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9974B -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9974B
CN101099974B CN2007100281077A CN200710028107A CN101099974B CN 101099974 B CN101099974 B CN 101099974B CN 2007100281077 A CN2007100281077 A CN 2007100281077A CN 200710028107 A CN200710028107 A CN 200710028107A CN 101099974 B CN101099974 B CN 101099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waste
fine aggregate
regeneration
us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281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9974A (zh
Inventor
杨医博
梁松
莫海鸿
陈尤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07100281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99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9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9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16Waste materials; Refuse from building or ceramic indust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该方法是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灰砂砖,先将其按种类进行分选;分别破碎到分米或厘米级粒度后,剔除金属、木材等杂质;再将其分别破碎或碾磨到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进一步将再生细骨料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形成优质再生细骨料;分选出来的小于0.15mm的颗粒经进一步磨细后,制得比表面积为250m2/kg~600m2/kg的再生细粉料。本发明根据不同来源的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细粉料可根据需要单掺或复掺,能够制备砂浆、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墙体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建筑材料。

Description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以其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再生细骨料、优质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细粉料,并进一步将其用于制造砂浆、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墙体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建筑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新建筑的兴建导致的建筑废弃物日益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频繁的装修也造成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测算,我国每年施工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超亿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或填埋,不仅占用耕地、污染环境,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建筑废弃物是指建造、修缮和拆除建筑物时所产生的废弃物。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建筑废料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施工废料、修缮废料和拆除废料等。按废料原产建筑物的用途分为住宅建筑废料和商用建筑废料。由于不同地区人们生活习惯和所用的建筑材料的不同,建筑废料的组成差异较大,呈现较强的地域特点。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拆除过程所产生的废料组成比例也不相同。表1给出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爱荷华州商用建筑拆除废料的组成,我国三栋不同形式的拆除建筑物,建筑废弃物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1和表2可见,建筑废弃物的组成非常复杂。由于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复杂,各种组成材料的性质各异。为了有效利用建筑废弃物,必须对其进行分选,再对其进行利用。
表1商用建筑拆除废弃物组成
地区   建筑拆除过程中建筑废弃物比例(质量比,%)
  混凝土   砖瓦   纸板  木材   金属   塑料   废土   墙体饰面类  其他
  台湾   34.12   18.14   -  8.62   0.01   1.40   36.55   -  1.16
  香港   64.88   6.33   -  7.53   3.41   0.61   11.91   1.44  3.89
  美国(爱荷华)   31.6   7.4   1.5  24.9   11.9   -   3.0   19.7  -
表2我国建筑拆除废弃物的组成
建筑物 结构形式     建筑拆除过程中建筑废弃物比例(质量比,%)
    混凝土     砖瓦     木材     金属   土、砂浆   其他
  住宅楼   砌体结构     19.2     49.7     5.3     4.0   19   2.8
  办公楼   钢筋混凝土     62.0     13.8     2.1     8.4   8.9   4.8
  工业厂房   钢筋混凝土排架     67.0     9.7     1.0     11.0   5.2   6.1
注:表1和表2数据来自《建筑技术开发》2005年第一期孙跃东的文章《建筑废料的回收处理与应用》。
对建筑废弃物分选后再利用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对废混凝土和废砖的应用,对废石材、废陶瓷的研究较少。
中国发明专利99126796.6和03130386.2公布了将废混凝土和废砖破碎后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并用其全部或部分取代天然骨料来重新制备再生混凝土;或者将其和石灰、粉煤灰、砂制备路基材料。由于再生粗骨料表面通常仍存在砂浆,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较大,一般为3.6%~8.0%(天然骨料吸水率很低,不会超过3%);再生细骨料表面通常包裹有水泥浆,吸水率一般为8.3~12.1%(通常河砂的吸水率为1%以下,机制砂的吸水率为3%以下)。这种废弃混凝土处理方法得到的再生骨料吸水率高,用其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而且混凝土的抗冻性较差、干燥收缩大、强度较低且不稳定,因此这种方法得到的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只能用于非承重结构。
中国发明专利200510053577.X公布了将废混凝土破碎、磨细后,与石灰混合,在压蒸条件下用于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砌块等蒸压硅酸盐制品。
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77453.0、200410077444.1和200310111984.2公布了将废陶瓷清洗、粉磨后用于制备水泥混合材、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方法。这里采用的废陶瓷主要是陶瓷厂内的废弃陶瓷,其表面较整洁,而建筑废弃物中的废陶瓷往往粘结有部分砂浆,往往难以清洗干净,不适用于这种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现有的建筑废弃物中废弃混凝土和废砖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其制备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其中再生细骨料主要是废混凝土中的砂浆部分以及小粒径的废砖,并将其用于制备混凝土及其制品以及路基材料;也有将废混凝土磨细用于制作硅酸盐制品;尚未有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分类后,全部粉碎后用于制备细骨料的报道。
由于我国近10余年来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消耗了大量的细骨料、粗骨料、水泥等建筑材料。2006年我国的水泥产量已经超过12亿吨,主要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相应的需要细骨料约35亿吨;此外,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沥青混合料、墙体材料、玻璃等方面也需要使用大量的细骨料。我国传统上主要采用河砂作为细骨料,而目前我国河砂资源已经非常紧张,很多河流已经限制采砂,大量的非法采砂活动还对河道安全和防洪抗灾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沿海地区,还有大量的未经处理的海砂被用于建筑物中,对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很大危害。为解决细骨料短缺的问题,迫切需要开辟新的细骨料来源。
以我国每年建筑废弃物数量为1亿吨,其中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含量占建筑废弃物的70%以上,如能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全部利用起来用作细骨料,则每年有7000万吨的供应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中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再生细骨料、优质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细粉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该处理的再生细骨料、优质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细粉料的应用,使其能够制造砂浆、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墙体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建筑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它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等)和废石材,包括如下步骤:(a)先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废石材按种类分选出来;分别破碎到分米或厘米级粒度后,剔除金属、木材等杂质;(b)将其分别破碎或者碾磨到粒径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7%;(c)可进一步利用筛分、风选等方法将再生细骨料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形成优质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5%;(d)将分选出来的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经进一步磨细至比表面积为250m2/kg~600m2/kg,制得再生细粉料。
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它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陶瓷,,包括如下步骤:(a)先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陶瓷分选出来;破碎到分米或厘米级粒度后,剔除金属、木材等杂质;(b)将其分别破碎或者碾磨到粒径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10%;(c)可进一步利用筛分、风选等方法将再生细骨料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形成优质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10%;(d)将分选出来的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经进一步磨细至比表面积为250m2/kg~600m2/kg,制得再生细粉料。
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它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包括如下步骤:(a)先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按种类分选出来;分别破碎到分米或厘米级粒度后,剔除金属、木材等杂质;(b)将其分别破碎或者碾磨到粒径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为10%~25%;(c)可进一步利用筛分、风选等方法将再生细骨料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形成优质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为10%~25%;(d)将分选出来的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经进一步磨细至比表面积为250m2/kg~600m2/kg,制得再生细粉料。
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和废石材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骨料,制备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混凝土类墙体材料(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等)或沥青混合料,每立方米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中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的用量为50kg~1000kg。
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砂浆、混凝土类墙体材料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中的细骨料,制备现场搅拌砂浆、预拌砂浆、普通干混砂浆、特种干混砂浆、混凝土类墙体材料(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等)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每立方米砂浆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中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的用量为50kg~1600kg,每立方米混凝土类墙体材料中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的用量为50kg~1000kg;在现场搅拌砂浆、预拌砂浆、混凝土类墙体材料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中使用由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时,可在使用前将其进行饱水处理。
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粉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细粉料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制备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为5%~20%)、复合硅酸盐水泥(掺量为5%~50%)和砌筑水泥(掺量为5%~80%)。
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粉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细粉料制备矿物掺合料,将其用于混凝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砂浆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每立方米混凝土或混凝土类墙体材料中再生细粉料的用量为50kg~300kg,每立方米砂浆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中再生细粉料的用量为50kg~200kg。
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粉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细粉料代替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等蒸压制品中的砂、粉煤灰和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再生细粉料用量为蒸压制品总重的5%~8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废混凝土全部破碎或碾磨到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由于混凝土中的石子也破碎成了细骨料,相当于机制砂,因此制备的再生细骨料需水量不足7%,远较传统的再生细骨料小,从而避免了传统再生细骨料中水泥浆含量过大、需水量过大、强度偏低等弊病,为砂浆、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混凝土类墙体材料中大量应用再生细骨料奠定了基础。
(2)将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等固体建筑废弃物制备成再生细骨料,一方面扩大了细骨料的来源,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这类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难题。其中除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等材料制备的再生细骨料吸水量较大,宜用于制备砂浆、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外;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和废石材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性能与废混凝土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性能相近,可用于砂浆、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混凝土类墙体材料中。
(3)再生细骨料中过多的的细粉(粒径小于0.15mm)对于砂浆、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混凝土类墙体材料的性能有不利影响,而这部分细粉在再生细骨料制备过程中是不可避免产生的。考虑到细粉磨细到一定细度(250m2/kg~600m2/kg)后,在常温下通常为惰性物质,而在蒸压条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活性。为有效利用这部分材料,将其分离出来并粉磨至250m2/kg~600m2/kg得到再生细粉料,可将其作为非活性混合材料用于水泥、矿物掺合料中;或将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细粉料代替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等蒸压制品中的砂、粉煤灰和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用于制备蒸压墙体材料。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如下:
1、对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砂浆、废墙体材料、废石材和废陶瓷按种类进行初步分选,使用锤击、切割等方法将大块的钢筋混凝土大块粗破至粒度小于40mm以下,剔除钢筋、木材等杂质。
2、将上述粗破碎的原材料,分类用鄂式破碎机、球磨碾碎机细破碎至粒度小于5mm以下。
3、可将上述细破碎得到的再生细骨料利用选粉机再进行分选,将其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得到优质再生细骨料。
4、可分选出来的小于0.15mm的颗粒,用球磨机进一步磨细到250m2/kg~600m2/kg,得到再生细粉料。
经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和废石材制备的再生细骨料吸水率低于7%,将其中0.15mm以下颗粒去除后制备的再生优质细骨料吸水率低于5%,较传统方法制备的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8.3~12.1%低得多,与机制砂的性能接近,从而可以大幅改善用其做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可用于制备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用于制备承重混凝土。此外,这些细骨料也适用于制备沥青混合料、混凝土类墙体材料、砂浆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本专利公布的废混凝土制备的再生细骨料、优质再生细骨料和传统再生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见表4。
表3本专利涉及的再生细骨料吸水率
材料种类   破碎后的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   破碎后再除去0.15mm以下颗粒的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
    废混凝土   6.5%   4%
    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6.5%   4%
    废石材   4%   3%
    废陶瓷   9%   8%
    废烧结砖瓦   20%   18%
    废灰砂砖   15%   14%
表4用废混凝土制备的再生细骨料的混凝土性能对比分析
    细骨料种类     坍落度(mm)   28d抗压强度(MPa)   干缩率(%)
    机制砂     120   39.1   100
    本专利方法制备的再生细骨料     100   37.0   120
    本专利方法制备的优质再生细骨料     110   38.6   110
    传统方法制备的再生细骨料     60   32.3   160
注: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均相同,仅细骨料种类不同。
用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骨料和优质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较大,不适用于配制混凝土,但这些细骨料具有一定的强度,用其制备的砂浆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因此适用于制备砂浆;由于再生细骨料是干燥状态的,还特别适用于制备干混砂浆,以减少采用天然砂时的烘干处理过程。此外,这些细骨料也适用于制备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实施例1
将由废混凝土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掺入硅酸盐水泥中,粒度为0~5mm,破碎后的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为6.5%,其与水泥的质量比为5∶1,并与水拌合,可形成砌筑砂浆,其标号可达到M7.5。
实施例2
将粒径为0.15~0.8mm的由废混凝土、废石材、废陶瓷制备的优质再生细骨料按60∶30∶10的比例混合后,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为4.5%,掺入石英砂、42.5R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纤维素醚和胶粉,其与石英砂、水泥、粉煤灰、纤维素醚和胶粉的质量比为32∶20∶40∶5∶0.5∶2.5,可形成瓷砖胶(一种特种干混砂浆),其性能可满足C1型瓷砖胶的要求。
实施例3
将由废混凝土和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按60∶40的比例混合后,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为6.5%,掺入石子、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中,其与石子、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的质量比为700∶1100∶300∶100,并与水和高效减水剂拌合(控制水胶比为0.35),可形成新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可达到C45。
实施例4
将由废陶瓷和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按30∶70的比例混合后,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为7%,取代原有沥青混合料中相同细度的砂子,取代量为30%,可形成新的沥青混合料。
实施例5
将由废红砖制备的再生细骨料,吸水率为20%,掺入石子、石灰、粉煤灰中,其与石子、石灰、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3∶7∶1∶4,充分混合后可形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其强度等级可达到0.7MPa,可用作公路路基基层。
实施例6
将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按60∶30∶10的比例混合后,再生细骨料吸水率为8%,掺入石子、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中,其与石子、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的质量比为700∶1200∶200∶100,并与水拌合后,可制备新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其强度等级可达到MU15。
实施例7
将由废混凝土制备再生细骨料过程中产生的小于0.15mm的细粉,分选并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50m2/kg的再生细粉料,作为混合材料掺入水泥中,其掺量为30%,并掺加15%矿渣,可制备32.5强度等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8
将由废混凝土、废石材、废陶瓷制备再生细骨料过程中产生的小于0.15mm的细粉,分别收集并粉磨至比表面积为400m2/kg的再生细粉料,废混凝土、废石材和废陶瓷再生细粉料的比例为50∶30∶20。将其掺入砂子、石子、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中,其与砂子、石子、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00∶700∶1100∶250∶50,并与水和高效减水剂拌合(控制水胶比为0.35),可形成新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可达到C40。
实施例9
将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制备再生细骨料过程中产生的小于0.15mm的细粉,收集并粉磨至比表面积为400m2/kg的再生细粉料。将其掺入石灰、粉煤灰中,并以其取代50%的粉煤灰制备蒸压灰砂砖,可制得强度等级为MU15的灰砂砖。

Claims (8)

1.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它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和废石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按种类分选出来;分别破碎到分米或厘米级粒度后,剔除金属、木材杂质;
(b)将其分别破碎或者碾磨到粒径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7%;
(c)进一步利用筛分、风选方法将再生细骨料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形成优质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5%;
(d)将分选出来的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经进一步磨细至比表面积为250m2/kg~600m2/kg,制得再生细粉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材料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
3.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它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陶瓷分选出来;破碎到分米或厘米级粒度后,剔除金属、木材杂质;
(b)再分别破碎或者碾磨到粒径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10%;
(c)进一步利用筛分、风选方法将再生细骨料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形成优质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低于10%;
(d)将分选出来的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经进一步磨细至比表面积为250m2/kg~600m2/kg,制得再生细粉料。
4.一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它利用建筑废弃物中的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按种类分选出来;分别破碎到分米或厘米级粒度后,剔除金属、木材杂质;
(b)再分别破碎或者碾磨到粒径小于5mm,形成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为10%~25%;
(c)进一步利用筛分、风选方法将再生细骨料中小于0.15mm的颗粒分选出来,形成优质再生细骨料,其吸水率为10%~25%;
(d)将分选出来的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经进一步磨细至比表面积为250m2/kg~600m2/kg,制得再生细粉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和废石材制备的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骨料,制备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或沥青混合料,每立方米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中再生细骨料或优质再生细骨料的用量为50kg~10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粉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细粉料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制备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掺量为5%~20%;或者制备复合硅酸盐水泥,掺量为5%~50%;或者制备砌筑水泥,掺量为5%~80%。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粉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细粉料制备矿物掺合料,将其用于混凝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砂浆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每立方米混凝土或混凝土类墙体材料中再生细粉料的用量为50kg~300kg,每立方米砂浆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中再生细粉料的用量为50kg~200kg。
8.根据权利要1~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废混凝土、废混凝土类墙体材料、废石材、废陶瓷、废烧结砖瓦和废灰砂砖制备的再生细粉料,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再生细粉料代替蒸压制品中的砂、粉煤灰和/或水泥,再生细粉料用量为蒸压制品总重的5%~85%;所述蒸压制品为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
CN2007100281077A 2007-05-22 2007-05-22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Active CN101099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81077A CN101099974B (zh) 2007-05-22 2007-05-22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81077A CN101099974B (zh) 2007-05-22 2007-05-22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9974A CN101099974A (zh) 2008-01-09
CN101099974B true CN101099974B (zh) 2011-04-06

Family

ID=3903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281077A Active CN101099974B (zh) 2007-05-22 2007-05-22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997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4887B (zh) * 2011-09-30 2014-02-01
TWI562971B (zh) * 2014-12-10 2016-12-21 Sing Uang Environmental Co Ltd
WO2021164794A1 (en) * 2020-02-18 2021-08-26 ERC-TECH a.s. Fresh concrete with self-healing ability and a dry mixture for its preparation
RU2803884C1 (ru) * 2022-07-26 2023-09-21 АО "НПО "Курганприбор" Сухая 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смес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9548B (zh) * 2008-02-28 2010-09-29 徐惠峰 一种城镇建筑废墟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1412634B (zh) * 2008-11-10 2011-12-14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制作发泡砖的方法
CN101638941B (zh) * 2009-08-17 2011-02-0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废弃混凝土的现场再生利用方法
CN101857403B (zh) * 2010-05-26 2013-05-08 上海大学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4899B (zh) * 2010-11-08 2012-07-25 司安 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
CN102011390B (zh) * 2010-11-08 2012-07-25 司安 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
CN102093003A (zh) * 2010-12-20 2011-06-15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废弃陶瓷制备路缘石的方法
CN103159421B (zh) * 2011-12-09 2016-08-03 上海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型再生细砂
CN102603261A (zh) * 2012-03-23 2012-07-25 厦门中致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再生保温砖的制备方法
CN102614968B (zh) * 2012-04-23 2013-10-02 刘志明 一种干法处理建筑垃圾石粉中有害微粒的方法
CN103121803B (zh) * 2013-03-06 2014-01-22 新奥生态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用再生活性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9422A (zh) * 2013-04-19 2013-06-19 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 一种以建筑装潢垃圾生产的机制砂部分替代天然砂的混凝土
CN103626414A (zh) * 2013-11-20 2014-03-12 同济大学 一种水泥基彩色饰面砂浆用多用途红色骨料、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26415A (zh) * 2013-11-20 2014-03-12 同济大学 一种水泥基彩色饰面砂浆用多用途土黄色骨料、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62366A (zh) * 2014-05-20 2014-08-06 潜山县新型工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建筑垃圾处理回收利用方法
CN104266907A (zh) * 2014-07-08 2015-01-07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合胶砂抗压强度比的测定方法
CN104261715A (zh) * 2014-08-27 2015-01-07 广东新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工艺
CN104307839A (zh) * 2014-08-27 2015-01-28 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建筑中沙石废料建造花台的方法
CN104860707A (zh) * 2015-05-07 2015-08-26 邹文君 一种利用废纸生产的泡沫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3591A (zh) * 2015-08-06 2015-11-04 安徽中创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去除氧化锆微珠中固体杂质的方法
CN105152677A (zh) * 2015-09-08 2015-12-16 安徽筑园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制备方法
CN105418011A (zh) * 2015-11-24 2016-03-23 中建商品混凝土西安有限公司 一种掺再生细骨料的湿拌砂浆
CN105964653A (zh) * 2016-05-11 2016-09-28 深圳市环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弃物分层分类处理系统
CN106007515B (zh) * 2016-05-23 2018-10-23 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砖粉预拌干混砂浆
CN106111665A (zh) * 2016-06-28 2016-11-16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方法
CN106149501A (zh) * 2016-08-29 2016-11-23 唐健发 一种排水式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CN106351106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唐健发 公路排水式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CN106348695A (zh) * 2016-08-29 2017-01-25 浙江鼎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的干混砌筑砂浆及制作方法
CN106320149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唐健发 一种城市公路排水式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CN106351100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唐健发 一种道路排水式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
CN106734077B (zh) * 2016-12-15 2019-01-01 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垃圾环保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7253833A (zh) * 2017-06-30 2017-10-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建筑废弃物制备全再生细骨料的环保生产工艺
CN107140859A (zh) * 2017-06-30 2017-09-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建筑废弃物制备全再生细骨料的中试工艺及设备
CN107188495A (zh) * 2017-06-30 2017-09-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全再生细骨料配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7188496A (zh) * 2017-06-30 2017-09-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全再生细骨料配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CN107721292A (zh) * 2017-11-30 2018-02-2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高性能红砖再生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0284A (zh) * 2017-12-21 2018-08-28 北京首钢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开发公司 一种代替陶粒的绿植砖骨料
CN108275936B (zh) * 2017-12-29 2020-12-29 上海国砼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4375B (zh) * 2018-01-17 2020-12-11 同济大学 一种再生粘胶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7339A (zh) * 2018-06-01 2018-12-07 盐城金凯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混砂浆环保制备工艺
CN109648685A (zh) * 2018-12-10 2019-04-19 天津科技大学 利用疏浚底泥免烧骨料制备透水砖的方法
CN109834805A (zh) * 2019-03-19 2019-06-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免蒸压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6099B (zh) * 2019-03-19 2021-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免蒸压陶粒混凝土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8034A (zh) * 2019-06-20 2019-09-1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方法
CN111018437B (zh) * 2019-12-10 2022-02-08 郑州大学 一种超高韧性废弃砖砼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12288A (zh) * 2019-12-19 2020-05-08 南京星佛管业有限公司 高回收利用率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方法
CN111302712B (zh) * 2020-03-12 2021-10-22 浙江鲁氏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砂浆的高效制作工艺
CN111620582A (zh) * 2020-06-10 2020-09-0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利用废高压电瓷制备耐磨抗滑路面集料、路面及制备方法
CN112624683A (zh) * 2020-09-25 2021-04-09 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混凝土
CN112624674B (zh) * 2020-12-23 2022-07-26 东莞市建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5253A (zh) * 2021-04-01 2021-06-29 田桂满 一种用陶瓷废料和城乡分类垃圾生产免烧抗冻砖瓦的方法
CN113351615B (zh) * 2021-04-19 2023-08-08 青阳县亿鑫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分离大块砖石回收利用装置
CN114195436A (zh) * 2021-11-15 2022-03-18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砖混再生细骨料替代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076B (zh) * 2021-12-07 2022-12-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装修废弃物的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13077B (zh) * 2021-12-07 2022-12-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盾构泥浆和再生砂粉的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260287B (zh) * 2021-12-27 2023-03-07 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规模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工艺
CN114195440A (zh) * 2021-12-28 2022-03-18 武汉车都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材料的方法
CN114308730A (zh) * 2022-02-16 2022-04-12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分选装置、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91015A (zh) * 2022-03-14 2022-06-07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乡建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城建垃圾制备的混凝土超细复合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72103A (zh) * 2022-11-10 2023-01-06 深圳市华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建筑垃圾再生砂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772A (zh) * 1999-12-06 2001-06-13 王健 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
CN1451493A (zh) * 2002-04-16 2003-10-29 王旭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和制作建材及制品的方法
CN1911542A (zh) * 2006-08-31 2007-02-14 王鸣高 一种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处理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772A (zh) * 1999-12-06 2001-06-13 王健 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
CN1451493A (zh) * 2002-04-16 2003-10-29 王旭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和制作建材及制品的方法
CN1911542A (zh) * 2006-08-31 2007-02-14 王鸣高 一种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处理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279336A 1998.10.20
JP特开平11-21156A 1999.01.26
史巍,侯景鹏.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建筑技术开发28 8.2001,28(8),18-20.
史巍,侯景鹏.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建筑技术开发28 8.2001,28(8),18-20. *
孙跃东,肖建庄.再生混凝土骨料.混凝土 6.2004,(6),33-36.
孙跃东,肖建庄.再生混凝土骨料.混凝土 6.2004,(6),33-36. *
肖建庄 等.废弃混凝土破碎及再生工艺研究.建筑技术36 2.2005,36(2),141-144.
肖建庄等.废弃混凝土破碎及再生工艺研究.建筑技术36 2.2005,36(2),141-14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4887B (zh) * 2011-09-30 2014-02-01
TWI562971B (zh) * 2014-12-10 2016-12-21 Sing Uang Environmental Co Ltd
WO2021164794A1 (en) * 2020-02-18 2021-08-26 ERC-TECH a.s. Fresh concrete with self-healing ability and a dry mixture for its preparation
RU2803884C1 (ru) * 2022-07-26 2023-09-21 АО "НПО "Курганприбор" Сухая 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смес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9974A (zh)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9974B (zh)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方法
CN101139193B (zh) 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meida et al. Recycling of stone slurry in industrial activities: Application to concrete mixtures
CN101666129B (zh) 建筑垃圾烧结砖及其生产方法
CN101244906B (zh) 一种高活性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734895B (zh) 再生建筑废弃物蒸压砖生产工艺
CN106193433A (zh) 一种辊压成型煤矸石建筑垃圾板材
CN101857397A (zh) 用建筑垃圾细骨料配制干粉砂浆的方法
CN1990129A (zh) 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CN101205133A (zh) 利用陶瓷废料生产高性能透水砖的制造方法
CN109020430A (zh) 一种二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5929A (zh) 一种再生矿物掺合料及其应用
CN108178593A (zh) 一种含建筑垃圾的无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5412A (zh) 一种生态混凝土
CN107746196A (zh)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和高性能混凝土
CN106830792A (zh) 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128B (zh) 城市建筑垃圾全循环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机制砂、混凝土及其砌块
CN112390583A (zh) 用于建筑3d打印的固废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89659A (zh) 一种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40952A1 (zh) 一种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1734892A (zh) 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方法
CN101182151A (zh) 一种用于建材中的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Alabi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stainable concrete made with ceramic and sandcrete block wastes
CN103172312A (zh) 一种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1029A (zh) 再生利用路基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