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0306A - 液体喷射头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30306A CN101130306A CNA2007101417498A CN200710141749A CN101130306A CN 101130306 A CN101130306 A CN 101130306A CN A2007101417498 A CNA2007101417498 A CN A2007101417498A CN 200710141749 A CN200710141749 A CN 200710141749A CN 101130306 A CN101130306 A CN 1011303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ink
- bubble
- hole enlargement
- implanting nee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头,其可降低清洗动作的执行次数,并抑制液体的消费。墨水导入针(19)由从墨水导入孔(46)导入墨水的导入针部(44)、与在该导入针部的下游侧形成且其内径比导入针部的内径扩径的圆筒状的扩径直筒部(45)形成为中空针状,并且扩径直筒部将其内部空间设为可收容气泡的气泡室,且在内周面上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延伸的槽部(4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式记录头等液体喷射头,尤其涉及将液体存留部件中存留的液体经由液体导入针导入压力室,并从喷嘴开口将导入该压力室内的液体作为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使压力室内的液体产生压力变动,从而从喷嘴开口作为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例如,具有在喷墨式记录装置(打印机)等图像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喷墨式记录头(以下简称为记录头)、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色材喷射头、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FED(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喷射头、生物芯片(生物化学元件)的制造中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等。
例如,在上述的记录头中,将作为液体导入针的一种的墨水导入针插入作为封入了液体状的墨水的液体存留部件的墨盒中,由此,通过在该墨水导入针的前端侧开设的导入孔,将墨盒内的墨水向记录头的压力室侧导入。此外,也提出了具有如下结构的记录头,即:将在打印机主体侧配置的墨盒与记录头的墨水导入针用墨水管连结,并利用泵等将墨盒内的墨水向记录头内送入。
在上述结构的记录头中,从墨水导入针至记录头的喷嘴开口的墨水流路(液体流路)中充满墨水的状态是理想状态,但难以完全阻止气泡由于墨水向记录头内填充(初期填充)等而进入墨水流路内。进入墨水流路内的气泡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成长变大,如果过度成长的气泡在墨水流动的作用下通过在墨水流路途中设置的过滤器向压力室侧移动,则存在引起由于气泡吸收喷出动作时的压力变动而导致的压力损失、或气泡闭塞流路而导致的墨水供给不足等不良情况之虞。
作为用于防止此种由气泡导致的不良情况的方法,举出了提高气泡排出效率以尽量使气泡不残留在墨水流路内的方法。作为该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具有如下结构的方案:在墨水导入针的过滤器附近(过滤器安装部件)的内周面上设置气泡引导槽,利用该气泡引导槽将墨水流路内的气泡主动地向下游侧引导。同样地,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具有如下结构的方案:通过在墨水导入针的根侧形成的过滤器室的内周面上形成墨水引导路,对初期填充时的墨水的流动进行控制,利用该墨水将气泡向下游侧压出,从而提高了气泡排出性。
此外,作为与上述不同的方法,举出了在墨水导入针的根侧设置圆锥状的气泡室(扩径部),并将气泡主动地收容·保持在该气泡室内,以使在通常的记录动作(墨滴的喷出动作)中的墨水的流速下,气泡不通过过滤器向下游侧移动。作为该例,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具有如下结构的方案:在墨水导入针的气泡室内配置气泡干涉部件,利用该气泡干涉部件防止记录动作时气泡向过滤器侧移动。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078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27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186494号公报
但是,无论哪种结构,因为无法广阔地确保作为气泡室而发挥功能的部分的空间,所以当气泡在墨水导入针的内部成长变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该气泡闭塞流路或过滤器,需要频繁地进行用于强制性地排出墨水或气泡的清洗动作。其结果,存在墨水被无用地消费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的圆锥形状的气泡室的情况下,如果为进一步扩大内部空间而欲增大尺寸,则墨水导入针纵横扩大,由此,墨水导入针彼此的配置间隔也扩大。其结果,产生记录头的小型化困难等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此种情况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清洗动作的执行次数,从而抑制液体的消费的液体喷射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从液体导入针通过液体流路将液体存留部件内的液体向压力室侧导入,并且通过压力产生机构的工作,可从喷嘴开口将压力室内的液体作为液滴喷出,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入针由以下部分构成为中空针状,即:
导入针部,其开设有将所述液体存留部件内的液体导入的液体导入孔;
圆筒状的扩径直筒部,其在该导入针部的下游侧形成,且其内径比所述导入针部的内径扩径,
所述扩径直筒部将其内部空间设为能收容气泡的气泡室,且在内周面上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延伸的槽部。
根据上述结构,液体导入针具有比导入针部的内径扩径的圆筒状的扩径直筒部,且该扩径直筒部将其内部空间设为可收容气泡的气泡室,所以不用改变扩径直筒部的侧方(与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尺寸,通过在设计时调整高度方向(中心轴方向)的尺寸,能够更大地确保用于收容气泡的空间、即气泡的成长余量。因此,不会导致由于气泡产生的压力损失或液体的供给量不足,并可在扩径直筒部内收容·保持更大的气泡。其结果,能够降低强制性地从喷嘴开口部排出液体流路内的液体或气泡的清洗动作的执行频率,由此能够抑制伴随清洗动作而产生的液体的消费。
另外,扩径直筒部在内周面上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延伸的槽部,因此,能够不依赖于气泡的大小而使液体向下游侧(压力室侧)圆滑地流动。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在槽部的下端部突设有从所述扩径直筒部的内周面侧向中心轴侧的狭窄部,通过该狭窄部关闭槽部的下端部。
根据此结构,在强制性地从喷嘴开口排出液体流路内的液体或气泡的清洗动作时,液体导入针内的气泡在与狭窄部对应的位置暂时闭塞液体流路。由此,能够以该狭窄部为界,在上游侧与下游侧产生压力差。即,能够使狭窄部的下游侧的压力暂时地低于上游侧的压力。然后,能够利用该压力差,使气泡强力地向下游侧流动。由此,与以往相比,可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排出气泡。其结果,能够降低一次清洗动作时消费的液体量。
此外,在上述各结构中,也可在在所述液体流路的途中且所述液体导入针的下游侧,配置有对液体流路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
在所述扩径直筒部的下端形成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扩径的裙部,
以使所述裙部的下端开口与所述过滤器对置的状态,设置液体导入针。
根据此结构,在需要使液体导入针的导入针部相对于头侧墨水流路的上游开口偏置的情况下,通过变更裙部的侧壁的倾斜,能够使导入针部至扩径直筒部相对于头侧墨水流路的上游开口偏置。如此,因为不需要变更扩径直筒部的形状,所以即使在不偏置形状的液体导入针与偏置形状的液体导入针混合存在的结构中,仍能够使所有的液体导入针的气泡的收容功能一致。
此外,可形成如下结构,即:扩径直筒部在导入针部的下游侧,经由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扩径的锥部而连续形成。
根据此结构,不用变更扩径直筒部的形状,通过变更锥部的侧壁的倾斜,能够使导入针部相对于头侧墨水流路的上游开口偏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打印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记录头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说明记录头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说明记录头的内部构造的剖面图。
图5是说明记录头的内部构造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说明墨水导入针的结构的剖面图,(a)是针长度方向的剖面图,(b)是(a)中的A-A剖面图。
图7是表示墨水导入针内的气泡室中的气泡的大小与墨水流速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说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墨水导入针的结构的剖面图,(a)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b)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墨水导入针的结构的图,(a)表示通常的记录动作时的状态,(b)表示清洗动作中排出气泡时的状态。
图中:1-打印机;3-记录头;12-压盖机构;13-泵单元;15-导入针单元;16-头壳;17-流路单元;18-过滤器;19-墨水导入针;26-喷嘴开口;29-压电振子组;30-压电振子;32-收容空部;33-共用墨水室;34-墨水供给口;35-压力室;37-头流路;41-裙部;42-墨水导入路;43-尖端部;44-导入针部;45-扩径直筒部;46-墨水导入孔;47-锥部;48-槽部;49-狭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具体例,进行了各种限定,但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意思的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射头的一例,举喷墨式记录头(以下,简称为记录头)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搭载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以下称为打印机。)的大致结构,参照图1进行说明。例示的打印机1是向记录纸等记录介质(喷出对象物)2的表面喷出液体状的墨水,从而进行图像等记录的装置。该打印机1具备:记录头3、安装该记录头3的滑架4、使该滑架4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滑架移动机构5、和将记录介质2沿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移送的送纸机构6等。此处,上述的墨水为本发明中的液体的一种,且存留在墨盒7(液体存留部件的一种)中。该墨盒7可相对于记录头3装卸地安装。
上述的滑架移动机构5具备同步带8。并且,该同步带8被DC电动机等脉冲电动机9驱动。因而,如果脉冲电动机9工作,则滑架4被架设于打印机1中的引导杆10引导,沿主扫描方向(记录纸2的宽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在打印机1的非记录区域即原位处设置压盖机构12。压盖机构12具有可与记录头3的喷嘴形成面抵接的托盘状盖部件12′。在该压盖机构12中,盖部件12′内的空间具有作为密封空部的功能,且构成为在该密封空部内以使记录头3的喷嘴开口26(参照图2)面对的状态密接于喷嘴形成面。此外,该压盖机构12与泵单元13连接,通过该泵单元13的工作,能够使密封空部内负压化。并且,如果在与喷嘴形成面密接的状态下,使泵单元13工作,使密封空部(密闭空间)内负压化,则记录头3内的墨水或气泡被从喷嘴开口26吸引并向盖部件12′的密封空部内排出。即,该压盖机构12形成了进行将记录头3内的(墨水流路内)的墨水或气泡强制性吸引排出的清洗动作的结构。
接下来,对记录头3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图2是记录头3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3是记录头3的俯视图,图4是记录头3的剖面图。例示的记录头3大致由导入针单元15、头壳16、流路单元17及振子单元22等构成。
导入针单元15例如由合成树脂制作,如图3所示,在其上表面设有多个盒安装部15′。在各盒安装部15′中,在夹有过滤器18的状态下,以使其前端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分别安装有墨水导入针19(与本发明所述的液体导入针相当)。此外,在该盒安装部15′中安装存留各种墨水的墨盒7。如果在盒安装部15′中安装墨盒7,则墨水导入针19插入墨盒7的内部。由此,盒内部的墨水存留空间与记录头3内部的墨水流路通过在墨水导入针19的尖端部43处开设的墨水导入孔46(参照图6)连通,在盒内部存留的墨水通过墨水导入孔46(参照图6)导入记录头3内。而且,作为墨盒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安装在滑架4上的类型,也可采用安装在打印机的筐体侧,通过墨水供给管向记录头侧供给墨水的类型。
在作为与上述盒安装部15′相反侧的导入针单元15的下表面与头壳16上表面之间,如图2所示,安装电路基板20。该电路基板20例如具备用于向压电振子30(参照图5)供给驱动信号的电路图案、或用于与打印机主体侧连接的连接器等。并且,该电路基板20经由作为填料而发挥功能的薄板部件21安装在导入针单元15上。
头壳16是用于收容具有压电振子30的振子单元22的中空箱体状的部件。在该头壳16的内部形成可收容振子单元22的收容空部32(参照图5)。并且,振子单元22被收容在该收容空部32内,并通过粘接等固定在收容空部32的内壁面。并且,在头壳16的与导入针单元15的安装面相反侧的前端面上,利用粘接剂等固定流路单元17。该流路单元17通过在将振动板23、流路形成基板24及喷嘴板25叠层的状态下利用粘接剂等接合并一体化而进行制作。
喷嘴板25例如是由不锈钢制的薄板制作的部件,并在该喷嘴板25上以与打印机1的点形成密度对应的间距,列状形成微细的喷嘴开口26。头盖27例如由金属制的薄板部件制作,并以从喷嘴板25的外侧包围其周缘部的方式安装在头壳16的前端部。该头盖27对流路单元17和头壳16的前端部进行保护,并具有防止喷嘴板25带电的功能。
图5是记录头3的要部剖面图。上述的振子单元22包括:作为压力产生机构的压电振子组29、接合该压电振子组29的固定板31、向压电振子组29供给来自电路基板20的驱动信号的挠性电缆(未图示)等。本实施方式的压电振子组29具备梳齿状列设的多个压电振子30。各压电振子30的固定端部接合在固定板31上,且自由端部比固定板31的前端面更向外侧突出。即,各压电振子30以所谓悬臂梁的状态安装在固定板31上。此外,对各压电振子30进行支撑的固定板31例如由厚度1mm左右的不锈钢构成。而且,作为压力产生机构,除上述压电振子以外,还可使用静电致动器、磁应变元件、放热元件等。
流路形成基板24是在由隔壁划分作为共用墨水室33的空部、作为墨水供给口34的槽部及作为压力室35的空部的状态下与各喷嘴开口对应而形成多个的板状的部件。该流路形成基板24例如通过蚀刻处理硅晶片进行制作。上述的压力室35沿相对于喷嘴开口26的列设方向(喷嘴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细长室。此外,共用墨水室33是经由贯通头壳16的高度方向而形成的头流路37(头侧墨水流路)与墨水导入针19的墨水导入路42(墨水导入针侧墨水流路。参照图6)连通,并导入存留在墨盒7内的墨水的室。并且,导入该共用墨水室33的墨水通过墨水供给口34向各压力室35供给。
振动板23是在不锈钢等金属制的支撑板上层压加工了弹性薄膜的二重构造的复合板材。在该振动板23的与压力室35对应的部分上形成用于将压电振子30的自由端的前端接合的岛部36,且该部分作为隔膜部而发挥功能。此外,振动板23将作为共用墨水室33的空部的一开口面密封,也作为柔顺部而发挥功能。作为该柔顺部而发挥功能的部分仅是弹性薄膜。
该记录头3如果使压电振子30沿元件长度方向伸缩,则岛部36沿接近或离开压力室35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压力室35的容积产生变化,在压力室35内的墨水上产生压力变动。通过该压力变动,从喷嘴开口26喷出墨滴(液滴的一种)。
接下来,对墨水导入针19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墨水导入针19的结构的图,(a)是针长度方向的剖面图,(b)是(a)中的A-A剖面图。该墨水导入针19是将内部空间形成为墨水导入路42的中空针状的部件,并大致由导入针部44、扩径直筒部45、和裙部41构成。
导入针部44是插入上述墨盒7内的中空圆筒状的部件,且在其前端部分形成有形成为尖细形状的圆锥形状的尖端部43。在该尖端部43上开设有多个使墨水导入针19的外部与墨水导入路42连通的墨水导入孔46(与本发明中的液体导入孔相当)。即,如上述,如果将导入针部44插入墨盒7的内部,则能够将该墨盒7内的墨水通过墨水导入孔46导入导入路42内。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尖端部43上开设墨水导入孔46的结构,但例如也可采用在尖端部43的下游侧的导入针部44的侧面上开设墨水导入孔46的结构。
扩径直筒部45形成为经由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扩径的锥部47而在导入针部44的下游侧连续形成的圆筒形状。该扩径直筒部45的内径设定为大于导入针部44的内径,此外,其开口面积设定为小于上述过滤器18的有效过滤面积(过滤器18中,墨水实际可通过的区域的面积)。并且,该扩径直筒部45的内部空间具有作为墨水导入路42的一部分的功能,此外如图6(a)所示,也具有可收容墨水导入路42内的气泡B的气泡室的功能。将该扩径直筒部45设为上下剖面积一定的圆筒形状是为了在气泡B成长到与扩径直筒部45的内周面接触的程度后,如图6(a)中影线所示,使气泡B沿扩径直筒部45的中心轴方向(上下方向)成长。由此,能够将该扩径直筒部45的内部空间的容积作为气泡B可成长的成长余量进行有效的利用。而且,因为气泡B在通常的记录动作时,多少被墨水的流动向下游侧按压,所以滞留在稍微偏离锥部47内周面的位置(扩径直筒部45侧)。
此外,在扩径直筒部45的内周面上设有向墨水流下方向延伸的剖面矩形的槽部4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b)所示,以相邻的槽部48彼此在周向上的相位相互差90°的状态,在扩径直筒部45的内周面上共计形成有四条槽部48。该槽部48设置为即使在气泡B成长到与扩径直筒部45的内周面接触的程度的情况下,墨水仍可流下的逃逸流路。由此,不管气泡B的大小如何,墨水都可不受该气泡B阻碍而平滑地向下游侧(压力室侧)流动,此外,能够防止在通常的记录动作时的墨水流速下,由于墨水流动而导致按压气泡B向过滤器18侧流动。而且,槽部48的形状不仅限定于剖面矩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剖面半圆形状等,只要墨水可流下,则任何形状均可。此外,关于槽部48的形成数,只要至少设有一条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槽部48的下端即在扩径直筒部45与裙部41的边界部分,从扩径直筒部45的内周面侧向中心轴侧突设有狭窄部49。该狭窄部49的扩径直筒部中心轴侧的前端面与扩径直筒部45的内周面对齐,且通过该狭窄部49关闭槽部48的下端部。通过此种结构,如果扩径直筒部45内的气泡B的下部到达与狭窄部49对应的位置,则利用该气泡B闭塞墨水流路(墨水导入路42)。为了当进行用于强制性排出记录头3的墨水流路内的墨水或气泡的清洗动作时,容易排出气泡B,而有意地产生该墨水流路的闭塞状态。对于此点在后面详细叙述。
裙部41在扩径直筒部45的下端连续形成,且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扩径。该裙部41的上端开口的面积与扩径直筒部45的下端开口的面积一致,另一方面,下端开口的面积与在其正下方配置的过滤器18的有效过滤面的面积一致。从而,该裙部41构成为能使来自扩径直筒部45侧的墨水或气泡平滑地向过滤器18侧流动。
上述的墨水导入针19,在使裙部41的下端开口与过滤器18对置的状态下,例如通过超声波熔敷而安装在导入针单元15上。由此,墨水导入针19的墨水导入路42与头壳16侧的头流路37以液密状态连通。该墨水导入路42与头流路37具有作为本发明中的液体流路的功能。
另外,在向墨盒7插拔墨水导入针19时等,存在空气进入墨水导入路42内的情况。并且,在墨水导入路42内,小的气泡彼此结合而逐渐成长为大的气泡B(参照图6(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气泡B的下部到达与狭窄部49对应的位置这一程度的大小之前,在通常的记录动作时(墨滴的喷出动作时)的流速下,气泡不会通过过滤器18向压力室侧移动,而是能够在作用于气泡上的浮力作用下,以漂浮在过滤器18上方的状态,收容·保持在扩径直筒部45内。此外,在上述打印机1中,通过定期地使用压盖机构12进行清洗动作,将收容在扩径直筒部45内的气泡B排出。
在该清洗动作中,在使盖部件12′与喷嘴形成面密接的状态下,使泵单元13工作,从而在墨水流路内产生通常的记录动作时的数倍的流速的墨水流,并通过使扩径直筒部45内的气泡B乘着该墨水流而从喷嘴开口26向头外部排出。此时的泵单元13的吸引条件(吸引力、吸引时间)设定为考虑了气泡排出性的条件。从尽可能降低由于执行该清洗动作而消费的墨水的观点出发,执行该清洗动作的定时期望设定在从气泡B与扩径直筒部45的内周面接触的程度的大小至成长到超过扩径直筒部45的下端而到达与过滤器18接触的近前的程度的大小之间。
此处,上述墨水导入针19具有圆筒状的直筒部45,并将其内部空间作为气泡室。因此,不用改变扩径直筒部45的侧方(与轴正交的方向)的尺寸,通过在设计时调整高度方向(轴方向)的尺寸,能够更大地确保用于收容气泡的空间即气泡的成长余量。因此,不会导致由于气泡产生的压力损失或墨水的供给量不足,并可在扩径直筒部45内保持更大的气泡。其结果,能够降低清洗动作的执行频率,由此能够抑制伴随清洗动作而产生的墨水的消费。此外,因为扩径直筒部45的高度与气泡B的成长余量直接相关,所以与以往的圆锥状的气泡室相比,具有关于气泡的收容量的设计容易的优点。此外,因为可以不用扩大墨水导入针19的侧方的尺寸,所以不用对以往构造的记录头实施设计变更,可在该记录头上适用上述结构的墨水导入针1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扩径直筒部45的槽部48的下端部分,突设有狭窄部49,所以在进行清洗动作时,排出气泡B之际,在与狭窄部49对应的位置处,气泡B暂时闭塞墨水流路。由此,能够以该狭窄部49为界,在上游侧与下游侧产生压力差。即,能够使狭窄部49的下游侧的压力暂时低于上游侧的压力。并且,在形成为一定以上的压力差时,能够利用该压力差使气泡B强力地向下游侧流动。由此,气泡B变得易于通过过滤器18,所以与以往相比,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排出气泡B。其结果,能够降低一次清洗动作时消费的墨水量。
接下来,参照图7,对本发明与以往结构的不同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墨水导入针内的气泡室中的气泡的大小(体积)与墨水流速的关系的图表。同图中,以符号A表示的曲线表示以往的圆锥形状的气泡室的情况,以符号B表示的曲线表示本发明的直筒形状的气泡室(扩径直筒部45)的情况。此外,以符号F1表示的直线表示清洗动作中的最大流速,以符号F2表示的直线表示通常的记录动作(喷出动作)的最大流速。
如图7所示,无论以往的情况及本发明的情况,如果从墨水填充时在气泡室内开始形成气泡,则与此相伴墨水的流速降低,然后,流速相对于气泡体积增加的变化少的部分,即,以往的情况为M1表示的范围,本发明的情况为M2表示的范围,分别表现出流速大致恒定的平坦部分。只要是该范围内的体积的气泡,则不会对墨水的供给量带来不良影响,能够收容·保持在气泡室内。换言之,这些以M1、M2表示的范围表示气泡成长的容许范围即成长余量。并且,如果气泡的体积达到一定以上,则流速急剧降低。这是因为,气泡堵塞过滤器的表面,从而墨水的流动迟滞。并且,以往的情况下,因为气泡能够成长的容许范围M1比较小,因而可以说需要频繁地进行清洗动作。与此相对,可知本发明的情况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确保气泡可以成长的容许范围M1。从而,与能够增大容许范围M1相应,能够降低清洗动作的执行次数,其结果,可抑制墨水的消费量。
接下来,对上述墨水导入针19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记录头1中,根据墨盒的配置位置与头壳16中的头流路37的上游开口位置的关系,存在使导入针部44相对于头流路37的上游开口偏置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在上述墨水导入针19中,如图8(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通过变更锥部47的侧壁的倾斜,能够使导入针部44相对于头流路37的上游开口偏置。此外,如图8(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变更裙部41的侧壁的倾斜,能够使导入针部44至扩径直筒部45相对于头流路37的上游开口偏置。如此,因为不需要变更扩径直筒部45的形状,所以即使在不偏置形状的墨水导入针19与偏置形状的墨水导入针19混合存在的结构中,仍能够使所有的墨水导入针19的气泡的收容功能一致。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墨水导入针19的结构的图,(a)表示通常的记录动作时的状态,(b)表示清洗动作中排出气泡B时的状态。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槽部48的下端部未设置狭窄部49,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即使在此种没有狭窄部49的情况下,在清洗时仍可无问题地排出气泡,且关于扩径直筒部45的气泡收容功能,也与上述实施例方式同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槽部48的下端开放,所以具有能够通过注射形成来一体形成墨水导入针19的优点。
以上,举作为液体喷射头的一种的记录头3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具有液体导入针的其他的液体喷射头。例如,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色材喷射头、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FED(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喷射头、生物芯片(生物化学元件)的制造中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等。
Claims (4)
1.一种液体喷射头,其通过压力产生机构的工作,能从喷嘴开口将压力室内的液体作为液滴喷出,
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入针由以下部分构成为中空针状,即:
导入针部,其开设有将所述液体存留部件内的液体导入的液体导入孔;
圆筒状的扩径直筒部,其在该导入针部的下游侧形成,且其内径比所述导入针部的内径扩径,
所述扩径直筒部将其内部空间设为能收容气泡的气泡室,且在内周面上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延伸的槽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槽部的下端部突设有从所述扩径直筒部的内周面侧向中心轴侧的狭窄部,通过该狭窄部关闭槽部的下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流路的途中且所述液体导入针的下游侧,配置有对液体流路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
在所述扩径直筒部的下端形成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扩径的裙部,
以使所述裙部的下端开口与所述过滤器对置的状态,设置液体导入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直筒部在所述导入针部的下游侧,经由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扩径的锥部而连续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23795A JP4238896B2 (ja) | 2006-08-21 | 2006-08-21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6223795 | 2006-08-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0306A true CN101130306A (zh) | 2008-02-27 |
CN100569528C CN100569528C (zh) | 2009-12-16 |
Family
ID=3910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1417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28C (zh) | 2006-08-21 | 2007-08-21 | 液体喷射头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75641B2 (zh) |
JP (1) | JP4238896B2 (zh) |
CN (1) | CN100569528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2842A (zh) * | 2015-05-15 | 2016-11-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头及其流道部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109421367A (zh) * | 2017-08-30 | 2019-03-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驱动方法 |
CN109477594A (zh) * | 2016-04-13 | 2019-03-15 | 阿迪哥有限公司 | 阀喷嘴和阀喷嘴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116564A (ja) | 2011-12-01 | 2013-06-13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ヘッド |
JP6079961B2 (ja) | 2013-02-22 | 2017-02-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6075548B2 (ja) | 2013-06-17 | 2017-02-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6127764B2 (ja) | 2013-06-20 | 2017-05-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6108108B2 (ja) * | 2013-08-20 | 2017-04-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US10494713B2 (en) | 2015-04-16 | 2019-12-03 | Ii-Vi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forming an optically-finished thin diamond film, diamond substrate, or diamond window of high aspect ratio |
JP2017019152A (ja) | 2015-07-08 | 2017-01-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71963B2 (ja) | 1993-03-31 | 2003-01-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ユニットへのインクの充填方法 |
JPH0994978A (ja) | 1995-09-29 | 1997-04-08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供給源と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との連結装置 |
JP3427878B2 (ja) | 1997-07-02 | 2003-07-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JP3508821B2 (ja) | 1998-02-16 | 2004-03-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 |
JP3493967B2 (ja) | 1997-09-11 | 2004-02-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JP2004284239A (ja) | 2003-03-24 | 2004-10-1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ヘッド |
JP4586363B2 (ja) | 2003-12-26 | 2010-11-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6069168A (ja) | 2004-09-06 | 2006-03-16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6142816A (ja) | 2004-10-22 | 2006-06-08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JP2006309978A (ja) * | 2005-03-30 | 2006-11-09 | Toshiba Corp | 燃料電池の液注入装置 |
-
2006
- 2006-08-21 JP JP2006223795A patent/JP423889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8-21 US US11/842,788 patent/US77756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8-21 CN CNB2007101417498A patent/CN10056952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2842A (zh) * | 2015-05-15 | 2016-11-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头及其流道部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106142842B (zh) * | 2015-05-15 | 2019-06-2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头及其流道部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109477594A (zh) * | 2016-04-13 | 2019-03-15 | 阿迪哥有限公司 | 阀喷嘴和阀喷嘴组件 |
US11261989B2 (en) | 2016-04-13 | 2022-03-01 | Kilter As | Valve nozzle and valve nozzle assembly |
CN109421367A (zh) * | 2017-08-30 | 2019-03-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驱动方法 |
CN109421367B (zh) * | 2017-08-30 | 2021-07-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驱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238896B2 (ja) | 2009-03-18 |
US7775641B2 (en) | 2010-08-17 |
JP2008044291A (ja) | 2008-02-28 |
US20080043059A1 (en) | 2008-02-21 |
CN100569528C (zh) | 2009-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9528C (zh) | 液体喷射头 | |
JP4285517B2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 | |
CN103302981B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1337463A (zh) | 过滤器、液体喷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冲压加工方法 | |
JP4497239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10046820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CN102328507B (zh) |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
US7871157B2 (en) | Liquid-jet apparatus liquid introducing needle with air intake suppression | |
JP2005074836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ユニット | |
JP4586363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12210771A (ja) | 流路形成部材、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5343459B2 (ja) | 脱泡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CN101186150B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JP5321154B2 (ja) |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バルブユニット | |
JP2010030097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08238414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 | |
JP2021016946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
JP6844161B2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4853191B2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 | |
US8646894B2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 |
JP2012192633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6766391B2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5994234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09090617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その気泡排出方法 | |
JP2008246676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