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7390B - 带状织物结构体以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带状织物结构体以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7390B
CN101107390B CN2006800030481A CN200680003048A CN101107390B CN 101107390 B CN101107390 B CN 101107390B CN 2006800030481 A CN2006800030481 A CN 2006800030481A CN 200680003048 A CN200680003048 A CN 200680003048A CN 101107390 B CN101107390 B CN 101107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synthetic fiber
hot melt
melt propert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30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7390A (zh
Inventor
原义智
上田秀夫
齐藤雅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b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e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bo Ltd filed Critical Kaneb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6/30289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8816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107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7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7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73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40Yarns in which fibres are united by adhesives; Impregnated yarns or threads
    • D02G3/402Yarns in which fibres are united by adhesives; Impregnated yarns or threads the adhesive being one component of the yarn, i.e. thermoplastic yar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005Woven fabrics for safety bel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094Bel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87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adhesive; fusibl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4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41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thermoplastic; thermose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28Shrinkable or shrunk [e.g., due to heat, solvent, volatile agent, restraint removal, etc.]
    • Y10T428/1331Single layer [continuous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52Polymer or resin containing [i.e., natural or synthetic]
    • Y10T428/1362Textile, fabric, cloth, or pile containing [e.g., web, net, woven, knitted, mesh, nonwoven, matted,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带状的织物结构体使用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和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织造而成,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纤维表面包含软化点比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低30℃以上的热熔融成分,其中在构成上述织物结构体的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上述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由此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彼此或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相互熔融固定。根据该织物结构体能够高效地生产座椅带用带材等带状织物结构体,即使反复使用,其经长时间也可维持纬向的刚性而难以扭曲,而且由于柔软性而容易操作。

Description

带状织物结构体以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软且不易扭曲、生产性优异的带状织物结构体。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于衣料或提包等的带绳、或医疗用的牵引带、腰痛带、座椅带、输送用带等,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具有与目的对应的规定宽度的带状的织物结构体。对于这样的带状织物结构体,根据其用途也要求具备一定的强度及柔软性,以及要求具备在宽度方向不发生扭曲的特性。另外,在作为座椅带用带材使用的场合,尤其要求穿着时的舒适性、相对于收紧器的收纳及取出的容易性等。
因而,为了应对这些要求,尤其是关于座椅带用带材,提出了众多方案。例如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即,作为构成座椅带用带材的纬纱,通过使用单丝,使座椅带用带材的纬向(宽度方向)的刚性提高,防止由滑导器进行拉出时或卷入时带材扭曲,使相对于收紧器的收纳性提高(参照专利文献1~3)。
另外,在纬纱中使用混织及交织有两种单纱纤度不同的复丝纱的纱线,使得纬向的刚性得到提高(参照专利文献4),或者,对纬纱赋予热硬化性树脂(参照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107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908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4143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6416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55-116831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座椅带用带材基本上由针织机织造,纬纱以弯曲状态同时打入两根。但由于单丝的刚性高且弯曲性 差,所以,若作为纬纱打入上述单丝的话,则单丝在带材的耳部端部发生弯曲之际,容易发生纱切现象,因而,存在织造频繁中断导致生产效率恶化的问题。另外,即使不发生纱切,也会由于单丝在带材的耳部端面上突出若干量、而使得在作为座椅带穿着时穿用感差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4混织使用单纱纤度大的复丝和单纱纤度小的复丝,但难以均匀地进行上述混织,存在工序复杂且生产性差的问题。因而,也考虑减小单纱纤度来使生产性提高,但对于单纱纤度减小后的复丝来说,提高纬向刚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并且,上述专利文献5由于在使用带材过程中热硬化性树脂剥离而脱落,所以存在长期使用后纬向的刚性急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生产出这样的座椅带用带材等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技术,即,该带状织物结构体即使反复使用,经长期也可维持纬向刚性而不易扭曲、而且柔软且易操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带状织物结构体,其使用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和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织造而成,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纤维表面包含软化点比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低30℃以上的热熔融成分,其中,在构成上述织物结构体的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上述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由此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彼此或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相互熔融固定。
另外,尤其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二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相对于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总量含有5重量%以上;作为第三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在纤维表面露出15%以上;作为第四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包括500~3000dtex的聚酯复丝,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为120~220℃。
另外,尤其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五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酯作为鞘成分而均聚酯作为芯成分的芯鞘型聚酯复丝,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均聚酯复丝;作为第六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且热水收缩率(BWS)为10~40%的聚酯复丝;作为第七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且最大热收缩应力为0.1~1.0cN/dtex的聚酯复丝。另外,作为第八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干热热收缩应力为0.1~1.0cN/dtex的聚酯复丝。
另外,尤其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九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使用针织机织造而成。
并且,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一种带状织物结构体的制法,用于制造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其中,使用针织机,在纬纱的至少一部分织入作为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250~1500dtex的聚酯长丝;作为第十一方面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制法,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单纱纤度为3~25dtex。
即,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在纬纱的至少一部分采用热熔融性合成纤维,通过热处理使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彼此或者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熔融固定,在经纬方向没有偏移。因此,在纬向(宽度方向)不易发生扭曲,使用性良好。而且,可由上述纤维彼此的熔融固定防止织物结构体的扭曲,无需提高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本身的刚性,因而比较柔软,在作为座椅带用带材使用等场合,能够获得优异的穿用感。另外,卷曲及拉出时的操作顺畅,使用性良好。而且,作为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能够使用弯曲性优异的复丝,因而,将其作为纬纱以针织机进行织造时,即使以高速打入也没有障碍,具有生产性高的优点。
另外,在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中,尤其是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相对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总量含有5重量%以上,充分形成了纤维彼此的熔融固定,能够获得优异的防扭曲效果。
另外,特别是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在纤维表面露出15%以上,充分形成了纤维彼此的熔融固定,能够获得优异的防扭曲效果。
并且,尤其是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包括500~3000dtex的聚酯复丝,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为120~220℃,故能够获得特别优异的防扭曲效果以及柔软性。
另外,尤其是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将共聚酯作为鞘成分而将均聚酯作为芯成分的芯鞘型聚酯复丝,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均聚酯复丝;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且热水收缩率(BWS)为10~40%的聚酯复丝;或者,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且最大热收缩应力为0.1~1.0cN/dtex的聚酯复丝,故而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防扭曲效果以及柔软性。
另外,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干热热收缩应力为0.1~1.0cN/dtex的聚酯复丝,故而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防扭曲效果以及柔软性。
并且,尤其是在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使用针织机织造而成的场合,与现有的附加了防扭曲效果的座椅带用带材等相比,具备优异的生产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根据使用针织机、在纬纱的至少一部分织入作为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250~1500dtex的聚酯长丝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制法,能够以特别优异的生产性制造出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
另外,特别是根据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单纱纤度为3~25dtex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制法,能够以更为优异的生产性制造出上述带状 织物结构体。
附图说明
图1(a)~(l)示出了全都能够使用于本发明的热熔融性复丝的断面形状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就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其使用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和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织造而成,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纤维表面包含软化点比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低30℃以上的热熔融成分,其中,在构成上述织物结构体的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
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构成带状织物结构体的主要成分,对应于目的能够使用适当的合成纤维。通常,列举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烯烃纤维等,从耐候坚牢度、耐候劣化性等耐候性或尺寸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聚酯纤维。其中,尤其优选由均聚酯构成的纤维。
并且,作为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使用聚酯复丝的场合,优选其断裂强度为6.0~10cN/dtex左右,伸长率为10~30%左右。另外,上述断裂强度以及伸长率可基于JIS L-1013法、利用岛津制作所制的AGS-1KNG自动图表生成拉伸试验机、在试样长20cm且定速拉伸速度20cm/分的条件下进行测定而获得。
作为上述聚酯复丝的树脂成分,列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其中,从均衡成本以及力学物理性质方面考虑,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均聚酯复丝。
另外,与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一同使用的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必须在纤维表面包含软化点比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软化点低30℃以上的热熔融成分。
这里,所说的“软化点”是指构成合成纤维的树脂开始软化的温度,具体来讲,是指根据JIS K7196法的“热塑性塑料薄膜以及片材的热机械分析的软化温度试验方法”测得的软化点。
即,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软化点和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具有30℃以上的差值,通过对采用两者所织造的织物结构体进行热处理,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彼此或者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相互熔融固定,纤维难以在相互的交叉点、接触点处偏移,可防止扭曲的发生。这是本发明的重要特征。
另外,上述“熔融固定”未必需要上述热熔融成分融解成液体状而像粘结剂那样固定对方,只要是通过其表面的软化使与对方纤维的接触面积增大、在相互的交叉点或接触点处使相互之间不发生偏移地得到固定这样的状态即可。
根据上述内容,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优选120~220℃,其中特别优选150~200℃。并且,更为优选的是160~190℃。即,软化点不足120℃时,存在纺纱制造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困难的可能性,而且,存在该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树脂成分磨耗、经长时间纬向的刚性降低的危险。另外,当软化点超过220℃时,由于织造后的热设定所需的温度接近上述热熔融成分的熔点,所以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受到热损伤,存在无法获得作为带所要求的规定的强度的可能,而且,当将热设定温度设定得比适合温度低时,纤维之间不能充分熔融固定,存在不能获得纬向的防扭曲效果的可能性。
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优选由与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同类的树脂构成。并且,优选以均聚合物形成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使上述热熔融成分为相同聚合物的共聚物,将软化点设定为低30℃以上。
例如,在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为聚酯复丝的场合,作为热熔融成分,列举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四甲基对苯二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另外,在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为聚酰胺复丝时,作为热熔融成分,列举有6尼龙、12尼龙、66 尼龙等聚酰胺以及它们的共聚物。
其中,从耐候性、尺寸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聚酯系树脂之间的组合,特别地,作为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优选均聚酯,作为热熔融成分优选共聚酯。
作为上述热熔融成分所优选的共聚酯,优选这样的共聚酯,即,将对苯二酸及甘醇作为主要成分,作为共聚成分,按规定比例含有作为酸成分的草酸、丙二酸、壬二酸、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酞酸、异酞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类以及/或者六氢对苯二甲酸等脂环族二羧酸和二乙二醇酸、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己二醇、对二甲基醇、双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等的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系丁二醇类甘醇中的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而得的组分,根据期望按50摩尔%以下的比例添加有对羧苯甲酸等羧基酸类。
并且,在上述材料中,尤其优选在对苯二酸和乙二醇中添加共聚有异酞酸以及己二醇的聚酯。并且,对于这样的异酞酸共聚酯,从熔融固定容易性以及织造性方面考虑,优选共聚有10~30摩尔%的异酞酸成分。通过改变上述成分单体的共聚比率,能够调整成期望的软化点。
上述热熔融成分可在本发明的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纤维表面上以任何形式存在,但优选从纤维表面露出的比例为15%以上。也就是说,若热熔融成分在纤维表面露出15%以上的话,则在织物结构体的热处理时,上述热熔融成分软化,纤维彼此的交叉点、接触点熔融固定的比例增大,可获得更充分的防扭曲效果。
在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中,作为在其纤维表面露出有热熔融成分的形态,例如列举有:(1)纤维整体由上述热熔融成分构成的合成纤维,(2)将仅由热熔融成分构成的合成纤维或者包括热熔融成分的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并丝而得的合成纤维,(3)复合有热熔融成分和非热熔融成分(软化点比上述热熔融成分高30℃以上的成分)的复合纤维等。从织造性、柔软性等方面来考虑,优选它们都以复丝形态加以使用。
作为上述(1)的、纤维整体由上述热熔融成分构成的合成纤维,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04-232159所记载的高收缩聚酯纤维等。更具体地来讲,列举有通过SPD法将共聚异酞酸和2,2-双[4-(2-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丝得到的热收缩性的聚酯纤维等。
作为上述(1)的、纤维整体由上述热熔融成分构成的合成纤维,优选由上述那样的共聚有第三成分的共聚酯复丝构成的、软化点为200℃以下、热水收缩率(BWS)为10~40%的聚酯复丝(以下称为高收缩聚酯复丝)。此时,若在织造后实施热处理的话,由于热熔融成分的收缩应力,各个单纱丝间的空隙被填埋,容易单丝化成为带状。当以这样的形状单丝化时,熔融性刚性纤维与非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熔融固定变得充分,在用于带状结构物的纬纱时,在保持柔软性的同时可获得适度的刚性,可获得更为优异的防扭曲效果以及穿用感。上述高收缩聚酯复丝的热水收缩率(BWS)特别优选20~40%,可获得更为优异的防扭曲效果以及穿用感。高收缩聚酯复丝有在夏季的货车等高温下的过酷条件的输送中、在筒管卷的情况下筒管容易变形的情况,从这样的场合操作容易的方面出发,BWS优选使用20%以下。
在考虑具备柔软性的同时、适度收缩而使带状结构物容易获得刚性的观点出发,上述高收缩聚酯复丝的最大热收缩应力优选0.1~1.0cN/dtex。若在该范围的话,则可获得进一步优异的防扭曲效果以及穿用感。
另外,在座椅带用带材等的情况下,热设定通常多在200℃左右进行,上述高收缩聚酯复丝在130℃下的干热收缩率优选15%以上,更为优选的是20%以上,另外在180℃下的干热收缩率优选15%以上,更为优选20%以上。当处于该范围时,容易获得纬向的刚性,可获得更为优异的防扭曲效果。另外,纬纱中作为折回部的耳部端面从防止突出而保持良好品质的方面考虑,上限通常优选50%左右。
从容易获得适度收缩应力的方面考虑,上述高收缩聚酯复丝的极限粘度[η]优选0.6~0.8,其中还优选的是0.65~0.75。在上述高收缩聚 酯复丝中,纤度优选100~1,000dtex左右,单纱纤度优选3~25dtex左右,其丝数优选8~200左右。即,若在这些范围内的话,能够以优异的生产性获得带状织物结构体。
另外,对于上述(2)的、仅将热熔融成分/或者将包含热熔融成分的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并丝而成的合成纤维,优选在并丝之后、或是通过交织处理进行混织、或是合丝、或是追加捻度或包芯而收束。
作为上述的仅热熔融成分/或者包含热熔融成分的合成纤维,优选使用上述(1)的或上述(3)的材料。
另外,对于上述(3)的、二成分系的复合纤维,作为芯部由非热熔融成分构成且鞘部由热熔融成分构成的芯鞘型复合丝,除了完全的芯鞘结构以外,还列举有至少热熔融成分的一部分露出于表面的构成的各种复合形态。例如列举有图1(a)~(l)所示那样的断面形状的复合纤维。另外,在这些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由热熔融成分形成的部分,白色部分表示由非热熔融成分形成的部分。另外,断面的轮廓形状也无需一定为圆形,可采用椭圆形、中空、三角形、四边形、星形等各种异形断面形状。
但在这些复合纤维中,尤其优选其热熔融成分在纤维表面露出40%以上的构成。并且,尤其从防扭曲效果的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采用如图1(a)所示那样的、在鞘中配置热熔融成分、在芯中配置非热熔融成分的芯鞘型复合纤维。
在采用上述芯鞘型复合纤维的场合,优选作为鞘的热熔融成分使用异酞酸共聚酯、作为芯的非热熔融成分使用均聚酯的芯鞘型复合聚酯复丝。此时,芯/鞘的比率按容积基准优选设定为5/1~1/5,尤其优选设定为3/1~1/2。
并且,在上述复合纤维中,单纱纤度优选为3~25dtex左右,其丝数优选8~200左右。即,若处在这些范围的话,则能够以优异的生产性获得带状织物结构体。
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能够通过利用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 以及热熔融性合成纤维进行织造而获得。此时,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必须至少作为纬纱的一部分进行使用。
对于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的纤度,若考虑座椅带用带材等使用的场合的穿用感或相对收紧器的收纳性的话,则优选设定在500~3000dtex。即,若不足500dtex的话,则存在纬向刚性提高效果不充分的可能,反之,当超过3000dtex时,存在纬向的刚性过强而损害柔软性的危险。并且,其中尤其优选设定在1000~2600dtex,这样可获得织物结构体的经向及纬向的刚性均衡性优异的产品。
另外,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单纱纤度优选3~25dtex。即,若单纱纤度不足3dtex的话,则存在纺纱、生产性降低的可能,同时,还存在纬向的刚性及耐磨耗性不足的危险,反之,当单纱纤度超过25dtex时,单纱的刚性变得过大,还是存在生产性降低的可能,同时,存在单纤维从织物结构体的耳部端面突出而使得在用于座椅带用带材等用途时穿用感恶化的危险。并且,其中尤其优选使用单纱纤度为5~12dtex的聚酯复丝。
并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相对于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总量含有5重量%以上。即,当热熔融成分比5重量%小时,用于熔融固定的热熔融成分过少,作为目的的纬向的防扭曲效果以及耐磨耗性就有可能变得不充分。另外,当热熔融成分过多时,经向的刚性过强,操作性会变差,或者用作座椅带用带材时穿用感会变差,其优选的含有比例由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形态所左右。例如,在使用上述芯鞘型复合纤维的场合,其优选的含有比例相对于纬纱总量为5~20重量%,更优选的是10~15重量%。而且,在使用将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并丝而成的纱线的场合,优选在纬纱的总量中采用该并丝纱线,热融融成分相对于纬纱含有5~50重量%,更优选为10~40重量%。
另外,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织造可采用针织机、剑杆织机、梭织机等能够用于窄幅织物的任何织机,但从生产性方面考虑的话,优选使用以折回状态一次打入两根纬纱的针织机,从而能够廉价地进 行制造。
另外,在上述针织机中,在纬纱的至少一部分打入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场合,由于作为该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使用复丝,弯曲性优异,在构成折回部的耳部端面不会发生纱切或突出的情况,所以能够以高生产性制造品质优良的产品。并且,在作为座椅带用带材使用该带状织物机构体的场合,从作为座椅带穿用时的穿用感及相对收紧器的收纳性方面来考虑,打入的纬纱的纤度优选250~1500dtex。其中,当为500~1300dtex时,容易在经向及纬向均衡性良好地显现刚性。
另外,在针织机中,由于纬纱在折回的状态下一次筘打两根,所以,织造后的织物中的纬纱纤度变成上述打入时纤度的两倍,优选500~3000dtex,更优选1000~2600dtex。
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经纱的纤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从在作为座椅带用带材使用的场合具备强度、耐磨耗性以及柔软性容易的方面考虑的话,在为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时,优选300~3000dtex左右,更优选500~2000dtex。此时,单纱纤度为1~25dtex,其中优选4~17dtex。另外,使用熔融性合成纤维时的纤度优选为50~500dtex左右。
另外,在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为复丝的场合,从容易同时获得强度和织造性的方面考虑,优选施加100~500T/m左右的捻度。即,若处于该范围的话,由追捻造成的复丝强度的降低小,而且还能够通过施加一定的理想捻度而使得复丝具有收束性,所以,织造性优异。另外,由于能够增加经纱的打入根数,所以能够容易获得高密度的带状结构物,能够获得高强度的耐磨耗性优异的座椅用带材。
并且,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编织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但通常可选择斜纹织、平织、袋织等各种编织结构。其中,为了适用于带类而优选斜纹织。
另外,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编织密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从用于座椅带时的穿用感及相对收紧器的收纳性方面考虑,如下式所示的经纱CF与纬纱CF之和(总CF)优选5,000~30,000左右。更 优选的是8,000~20,000。另外,经纱CF优选3,000~29500左右,纬纱CF优选500~2000左右。通常,在用于座椅带用带材时,经纱CF比纬纱CF大,在经向具有强度而厚度变薄,能够获得穿用感及相对收紧器的收纳性优异的产品。当在纬纱中使用本发明那样的熔融性合成纤维时,即使经纱或纬纱的打入根数少,也能够获得强度、耐磨耗性、刚性以及柔软性,所以,若为相同性能的话,则相比于通常的座椅用带材,能够降低总CF,在这方面生产性也得到提高。
[式1]
Figure S06803048120070726D000121
Figure S06803048120070726D000122
另外,对于用于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的合成纤维,无论是热熔融性或是非热熔融性,在不给合成纤维制造带来障碍且无损力学物理性能的范围内,都能够在其材料树脂中除了少量的氧化钛、氧化硅、碳酸钙、氮化硅、氧化铝、滑石、粘土等无机粒子类之外添加现有技术公知的抗氧化剂、防着色剂、抑燃剂、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金属离子封锁剂、各种可塑剂等。
另外,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的染色可在织造后、在高压下使用分散染料等进行染色,但较为理想的是,例如在使用均聚酯复丝作为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使用聚酯共聚物复丝作为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场合等,若使用耐光坚牢度优异的原液染色纱的话,则能够经长时间维持期望的颜色。作为上述原液染色方法,可选择在树脂重合时添加着色剂的方法、混合高浓度含有着色剂的主片和基片而进行纺纱的方法等任意着色剂添加方法。其中,从生产成本等理由出发,优选使用主片的混片方式。
并且,为了使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软化而对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施加热处理,其热处理温度设定为适当的温度,以便获得对应于带状织物结构体用途等所要求的期望的纬向刚性。另外, 在经纱中使用聚酯复丝作为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场合,为了在比结晶化温度高的温度下使内部结构稳定,优选例如在180~220℃中的180~200℃下进行热处理。
另外,在将带状织物结构体应用于座椅带用带材的场合,对于带状织物结构体,为了在织造后调整带材的力学性质,在高张力下、200℃前后的温度下进行热设定,而该热设定兼顾了本发明中的“热处理”,所以,不用追加特别的工序就能够获得本发明的纤维彼此熔融固定的带状织物结构体。
另外,能够根据需要对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施加低摩擦化处理。即,在用作座椅带用带材等的场合,优选使其光滑性良好而使得相对收紧器的收纳性良好。作为这里所使用的低摩擦化处理剂,优选含有聚醚化合物的处理剂。并且,这些低摩擦化处理剂既可在织造带状织物结构体的任意工序中加入,也可在带状织物结构体制得后施加。
这样获得的本发明的带状织物结构体在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了热熔融性合成纤维,通过热处理使得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彼此或者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熔融固定在一起,从而在经纬方向上没有偏移。因此,这样的产品不易在纬向(宽度方向)发生扭曲,使用性良好。而且,由于根据上述纤维彼此的熔融固定防止了织物结构体的扭曲,所以,无需提高热熔融性合成纤维自身的刚性,这样,质地比较柔软,在作为座椅带用带材使用的场合等能够获得优异的穿用感。另外,相对于收紧器的收纳或拉出等操作也变得顺畅,使用性强。而且,作为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由于能够使用弯曲性优异的复丝,所以在将其作为纬纱由针织机进行织造时,即使高速打入也不会有障碍产生,具有生产性高的优点。
实施例
接着,就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另外,极限粘度、热水收缩率(BWS)、最大热收缩应力、干热收缩率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极限粘度]
极限粘度[η]通过常规方法在酚/四氯乙烷=6/4的混合溶剂中、20℃下测得。
[热水收缩率(BWS)]
将施加有2mg/dtex负荷的试样长度500mm的纱线浸渍在沸水中15分钟、在接下来风干之后通过下式求得收缩率。
BWS(%)=[(初期试样长度-收缩后的试样长度)/初期试样长度]×100
[最大热收缩应力]
使用Kanebo Engineering制的热应力测定机KE-2S,将试样长度设为100mm,施加1/50g/dtex的初期负荷,以120℃/分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到250℃,描绘相对此场合温度的应力的曲线,将最大应力值(cN/dtex)作为最大热收缩应力。
[干热收缩率]
根据JISL1013 8.18.2 b)丝收缩率(B法)在130℃、180℃的条件下求得高热收缩率(%)。
[实施例1]
作为经纱,将1670dtex/144f、断裂强度8.4cN/dtex、伸长率12%的原液染色成黑色的聚酯复丝配置成经密度390根/2.54cm,作为纬纱,将280dtex/16f的鞘成分为共聚了25摩尔%异酞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185℃)且芯成分为极限粘度0.6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240℃)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Kanebo合织社制、Bellcouple[注册商标]、芯/鞘比率=3/2)、和720dtex/72f(软化点240℃)、断裂强度6.5cN/dtex、伸长率20%的聚酯纤维并丝,按宽度5cm、纬密度20根/2.54cm利用针织机织造带材。接着,将上述带材在2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上述鞘成分熔融,将周围的聚酯纤维熔融固定,由此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实施例2]
作为纬纱,代替上述实施例1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利用 280dtex/48f的全量使用了共聚有5摩尔%的异酞酸、5摩尔%的2,2-双[4-(2-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的共聚成分的聚酯复丝(软化点200℃、极限粘度0.69、最大热收缩应力0.23cN/dtex、BWS23%、130℃干热收缩率21%、180℃干热收缩率30%),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实施例3]
代替实施例1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使用167dtex/48f的、鞘成分为共聚了25摩尔%异酞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185℃)且芯成分为极限粘度0.6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240℃)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Kanebo合织社制、Bellcouple[注册商标]、芯/鞘比率=2/1),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实施例4]
作为纬纱,与110dtex/24f的、鞘成分为共聚了25摩尔%异酞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185℃)且芯成分为极限粘度0.6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240℃)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Kanebo合织社制、Bellcouple[注册商标]、芯/鞘比率=1/1)并丝而进行织造。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实施例5]
作为纬纱,将呈图1(e)所示的断面形状的、280dtex/24f的、十字部分(白色部分)为共聚了25摩尔%异酞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185℃)且其他部分(斜线部分)为极限粘度0.68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软化点240℃)的复合型热熔融聚酯复丝(热熔融成分的露出率35%)、和720dtex/72f、断裂强度6.5cN/dtex、伸长率20%的聚酯复丝(软化点240℃)并丝而进行织造。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比较例1]
作为纬纱使用330dtex的单丝。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比较例2]
作为纬纱,仅采用1100dtex/96f、断裂强度6.5cN/dtex、伸长率20%的聚酯复丝(软化点240℃)进行织造。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关于纬向的刚性、耐磨耗性及磨耗后的强度保持率、带材收纳及拉出性、带材生产性、断裂强度及伸长率、舒适性(柔软性及穿用感),根据下述方法对于这些实施例产品、比较例产品进行评价。其结果一并示出在后述的表1中。
[纬向的刚性]
根据JIS L-1096 8.20.3弯曲反弹性C法(线圈压缩法),进行仅纬向的线圈硬度和弯曲反弹率的测定,如下这样进行评价。
线圈硬度为2N以上、弯曲反弹率为20%以下...◎
线圈硬度为2N以上、弯曲反弹率超过20%...○
线圈硬度不足2N、弯曲反弹率为20%以下...△
线圈硬度不足2N、弯曲反弹率超过20%...×
[耐磨耗性及磨耗后的强度保持率]
根据JIS D-4604测定磨耗后的强度保持率,如下这样进行评价。
磨耗后的强度保持率为85%以上...○
磨耗后的强度保持率为80%以上且不足85%...△
磨耗后的强度保持率不足80%...×
[带材收纳及拉出性]
在1999年制Volkswagen车的Autoliv社制收紧器中,安装实施例产品以及比较例产品的带状织物结构体(宽度5cm、长度3m)和50g的锤,拉出1m,施力180°的扭曲,进行50次确认是否顺畅收纳到收紧器内的测试。而且,用○表示能够一次也不失败地收纳的情况,用△表示有1~2次收纳失败的情况,用×表示收纳失败3次以上的情况。
[带材生产性]
在针织机中,进行2小时的织造,求出每一分钟的平均织造长度,如下进行评价。另外,在开始织造之前,事先进行1、2小时的适当织造条件调整后再进行制造。
平均织造长度为2.5m/分以上...◎
平均织造长度为2.0m/分以上且不足2.5m/分...○
平均织造长度为1.5m/分以上且不足2.0m/分...△
平均织造长度不足1.5m/分...×
[舒适性(柔软性及穿用感)]
将实施例产品及比较例产品的带状织物结构体(宽度5cm、长度3m)作为座椅带用带材,分别装备在一般的乘用车上。而后,监测人员各5名(20~50年龄段的男性4名以及女性1名)分别进行2小时的驾驶,作为舒适性的指标,就座椅带的柔软性以及穿用感这两方面进行如下的官能评价。另外,驾驶员的上衣仅为接触皮肤的穿着衣物(T恤衫、衬衫、开领短袖衫等)进行驾驶。
·柔软性
不满意柔软性的有1名以下...○
不满意柔软性的有2名以上...×
·穿用感
不满意穿用感的有1名以下...○
不满意穿用感的有2名以上...×
[表1]
Figure 2006800030481A00800181
实施例1、3在保持柔软性的同时其纬向的刚性表现优异。带材收纳及拉出性也良好。实施例3、4虽然相比实施例1的纬向刚性及带材收纳及拉出性差,但作为座椅带穿用时舒适。实施例2在保持了柔软性的同时其纬向的刚性良好,带材收纳及拉出性优异。另外,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柔软性良好,穿用感舒适。
[实施例6]
作为纬纱,代替上述实施例1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利用280dtex/48f的全量使用了共聚有5摩尔%的异酞酸、5摩尔%的2,2-双[4-(2-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的共聚成分的聚酯复丝(软化点200℃、极限粘度0.69、最大热收缩应力0.15cN/dtex、BWS13%、130℃干热收缩率13%、180℃干热收缩率12%),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实施例7]
作为纬纱,代替上述实施例1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利用 280dtex/48f的全量使用了共聚有3摩尔%的异酞酸、3摩尔%的2,2-双[4-(2-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的共聚成分的聚酯复丝(软化点210℃、极限粘度0.69、最大热收缩应力0.12cN/dtex、BWS10%、130℃干热收缩率11%、180℃干热收缩率15%),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所制得的带状织物结构体在刚性方面虽不及实施例2优异,但却柔软、穿用感良好。
[实施例8]
作为纬纱,代替上述实施例1的芯鞘型热熔融聚酯丝,利用280dtex/48f的全量使用了共聚有5摩尔%的异酞酸、5摩尔%的2,2-双[4-(2-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的共聚成分的聚酯复丝(软化点200℃、极限粘度0.69、最大热收缩应力0.10cN/dtex、BWS5%、130℃干热收缩率6%、180℃干热收缩率12%),除此之外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获得目标带状织物结构体。
所制得的带状织物结构体在刚性方面虽不及实施例6优异,但却柔软、穿用感良好。
关于纬向的刚性、耐磨耗性及磨耗后的强度保持率、带材收纳及拉出性、带材生产性、断裂强度及伸长率、舒适性(柔软性及穿用感),将实施例2、6~8制得的产品表示在表2中。
[表2]

Claims (14)

1.一种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使用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和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织造而成,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纤维表面包含软化点比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低30℃以上的热熔融成分,其特征在于,作为构成上述织物结构体的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通过将仅由热熔融成分构成的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并丝而得的合成纤维,在上述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由此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彼此或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相互熔融固定。
2.一种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使用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和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织造而成,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在纤维表面包含软化点比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低30℃以上的热熔融成分,其特征在于,作为构成上述织物结构体的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通过将包括热熔融成分的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并丝而得的合成纤维,在上述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由此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彼此或热熔融性合成纤维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相互熔融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相对于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总量含有5重量%以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相对于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总量含有5重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热熔融成分在纤维表面露出15%以上。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的纬纱包括500~3000dtex的聚酯复丝,热熔融成分的软化点为120~220℃。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酯作为鞘成分而均聚酯作为芯成分的芯鞘型聚酯复丝,上述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均聚酯复丝。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且热水收缩率(BWS)为10~40%的聚酯复丝。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且干热热收缩应力为0.1~1.0cN/dtex的聚酯复丝。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是包括共聚有第三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体、软化点为200℃以下、180℃时的干热收缩率为15%以上的聚酯复丝。
11.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织物结构体使用针织机织造而成。
12.一种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的制法,其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使用针织机,在纬纱的至少一部分,将作为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250~1500dtex的聚酯复丝与非热熔融性合成纤维并丝并织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的制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熔融性合成纤维的单纱纤度为3~25dtex。
14.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带带材用带状织物结构体是斜纹织结构。
CN2006800030481A 2005-02-18 2006-02-17 带状织物结构体以及其制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7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2147/2005 2005-02-18
JP2005042147 2005-02-18
PCT/JP2005/012139 WO2006087830A1 (ja) 2005-02-18 2005-06-30 帯状織物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JPPCT/JP2005/012139 2005-06-30
PCT/JP2006/302894 WO2006088163A1 (ja) 2005-02-18 2006-02-17 帯状織物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7390A CN101107390A (zh) 2008-01-16
CN101107390B true CN101107390B (zh) 2011-09-21

Family

ID=3691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304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7390B (zh) 2005-02-18 2006-02-17 带状织物结构体以及其制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35498A1 (zh)
JP (1) JP4828519B2 (zh)
CN (1) CN101107390B (zh)
WO (1) WO20060878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9391B1 (fr) * 2006-12-01 2010-02-19 Id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bande pour operations de panification et de viennoiserie et bande obtenue selon ce procede
GB201421689D0 (en) * 2014-12-05 2015-01-21 Clear Edge Germany Gmbh Belt edge
CN104947289B (zh) * 2015-07-15 2017-07-21 绍兴县游龙窗饰有限公司 一种交织有热熔丝的织物及窗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40735A1 (fr) * 1976-02-11 1977-09-09 Roussel Uclaf Nouveaux derives de l'acide 3-quinoleine carboxylique,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comme medicament
US4107371A (en) * 1977-10-25 1978-08-15 Johnson & Johnson Woven fabric that is relatively stiff in one direction and relatively flexible in the other
JPH0243894Y2 (zh) * 1986-02-28 1990-11-21
JP2551819B2 (ja) * 1988-08-09 1996-11-06 株式会社パル パチンコ機
JPH0246881U (zh) * 1988-09-22 1990-03-30
IE74876B1 (en) * 1989-03-06 1997-08-13 Fujitsu Isotec Ltd Ink ribbon for printer and ink therefor
DE69307629T2 (de) * 1992-02-13 1997-06-12 Toray Industries Farbbandsubstrat
US5439626A (en) * 1994-03-14 1995-08-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hollow nylon filaments
JPH08188938A (ja) * 1994-12-28 1996-07-23 Unitika Ltd 布帛テープ
JP3639639B2 (ja) * 1995-05-02 2005-04-20 株式会社米澤物産 カーテンの芯地基材
US5654097A (en) * 1995-10-26 1997-08-05 Hoechst Celanese Corp. Heterofilament and fused cord thereof
JP2000190812A (ja) * 1998-12-28 2000-07-11 Toray Ind Inc シ―トベルト用合成繊維およびシ―トベルトウェビング
JP4734737B2 (ja) * 2001-03-07 2011-07-2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ベルト及びエアベルト装置
DE10235227A1 (de) * 2002-08-01 2004-02-19 Johann Berg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webten Gurtbandes
JP3977722B2 (ja) * 2002-10-30 2007-09-19 ユニプラス滋賀株式会社 目崩れ防止布帛
DE10255360A1 (de) * 2002-11-27 2004-06-17 Johann Berg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webten Gurtbandes
JP4289895B2 (ja) * 2003-01-31 2009-07-01 Kb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高収縮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からなる直接紡糸延伸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87830A1 (ja) 2006-08-24
US20090035498A1 (en) 2009-02-05
JP4828519B2 (ja) 2011-11-30
CN101107390A (zh) 2008-01-16
JPWO2006088163A1 (ja)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9585B (zh) 纱线和布帛以及纤维制品
US6294254B1 (en) Polyester modifi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pentaerythritol
CN115552061A (zh) 具有抗滑动性能的弹性纤维、复合纱及织物
JP4884954B2 (ja) カチオン可染性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繊維製品
CN101107390B (zh) 带状织物结构体以及其制法
EP1849898B1 (en) Woven structure of belt form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7032519B2 (ja) フラップ付き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WO1997005308A1 (fr) Fibres de polyester et produit de coloration d'une etoffe constituee d'un melange fibreux renfermant ces fibres de polyester
JP5216974B2 (ja) 芯鞘型複合糸を用いてなる布帛および衣料
JPH1161563A (ja)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混用布帛
JP5603188B2 (ja) 織編物
JP2003155647A (ja) ラッセルレース
JP7201395B2 (ja) グローブ用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JP4278796B2 (ja) 異収縮混繊糸の撚糸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JP2883403B2 (ja) インナーウエアー
JP3371022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ケミカルレース基布
JP2006316364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ストレッチ織物
JPH07305243A (ja) バインダー繊維含有紡績糸
JPH0684573B2 (ja) 濃淡模様付高密度織物
JPH0147569B2 (zh)
JP5473703B2 (ja) 耐湿熱性織編物
JP438556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ストレッチ織物
JPH06330423A (ja) 複合異収縮混繊糸およびその糸の製糸加工方法
JP2005113369A (ja) ソフトストレッチ糸の製造方法
JPH076865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伸縮性染色繊維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