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9522A - 光拾取器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9522A
CN102479522A CN201110251890XA CN201110251890A CN102479522A CN 102479522 A CN102479522 A CN 102479522A CN 201110251890X A CN201110251890X A CN 201110251890XA CN 201110251890 A CN201110251890 A CN 201110251890A CN 102479522 A CN102479522 A CN 102479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irror retainer
central authorities
object lens
t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18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胜彦
羽藤顺
高志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9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9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2Details of sprung suppo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确保了聚焦方向的动作的规定量的前提下能够使物镜驱动机构的高度变薄的、薄型的光拾取器。该光拾取器具有:物镜;镜保持架,安装有所述物镜;聚焦线圈,将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作为卷绕轴并安装在所述镜保持架上;磁铁,与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相对地配置,在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且在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的与所述聚焦线圈相比远离所述物镜的一侧具有突出部。

Description

光拾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出光盘的记录面上所记录的信息或将信息记录在光盘上的光盘装置所具有的光拾取器。
背景技术
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所具有的通常的物镜驱动机构构成为具有:搭载物镜的镜保持架;安装在镜保持架上的聚焦线圈以及跟踪线圈;对包含这些部件的可动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磁轭以及磁铁。
对聚焦线圈施加驱动电流后,通过其与来自磁铁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可动部向接近或远离光盘面的方向即聚焦方向被驱动。同样,若对跟踪线圈施加驱动电流,则通过其与来自磁铁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可动部向光盘的半径方向即跟踪方向被驱动。
通常,在物镜驱动机构中需要以规定的量对可动部的动作进行限制的止挡件。作为这样的物镜驱动机构的现有例,有日本特开2009-76196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镜保持架上设置机械止挡件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6196号公报(第42、44页,图63、65、70)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参照图65,机械止挡件在聚焦方向上与聚焦线圈相比被设置在靠近物镜一侧。另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44页以及图70,聚焦线圈的卷绕轴位于与物镜的光轴垂直的方向。
通常,关于机械止挡件与限制聚焦方向的动作的罩之间的间隔,为了应对光盘的端面摆动,聚焦方向动作的规定量是必要的。另外,为了防止罩和光盘接触,罩与光盘的间隔的规定量是必要的。
因此,物镜驱动机构在聚焦方向的高度成为与机械止挡件相比配置在远离物镜一侧的聚焦线圈的高度与机械止挡件和罩之间的间隔相加后的大小,因此,在现有的物镜驱动机构中,存在物镜驱动机构的高度增大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了聚焦方向的动作的规定量的前提下能够使物镜驱动机构的高度变薄的、薄型的光拾取器。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一种光拾取器,具有:突出部,被安装在安装有物镜的镜保持架上;罩,覆盖所述镜保持架;聚焦线圈,以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为卷绕轴并被安装在所述镜保持架上;磁铁,与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相对地配置,在与所述磁铁相对一侧的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设有所述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聚焦线圈相比位于下侧。
另外,上述目的优选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将所述磁铁分成三部分,并且使该被分成三部分的所述磁铁中的中央的磁铁与其他磁铁相比向远离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的方向变薄,并且所述突出部被配置在与所述中央的磁铁相对的位置上。
另外,上述目的优选通过以下结构实现,所述中央的磁铁的厚度比所述两侧的磁铁的厚度薄。
另外,上述目的优选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为了使被分成三部分的所述磁铁中的中央的磁铁与其他磁铁相比向远离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的方向变薄,所述中央的磁铁由圆弧状的槽形成。
另外,上述目的优选通过以下结构实现,所述磁铁被支承在磁轭上,并且,为了使被分成三部分的所述磁铁中的中央的磁铁与其他磁铁相比在远离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的方向上设置层差,在所述中央的磁铁所在的所述磁轭的一部分上设置凹部,在该凹部中收纳所述中央的磁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确保了聚焦方向的动作的规定量的前提下使物镜驱动机构的高度变薄的、薄型的光拾取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物镜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光拾取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磁铁和磁轭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物镜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物镜,2...镜保持架,2a、2b...镜保持架的侧面,3...聚焦线圈,4...跟踪线圈,5...可动部,6...支承部件,7...固定部,8...突出部,9...磁轭,10...罩,11a、11c、11d、11f...两侧的磁铁,11b、11e...中央的磁铁,19...磁轭,21b、21e...中央的磁铁,50...物镜驱动机构,101...光盘,110...光拾取器,111...激光发光元件,112...光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伴随着笔记本型电脑的薄型化、对光拾取器的薄型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作出的发明。
在聚焦线圈以物镜的光轴方向为卷绕轴而安装在镜保持架上的现有的物镜驱动机构中,在镜保持架的上表面(镜的旁边)安装突出部,使该突出部与罩接触而作为止挡件。但是,若为这样的构造,则必须以镜保持架的上表面为基准面并在下方安装聚焦线圈或跟踪线圈,因此有损光拾取器的薄型化。
此时,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若突出部与聚焦线圈相比位于下侧则能够实现薄型化并进行了各种研究,其结果得到了如下实施例。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光拾取器110所具有的物镜驱动机构50。
图1是本发明的光拾取器110的物镜驱动机构50的立体图。
图2是物镜驱动机构50的主要部的俯视图。
图3是通过物镜1的中心、与xz面平行的面的物镜驱动机构50的主要部的剖视图。
此外,图中,z方向是使物镜1沿物镜1的光轴接近或远离未图示的光盘的聚焦方向,y方向是使物镜1沿光盘的半径方向动作的跟踪方向。与y方向和z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为x方向。
在图1~图3中,物镜驱动机构50的物镜1搭载在镜保持架2的上表面。聚焦线圈3以物镜1的光轴方向为卷绕轴地形成,并安装在镜保持架2上。跟踪线圈4被安装在与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平行的镜保持架2的两个侧面2a、2b上。
支承部件6的一端侧固定在镜保持架2上,另一端侧固定在固定部7上。具有物镜1、镜保持架2、聚焦线圈3以及跟踪线圈4的可动部5通过支承部件6能够位移地被支承在固定部7上。聚焦线圈3以及跟踪线圈4通过焊锡等与支承部件6的一端电连接。
在与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平行的镜保持架2的两个侧面2a、2b所相对的各侧,三个磁铁11a、11b、11c以及11d、11e、11f分别沿跟踪方向配置,并安装在作为磁体的磁轭9上。
在分别与镜保持架2的两个侧面2a、2b相对地配置的三个磁铁中,中央的磁铁11b以及11e在x方向的厚度比两侧的磁铁11a、11c以及11d、11f在x方向的厚度薄。磁铁11a~11c以及11d~11f对磁轭9的安装面分别为同一平面,因此,与两侧的磁铁11a、11c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a相对的面相比,中央的磁铁11b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a相对的面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a。另外,与两侧的磁铁11d、11f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b相对的面相比,中央的磁铁11e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b相对的面也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b。
在镜保持架2的两个侧面2a、2b,在聚焦方向上与聚焦线圈3相比距物镜1远的一侧,具有向与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8。
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被配置在与中央的磁铁11b以及11e相对的位置上。即,在由于中央的磁铁11b以及11e与两侧的磁铁11a、11c以及11d、11f相比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a、2b而产生的空间内,配置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突出部8安装在聚焦线圈3的下侧,所以,突出部8接近磁铁11a~11f中的中央的磁铁11b和11e。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被分成三部分的磁铁11a~11f中,中央的磁铁11b和11e比其他磁铁的厚度薄。由此,突出部8能够在通过中央的磁铁11b和11e这部分而形成的空间内可动。
在这样的物镜驱动机构50中,若聚焦线圈3中流过电流,则通过与磁铁11a~11f的电磁作用而产生聚焦方向的驱动力,可动部5在聚焦方向动作。另外,若跟踪线圈4中流过电流,则通过与磁铁11a~11f的电磁作用而产生跟踪方向的驱动力,可动部5在跟踪方向动作。
如图3所示,罩10被配置在可动部5、磁铁11a~11f、磁轭9的上方,其两端部被安装在磁轭9上。罩10具有限制可动部5向聚焦方向的上方、即向接近光盘101的方向动作的作用,在可动部5向聚焦方向的上方大幅度动作的情况下,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与罩10抵接,聚焦方向的动作被限制。
图4是表示具有图1~图3所示的物镜驱动机构50的光拾取器110的图。
图4中,在光拾取器110中具有激光发光元件111、光检测器112等。从激光发光元件111发出的激光通过物镜1被聚光到未图示的光盘。被聚光的激光被光盘反射,通过物镜1而入射到光检测器112。从光检测器112所得到的信号中检测伺服信号,基于该伺服信号向物镜驱动机构50的聚焦线圈3以及跟踪线圈4输入驱动信号,进行物镜1的定位控制。另外,从光检测器112所得到的信号中检测再现信号,再现光盘的信息。
说明像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效果。
如表示物镜驱动机构50和光盘101在聚焦方向的位置关系的图3所示,为了防止罩10与光盘101的接触,罩10与光盘101的间隔被设成规定的量。另外,为了应对光盘101的端面摆动,可动部5在聚焦方向的动作量也需要根据规格来确定量,向聚焦方向的上方的动作量根据罩10和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之间的间隔而被设定。另外,向聚焦方向的下方的动作量根据镜保持架2的下表面和磁轭9或图4所示的光拾取器110的框体之间的间隔而被设定。
因此,物镜驱动机构50的高度由向聚焦方向的上方的动作量、对聚焦方向的动作进行限制的突出部8的上表面距镜保持架下表面的尺寸、向聚焦方向的下方的动作量来确定。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聚焦线圈3的卷绕轴作为物镜1的光轴方向,能够使聚焦线圈3的高度变薄,因此,能够将该聚焦线圈3配置在与设在镜保持架上的突出部8相比靠近物镜1的一侧。
因此,消除了在突出部8的下侧配置聚焦线圈3的情况,只要确保突出部8和镜保持架2的下表面的距离为能够使突出部8发挥止挡件的作用的尺寸即可。由此,能够使物镜驱动机构50的高度变薄,能够构成薄型的光拾取器110。
通常,聚焦方向的动作量需要±1mm左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卷绕轴成为与物镜的光轴垂直的方向那样的聚焦线圈中,聚焦方向的高度需要2mm左右。由于该聚焦线圈被安装在镜保持架的侧面,所以,在现有例中,镜保持架的高度需要2mm左右以上。
对此,本发明中,通过将聚焦线圈3的卷绕轴作为物镜1的光轴方向,能够使聚焦线圈3的高度为0.5mm左右。而且,由于只要能够确保突出部8的强度即可,所以,能够使突出部8的高度为0.5mm左右。若将镜保持架2的上表面到聚焦线圈3的距离作为安装聚焦线圈3时的框而成为0.5mm左右,则在本发明中,镜保持架2的高度为1.5mm左右,具有能够比现有例薄0.5mm左右的效果。
【实施例2】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磁铁和磁轭的立体图。
图5中,在与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平行的镜保持架2的两个侧面2a、2b所相对的各侧,三个磁铁11a、11b、11c以及11d、11e、11f分别沿跟踪方向配置,并被安装在作为磁体的磁轭9上。
在分别与镜保持架2的两个侧面2a、2b相对地配置的三个磁铁中,中央的磁铁11b以及11e以其在x方向的厚度比两侧的磁铁11a、11c以及11d、11f在x方向的厚度薄的方式形成为上下方向的圆弧状槽。
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被配置在与中央的磁铁11b以及11e相对的位置上。即,在由于中央的磁铁11b以及11e与两侧的磁铁11a、11c以及11d、11f相比通过圆弧状的槽而逐渐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a、2b所产生的空间内,配置有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突出部8安装在聚焦线圈3的下侧,突出部8接近磁铁11a~11f中的中央的磁铁11b和11e。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被分成三部分的磁铁11a~11f中,能够将中央的磁铁11b和11e形成为与其他磁铁的厚度相比逐渐变薄那样的上下方向的槽形状。由此,突出部8能够在通过中央的磁铁11b和11e这部分而形成的空间内可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分成三部分的磁铁,但只要中央的磁铁为圆弧状槽形状则不必一定是被分成三部分的磁铁,一体型磁铁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效果。
【实施例3】
下面,在图6中示出本发明的光拾取器的物镜驱动机构的其他的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物镜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的磁铁21b、21e在x方向的厚度和磁轭19的形状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标记。
图6中,中央的磁铁21b、21e在x方向的厚度与两侧的磁铁11a、11c、11d、11f在x方向的厚度相同。而且,中央的磁铁21b对磁轭19的安装面,与两侧的磁铁11a、11c对磁轭19的安装面相比,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a。另外,中央的磁铁21e对磁轭19的安装面,与两侧的磁铁11d、11f对磁轭19的安装面相比,也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b。
因此,中央的磁铁21b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a相对的面,与两侧的磁铁11a、11c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a相对的面相比,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a。另外,中央的磁铁21e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b相对的面,与两侧的磁铁11d、11f的与镜保持架2的侧面2b相对的面相比,也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b。
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被配置在与中央的磁铁21b以及21e相对的位置上。即,在由于中央的磁铁21b以及21e与两侧的磁铁11a、11c以及11d、11f相比远离镜保持架2的侧面2a、2b而产生的空间内,配置有设在镜保持架2上的突出部8。
由于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物镜驱动机构的高度变薄的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而且,本实施例中,由于中央的磁铁21b、21e在x方向的厚度和两侧的磁铁11a、11c、11d、11f在x方向的厚度相同,所以,具有以下效果,即:磁铁的尺寸确认变得容易,另外,在将磁铁安装在磁轭19上时的操作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聚焦线圈的卷绕轴作为物镜的光轴方向,能够使聚焦线圈的高度变薄,另外,通过在该聚焦线圈的下侧、即距物镜远的一侧设置作为止挡件的突出部,从而消除了在突出部的下侧配置线圈的情况,能够使物镜驱动机构的高度变薄,能够提供薄型的光拾取器。

Claims (5)

1.一种光拾取器,具有:突出部,被安装在安装有物镜的镜保持架上;罩,覆盖所述镜保持架;聚焦线圈,以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为卷绕轴并被安装在所述镜保持架上;磁铁,与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相对地配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磁铁相对一侧的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设有所述突出部,
该突出部与所述聚焦线圈相比位于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磁铁分成三部分,
使该被分成三部分的所述磁铁中的中央的磁铁与其他磁铁相比向远离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的方向变薄,
所述突出部被配置在与所述中央的磁铁相对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的磁铁的厚度比所述两侧的磁铁的厚度薄。
4.如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使被分成三部分的所述磁铁中的中央的磁铁与其他磁铁相比向远离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的方向变薄,所述中央的磁铁由圆弧状的槽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被支承在磁轭上,并且,
为了使被分成三部分的所述磁铁中的中央的磁铁与其他磁铁相比在远离所述镜保持架的侧面的方向上设置层差,在所述中央的磁铁所在的所述磁轭的一部分上设置凹部,在该凹部中收纳所述中央的磁铁。
CN201110251890XA 2010-11-24 2011-08-24 光拾取器 Pending CN1024795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1144A JP2012113780A (ja) 2010-11-24 2010-11-24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10-261144 2010-1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9522A true CN102479522A (zh) 2012-05-30

Family

ID=46064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1890XA Pending CN102479522A (zh) 2010-11-24 2011-08-24 光拾取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16655B2 (zh)
JP (1) JP2012113780A (zh)
CN (1) CN10247952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8567B2 (en) * 2017-09-29 2021-05-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ermanent magnet rotor with enhanced demagnetization protec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529A (zh) * 2003-06-25 2005-02-09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光拾取装置
CN1763852A (zh) * 2004-10-20 2006-04-26 株式会社日立媒介电子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JP2009076196A (ja) * 2008-11-26 2009-04-09 Panasonic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9283111A (ja) * 2008-05-26 2009-12-03 Sony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5245B2 (ja) * 2002-02-08 2008-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ヘッド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892444B2 (ja) * 2004-03-01 2007-03-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6004484A (ja) * 2004-06-16 2006-01-05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533322B2 (ja) 2006-01-31 2010-09-01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10009684A (ja) * 2008-06-27 2010-01-1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4852580B2 (ja) 2008-09-16 2012-01-11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244647A (ja) * 2009-04-09 2010-10-28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JP5094786B2 (ja) * 2009-06-02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529A (zh) * 2003-06-25 2005-02-09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光拾取装置
CN1763852A (zh) * 2004-10-20 2006-04-26 株式会社日立媒介电子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JP2009283111A (ja) * 2008-05-26 2009-12-03 Sony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9076196A (ja) * 2008-11-26 2009-04-09 Panasonic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27845A1 (en) 2012-05-24
JP2012113780A (ja) 2012-06-14
US8416655B2 (en) 2013-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16949A2 (en) Actuator for optical pickup
CN1193162A (zh) 光学拾取头驱动机构
CN100489973C (zh) 光学拾取装置
JPS583142A (ja) 光学式情報処理装置
CN102479522A (zh) 光拾取器
CN102768839A (zh) 物镜驱动单元和使用该物镜驱动单元的光学拾取装置
CN102157162A (zh) 物镜驱动装置和光拾取器
CN1332382C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学头装置
CN1316738A (zh) 光学读/写系统
US8938746B2 (en) Object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optical disc driv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9049A (zh) 光学头执行器
EP2012318B1 (en) Lens holder for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pickup having same
CN101286325B (zh) 光拾取器及其制造方法
JP4607068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CN101013578B (zh) 光拾取器
CN104637500A (zh) 透镜位置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和装置
EP1903567A2 (en) Objective lens actuator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CN102831900B (zh)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器
KR101315447B1 (ko) 대물렌즈 구동 유니트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광 픽업 장치
KR20070001803A (ko) 광학 저장 매체를 위한 픽업과 상기 픽업을 구비한디바이스
US20080005755A1 (en) Actuator of optical pickup head
US8605557B2 (en) Optical pickup
CN103514910A (zh) 物镜驱动单元、光学拾取器和光盘驱动器
CN101123099A (zh) 光拾取器
US8599659B2 (en) Objective lens holder, objective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