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840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8409A
CN101118409A CNA2007101437951A CN200710143795A CN101118409A CN 101118409 A CN101118409 A CN 101118409A CN A2007101437951 A CNA2007101437951 A CN A2007101437951A CN 200710143795 A CN200710143795 A CN 200710143795A CN 101118409 A CN101118409 A CN 101118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system
notice
pick
devi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37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8409B (zh
Inventor
长谷川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8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8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9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fixing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当发生用户通过对装置组件重新安装就能够容易地解决的故障时,不需要特意地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能够减少装置的关机时间。在检测到装置组件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没有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的被驱动部动作的情况下,当存储器中存储的发出第一通知的次数K没有达到预定次数时,发出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表示敦促正确地安装装置组件,当存储器中存储的发出第一通知的次数K达到预定次数时,发出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敦促维修装置组件。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包括上述装置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能够自如地安装或拆卸的装置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感光鼓、转印装置、处理卡盒等作为装置组件,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卸自如的技术为人们所公知。可以例举特开平9-80943号公报(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发明。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维修保养性能。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检测装置组件的故障,在装置的显示部显示(通知)敦促用户对装置进行修理的通知。更具体地说,若检测到装置组件的被驱动部没有正常地动作,则装置的显示部显示“请维修”(表示敦促维修人员的修理),然后,在显示上述请求维修信息时,控制图像形成装置不能进行操作,直到维修人员结束修理。
在装置组件没有正确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情况下,一般是对其状态进行检测,对用户显示装置组件没有正确安装的敦促信息。这里,对装置组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装置组件之间是否进行电气接通或断开来进行的。更具体地说,在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装置组件双方的连接器没有连接,不能确认接通的情况下,认为装置组件没有正确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着,根据该检测结果,例如在显示部显示“组件没有正确安装,请重新安装”等信息。装置组件的安装或拆卸操作比较简单,可以由用户直接进行,因此,通常与“请维修”分开显示。
另一方面,例如在特开2005-70321号公报中公开的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通过检测回转部件(定影带)回转的回转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技术。
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尽管装置组件没有正确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但没有能够正确地检测到该情况,导致此后检测为装置组件的被驱动部没有正常动作,在装置的显示部显示“请求维修”的信息。更具体地说,将通过用户重新安装装置组件能够容易地解决的故障识别为需要特意地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的故障,导致图像形成装置不必要地关机。
其原因在于,即使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部的齿轮与设置在装置组件的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被驱动部的齿轮没有充分啮合,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装置组件的连接器也能够连接,接通。更具体地说,即使双方齿轮处于没有充分啮合,没有将驱动力传递到装置组件的状态,仍然检测为装置组件正确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导致此后检测为被驱动部没有正常动作,显示“请求维修”的信息。
特别是当处理定影装置中的阻塞问题时,由于将定影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取出,在用手回转被驱动部,除去阻塞纸之后,再次安装定影装置,因此,容易产生上述双方的齿轮啮合不良。因此,不能忽视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于用户对装置组件的重新安装引起容易解决的故障时,不需要特意由维修人员修理,能够减少装置停机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装置组件,能够自如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或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拆卸;
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驱动部,驱动所述装置组件的被驱动部动作:
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被驱动部是否动作;
通知装置,通知用户装置发生异常;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的安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当存储器中存储的发出第一通知的次数或解除所述第一通知的次数没有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敦促正确地安装所述装置组件;当所述第一通知的发出次数或所述第一通知的解除次数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敦促修理所述装置组件。
(2)根据(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3)根据(1)或(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次数在执行第二通知的同时被重新设定。
(4)根据(1)-(3)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部开始动作到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前,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一通知;
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的动作,到经过所定的时间之前,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装置动作时,所述通知装置显示所述第二通知。
(5)根据(1)-(4)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第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已处于安装或拆卸状态;
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的安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的情况下,当所述存储器中没有存储第三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二通知。
(6)根据(5)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断开时,无论所述存储器中有无存储,都作为所述装置组件已处于安装或拆卸的状态进行控制处理。
(7)根据(1)-(6)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与所述装置组件之间是否电气接通或断开,以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
(8)根据(1)-(7)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次数设定为一次或二次。
(9)根据(1)-(8)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组件是对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或其中一部分。
(10)根据(9)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磁通量产生装置,产生磁通量,以直接或间接地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
回转部件,相对于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回转部件是否回转。
(11)根据(10)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被检测板,与所述回转部件的回转同步地进行回转;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是对所述被检测板的回转进行光学性检测的光敏传感器。
(12)一种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通知的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组件,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或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拆卸,并且,其具有被驱动部;所述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通知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检测所述被驱动部是否动作;
在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的情况下,当存储器中存储的发出第一通知的次数或解除所述第一通知的次数没有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敦促正确地安装所述装置组件;当所述第一通知的发出次数或所述第一通知的解除次数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敦促修理所述装置组件。
(13)根据(12)中记载的一种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通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次数在执行所述第二通知的同时被重新设定。
(14)根据(12)中记载的一种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通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部开始驱动到经过所定的时间之前,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一通知;
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到经过所定的时间之前,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装置动作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二通知。
(15)根据(12)中记载的一种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通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已处于安装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以及没有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处于安装状态时,输出所述第二通知。
(16)根据(15)中记载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处于安装状态,断开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
(17)根据(12)中记载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检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与所述装置组件之间是否电气接通或断开。
(18)根据(12)中记载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次数设定为一次或二次。
(19)根据(12)中记载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组件是对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或其中一部分,其包括:
磁通量发生装置,产生磁通量,以直接或间接地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
回转部件,相对于所述磁通量发生装置;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回转部件是否被驱动回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的定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定影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定影装置的另一个概略图;
图5A,图5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驱动齿轮与定影装置的从动齿轮的啮合状态;
图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连接器与定影装置的连接器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通知装置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图;
图9是表示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实行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通知装置实行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附加相同符号,省略重复地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打印机整体的构成,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曝光部3、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鼓18、处理卡盒14、转印部7、排纸盒10、供纸部11、12、定位辊13、手动用供纸部15、定影装置19、以及控制组件70等。所述曝光部3将根据图像信息的曝光光束L照射到感光鼓18上;所述处理卡盒4作为成像部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所述转印部7将形成在感光鼓18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这里为“记录纸”)P上;所述排纸盒10载置输出的图像;所述供纸部11,12收纳转印纸等记录介质;所述定位辊13将记录介质运送到转印部7;定影装置19对记录纸P上的图像(调色剂像)进行定影;所述控制组件本身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72,或者,存储器72可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中。
下面,参照图1对图像形成装置在进行图像形成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将与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等曝光光束L射出到处理卡盒4的感光鼓18。感光鼓18沿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经过预定的电子照相处理(充电步骤,曝光步骤,显影步骤),在感光鼓18上形成对应图像信息的调色剂像。此后,通过转印部7将形成在感光鼓18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由定位辊13运送的记录纸P上。
图中没有显示,在所述处理卡盒4中,感光鼓18、充电部(没有图示)、显影部(没有图示)、以及清洁部(没有图示)成为一体地设置。其中,所述充电部使得感光鼓18上带电;所述显影部收纳调色剂(显影剂),以使得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所述清洁部将残存在感光鼓18上的没有被转印的调色剂除去。
另一方面,通过以下动作将记录纸P运送到转印部7。
首先,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的若干个供纸部11、12、13中,手动或自动地选择其中一个(例如,选择最上层的供纸部11)。
接着,将收纳在供纸部11的多数张记录纸P中最上面的一张朝着运送通道K的位置运送。之后,记录纸P到达定位辊13,在使得记录纸P与形成在感光鼓18上的调色剂像的位置对应的期间,被运送到转印部7。
在经过转印步骤之后,记录纸P从转印部7的位置通过,经过运送通道到达定影装置19的定影带与加压辊之间,通过定影带加热,加压辊加压,对记录纸P上的色剂像进行定影。在完成定影步骤之后,记录纸P被从定影带与加压辊之间送出,然后,作为输出图像从图像形成装置1排出,载置到排纸盒10中。
这样,完成一系列的图像形成过程。
下面,参照图2-图4,对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装置19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9作为装置组件,通过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外部的罩或门(以下简称为“罩”)66能够自如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或从其拆卸。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19包括感应加热部24、定影辅助辊21、定影带22、支承辊23(加热辊)、以及加压辊30等。
这里,定影辅助辊21包括由不锈钢等形成的金属芯,以及在该金属芯的表面形成包括聚硅氧烷橡胶等材料的弹性层。定影辅助辊21的弹性层厚度设定为1-5mm,ASKER橡胶硬度(ASKER C)为30-60度。该定影辅助辊21通过轴承由第二保持部20固定支承,被驱动沿图2中的逆时钟方向回转,所述第二保持部20具有作为定影装置19壳体一部分的功能。
支承辊23包括由铁、钴、镍、不锈钢等构成,或是这些材料的合金等磁性金属材料构成的热容量低的圆筒部。该圆筒部外径设定为20mm,厚度设定为1mm。支承辊23通过轴承由第二保持部20支承,并被驱动沿图2的逆时钟方向回转。
定影带22(定影部件)通过二个辊部件(支承辊23,定影辅助辊21)架设并支承。
另外,定影带22为多层构造的环状带,其包括: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基层,由镍或银等金属形成的发热层,由聚硅氧烷橡胶等形成的弹性层,由含氟化合物等形成的脱膜层等。通过定影带22所包含的脱膜层,能够保持从调色剂T脱膜的脱膜性。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影带22的发热层,使用包括含氟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EEK树脂、PES树脂、以及PPS树脂等树脂层与镍等金属层的若干层构造。
加压辊30包括由铝,铜等构成的圆筒部件,在该圆筒部件上形成氟橡胶,聚硅氧烷等弹性层。该加压辊30隔定影带22的外周面与定影辅助辊21相接,形成对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夹持部(以下简称为“定影夹持部”)。加压辊30的弹性层的厚度设定为0.5-2mm,ASKER橡胶硬度设定为60-90度。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辊30的内部设置加热器31,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影装置19的升温效率。另外,加压辊30的外周面与热敏电阻32相接,根据其检测结果控制加热器31的加热量。
感应加热部24(磁通量产生装置)包括线圈部(励磁线圈)25,芯体部(励磁线圈芯)26,以及线圈导向27等。所述线圈部25是通过将一捆利兹线卷绕在线圈导向部件27上,使其沿宽度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向部件27覆盖在支承辊23上架设的定影带22的外周部,是由耐热性高的树脂材料,玻璃等绝缘体构成的半圆筒形部件,用于保持线圈25。芯体26是由铁氧体等强磁性体(相对导磁率约1000-3000度)构成的板圆筒形部件,其包括用于形成高效率地朝着发热体形成磁通量的中心芯体26a,以及副芯体26b。芯体26设置在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线圈部25的对向位置。感应加热部24由第一保持部29支承,所述第一保持部29作为定影装置19的壳体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在定影带22外周面,沿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对向位置配设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定影带22表面温度的热堆37。根据所述热堆37的检测结果调整感应加热部24的加热量。
使得恒温器38与支承辊23的外周面相接。当支承辊23的表面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恒温器38切断对感应加热部24通电。这样,能够限制通过感应加热部24的加热,使得支承辊23升温过热。
具有上述结构的定影装置19进行以下动作。
通过驱动加压辊30沿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同时使得定影带22与定影辅助辊21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回转。定影带22在与感应加热部24对向的位置通过感应加热部24产生的磁通量被感应加热。
更具体地说,通过电源部(没有图示)使得线圈部25流过10kHz-1MHz(优选20kHz-800kHz)高频交变电流,形成朝着定影带22以及支承辊23的双向交互变换的磁力线。通过形成这样的交变磁场,在支承辊23表面与定影辊22的发热层产生涡流,并且,通过支承辊23与发热层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使得支承辊23与发热层被加热。这样,定影辊22通过被加热的支承辊23,以及定影辊22本身的发热层被加热。
然后,通过感应加热部24被感应加热的定影带22的表面到达定影辅助辊21与加压辊30的定影夹持部。接着,对运送到的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像T加热,使其熔融。
更具体地说,记录纸P经过了上述成像过程后,载置调色剂像T,一边通过导向板的导向,一边被送入(沿箭头Y1的运送方向移动)定影辅助辊21隔定影带22与加压辊30的相接部(定影夹持部)。接着,通过定影带22加热,加压辊30加压,使得调色剂像T定影在记录纸P上,然后,被从所述定影夹持部送出。
定影带22从定影位置通过之后,其表面再次到达与感应加热部24对向的位置。
通过进行上述一系列动作,结束图像形成过程中的定影步骤。
下面,对定影装置19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安装或拆卸操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3,图4,用户握住抓持部45,以该状态将作为装置组件的定影装置19朝着图中箭头方向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拆卸,或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上。在将定影装置19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时,首先,打开图像形成装置1的罩子66(参照图1),将定影装置朝着图3,图4的左方推入。这样,将定影装置导入滑动轨道(没有图示),使其定位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设置位置。更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使得设置在定影装置19的第二保持部件20(壳体)的主基准插头41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嵌合部67嵌合,并且,使得设置在定影装置19的第二保持部20的副基准插头42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杆65嵌合。
从动齿轮44与驱动齿轮61啮合(也可参照图5B),从动齿轮44设置在加压辊30的轴部,驱动齿轮61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马达60的轴部。这样,能够将作为驱动部的驱动马达60的驱动力传递到定影装置19。更具体地说,驱动马达60产生的驱动力通过驱动齿轮61及从动齿轮44传递到加压辊30。接着,通过定影带22与支承辊23的摩擦力,驱动作为被驱动部的支承辊23(回转部件)沿预定的方向回转。
本实施例中,在支承辊23的轴部设置与支承辊23一起回转的被检测板47。如图4所示,被检测板47形成为螺旋浆状。在装置主体1侧(或保持部20,29侧)设置作为第二检测装置的光敏传感器48,以夹持被检测板47得螺旋浆叶片。光敏传感器48包括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通过对被检测板47的螺旋浆叶片的有无进行光学检测,以检测支承辊23是否被驱动回转。也就是说,当光敏传感器48的输出发生变化(接通或断开)时,判断支承辊23被驱动回转,当光敏传感器48的输出在预定时间没有变化时,判断支承辊23没有被驱动回转。
若将定影装置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则定影装置19的连接器(拔取器)49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连接器(拔取器)63结合(参照图6)。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对定影装置19传送电力。更具体地说,由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部能够对定影装置19的感应加热部24以及加压辊30的加热器31供给电力,使得恒温器38与热堆37能够进行信号交换。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当连接器49与63连接时,双方的插头49a、49b、与63a、63b电气连接,从而,接通图像形成装置1侧的二个插头63a、63b。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70识别连接器49与连接器63连接,判断定影装置19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更具体地说,连接器49、63以及控制部70作为第一检测装置,具有检测定影装置19是否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
以上,说明了将定影装置19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具体操作,在将定影装置19从图像形成装置1取出时,通过与上述步骤相反的步骤实行操作。
另外,当打开图像形成装置1的罩66,实行定影装置的安装或拆卸操作时,通过作为第三检测装置的门传感器68(参照图1)进行检测。即,门传感器68用于检测定影装置19是否进入安装或拆卸操作的状态。可以使用与罩66的打开或关闭同步进行伸缩的推动型传感器作为门传感器。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罩子(没有图示)上,即,在用户容易进行视觉辨认的位置设置作为通知装置的显示/操作面板(显示部)64(参照图1)。所述显示/操作面板具有通知(报告)用户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各种信息的功能,同时,作为输入部,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1输入操作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通知装置使用文字与记号对用户进行通知,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通知装置也可使用声音对用户进行通知。
下面,对本实施例1的特征性控制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当通过光敏传感器48(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定影装置19发生异常时,在通知装置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作为驱动部的驱动马达60开始动作。
在步骤S2,驱动马达60停止动作。
从驱动马达60开始动作到停止动作之前,实行步骤S8以后的步骤。
在步骤S3,在“变量K”以及“变量C”中分别输入数字“0”,存储到存储器(没有图示)中。
这里,“变量K”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示/操作面板显示敦促用户正确地安装定影装置19(以下简称为“第一通知”)的次数。所述第一通知是例如“定影装置没有正确地安装,请重新安装”等文字。当变量K为0时,表示第一通知的显示次数为0,是初始值。由于将变量K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因此,即使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断开,仍然能保持该存储的值。原则上,第一通知是在第一检测装置没有确认到连接器49与连接器63的接通时显示。
“变量C”表示用于对定影装置19进行安装或拆卸的罩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当C为“0”时,表示罩处于没有被打开的状态,当C为“1”时,表示罩66处于被打开和关闭的状态。如上述说明,当作为第三检测装置的门传感器检测出罩被打开和关闭时,在变量C中输入“1”。因此,当C=1时,表示可能进行了定影装置19的安装或拆卸操作。另一方面,当驱动马达60停止动作之后,若C=0,表示没有进行定影装置19的安装或拆卸操作的可能性,因此,没有发生定影装置19安装不良的问题。
在步骤S4,通过门传感器判断罩是否被打开和关闭。若判断罩被打开和关闭(步骤S4的“是”),则进入步骤S5;若判断罩子没有被打开和关闭(步骤S4的“否”),则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5,在变量C中输入“1”。
在步骤S6,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是否被断开。若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被断开(步骤S6的“是”),则进入步骤S7;若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没有被断开(步骤S6的“否”),则返回S1,重新开始控制步骤。
在步骤S7,在变量C中输入“1”。
这样,电源被断开时无论存储器中有无存储,都将“1”输入变量C。这是因为在断开电源时,有可能进行了定影装置19的安装或拆卸操作。
下面,从步骤S8开始进行装置是否异常的检测进行说明。
在步骤S8,通过光敏传感器48(第二检测装置)对支承辊23的回转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支承辊23的回转(步骤S8的“是”),则继续通过光敏传感器48进行检测,详细内容将参照图8,图9在后记述;若没有检测到支承辊23的回转(步骤S8的“否”),则进入步骤S9。
在步骤S9,判断是否C=0。若判断C=0(步骤S9的“是”),则进入步骤S10;若判断不是C=0(步骤S9的“否”),则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0,在变量K中输入“0”,表示没有对定影装置19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从而没有定影装置19安装不良的可能性。
在步骤S11,在显示/操作面板显示敦促用户修理装置的信息(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是请求维修的通知,例如“发生故障,请与维修人员联系”等文字。在显示上述请求维修通知的情况下,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停止工作,直到维修人员结束修理。
与此相反,在步骤S12,作为罩子被打开和关闭过,有可能定影装置19安装不良,判断是否K=1。若判断K=1(步骤S12的“是”),则进入步骤S13;否则(步骤S12的“否”),则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3,可能以前显示过一次第一通知,用户对定影装置19进行了重新安装,因此,作为不是由于定影装置的安装不良引起的支承辊23回转不良,不再次显示第一通知,在变量K中输入“0”。
在步骤S14,在显示/操作面板显示第二通知(请求维修)。
这里,光敏传感器48检测到支承辊23发生回转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从驱动马达60到从动齿轮44的驱动传递系统受到损坏
(2)由于定影装置19的安装不良引起驱动力传递不良
(3)定影带22或定影辅助辊21相对于加压辊30产生滑动
(4)支承辊23相对于定影带22产生滑动
在以上四点原因中,原因(2)不需要特意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用户本身能够容易地解决。其余的原因(1)(3)(4)都分别需要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因此,在步骤S12,除了原因(2)之外,都显示第二通知。
通过第一检测装置49,63对定影装置的安装不良进行检测,却没有检测到安装不良的问题,而通过光敏传感器48检测到支承辊23的驱动不良,其原因在于:即使驱动齿轮61与从动齿轮44的没有充分地啮合,图像形成装置1的连接器63与定影装置19的连接器49仍然被连接,接通。如图6B所示,齿轮44,61的系数约为1,其啮合高度约为1mm。因此,如图6A所示,将定影装置19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沿箭头方向移动),即使齿轮44,61由于齿顶的阻碍没有啮合,导致没有将驱动力传递到定影装置19,但是,双方的连接器63与19仍然被连接,接通。因此,检测结果为定影装置19被正确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导致此后检测出支承辊23没有被正常地驱动回转。
在安装定影装置19时,为了不使齿轮44,61成为图5A所示的状态,可以将齿轮44,61的齿顶形成薄的R状,或使得从动齿轮44沿回转方向具有间隙。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当判断不是K=1时(变量K为预定次数1),可能以前没有显示过第一通知,用户没有重新安装定影装置19。
在步骤S15,作为由于定影装置19的安装不良为原因引起的支承辊23回转不良,于是,在变量K中加“1”计算。
在步骤S16,在显示/操作面板显示第一通知。
在步骤S17,确认罩是否被打开和关闭。若确认罩被打开和关闭过(步骤S17的“是”),则进入步骤S18;若判断罩子没有被打开和关闭过(步骤S17的“否”),则返回步骤S16。
在步骤S18,在变量C中输入“1”。
在步骤S19,解除第一通知的显示。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为了判断是否重新安装了定影装置,将变量K的预定次数设定为“1”,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将变量K的预定次数设定为“2”。这样是由于只要显示第一通知一次至二次,就有可能用户重新安装了定影装置。此时,在第二次显示第一通知时,可以显示例如“请再次检查定影装置”等文字。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定影装置19的安装不良,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支承辊23回转的情况下,当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通知显示次数K没有达到预定次数“1”时,显示第一通知,当K达到“1”时,显示第二通知。由此,在由于定影装置的安装不良引起定影装置(支承辊23)回转不良时,能够有效地避免特意请求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下面,参照图8,图9,对光敏传感器48的控制内容进行说明。
如图8中A所示,当定影装置19没有发生异常情况时,驱动马达60开始动作,同时,光敏传感器48对被检测板47进行检测,其输出信号“接通”和“断开”规则地重复。
相反,若发生上述原因(2),即由定影装置19的安装不良引起驱动力的传递不良,则如图8中B所示,光敏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保持“断开”(或“接通”),没有变化。
若发生上述原因(1),即从驱动马达60到从动齿轮44的驱动传递系统受到损坏,原因(3),即定影带22或定影辅助辊21相对加压辊30滑动,原因(4),即支承辊23相对定影带22滑动,则如图8中C所示,光敏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接通”和“断开”不规则地变化。其原因在于由上述原因(1),(2),(3)引起的支承辊23的驱动不良是不规则地产生。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从驱动马达60开始动作到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前,当光敏传感器48没有检测到支承辊23被驱动回转时,显示第一通知。在光敏传感器48检测到支承辊23被驱动回转(检测到被正常地驱动回转之后)到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前,当光敏传感器48没有检测到支承辊23被驱动回转时,显示第二通知。
参照图9的流程图,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在步骤S21,驱动马达60开始动作。
在步骤S22,判断是否每隔一秒,光敏传感器48重复对支承辊23的回转进行检测。若判断光敏传感器48每隔一秒重复对支承辊23的回转进行检测(步骤S22的“是”),则进入步骤S23;若判断光敏传感器48不是每隔一秒重复对支承辊23是否被驱动回转进行检测(步骤S22的“是”),则返回步骤S21。
在步骤S23,判断从驱动马达60开始动作直到光敏传感器检测到支承辊23没有被驱动回转的时间t是否在1.2秒以内。若判断t<1.2(步骤S23的“是”),则进入步骤24;若判断t≥1.2(步骤S23的“否”),则进入步骤S25。
在步骤S24,光敏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如图8B所示,显示第一通知。
在步骤S25,光敏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如图8C所示,显示第二通知。
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对光敏传感器48检测到发生异常的原因进行划分,以向用户显示最适合的通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定影装置的安装,没有检测到支承辊23被驱动回转的情况下,能够通知用户最适合的信息。这样,当用户通过重新安装定影装置19就能够容易地解决的故障发生时,不需要特意地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能够减少图像形成装置的关机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将定影装置19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装置组件,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处理卡盒4,曝光部3,转印部13等装置组件。而且,本实施例中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式定影装置,但是,本发明还适用于采用加热器等方式的定影装置。将定影装置19的一部分(例如第二保持部20)作为装置组件在装置主体1装卸的情况也能适用本发明。并且,上述各情况都能得到相同效果。
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构成,也可使用各种构成。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0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0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通知装置进行控制的流程图,相当于图5。本实施例的控制
在步骤S31,驱动马达60开始动作。
在步骤S32,驱动马达60停止动作。从驱动马达开始动作到驱动马达停止动作之前,实行步骤S33以后的步骤。
在步骤S33,检测支承辊23是否被驱动回转。若检测结果支承辊23被正常地驱动回转(步骤S23的“是”),则继续检测支承辊23是否被驱动回转;若检测结果支承辊23没有被驱动回转(步骤S23的“否”),则进入步骤S34。
在步骤S34,判断是否C=0。若判断C=0(步骤S34的“是”),则进入步骤S35;否则(步骤S34的“否”),则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5,定影装置19没有发生安装不良,在显示/操作面板显示第二通知。
在步骤S36,可能是定影装置19的安装不良,判断是否S=1。若判断S=1(步骤S36的“是”),则可能以前用户曾解除过一次第一通知,对定影装置19进行了重新安装,因此,作为不是由于定影装置安装不良的原因,不再次显示第一通知,进入步骤S37;若判断S≠1(步骤S36的“否”),这里变量S为没有达到预定次数“1”的情况下,则可能以前用户没有解除过第一通知,没有对定影装置进行重新安装,因此,作为由于定影装置19的安装不良的原因,进入步骤S39。这里,变量S表示解除在显示和操作面板显示第一通知的次数。
在步骤S37,在变量S中输入“0”。
在步骤S38,在显示和操作面板显示第二通知(请求维修)。
在步骤S39,在显示和操作面板显示第一通知(安装不良)。
在步骤S40,确认罩是否被打开或关闭过。若确认罩被打开或关闭过(步骤S40的“是”),则进入步骤S41;若确认罩子没有被打开或关闭过(步骤S40的“否”),则进入步骤S42。
在步骤S41,在变量C中输入“1”。
在步骤S42,在变量S中加“1”计算。
在步骤S43,解除第一通知的显示。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安装了定影装置19,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支承辊23被驱动回转的情况下,当存储器中存储的解除第一通知的次数S没有达到预定次数“1”时,显示第一通知。当S达到预定次数“1”时,显示第二通知。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由定影装置的安装不良引起定影装置(支承辊23)没有被正常地驱动回转时,特意请求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当检测到安装了定影装置19,而没有检测到定影装置19的支承辊23被驱动回转时,控制对用户显示最适合的通知。由此,发生由于定影装置的安装不良引起定影装置(支承辊23)没有被正常地驱动回转时,可以避免特意请求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特别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定影装置设置在黑白图像形成装置中,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将定影装置设置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装置组件,能够自如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或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拆卸;
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驱动部,驱动所述装置组件的被驱动部动作:
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被驱动部是否动作;
通知装置,通知用户装置发生异常;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的安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当存储器中存储的发出第一通知的次数或解除所述第一通知的次数没有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敦促正确地安装所述装置组件;当所述第一通知的发出次数或所述第一通知的解除次数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敦促修理所述装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次数在执行第二通知的同时被重新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部开始动作到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前,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一通知;
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的动作,到经过所定的时间之前,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装置动作时,所述通知装置显示所述第二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第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已处于安装或拆卸状态;
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的安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的情况下,当所述存储器中没有存储第三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二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断开时,无论所述存储器中有无存储,都作为所述装置组件已处于安装或拆卸的状态而进行控制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与所述装置组件之间是否电气接通或断开,以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次数设定为一次或二次。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组件是对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或其中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磁通量产生装置,产生磁通量,以直接或间接地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
回转部件,与所述磁通量产生装置相对配置;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回转部件是否回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被检测板,与所述回转部件的回转同步地进行回转;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是对所述被检测板的回转进行光学性检测的光敏传感器。
12.一种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通知的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组件,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或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拆卸,并且,其具有被驱动部;所述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通知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装置组件是否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检测所述被驱动部是否动作;
在检测到所述装置组件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被驱动部动作的情况下,当存储器中存储的发出第一通知的次数或解除所述第一通知的次数没有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所述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敦促正确地安装所述装置组件;当所述第一通知的发出次数或所述第一通知的解除次数达到预定的次数时,所述通知装置发出第二通知,所述第二通知敦促修理所述装置组件。
CN2007101437951A 2006-08-04 2007-08-06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118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3106/06 2006-08-04
JP2006213106A JP5019420B2 (ja) 2006-08-04 2006-08-0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8409A true CN101118409A (zh) 2008-02-06
CN101118409B CN101118409B (zh) 2011-06-15

Family

ID=3905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37951A Active CN101118409B (zh) 2006-08-04 2007-08-06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30652B2 (zh)
JP (1) JP5019420B2 (zh)
CN (1) CN1011184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931A (zh) * 2008-12-16 201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100923A (zh) * 2017-06-20 2018-12-2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1478B2 (ja) * 2009-02-09 2013-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8561B2 (ja) * 2009-05-15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64411B2 (ja) * 2009-07-29 2014-04-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006B2 (ja) 2009-07-2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21905B2 (ja) * 2009-09-01 2013-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99690B2 (ja) * 2009-09-10 2013-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6005B2 (ja) 2009-09-10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9160B2 (ja) * 2009-09-10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4726A (ja) 2009-09-15 2011-03-3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4767A (ja) * 2009-09-15 2011-03-31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3264B2 (ja) * 2010-01-13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50242A (ja) 2010-01-25 2011-08-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746B2 (ja) * 2010-01-26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600276B2 (en) * 2010-01-27 2013-12-03 Ricoh Company, Limited Heat conduction unit,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45188B2 (ja) 2010-02-07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18913B2 (ja) 2010-03-04 2014-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4950B2 (ja) * 2010-03-05 2014-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6040A (ja) * 2010-03-05 2011-09-22 Ricoh Co Ltd 圧縮空気噴射による記録媒体分離を行う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0970B2 (ja) 2010-03-08 2014-10-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40405B2 (ja) * 2010-03-12 2014-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8553B2 (ja) 2010-03-12 2014-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406B2 (ja) * 2010-03-16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5223B2 (ja) 2010-06-10 2014-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圧縮空気噴射による用紙分離を行う画像形成装置
JP5556527B2 (ja) 2010-07-16 2014-07-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447221B2 (en) 2011-04-04 2013-05-21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4661A (ja) * 1989-10-31 1991-06-20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6345A (ja) * 1994-07-25 1996-02-0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回転異常検出装置
JPH0980943A (ja) 1995-09-08 1997-03-2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KR100310126B1 (ko) * 1997-06-06 2002-02-19 이토가 미찌야 감광체드럼이통합된회전형현상유니트
JP4679009B2 (ja) * 2001-09-20 2011-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12823A (ja) 2002-06-07 2004-01-15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302465B2 (ja) * 2003-08-22 2009-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73362A (ja) * 2003-12-12 2005-06-3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0963A (ja) * 2004-06-15 2006-02-02 Canon Inc 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925177B2 (en) 2004-07-21 2011-04-12 Ricoh Co, Ltd. Image fixing apparatus stably controlling a fixing tempera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728059B2 (ja) 2005-07-15 2011-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15850B2 (en) 2005-09-30 2009-04-07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931A (zh) * 2008-12-16 201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50931B (zh) * 2008-12-16 2014-04-0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100923A (zh) * 2017-06-20 2018-12-2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100923B (zh) * 2017-06-20 2021-04-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8409B (zh) 2011-06-15
US7630652B2 (en) 2009-12-08
JP2008040070A (ja) 2008-02-21
JP5019420B2 (ja) 2012-09-05
US20080310862A1 (en)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840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491917B2 (en) Fus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2193432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93140C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44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091976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EP2161627B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5617431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153938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7053345B2 (en) Heating apparatus with temperature detection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nd notifying the user that the material to be heated is wound around the induction heating element
CN101183235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22499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方法
JP2007079238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方法
US7021753B2 (en) Image heating device having excessive temperature rise prevention function
US8861985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45178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16281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2459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01622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a sheet feeding interval based on an abnormal state in which a heat absorption member remains in contact with a pressing member
JP2001228732A (ja) 加熱装置、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2754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0419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53598A (ja) 像加熱装置
JP4774330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931A (ja) 無端ベルト、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