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2017A - 物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2017A
CN101022017A CNA2006101413346A CN200610141334A CN101022017A CN 101022017 A CN101022017 A CN 101022017A CN A2006101413346 A CNA2006101413346 A CN A2006101413346A CN 200610141334 A CN200610141334 A CN 200610141334A CN 101022017 A CN101022017 A CN 101022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earing component
elastic bearing
mentioned
lens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13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2017B (zh
Inventor
加藤盛一
木村胜彦
水野隆一郎
斋藤英直
羽藤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2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22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20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2Details of sprung suppo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 G11B7/095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to compensate for tilt, skew, warp or inclination of the disc, i.e. maintain the optical axi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disc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小物镜相对光盘的不需要的位移、倾斜的物镜驱动装置。该物镜驱动装置使由一对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物镜的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与光道跟踪线圈在聚焦方向的中心点的位置大体一致地构成。

Description

物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镜驱动装置,该物镜驱动装置用于在光盘装置中驱动物镜,该物镜相对光盘记录面进行记录再生光的聚光。
背景技术
相对盘状的光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盘装置可在盘上进行较大容量的信息记录,另外,介质刚性大、容易处理,所以,作为计算机的外部记录装置、影像音响的记录装置广泛得到使用。在这样的光盘装置中,朝聚焦方向(接近/远离光盘面的方向)、光道跟踪方向(光盘的半径方向)、径向倾斜方向(朝光盘半径方向倾斜)、切向倾斜方向(朝光盘切线方向倾斜)驱动物镜的装置为物镜驱动装置,该物镜相对光盘上的记录面进行记录再生光的会聚。在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了现有的光盘装置中的物镜驱动装置。
如专利文献1的图1等所示那样,一般的物镜驱动装置由包含物镜的可动部分、支承该可动部分的支承构件、及包括轭铁和永久磁体的磁路构成。在可动部分安装有聚焦线圈和光道跟踪线圈,通过在聚焦线圈施加驱动电流,从而通过与来自永久磁体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电磁力,由该电磁力朝聚焦方向驱动可动部分;同样,在光道跟踪线圈施加驱动电流,从而通过与来自永久磁体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电磁力,由该电磁力朝光道跟踪方向驱动可动部分。另外,在可动部分安装有径向倾斜线圈或切向倾斜线圈,通过对径向倾斜线圈施加驱动电流,从而通过与来自永久磁体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电磁力,由该电磁力朝径向倾斜方向驱动可动部分,同样,通过在切向倾斜线圈施加驱动电流,从而通过与来自永久磁体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电磁力,由该电磁力朝切向倾斜方向驱动可动部分。
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由金属芯线等构成支承构件,该金属芯线的一端固定在可动部分,另一端固定在固定部分,这样的支承构件配置成构成多根平行连杆(link)。另外,通过在支承构件的固定部分侧设置可变形的基板等,从而减小支承构件轴向刚性,使得可朝切向倾斜方向驱动物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95133号公报(第14-25页,图1)
如上述那样,在现有的物镜驱动装置中,为了可朝物镜的切向倾斜方向进行驱动,减小了支承构件的轴向刚性,但由此也使得物镜可朝切线并进方向产生位移。虽然物镜驱动装置的组装偏差等有时使得驱动力产生不平衡,但在上述那样的支承状态下,当在聚焦方向、光道跟踪方向的驱动力产生不平衡时,物镜容易在切线方向产生位移。这样的物镜朝切线方向的不需要的位移成为使光点的聚光状态劣化的原因,这样的光点质量的劣化导致记录再生时的信号劣化。
特别是在近年来,盘的高记录密度化得到发展,记录再生光的激光波长变短,物镜的孔径增大。因此,当物镜相对光盘产生不需要的位移、倾斜时,即使量很小,也会对光点的聚光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比过去的物镜驱动装置进一步减少物镜相对光盘的不需要的位移、倾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该物镜驱动装置可分别朝聚焦方向、光道跟踪方向、径向倾斜方向、及切向倾斜方向独立地驱动物镜,同时,可减小物镜相对光盘的不需要的位移、倾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以下那样构成。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具有物镜、透镜保持架、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及驱动单元;该物镜使光会聚于光盘的记录面;该透镜保持架保持上述物镜;该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具有用于朝接近或远离上述光盘的方向和光盘的半径方向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的聚焦线圈和光道跟踪线圈、用于使上述透镜保持架朝光盘的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倾斜的径向倾斜线圈和切向倾斜线圈、及磁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与上述光道跟踪线圈的聚焦方向的中心点的位置大体一致。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具有物镜、透镜保持架、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及驱动单元;该物镜使光会聚于光盘的记录面;该透镜保持架保持上述物镜;该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具有用于朝接近或远离上述光盘的方向和光盘的半径方向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的聚焦线圈和光道跟踪线圈、用于使上述透镜保持架朝光盘的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倾斜的径向倾斜线圈和切向倾斜线圈、及磁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与上述光道跟踪线圈的几何中心或重心大体一致。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从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切线方向相反侧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至少二对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轴向刚性比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小,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方的对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与另一方的对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以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为中心大体对称。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从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切线方向相反侧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一对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上述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轴向刚性比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小,上述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大体一致。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二对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和上述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并不存在于与切线方向垂直的同一面内。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分别对聚焦线圈、光道跟踪线圈、径向倾斜线圈、及切向倾斜线圈中的任一个供给电流。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与支承透镜保持架的一端相反侧的一端支承于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支承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各对的2点间隔比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各对支承透镜保持架的2点的间隔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可分别朝聚焦方向、光道跟踪方向、径向倾斜方向、及切向倾斜方向独立地驱动物镜,另一方面,可减小物镜相对光盘的不需要的位移、倾斜。这样,光点的质量提高,所以,可相对不断高记录密度化的光盘进行稳定的记录再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构成的透视图。
图2为概略地示出图1所示物镜驱动装置在径向倾斜方向和切向倾斜方向的驱动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由图1所示物镜驱动装置的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实现的透镜保持架支承稳定化方法的图。
图4为详细示出图1所示物镜驱动装置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形状的图。
图5为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中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固定构造的图。
图6为对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概略地示出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各个的透镜保持架上的固定位置的图。
图7为示出搭载了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器的构成例的图。
图8为示出搭载了图7所示光拾取器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9为示出由图8所示光盘装置的光盘与物镜的倾斜而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图。
图10为对本发明第4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概略地示出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支承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最佳形式。图1~图10为例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图,在这些图中,采用相同符号的部分表示相同部分,基本的构成和动作相同。另外,在图1~图10中,x轴方向为图中未示出的光盘的切线方向,y轴为作为光盘半径方向的光道跟踪方向,z轴方向为作为物镜光轴方向的聚焦方向。
[第1实施形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形式。图1为概略地示出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构成的透视图。在图1中,物镜驱动装置由物镜1、对其进行保持的透镜保持架2、透镜保持架2的支承单元、及配置于透镜保持架2周围的磁体群构成。在透镜保持架2的侧面,将聚焦线圈3a、3b、光道跟踪线圈4a、4b、4c、4d、径向倾斜线圈13a、13b、及切向倾斜线圈14a、14b、14c、14d安装于预定位置。
透镜保持架2的支承单元由第一固定部分8和第二固定部分9及连接这些固定部分与透镜保持架2的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构成。如图所示那样,透镜保持架2由在第一固定部分8固定一端的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及在第二固定部分9固定一端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b、6c、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支承。这些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具有导电性,还兼有对聚焦线圈3a、3b、光道跟踪线圈4a~4d、径向倾斜线圈13a、13b及切向倾斜线圈14a~14d供给电流的作用。
透镜保持架2侧面的安装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位置与4个光道跟踪线圈4a~4d的中心(几何中心或重心)大体一致。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c安装在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安装位置沿聚焦方向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另外,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b、6d安装于以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安装位置为中心与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部分6a、6c对称的位置。另外,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安装于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安装位置沿光道跟踪方向(y轴方向)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这样,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与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从夹住物镜1的两侧支承透镜保持架2。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为了减小轴向刚性在一部分设置弯曲部分等。在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中,仅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一对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分8。按照该构成,可确保透镜保持架2的驱动自由度。
聚焦线圈3a、3b、光道跟踪线圈4a~4d、径向倾斜线圈13a、13b通过焊锡等导电性熔接材料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透镜保持架保持侧的端部进行电连接。另外,通过焊锡等导电性熔接材料将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1固定部分8,将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二固定部分9。在第一固定部分8分别固定充填了硅凝胶等粘弹性材料的阻尼保持架10,成为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施加衰减的构造。另外,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与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在弯曲部分等涂覆硅酮等粘弹性材料,施加衰减。
在这里,物镜1、透镜保持架2、聚焦线圈3、光道跟踪线圈4、径向倾斜线圈13a、13b、切向倾斜线圈14a~14d为可动部分。
在透镜保持架2的周围,作为用于对线圈群施加驱动力的磁体群,配置永久磁体15a~15h和轭铁16、17。永久磁体15a、15b、15c、15d、15e、15f配置成在图中x轴方向相邻的磁体的磁化方向相互为反相。永久磁体15g、15h配置成在图中y轴方向对着的面的磁化方向为同相。各磁体15a~15h安装到作为由磁性体构成的轭铁构件的轭铁16加以固定。另外,在该轭铁16安装兼作为物镜驱动装置的盖的上轭铁17,形成磁路。通过该磁路,成为在聚焦方向和光道跟踪方向、径向倾斜方向(x轴回转方向)、切向倾斜方向(y轴回转方向)这样4个方向可动的4自由度物镜驱动装置。
图2为概略地示出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径向倾斜方向和切向倾斜方向的驱动的透视图。图2(a)示出径向倾斜方向的动作,图2(b)示出切向倾斜方向的动作。
在图2(a)中,这样对线圈进行连线,该连线当对径向倾斜线圈13a、13b施加驱动电流时,一方的径向倾斜线圈13b在z轴正方向受到驱动,另一方的径向倾斜线圈13a在z轴负方向受到驱动。这样,发生x轴回转方向的径向倾斜力矩18,物镜1朝半径方向倾斜。同样,在图2(b)中,这样对线圈进行连线,该连线当对切向倾斜线圈14a~14d施加驱动电流时,2个切向倾斜线圈14b、14d在z轴正方向受到驱动,其它2个切向倾斜线圈14a、14b在z轴负方向受到驱动。这样,发生y轴回转方向的切向倾斜力矩19,物镜1朝切线方向倾斜。径向倾斜线圈13a、13b、切向倾斜线圈14a~14d改变驱动电流的方向时,可使力矩18、19的方向相反。
如图1所示那样,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安装在透镜保持架2以使其一端与光道跟踪线圈4a~4d的中心(几何中心或重心)一致,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部分8。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由直线形钢丝等轴向刚性大的材料构成。在这里,使光道跟踪线圈4a~4d的中心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在透镜保持架2的安装位置即支承中心一致,这是为了减少在光道跟踪驱动时以支承中心为中心产生的力矩。这样,可在光道跟踪驱动时抑制半径方向的物镜1的倾斜。上述力矩是在光道跟踪驱动为静态的场合的,当进行具有频率成分的动态光道跟踪驱动时,光道跟踪线圈4a~4d中心与可动部分重心的位置的差对力矩的产生作出贡献。因此,当使光道跟踪线圈4a、4d中心、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支承中心、可动部分重心一致时,可减少光道跟踪驱动时的静态和动态的所有力矩,抑制半径方向的物镜1的倾斜。另外,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轴向刚性大,所以,可使切线方向的位移最小,防止光点的质量劣化,可使记录再生时的信号良好。
图3为示出由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实现的透镜保持架支承稳定化方法的图。如图3(a)所示那样,按照上述光道跟踪线圈4a~4d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关系,当可动部分在聚焦方向受到驱动时,以第一固定部分8的支承中心21为中心由力矩22使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产生弯曲,使物镜1朝切线方向产生倾斜。该倾斜使光点的质量劣化,导致记录再生时的信号劣化,所以,在朝聚焦方向进行驱动的场合,最好不使物镜1倾斜。因此,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部分6a、6c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在聚焦方向隔开一定以上的距离安装,另外,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b、6d安装于以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安装位置为中心与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部分6a、6c在聚焦方向对称的位置。如图3(b)所示那样,由该4条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弹性产生与上述力矩22相反方向的力矩23,使其相互抵消,从而可减小成为导致物镜1的原因的力矩。由力矩22使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产生y轴方向的位移ΔL,由该位移ΔL产生主要在轴向的弹性,该轴向的弹性使上侧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c产生y轴方向正的力24,使下侧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b、6d产生y轴方向负的力25,由此产生上述相反方向的力矩23。
按照上述那样的构成,如由配置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上侧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部分6a、6c产生的力矩与由配置于下侧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部分6b、6d产生的力矩大体相等,则不会扰乱物镜1的特性,可朝聚焦方向进行并进驱动。因此,只要使上侧与下侧的力矩相等地适当调整上侧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c和下侧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b、6d的根数、弹性、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离开的距离等即可。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使4根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为相同形状,从而使弹性相等,以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为中心地沿聚焦方向对称地配置,从而可简便地使作为上述条件的上侧与下侧的力矩相等。
另外,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不对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的配置关系产生影响地安装到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安装位置沿光道跟踪方向(y轴方向)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通过这样的配置使得对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形状等没有制约,不易受到安装偏差影响,所以,组装性提高。如上述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弹性比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足够小(例如1/10以下),则不会扰乱上述力矩的平衡,所以,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安装位置可自由选择。另外,也可将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与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一并考虑在内,使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上侧和下侧的力矩相等地设计各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形状和配置。
通过使这些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具有导电性,从而可使其兼有对聚焦线圈3a、3b、光道跟踪线圈4a~4d、径向倾斜线圈13a、13b及切向倾斜线圈14a~14d供给电流用的导线的作用。这样,可提供部件数量减少、成本低、进一步提高了组装性的物镜驱动装置。
图4为详细示出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形状的图。如图4所示那样,在杆状支承构件的一部分设置弯曲部分26,夹住该弯曲部分26地涂覆硅酮等粘弹性材料27,从而施加衰减,同时,可减小轴向刚性。此时即使不将粘弹性材料27涂覆到杆状弹性支承构件间,而且是将粘弹性材料涂覆到杆状弹性支承构件与固定部分保持架11间,也可同样地衰减。或者也可在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部分设置螺旋部分28等减小轴向刚性。
[第2实施形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第2实施形式。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形状和其固定构造与第1实施形式不同。此外的部分与第1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同样地构成。
图5为概略地示出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中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固定构造的图。在图5中,在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未设置减小其轴向刚性的构造。另一方面,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一端由设置了狭缝的悬梁形状的第二固定部分9保持。由于该第二固定部分9的悬梁形状的部分具有弹性,所以,可在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使用直线形钢丝等轴向刚性大的材料,可降低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成本。另外,与上述同样,将固定部分保持架11形成为与阻尼保持架10同样的构造,充填硅凝胶等粘弹性材料,也可获得施加衰减的构造。
[第3实施形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第3实施形式。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分别在透镜保持架2上的固定位置与第1实施形式不同。此外的部分与第1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同样地构成。
图6为概略地示出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中的、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分别在透镜保持架2上的固定位置的图。在图6中,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分别在透镜保持架2上的安装位置关于聚焦方向(z轴方向)为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配置,但在光道跟踪方向(y轴方向),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与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成为相互隔离间隔的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在透镜保持架2侧面,使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5a、5b的安装位置与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安装位置在x轴方向不重叠,所以,将第一~第三的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全部的安装位置配置在大体相同的yz平面,可减小物镜驱动装置的y轴方向的厚度。另外,由于实现了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的通用化,所以,可实现组装性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另外,可在上述透镜保持架2侧面的间隔设置光轴通过的孔,还可实现物镜驱动装置的薄型化。
[第4实施形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第4实施形式。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在第二固定部分9的支承位置与第1实施形式不同。此外的部分与第1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同样地构成。
图10为概略地示出本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中的、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在第二固定部分9的支承位置的图。在图10中,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和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7a、7b为了减小其轴向刚性,部分地设置了弯曲部分等,相比透镜保持架保持侧的端部的光道跟踪方向支承间隔201将另一端部的光道跟踪方向支承单元202配置得较窄。为了增大对于径向倾斜线圈13a、13b的单位输入电流或电压的物镜径向倾斜(径向倾斜驱动灵敏度),作为简便的方法,具有降低径向倾斜方向的支承构件的回转刚性的方法。径向倾斜方向的支承构件的回转刚性在支承构件的弯曲刚性为kb、从支承中心到支承位置的距离为L时,用kb·L表示。即,当减少从支承中心到支承位置的距离L时,可简单地减小回转刚性,可提高径向倾斜驱动灵敏度。这里的从支承中心到支承位置的距离L按固定部分9侧的位置关系将支承位置聚集到支承中心,从而可比第1实施形式进一步使物镜驱动装置小型化。
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6a~6d为了减小其轴向刚性,部分地设置弯曲部分等,当与透镜保持架保持侧的端部的聚焦方向支承间隔相比将另一方的端部的聚焦方向支承间隔配置得较窄时,可关于切向倾斜方向获得与光道跟踪方向同样的效果。
[光拾取器构成例]
图7示出搭载了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器的构成例。在图7中,光拾取器111具有包含物镜1的物镜驱动装置101和发光元件102、103。在该光拾取器111中,从发光元件102、103出射的记录再生光由物镜1会聚到光盘上。通过这样使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可构成适于高密度化的光拾取器111。在这里,例示出使用第一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器,但在使用其它实施形式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场合,也可同样地构成光拾取器。
[光盘装置构成例]
图8示出搭载了上述光拾取器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在图8中,光盘装置112具有使光盘113回转的主轴电动机114、光拾取器111、使光拾取器111朝光盘113的半径方向移动的进给机构、及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器115。在控制器115连接主轴电动机114的回转控制电路116,进行安装于主轴电动机114的光盘113的回转控制。另外,在控制器115连接光拾取器111的控制电路117,进行使光拾取器111朝光盘113的半径方向移动的进给控制。由光拾取器111检测出的各种信号118被送到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19和再生信号检测电路120,由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19生成聚焦错误信号、光道跟踪错误信号,与来自控制器115的指令对应,根据来自聚焦驱动电路121和光道跟踪驱动电路122的信号,进行物镜1的聚焦方向和光道跟踪方向的位置控制。
在这里,图9示出由光盘113和物镜1的倾斜产生的输出信号。如图9所示那样,输出信号在光盘113与物镜1间不产生倾斜的场合最大。利用该现象求出使物镜1朝半径方向或切线方向倾斜、成为最大输出的物镜1的倾斜度,则可减小光盘113与物镜1间的倾斜。即,通过振荡器123驱动径向倾斜驱动电路124,将光盘113转一圈期间的输出信号暂时保存于存储功能125,求出最佳的径向倾斜驱动电流。同样,通过振荡器123驱动切向倾斜驱动电路126,将光盘113转一圈期间的输出信号暂时保存于存储功能125,求出最佳的切向倾斜驱动电流。通过再次将上述径向倾斜和切向倾斜驱动电流施加于径向倾斜驱动电路124和切向倾斜驱动电路126,从而可减小光盘113与物镜1间的倾斜,可实现适于高密度化的光盘装置112。也可对光盘113的最内周、最外周取样,线性近似地使用求出上述最佳驱动电流的功能。在这里,如设取样的光盘113的场所为3个部位以上,求出n次函数的近似式,则可减小光盘113全面的光盘113与物镜1间的倾斜。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形式说明了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对上述各实施形式或其它实施形式的发明构成和功能进行各种变更·改良。

Claims (7)

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具有物镜、透镜保持架、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及驱动单元;
该物镜使光会聚于光盘的记录面;
该透镜保持架保持上述物镜;
该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
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具有用于朝接近或远离上述光盘的方向和光盘的半径方向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的聚焦线圈和光道跟踪线圈、用于使上述透镜保持架朝光盘的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倾斜的径向倾斜线圈和切向倾斜线圈、及磁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与上述光道跟踪线圈的聚焦方向的中心点的位置大体一致。
2.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具有物镜、透镜保持架、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及驱动单元;
该物镜使光会聚于光盘的记录面;
该透镜保持架保持上述物镜;
该一对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
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具有用于朝接近或远离上述光盘的方向和光盘的半径方向驱动上述透镜保持架的聚焦线圈和光道跟踪线圈、用于使上述透镜保持架朝光盘的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倾斜的径向倾斜线圈和切向倾斜线圈、及磁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与上述光道跟踪线圈的几何中心或重心大体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切线方向相反侧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至少二对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
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轴向刚性比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小,
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一方的对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与另一方的对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以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为中心大体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切线方向相反侧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一对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
上述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轴向刚性比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小,
上述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的聚焦方向位置大体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二对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和上述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与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支承上述透镜保持架的点并不存在于与切线方向垂直的同一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及第三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分别对聚焦线圈、光道跟踪线圈、径向倾斜线圈、及切向倾斜线圈中的任一个供给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与支承透镜保持架的一端相反侧的一端支承于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支承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各对的2点间隔比上述第二杆状弹性支承构件的各对支承透镜保持架的2点的间隔小。
CN2006101413346A 2006-02-15 2006-09-29 物镜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2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8364 2006-02-15
JP2006038364A JP4533325B2 (ja) 2006-02-15 2006-02-15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038364 2006-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2017A true CN101022017A (zh) 2007-08-22
CN101022017B CN101022017B (zh) 2011-07-13

Family

ID=38368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133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2017B (zh) 2006-02-15 2006-09-29 物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97381B2 (zh)
JP (1) JP4533325B2 (zh)
CN (1) CN10102201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9811B (zh) * 2007-10-23 2011-02-02 株式会社日立媒介电子 物镜致动器、光拾取器以及光盘装置
CN101568961B (zh) * 2007-10-16 2011-09-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03543573A (zh) * 2012-07-11 2014-0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照相机镜头组件
CN110955011A (zh) * 2018-09-26 2020-04-03 苹果公司 用于致动器阻尼的阻尼器布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57484A (ko) * 2006-12-20 2008-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JP4759554B2 (ja) * 2007-11-07 2011-08-31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US8279543B2 (en) * 2009-12-28 2012-10-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Lens drive unit,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9019636B2 (en) * 2010-12-28 2015-04-28 Stmicroelectronics Pte Ltd. Lens align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TWM416845U (en) * 2010-12-31 2011-11-21 Topray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for optical read/write head
WO2015133515A1 (ja) * 2014-03-07 2015-09-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6429A (ja) * 1991-06-14 1992-12-18 Toshiba Corp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637197B2 (ja) * 1997-01-31 2005-04-13 株式会社東芝 対物レンズ支持装置および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US6181670B1 (en) * 1997-01-31 2001-01-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bjective lens mounting apparatus and objective lens driving apparatus
WO2000030082A1 (fr) * 1998-11-17 2000-05-25 Fujitsu Limited Support optique
JP2002133688A (ja) 2000-10-27 2002-05-10 Hitachi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403586B1 (ko) * 2001-04-12 2003-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US6731572B2 (en) * 2001-04-12 2004-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optical pickup employing the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optical pickup
JP4108434B2 (ja) 2002-07-08 2008-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なら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145989A (ja) * 2002-10-25 200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855977B2 (ja) * 2003-07-16 2006-1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5167143A (ja) * 2003-12-05 2005-06-23 Ricoh Co Ltd プリントコイルおよび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なら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961B (zh) * 2007-10-16 2011-09-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01419811B (zh) * 2007-10-23 2011-02-02 株式会社日立媒介电子 物镜致动器、光拾取器以及光盘装置
CN103543573A (zh) * 2012-07-11 2014-0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照相机镜头组件
CN103543573B (zh) * 2012-07-11 2018-09-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照相机镜头组件
US10466573B2 (en) 2012-07-11 2019-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mera lens assembly
CN110955011A (zh) * 2018-09-26 2020-04-03 苹果公司 用于致动器阻尼的阻尼器布置
CN110955011B (zh) * 2018-09-26 2022-06-03 苹果公司 用于致动器阻尼的阻尼器布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33325B2 (ja) 2010-09-01
JP2007220183A (ja) 2007-08-30
CN101022017B (zh) 2011-07-13
US20070189129A1 (en) 2007-08-16
US7697381B2 (en) 2010-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2017B (zh) 物镜驱动装置
CN1314019C (zh) 拾光器执行机构
CN101676759B (zh) 物镜驱动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盘装置
CN1573974A (zh) 光学拾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38846C (zh) 光拾取器及其致动器及使用它的光记录/再现装置
KR100505648B1 (ko) 자기 회로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및 광 기록및/또는 재생기기
JP2004185789A (ja)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763852A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KR20050077378A (ko) 자기 회로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및 광기록 및/또는 재생기기
CN101430895B (zh)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使用了该驱动装置的盘装置
CN100474413C (zh) 光拾取装置
JP2007149310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7299469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0536002C (zh) 用于记录/重现装置的细长型光拾取传动装置
CN101419811B (zh) 物镜致动器、光拾取器以及光盘装置
JP3875168B2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15719597A (zh) 光学头力矩器、光学头、光学读写系统及数据读写方法
JPH01243246A (ja) 光学系支持装置
JP2005302283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採用した光記録及び/または再生機器
KR100542012B1 (ko)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지지구조
JP2004013997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0392733C (zh) 光学拾取致动器、光学拾取器、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JP2001357574A (ja) 光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CN101751945B (zh) 物镜传动装置、光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KR20030021356A (ko)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의 지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