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2098B - 通信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2098B
CN101032098B CN2006800009033A CN200680000903A CN101032098B CN 101032098 B CN101032098 B CN 101032098B CN 2006800009033 A CN2006800009033 A CN 2006800009033A CN 200680000903 A CN200680000903 A CN 200680000903A CN 101032098 B CN101032098 B CN 101032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or
electrode
communication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09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2098A (zh
Inventor
石桥义人
日下部进
久保野文夫
长井昭二
吉田祐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2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2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2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20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05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根据通信环境容易进行合适的通信设定的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状态确认部1014进行涉及与发送装置1001的通信相关的状态、即例如发送装置1001和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通信环境的确认的处理。对应处理部1015根据状态确认部1014所确认的状态进行与发送部1011的控制有关的处理。状态确认部1034进行涉及与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有关的状态、即例如接收装置1002和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通信环境的确认的处理。对应处理部1035根据状态确认部1034所确认的状态进行与接收部1031的控制有关的处理。本发明可应用于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特别是涉及可以根据通信环境容易进行适当的通信设定的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在通信中,根据各通信装置的通信能力、通信状况等,其通信精度受到较大地影响。例如,在通信状况非常恶劣、难以正常接收从通信对象发送过来的信息的情况下,如果将通信速度设为更高速、或者抑制接收灵敏度、发送功率,则通信错误率进一步上升,更难以进行正常的通信。 
因此,正在考虑根据接收状况来调节发送功率的强弱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近年来伴随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提高,存在利用静电耦合来进行以人体等为通信介质的通信的通信系统。这样的通信系统中的以人体为通信介质的通信不仅受到各通信装置的功能、通信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例如通信装置和人体的位置关系、成为通信介质的人体的特性(静电电容、负载等)等通信环境的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0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例如,在如上所述的根据接收状况来调节发送功率强弱的处理的情况下,不考虑这样的通信环境状态。因此,例如,在接收装置和人体分离,仅因为接收装置的通信环境恶化而使接收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存在即使提高发送装置的发送电平也不能改善接收状况的可能性。这样,根据通信环境的状态,有可能存在根据接收状况来调节发送功率强弱的处理不能提高效果的情形。如果进一步说明,根据这样的控制而导致发送装置不必要地提高发送电平,因此也存在导致消耗电力增大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可以根据通信环境容易地进行合适的通信设定。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侧面的通信系统具备通过通信介质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具备:第一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第一提供单元,将作为上述第一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的第一确认结果提供给上述第二通信装置;第一获取单元,获取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提供的、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的确认结果即第二确认结果;以及第一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上述第一确认结果以及上述第二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上述第二通信装置具备:第二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第二提供单元,将作为上述第二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的上述第二确认结果提供给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第二获取单元,获取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提供的上述第一确认结果;以及第二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上述第一确认结果以及上述第二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一侧面,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确认与第一通信装置的通信有关的状态,将作为该确认结果的第一确认结果提供给第二通信装置,获取从第二通信装置提供的、作为与第二通信 装置的通信有关的状态的确认结果的第二确认结果,根据第一确认结果以及第二确认结果来进行与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在第二通信装置中,确认与第二通信装置的通信有关的状态,将作为该确认结果的第二确认结果提供给第一通信装置,获取从第一通信装置提供的第一确认结果,根据第一确认结果以及第二确认结果来进行与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侧面的通信系统具备通过通信介质发送信号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上述信号的接收装置,其中,上述发送装置具备:第一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状态;以及第一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作为上述第一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的第一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信号的发送有关的控制处理,上述接收装置具备:第二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状态;第二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作为上述第二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的第二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信号的接收有关的控制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二侧面,在发送装置中,确认与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状态,根据作为该确认结果的第一确认结果进行与信号的发送有关的控制处理;在接收装置中,确认与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状态,根据作为该确认结果的第二确认结果,进行与信号的接收有关的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第三侧面的通信系统具备通过通信介质发送信号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上述信号的接收装置,其中,上述发送装置具备:第一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状态;提供单元,将作为上述第一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的第一确认结果提供给上述接收装置;以及第一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上述第一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信号的发送有关的控制处理,上述接收装置具备:第二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状 态;获取单元,获取从上述发送装置提供的上述第一确认结果;以及第二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作为上述第二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的第二确认结果、以及利用上述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第一确认结果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与上述信号的接收有关的控制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三侧面,在发送装置中,确认与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状态,将作为该确认结果的第一确认结果提供给接收装置,另外根据第一确认结果进行与信号的发送有关的控制处理;在接收装置中,确认与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状态;获取从发送装置提供的第一确认结果,根据作为确认结果的第二确认结果、以及所获取的第一确认结果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与信号的接收有关的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第四侧面的通信装置,通过通信介质与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该通信装置具备: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与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可包含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通信介质及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之中的至少一方的相对位置关系。 
上述状态确认单元可具备:电流测量单元,测量在上述通信装置内流过的电流的值;合成负载算出单元,根据上述电流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算出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上述通信装置以及上述通信介质的合成负载;以及判断单元,根据利用上述合成负载算出单元算出的上述合成负载,判断上述通信装置的状态,决定上述控制单元的上述控制处理的内容。 
上述状态确认单元还可具备输入接受单元,该输入接受单元接受作为与上述通信介质的特性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的输入,上述合成负载算出单元根据上述电流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以及利用上述输入接受单元接受的上述通信介质信息,算出上述 合成负载。 
上述状态确认单元可具备信息获取单元,该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与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提供的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中的上述状态的确认结果有关的信息,上述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与由上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状态的确认结果有关的信息,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可具备发送电平调整单元,该发送电平调整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调整上述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的发送电平。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可具备接收增益调整单元,该接收增益调整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调整检测出上述通信装置所接收到的信号时的接收增益。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可具备静电电容调整单元,该静电电容调整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调整作为用于对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电极的信号电极的、相对于上述通信介质的静电电容。 
上述信号电极是排列成阵列状的多个电极,可分别由可连接控制的电极构成,上述静电电容调整单元通过控制各电极的连接,调整上述静电电容。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可具备消息显示单元,该消息显示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显示对用户的消息、图像。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可具备信息提供单元,该信息提供单元将与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有关的信息提供给上述其它通信装置。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可具备调制方式决定单元,该调制方式决定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决定上述通信的调制方式。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可具备纠错方式决定单元,该纠错方式决定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决定上述通信的纠错方式。 
还可以具备:频率确定单元,确定发送到上述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的增益大的频率;频率设定单元,将上述通信的载波信号设定为由上述频率确定单元确定的频率。 
本发明的第四侧面的通信方法,是通过通信介质与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根据该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本发明的第四侧面的程序,使计算机进行通过通信介质与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处理,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确认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根据该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四侧面,确认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根据该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可以进行通信。特别地,可以根据通信环境容易地进行合适的通信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理想状态中的图1的通信系统的等效电路的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在图2的模型中接收负载电阻的两端产生的电压的有效值的计算结果的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通信系统的物理结构的模型的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4的模型中产生的各参数的模型的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电力线相对于电极的分布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电力线相对于电极的分布的其它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发送装置中的电极模型的其它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图5的模型的等效电路的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通信系统的频率特性的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接收装置中接收到的信号的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电极的配置位置的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电极的配置位置的其它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电极的配置位置的另外其它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电极的配置位置的另外其它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电极的配置位置的另外其它示例的图。 
图17是表示电极的配置位置的另外其它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电极的配置位置的另外其它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电极的结构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电极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图5的模型的等效电路的其它示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图1的通信系统的配置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24是表示与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实际利用例的图。 
图25是表示与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其它利用例的图。 
图26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外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27是表示频谱的分布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外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29是表示频谱的分布例的图。 
图30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外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31是表示信号的时间分布的示例的图。 
图32是表示通信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外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34是说明电极和通信介质的位置关系与它们之间的静电电容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5是表示与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图。 
图36是利用等效电路示出图35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37是表示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9是表示对应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0是表示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41是表示对应处理的流程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42是说明图35的整个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处理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4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44是表示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的另外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45是表示对应处理的流程的另外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46是说明图43的整个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处理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47是表示通信介质的个体差的示例的图。 
图48是表示发送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框图。 
图49是表示接收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框图。 
图50是表示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的另外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51是表示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的另外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52是说明图48以及图49的整个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处理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5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外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54是表示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的另外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55是说明通信设定的其它示例的图。 
图56是表示与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图。 
图57是表示对应处理的流程的另外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58是说明通信介质的示例的图。 
图59是表示通信介质的频率特性的变化的情形的曲线图。 
图60是表示与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图。 
图61是表示通信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2是表示通信处理的流程的其它示例的流程图。 
图6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的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通信系统;1001:发送装置;1002:接收装置;1003:通信介质;1014:状态确认部;1015:对应处理部;1034:状态确认部;1035:对应处理部;1056:Rtr;1057:Vtr;1066:Rrr;1067:Vrr;1068:Vro;1069:SW;1081以及1082:Rm;1083:Cm;1200:通信系统;1201以及1202:通信装置;1214:通信状态确认部;1215:通信对应处理部;1400:通信系统;1401: 发送装置;1402:接收装置;1414:状态确认部;1421: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34:状态确认部;1441: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600:通信系统;1601以及1602:通信装置;1614:通信状态确认部;1621: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图3,作为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示例,说明通过实现不需要物理上的基准点路径而仅利用通信信号传递路径的通信从而不受利用环境制约的通信系统。 
图1是表示不使用物理上的基准点路径而仅利用通信信号传递路径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例的图。 
在图1中,通信系统100由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120、以及通信介质130构成,是由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经过通信介质130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系统。即,在通信系统100中,从发送装置110发送的信号经过通信介质130传送,由接收装置120接收。 
发送装置110具有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基准电极112、以及发送部113。发送信号电极111是为了发送经过通信介质130传送的信号而设置的电极对的一方的电极,设置成与作为该电极对的另一方电极的发送基准电极112相比相对于通信介质130的静电耦合更强。发送部113设置在发送信号电极111和发送基准电极112之间,向这些电极之间提供想要传递到接收装置120的电信号(电位差)。 
接收装置120具有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基准电极122、以及接收部123。接收信号电极121是为了接收经过通信介质130传送的信号而设置的电极对的一方的电极,设置成与作为该电极对 的另一方电极的接收基准电极122相比相对于通信介质130的静电耦合更强。接收部123设置在接收信号电极121和接收基准电极122之间,利用经过通信介质130传送的信号,检测在这些电极之间产生的电信号(电位差),并将该电信号变换为所希望的电信号,复原在发送装置110的发送部113中生成的电信号。 
通信介质130由具有可以传递电信号的物理特性的物质、例如导电体、电介质等构成。例如,通信介质30由以铜、铁、或者铝等金属为代表的导电体、以净水、橡胶、玻璃等为代表的电介质、或者作为它们的复合体的生物体、如盐水等电解液那样将作为导体的性质和作为电介质的性质合并的材料构成。另外,该通信介质30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可以是线状、板状、球状、方柱或者圆柱等任意形状,还可以是这些之外的任意形状。 
在这样的通信系统100中,首先说明各电极和通信介质或者装置周边空间之间的关系。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设通信介质130是完全导体。另外,假设在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以及接收信号电极12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存在空间,没有电气耦合。即,在发送信号电极111或者接收信号电极12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分别形成静电电容。 
另外,将发送基准电极112设置为朝向发送装置110周边的空间,将接收基准电极122设置为朝向接收装置120周边的空间。通常,在空间存在导体球的情况下,在该导体球和空间之间形成静电电容。例如,设导体的形状是半径为r[m]的球时,其静电电容C可根据以下的式(1)求出。 
[式1] 
C=4πεr[F]    ...(1) 
在式(1)中,π表示圆周率。此外,ε表示介电常数,可根据以下的式(2)求出。 
[式2] 
ε=εr×ε0    ...(2) 
其中,在式(2)中,ε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是8.854×10-12[F/m]。此外,εr表示相对介电常数,表示相对于真空的介电常数ε0的比率。 
如上述式(1)所示,半径r越大,静电电容C也越大。此外,球以外的复杂形状的导体的静电电容C的大小,无法如上述式(1)那样简单地表现,但是显然按照该导体的表面积大小而变化。 
如上所述,发送基准电极112相对于发送装置110周边的空间形成静电电容,接收基准电极122相对于接收装置120周边的空间形成静电电容。即,示出了当从发送装置110以及接收装置120外部的假想无限远点来看时,随着静电电容的增加,发送基准电极112、接收基准电极122的电位变动的难度也变大。 
下面说明通信系统100中的通信的原理。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或根据前后关系等,有时候将电容器简单表述为静电电容,但是这些是相同的意思。 
此外,以下将图1的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配置成在装置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设为可以忽略相互的影响。此外,在发送装置110中,发送信号电极111仅与通信介质130静电耦合,发送基准电极112相对于发送信号电极111具有足够的距离,设为可以忽略相互的影响(不静电耦合)。同样地,在接收装置120中,接收信号电极121仅与通信介质130静电耦合,接收基准电极122相对于接收信号电极121具有足够的距离,可以忽略相互的影响(不静电耦合)。而且,实际上只要发送信号电极111、接收信号电极121、以及通信介质130配置在空间内,就分别具有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但是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假设可以忽略这些。 
图2是利用等效电路表示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图。通信系统 200利用等效电路示出了通信系统100,实质上与通信系统100等效。 
即,通信系统200具有发送装置210、接收装置220、以及连接线230,该发送装置210对应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220对应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接收装置120,连接线230对应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通信介质130。 
在图2的发送装置210中,信号源213-1以及发送装置内基准点213-2对应于图1的发送部113。信号源213-1作为发送用的信号而生成特定周期ω×t[rad]的正弦波。在此,t[s]表示时间。另外,ω[rad/s]表示角频率,可以用以下的式(3)表示。 
[式3] 
ω=2πf    [rad/s]    ...(3) 
在式(3)中,π表示圆周率,f[Hz]表示信号源213-1所生成的信号频率。发送装置内基准点213-2是与发送装置210内的电路的接地连接的点。即,将信号源213-1的端子的一方设定为发送装置210内的电路的规定的基准电位。 
Cte214是电容器,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的静电电容。即,Cte214设置在信号源213-1的与发送装置内基准点213-2相反的侧的端子和连接线230之间。此外,Ctg215是电容器,表示图1的发送基准电极112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即,Ctg215设置在信号源213-1的发送装置内基准点213-2侧的端子和空间上的表示以发送装置210为基准的无限远点(假想点)的基准点216之间。 
在图2的接收装置220中,Rr223-1、检测器223-2、以及接收装置内基准点223-3对应于图1的接收部123。Rr223-1是用来取出接收信号的负载电阻(接收负载)。由放大器构成的检测器223-2检测该Rr223-1两侧的端子间的电位差并进行放大。接收装置内基 准点223-3是与接收装置220内的电路的接地连接的点。即,将Rr223-1的端子的一方(检测器223-2的输入端子的一方)设定为接收装置220内的电路的规定基准电位。 
此外,检测器223-2还可以具备例如解调所检测的调制信号、或者对包含在所检测的信号中的被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等的其它功能。 
Cre224是电容器,表示图1的接收信号电极12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的静电电容。即,Cre224设置在Rr223-1的与接收装置内基准点223-3相反的侧的端子和连接线230之间。此外,Crg225是电容器,表示图1的接收基准电极122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Crg225设置在Rr223-1的接收装置内基准点223-3侧的端子和空间上的表示以接收装置120为基准的无限远点(假想点)的基准点226之间。 
连接线230表示作为完全导体的通信介质130。此外,在图2的通信系统200中,Ctg215和Crg225在等效电路上表现为经过基准点216和基准点226相互电连接,但是实际上不需要将它们相互进行电连接,只要分别相对于发送装置210或者接收装置220周边的空间形成静电电容即可。重要的是如果是导体,则相对周围的空间必然形成与该表面积的大小成比例的静电电容。此外,不需要将基准点216和基准点226进行电连接,也可以相互独立。 
此外,在图1的通信介质130为完全导体的情况下,连接线230的导电率被看作无限大,因此,图2的连接线230的长度不影响通信。此外,如果通信介质130为导电率足够的导体,则在实际应用中,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不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210和接收装置22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任意长。 
在通信系统200中,形成了由信号源213-1、Rr223-1、 Cte214、Ctg215、Cre224、以及Crg225构成的电路。串联连接的四个电容器(Cte214、Ctg215、Cre电容器224、以及Crg225)的合成电容Cx可以用以下的式(4)表示。 
[式4] 
C x = 1 1 Cte + 1 Ctg + 1 Cre + 1 Crg [ F ] - - - ( 4 )
此外,信号源213-1所生成的正弦波vt(t)用以下的式(5)表示。 
[式5] 
Vt(t)=Vm×sin(ωt+θ)[V]    ...(5) 
在此,Vm[V]表示信号源电压的最大振幅电压,θ[rad]表示初始相位角。此时,信号源213-1的电压的有效值Vtrms[V]可以用以下的式(6)求出。 
[式6] 
V trms = V m 2 [ V ] - - - ( 6 )
整个电路中的合成阻抗Z可以用下式(7)求出。 
[式7] 
Z = Rr 2 + 1 ( ω C X ) 2
= Rr 2 + 1 ( 2 πf C X ) 2 [ Ω ] - - - ( 7 )
即,在Rr223-1的两端产生的电压的有效值Vrrms可以用式(8)求出。 
[式8] 
V rrms = Rr Z × V trms
= Rr Rr 2 + 1 ( 2 π fC X ) 2 × V trms [ V ] - - - ( 8 )
因此,如式(8)所示,当Rr223-1的电阻值越大,并且静电电容Cx越大、信号源213-1的频率f[Hz]越高而使1/((2×π×f×Cx)2)的项越小时,越可以在Rr223-1的两端产生更大的信号。 
例如,将发送装置210的信号源213-1的电压的有效值Vtrms 固定为2[V]、将信号源213-1所生成的信号的频率f设为1[MHz]、10[MHz]、或者100[MHz]、将Rr223-1的电阻值设为10[KΩ]、100[KΩ]、或者1[MΩ]、将整个电路的静电电容Cx设为0.1[pF]、1[pF]、或者10[pF]时,在Rr223-1的两端产生的电压的有效值Vrrms的计算结果为如图3所示的表250所示。 
如表250所示,电压的有效值Vrrms的计算结果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频率f为1[MHz]时相比,10[MHz]时的更大,与作为接收负载的Rr223-1的电阻值为10[KΩ]时相比,1[MΩ]时的更大,与静电电容Cx为0.1[pF]时相比,10[pF]时的成为更大的值。即,频率f的值、Rr223-1的电阻值、以及静电电容Cx越大,能够得到越大的电压有效值Vrrms。 
此外,从表250可知,即使是皮法以下的静电电容,也在Rr223-1中产生电信号。即,在所传送的信号的信号电平微小的情况下,利用接收装置220的检测器223-2对检测出的信号进行放大等时,可以进行通信。 
下面,参照图4具体说明以上示出的等效电路的通信系统200的各参数的计算例。图4是用来说明包含由通信系统100的物理结构导致的影响的运算例的图。 
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300是对应于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系统, 在图2的通信系统200中附加了与通信系统100的物理结构有关的信息。即,通信系统300具有发送装置310、接收装置320、以及通信介质330。与图1的通信系统100对比说明时,发送装置310对应于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320对应于接收装置120,通信介质330对应于通信介质130。 
发送装置310具有与发送信号电极111对应的发送信号电极311、与发送基准电极112对应的发送基准电极312、以及与发送部113对应的信号源313-1。即,在信号源313-1的两侧端子的一方连接有发送信号电极311,在另一方连接有发送基准电极312。发送信号电极311设置成靠近通信介质330。发送基准电极312设置成不受通信介质330影响程度地离开通信介质330,构成为相对于发送装置310的外部空间具有静电电容。此外,在图2中,说明了在发送部113中信号源213-1以及发送装置内基准点213-2相对应,但是在图4的情况下,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该发送装置内基准点。 
与发送装置310的情况同样地,接收装置320也具有与接收信号电极121对应的接收信号电极321、与接收基准电极122对应的接收基准电极322、以及与接收部123对应的Rr 323-1以及检测器323-2。即,在Rr323-1的两侧端子的一方连接有接收信号电极321,在另一方连接有接收基准电极322。接收信号电极321被设置成靠近通信介质330。接收基准电极322设置成不受通信介质330影响程度地离开通信介质330,构成为相对于接收装置320的外部空间具有静电电容。此外,在图2中,说明了在接收部123中Rr223-1、检测器223-2、以及接收装置内基准点223-3相对应,但是在图4的情况下,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该接收装置内基准点。 
此外,与图1、图2的情况同样地,设通信介质330为完全导体。发送装置310和接收装置320配置成相互具有足够的距离,可以忽 略相互的影响。另外,发送信号电极311仅与通信介质330静电耦合。另外,发送基准电极312配置成相对于发送信号电极311具有足够的距离,可以忽略相互的影响。同样地,接收信号电极321仅与通信介质330静电耦合。另外,接收基准电极322配置成相对于接收信号电极321具有足够的距离,可以忽略相互的影响。此外,严密地说,发送信号电极311、接收信号电极321、以及通信介质330具有相对空间的静电电容,但是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假设可以忽略这些。 
如图4所示,在通信系统300中,在通信介质330的一端配置有发送装置310,在另一端配置有接收装置320。 
设发送信号电极311和通信介质330之间具有距离为dte[m]的间隔。此外,当设发送信号电极311为单面的表面积为Ste[m2]的导体圆板时,在与通信介质330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te314可以根据下式(9)求出。 
[式9] 
Cte = ϵ × Ste dte [ F ] - - - ( 9 )
式(9)是一般作为平行平板的静电电容而所知的计算式。在上式中,ε表示介电常数,但是在当前假设通信系统300被置于空气中时,相对介电常数εr大致被视作1,因此可以将介电常数ε看作等价于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将发送信号电极311的表面积Ste设为2×10-3[m2](直径约为5[cm])、将间隔dte设为5×10-3[m](5[mm])而求出静电电容Cte314时,如以下的式(10)。 
[式10] 
Cte = ( 8.854 × 10 - 12 ) × 2 × 10 - 3 5 × 1 0 - 3
Figure A20068000090300243
此外,作为实际的物理现象而使上述式(9)严密成立的是满足 Ste>>dte的关系的情况,但是在此假设可利用式(9)近似。 
接着,说明由发送基准电极312和空间构成的静电电容(发送基准电极312和表示从发送基准电极312的假想无限远点的基准点316之间的静电电容)Ctg315。通常,在空间中放置半径为r[m]的圆板的情况下,在该圆板和空间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F]可以用下式(11)求出。 
[式11] 
C=8εr    [F]    ...(11) 
设发送基准电极312为半径rtg=2.5×10-2[m](半径2.5[cm])的导体圆板时,由发送基准电极317和空间构成的静电电容Ctg315可以利用上述式(11),如下式(12)求出。此外,假设通信系统300置于空气中,其空间的介电常数可以用真空的介电常数ε0 近似。 
[式12] 
Ctg=8×8.854×10-12×2.5×10-2
Figure 200680000903310000210003_0
1.8[pF]    ...(12) 
如果将接收信号电极321的大小设为与发送信号电极311相同(Sre[m2]=Ste[m2]的导体圆板)、将与通信介质330的间隔也设为相同(dre[m]=dte[m]),则由接收信号电极321和通信介质330构成的静电电容Cre324与发送侧同样地成为3.5[pF]。此外,如果将接收基准电极322的大小设为与发送基准电极312相同(半径rrg[m]=rtg[m]的导体圆板),则由接收基准电极322和空间构成的静电电容(接收基准电极322和表示从接收基准电极322的假想无限远点的基准点326之间的静电电容)Crg325与发送侧同样地成为1.8[pF]。根据以上内容,由Cte314、Ctg315、Cre324、以及Crg325这4个静电电容构成的合成静电电容Cx可以利用上述式(4),由下式(13)求出。 
[式13] 
C X = 1 1 Cte + 1 Ctg + 1 Cre + 1 Crg
= 1 1 3.5 × 10 - 12 + 1 1.8 × 10 - 12 + 1 3.5 × 10 - 12 + 1 1.8 × 10 - 12
Figure A20068000090300263
将信号源313-1的频率f设为1[MHz]、将电压的有效值Vtrms 设为2[V]、将Rr323-1设为100[KΩ]时,在Rr323-1的两端产生的电压Vrrms可以根据以下的式(14)求出。 
[式14] 
V rrms = Rr Rr 2 + 1 ( 2 πf C X ) 2 × V trms
= 1 × 10 5 ( 1 × 10 5 ) 2 + 1 ( 2 × π × ( 1 × 10 6 ) × ( 0.6 × 10 - 12 ) ) 2 × 2
Figure A20068000090300266
根据以上结果,作为基本原理,通过利用与空间构成的静电电容,可以进行从发送装置到接收装置的信号的传递。 
以上说明的发送基准电极、接收基准电极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只要在各电极的位置中存在空间就可以形成。因此,如果利用通信介质使发送信号电极和接收信号电极耦合,则上述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不依赖于相互距离而可获得通信的稳定性。 
下面,说明实际上物理地构成本通信系统的情况。图5是表示以上说明的通信系统的、实际上物理地构成的情况下的、在系统 上产生的各参数的运算用模型的示例的图。 
即,通信系统400具有发送装置410、接收装置420、以及通信介质430,是与上述的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200以及通信系统300)对应的系统,只是评价的参数不同,其结构与通信系统100至通信系统300基本上相同。 
即,与通信系统300对比说明时,发送装置410对应于发送装置310,发送装置410的发送信号电极411对应于发送信号电极311,发送基准电极412对应于发送基准电极312,信号源431-1对应于信号源331-1。此外,接收装置420对应于接收装置320,接收装置420的接收信号电极421对应于接收信号电极321,接收基准电极422对应于接收基准电极322,Rr423-1对应于Rr323-1,检测器423-2对应于检测器323-2。此外,通信介质430对应于通信介质330。 
此外,当说明参数时,发送信号电极411和通信介质430之间的静电电容Cte414对应于通信系统300的Cte314,发送基准电极412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Ctg415对应于通信系统300的Ctg315,表示从发送装置410的空间上的假想无限远点的基准点416-1以及基准点416-2对应于通信系统300的基准点316。此外,发送信号电极411是面积为Ste[m2]的圆板状的电极,设置在从通信介质430离开微小距离dte[m]的位置上。发送基准电极412也是圆板状的电极,其半径为rtg[m]。 
在接收装置420侧,接收信号电极421和通信介质430之间的静电电容Cre424对应于通信系统300的Cre324,接收基准电极422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Crg425对应于通信系统300的Crg325,表示从接收装置420的空间上的假想无限远点的基准点426-1以及基准点426-2对应于通信系统300的基准点326。此外,接收信号电极421是面积为Sre[m2]的圆板状的电极,设置在从通 信介质430离开微小距离dre[m]的位置上。接收基准电极422也是圆板状的电极,其半径为rrg[m]。 
图5的通信系统400是除了以上参数之外还添加了以下的新的参数的模型。 
例如,关于发送装置410,作为新的参数添加了在发送信号电极411和发送基准电极412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tb417-1、在发送信号电极411和空间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th417-2、以及在发送基准电极412和通信介质430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ti417-3。 
此外,关于接收装置420,作为新的参数添加了在接收信号电极421和接收基准电极422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rb427-1、在接收信号电极421和空间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rh427-2、以及在接收基准电极422和通信介质430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ri427-3。 
而且,关于通信介质430,作为新的参数添加了在通信介质430和空间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通信介质430和表示从通信介质430的假想无限远点的基准点436之间的静电电容)Cm432。另外,实际上通信介质430根据其大小、材质等而具有电阻,因此作为新的参数,添加了电阻值Rm431以及Rm433作为其电阻分量。 
此外,虽然在图5的通信系统400中省略,但是在通信介质不仅具有导电性、而且具有介电性的情况下,还形成与其介电常数相应的静电电容。另外,在通信介质没有导电性而只由介电性形成的情况下,在发送信号电极411和接收信号电极421之间,以由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距离、大小、配置所决定的静电电容耦合。 
另外,在此设想发送装置410和接收装置420的距离相隔可忽略相互静电耦合的要素的程度的情况(可忽略发送装置410和接收装置420之间的静电耦合的影响的情况)。假设在距离近的情况下,按照上述的考虑方法,有时也需要根据发送装置410内的各电极和接收装置420内的各电极的位置关系,考虑这些电极彼此的静电电 容。 
下面,利用电力线说明图5的通信系统400的动作。在图6以及图7示出了利用电力线表现通信系统400的发送装置410的、电极彼此或者电极和通信介质430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关于通信系统400的发送装置410,在不存在通信介质430的情况下的电力线分布的示例的示意图。设当前发送信号电极411具有正电荷(带正电),发送基准电极412具有负电荷(带负电)。图中的箭头表示电力线,其方向从正电荷朝向负电荷。电力线不在途中突然消失,而是具备到达具有不同符号电荷的物体、或者到达假想无限远点的任一种性质。 
在此,电力线451表示从发送信号电极411发射的电力线之中到达无限远点的电力线。电力线452表示朝向发送基准电极412的电力线之中的从假想无限远点到达的电力线。电力线453表示在发送信号电极411和发送基准电极412之间产生的电力线。这些电力线的分布根据各电极的大小、位置关系而受到影响。 
图7是表示使通信介质430靠近这种发送装置410的情况下的电力线分布的示例的示意图。由于通信介质430靠近发送信号电极411,因此两者之间的耦合较强,在图6中到达无限远点的电力线451的大多数成为到达通信介质430的电力线461,向无限远点的电力线463(图6中的电力线451)减少。与此相伴,从通信信号电极411观看时相对于无限远点的静电电容(图5的Cth417-2)较弱,与通信介质430之间的静电电容(图5的Cte414)增大。此外,实际上也存在发送基准电极412和通信介质430之间的静电耦合(图5的Cti417-3),但是在此假设可以忽略。 
根据高斯定律,穿过任意闭曲面S而出去的电力线的数量N[条]等于将该闭曲面S内包含的全部电荷除以介电常数ε得到的数,不受到在闭曲面S外的电荷的影响。当前当在闭曲面S中存在n个电荷 时,下式成立。 
[式15] 
N = 1 ϵ Σ i = 1 n q i [条]...(15) 
在此,设i为整数。变量qi表示各个电荷的电荷量。该定律表示:从闭曲面S穿出的电力线仅由在该闭曲面S内存在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力线决定,从外侧进入的电力线全部都从其它位置出去。 
根据该定律,在图7中,当设通信介质430没有被接地时,该通信介质430附近的闭曲面471中不存在电荷发生源,因此,在电力线461附近的通信介质的区域472中,根据静电感应感应出电荷Q3。由于通信介质430没有接地,因此,通信介质430具有的总电荷量不变,因此,在感应出电荷Q3的区域472以外的区域473中,感应出与电荷Q3等量而符号不同的电荷Q4,由此产生的电力线464从闭曲面471出去。由于通信介质越大,电荷Q4越扩散,电荷密度也减少,因此,与此相伴每单位面积的电力线条数也减少。 
在通信介质430是完全导体的情况下,根据完全导体的性质,由于在电位与部位无关地为相同的特性,具有电荷密度也与部位无关几乎相等的性质。在通信介质430是具有电阻分量的导电体的情况下,根据该电阻分量,电力线的数量也根据距离而减少。另外,在通信介质430是不具有导电性的电介质的情况下,根据其分极作用,电力线被扩散传播。当前当空间上存在着n个导电体时,各导电体的电荷Qi可以由下式求出。 
[式16] 
Q i = Σ j = 1 n ( C ij × V j ) [ C ] - - - ( 16 )
在此,i、j为整数,Cij表示由导电体i和导电体j构成的电容系数,可以认为是与静电电容相同的性质。电容系数仅由导电体的形状和它们的位置关系决定。电容系数Cii成为导电体i自身相对于 空间形成的静电电容。此外,Cij=Cji。在式(16)中,示出了由多个导电体构成的系统根据重叠原理动作的情况,示出了根据导电体间的静电电容和各导电体的电位之间的积的总和来决定该导电体的电荷。 
当前,如下确定图7和在式(16)中相互关联的各参数。例如,设Q1表示在发送信号电极411上感应的电荷,Q2表示在发送基准电极412上感应的电荷,Q3表示根据发送信号电极411在通信介质430中感应的电荷,Q4表示通信介质430上的与电荷Q3不同符号的等量的电荷。 
此外,V1表示发送信号电极411的、以无限远点为基准时的电位,V2表示发送基准电极412的、以无限远点为基准时的电位,V3表示通信介质430的、以无限远点为基准时的电位,C12表示发送信号电极411和发送基准电极412之间的电容系数,C13表示发送信号电极411和通信介质430之间的电容系数,C15表示发送信号电极411和空间的电容系数,C25表示发送信号电极411和空间的电容系数,而且C45表示通信介质430和空间的电容系数。 
此时,电荷Q3可以根据下式求出。 
[式17] 
Q3=C13×V1[C]    ...(17) 
为了对通信介质430注入更多的电场,只要加大电荷Q3即可,为此,提高发送信号电极411和通信介质430之间的电容系数C13,且提供足够的电位V1即可。电容系数C13仅由形状和位置关系决定,但是相互间的距离越近、相对面积越大,静电电容越高。下面是电位V1,该电位从无限远点来看时需要产生足够的电位。当从发送装置410看时,由信号源向发送信号电极411和发送基准电极412之间提供电位差,但是为了使该电位差从无限远点来看时也作为足够的电位差而产生,发送基准电极412的动作变得很重要。 
假定发送基准电极412微小,发送信号电极411具有足够的大小,则电容系数C12以及C25变小。另一方面,电容系数C13、C15、C45具有大的静电电容,因此电气上更难以变动,利用信号源产生的电位差的大部分表现为发送基准电极412的电位V2,发送信号电极411的电位V1变小。 
图8中示出该情形。由于发送基准电极481微小,因此不与任何导电体、无限远点耦合。发送信号电极411在与通信介质430之间形成静电电容Cte,并且相对于空间形成静电电容Cth417-2。此外,通信介质430相对于空间形成静电电容Cm432。即使在发送信号电极411和发送基准电极412上产生电位,也由于与发送信号电极411有关的静电电容Cte414、Cth417-2、以及Cm432压倒性地大,因此为了变动该电位,需要大的能量,但是由于信号源413-1的相对侧的发送基准电极481的静电电容弱,因此发送信号电极411的电位几乎不变化,信号源413-1的大部分电位变动出现在发送基准电极481侧。 
相反,设发送信号电极411微小,发送基准电极481具有足够的大小时,发送基准电极481的静电电容变高,电气上难以变动,在发送信号电极411上产生足够的电位V1,但是由于与通信介质430的静电耦合弱,因此不能注入足够的电场。 
因此,在整体的平衡中,需要在从发送信号电极将通信所必需的电场注入到通信介质的同时,设置能够提供足够的电位的发送基准电极。在此,仅考虑了发送侧,但是关于图5中的接收装置420的电极和通信介质430之间也可以同样考虑。 
无限远点并非必须是物理上的远距离,在实际应用中考虑装置周边空间即可,但是更理想的是最好在系统整体的系统中更稳定而电位变动少。在实际的利用环境下,存在从AC电源线、照明器具、其他电设备等产生的噪声,但是至少在信号源所利用的频 带上不叠加这些噪声、或者是能够忽略的水平即可。 
图9是利用等效电路表示图5所示的模型(通信系统400)的图。即,如图2和图4的关系那样,图9所示的通信系统500对应于图5所示的通信系统400,通信系统500的发送装置510对应于通信系统400的发送装置410,通信系统500的接收装置520对应于通信系统400的接收装置420,通信系统500的连接线530对应于通信系统400的通信介质430。 
同样地,在图9的发送装置510中,信号源513-1对应于信号源413-1。此外,在图9的发送装置510中,示出了在图5中省略的、对应于图2的发送装置内基准点213-2的、表示图1的发送部113内部的电路中的接地的发送装置内基准点513-2。 
此外,图9的Cte 514是对应于图5的Cte 414的静电电容,Ctg515是对应于图5的Ctg415的静电电容,基准点516-1以及基准点516-2分别对应于基准点416-1以及基准点416-2。此外,Ctb517-1、Cth517-2、Cti517-3是分别为对应于Ctb417-1、Cth417-2、Cti417-3的静电电容。 
接收装置520的各部分也同样,作为接收电阻的Rr523-1以及检测器523-2分别对应于图5的Rr423-1以及检测器423-2。此外,在图9的接收装置520中,示出了在图5中省略的、对应于图2的接收装置内基准点223-3的、表示图1的发送部123内部的电路中的接地的接收装置内基准点523-3。 
此外,图9的Cre524是对应于图5的Cre424的静电电容,Crg525是对应于图5的Crg425的静电电容,基准点526-1以及基准点526-2分别对应于基准点426-1以及基准点426-2。此外,Crb527-1、Crh527-2、Cri527-3分别是对应于Crb427-1、Crh427-2、Cri427-3的静电电容。 
与连接线530连接的各部分也同样,作为连接线的电阻分量的 Rm531和Rm533分别对应于Rm431和Rm433,Cm532对应于Cm432,基准点536对应于基准点436。 
这样的通信系统500具有如下性质。 
例如,Cte514的值越大(电容高),发送装置510越能够向与通信介质430对应的连接线530施加大信号。另外,Ctg515的值越大(电容高),发送装置510越能够向连接线530施加大信号。进而,Ctb517-1的值越小,发送装置510越能够向连接线530施加大信号。另外,Cth517-2的值越小(电容低),发送装置510越能够向连接线530施加大信号。并且,Cti517-3的值越小(电容低),发送装置510越能够向连接线530施加大信号。 
Cre524的值越大(电容高),接收装置520越能够从与通信介质430对应的连接线530取出大信号。另外,Crg525的值越大(电容高),接收装置520越能够从连接线530取出大信号。并且,Crb527-1的值越小(电容低),接收装置520越能够从连接线530取出大信号。另外,Crh527-2的值越小(电容低),接收装置520越能够从连接线530取出大信号。并且,Cri527-3的值越小(电容低),接收装置520越能够从连接线530取出大信号。另外,Rr523-1的值越低(电阻高),接收装置520越能够从连接线530取出大信号。 
作为连接线530的电阻成分的Rm531以及Rm533的值越低(电阻低),发送装置510越能够向连接线530施加大信号。另外,作为连接线530的对空间的静电电容的Cm532的值越小(电容低),发送装置510越能够向连接线530施加大信号。 
电容器电容的大小,大致与电极表面积的大小成比例,因此,通常各电极的大小越大越好,但是当简单地加大电极大小时,有增加电极彼此间的静电电容的担忧。另外,电极大小比在极端的情况下,还有效率降低的担忧。因而,需要在整体平衡中决定电极大小、其配置场所等。 
此外,关于上述的通信装置500的性质,在信号源513-1的频率高的频带中,由阻抗匹配的考虑方法得到本等效电路,通过决定各参数能够进行高效的通信。通过提高频率,即使是小的静电电容也能够确保电抗,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各装置小型化。 
另外,电容器的电抗通常随着频率减少而上升。与此相对,通信系统500进行基于静电电容耦合的动作,因此,由此决定信号源513-1所生成的信号的频率下限。另外,Rm531、Cm532、以及Rm533,通过其配置形成低通滤波器,因此,根据其特性决定频率上限。 
即,通信系统500的频率特性为如图10所示的曲线图的曲线551所示。在图10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系统整体的增益。 
下面讨论图5的通信系统400、以及图9的通信系统500的各参数的具体数值。此外,下面为了便于说明,设通信系统400(通信系统500)设置在空气中。另外,设通信系统400的发送信号电极411、发送基准电极412、接收信号电极421、以及接收基准电极422(通信系统500的发送信号电极511、发送基准电极512、接收信号电极521、以及接收基准电极522)都是直径为5cm的导体圆板。 
在图5的通信系统400中,由发送信号电极411和通信介质430构成的静电电容Cte414(图9的Cte514),当相互的间隔dte设为5mm时,使用上述的式(9),如以下式(18)求出其值。 
[式18] 
Cte = ( 8.854 × 10 - 12 ) × ( 2 × 10 - 3 ) 5 × 10 - 3
Figure A20068000090300352
关于作为电极间的静电电容的Ctb417-1(图9的Ctb517-1),可以应用式(9)。本来是如上所述在电极的面积与间隔相比足够大 的情况下成立的公式,但是在此不妨假设可以用它近似。设电极间的间隔为5cm时,Ctb417-1(图9的Ctb517-1)如以下的式(19)所示。 
[式19] 
Ctb = ( 8.854 × 10 - 12 ) × ( 2 × 10 - 3 ) 5 × 10 - 2
Figure A20068000090300362
由于在此假定发送信号电极411和通信介质430的间隔狭窄时与空间的结合变弱,因此设Cth417-2(图9的Cth517-2)的值与Cte414(Cte514)的值相比足够小,如式(20)那样设定为Cte414(Cte514)的值的十分之一。 
[式20] 
Cth = Cte 10 = 0.35 [ pF ] - - - ( 20 )
表示发送基准电极412和空间上形成的静电电容的Ctg415(图9的Ctg515)与图4的情况(式(12))同样,可以根据下式(21)求出。 
[式21] 
Ctg=8×8.854×10-12×2.5×10-2
Figure 200680000903310000210003_1
1.8[pF]    ...(21) 
如下所示,认为Cti417-3(图9的Cti517-3)的值与Ctb417-1(图9的Ctb517-1)相等。 
Cti=Ctb=0.35[pF] 
关于接收装置420(图9的接收装置520)的各参数,在使各电极的结构(大小、设置位置等)与发送装置410的情况相同时,如下所示,设定为与发送装置410的各参数相同。 
Cre=Cte=3.5[pF] Crb=Ctb=0.35[pF] Crh=Cth=0.35[pF] Crg=Ctg=1.8[pF] Cri=Cti=0.35[pF]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设通信介质430(图9的连接线530)是具有与人体大小程度的生物体接近的特性的物体。并且,设通 信介质430的从发送信号电极411的位置到接收信号电极421的位置(图9的从发送信号电极511的位置到接收信号电极521的位置)为止的电阻为1[MΩ],设Rm431以及Rm433(图9的Rm531以及Rm533)的值分别为500[KΩ]。此外,设在通信介质430和空间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m432(图9的Cm532)的值为100[pF]。 
此外,信号源413-1(图9的信号源513-1)为最大值为1[V]、频率为10[MHz]的正弦波。 
使用以上的参数进行模拟时,作为模拟结果得到图11所示的波形的接收信号。在图11所示的图中,纵轴表示作为接收装置420(图9的接收装置520)的接收负载的Rr423-1(Rr523-1)的两端电压,横轴表示时间。如图11的双箭头552所示,可以观测到接收信号的波形的最大值A和最小值B的差(峰值差)约为10[μV]程度。因此,通过利用具有足够的增益的放大器(检测器423-2)将其进行放大,可以在接收侧复原发送侧的信号(在信号源413-1中生成的信号)。 
这样,以上说明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不需要物理上的基准点路径、可以实现仅利用通信信号传递路径的通信,因此可容易地提供不受利用环境制约的通信环境。 
下面,说明各装置中的各电极的配置。如上所述,各电极承担互不相同的作用,相对于通信介质、空间等形成静电电容。即,各电极分别与互不相同的对象进行静电耦合,利用该静电耦合发挥作用。因此,各电极的配置方法为了这样使各电极对目的对象物有效地进行静电耦合,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例如,在图5的通信系统400中,为了在发送装置410和接收装置420之间进行高效率的通信,需要如以下条件那样配置各电极。即,各装置需要例如满足:发送信号电极411和通信介质430之间的静电电容、以及接收信号电极421和通信介质422之间的静 电电容的大小都充分;发送基准电极412和空间的静电电容、以及接收基准电极422和空间的静电电容的大小都充分;发送信号电极411和发送基准电极412之间、以及接收信号电极421和接收基准电极422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大小更小;并且发送信号电极411和空间的静电电容、以及接收信号电极421和空间的静电电容的大小更小。 
图12至18表示各电极的配置例。此外,以下说明的电极配置的示例可以应用于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的任一个。因此,以下省略关于接收装置的说明,仅说明发送装置。此外,在将以下所示的示例应用于接收装置的情况下,使发送信号电极对应于接收信号电极,使发送基准电极对应于接收信号电极。 
在图12中,发送信号电极554和发送基准电极555这两个电极配置在壳体553的相同平面上。根据该结构,与将两个电极(发送信号电极554和发送基准电极555)配置成相互相对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电极间的静电电容变小。在使用这种结构的发送装置的情况下,在两个电极之中仅使一方的电极靠近通信介质。例如是如下折叠型便携式电话:壳体553由两个单元和铰链部构成,通过铰链部连接成使得该两个单元的相对角度可变,当以壳体553的整体看时,通过该铰链部,壳体553能够在该长边方向中央附近折叠。对这种折叠型便携式电话,通过应用如图12所示的电极配置,一方电极能够配置在操作按钮侧的单元背面,另一方电极能够配置在设置显示部的单元背面。通过这样配置,配置在操作按钮侧的单元上的电极被用户的手覆盖,设置在显示部背面的电极面向空间配置。即,可以将两个电极配置为满足上述的条件。 
图13表示在壳体553中配置成两个电极(发送信号电极554和发送基准电极555)相对。在这种情况下,与图12的配置进行比较,两电极间的静电结合变强,但是适用于壳体553较小的情况。在这 种情况下,两个电极最好是配置在壳体553内尽可能距离远的方向上。 
图14表示在壳体553中配置成两个电极(发送信号电极554和发送基准电极555)不直接相对、且配置在壳体553的相互相对的面上。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两个电极的静电耦合比图13中的小。 
图15表示在壳体553中配置成两个电极(发送信号电极554和发送基准电极555)相互垂直。根据该结构,在发送信号电极554的面及其相对面靠近通信介质的用途中,侧面(配置了发送基准电极555的面)由于残留了与空间的静电耦合,因此能够进行通信。 
图16表示在图13所示的配置中,将作为电极的一方的发送基准电极555配置在壳体553内部。即,如图16的A所示,仅将发送基准电极555设置在壳体553内部。图16的B是表示从图16的A的面556观察时的电极位置的示例的图。如图16的B所示,发送信号电极554配置在壳体553表面上,仅将发送基准电极555设置在壳体553内部。根据该结构,即使壳体553被通信介质广泛覆盖,也由于在一方电极周边存在壳体553内部的空间,因此可以进行通信。 
图17表示在图12或者图14所示的配置中,将作为电极的一方的发送基准电极555配置在壳体553的内部。即,如图17的A所示,仅将发送基准电极555设置在壳体553的内部。图17的B是表示从图17的A的面556观察时的电极位置的示例的图。如图17的B所示,发送信号电极554配置在壳体553表面上,仅将发送基准电极555设置在壳体553的内部。根据该结构,即使壳体553被通信介质广泛覆盖,也由于在一方电极周边存在壳体内部的空间余量,因此可以进行通信。 
图18表示在图15所示的配置中,将电极的一方配置在壳体内部。即,如图18的A所示,仅将发送基准电极555设置在壳体553 的内部。图18的B是表示从图18的A的面556观察时的电极位置的示例的图。如图18的B所示,发送信号电极554配置在壳体553的表面上,仅将发送基准电极555设置在壳体553的内部。根据该结构,即使壳体被通信介质广泛覆盖,也由于在作为一方电极的发送基准电极555周边存在壳体内部的空间余量,因此可以进行通信。 
以上说明的任意一个电极配置都是:另一方电极比一方电极接近通信介质,另一方与空间的静电结合变得更强的配置。另外,在各配置中,最好是配置成两个电极间的静电结合变得更弱。 
发送装置或者接收装置也可以组合到任何壳体中。在本发明的设备中,至少存在两个电极,它们处于电绝缘状态,因此,壳体也由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体构成。图19是表示发送信号电极周边的截面图的图。发送基准电极、接收信号电极、以及接收基准电极的任意一个都是与发送信号电极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适用以下说明。因而,省略关于它们的说明。 
图19的A表示电极周边的截面图。壳体563以及壳体564必定具有由双箭头565表示的物理厚度(d[m]),因此,在电极和通信介质(例如,发送电极561和通信介质562)、或者电极和空间之间,最低也要产生该厚度大小的间隔。根据到此为止的说明可知,通常在电极和通信介质、或者电极和空间之间提高静电电容比较好。 
现在考虑在壳体563以及壳体564上密接通信介质562的情况。此时的发送基准电极561和通信介质562之间的静电电容C根据式(9)求出,因此成为如下式(22)所示。 
[式22] 
C = ( ϵ r × ϵ 0 ) × S d [ F ] - - - ( 22 )
在此,ε0是真空介电常数,是8.854×10-12[F/m]的固定值。εr是该场所的相对介电常数,S是发送信号电极561的表面积。在发送信号电极561的上侧形成的空间566中配置具有高相对介电常数的电介质,由此可以增加静电电容,实现性能的提高。 
同样地,对周围的空间也可以实现静电电容的增加。此外,在图19的A的情况下,在壳体的厚度(双箭头565)部分插入了电介质,但是并不需要必须这样,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上。 
与此相对,图19的B是将电极埋入壳体的情况下的示例。在图19的B中,发送信号电极561被埋入到壳体567(成为壳体567的一部分)而配置。由此,通信介质562在与壳体567接触的同时,也接触到发送信号电极561。此外,也可以通过在发送信号电极561的表面上形成绝缘层,使通信介质562和发送信号电极561成为非接触。 
图19的C是相对于图19的B的情况将壳体567以电极表面积且厚度d’挖成凹状、埋入发送信号电极561的图。当壳体为一体成型的情况下,根据本方法能够抑制制造成本、部件成本,简单地提高静电电容。 
按照以上的说明,例如,如图12所示在同一平面上配置了多个电极的情况下,通过在发送信号电极554侧插入电介质(或者,通过将具有比发送基准电极555侧更高的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插入到发送信号电极554侧),即使在发送信号电极554和发送基准电极555两者与通信介质耦合的状况下,也由于发送信号电极554一方与通信介质的耦合更强,因此可在电极间产生电位差进行通信。 
下面说明电极的大小。为了使通信介质获得足够的电位,需要至少使发送基准电极以及接收基准电极形成足够的与空间的静电电容,但是发送信号电极以及接收信号电极,只要以与通信介质的静电结合、流过通信介质的信号性质为依据,是最佳大小即可。因而,通常使发送基准电极的大小大于发送信号电极的大小, 并且,使接收基准电极的大小大于接收信号电极的大小。但是,只要能够得到用于进行通信的足够的信号,当然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关系。 
特别地,在使发送基准电极的大小和发送信号电极的大小一致、且使接收基准电极的大小和接收信号电极的大小一致的情况下,如果从无限远点的基准点观察,则这些电极被看作相互同等的特性。因此,具有如下特征:不管将哪一个电极作为基准电极(信号电极)使用(即使能够交换基准电极和信号电极),也能获得相同的通信性能。 
换言之,具有如下的特征:在设计成基准电极和信号电极的大小相互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将一方的电极(设定为信号电极的电极)靠近通信介质时才能进行通信。 
下面说明电路的屏蔽。在上面的说明中,电极以外的发送部、接收部等在考虑通信系统的物理结构时,作为透明的存在而考虑,但是实际上为了实现该通信系统,它们通常是由电子部件等构成的。电子部件由在其性质方面具有导电性、介电性等某些电性质的物质构成,但是它们既然存在于电极周边,就会给动作带来影响。在本发明中,由于空间中的静电电容等带来各种影响,因此,安装在基板上的电子电路自身也将受其影响。因而,在期待更稳定的动作的情况下,最好将整体用导体屏蔽。 
进行了屏蔽的导体,通常还可考虑与作为发送接收装置基准电位的发送基准电极或者接收基准电极连接,但是,如果动作上没有问题,则也可以与发送信号电极或者接收信号电极连接。该屏蔽的导体本身也具有物理上的大小,因此,按照到此为止说明的原理,需要考虑与其他电极、通信介质、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动作的情况。 
在图20中示出该实施例。本例假定设备利用电池动作,包含 电池的电子部件容纳在屏蔽盒571内,还兼用作基准电极。电极572是信号电极。 
下面说明通信介质。关于通信介质,在到此为止的示例中,以导电体为主要的示例举出,但即使是不具有导电性的电介质也可以进行通信。这是因为,在电介质中从发送信号电极注入到通信介质的电场根据电介质的分极作用而传播。 
具体来说,作为导电体可以考虑电线等金属物,另外作为电介质可以考虑纯水等,但是兼有两者性质的生物体、生理盐水等也能够进行通信。另外,由于真空中、空气中也具有介电常数,因此能够作为通信介质进行通信。 
下面说明噪声。在空间中,由于来自AC电源的噪声、来自荧光灯、各种家电设备、电气设备的噪声、空气中的带电微粒的影响等各种因素,电位产生变动。到此为止,忽略了这些电位变动,但是在发送装置、通信介质、接收装置的各部分中都有很多这些噪声。 
图21是利用包含噪声分量的等效电路表示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即,图21的通信系统600对应于图9的通信系统500,通信系统600的发送装置610对应于通信系统500的发送装置510,接收装置620对应于接收装置520,连接线630对应于连接线630。 
在发送装置610中,信号源613-1、发送装置内基准点613-2、Cte614、Ctg615、基准点616-1、基准点616-2、Ctb617-1、Cth617-2以及Cti617-3分别对应于发送装置510的信号源513-1、发送装置内基准点513-2、Cte514、Ctg515、基准点516-1、基准点516-2、Ctb517-1、Cth517-2以及Cti517-3。但是,与图9的情况不同,在发送装置610中,噪声641以及噪声642两个信号源分别设置在Ctg615和基准点616-1之间、以及Cth617-2和基准点616-2之间。 
在接收装置620中,Rr623-1、检测器623-2、接收装置内基准点623-3、Cre624、Crg625、基准点626-1、基准点626-2、Crb627-1、Crh627-2以及Cri627-3分别对应于接收装置520的Rr523-1、检测器523-2、接收装置内基准点523-3、Cre524、Crg525、基准点526-1、基准点526-2、Crb527-1、Crh527-2以及Cri527-3。但是,与图9的情况不同,在接收装置620中,噪声644以及噪声645两个信号源分别设置在Crh627-2和基准点626-2之间、以及Crg625和基准点626-1之间。 
在连接线630中,Rm631、Cm632、Rm633、以及基准点636分别对应于连接线530的Rm531、Cm532、Rm533、以及基准点536。但是,与图9的情况不同,在连接线630中,由信号源构成的噪声643设置在Cm532和基准点536之间。 
各装置以自身所具有的作为接地电位的发送装置内基准点613-2或者接收装置内基准点623-3为基准进行动作,因此如果重叠到它们上的噪声对于发送装置、通信介质、以及接收装置是相对相同分量,则在动作上没有影响。另一方面,特别是在装置间的距离远的情况、噪声多的环境下,在各装置间产生噪声的相对差异的可能性变高。即,噪声641至噪声645的动作互不相同。在该差异没有时间上的变动的情况下,只要传递所使用的信号电平的相对差就没有问题,但是在噪声的变动周期叠加在所使用的频带上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其噪声特性来决定所利用的频率、信号电平,换言之,只要考虑噪声特性来决定所利用的频率、信号电平,通信系统600就具有对于噪声分量的抗噪性,可以实现不需要物理上的基准点路径、仅利用通信信号传递路径的通信,因此可以容易地提供不受利用环境制约的通信环境。 
下面说明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的大小造成的对通信的影响。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如果能够在发送基准 电极和接收基准电极的空间形成足够的静电电容,则不需要发送接收装置间附近的大地的路径、其它电气路径,不依赖于发送信号电极和接收信号电极的距离。因此,例如,如图22所示的通信系统700那样,将发送装置710和接收装置720置于远距离,利用具有足够的导电性或者介电性的通信介质730使发送信号电极711、接收信号电极721静电耦合,由此可以进行通信。此时,发送基准电极712与发送装置710外部的空间静电耦合,接收基准电极722与接收装置720外部的空间静电耦合。因此,发送基准电极712与接收基准电极722不需要相互静电耦合。但是,随着通信介质730变得更长、更大,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也增加,因此在决定各参数时需要考虑这些。 
此外,图22的通信系统700是对应于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系统,发送装置710对应于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720对应于接收装置120,通信介质730对应于通信介质130。 
在发送装置710中,发送信号电极711、发送基准电极712、以及信号源713-1分别对应于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基准电极112、以及发送部113(或者其一部分)。同样地,在接收装置720中,接收信号电极721、接收基准电极722、以及信号源723-1分别对应于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基准电极122、以及接收部123(或者其一部分)。 
因此,省略对这些各部分的说明。 
如上所述,通信系统700可以实现不需要物理上的基准点路径、仅利用通信信号传递路径的通信,因此可以提供不受利用环境制约的通信环境。 
此外,以上说明了发送信号电极以及接收信号电极不与通信介质接触,但是并不限于此,如果发送基准电极以及接收基准电极在与各自的装置周边空间之间能够获得足够的静电电容,则也 可以利用具有导电性的通信介质将发送信号电极以及接收信号电极之间进行连接。 
图23是说明经过通信介质连接发送基准电极以及接收基准电极的情况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 
在图23中,通信系统740是对应于图22的通信系统700的系统。但是,在通信系统740的情况下,在发送装置710中不存在发送信号电极711,发送装置710和通信介质730在接点741中连接。同样地,在通信系统740的接收装置720中不存在接收信号电极721,接收装置710和通信介质730在接点742中连接。 
在通常的有线通信系统中至少有两个信号线,利用它们的信号电平的相对差进行通信,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利用一条信号线进行通信。 
即,通信系统740也可以实现不需要物理上的基准点路径、仅利用通信信号传递路径的通信,因此可以提供不受利用环境制约的通信环境。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的通信系统的具体应用例。例如,如上所述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将生物体作为通信介质。图24是表示经过人体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在图24中,通信系统750是如下系统:从安装在人体臂部上的发送装置760发送音乐数据,利用安装在人体头部上的接收装置770接收该音乐数据并变换为声音而输出,使用户视听。该通信系统750是与上述的通信系统(例如,通信系统100)对应的系统,发送装置760、接收装置770分别对应于发送装置110、接收装置120。此外,在通信系统750中人体780为通信介质,对应于图1的通信介质130。 
即,发送装置760具有发送信号电极761、发送基准电极762、以及发送部763,分别对应于图1的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基准电极112、以及发送部113。另外,接收装置770具有接收信号电极 771、接收基准电极772、以及接收部773,分别对应于图1的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基准电极122、以及接收部123。 
因此,将发送装置760以及接收装置760设置成使得发送信号电极761以及接收信号电极771接触或者靠近作为通信介质的人体780。发送基准电极762以及接收基准电极772只要接触到空间即可,因此在周边不需要与大地的结合、发送接收装置(或者电极)彼此的结合。 
图25是说明实现通信系统750的其它示例的图。在图25中,接收装置770与人体780在脚底部接触(或者靠近),与安装在人体780的臂部上的发送装置760之间进行通信。此时,也将发送信号电极761和接收信号电极771设置成使得与作为通信介质的人体780接触(或者靠近),朝向空间设置了发送基准电极762和接收基准电极772。特别是在以大地为通信路径之一的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的应用例。 
即,如上所述的通信系统750可以实现不需要物理上的基准点路径、仅利用通信信号传递路径的通信,因此可以提供不受利用环境制约的通信环境。 
在以上的通信系统中,作为流过通信介质的信号的调制方式,如果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两者间能够对应,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通信系统整体系统的特性来选择最佳方式。具体地说,作为调制方式,可以是基带、或者振幅调制、或者频率调制的模拟信号,也可以是基带、或者振幅调制、或者频率调制、或者相位调制后的数字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混合。 
并且,在以上的通信系统中,也可以之星利用一个通信介质使多个通信成立的全双工通信、利用单一通信介质的多个装置彼此的通信等。 
说明实现这样的多路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第一个是应用频谱 扩展方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事先相互规定频带宽度和特定的时间序列代码。然后,发送装置在该频带宽度中,根据时间序列代码,对原来的信号进行频率变化,扩展到整个频带之后进行发送。接收装置在接收到该扩展的分量之后,通过积分该接收到的信号从而对接收信号进行解码。 
说明根据频率扩展获得的效果。根据香农和哈特里的信道容量定理,下式成立。 
[式23] 
C = B × log 2 ( 1 + S N ) [ bps ] - - - ( 23 )
在此,C[bps]表示信道容量,表示可以在通信路径中流过的理论上的最大数据率。B[Hz]表示信道带宽。S/N表示信号对噪声功率比(SN比)。而且,对上式进行麦克劳林展开(マクロ一リン展開),设S/N较低,则上述的式(23)可以近似为下式(24)。 
[式24] 
由此,例如在S/N为噪声层以下的电平时,成为S/N<<1,但是可以通过加宽信道带宽B,将信道电容C提高到所希望的水平。 
如果使时间序列代码在每个通信路径中不同,使频率扩展的动作不同,则使频率相互不干涉地扩展,并消除相互干扰,由此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通信。 
图26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图。在图26所示的通信系统800中,四个发送装置810-1至810-4和五个接收装置820-1至820-5利用频谱扩展方式,经过通信介质830进行多路通信。 
发送装置810-1对应于图1的发送装置110,具有发送信号电极811、发送基准电极812,并且作为对应于发送部113的结构, 具有原信号提供部813、乘法器814、扩展信号提供部815、以及放大器816。 
原信号提供部813将作为扩展频率之前的信号的原信号提供给乘法器814。此外,扩展信号提供部815将用于扩展频率的扩展信号提供给乘法器814。此外,在根据该扩展信号的扩展方式中,作为代表性的方式,有直接序列方式(以下称为DS方式)和频率跳跃方式(以下称为FH方式)两种方法。DS方式是如下方式:在乘法器814中对至少具有比原信号高的频率分量的上述时间序列代码进行乘法运算,将该乘法运算结果加载到规定的载波上,在放大器815中放大后输出。 
此外,FH方式是如下的方式:根据上述时间序列代码改变载波的频率而作为扩展信号,利用乘法器814与从原信号提供部813提供的原信号相乘,在放大器815中放大后输出。放大器815的一方的输出连接在发送信号电极811上,另一方连接在发送基准电极812上。 
发送装置810-2至发送装置810-4也具有同样的结构,可以适用对于上述发送装置810-1的说明,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收装置820-1对应于图1的接收装置120,具有接收信号电极821、接收基准电极822,并且作为对应于接收部123的结构,具有放大器823、乘法器824、扩展信号提供部825、以及原信号输出部826。 
接收装置820-1首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复原电信号后,通过与发送装置810-1相反的信号处理,复原原来的原信号(原信号提供部813提供的信号)。 
在图27中示出根据该方式的频谱。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能量。频谱841是固定了频率的方式的频谱,能量集中在特定的频率上。在该方式中,如果能量降低到噪声层以下,则不能复原信 号。另一方面,频谱842表示频谱扩展方式的频谱,能量分散在宽的频带中。由于可以认为图的长方形的面积表示整体的能量,因此频谱842的信号虽然各频率分量在噪声层843以下,但是也可以通过在整个频带中积分能量来复原原来的信号,可进行通信。 
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频谱扩展方式进行通信,如图26所示,通信系统800可以利用相同的通信介质830同时进行通信。在图26中,路径831至路径835表示通信介质830上的通信路径。此外,通过利用频谱扩展方式,通信系统800还可以进行如路径831和路径832中表示的多对一通信、多对多通信。 
第二个是应用如下频率分割方式的方法: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相互决定频带宽度,进一步将其分割为多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或者接收装置)或按照特定的频带分配规则,或者检测在开始通信时为空的频带,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频带的分配。 
图28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图。在图28所示的通信系统850中,四个发送装置860-1至860-4和五个接收装置870-1至870-5利用频率分割方式,经过通信介质880进行多路通信。 
发送装置860-1对应于图1的发送装置110,具有发送信号电极861、发送基准电极862,并且作为对应于发送部113的结构,具有原信号提供部863、乘法器864、频率可变型振荡源865、以及放大器866。 
由频率可变型振荡源865生成的具有特定频率分量的振荡信号,在乘法器864中与从原信号提供部863提供的原信号相乘,在放大器866中放大后输出(设进行适当滤波)。放大器866的一方的输出连接到发送信号电极861,另一方连接到发送基准电极862。 
发送装置860-2至发送装置860-4也具有同样的结构,可以适 用对于上述发送装置860-1的说明,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收装置870-1对应于图1的接收装置120,具有接收信号电极871、接收基准电极872,并且作为对应于接收部123的结构,具有放大器873、乘法器874、频率可变型振荡源875、以及原信号输出部876。 
接收装置870-1首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复原电信号后,利用与发送装置860-1相反的信号处理,复原原来的原信号(原信号提供部863所提供的信号)。 
在图29中示出根据该方式的频谱的示例。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能量。此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如图29所示,示出了将整体的频带宽度890(BW)分割为五个带宽891至895(FW)的示例。这样分割的各频带用于互不相同的通信路径的通信中。即,通信系统850的发送装置860(接收装置870)通过利用对于每个通信路径不同的频带,如图28所示抑制相互干扰,在一个通信介质880中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通信。在图28中,路径881至路径885表示通信介质880上的通信路径。此外,通过利用频率分割方式,通信系统850也可以进行路径881和路径882所示的多对一通信、多对多通信。 
此外,在此说明了通信系统850(发送装置860或者接收装置870)将整个带宽890分割为五个带宽891至895,但是分割数量为多少个都可以,也可以是各带宽的大小互不相同。 
第三个是应用了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相互将通信时间分割为多个的时分方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或者接收装置)或按照特定的时间分割规则,或检测当开始通信时为空的时间区域,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通信时间的分割。 
图30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图。在图30所示的通信系统900中,四个发送装置910-1至910-4和五个 接收装置920-1至920-5利用时分方式,经过通信介质930进行多路通信。 
发送装置910-1对应于图1的发送装置110,具有发送信号电极911、发送基准电极912,并且作为对应于发送部113的结构,具有时间控制部913、乘法器914、振荡源915、以及放大器916。 
利用时间控制部913在规定时间输出原信号。乘法器914将原信号和由振荡源915提供的振荡信号相乘,从放大器916输出(设进行适当滤波)。放大器916的一方的输出连接到发送信号电极911,另一方连接到发送基准电极912。 
发送装置910-2至发送装置910-4也具有同样的结构,可以适用对于上述发送装置910-1的说明,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收装置920-1对应于图1的接收装置120,具有接收信号电极921、接收基准电极922,并且作为对应于接收部123的结构,具有放大器923、乘法器924、振荡源925、以及原信号输出部926。 
接收装置920-1首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复原电信号后,利用与发送装置920-1相反的信号处理,复原原来的原信号(时间控制部913提供的原信号)。 
在图31中示出根据该方式的时间轴上的频谱的示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能量。此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五个时间区域941至945,但是实际上,时间区域在此之后也同样地继续。将这样分割的各时间区域用于互不相同的通信路径的通信中。即,通信系统900的发送装置910(接收装置920)通过在按通信路径不同的时间区域中进行通信,如图30所示抑制相互干扰,在一个通信介质930中,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通信。在图30中,路径931至路径935表示通信介质930上的通信路径。此外,通过使用时分方式,通信系统900也可以进行路径931和路径932所示的多对一通信、多对多通信。 
此外,在此也可以使通信系统900(发送装置910或者接收装置920)所分割的各时间带的时间宽度大小互不相同。 
此外,作为上述以外的方法,也可以组合从第一个到第三个的通信方式中的两个以上的方法。 
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可以同时与多个其它装置进行通信,这在特定的应用程序中特别重要。例如,能够使用在如下的便利的用途上:设想应用到交通工具的车票上时,携带了具有定期车票的装置A和具有电子货币功能的装置B两者的使用者利用自动检票机时,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方式,能够同时与装置A以及装置B进行通信,由此例如当利用区间还包含定期车票以外的区间的情况下,从装置B的电子货币中扣除不足金额部分。 
以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发送装置110和接收装置120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为例,参照图32的流程图,说明在以上的通信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通信中所执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 
发送装置110的发送部113,在步骤S 1中产生成为发送对象的信号,在步骤S2中经过发送信号电极111将该产生的信号发送到通信介质130上。发送了信号后,发送装置的发送部113结束通信处理。从发送装置110发送的信号经过通信介质130提供给接收装置120。接收装置120的接收部123在步骤S21中经过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该信号,在步骤S22中,输出该接收到的信号。输出了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部123结束通信处理。 
如上所述,发送装置110以及接收装置120没有必要利用基准电极构建闭合电路,只要经过信号电极发送和接收信号,就可以不影响环境而容易地进行稳定的通信处理。此外,由于通信处理的结构简单,因此,通信系统100可以容易并用调制、编码、加密、或者多路复用等多种通信方式。 
此外,在以上的通信系统中,说明了分开构成发送装置和接 收装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利用具有上述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两者的功能的发送接收装置来构筑通信系统。 
图3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在图33中,通信系统950具有发送接收装置961、发送接收装置962以及通信介质130。通信系统950是发送接收装置961和发送接收装置962经过通信介质130双向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系统。 
发送接收装置961具有与图1的发送装置110同样的发送部110、与接收装置120同样的接收部120两者的结构。即,发送接收装置961具有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基准电极112、发送部113、接收信号电极121、接收基准电极122、以及接收部123。 
即,发送接收装置961利用发送部110经过通信介质130发送信号,利用接收部120接收经过通信介质130提供的信号。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通信方式中可以进行多路通信,因此,在此时的发送接收装置961中,也可以同时(在时间上重叠地)进行利用发送部110的通信、以及利用接收部120的通信。 
发送接收装置962具有与发送接收装置961同样的结构并进行同样的动作,因此省略其说明。即,发送接收装置961和发送接收装置962利用互相相同的方法,经过通信介质130双向进行通信。 
这样,通信系统950(发送接收装置961以及发送接收装置962)可以容易实现不受利用环境制约的双向通信。 
此外,在该发送接收装置961、发送接收装置962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与参照图23说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的情况同样地,将发送信号电极、接收信号电极电连接到通信介质(作为接点741或者接点742设置)。此外,以上说明了互相分开构成发送信号电极111、发送基准电极112、接收信号电极121、以及接收基准电极122,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一个电极构成发送信号电极111和接收信号电极121,此外,也可以利用一个电极构成发 送基准电极112和接收基准电极122(发送部113以及接收部123共用信号电极或者基准电极)。 
此外,以上说明了在应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各装置(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通信装置)中,各装置内的基准电位与基准电极连接,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利用相位互不相同的两个信号动作的差动电路构成,通过将差动电路的一方信号连接到信号电极而传送到通信介质中,将差动电路的另一方信号连接到基准电极,由此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送。 
下面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首先,参照图34说明信号电极和通信介质之间的静电电容。图34是说明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发送装置110的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与它们之间的静电电容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在图34中,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接触或者靠近,使得形成静电电容Cte214。例如,发送信号电极111经过绝缘层与通信介质130接触。或者,发送信号电极111经过空气层与通信介质130靠近。 
在图34的A中,发送信号电极111其整个接触面经过绝缘层与通信介质130的表面接触(或者,经过空气层足够靠近)。即,在图34的A的例中,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以更大的面积靠近,以形成静电电容Cte214。在该位置关系时,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的Cte214变得最大。 
相对于此,在图34的B中,如双箭头所示,发送信号电极111离开了通信介质130。即,在图34的B的示例中,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的距离比图34的A的情况更宽。因此在该位置关系时的Cte214的值与图34的A的情况相比变小。即,Cte214的大小依赖于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的距离。 
此外,在图34的C中,通信介质130的表面为曲面,只有发送 信号电极111的接触面的一部分经过绝缘层与通信介质130的表面接触(或者,经过空气层充分靠近)。即,在图34的C的示例中,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虽然与图34的A同样地靠近,但是该靠近的部分的面积比图34的A的情况小。因此在这种位置关系的情况下,Cte214的值也比图34的A的情况小。即,Cte214的大小不仅依赖于发送信号电极111和通信介质130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依赖于包含接触面积、方向等的、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因此,例如,仅通过测量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通信介质之间的距离,不能求出Cte214的正确的值。为了更正确地求出Cte214的值,需要更正确地掌握装置和通信介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信环境)。 
图35是表示与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结构例的图。 
图35所示的通信系统1000是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经过通信介质1003(例如,用户的人体)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是如上所述的没有必要利用基准电极构建闭合电路、仅通过经由信号电极发送和接收信号就可以不影响环境地容易进行稳定的通信处理的通信系统。即,通信系统1000是利用与图1的通信系统100同样的方法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 
发送装置1001具有生成发送信号的发送部1011、为了发送经过通信介质1003传送的信号而设置的电极对的一方电极即发送信号电极1012、以及作为其电极对的另一方电极的发送基准电极1013,是经过通信介质1003将信号发送到接收装置1002的装置。在发送装置1001的电极对中,将对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耦合强的一方作为发送信号电极1012,将另一方作为发送基准电极1013。发送部1011设置在发送信号电极1012和发送基准电极1013之间,向这些电极之间提供想要传递到接收装置1002的电信号(电位 差)。 
此外,图35所示的发送信号电极1012以及发送基准电极1013由例如在平面上以阵列状排列的多个电极(电极组)构成。发送部1011可以控制与作为发送信号电极1012以及发送基准电极1013而构成的多个电极各个之间的连接(连接以及切断)。即,发送部1011通过控制与各电极的连接,可以控制电极的表面积(例如,发送信号电极1012与通信介质1003经过绝缘层接触的、或者经过空气层靠近的面积)、即电极的静电电容。此外,发送信号电极1012以及发送基准电极1013当然也可以分别由一个电极构成。 
发送装置1001还具有状态确认部1014以及对应处理部1015。 
状态确认部1014进行发送装置1001的通信所相关状态、即例如发送装置1001和通信介质1003、接收装置10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通信环境的确认所相关的处理。状态确认部1014具有电流测量部1021、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以及判断部1024。 
如后所述,电流测量部1021是通过例如测量电阻两端的电位差、从而测量发送部1011所输出的信号的电流值的处理部。即,电流测量部1021测量在发送信号电极1012以及发送基准电极1013之间流过的电流大小。电流测量部1021将其测量值(电流值)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 
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根据由电流测量部1021提供的测量值,计算后述的与发送装置1001的发送有关的、发送装置1001以及通信介质1003的合成负载,将其计算结果提供给判断部1024。 
判断部1024根据该计算结果,判断发送装置1001的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决定所需的对应处理的内容。并且,判断部1024将包含该决定内容的状态判断结果与表示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所计算的合成负载的信息一起提供给对应处理部1015。 
对应处理部1015根据状态确认部1014所确认的状态,进行与 发送部1011的控制有关的处理。对应处理部1015具有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消息显示部1028、以及信息提供部1029。 
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根据从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调整发送部1011的发送电平(输出的大小)。此外,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将从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以及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与表示所设定的发送电平的信息一起提供给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 
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根据经过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控制构成发送信号电极1012的多个电极的各个和发送部1011之间的连接,调整发送信号电极1012相对于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电容。此外,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28。 
消息显示部1028具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根据经过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将对用户的消息、图像显示在其显示器上。此外,消息显示部1028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信息提供部1029。 
信息提供部1029根据经过消息显示部1028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控制发送部1011,将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接收装置1002。 
接收装置1002具有检测接收信号的接收部1031、为了接收经过通信介质1003传送的信号而设置的电极对的一方电极即接收信号电极1032、以及作为该电极对的另一方电极的接收基准电极1033,是经过通信介质1003接收从接收装置1001发送的信号的装置。在接收装置1002的电极对中,将对于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耦 合强的电极作为接收信号电极1032,将另一个作为接收基准电极1033。接收部1031设置在这些接收信号电极1032和接收基准电极1033之间,利用经过通信介质1003传送的信号,检测在这些电极之间生成的电信号(电位差),将该电信号变换为所希望的电信号,复原由发送装置1001的发送部1011所生成的电信号。 
此外,图35所示的接收信号电极1032以及接收基准电极1033,由例如在平面上以阵列状排列的多个电极(电极组)构成。接收部1031可以控制与作为接收信号电极1032以及接收基准电极1033而构成的多个电极各个之间的连接(连接以及切断)。即,接收部1031通过控制与各电极的连接,可以控制电极的表面积(例如,接收信号电极1032与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接触面积)、即电极的静电电容。此外,接收信号电极1032以及接收基准电极1033当然也可以分别由一个电极构成。 
接收装置1002还具有状态确认部1034以及对应处理部1035。 
状态确认部1034进行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所相关状态、即例如接收装置1002和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的通信环境的确认所相关的处理。状态确认部1034具有电流测量部1041、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信息获取部1043、以及判断部1044。 
如后所述,电流测量部1041是如下的处理部:例如通过在接收信号电极1032以及接收基准电极1033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关于该电压测量电阻两端的电位差,由此测量输入到接收部1031的信号(接收信号)的电流值。即,电流测量部1041测量在接收信号电极1032以及接收基准电极1033之间流过的电流大小。电流测量部1041将该测量值(电流值)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 
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根据从电流测量部1041供给的测量值,计算后述的与接收装置1002的接收有关的、接收装置1002以及通信介质1003的合成负载,将其计算结果提供给判断部1044。 
信息获取部1043控制接收部1031,获取根据信息提供部1029的处理从发送装置1001经过通信介质1003发送(提供)的、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将其提供给判断部1044。 
判断部1044根据由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提供的计算结果、以及从信息获取部1043提供的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判断接收装置1002的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决定所需的对应处理的内容。并且,判断部1044将包含该决定内容的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对应处理部1035。 
对应处理部1035根据状态确认部1034所确认的状态,进行与接收部1031的控制有关的处理。对应处理部1035具有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以及消息显示部1048。 
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根据从状态确认部1034的判断部104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调整接收部1031的接收增益(接收灵敏度)。此外,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将从状态确认部1034的判断部104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 
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根据经过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控制构成接收信号电极1032的多个电极的各个和接收部1031之间的连接,调整接收信号电极1032相对于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电容。此外,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将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48。 
消息显示部1048具有LCD等显示器,根据经过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将对用户的消息、图像显示在其显示器上。 
通信介质1003例如由以铜、铁、或者铝等金属为代表的导电体、以纯水、橡胶、玻璃为代表的电介质、或者像作为它们的复合体的生物体、食盐水等电解液那样的兼有作为导体的性质和作为电介质的性质的原材料构成。此外,在此设通信介质1003是发 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的用户(人体)来进行说明。 
图36是利用等效电路表示图35的通信系统1000的图。但是,在图36的等效电路中,仅示出了通信系统1000的与本发明有关的要素。即,实际上在图35的通信系统中还包含图36所示的要素以外的要素,但是省略了在本发明的说明中不需要的要素。 
在图36中,发送装置1001具有Vto1051、Cte1053、Ctg1054、以及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该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具有Rtr1056以及Vtr1057。 
Vto1051表示生成发送信号的信号源,示出了与发送部1011的信号输出有关的要素。Cte1053表示发送信号电极1012相对于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电容。Ctg1054表示发送基准电极1013相对于空间(基准点1055)的静电电容。基准点1055是例如以发送基准电极1013为基准的无限远点(假想点)。 
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的Rtr1056以及Vtr1057表示用于测量在发送信号电极1012和发送基准电极1013之间流过的电流的值的结构(电阻以及电压计)。即,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可通过测量电阻Rtr1056两端的电位差Vtr1057,测量在两个电极间流过的电流值。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根据该电流值和Vto1051的输出电平计算与信号发送有关的合成负载。 
此外,接收装置1001具有Rr1061、Amp1062、Cre1063、Crg1064、以及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该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具有Rrr1066、Vrr1067、Vro1068、以及SW1069。 
Rr1061以及Amp1062分别是电阻和放大器,是表示图35的接收部1031的信号检测功能的要素。即,Amp1062通过接收信号,对在Rr1061两端产生的电位差进行放大而检测,由此检测接收信号。Cre1063表示接收信号电极1032相对于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电容。Crg1064表示接收基准电极1033相对于空间(基准点1065) 的静电电容。基准点1065是例如以接收基准电极1033为基准的无限远点(假想点)。 
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的Vro1068表示为了计算与信号接收有关的合成负载而用于接收装置1002中流过电流的信号源。SW1069是开关电路,在不计算合成负载的通常情况下切断Vro1068的连接。即,Vro1068仅在计算合成负载时连接在Rrr1066和Rr1061之间。换句话说,SW1069是用于将接收装置1002的动作模式在合成负载算出模式和通常模式中切换的要素。 
此外,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的Rrr1066以及Vrr1067表示如下的结构(电阻以及电压计):用于测量通过使SW1069连接Vro1068而在接收信号电极1032和接收基准电极1033之间流过的电流的值。即,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可通过测量电阻Rrr1066两端的电位差Vtr1067,测量在两个电极间流过的电流值。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根据该电流值和Vro1068所输出的信号的信号电平,计算与信号接收有关的合成负载。 
并且,通信介质1003的Rm1081以及Rm1082表示通信介质1003(人体)的电阻分量。此外,Cm1083表示在通信介质1003和空间(基准点1084)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基准点1084是例如以通信介质1003为基准的无限远点(假想点)。 
此外,阻抗Zt以及阻抗Zr分别表示从接收装置1002以及发送装置1001观察时的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的阻抗。 
以下将“稳定的通信”定义为“不依赖于通信介质1003和发送装置1001(或者接收装置1002)的位置关系(包含电极),通信介质1003和发送装置1001(或者接收装置1002)可以在某个固定范围的距离中进行通信”。例如,在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相对于通信介质1003保证到10cm为止“稳定的通信”的情况下,仅在满足“发送装置1001和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距离≤10cm”的条件、 以及“接收装置1002和通信介质1002之间的距离≤10cm”的条件两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稳定的通信”。当然也可以像在某个用途A中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与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距离为10cm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通信,在某个用途B中仅在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与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距离为5cm以下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通信等那样,根据用途改变能够进行“稳定的通信”的距离。 
下面,利用图36的等效电路说明合成负载算出方法的示例。 
在图36中,Ctg1054和Crg1064分别表示发送基准电极1013的静电电容和接收基准电极1033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因此,这些值与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的位置等通信环境无关,成为大致恒定的值。此外,Cte1053和Cre1063分别表示发送信号电极1012与通信介质1003(人体)之间的耦合电容、接收信号电极1032与通信介质1003(人体)之间的耦合电容,因此这些值随着人体和各装置之间的距离、信号电极的接触面的朝向、人体的形状等通信环境而产生较大变动。而且,Rm1081和Rm1082表示人体的负载分量,因此随着人体中的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的位置关系等通信环境而产生较大变动。此外,Cm1083表示成为通信介质1003的人体所具有的静电电容,因此,其值与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的位置等通信环境无关,成为大致恒定的值。 
在此,在发送信号电极1012与通信介质1003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te1053、在接收信号电极1032与通信介质1003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re1063随着各装置与通信介质1003之间的距离而变动,但是在发送基准电极1013和空间(基准点1055)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tg1054、在通信介质和空间(基准点1084)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m1083以及在接收基准电极1033和空间(基准点1065)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Crg1064,当与Cte1053、Cre1063进行比较时其 变动足够小,可看作恒定。因此,将这些值设为预先决定的(事先已知的)规定的常数。即,在图36的等效电路中,Cte1053、Rm1081、Rm1082、以及Cre1063的值随着状况变化(通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此,发送装置1001的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通过测量Vtr1057,由此计算Cte1053以及Rm1081的合成负载。但是在此,设通信介质1003在物理上足够大,设Cm1083>>Cte1053、Cm1083>>Cre1063成立。此外,在从发送装置1001观察通信介质1003时,可以忽略Rm1082和接收装置1002的阻抗Zr。而且,在从接收装置1002观察通信介质1003时,可以忽略Rm1081和发送装置1001的阻抗Zt。因此,在计算与发送装置1001的发送有关的合成负载时,看作是Vto1051、Rtr1056、Cte1053、Rm1081、Cm1083、以及Ctg1054的闭合电路,利用作为Cm1083的大概的值而预先决定的常数(例如,几十皮法至几百皮法程度的值),由此可以计算Cte1053和Rm1081的合成负载。 
此外,如上所述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接收装置1002的情况。即,在计算与接收装置1002的接收有关的合成负载时,看作是Rr1061、Rrr1066、Cre1063、Rm1082、Cm1083、以及Ctg1064的闭合电路,预先定义Cm1083的值,由此,可以计算Cre1053和Rm1082的合成负载。 
利用如上所述计算的合成负载,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可以进行与根据通信环境的发送或者接收有关的控制处理(合适的对应处理)。 
此外,作为该对应处理,例如有如下处理:调整发送装置的发送电平、信号电极的静电电容,或者调整接收装置的接收增益、信号电极的静电电容。此外,也可以显示与控制相关联的消息。 
此时,发送装置1001中的对应处理既可以仅根据发送装置 1001的通信环境(状态)进行,也可以仅根据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环境(状态)进行,还可以根据发送装置1001的通信环境(状态)、以及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环境(状态)两者进行。 
同样地,接收装置1002中的对应处理既可以仅根据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环境(状态)进行,也可以仅根据发送装置1001的通信环境(状态)进行,还可以根据发送装置1001的通信环境(状态)、以及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环境(状态)两者进行。 
换句话说,发送装置1001所确认的与发送装置1001的通信环境(状态)有关的信息,既可以仅在发送装置1001的对应处理中利用,也可以仅在接收装置1002的对应处理中利用,还可以在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两者的对应处理中利用。 
同样地,接收装置1002所确认的与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环境(状态)有关的信息,既可以仅在接收装置1002的对应处理中利用,也可以仅在发送装置1001的对应处理中利用,还可以在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两者的对应处理中利用。 
下面说明在图35的通信系统1000中的考虑了通信环境的通信控制处理的具体流程的示例。 
首先,参照图37的流程图说明由发送装置1001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 
当开始通信控制处理时,发送装置1001的状态确认部1014在步骤S1中确认发送装置1001的状态(通信环境)。在步骤S2中,发送装置1001的对应处理部1015进行与该确认的发送装置1001的状态(通信环境)相应的对应处理。当结束对应处理时,对应处理部1015进行通信控制处理。 
下面,参照图38的流程图说明在图37的步骤S1中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的详细流程。 
在步骤S21中,电流测量部1021控制发送部1011而测量电流, 将其值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在步骤S22中,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根据所提供的电流值计算与发送处理有关的合成负载(Cte1053以及Rm1081),将该计算结果提供给判断部1024。判断部1024在步骤S23中,根据所供给的计算结果来判断发送装置1001的状态(通信环境),并决定所需的对应处理,将包含这些信息的状态判断结果、与表示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所计算的合成负载的信息一起提供给对应处理部1015。当结束步骤S23的处理时,判断部1024结束状态确认处理,使处理回图37的步骤S1,执行步骤S2以后的处理。 
下面,参照图39的流程图说明在图37的步骤S2中执行的对应处理的详细流程。 
在步骤S41中,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根据从判断部10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控制发送电平,在判断为控制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42,控制发送部1011,根据状态判断结果来控制发送电平(即,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发送电平的控制)。当结束步骤S42的处理时,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将从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以及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与表示所设定的发送电平的信息一起提供给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使处理进入步骤S43。此外,在步骤S41中,在判断为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省略步骤S42的处理,将从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以及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与表示所设定的发送电平的信息(在没有设定的情况下为默认值)一起提供给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进入步骤S43。 
在步骤S43中,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根据经过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供给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控制在发送信号电极1012和通信介质1003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在判断为控制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4,控制发送部1011,根据状态判断结果来控 制构成发送信号电极1012的多个电极的各个和发送部1011之间的连接,调整发送信号电极1012相对于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电容(即,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静电电容的控制)。当结束步骤S44的处理时,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28,使处理进入步骤S45。此外,在步骤43中,判断为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省略步骤S44的处理,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28,进入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消息显示部1028根据经过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显示消息,在判断为显示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6,根据状态判断结果,将对用户的消息、图像显示在没有图示的显示器上(即,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消息的显示)。当结束S46的处理时,消息显示部1028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28,使处理进入步骤S47。此外,在步骤S45中,在判断为不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消息显示部1028省略步骤S46的处理,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信息提供部1029,进入步骤S47。 
在步骤S47中,信息提供部1029根据经过消息显示部1028供给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提供信息,在判断为提供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8,控制发送部1011,将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提供给接收装置1002(即,提供与通信环境有关的信息)。当结束步骤S48的处理时,信息提供部1029结束对应处理,使处理回到图37的步骤S2,由此,结束通信控制处理。此外,在步骤S47中,在判断为不提供的情况下,信息提供部1029省略步骤S48的处理,结束对应处理。 
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各处理,发送装置1001可以使用户能够根据通信环境而容易地进行合适的通信设定。 
下面,说明接收装置1002的处理。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控制处理与参照图37的流程图说明的发送装置1001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但是,在接收装置1002的情况下,在进行通信控制处理时,SW1069将Vro1068连接到Rrr1066和Rr1061之间,将接收装置1002的动作模式切换到合成负载算出模式。 
下面,参照图40的流程图,说明在由接收装置1002执行了图37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1中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的详细流程的示例。 
当执行状态确认处理时,电流测量部1041在步骤S61中判断是否计算合成负载。在接收装置1002中计算合成负载的情况下,电流测量部1041判断为计算合成负载,使处理进入步骤S62,测量电流,将其测量值(电流值)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 
在步骤S63中,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根据从电流测量部1041提供的测量值,计算合成负载(Cre1063以及Rm1082),使处理进入步骤S64。此外,在步骤S61中,在判断为不计算合成负载的情况下,电流测量部1041使处理进入步骤S64。 
在步骤S64中,信息获取部1043判断是否获取了从发送装置1001提供的信息(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在判断为获取了信息的情况下,信息获取部1043使处理进入步骤S65,确认在发送装置1001中计算的合成负载、以及发送装置1001所设定的发送电平的值,使处理进入步骤S66。此外,在步骤S64中判断为没有获取信息的情况下,信息获取部1043省略步骤S65的处理,使处理进入步骤S66。 
在步骤S66中,判断部1044根据从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提供 的合成负载(接收装置侧)的值、以及在信息获取部1043中获取的从发送装置1001提供的信息(与合成负载、发送电平有关的信息)之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接收装置1002的状态(通信环境)。当结束步骤S 66的处理时,判断部1044将该判断结果提供给对应处理部1035,结束状态确认处理,使处理回到图37的步骤S1,从而执行步骤S2以后的处理。 
此外,以上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61至步骤S63的处理之前进行步骤S64以及步骤S65的处理,在步骤S64中判断为获取了信息而进行了步骤S65的处理的情况下,省略步骤S61至步骤S63的处理而使处理进入步骤S66,在步骤S64中判断为没有获取信息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61,在进行步骤S61至步骤S63的处理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66。 
下面,参照图41的流程图,说明在由接收装置1002执行图37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执行的对应处理的详细流程的示例。 
在步骤S81中,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根据从判断部104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控制接收增益,在判断为控制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82,控制接收部1031,根据状态判断结果来控制接收增益(即,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接收增益的控制)。当结束步骤S82的处理时,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将从状态确认部1034的判断部104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使处理进入步骤S83。此外,在步骤S81中,在判断为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省略步骤S82的处理,将从状态确认部1034的判断部104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进入步骤S83。 
在步骤S83中,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根据经过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控制在接收信号电极1032 和通信介质1003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在判断为控制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84,控制接收部1031,根据状态判断结果来控制构成接收信号电极1032的多个电极的各个和接收部1031之间的连接,调整接收信号电极1032相对于通信介质1003的静电电容(即,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静电电容的控制)。当结束步骤S84的处理时,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将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48,使处理进入步骤S85。此外,在步骤S83中,在判断为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省略步骤S84的处理,将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48,使处理进入步骤S85。 
在步骤S85中,消息显示部1048根据经过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显示消息,在判断为显示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86,根据状态判断结果,将对用户的消息、图像显示在没有图示的显示器上(即,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消息的显示)。当结束步骤S86的处理时,消息显示部1048结束对应处理,使处理回到图37的步骤S2,由此结束通信控制处理。此外,在步骤S85中,在判断为不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消息显示部1048省略步骤S86的处理,结束对应处理。 
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各处理,接收装置1002可以使用户能够根据通信环境而容易地进行合适的通信设定。此外,接收装置1002也可以根据从发送装置1001提供的信息,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合适的通信设定。 
即,在该通信系统1000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如图42的A所示,发送装置1001进行确认自己(发送装置1001自身)的状态(通信环境)的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101,根据该处理结果进行调整处理1102,与此独立地,接收装置1002进行确认自己(接收装置1002自身)的状态(通信环境)的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111,根据该处理结果进行调整处理1112。这样,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可以 相互独立地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调整处理。即,在该情况下,各装置不需要进行与其它装置的通信处理,各装置可以容易地进行合适的调整处理。而且,仅有一方的通信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另一方的装置不受其影响而可适当地调整通信处理,因此,例如在三台以上的装置(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中进行发送接收处理的情况下,可以抑制不需要的通信环境恶化的影响扩大到其它装置中。 
此外,在通信系统1000中例如如图42的B所示,进行如下信息提供处理1121:发送装置1001作为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101的处理结果,将与合成负载、发送电平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接收装置1002。 
与此相对,接收装置1002可以执行信息获取处理1122,获取该与合成负载、发送电平有关的信息,根据该信息和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111的处理结果的任一方、或者两者,进行调整处理1123。 
由此,接收装置1002能够不仅考虑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环境,而且还考虑发送装置1001的状态而进行调整处理1123(可以进行适合于接收装置1002和发送装置1001两者的通信环境的调整处理)。 
此外,以上说明了由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可发送和接收的多个通信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 
图4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43所示的通信系统1200是通信装置1201和通信装置1202经过通信介质1003(人体)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是不需要利用基准电极来构建闭合电路、而仅通过经由信号电极来发送和接收信号就可以不受环境影响而容易地进行稳定的通信处理的通信系统。即,通信系统1200是利用与图1的通信系统100同样的方法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此外,对于与图35的通信系统1000同样结构 的部分,赋予同样的附图标记。 
在图43的通信系统1200中,通信装置1201基本上是组合了图35所示的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的结构的装置。即,通信装置1201具有发送部1011以及接收部1031两者。但是在通信装置1201中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共同的结构仅具有一个。即,发送部1011和接收部1031连接在共同的信号电极1211和共同的基准电极1212上。信号电极1211对应于发送装置1001的发送信号电极1012以及接收装置1002的接收信号电极1032两者,基准电极1212对应于发送装置1001的发送基准电极1013以及接收装置1002的接收基准电极1033两者。 
此外,图43所示的信号电极1211以及基准电极1212,由例如在平面上以阵列状排列的多个电极(电极组)构成。发送部1011、接收部1031可以控制与作为信号电极1211、基准电极1212构成的多个电极各个之间的连接(连接以及切断)。即,发送部1011以及接收部1031通过控制与各电极的连接,可以控制电极的表面积(例如,信号电极1211与通信介质1003的接触面积)、即电极的静电电容。此外,信号电极1211以及基准电极1212当然也可以分别由一个电极构成。 
此外,通信装置1201具有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以及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的各一个。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组合了状态确认部1014和状态确认部1034的结构,具有电流测量部1221、合成负载算出部1222、信息获取部1223、以及判断部1224各一个。 
电流测量部1221对应于电流测量部1021,利用发送部1011的信号源测量在信号电极1211和基准电极1212之间流过的电流的值(电流值),将其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222。合成负载算出部1222对应于合成负载算出部1022,根据从电流测量部1221提供的测量结果,计算合成负载,将其计算结果提供给判断部1224。信 息获取部1223对应于信息获取部1043,控制接收部1031,获取从另一个通信装置1202提供的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将其提供给判断部1224。判断部1224对应于判断部1024或者判断部1044,根据由合成负载算出部1222提供的计算结果、以及从信息获取部1223提供的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之中的至少任一方,判断通信装置1201的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决定所需的对应处理的内容。而且,判断部1224将包含该决定内容的状态判断结果提供给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 
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组合了对应处理部1015和对应处理部1035的结构,具有发送电平调整部1225、接收增益调整部1226、静电电容调整部1227、消息显示部1228、以及信息提供部1229各一个。 
发送电平调整部1225对应于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根据从判断部12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调整发送部1011的发送电平(输出的大小)。此外,发送电平调整部1225将从判断部12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以及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与表示设定的发送电平的信息一起提供给接收增益调整部1226。 
接收增益调整部1226对应于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根据经过发送电平调整部1225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调整接收部1031的接收增益(接收灵敏度)。此外,接收增益调整部1226将经过发送电平调整部1225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以及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与表示所设定的接收增益的信息一起提供给静电电容调整部1227。 
静电电容调整部1227对应于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或者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根据经过接收增益调整部1226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控制构成信号电极1211的多个电极的各个和发送部1011以及接收部1031之间的连接,调整信号电极1211相对于通信介质 1003的静电电容。此外,静电电容调整部1227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以及表示接收增益的信息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228。 
消息显示部1228对应于消息显示部1028或者消息显示部1048,具有LCD等显示器,根据经过静电电容调整部1227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将对用户的消息、图像显示在其显示器上。此外,消息显示部1228将状态判断结果、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以及表示接收增益的信息提供给信息提供部1229。 
信息提供部1229对应于信息提供部1029,根据经过消息显示部1228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控制发送部1011,将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表示发送电平的信息以及表示接收增益的信息提供给其它通信装置1202。 
通信装置1202是与通信装置1201同样的通信装置,具有与通信装置1201同样的结构,进行同样的处理,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说明由该通信装置1201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通信装置1201与图35的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同样地,如图37的流程图所示执行通信控制处理。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说明在通信装置1201执行通信控制处理时的步骤S1以及步骤S2的各处理的详细内容。 
首先,参照图44的流程图说明在图37的步骤S1中由通信装置1201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流程的详细例。如上所述,由于通信装置1201的结构是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的结构的组合,因此,通信装置1201所执行的处理也基本上由发送装置1001所执行的处理和接收装置1002所执行的处理的组合构成。 
因此,通信装置1201所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基本上与参照图40的流程图说明的接收装置1002所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同样执行。 
即,图44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的各处理对应于图40的步骤S61至步骤S66的各处理,通信装置1201的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的各部分,与接收装置1002的通信状态确认部1034的各部分执行图40的步骤S61至步骤S66的各处理同样地,执行图44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的各处理。 
但是,信息获取部1223在步骤S105中,从所获取的信息确认在对方装置中计算的合成负载、发送电平的设定、以及接收增益的设定。 
因此,在步骤S106中,判断部1224根据由合成负载算出部1222提供的合成负载(通信装置1201侧)的值、以及在信息获取部1223中获取的从通信装置1202提供的信息(与合成负载、发送电平、以及接收增益有关的信息)之中的至少一方,判断通信装置1201的状态(通信环境)。 
此外,在以上的处理中,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处理之前进行步骤S104以及步骤S105的处理,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获取了信息而进行步骤S105的处理的情况下,省略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处理而使处理进入步骤S106,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没有获取信息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101,在进行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处理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106。 
下面,参照图45的流程图,说明在图37的步骤S2中由通信装置1201执行的对应处理的详细流程的示例。该通信装置1201所执行的对应处理也基本上由参照图39的流程图说明的发送装置1001所执行的对应处理、和参照图41的流程图说明的接收装置1002所执行的对应处理的组合构成,与这些处理同样地执行。 
即,通信装置1201的对应处理部1215的发送电平调整部1225,与步骤S41以及步骤S42的情况同样地,执行步骤S121以及步骤S122的各处理。此外,接收增益调整部1226与步骤S81以 及步骤S82的情况同样地,执行步骤S123以及步骤S124的各处理。而且,静电电容调整部1227与步骤S43以及步骤S44的情况(或者步骤S83以及步骤S84的情况)同样地,执行步骤S125以及步骤S126的各处理。 
此外,消息显示部1228与步骤S45以及步骤S46的情况(或者步骤S85以及步骤S86的情况)同样地,执行步骤S127以及步骤S128的各处理。此外,信息提供部1229与步骤S47以及步骤S48的情况同样地,执行步骤S129以及步骤S130的各处理。但是,此时信息提供部1229在步骤S130中,不仅向对方装置提供合成负载和发送电平,而且还提供接收增益的信息。 
通过如上所述进行各处理,通信装置1201可以使用户能够根据通信环境而容易地进行合适的通信设定。此外,通信装置1202也可以与通信装置1201同样地进行通信控制处理。即,通信装置1201以及通信装置1202也可以相互交换并共用信息,进行与相互的通信环境相应的合适的通信设定。 
即,在该通信系统1200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如图46所示,通信装置1201进行确认自己(通信装置1201自身)的状态(通信环境)的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301,与该处理独立地,通信装置1202也进行确认自己(通信装置1202自身)的状态(通信环境)的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311。并且,通过通信装置1201进行信息交换处理1302,通信装置1202进行信息交换处理1312,由此可以交换在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301以及自己状态确认处理1311中得到的与合成负载、发送电平、以及接收增益有关的信息而共用该信息。 
通信装置1201可以利用通过该信息交换处理1302而共用的与合成负载、发送电平、以及接收增益有关的信息,进行发送调整处理1303、接收调整处理1304。与此独立地,通信装置1202可以利用通过信息交换处理1312而共用的与合成负载、发送电平、 以及接收增益有关的信息,进行发送调整处理1313、接收调整处理1314。 
即,通信装置1201以及通信装置1202可以相互独立地根据各个通信环境进行合适的调整处理,也可以根据一方的通信环境进行另一方(或者两方)的调整处理,还可以根据两方的通信环境进行两方的调整处理。作为通信环境可以考虑各种情况,因此通过通信装置1201以及通信装置1202这样进行通信控制处理,通信系统1200(通信装置1201以及通信装置1202)不仅能够得到在通信系统1000中说明的效果,而且也可以灵活适当地对应更多的通信环境。即,通信系统1200可以对应的通信环境的范围变宽。 
此外,以上说明了将通信介质(人体)相对于空间的静电电容Cm1083设为预先决定的常数,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成为通信介质1003的用户的身体等,使用户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指定该Cm1083的值。 
以上说明的通信系统是经过人体等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通信介质1003主要由人体构成。因此,例如,随着如大人和小孩那样人体的个体差(例如,体重、表面积等),作为上述通信介质的参数(Rm1081、Rm1082、以及Cm1083)的值变得不同。 
图47是表示通信介质的个体差的示例的图。 
在图47的左侧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安装在大人1003-1上,将该大人1003-1作为通信介质1003而进行通信。相对于此,在图47的右侧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安装在小孩1003-2上,将该小孩1003-2作为通信介质1003而进行通信。如图47所示,大人1003-1和小孩1003-2其体格(身高、体重、表面积等)互不相同。根据该体格的不同,例如,通信介质1003相对于空间(基准点1084)的静电电容Cm1083也变得不同。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电阻分量Rm1081以及Rm1082 也同样地随着成为通信介质1003的人体的体格(例如,是大人1003-1还是孩子1003-2)而不同。 
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作为与通信介质1003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输入到例如用户(例如,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从该输入值估计这样的通信介质1003的参数(Rm1081、Rm1082、以及Cm1083)的值,基于该估计值,可以更适当地进行发送电平、接收增益、或者静电电容等的设定。 
图48以及图49是表示这种情况下的通信系统、以及构成通信系统的各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如图48以及图49所示,通信系统1400由经过通信介质1003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发送装置1401以及接收装置1402构成。 
图48是表示发送装置1401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48中,发送装置1401的状态确认部1414除了具有图35的发送装置1001的状态确认部1014的结构之外,还具有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 
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具有键盘、鼠标、按钮、或者触摸面板等没有图示的输入部,接受由例如用户等进行的作为与通信介质1003的特性(负载、静电电容)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的输入。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当接受通信介质信息的输入时,将该输入的通信介质信息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422。合成负载算出部1422不仅利用电流测量部1021的测量结果,而且还利用从输入到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的通信介质信息(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估计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计算合成负载。由此,发送装置1401可以比发送装置1001的情况更准确地计算合成负载,可以进行更合适的对应处理。 
图49是表示接收装置1402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49中,接收 装置1402的状态确认部1434除了具有图35的接收装置1002的状态确认部1034的结构之外,还具有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41。 
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41与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同样地,具有键盘、鼠标、按钮、或者触摸面板等没有图示的输入部,接受由例如用户等进行的作为与通信介质1003的特性(负载、静电电容)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的输入。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41当接受通信介质信息的输入时,将该输入的通信介质信息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442。合成负载算出部1442不仅利用电流测量部1041的测量结果,而且还利用从输入到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41的通信介质信息(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估计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计算合成负载。由此,接收装置1402可以比接收装置1002的情况更准确地计算合成负载,可以进行更合适的对应处理。 
因此,利用发送装置1401以及接收装置1402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基本上与利用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相同,但是状态确认处理的内容的一部分不同。 
首先,参照图50的流程图,说明由发送装置1401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 
当状态确认处理开始时,发送装置1401的状态确认部1414的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在步骤S151中,接受作为与通信介质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的输入。当接受通信介质信息时,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根据该通信介质信息,例如利用没有图示的表信息等,推测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将该推测的值(负载、静电电容等)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422,使处理进入步骤S152。步骤S152至步骤S154的各处理,与图38的步骤S21至步骤S23的各处理基本上同样执行。但是,在步骤S153中,合成负载算出部1422不仅利 用在步骤S152中得到的电流测量结果,而且还利用在步骤S151中得到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具体来说Rm1081、Cm1083),计算合成负载。 
下面,参照图51的流程图,说明由接收装置1402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 
在接收装置1402执行的状态确认处理的情况下,状态确认部1434的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41在步骤S171中,代替电流测量部1041,判断是否计算合成负载。在判断为计算合成负载的情况下,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41使处理进入步骤S172,接受作为与通信介质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的输入。当接受了通信介质信息时,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41根据该通信介质信息,例如,利用没有图示的表信息等,推测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将该推测的值(负载、静电电容等)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422,使处理进入步骤S173。在步骤S173中,电流测量部1041与步骤S62的情况同样地测量电流。在步骤S174中,合成负载算出部1442不仅利用在步骤S173中得到的电流测量结果,而且还利用在步骤S172中得到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具体来说Rm1082、Cm1083),计算合成负载。 
在结束了步骤S174的处理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71中判断为不计算合成负载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75。步骤S175至步骤S177的各处理与步骤S64至步骤S66同样地执行。 
如上所述,发送装置1401以及接收装置1402可以更正确地计算合成负载,可以进行更合适的对应处理。 
即,在该通信系统1400的情况下,例如,如图52的A所示,发送装置1401可以将从通过通信介质信息输入接受处理1501所输入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的身高、体重等 人体信息)推测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等用于合成负载算出处理1502中。与此独立地,接收装置1402也可以将从通过通信介质信息输入接受处理1511所输入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成为通信介质的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推测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等用于合成负载算出处理1512中。由此,发送装置1401和接收装置1402可以相互独立地将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反映到与通信环境相应的调整处理中。即,此时,不必统一各装置的标准,可以对每个装置根据需要将通信介质信息用于调整处理中。 
此外,在通信系统1400中,例如如图52的B所示,发送装置1401不仅可以将在通信介质信息输入接受处理1501中接受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利用于合成负载算出处理1502中,而且还可以通过信息提供处理1521提供给接收装置1402。 
与此相对,接收装置1402可以执行信息获取处理1522,与该有关合成负载、发送电平的信息一起,获取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将从该通信介质信息推测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等反映到合成负载算出处理1523中。 
由此,接收装置1402还可以考虑输入到发送装置1401的通信介质信息而计算合成负载。即,在该通信系统1400的情况下,用户仅通过向发送装置1401输入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就可以使该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反映到发送装置1401以及接收装置1402两者的合成负载算出处理中(可以更容易地计算更正确的合成负载)。 
此外,该利用通信介质信息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由能够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多个通信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中。 
图53是表示此时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通信系统1600 具有经过通信介质1003相互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1601和通信装置1602。此外,通信装置1601和通信装置1602具有相互同样的结构,执行同样的处理。因此,以下仅说明通信装置1601,省略对通信装置1602的说明,但是对通信装置1601的说明也可以应用于通信装置1602。 
在图53中,通信装置1601的通信状态确认部1614除了具有通信装置1201的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的结构之外,还具有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621。此外,通信状态确认部1614代替合成负载算出部1222具有合成负载算出部1622。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621与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421同样地,具有键盘、鼠标、按钮、或者触摸面板等没有图示的输入部,接受由例如用户等进行的作为与通信介质1003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的输入。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621当接受通信介质信息的输入时,从该输入的通信介质信息推测通信介质1003的负载、静电电容,将该值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622。合成负载算出部1622不仅利用电流测量部1221的测量结果,而且还利用从输入到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621的通信介质信息推测的通信介质1003的负载、静电电容,计算合成负载。由此,通信装置1601可以比通信装置1201的情况更正确地计算合成负载,可以进行更合适的对应处理。 
因此,由通信装置1601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基本上与通信装置1201所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相同,但是状态确认处理的内容的一部分不同。 
参照图54的流程图,说明通信装置1601的状态确认处理的流程的示例,但是基本上与参照图44的流程图说明的状态确认处理的情况同样地执行该处理。 
即,步骤S191、步骤S193、步骤S195至步骤S197的处理, 基本上与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4至步骤S106同样地执行。但是,代替由电流测量部1221执行步骤S191,而由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621执行步骤S191。 
在步骤S192中,通信介质信息输入部1621接受作为与通信介质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的输入,将从输入的通信介质信息推测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提供给合成负载算出部1622。在步骤S194中,合成负载算出部1622不仅根据在步骤S193的处理中由电流测量部1221得到的电流值,而且还根据在步骤S192的处理中推测的通信介质的负载、静电电容,计算合成负载。 
由此,通信装置1601还可以考虑通信介质信息(例如,用户的身高、体重等人体信息)而计算合成负载。即,通信装置1601可以计算更准确的合成负载。 
以上说明了根据通信环境来调整发送电平、接收增益、或者静电电容等通信设定的参数,但是也可以作为该通信设定而进行上述以外的参数的设定。例如,如图55所示也可以选择用于通信的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等进行决定。 
作为调制方式的例,有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幅度键控)、PSK(Phase Shift Keying:移相键控)、QPSK(Quadrature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移相键控)、或者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等。当然,也可以包含其它调制方式。作为纠错方式的种类的示例,有BCH(Bose-Chaudhuri-Hocquenghem)码、卷积码、或者里德·索洛蒙(Reed-Solomon)码等。当然,也可以包含其它纠错方式。此外,也可以不仅包含纠错方式,还包含错误检测方式。 
例如,在发送接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利用比较简单的调制方式以及比较简单的纠错方式来 抑制功耗。此外,相反地,在发送接收环境为恶劣的环境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与发送电平、接收增益的情况同样地,为了能够更正确地发送和接收信息,切换到增益大的调制方式,并且切换到高级的纠错方式。 
这样,通过根据通信环境来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纠错方式,可以抑制发送电平的不必要的增大。即,可以抑制由于通信环境的恶化而导致发送电平过度增大、发送和接收不必要的强的电波。此外,由于这样抑制发送电平、接收增益,因此也可以降低功耗。 
图56是表示这种情况下的通信系统1000的发送装置1001和接收装置1002的详细结构例的图。 
在图56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01的对应处理部1015代替在图35的示例中所具有的发送电平调整部1025以及静电电容调整部1027,具有决定在发送部1011的发送处理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以及决定在发送部1011的发送处理中使用的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 
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根据在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中判断的状态判断结果,如上所述决定调制方式。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根据在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中判断的状态判断结果,如上所述决定纠错方式。 
此时,信息提供部1029控制发送部1011,与状态判断结果以及表示合成负载的信息一起,将在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中决定的调制方式和在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中决定的纠错方式提供给接收装置1002。 
在图56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接收装置1002的对应处理部1035代替在图35的示例中所具有的接收增益调整部1046以及静电电容调整部1047,具有决定在接收部1031的接收处理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即解调方式)的调制方式决定部1846、以及决定在接收 部1031的接收处理中使用的纠错方式的纠错方式决定部1847。 
调制方式决定部1846根据在状态确认部1034的判断部1044中判断的状态判断结果、以及从判断部1044提供的与在发送装置1001中决定的调制方式有关的信息,如上所述决定调制(解调)方式。纠错方式决定部1847根据在状态确认部1034的判断部1044中判断的状态判断结果、以及从判断部1044提供的与在发送装置1001中决定的纠错方式有关的信息,如上所述决定纠错方式。 
即,此时,判断部1044根据合成负载算出部1042算出的合成负载,判断接收装置1002的状态,与该判断结果一起将从发送装置1001提供的通过信息获取部1043的控制获取的、与在发送装置1001中决定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方式有关的信息,提供给对应处理部1035。 
例如,调制方式决定部1846考虑接收装置1002的状态,如果可能,采用在发送装置1001中决定的调制方式(与该调制方式对应的解调方式)。此外,例如,纠错方式决定部1847考虑接收装置1002的状态,如果可能,采用在发送装置1001中决定的纠错方式。 
这种情况下的由发送装置1001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以及状态确认处理,与参照图37以及图38的流程图说明的处理基本上相同。 
但是,此时,图39的流程图所示的对应处理如图57的流程图所示那样进行。 
即,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在步骤S241中,根据从判断部1024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控制调制方式,在判断为控制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242,控制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根据状态判断结果来决定调制方式。例如,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根据通信环境是否为理想的状态,从预先准备的多个调制方式的候选中选择最佳的方式。当结束步骤S242的处理时,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将从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获取的信息、以及与决定 的调制方式有关的信息提供给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使处理进入步骤S243。此外,在步骤S241中,例如,如采用预先作为初始值决定的规定的调制方式的、维持当前所选择的调制方式等,在判断为不控制调制方式的情况下,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省略步骤S242的处理,将从状态确认部1014的判断部1024提供的信息与有关当前调制方式的信息一起,提供给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使处理进入步骤S243。 
在步骤S243中,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根据经过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控制纠错方式,在判断为控制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244,根据状态判断结果决定纠错方式。例如,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根据通信环境是否为理想的状态,从预先准备的多个纠错方式的候选中选择最佳的方式。 
当结束步骤S244的处理时,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将从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获取的信息、以及与决定的纠错方式有关的信息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28,使处理进入步骤S245。此外,在步骤S243中,例如如采用预先作为初始值而决定的规定的纠错方式、维持当前所选择的纠错方式等,而判断为不控制纠错方式的情况下,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省略步骤S244的处理,将从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提供的信息与有关当前纠错方式的信息一起,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28,使处理进入步骤S245。 
在步骤S245中,消息显示部1028与步骤S45的情况同样地,根据状态判断结果来判断是否显示消息,在判断为显示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246,与步骤S46的情况同样地,根据状态判断结果,将对用户的消息、图像显示在没有图示的显示器上(即,进行与通信环境相应的消息的显示)。当结束步骤S246的处理时,消息显示部1028将从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提供的各信息提供给消息显示部1028,使处理进入步骤S247。此外,在步骤S245中,在 判断为不显示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显示部1028省略步骤S246的处理,使处理进入步骤S247。 
在步骤S247中,信息提供部1029根据经过消息显示部1028提供的状态判断结果,判断是否提供信息,在判断为提供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248,控制发送部1011,将表示在发送装置1001中采用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方式的信息提供给接收装置1002。此时,信息提供部1029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发送装置1001的合成负载等与其它通信环境有关的信息提供给接收装置1002。当结束步骤S248的处理时,信息提供部1029结束对应处理,使处理回到图37的步骤S2,由此,结束通信控制处理。此外,在步骤S247中,在判断为不提供的情况下,信息提供部1029省略步骤S248的处理,结束对应处理。 
此外,接收装置1002的状态确认处理与图40的流程图的情况同样地执行。此外,接收装置1002,与参照图57的流程图所述的发送装置1001的情况基本上同样地执行图41的流程图所示的对应处理。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但是,如图41所示的流程图,接收装置1002不像发送装置1001那样发送信息,因此在接收装置1002的对应处理的情况下,省略图57的步骤S247以及步骤S248的处理。 
这样,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可以根据通信环境,容易地适当设定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等。 
即,在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作为对应处理而决定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的情况下,各结构中只是对应处理部变化,其对应处理的内容改变,除此之外的各部分的结构以及各处理基本上与参照图41为止的各图说明的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的情况同样。因此,其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的控制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参照图42至图54说明的各情况。 
即,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图43所示的通信系统1200的通信装置1201、通信装置1202中,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也可以代替发送电平调整部1225、接收增益调整部1226、以及静电电容调整部1227,具备调制方式决定部1825以及纠错方式决定部1827。在该情况下,该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所执行的对应处理与上述的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的情况同样地,代替发送电平调整、接收增益调整、以及静电电容调整,进行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控制,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当然,可以在通信系统1200的任一方通信装置中进行该调制方式的决定和纠错方式的决定,在另一方通信装置中也无条件采用该方式,也可以不去除发送电平调整、接收增益调整、以及静电电容调整而将其留下,只是添加调制方式和纠错方式的控制。 
此外,除了上述调制方式、纠错方式以外,例如也可以控制发送和接收的载波信号的频率。例如,也可以由通信装置、发送装置、或者接收装置扫描最佳频率,将特性最好的频带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进行通信。 
例如,在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说明说明的通信介质是空气这样的很普遍的物质,但是通信系统1000的通信介质1003(图58的A)可以是固体、液体等任何物质,具有根据其材质、大小、形状等而使静电电容、电阻值等作为通信介质的特性产生大的变动的可能性。例如,在以人体为通信介质1003的情况下,如图58的B所示,根据通信介质1003是大人还是孩子、是胖还是瘦、是高大还是矮小等而改变作为通信介质的特性。 
同样地,例如,如图58的C所示,根据通信介质1003的主要成分是水的情况、是盐水的情况、是石油的情况、是有机溶剂的情况、或者是硫酸的情况等,改变通信介质1003的作为通信介质的特性。 
在这样改变通信介质1003的材质、形状、大小等时,有时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间的通信中的频率特性如图59所示的图的曲线1901至曲线1903那样变化。 
即,始终将相同的频率作为载波信号(传输波)进行通信时,发送装置1001、接收装置1002会根据通信介质1003的原材料、形状、大小等,利用增益小(效率差)的频带进行通信,有可能必须提高不需要的发送增益、接收灵敏度,而增大功耗。 
此外,也可以考虑如上所述向用户输入与通信介质有关的信息、根据该输入进行通信设定的方法,但是存在例如,如发送装置1001以及接收装置1002将流过某个管的液体设为通信介质1003并经过该管进行通信的情况、该通信介质1003(流过的液体)本身变化的情况那样,仅通过用户输入不能正确地确定频率特性的情况。 
这样,可以考虑如下的情况:载波信号的最佳频率有时根据通信环境变化,不一定是不变的,此外,在根据用户输入决定频率的方法中,难以对通信环境进行最优化。 
因此,使通信装置(包含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在例如开始通信前检索增益大的频率(调查装置外部的通信环境的频率特性),根据该检索结果进行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 
将此时的通信装置的结构表示在图60中。图60所示的通信系统2000具有通信装置2001以及通信装置2002。通信装置2001以及通信装置2002如上所述在例如开始通信前等,调查通信环境(主要是通信介质1003)的频率特性,求出载波信号的最佳频率(增益大的频率),将该频率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进行通信。 
即,如图60所示,通信装置2001具有与图43的通信装置1201同样的结构,而且具有确定载波信号的最佳频率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以及将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为该最佳频率的频率设定部 2012。通信装置2002具有与通信装置2001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与成为通信对象的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协作动作,以固定的发送电平来变更频率的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对于各频率测量其接收电平,由此确定得到最大增益的频率。频率设定部2012控制发送部1011以及接收部1031,将通过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的处理确定的频率设定为载波信号的频率。发送部1011以及接收部1031利用该载波信号进行与通信装置2002的通信。 
参照图61的流程图说明具体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首先,通信装置2001的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在步骤S301中进行计算合成负载等的处理,确认通信状态。在步骤S302中,通信装置2001的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根据该状态判断结果,进行发送电平、接收增益、以及静电电容等的设定。此时,通信装置2001根据需要与通信装置2002进行通信,进行信息的交换。同样地,通信装置2002的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没有图示)在步骤S321中,确认与通信有关的状态。在步骤S322中,通信装置2002的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根据该状态判断结果进行通信设定。 
当结束基于通信环境的发送电平、接收增益、以及静电电容等的设定时,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303中,为了进行用于确定载波信号的最佳频率的频率扫描处理,将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决定的规定的频率F1(初始值),在步骤S304中,控制发送部1011,将该载波信号(例如,正弦波)发送到通信装置2002。此时的发送信号的发送电平是在步骤S302的处理中设定的发送电平(在步骤S302的处理中没有设定的情况下是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发送电平)。 
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323中,控制通 信装置2002的接收部1031,当接收到该载波信号时,在步骤S324中,检测该载波信号的接收电平,在步骤S325中,控制通信装置2002的发送部1011,将包含该检测到的接收电平信息的信号发送到通信装置2001。 
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305中,控制通信装置2001的接收部1031,当接收到包含该接收电平信息的信号时,在步骤S306中,从该接收到的信号获取接收电平的信息,将该接收电平的值与所发送的载波信号的频率相对应地记录。在步骤S307中,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将载波信号的频率从当前的值提高(错开)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幅度ΔF。在步骤S308中,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判断载波信号当前的频率是否达到预先决定的规定频率Fn(最大值)。 
在如上所述判断为试验性地发送的载波信号的当前频率没有达到Fn的情况下,为了继续进行载波信号的发送,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使处理回到步骤S304,重复执行此后的处理。 
即,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通过重复步骤S304至步骤S308的处理,将载波信号的频率从初始值F1(最小值)起逐次提高ΔF到结束值Fn(最大值)为止,同时重复进行发送,使通信装置2002测量各频率的接收电平,将该接收电平的值与各频率相对应地进行记录。此时,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对应于这样的处理,重复步骤S323至步骤S325的处理。 
而且,在步骤S308中,判断为载波信号的当前频率达到Fn的情况下,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使处理进入步骤S309。在步骤S309中,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根据如上所述收集进行记录的每个频率的接收电平的信息,确定接收电平为最大的频率。 
当确定了接收电平为最大的频率时,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310中控制通信装置2001的发送部1011,将包含表示该所确定频率的值的信息的信号,发送到通信装置2002。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326中,控制通信装置2001的接收部1031,使其接收该信号,获取在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中确定的频率的值。 
在步骤S311中,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设定部2012将在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中检索到的频率设定为载波信号的频率。在步骤S326中,获取了频率信息的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设定部2012在步骤S327中,设定载波信号的频率。此外,此时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设定部2012以及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设定部2012根据需要进行通信,相互共用信息。 
如上所述,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以及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可以将在此后的实际通信中使用的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成最适于通信环境的频率。 
此外,以上说明了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以及频率设定部2012执行图61左侧的流程,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以及频率设定部2012执行图61右侧的流程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由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以及频率设定部2012执行图61右侧的流程,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以及频率设定部2012执行图61左侧的流程。也可以预先决定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执行图61右侧的流程还是执行左侧的流程,还可以在发送和接收载波信号之前,根据与通信对象的关系(例如优先级)等来决定。 
而且,频率设定部2012的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定时最好是在通信装置2001和通信装置2002之间尽可能为同步(相同定时),使得在相互的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互不相同的状况下不能进行通 信。例如,也可以在进行步骤S310的发送频率值的处理后(从步骤S326的接收处理起),在规定时间后进行等,使相互的设定定时同步。 
此外,也可以设定一个基本通信频率,在频率扫描时根据该基本频率进行通信而使频率同步。而且,也可以根据预先决定的表数据来设定频率的变更方法,由此区分仔细调查的情况和大致调查的情况。 
此外,也可以不是如图61所示的流程图那样,接收载波信号的通信装置2002将检测到的信号电平逐次返给通信装置2001,而求出最佳的频率后仅传递该频率值。 
参照图62的流程图说明该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 
与图61的情况同样地,通信装置2001的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在步骤S401中确认通信状态,通信装置2001的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在步骤S402中进行发送电平、接收增益、以及静电电容等的设定。此外,通信装置2002也同样地,通信状态确认部1214(没有图示)在步骤S421中确认与通信有关的状态,通信对应处理部1215在步骤S422中根据该状态判断结果进行通信设定。 
当设定了基于通信环境的发送电平、接收增益、以及静电电容等时,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403中,将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为预先决定的规定的频率F1(初始值)。此外,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也同样地在步骤S423中,将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为初始值F1。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还在步骤S424中将接收电平的基准值RL设定为0。 
然后,通信装置2001在确实结束步骤S424的处理的规定的定时,进行步骤S404的处理,控制发送部1011,将载波信号(例如正弦波)发送到通信装置2002。此时的发送信号的发送电平是在步骤S402的处理中设定的发送电平(在步骤S402的处理中没有设定的 情况下是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发送电平)。 
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425中,控制通信装置2002的接收部1031,当接收到该载波信号时,在步骤S426中检测该载波信号的接收电平。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427中,判断检测到的接收电平Rn是否大于基准值RL,仅在判断为大的情况下,在步骤S428中将基准值RL的值更新为接收电平Rn的值,在步骤S429中将该基准值RL作为当前的频率值进行记录。当结束步骤S429的处理时,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使处理进入步骤S430。 
在步骤S427中,在判断为接收电平Rn不大于基准值RL的情况下,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省略步骤S428以及步骤S429的处理,使处理进入步骤S430。 
在步骤S430中,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判断接收的载波信号当前的频率是否达到预先决定的规定频率Fn(最大值),在判断为没有达到Fn的情况下,使处理返回步骤S425,重复此后的处理。 
对应于这样的处理,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在步骤S404中发送载波信号后,在步骤S405中将载波信号的频率从当前的值提高(错开)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幅度ΔF,在步骤S406中,判断载波信号当前的频率是否达到最大值Fn。 
在判断为载波信号的当前频率没有达到Fn的情况下,为了继续进行载波信号的发送,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使处理回到步骤S404,重复执行此后的处理。 
即,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通过重复步骤S404至步骤S406的处理,将载波信号的频率从初始值F1(最小值)起逐次提高ΔF到结束值Fn(最大值)为止,同时重复进行发送。与此相对,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如上所述重复步骤S425 至步骤S430的处理。 
在步骤S430中,在判断为载波信号当前频率达到最大值Fn的情况下,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使处理进入步骤S431,控制通信装置2002的发送部1011,将包含了在如上所述处理流程中根据步骤S429的处理而最后记录的频率值(基准值RL)的信号,发送到信息通信装置2001。 
相对于此,在步骤S406中,判断为载波信号当前的频率达到最大值Fn时,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使处理进入步骤S407。在步骤S407中,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控制通信装置2001的发送部1011,接收包含了在步骤S431的处理中从通信装置2002发送的频率值的信号。 
在步骤S408中,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设定部2012将从通信装置2002提供的频率设定为载波信号的频率。在步骤S432中,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设定部2012将向通信装置2001发送信息的频率值设定为载波信号的频率。此外,此时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设定部2012以及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设定部2012根据需要进行通信,相互共用信息。 
如上所述,通信装置2001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以及通信装置2002的频率扫描处理部2011,可以将此后的实际通信中使用的载波信号的频率设定为最适于通信环境的频率。 
此外,这种情况下也同样地,通信装置2001以及通信装置2002可以执行图62的左右任一个流程。但是,执行相互相反侧的流程。 
如上所述,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通信装置)可以进行通信。特别是可以根据通信介质的特性,容易地进行更适当的通信设定。 
各通信系统的结构当然可以是上述以外的结构,发送装置、 接收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此外,通信介质也可以是人体以外的物质。 
如上所述的一系列的处理既可以通过硬件执行,也可以通过软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上述各装置也可以分别构成为如图63所示的个人计算机。 
在图63中,个人计算机2100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2101,按照存储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102中的程序、或从存储部2113安装到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103中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2103中还适当存储着在CPU2101执行各种处理时所需的数据等。 
CPU2101、ROM2102和RAM2103通过总线2104相互连接。在该总线2104上还连接有输入输出接口2110。 
在输入输出接口2110上连接有:由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输入部2111;由显示器、以及扬声器等构成的输出部2112,其中,该显示器由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由硬盘等构成的存储部2113;以及由调制解调器等构成的通信部2114。通信部2114通过包括因特网的网络进行通信处理。 
在输入输出接口2110上根据需要还连接有驱动器2115,适当安装有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2121,从它们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2113中。 
在通过软件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从网络、记录介质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 
该记录介质例如如图63所示,与装置主体分开,不仅由为了向用户发送程序而发布的记录有程序的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CD-ROM(Compact Disk-Read 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 器)、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光盘))、磁光盘(包括MD(Mini-Disk:迷你光盘)(注册商标))、或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可移动介质2121构成,还由以预先装入到装置主体中的状态发送给用户的记录有程序的ROM2102、存储部2113中包含的硬盘等构成。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记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的步骤,不仅包括按照记载的顺序按时间顺序进行的处理,而且也包括不一定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处理、而并行或者单独执行的处理。 
另外,在本说明中,系统是指表示由多个设备(装置)构成的装置整体。此外,也可以将以上作为一个装置说明的结构进行分割,构成为多个装置。相反地,也可以将以上作为多个装置进行说明的结构进行综合,构成为一个装置。另外,当然也可以在各装置的结构上附加上述之外的结构。而且,如果作为系统整体的结构、动作实质上相同,则也可以将某装置结构的一部分包含到其它装置的结构中。 

Claims (14)

1.一种通信装置,通过通信介质与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备:
状态确认单元,确认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
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上述状态确认单元具备:
电流测量单元,测量在上述通信装置内流过的电流的值;
合成负载算出单元,根据上述电流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算出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上述通信装置以及上述通信介质的合成负载;以及
判断单元,根据利用上述合成负载算出单元算出的上述合成负载,判断上述通信装置的状态,决定上述对应处理单元的上述控制处理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包含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通信介质及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之中的至少一方的相对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状态确认单元还具备输入接受单元,该输入接受单元接受作为与上述通信介质的特性有关的信息的通信介质信息的输入,
上述合成负载算出单元根据上述电流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以及利用上述输入接受单元接受的上述通信介质信息,算出上述合成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状态确认单元具备信息获取单元,该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与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提供的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中的上述状态的确认结果有关的信息,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根据与由上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状态的确认结果有关的信息,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具备发送电平调整单元,该发送电平调整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调整上述通信装置发送信号时的发送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具备接收增益调整单元,该接收增益调整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调整检测出上述通信装置所接收到的信号时的接收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具备静电电容调整单元,该静电电容调整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调整作为用于对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电极的信号电极的、相对于上述通信介质的静电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号电极是排列成阵列状的多个电极,分别由可连接控制的电极构成,
上述静电电容调整单元通过控制各电极的连接,调整上述静电电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具备消息显示单元,该消息显示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显示对用户的消息、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具备信息提供单元,该信息提供单元将与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有关的信息提供给上述其它通信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具备调制方式决定单元,该调制方式决定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决定上述通信的调制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应处理单元具备纠错方式决定单元,该纠错方式决定单元根据上述状态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决定上述通信的纠错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频率确定单元,确定发送到上述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的增益大的频率;
频率设定单元,将上述通信的载波信号设定为由上述频率确定单元确定的频率。
14.一种通信方法,是通过通信介质与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认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
根据该确认结果进行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
其中,上述确认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状态的步骤包括:
测量在上述通信装置内流过的电流的值;
根据测量结果,算出与上述通信装置的上述通信有关的、上述通信装置以及上述通信介质的合成负载;以及
根据上述合成负载,判断上述通信装置的状态,决定与上述通信有关的控制处理的内容。
CN2006800009033A 2005-07-25 2006-07-13 通信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2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5063/2005 2005-07-25
JP2005215063 2005-07-25
PCT/JP2006/313960 WO2007013310A1 (ja) 2005-07-25 2006-07-13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2098A CN101032098A (zh) 2007-09-05
CN101032098B true CN101032098B (zh) 2011-11-23

Family

ID=3768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09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2098B (zh) 2005-07-25 2006-07-13 通信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23599A1 (zh)
EP (1) EP1798875A1 (zh)
JP (1) JP4788715B2 (zh)
KR (1) KR20080033895A (zh)
CN (1) CN101032098B (zh)
TW (1) TW200713878A (zh)
WO (1) WO20070133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2537B1 (ko) * 2006-12-01 2008-05-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네트워크 대역폭 상태에 따라 전송량을 가변하는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 스트리밍 서버 및 방법
WO2009081343A1 (en) 2007-12-20 2009-07-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de diversity for body-coupl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263893B1 (ko) 2008-05-28 2013-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JP4819844B2 (ja) * 2008-05-30 2011-1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電界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電界通信装置
JP4805367B2 (ja) * 2009-01-27 2011-11-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電極調整システム
JP5109991B2 (ja) * 2009-01-29 2012-12-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信号送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918561B2 (ja) * 2009-01-30 2012-04-1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電界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電界通信方法
JP5271183B2 (ja) * 2009-07-22 2013-08-2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633273B2 (ja) * 2010-09-21 2014-1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772394B2 (ja) * 2011-08-26 2015-09-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KR102052914B1 (ko) * 2013-07-12 2019-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032927A (ja) 2013-08-01 2015-02-16 株式会社東芝 生体検出センサ、生体検出センサを備えた装置、金属検出センサ
JP5862644B2 (ja) * 2013-11-22 2016-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73113B (zh) * 2014-01-24 2015-11-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系统、方法和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1323A (zh) * 1999-07-16 2001-01-24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中基站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359208A (zh) * 2000-12-19 2002-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中前向链路初始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
CN1361607A (zh) * 2000-12-23 2002-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dma系统中调整前向业务速率的方法和移动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7828A (en) * 1984-09-11 1987-11-17 Ricoh Company, Ltd.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777742B2 (ja) * 1990-03-30 1998-07-2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光通信装置の信号伝送性能評価装置
US5678198A (en) * 1991-05-22 1997-10-14 Southwestern Bell Technology Resources, Inc.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ignal level at both ends of a transmission link, based upon a detected value
US5458569A (en) * 1993-06-08 1995-10-1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Wearable iontophoresis system
DE69418977T2 (de) * 1993-12-02 1999-12-30 Nohmi Bosai Ltd Feueralarmsystem
JPH07312610A (ja) * 1994-05-18 1995-11-2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JP4074661B2 (ja) * 1995-05-08 2008-04-09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オブ・テクノロジー 信号伝送媒体として人体を用いた非接触検知及び信号システム
US6178164B1 (en) * 1996-06-07 2001-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dle handoff in a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0135909A (ja) * 1996-10-31 1998-05-22 Sony Corp 光信号送信装置、光信号受信装置、光信号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信号伝送方法
DE19646748C2 (de) * 1996-11-01 2003-03-20 Nanotron Ges Fuer Mikrotechnik Sicherungssystem
JP3145046B2 (ja) * 1996-12-11 2001-03-12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の全二重モデムより半二重モデムへの切替え終結方法
JP4268690B2 (ja) * 1997-03-26 2009-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認証方法
JPH10303824A (ja) * 1997-04-25 1998-11-13 Nec Corp 携帯端末機とオプション装置との接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211799B1 (en) * 1997-11-06 2001-04-0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body transmission of power and information
JPH11239113A (ja) * 1998-02-24 1999-08-31 Fujitsu Ltd Sdh伝送方式における擬似同期防止方法並びに擬似同期防止式sdh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擬似同期防止式sdh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受信装置
JP3164209B2 (ja) * 1998-03-27 2001-05-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1045947B1 (de) * 1998-09-14 2005-01-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ktronisches kommunikationssystem
JP2000134151A (ja) * 1998-10-28 2000-05-12 Nec Saitama Ltd 電力制御方法とその方法を採用した移動通信機
JP2000151639A (ja) * 1998-11-13 2000-05-30 Seiko Epson Corp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パケット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JP3949305B2 (ja) * 1999-01-14 2007-07-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JP3486133B2 (ja) * 1999-05-31 2004-01-13 独立行政法人通信総合研究所 擬似雑音系列の出力システム、出力装置、出力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DE69940400D1 (de) * 1999-06-29 2009-03-26 Sony Deutschland Gmbh Rundfunkempfänger für Vielfach-Übertragungssystem
US6798843B1 (en) * 1999-07-13 2004-09-28 Pmc-Sierra, Inc. Wideb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linearizer for nonlinear amplifiers
US6496889B1 (en) * 1999-09-17 2002-12-17 Rambus Inc.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 ac-coupled bus and devices employed in same
JP2001136565A (ja) * 1999-11-09 2001-05-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通信装置
JP4147712B2 (ja) * 1999-11-18 2008-09-10 株式会社エクォス・リサーチ 通信型経路案内システム
JP4385489B2 (ja) * 2000-03-03 2009-1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2001339758A (ja) * 2000-05-26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6616820B2 (en) * 2000-12-15 2003-09-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xhaust species sensing method and device
DE10107850A1 (de) * 2001-02-16 2002-09-05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Netzwerk mit einer Anpassung des Modulationsverfahrens
JP4802397B2 (ja) * 2001-05-30 2011-10-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操作装置
US7130587B2 (en) * 2001-08-22 2006-10-31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dministrative Agency Communication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quality estim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23298B2 (ja) * 2001-09-28 2003-07-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基地局探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3043341A1 (en) * 2001-11-14 2003-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correcting clock frequency, receiv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DE10219391A1 (de) * 2002-04-30 2003-11-2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Nutzdatenobjekten
CN1682495B (zh) * 2002-07-18 2010-04-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单元,通信设施,管理设施,通信系统和电场通信装置
EP1598965A4 (en) * 2003-02-27 2008-12-31 Kiyoaki Takicuchi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93899B2 (ja) * 2003-04-03 2008-06-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管理用サーバ
US20050043640A1 (en) * 2003-08-21 2005-02-24 Chang Alexander C. Remote electrocardiogram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P2005086408A (ja) * 2003-09-08 2005-03-31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468543B2 (en) * 2003-09-19 2008-12-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inspecting method
JP4470428B2 (ja) * 2003-09-29 2010-06-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05038697A1 (en) * 2003-10-15 2005-04-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ata carrier circuit capable of supply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a communications arrangement
DE602004018203D1 (de) * 2003-12-05 2009-01-15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Signalverarbeitungsschaltung für einen Sender/Empfänger in einem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menschlichem Körper als Signalübertragungsmedium
JP4715237B2 (ja) * 2004-03-12 2011-07-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5339025A (ja) * 2004-05-25 2005-12-08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KR100654319B1 (ko) * 2004-09-01 2006-12-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근역장을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727817B1 (ko) * 2004-09-07 2007-06-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인체를 매질로 이용한 통신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06030867A1 (ja) * 2004-09-17 2006-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送信制御フレーム生成装置および送信制御装置
KR100671234B1 (ko) * 2004-10-07 2007-01-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송매체를 이용한 통신장치 및 그 방법
EP1821432B1 (en) * 2004-12-08 2011-07-06 Seiko Instruments Inc.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rough-human-body system and transmitter/receiver
JP4131964B2 (ja) * 2004-12-10 2008-08-13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端末装置
KR101227678B1 (ko) * 2006-02-10 2013-0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체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937101B2 (en) * 2007-08-24 2011-05-0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1323A (zh) * 1999-07-16 2001-01-24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中基站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359208A (zh) * 2000-12-19 2002-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中前向链路初始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
CN1361607A (zh) * 2000-12-23 2002-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dma系统中调整前向业务速率的方法和移动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13310A1 (ja) 2007-02-01
EP1798875A1 (en) 2007-06-20
US20080123599A1 (en) 2008-05-29
CN101032098A (zh) 2007-09-05
TW200713878A (en) 2007-04-01
KR20080033895A (ko) 2008-04-17
JPWO2007013310A1 (ja) 2009-02-05
TWI360312B (zh) 2012-03-11
JP4788715B2 (ja)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2098B (zh) 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881819B (zh)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905409B (zh)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0464526C (zh)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866772B (zh) 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1006667A (zh) 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
JP4524647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27219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073212A (zh) 经过人体的信息传输系统和发送器-接收器
US906555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70065837A (ko)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및프로그램
US93857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in-home power lines to support low power wireless sensors and to extend the range of low-power wireless devices
Keong et al. Transmit-only ultra wide band body sensors and collision analysis
CN102307351A (zh) 一种基于博弈论下的频谱分配方法及通信设备和系统
CN1881820B (zh)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1336521B (zh) 使用根据安全或传送距离的频率的通信系统
KR101590291B1 (ko) 위상 변조를 사용하는 백스캐터 시스템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상향 링크 통신 방법
JP4544077B2 (ja) 信号処理装置
US997328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human or animal body as transmission medium
US11742958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9525262A (zh) 接收电路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JP4544080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Mao Investigating on the interferences on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system induced by other wearable devices
CN207083237U (zh) 一种多对多的近距离身份识别系统
Trapezon et al. Basics of using connected me system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1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1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