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4432A -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带有使用其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带有使用其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4432A
CN101044432A CNA2006800009442A CN200680000944A CN101044432A CN 101044432 A CN101044432 A CN 101044432A CN A2006800009442 A CNA2006800009442 A CN A2006800009442A CN 200680000944 A CN200680000944 A CN 200680000944A CN 101044432 A CN101044432 A CN 101044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alkali development
compound
liquid crystal
epo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09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4432B (zh
Inventor
小原绿
出町泰之
川岛正行
德桥隆志
清水正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Asahi Denka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Asahi Denka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4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4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4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4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4Polymer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reactions, in the absence of non-macromolecular mon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4Polycondensat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59/1433Polycondensat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59/1438Polycondensat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5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or components in so far 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thographic processes or materials used therefor
    • G03F7/0007Filters, e.g. additive colour filters; Components for display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28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photosensitivity-increasing substances, e.g. photoinitiators
    • G03F7/031Organic compounds not covered by group G03F7/029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32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 G03F7/033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the binders being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由环氧加成物和多元酸酐(D)反应而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所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不饱和一元酸(B)和酚化合物(C)与多官能环氧树脂(A)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10~50Hz的频率范围内的任何频率下,该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8以下。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能维持感度、析像度、透明性、密合性、耐碱性等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电特性,能提供良好的取向控制用突起的截面形状。

Description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带有使用其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特定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介质损耗角正切小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并用于形成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了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以及具有该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含有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碱可溶性的粘合剂树脂、光聚合引发剂以及溶剂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正广泛用于制造作为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图象传感器等的核心部件的滤色器。近年来,特别是液晶显示器也被彩色电视所使用,尤其是对比度高、视场角广的取向分割垂直取向(MVA)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使用正在扩大。但是,MVA方式的液晶显示器如果长时间处在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则有时会在取向控制用的突起的表面滞留电荷并产生残像的不良情况。为了防止该情况,该取向控制使用的突起需要具有优异的电特性。这里所述的优异的电特性是指,介电驰豫特性与液晶和取向膜接近,没有引起表面电荷的残留。另外,为了达到高视场角化,该取向控制用的突起的截面形状(纵截面形状)必须是圆弧状、即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这样的上表面不存在平坦的部分且下部逐渐变宽这样的形状。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含有聚羧酸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以及含有该树脂组合物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但是,使用这些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取向控制用突起有时在上表面形成了平坦的部分,而且电特性也无法满足要求。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碱可溶性的不饱和树脂以及含有该树脂的放射线敏感性树脂组合物,但是该放射线敏感性树脂是正型,所以虽然在电特性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具有下述问题:如果在曝光固化时的光掩模上具有微小的损伤和污渍,容易产生共同的缺陷,在成本、工艺方面是不利的。
专利文献1:特许第3148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107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897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维持感度、析像度、透明性、密合性和耐碱性等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电特性,能赋予良好的取向控制用突起的截面形状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实现了上述目的,所述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由环氧加成物和多元酸酐(D)反应而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所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不饱和一元酸(B)和酚化合物(C)与多官能环氧树脂(A)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其中,在10~50Hz的频率范围内的任何频率下,该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8以下。
另外,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实现了上述目的,所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是用于形成用来控制液晶取向的突起物的负型感光性组合物,其中,上述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中至少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和溶剂。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其至少具备透光性基材和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其中,所述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通过使用上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本发明的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由环氧加成物和多元酸酐(D)反应而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所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不饱和一元酸(B)和酚化合物(C)与多官能环氧树脂(A)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因此,在10~50Hz的频率范围内的任何频率下,该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8以下。
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在10~50Hz的频率范围内的任何频率下为0.008以下,优选为0.007以下,越小越优选。如果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8以下的话,则在用于形成液晶显示装置基板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时,可以得到不会产生显示余像(焼き付き)等的可靠性高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上述介质损耗角正切是:使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作为测定样品并根据常规方法测定得到的值。
将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设定为在10~50Hz频率范围内的任意频率下为0.008以下,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优选具有如下结构:按照相对于多官能环氧树脂(A)所具有的1个环氧基,不饱和一元酸(B)所具有的羧基的数量nB为0.1~0.9个,酚化合物(C)具有的酚性羟基的数量nC为0.1~0.9个,且nB和nC的和为0.2~1.0个的比例,使不饱和一元酸(B)和酚化合物(C)与多官能环氧树脂(A)进行加成。相对于上述多官能环氧树脂(A)的1个环氧基,上述羧基的数量nB进一步优选为0.4~0.9个,上述酚性羟基的数量nC进一步优选为0.1~0.6个,nB和nC的和进一步优选为0.8~1.0个。
为了使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上述优选的结构,优选按照下述的使用比例将(A)~(C)用于加成反应,即,相对于100重量份(A)成分,(B)成分为10~30质量份,(C)成分为10~70质量份。
另外,将(B)成分和(C)成分加成到(A)成分的加成反应可以根据常规方法进行。
另外,将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设定为在10~50Hz频率范围内的任意频率下为0.008以下,并且,上述环氧加成物和多元酸酐(D)的反应(酯化)优选按照下述比例进行:相对于上述环氧加成物所具有的1个羟基,多元酸酐(D)所具有的酸酐结构的数量nD为0.2~0.8个。相对于上述环氧加成物所具有的1个羟基,上述酸酐结构的数量nD进一步优选为0.4~0.7个。
为了使上述环氧加成物和(D)成分在上述优选的比例下进行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和(D)成分优选以下述的使用比例用于反应,即,上述环氧加成物为60~75质量份,(D)成分为15~40质量份。
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和(D)成分的反应可以根据常规方法进行。
作为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多官能环氧树脂(A),优选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亚烷基双酚聚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化1]
Figure A20068000094400071
(式中,X1表示直接键合、亚甲基、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脂环式烃基、O、S、SO2、SS、SO、CO、OCO或由下述[化2]或[化3]表示的取代基,该亚烷基可以被卤原子取代,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5的链烯基或卤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和该链烯基可以被卤原子取代,r表示0或1~10的整数)。
[化2]
Figure A20068000094400081
(式中,Y表示可以被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Z1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10的链烯基或卤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和该链烯基可以被卤原子取代,q表示0~4的数)。
[化3]
Figure A20068000094400082
在上述通式(I)中,作为由X1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可以列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异丙基、亚丁基、亚异丁基、三氟亚甲基、二(三氟亚异丙基)等,作为可以取代这些亚烷基的卤原子,可以列举出氟、氯、溴、碘等。作为由X1表示的脂环式烃基,可以列举出环亚戊基、3-甲基环亚戊基、亚环戊烯基、环亚己基、亚环己烯基、3-甲基环亚己基、3,3-二甲基环亚己基、3,5-二甲基环亚己基等。
作为由R1、R2、R3和R4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可以列举出甲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单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全氟乙基等。作为由R1、R2、R3和R4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可以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等。作为由R1、R2、R3和R4表示的碳原子数为2~5的链烯基,可以列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乙炔基、丙炔基等。由R1、R2、R3和R4表示的卤原子以及可以取代由R1、R2、R3和R4表示的上述烷基、上述烷氧基和上述链烯基的卤原子,可以列举出氟、氯、溴、碘等。
上述通式(I)中的X1可以是由上述[化2]表示的取代基。上述由[化2]表示的取代基中,作为Z1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10烷基,可以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异辛基、叔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异壬基、癸基、异癸基、单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全氟乙基等。作为由Z1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可以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等。作为由Z1表示的碳原子数为2~10的链烯基,可以列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丙烯基等。作为由Z1表示的卤原子以及可以取代由Z1表示的上述烷基、上述烷氧基和上述链烯基的卤原子,可以列举出氟、氯、溴、碘。
作为由Y表示的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可以列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环癸基等。作为可以取代由Y表示的该环烷基或苯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和烷氧基,可以列举出作为Z1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和烷氧基所例示的那些基团。
由上述通式(I)表示的亚烷基双酚聚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中,优选X1为亚丙基的环氧树脂;R1、R2、R3和R4中的至少1个为氢原子,特别优选R1、R2、R3和R4全部为氢原子的环氧树脂;优选r为0或1~5的环氧树脂,特别优选r为0或1的环氧树脂。
作为由上述通式(I)表示的亚烷基双酚聚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下述化合物No.1~No.13。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下述化合物的任何的限定。
Figure A20068000094400101
Figure A20068000094400111
另外,作为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多官能环氧树脂(A),也可以使用由下述通式(II)表示的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
Figure A20068000094400112
(式中,R5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5的链烯基、卤原子、二甲基-(4-缩水甘油氧基苯基)甲基或缩水甘油氧基苯基,该烷基、该烷氧基和该链烯基可以被卤原子取代,R6表示氢原子或缩水甘油氧基苯基,n表示0或1~10的数)。
作为由R5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可以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单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全氟乙基等。作为由R5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可以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等。作为由R5表示的碳原子数为2~5的链烯基,可以列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乙炔基、丙炔基等。作为由R5表示的卤原子以及可以取代由R5表示的上述烷基、上述烷氧基和上述链烯基的卤原子,可以列举出氟、氯、溴、碘等。
作为由上述通式(II)表示的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以下的化合物No.14~No.17的化合物。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以下的化合物的任何限定。
另外,作为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多官能环氧树脂(A)的具体例子,还可以列举出化合物No.18、19、20和20A。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以下化合物的任何的限定。
Figure A20068000094400132
作为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不饱和一元酸(B),可以列举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肉桂酸、山梨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苹果酸酯、丙烯酸羟乙酯-苹果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苹果酸酯、丙烯酸羟丙酯-苹果酸酯、双环戊二烯-苹果酸酯等。其中,优选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苹果酸酯。
作为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的酚化合物(C),可以列举出例如具有由下述[化25]表示的结构的酚化合物。
[化25]
Figure A20068000094400142
(式中,R7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6~9的芳基、碳原子数为6~13的烷基芳基、碳原子数为6~9的芳氧基或碳原子数为6~13的芳烷基)。
作为上述酚化合物(c),具体地可以列举出苯酚、对-戊基苯酚、邻-溴代苯酚、间-溴代苯酚、对-溴代苯酚、对-氯代苯酚、2,6-二氯代苯酚、五氯代苯酚、2,6-二甲基-4-(苯甲酰氧基)苯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氧基苯酚、氢醌单苯甲酸酯、β-萘酚、对-羟基苯甲腈、对-硝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间苯二酚、2-甲基间苯二酚、4-乙基间苯二酚、氢醌、甲基氢醌、儿茶酚、邻苯三酚等。其中,优选苯酚、对-戊基苯酚、萘酚、水杨酸甲酯。
作为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多元酸酸酐(D),可以列举出例如琥珀酸酐、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苯均四酸酐、2,2’-3,3’-二苯甲酮四羧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酐、乙二醇二脱水偏苯三酸酯、甘油三脱水偏苯三酸酯、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降冰片烯二酸酐、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三烷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5-(2,5-二氧代四氢呋喃基)-3-甲基-3-环己烯-1,2-二羧酸酐、三烷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加成物、十二碳烯基琥珀酸酐、甲基内亚甲基六氢邻苯二酸酐(methyl hymic anhydride),3,3’,4,4’-二苯基四羧酸二酸酐(二邻苯二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磺酸二酐、4,4’-羟基二邻苯二甲酸酐、2,3,5-三羧基环戊基乙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丁烷四羧酸二酐等二酸酐化合物,优选将单酸酐化合物和二酸酐化合物一起使用,或者单独使用二酸酐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中,作为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可以使用进一步使环氧化合物(E)和由上述(A)~(D)成分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反应形成的化合物。该环氧化合物(E)是为调节酸值而使用的,因此可以用来改善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显影性。作为可以使用的环氧化合物(E),可以列举出单官能环氧化合物和多官能环氧化合物等。上述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的固体成分的酸值优选为20~120mgKOH/g,特别优选为30~120mgKOH/g,单官能或多官能环氧化合物的用量优选为可以满足上述酸值。
作为上述单官能环氧化合物,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缩水甘油醚、乙基缩水甘油醚、丙基缩水甘油醚、异丙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异丁基缩水甘油醚、叔丁基缩水甘油醚、戊基缩水甘油醚、己基缩水甘油醚、庚基缩水甘油醚、辛基缩水甘油醚、壬基缩水甘油醚、癸基缩水甘油醚、十一烷基缩水甘油醚、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十三烷基缩水甘油醚、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十五烷基缩水甘油醚、十六烷基缩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炔丙基缩水甘油醚、对-甲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对-甲氧基缩水甘油醚、对-丁基苯酚缩水甘油醚、甲酚缩水甘油醚、2-甲基甲酚缩水甘油醚、4-壬基苯基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对-枯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三苯甲基缩水甘油醚、2,3-环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环氧化大豆油、环氧化亚麻子油、缩水甘油丁酸酯、一氧化乙烯基环己烷、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氧化苯乙烯、氧化蒎烯、氧化甲基苯乙烯、氧化环己烯、氧化丙烯、下述化合物No.21、No.22等。
Figure A20068000094400161
作为上述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如果使用选自双酚型环氧化合物和缩水甘油醚类中的一种以上,则可以得到特性更好的碱性显影型树脂组合物,所以优选。
作为上述双酚型环氧化合物,除了可以使用由上述通式(I)表示的亚烷基双酚聚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以外,还可以使用例如氢化双酚型环氧化合物等双酚型环氧化合物。
作为上述缩水甘油醚类,可以列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8-辛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10-癸二醇二缩水甘油醚、2,2-二甲基-1,3-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甘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甘醇二缩水甘油醚、四甘醇二缩水甘油醚、六甘醇二缩水甘油醚、1,4-环己烷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1,1,1-三(缩水甘油氧基甲基)丙烷、1,1,1-三(缩水甘油氧基甲基)乙烷、1,1,1-三(缩水甘油氧基甲基)甲烷、1,1,1,1-四(缩水甘油氧基甲基)甲烷等。
作为上述多官能环氧化合物,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列举出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化合物、联苯酚醛清漆型环氧化合物、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化合物、双酚A酚醛清漆型环氧化合物、二环戊二烯酚醛清漆型环氧化合物等酚醛清漆型环氧化合物;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羧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1-环氧乙基-3,4-环氧环己烷等脂环式环氧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二聚物酸缩水甘油酯等缩水甘油酯类;四缩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N,N-二缩水甘油基苯胺等缩水甘油基胺类;1,3-二缩水甘油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三缩水甘油基异氰脲酸酯等杂环式环氧化合物;二环戊二烯二氧化物等二氧化物;萘型环氧化合物、三苯基甲烷型环氧化合物、二环戊二烯型环氧化合物等。
使(A)~(D)的各成分反应,再根据需要使(E)成分反应而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的含量是,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1~70质量%,更优选为3~30质量%。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中,除了含有上述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以外,也可以含有溶剂,例如在将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的含量设定为上述优选的范围时,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以外的剩余的部分可以使用溶剂。作为该溶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用于后述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所例示的溶剂。另外,在由(A)~(D)成分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E)成分合成上述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时,不除去所使用的溶剂而直接包含于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中。
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主要是与溶剂以及光聚合引发剂混合,作为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使用。
以下,基于上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称作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对其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是通过使含有前述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的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以及溶剂而得到的。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的含量是,以在从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除去溶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计优选为5~50质量%,特别优选为10~35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目前已知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二苯甲酮、苯基联苯酮、1-羟基-1-苯甲酰基环己烷、苄基、苄基二甲基缩酮、1-苄基-1-二甲胺基-1-(4’-吗啉代苯甲酰基)丙烷、2-吗啉基-2-(4’-甲基巯基)苯甲酰基丙烷、噻吨酮、1-氯-4一丙氧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二乙基噻吨酮、乙基蒽醌、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基硫化物、苯偶因丁醚、2-羟基-2-苯甲酰基丙烷、2-羟基-2-(4’-异丙基)苯甲酰基丙烷、4-丁基苯甲酰基三氯甲烷、4-苯氧基苯甲酰基二氯甲烷、苯甲酰基甲酸甲酯、1,7-双(9’-吖啶基)庚烷、9-正丁基-3,6-双(2’-吗啉代异丁酰基)咔唑、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甲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苯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萘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4,4’-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1,2-辛二酮、1-[4-(苯硫基)苯基]-,2-(O-苯甲酰基肟)、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下述化合物No.23、No.24等。
Figure A20068000094400181
(式中,X2表示卤原子或烷基,R8表示R、OR、COR、SR、CONRR’或CN,R9表示R、OR、COR、SR或NRR’,R10表示R、OR、COR、SR或NRR’,R和R’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杂环基,它们可以被卤原子和/或杂环基取代,其中的烷基和芳烷基的亚烷基部分也可以被选自不饱和键、醚键、硫醚键以及酯键中的一种以上中断,另外,R和R’也可以一起形成环,p为0~5。)
Figure A20068000094400182
(式中,X2、R8、R9、R10、R和R’的定义与上述化合物No.23相同,X2,表示卤原子或烷基,Z2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1~5的数,R8’表示R、OR、COR、SR、CONRR’或CN,R9’表示R、OR、COR、SR或NRR’,R10’表示R、OR、COR、SR或NRR’,R11表示二醇残基或二硫醇残基。)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是,在从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除去溶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总质量所占的比例计优选为0.1~30质量%,特别优选为0.5~15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溶剂,通常只要是可以溶解或者分散上述各成分的溶剂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可列举出例如甲乙酮、甲基戊基酮、二乙酮、丙酮、甲基异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二丙二醇二甲醚等醚类溶剂;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正丁酯等酯类溶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溶纤剂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或者正丙醇、异丁醇或者正丁醇、戊醇等醇类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BTX类溶剂;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类溶剂;松节油、D-柠檬烯、蒎烯等萜烯类烃油;矿质松节油、スヮゾ一ル#310(Cosmo松山石油(株))、ソルベッソ#100(Exxon化学(株))等链烷烃类溶剂;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二氯甲烷等卤化脂肪族烃类溶剂;氯苯等卤化芳香族烃类溶剂;卡必醇类溶剂、苯胺、三乙胺、吡啶、乙酸、乙腈、二硫化碳、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特别优选酮类或者溶纤剂类溶剂。这些溶剂可以使用一种,或者以二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的形式使用。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上述溶剂的含量可以调整为:使得在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占的总固体成分浓度为5~40质量%、特别是15~30质量%。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含有色材(F)。作为该色材,可以列举出颜料和染料。对添加颜料或染料中的哪一种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颜料和染料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将两者一起使用。颜料或染料特别适合通过颜料分散法和染料法制造滤色器。
作为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作为色材(F)使用的颜料,目前制造滤色器中使用的公知的颜料均可以使用。另外,为了调节滤色器的分光,也可以将多种颜料组合后使用。在下文中,以彩色指数(C.I.)编号表示有机颜料的具体粒子。另外,在下述一览表中,“x”表示的是可以从C.I.编号中任意选择的整数。
·颜料蓝:
<C.I.>1,1:2,1:x,9:x,15,15:1,15:2,15:3,15:4,15:5,15:6,16,24,24:x,56,60,61,62
·颜料绿:
<C.I.>1,1:x,2,2:x,4,7,10,36
·颜料橙:
<C.I.>2,5,13,16,17:1,31,34,36,38,43,46,48,49,51,52,59,60,61,62,64
·颜料红:
<C.I.>1,2,3,4,5,6,7,9,10,14,17,22,23,31,38,41,48:1,48:2,48:3,48:4,49,49:1,49:2,52:1,52:2,53:1,57:1,60:1,63:1,66,67,81:1,81:3,81:x,83,88,90,112,119,122,123,144,146,149,166,168,169,170,171,172,175,176,177,178,179,184,185,187,188,190,200,202,206,207,208,209,210,216,224,226
·颜料紫:
<C.I.>1,1:x,3,3:3,3:x,5:1,19,23,27,32,42
·颜料黄:
<C.I.>1,3,12,13,14,16,17,24,55,60,65,73,74,81,83,93,95,97,98,100,101,104,106,108,109,110,113,114,116,117,119,120,126,127,128,129,138,139,150,151,152,153,154,156,175
另外,作为黑色颜料,可以列举出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碳黑#2400、#2350、#2300、#2200、#1000、#980、#970、#960、#950、#900、#850、MCF88、#650、MA600、MA7、MA8、MA11、MA100、MA220、IL30B、IL31B、IL7B、IL11B、IL52B、#4000、#4010、#55、#52、#50、#47、#45、#44、#40、#33、#32、#30、#20、#10、#5、CF9、#3050、#3150、#3250、#3750、#3950、Tyre(ダィャ)black(轮胎用碳黑)A、Tyre blackN220M、Tyre black N234、Tyre black I、Tyre black LI、Tyre black LH、Tyre black N339、Tyre black SH、Tyre black SHA、Tyre black LH、Tyreblack H、Tyre black HA、Tyre black SF、Tyre black N550M、Tyre black E、Tyre black G、Tyre black R、Tyre black N760M、Tyre black LR,キャンカ一ブ公司制造的碳黑サ一マックスN990、N991、N907、N908、N990、N991、N908,旭Carbon公司制造的碳黑旭#80、旭#70、旭#70L、旭F-200、旭#66、旭#66U、旭#50、旭#35、旭#15、ァサヒサ一マル,デグザ公司制造的碳黑Color black Fw200、Color black Fw2、Color blackFw2V、Color black Fw1、Color black Fw18、Color black S170、Color blackS160、SpecialBlack6、SpecialBlack5、SpecialBlack4、SpecialBlack4A、SpecialBlack250、SpecialBlack350、PrintexU、PrintexV、Printex140U、Printex140V(都是商品名)等。
作为其它颜料,还可以使用米洛丽蓝、氧化铁、氧化钛、碳酸钙、碳酸镁、二氧化硅、氧化铝、钴类、锰类、滑石、铬酸盐、亚铁氰化物、各种金属硫酸盐、硫化物、硒化物、磷酸盐永久蓝、藏青、钴蓝、天蓝色、维利迪安颜料、翡翠绿、钴绿等无机颜料。这些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多种混合后使用。
作为可以用作色材(F)的染料,可以列举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类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咕吨染料、茜素染料、吖啶染料、二苯乙烯、噻唑染料、萘酚染料、喹啉染料、硝基染料、吲达胺染料、噁嗪染料、酞菁染料、花青染料等染料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多种混合后使用。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上述色材(F)的含量是,以在从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除去溶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计优选为0.5~70质量%,特别优选为5~60质量%。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可以进一步组合使用具有不饱和键的单体、链转移剂、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上述具有不饱和键的单体,可以列举出丙烯酸2-羟乙基酯、丙烯酸2-羟丙基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酸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五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六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等。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具有上述不饱和键的单体的含量是,以在从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除去溶剂的全部固体成分的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计优选为0.1~50质量%,特别优选为10~30质量%。
作为上述链转移剂,可以列举出巯基乙酸、硫代苹果酸、硫代水杨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3-巯基丁酸、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2-巯基烟酸、3-[N-(2-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丙酸、3-[N-(2-巯基乙基)氨基]丙酸、N-(3-巯基丙酰基)丙氨酸、2-巯基乙烷磺酸、3-巯基丙烷磺酸、4-巯基丁烷磺酸、十二烷基(4-甲硫基)苯基醚、2-巯基乙醇、3-巯基-1,2-丙二醇、1-巯基-2-丙醇、3-巯基-2-丁醇、巯基苯酚、2-巯基乙胺、2-巯基咪唑、2-巯基-3-吡啶酚、2-巯基苯并噻唑、巯基乙酸、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等巯基化合物、将该巯基化合物氧化而得到的二硫化物、碘乙酸、碘丙酸、2-碘乙醇、2-碘乙烷磺酸、3-碘丙烷磺酸等碘化烷基化合物。
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羧酸盐等氟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碱盐、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等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高级胺卤代酸盐、季铵盐等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烷基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单甘油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将它们组合后使用。
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热塑性有机聚合物,由此还可以改善固化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特性。作为该热塑性有机聚合物,可以列举出例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乙烯醇丁缩醛、纤维素酯、聚丙烯酰胺、饱和聚酯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可以加入苯甲醚、氢醌、焦儿茶酚、叔丁基儿茶酚、酚噻嗪等热聚合抑制剂,增塑剂,粘接促进剂,填充剂,消泡剂,流平剂,硅烷偶联剂等常用的添加剂。
作为使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时所使用的活性光的光源,可以使用产生波长为300~450nm的光的光源,例如可以使用超高压水银灯、水银蒸汽弧、碳弧、氙弧等。
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除了适合作为用于形成控制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的液晶取向的突起物的负型感光性组合物以外,在含有色材(F)时,还可以用于形成构成对图象传感器等有用的滤色器的着色像素或者黑底。
接着,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以下也称作本发明的带有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以及具有该基板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以下说明。
本发明的带有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是至少具有透光性基材和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是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除了在该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形成中使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来以外,其还可以作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
本发明的带有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也可以在透光性基材上设置滤色器层,通过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该滤色器层上形成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而用作液晶的滤色器。
以下,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带有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或液晶显示装置必须具有滤色器层。
一般而言,所述的滤色器层是通过形成用于提高对比度的黑底、接着形成红、绿、蓝的着色像素层而得到的,将含有该滤色器层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用于MVA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时,在滤色器层上,根据需要,隔着硬涂层、透明导电薄膜来层叠上述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进一步根据需要在上述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上面层叠取向膜。
构成滤色器层的上述黑底可以使用已经公知的方法形成。例如,通过蚀刻将铬或钛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形成图案的方法;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混合碳黑或颜料等着色材料,在基板上将其形成为感光性树脂层并通过光刻法来形成的方法;或者将之后表示的着色像素层层叠2层以上而形成黑底的方法等,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任一种方法形成。
上述着色像素层设置在上述黑底的开口部,作为其形成方法,可以列举出颜料分散法、染料法、电沉积法、印刷法、转印法以及喷墨法等已经公知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任一种方法形成。
在构成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取向膜层、透明导电膜层。该透明导电膜层通常形成在取向膜或该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正下方,在作为滤色基板时,形成在滤色器层上或保护膜层上。透明导电膜层可以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等方法形成例如ITO(铟和锡的复合氧化物)、IZO(铟和锌的复合氧化物)等薄膜。
在形成上述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中,首先,通过旋涂器、辊涂器、帘式涂布器等公知的方法涂布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另外,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代替将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到基板上,即:向被圆筒状的转印套筒支撑的所谓的毡布(blanket)或薄膜等转印支撑体上暂时涂布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并将其转印到基板上。接着,隔着规定图案的光掩模曝光,用碳酸钠等碱性水溶液除去未曝光部分并进行显影。另外,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曝光感度良好,所以不一定要形成氧阻隔膜,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曝光感度,可以在曝光工序之前设置形成氧阻挡膜的工序。
进一步地,在显影后,根据需要实施热工序,由此可以促进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固化,提高耐溶剂性、耐热性、与基板的密合性。另外,由于热产生的收缩以及回流(reflow),使形状变得光滑,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分子的取向性。
这样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优选在基板上规则地配置为点状、条状、Z字形,其截面的形状优选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对于根据需要所形成的取向膜层,可以将液晶化合物垂直取向,而且可以使用透明且绝缘性的物质。通常,通过公知的涂布方法或印刷方法,用聚酰亚胺树脂溶液、聚酰胺基酸溶液等形成,之后余像而形成。
本发明的带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可以和现有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同样地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含有色材(F)时,也可以用于形成构成滤色器的着色像素或黑底。
以下,基于该滤色器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对该滤色器进行说明。
对于上述滤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滤色器至少具有透光性基材和由多种颜色的像素图案形成的滤色器层,该多种颜色的像素图案中的至少1种颜色是含有色材(F)的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或者,上述滤色器至少具有透光性基材和由多种颜色的像素图案和黑底形成的滤色器层,该黑底是含有色材(F)的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以下,举出上述滤色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首先,按照和形成前述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同样的步骤,在玻璃等透明基板上涂布本发明的含色材(F)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接着,隔着规定图案的光掩模曝光,用碳酸钠等碱性水溶液除去未曝光部而显影,并实施热工序。通过重复该操作直到形成所希望的颜色数的透明着色涂膜(像素图案),由此可以得到滤色器。
另外,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由于曝光感度良好,所以不一定要形成氧阻挡膜,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曝光感度,可以在曝光工序之前,设置形成氧阻挡膜的工序。
上述方法不仅可以形成透明着色涂膜,还适用于设置黑底时的情形。
使用了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滤色器,除了在形成多种颜色的像素图案和/或黑底中使用了含有色材(F)的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外,和现有的滤色器是相同的,根据用途,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要素,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等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这些实施例的限定。另外,在下述实施例等中,“%”是指质量%。
在实施例1~12和比较例1~2中,制造含有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在实施例13~26和比较例3~4中,在这些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中混合溶剂和光聚合引发剂而制造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实施例27~28中,进一步混合色材而制造着色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实施例1]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的制造
加入100g的ADEKA RESINS EP-4100E(艾迪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190;以下也称作化合物a-1)、27.2g苯酚(以下也称作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82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74.7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44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9g丙烯酸(以下也称作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8.7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以下也称作化合物d-1)、0.635g四丁基乙酸铵和23.8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升温到120℃,保持6小时。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加入232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进行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产量504g,Mw=4600,酸值(固体成分)81mgKOH/g,粘度59.6mPa·s,固体成分37.5%)。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获得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进行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2]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2的制造
加入100g的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61.5g对枯基苯酚(以下也称作化合物c-2),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484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96.6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78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7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7.5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以下也称作化合物d-1)、0.615g四丁基乙酸铵和20.1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升温到120℃,保持6小时。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加入286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进行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2(产量584g,Mw=4500,酸值(固体成分)67mgKOH/g,粘度55mPa·s,固体成分37.6%)。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2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获得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该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2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进行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2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3]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3的制造
加入100g的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41.7g萘酚(以下也称作化合物c-3),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425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84.8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58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0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7.3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以下也称作化合物d-1)、0.612g四丁基乙酸铵,升温到120℃,保持6小时。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加入259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3(产量469g,Mw=7600,酸值(固体成分)75mgKOH/g,粘度176mPa·s,固体成分40.2%)。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3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获得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3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进行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3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4]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4的制造
加入223g的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55.4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836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17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323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5.67g四丁基乙酸铵和45.7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室温,加入94.0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和86.5g琥珀酸酐(以下也称作化合物d-2)、1.39g四丁基乙酸铵,在100℃下搅拌5小时。再加入88.1g ADEKA RESINSEP-4100E(以下也称作化合物e-1),在120℃下搅拌3小时后,加入341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4(产量1026g,Mw=4100,酸值(固体成分)40mgKOH/g,粘度146mPa·s,固体成分47.5%)。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4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获得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2的酸酐结构为0.75个的比例,且作为(E)成分的e-1的环氧基为0.4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2以及化合物e-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进行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50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0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5]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5的制造
加入150g的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84.0g对-枯基苯酚(化合物c-2),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702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137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262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3.81g四丁基乙酸铵和29.6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室温,加入57.8g琥珀酸酐(化合物d-2)、0.929g四丁基乙酸铵和67.3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在100℃下搅拌5小时。再加入58.9g 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e-1),在120℃下搅拌3小时后,加入260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5(产量789g,Mw=4200,酸值(固体成分)40mgKOH/g,粘度146mPa·s,固体成分47.5%)。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5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2的酸酐结构为0.75个的比例,作为(E)成分的e-1的环氧基为0.4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2以及化合物e-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2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50个,化合物c-2的酚性羟基为0.50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6]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6的制造
加入122g的双酚芴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231,以下也称作化合物a-2)、27.3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94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75.6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57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9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9.8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化合物d-1)、0.635g四丁基乙酸铵和23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6(产量506g,Mw=5000,酸值(固体成分)92.5mgKOH/g,粘度135mPa·s,固体成分40.4%)。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6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2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如下结构:相对于化合物a-2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7]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7的制造
<步骤1>1,1-双(4’-羟基苯基)-1-(1”-联苯基)-1-环己基甲烷的制造
加入70.5g联苯基环己基酮、200.7g苯酚和10.15g硫代乙酸,在18℃下在20分钟内滴加40.0g三氟甲烷磺酸。在17~19℃下反应18小时后,加入500g水使反应停止,加入500g甲苯,将有机层水洗直至其pH达到3~4,分离有机层。馏去甲苯、水和过量的苯酚。在残渣中加入甲苯,滤出所析出的固体,用甲苯分散清洗,得到59.2g淡黄色晶体(产率为51%)。该淡黄色晶体的熔点为239.5℃,确认该淡黄色晶体为目标化合物。
<步骤2>1,1-双(4’-环氧丙氧基苯基)-1-(1”-联苯基)-1-环己基甲烷[化合物No.7]的制造
加入57.5g由步骤1得到的1,1-双(4’-羟基苯基)-1-(1”-联苯基)-1-环己基甲烷和195.8g环氧氯丙烷,加入0.602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64℃下搅拌18小时。接着降温至54℃,滴加43.0g 2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30分钟。馏去环氧氯丙烷和水,加入216g甲基异丁酮后进行水洗,之后滴加2.2g 24%的氢氧化钠。在80℃搅拌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用3%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中和、并进行水洗。馏去溶剂,从而得到57g(产率为79%)黄色固体。确认该黄色晶体为目标化合物No.7。所得的化合物No.7的熔点为64.2℃,环氧当量为282,[化10]表示的化学式中的n为0.04(平均值)。
<步骤3>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7的制造
加入148g由步骤2得到的1,1-双(4’-环氧丙氧基苯基)-1-(1”-联苯基)-1-环己基甲烷(以下也称为化合物a-3)、27.1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94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再加入76.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55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0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9.3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以下也称作化合物d-1)、0.644g四丁基乙酸铵,升温到120℃,保持6小时。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加入234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7(产量530g,Mw=4400,酸值(固体成分)86mgKOH/g,粘度126mPa·s,固体成分43.1%)。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7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3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3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8]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8的制造
加入90.0g的ADEKA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13.2gェピコ一ト834(日本环氧树脂株式会社制造,环氧当量为250,以下也称作化合物a-4)、27.2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605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12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218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18g四丁基乙酸铵和17.0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58.9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化合物d-1)、0.152g四丁基乙酸铵和200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升温到120℃,保持6小时。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加入297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8(产量794g,Mw=8300,酸值(固体成分)72mgKOH/g,粘度27mPa·s,固体成分25.1%)。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8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和化合物a-4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和a-4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9]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9的制造
加入100g的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和27.2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82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74.7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44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9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4.8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化合物d-1)、4.5g偏苯三酸酐(以下也称作化合物d-3)、0.635g四丁基乙酸铵和3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升温到120℃,搅拌6小时后,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再加入200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9(产量472g,Mw=5500,酸值(固体成分)77mgKOH/g,粘度35mPa·s,固体成分37.8%)。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9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和化合物d-3的酸酐结构为0.6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和化合物d-3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10]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0的制造
加入100g的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和27.2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82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74.7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44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9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8.8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化合物d-1)、0.636g四丁基乙酸铵和24.2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在120℃下,搅拌6小时。再加入43.2g甲酚缩水甘油醚(以下也称作化合物e-2),在120℃下保持10小时。之后,加入233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0(产量546g,Mw=9000,酸值(固体成分)35mgKOH/g,粘度85.5mPa·s,固体成分40.8%)。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0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1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1进行酯化反应,接着和作为(E)成分的化合物e-2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1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11]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的制造
加入116gェピコ一ト157S70(日本环氧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双酚A型酚醛清漆多官能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220,也称作化合物a-5)和27.5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94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75.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45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9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2.9g偏苯三酸酐(化合物d-3)、0.635g四丁基乙酸铵和25.2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升温到120℃,保持6小时。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加入232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产量520g,Mw=13000,酸值(固体成分)71mgKOH/g,粘度130mPa·s,固体成分37.9%)。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3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3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5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5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12]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的制造
加入91.1gェピコ一ト1032H60(日本环氧树脂株式会社制造,三苯基甲烷型多官能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73;以下也称作化合物a-6)和27.2g苯酚(化合物c-1),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82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加入75.3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144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4g四丁基乙酸铵和17.9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32.9g偏苯三酸酐(化合物d-3)、0.635g四丁基乙酸铵和24.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升温到120℃,保持6小时。冷却到40℃,保持48小时。加入240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产量1502g,Mw=3800,酸值(固体成分)83mgKOH/g,粘度18mPa·s,固体成分33.7%)。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3的酸酐结构为0.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3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1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6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5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1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12A]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A的制造
加入150g由实施例7的步骤2得到的1,1-双(4’-环氧丙氧基苯基)-1-(1”-联苯基)-1-环己基甲烷(以下也称为化合物a-3)、60.7g对枯基苯酚(化合物c-2)、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632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再加入121.9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225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2.51g四丁基乙酸铵和15.7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5小时。冷却到室温,加入37.9g琥珀酸酐(化合物d-2)、1.242g四丁基乙酸铵和48.1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在100℃下保持5小时。再加入51.3g由实施例7的步骤2得到的1,1-双(4’-环氧丙氧基苯基)-1-(1”-联苯基)-1-环己基甲烷(化合物e-1),在120℃下搅拌3小时后,加入278.6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透明液体的目标物(产量730g,Mw=4200,酸值(固体成分)41mgKOH/g,粘度136mPa·s,固体成分42.4%)。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A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2的酸酐结构为0.75个的比例,作为(E)成分的化合物e-1的环氧基为0.35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2与化合物e-1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2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3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1的1个环氧基,化合物b的羧基为0.45个,化合物c-2的酚性羟基为0.55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实施例12B]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B的制造
加入100.0g EPICLON HP-7200H(大日本油墨株式会社制造,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280,以下也称作化合物a-7)和10.0g对枯基苯酚(化合物c-2)、升温到115℃。缓慢加入0.330g三苯基膦,在120℃下搅拌4小时。再加入161.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冷却到50℃以下。之后,加入0.526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0.643g四丁基乙酸铵和22.1g丙烯酸(化合物b),升温到120℃,保持16小时。冷却到50℃以下,加入43.3g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化合物d-4)、升温到120℃,保持4小时。加入52.9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使用0.8μm的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茶褐色液体的目标物(产量390g,Mw=2700,酸值(固体成分)98mgKOH/g,粘度110mPa·s,固体成分45.1%)。
另外,含有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B的反应产物(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是如下得到的:按照相对于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作为(D)成分的化合物d-4的酸酐结构为0.8个的比例,使环氧加成物和化合物d-4进行酯化反应,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作为(B)成分的化合物b和作为(C)成分的化合物c-2与作为(A)成分的化合物a-7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另外,上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化合物a-7的1个环氧基,以化合物b的羧基为0.87个,化合物c-2的酚性羟基为0.13个的比例加成而得到的结构。
[比较例1]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3的制造
加入219g双酚芴型环氧树脂(化合物a-2)、70.2g丙烯酸(化合物b)、0.249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4.57g四丁基乙酸铵和13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在120℃下搅拌15小时。冷却到50℃,加入68.1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化合物d-1)、9.86g偏苯三酸酐(化合物d-2)、1.14g四正丁基乙酸铵和42.0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在120℃下,搅拌4小时后,加入434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得到茶褐色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3(产量931g,Mw=5000、Mn=2100,酸值(固体成分)92.7mgKOH/g,固体成分37.9%)。
[比较例2]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4的制造
加入180g的ADEKA RESINS EP-4100E(化合物a-1)、70.2g丙烯酸(化合物b)、0.249g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4.57g四丁基乙酸铵和135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在120℃下搅拌15小时。冷却到50℃,加入68.1g二邻苯二甲酸二酐(化合物d-1)、9.86g偏苯三酸酐(化合物d-2)、1.14g四正丁基乙酸铵和42.0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在120℃下,搅拌4小时后,加入433g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得到茶褐色液体的目标物,即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4(产量891g,Mw=13400,酸值(固体成分)90mgKOH/g,固体成分37.9%)。
[实施例13]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
[实施例14]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2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2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2,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2。
[实施例15]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3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3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3,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3。
[实施例16]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4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4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4,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4。
[实施例17]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5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5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5,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5。
[实施例18]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6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6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6,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6。
[实施例19]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7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7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7,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7。
[实施例20]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8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8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8,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8。
[实施例21]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9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9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9,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9。
[实施例22]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0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0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0,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0。
[实施例23]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1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1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1。
[实施例24]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2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2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2。
[实施例25]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3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g的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丙烷-1-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3。
[实施例26]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4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7g的1-[4-(苯基硫代)苯基]-,2-(O-苯甲酰基肟)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4。
[实施例26A]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4A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2A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A,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2A。
[实施例26B]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4B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实施例12B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2B,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2B。
[实施例27]着色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的制造
相对于12g由实施例1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加入8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8g二苯甲酮、3.2g碳黑(三菱化学公司制造“MA100”)和75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
[实施例28]着色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2的制造
相对于12g由实施例1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加入8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8g二苯甲酮、0.6g卤化酮酞菁类颜料(东洋油墨公司制造“6YK”)和75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2。
[比较例3]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5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比较例1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3,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5。
[比较例4]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6的制造
相对于14g由比较例2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4,加入5.9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1g二苯甲酮和78g乙基溶纤剂,充分地进行搅拌,从而得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No.16。
按照如下的方式测定由上述实施例1~12B和比较例1~2得到的上述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4的介质损耗角正切。
也就是,隔着具有电极图案的金属掩模,利用通常的真空蒸镀法,在厚度为0.7mm的玻璃板上形成膜厚为100埃的铝膜,由此形成铝电极。接着,通过旋涂法涂布上述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4,以使厚度约为2μm,在80℃下干燥10分钟后,除去铝电极上以外的不要的部分,使用热风干燥器,在230℃下加热干燥处理30分钟,再通过和上述同样的方法形成铝电极,由此制得试验片。该试验片具有在10mm×10mm的正方形的铝电极间以约为1.5μm的厚度夹住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而得到的结构。测定所得的试验片在30Hz下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的值。结果如表1表示。
表1
  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   介质损耗角正切
  No.1(实施例1)   0.0041
  No.2(实施例2)   0.0024
  No.3(实施例3)   0.0056
  No.4(实施例4)   0.0053
  No.5(实施例5)   0.0035
  No.6(实施例6)   0.0055
  No.7(实施例7)   0.0060
  No.8(实施例8)   0.0043
  No.9(实施例9)   0.0046
  No.10(实施例10)   0.0037
  No.11(实施例11)   0.0062
  No.12(实施例12)   0.0068
  No.12A(实施例12A)   0.0031
  No.12B(实施例12B)   0.0052
  No.13(比较例1)   0.0092
  No.14(比较例2)   0.0084
从表1表明,由上述实施例1~12B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2B,在30Hz下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8以下;另一方面,由上述比较例1~2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3~14在30Hz下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大于0.008。
另外,如果将由上述实施例1~12B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12B和由上述比较例1~2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No.13~14相比较,则感度、析像度、透明性、密合性、耐碱性等性能相同。
[实施例29]带有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的形成以及评价
<带有ITO的基板的制作>
在透明玻璃基板上形成Cr薄膜,通过光蚀刻法形成黑底。通过旋涂法在其上涂布厚度为2μm的红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90℃下干燥5分钟后,隔着着色像素用具有条纹图案的光掩模,利用超高压水银灯以300mJ/cm2进行照射。用2.5%的碳酸钠水溶液显影60秒,水洗后,在烘箱中,230℃下后烘烤30分钟,从而得到红色的条纹图案。接着,对绿色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蓝色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同样的处理,形成红、绿、蓝的着色像素层。
接着,通过通常的溅射法整面地形成厚度为1500埃的ITO薄膜,并形成透明导电层,从而得到带有ITO的基板。
<带有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的形成>
通过旋涂法在带有上述ITO的基板上涂布由上述实施例13~26B以及比较例3~4得到的碱性显影性感光性组合物No.1~16,形成膜厚为2μm,风干10分钟后,在90℃下用热板加热2分钟。隔着突起形成用光掩模,用超高压水银灯以150mJ/cm2照射后,用2.5%的碳酸钠溶液显影50秒,充分地进行水洗。干燥后,在烘箱中、230℃下后烘烤30分钟,形成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从而得到带有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
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并评价所形成的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的截面形状。评价基准是:将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情况记作为○,将截面形状为梯形的情况记作×。
此外,使用上述带有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形成MVA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施加48小时的电压后,评价余像特性。评价基准是:将没有产生残影的情况记作○,将产生残影的情况记作×。
这些评价结果如表2表示。
表2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截面形状   余像特性
  No.1(实施例13)   ○   ○
  No.2(实施例14)   ○   ○
  No.3(实施例15)   ○   ○
  No.4(实施例16)   ○   ○
  No.5(实施例17)   ○   ○
  No.6(实施例18)   ○   ○
  No.7(实施例19)   ○   ○
  No.8(实施例20)   ○   ○
  No.9(实施例21)   ○   ○
  No.10(实施例22)   ○   ○
  No.11(实施例23)   ○   ○
  No.12(实施例24)   ○   ○
  No.13(实施例25)   ○   ○
  No.14(实施例26)   ○   ○
  No.14A(实施例26A)   ○   ○
  No.14B(实施例26B)   ○   ○
  No.15(比较例3)   ×   ×
  No.16(比较例4)   ×   ×
使用由实施例13~26B得到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物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且良好,使用这些突起物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广视场角,而且不会产生余像,具有良好的显示特性。另一方面,使用由比较例3~4得到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液晶取向控制用突起物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使用这些突起物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产生了余像。
使用本发明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形成具有优良的电特性和良好的截面形状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特别地,可以合适地用于形成在MVA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基板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

Claims (9)

1.一种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由环氧加成物和多元酸酐(D)反应而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所述环氧加成物具有使不饱和一元酸(B)和酚化合物(C)与多官能环氧树脂(A)加成而得到的结构,其中,在10~50Hz的频率范围内的任何频率下,该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8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加成物具有按照相对于所述多官能环氧树脂(A)的1个环氧基,所述不饱和一元酸(B)的羧基的数量nB为0.1~0.9个,所述酚化合物(C)的数量nC为0.1~0.9个,且nB和nC的和为0.2~1.0个的比例进行加成而得到的结构;所述环氧加成物和所述多元酸酐(D)的反应是按照相对于上述环氧加成物的1个羟基,所述多元酸酐(D)的酸酐结构的数量nD为0.2~0.8个的比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环氧树脂(A)是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亚烷基双酚聚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化1]
式中,X1表示直接键合、亚甲基、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脂环式烃基、O、S、SO2、SS、SO、CO、OCO或由下述[化2]或[化3]表示的取代基,该亚烷基可以被卤原子取代,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5的链烯基或卤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和该链烯基可以被卤原子取代,r表示0或1~10的整数;
[化2]
Figure A2006800009440003C1
式中,Y表示可以被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Z1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10的链烯基或卤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和该链烯基可以被卤原子取代,q表示0~4的数;
[化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I)中,X1为亚丙基,R1、R2、R3和R4是氢原子,r是0或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记载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进一步与环氧化合物(E)反应。
6.一种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用来控制液晶取向的突起物的负型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记载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中至少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和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含有色材(F)。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其至少具备透光性基材和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其中,所述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通过使用权利要求6或7所记载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
CN2006800009442A 2005-10-27 2006-10-26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带有使用其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4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12362 2005-10-27
JP312362/2005 2005-10-27
PCT/JP2006/321319 WO2007049665A1 (ja) 2005-10-27 2006-10-26 アルカリ現像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した液晶分割配向制御用突起付き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4432A true CN101044432A (zh) 2007-09-26
CN101044432B CN101044432B (zh) 2011-12-14

Family

ID=3796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094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4432B (zh) 2005-10-27 2006-10-26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带有使用其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034939B2 (zh)
KR (1) KR20080061329A (zh)
CN (1) CN101044432B (zh)
TW (1) TW200728917A (zh)
WO (1) WO200704966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428A (zh) * 2009-10-07 2011-04-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3214436A (zh) * 2013-03-29 2013-07-24 青岛俪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长碳链二元醇二缩水甘油醚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2236B (zh) * 2007-05-09 2014-06-18 株式会社艾迪科 环氧化合物、碱显影性树脂组合物以及碱显影性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JP5367956B2 (ja) * 2007-05-30 2013-12-11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JP2009036848A (ja) * 2007-07-31 2009-02-19 Sanyo Chem Ind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014054B2 (ja) * 2007-10-12 2012-08-2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該基板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98548A (ja) * 2008-02-19 2009-09-0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29826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と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501679B2 (ja) 2009-07-02 2014-05-28 株式会社Adek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US8791169B2 (en) 2011-01-27 2014-07-29 Lg Chem, Ltd. Fluorene-based resin polymer and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6559B2 (ja) * 1994-09-14 2001-04-1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感光性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状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H09328527A (ja) * 1996-06-12 1997-12-22 Nippon Kayaku Co Ltd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WO2001053375A1 (fr) * 2000-01-18 2001-07-26 Taiyo Ink Manufacturing Co., Ltd. Compose epoxyde polynucleaire, resine durcissable par rayon energetique actinique obtenue a partir de ce compose, et composition de resine photodurcissable/thermodurcissable contenant ladite resine
KR20030085031A (ko) * 2001-03-23 2003-11-01 다이요 잉키 세이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성 수지, 이것을 함유하는광경화성ㆍ열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경화물
JP2003107702A (ja) * 2001-09-27 2003-04-09 Sumitomo Chem Co Ltd 樹脂組成物
JP3996802B2 (ja) * 2002-05-15 2007-10-24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低放射線性の光硬化性・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被膜
JP4087650B2 (ja) * 2002-07-12 2008-05-21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2005244150A (ja) * 2004-01-28 2005-09-08 Ajinomoto Co Inc 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接着フィルム及び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
JP2005221817A (ja) * 2004-02-06 2005-08-1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配向制御用突起を有する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428A (zh) * 2009-10-07 2011-04-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3214436A (zh) * 2013-03-29 2013-07-24 青岛俪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长碳链二元醇二缩水甘油醚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8917A (en) 2007-08-01
CN101044432B (zh) 2011-12-14
KR20080061329A (ko) 2008-07-02
JPWO2007049665A1 (ja) 2009-04-30
JP5034939B2 (ja) 2012-09-26
WO2007049665A1 (ja) 200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4432A (zh)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带有使用其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用突起的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107566B (zh)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
CN1269921C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KR101631059B1 (ko) 컬러 레지스트 조성물 및 이 조성물을 이용한 컬러 필터
CN1223576C (zh) 带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06393B (zh) 碱性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带有使用它形成的液晶分割取向控制突起的基板和滤色器、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233679C (zh) 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含该组合物的光防焊油墨
CN103324031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711503A (zh) 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726434A (zh) 滤色片黑色矩阵光阻组合物
CN105378615A (zh) 触控面板用负型感光性白色组合物、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928716A (zh) 感光性组合物
CN112904672A (zh) 适用于柱状间隔器和黑底的着色光敏树脂组合物
CN105319849A (zh) 遮光板形成用感光性组合物、遮光板和显示装置
CN1833204A (zh) 感光树脂组合物及用其制备的电子元件和显示装置
CN1702553A (zh) 感光性组合物
CN101059655A (zh) 感光性组合物及由该感光性组合物形成的滤色片
CN101770172A (zh) 有机层感光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制作的有机层
CN101657759B (zh) 碱显影性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β-二酮化合物
CN1308708C (zh)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滤色片
CN101059656A (zh) 含无机颗粒的光敏性树脂组合物、光敏性薄膜和无机图案的形成方法
CN105974739A (zh) 着色感光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940720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928715A (zh) 感光性组合物
CN1975471A (zh) 黑色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SAHI DENKA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Toppan Prin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Asahi Denka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