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3099A - 光拾取器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3099A
CN101123099A CNA2007100844005A CN200710084400A CN101123099A CN 101123099 A CN101123099 A CN 101123099A CN A2007100844005 A CNA2007100844005 A CN A2007100844005A CN 200710084400 A CN200710084400 A CN 200710084400A CN 101123099 A CN101123099 A CN 10112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 lens
mentioned
monday
focusing coil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44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5925C (zh
Inventor
木村胜彦
羽藤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2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59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592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物镜在与光盘的翘曲相同方向上倾斜的光拾取器。该光拾取器具备:保持物镜的透镜架;被安装在上述透镜架上的聚焦线圈;安装有磁铁的磁轭;夹在聚焦线圈中间、与磁铁相对的内部磁轭,其中在该光拾取器中设置成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设置的上述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比在内周一侧上设置的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还大。

Description

光拾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出在光盘的纪录面上记录的信息,或者在光盘上记录信息的光盘装置配备的光拾取器。
背景技术
配备在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上的一般的物镜驱动单元包含:装载有物镜的可动部、支撑该可动部的支撑部件、聚焦线圈以及跟踪线圈、磁轭以及磁铁。
如果对聚焦线圈上施加驱动电流,则利用与来自磁铁的磁通量之间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沿接近或者离开光盘面的方向、即聚焦方向上驱动可动部。同样,如果对跟踪线圈上施加驱动电流,则利用与来自磁铁的磁通量之间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沿作为光盘的半径方向的跟踪方向上驱动可动部。
如果在光盘上发生翘曲,光盘相对物镜的光轴倾斜地被安装,则因为用物镜聚集的光通过光盘衬底时,产生慧形象差,聚光光点扩散,所以产生不能正确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重放的问题。因而,需要根据光盘的翘曲、倾斜调整物镜的倾斜的机构。
如果把光盘和物镜的上下位置关系设置成光盘为上、物镜为下,则在光盘向上侧翘曲的情况下,光盘远离物镜,当光盘向下侧翘曲的情况下,光盘接近物镜。此时,因为物镜在光盘上进行对焦,所以相对向上侧翘曲的光盘,物镜向上侧动作,相对向下侧翘曲的光盘,物镜向下侧动作。
在此,如果物镜向聚焦方向的上侧动作时物镜倾斜到光盘的内周一侧,在物镜向聚焦方向的下侧动作时物镜倾斜到光盘的外周一侧,则因为能够使光盘的翘曲的方向和物镜的倾斜方向一致,所以能够降低光盘的翘曲的影响。
这种光拾取器的物镜驱动单元的以往构造的例子被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中,以线圈的移动中心点和磁性体的中心点相对物镜的光轴沿直角方向上隔开的方式配置磁性体。此外,使弹性部件的弹性率相对物镜的光轴在左右侧不同,该弹性部件用于把支撑物镜的透镜支撑部件和固定部件可移动地连结起来。
[专利文献1]特开2001-93178号公报(第3-4页,图1)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使用使磁性体的中心错开地配置、并且弹性率不同的弹性部件,有可能降低推力。此外,零件数量有可能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和上述专利文献1不同的构成,可以使物镜在和光盘的翘曲相同的方向上倾斜的光拾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光拾取器包括物镜;保持上述物镜的透镜架;被安装在上述透镜架上的聚焦线圈;与上述聚焦线圈相对地配置的磁铁;安装有上述磁铁的磁轭;夹在上述聚焦线圈中间、与上述磁铁相对的内部磁轭,把光拾取器设置成以上述物镜为中心设置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的上述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比以上述物镜为中心设置在光盘的内周一侧上的上述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还大。在此,在本申请中,所谓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是指和聚焦线圈的线圈面平行的剖面的面积、或者与物镜的光轴垂直的剖面的面积中较小的一方。
根据本发明,以物镜为中心在光盘的外周一侧的聚焦线圈上起作用的磁通密度比在光盘的内周一侧的聚焦线圈上起作用的磁通密度还大。因而,在外周一侧的聚焦线圈上产生的力比在内周一侧的聚焦线圈上产生的力还大。由此,在物镜沿聚焦方向动作时,能够使物镜在和光盘的翘曲相同的方向上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光拾取器的物镜驱动单元的实施例图。
图2是说明作用在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单元的聚焦线圈上的磁通密度的图。
图3是说明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4是说明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5是说明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物镜驱动单元的另一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物镜驱动单元的另一结构的图。
图8是关于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使用附图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光拾取器的实施例。
首先,使用图8的方框图说明装载有光拾取器110的光盘装置100。光盘装置100具备:使光盘101转动的主轴电机120;从光盘101读出信息或者向光盘101写入信息的光拾取器110;控制它们的控制器130。光拾取器110具有以后详细说明的物镜驱动单元50;激光发光元件111等光学零件。
被连接在控制器130上的盘转动控制电路131接受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转动驱动装载有光盘101的主轴电机120。此外,与控制器130连接的移行(送り)控制电路132接受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使光拾取器110沿光盘101的半径方向上移动。
在被装载在光拾取器110上的激光发光元件111上连接有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33。如果接受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从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33向激光发光元件111提供驱动信号,则激光发光元件111发出激光光。激光光利用物镜1被聚光在光盘101上。经过聚光的激光光在光盘101上反射,通过物镜1入射到光检测器112中。把在光检测器112上得到的检测信号134发送到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35以及重放信号检测电路137。根据发送到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35的检测信号134来生成伺服信号,然后输入到传动装置驱动电路136。
传动装置驱动电路136把驱动信号输入到光拾取器的物镜驱动单元50,对物镜1进行定位控制。
另一方面,根据输入到重放信号检测电路137中的检测信号134生成重放信号,重放光盘101的信息。
以下说明在该图8中表示的光拾取器110具有的物镜驱动单元50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光拾取器110的物镜驱动单元50的分解立体图。图中,z方向是使物镜1沿着物镜1的光轴接近或者离开光盘面的聚焦方向,y方向是使物镜1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动作的跟踪方向。把与y方向和z方向都正交的方向称为x方向。而且,把在作为z方向的物镜1的光轴方向上的光盘和物镜的位置关系设置成光盘在上,物镜在下。
把物镜1装载在透镜架2的上面。在和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平行的架2的两侧上,安装有向聚焦方向上发生驱动力的一对聚焦线圈3a、3b以及向跟踪方向上发生驱动力的跟踪线圈4。
支撑部件6分别把一端固定在透镜架2上,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部7上。包含物镜1和透镜架2和聚焦线圈3a、3b以及跟踪线圈4的可动部用支撑部件6相对固定部7可位移地被支撑。聚焦线圈3a、3b以及跟踪线圈4用锡焊等和支撑部件6的一端被电连接。
磁铁11与聚焦方向以及跟踪方向平行的透镜架2的两侧面相对,与聚焦线圈以及跟踪线圈相隔开地被安装在作为磁性体的磁轭9的内侧上。磁铁11在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交叉的边界上分割为4个磁极。而且,磁铁11可以是磁化为4极的1个磁铁,也可以是将4个单极磁铁组合而成,或将2个磁化为2极磁铁组合而成。
内部磁轭10夹在以物镜1为中心配置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的聚焦线圈3b的中间且与磁铁11相对,并被连接到磁轭9的下面。即内部磁轭10相对物镜1只配置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
在磁通密度B的磁场中的线圈上流过了电流I时产生的电磁力F在把磁通密度B作用的线圈线的长度设为L时用公式1表示。
F=I·B·L    (公式1)
在本实施例中,聚焦线圈3a、3b具有把物镜1作为中心在光盘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上呈对称的形状尺寸,且圈数和电阻值也相等。此外,聚焦线圈3a、3b串联地连接着。因而,流过聚焦线圈3a、3b的电流相等,线圈线的长度也相等。
图2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的聚焦线圈上作用的磁通密度的情况。在图2中为了容易观看,表示了聚焦线圈3a、3b、磁铁11、磁轭9和内部磁轭10。
磁铁11以物镜1为中心在光盘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上具有相同特性,来自磁铁11的磁通量的总量在光盘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上是相同的。
来自磁铁11的磁通量一边在3维上扩展一边在聚焦线圈3a、3b上作用。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存在内部磁轭10,所以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来自磁铁11的磁通量向着内部磁轭10集中。因此,作用在光盘的外周一侧的聚焦线圈3b上的磁通密度比作用在光盘的内周一侧的聚焦线圈3a上的磁通密度还大。
由此,在光盘的外周一侧的聚焦线圈3b上发生的力Fb比在光盘内周一侧的聚焦线圈3a上发生的力Fa还大,产生使物镜1倾斜的力矩。
由于该力矩的作用,如图3所示,当物镜1向上侧动作的情况下,物镜1向光盘的内周一侧倾斜。此外,如图4所示,当物镜1向下侧动作的情况下,物镜1向光盘的外周一侧倾斜。
图5表示光盘101的翘曲和物镜1的动作。图5(b)是在光盘101上没有翘曲的情况下物镜1位于基准位置上。
如图5(a)所示,当光盘101向上侧翘曲的情况下,为了对光盘101进行物镜1的焦点对焦,物镜1向上侧进行动作。此时因为物镜1向光盘101的内周一侧倾斜,所以此时能够把光盘101的翘曲和物镜1的倾斜设置在相同方向上。
如图5(c)所示当光盘101向下侧翘曲的情况下,为了对光盘101进行物镜1的焦点对焦,物镜1向下侧进行动作。此时因为物镜1向光盘101的外周一侧倾斜,所以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使光盘101的翘曲和物镜1的倾斜在同一方向上。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则能够降低光盘的翘曲的影响,能够良好地进行纪录或者重放信息。此时,因为不需要使磁铁的中心从聚焦线圈的中心偏移,所以能够相对聚焦线圈把磁铁配置在最佳的位置上,不会产生推力下降。此外,支撑部件因为全部能够使用同样特性的零件,所以零件的种类也不会增加。
以下图6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以物镜为中心在光盘的内周一侧上设置内部磁轭10a,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设置内部磁轭10b。而后,设置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的内部磁轭10b的剖面面积Sb比设置在光盘的内周一侧上的内部磁轭10a的剖面面积Sa还大。其他的构成因为和上述的实施例一样,所以在此省略说明。而且,在图6中关于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表示了与物镜1的光轴垂直的剖面的面积比与聚焦线圈的线圈面相平行剖面的面积还小的情况。
通过使内部磁轭10b的剖面面积Sb比内部磁轭10a的剖面面积Sa还大,能够使通过内部磁轭10b的磁通量比通过内部磁轭10a的磁通量大。因而,能够使作用在光盘的外周一侧的聚焦线圈3b上的磁通密度比作用在光盘的内周一侧的聚焦线圈3a上的磁通密度大。对于由此使物镜1倾斜的动作和上述的实施例一样。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因为作用在聚焦线圈3a和3b上的磁通密度的差变小,所以使物镜1倾斜的效果变小。但是,通过把内部磁轭10a、10b设置在物镜1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的双方上,具有能够用作限制透镜架2在跟踪方向上位移的限制器的效果。
而且,在图6中内部磁轭10a的形状在z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剖面面积,但不是必须是相同的剖面面积,只要有一部分是与内部磁轭10b相比剖面面积小的部分即可。例如即使是在内部磁轭10a中设置凹口或者开口部的形状也可以。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的结构是,聚焦线圈3a、3b分开在光盘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磁铁11被分成4个磁极。但是,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是产生把本发明的内部磁轭相对物镜只设置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或者使外周一侧的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比内周一侧的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还大的效果即可。
例如,如图7所示构成为,作为1个聚焦线圈13和单极的磁铁21,设置成把跟踪线圈14相对磁铁21配置在跟踪方向的两端侧也可。在图7中表示把内部磁轭10只设置在外周一侧上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也是因为来自磁铁21的磁通量向着内部磁轭10集中,所以作用在聚焦线圈13的外周一侧的部分上的磁通密度变大。因而,在聚焦线圈13的外周一侧的部分上发生的力变大,能够进行和此前的实施例一样的使物镜1倾斜的动作。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光拾取器,则能够不使推力降低,此外能够不伴随零件种类增加地使物镜在与光盘的翘曲相同方向上倾斜。由此,能够正确地进行对光盘的信息进行记录重放。
本发明能够用于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中。

Claims (5)

1.一种光拾取器,包括:物镜、保持上述物镜的透镜架;被安装在上述透镜架上的聚焦线圈、与上述聚焦线圈相对地配置的磁铁、安装有上述磁铁的磁轭、夹在上述聚焦线圈中间与上述磁铁相对的至少一个或者二个内部磁轭,其特征在于:以上述物镜为中心设置在光盘的外周一侧的上述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比以上述物镜为中心设置在光盘的内周一侧的上述内部磁轭的剖面面积还大,或者以上述物镜为中心只在光盘的外周一侧上设置上述内部磁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聚焦线圈具有以上述物镜为中心在光盘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上呈对称的形状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聚焦线圈上流动的电流以上述物镜为中心在光盘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上是相等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磁铁以上述物镜为中心在光盘的内周一侧和外周一侧上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以及特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部磁轭的上述剖面面积是和上述聚焦线圈的线圈面平行的剖面的面积或者和上述物镜的光轴垂直的剖面的面积中较小的一方。
CNB2007100844005A 2006-08-08 2007-02-28 光拾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9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15189 2006-08-08
JP2006215189A JP4564944B2 (ja) 2006-08-08 2006-08-08 光ピックア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3099A true CN101123099A (zh) 2008-02-13
CN100545925C CN100545925C (zh) 2009-09-30

Family

ID=3905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8440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925C (zh) 2006-08-08 2007-02-28 光拾取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10111B2 (zh)
JP (1) JP4564944B2 (zh)
CN (1) CN10054592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4544B2 (ja) 2011-05-19 2013-12-25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ピックアッ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44586B1 (ko) * 1998-11-18 2002-10-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픽업엑추에이터
JP2001093178A (ja) 1999-09-21 2001-04-06 Sharp Corp 対物レンズの傾き調整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669248B2 (ja) 2000-05-01 2005-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197700A (ja) * 2000-12-25 2002-07-12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TWI227484B (en) * 2002-08-24 2005-0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bjective lens driv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pickup
US7272840B2 (en) * 2002-08-24 2007-09-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bjective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ed with an optical pickup
JP4012809B2 (ja) * 2002-11-20 2007-11-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5050414A (ja) 2003-07-31 2005-02-24 Hitachi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444783B2 (ja) * 2004-10-20 2010-03-31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0688597B1 (ko) * 2005-03-25 2007-03-02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고추력을 갖는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광기록/재생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37377A1 (en) 2008-02-14
JP4564944B2 (ja) 2010-10-20
CN100545925C (zh) 2009-09-30
JP2008041182A (ja) 2008-02-21
US7810111B2 (en) 2010-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28175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用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791914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アクチュエータの3軸駆動装置
CN100472617C (zh) 光学拾取器致动器和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US7453656B2 (e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a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having high thrust
CN100419877C (zh) 光学拾取致动器和具有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0545925C (zh) 光拾取器
US20050190662A1 (en) Read/write head for optical disk drive and optical disk drive comprising such a read/write head
CN101414468B (zh) 光学拾取器和盘驱动装置
JPH11312327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0488039B1 (ko)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JP2006260704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0479617B1 (ko)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US20050229197A1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7636279B2 (en) Objective lens actuator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05050414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024277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3105628B2 (ja) 光学式ピックアップ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40264310A1 (en) Optical head device
JP4433974B2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060118976A (ko)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 기록/재생장치
KR20100068865A (ko)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및 광 기록/재생 장치
JP2009245476A (ja) 対物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196871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3030872A (ja) 光学ヘッド駆動装置
JPH0836770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読取装置における情報検出ヘッド駆動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ITACHI AUDIO-VISUAL MEDI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TACHI MEDIUM ELECTRONIC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wate County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udio-visual Media Co., Ltd.

Address before: Iwate County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edium Electronic C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