的液晶面板或微镜型光调制装置等那样,作为光调制单元的电光学调制装置反射光的类型。作为微镜型光调制装置,例如,能够使用DMD(数字微镜器件;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商标)。在将本发明用于反射型的投影仪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透射式的投影仪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从观察投影图像的一侧进行投影的前投式投影仪,也能够应用于从与观察投影图像的一侧相反一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式投影仪。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本发明包括在实质上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构成相同的构成(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构成、或者目的以及效果相同的构成)。而且,本发明包括置换了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不是构成的本质上的部分的构成。而且,本发明包括起到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构成相同的作用效果的构成或者能够实现相同目的的构成。而且,本发明包括在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构成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构成。

Claims (5)

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以给定的切换定时切换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而交替地输出该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
该投影仪具有:
放电灯;
放电灯驱动部,该放电灯驱动部向所述放电灯供给驱动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流;
状态检测部,该状态检测部对所述放电灯的劣化状态进行检测;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被在时间上相邻的所述切换定时夹持的期间以第一期间开始,以第二期间结束,
所述控制部按照使所述驱动电流的绝对值在所述第一期间内相对地较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期间内相对地较大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期间内,
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所述驱动电流向所述放电灯供给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并且
伴随着所述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使所述驱动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高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期间内,
按照将交流电流作为所述驱动电流向所述放电灯供给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并且
伴随着所述劣化状态的发展,按照使所述驱动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频率变低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照在所述第一期间和所述第二期间所消耗的驱动电力的平均值为恒定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照在所述第一期间和所述第二期间所消耗的驱动电力的平均值为恒定的方式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5.一种投影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和
快门眼镜,其具有基于来自所述控制部的信号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一快门和第二快门,
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所述第一快门和第二快门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在所述第二期间内,所述第一快门和第二快门中的一方成为所述打开状态,另一方成为所述关闭状态。
CN201410422914.7A 2010-12-24 2011-12-19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6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7184 2010-12-24
JP2010287184A JP5541147B2 (ja) 2010-12-24 2010-12-24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1110426590.0A CN102540666B (zh) 2010-12-24 2011-12-19 投影仪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6590.0A Division CN102540666B (zh) 2010-12-24 2011-12-19 投影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6211A true CN104216211A (zh) 2014-12-17
CN104216211B CN104216211B (zh) 2016-08-31

Family

ID=4631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65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0666B (zh) 2010-12-24 2011-12-19 投影仪
CN20141042291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6211B (zh) 2010-12-24 2011-12-19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65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0666B (zh) 2010-12-24 2011-12-19 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783876B2 (zh)
JP (1) JP5541147B2 (zh)
CN (2) CN102540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5584B2 (ja) * 2010-12-15 2014-08-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16893B2 (ja) * 2010-12-20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41147B2 (ja) 2010-12-24 2014-07-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155619B2 (ja) 2012-12-17 2017-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JP6291728B2 (ja) * 2013-06-10 2018-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JP6260224B2 (ja) * 2013-11-21 2018-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装置
JP5773025B2 (ja) * 2014-04-25 2015-09-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US9699423B2 (en) * 2015-03-04 2017-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DE102015219760B4 (de) * 2015-10-13 2024-04-25 Osram Gmbh Projektionsvorrichtung zum Projizieren mindestens eines Bildes auf eine Projektionsfläche und Verfahren dazu
JP2017146433A (ja) * 2016-02-17 2017-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射装置
JP6981131B2 (ja) 2017-09-20 2021-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駆動装置、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駆動方法
JP6972825B2 (ja) 2017-09-20 2021-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駆動装置、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駆動方法
JP6981132B2 (ja) * 2017-09-20 2021-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駆動装置、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駆動方法
JP6907864B2 (ja) * 2017-09-29 2021-07-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駆動装置、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駆動方法
JP6939523B2 (ja) * 2017-12-25 2021-09-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駆動装置、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放電灯駆動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901A (zh) * 2004-03-18 2005-09-21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高压放电灯照明装置
CN101114116A (zh) * 2006-07-27 2008-01-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1754555A (zh) * 2008-12-05 2010-06-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光源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US20100194311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iving device for discharge lamp, light source device, projector, and driving method for discharge lamp
JP2010217311A (ja) * 2009-03-13 2010-09-30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観察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5425B2 (ja) * 1992-12-22 2001-07-0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3102030A (ja) 2001-09-19 2003-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色順次表示装置とこれに用いる光源駆動制御装置
US6819062B2 (en) * 2002-01-17 2004-11-16 Sony Corporation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apparatus,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JP4069800B2 (ja) * 2003-05-15 2008-04-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光源装置
JP4857683B2 (ja) * 2005-09-20 2012-01-18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
JP2008197204A (ja) * 2007-02-09 2008-08-28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804498B2 (ja) * 2008-03-25 2011-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9237302A (ja) 2008-03-27 2009-10-15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画像投影装置、プロジェクタ用の光源点灯装置
JP5218756B2 (ja) * 2008-10-23 2013-06-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放電灯点灯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32587B2 (ja) * 2008-11-14 2014-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光源装置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5158646B2 (ja) * 2008-12-18 2013-03-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
JP5601439B2 (ja) * 2009-02-09 2014-10-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放電灯の駆動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65584B2 (ja) * 2010-12-15 2014-08-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16893B2 (ja) * 2010-12-20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41147B2 (ja) 2010-12-24 2014-07-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901A (zh) * 2004-03-18 2005-09-21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高压放电灯照明装置
CN101114116A (zh) * 2006-07-27 2008-01-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01754555A (zh) * 2008-12-05 2010-06-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光源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US20100194311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iving device for discharge lamp, light source device, projector, and driving method for discharge lamp
JP2010217311A (ja) * 2009-03-13 2010-09-30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観察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0666B (zh) 2014-09-10
CN102540666A (zh) 2012-07-04
US8783876B2 (en) 2014-07-22
JP2012133272A (ja) 2012-07-12
CN104216211B (zh) 2016-08-31
US20120162611A1 (en) 2012-06-28
US9354497B2 (en) 2016-05-31
US20140285771A1 (en) 2014-09-25
JP5541147B2 (ja)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0666B (zh) 投影仪
CN102566216B (zh) 投影仪
CN102346364B (zh) 投影机
CN103076713B (zh) 投影机
CN101959357B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
CN102566223B (zh) 投影仪
CN101959355A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投影机和放电灯的驱动方法
CN103034028B (zh) 投影机
CN102612240B (zh) 光源装置、投影机以及光源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3037605B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JP2012042707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8922630B2 (en) Projector discharge lamp current controller with a four time slot period
CN104918395B (zh)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2636942B (zh) 投影仪
JP5733545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JP2015187729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JP2014178699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