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3852A -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 Google Patents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3852A
CN1763852A CN200510056288.5A CN200510056288A CN1763852A CN 1763852 A CN1763852 A CN 1763852A CN 200510056288 A CN200510056288 A CN 200510056288A CN 1763852 A CN1763852 A CN 1763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tracking
tracking coil
permanent magnet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562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7378C (zh
Inventor
木村胜彦
千贺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3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3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73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737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降低了在物镜驱动装置中产生的振动。物镜驱动装置(50)用于使用物镜(1)在与光盘之间进行信息的读写的光拾波器中。物镜驱动装置具有将物镜保持在中央部的透镜保持件2和配置在该透镜保持件的两侧面的多个跟踪线圈4a~4d。配置在一个侧面上的一对第一跟踪线圈的质量比配置在另一侧面上的一对第二跟踪线圈的质量大。

Description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所具有的物镜驱动装置及光拾波器,所述光盘装置用于在其和光盘之间记录或再生信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现有的用在光盘装置中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例子。记载在该文献中的物镜驱动装置将作为驱动线圈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安装在保持物镜的透镜保持件上。而且,支承可动部的支承部件的一端被固定在固定部上,另一端被固定在透镜保持件上。在可动部的一侧,将跟踪线圈设置到靠中央处;在可动部的另一侧,将跟踪线圈设置到外侧。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71662号公报(第4页,图1)
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支承透镜保持件的支承部件还用于给各线圈供给电流,所以支承部件和各线圈的端部必须通过焊锡等电连接。其间,由于希望支承部件固定透镜保持件的位置位于透镜保持件的中心线上,所以不得不使各线圈和支承部件的连接位置偏向远离固定部一侧的支承部件的前端。结果,焊锡等连接部件的质量被附加到远离固定部一侧的透镜保持件侧。
为了光盘装置的小型化,进而为了物镜驱动装置的小型轻量化,不能忽视焊锡等连接部件的质量的影响。即,由于焊锡等连接部件的质量,恐怕会在可动部中产生质量的不平衡。如果可动部的质量变得不平衡,则在沿聚焦方向或跟踪方向驱动物镜时,可动部的重心和驱动力的中心错开,从而在可动部中产生旋转模式的振动。当发生这种振动时,存在出现在聚焦控制或跟踪控制中产生振荡现象的担忧,从而不能正确地记录再生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良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防止或减少物镜驱动装置中振动的发生。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在使用物镜驱动装置的光盘中正确地记录再生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用于使用物镜在与光盘之间读写信息的光拾波器中,其中,所述装置具有将物镜保持在中央部的透镜保持件和配置在该透镜保持件的两侧面的多个跟踪线圈,配置在一个侧面上的一对第一跟踪线圈的质量比配置在另一侧面上的一对第二跟踪线圈的质量大。
对于该特征,优选的是,第一跟踪线圈间的距离比第二跟踪线圈间的距离大,进一步优选的是,和第一跟踪线圈相对地配置一对第一永磁铁,和前述第二跟踪线圈相对地配置一对第二永磁铁,第一永磁铁间的距离比第二永磁铁间的距离小。而且,可以在透镜保持件的端部、在夹住物镜的位置配置聚焦线圈,并在该聚焦线圈内设置第三永磁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将光会聚到光盘的记录面上的物镜;保持物镜的透镜保持件;安装在透镜保持件上的聚焦线圈和多个跟踪线圈;支承透镜保持件用的固定部;支承部件,其相对于固定部可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动作地支承包含透镜保持部的可动部;和与透镜保持件的两侧面相对地配置的永磁铁,其中,支承部件的反固定部侧的前端部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到聚焦线圈的末端及跟踪线圈的末端,在透镜保持件的固定部侧的侧面、在透镜保持件的跟踪方向两端侧设置至少两个前述跟踪线圈,在前述透镜保持件的反固定部侧的侧面、在透镜保持件的跟踪方向靠中央处设置至少两个跟踪线圈。
对于该特征,优选的是,固定部侧的跟踪线圈的质量比反固定部侧的跟踪线圈的质量大,连接部件为焊锡;优选的是,永磁铁包括和固定部侧的跟踪线圈相对的第一永磁铁、及和反固定部侧的跟踪线圈相对的第二永磁铁,第一永磁铁和与其相对的跟踪线圈的间隔比第二永磁铁和与其相对的跟踪线圈的间隔大。而且,可以在物镜的跟踪方向的两侧配置内轭,并在内轭的上部中央处形成切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光元件和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的光检测器的光拾波器具有包括上述任何特征的物镜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连接物镜驱动装置的线圈和支承部件的连接部件产生的力矩被平衡,所以即使使物镜驱动装置沿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移动,也能防止或减少使物镜驱动装置旋转的力矩的出现。结果,能减少或防止物镜驱动装置中振动的发生,从而能使用物镜驱动装置正确地记录或再生光盘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说明物镜驱动装置的质量平衡的视图。
图4为说明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中的永磁铁的配置的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1至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光拾波器的一个实施例。首先,使用图5的框图说明搭载有光拾波器110的光盘装置100。光盘装置100具有使光盘101旋转的主轴马达120。光拾波器110在其和光盘101之间进行信息的读取/写入。主轴马达120和光拾波器110由控制器130控制。光拾波器110搭载有后面详细描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和激光发光元件111等光学部件。
盘旋转控制电路131连接到控制器130上。当接收到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时,盘旋转控制电路131旋转驱动搭载有光盘101的主轴马达120。进给控制电路132连接到控制器130上。进给控制电路132根据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信号,使光拾波器110沿光盘101的半径方向移动。
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33与搭载在光拾波器110上的激光发光元件111相连。根据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信号,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33给激光发光元件111发送驱动信号。当驱动信号被输入时,激光发光元件111就发出激光。物镜1将激光会聚到光盘101上。被会聚的激光被光盘101反射、通过物镜1入射到光检测器112。由光检测器112处理而得到的检测信号134被传输给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35和再生信号检测电路137。根据输入到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35的检测信号134生成伺服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致动器驱动电路136。
致动器驱动电路136将驱动信号输入光拾波器110的图中未示出的物镜驱动装置,进行物镜1的定位控制。另一方面,根据输入再生信号检测电路137的检测信号134由再生信号检测电路137生成再生信号,使光盘101的信息再生。下面详细说明图5所示的光拾波器110所具有的物镜驱动装置。
图1为物镜驱动装置50的俯视图,图2为其分解透视图。使物镜1接近或远离光盘面的方向(聚焦方向)为z方向,光盘的半径方向(跟踪方向)为y方向。与y方向和z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为x方向。
在物镜驱动装置50的大致中央部配置用于读写光盘(未示出)的信息的物镜1。透镜保持件2将物镜1保持在上表面中央部。包括透镜保持件2和物镜1的可动部由支承部件6支承在固定部7上。
在透镜保持件2的两端部、夹着物镜1在y方向两侧设置聚焦线圈3。在透镜保持件2的左右两侧面(x方向两侧面)分别间隔地安装跟踪线圈4a~4d。所述跟踪线圈4a~4d以如下方式配置。在透镜保持件2的靠近固定部7侧(图的左侧)的侧面、在透镜保持件2的y方向两端侧设置两个跟踪线圈4c、4d。在透镜保持件2的远离固定部7侧(图的右侧)的侧面、在透镜保持件2的y方向靠中央处设置两个跟踪线圈4a、4b。
即,在透镜保持件2的左侧侧面,跟踪线圈4c、4d间的距离长;在透镜保持件2的右侧侧面,跟踪线圈4a、4b间的距离短。与此同时,配置在靠近固定部7侧(左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c、4d与配置在远离固定部7侧(右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a、4b相比,质量较大。为了增大质量,增加线圈的圈数并加长线圈的线长,或者使用线径粗的线圈线。
支承部件6位于透镜保持件2的y方向两外侧,其一端固定到固定部7上。支承部件6的另一端固定到透镜保持件2的突起部2a上。支承部件6的透镜保持件2侧的前端部与聚焦线圈3及跟踪线圈4a~4d的末端通过焊锡等导电性连接部件22连接到连接基板21上,所述连接基板安装在透镜保持件2的y方向(图的上下方向)两外侧。支承部件6具有导电性,通过该支承部件6将电流供给聚焦线圈3和跟踪线圈4a~4d。
在可动部的x方向(图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设置沿y方向(图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外轭11a、11b。在该外轭11a、11b的内侧相互隔开地设置各一对永磁铁8a~8d。在聚焦线圈3的内侧、在与外轭11a、11b大致正交的位置上,沿x方向延伸地配置一对内轭11c、11d。内轭11c、11d通过从轭部件11的底板部弯折端部而形成。与内轭11c、11d的内侧邻接地设置永磁铁9、9。轭11a~11d和永磁铁8a~8d、9形成磁回路。
可是,由于支承部件6和聚焦线圈3及跟踪线圈4a~4d的各末端在透镜保持件2的反固定部7侧(图的右侧端部)相连,所以连接基板21和导电性连接部件22的质量作为力矩载荷不能忽视。即,由于这些质量相对于x方向位于透镜保持件2的远离固定部7侧,相对于y方向位于透镜保持件2的y方向外侧,所以成为绕x轴的力矩载荷。在这种情况中,如果跟踪线圈4a、4b间及跟踪线圈4c、4d间的y方向距离相同,则因为连接基板21和导电性连接部件22的质量,可动部的质量平衡被打破。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下述方法实现质量平衡。即,比起安装在固定部7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c、4d,安装在透镜保持件2的反固定部7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a、4b设置在更靠y方向中央侧。这样,能使在物镜1的中心设定座标轴时的绕x轴的力矩平衡。而且,由于安装在透镜保持件2的固定部7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c、4d的质量比安装在反固定部7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a、4b的质量大,所以能使绕y轴的力矩平衡。
而且,如果采用下述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则可以改善y方向或x方向的质量平衡,所述情况如下:前者为使跟踪线圈4a、4b间的y方向距离比跟踪线圈4c、4d间的y方向距离短,后者为使跟踪线圈4c、4d的质量比跟踪线圈4a、4b的质量大。另外,如果采用这两者,则可以改善x方向和y方向的两方向的质量平衡。
使用图3说明质量平衡的详细情况。安装在透镜保持件2的反固定部7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a、4b的质量为m1,距离y轴的距离为x1,距离x轴的距离为y1;安装在固定部7侧的侧面上的跟踪线圈4c、4d的质量为m2,距离y轴的距离为x2,距离x轴的距离为y2;连接基板及导电性连接部件的质量为m3,距离y轴的距离为x3,距离x轴的距离为y3。
当将座标原点设定在物镜1的中心时,绕x轴的质量平衡的条件为:
m1·y1+m3·y3=m2·y2。
同样地,绕y轴的质量平衡的条件为:
m1·x1+m3·x3=m2·x2。
例如,当x1=x2、x3=0.5x1、y3=1.3y2、m3=0.5m1时,m1=0.8m2、y1=0.6y2。因此,将各跟踪线圈4a~4d设定为跟踪线圈4a~4d的质量和配置满足所述值。
如果为了使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c、4d的质量比反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a、4b的质量大,使跟踪线圈4c、4d的圈数比跟踪线圈4a、4b的圈数多,则在作用于跟踪线圈4a~4d上的磁通密度的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由跟踪线圈4c、4d产生的驱动力比由跟踪线圈4a、4b产生的驱动力大,从而在驱动力中产生不平衡。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c、4d和与其相对的永久磁铁8c、8d之间的间隔D2比反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a、4b和与其相对的永磁铁8a、8b之间的间隔D1大。这样,作用在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c、4d上的磁通密度变小,从而能缩小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c、4d和反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a、4b产生的驱动力的差。
因此,当使跟踪线圈4c、4d的圈数比跟踪线圈4a、4b的圈数多,从而使跟踪线圈4c、4d的质量比跟踪线圈4a、4b的质量大时,如果使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c、4d和永磁铁8c、8d之间的间隔比反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a、4b和永磁铁8a、8b之间的间隔大,则能改善质量平衡和驱动力平衡两者。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通过改变与和相对的永磁铁之间的距离来改变作用在固定部7侧的跟踪线圈4c、4d上的磁通密度,但是下述方式也可以,即,使固定部7侧的永磁铁8c、8d的尺寸比反固定部7侧的永磁铁8a、8b的尺寸小,从而使固定部7侧的永久磁铁8c、8d的磁力比反固定部7侧的永久磁铁8a、8b的磁力小。
可是,一般如此测定物镜驱动装置50的振动特性,即,使激光照射到作为测定对象的物镜1上,然后通过检测其反射光来检测振动特性。对于测定跟踪方向的振动特性的情况,使激光从y方向照射到物镜1上。这种情况中,如果从y方向看、物镜1被内轭11c、11d遮挡,则不能测定振动特性,所以必须在比内轭11c、11d的z方向高度高的位置将具有反射面的测定用反射部件安装在透镜保持件2上。而且,如果为了避免遮蔽测定用的激光,使内轭11c、11d的高度整体地降低,则来自永磁铁8a~8d的磁通向下流动,从而使z方向上的磁通密度的分布变得不对称。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轭11c、11d的上部中央处形成切口20,以确保使激光从物镜驱动装置50的y方向外部通向物镜1的光路。这样,不必将仅是测定用的反射部件作为其它部件安装,就能容易地测定物镜驱动装置50的跟踪方向的振动特性。而且,由于能使内轭11c、11d的高度比永磁铁8a~8d的上端的高度高,所以能使z方向上的磁通密度分布接近对称的分布。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在配置连接部件的透镜保持件的反固定部侧的侧面,将跟踪线圈设置在跟踪方向的中央侧;在固定部侧的侧面,将跟踪线圈设置在跟踪方向的两端侧,所以可以改善跟踪方向的质量平衡。由于固定部侧的跟踪线圈的质量比反固定部侧的跟踪线圈的质量大,所以可以在与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上改善质量平衡。这样,物镜驱动装置的质量平衡性好、振动的发生减少,能正确地记录或再生光盘的信息。

Claims (9)

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用于使用物镜在与光盘之间读写信息的光拾波器中,其特征在于:该物镜驱动装置具有将物镜保持在中央部的透镜保持件和配置在该透镜保持件的两侧面的多个跟踪线圈,配置在一个侧面上的一对第一跟踪线圈的质量比配置在另一侧面上的一对第二跟踪线圈的质量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跟踪线圈间的距离比前述第二跟踪线圈间的距离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和前述第一跟踪线圈相对地配置一对第一永磁铁,和前述第二跟踪线圈相对地配置一对第二永磁铁,前述第一永磁铁间的距离比前述第二永磁铁间的距离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透镜保持件的端部、在夹住前述物镜的位置配置聚焦线圈,并在该聚焦线圈内设置第三永磁铁。
5.一种物镜驱动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将光会聚到光盘的记录面上的物镜;保持前述物镜的透镜保持件;安装在前述透镜保持件上的聚焦线圈和多个跟踪线圈;支承前述透镜保持件用的固定部;支承部件,其相对于固定部可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动作地支承包含前述透镜保持部的可动部;和与前述透镜保持件的两侧面相对地配置的永磁铁,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承部件的反固定部侧的前端部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到前述聚焦线圈的末端及跟踪线圈的末端,在前述透镜保持件的固定部侧的侧面、在前述透镜保持件的跟踪方向两端侧设置至少两个前述跟踪线圈,在前述透镜保持件的反固定部侧的侧面、在前述透镜保持件的跟踪方向靠中央处设置至少两个前述跟踪线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侧的前述跟踪线圈的质量比反固定部侧的前述跟踪线圈的质量大,而且前述连接部件为焊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永磁铁包括和固定部侧的前述跟踪线圈相对的第一永磁铁、及和反固定部侧的前述跟踪线圈相对的第二永磁铁,前述第一永磁铁和与其相对的跟踪线圈的间隔比前述第二永磁铁和与其相对的跟踪线圈的间隔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物镜的跟踪方向的两侧配置内轭,并在前述内轭的上部中央处形成切口。
9.一种光拾波器,具有激光发光元件和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的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
CNB2005100562885A 2004-10-20 2005-04-05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73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5026A JP4444783B2 (ja) 2004-10-20 2004-10-20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4305026 2004-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3852A true CN1763852A (zh) 2006-04-26
CN100367378C CN100367378C (zh) 2008-02-06

Family

ID=36180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62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7378C (zh) 2004-10-20 2005-04-05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76962B2 (zh)
JP (1) JP4444783B2 (zh)
CN (1) CN10036737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52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拾取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4944B2 (ja) * 2006-08-08 2010-10-20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5226654B2 (ja) 2009-12-18 2013-07-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WO2018229865A1 (ja) * 2017-06-13 2018-12-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8603A (en) * 1993-06-21 1996-0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kinetic transducers at respective distances
KR100207626B1 (ko) * 1994-04-30 1999-07-15 윤종용 렌즈구동장치
JP3401965B2 (ja) * 1994-11-18 2003-04-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二軸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2133678A (ja) * 2000-10-26 2002-05-10 Sharp Corp 対物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30016597A1 (en) * 2001-07-18 2003-01-23 Takashi Haruguchi Actuator apparatus for optical pickup having tilt control
KR20040097352A (ko) * 2002-04-15 2004-11-17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용 판독/기록 헤드와, 이 판독/기록헤드를 구비한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2003346359A (ja) * 2002-05-27 2003-12-0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用コイル基板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4139699A (ja) * 2002-10-21 2004-05-13 Ricoh Co Ltd 薄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012809B2 (ja) * 2002-11-20 2007-11-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52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拾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7378C (zh) 2008-02-06
US20060083121A1 (en) 2006-04-20
US7376962B2 (en) 2008-05-20
JP4444783B2 (ja) 2010-03-31
JP2006120205A (ja) 200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8650C (zh) 光学头、悬挂机构、以及光学头的组装方法
CN101022017B (zh) 物镜驱动装置
KR100788705B1 (ko)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CN1450536A (zh) 光学头致动器中的三轴驱动装置
CN101676759B (zh) 物镜驱动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盘装置
CN1763852A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US7352663B2 (en) High-sensitivity pickup actuator for disc drive
CN1410979A (zh) 光学拾取装置
KR100522232B1 (ko) 슬림형 광 픽업 액츄에이터
CN101079280A (zh) 光学拾取器
CN1248208C (zh) 光学拾取器的物镜驱动装置
JP3625207B2 (ja) 光学手段駆動装置
CN100474413C (zh) 光拾取装置
US6996039B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JP2007299469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EP1587086A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N1153194C (zh) 一种带有磁性辅助支撑的物镜驱动装置
EP2196992A1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WO2007116684A1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0639810B1 (ko) 3축 슬림 대칭형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JP2000285490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080259766A1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CN101123099A (zh) 光拾取器
KR20050068704A (ko) 슬림형 광 픽업 액츄에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ITACHI AUDIO-VISUAL MEDI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TACHI MEDIUM ELECTRONIC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wate County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udio-visual Media Co., Ltd.

Address before: Iwate County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edium Electronic Co.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