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3235A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3235A
CN101183235A CNA2007101850889A CN200710185088A CN101183235A CN 101183235 A CN101183235 A CN 101183235A CN A2007101850889 A CNA2007101850889 A CN A2007101850889A CN 200710185088 A CN200710185088 A CN 200710185088A CN 101183235 A CN101183235 A CN 101183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evice
parts
heat
photographic fixing
opposed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50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进士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3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3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短,即使是在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定影不良等情况。其解决手段是,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对色调剂像进行加热使其熔融同时具有可挠性的环状定影部件(21),固定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21)的内周面侧、通过定影部件(21)与加压部件(31)接触并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以及在除所述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定影部件(21)的内周面相对向地固定设置,对该定影部件(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抵接部件(22)与对置部件(23)分别独立设置。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这些机器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其中设置的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架设在复数辊部件上的定影带作为定影部件的技术(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采用这样的定影带的装置,由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环状定影带)、架设并支承定影带的复数辊部件、内设于复数辊部件中一辊部件中的加热器、加压辊(加压部件)等构成。加热器通过辊部件对定影带进行加热。于是,向着形成于定影带与加压辊之间的夹持部传送的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像在夹持部受加热加压而定影于记录介质上。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等公开了一种加热时间短的请求服务(on demand)方式的定影装置。
请求服务方式的定影装置由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薄膜(环形薄膜)、加压辊(加压部件)、陶瓷加热器等的加热器等构成。加热器设置于定影薄膜的内部,通过定影薄膜与加压辊接触,形成夹持部,同时对定影薄膜进行加热。于是,向夹持部传送的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在夹持部受到加热和加压被定影于记录介质上。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9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6656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等的定影装置与使用定影辊的装置相比,更加适合装置的高速化。但是,加热(warm up)时间(达到能够打印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和初次打印时间(接受打印请求之后经过打印准备到进行打印动作、打印纸排出为止的时间)的缩短有限。
对此,专利文献2等的定影装置能够借助于低热容量化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同时也能够使装置小型化。然而,这样的定影装置只对定影薄膜的夹持部进行局部加热,定影薄膜的其他部份未得到充分加热。为此,由于定影薄膜的回转,在夹持部的入口侧定影薄膜形成最冷的状态,存在容易发生定影不良的问题。由于在使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定影薄膜回转变快,夹持部以外的地方的位置上的定影薄膜的放热变多,这样的问题成了特别不能够忽视的问题。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有人提出这样的对策:与定影带、定影薄膜等环状定影部件的内周面相对地设置管状的金属导热体,对金属导热体直接或间接进行加热,从而充分而且均匀地对整个定影部件进行加热。
但是,在此场合,管状金属导热体有可能因在夹持部受到的来自加压部件的加压力而挠曲。特别是,为了提高定影部件的加热效率有必要管状金属导热体做成薄壁管,由此,发生这样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金属导热体一旦挠曲,则在该位置上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发生强烈摩擦。因此,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发生局部磨损,缩短定影部件的使用寿命;或者,驱动定影部件时的驱动转矩增加,导致定影部件发生滑动,记录介质会卡在夹持部。
又,金属导热体一旦发生挠曲,对位于与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加压部件的接触面积减少,该位置的夹持部宽度变得比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夹持部宽度小。在这样的状态下,在中央部与两端部提供给记录介质的热量不同,输出图像的中央部容易发生冷粘附(cold offset),而在两端部容易发生热粘附。再有,输出图像的中央部与两端部的光泽度之差变大,输出光泽度偏差变大的异常图像。另外,在上述夹持部宽度的偏差极大的情况下,不仅对输出图像有影响,而且在记录介质上也可能发生褶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存在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可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是在使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定影不良等不理想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1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具有:对色调剂像进行加热使其熔融的同时具有可挠性的环状定影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面侧、通过该定影部件抵接加压部件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以及在除所述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面相对向而固定设置、对该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对置部件分别设置。
又,本发明的第2项所述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项中,所述抵接部件由其刚性较形成所述对置部件的材料大的材料形成。
又,本发明的第3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或2项中,所述抵接部件的厚度形成较所述对置部件的厚度大。
又,本发明的第4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3项的任一项中,将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对置部件保持间隔设置。
又,本发明的第5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4项中,在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对置部件之间设置绝热部件。
又,本发明的第6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5项中的任一项中,在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设置绝热部件。
又,本发明的第7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6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对置部件利用热源的热辐射进行加热。
又,本发明的第8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6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对置部件借助于电磁感应进行加热。
又,本发明的第9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6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对置部件利用电阻发热体发生的热量进行加热。
又,本发明的第10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6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对置部件采用电阻发热体。
又,本发明的第11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9或10项中,所述电阻发热体为多个电阻发热体,设置为使得所述定影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发热分布可变。
又,本发明的第12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9~11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电阻发热体是具有所定的居里点的加热器。
又,本发明的第13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12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所述定影部件采用定影带或定影薄膜。
又,本发明的第14项的定影装置,是在所述本发明第1~13项中的任一项中,所述对置部件采用金属导热体。
又,本发明的第15项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本发明的第1~14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本发明分别设置通过定影部件抵接加压部件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以及在除了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上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置,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以此,可提供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在使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定影不良等不理想的情况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在宽度方向上看图2的定影装置的图。
图4表示抵接部件挠曲的状态。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置主体)
20定影装置
21定影带(定影部件)
22抵接部件
23对置部件
25加热器(热源)
27、28绝热部件
31加压辊(加压部件)
40温度传感器
50感应加热部
60电阻发热体
P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各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份标以相同的符号,并且适当简化乃至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形态1
在图1~图4,对本发明实施形态1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用图1对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中,1表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机的装置主体,2表示将原稿D的图像信息以光学方式读入的原稿读入部,3表示使以原稿读入部2读入的图像信息为依据的曝光光线L照射到感光鼓5上的曝光部,4表示在感光鼓5上形成色调剂像(图像)的成像部,7表示将在感光鼓5上形成的色调剂像转印于记录介质P上的转印部,10表示将设定的原稿D传送到原稿读入部2的原稿传送部,12~14表示收纳有转印纸等记录介质P的供纸部,20表示对记录介质P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21表示作为设置于定影装置20上的定影部件的定影带,31表示作为设置于定影装置20上的加压部件的加压辊。
下面,参照图1对图像形成装置的通常的图像形成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原稿D由原稿传送部10的传送辊从原稿台沿图中的箭头方向传送,通过原稿读入部2。这时,原稿读入部2以光学方法读取通过其上方的原稿D的图像信息。
然后,由原稿读入部2读取的光学图像信息被变换为电信号,然后被发送到曝光部3(写入部)。接着,从曝光部3向成像部4的感光鼓5上发射以该电信号的图像信息为依据的激光等曝光光线L。
另一方面,在成像部4中,感光鼓5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经过所定的成像工序(充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在感光鼓5上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色调剂像)。
其后,感光鼓5上形成的图像由转印部7转印至由定位辊传送的记录介质P上。
另一方面,被传送到转印部7的记录介质P如下所述动作。
首先,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的多个供纸部12、13、14中自动或手动选择一个供纸部(假设选择例如最上段的供纸部12)。
然后,收纳于供纸部12的记录介质P的最上方的一张被送往传送路径K的位置上。
其后,记录介质P经过传送路径K到达定位辊的位置。然后,为了与感光鼓5上形成的图像对位,将到达定位辊的记录介质P在合适时间向转印部7传送。
转印工序后的记录介质P在通过转印部7的位置之后,经过传送路径到达定影装置20。到达定影装置20的记录介质P被送入定影带21与加压辊31之间,通过从定影带21接受的热和来自于两个部件21、31的压力实现图像的定影。图像定影后的记录介质P从定影带21和加压辊31之间(就是夹持部)被送出之后,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排出。
这样就完成了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工序。
下面,利用图2~图4,对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的定影装置20的结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定影装置20的结构图,图3是在宽度方向上看定影装置20的图。
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20由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21、抵接部件22、对置部件23、作为热源的加热器25、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31、温度传感器40、导向板35、37等构成。
这里,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21是具有挠性的环状带,沿图2的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定影带21是在基体材料上依序叠层形成弹性层、脱模层,其总体厚度设定为1mm以下。
定影带21的基体层层厚30~50μm,由镍、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和聚酰亚胺等的树脂材料形成。
定影带21的弹性层层厚100~300μm,由硅酮橡胶、泡沫硅酮橡胶、氟橡胶等橡胶材料形成。通过设置弹性层,不会形成夹持部上的定影带21表面的微小凹凸,能够向记录介质P上的色调剂像T进行均匀传热,能够抑制柚皮图像疵点的发生。
定影带21的脱模层层厚10~50μm,由PFA(四氟乙烯过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树脂)、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PES(聚醚砜)等材料形成。通过设置脱模层保证对色调剂T(色调剂像)的脱模性(剥离性)。
而且,定影带21的直径设定为15~120mm。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定影带21的直径设定为30mm。
在定影带21的内部(内周面一侧),固定设置加热器25(热源)、抵接部件22、对置部件23等。定影带21受到抵接部件22的按压,在与加压辊31之间形成夹持部。
抵接部件22固定于定影带21的内周面一侧,通过定影带21与加压辊31抵接形成夹持部。参照图3,抵接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通过支持部件41支持固定于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
参照图2,抵接部件22形成为,使与加压辊31对置的面与加压辊31有相仿的曲率。这样,由于记录介质P从夹持部被传送出时保持与加压辊31相近的曲率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定影工序之后的记录介质P吸附在定影带21上不能够分离的情况发生。
形成抵接部件22的材料最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材料,以使其即使受到加压辊31施加的压力时也不会发生大挠曲。而且,抵接部件22的滑动接触面最好是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构成,以便在抵接部件22与定影带21作滑动接触时,也能减少定影带21的磨损。
作为热源的加热器25采用卤素加热器或碳加热器,其两端部通过支持部件41固定在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可参照图3)。另外,借助由装置主体1的电源部控制输出的加热器25的辐射热,对所述对置部件23进行加热。再有,利用对置部件23对除了夹持部的位置以外的整个定影带21进行加热,从加热的定影带21的表面向记录介质P上的色调剂像T加热。根据由与定影带21表面对置的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40对定影带表面温度的检测结果进行加热器25的输出控制。又,可以利用这样的加热器25的输出控制,将定影带21的温度(定影温度)设定在所希望的温度。
参照图2,对置部件23固定设置,以在除了夹持部的位置上,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对向而置,利用加热器25的辐射热加热,以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传递热)。对置部件23的材料可以采用铝、铁、不锈钢等金属导热体(具有热传导性的金属)。参照图3,对置部件23通过支持部件41将其宽度方向两端部支持固定于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
定影带与对置部件之间的间隙(δ)最好是0mm以上,1mm以下(0mm<δ≤1mm)。由此,可以抑制因对置部件23与定影带21的滑动接触而造成定影带21磨损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同时能够抑制因对置部件23与定影带21距离过远而导致加热效率下降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再有,通过将对置部件23靠近定影带21设置,将具有挠性的定影带21的圆形姿势维持在某种程度上,由此,能够减小因定影带21的变形造成的劣化、破损。
这样,本实施形态1的定影装置20,由于能够用比较简易的结构高效率地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因此能够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在这里,本实施形态1中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对定影带23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分别设置。也就是说,抵接部件22与对象部件23分别形成。
这样,由于能够利用对置部件23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几乎对定影带整体进行加热,而不是仅对定影带21的一部分进行局部加热,所以即使是在使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定影带21充分进行加热,能够抑制定影不良的情况发生。
再有,即使在为提高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而将对置部件23薄壁化的情况下,也由于将对置部件23与受加压辊31加压的抵接部件22分开设置,因此可以抑制对置部件23挠曲对定影带21的内周面强烈摩擦的不良情况、对置部件23挠曲增加定影带21的驱动转矩的不良情况等的发生。即,参照图4,虽然抵接部件22受到来自加压辊23的加压力而挠曲(由于如图4中箭头所示施加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加压力造成宽度方向中央部大的挠曲),但是对置部件23上不发生挠曲。
在本实施形态中,参照图2,将抵接部件22与对置部件23间隔距离设置,也就是说,使抵接部件22与对置部件23不接触,在两个部件22、23之间设置充分的间隙。
这样,可以使两个部件22、23之间的空气层作为绝热部件起作用,能够抑制对置部件23的热量向抵接部件22传递而降低对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即,传递至抵接部件22的这部份热量传递至定影带21,由此能够利用对置部件23而使得定影带21的几乎全部区域(除了夹持部以外的区域)被有效地加热。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1中,形成对置部件23积极地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而抵接部件22并不积极地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构成。因此,定影带21利用对置部件23而被充分地加热直达夹持部,达到能够进行定影的温度。另一方面,在夹持部由于没有积极的供热,定影带21的热量被提供给记录介质P上的未定影图像(使用于使色调剂熔化、定影的能量),定影带21的温度下降。这时,处于定影带21与图像面的边界的温度低于定影温度的状态,记录介质P在这个状态下从夹持部被送出。因此,记录介质P能够在色调剂的粘着力低下的状态下从定影带21上很好地分离。也就是说,由于形成抵接部件22不积极地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从夹持部送出的记录介质P的分离性能。
参照图2,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31,其直径为30mm,在中空结构的芯棒32上形成弹性层33的加压辊。加压辊31的弹性层33用氟橡胶、硅酮橡胶、泡沫硅酮橡胶等形成。又,也可以在弹性层33的表层设置由PFA、PTFE等构成的薄壁的脱模层。加压辊31压接于定影带21,在双方的部件之间形成所希望的全部。又,参照图3,在加压辊31上设置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45,驱动加压辊31沿图2中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回转。又,加压辊3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通过轴承42旋转自如地支持于定影部件20的侧板43。也可在加压辊31的内部设置卤素加热器等热源。
在本实施形态1中,定影带21的直径做成与加压辊31的直径相等,但是也可以将定影带21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加压辊31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夹持部的定影带21的曲率小于加压辊31的曲率,因此,从夹持部送出的记录介质P容易从定影带21上分离。
又,在定影带21与加压辊23的抵接部(夹持部)的入口侧,配置有引导向夹持部传送的记录介质P的导向板35(入口导向板)。夹持部的出口侧配置引导从夹持部传送出的记录介质P的导向板37(出口导向板)。两个导向板35、37都固定设置于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
最后,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定影装置20的动作进行简单说明。
装置主体的电源开关一旦接通,就对加热器25提供电力,同时驱动加压辊31使其开始按图2中箭头方向旋转。由于与加压辊31的摩擦力的作用,定影带21也被驱动沿图2箭头方向作从动旋转。
其后,从供纸部12~14传送记录介质P,在成像部4,记录介质P上载置未定影图像。载置未定影图像T(色调剂像)的记录介质P在导向板35的引导下,边被向着图2的箭头Y10的方向传送,边被送入保持压接状态下的定影带21和加压辊31的夹持部。
然后,利用被对置部件23(加热器25)加热的定影带21的加热和抵接部件22(定影带21)以及加压辊31的挤压力,将色调剂像T定影于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其后,从夹持部送出的记录介质P沿箭头Y11的方向被传送。
如上所说明,在本实施形态1中,将通过定影带21(定影部件)抵接加压辊31(加压部件)形成的抵接部件22,和在除了夹持部之外的位置与对置部件的内周面对向而置,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分别设置。借助于此,可以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在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影不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对使用加压辊31作为加压部件的定影装置使用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对使用加压带和加压垫作为加压部件和定影装置。而且在该场合,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形态1相同的效果。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多层结构的定影带21作为定影部件,但是也可以使用由聚酰亚胺、聚酰胺、氟树脂、金属等构成的环状的定影薄膜作为定影部件。而且在该场合,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形态1相同的效果。
又,在本实施形态1中,可以对抵接部件22的对置面(与加热器的对置面)施以镜面加工或设置绝热部件。在该场合,由于从加热器25流向抵接部件22的热量(对抵接部件22进行加热的热量)被用于对置部件23的加热,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影带21(对置部件23)的加热效率。
实施形态2
下面,利用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形态2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是相当于上述实施形态1中的图2的图。本实施形态2的定影装置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不同之处在于:抵接部件22的形状采用大致为长方体的形状,在抵接部件22与定影部件21之间设置绝热部件27。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形态2中的定影装置20,也如同上述实施形态1的定影部件,由定影带21(定影部件)、抵接部件22、对置部件23、加热器25(热源)、加压辊31(加压部件)等构成。
这里,本实施形态2的抵接部件22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抵接部件有所不同,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即,抵接部件22的对置面(与加压辊31相对的面)形成为平面形状。因此,夹持部的形状与记录介质P的图像面大致平行,定影带21与记录介质P的紧贴性得到提高,从而定影性能得到提高。且,由于夹持部的出口侧的定影带21的曲率大,所以从夹持部送出的记录介质P容易从定影带21上分离。
又,本实施形态2的抵接部件22形成为其厚度(与加压辊31和加热器25相对的方向的厚度)大于对置部件23的厚度(与加热器25相对的方向的厚度)大的结构。由此,可以将为形成夹持部而要求强度(厚壁化)的抵接部件22与为提高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而要求低热容量化(薄壁化)的对置部件23分开形成。
还有,为了得到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形成抵接部件22的材料可以选择其刚性比较形成对置部件23的材料刚性更高的材料。也就是说,为了形成夹持部而要求强度的抵接部件22用刚性高的材料形成,为了提高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而要求低热容量化的对置部件23采用热传导性能优良的材料形成。例如用铝形成对置部件23,用不锈钢或铁形成抵接部件22。在该情况下,即使是抵接部件22与对置部件23以相同的厚度形成也能够得到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又,在本实施形态2中,如图5所示,在抵接部件22和定影带21之间设置绝热部件27。绝热部件27的材料可以采用泡沫硅或耐热毛毡等材料。
这样,可以抑制在夹持部定影带21的热量传递到抵接部件22而导致定影带21温度下降,抑制定影不良的情况发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2中,也与上述实施形态1一样,分别设置通过定影带21(定影部件)与加压辊31(加压部件)抵接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和在除了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相对置,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这样能够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是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影不良等不理想的情况发生。
实施形态3
下面用图6对本发明实施形态3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实施形态3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相当于上述实施形态2的图5。本实施形态3的定影装置与上述实施形态2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置部件23利用电磁感应加热,且在抵接部件22与对置部件23之间设置绝热材料。
如图6所示,本实施形态3的定影装置20也与上述实施形态2的定影装置一样,由定影带21(定影部件)、抵接部件22、对置部件23、加压辊31(加压部件)等构成。
在这里,本实施形态3的定影装置20设置感应加热部50。而且本实施形态3的对置部件23与利用热源25的辐射热加热的上述实施形态2的对置部件不同,利用感应加热部50产生的电磁感应进行加热。
感应加热部50由励磁线圈、芯部、线圈导槽等构成。励磁线圈覆盖着定影带21的一部分,是将细线集束的绞合线在宽度方向(图6的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励磁线圈。线圈导槽由耐热性高的树脂材料等构成,支持励磁线圈和芯部。芯部是由铁氧体等强磁性体(磁导率为1000~3000左右)构成的半圆筒状部件,为了向对置部件23形成效率良好的磁通,设置中心芯部和边缘芯部。芯部与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励磁线圈相对设置。
这样构成的定影装置20如下所述动作。
定影装置21一旦受到沿图2中箭头方向的旋转驱动,定影带21在与感应加热部50相对的位置上受到加热。详细地说,在励磁线圈中流过高频交流电,这样,在对置部件23的周围,磁力线在两个方向上交替切换形成。这时,在对置部件23表面形成电流的涡流,由于对置部件23本身的电阻而发生焦耳热。由该焦耳热对所述对置部件23进行电磁感应加热,进而再由被加热的对置部件23对定影带22进行加热。
还有,为了有效地对所述对置部件23进行电磁感应加热,最好是使感应加热部50构成与对置部件23的圆周方向整个区域对向而置的结构。又,对置部件23的材料可以采用镍、不锈钢、铁、铜、钴、铬、铝、金、铂、银、锡、钯以及由这些金属中的多种金属组成的合金等。
又,在本实施形态3中,如图6所示,在抵接部件22与对置部件23之间设置隔热部件28。隔热部件28的材料可以使用泡沫硅或耐热毡等。这样可以抑制对置部件23的热量传递到抵接部件22,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降低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即,由于传递到抵接部件22的这部分热量集中传递到定影带21,因此能够利用对置部件23对定影带21的几乎全部区域(除了夹持部以外的区域)进行有效地加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3中也与上述各实施形态一样,将通过定影带21(定影部件)抵接于加压辊31(加压部件)而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与在除了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而置、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分开设置。这样,能够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是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影不良等不理想的情况的发生。
实施形态4
下面,用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实施形态4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相当于上述实施形态2的图5。本实施形态4的定影装置在对置部件23利用电阻发热体60进行加热这一点上不同于上述实施形态2。
如图7所示,本实施形态4的定影部件20也与上述实施形态2的定影装置一样由定影带21(定影部件)、抵接部件22、对置部件23、加压辊31(加压部件)、温度传感器40等构成。
这里,本实施形态4的定影装置20在定影带21的内圆周面一侧设置电阻发热体60。而且,不同于利用热源25的辐射热进行加热的上述实施形态2,本实施形态4的对置部件23利用电阻发热体60进行加热。
这里,电阻发热体60是陶瓷发热体等面状发热体,在其两端部连接电源部(未图示)。于是,一旦对电阻发热体60通电流,电阻发热体60本身的电阻导致电阻发热体60升温,加热与其抵接的对置部件23。再由被加热的对置部件23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
这样,使用电阻发热体60作为加热对置部件23的加热源,能够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形态4中,电阻发热体60不是设置在夹持部的出口近旁,而是设置在夹持部的入口近旁。这样能够在定影带21表面到达夹持部之前有效地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
这里,电阻发热体60最好设置为使定影带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图7的纸面的方向)的发热分布可以改变的多个发热体。具体地说,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和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设置电阻发热体60。
而且,通常,启动所有的电阻发热体60,对定影带21(对置部件23)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进行加热。而在宽度方向尺寸比较小的记录媒体P(小尺寸纸)通过时,仅启动设置于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电阻发热体60,仅对定影带21(对置部件2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进行加热。这样,即使是在小尺寸纸张连续通过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影带21(对置部件2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过度升温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又,电阻发热体60最好是具有所定的居里点(电阻发热体的电阻值急剧变化,无法进一步升温的温度)。而且在电阻发热体60的温度尚未达到居里点时(通常的时点),一旦电阻发热体60有电流流入,则电阻发热体60升温,定影带21(对置部件23)升温到所定的温度。而在发热体60的温度达到居里点时,电阻发热体60的电阻值急剧变大,电阻发热体60上没有电流流入,随着电阻发热体60的发热停止,定影带21(对置部件23)的过度升温得到抑制。这样,即使是连续通过小尺寸纸等情况下,也能够对定影带21(对置部件23)的局部性过度升温进行简单的抑制。还有,电阻发热体60的居里点最好是设定为输出图像上不发生热偏差变形的最大温度(例如180℃)。
如上所说明,在本实施形态4中,也如同上述各实施形态,分别设置通过定影带(定影部件)抵接加压辊31(加压部件)而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和在除了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而置、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由此,能够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是在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影不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实施形态5
下面,用图8对本发明实施形态5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表示实施形态5的定影装置的结构图,相当于上述实施形态4的图7。本实施形态4的定影装置与对置部件23的一部分与电阻发热体60抵接的上述实施形态4的定影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对置部件23的圆周方向整个区域与电阻发热体60抵接。
如图8所示,本实施形态5的定影装置20也与上述实施形态4的定影装置一样,由定影带21(定影部件)、抵接部件22、对置部件23、加压辊31(加压部件)、电阻发热体60等构成。
在这里,本实施形态5的电阻发热体60与对置部件23的整个内周面抵接设置。借助于此,可以在圆周方向的整个区域对对置部件23均匀地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电阻发热体60被用为对对置部件23进行加热的加热源,但是也可将对置部件23本身用作电阻发热体。即,可以将对置部件23本身作为加热源。而且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形态5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说明,在本实施形态5中,也如同上述各实施形态,分别设置通过定影带21(定影部件)抵接加压辊31(加压部件)抵接而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和在除了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而置、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借助于此,能够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是在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影不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实施形态6
下面,用图9对本发明实施形态6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表示实施形态6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图。不同于实施形态1的定影装置是用于设置在单色图像形成装置上,本实施形态6的定影装置设置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上。
如图9所示,本实施形态6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列型彩色打印机。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的上方的色调剂瓶收纳部10中,可装卸自如(替换自如)地设置有与各色(黄、品红、青、黑)对应的四个色调剂瓶102Y、102M、102C、102K。
在色调剂瓶收纳部101的下方配设中间转印单元85。与该中间转印单元85的中间转印带78相对地并设与各颜色(黄、品红、青、黑)对应的成像部4Y、4M、4C、4K。
各成像部4Y、4M、4C、4K上分别配设感光鼓5Y、5M、5C、5K。又在各感光鼓5Y、5M、5C、5K的周围分别配设充电部75、显影部76、清洁部77、消电部(未图示)等。然后,在各感光鼓5Y、5M、5C、5K上实施成像工艺(充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清洁工序),在各感光鼓5Y、5M、5C、5K上形成各色图像。
感光鼓5Y、5M、5C、5K由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沿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于是,在充电部75的位置上感光鼓5Y、5M、5C、5K的表面均匀带电(充电工序)。
其后,感光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发射自曝光部3的激光L的照射位置,在该位置由曝光扫描形成与各颜色对应的静电潜像(曝光工序)。
其后,感光鼓5Y、5M、5C、5K的表面达到与显影装置76相对的位置,在该位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各色的色调剂像(显影工序)。
其后,感光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与中间转印带78和第一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相对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感光鼓5Y、5M、5C、5K上的色调剂像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78上(1次转印工序)。这时,感光鼓5Y、5M、5C、5K上残存未转印的色调剂。
其后,感光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与清洁部77相对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残存于感光鼓5Y、5M、5C、5K上的未转印色调剂被清洁部77的清洁刮板机械回收(清洁工序)。
最后,感光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与未图示的消电部相对的位置,在该位置去除感光鼓5Y、5M、5C、5K上的残留电位。
这样,在感光鼓5Y、5M、5C、5K上进行的一连串的成像工艺结束。
其后,经过显影工序在感光鼓上形成的各色色调剂像在中间转印带78上重叠转印。这样就在中间转印带78上形成彩色图像。
在这里,中间转印单元85由中间转印带78、四个1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2次转印支持辊82、清洁支持辊83、张紧辊84、中间转印清洁部80等构成。中间转印带78利用3个辊82~84张紧、支持,同时借助于1个辊82的旋转驱动使其按图9箭头方向作环状移动。
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分别与感光鼓5Y、5M、5C、5K夹持中间转印带78,形成1次转印夹持部。然后在1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上施加与色调剂的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然后,中间转印带78沿箭头方向行走,依序通过各1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的1次转印夹持部。这样,感光鼓5Y、5M、5C、5K上的各色的色调剂像就被重叠1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78上。
其后,各色的色调剂像重叠转印的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与2次转印辊89对置的位置。在该位置上,2次转印支持辊82与2次转印辊89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78,形成2次转印夹持部。然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8上的四色的色调剂像被转印到被传送到该2次转印夹持部的位置上的记录媒体P上。这时,在中间转印带78上残存未被转印到记录媒体P上的未转印色调剂。
其后,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中间转印清洁部80的位置。于是,在该位置上,中间转印带78上的未转印色调剂得到回收。
这样,结束在中间转印带78上进行的一连串的转印工艺。
这里,被传送到2次转印夹持部的位置上的记录媒体P是从装置主体1下方配设的供纸部12,经由供纸辊97和保护辊对98等传送的记录媒体。
详细地说,供纸部12中收纳有多张重叠的转印纸等记录媒体P。当供纸辊97被驱动沿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最上方的记录媒体P便被传送至一对定位辊98的辊间。
向定位辊98传送的记录媒体在定位辊98的辊夹持部的位置上暂时停止。然后,与中间转印带78上的彩色图像对合,驱动定位辊98旋转,将记录媒体P向2次转印夹持部传送。由此,将所希望的彩色图像转印在记录媒体P上。
其后,在2次转印夹持部的位置转印彩色图像的记录媒体P被传送到定影部20的位置。然后,在该位置上,转印在表面上的彩色图像通过定影带21和加压辊31产生的热和压力被定影在记录媒体P上。
这里,本实施形态6的定影装置20的构成如同上述实施形态1的定影装置,并作同样动作。即,本实施形态6的定影装置20也和上述实施形态1的定影装置一样,分别设置通过定影带21与加压辊31抵接、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以及在除了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而置、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
其后,记录媒体P经过排纸辊对99的辊之间被排出装置外。由排出辊对99排出装置外的已转印的P,作为输出图像依序被暂时存储于存储部100。至此,图像形成装置的一连串图像形成工艺结束。
如上所述,如同上述各实施形态,在本实施形态6中,分别设置通过定影带21(定影部件)与加压辊31(加压部件)抵接、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22、以及在除了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而置、对定影带21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23。由此,能够缩短加热时间和初次打印时间,即使是在装置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定影不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揭示的以外,上述各实施形态可作适当变更,这是显而易见的。又,上述各结构部件的数目、位置、形状等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所述,可以选用适于实施本发明的合适的数目、位置、形状等。

Claims (15)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定影装置具有:
对色调剂像进行加热使其熔融的同时具有可挠性的环状定影部件;
固定设置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面侧、通过该定影部件抵接加压部件形成夹持部的抵接部件;
在除所述夹持部以外的位置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固定设置、对该定影部件进行加热的对置部件;
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对置部件分别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由其刚性较形成所述对置部件的材料刚性大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形成为使其厚度较所述对置部件的厚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对置部件保持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对置部件之间设置绝热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之间设置绝热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部件利用热源的热辐射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部件借助于电磁感应进行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部件利用电阻发热体发生的热量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部件是电阻发热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体为多个电阻发热体,设置为使得所述定影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发热分布可变。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体具有所定的居里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定影部件是定影带或定影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部件是金属导热体。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A2007101850889A 2006-11-14 2007-11-08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1832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7954/06 2006-11-14
JP2006307954 2006-11-14
JP125208/07 2007-05-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3235A true CN101183235A (zh) 2008-05-21

Family

ID=39448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850889A Pending CN101183235A (zh) 2006-11-14 2007-11-08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46010A (zh)
CN (1) CN10118323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663A (zh) * 2009-09-03 2011-04-13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3543A (zh) * 2009-09-10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47585A (zh) * 2010-02-07 2011-08-10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45A (zh) * 2010-11-12 2012-05-23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40836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2759875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23224A (zh) * 2013-08-28 2015-03-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0842B2 (ja) * 2008-10-14 2013-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8561B2 (ja) 2009-05-15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006B2 (ja) 2009-07-2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2455B2 (ja) 2009-09-03 2014-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10886B2 (ja) * 2009-09-08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1608B2 (ja) * 2009-09-10 201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2605B2 (ja) 2009-10-09 2014-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32977B2 (ja) 2009-11-30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30160B2 (ja) * 2009-12-01 2014-06-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617259B2 (ja) * 2010-01-27 2014-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伝導体とこれを有する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9936B2 (ja) 2010-03-03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4950B2 (ja) 2010-03-05 2014-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1162B2 (ja) * 2010-11-12 2014-10-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6835B2 (ja) 2010-12-14 2015-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2410B2 (ja) 2011-01-11 2014-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0453B2 (ja) 2011-05-09 2015-09-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71117A (ja) * 2012-02-20 2013-09-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67477A (ja) * 2018-10-22 2020-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7946A (ja) * 2001-10-01 2003-04-11 Takao Kawamura 定着用ヒート・プレート、定着用半円形発熱部材、及び、ベルト式定着装置
JP2003287969A (ja) * 2002-03-28 2003-10-10 Minolta Co Ltd ベルト式定着装置
JP200328797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Minolta Co Ltd ベルト式定着装置
JP2006113179A (ja) * 2004-10-13 2006-04-2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の加熱体、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663A (zh) * 2009-09-03 2011-04-13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12663B (zh) * 2009-09-03 2014-12-10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3543A (zh) * 2009-09-10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3543B (zh) * 2009-09-10 2013-09-04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47585A (zh) * 2010-02-07 2011-08-10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310733B2 (en) 2010-02-07 2016-04-12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2147585B (zh) * 2010-02-07 2014-07-0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953993B2 (en) 2010-11-12 2015-02-10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2467045A (zh) * 2010-11-12 2012-05-23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40836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2540836B (zh) * 2010-12-24 2015-04-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US8938192B2 (en) 2011-04-28 2015-01-20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having pipe hea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ixing device
CN102759875B (zh) * 2011-04-28 2015-09-02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59875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23224A (zh) * 2013-08-28 2015-03-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23224B (zh) * 2013-08-28 2017-04-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46010A (ja) 200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3140C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83235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3544B (zh) 定影装置和采用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02193432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09293B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116670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193438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086159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ixing device
CN102023543B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44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12663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3634679B2 (ja) 加熱装置
CN101989060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63033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08262B (zh)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2147585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6597888B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holding a driving members for belt outside nip portion
CN102004427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03350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376722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391762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8045161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98895A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25759A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1494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