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9418A -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9418A
CN101139418A CNA2007100495593A CN200710049559A CN101139418A CN 101139418 A CN101139418 A CN 101139418A CN A2007100495593 A CNA2007100495593 A CN A2007100495593A CN 200710049559 A CN200710049559 A CN 200710049559A CN 101139418 A CN101139418 A CN 101139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amide compound
extraction agent
resin
oil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495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9418B (zh
Inventor
丁颂东
杨堂
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7100495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9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9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9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9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94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是将萃取剂包埋在聚合物中,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萃取剂为酰胺化合物,其含量为20~60%,该树脂外观为乳白色球体颗粒,粒径60~200目,堆比重0.53~0.94克/毫升,比表面积128~260m2/g。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萃淋树脂价格低,萃取剂流失少、柱负载量高、传质性能好、易于再生、寿命长,使用方便、重复性好,重现性高,在萃取、洗脱方面兼有颗粒和液体两种特点,可广泛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以及动、植物样品中90Sr的分离与分析,核燃料高放废液后处理中90Sr的去除与回收,放射性医用同位素89Sr的分离纯化与回收。

Description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vextrel型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萃淋树脂是将萃取剂吸附到大孔载体上制备而成。将萃取剂附载在载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萃取剂与一种易挥发的稀释剂混合后,浸渍在惰性载体上;二是将萃取剂与聚合物单体混合,经聚合固化后使萃取剂包埋于聚合物的网格中。Levextrel树脂就是由第二种方法制备的包埋有萃取剂的萃淋树脂。
目前,被公认的锶的特效萃取剂是一种冠醚化合物二-(叔丁基环己基)-18-冠-6(Horwitz E.P.;Dietz M.L.;Fisher D.E.Solv.Extr.Ion Exch.1991,9(1)1.)及其同系物二环己基18-冠-6(何龙海,翁锡瑂,杨大助,等.冠醚萃取法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锶,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2,16(1):18.)。美国Eichrom Industries公司已将二-(叔丁基环己基)-18-冠-6制成了冠醚树脂,商品名为Sr.Spec,并已用于锶的分离。如Sr.Spec萃淋树脂能从HNO3溶液中选择性吸附Sr2+,具体应用条件是在HNO3浓度为3~8mol/L条件下上柱,高酸度下淋洗杂质,然后在低酸度下淋洗Sr2+。Argiro等人(Argiro G;Atzei G.;Boemi S.etal.Appl.Radiat.Isot.,1998,49(7):777.)使用Sr.Spec萃淋树脂从注射89Sr的病人尿液中回收89Sr,取得了较好效果。Rodriguez等人(Rodriguez M.;Suarez J.A.;Espartero A.G Nucl.Inst.Meth.Phys.Rese.A,1996,369(2,3),348.)用Sr.Spec萃淋树脂来分离核电站核废料中的90Sr,分离因子大于99%。Torres等人(Torres J.M.;Llaurado M.;Rauret Get al.Anal.Chim.Acta,2000,414(1,2)101)用Sr.Spec萃淋树脂,提出了一种测定浮游生物和鳕鱼样品中90Sr的方法。尽管Sr.Spec萃淋树脂对锶有相当好的萃取性能,但其中包埋的二-(叔丁基环己基)-18-冠-6,包括同系物二环己基18-冠-6的合成困难,价格昂贵,且不易购买到,因此其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
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萃取能力较强的中性络合萃取剂,对镧系、锕系元素以及锶,有很好的萃取能力和较高的选择性(陈文浚,祝霖,丁颂东,等.二酰胺结构对其萃取Am(III)和Eu(III)性能的影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19(11):1724;叶国安,罗方祥,姜永青,等.酰胺荚醚对锶的萃取行为研究,原子能科学技术,2001,35(4):344.),特别是对锶,可在无大伴阴离子如苦味酸根等的存在下,直接从硝酸溶液中进行萃取。尽管上述酰胺萃取剂对锶有较好的萃取性能,但如果将其直接用于萃取,必须要进行多级萃取,方能实现锶的完全萃取,这不仅操作繁琐,需要专用萃取设备,如混合澄清槽、离心萃取器等,而且还易出现乳化和第三相问题,使分相变得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nyun Zhang等人(Anyun Zhang;Etsushu Kuraoka et al.Sepa.Puri.Tech.54(2007),363-372.)将N,N,N’,N’-四辛基二甘醇胺(TODGA)负载于SiO2微球上,以取代MAREC工艺所用的Sr.Spec萃淋树脂,用于高放废液中锶的处理,从而降低了成本。但由于该方法是将TODGA萃取剂浸渍在SiO2微球上,而不是包裹于载体孔结构内,因此淋洗时萃取剂流失较大,使用寿命短,重复性和重现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锶的分离,旨在提供一种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Levextrel型萃淋树脂,既以替代价格昂贵的二-(叔丁基环己基)-18-冠-6冠醚萃淋树脂,又能减少萃取剂的流失,延长萃淋树脂的使用寿命,提高其重复性和重现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备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该树脂是将萃取剂包埋在聚合物中,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萃取剂为酰胺化合物,其含量为20~60%,该树脂外观为白色球体颗粒,粒径60~200目,堆比重0.53~0.94克/毫升,比表面积128~260m2/g。
萃取剂酰胺化合物为单酰胺化合物或二酰胺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其中单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61
式中R1、R2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且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中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71
式中R3、R4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且R3、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n=1或2。
例如,当n=1时:
R1=R2=C4H9,为N,N,N’,N’-四丁基二甘醇胺(TBDGA);
R1=R2=C6H13,为N,N,N’,N’-四己基二甘醇胺(THDGA);
R1=R2=C8H17,为N,N,N’,N’-四辛基二甘醇胺(TODGA);
R1=C6H13,R2=C8H17,为N,N-二己基-N,N-二辛基二甘醇胺(DHeDODGA);
R1=C7H15,R2=C8H17,为N,N-二庚基-N,N-二辛基二甘醇胺(DHpDODGA);
R1=R2=C10H21,为N,N,N’,N’-四癸基二甘醇胺(TDDGA);
R1=R2=C12H25,为N,N,N’,N’-四-十二烷基二甘醇胺(TDdDGA)。
当n=2时:
R1=R2=C4H9,为N,N,N’,N’-四丁基-3,6-二氧辛二酰胺;
R1=R2=C6H13,为N,N,N’,N’-四己基-3,6-二氧辛二酰胺;
R1=R2=C8H17,为N,N,N’,N’-四辛基-3,6-二氧辛二酰胺;
R1=C6H13,R2=C8H17,为N,N-二己基-N,N-二辛基-3,6-二氧辛二酰胺;
R1=C7H15,R2=C8H17,为N,N-二庚基-N,N-二辛基-3,6-二氧辛二酰胺。
聚合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所形成的骨架结构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72
且其的交联度为20~50%。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苯乙烯和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引发剂、酰胺化合物萃取剂、稀释剂和致孔剂,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分散剂加入水中,配成水相;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拌分散,升温聚合,反应结束后冷却并依次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后即得萃淋树脂颗粒。
本发明提供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制备方法中各组份的配比及具体操作的工艺参数是:先将5~8份的苯乙烯和2~5份的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以苯乙烯重量计为0.5~2%引发剂、2~15份酰胺化合物萃取剂、0~15份稀释剂和0~15份致孔剂,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5~20%的分散剂、0~20%助分散剂和0~10%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配成水相,所用水量为油相体积的2~5倍;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在搅拌速度100~2000r/min下分散,并升温至70~150℃反应2~16h,冷却后并依次洗涤、抽滤、干燥后即得萃淋树脂颗粒。
用以上物料份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重量份。
上述方法中洗涤、抽滤、干燥的条件是:50℃热水洗涤除去未反应完的单体以及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等至水澄清、然后抽滤、70℃下低温干燥后即得萃淋树脂颗粒。这些条件均是本领域里的公知技术。
在本发明提供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制备方法中,为使聚合反应能够顺利进行,在反应进行前必须对单体进行纯化,以除去单体中所含的阻聚剂;另外交联剂二乙烯苯的加入是为了使聚苯乙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树脂交联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基体网状结构的紧密程度和孔径大小,也直接影响萃淋树脂使用寿命,本发明制备的萃淋树脂的交联度应为20~50%。
在本发明提供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制备方法中,其中油相与水相的比例应在1∶2~1∶5之间,水相太少,虽然聚合速度快,但球粒易粘结;水相太多,球粒粒径小,且粒度均匀,但聚合速度慢。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酰胺化合物为单酰胺化合物或二酰胺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其中单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81
式中R1、R2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且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中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91
式中R3、R4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n=1或2。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引发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稀释剂选用煤油、正辛醇、正辛烷、氯仿、甲苯、苄醇、正十二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致孔剂选用甲苯、正庚烷、液体石蜡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分散剂选用明胶、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盐类、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藻酸钠或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助分散剂选用碳酸镁、碳酸钙、磷酸钙、滑石粉、碱式碳酸镁颗粒或羟基磷酸钙中的任意一种;表面活性剂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萃淋树脂中所含的酰胺萃取剂是一类萃取能力较强的中性络合萃取剂,对镧系、锕系元素以及锶,有很好的萃取能力和较高的选择性,具有和冠醚BuCH18C6类似的性质,因而对Sr2+的萃取能力及耐辐照性能,可与冠醚DtBuCH18C6媲美(H.Stephan,K.Gloe,J.Beger,P.Mühl,Solv.Extr.Ion Exch.9(1991)435.)。
2.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萃淋树脂中所含的酰胺萃取剂易于合成,其不仅价格远远低于冠醚DtBuCH18C6,而且易于获得,因而本发明提供的萃淋树脂成本低,在锶的分离纯化中,可替代价格昂贵的二-(叔丁基环己基)-18-冠-6冠醚萃淋树脂。
3.由于本发明是将酰胺萃取剂固定在固体的惰性支持上,因而不会出现直接使用萃取剂导致的乳化和第三相问题,且可反复使用,比溶剂萃取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相当于级数很高的多级萃取,分离效率高,不需要专用萃取设备,操作简便。
4.由于本发明提供的酰胺萃淋树脂具有良好的球体形状(见图1、2),且树脂骨架孔小、多且均匀(见图3),其表面结构与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相似,每一粒树脂都由许多彼此紧密粘附在一起的微球组成,萃取剂填充在树脂网状结构内(见图4),因而萃取剂流失少、柱负载量高、传质性能好、易于再生、使用方便、寿命长,重复性好,重现性高,在萃取、洗脱方面兼有颗粒和液体两种特点。
5.由于本发明选用聚合物树脂作惰性载体,因而与用无机物作载体相比有更多的优点,其孔结构在制备时易于控制和调变,其表面的亲油性有利于萃取剂的粘附。
6.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悬浮聚合制备酰胺萃淋树脂的方法,工艺成熟,易于掌握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萃淋树脂颗粒形貌照片;图2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萃淋树脂单个颗粒形貌照片;图3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提取萃取剂后的树脂骨架形貌照片;图4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萃淋树脂表面结构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并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另值得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各组份的用量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8份单体苯乙烯和2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1%的过氧化苯甲酰,4份N,N-二己基-庚酰胺,3.份煤油和2份正辛醇,2份甲苯和5.份正庚烷,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明胶,2%的碳酸钙和3%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3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8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80℃反应10h,然后冷却,用50℃热水洗涤除去未反应完的单体以及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等至水澄清、然后抽滤、70℃下低温干燥后即得白色萃淋树脂颗粒。该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目。
实施例2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7份单体苯乙烯和3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0.5%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N’,N’-四异丁基二甘醇胺,1份煤油和2份正辛烷,3份甲苯和3份正庚烷,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甲基纤维素,10%的磷酸钙和2%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2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5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70℃反应16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80~200目。
实施例3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7份单体苯乙烯和3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1.5%的偶氮二异丁腈,10份N,N,N’,N’-四丁基二甘醇胺,1.5份正辛烷和1.5份氯仿,10份正庚烷,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聚丙烯酸,20%的碳酸镁和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5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5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90℃反应10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80~200目。
实施例4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6份单体苯乙烯和4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1.5%的偶氮二异丁腈,10份N,N,N’,N’-四丁基-3,6-二氧辛二酰胺,3份正辛烷和2份氯仿,10份正庚烷,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20%的聚丙烯酸,20%的碳酸镁和5%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5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20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90℃反应10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120~200目。
实施例5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7份单体苯乙烯和3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偶氮二异丁腈,10份N,N,N’,N’-四-十二烷基二甘醇胺,3份正十二烷和2份氯仿,10份液体石蜡,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羟基纤维素,1%的碱式碳酸镁颗粒和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5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1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90℃反应10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60~80目。
实施例6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5份单体苯乙烯和5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N’,N’-四辛基二甘醇胺,5份煤油和5份苄醇,5份液体石蜡,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聚乙烯醇,10%的碱式碳酸镁颗粒和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4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15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00℃反应4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120~200目。
实施例7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8份单体苯乙烯和2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15份N,N,N’,N’-四异丁基二甘醇胺,2份煤油和3份苄醇,15份甲苯,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5%的聚乙烯醇,1%的碳酸钙和5%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2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5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80℃反应8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80~120目。
实施例8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7份单体苯乙烯和3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1%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二己基-N,N-二辛基二甘醇胺,3份煤油和3份苄醇,15份正庚烷,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明胶,1%的碱式碳酸镁颗粒和1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4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15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00℃反应4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目。
实施例9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5份单体苯乙烯和5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15份N,N-二己基-N,N-二辛基二甘醇胺,10份正辛醇,10份甲苯,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5%的明胶,2%的磷酸钙和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3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75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00℃反应10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60~100目。
实施例10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5份单体苯乙烯和5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N’,N’-四辛基二甘醇胺,4份煤油和6份正辛醇,5份液体石蜡,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藻酸钠,1%的碱式碳酸镁颗粒和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4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15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00℃反应4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目。
实施例11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5份单体苯乙烯和5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二庚基-N,N-二辛基-3,6-二氧辛二酰胺,5份煤油和3份正辛醇,10份正庚烷,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羟丙基纤维素,1%的滑石粉和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2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10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10℃反应12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目。
实施例12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7份单体苯乙烯和3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二庚基-N,N-二辛基-3,6-二氧辛二酰胺,2份煤油,10份正庚烷和5份甲苯,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0%的明胶,1%的羟基磷酸钙和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3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10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10℃反应6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100~200目。
实施例13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5份单体苯乙烯和5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2%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二庚基-N,N-二辛基-3,6-二氧辛二酰胺,10份煤油和5份正辛醇,5份正庚烷,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20%的羟丙基纤维素,1%的滑石粉和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2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20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10℃反应2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120~200目。
实施例14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6份单体苯乙烯和4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1%的偶氮二异丁腈,5份N,N,N’,N’-四异丁基二甘醇胺,10份甲苯,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5%的甲基纤维素,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4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5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50℃反应4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80~200目。
实施例15
装有机械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先将7份单体苯乙烯和3份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单体量1%的过氧化苯甲酰,10份N,N,N’,N’-四丁基二甘醇胺,10份苄醇,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15%的明胶,5%的碳酸钙,加入到以油相量体积5倍的去离子水中,在保持搅拌速度200r/min条件下分散,并升温至120℃反应6h后冷却,冷却后洗涤,抽滤,干燥条件同实施例1,略。该颗粒的粒径为60~100目。
应用例
称取0.5g酰胺萃淋树脂用湿装法填入1cm×5.5cm玻璃柱中,得到所需色谱柱。用2M的HNO3作平衡柱子,用蠕动泵将[H+]=2M的模拟高放废液过色谱柱,控制一定的流速,上柱后用2M的HNO3以一定流速淋洗柱子。最后用0.01M HNO3或者去离子水将树脂上吸附的锶淋洗下来,测定计算锶的吸附回收率>99%,且锶与其他杂质元素分离很完全。
树脂经过2M硝酸连续淋洗200小时后,测定树脂对锶的穿透容量变化及流出液中酰胺萃取剂的溶解损失,结果表明淋洗前后树脂交换当量几乎无变化,由流出液体积及酰胺萃取剂浓度计算出萃取剂流失只有3%,说明了本发明提供的酰胺萃淋树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另外,为检测本发明萃淋树脂对Sr2+吸附能力的大小,本发明还对其做了Sr2+饱和吸附量的测定。静态试验:称取0.10g酰胺萃淋树脂于10mL的磨口圆底瓶中,加入10.0mL[H+]为2.0M的一定浓度的Sr(NO3)2溶液,磁力搅拌24h以上,保证吸附达到饱和,过滤。测量滤液中[Sr2+],用公式
Figure A20071004955900141
计算得:锶的分配比可达3000,可见该树脂在该浓度下的硝酸体系中能完全吸附锶,经计算穿透容量为28.6mg Sr2+/g干树脂。

Claims (10)

1.一种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该树脂是将萃取剂包埋在聚合物中,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萃取剂为酰胺化合物,其含量为20~60%,该树脂外观为白色球体颗粒,粒径60~200目,堆比重0.53~0.94克/毫升,比表面积128~260m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其特征在于酰胺化合物为单酰胺化合物或二酰胺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其中单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2C1
式中R1、R2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且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中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2C2
式中R3、R4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且R3、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n=1或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其特征在于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所形成的骨架结构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2C3
且其的交联度为20~50%。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将苯乙烯和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引发剂、酰胺化合物萃取剂、稀释剂和致孔剂,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分散剂加入水中,配成水相;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拌分散,升温聚合,反应结束后冷却并依次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后即得萃淋树脂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5~8份的苯乙烯和2~5份的交联剂二乙烯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以苯乙烯重量计为0.5~2%引发剂、2~15份酰胺化合物萃取剂、0~15份稀释剂和0~15份致孔剂,在室温下,搅拌均匀配成油相;将以油相重量计为5~20%的分散剂、0~20%助分散剂和0~10%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配成水相,所用水量为油相体积的2~5倍;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在搅拌速度100~2000r/min下分散,并升温至70~150℃反应2~16h,冷却后依次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后即得萃淋树脂颗粒,
以上物料份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酰胺化合物为单酰胺化合物或二酰胺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其中单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3C1
式中R1、R2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且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其中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495590003C2
式中R3、R4表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且R3、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n=1或2。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稀释剂选用煤油、正辛醇、正辛烷、氯仿、甲苯、苄醇、正十二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致孔剂选用甲苯、正庚烷、液体石蜡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稀释剂选用煤油、正辛醇、正辛烷、氯仿、甲苯、苄醇、正十二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致孔剂选用甲苯、正庚烷、液体石蜡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剂选用明胶、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盐类、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藻酸钠或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助分散剂选用碳酸镁、碳酸钙、磷酸钙、滑石粉、碱式碳酸镁颗粒或羟基磷酸钙中的任意一种;表面活性剂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剂选用明胶、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盐类、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藻酸钠或聚乙烯醇中的任意一种;助分散剂选用碳酸镁、碳酸钙、磷酸钙、滑石粉、碱式碳酸镁颗粒或羟基磷酸钙中的任意一种;表面活性剂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N2007100495593A 2007-07-19 2007-07-19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9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495593A CN101139418B (zh) 2007-07-19 2007-07-19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495593A CN101139418B (zh) 2007-07-19 2007-07-19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9418A true CN101139418A (zh) 2008-03-12
CN101139418B CN101139418B (zh) 2010-04-14

Family

ID=3919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4955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9418B (zh) 2007-07-19 2007-07-19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9418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9547A (zh) * 2014-01-15 2014-05-1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离子液体萃淋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6832391A (zh) * 2017-02-08 2017-06-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抑制浸渍树脂萃取剂流失的方法
CN107141395A (zh) * 2017-06-27 2017-09-08 白才蓉 一种用于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萃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5216A (zh) * 2017-07-25 2017-11-07 浙江丝科院轻纺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染色废水脱色的载体改性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1490A (zh) * 2018-05-08 2018-10-0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从高放废液中提取锶的萃取剂及提取锶的方法
CN103623783B (zh) * 2013-11-26 2018-11-02 衡阳师范学院 磺酸功能化的纤维素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603776A (zh) * 2018-12-07 2019-04-12 中红普林(北京)医疗用品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用于稀土吸附分离的聚合物接枝改性SiO2
CN109896578A (zh) * 2019-04-15 2019-06-1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相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942735A (zh) * 2019-02-28 2019-06-28 中红普林(北京)医疗用品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分离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9967053A (zh) * 2019-03-14 2019-07-05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级硫酸镍除杂用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1471860A (zh) * 2020-06-17 2020-07-31 济南大学 一种利用酰胺荚醚萃取剂从混合稀土中分离镧铈的方法
CN11282747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固相萃淋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废液中提取锝的应用
CN113444196A (zh) * 2021-06-22 2021-09-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萃取吸附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3501901A (zh) * 2021-07-23 2021-10-15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吸附铀的窄分布粒径强碱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5417787A (zh) * 2022-09-19 2022-12-02 四川大学 一种快速高效分离提取锶的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24642A (zh) * 2023-08-10 2023-11-10 兰州大学 一种具有锶-90的分离、检测双功能的闪烁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58C (zh) * 1992-09-30 1997-08-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制备高纯镍盐的萃淋树脂置换萃取色谱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3783B (zh) * 2013-11-26 2018-11-02 衡阳师范学院 磺酸功能化的纤维素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789547B (zh) * 2014-01-15 2015-10-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离子液体萃淋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3789547A (zh) * 2014-01-15 2014-05-1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离子液体萃淋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6832391B (zh) * 2017-02-08 2019-12-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抑制浸渍树脂萃取剂流失的方法
CN106832391A (zh) * 2017-02-08 2017-06-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抑制浸渍树脂萃取剂流失的方法
CN107141395A (zh) * 2017-06-27 2017-09-08 白才蓉 一种用于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萃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5216A (zh) * 2017-07-25 2017-11-07 浙江丝科院轻纺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染色废水脱色的载体改性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1490A (zh) * 2018-05-08 2018-10-0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从高放废液中提取锶的萃取剂及提取锶的方法
CN109603776A (zh) * 2018-12-07 2019-04-12 中红普林(北京)医疗用品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用于稀土吸附分离的聚合物接枝改性SiO2
CN109942735B (zh) * 2019-02-28 2021-11-19 中红普林(北京)医疗用品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分离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9942735A (zh) * 2019-02-28 2019-06-28 中红普林(北京)医疗用品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分离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9967053A (zh) * 2019-03-14 2019-07-05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级硫酸镍除杂用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896578A (zh) * 2019-04-15 2019-06-1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固相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471860A (zh) * 2020-06-17 2020-07-31 济南大学 一种利用酰胺荚醚萃取剂从混合稀土中分离镧铈的方法
CN111471860B (zh) * 2020-06-17 2021-07-13 济南大学 一种利用酰胺荚醚萃取剂从混合稀土中分离镧铈的方法
CN11282747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固相萃淋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废液中提取锝的应用
CN113444196A (zh) * 2021-06-22 2021-09-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萃取吸附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3501901A (zh) * 2021-07-23 2021-10-15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吸附铀的窄分布粒径强碱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3501901B (zh) * 2021-07-23 2023-11-28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吸附铀的窄分布粒径强碱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5417787A (zh) * 2022-09-19 2022-12-02 四川大学 一种快速高效分离提取锶的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787B (zh) * 2022-09-19 2024-02-02 四川大学 一种快速高效分离提取锶的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24642A (zh) * 2023-08-10 2023-11-10 兰州大学 一种具有锶-90的分离、检测双功能的闪烁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9418B (zh) 201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9418B (zh) 以酰胺化合物为萃取剂的萃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3625B (zh) 放射性有机废液中微量铀和/或钚的回收方法
Naidu et al. Rubidium extraction using an organic polymer encapsulated potassium copper hexacyanoferrate sorbent
CN108160048A (zh) 高稳定性除铯吸附剂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8579702A (zh) 一种碳基超分子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59977B (zh) 一种柱状三维有序大孔螯合树脂的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capture of uranium by polyethyleneimine-modified chitosan composite microspheres from radioactive nuclear waste
CN108854948A (zh) 一种同步去除放射性水中锶和铯的沸石改性方法
CN111437798A (zh) 一种偕胺肟基超交联微孔树脂高效铀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JP2010137207A (ja) ミックスモード型吸着剤
Momen et al. High-capacity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ic materials based on polysulfone microcapsules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 lanthanid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CN101585564A (zh) 冷凝水脱盐方法及冷凝水脱盐装置
WO2017114354A1 (zh) 一种颗粒态除铯无机离子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与应用
JP2010504377A (ja) イオン交換樹脂およびその使用のための方法
Ding et al. Fabric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Li1. 6Mn1. 6O4 composite nanofiber flat-sheet membranes via electrospinning method as effective adsorbents for Li+ recovery from salt-lake brine
US10388419B2 (en) Adsorbent for adsorbing iodine compounds and/or antimony, method for preparing said adsorben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radioactive waste liquid by using said absorbent
CN107216415A (zh) 一种吸附胺液中热稳盐中阴离子的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1864038B (zh) 表面接枝极性单体改性聚苯乙烯型大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1426A (zh) 一种键合双硫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6574299B2 (ja) 改良された、アルミニウムでドープされたイミノ酢酸基含有キレート樹脂
CN116809013A (zh) 一种钛系锂离子筛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2797B (zh) 高效吸附磷的含两类季铵位点的镧改性磁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高密度循环回流装置
Ji et al. Granulation of short channel SBA-15 adsorbent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U (VI) by packed column
US20130105399A1 (en) Polymer-encapsulated liquid exchange media
CN108503749A (zh) 一种铀酰离子印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